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夏南牟会遗址考(论文文献综述)
余晟[1](2021)在《宋代泾原路军事地理研究》文中提出
岳凯峰[2](2020)在《地缘政治视域下的北宋熙河地区蕃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五代宋初以来,熙河地区吐蕃、党项、汉等民族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诸多种族分散、不相统一的“蕃部”。这些蕃部或散居山野,或丛居城落,过着半农半牧的部落生活。由于熙河地区蕃部数量众多,部族繁盛,加上民族属性已渐趋弱化,其政治归属和军事决策不再以民族同一性作为唯一决定因素,而是更多地追求利己主义,讲求灵活自主性和现实功利性。因而成为决定西北局势走向的重要力量。宋代,在我国西北地区形成北宋、西夏和吐蕃鼎足而立的地缘格局。熙河地区蕃部正好处在三个政权的疆界过渡带和战略结合部,因而成为吐蕃、西夏和北宋武力争夺、政治招抚和经济利诱的主要对象。熙河地区蕃部归属宋朝,不仅可使宋朝借此道以联络吐蕃、回鹘及西域诸国,从右翼包抄西夏,断其右臂以取得战略优势,而且可以维持丝绸之路商业贸易,借此以换取马匹等战略性商品,增强对西夏作战的机动性和抵抗力。熙河地区蕃部归属西夏,不仅能切断宋朝与吐蕃、回鹘和西域诸国的联络,控制东西方贸易而攫取经济利益,而且可以对宋朝的秦州重镇和巴蜀腹地形成军事威慑。吐蕃将熙河地区蕃部视为西夏和北宋西侵的战略屏障和缓冲地带,不惜以武力给予支援,成为阻止熙河地区蕃部被西夏或北宋吞并的坚强后盾。熙河地区蕃部反覆无常和多元外交的特征,是北宋、西夏和吐蕃地缘关系变动影响的结果。反过来它又影响了北宋、西夏和吐蕃之间的经济关系、信息沟通、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和疆界形态,进而影响宋代西北地区的地缘格局。
缪喜平[3](2019)在《北宋泾原路古城遗址考察及边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泾原路作为宋夏对峙时期西北地区的重要军事防御区,在其境内留下了大量的城寨遗址。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结合考古资料,并在实地踏勘古城遗址的基础上,对泾原路境内的主要城寨遗址及交通网络进行了复原。认为北宋在泾原路修筑大量城堡寨,其中以河谷(或主要交通线)为依托,构成堡寨防御线;以州(军)为中心,各前沿与侧翼堡寨进行有机组合,构成堡寨防御系统;几个堡寨防御系统以帅司路驻地(首州)为中心,构成堡寨防御体系。北宋在泾原路对西夏的防御是通过在“极边”与“次边”地区构筑了“镇戎军——彭阳城防御系统”,控制葫芦河(今清水河)流域;“德顺军——水洛城防御系统”,控制武延川(今葫芦河)流域;“原州——细腰城防御系统”控制大胡(今茹河)与浦川河(今蒲河)流域;三个防御系统的防守任务各有分工,又相互协调,与西夏形成了长期的对峙之势。北宋后期,泾原路不断向葫芦河下游和天都山一带进筑,形成“怀德军——西安州防御系统”,在拓边活动中效果显着。通过对该区域古城遗址的考察与定位,能够对已有研究成果做区域性补漏,为宋夏历史研究、历史时期丝绸之路和区域交通网络的复原提供了充分的实物证据和准确的地理坐标;对当地非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开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付强强[4](2019)在《西夏山川地理考三题》文中认为本选题结合史籍、地方志、笔记文集、金石文献、地图等,对西夏省嵬山、惟精山、浦洛河的基本问题,诸如名称沿革、地理范围、军事城寨和相关历史事件做了梳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省嵬城与省嵬山。省嵬初作“信嵬”,最早见于元代文献;明代的“省嵬城水头”前身可能就是元代的信嵬屯。明清史志多言省嵬山及城西南距宁夏镇城140里可能有误,实际上省嵬山地近镇远关,距宁夏镇城240里左右,其地略当今宁夏石嘴山市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方的贺兰山—卓子山山地,也就是《水经注》中记载的石崖山或画石山。省嵬山山体形势巨大,战略地位重要,与贺兰山并称明代宁夏两大地理坐标。省嵬城距宁夏镇城至少180里地,属西夏定州自当无疑,但它和唐代定远军所在没有什么直接的承袭关系,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为《天盛律令》所载之“北地中监军司”。第二章惟精山与韦精川。