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帕金森病的家系调查

家族性帕金森病的家系调查

一、家族性帕金森病一家系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1](2010)在《一帕金森病大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临床上收集的一个国内少见的帕金森病大家系进行遗传学特征及临床发病特点调查,并尝试定位这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期望发现导致该家系连续几代发病的致病基因,为帕金森病的遗传学研究提供线索。方法:与家系成员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家系成员的遗传学特征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并绘制遗传图谱,同时对该家系发病成员进行病史采集、查体、辅助检查及相关帕金森病量表的测定,总结该家系的发病特点。采集家系成员及部分配偶的外周血,提取白细胞DNA,首先采用PCR-RFLP法及PCR-DNA测序法对目前报道的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突变位点进行筛查;若未发现阳性结果,进一步对目前报道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常见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点进行连锁分析,若这些基因均不支持连锁,则进一步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定位致病基因的大致染色体位点;然后根据定位的染色体位点进行与帕金森病相关致病基因的筛查,明确该家系的具体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创新点:所研究的帕金森病家系为四代发病,家系成员25人中有9人发病,且每代均有发病者,所得的家系资料发病例数多,症状典型,家系资料较为难得;本实验较为系统的对这个帕金森病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定位筛查,为今后帕金森病家系资料的致病基因研究提供了思路;发现了中国人群帕金森病相关基因LRRK2的一个新的突变位点。最终的成果:该家系为一原发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大家系,起病年龄较早,病程进展缓慢,以震颤和强直为主要临床特征,服用左旋多巴有效;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为LRRK2,发现该家系存在LRRK2基因24号外显子Arg1067Gln突变,该突变位点为在中国人群首次报道。

姜立刚[2](2011)在《中国北方一帕金森病大家系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中国北方一个四代多人发病的帕金森病大家系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绘制遗传学图谱,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开展致病基因的研究,为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遗传学线索。方法:对吉林省通化市一个四代33个家系成员中13人发病的罕见PD大家系进行实地调查,与家系成员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搜集临床资料,进行PD量表测定及相关辅助检查,绘制家系遗传学图谱,总结该家系PD发病特点,确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再进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的七个最常见点突变位点的筛查检测,这七个基因突变位点为PARK1第3和4号外显子、PARK5第4号外显子、PARK8第31号外显子和第48号外显子、GIGYF2第2号和14号外显子。同时对该家系进行已知的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D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分别设计跨越PARK1、PARK5这两个染色体位点的STR多态性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创新点:1.对国内罕见的一帕金森病大家系进行了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该家系为一个遗传关系明确、发病人数多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大家系。2.对该帕金森病大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筛查分析,发现第4号染色体的基因突变,为帕金森病的遗传学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丰富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帕金森病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最终的成果:该多代多人发病的PD大家系在国内罕见,临床资料甚为难得,通过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已明确是第4号染色体基因突变,其突变位点是PARK1第4号外显子140bp-180bp166位碱基(T缺失),该基因突变是中国帕金森病的一种少见的遗传类型。

