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震前的震源应力波初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张迪[1](2019)在《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和红河断裂带交切关系的地震学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内部应力场特征复杂,是现今地震和构造剧烈活动的区域。目前,主要有两种关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动力学模式:一是红河断裂带的右旋作用下,块体横向挤出产生的区域断裂活动和走滑断裂;二是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作用下,川滇地块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顺时针旋转运动。两种模式的关键在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是否穿过红河断裂带后形成了一条贯穿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东边界。本文的研究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缅地区,是认识和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顺时针旋转模式的关键区域。区内主要发育有奠边府断裂带、澜沧-耿马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等。根据GPS数据及早期建立的川滇旋钮构造体系可知:鲜水河-小江断裂系自上新世(约5.3Ma)以来,和奠边府断裂带的左旋活动开始作为分割北部川滇块体和南部思茅块体挤出的逃逸边界,该时间约与红河断裂带开始右旋的时间相近。然而,第四纪以来,红河断裂带及其右旋剪切作用活动相对较弱,其调节作用也随之下降,鲜水河-小江断裂系沿着青藏高原东南缘边界的左旋作用相对提高。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地震学角度探讨红河断裂带和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交切关系,小江断裂带南段是否穿过红河断裂带,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南缘两种动力学模型的关键。首先,本文收集了云南省震相观测报告中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0月31日ML≥0.5级地震24543个。由于地震台站的空间分布和震相数据及其初始定位过程中的误差,研究区内监测能力有待考证。采用不完整的地震目录对研究区内地震活动的确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采用FMD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内最小完整震级Mc=1.3,并依据Mc获取研究区内完整地震目录。最小完整震级的确定为地震精定位震级下限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Mc筛选研究区内ML≥1.3级地震15208次,去除震相异常值后,包含46个台站记录到的86254条P波和81951条S波震相。预处理过程中,使参与定位的事件最少有4个震相记录、事件之间的距离小于15km及事件到台站之间的距离小于400km。采用三种不同速度模型(AK135、PREM和一个区域速度模型)同时采用共轭梯度法(LSQR)进行定位。最终结果显示,采用PREM速度模型具有较好的定位结果,共获得11531个重定位地震,其定位误差分别为E-W方向0.095km,N-S方向0.092km和垂直方向0.095km。重定位后,研究区内地震相对更加丛集,对研究断层深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b值能够反映介质所受应力状态和介质均匀程度,将研究区划分为0.15°×0.15°的网格,并计算网格内b值。重定位后计算的b值较定位前有一定增大,这可能是由于定位过程中离散地震趋于丛集的结果。而地震能量和密度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研究区近年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通过地震密度和地震能量的计算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可以明显判定研究区内存在一个与第四纪断层分布基本垂直的小震活动异常带:主要沿着NE向,横跨NW向断层,从小江断裂带中段延伸到澜沧-耿马断裂带南侧,切穿了红河断裂带。由该异常带的三个地震密度剖面图知,该异常带震源深度较为一致,且显示有一条较深构造带横跨三个剖面,浅部集中了大部分小震,说明其浅层破裂相对活动性较强。研究区内复杂的应力场特征是长久以来研究的重点,早期的研究结果主要从中强地震揭示该区应力场特征,而本文研究区内存在大量的小震,其破裂可能受局部或地区应力场特征的影响。在大范围应力特征主导下,其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以地震重定位结果为基础,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的2013年1月到2017年6月云南省固定台站的连续波形记录,截取定位后ML≥1.3级地震发生前10s和地震发生后50s的波形,共获得事件波形5508个,将重定位结果(经纬度、深度、震级和时间)采用SAC写入波形数据中。在去除仪器响应的前提下,依据研究区内大震g CAP方法反演震源机制解结果和其他机构进行对比,不断优化采样频率、滤波范围及Pnl波权重,确定小震的反演参数。最终获得5466个小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前人相同研究区(23°25°N,101°103°E)相同震级(ML≥2.0)反演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统计结果都能判定该区整体应力场以拉张为主。结合前文与其他机构大震结果的对比,说明本文在中小地震反演过程中得到的结果相对可靠,获得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基本能够说明该区局部应力场特征。为进一步了解研究区整体应力场特征,采用阻尼应力反演方法(MSATSI)对研究区震源机制解数据进行计算。阻尼应力反演方法首先应选取合适的阻尼系数。由MSATSI程序得到研究区最佳阻尼系数为0.9,然后将研究区划分为0.15°×0.15°的网格,计算构造应力张量。区域整体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场的非均匀特征较为明显,可能和本文采用的地震震级较小有关,由于小震震源机制解呈现非常大的多样性,因此地震可能在各个取向断层面上均匀破裂。相对强震的震源机制解,单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在反演时求解资料相对较少,受到的干扰更大,但中小地震远多于强震。1970年通海M7.7级地震和2014年景谷Ms6.6级地震是近年来发生在红河断裂带两侧的较强地震,其破裂性质受区域应力场的影响。通海地震和景谷地震应力场特征及断层面参数拟合结果说明,两次地震发震断层--NW向右旋曲江断裂和NW向新生右旋断裂,其现今应力场特征均以张剪性为主。综合以上计算结果,对研究区整体及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和红河断裂带的交切关系有以下推断:(1)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在与红河断裂带交切处,地震活动密集,地震能量集中,过红河断裂带后,地震密度和能量分布仅微弱减小。震源机制解统计结果相似,均为正-走滑为主,其应力场特征一致。说明,小江断裂带南段并未受到红河断裂带的影响,过红河断裂带后,仍延续一段长度。(2)奠边府断裂带两侧地震密度分布相似,应力场特征一致,滑动速率较小,与小江断裂带过红河断裂带之后的断层延伸所产生的地震活动情况有较大差别。因此,奠边府断裂带并不是小江断裂带的延伸断裂。奠边府断裂带及两侧区域应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青藏高原东南缘顺时针旋转动力学模型中边界外块体。(3)沿NE向,以小江断裂中段为起点,跨曲江断裂、石屏-建水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哀牢山断裂带、无量山断裂带及至澜沧-耿马断裂带南段,地震密度、能量分布相似,R值稳定,剖面密度分布显示其内部存在一条震源深度较深的构造带。初步推断应以此作为青藏高原顺时针旋转动力学模型在本文研究区内的东边界。
