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部位名称点名初探

古代部位名称点名初探

一、以古代的部位名称命名的穴名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高猛[1](2021)在《肝经腧穴命名含义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以足厥阴肝经的14个穴名为对象,力求考证详备、释名确切,研究以至应用,使前人研究未尽其理者臻于完善,讹误附会者得以纠正,零散者得以辑之。以期达到对足厥阴肝经穴名含义及临床功用相关性有较深层次的、较系统的研究和指导临床应用的目的,并为基于经穴含义的释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运用传统文献学中训诂学、文字学的研究方法,运用5版《中华医典中医古籍数据库》查阅古代文献;查阅现代文献临床报道,以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所收录的文献为主,以证实穴名含义的临床意义,及研究古今腧穴应用差异。首先从祖国传统文化入手,考究天人合一宇宙观、取象比类思维方式对肝经腧穴命名的影响。通晓与经穴定名相关的思想文化背景后,运用古代字词典对穴名文字本身进行训释,结合古今文献中论述穴名含义的相关内容,综合疏理穴名内涵。同时搜集古今医案及近现代有关肝经腧穴临证应用的文献报道,归纳肝经穴名含义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结果:1.肝经腧穴穴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的有8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的有6穴。2.肝经14个腧穴大多数命名体现的理论体系范畴包括阴阳、精气、取象比类,体现阴阳学说的穴名包含阴包穴、阴廉穴;体现精气学说的穴名包含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中都穴;取象比类包括蠡沟穴、曲泉穴、足五里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膝关穴因其腧穴定位命名。3.肝经14穴的主治病症多为疼痛、胀满、失精、失血,功用多体现为疏理气机、行气止痛、清热利湿、通调经络、摄血止血、收敛止遗。4.肝经14穴主治在气的功能层面,病症多以气滞、气郁等实证为主,少有气虚之证。主治在血的功能层面,病症虚实兼顾,主要以失血症和血瘀症为主。肝经腧穴的功用总体上善于行气活血和调血摄血,而不善于补气,但太冲穴和急脉穴具有补气作用。5.肝经14穴中,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蠡沟穴、曲泉穴、急脉穴现代临床所治疗疾病范围大于古代,但疾病的病机一致,与腧穴命名含义相符;中封穴、中都穴、阴包穴古代临床应用体现其命名含义,现代临床应用未体现其命名特点;膝关穴、足五里穴、阴廉穴、章门穴、期门穴临床应用古今完全一致,与腧穴命名含义相符。结论:1.肝经的腧穴命名包含了古代哲学思想当中精气和阴阳等理论,是传统文化和中医学之间完美融合的体现。肝经腧穴命名体现了哲学和建筑学,以及地理学等知识理论与祖国医学的特点互相结合而形成的命名方式和规律。2.肝经腧穴命名表明了人体腧穴部位及部位形态,以及经气流注等穴位临床作用机理和效用的重要内涵,且穴位命名的含义和临床功用存在密切的关联,对临床治疗时的选穴和用穴存在非常强的理论指导作用。3.肝经腧穴命名和功用体现了肝主疏泄气机、肝藏血的功用。4.肝经腧穴命名和功用能够充分体现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的特点。5.肝经腧穴命名与功用基本相符。

彭立娉[2](2020)在《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比类研究》文中指出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具有特殊性,与经脉联系较弱,与所在部位特征联系密切,应与四肢部经穴区别对待。腧穴取象比类的命名方式与腧穴所处的人体相对位置密切相关。躯干部位于人体中位,其经穴命名具有明显的取象古代宫室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取象建筑的位置特点、形态特点、功能特点。目前阐释腧穴命名的文章和论着大多是按十四经流注的顺序分经论述,掩盖了腧穴命名在部位上的联系;探讨腧穴取象比类命名规律的研究大多是从整体上进行概括性论述,对人体某一部位腧穴的取象规律缺乏具体而系统的考证。本文参照《针灸甲乙经》卷三的腧穴排布顺序,按胸部、腹部、背部划分穴位,运用训诂学和文献学的方法,参考《说文解字》等辞书,考证人体躯干各部位经穴名及其别名的词汇本义,结合《针灸甲乙经》等早期古医籍记载的穴位脉气所发、定位、主治病症,对比上古时期建筑范式,借鉴历代医家对经穴命名的阐释,综合分析人体躯干部经穴名的语言学、医学及文化内涵,归纳总结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具体包括取象建筑的部位规律、取象建筑的种类规律及取象建筑的特征规律。以期在探索腧穴命名理据上打开一个新视角,还原、理解古人所构建的人体运行模型,使前人未详的理论得以完善,讹误附会之处得以纠正,零散理论得以集中。从部位上看,胸腔内藏心肺,心为君主之官,则胸腔相当于君主之宫城,根据我国上北下南、建筑坐北朝南的地理特点,按任脉从下向上经气流注的方向,以任脉为中心的胸部经穴命名非常严格的模拟了中国古代宫室建筑的组织分布形式;腹部内藏消化、泌尿管道系统,功能传化通行水谷,其传导功能的实现有赖门关之开合,管道之传送,枢机之转化,故腹部经穴常以“门”“阙”“屏”“枢”等门的相关的形态或门之部件,以及“管”“道”“关”“冲”“梁”等通路与交通要道命名,取象内腑管道之形态与其传化水谷、以通为用的生理功能特点,模拟了宫城的地下管道系统;背部取象建筑命名的经穴具有明显的取象比拟古代建筑的特征和脏腑相关性,从横向上看,胸腹部诸穴与背部腧穴通过气街与临近脏腑产生联系,故背部经穴与其同一水平面的胸腹部腧穴在命名和主治作用上经常相似,前后相应、脏腑相关,从纵向上看,背部中轴线上的经穴命名比拟了脊柱居中直立之形态,与五脏俞相水平的背部第二侧线的经穴皆以五脏所藏之神和古代建筑命名,与六腑及人体其他组织部位之俞相水平的背部第二侧线的经穴则大多直接以其相关部位名和古代建筑命名,其取象之建筑与所藏之神、所属脏腑特性密切相关。从种类上看,以“门”“关”“道”“枢”“府”命名的经穴数量最多,分别占据前五位,经穴命名所取象的建筑种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特征上看,取象建筑功能特征命名的经穴数量最多,表明经穴命名更加重视腧穴的内在本质特征。此外,本文在探讨经穴取象比类命名规律中,对涉及到的屏翳、尾翳二穴的具体所指进行深入考证辨析,认为会阴穴别称尾翳,为任脉络穴,鸠尾穴别称屏翳,为膈之原,并对任脉之络的循行路线提出新的假设。总而言之,躯干部经穴名称为人们勾勒出一幅完备的城市运行三维模型图。借助这个模型,人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各个穴位的形态、位置、功能等特点及同部位腧穴之间的有机联系,深入理解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在体内或流通、或聚集、或转化的运行状态。对于识记腧穴名称、定位、功能,挖掘腧穴的临床价值,加深中医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孟庆奇[3](2020)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穴位名称研究是语言学名物词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杨继洲医学典籍《针灸大成》为参考,统计了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当中的穴位名称,共355个,归纳了它们的意义类别,对其中77个穴位名称的命名理据做了探讨,从而总结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命名特征。在论述中医经络腧穴名称命名理据的同时,对其部分异名的理据也做了论述,进一步证明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喻指性特征。在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理据考察过程中,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并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字形分析、同源比较、形体验证、不同穴位参照、异名分析比较。绪论:阐述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论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论文的写作方法做出了重点阐述。中医经络腧穴名称中含有喻指意义的词占绝大多数,论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当中的原型理论,以及隐喻和转喻的思想,把经络腧穴名称词汇按照天象地理、物像人事、功能形态三类来探讨命名理据。第一章:医学典籍《针灸大成》的作者与版本概况。这一章简单论述了选取《针灸大成》作为参考标准的缘由,并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他的主要着作《针灸大成》的流传与演变,以及论文写作时所参考的版本。第二章:以《针灸大成》为参考的经络腧穴名称的概貌及其类别。这一章统计了《针灸大成》中355个穴位名称,并对这些腧穴名词做了意义类别的区分。