中风患者运动障碍的评估和康复

中风患者运动障碍的评估和康复

一、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评估与康复(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1](2019)在《中国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文中认为1.概述1. 1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至2017年底60岁以上人口已达2. 4亿。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率增高和遗留身体残疾的最常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982年联合国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提出80岁以上人口为高龄老年人,我国的标准与此一致,高龄老年脑卒中即指8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高龄脑卒中患者由于系统及脏器功能衰退、体力耐力下降、代偿功能差,且往

惠艳娉,席悦,张巧俊[2](2018)在《脑卒中康复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尽管对卒中症状的认识以及及时就诊系统不断完善,脑卒中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仍然只有极少数人在脑卒中急性期能够得到溶栓或更进一步的介入治疗,而他们之中仍有很多人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因此,有效的卒中康复仍然是卒中后续治疗的重要部分。该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简述了脑卒中后运动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情绪障碍、痉挛方面康复治疗的方法及进展,为实现康复治疗方案的最优化提供一些参考。

白敬[3](2019)在《上肢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康复评定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上肢瘫痪人口数量较多,但是康复医师相对较少,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方式的研究还不成熟,康复评估方法还是以传统的费时费力的人工评估方法为主,居家康复的研究迫在眉睫。因此,康复机器人及康复评估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康复机器人控制方法的研究、居家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设计、居家康复训练虚拟场景的搭建以及康复评估方法的研究是目前医工交叉学科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本文针对上述相关问题,开展了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康复评估技术的研究,以解决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康复训练困难的问题,旨在构建一个良好的康复训练与评估环境。首先,研究了康复训练与康复评估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人体运动学和上肢运动空间相关理论基础,探索了康复治疗和康复评定的相关方法,为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康复评定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机器人辅助患肢进行单次康复训练的时间相对较长,在该时段内病人的姿态调整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康复训练效果,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姿态的康复训练方法,搭建基于四自由度WAM机器人的人机合作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基于视觉信息跟踪病人水平方向上的姿态位置变化,并予以补偿;提出一种分层模糊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外层模糊插补策略和内层模糊PD位置控制器,确保了康复训练的平稳性、舒适性及人机友好性。实验结果表明,人机合作上肢康复训练方法能够成功地实现自然舒适的上肢康复训练,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针对现阶段康复机器人价格昂贵、体型笨重、不方便搬运等问题,研制了一套结构紧凑、无自重、低功耗的三自由度居家康复训练机器人。该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基于三轴相交于一点的原理进行设计,机构简单且方便移动。在机械手的末端装有三维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患肢与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力。为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设计了虚拟康复训练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反演的阻抗控制方法,以防止患肢受到二次损伤,并改善系统的柔顺性。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上肢工作空间的大小反映上肢的运动功能,脑卒中病人肌张力降低、关节肿胀和僵硬导致上肢主动活动能力下降,运动空间缺失,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提出了运用上肢可达工作空间包络面相对表面积(Relative Surface Area,RSA)评估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方法,根据患者需求设计了改良版的运动协议,构建了虚拟交互环境,研究了RSA与Fugl-Meyer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之间的关系,运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患者和健康人上肢运动角度的差异,设计了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的上肢评估模型对受试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针对居家康复训练与评估的需求,搭建了一种适用于居家患者的多场景上肢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法对患者的运动进行跟踪,设计多个虚拟场景,鼓励患者进行上肢和躯干的康复训练,提出了一种融合FMA和RSA的康复评估方法,建立了一个评估上肢运动功能的FMA-RSA评估模型。采用基于相关动态时间规整的方法,解决了不同患者上肢运动路径不一致的问题。相关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高患者参加训练的积极性,改善患者的病情,模型评估与治疗师的评估结果相关,长期康复训练对改善居家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有统计学意义。该系统可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有潜力成为一个有效、低成本、合理的家庭康复训练和评估体系。为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压力,提出了一种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云端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居家患者和医院医生,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基于上肢运动的康复评估方法,筛选了五种与肩、肘、腕关节相关的动作,运用速度、加加速度对数和曲率对数评估患肢手部运动路径的平滑性、稳定性。建立了双端卷积神经网络评定模型以评估五个选定动作的水平。该系统可使患者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和评估,治疗师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王文帅[4](2020)在《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ADL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康复治疗师采用呼吸训练方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BBS、WG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治疗科给招募到的志愿者被试(40人)开展为期8周的康复训练,实验组20人,康复训练方案为:常规康复方案45分钟、呼吸练习15分钟、核心肌群练习15分钟;对照组20人,康复训练方案为:常规康复方案75分钟。本次康复训练临床观测指标平衡能力(BBS)、步态水平(WG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的数据测量分别在康复训练之前以及每周康复训练结束后进行,共计9次,以反映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的纵向变化趋势及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追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果:1.常规康复方案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患者的BBS、WGS以及ADL;2.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患者的BBS、WGS以及ADL;3.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的康复方案比常规康复方案效果更好,体现为:(1)患者八周后的BBS、WGS以及ADL均有更好的表现;(2)患者在八周的治疗过程中BBS、WGS以及ADL的改善速度更快。结论:两种康复方案(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常规康复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且前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后者。

