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耀州窑等窑口所产“灯”的正名及相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赵冉[1](2021)在《山东地区金代彩瓷相关问题三则》文中指出山东是金代红绿彩瓷器发现较多的地区之一,但从目前发表的窑址考古资料来看,德州窑未发现确切的生产红绿彩瓷的窑址,且出土红绿彩瓷与磁州窑产品并无二致;淄博磁村窑出土红绿彩瓷片数量有限,且与该窑其他产品的胎釉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枣庄中陈郝窑在调查时发现的"白釉红花"器也未见于窑址正式发掘。因此,山东地区烧造红绿彩瓷的证据并不充分。仕女俑是淄博窑金三彩较为多见的造型之一,结合文献记载可知,大部分女俑所戴的倒U形冠饰可能就是流行于宋仁宗时期的"垂肩冠"。狮形器也是淄博窑金三彩中比较有特色的瓷器类别,其造型带有明显的佛教元素,除用作香炉外,可能还是寺庙或者家庭所用的供养之器,子口莲座狮形器上面可能有文殊菩萨等佛教人物像。
郭草[2](2021)在《巩县窑唐三彩的衰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路昕[3](2021)在《10-14世纪西亚金银器对中国金银器及陶瓷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青仪[4](2021)在《晚明文房瓷具及对当代景德镇文房瓷具生产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
王娟[5](2021)在《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文中研究指明陈炉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被誉为“东方古瓷镇”。2006年,陈炉古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编制了《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规划期限2008-2020年。伴随保护工作的实施,古镇风貌发生变化,并出现多处文物点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对古镇的研究迫切而重要。为保护陈炉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以陈炉古镇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编写的《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以规划期限(2008-2020年)内对比分析为研究思路,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走访,社会学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陈炉遗产构成要素的认识及其在2008-2020年的变迁,包括镇区结构、遗址遗存、建筑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基于变迁分析与保存状况调查,站在规划期限最终节点,以保护规划为准则对陈炉近年保护实践作出分析,首先分析保护工作是否落实《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保护要求与措施;其次分析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列举“保护性”和“破坏性”的建设实践,批判破坏性的建设干预;再次分析镇区管理制度与政策,从管理层面检视保护实践工作;最后分析古镇后续的其他规划建设文件,发现各规划编制内容之间的矛盾。通过变迁和保护的分析指出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在一定的周期内对陈炉特征要素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实施效果为主的分析体系,找到适合于陈炉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今后政府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不仅对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实践有实际意义,而且给其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借鉴和参考。