第三章: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命名理据考察。这一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命名理据”的定义。2.阐述在考察杨继洲医学典籍当中的经络腧穴名称理据时所使用的方法,即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方法。3.探讨杨继洲医学典籍中77个腧穴名称的命名理据。命名理据可分为天象地理、物像人事和形态功能三类。4.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异名研究,这部分内容指出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异名定义及研究的范围,统计分析了部分异名,并对其理据作出分析。第四章:体现中医思想的典型词语理据。汉语词汇当中有许多体现中医思想的典型词例,本章内容将结合传统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对部分典型汉语词汇的意义及用法做出探讨,并对其理据作出分析,从而体现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在认知层面上的关照。第五章:结论。总结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命名理据的特点,也论述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的意义,同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沈儒[4](2019)在《足少阴肾经腧穴命名含义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肾经的27个腧穴穴名为研究对象。力求详细考证古代文献,根据《五雅》、《说文》等古代字典,结合古代医理、针灸学、临床案例等,探索穴名的真实内涵。吸取近现代文献在穴位命名方面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前人在穴位命名方面的误区,进行反思并加以借鉴,零散者得以辑之。力求将肾经27个穴位命名含义与相关的临床功用阐述清晰,揭示穴名相关的穴位主治功用、经气性质、经气流注等方面,以期达到更好的指导临床或教学,并为同道在研究穴位命名方面给予参考和借鉴。本次研究主要运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全面收集古代经、史、子、集在该经穴名称相关方面的线索。首先从历代经典入手,查阅古今经典着作、文献、医案,明确穴名产生的命名规范。其次通过对肾经穴位含义的分类,分为明示含义与隐喻含义,采取总分总的叙述,揭示穴名含义与相关的临床功用。最后总结体会整条经络穴名之间的联系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肾经穴名的道家文化主要体现在气的方面,阴阳、五行有体现,但不明显。2、27个穴名中有13个名称是采用取类比象思维命名,体现了古代医家将传统哲学内涵与中医理论特点相结合进行腧穴命名的方法和规律。3、从肾经穴名含义中分析,其蕴含了腧穴部位形态、经气性质、经气流注、经络交会、生理及临床功用等信息。有15个穴名是明示,有12个是隐喻。并且肾经穴位的命名含义与肾脏生理功能及与其他脏腑之间功能的联系密切,命名含义与穴位部分临床功用具有相关性。研究体会:本研究以肾经穴位命名含义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临床功用的联系发现,肾经穴位从涌泉穴至阴谷穴的气血流注符合“水”象在自然界循环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肾主水,为一身阴阳之本”。从横骨穴至肓俞穴体现了肾气灌注下丹田的生理过程符合“肾藏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从商曲穴至幽门穴揭示了肾经与胃肠之间的内在联系,符合“肾者胃之关也”。从步廊穴至俞府穴从穴名含义角度分析应与调节心神有关,但古代和现代文献没有确切记载,有待于医家学者继续研究。总之肾经穴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及临床意义。

王晓洁[5](2019)在《内关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希望通过查阅与整理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中关于内关穴应用主治的文献,探索内关穴的主治病症、主治规律以及临床治疗机理,以古代文献为理论基础,挖掘现代临床应用中内关穴的主治范围,并为“心胸内关谋”理论提供文献依据,为现代临床中内关穴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古代文献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华医典》第五版电子丛书对内关穴主治的相关条文进行检索与摘录,根据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删选,然后录入Excel表格,将其内容先按单穴与配穴主分为两大类,再根据内关穴的主治将其分类为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科进行归类统计。现代文献主要由知网、维普中搜索查询,剔除重复文献后按古代文献的整理方法对现代文献进行分类统计整理。结果:内关穴单穴在古代临床中治疗病种有69种,治疗的病症主要以内科中的心系病症、脾胃系病症为主。内关穴配伍其他腧穴治疗古代临床疾病的病种达106种,病种丰富,涉及科别广泛。内关穴单穴在现代临床中治疗疾病有8种,涉及心血管疾病、脾胃系病症。内关穴配伍在临床中治疗的病种有83种,涉及心血管疾病、胃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等科别。对比古今内关穴应用的文献发现,内关穴在现代的主治应用仍有发展空间。结论:1.内关穴的单穴应用在古代文献中较丰富,内关穴配伍其他腧穴所治疗的疾病范围广泛且病种多样化。2.内关穴在多个脏腑系统中均得到广泛应用且治疗的疾病以脾胃系和心系为主,故“内关心胸谋”理论来源于临床且具有实践基础。3.经过归纳整理后发现,古代文献中内关穴单穴治疗的优势病种有伤寒、胸痹、心悸、痞满、噎膈、腹痛、积聚、胁痛等。内关穴配伍其他腧穴主治优势病种有胸痹、心悸、腹痛、噎膈、痞满、胃痛、积聚、中风、胁痛、血证、痹症。现代文献中内关穴配伍其他腧穴主治疾病有呃逆、呕吐、失眠、中风后遗症、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妊娠剧吐、抑郁症等。

许天虎[6](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魏玉婷[7](2019)在《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挖掘归纳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经络、腧穴相关资料,为敦煌针灸医学理论的整理分类提供依据;(2)基于疗法分类,梳理提炼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特色疗法,总结其现代应用与转化,古法新用,为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应用提供依据;(3)围绕敦煌针灸文献的挖掘和整理成果,总结和探讨敦煌针灸文献的医学和史料价值,阐明其对针灸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手工检索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博物馆、图书馆,敦煌研究院等地现有的敦煌针灸学资料;计算机检索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各大数据库收录的敦煌针灸学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来源。(1)敦煌医籍:依据敦煌文献中腧穴命名、定位,以及背俞穴的特殊记载,结合后世代表性医籍和相关研究,整理提炼敦煌针灸理论;分类归纳敦煌医籍中多种取穴法,并与藏医取穴法进行对比;基于临证疗法,分类和提炼敦煌医学文献中的针灸特色疗法,总结其操作特点、适宜病症、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2)现代研究:检索整理敦煌医学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资料,进行文献评价与总结分析,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提供思路和建议。结果:(1)经络腧穴文献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资料以腧穴记载为主,涉及经络内容较少,归纳总结敦煌针灸医学理论有助于学者理解经络腧穴理论随时代发展的演变过程。(1)经络理论探讨背俞穴距椎节两旁二寸三分的取穴法是膀胱经单线循行流派的最早代表,同时是基于背腰距中线一寸五分至三寸之间为膀胱经经气流经学说指导下,专属于灸疗法腧穴的特殊定位方式;该取穴法也为人体横向经脉分布提供了依据。(2)腧穴定位、命名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记载的骨度折量、指寸定位法及借助特定工具、依据体表解剖标志等取穴法是传统取穴法的早期表现形式;板眉、屈眉等特有穴位对补充腧穴学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风府、水道、慈宫等同名异位穴位记载为腧穴随时代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文献依据。