王晓山[2](2017)在《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平原块体周缘及内部历史上强震活跃,本论文从地壳应力场和震源断层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一地区开展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为地震预测提供有益的构造背景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在不同构造分区的最优一维速度模型下对华北平原块体的中小地震进行重新绝对定位;二是基于重定位结果和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由大量P波初动极性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华北平原块体的地壳应力场;三是在重定位结果和地壳应力场的基础上,对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震源断层的几何参数和运动方式进行研究,详述如下:首先,本论文使用虚拟台网技术整合华北平原块体200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11个省级台网和“地震科学台阵探测流动观测实验场”的震相到时资料,采用Hypo2000定位方法进行初步绝对定位。挑选出重定位后定位精度A、B类的6504个地震事件,采用VELEST程序获得了华北平原块体8个不同构造单元的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再次使用Hypo2000方法进行华北平原块体多速度模型下地震绝对定位。基于新的重定位结果,我们得到以下认识:1、重新定位后震中水平位置变化不大,地震丛集性和条带性更加明显。2、重定位后地震沿垂向展布在0~30km之间,山西断陷带震源深度由奥向北逐渐变浅,绝大多数地震沿断陷盆地主控边界断裂线性展布,震源深度剖面较清晰的勾画出山西断陷带各盆地的发震层下界。3、重定位后震源深度剖面揭示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现象,如郯城震源区下方地震直立分布,霍山地区倾向北东的地震条带,邢台震源区向北西方向倾斜的地震密集带等。其次,在绝对定位和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的基础上,对华北平原块体22069个地震的116571个P波初动极性,采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华北平原块体0.5°×0.5°×20km的精细地壳应力场图像。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以走滑和正断层类型为主,综合震源机制解的一个节面走向大体与所在区域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符合华北平原块体周缘及内部现今的剪切拉张状态。2、P轴方位自西向东呈现NE—NEE—近EW的偏转图像,T轴方位在山西断陷带内与断陷盆地的主控边界断裂走向垂直,自西向东呈现NW—NNW—近NS向的逆时针旋转,T轴方位的一致性要好于P轴方位,预示华北平原块体的目前主要受NW—NNW向主张应力控制。3、山西断陷带的应力状态以正断层为主,在临汾盆地北部和忻定盆地出现走滑应力状态的局部特征;张渤带从西向东应力状态分为正断层型、走滑型和正断层型,P轴方位呈NE—NEE—EW向顺时针旋转;郯庐断裂带应力结构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主压应力方向由北向南表现为NEE—EW—SEE向偏转,以郯庐断裂带为界主压应力方向从西往东由ENE方向逐渐偏转为近EW方向。4、秦岭—大别山构造带受华北平原块体应力场的控制减弱,逐渐向华南地块的应力场转向。华北平原块体的应力场主要受到来自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青藏高原推挤作用的控制,太平洋板块北西西向的俯冲作用强于青藏高原的挤压碰撞对华北平原块体的影响。最后,基于大震震源区余震长期活动及余震发生在震源断层面上及其附近区域的假设,由现今精确定位的震源位置和区域应力场确定了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的震源断层几何参数和运动方式。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38°,倾向南东,倾角为82°,滑动角为-156°,断层错动类型为右旋走滑兼具正断分量;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283°,倾向北北东,倾角为74°,滑动角为-26°,断层错动类型为左旋走滑兼具正断分量;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19°,倾角为88°,滑动角为-179°,滑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型。
郭祥云,陈学忠,李艳娥,王生文[3](2016)在《四川芦山7.0级地震前中小地震P轴方位角CV值的变化》文中指出通过对2003年1月1日—2013年4月1日芦山地震前震源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发现不同阶段的震源机制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强震孕育过程中构造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震源区中小地震的P轴方位角CV值在芦山M7.0地震发生前有一个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只是相比于汶川8.0级地震前CV值的下降-上升过程经历了更长的时间,这表明四川芦山M7.0地震的孕育经历了长时间的应力积累,与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2007年1月1日—2014年4月1日CV值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有显着的增强与减弱过程,对于发震地点可能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兰双双[4](2010)在《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作者在参加“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与承担“首都圈井位水文地质与构造环境条件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监测网提供的汶川特大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信息,以汶川Ms8.0级地震为研究背景,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理论、多孔线弹性理论、固体潮理论、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以及小波变换等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较大的四川、云南、甘肃、陕西与重庆五省市主要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点深层地下水位在地震活动各阶段(震前、同震、震后)的变化,提炼出了深层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气压、固体潮)、地震构造应力和地震波应力的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深层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利用深层地下水位异常反演了同震地壳应力场的变化状态。本研究是截止目前有关汶川特大地震与地下水位关系研究的较为系统与全面的梳理分析与总结,其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揭示深层地下水位动态所蕴含的地震活动信息、进一步探讨地下水位动态与地震作用过程之间的联系机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吴晶[5](2007)在《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区域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各向异性是地球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剪切波分裂则是分析地震各向异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剪切波分裂是指,当剪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会分裂成两列波,速度较快的为快剪切波,速度较慢的为慢剪切波,两列剪切波的偏振方向近似相互垂直。