惟精山即今韦精山,西夏准备立国之前,李元昊在河南惟精山一带驻兵谋御北宋。北宋后期,朝臣进奏欲造船沿河直下攻取西夏,最终因惟精山地理因素作罢。惟精山在史料中有写作韦精山、威经山,所指皆同,其地在今甘肃靖远县东北与宁夏中卫西南交界处的围墩山—香山山地。韦精川因惟精山之名,在惟精山与哈思山间,即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北的锁黄川。北宋哲宗时期,在战胜西夏后,随即提出在韦精川建烽台立斥堠,保卫边防。第三章浦洛河与灵州川。浦洛河一名溥乐河,唐时称安乐川,宋时也称灵州川水,后又名山水河,即今苦水河,有两源,在今罗山合流后北流入黄河。西夏与北宋多次在浦洛河爆发战争,西夏乘地利战胜北宋,北宋朝臣多次上书建立溥乐城御夏,但最终未果。灵州川是宋夏时期灵州至清远军的川道,其间有众多城寨相继。灵州川过旱海,川道平直,在浦洛河东。另有安乐川,也称安州川,为浦洛河一源所在川道。
李进兴[5](2018)在《西夏在南疆萧关地区的城堡化经营考略》文中认为西夏南疆"南接萧关",其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被西夏的皇帝和皇后们所重视,在立国前就开始驻守古萧关城堡,之后又在这一地域修建石门峡、没烟峡、东牟会、南牟会等城堡来固守,城堡化经营长达200余年。
张琰[6](2018)在《宁夏海原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安州古城遗址位于宁夏海原县城西侧。背靠天都山,前临锁黄川。历史上称之为“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是宋、夏时期的古城遗址。西夏时期名为“南牟会”,北宋改名为“西安州”,明代在此置西安州守御千户所,清代设游击驻防。1920年发生海原大地震,城内建筑全部被震毁,仅存地表的城墙与瓮城。地震后居民重建家园,在城址内建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村落“老城村”。2005年,西安州古城遗址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州古城遗址是海原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西夏城址。对研究西夏政治、军事、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受到村镇发展与遗址内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遗址地表遗存逐年消失。受限于考古与研究工作滞后等客观因素,西安州古城遗址还未得到全面的保护。本论文尝试对西安州古城遗址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成熟的遗址保护经验,为西安州古城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与借鉴。全文共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背景研究,主要阐释本选题的目的、意义,明确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是西安州古城遗址的价值研究,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探明古城的发展脉络。通过古城的营造特点与价值特征研究,明确保护的对象与范围。第三章通过对西安州古城遗址的现状调查,分析遗址保护的主要矛盾。第四章通过对成熟保护经验的总结分析,分别从地上遗存保护、地下遗存保护、遗址风貌保护三个层面给出了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的具体方法与措施。第五章从遗址长远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实施遗址监测,优化遗址管理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最后结论部分是对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张秦源[7](2017)在《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党项羌拓跋氏建立的西夏王国是我国中世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并非单纯性质的游牧民族国家,西夏人利用植物的历史也很长久。