(2)针灸疗法文献研究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疗法包括灸疗法、针刺疗法、拔罐疗法、刺血疗法、贴敷疗法、导引法及其他疗法(鼻疗法、内药法、催吐法、灌肠法等),深入挖掘、整理、归纳针灸各疗法的应用规律对拓展和丰富针灸临床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时代特征灸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发展基本一致,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规范的临床操作;贴敷疗法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拔罐疗法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时代其他地区;导引法与其他地区一致均处于发展的高峰期。(2)应用范围灸法、贴敷疗法为当时的主流疗法,前者适用于各科疾病,后者以治疗头面五官科、皮肤科疾病为主;针刺法、刺血法多治疗内科病症;拔罐及其他特色疗是一些临床辅助疗法;导引法是主要的防病养生保健手段。各针灸疗法(不包括其他疗法)仍被应用于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各疗法的适用范围呈扩大增多趋势。(3)现代研究基于敦煌针灸古方的现代研究涉及灸疗法、刺血疗法及贴敷疗法,其中以贴敷疗法研究为多。研究表明,敦煌针灸古方临床疗效肯定,但现有研究涉及到的原方较少,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案设计不够严谨,使得其临床应用价值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故开展敦煌针灸原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今后关注的重点。结论:(1)敦煌针灸文献资料涉及经络内容较少,但其背俞穴二寸三分取穴法属于膀胱经单线循行的最早记载;记载的特殊穴位、特有穴位、取穴方法对早期腧穴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敦煌医学文献中涉及的针灸疗法众多,大部分疗法临床实用性强,对丰富和拓展针灸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敦煌针灸医学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学术和地域特色,其理论和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以更好地促进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也为构建和完善针灸学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

李宝金[8](2018)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窦汉卿在针灸腧穴和刺灸法方面均有浓厚的临床特色,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他的《标幽赋》蕴含经络、腧穴、刺灸法理论等内容,是历代医家最为重视的一篇针灸歌赋,《交经八穴》后世应用广泛;“手指补泻”十四字手法是对针刺手法具体操作的首次详细阐明,是明清复式针刺手法的发展基础;窦氏首创的“寒热补泻”是后世“烧山火”“透天凉”的直接来源,其透穴法、刺血法独具特色。《窦太师针经》是国家标准经穴主治研究的四大源头文献之一。故对窦汉卿的腧穴和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选题依据鉴于窦汉卿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后世针灸医家产生的巨大影响,对其具有浓厚临床特色的针灸腧穴、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但目前对窦氏针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经指南》一个文本上,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及后发现的《窦太师针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等文本关注较少。对《标幽赋》和《交经八穴》关注较多,对窦氏刺法、穴法多为单独专题性研究,论刺法者多,言灸法者少。对《窦太师针经》等文本蕴含的窦氏腧穴理论、刺灸法理论关注较少,对窦氏多个文本的综合性理论研究较少。本题的立意在于填补此缺漏,对窦汉卿多个文本进行综合研究,以探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的全貌。·研究目的①探寻窦氏生平文化背景,使窦氏针灸理论形成的思想因素得以显现;整理窦氏着述篇目,分析明代吴嘉言《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考证其与窦汉卿的关系。②使《窦太师针经》的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③对窦汉卿刺灸法理论,尤其是针刺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灸法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较全面的认识。·研究材料基于横向、纵向维度的研究基线,以《窦太师针经》《针经指南》《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洁古云岐针法窦太师针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针方六集·玉龙歌》等为窦氏主要文本,以《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素问》王冰注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素问亡篇·刺法论》《素问六气玄珠密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子午流注针经》《医学纲目》等文献为比对文本。对《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的研究,又有元明时期十余本书籍文献。·研究方法本课题所用方法以文献学方法、医学史方法为主,参以目录学方法、文本发生学方法对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及其针灸理论进行分析,从科技哲学视野分析窦氏针灸部分内容以及窦氏文化背景。·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纵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与《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经典文献的比较研究;一是横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比对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窦汉卿及其着述。对窦氏的主要文化背景从儒家理学和道家两个方面,分析其与窦氏针灸理论可能存在的关系;确定承载窦氏针灸理论的主要文本及相关的着述篇目。对日本回归的《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进行文本基本构成的整体研究。②窦汉卿腧穴理论。以《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研究经穴穴名、定位、主治、刺灸法等内容,分析经外奇穴的来源、整理方法与体例、价值与影响,总结窦氏腧穴理论特色。③窦汉卿刺灸法理论。以《针经指南》《卫生宝鉴》《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分析窦氏治神得气、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针刺禁忌、灸法等内容,分析窦氏诸文本的先后顺序,探讨窦氏刺灸法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理论特色。·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展现窦汉卿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提出程朱理学是窦氏的文化主体,分析程朱理学对窦氏针灸可能存在的影响。发现窦氏与全真教道士樊志应交往的历史文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窦氏对针刺补泻中医者的手指操作技术给予专门关注,从而撰写“手指补泻”。还发现元·陈基《种德堂记》记述窦汉卿与王开的师承关系。第二,将窦氏着述篇目归集成表,全面分析《针灸原枢》及《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发现《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为道医在窦氏《玉龙歌》基础上加以改编,借窦汉卿之名推广具有道家特色的针灸医术,并不是“窦桂芳校证”。提出此文本对分析《针灸神书》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总结了《针灸原枢》的文本构成和引用文献情况。