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粮草轮作在建设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贶聚欣[1](2021)在《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文中指出宁夏引黄灌区“大引大排”的灌溉方式导致农田退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田中的氮磷农药残留随着退水汇入河流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分析,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对农田退水污染的防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代表案例,首先剖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其次揭示了农田景观格局与退水污染过程之间的空间机制,最终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提出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本研究结论为宁夏乡村农业污染治理提供了空间方法,也为类似地区的农田退水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本论文共分6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含了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意义、方法、内容与框架等。第二章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及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对景观格局-过程关系理论研究、农业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农田退水污染治理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取其中的生态原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的农田退水污染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造成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问题的具体原因,对本研究的重要性进行说明。第四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形成的景观格局及景观过程进行分析,识别并提取景观单元,并从“源-汇”景观格局角度对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过程进行评价。第五章在结合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农田退水污染空间防治策略进行提取并按照与“源-流-汇”景观单元的匹配性对景观格局优化策略进行分类。第六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问题治理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作出研究展望。本文包括四项主要结论:(1)梳理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相关空间理论与案例;(2)揭示了农田退水污染过程与农田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3)建构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模型;(4)提出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邓建强[2](2021)在《陇东旱塬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与粮食作物轮作系统资源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陇东旱塬区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连作和冬小麦-春玉米(Zea mays L.)轮作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着水热资源利用不足,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弊端,引草入田,进行传统种植结构调整,不仅能为该区草畜产业发展提供一定量的优质饲草,更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为研究在不同降水年景下,上述2个模式中夏闲期复种一年生饲草的粮草轮作系统生产力、资源利用和成本效益,本研究于2015-2019年在甘肃庆阳西峰兰州大学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在传统种植模式冬小麦连作和冬小麦-春玉米的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 L.饲油1号)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兰箭3号),主要包括6个轮作模式:冬小麦连作(W-F-W-F)、冬小麦-饲用油菜-冬小麦-饲用油菜(W-R-W-R)、冬小麦-箭筈豌豆-冬小麦-箭筈豌豆(W-V-W-V)、冬小麦-春玉米(W-F-M)、冬小麦-饲用油菜-春玉米(W-R-F-M)、冬小麦-箭筈豌豆-春玉米(W-V-F-M),并分析了各模式下作物生产力、粗蛋白产量、水分利用、光能截获、物质能量投入与利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旨在为提高旱作农业区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提高了系统生产力,但是对后茬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格局、土壤水分条件和复种的饲草种类。(1)在冬小麦连作模式条件下,后茬小麦籽粒产量在夏闲期降水正常年份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以后无显着变化,而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夏闲期降水距平均百分比低于-50%)分别降低了83.2%和35.2%(P<0.05);系统每年小麦当量产量在复种箭筈豌豆后提高了21.9%(P<0.05),而在复种饲用油菜后下降了26.9%(P<0.05)。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条件下,后茬玉米籽粒产量在夏闲期降水正常年份复种饲草以后无显着差异,而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夏闲期降水距平均百分比低于-50%)复种饲用油菜后下降36.5%(P<0.05)。系统年均干物质产量在夏闲期复种饲草后提高了14.7%(P<0.05);系统年均小麦当量产量在复种箭筈豌豆下提高了40.1%(P<0.05),而在复种饲用油菜下无显着变化。(2)年均饲草产量在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后分别增加4.11 t hm-2和2.93 t hm-2(P<0.05),年均饲草粗蛋白产量分别增加0.89 t hm-2和0.59 t hm-2(P<0.05)。在冬小麦连作模式条件下,系统每年粗蛋白产量在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后分别提高39.4%和26.0%(P<0.05);而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条件下,分别提高了32.0%和35.4%(P<0.05)。2、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提高了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对后茬作物播期水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分布情况。(1)在冬小麦连作模式条件下,后茬小麦作物播期土壤含水率、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均无显着变化,而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降水距平均百分比低于-50%),分别降低59.7%、39.3%和123.8%(P<0.05)。