陈玲,陈曦,黎锦如,李冰华,巢银霞[3](2004)在《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和临床特点(附28个家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研究家族性帕金森病 (PD)的遗传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近 5 0多年以来国内报道的所有PD家系的资料 ,分析 2 8个PD家族的起病年龄、遗传方式、临床表现等特点。结果 家族性PD的发病年龄早于人群平均发病年龄 ,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同一家族的患者症状和体征大多相似 ,以震颤为主(6 0 7% ) ,部分家族有早发的遗传特征。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注重对PD患者Ⅰ、Ⅱ级亲属的询问和体检 ,以有利于家族性PD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刘彩霞[4](2016)在《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遗传学研究》文中提出实验背景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Familial cortical myoclonic tremor with epilepsy,FCMTE)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又称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Benigh adult familial myoclonic epilepsy,BAFME),成年期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细微震颤或肌阵挛,以远端为着,伴或不伴癫痫发作,情绪紧张、光刺激或睡眠剥夺时易被诱发,抗癫痫药物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而饮酒或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病程为非进展性。躯体诱发电位显示肌阵挛或震颤来源于大脑皮质。迄今,已有一百多个FCMTE家系被报道,以日本和意大利两国居多,我国所做的相关报道屈指可数。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离子通道缺陷有关,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小脑-丘脑-皮质投射环路中GABA受体的缺陷导致皮质的兴奋性增高有关。目前,国内外遗传分析已经发现了5p15.31-p15、2p11.1-q12.2、3q26.32-3q28、8q23.3-24.1和10p15等多个该病致病基因位点,并且已经对DRPLA基因、CSMD3基因、ACMSD基因等多个候选基因进行研究,但目前仍未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虽然我国对该病的遗传学研究有个别报道,却也只是凤毛麟角。实验目的我实验室对临床发现的一个拟诊的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大家系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和遗传学特征研究,尝试定位或发现这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识别疾病的易感基因,从而对风险人群生活方式及环境因子进一步调整和干预,有利于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实验方法与家系成员沟通,征得受试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收集相关临床信息,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测,对收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该家系的临床特点,确定其遗传方式并绘制受试者的家系图谱。采FCMTE家系患病成员及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利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拟诊的FCMTE家系受试者基因组DNA,选择STR多态性标记物,针对国内外已报道的5个染色体区段(2p11.1-q12.2、5p15.31-p15、8q23.3-q24.1、3q26.32-3q28及10p15对应短臂2-8M区段)进行连锁分析,明确上述染色体区段中是否存在该FCMTE家系的致病基因位点。最后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PCR产物测序法,对先证者BASP1基因、SEMA5A基因和CTNND2基因进行初步筛查,明确上述基因是否存在突变,从而推测其是否可能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实验结果根据详细的病史采集、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我们发现的家系为家族皮质肌阵挛性癫痫家系。该家系4代46人中,8例患病(女6例,男2例),1例(男)可疑,大部分患者伴随头痛症状。该家系患病成员符合FCMTE的诊断标准: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成人发病倾向;呈良性病程;表现为四肢远端的震颤或肌阵挛运动,以双手为着;伴随癫痫发作,表现为强直-阵挛发作;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酒精治疗无效,应用抗癫痫药物有效;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震颤或阵挛来自大脑皮质。将家系受试者就国内外已报道的候选染色体片段进行STR多态性标记物连锁分析发现,选择多个STR标记分别对2p11.1-q12.2、3q26.32-3q28、8q23.3-q24.1、10p15对应短臂2-8M区段进行连锁分析时,当θ=0.0时,LOD值均小于-2,从而否定连锁,说明上述4个染色体区段不是我们所研究的FCMTE家系的致病基因位点。选择12个STR标记针对5p15.31-p15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其中两个STR标记即D5S1957和D5S2095在θ=0.0时,LOD值分别为2.16和1.34,支持致病基因位于该区段。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PCR产物测序法,对先证者BASP1基因、SEMA5A基因和CTNND2基因进行初步筛查时,BASP1基因PCR未扩增出相应产物,故不能对该基因进行突变检测。而对SEMA5A基因和CTNND2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的结果均未发现明确的突变。实验结论通过对家系的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明确了此家系为FCMTE家系,利用基因连锁分析方法,将其致病基因位点初步确定为5p15.31-p15染色体区段。但目前该家系未发现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SEMA5A基因和CTNND2基因存在突变。因FCMTE具有遗传异质性,是否会有其他的致病基因位点或致病基因仍是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但此家系的发现为探索FCMTE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份很好的研究资料。