李帅[6](2021)在《北宋时期的巨鹿与磁州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时期为磁州窑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北方地区各个瓷窑也相互借鉴学习,提升技术力量与产量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同时巨鹿处于河北地区的中心地带,水陆交通便利。巨鹿承担了河北地区瓷器转运销售的职能,大量磁州窑瓷器由巨鹿运往全国各地。北宋大观二年,黄河水决,淹没巨鹿全城,古迹文物皆被埋藏于黄土之下形成了大量的文物积存。直至20世纪20年代,地下文物由于旱灾重见天日,顿时引起了各方学者与古董商的注意,巨鹿城内人声鼎沸,也引发了近代最大的古董倒卖案,大量文物流失海外,造成了巨大的文化资源损失。近代巨鹿出土文物中,有部分瓷器瓷质较粗,有白地黑花装饰,同时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出土数量巨大,被时人称为“粉定”、“土定”等。20世纪30年代,此种瓷器类型被定名为“磁州窑”。巨鹿作为国内首次出土磁州窑瓷器的地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于磁州窑的广泛深入研究也由此开始。磁州窑瓷器源于以观台镇与彭城镇为中心的制瓷窑厂,沿河流展开,数千年来薪火不断。瓷器制作就地取材,吸收邢窑、定窑的制瓷工艺与技术,同时与河北地区各个窑口之间相互学习借鉴,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磁州窑类型瓷器,以至于影响了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民窑的发展。磁州窑瓷器拥有朴素的乡土气息,同时装饰技法多样,纹饰简洁柔美深受时人喜爱。巨鹿出土瓷器数量较多,类型丰富,有大部分为磁州窑类型瓷器,年代跨度为北宋至金之间。通过对巨鹿出土瓷器分析可以了解宋金时期磁州窑由小变大的发展状况,也可同河北地区的邢窑、定窑进行对比研究,了解宋代河北地区陶瓷业的整体向前发展趋势。同时巨鹿宋城是北宋时期的文化遗产,研究巨鹿宋城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县城城市规模以及社会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沈晔[7](2021)在《安徽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唐宋瓷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徽柳孜运河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柳孜行政村,2012年分别进行第两次发掘并出版了发掘报告书。报告中详细编写了遗址出土遗物的基本情况。本文是在发掘报告的基础上,研究柳孜遗址第二次发掘中出土的唐宋瓷器,将遗址出土瓷器与窑址、墓葬材料作对比,推断窑口。之后再与纪年材料对比分析,进行断代。最后大致统计相关窑口及各窑口器型的数量,推测分析出唐宋时期的瓷器贸易情况、运输路线以及所反映的消费情况。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柳孜遗址的发掘情况以及相关研究进行简述;第二部分是通过与窑址、墓葬材料的对比,按照釉色、器型对柳孜遗址出土的唐宋瓷器做分析,以论证所属窑口,补充一些窑口材料;第三部分是对遗址中出土的唐宋瓷器进行分期。笔者根据上一章的窑口分析,结合纪年材料,对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唐宋瓷器进行分期;第四部分是对该遗址出土的唐宋瓷器所承载的信息进行论述、分析,主要是从窑口构成、瓷器器型以及器表的墨书题记三个方面做统计,挖掘其背后的陶瓷贸易并做原因分析,了解当时百姓对瓷器的偏好、消费需求。安徽柳孜运河遗址唐宋地层出土了大量的瓷器,涉及的窑口众多且瓷器种类繁多。对它们的研究,能够为瓷器的断代提供一定的价值。并且还能通过对瓷器的研究了解唐宋时期这一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及与商品消费。
王思阳[8](2021)在《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文中提出本文全面收集了中国境内窑址之外出土的长沙窑瓷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沙窑产品的类型、特征、年代、流布以及长沙窑的生产性质等问题。第一章介绍了国内窑址之外出土长沙窑瓷器的基本情况,并对学术史作简要回顾。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境内窑址之外出土长沙窑产品的类型,将所有产品分为二十五大类,其中执壶、罐、碗是最主要的三类产品,此外还有盘、碟、盒、水盂、水注、灯、枕、瓷塑等,每一大类下再细分若干类型,通过表格和图片全面展示考古材料。第三章探讨了长沙窑产品的特征和年代。长沙窑瓷器多数呈灰白胎,以单色青釉为主,高温釉上彩和模印贴花产品最具特色。其始烧于8世纪中期,衰落于10世纪中期,9世纪早中期为其盛烧期。第四章探讨了长沙窑瓷器的流布问题。长沙窑瓷器流布范围广泛,北抵中国东北,南及西沙群岛,东至于海,西达成都平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较为零散。在此基础上勾勒出长沙窑瓷器的运销路线,大体可分为南北两线,甲线沿湘水北上入长江,向东可至扬州,向西可抵三峡地区和成都平原,沿汉水北上可至梁州(今陕西汉中),经陆路达长安(今陕西西安)。此外从扬州北上可沿邗沟、通济渠直达两京地区,也可出海南下至广州和海外地区或北上至山东半岛、渤海国和东亚诸国。乙线可溯湘水而上,经灵渠至桂州(今广西桂林),再沿漓水或白石水入郁江至广州后出海。而在诸多线路中,潭州(今湖南长沙)——扬州一线应为主要运输路线,其它路线均属支线,这些线路共同构成长沙窑的贸易网络。除贸易外,进贡、个人携带可能也是其传播方式。使用对象有平民、中下级官吏和僧侣,但也受到一些高等级官吏甚至是宫廷青睐。政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丰厚的利润促使长沙窑产品大规模运销。第五章结合国内外出土长沙窑瓷器,对长沙窑的生产性质进行探讨,认为海外市场在长沙窑市场份额中占比较小,其更应是一个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窑场。