第三,窦汉卿经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的经穴正名大多依从《铜人》,亦有部分依从《千金要方》等文献;经穴别名在《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序列上,根据当时情况进行补充和扩展,用“又名”和“即”的体例与既往的“一名”体例加以区分。②《窦太师针经》对经穴的定位,基本以《铜人》作为依据,同时参照《千金要方》等文献和临床实际进行考订增减、修正,可概括为7个特色,如增加大量体位姿势取穴法和以相邻穴取穴定位法等等。③《窦太师针经》的腧穴治症较为精炼,以临床经验为主,以《铜人》为底本,参以《千金》等文本,形成7个特色和独特体例。④《窦太师针经》经穴刺灸法的治疗原则明确,与《铜人》以前文献相比,有10个刺法特色、5个灸法特色,真实反映了当时临床经穴刺灸法的发展变化。《窦太师针经》经穴别名、定位、主治症、刺灸法较《铜人》以前文献有很多新增和修订内容,部分内容散见于宋金元时期医书中,说明《窦太师针经》是一次比较集中而系统的整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经穴理论的实际发展变化情况。第四,窦汉卿奇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所载33个奇穴,多半源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尚有源于《素问》等文献者,还有为窦氏首次记载者。②《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整理方法,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③《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系统整理具有5个方面的价值,为后世奇穴整理提供了标准范例,对元以后奇穴类专集的出现起到了积极影响。窦氏使奇穴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成为和经穴并列存在的一类腧穴形式,成为与经穴同级的理论知识概念体系。第五,窦汉卿刺法理论。①治神得气,窦汉卿对治神、得气的论述,基本承袭自《内经》《难经》等经典,但运用更加纯熟。②补泻法。窦氏从《素问》《难经》和唐宋金元等医家文献中,学习领会迎随、呼吸等针刺补泻法要素,加以综合运用;总结针刺“补法泻法”的具体操作,具有早期、后期的理论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综合深浅、方员、使令呼吸法、生成数法、针头转向、手指补泻等要素,在宋金时期针法基础上发展出“寒热补泻”法,充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的针法特色;对“手指补泻”技术,以统一体例集中论述,使之从历代文献中提炼出来、独立出来,成为一类专门的针刺补泻概念要素,与迎随、呼吸、深浅、方员等经典针刺补泻要素并列而立。③透穴法。为窦氏在前人透刺法基础上的发展再创新,几乎全身均有应用,以四肢部、头面部和背部为主。透穴针刺分寸从3分-2.5寸不等,具有3种针刺角度和6个针刺方向,还可分为双向、单向透穴刺。依据透穴过程中时间性、空间性的不同,可分别命名为“起点穴”(施透穴)、“途中穴”(透经穴)和“终点穴”(被透穴),在一个透穴刺法操作中的这些穴,大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治病症,基本以局部病症为主。透刺法的概念范畴涵盖了透穴法,透穴法则是透刺法中的一种特殊应用,二者不可混同。透穴法的产生因素,可能包括宋代以来人体解剖学的迅速发展和藏医穿刺法的影响两个方面。④刺血法。《窦太师针经》刺血腧穴较《铜人》明显增多,以治疗局部病症为主。除应用三棱针(锋针)出血法外,还应用弹针出血法,所用针具可能为藏医斧刃形放血刀。⑤针刺禁忌。窦氏针刺禁忌内容主要源于《素问》《铜人》《子午流注针经》,但未盲从,而是依据“气血调匀”之理灵活运用。第六,窦汉卿灸法理论。主要可归纳为灸须气至、灸分补泻、有常有变、针灸不同用4个观点。综观上述结果,可以发现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文本所用的材料,既包括经典文献,也有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着作,窦氏对这两类文献均有独到理解、系统梳理、准确把握,并能综合运用。窦氏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应为此提供了许多帮助,同时,窦氏从他的老师们那里学到的临床经验和他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亦为此提供了一把钥匙,或者说,解剖文献、验证文献进而重新编集文献的利器。或许,正是因为临床实证的真实经验和切实有效性,窦氏敢于突破《铜人》等经典文献,订正、新增大量内容,体现了窦氏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经穴全面立体的把握,虽不是窦氏首次运用(宋代许希、窦材、陈自明等亦有部分记述),但由窦氏首次系统整理、集中记载成为腧穴专书,真实反映了当时针灸临床发展变化的大趋势。窦氏最为重要的两个贡献,一是系统整理奇穴,一是系统整理针刺补泻中的手指技术操作方法,使奇穴、手指技术与经穴、呼吸开阖等经典概念并驾齐驱,将奇穴从有实无名的临床经验,提炼、上升为有实有名的理论知识,将手指补泻从理论知识中的隐而不显,去蔽、还原为实践操作中的具体技术,可以说是为针灸经典理论框架补充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单元,打上了两个大补丁。窦氏一手临床,一手文献。他既能从临床实践经验中归纳、提炼医理、义理,亦能解读、爬梳文理、医理,继承经典的框架,又能发现、补充经典的不足,突破藩篱,补充发展新的概念单元,最终形成临床与文献一体、古义与新知一体的针灸理论体系。考其形成条件,时代环境应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他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应是重要的内部因素,或者说核心驱动力。窦氏的思想文化主体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穷理至极”的为学功夫,尤其是集宋儒大成的朱子理学,应对窦氏有很大影响;道家对手的独妙运用,或许对窦氏重视手指技术有所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使窦汉卿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全面地研究,可为当前的奇穴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使窦氏刺灸法理论得到较为系统的认识,补充目前采用单一文本研究窦汉卿针灸理论而导致的认识不足与缺失,使《玉龙经》《窦太师针经》等窦氏针灸文本获得更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使窦汉卿针灸理论的临床特色进一步呈现出来,对于当前临床中腧穴定位、主治病症和刺灸法的应用等均有切实的借鉴意义,有助于临床实践的临证选穴,对于当前的针灸教学实践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创新点①综合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医学史学、文本发生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的内容,既有窦氏文本与经典文本的纵向比对、诠释,也有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参照、阐释和比对,突破以往单一文本、单一维度、静态研究的模式,通过多文本、双向维度、动态的研究方式,梳理窦氏针灸学术来源、文本构成及先后顺序,深入探讨窦氏腧穴、刺灸法特色及其形成过程。②首次对窦氏经穴理论从穴名、定位、主治病症、刺灸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考察其在针灸史中的演变,首次系统分析窦氏整理奇穴的方法与体例,借此观察奇穴形成、发展及其演变为经穴的过程,为腧穴的发生、形成研究提供参考。③首次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野,观察、分析窦氏整理“手指补泻”、发展透穴刺法的意义,突出针灸理论中隐含的技术层面意义,认识窦氏针灸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因素,为当前针灸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局限与展望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尚未对窦氏临证针灸配穴处方理论进行探讨研究,这对认识窦氏腧穴、刺灸法、配穴处方的整体性有一定影响;对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学术环境尚缺乏系统研究,这对评价窦氏与其他医家针灸理论之间的不同,进而提取窦氏针灸理论特色有一定影响;对窦氏针灸的传承情况尚缺乏系统分析,这对评价窦氏针灸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具有一定影响;对窦氏文化背景的深入探讨,应是研究窦氏针灸理论形成因素的重要一环,而本人对于传统文化功底的缺失则会影响这种探讨的深入,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补上这一课;以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可以对窦氏针灸理论有更深入的解读和新角度的呈现,本人仍比较缺乏科技哲学的思考,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这些都是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冯双双[9](2018)在《《针灸甲乙经》络穴命名内涵与功效发掘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络穴是特定穴之一,以其连络表里、沟通内外,从古至今都被医家所重视。