陈成雨,韩风珍,郑先振,刘琨[5](1997)在《家族性帕金森病一家系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李佳[6](2014)在《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的定位》文中认为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benign adult familial myoclonic epilepsy, BAFM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主要以四肢远端震颤、肌阵挛伴或不伴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综合征。至今,全世界约有100个家系在日本、意大利、荷兰、法国、土耳其及中国等地被相继发现并报道。但本病尚未被纳入到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癫痫综合征的分类当中。本病早期报道源于日本,日本学者Wakeno在1975年报道了一个以家族性震颤和癫痫发作为表现的家系,而后陆续报道了多个类似家系,并经电生理研究确定其震颤均来源于大脑皮质,且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91年Yasuda在报道两个家系的基础上,总结了本病具有良性病程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首次提出了“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的概念。在1999年,Mikami使用连锁分析的方法将患有该病的一个3代27人的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8q23.3-24.1,从而发现了本病的第一个致病基因位点。2003年,Strianon对一个意大利的BAFME家系进行基因连锁分析后发现,其致病基因与2p11-q12.2具有连锁关系,又发现了一个新的致病基因位点,从而说明了该病的遗传异质性。2006年,我国邓飞燕等人通过对一BAFME大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10p15;2010年Depienne等人将一法国FCMTE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5p15.31-p15;2012年Yeetong将一泰国BAFME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3q26.32-3q28。然而,目前为止尚未克隆出该病的致病基因。仅有日本学者Atsushi等人在2003年提出了CSMD3可能为BFAME的致病候选基因。CSMD3是一种编码跨膜蛋白的较大的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8q23.3-q24.1区段,即BAFME被定位的区段。该基因包含73个外显子,长度跨越1.2Mb。主要在成人及胎儿的脑组织中表达。自1991年Yasuda首次提出了BAFME的概念以来,BAFME综合征的研究不超过20余年历史,其中大多为病例报道,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个遗传学研究报道,虽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尚缺乏系统的对BAFME致病基因研究报道。尤其我国对BAFME家系很少有研究报道,对多代多人发病的大家系报道更是少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家系患病人群数量也相对较多,而BAFME的基因突变特点却不明确,因此对于中国BAFME家系的调查研究有很大意义。而且积极开展本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了解本病及其他特发性癫痫的分子发病机制,并为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基础。课题组调查的为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个家系,对家系调查分析后,确诊为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课题组与该家系成员进行沟通并讲述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在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进行遗传学调查、病史采集、临床资料搜集、辅助检查及采集外周血。该家系共4代43人,患者9人,其中男患2人,女患7人。现存4代40人,男女患病机会均等,除第4代尚未到发病年龄外,其余每代均有发病患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患者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左右,呈良性病程。所有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都比较相似,大多以四肢远端震颤为首发症状,随后或几年后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服用抗癫痫药物对缓解症状有效,β受体阻滞剂或饮酒无效,可除外原发性震颤。该家系是一个遗传关系很明确,发病人数较多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BAFME大家系。采集该家系成员及部分成员配偶的外周血,提取白细胞DNA进行致病基因定位研究。实验思路为首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PCR产物测序法对家系中先证者进行BAFME可疑致病基因CSMD3的突变检测;如果结果为阴性,则对已知的BAFME基因进行STR荧光标记物连锁分析,明确是否与目前已知的几个染色体区段连锁,尽可能将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到某个染色体区段;如果结果仍为阴性,与现已知的基因位点均不连锁,致病基因不在几个候选染色体区段,则可以选择全基因组扫描定位法。将致病基因定位在某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后,进行候选基因筛选,选择该区域内与癫痫有关的基因进行突变检测,从而明确该家系的致病基因。首先,应用PCR产物测序分析法对先证者CSMD3基因的73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人类CSMD3gDNA序列进行比较,未发现任何DNA序列变异,既没有发现多态也没有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突变,说明本家系不存在CSMD3基因突变。而后,对目前已报道的5个染色体区段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8q23.3-q24.1、2p11.1-q12.2、3q26.32-3q28、10p15区段的多个STR标记连锁分析结果显示不支持连锁,因此考虑本家系致病基因并不在上述4个染色体区段。而针对5p15.31-p15首先选择了4个STR标记,连锁分析结果表明现不能完全肯定与否定致病基因是否位于该区段,之后,为进一步明确结果,我们在该区段增加了8个STR位点,结果显示,D5S486在θ=0.0时,LOD值为2.8,实验结果支持该家系致病基因与该位点的连锁,考虑致病基因在5p15.31-p15染色体区段。本实验研究了一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临床症状、遗传学特点并定位了致病基因位点。为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研究提供了经验,也为该病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思路,并首次将国内的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5p15.31-p15区段。