吕晓昱[9](2021)在《淄博地区古代瓷窑址综合研究》文中提出山东地区制瓷业是中国陶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淄博地区,制瓷业起源早至北朝,且发展脉络清晰、时代蝉联,生产的瓷器独具风格,却历来不被学者广泛重视。20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增多,考古资料逐渐丰富,关于山东地区瓷器的研究渐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以现今淄博辖区为空间范围,以寨里窑创烧至元代为时间范围,以窑址出土器物、田野采集标本及墓葬出土瓷器为研究对象,探讨淄博地区古代制瓷业的发展脉络及其生产面貌,进而探讨淄博地区制瓷业发展的源流及其产品的贸易情况。淄博地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制瓷原料丰富,烧窑燃料充足,交通条件便利。自北朝以来,制瓷业开始发展,作为北方早期青瓷产地的寨里窑开始烧制青瓷;唐宋以来,制瓷业兴盛起来,窑场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至金元时期,淄博地区制瓷业达到顶峰,生产的瓷器品种多样,质量姣好,颇具艺术造诣。本文根据淄博地区制瓷业发展的时间顺序及其产品特色,将淄博地区划分为寨里地区、磁村地区、博山地区三个区域,从器物形制、制作工艺、装烧技法等几个方面对三个区域内寨里窑、磁村窑、坡地窑、博山大街窑等几个典型窑口进行介绍分析,并就淄博地区制瓷业发展序列做出研究,分析淄博地区各个时代制瓷业发展的面貌。梳理寨里窑、磁村窑、坡地窑、博山大街窑四个资料较为全面的窑址出土的瓷器,选取各窑较为典型的产品,分析与总结其种类、造型、釉色等产品类型和阶段特征,并根据窑址出土的制瓷工具与窑具,讨论淄博地区的瓷器的成型工艺、装饰工艺及装烧技法等。分析淄博地区出土瓷器的器型及装饰的时代特征,结合周边地区出土瓷器,探讨淄博地区制瓷业发展中与周边省份的交流情况;根据淄博地区的地理位置,着重讨论磁州窑、定窑等窑址在淄博地区瓷器生产中,对器物造型、装饰题材、装饰手法及装烧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淄博地区生产瓷器的行销进行探讨,对山东地区内墓葬、窖藏等出土瓷器的形制及装饰手法做出分析与介绍,并将其与淄博地区所产的瓷器作比较,通过探讨淄博地区所产瓷器在山东地区的流布情况及其所反映的瓷器贸易,可以认为山东区域内的淄博周边地区是其主要的消费市场。
汪阳[10](2021)在《繁昌窑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白瓷,作为宋元以来我国古代瓷器最主要的产品之一,自产生之初,便因其静谧淡雅的特性,深受社会各阶层青睐。繁昌窑作为主要生产青白瓷的窑址,由于毗邻江西景德镇青白瓷主产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历史地位、生产面貌缺乏客观的认识。作为一个文献记载极少、发现时间晚且知名度较低的窑场,随着系统考古发掘的陆续展开,繁昌窑具体情况的再认识和相关问题的初步分析值得被探讨。本文通过五个章节对繁昌窑的总体特征、窑业技术交流和青白瓷文化圈构建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写作意义和背景,并对本文的中心概念也就是青白瓷做了概念阐述。然后对繁昌窑的考古发掘和前人的相关研究方面进行罗列,阐述目前学术探讨的重难点。第二章是对繁昌窑遗址总体特征的再认识。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繁昌窑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出土材料给遗物分类型。结合出土材料推断窑址年代,介绍制瓷工艺等。第三章主要内容是探索繁昌窑与周围窑场的关系。包括繁昌窑与南北方窑址的互动关系,以及受到其影响可能形成的繁昌窑窑系。最后探讨了繁昌窑的性质和兴衰原因。第四章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构建青白瓷文化圈。本章首先介绍了青白瓷文化圈的概念,其次论述了构建的背景和意义,再次对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了青白瓷文化圈的成员。
二、关于耀州窑等窑口所产“灯”的正名及相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耀州窑等窑口所产“灯”的正名及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地区金代彩瓷相关问题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东红绿彩瓷的发现及产地释疑 |
二、淄博窑仕女俑倒U形冠饰的定名 |
三、金三彩狮形器之功用 |