《针灸甲乙经》作为第一部针灸学专着,较完备的记载了络穴的内容。尽管络穴的临床运用广泛,但对于络穴本身的穴性内涵和临床功效一直缺乏系统的文献研究和梳理总结。本文以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为蓝本,通过对络穴正名、别名以及相关条文内涵的挖掘与阐发,对比研究络穴功效的古今差异,较为完备的总结归纳络穴穴性内涵及功效的异同。从而为特定穴穴性及内涵发掘探索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意义:正如杨继洲所言:“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络穴的命名内涵既有一定的医学意义,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天文、地理、经络、主治等内容。正确理解络穴的穴名,掌握络穴的别名.对比络穴古今临床的异同.对医务工作者详辨穴名,掌握属性,理解功能等方面均有极大的帮助。方法:本研究以《针灸甲乙经》传世的最佳版本为蓝本,结合《黄帝内经明堂》《会元针灸学》等络穴研究相关文献,并参照《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络穴相关研究文献,运用文献考证、文献比较等方法对络穴穴性内涵、临床功效进行挖掘。(1)文献考证法。①通过对《针灸甲乙经》所述络穴正名、别名分别进行文字考据的内涵挖掘,对络穴名称文字内涵进行详实挖掘并归纳梳理。②以《针灸甲乙经》为研究蓝本,全面查阅、收集、整理《黄帝内经明堂》《会元针灸学》等中医古籍,尽量采用源头文献,梳理络穴正名、别名的释义,加以整理分析,对其进行初步认识。(2)比较研究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集络穴相关临床文献,与《针灸甲乙经》中络穴临床主治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特别是本研究将《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所记载的络穴功能主治与我国现行普遍使用的《经络腧穴学》教材系统比较、分类、整理,以阐发络穴的主治内涵与特点。结果:本研究对《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16个络穴,从正名、别名、临床功效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如下4个研究结果:(1)《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完备记载络穴名称与位置的着作,较《经络腧穴学》所述15络穴更加详实全面,记载会阴穴与鸠尾穴同为任脉络穴,扩大了络穴研究范畴。(2)从络穴正名的文字考证发现:大多数络穴的穴性内涵得以丰富与扩展。第一,更加形象化的阐明了络穴的取穴特点。如:公孙穴取穴时的姿势,身体公正,端坐贵如王孙。支正穴取穴时的姿势,支肘正臂的特点。第二,更加清晰的展现了络穴的气血运行规律。如:丰隆穴为气血运行饱满丰盈之处。蠡沟穴位于漏谷穴前下方,为漏谷穴的一个小分支。第三,更加精准的反应和指导络穴的临床应用。如:飞扬穴针之能扬步似飞,光明穴能使眼睛恢复光明。16络穴的命名内涵中,列缺、偏历、丰隆、大钟、外关、蠡沟、长强、鸠尾、会阴穴9个络穴具有根据所处位置命名的特点。偏历、公孙、飞扬、大钟、内关、外关、光明、大包、鸠尾穴9个络穴的正名内涵表明了其穴的功能主治。通里、支正、飞扬、内关、外关、长强穴6个络穴的名称与经脉循行密切相关。同时列缺穴还可与针刺感传有关,偏历穴与表里经络穴列缺穴命名有关。(3)通过对络穴别名的文字考证发现:《针灸甲乙经》记载了飞扬穴、长强穴、鸠尾穴、会阴穴4个络穴的别名,并且发现飞扬穴别名从位置、气血特点2个方面丰富飞扬穴命名内涵,长强穴、鸠尾穴、会阴穴从位置特点详实了此3络穴的命名内涵。(4)从络穴临床功效挖掘可以发现古今络穴的主治范围发生了变化。第一,大多数络穴的临床功能主治尚未完整展现,其部分相关临床主治并未被当代医家所了解和运用,很多络穴的部分主治内涵在历史演变中逐渐淡化或消失。如《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列缺穴能够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大钟穴能够治疗肺系疾患,但是并未检索到相关现代临床文献。第二,研究发现当代医家对于丰隆、通里、外关、鸠尾等4个络穴的临床功效研究丰富而深广,较《针灸甲乙经》记载之内容范畴更加丰富,有所发展。结论:通过对络穴命名内容的文字考证研究发现,正名命名内涵的挖掘是腧穴研究的基础,络穴别名内涵的挖掘是丰富络穴研究内容的重要途径,临床功效的挖掘对指导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1)对络穴通过从正名、别名的梳理总结,进一步丰富了络穴穴性内涵,使得络穴穴性更加系统饱满。(2)通过络穴临床功效的对比研究,发现络穴的功效主治发生着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化,一方面是当代研究扩展了络穴的功效主治内涵;另一个方面也可发现,《针灸甲乙经》记载的部分功效在当代逐渐淡化并隐去,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积极挖掘使用。(3)本研究为特定穴的穴性内涵与功能主治的挖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系统规范的文献研究途径。

王鹰[10](2018)在《手部井穴临床应用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整理手部六井穴在古代文献中的临床应用条文,探究其适宜病症和配伍应用规律,为阐释手部井穴理论内容及临床适宜病症和配穴应用提供文献学依据;归纳手部各井穴临床应用配伍规律,为临床和科研探究和使用手部井穴提供指导。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手部六井穴的适宜病证和配伍应用规律特点。结果:古代文献条文共2205条,其中少商适宜病症及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临床病证条文达469条,商阳274条,中冲226条,关冲373条,少冲449条,少泽414条。治疗病症类型包括内科、耳鼻喉科、妇科、儿科、眼科、外科等。结论:1.手部井穴治疗特点共性中带有个性,与脑关系密切,都能清热开窍以治疗五官病证,少商开咽喉窍、商阳通耳窍、中冲泻热开心窍、关冲泻热存津养口窍、少冲温补养心窍、少泽泻热开五官之窍。2.手部井穴既可主所在经脉所属的脏腑病证,又可主所属经脉循行所过之脏腑的病证,或所属经脉表里经络所属脏腑之病证,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用穴规律。3.文献显示各手部井穴有特殊治疗疾病的病种。少商治疗雀目,商阳治疗下齿痛和青盲,中冲治疗惊风、夜啼,关冲治疗面黑、小眦痛,少冲治疗少气痰冷、乍寒乍热、口热咽酸、咽喉酸辛、目黄、悲惊,少泽治疗攀睛、妒乳、乳痈等。4.手部井穴单独使用主要应用于清热开窍的急症,在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疾病时,通过井穴主脏、激发疏通经气、调和脏腑寒热阴阳,可用于更广泛的慢性病证。

二、以古代的部位名称命名的穴名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古代的部位名称命名的穴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肝经腧穴命名含义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与肝经腧穴的命名含义有关的传统医学思想
    1.1 天人合一的宏大宇宙观
    1.2 取象比类思维
2 肝经腧穴名称含义及临床功用的相关性
    2.1 大敦
    2.2 行间
    2.3 太冲
    2.4 中封
    2.5 蠡沟
    2.6 中都
    2.7 膝关
    2.8 曲泉
    2.9 阴包
    2.10 足五里
    2.11 阴廉
    2.12 急脉
    2.13 章门
    2.14 期门
    2.15 肝经腧穴命名含义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体会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腧穴命名研究进展
    1 腧穴名称含义的研究
        1.1 单个穴名的解释和错误辨析
        1.2 综合论述穴名含义
    2 腧穴名称临床及教学意义的研究
    3 腧穴命名依据及方法的研究
    4 腧穴命名文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比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1.1 专着类
    1.2 论文类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绪论
    1 理论基础
    2 研究现状
    3 研究范畴
    4 研究方法
    5 现实意义
第一章 胸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研究