蒋远玲[5](2020)在《运动想象和声刺激神经调控过程中的大脑网络可塑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脑具有高度的动态可塑性,脑功能网络重组及代偿是脑神经功能康复的基础。研究神经调控过程中与脑损伤(如脑瘫、脑卒中)或疾病(如慢性耳鸣)相关的大脑网络可塑性变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脑疾病的脑网络机制。本论文运用脑网络分析结合图论方法,构建了脑瘫/脑卒中/耳鸣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功能网络,并对其脑网络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运动想象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脑网络研究。脑瘫是指由于脑损伤而造成的肢体瘫痪症状,主要表现为非进行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本文对脑瘫儿童在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Motor Imager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MI-BCI)反馈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前后的脑功能网络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相干算法构建各治疗阶段的功能网络,计算其网络属性并进行统计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的康复治疗前后运动相关功能网络发生可塑性变化,网络属性包括聚类系数、全局效率、局部效率随康复治疗逐渐增大,特征路径长度逐渐减小,大脑运动功能网络的信息交互效率提升,且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脑瘫儿童在基于MI-BCI反馈系统的神经调控治疗需要长期的学习与训练,通过重构功能网络,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改善的网络机制的理解。(2)脑卒中患者在运动执行过程中的脑网络研究。脑卒中后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是损伤脑区对侧肢体偏瘫,本论文对偏侧性脑卒中患者腕关节伸展运动过程中的动态脑网络进行横向研究,利用自适应定向传递函数(Adaptive directed transfer function,ADTF)构建左/右偏侧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的动态有向网络,并统计分析脑卒中组与对照组的网络模式差异,最后对各组的网络全局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相比较于正常人在进行运动执行时脑网络连接模式表现出以肢体对侧运动区为中心节点的偏侧性到双侧对称变化,脑卒中患者的网络模式没有明显的对称性变化,主要体现在损伤脑区对侧运动区以及额叶与顶枕叶非运动区的有效连接显着增强,脑卒中组的全局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右脑损伤组的全局效率大于左脑损伤组。不同组的网络拓扑差异与全局效率差异表明在进行运动执行时大脑的工作模式不一致,脑损伤患者需要调节更多的注意力在运动规划与调控上以实现对损伤脑区的功能代偿,且左脑损伤对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会造成更大的功能障碍。以上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偏侧性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脑网络机制,可作为一种客观的指标应用到以后的神经调控中。(3)声刺激改善慢性耳鸣患者的脑网络研究。慢性耳鸣是最常见的耳科学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致力于声刺激治疗改善慢性耳鸣的脑网络机制研究,对耳鸣患者在6次(5个治疗阶段)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与脑网络的耦合性进行纵向分析,运用相干与图论方法得到功能网络与属性特征,并对其进行统计检验分析,最后计算了PSD/属性与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改变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耳鸣患者经过长期声刺激治疗后,额叶与顶枕叶以及颞叶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显着减弱,耳鸣的改善伴随与注意、情绪以及听觉系统相关的多个功能脑区的可塑变化。网络属性随治疗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前后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属性与量表改变量呈边缘正相关(PSD结果与其具有一致性),长期声刺激干预使相关脑功能网络发生重塑性变化,有助于患者耳鸣的改善。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耳鸣网络机制的理解,其网络特性可为耳鸣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个客观的生理指标。大脑功能网络的可塑性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的脑网络机制,为神经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指标,进一步促进康复诊断治疗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

周月[6](2020)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康复护理的临床实践中,验证此理论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探索在具身认知视角下,应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比较传统镜像疗法与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以期达到提高传统镜像疗法效果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招募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改良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镜像疗法组),两组均为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遵循基础治疗及护理方案,包括成立改良镜像疗法和传统镜像疗法康复护理小组、康复护理前评估、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参照权威指南以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基础治疗和护理。在施行此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运用改良镜像疗法,对照组应用传统镜像疗法。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Extremity section,FMA-UE)、Brunnstrom分期评定、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的评定,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对比传统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性。结果1.基线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相关合并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婚姻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梗死区域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无统计差异性(P(29)0.05)。2.干预后组内比较结果:两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传统镜像疗法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均能安全有效地促进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加快病人上肢Brunnstrom分期运动康复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2.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整体康复方面的干预效果均显着优于传统镜像疗法。3.以具身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及动态性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依据,改进传统镜像疗法的缺陷,取得了显着的临床效果,从而证明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性、科学性。