《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研究》一文即针对西夏人在日常生活中栽培、鉴赏和利用植物资源的历史作为专题进行讨论,展现了西夏人在日常生活中与植物关系紧密相关的九个层面。文章以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物为论证材料,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进行较为综合、全面的阐释。论文共分七章,其中如西夏人早期的农事活动、西夏人药用植物产地分析、西夏人食用植物异名辨析、西夏人对花卉的鉴赏与运用等章节内容的讨论属本文的难点与创新之处。通过上述各方面的分析可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植物在西夏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植物对西夏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较为深入的。
乐玲[8](2017)在《10-12世纪陆上丝绸之路交通道路网络复原》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自然地理条件这一影响交通分布的区位因素在历史时期变化不大,交通道路遂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特征;同时在政权兴废、民族分布、聚落变迁等种种人文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交通道路亦具有时段性特征。10-12世纪,亚欧大陆呈现出多民族政权分立的地缘政治大环境,深刻影响着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交通道路的发展变迁。丝路东、中段路线的变化,是这一时期体现交通时段性特征的典型。以景佑三年(1036)西夏攻占河西走廊这一事件为断点,可分为特色鲜明的两大时段:第一时段即900年-1036年,官方贸易道路经过传统的河西廊道,呈现出夏州道、灵州道、泾原道、秦州道更迭相替的现象,各条道路属性、变迁及其变迁原因是这一时段的研究重点。第二时段为1036年-1127年,避开河西走廊、绕行青海地区的青唐道是唯一畅通丝路要道,北宋政府对河湟政权态度的转变影响着青唐道路的变化,其后期在熙河兰会的军事行动,促成青唐道路网体系的形成。丝路西段路线的变化,使10-12世纪成为丝路交通道路发展变迁史上一个起承转合的时代。中亚地区南、中、北三道基本延续了唐代的道路走向,但道路的主次地位却发生突出变化:中道、北道兴起,南道式微。这一变化一直持续至元、明时期,无疑是丝路交通道路变迁史上一次大的转向,因而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内在机制是研究10-12世纪丝路交通时不能绕过的重要议题。丝绸之路承载着中西方人员、物品、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往来。以往复原丝路交通路线大都以人员为索引,如使团的朝觐、军队的作战、旅行家的游历、民族的迁徙等等。人员固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中之重,但商品的流通同样值得重视。不同地区的商品首先从各自的原产地运往各地中心城市或交通枢纽城市,然后才能在贯通中西的交通大动脉上进行二次流通,因此,复原商品的流通过程会远比复原人员的往来路线要更为复杂和繁琐。这一道路体系的形成有助于了解一些舶来品的原产地及其具体传播路径,丰富丝路精神内涵。因此,基于人员往来和商品流通的之上的交通复原才是更为全面的10-12世纪丝路交通道路网络体系。在此之上,对这一时期交通道路分布特征与变迁的分析是本文需要研究的内容。国内学者在对10-12世纪的丝绸之路交通线路进行复原时,重点多集中在道路的东、中段,而忽视了西段道路的复原。然而东、中段道路的研究成果虽丰富,但不同的学者的侧重点却不同,这就造成了研究结论碎片化。同时,随着新资料和新方法的出现,以往的研究成果更是有更正的必要。因此本文的特色还在于:充分利用阿拉伯伊斯兰史料,全面梳理了丝绸之路东、中段与西段的研究成果;把握单条道路在生存期内的具体发展过程,从整体上复原出丝绸之路道路体系;充分利用新出的考古资料,更正研究结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丝绸之路交通地图。