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中,后茬玉米作物播期土壤含水率、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分别降低19.9%、3.2%和44.9%(P<0.05)。(2)在冬小麦连作模式条件下,系统粗蛋白生产WUE在复种箭筈豌豆后降低了15.3%(P<0.05),而在复种饲用油菜后无显着变化;系统粗蛋白生产PUE(Precipitation Use Efficiency,PUE)在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后提高了33.2%(P<0.05),其中在复种饲用油菜下提升幅度达39.4%(P<0.05)。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条件下,夏闲期复种饲草使系统干物质生产PUE和粗蛋白生产PUE分别提高了14.7%和25.0%(P<0.05)。3、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提高了系统PAR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1)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后茬小麦和玉米的冠层结构,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截获率和PAR截获量均无显着影响。在夏闲期降水正常年份,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后茬小麦光能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RUE)无影响;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降水距平均百分比低于-50%),对于冬小麦连作模式,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使得后茬小麦RUE平均降低69.8%(P<0.05);对于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复种饲用油菜使得后茬玉米RUE降低59.9%(P<0.05),而复种箭筈豌豆无显着差异。(2)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分别平均提高了系统PAR截获量31.6%和23.1%(P<0.05);对于冬小麦连作模式,系统粗蛋白生产RUE在夏闲期复种2种饲草下均无显着差异,对于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在夏闲期复种箭筈豌豆使得系统粗蛋白生产RUE提高了15.6%(P<0.05),复种饲用油菜后无显着变化。4、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降低了系统生态效能指数,但是提高了系统经济效益。(1)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平均增加了系统能量投入27.8%,其中肥料和种子能量投入分别占系统总能量投入的58-74%和19-43%,但是分别平均降低了系统能量产投比17.2%、能量利用效率22.9%。(2)在冬小麦连作模式下,复种饲草降低了系统生态效能指数39.3%(P<0.05),同时系统经济效益在复种饲用油菜后降低了41.2%(P<0.05),而在复种箭筈豌豆后提高了13.3%(P<0.05)。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下,系统生态效能指数在复种饲用油菜后降低了46.4%(P<0.05),而在复种箭筈豌豆后提高了15.1%(P<0.05);系统经济收益在复种箭筈豌豆后平均提高了33.6%,而在复种饲用油菜后降低了24.7%(P<0.05)。综上,在陇东旱塬区,以冬小麦连作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系统中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后,其作物生产力取决于播期和生长季的水分状况,当播期土壤水分高于作物水分利用下限值时,采用箭筈豌豆与粮食作物轮作提高了种植系统对水分和光能资源的有效利用,既能够提高系统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提供额外的优质饲草,缓解农区普遍存在的饲草短缺。需要发挥豆科牧草的生物固氮能力,降低饲草种子生产成本,以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在该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曲梦娇[3](2020)在《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黑庄户鲁店公园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城市化水平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2019年我国城镇化已达到60%,进入城市社会时代。城市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同时,人口急剧增加,资源也开始短缺,进而其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向乡村蔓延,发展过快导致城市扩张无序化、无节制化,城乡界限模糊,发展步调不一致,产生两极化。因此产生的城乡矛盾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今人们采取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农业则是在此背景下顺应城市发展逐渐由城郊农业发展演变而来,都市农业的产生需要城市发展达到一定水准,借助城市发展自身的同时反作用于城市发展。因此发展都市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矛盾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场地位于城市边缘的黑庄户乡,现今黑庄户乡的发展与北京差距极大,人口多涌入城市,产业低级,与此同时黑庄户也是北京主副城市中心与二道郊野公园环的重要节点,因此黑庄户亟需产业升级,也需要腾退土地用于建设绿色空间以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在北京市总体规划、朝阳区规划以及黑庄户乡域规划,黑庄户规划有城市农业公园群,本研究场地属于其中之一。因此笔者通过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对都市农业的概念与相关内涵、其发展现状与特点等进行学习,总结出将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简练提出都市农业景观的景观要素、应用方式,以及如何将都市农业通过景观手法应用于郊野公园的设计方法,用于指导本研究方案设计,作为本研究的实践验证。
杨建辉[4](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思宇[5](2019)在《生态农业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业用地被划归到城市用地中,都市地区面临土地资源稀缺、农副产品供给不足和运输距离远的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更加关注自然生态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生存保障,满足自然景观营造需求,还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针对这一现状,国内已经采取发展都市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仍存在对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建设中缺乏对农业生态的保护,农业废弃物污染城市环境等问题。将生态农业引入城市公园对城市的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生态农业与都市农业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界定了都市农业公园的概念。梳理分析国内外案例,总结它们在设计方法上的共性和建设经验。对生态农业理念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规划原则、功能组织、空间布局、水体与生产管理等元素入手,构建完整技术路线。论文最后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对本次规划设计研究进行实践论证。