秦英瀚[7](2020)在《水中太极拳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普遍存在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这也是妨碍其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如何在整个康复期内有效而快速地恢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尤为重要。通过查阅现有文献,导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神经肌肉控制障碍和肌张力异常增高。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水中太极拳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其对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康复效果,以试图寻求一种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有效康复手段。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之间在四川省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水中太极拳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每组各15人。常规康复治疗组只接受常规疗法的干预,水中太极拳组接受水中太极拳训练和常规疗法的干预。在实验前和康复治疗的第4、8周后分别对两组进行康复评定。评定指标包括: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1)治疗前水中太极拳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接受4周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水中太极拳组提高幅度要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接受8周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水中太极拳组提高幅度要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2)治疗前水中太极拳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接受4周康复训练后,水中太极拳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但常规康复治疗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接受8周康复训练后,水中太极拳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常规康复治疗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有所提高(P<0.05),水中太极拳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程度要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结论:水中太极拳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水中太极拳组的改善要更加明显,说明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加入水中太极拳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杜鹃[8](2017)在《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脑卒中后运动皮层功能重组与运动障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结合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的多模态评估方法,观察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皮层功能重组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相互关系,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损伤的神经机制。方法:研究纳入25例早期缺血性卒中伴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病时间1-15天)。利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General-linear-model,GLM)和动态因果模型(dynamic causal model,DCM)处理运动任务的fMRI数据,评估任务相关的脑激活及皮层运动网络有效连接性;利用TMS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的静息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评估大脑运动皮层兴奋性。运动功能的评估采用上肢FMA(Fugl-Meyer Assessment)评分。采用Pearson检验对fMRI评估(脑激活值、有效连接参数)与RMT、FMA评分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MS和fMRI结果显示,患侧半球初级皮层运动区(M1)皮层兴奋性和fMRI激活强度与运动功能有显着相关性(r=-0.789,p<0.001;r=0.543,p=0.009);患侧半球感觉皮层区fMRI激活与患侧M1皮层兴奋性有显着相关性(r=0.743,p<0.001);DCM分析显示,健手和患手分别运动时,双侧半球M1间均存在相互抑制性连接作用,与健手运动时相比,患手运动下健侧M1对患侧M1的抑制性作用较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手和健手分别运动时,健侧M1对患侧M1的抑制性连接作用均与运动障碍程度呈显着负相关(r=-0.461,p=0.047;r=-0.486,p=0.022);患手运动时,患侧PMC对患侧M1的促进性连接增加与患侧M1运动皮层兴奋性显着相关(r=-0.457,p=0.043),健手运动时,健侧M1对患侧M1抑制性作用降低(r=0.542,p=0.020),或患侧M1对健侧M1抑制性连接作用增加(r=-0.472,p=0.036),与患侧M1的皮层兴奋性显着相关。结论:脑卒中早期患侧半球M1的功能障碍及皮层运动网络有效连接的异常可能是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潜在的神经机制。在脑卒中早期阶段,调节患侧半球运动皮层兴奋性及恢复双侧半球相互竞争抑制的平衡,可作为促进患者运动恢复的作用靶点及干预目标。本研究为脑卒中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神经生理学依据。第二部分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及恢复机制的研究目的:准确预测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预后,对于指导脑卒中早期个体化神经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TMS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探寻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理想的预测评估方法,其次,通过对患者的长期纵向的多模态评估随访,探索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方法:研究纳入34例缺血性卒中伴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病时间1-16天),所有患者均在两个时间点(基线及发病3个月时)接受多模态评估,包括临床(年龄,运动障碍程度)、神经电生理(TMS/MEP检测)与影像学(弥散张量成像DTI、任务态BOLD-f MRI)检测。f MRI扫描的任务设计采用偏瘫手被动的对指运动。运动功能预后的评定选择发病3个月后上肢FMA评分(FMA3m)。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基线指标与FMA3m的相关性,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FMA3m进行预测并选择最优回归模型。结果:在双变量相关分析中,运动功能预后良好与以下基线评估指标显着相关:(1)发病时的运动障碍程度(FMA)越小(r=0.814,p<0.001),(2)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各向异性值)越小(r=0.394,p=0.021),(3)TMS可诱发出MEP波幅(r=0.626,p<0.001),(4)运动任务相关的f MRI脑激活强度越高(p<0.05)。