马旭俊,杨军[9](2016)在《论西夏蕃、汉礼之争的本质——以“任得敬”为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得敬分国"是贯穿西夏历史进程的"蕃礼"与"汉礼"矛盾不可调和后的集中表现,而藩、汉礼之争的最深层次社会经济本质是:实现层级臣僚统治(以儒治国,加强皇权)与有限经济能力(半农半牧)之间的固有矛盾。
张多勇[10](2015)在《西夏监军司的研究现状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西夏仿照宋代行政制度建立了自己军政合一的统治秩序。史学界对于西夏政区的研究主要伴随西夏疆域的研究而进行,迄今为止,涉及西夏政区和地方政区治所的研究成果较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在西夏监军司的驻地等问题尚未取得一致性的意见。文章意就西夏政区的研究现状、争论的问题进行综述,提出关于西夏监军司的研究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对监军司古城遗址所处的自然环境没有关注,战略地位没有研究,地理形胜没有揭示,许多学者指出西夏监军司驻地的位置不是西夏时期的古城遗址,而实际存在的西夏遗址往往被忽视等。
二、西夏南牟会遗址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夏南牟会遗址考(论文提纲范文)
(2)地缘政治视域下的北宋熙河地区蕃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重难点 |
第一章 唐末以来熙河地区的地理和民族 |
第一节 熙河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
第二节 熙河地区的民族和地缘格局 |
第二章 北宋初期熙河地区蕃部与夏宋的和战 |
第一节 龛谷、乞当诸族与夏州党项的战争 |
第二节 懒家、马波诸族与宋朝关系的转变 |
第三章 北宋中期熙河地区蕃部与西夏势力的扩张 |
第一节 龛谷瞎毡族的联宋抗夏 |
第二节 木征、禹藏诸族附西夏 |
第四章 北宋后期熙河地区蕃部与宋朝拓边河湟 |
第一节 木征、丁家诸族与熙河之役 |
第二节 蕃将与宋夏争夺河湟之战 |
第五章 熙河地区蕃部政治抉择的原因和影响 |
第一节 熙河地区蕃部政治抉择的原因 |
第二节 熙河地区蕃部政治抉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北宋熙河地区蕃部分布表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北宋泾原路古城遗址考察及边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
三、研究思路、史料与方法 |
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泾原路自然地理特征与战略地位 |
第一节 进退之间:泾原路地理条件与攻守形势 |
一、河川走向与西夏的侵扰方向 |
二、山脉阻隔与北宋的防守任务 |
第二节 地最要害:北宋对夏整体防御视野下的泾原路 |
一、“泾原地最要害” |
二、“四路之中,今此路最为急” |
三、“关中之忧,则天下之忧也” |
第三节 长城的“退却”:北宋御夏策略的尝试与调整 |
二、“严边城,使持久可守” |
三、“城葫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 |
第二章 镇戎军——彭阳城防御系统与泾原路中线防务 |
第一节 宋初灵州之战与镇戎军的修筑 |
一、灵州之战军需补给与镇戎军的初置 |
二、镇戎军的复置及其战略地位的提升 |
三、军事重镇彭阳城的设置及作用 |
第二节 镇戎军、彭阳城周围的主要寨堡及城址 |
一、庆历以前修筑的堡寨及古城遗址 |
二、庆历之战后增筑的寨堡及古城遗址 |
第三节 镇戎军、彭阳城与周边地区的交通道路 |
一、“萧关路”:镇戎军北入夏境的通道 |
二、“瓦亭路”:镇戎军南下仪、渭二州的道路 |
三、“青石岭路”:镇戎军东南去原、渭州的道路 |
第三章 德顺军——水洛城防御系统与泾原路西线防务 |
第一节 营建德顺军以固陇山西线 |
一、山外四寨失陷与德顺军的建立 |
二、德顺军下辖的主要前沿、侧翼寨堡 |
三、宋金时期德顺军地名、地望的变迁 |
第二节 进筑水洛城以通秦、渭援兵 |
一、进修水洛城之缘起 |
二、水洛城的修筑与“水洛城之争” |
三、水洛城及周边古城遗址考察 |
第三节 泾原、秦凤二路的策应路线与交通网络 |
一、“六盘关道”:德顺军至渭州的道路 |
二、“安化峡道”:渭、仪二州通水洛城的道路 |
三、“武延川路”:德顺军、水洛城至秦州的道路 |
四、黄石河路、赤城路:泾原、秦凤二路的策应路线 |
第四章 原州——细腰城防御系统与泾原路东线防务 |
第一节 细腰城的修筑与明珠、灭藏等族的就抚 |