    1 胸部中轴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2 胸部第一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3 胸部第二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4 胸部第三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5. 胸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
第二章 腹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研究
    1 腹部中轴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2 腹部第一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3 腹部第二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4 腹部第三、四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5 腹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
    6 屏翳、尾翳辨析
第三章 背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研究
    1 背部中轴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2 背部第二侧线上经穴名称的建筑特征
    3 其他
    4 背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
第四章 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的取象比类规律
    1 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建筑的部位规律
    2 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建筑的种类规律
    3 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建筑的特征规律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领域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医籍《针灸大成》作者与版本
    第一节 作者生平与其所着医籍简介
    第二节 《针灸大成》流传与演变
    第三节 论文写作参考的版本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经络腧穴名称的概貌及其类别
    第一节 经络腧穴名称的概貌
    第二节 经络腧穴名称的分类介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名称的命名理据考察
    第一节 命名理据
    第二节 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的考察方法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经络腧穴名称理据
        一 天象地理
        二 物像人事
        三 形态功能
    第四节 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异名统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现中医思想的典型词语理据
    第一节 经络理论下的词例考察——“六阳魁首”成词理据
    第二节 身体词汇中的“器官”转喻及其“津液”相关表达
    第三节 自然界在身体中的隐喻——“腧”的用字理据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中医经络腧穴名称命名理据的特点
    第二节 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研究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4)足少阴肾经腧穴命名含义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肾经腧穴的命名含义
    1.1 天人相应的宇宙观
        1.1.1 气、阴阳、五行
        1.1.1.1 气一元论
        1.1.1.2 阴阳理论
        1.1.1.3 五行理论
    1.2 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
        1.2.1 取地理形貌或区域之象比拟
        1.2.2 取建筑物之象比拟
    小结
2 肾经腧穴名称含义及临床功用的相关性
    2.1 明示经穴部位、形态、功用、经气性质、经络交会
        2.1.1 明示部位或部位形态
        2.1.2 明示功用
        2.1.3 明示经气性质
        2.1.4 明示部位及功用
        2.1.5 明示部位及经络交会
        小结
    2.2 隐喻经穴部位、形态、功用、经气流注
        2.2.1 隐喻部位或部位形态
        2.2.2 隐喻功用
        2.2.3 隐喻部位及功用
        2.2.4 隐喻经气流注
        小结
        2.2.5 整体经脉穴位命名含义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体会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古今腧穴名称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内关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概述
    1.穴位名称
    2.定位
    3.经脉归属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检索源
        2.2 检索策略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数据处理
        2.6 结果分析
研究内容与结果
    1.内关穴应用的古代文献研究
        1.1 进针深度
        1.2 艾灸治疗量
        1.3 内关穴单穴治疗规律
        1.4 内关穴配伍治疗规律
        1.5 内关穴的配伍规律
    2.内关穴应用的现代文献研究
        2.1 内关穴相关文献每年发表数量统计
        2.2 内关穴现代临床治疗规律
        2.3 内关穴的配伍规律
        2.4 内关穴的治疗机理研究
讨论
    一.经络-脏腑相关性
    二.经穴治疗具有脏腑特异性
    三.不同经穴配伍对脏腑产生不同治疗效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6)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1.2.1 研究理论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2.1 概念的界定
        2.1.1 “中医药”
        2.1.2 “中医药文化”
        2.1.3 “降噪”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3.2.1 宏观“噪音”源
        3.2.2 宏观“降噪”策略
        3.2.3 微观“噪音”源
        3.2.4 微观“降噪”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5.1.1 翻译的本质
        5.1.2 可译性问题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5.2.1 创新
        5.2.2 局限
        5.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7)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敦煌写卷名称与编号一览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概况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国内研究
        1.2 国外研究
    2 敦煌遗书中的主要针灸医学文献
        2.1 《灸经图》
        2.2 《新集备急灸经》
        2.3 《明堂五脏论》
        2.4 《敦煌古藏医灸法残卷》
        2.5 《吐蕃藏文针灸图》
        2.6 《灸经明堂》
        2.7 《脉经》
        2.8 敦煌本《针灸甲乙经》
    3 敦煌遗书中的其他针灸文献
第二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分类研究
    1 研究目标、方法和意义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来源