刘晓永[6](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赵靖静[7](2016)在《黄土高原西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苜蓿种植年限和轮作模式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雨养农业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及多年生苜蓿草地耕翻轮作粮食作物后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其中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包括3a、8a、12a,粮草轮作系统包括苜蓿-苜蓿(L-L)苜蓿-休闲(L-F)、苜蓿-小麦(L-W)、苜蓿-玉米(L-C)、苜蓿-马铃薯(L-P)和苜蓿-谷子(L-M)。通过探讨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及不同粮草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异特征,以期揭示粮草轮作系统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草地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和旱地作物稳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植年限下苜蓿地土壤有机碳及碳组分之间差异显着,且随着年限的增加具体表现为8a>12a>3a。(2)与苜蓿-苜蓿相比,苜蓿地轮作其他粮食作物后020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TOC)均呈下降趋势,表现为:L-F(苜蓿-休闲)>L-L(苜蓿-苜蓿)>L-M(苜蓿-谷子)>L-C(苜蓿-玉米)>L-W(苜蓿-小麦)>L-P(苜蓿-马铃薯)。TOC在0200 cm土壤剖面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递减的趋势,其中以050 cm含量较高,50 cm以下土层TOC含量逐渐递减。(3)与苜蓿-苜蓿相比,苜蓿地轮作其他粮食作物后0200 cm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含量(ROC)表现为:L-L(苜蓿-苜蓿)>L-F(苜蓿-休闲)>L-C(苜蓿-玉米)>L-M(苜蓿-谷子)>L-W(苜蓿-小麦)>L-P(苜蓿-马铃薯)。ROC在0200 cm土壤剖面呈现由表层向下层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以030 cm含量较高,30110 cm土层小范围波动上升,110200 cm土层ROC含量逐渐递减。(4)与苜蓿-苜蓿相比,苜蓿地轮作其他粮食作物后0200 cm土层腐殖质有机碳含量(HOC)均呈下降趋势,表现为:L-L(苜蓿-苜蓿)>L-M(苜蓿-谷子)>L-C(苜蓿-玉米)>L-F(苜蓿-休闲)>L-W(苜蓿-小麦)>L-P(苜蓿-马铃薯)。HOC在0200 cm土层中呈现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波动递减的趋势,且各处理间HOC含量差值较小,其中以010 cm含量较高,10cm以下土层HOC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5)与苜蓿-苜蓿相比,苜蓿地轮作其他粮食作物后0200 cm土层热水提取有机碳含量(HWC)均呈下降趋势,表现为:L-L(苜蓿-苜蓿)>L-C(苜蓿-玉米)>L-F(苜蓿-休闲)>L-W(苜蓿-小麦)>L-M(苜蓿-谷子)>L-P(苜蓿-马铃薯)。HWC在0200 cm土层中呈现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波动递减的趋势,050 cm土层HWC含量较高,各处理在50170cm土层HWC含量差值较大。(6)与苜蓿-苜蓿相比,苜蓿地轮作其他粮食作物后0200 cm土层轻组有机碳含量(LFOC)均呈上升趋势,表现为:L-M(苜蓿-谷子)>L-F(苜蓿-休闲)>L-P(苜蓿-马铃薯)>L-W(苜蓿-小麦)>L-C(苜蓿-玉米)>L-L(苜蓿-苜蓿)。LFOC在0200 cm土壤剖面呈现由表层向下层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以080 cm土层LFOC含量较高,80 cm以下土层LFOC含量逐渐递减;与苜蓿-苜蓿相比,苜蓿地轮作其他粮食作物后0200 cm土层重组有机碳含量(HFOC)均呈下降趋势,表现为:L-F(苜蓿-休闲)>L-L(苜蓿-苜蓿)>L-C(苜蓿-玉米)>L-M(苜蓿-谷子)>L-W(苜蓿-小麦)>L-P(苜蓿-马铃薯)。HFOC在0200 cm土层中呈现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波动递减的趋势,其中030 cm土层HFOC含量较高,30 cm以下土层与表层HFOC含量差值较小。(7)粮草轮作系统中苜蓿连作有利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提高,碳库管理指数表现为苜蓿连作明显优于苜蓿-作物轮作模式。
张彦虎[8](2015)在《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同时也是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的最大边疆省区。因此,农牧业不仅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广大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疆农牧业发展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常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取向的绿洲农业日益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不可持续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极为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进一步威胁到绿洲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以转场游牧、靠天养畜为特征的新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不仅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牧民定居增收,而且由于缺乏对草场的科学养护改良,直接导致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退化。因此,从目前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增收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综观国内外各种持续(替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唯有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同时促进农牧业产出和收入稳定增长,还能减少中间能耗和污染、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符合新疆当前实际的综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以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对此的研究和关注都较为不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梳理,同时结合新疆发展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以及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功能、效益状况以及相应技术支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创新运用了非平衡生态理论、单位面积能值比较分析等最新理论方法,而且通过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对草地农业模式这一农牧结合、系统耦合综合农业系统的研究探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体来说,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现实背景的深入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等的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深入揭示草地农业模式内涵、功能及作用的同时,结合新疆区域经济、生态等特点,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城镇景观草坪等的四种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再次,选择新疆典型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运用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对当地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牧)业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以验证草地农业模式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最后,对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从多个方面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模式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新疆农牧业发展中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方式与结构严重失衡,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不可持续因素日益累积。