一、明珠、灭藏、康奴等族的居地 |
二、细腰、葫芦诸寨的修筑与明珠等族的就抚 |
第二节 细腰城等城寨的更名、隶属变迁及古城遗址 |
一、细腰城和葫芦泉的更名及隶属变迁 |
二、细腰城及周边其他古城遗址考察 |
第三节 泾原、环庆二路的交通路线与协同防御 |
一、“镇环道”:镇戎军与环州之间的道路 |
二、“原环道”:原州与环州之间的道路 |
三、“罗交驿道”:原州与泾州之间的道路 |
四、泾原、环庆二路的策应路线与协同防御 |
第五章 怀德军——西安州防御系统与泾原路北线的拓展 |
第一节 北宋后期与西夏在天都山地区的争夺 |
一、西夏占据天都山及天都山军事部署 |
二、熙河之役后北宋向天都地区的开拓 |
三、绍圣——元符拓边与章楶夺取天都山 |
第二节 怀德军、西安州所辖主要城寨及城址考察 |
一、须弥山石窟周围的古城遗址 |
二、海原县西安镇周围的古城遗址 |
三、海原县高崖乡周围的古城遗址 |
第三节 西安州与泾原、熙河二路的策应路线 |
一、“九羊谷路”:德顺军至平夏城的道路 |
二、“宁安寨路”:德顺军至西安州的道路 |
三、“石门驿道”:镇戎军至西安州的道路 |
四、“通会路”:西安州至兰、会二州的道路 |
第六章 战备状态下泾原路边防地理布局的历史得失 |
第一节 边防“圈层”视阈下的城寨分布与屯兵概况 |
一、泾原路各“圈层”的城寨分布 |
二、泾原路各“圈层”的屯兵概况 |
三、泾原路各城寨之间的交通道路与策应战略 |
第二节 “城寨不可弃”:北宋边臣对修筑城寨的看法 |
一、泾原路城寨的修筑及影响 |
二、泾原路州(军)城寨的省废 |
三、关于寨堡军事功能的再探讨 |
第三节 “祖宗之法”影响下北宋对夏防御的效果 |
一、“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 |
二、“国家御戎之计,在北为大”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西夏山川地理考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研究现状 |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省嵬城与省嵬山 |
第一节 信嵬屯 |
第二节 省嵬城 |
第三节 省嵬山 |
第二章 惟精山与韦精川 |
第一节 惟精山 |
第二节 韦精川 |
第三章 浦洛河与灵州川 |
第一节 浦洛河 |
第二节 灵州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西夏在南疆萧关地区的城堡化经营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萧关关隘、萧关县、萧关城 |
(一) 萧关关隘 |
(二) 萧关县 |
(三) 萧关城 |
二、天都山、天都山行宫、天都寨、天都监军司 |
(一) 天都山 |
(二) 天都山行宫 |
(三) 天都山监军司 |
(四) 天都寨与东牟会 |
三、南牟会、西安州 |
(一) 南牟会城初建 |
(二) 南牟会城第一次被毁 |
(三) 南牟会城第一次修复 |
(四) 南牟会城第二次被毁 |
(五) 南牟会城第二次复得 |
四、石门峡堡寨 |
五、没烟峡堡寨 |
(6)宁夏海原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西安州古城的价值研究 |
2.1 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
2.1.1 五代时期—党项族的“鼐摩会” |
2.1.2 西夏时期—大夏国的“南牟会” |
2.1.3 北宋时期—宋王朝的“西安州” |
2.1.4 明清时期—明王朝的“守御千户所” |
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海原县的“老城村” |
2.2 兼容并蓄的营造特点 |
2.2.1 规整的平面格局 |
2.2.2 山、水、城一体的防御体系 |
2.3 西安州古城的价值特征 |
2.3.1 海原地区等级最高的西夏城址 |
2.3.2 海原大地震的纪念 |
2.3.3 海原地区历史文化的体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安州古城遗址的现状问题分析 |
3.1 遗址破坏因素分析 |
3.1.1 城墙破坏因素分析 |
3.1.2 城壕破坏因素分析 |
3.1.3 环境破坏因素分析 |
3.2 遗址面临问题分析 |
3.2.1 多种破坏因素 |
3.2.2 考古工作滞后 |
3.2.3 区域发展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安州古城遗址的保护方法及措施 |