        1.2.2 文献检索方法
        1.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1.3 研究意义
    2 敦煌针灸文献的理论研究
        2.1 经络理论研究
        2.1.1 内容
        2.1.2 价值分析
        2.2 取穴法分类研究
        2.2.1 内容
        2.2.2 价值分析
        2.3 腧穴分类研究
        2.3.1 内容
        2.3.2 价值分析
    3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研究
        3.1 灸法
        3.1.1 历史沿革
        3.1.2 分类与应用
        3.1.3 临证特点
        3.1.4 主治病症总结
        3.1.5 选穴汇总
        3.1.6 灸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2 针刺法
        3.2.1 历史沿革
        3.2.2 分类与应用
        3.2.3 临证特点
        3.2.4 主治病症总结
        3.2.5 选穴汇总
        3.2.6 针刺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3 拔罐疗法
        3.3.1 历史沿革
        3.3.2 应用
        3.3.3 临证特点
        3.3.4 拔罐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4 刺血疗法
        3.4.1 历史沿革
        3.4.2 分类与应用
        3.4.3 临证特点
        3.4.4 主治病症总结
        3.4.5 刺血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5 贴敷疗法
        3.5.1 历史沿革
        3.5.2 分类与应用
        3.5.3 临证特点
        3.5.4 主治病症总结
        3.5.5 贴敷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6 导引法
        3.6.1 历史沿革
        3.6.2 分类与应用
        3.6.3 导引法的应用分析
        3.7 其他外治法
        3.7.1 分类与应用
        3.7.2 临证特点
        3.7.3 主治病症总结
        3.7.4 其他外治法的应用分析
    4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现代应用与评价
        4.1 资料与方法
        4.1.1 文献来源
        4.1.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4.1.3 文献质量评价
        4.2 文献评价结果
        4.2.1 纳入文献Jadad评分
        4.2.2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应用评价
        4.3 现代研究与展望
    5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的总结
        5.1 针灸疗法涉及主要文献及特点
        5.2 针灸疗法的总结与分析
        5.2.1 时代特点
        5.2.2 临床适用范围
第三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及价值
    1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
        1.1 地域性
        1.2 开放性
        1.3 多样性
    2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价值及影响
        2.1 丰富了隋唐前后的针灸医学典籍
        2.2 保存了最早的藏医古文献
        2.3 记载了以灸法为主的多种针灸疗法
结语
    1 结论
    2 存在的问题
    3 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着作
附件
文献综述 敦煌藏医文献中针灸腧穴与疗法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现状
        1.1.1 窦汉卿生平
        1.1.2 《针经指南》
        1.1.3 《针经标幽赋》
        1.1.4《流注通玄指要赋》
        1.1.5 《交经八穴》
        1.1.6 针刺法和穴法
        1.1.7 窦汉卿着作文本
        1.1.8 小结
    1.2 研究选题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2 窦汉卿及其着述
    2.1 生平
        2.1.1 儒家理学
        2.1.2 道家背景
    2.2 着述篇目
3 窦汉卿腧穴理论
    3.1 经穴
        3.1.1 命名
        3.1.1.1 正名确定及依据
        3.1.1.2 别名确定及依据
        3.1.2 定位
        3.1.2.1 五输穴及原穴
        3.1.2.2 头面部经穴
        3.1.2.3 肩背部经穴
        3.1.2.4 颈项胸部经穴
        3.1.2.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3.1.2.6 上肢部经穴
        3.1.2.7 下肢部经穴
        3.1.2.8 讨论
        3.1.3 主治
        3.1.3.1 五输穴及原穴
        3.1.3.2 头面部经穴
        3.1.3.3 肩背部经穴
        3.1.3.4 颈项胸部经穴
        3.1.3.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3.1.3.6 上肢部经穴
        3.1.3.7 下肢部经穴
        3.1.3.8 讨论
        3.1.4 刺灸法
        3.1.4.1 五腧穴及原穴
        3.1.4.2 头面部经穴
        3.1.4.3 肩背部经穴
        3.1.4.4 颈项胸部经穴
        3.1.4.5 腹部中行和侧行部经穴
        3.1.4.6 上肢部经穴
        3.1.4.7 下肢部经穴
        3.1.4.8 讨论
    3.2 经外奇穴
        3.2.1 来源
        3.2.1.1 源于《千金方》
        3.2.1.2 源于其他文献
        3.2.1.3 窦氏首载
        3.2.2 整理方法与体例
        3.2.2.1 整理方法
        3.2.2.2 体例
        3.2.3 价值与影响
        3.2.3.1 价值
        3.2.3.2 影响
4 窦汉卿刺灸法理论
    4.1 刺法
        4.1.1 治神得气
        4.1.2 补泻法
        4.1.2.1 源于《素问》《难经》
        4.1.2.2 源于《素问》王冰注文
        4.1.2.3 源于《太平圣惠方·针经序》
        4.1.2.4 源于《素问亡篇?刺法论》
        4.1.2.5 源于《子午流注针经》
        4.1.2.6 源于《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4.1.2.7 讨论
        4.1.3 透穴法
        4.1.3.1 应用腧穴
        4.1.3.2 针刺分寸、角度、方向
        4.1.3.3 起点穴、终点穴、途中穴
        4.1.3.4 主治病症
        4.1.3.5 透穴法与透刺法
        4.1.3.6 产生因素
        4.1.4 刺血法
        4.1.4.1 刺血腧穴增多
        4.1.4.2 局部病症为主
        4.1.4.3 弹针出血
        4.1.5 针刺禁忌
    4.2 灸法
        4.2.1 灸须气至
        4.2.2 灸分补泻
        4.2.3 有常有变
        4.2.4 针、灸不同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古代文献
    学术专着
    学术论文
附录《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研究
    1 吴嘉言及《医经会元》
    2 《针灸原枢》概况
    3 《针灸原枢》卷九分析
    4 《针灸原枢》卷十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查新报告

(9)《针灸甲乙经》络穴命名内涵与功效发掘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腧穴命名的内涵研究
        1.1 腧穴命名的方法
        1.2 腧穴命名的依据
        1.3 腧穴命名的现状
        1.4 腧穴命名的意义