(5)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保护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研究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研究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2 陈炉古镇的研究现状 |
1.5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制定 |
1.5.1 提出背景 |
1.5.2 保护工作问题 |
1.5.3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
1.5.4 上位规划的保护措施 |
1.5.5 上位规划的利用展示要求 |
1.5.6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规定 |
1.6 后续其他规划建设文件的制定 |
1.6.1 《陈炉古镇景区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建设 |
1.6.2 《陈炉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的建设内容 |
1.6.3 《陈炉镇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要求与措施 |
1.6.4 《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要求与措施 |
1.6.5 《陈炉镇总体规划》的保护要求与保护措施 |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陈炉镇特征要素现状调查 |
2.1 陈炉镇概况及资源分析 |
2.1.1 陈炉独特性 |
2.1.2 区位 |
2.1.3 历史沿革 |
2.1.4 资源分析 |
2.1.5 价值 |
2.2 镇区结构特征 |
2.2.1 地形地势特征 |
2.2.2 “陶社”分布及特征 |
2.2.3 道路分布及特征 |
2.2.4 冲沟分布及特征 |
2.2.5 主要街巷的分布及特征 |
2.2.6 景观分布及特征 |
2.3 陈炉窑遗址遗存特征 |
2.3.1 古遗址分布及特征 |
2.3.2 古建筑分布及特征 |
2.3.3 近现代遗存分布及特征 |
2.4 建筑资源特征 |
2.4.1 窑洞民居分布及特征 |
2.4.2 瓷坊分布及特征 |
2.4.3 窑炉分布及特征 |
2.4.4 公共建筑分布及特征 |
2.5 人群特征 |
2.5.1 传统紧密的社会联系 |
2.5.2 现状人口流失严重 |
2.5.3 手工艺人 |
2.5.4 老人 |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
2.6.1 陶社文化 |
2.6.2 传统工艺 |
2.6.3 民俗文化 |
2.6.4 民间文学 |
2.6.5 传承活动(现代) |
2.7 小结 |
3.陈炉镇特征要素变迁(2008-2020) |
3.1 陈炉变迁的研究方法 |
3.1.1 分类研究 |
3.1.2 对比研究 |
3.2 道路变迁 |
3.2.1 硬化广场 |
3.2.2 扩宽主要车行道 |
3.2.3 新修路 |
3.2.4 翻新瓷片路 |
3.2.5 维持原貌道路 |
3.3 景观变迁 |
3.3.1 引进城市化绿植 |
3.3.2 冲沟修筑 |
3.3.3 维持原貌景观 |
3.4 遗址遗存变迁 |
3.4.1 发生改变的陈炉窑遗址 |
3.4.2 发生改变的古建筑 |
3.4.3 发生改变的近现代遗存 |
3.4.4 维持原貌的遗址遗存 |
3.5 建筑变迁 |
3.5.1 新建建筑 |
3.5.2 改造建筑 |
3.5.3 新建公共设施 |
3.5.4 维持原貌建筑 |
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
3.6.1 非遗名录扩展 |
3.6.2 传统工艺保护展示 |
3.6.3 民俗仪式变化 |
3.6.4 维持原貌的社火表演 |
3.7 小结 |
4.陈炉镇保护分析(2008-2020) |
4.1 保护分析体系 |
4.1.1 基本思路 |
4.2 保护规划实施后分析 |
4.2.1 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 |
4.2.2 保护要求与措施 |
4.2.3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环境的保护措施 |
4.2.4 分期实施的具体措施 |
4.3 建设主体实施分析 |
4.3.1 政府主导 |
4.3.2 居民自发 |
4.3.3 自然因素 |
4.4 镇区管理与政策 |
4.4.1 管理机构 |
4.4.2 保护条例 |
4.4.3 管理措施 |
4.4.4 制度规范 |
4.4.5 管理执行情况 |
4.5 后续其他规划文件矛盾点 |
4.5.1 功能分区规划 |
4.5.2 破坏街巷格局与肌理 |
4.5.3 更新建设破坏 |
4.6 小结 |
5.陈炉镇保护问题与建议 |
5.1 保护实践工作面临问题 |
5.1.1 保护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保护观念 |
5.1.2 未遵守保护规划要求 |
5.1.3 运营与管理的体制不完善 |
5.1.4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缺乏认知和评估 |
5.2 适合于陈炉镇的保护建设措施 |
5.2.1 陈炉窑遗址(古民居除外) |
5.2.2 近代工业遗存 |
5.2.3 窑洞民居 |