4.1 地上遗存保护措施 |
4.1.1 加固失稳墙体 |
4.1.2 治理微小病害 |
4.1.3 墙体风化防护 |
4.1.4 标识缺失部位 |
4.2 地下遗存保护措施 |
4.2.1 遗存埋深预判 |
4.2.2 遗存扰动限制 |
4.3 遗址风貌保护措施 |
4.3.1 控制建构筑物形式与高度 |
4.3.2 调整道路交通 |
4.3.3 保护山水格局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安州古城遗址的监测与管理 |
5.1 实施遗址监测 |
5.1.1 监测体系构建 |
5.1.2 监测前期准备 |
5.1.3 监测工作实施 |
5.2 优化遗址管理 |
5.2.1 构建管理体系模型 |
5.2.2 实施有效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研究难点 |
第三节 篇章结构及创新 |
第一章 西夏的生态环境及西夏人早期的农事活动 |
第一节 西夏的生态环境特点 |
一、西夏的历史气候偏寒 |
二、西夏的自然灾害不均衡分布 |
三、针对西夏植被条件的分区讨论 |
第二节 对党项羌不事耕稼的置疑 |
一、略谈党项羌的族源 |
二、党项羌从事稼穑的可能性分析 |
三、西羌从事农耕的证据——基于岩画的分析 |
第二章 考古发现西夏木制品及西夏的木石结构建筑 |
第一节 西夏的木制品 |
一、西夏印本中的植物及木雕板 |
二、西夏的木制宗教品 |
三、西夏墓葬中出土的各类木器 |
第二节 西夏建筑中用木情况分析 |
一、西夏的宗教建筑用木 |
二、西夏的陵墓建筑用木 |
三、西夏的城镇堡寨建筑用木 |
第三章 西夏人用于医疗和饮食的植物 |
第一节 西夏医方中的植物药 |
一、西夏文药名的特殊性 |
二、对植物药产地的详细查证 |
三、补充说明三件汉文医方中的植物药 |
第二节 西夏人食用的植物 |
一、对西夏人产生影响的西北传统植物食材 |
二、西夏人栽培与常食的植物食材 |
三、黑水城西夏文献中典型性植物食材、用材分析 |
第四章 方志资料中所见西夏故土的植物资源 |
第一节 方志记载甘肃与宁夏境内西夏故土的植物资源 |
一、甘肃环县、会宁县与靖远县的状况 |
二、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和定西市的状况 |
三、宁夏南部地区的状况 |
四、宁夏中北部地区的状况 |
第二节 方志记载青海省西夏故地的植物资源 |
第三节 方志记载陕西省西夏故地的植物资源 |
一、陕西省榆林市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三县的状况 |
二、陕西省榆林市中南部四县的状况 |
三、陕西省志丹县、安塞县的状况 |
第五章 西夏人的花卉赏鉴及西夏兵器制造所用植物材料 |
第一节 西夏人对花卉及其纹样的赏鉴 |
一、西夏的牡丹纹和芍药纹 |
二、西夏的莲花纹 |
三、西夏的瓶花 |
四、西夏的蔷薇花纹 |
五、西夏的菊花纹 |
六、西夏的其他花卉纹 |
第二节 西夏兵器制造所需的植物材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10-12世纪陆上丝绸之路交通道路网络复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问题阐述 |
一、问题之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之界定 |
第二节 10-12世纪丝绸之路沿线地缘政治环境概要 |
第一章 西夏攻占河西走廊以前的丝路东、中段交通 |
第一节 灵州道的地理定位 |
一、北宋灵州道的通畅及其道路性质 |
二、北宋灵州道沿线地名点的定位和复原 |
三、灵州道的路线复原及成图 |
第二节 夏州道的地理定位 |
一、夏州道的存续时间及道路属性 |
二、夏州道沿线地名点的定位及复原 |
三、《王延德使高昌记》所见合罗川一带地名考 |
四、夏州道路线复原及成图 |
第三节 泾原道的地理定位 |
一、泾原道基本概况 |
二、北宋政权与西凉府的往来 |
三、泾原道沿线地名点的定位及复原 |
四、泾原道路线复原及成图 |
第四节 秦州道的地理定位 |
一、秦州道的存续时间及道路属性 |
二、秦州道沿线地名点的定位及复原 |
三、秦州道路线复原及成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夏攻占河西走廊以后的丝路东、中段交通 |
第一节 熙河之役以前的青唐道 |
一、北宋与青唐政权关系略论 |
二、熙河之役以前的青唐道概述 |
三、秦州至古渭寨沿线地名点的定位与复原 |
第二节 熙河之役以后的青唐道南道 |
一、王韶经略熙河始末及其行军路线考 |
二、王赡、王厚在青唐地区的展拓 |