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慢剪切波时间延迟是描述地震各向异性的两个主要参数。本研究主要是从两个主要方面研究了剪切波分裂的特性。1)首都圈地区与福建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研究剪切波分裂计算对观测资料质量要求较高,要求选择剪切波窗口内、高信噪比的波形资料。因此,在我国大陆区域数字化地震台网建成并运行前,有关我国大陆不同区域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并不多见。随着20世纪末,大量区域地震台网的建成与运行,现已积累了大量地震波形资料,这为研究中国大陆区域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提供了条件。首都圈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块体北部,包括太行隆起、燕山隆起与华北盆地三大地质构造单元,区内的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该区重要的活动构造。福建地处欧亚板块东南缘,临近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接部位,是地质活动较强烈的构造活动区。首都圈地区与福建地区应力环境均比较复杂,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热点地区。本研究分别根据首都圈地区地震台网资料(2002年1月~2005年8月)与福建地区区域地震台网资料(1999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SAM分析方法(高原等,2004),分析区域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首都圈地区各台站有效记录的平均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为79.9°±44.3°,福建地区各台站有效记录的平均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为109.4°±42.6°,前者与华北地区最大主压应力场方向一致,后者与福建地区最大主压应力场方向一致,这表明,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一致,是反应区域构造应力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2)位于不同构造分区内的台站,台站下方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有所不同。(3)局部应力环境对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有明显作用:位于活动断层上或附近的台站,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通常与活动断层走向一致;位于两组断裂交汇位置的台站,快剪切波偏振方向比较复杂,呈现出两个优势偏振方向。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会造成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的复杂化。2)冰岛2000年强震前剪切波分裂参数特征研究有关地壳介质各向异性随时间的分布特征,是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地壳介质各向异性随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对观测资料要求更为苛刻,需要剪切波窗口内较为连续的小震资料。冰岛位于欧洲最西部,大洋中脊在此穿过,分别于冰岛的北部与南部出露。冰岛境内活山活动、小震活动比较频繁,这为研究地壳介质各向异性随时间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大量资料。2000年6月发生在冰岛西南部转换断层上的一组M>6.0强震,是冰岛地区30年来最强的一组地震。这次强震前,记录到了大量小震资料。本研究根据SWAS方法,重新分析了冰岛2000年6月强震序列前近半年的小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震序列发生前,台站SAU与BJA均能够观测到慢剪切波延迟时间随应力积累而增大的现象,以及在临震前慢剪切波延迟时间随裂隙闭合而突然下降的现象。综合冰岛地区其它地震、美国的几个震例、中国大陆的震例与中国台湾地区的集集地震的剪切波分裂分析,通过数据拟合,进一步证实了震级与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在地震前增加的持续时间、临震前下降的持续时间的对数,存在一个正比线性关系。根据对首都圈地区和福建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进行了多种观测结果的综合讨论。综合区域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与地震活动性、小震精定位、小震震源机制解、上地幔介质各向异性、地震层析成像、GPS观测结果等其它地球物理现象,得到以下初步认识。震源机制解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通常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方向一致;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分布较为复杂的地区,似乎与速度结构有一定的关联性;上地幔介质各向异性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的关系能够反应区域浅部与深部介质动力学特征,并暗含区域动力机制信息;GPS观测结果显示地表速度运动特征,同地壳介质各向异性方向一样,可以验证区域介质应力环境的复杂空间分布特征;地震活动与小震精定位能够反应区域构造信息,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方向的区域应力环境相对应。本研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讨论了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与其它地球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一些结论对地震各向异性和应力特性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邬成栋[6](2004)在《用近源数字化资料对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应力场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应力场的作用。因此,地震应力场的研究对地震发生过程的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求应力场的信息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和地震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2001年10月27日13时35分在云南省永胜县发生6.0级地震,主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数字流动台网立即在地震现场布设了6个临时地震台,监测余震的发展趋势。6个台站的震中距在1—25km范围内,自2001年10月28日至11月28日共记录了永胜地震余震673次,记录最大余震ML2.8,最小余震ML-0.5。本文以这些余震记录为基本数据从三个方面对永胜震区的应力场展开研究。一是利用近场数字地震波形资料,研究了永胜余震序列的S波分裂特征;二是用新的位错理论,建立了用峰值速度求应力降的关系,进而研究了余震序列的应力降特征;三是用峰值速度求环境应力值的关系,研究了余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值特征,并用环境应力值对云南及邻区进行了地震短临实时跟踪。 S波分裂的结果表明,永胜地区S波分裂现象明显,其上部地壳存在裂隙各向异性。