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与临床和电生理指标的预测模型相比,增加神经影像学评估后可改善模型预测能力,f MRI运动皮层激活的预测能力优于DTI检测的皮质脊髓束结构损伤。年龄(b=-0.298,p=0.003)、急性期运动障碍程度(b=0.719,p<0.001)及辅助运动区(SMA)f MRI激活(b=-0.249,p=0.025)是脑卒中运动功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组成了预测运动功能预后的最优模型,可解释运动功能预后73.6%的变异性。长期随访结果显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与脑功能和皮质脊髓束结构的动态改变呈显着相关性。结论:利用f MRI结合临床指标(年龄、运动功能测定)可以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预后进行良好的预测。脑卒中早期任务态f MRI对运动皮层功能的评估,可作为对运动功能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的神经影像学标志。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伴随着动态的脑结构和功能重塑。第三部分基于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利用任务态f MRI技术,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经高频与低频r TMS治疗后局部运动皮层活动变化以及与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探索卒中早期r TMS治疗促进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中枢机制。方法:本研究招募9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缺血性卒中并伴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60例接受随机化分组,分为高频组(10Hz r TMS作用于患侧半球M1)、低频组(1Hz r TMS作用于健侧M1)与对照组(1Hz r TMS作用于健侧M1的假刺激),连续治疗5天,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及相同的运动康复治疗。患者在r TMS治疗前后的24小时内,和卒中发病3个月进行临床功能评分、神经电生理(TMS/MEP)及运动任务态f MRI检查。f MRI扫描的任务设计采用偏瘫手被动的对指运动。主要终点指标为患侧上肢FMA评分,卒中严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别采用NIHSS、Barthel Index评定。结果:临床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 TMS组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高频与低频组的FMA均显着提高;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 TMS组治疗后患侧皮层兴奋性均显着提高,其中低频组治疗后的健侧皮层兴奋性显着降低;f MRI结果显示,在r TMS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偏瘫手运动的f MRI激活有显着性交互作用的脑区是双侧M1与SMA(p<0.01)。针对f MRI结果,提取ROI内激活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频组的患侧M1及SMA区激活强度显着增加,低频组在健侧M1区激活显着降低;高频组与低频组相比,治疗后患侧M1、健侧M1及SMA激活均显着增加(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患侧M1区的激活强度与治疗后的运动评分(r=0.313,p=0.043)及3个月随访时运动功能(r=0.447,p=0.017)呈显着正相关。在卒中发病3个月时,三组神经电生理及脑激活模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予高频或低频r TMS治疗,通过调节脑局部运动区神经活动,诱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此外,脑卒中早期的患侧M1区f MRI激活强度对于运动功能预后具有预测价值。本研究利用运动任务f MRI联合TMS评估,为卒中早期r TMS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客观的脑重塑依据。第四部分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r TMS对脑卒中皮层运动网络功能连接影响的研究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技术,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经高频与低频r TMS治疗后皮层运动功能网络连接的变化,以及与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探讨r TMS治疗促进脑运动网络功能重组的神经机制。方法:本研究招募9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缺血性卒中并伴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60例接受随机化分组,分为高频组(10Hz r TMS作用于患侧半球M1)、低频组(1Hz r TMS作用于健侧M1)与对照组(1Hz r TMS作用于健侧M1的假刺激),连续治疗5天,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及相同的运动康复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及相同的运动康复治疗。患者在r TMS治疗前后的24小时内,和卒中发病3个月进行临床功能评分、神经电生理(TMS/MEP)及rs-f MRI检查。采用基于种子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FC)分析方法,提取以下运动相关功能区作为种子点:双侧M1、双侧SMA、双侧背侧前运动皮层(PMd)及双侧腹侧前运动皮层(PMv),分别计算各种子点之间的功能连接系数,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三组患者运动网络功能连接变化的差异,以及与运动功能改善的相关性。结果:临床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 TMS组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高频与低频组的FMA均显着提高。FC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 TMS治疗后,高频组显着增加的FC有患侧M1-健侧M1(p=0.007),患侧PMv-健侧M1(p=0.023),患侧SMA-患侧PMv(p=0.034),治疗后患侧M1与健侧M1、患侧SMA的FC增加值与运动功能改善呈显着正相关(r=0.623,p=0.013;r=0.543,p=0.036);与对照组相比,r TMS治疗后低频组显着增加的FC是健侧M1-患侧SMA,治疗后健侧M1-患侧SMA的FC的增加量与运动功能改善呈显着正相关(r=0.559,p=0.020)。在卒中发病3个月时,低频组的健侧M1–健侧SMA、健侧M1-患侧SMA的FC显着降低(p<0.05),提示了卒中早期的低频治疗对运动皮层功能连接可能具有长效作用。结论:在缺血性卒中早期,高频或低频r TMS联合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可改变皮层网络脑区间功能连接,诱发皮层运动功能网络重组,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与运动功能恢复有关的运动区功能连接可作为早期神经康复治疗的干预靶点和目标。

李静[9](201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多模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脑功能变化探究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的功能连接变化,揭示脑卒中急性期的大脑功能改变,为后续制定脑卒中康复治疗策略提供思路和客观依据。方法纳入23例首次发病的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脑卒中患者在发病7天内、对健康志愿者均进行1次临床常规磁共振序列检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病例组选择病灶同侧初级运动皮层(Ml区)、健康对照组选择右侧大脑半球Ml区作为感兴趣区,提取该区域的时间序列,计算其与全脑每一个体素的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做功能连接分析,得到两组的功能连接图。使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脑卒中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功能连接图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灶同侧M1区与病灶对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额中回、辅助运动区、额下回三角部、距状回、枕中回及枕上回,双侧小脑半球,病灶同侧梭状回、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病灶同侧Ml区与病灶同侧颞上回、颞中回、额中回、额下回及角回,病灶对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增强。