三、青唐道南道路线复原及成图 |
第三节 李宪攻取兰州之后的青唐道北道 |
一、李宪攻取兰州始末及军事路线复原 |
二、通远军至兰州段道路复原 |
三、绍圣开边后的兰会道路 |
四、青唐道北道路线复原及成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丝绸之路西段之官方往来路线复原 |
第一节 10-12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概况 |
一、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研究现状 |
二、10-12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简介 |
第二节 新疆至中亚的三条交通路线复原 |
一、于阗国与萨曼王朝交往所见于阗通布哈拉道路(中道) |
二、巴拉沙衮至布哈拉、花剌子模道路(北道) |
三、哥疾宁至布哈拉、撒马尔罕道路(南道) |
四、10-12世纪中亚北、中道的发展及南道式微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拂菻国朝贡北宋路线推定 |
一、君士坦丁大道沿线地名点的定位与复原 |
二、马斯萨哈至报达道路沿线地名点的定位与复原 |
三、呼罗珊大道沿线地名点的定位与复原 |
四、拂菻国朝贡北宋路线复原及成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丝绸之路西段路网复原与商品流通 |
第一节 中亚地区商品流通及其路网复原 |
一、中亚地区物产及其出口产品 |
二、中亚地区路网沿线地名点的定位与复原 |
三、中亚地区路网线路复原与成图 |
第二节 伊朗地区商品流通及其路网复原 |
一、伊朗地区物产及其出口产品 |
二、伊朗地区路网沿线地名点的定位与复原 |
三、伊朗地区路网线路复原及成图 |
第三节 两河流域、里海以西地区的商品流通及其路网复原 |
一、两河流域物产及出口产品 |
二、两河流域路网复原及成图 |
三、里海以西地区物产及出口产品 |
四、里海以西地区路网复原及成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论西夏蕃、汉礼之争的本质——以“任得敬”为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任得敬出身背景初探 |
三、李乾顺对任得敬的任用 |
四、任得敬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
五、任得敬“分国”及其失败 |
六、余论 |
(10)西夏监军司的研究现状和尚待解决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中关于监军司的记载 |
二、学者关于监军司研究的数量分歧 |
三、关于监军司的驻地与辖区的研究 |
四、西夏南牟会遗址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泾原路军事地理研究[D]. 余晟. 宁夏大学, 2021
- [2]地缘政治视域下的北宋熙河地区蕃部研究[D]. 岳凯峰.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北宋泾原路古城遗址考察及边防地理研究[D]. 缪喜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西夏山川地理考三题[D]. 付强强. 宁夏大学, 2019(02)
- [5]西夏在南疆萧关地区的城堡化经营考略[J]. 李进兴.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8(09)
- [6]宁夏海原西安州古城遗址保护研究[D]. 张琰.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7]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研究[D]. 张秦源. 兰州大学, 2017(02)
- [8]10-12世纪陆上丝绸之路交通道路网络复原[D]. 乐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论西夏蕃、汉礼之争的本质——以“任得敬”为个案研究[J]. 马旭俊,杨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0]西夏监军司的研究现状和尚待解决的问题[J]. 张多勇. 西夏研究,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