永胜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震区同时存在多条规模不等运动方式不一的断裂及断裂交汇,造成各台快波偏振优势取向的存在差异。总体上快速横波偏振方向有两个优势取向,N20°W和N60°W,前者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后者则为永胜地震主破裂方向。可以认为,永胜地震的S波分裂是应力作用的EDA裂隙与发震破裂隙共同作用的结果。延迟时间在2—20ms/km范围内变化,整个时段的平均值为6.7ms/km。与以前许多学者在云南地区的研究结果比较,本文的结果与之在量级上是比较相符的。 我们采用一个非均匀性随机震源模型,ω—立方模型,导出了更适用于小地震的地面峰值速度与地震距的标度关系,(r.v)∝M00.5,在此理论标度基础上,在我们分析的震源模型中,用地震矩作为定标参数,建立地震产生的峰值速度与应力降的依赖关系。在假定Q因子线性地依赖于频率的指数衰减项的情况下,使用该模型导出了直接与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估算地震应力降的测定关系。永胜余震地震应力降为0.01—4.2MPa,余震序列有94.5%的应力降小于1.0MPa,整个余震序列的应力降随时间衰减很快,这种低应力状态与该次余震序列为弱强度衰减是相一致的,表明该次地震的余震序列属于低能量破裂过程。 永胜余震序列环境应力绝大多数在0.5—2.0MPa之间,平均值为1.07MPa。主震后迅速衰减而在余震序列中衰减缓慢。显示出与应力降相似的特征。最后我们用求环境应力参数的新方法,实现了对云南及其邻区环境应力场的实时跟踪监视,通过及时对环境应力场动态演化图像进行分析,为地震短临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信息。结果表明,未来较大的地震往往发生于环境应力场强度较高的地区及附近区域。
王凯英[7](2003)在《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与断层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大陆具有以块体为单元的构造变形特征,强震的发生与活动块体密切联系,而且强震多发生在活动块体的边界断裂;另一方面,研究断层活动或地震的发生对周围应力场的影响,对未来地震危险性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将块体的运动与边界断层相互作用的研究联系起来,对于理解不同断裂之间地震的相互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川滇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碰撞的边缘地带,构造变形复杂,强震发生非常活跃,是地学研究的重要区域之一。本文以川滇地区为例,对震源机制资料、地壳运动观测资料、地震活动资料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前人块体划分的基础上,对北东向的龙门山-瑞丽断裂、北西向的龙陵-澜沧断裂可能的块体边界性质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的分区特征及分时段特征,以及几种类型的断层相互作用现象;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川滇地区现代应力场形成机制、主要断裂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进行了块体模型的实验分析,对块体运动所造成的断层相互作用的力学过程及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川滇地区的有关块体相互作用现象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川滇地区的块体边界及运动状态的分析。活动块体的边界即为活动断裂,这些断裂的活动性质反映了由它们所围限块体的运动状态。以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红河断裂所围限的菱形块体向南南东方向运动是川滇地区重要的块体运动,本文在对区域内各主要活动断裂地震活动特征、地壳运动特征、应力主轴分布特征等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北东向的龙门山-瑞丽断裂、北西向的龙陵-澜沧断裂可能具备块体边界的活动性质。在这样的格局下,菱形块体与滇西南块体具备统一的动力学来源并协调变形,共同组成长轴为NW向的川滇块体,而龙门山-瑞丽断裂则造成其两侧的应力状态、地壳运动状态的显着差异。 (2)川滇地区各分区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的研究。地质、地形变观测资料反映的是块体运动在地表的现象,若要客观、较全面地了解块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块体深部的力学特征加以研究,而反映地壳应力状态的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对发生在地壳深部地震的震源机制的研究。但由于强震数目有限,因此在前人对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发生于1994-2000年间的1000多个小震的震源参数,用格点尝试法对川滇地区进行了应力场的分区研究,得到各分区的应力主轴分布与分时段的变化特征。分区主要是以活动构造的展布及前人研究得到的应力分区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川西北区、鲜水河区、巴颜喀拉区、滇西南区及滇中区等。各分区的应力主轴特征显示出NE向的龙门山-瑞丽断裂的北部地区应力状态复杂,主压应力轴方向不唯一,P轴有至少两个优势方向;而南部地区包括滇西南区与滇中区的应力主轴比较单一;各分区应力场的另一个特征是,北部各区的应力主轴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在1996年前后P轴方向发生了转动,转变前后的应力主轴方向分别与青藏高原物质东流对川滇地区的挤压作用力及东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对川滇地区的作用力相对应,并得到同时期的GPS观测结果一定程度的验证。在此基础上,对1996年发生的丽江地震从构造及应力状态角度进行了分析。 (3)川滇地区存在几种类型的断层相互作用。对川滇地区1850年以来5级以上强震及1970年以来2级以上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得到川滇地区存在三种类型的断层相互作用现象。 1.强震活跃期沿块体边界迁移型:定义地震活跃期为包含7级以上地震,其它震级 的地震也比较活跃的时期。1850年以来川滇地区的土要断裂强震的时间过程显示, 强震活跃期百年尺度沿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红河断裂到滇西南的龙陵一澜沧断 裂的顺序发生过两次明显的迁移; 2.平行断层相互作用型:沿鲜水河断裂与龙陵一澜沧断裂的强震发生、地震能量及近 30年b值时间过程显示,两条断裂的活动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3.交叉断层交替型:长轴为姗向的川滇块体边界与北东向的龙门山一瑞丽断裂存在 两种时间尺度的交替现象,即百年尺度哪向块体的边界断裂与北东向断裂的强震 活跃期有两次交替过程,十年尺度两个方向断裂强震的发生也存在交替现象,而 短时间尺度的强震交替是长时间尺度强震活跃期交替过程中的子事件。 (4)川滇地区应力场形成机制及断层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将川滇地区简化为二维地质构造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土要活动断裂的存在,并将断层用不连续面、断层带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相对软弱介质且断层两侧可以发生摩擦滑动的方法处理,断层带采用弹塑性介质,块体部分采用弹性介质近似。由于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的南边界是否为嘉黎断裂与川滇块体的西北边界是否为金沙江断裂并不十分明确且存在诸多争议,因此采用两种模型对相应边界进行分别处理。印度板块的推挤与青藏高原的物质东流是模型的两个主要受力来源。 为模拟川滇地区应力主轴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文土要关注两个方向力源如何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川滇地区的构造应力场特征。调整两个方向载荷的相对人小,得到两个外力不同比例条件卜的?