5.2.4 公共建筑 |
5.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
5.3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录 |
附录一 遗址遗存 |
1.1 陈炉古遗址 |
1.1.1 陈炉窑遗址 |
1.1.2 四堡子遗址 |
1.1.3 古寺庙遗址 |
1.1.4 其他遗址 |
1.2 陈炉古建筑 |
1.2.1 古民居建筑 |
1.2.2 古门楼 |
1.2.3 古商号建筑 |
1.2.4 古祠堂寺庙建筑 |
1.2.5 古泉 |
1.2.6 工业遗存 |
1.3 陈炉近现代遗存 |
1.3.1 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 |
1.3.2 其他 |
附录二 建筑资源 |
2.1 窑洞民居 |
2.2 瓷坊 |
2.3 窑炉 |
2.4 公共建筑 |
2.4.1 游览建筑 |
2.4.2 学校及行政机构 |
附录三 古树名木挂牌 |
附录四 陈炉部分老人概况 |
附录五 2008-2020 年陈炉保护实施项目梳理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学术论文 |
项目实践 |
致谢 |
(6)北宋时期的巨鹿与磁州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巨鹿宋城的发现 |
2.1 巨鹿的基本情况 |
2.1.1 巨鹿县的沿革 |
2.1.2 北宋巨鹿县城规模及位置 |
2.2 巨鹿宋城的发现与出土瓷器概况 |
2.2.1 巨鹿宋城的发现 |
2.2.2 巨鹿盗掘案与出土瓷器概况 |
2.2.3 盗掘瓷器分析及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巨鹿在河北瓷器贸易中的地位 |
3.1 北宋时期河北路的经济 |
3.1.1 农业 |
3.1.2 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
3.1.3 河北地区商业的发展 |
3.2 巨鹿在河北瓷器贸易中的作用 |
小结 |
第四章 北宋磁州窑的发展与巨鹿出土瓷器分析 |
4.1 北宋时期的磁州窑 |
4.1.1 磁州窑瓷器生产的原材料 |
4.1.2 磁州窑瓷器的生产 |
4.2 巨鹿出土瓷器分析 |
4.2.1 巨鹿出土瓷器的窑口 |
4.2.2 巨鹿瓷器类型的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北宋磁州窑和邢窑、定窑的对比 |
5.1 磁州窑与邢窑对比 |
5.1.1 原材料 |
5.1.2 烧制工艺 |
5.1.3 装饰技法 |
5.1.4 瓷器器型 |
5.2 磁州窑与定窑对比 |
5.2.1 原材料 |
5.2.2 烧制工艺 |
5.2.3 装饰技法 |
5.2.4 瓷器器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安徽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唐宋瓷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安徽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瓷器概况 |
1.2.2 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遗址出土瓷器的窑口分析 |
2.1 长沙窑 |
2.1.1 青釉碗 |
2.1.2 青釉盏 |
2.1.3 青釉壶 |
2.1.4 青釉钵 |
2.1.5 青釉盒盖 |
2.2 寿州窑 |
2.2.1 黄釉碗 |
2.2.2 黄釉罐 |
2.3 越窑 |
2.3.1 青釉碗 |
2.3.2 青釉盒 |
2.4 巩义窑 |
2.5 萧窑 |
2.6 烈山窑 |
2.6.1 白釉碗 |
2.6.2 白釉彩绘碗 |
2.6.3 白釉彩绘盘 |
2.7 湖田窑 |
2.7.1 青白釉碗 |
2.7.2 青白釉印花碗底 |
2.7.3 青白釉盘 |
2.7.4 青白釉盏 |
2.7.5 青白釉瓷钵 |
2.7.6 青白釉盒 |
2.7.7 青白釉器盖 |
2.8 临汝窑 |
2.8.1 青釉盏 |
2.8.2 青釉印花碗 |
2.9 定窑 |
2.10 磁州窑 |
2.10.1 白釉划花碗 |
2.10.2 白地黑花器 |
2.11 吉州窑 |
2.11.1 绿釉盏 |
2.11.2 绿釉划花罐 |
2.12 登封窑 |
2.12.1 白釉珍珠地划花 |
2.12.2 白釉划花碗 |
2.13 当阳峪窑 |
2.13.1 白釉剔花器盖 |
2.13.2 白釉黑花盏 |
2.13.3 白釉褐彩盒 |
2.14 八义窑 |
2.14.1 白釉红绿彩碗 |
2.14.2 白釉红绿彩盏 |
第三章 遗址中出土唐宋瓷器分期 |
第四章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唐宋瓷器所承载的信息 |
4.1 出土瓷器窑口构成 |
4.1.1 唐五代时期 |
4.1.2 北宋时期 |
4.1.3 南宋(金)时期 |
4.2 各窑口器型的特点 |
4.2.1 唐五代时期 |
4.2.2 北宋时期 |
4.2.3 南宋(金)时期 |
4.3 器表的墨书题记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
第二章 长沙窑瓷器的类型 |
第三章 长沙窑瓷器的特征与年代 |
第一节 特征 |
第二节 年代 |