因此,急需加快建立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修复治理其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草地农业具有多种实践发展模式类型,对此依据新疆发展实际和构建原则,结合新疆不同地区的经济、生态等特点,可以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等的四类主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3)新疆典型地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农业模式比常规农(牧)业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和比较优势。无论是运用投入产出法还是能值分析法,其比较分析结果都是一致的;(4)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对其的政策支持、技术保障急需加强。这也是增强农牧民发展意愿,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重要支撑条件。
邢福,周景英,金永君,孙璐,张建峰,岳伟,宝桩,倪楠,钱英[9](2011)在《我国草田轮作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概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力推行草田轮作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概括了我国从作物连作制出现到草田轮作的发展历史;归纳了草田轮作的增产、减少病虫害及杂草危害、改土肥田、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黑麦草→水稻"轮作等7个主要草田轮作模式;以草地农业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结构调整、水土保持和农牧民致富需求阐述了大力推行草田轮作的现实必要性;从政策保障、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3个方面论述了实行草田轮作的可行性;分析了我国2次"种草高潮"的经验得失,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加强农业结构优化研究、草田轮作模式构建与示范以及满足草田轮作需要的作物及牧草品种选育等建议。
李佳[10](2011)在《陇东黄土高原牧草生产力和土壤碳库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草地农业系统在当地已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研究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甘肃环县曲子镇开展了牧草生产力、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和土壤碳库动态的研究,并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关化学分析,旨在为当地实施草地农业提供参考。现将主要结论报告如下:1.在参试的10种作物中,玉米(Zea mays)的干物质产量最高,达10.7t/hm2;以下依次为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8.4t/hm2,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7.6t/hm2,单播合草7.4t/hm2,湖南稷子(Echinochloa crusgalli) 7.2t/hm2,谷子(Setaria italica) 6.3t/hm2,燕麦(Avena sativa) 4.7t/hm2,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 3.9t/hm2,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间作的合草2.9t/hm2,大显(Glycine max) 1.7t/hm2。2.水分利用效率依然是玉米最高,达34.05 kg/hm2·mm,按由高到低的顺序,以下依次为单播合草29.13kg/hm2·mm,苏丹草23.28kg/hm2·mm,湖南稷子20.50kg/hm2·mm,谷子19.99kg/hm2·mm,紫花苜蓿19.79kg/hm2·mm,燕麦19.22kg/hm2·mm,与箭筈豌豆间作的合草13.84kg/hm2·mm,红豆草9.87kg/hm2·mm,大豆5.72kg/hm2·mm。3.作物生长季内的降雨无法满足其生长,需要消耗一部分土壤储存水。生长季内土壤0-60cm土层的水分含量与同期降雨量的分布规律密切相关,呈现有规律的季节变化,60-200cm土层的储存水量相对稳定。4.作物收获后,0-60cm土壤总碳密度为131.08-149.19Mg/hm2,与播种前无显着差异(P>0.05);但在0-30cm土层,因作物而异,紫花苜蓿田显着高于其他牧草田,其次是苏丹草田,而与箭筈豌豆间作的合草田土壤总碳密度最低。与种植前相比,紫花苜蓿田、玉米田、苏丹草田、湖南稷子田和大豆田5种作物田0-20cm土层轻组碳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各作物田20-60cm土层轻组碳含量,在种植前后均无显着差异(P>0.05)。0-60cm土层土壤颗粒有机质碳含量和矿质结合态碳含量在牧草种植前后均无显着变化(P>0.05)。
二、论粮草轮作在建设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粮草轮作在建设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
1.5.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和法律的规制 |
1.5.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
1.5.4 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研究 |
1.5.5 农业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
1.5.6 研究述评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田退水污染 |
2.1.2 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2.2 基础理论 |
2.2.1 景观格局与过程耦合理论 |
2.2.2 “源-汇”景观理论 |
2.2.3 时间与空间尺度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分析框架 |
2.3.2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4 案例分析 |
2.4.1 相关案例分析 |
2.4.2 相关案例与本研究关系 |
3 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选择及多尺度研究分析 |
3.1.1 研究区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3.1.2 村域作为研究范围的必要性 |
3.1.3 韦桥村农田退水过程多尺度研究分析 |
3.2 韦桥村所在区域概况 |
3.2.1 地理区位 |
3.2.2 气候条件 |
3.2.3 土壤植被 |
3.2.4 地形地貌 |
3.2.5 灌排沟渠 |
3.2.6 农业生产 |
3.3 韦桥村所在区域农田退水污染现状研究 |