陈化然[8](2003)在《强震成组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地震孕震过程,早期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震源模型和理论,围绕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震源及其邻近地区应力场、应变场的时空动态演化来研讨其长、中、短、临各阶段的现象与机理,而较少涉及各地震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然而,地震活动的事实表明,强震不是孤立事件,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某些强震组是同一个孕震过程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开始注重强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地震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构成地震活动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试图从现象到理论,研究强震的成组孕育、成组活动特征,特别是针对川滇这一特定地区,应用地质构造和深部地球物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强震成组活动的机制,为地震分析预测研究搭建一个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平台,探索地震物理预测的一些途径,这正是本论文的初衷。 首先,以中国大陆地区历史地震记录为统计样本,对大陆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表明,无论是把我国陆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还是把我国陆区分为东西两区来研究,乃至取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震活动性来研究,大陆地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呈成组性丛集活动特征,即中国大陆强震成组活动的特性具有鲜明的客观性。 然后,本文采取了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At值扫描方法,对地震间的关联特性进行半定量的研究,计算地震应变释放在区域强震扰动发生前后的变化。通过空间扫描图象描述大范围的响应情况,分别对中国大陆的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强震前后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表明:某次强震活动可以引起某些孕震区的加载,介质非线性应变积累加速,使处于高应力状态的震源失稳提前进入不稳定状态,后续强震提前发生,即强震之间存在着时间、空间上的关联性。 之后,本文针对强震频发的川滇地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应用Okata的应力触发理论,对川滇地区强震相互触发、地震成组活动进行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大约50%地震均发生在前一次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值区,30%发生在应力变化负值区,20%发生在正负交界区。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地震成组活动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有限元数字模拟研究。首先,针对青藏构造地块,尝试建立了应力演化和地震活动二维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理论模型应用于某一实际地区,研究应力演化、应力调整与强震成组孕育、成组活动的关系,对青藏构造地块强震间相互关联特征进行初步模拟。表明,可以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强震的应力调整和影响作用,并确定应力增强区,为下一次强震发生的地点判定提供依据。 然后,根据近年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强震机理与预测”等取得的川滇地区地质构造活动和深部地球物理等的最新成果,建立了川滇地区四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划分较细,包括了各种性质的断裂带,如: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岷江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金沙江断裂带、小金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楚雄—建水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小金河-丽江、龙陵—澜沧断裂带等。又根据近年来取得的最新的震源机制解和GPS测量资料为约束条件,确定了模型的边界条件,分别计算了川滇地区的背景应力场、断层蠕动产生的应力场和强震触发的应力场,重点对川滇地区1988-1996年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前面地震对后续地震的触发影响。结果表明:1988-1996川滇地区的几次强震中,1989年的巴塘强震群发生在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值区,1995年的武定地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止负值交界区,1996年的丽江地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值区。这说明,前面强震对一后续地震有相当的影响,后续地震大多发生在前面强震所引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值区,显示出先发地震对后续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强震往往是在较高的应力背景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进而呈现为带有时空丛集性的成组活动图像。 最后,本文又从强震发生前后的前兆异常变化特征等方面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际检验,表明模型与实际地震活动特征相一致,模型模拟结果对前兆异常机理研究有一定的士旨导作用。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认为,成组孕育、成组活动是中国大陆强地震孕育、活动的基本特征。既然地震前的各种异常反映的是强震孕震过程,并且大多数强震是成组孕育的,那么在各种异常中就有可能存在地震组异常,这对日常判断、识别前兆异常,提高地震预测水平有实际应用意义。 本论文对川滇地区初步搭建了一个地震分析预测研究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平台,尽管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但本文的研究方向是有益的,对将数值模拟研究应用于实际地震预测有理论上的启迪意义,对地震从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赵根模,杨港生,陈化然[9](2001)在《寂静的前震与地震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寂静地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统计表明 ,与寂静地震有关的前驱波比前震有更大的普遍性 ,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主震前 7天之内 ,从一部分中等地震到特大地震之前都已观测到前驱波 ,这就说明大的脆性破裂之前 ,较小的缓慢破裂在自然界是存在的而且比较普遍。根据 1 969年渤海地震和 1 976年唐山地震的前驱波记录进行定位试验 ,证明在观测条件具备时 ,概略的定位是可行的 ,而且表明前驱波是来源于大震震源附近的信号。可为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提供重要的前兆信息