第四章 长沙窑产品的流布 |
第一节 流布范围 |
第二节 传播路线 |
第三节 传播方式 |
第四节 使用对象 |
第五节 传播动因 |
第五章 长沙窑性质再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淄博地区古代瓷窑址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考古发现及研究简史 |
一、考古发现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途径 |
第二章 淄博地区古代瓷器制造业整体面貌 |
第一节 淄博地区自然地理资源 |
第二节 寨里地区 |
一、本地资源环境 |
二、产品类型 |
三、瓷器的制作工艺及烧成技术 |
四、区域特征总结 |
第三节 磁村地区 |
一、本地资源环境 |
二、产品类型 |
三、瓷器的制作工艺及烧成技术 |
四、区域特征总结 |
第四节 博山地区 |
一、本地资源环境 |
二、产品类型 |
三、瓷器的制作工艺及烧成技术 |
四、区域特征总结 |
第三章 淄博地区瓷器生产阶段性特征及技术传承 |
第一节 淄博地区瓷器成型工艺阶段性特征 |
一、胎 |
二、器型 |
三、瓷器的成型工艺 |
第二节 淄博地区瓷器装饰工艺阶段性特征 |
一、胎装饰 |
二、釉装饰 |
三、瓷器的施釉工艺 |
第三节 磁村地区瓷器装烧工艺阶段性特征 |
一、装烧工具及工艺 |
二、窑炉 |
第四章 淄博地区制瓷业发展源流 |
第一节 淄博地区制瓷业发展脉络及原因探讨 |
第二节 淄博地区制瓷技术交流分析 |
一、产品特征交流 |
二、制瓷技术交流 |
第三节 淄博地区瓷器产品的流通及贸易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繁昌窑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1. 社会文化意义 |
2. 学术研究意义 |
3. 现实生活意义 |
二、青白瓷概念界定 |
三、繁昌窑研究现状 |
(一) 繁昌窑遗址考古工作情况介绍 |
(二) 繁昌窑研究内容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地理研究 |
(二) 考古类型学、地层学 |
(三) 文化因素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与访谈法 |
第二章 繁昌窑总体内容再认识 |
一、繁昌窑概况 |
二、繁昌窑分期与时代特征 |
(一) 窑址遗存时代对照表 |
(二) 遗物分期 |
1. 碗 |
2. 盏 |
3. 碟 |
4. 盘 |
5. 执壶 |
6. 温碗 |
7. 粉盒 |
8. 匣钵 |
(三) 各阶段时代特征 |
(四) 制瓷工艺 |
(五) 主要产品演变趋势 |
(六) 时空框架 |
第三章 繁昌窑窑业技术交流与传播 |
一、瓷胎“二元配方”工艺的使用及其影响 |
二、与南方相关窑址互动关系 |
(一) 繁昌窑中的越窑文化因素 |
1. 窑炉构造 |
2. 胎釉与器物特征 |
3. 装烧窑具 |
(二) 繁昌窑中的皖南窑场文化因素 |
三、与北方相关窑址互动关系 |
(一) 繁昌窑中的定窑文化因素 |
(二) 繁昌窑中的邢窑文化因素 |
四、关于“繁昌窑窑系”的初步构想 |
(一) 湖北青山窑 |
(二) 广西桂平窑 |
五、繁昌窑窑址性质与兴衰的原因 |
(一) 繁昌窑窑址性质的推断 |
(二) 繁昌窑窑址兴衰原因探讨 |
第四章 构建“青白瓷”文化圈的设想 |
一、“青白瓷”文化圈的定义 |
二、构建“青白瓷”文化圈的背景及意义 |
三、构建“青白瓷”文化圈的可行性分析 |
四、构建“青白瓷”文化圈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关于耀州窑等窑口所产“灯”的正名及相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地区金代彩瓷相关问题三则[J]. 赵冉. 文物春秋, 2021(04)
- [2]巩县窑唐三彩的衰落研究[D]. 郭草.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3]10-14世纪西亚金银器对中国金银器及陶瓷的影响[D]. 路昕.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4]晚明文房瓷具及对当代景德镇文房瓷具生产的启示[D]. 黄青仪.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5]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D]. 王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北宋时期的巨鹿与磁州窑研究[D]. 李帅. 河北大学, 2021
- [7]安徽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唐宋瓷器研究[D]. 沈晔. 山西大学, 2021
- [8]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D]. 王思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9]淄博地区古代瓷窑址综合研究[D]. 吕晓昱. 山东大学, 2021
- [10]繁昌窑考古学研究[D]. 汪阳. 山东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