3.3.1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概况 |
3.3.2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现状 |
3.4 农田退水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
3.4.1 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度 |
3.4.2 排水沟布设不合理 |
3.4.3 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
3.5 本章小结 |
4 韦桥村现状农田景观格局描述及退水污染过程分析 |
4.1 韦桥村景观格局描述 |
4.1.1 土地利用现状 |
4.1.2 景观单元特征描述 |
4.1.3 “源-流-汇”景观格局识别 |
4.2 韦桥村农田退水过程分析 |
4.2.1 农田退水水文循环过程分析 |
4.2.2 农田汇水单元划分 |
4.2.3 农田汇水单元划分等级 |
4.3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源-汇”景观格局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韦桥村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5.1 韦桥村农田景观格局优化 |
5.1.1 关键景观单元的识别 |
5.1.2 景观格局的优化 |
5.2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的选取及应用 |
5.2.1 “源”景观优化策略 |
5.2.2 “流”景观优化策略 |
5.2.3 “汇”景观优化策略 |
5.2.4 “流-汇”景观综合优化策略 |
5.3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整合 |
5.3.1 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总体目标 |
5.3.2 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
5.3.3 农田退水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整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2)陇东旱塬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与粮食作物轮作系统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粮草轮作研究进展 |
2.1.1 粮草轮作概念及原理 |
2.1.2 粮草轮作的起源与发展 |
2.2 粮草轮作模式与生产力 |
2.3 粮草轮作模式与土壤水分和作物水分利用 |
2.4 粮草轮作模式与光能截获和利用 |
2.5 粮草轮作模式与能量利用和经济效益 |
2.6 陇东旱塬发展粮草轮作的意义 |
2.6.1 陇东旱塬区自然状况 |
2.6.2 陇东旱塬区粮草轮作发展意义 |
2.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8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9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3.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4.1 干物质及籽粒产量 |
3.4.2 含氮量测定 |
3.4.3 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 |
3.4.4 株高和叶面积指数 |
3.4.5 光合有效辐射 |
3.4.6 能量数据计算 |
3.4.7 经济效益 |
3.4.8 生态效能指数 |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不同粮草轮作系统生产力研究 |
4.1 作物干物质积累动态 |
4.2 作物经济产量 |
4.3 作物粗蛋白产量 |
4.4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生产力表现 |
4.5 讨论 |
4.5.1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 |
4.5.2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粮草轮作系统水分利用研究 |
5.1 作物播种期和收获期土壤剖面水分含量 |
5.2 不同轮作模式下作物生长阶段土壤贮水量变化 |
5.3 作物耗水量 |
5.4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
5.5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6 讨论 |
5.6.1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5.6.2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粮草轮作系统光能利用研究 |
6.1 作物不同生育期株高变化 |
6.2 作物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变化 |
6.3 各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群体冠层PAR截获率 |
6.4 作物群体冠层PAR截获量 |
6.5 作物光能利用效率 |
6.6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PAR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
6.7 讨论 |
6.7.1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后茬作物PAR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
6.7.2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系统PAR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
6.8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粮草轮作系统能量利用及经济效益研究 |
7.1 作物能量投入 |
7.2 作物能量产出 |
7.3 作物经济收益 |
7.4 作物生态效能指数 |
7.5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能量投入 |
7.6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生态效能 |
7.7 讨论 |
7.7.1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系统能量投入的影响 |
7.7.2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系统经济效益的影响 |
7.7.3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系统生态效能的影响 |
7.8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黑庄户鲁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引发的城市问题使人居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
1.1.2 城市居民的生活价值观念与生活追求的转变 |
1.1.3 都市农业对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且为园林景观提供更多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都市农业相关概念 |
2.1.1 都市农业 |
2.1.2 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农区农业 |
2.1.3 都市农业景观 |
2.1.4 都市农业的特征与功能 |
2.2 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 |
2.2.1 国外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
2.2.2 我国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
2.2.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都市农业带来的启示 |
2.3 郊野公园相关概述 |
2.3.1 郊野公园 |
2.3.2 郊野公园的功能 |