焦明若[10](2000)在《孕震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及其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从大陆强震成组活动的事实出发,通过数值模拟和岩石破裂实验方法,对成组孕震过程中多震源体的地震活动所表现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增减震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结果对中国两个典型地震活动地区即华北地震区和川滇地震区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解释,同时对地震前兆复杂性的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地震活动具有空间不均匀性和时间非平稳性之特点。前者表现为地震在空间上往往成带、成区分布,后者即表现为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具有活跃和平静(高潮和低潮)相交替的丛集特性。中国大陆地震具有成组活动特征。强震活动的成组性具体表现在某一时间段强烈集中,即它的丛集性,而且一个强震组在空间上也相对集中,即有其主体活动区。地震活动的上述特征也被称之为地震活动的群体特征。即地震除有单个震源孕育发生的个体特征外,还具有在一个地震构造块体中成组孕育、成组活动的特征,而且成组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之间造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构成一幅复杂的图象。研究表明成组强震活动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两种特性:增震作用和减震作用。所谓增震作用是指一次地震的发生增加了其它正在孕震过程中尚未发震的强震区的危险性,从而引发强震提前发生的特性。减震作用是指在成组强震孕育过程中,由于一次强震的发生而降低了其它某些孕震区的危险性,推迟其强震发生的时间。这种在强震成组活动过程中使发震时间相互延迟的影响称之为减震作用。 首先,论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给出特定模型中预设宏观非均匀介质即断裂的情况下地震发生连续的动态破坏过程,进而研究地震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对理解岩石的变形破坏行为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对孕震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地震孕育及发展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如主震前的地震区域活动增强及平静现象、地震迁移、变形局部化等现象,特别是模拟所给出的应力、应变和声发射(微震)分布随时间的演化图像,在时空两方面再现了地震全过程的力学物理图像。同时数值模拟结果对理解前兆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处于不同构造部位和介质性质差异较大的台站对前兆的响应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会出现同一地区的台站虽然地壳介质相同或相似但对应力的反应却不同,也可能出现处于同一构造部位的台站因所处的地壳介质的巨大差异而有很大的差异等等。同时,模型也考虑了微破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会使那些达到破裂强度的单元因减虐作用可能推迟发震,也可能使那些未达到破裂强度的单元因为增震作用而提前发震。反映在前兆上,就有可能出现有前兆而无地震,或有地震而无前兆的现象。此外,本模拟方法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模拟不均匀的介质,如果我们对岩石样本的介质和结构设计得合理,就有可能在正确的震源模式指导下,对地震前兆做出有意义的跟踪,这将对地震预报是有意义的。 通过岩石破裂实验产生的声发射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应变测量结果分别对含多个障碍体的滑动方向相反的平行断层岩石破裂实验过程和滑动方向相同的平行断层岩石破裂实验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多孕震体间以及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物理机制。 通过对含强度相同(BR9905和 BR9904)和强度不同(BR9902和 BR9903)障碍体两种情况下滑动方向相反的平行断层失稳破坏的应变场、声发射等时空演化图像的分析,对障碍体以及断层失稳破坏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障碍体强度相同时,破坏首先开始于模型下部的两个障碍体,然后是上部的障碍体的破坏。由于介质的不均匀性,会使上部两个障碍体发生破 互坏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并使其中一条断层先发生破坏贯通,然后将应力转移至另一平行断层上,使其发生破坏和贯通;障碍体强度不同时,强度弱的障碍体首先发生破坏,然后是障碍体强度大的破坏。如果弱强度的障碍体在同一断层上则该断层先发生破坏贯通,之后是另一断层的破坏和贯通。如果障碍体强度在同一断层上不同,弱强度的障碍体先发生破坏,但首先在其中一条断层上贯通,然后是另一条断层的贯通。同时通过对应变和声发射的时空分布,研究了障碍体间和断层间失稳破坏所产生的相互作用方式,即增减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这种含障碍体的滑动方向相反的平行断层失稳破坏无论是障碍体强度相同或不同都是增震关系。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检验,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通过对障碍体强度相同的两个相似模型实验(BR9905和 BR9904)的对比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了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通过对所含障碍体强度不同的滑动方向相同平行断层失稳破坏的分析(BR200002和BR20000),结果表明:这种含障碍体滑动方向相同乎行断层失稳破坏,障碍体间以及断层之间相互作用是一种减震作用。对于这种平行断层上所含障
二、强震前的震源应力波初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震前的震源应力波初析(论文提纲范文)
(1)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和红河断裂带交切关系的地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地震定位结果及分析 |
2.1 最小完整震级分析 |
2.2 小震精定位 |
2.2.1 地震精定位研究现状 |
2.2.2 方法与原理 |
2.2.3 定位结果及分析 |
2.3 b值空间分布特征 |
2.3.1 计算b值方法 |
2.3.2 b值空间分布 |
2.4 地震能量、密度分布图 |
2.5 定位后地震剖面图 |
第三章 震源机制解结果及分析 |
3.1 研究现状 |
3.2 gCAP方法原理 |
3.3 gCAP程序反演参数确定 |
3.4 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 |
3.5 结果对比与分析 |
3.6 震源机制解统计特征 |
第四章 区域应力场整体特征 |
4.1 应力场反演方法 |
4.2 应力场计算结果 |
4.3 应力形变因子R值 |
第五章 震例研究 |
5.1 2014 年景谷地震 |
5.1.1 定位结果及分析 |
5.1.2 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 |
5.1.3 断层面参数拟合 |
5.2 1970 年通海地震 |
5.2.1 定位结果及分析 |
5.2.2 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 |
5.2.3 断层面参数拟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 |
6.2 结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硕士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发表文章情况 |
(2)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简介 |
2.1 Hypo2000定位方法简介 |
2.2 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
2.2.1 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的概念 |
2.2.2 反演程序VELEST |
2.3 综合震源机制解方法 |
2.3.1 双力偶点源模型 |
2.3.2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 |
2.4 震源断层拟合方法简介 |
2.4.1 求解断层面的数学模型 |
2.4.2 断层面模型求解 |
2.4.3 断层边界的确定 |
2.4.4 断层面上滑动角的确定 |
第三章 华北平原块体分区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
3.1 震相数据收集整理 |
3.2 多速度模型初步定位 |
3.3 分区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
3.3.1 晋冀蒙交界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2 京津唐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3 邢台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4 太原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5 运城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6 长治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7 安徽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3.8 山东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
3.4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华北平原块体的多模型地震定位 |
4.1 华北平原块体地震定位研究进展 |
4.2 多模型地震定位 |
4.3 定位结果分析 |