结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能够监测到脑卒中急性期导致的大脑功能连接变化: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两侧大脑半球运动相关脑区连接减弱、初级运动区与小脑之间的功能联系下降。通过功能磁共振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脑功能变化进行直观显示,能够为后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思路和依据。第二部分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效及机制探究目的利用随机对照试验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利用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究rTMS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康复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方法将纳入本研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真性rTMS刺激组和假性rTMS刺激组。真性刺激组患者接受连续10天的高频率高强度rTMS治疗,刺激靶位为病灶同侧Ml区;给以假性刺激组相同参数的假性磁刺激治疗。除了 rTMS治疗外,真rTMS刺激组和假性rTMS刺激组的其它临床常规脑卒中治疗方案相同。在真/假性rTMS治疗前、治疗后第二天、脑卒中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共6个时间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功能进行评估,以明确rTMS的疗效及持续时间。功能评分包括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上下肢 Fugl-Meyer 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偏瘫侧上肢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此外,在真/假性rTMS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多模态功能磁共振影像,主要包括:(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首先选择患者病灶同侧Ml区作为感兴趣区,提取该区域的时间序列,将其与全脑每一个体素的时间序列之间做相关性分析,得到病灶同侧Ml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图。然后用分别用两个组治疗后的功能连接图减去治疗前的功能连接图,得到真性rTMS刺激组的治疗前后功能连接差值图和假性rTMS刺激组治疗前后的功能连接差值图。最后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真性rTMS刺激组和假性rTMS刺激组的功能连接差值图的差异。(2)扩散张量成像数据:计算真性rTMS刺激组和假性rTMS刺激组在真/假性rTMS治疗前后的全脑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利用双样本t检验对两组做基于体素的全脑FA统计分析,比较真性rTMS刺激组和假性rTMS刺激组的FA图差异。结果(1)在基线时,真性rTMS刺激组与假性rTMS刺激组的临床功能评分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在真/假性rTMS治疗后第二天,两组的功能评分值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是功能评分的差值(治疗后第二天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基线时功能评分的差值)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主要表现为真性rTMS刺激组比假性rTMS刺激组的NIHSS、BI、上肢FMA评分差值变化更显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1个月,两组之间治疗前后NIHSS、BI和上肢FMA评分的差值仍存在显着差异。而到了发病后3个月,两组之间只有上肢FMA评分的变化值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并且这种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一直持续至卒中发病后1年。(2)真性rTMS刺激组有7名患者、假性rTMS刺激组有5名患者在入组时和发病后1个月时分别接受了两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与假性rTMS刺激组相比,真性rTMS刺激组病灶同侧Ml区与病灶对侧M1区、辅助运动区、双侧丘脑、病灶对侧中央后回及颞上回的功能连接增强;病灶同侧Ml区与病灶同侧中央后回、Ml区、额中回及顶上回的功能连接下降。(3)真性rTMS刺激组和假性rTMS刺激组各有6名患者在入组时和发病后1个月时分别接受了两次扩散张量成像数据采集。在rTMS治疗前,真性磁刺激组与假性刺激组的FA图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在rTMS治疗后,与假性刺激组相比,真性刺激组病灶对侧皮质脊髓束、脑桥交叉纤维、小脑中脚、病灶对侧小脑上脚及内侧丘系、病灶同侧小脑下脚的FA值升高。这些FA值升高的区域是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的组成部分。此外,真性刺激组比假性刺激组胼胝体体部及病灶对侧扣带回的FA值升高,而经过rTMS治疗后病灶对侧丘脑后辐射及放射冠后部的FA值下降。结论 rTMS治疗能够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该治疗效应可以持续至发病后1个月,其中rTMS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持续至发病后1年。通过多模态影像磁共振手段,本研究揭示了 rTMS促进运动功能康复的主要机制可能是增强了病灶对侧运动相关区域的功能与结构重塑。

凌珊珊[10](2019)在《腹针对缺血性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腹针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验证腹针治疗缺血性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为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初发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腹针+上肢康复训练组(腹针组),腹针假针刺+上肢康复训练组(腹针假针刺组),对照组(上肢康复训练),每组各22例,腹针、腹针假针刺及上肢康复训练均1次/天,5次/周,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行上肢和手的Brunnstrom 运动分期评定(简称“Brunnstrom-U”和“Brunnstrom-H”)、上肢 Fugl-Meyer运动量表(简称“FMA-U”)、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简称“WMFT”)、改良Barthel指数(简称“MBI”)等量表评定。疗程结束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数据管理采用Excel,数据处理分析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t检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用于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用于组内前后比较。卡方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秩和检验用于等级资料的组间和组内前后比较。结果:1.基线比较:三组治疗前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和疗效评价指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基线一致。2.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三组的FMA-U、MBI和WMF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组的Brunnstromm-U和Brunnstrom-H分期较前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假针刺组和对照组的Brunnstrom-U和Brunnstrom-H分期较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针组FMA-U和WMFT评分均较假针刺组和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针刺组、对照组的FMA-U和WMFT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治疗后的Brunnstrom-U、Brunnstrom-H分期和MBI评分等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组的FMA-U和WMFT评分的变化率均较其余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层比较:在年龄上,各组间WMFT评分的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方面,各组间MBI评分的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A-U和WMFT评分的升值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U评分升值的组间比较表明,不论病程长短,腹针组与假针刺组、对照组之间FMA-U评分的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针刺组与对照组FMA-U评分升值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腹针可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该疗法安全有效。对其是否能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则尚待进一步的探索。