2.4 郊野公园发展概述 |
2.4.1 国外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
2.4.2 国内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
2.4.3 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小结 |
3 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
3.1 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
3.1.1 景观生态学 |
3.1.2 有机疏散理论 |
3.1.3 需求层次理论 |
3.1.4 色彩心理学 |
3.1.5 可持续景观理论 |
3.2 都市农业景观的应用类型 |
3.2.1 农业公园 |
3.2.2 庭院园艺 |
3.2.3 都市农业园区 |
3.2.4 森林公园 |
3.2.5 农业观光园 |
3.3 郊野公园使用情况研究 |
3.3.1 使用人群分析 |
3.3.2 使用需求分析 |
3.4 基于都市农业理念进行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意义 |
3.4.1 郊野公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4.2 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发展的优势 |
3.4.3 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3.4.4 都市农业理念运用于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可行性 |
3.5 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的发展前景 |
3.5.1 经济角度 |
3.5.2 社会角度 |
3.5.3 生态角度 |
3.5.4 城市角度 |
4 相关案例分析 |
4.1 嘉北郊野公园 |
4.1.1 项目背景 |
4.1.2 规划设计分析 |
4.1.3 可借鉴之处 |
4.2 衢州鹿鸣公园 |
4.2.1 项目背景 |
4.2.2 规划设计分析 |
4.2.3 可借鉴之处 |
4.3 天津西青郊野公园 |
4.3.1 项目背景 |
4.3.2 规划设计分析 |
4.3.3 可借鉴之处 |
4.4 底特律都市农业广场(Lafayette Greens) |
4.4.1 项目背景 |
4.4.2 规划设计分析 |
4.4.3 可借鉴之处 |
4.5 库肯霍夫公园 |
4.5.1 项目背景 |
4.5.2 规划设计分析 |
4.5.3 可借鉴之处 |
4.6 小结 |
5 基于都市农业理念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5.1 规划设计原则 |
5.1.1 生态性原则 |
5.1.2 地域性原则 |
5.1.3 参与性原则 |
5.1.4 景观连续性原则 |
5.1.5 可持续性原则 |
5.2 规划设计策略 |
5.2.1 构建流畅的交通体系与完善的游览体系 |
5.2.2 保留地域特色,延续场地记忆 |
5.2.3 坚持生态优先,营造可持续景观 |
5.2.4 复合场地功能,提高公众参与性 |
5.3 规划选址与规模 |
5.3.1 选址 |
5.3.2 郊野公园规模与其设施的设置 |
5.4 借鉴都市农业景观要素的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
5.4.1 农田景观 |
5.4.2 植物迷宫 |
5.4.3 观光温室 |
5.4.4 生态餐厅 |
5.4.5 生态停车场 |
5.4.6 可移动温室 |
5.4.7 立体农业 |
5.4.8 五彩果园 |
5.4.9 垂钓园 |
5.5 基于都市农业的郊野公园前期规划建设与后期管理 |
5.5.1 前期规划建设 |
5.5.2 后期管理 |
6 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鲁店公园设计方案 |
6.1 背景与上位规划研究 |
6.1.1 场地区位 |
6.1.2 项目背景 |
6.1.3 上位规划 |
6.1.4 周边交通 |
6.1.5 周边协作功能 |
6.2 场地解读 |
6.2.1 现状用地 |
6.2.2 现状地形 |
6.2.3 现状水系 |
6.2.4 现状建筑 |
6.2.5 现状植被情况 |
6.2.6 场地文化 |
6.3 设计愿景与策略 |
6.3.1 设计定位 |
6.3.2 设计愿景 |
6.3.3 设计策略 |
6.3.4 设计依据 |
6.4 总体方案 |
6.4.1 景观结构 |
6.4.2 功能分区 |
6.4.3 景点布局 |
6.5 分区规划 |
6.5.1 农林体验区 |
6.5.2 休闲鱼塘区 |
6.5.3 浪漫田园区 |
6.5.4 滨湖游乐区 |
6.5.5 森林游憩区 |
6.6 专项设计 |
6.6.0 交通设计 |
6.6.1 铺装设计 |
6.6.2 竖向设计 |
6.6.3 水系设计 |
6.6.4 都市农业景观设计 |
6.6.5 植物种植设计 |
6.6.6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 |
6.6.7 配套设施设计 |
6.6.8 照明设计 |
6.6.9 智慧公园设计 |
6.6.10 公园活动策划 |
6.7 技术经济指标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生态农业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面临生产压力和污染问题 |
1.1.2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 |
1.1.3 农业在园林景观中的不断发展 |
1.1.4 相关政策为农业公园发展提供支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解读 |
2.1 生态农业 |
2.1.1 概念 |
2.1.2 基本特征 |
2.1.3 发展现状 |
2.1.4 建设原则 |
2.2 都市农业 |
2.2.1 概念 |
2.2.2 基本特征 |
2.2.3 发展现状 |
2.3 都市农业公园 |
2.3.1 概念 |
2.3.2 基本特征 |
2.3.3 相关理论进展 |
2.3.4 相关实践进展 |
2.3.5 功能定位 |
2.3.6 国内都市农业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
2.4 概念整合 |
2.5 小结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国内案例分析 |
3.1.1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扩建项目 |
3.1.2 衢州鹿鸣公园 |
3.2 亚洲国家案例分析 |
3.2.1 泰国Coro都市农业种植园 |
3.2.2 菲律宾阿纳纳斯新社区 |
3.3 欧美国家案例分析 |
3.3.1 生产性城市Fayetteville 2030城市规划愿景 |
3.3.2 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都市农业广场Lafayette Greens |
3.3.3 比利时Parckfarm都市农业公园 |
3.3.4 卡尔德斯德蒙特维蔬果园灌溉系统改造 |
3.3.5 日尔兰公园 |
3.4 小结 |
4 生态农业背景下的都市农业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4.1 规划设计原则 |
4.1.1 生态优先原则 |
4.1.2 突出区位地域优势 |
4.1.3 便于维护管理 |
4.1.4 人性化原则 |
4.1.5 统筹兼顾原则 |
4.1.6 美学原则 |
4.2 规划设计方法 |
4.2.1 功能组织 |
4.2.2 空间布局设计 |
4.3 规划设计策略 |
4.3.1 园区水体管理策略 |
4.3.2 生态农业管理策略 |
4.4 小结 |
5 南京市江心洲都市农业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5.1 规划背景与上位政策 |
5.1.1 规划建设背景 |
5.1.2 上位发展规划 |
5.1.3 洲内基础条件分析 |
5.2 场地现状分析 |
5.2.1 土地利用 |
5.2.2 现状高程 |
5.2.3 现状水系 |
5.2.4 现状交通 |
5.2.5 潜在使用人群 |
5.2.6 农业资源与产业基础 |
5.2.7 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 |
5.2.8 场地现状条件的不足 |
5.3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
5.3.1 项目定位 |
5.3.2 总体方案 |
5.3.3 功能分区 |
5.3.4 交通组织 |
5.3.5 基础设施 |
5.4 分区规划 |
5.4.1 休闲游憩区 |
5.4.2 湿地净化区 |
5.4.3 农业生产区 |
5.4.4 农业科普区 |
5.4.5 森林涵养区 |
5.4.6 连接过渡区 |
5.5 专项设计 |
5.5.1 生产专项 |
5.5.2 水体专项 |