4.3.1 郯庐断裂带中段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2 霍山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3 邢台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4 唐山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5 晋冀蒙交界地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6 忻定—太原盆地重定位结果分析 |
4.3.7 临汾—运城盆地重定位结果分析 |
4.4 小结与结论 |
第五章 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研究 |
5.1 引言 |
5.2 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研究进展 |
5.3 研究资料及速度模型 |
5.3.1 资料情况 |
5.3.2 速度模型 |
5.4 P波初动极性信息及权重 |
5.4.1 P波初动极性误差 |
5.4.2 P波初动极性权重及参数确定 |
5.5 华北平原块体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5.5.1 山西断陷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5.2 张渤断裂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5.3 郯庐断裂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5.4 秦岭—大别山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5.5 华北平原块体内部和外围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
5.6 华北平原块体b值空间分布 |
5.7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典型历史大震的震源断层研究 |
6.1 引言 |
6.2 震源断层参数拟合的研究进展 |
6.3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
6.3.1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简介 |
6.3.2 数据资料 |
6.3.3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
6.4 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
6.4.1 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简介 |
6.4.2 数据资料 |
6.4.3 1830年磁县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
6.5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
6.5.1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简介 |
6.5.2 数据资料 |
6.5.3 1303年洪洞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
6.6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3)四川芦山7.0级地震前中小地震P轴方位角CV值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2 数据资料 |
3 结果分析 |
3.1 P轴方位角CV值随时间的演化 |
3.2 P轴方位角CV值空间的演化 |
4 结论与讨论 |
(4)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深层地下水位对地壳应力应变响应的研究 |
1.2.2 地震地下水位动态异常及其机理的研究 |
1.2.3 地壳应力场的研究 |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本次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各种应力响应的数学模型 |
2.1 岩石的应力与应变 |
2.1.1 应力 |
2.1.2 应变 |
2.1.3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2.2 地下水位与应力应变的理论关系 |
2.2.1 孔隙线弹性理论 |
2.2.2 不排水条件下地下水位对应力—应变的响应 |
2.2.3 应力—应变作用下地下水流的运动方程 |
2.3 地下水位对各种应力响应的数学模型 |
2.3.1 地下水位对气压的响应 |
2.3.2 地下水位对固体潮的响应 |
2.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4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3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1.3 地震构造条件 |
3.2 地震地下水位观测井网的基本概况 |
3.2.1 井网建设的一般要求 |
3.2.2 地震地下水位的观测类型及仪器 |
3.2.3 研究区地震地下水观测井的基本情况 |
3.3 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 |
3.3.1 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
3.3.2 地下水位气压系数和固体潮系数的计算 |
3.3.3 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规律 |
3.3.4 深层井孔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
第4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地震的响应特征 |
4.1 汶川地震的基本情况 |
4.1.1 地震活动背景 |
4.1.2 区域地质构造 |
4.2 地震地下水位异常响应的判定 |
4.2.1 排除气压和固体潮的影响 |
4.2.2 地下水位异常信息的识别 |
4.2.3 地震地下水位异常的判定 |
4.3 地下水位对汶川地震的响应特征 |
4.3.1 地下水位异常分布的普遍性 |
4.3.2 地下水位异常形态多样性 |
4.3.3 地下水位异常时间分布的多阶段性 |
4.3.4 地下水位异常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 |
4.3.5 地下水位异常时空分布的迁移性 |
第5章 深层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1 震前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1.1 震前地下水位中长期异常分析 |
5.1.2 震前地下水位中短期及短期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
5.1.3 临震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1.4 震前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
5.2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2.1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异常规律 |
5.2.2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对近震与远震响应特征比较 |
5.2.3 同震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
5.2.4 震后地下水位异常与余震的关系 |
5.3 同震地下水位反映的地震应力场信息 |
5.3.1 数学方程的建立 |
5.3.2 应力场的反演 |
5.3.3 计算结果的验证 |
5.3.4 深层地下水位反映的地震应力场信息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区域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地震各向异性基本概念 |
2、剪切波分裂 |
3、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意义 |
4、地震各向异性研究前景 |
5、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方法 |
1、分析方法 |
2、选用震相 |
3、本文选用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首都圈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
1、首都圈地区地质地震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 |
2、首都圈西北部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
3、首都圈东南部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
4、首都圈西南端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
第四章 福建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
1、地震应力环境与结构概况 |
2、地质构造背景与资料 |
3、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分析方法 |
4、剪切波分裂特征 |
5、剪切波分裂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 |
6、小结 |
第五章 冰岛2000年强震前剪切波分裂参数特征研究 |
1、地质构造与基本地球物理现象 |
2、地震活动概况 |