        1.5 小结
        参考文献
    2 络穴的历史发展概况
        2.1 任脉络穴的历史发展概况
        2.2 胃之大络虚里历史发展概况
        2.3 小结
        参考文献
    3 皇甫谧及其着作《针灸甲乙经》的研究概况
        3.1 皇甫谧的研究概况
        3.2 《针灸甲乙经》研究概况
        3.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针灸甲乙经》络穴命名的文献研究
    1 《针灸甲乙经》的文献研究
        1.1 研究范围
        1.2 研究方法
    2 《针灸甲乙经》络穴正名内涵挖掘与考证
        2.1 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穴正名内涵考证
        2.2 手阳明大肠经络穴偏历穴正名内涵考证
        2.3 足阳明胃经络穴丰隆穴正名内涵考证
        2.4 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穴正名内涵考证
        2.5 手少阴心经络穴通里穴正名内涵考证
        2.6 手太阳小肠经络穴支正穴正名内涵考证
        2.7 足太阳膀胱经络穴飞扬穴正名内涵考证
        2.8 足少阴肾经络穴大钟穴正名内涵考证
        2.9 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内关穴正名内涵考证
        2.10 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外关穴正名内涵考证
        2.11 足少阳胆经络穴光明穴正名内涵考证
        2.12 足厥阴肝经络穴蠡沟穴正名内涵考证
        2.13 脾之大络大包穴正名内涵考证
        2.14 督脉络穴长强穴正名内涵考证
        2.15 任脉络穴鸠尾穴正名内涵考证
        2.16 任脉络穴会阴穴正名内涵考证
        2.17 总结
    3 《针灸甲乙经》络穴别名内涵挖掘与考证
        3.1 足太阳膀胱经络穴飞扬穴别名内涵考证
        3.2 督脉络穴长强穴别名内涵考证
        3.3 任脉络穴鸠尾穴别名内涵考证
        3.4 任脉络穴会阴穴别名内涵考证
        3.5 总结
    4 《针灸甲乙经》络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1 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2 手阳明大肠经络穴偏历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3 足阳明胃经络穴丰隆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4 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5 手少阴心经络穴通里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6 手太阳小肠经络穴支正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7 足太阳膀胱经络穴飞扬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8 足少阴肾经络穴大钟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9 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内关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10 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外关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11 足少阳胆经络穴光明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12 足厥阴肝经络穴蠡沟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13 脾之大络大包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14 督脉络穴长强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15 任脉络穴鸠尾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16 任脉络穴会阴穴功效古今文献比较研究
        4.17 总结
结论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的创新性
    4 下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手部井穴临床应用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井穴概述
    第二节 手部井穴概述
        一、手部井穴的分布及特点
        二、五行配属
        三、手部井穴的主治特点
        四、手部井穴的刺激方法
第二章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设计
        一、源文献的选择
        二、条文的分类
        三、频次的统计
        (一)病名及条文的统计
        (二)腧穴频次的统计
        四、筛选配伍腧穴
第三章 研究内容分析
    第一节 单个手部六井穴统计结果分析
        一、少商穴
        (一)少商穴的命名
        (二)少商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少商穴及少商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二、商阳穴
        (一)商阳穴的命名
        (二)商阳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商阳穴及商阳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三、中冲穴
        (一)中冲穴的命名
        (二)中冲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中冲穴及中冲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四、关冲穴
        (一)关冲穴的命名
        (二)关冲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关冲穴及关冲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五、少冲穴
        (一)少冲穴的命名
        (二)少冲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少冲穴及少冲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六、少泽穴
        (一)少泽穴的命名
        (二)少泽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少泽穴及少泽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以古代的部位名称命名的穴名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经腧穴命名含义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研究[D]. 高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2]人体躯干部经穴命名取象比类研究[D]. 彭立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D]. 孟庆奇. 郑州大学, 2020(04)
  • [4]足少阴肾经腧穴命名含义与临床功用的相关性研究[D]. 沈儒.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内关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D]. 王晓洁.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D]. 魏玉婷.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D]. 李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9]《针灸甲乙经》络穴命名内涵与功效发掘文献研究[D]. 冯双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10]手部井穴临床应用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D]. 王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标签:;  ;  ;  ;  

古代部位名称点名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