5.5.3 水体设计 |
5.5.4 种植专项 |
5.5.5 构筑物专项 |
5.5.6 节庆设计 |
5.5.7 用地平衡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黄土高原西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苜蓿种植年限和轮作模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5 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计算方法 |
2.6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 |
3.2 不同粮草轮作系统对土壤碳组分响应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替代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业模式研究现状 |
1.2.2 草地农业功能与草原退化治理研究现状 |
1.2.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
1.2.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持续农业与循环农业 |
2.1.2 生态农业与草地农业 |
2.1.3 新疆草地农业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
2.1.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2.2.4 能值分析理论 |
2.2.5 干旱区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的作用分析 |
3.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与经济状况分析 |
3.1.1 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
3.1.2 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2 当前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当前新疆农牧业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
3.2.2 绿洲农业结构单一,能耗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
3.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草场超载、退化严重 |
3.2.4 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
3.3 发展草地农业对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
3.3.1 引草入田、草田轮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
3.3.2 建设人工草地,改良治理草场,支撑发展 |
3.3.3 农牧结合,有机循环,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 |
4.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4.1.1 遵循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发挥综合效益 |
4.1.2 因地制宜,科技驱动,以效益与市场为导向 |
4.1.3 科学引导,加强服务,扶持农户发展草地农业 |
4.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选择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
4.2.1 新疆不同地区生态、地理区位差异显着 |
4.2.2 新疆不同地区经济、农牧业发展差异显着 |
4.2.3 基于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
4.3 构建以草田轮作与中低产田种草养殖的种植业生态模式 |
4.3.1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提出 |
4.3.2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3.3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4 构建以林果草畜共育和有机循环的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 |
4.4.1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提出 |
4.4.2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4.3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5 构建以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飞播补种结合的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 |
4.5.1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
4.5.2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5.3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6 构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 |
4.6.1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 |
4.6.2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6.3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
5.1 绿洲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
5.1.1 流域概况及绿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2 流域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
5.1.3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投入比较分析 |
5.1.4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
5.1.5 基于能值理论的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
5.1.6 农户对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
5.1.7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
5.2 畜牧业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尼勒克县为例 |
5.2.1 尼勒克县概况及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
5.2.3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投入比较 |
5.2.4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
5.2.5 基于能值理论的尼勒克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
5.2.6 牧户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
5.2.7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实践及模式借鉴 |
6.1 美、荷、日、法等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1 美国、荷兰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2 日本、法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3 上述国家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成效及趋势 |
6.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的发展演变及模式启示 |