3、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研究 |
4、2000年强震前剪切波分裂参数特征 |
5、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1、首都圈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及其与其它地球物理现象的关系 |
2、福建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及其与其它地球物理现象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博士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摘要 |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用近源数字化资料对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应力场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前言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永胜地震概况 |
2.1 震害简况 |
2.2 余震的记录与定位 |
2.3 震区的区域地质构造 |
2.4 震区主要活动断裂 |
2.5 震区区域构造应力场 |
2.6 小结 |
第三章 永胜地震余震的S波分裂 |
3.1 S波分裂的数学描述 |
3.2 S波分裂机理 |
3.3 S波窗 |
3.4 S波分裂分析方法 |
3.5 永胜地震余震的S波分裂 |
3.6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永胜余震序列的地震应力降 |
4.1 标度分析 |
4.2 峰值速度与应力降的关系 |
4.3 峰值速度与震级的关系 |
4.4 余震序列应力降的时空特征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用环境应力参数进行地震短临跟踪监视 |
5.1 峰值速度求环境应力的理论公式 |
5.2 永胜地震余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值 |
5.3 用环境应力参数进行地震短临跟踪监视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7)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与断层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的现今运动方式综述 |
1.1 中国大陆块体分布特征 |
1.2 块体活动的研究现状 |
1.3 川滇地区研究现状 |
1.4 从前人研究结果中得到的启示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区域应力场研究的方法 |
2.2 地震活动与断层相互作用 |
2.3 数值模拟方法 |
2.4 块体运动与断层相互作用的实验模拟 |
第三章 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及动力学讨论 |
3.1 由小震震源机制解推断川滇地区应力场 |
3.2 GPS测量数据的后期处理方法与结果 |
3.3 断层测量方面的证据 |
3.4 1996年丽江7.0级地震的构造应力状态解释 |
3.5 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分布与块体运动关系的讨论 |
第四章 川滇地区断层相互作用研究 |
4.1 川滇地区存在几种类型的断层相互作用 |
4.2 川滇地区块体运动、构造应力场特征对断层相互作用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与断层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
5.1 川滇地区模型格架的选取 |
5.2 介质选取与边界条件 |
5.3 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
5.4 断层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
5.5 几点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断层相互作用与块体运动关系的模拟研究 |
6.1 平行断层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模型 |
6.2 多块体模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
6.3 块体实验研究的启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论文的进展 |
7.3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8)强震成组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引言 |
第一章 地震学与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地震应力触发与地震成组活动研究的进展 |
第二篇 强震成组活动的客观性 |
第一章 强震成组活动分析 |
第二章 强震相互影响的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
第三篇 川滇地区地震静态应力触发研究 |
第四篇 青藏构造地块强震相互作用的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五篇 川滇地区强震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一章 地震地质概况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基础 |
第二章 拟模拟地震的情况 |
第三章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模拟结果 |
第六篇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寂静的前震与地震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寂静的前震 |
2 寂静前震的观测与主要特点 |
3 定位的可能性 |
3.1 1969年7月18日渤海M7.4地震 |
3.2 1976年7月28日唐山M7.8地震 |
4 结语 |
(10)孕震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及其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孕震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一章:含预制软弱带的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二部分:孕震过程的岩石破裂实验研究 |
第一章 滑动方向相反平行断层失稳破坏应变场和声发射分布特征的研究 |
第二章:滑动方向相同平行断层失稳破坏的实验研究 |
第三部分: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
第一章:实验模型结果在实际地震活动规律解释上的应用 |
第二章:关于地震前兆复杂性及其成因机理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 谢 |
发表文章统计 |
四、强震前的震源应力波初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和红河断裂带交切关系的地震学研究[D]. 谢张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
- [2]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D]. 王晓山.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7(02)
- [3]四川芦山7.0级地震前中小地震P轴方位角CV值的变化[J]. 郭祥云,陈学忠,李艳娥,王生文. 地震工程学报, 2016(02)
- [4]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D]. 兰双双. 吉林大学, 2010(08)
- [5]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区域性特征研究[D]. 吴晶.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7(02)
- [6]用近源数字化资料对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应力场的研究与应用[D]. 邬成栋.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4(01)
- [7]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与断层相互作用研究[D]. 王凯英.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04)
- [8]强震成组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陈化然.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3(03)
- [9]寂静的前震与地震预测[J]. 赵根模,杨港生,陈化然. 地震, 2001(01)
- [10]孕震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及其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D]. 焦明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