二、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评估与康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评估与康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1.2
2. 高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实施条件
    2.1
    2.2
    2.3
    2.4
3. 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流程
    3.1 患者评估
        3.1.1 采用工具:
        3.1.2 评价内容:
        3.1.3 评价人员:
    3.2 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流程图图1。
4. 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
    4.1
    4.2 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相关量表高龄脑卒中患者康
        4.2.1 原发性功能障碍康复评定相关量表:
        4.2.2 继发性功能障碍康复评定相关量表:
        4.2.3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相关量表:
        4.2.4生活质量评定相关量表:
5. 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技术
    5.1
        5.1.1 高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患病特点:
        5.1.2 高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处方:
    5.2 物理治疗
        5.2.1 高龄脑卒中患者物理治疗概论:
        5.2.2 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用物理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5.2.3 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用物理治疗开始的时间:
        5.2.4 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用物理治疗的特点:
        5.2.5 高龄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物理治疗:
        5.2.6 高龄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物理治疗:
        5.2.7 高龄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期物理治疗:
    5.3
        5.3.1 急性期作业治疗:
        5.3.2 恢复期作业治疗:
        5.3.3 后遗症期作业治疗:
    5.4 心理治疗脑卒中是目前公认的心身疾病之一, 高龄脑卒中患者尤其应注意心理康复。
        5.4.1 心理问题分析:
        5.4.2 高龄患者的心理康复:
    5.5
        5.5.1 中药:
        5.5.2 针灸治疗:
        5.5.3推拿:
        5.5.4 食疗:
        5.5.5 传统训练疗法:
    5.6 其他治疗
        5.6.1 高龄中风患者的吞咽障碍康复:
        5.6.2 高龄中风患者的认知障碍康复:
6. 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风险事件预防与处理
    6.1
        6.1.1 高度重视康复安全:
        6.1.2 保证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6.1.3 加强康复风险意识, 积极控制原发疾病:
        6.1.4 严格遵循康复规范:
        6.1.5 建立多学科的综合性治疗:
        6.1.6 配置急救设备:
    6.2
        6.2.1 风险评估:
        6.2.2 风险事件或问题的判断:
        6.2.3 风险事件处理计划:
        6.2.4 个体化健康教育:
7. 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质量管理
    7.1
    7.2 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是康复医疗档案和医疗数据库的建立。
    7.3 对每一个高龄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与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未来所有大数据的来源。
    7.4
    7.5 疗效评估与阶段总结针对每个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并跟踪和管理, 查看计划执行效果。
    7.6 患者满意度调查根据出院日期, 定期与患者或家属联系采集数据, 实现了数据的连续性。
8. 日常生活能力指导
    8.1
        8.1.1 个人卫生:
        8.1.2 穿、脱衣裤:
        8.1.3 转移:
    8.2
        8.2.1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典型表现:
        8.2.2 睡眠障碍的治疗:
    8.3 饮食指导2016年中国老年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8.4
        8.4.1 老年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特点:
        8.4.2 健康教育的内容:
9. 展望

(3)上肢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康复评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康复评定研究现状
    1.4 康复理论
        1.4.1 脑卒中
        1.4.2 神经的功能重塑
        1.4.3 运动再学习理论
        1.4.4 康复工程基础
        1.4.5 康复机器人技术
    1.5 人体生理学基础
        1.5.1 人体运动学
        1.5.2 上肢运动分析
    1.6 现存问题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一种基于人体姿态的人机合作上肢康复训练方法
    2.1 引言
    2.2 上肢康复系统
        2.2.1 人机合作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
        2.2.2 康复运动坐标系
    2.3 人机合作康复训练方法
        2.3.1 姿态跟踪模块
        2.3.2 卡尔曼滤波
    2.4 双层模糊控制策略
        2.4.1 模糊动态插值控制器
        2.4.2 模糊PD位置控制器
    2.5 人机合作康复训练实验与结果
        2.5.1 实验设计
        2.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自由度居家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制
    3.1 引言
    3.2 三自由度居家康复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3.3 康复训练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3.4 三自由度居家康复机器人电路部分设计
        3.4.1 位置采集模块
        3.4.2 电机驱动模块
        3.4.3 串口通信模块
        3.4.4 主控制器与电路
        3.4.5 三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人机交互系统
    3.5 康复训练虚拟场景的设计
        3.5.1 虚拟现实技术
        3.5.2 康复训练虚拟场景
    3.6 基于自适应模糊反演的阻抗控制方法
        3.6.1 阻抗控制
        3.6.2 基于自适应模糊反演的阻抗控制设计
    3.7 三自由度居家康复训练机器人实验
        3.7.1 仿真实验