6.2.1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
6.2.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6.2.3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模式的成效分析 |
6.3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1 甘肃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2 广东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3 四川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4 兵团草地农业发展的尝试与目标效果 |
6.4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模式借鉴 |
6.4.1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总结 |
6.4.2 发达国家草地农业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6.4.3 相关经验及模式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
7.1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
7.1.1 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政策依据 |
7.1.2 WTO框架下对农业扶持的相关规定 |
7.1.3 支持与保护新疆农业的现实必然性 |
7.2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扶持体系构建 |
7.2.1 政府扶持目标与扶持策略选择 |
7.2.2 加大生态补偿与重点扶持力度 |
7.2.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
7.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技术支撑 |
7.3.1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
7.3.2 草田轮作与田间管理技术 |
7.3.3 林草间作与管理技术 |
7.3.4 牧区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
7.3.5 饲草料收储加工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
8.2.2 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支撑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
8.2.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化水平 |
8.2.4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水平 |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9)我国草田轮作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概览(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轮作制的发展与研究历史 |
1.1 我国古代农耕制度演变及草田轮作制的出现 |
1.2 我国当代草田轮作的发展历程 |
2 草田轮作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
2.1 增产并提高后茬作物品质 |
2.2 减少杂草和病虫害 |
2.3 改土肥田 |
2.4 保持水土 |
3 我国的草田轮作模式 |
3.1 南亚热带地区“黑麦草→水稻”轮作模式 |
3.2 甘肃省“冬小麦→豆科牧草→玉米”等多种轮作模式 |
3.3 陕西等地的“苜蓿→冬小麦”轮作与混作模式 |
3.4 新疆的八区、六区草田轮作模式 |
3.5 东北平原区“玉米→向日葵→草木樨”轮作模式 |
3.6 东北嫩江西岸粮草七区轮作模式 |
3.7 西藏日喀则地区的4年轮作制 |
4 大力推行草田轮作的现实必要性 |
4.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
4.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
4.3 农牧民致富的迫切需要 |
4.4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
5 大力推行草田轮作的可行性 |
5.1 政策保障 |
5.2 草地农业理论指导 |
5.3 技术支撑 |
6 结束语 |
(10)陇东黄土高原牧草生产力和土壤碳库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黄土高原农业系统与水土流失现状 |
2.2 草地农业系统及农区可持续发展 |
2.3 土壤水分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
2.4 土壤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 |
2.5 轮作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3.2.1 试验设计 |
3.2.2 作物田间管理 |
3.3 测定方法 |
3.3.1 气象数据测定 |
3.3.2 植物生长测定 |
3.3.3 土壤含水量测定 |
3.3.4 作物的水分消耗和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3.3.5 作物耗水量和作物蒸散量 |
3.3.6 土壤碳测定 |
3.4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牧草生产力 |
4.1.1 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 |
4.1.2 作物生长天数和降雨量 |
4.1.3 作物产量 |
4.2 土壤水分动态 |
4.2.1 2010年降雨逐日分布 |
4.2.2 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 |
4.2.3 土壤剖面的水分动态 |
4.2.4 生长季内参试作物的水分利用和蒸散量 |
4.3 土壤碳密度及其碳组分 |
4.3.1 土壤碳密度 |
4.3.2 土壤有机碳 |
4.3.3 土壤碳组分 |
第五章 讨论 |
5.1 牧草生产力 |
5.2 牧草水分利用效率 |
5.3 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平衡 |
5.4 土壤碳密度 |
5.5 土壤有机碳 |
5.6 土壤碳组分 |
5.7 今后工作 |
5.8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粮草轮作在建设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D]. 贶聚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陇东旱塬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与粮食作物轮作系统资源利用研究[D]. 邓建强. 兰州大学, 2021(09)
- [3]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黑庄户鲁店公园为例[D]. 曲梦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7)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生态农业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为例[D]. 王思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黄土高原西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苜蓿种植年限和轮作模式的响应[D]. 赵靖静.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8]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9]我国草田轮作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概览[J]. 邢福,周景英,金永君,孙璐,张建峰,岳伟,宝桩,倪楠,钱英. 草业学报, 2011(03)
- [10]陇东黄土高原牧草生产力和土壤碳库动态研究[D]. 李佳. 兰州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