        3.7.2 实验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作空间测量的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评估方法
    4.1 引言
    4.2 脑卒中康复评定
    4.3 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评估系统设计原理
        4.3.1 康复训练运动协议
        4.3.2 交互式虚拟场景
        4.3.3 遮挡处理方法
        4.3.4 工作空间测量分析
        4.3.5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4.3.6 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
    4.4 上肢工作空间实验
        4.4.1 实验平台
        4.4.2 实验方法
        4.4.3 数据分析
    4.5 上肢工作空间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受试者信息
        4.5.2 工作空间测量分析结果
        4.5.3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分析结果
        4.5.4 自适应网络模糊评估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场景上肢康复训练与评定系统
    5.1 引言
    5.2 多场景上肢康复训练评估系统
        5.2.1 康复训练场景
        5.2.2 康复评估场景
    5.3 数据处理方法
        5.3.1 数据预处理
        5.3.2 特征提取
        5.3.3 相关动态时间规整方法
        5.3.4 权重分析方法
        5.3.5 FMA-RSA评估模型
        5.3.6 统计分析
        5.3.7 问卷调查
    5.4 多场景上肢康复训练与评定的实验设计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受试者和问卷调查结果
        5.5.2 数据分析结果
        5.5.3 康复训练结果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云端系统的设计
    6.1 引言
    6.2 方法
    6.3 评估动作选取
    6.4 数据处理方法
        6.4.1 数据预处理
        6.4.2 运动轨迹平稳性分析
        6.4.3 卷积神经网络评定模型
    6.5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1 运动轨迹平稳性分析结果
        6.5.2 卷积神经网络评定结果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4)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ADL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任务
2 文献综述
    2.1 脑卒中功能障碍
        2.1.1 运动障碍
    2.2 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
        2.2.1 基于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康复技术
        2.2.2 基于神经重塑机制的康复技术
    2.3 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3.1 核心肌群训练
        2.3.2 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4 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4.1 呼吸训练
        2.4.2 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入组患者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2.1 实验流程
        3.2.2.2 康复方案实施原则
        3.2.2.3 对照组康复方案
        3.2.2.4 实验组康复方案
        3.2.3 测试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BBS、WGS和 ADL的相关关系
        4.1.1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BBS的相关关系
        4.1.2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WGS的相关关系
        4.1.3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ADL的相关关系
    4.2 脑卒中患者BBS、WGS和 ADL的纵向变化趋势
        4.2.1 脑卒中患者BBS的纵向变化趋势
        4.2.2 脑卒中患者WGS的纵向变化趋势
        4.2.3 脑卒中患者WGS的纵向变化趋势
    4.3 脑卒中患者BBS、WGS和 ADL的康复效果评估
        4.3.1 脑卒中患者BBS的康复效果评估
        4.3.2 脑卒中患者WGS的康复效果评估
        4.3.3 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效果评估
5 讨论
    5.1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BBS的影响
        5.1.1 脑卒中患者BBS的纵向变化趋势
        5.1.2 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BBS的康复效果评估
        5.1.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改善BBS的内在机制
    5.2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WGS的影响
        5.2.1 脑卒中患者WGS的纵向变化趋势
        5.2.2 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WGS的康复效果评估
        5.2.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改善WGS的内在机制
    5.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5.3.1 脑卒中患者ADL的纵向变化趋势
        5.3.2 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效果评估
        5.3.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改善ADL的内在机制
6 小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知情同意书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运动想象和声刺激神经调控过程中的大脑网络可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神经调控方法及应用
    1.3 脑网络及其构建方法
        1.3.1 复杂脑网络
        1.3.2 网络构建方法
        1.3.3 网络连接计算方法
    1.4 脑网络可塑性研究现状
        1.4.1 脑瘫脑网络与可塑性
        1.4.2 脑卒中脑网络与可塑性
        1.4.3 耳鸣脑网络与可塑性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运动想象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脑网络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被试
        2.2.2 实验设计与EEG数据获取
        2.2.3 EEG数据分析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脑卒中患者在运动执行过程中的脑网络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被试
        3.2.2 实验设置与数据采集
        3.2.3 EEG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左/右侧偏瘫/正常人的动态脑网络模式
        3.3.2 左/右偏瘫与正常人的动态脑网络差异
        3.3.3 左/右侧偏瘫与正常人的网络属性特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声刺激改善慢性耳鸣患者的脑网络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被试
        4.2.2 EEG数据采集
        4.2.3 实验流程
        4.2.4 EEG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THI评估量表分析
        4.3.2 PSD/脑网络拓扑差异分布
        4.3.3 网络属性特征分析
        4.3.4 功率谱/网络属性与THI量表相关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
        (一)水疗法
        (二)音乐疗法
        (三)运动想象疗法
        (四)强制性运动疗法
        (五)功能性电刺激
        (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七)经颅磁刺激
        (八)虚拟现实技术及上肢康复机器人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镜像疗法概述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国内外趋势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概述
        (一)具身认知的起源
        (二)具身认知的概念
        (三)具身认知的内涵及优势
        (四)具身认知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
        (五)具身认知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六)具身认知的四大理论特征
        (七)文献总结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病例剔除、脱落和终止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样本量估算
        (三)病例分组
        (四)技术路线
        (五)干预方案
        (六)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七)资料收集
        (八)不良事件处理、记录和报告
        (九)质量控制
        (十)科研伦理
        (十一)统计分析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一)纳入研究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两组患者干预前四项康复指标的基线水平
    二、两组干预后疗效性指标的评价结果
        (一)两组病人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FMA-UE的比较情况
        (二)两组患者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MBI的效果比较
        (三)两组患者干预后SS-QOL评分组内和组间效果比较
        (四)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runnstrom分级组内、组间比较情况
        (五)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一、研究讨论
        (一)脑梗死疾病的研究概述
        (二)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概述
        (三)具身认知理论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四)针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二、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水中太极拳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研究
    2.1 脑卒中简述
    2.2 水中太极拳
        2.2.1 水中运动疗法简述
        2.2.2 太极拳简述
        2.2.3 水中太极拳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一般资料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脱落标准
        3.1.5 剔除、脱落、终止试验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内容
        3.2.2 评估工具
        3.2.3 文献资料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专家访谈法
4 研究结果
    4.1 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变化
    4.2 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
5 分析与讨论
    5.1 水中太极拳对下肢运动障碍的影响
    5.2 水中太极拳对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
附录二 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
附录三 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标准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脑卒中后运动皮层功能重组与运动障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及恢复机制研究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研究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rTMS对脑卒中皮层运动网络功能连接影响的研究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9)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多模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脑功能变化探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效及机制探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利益/利害关系披露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个人简历
致谢

(10)腹针对缺血性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文献研究
        一、中风的病因病机
        二、中风的中医治疗
    第二节 西医文献研究
        一、缺血性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二、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
        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现代康复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样本计算
        四、研究方案
        五、评价方法
        六、统计分析
        七、受试者依从性保证
        八、技术保证
        九、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比较
        二、疗效比较
        三、分层比较
        四、安全性评价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结果分析
        二、腹针疗法与上肢运动障碍
        三、创新点
        四、不足之处
        五、设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评估与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01)
  • [2]脑卒中康复治疗进展[J]. 惠艳娉,席悦,张巧俊. 华西医学, 2018(10)
  • [3]上肢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康复评定的研究[D]. 白敬. 东南大学, 2019(01)
  • [4]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ADL的影响[D]. 王文帅.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2)
  • [5]运动想象和声刺激神经调控过程中的大脑网络可塑性研究[D]. 蒋远玲.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D]. 周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水中太极拳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影响分析[D]. 秦英瀚.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杜鹃. 第二军医大学, 2017(12)
  • [9]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多模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 李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10]腹针对缺血性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D]. 凌珊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中风患者运动障碍的评估和康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