代小华[7](2008)在《三种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的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遗传性疾病是人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干扰了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引起的疾病,也是一类能够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疾病。神经系统的遗传病是所有遗传病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是神经系统疾病和医学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神经系统遗传病中,癫痫(epilepsy)占有重要位置,其发病率很高,Fahr病的致残率很高,智力障碍(mental retardation,MR)的发病率也很高,它们是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本论文对上述神经系统遗传病进行分子和细胞遗传研究,以期克隆相关致病基因,同时对克隆的致病基因进行功能研究,揭示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治疗这类疾病奠定基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发作性、复发性和自然缓解性的特点。据估计,癫痫患者约占世界人口的0.5-1%,极大危害人类健康。根据遗传方式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病遗传病、染色体畸变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该病又呈现出高度临床表现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家族性基底节脑血管钙化又称Fahr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锥体外系遗传病,伴随癫痫、运动障碍和智力、意识障碍等发生,大多数家系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也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的报道,具有广泛的遗传异致性。智力障碍,也称精神发育迟缓是指18岁以前发育阶段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原因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许多染色体病伴随智力障碍的发生。(1)在一个来自中国河南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儿癫痫家系中,通过连锁分析排除所有已知癫痫致病基因和已知位点,对该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工作,将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在3号染色体长臂上位于D3S3656和D3S1232标记之间大约10.7Mb的区域(3q26.2—q26.33,所获得的两点最大LOD值是4.13)。这是一个新的癫痫致病基因位点。在定位区段内,共有24个已知基因和24个已知的EST。利用突变体检测技术,我们分析了此区域内的18个可能的候选基因,但是没有发现与疾病相关突变。由于我们定位了一个新的癫痫致病位点,该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克隆新的癫痫致病基因。(2)在河南收集并鉴定了一个5代共31名成员的常染色体显性Fahr病大家系,通过连锁分析排除Fahr病已知致病位点14q13.1-q23.1,对该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工作,将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在8号染色体上两个标记D8S1809和D8S1833之间大约25.0Mb的区域(8p21.2-q11.23),与D8S505紧密连锁,最大两点LOD值是4.10。此位点是世界上第二个Fahr病致病遗传位点。对该区域内的一个在大脑中广泛表达的SNTG1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未发现突变。由于目前还没克隆到Fahr病的相关致病基因,所以本研究为进一步克隆到世界上第一个新Fahr病致病基因奠定了基础。(3)对来自河南的伴随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和手、面部轻微畸形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是9p部分三体综合征。家系1内的先证者除表现出典型的9p部分三体综合征外,同时患有癫痫。经染色体G-显带分析发现家系1内的先证者核型为46,XY,-21,+der(21),t(9;21)。其父亲、伯父为46,XY,t(9;21)平衡易位核型,母亲核型正常,可知异常染色体来自父亲。所以家系1的先证者核型为46,XY,-21,+der(21),t(9;21)pat。而家系2的先证者除表现出典型的9p部分三体综合征外,并伴有皮肤湿疹症状。G显带核型为46,XY,+der(5),t(5;9),其母亲为46,XX,t(5;9)平衡易位核型,父亲核型正常,所以家系2的先证者核型为46,XY,+der(5),t(5;9)mat。进一步的临床调查发现家系1内另有癫痫患者,但G-显带分析发现他们的核型是正常的。而家系2中无其他人有智障及皮肤湿疹症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核型分析结果。染色体断裂点分析表明,家系1内的9p断裂点位于D9S1846与D9S171之间,大约2.9Mb;而家系2内的9p断裂点位于D9S1870和D9S1679之间,大约2.7Mb。两个先征者的精确核型分别是:46,XY,-21,+der(21),t(9;21)(p21.3;q22.3)pat,46,XY,+der(5),t(5;9)(p15.3;p21.3)mat。虽然两个家系内的患者具有相似的9p复制区域24.4/24.7 Mb(9p21.3 to 9pter),但两个家系患者除都具有典型的9p部分三体综合征外,并伴有独特的临床症状。分析发现9p三体与智力障碍相关,9p21.3→9ter这段区域可能存在与智力发育相关的基因。所有这些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阐明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病理学,以及提供更好的遗传咨询和最终发展有效疾病治疗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陈曦,黎锦如,黄俭,陈玲,潘勇辉,陈仰昆,巢银霞[8](2003)在《帕金森病一家系五例报告》文中提出

出良钊[9](2014)在《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家族性CNS HB家系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阐述诊治方法的可行性,探寻发病机制。方法(1)对一个家族性CNS HB的38名家族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筛查。(2)对该家族中7名CNS HB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诊断治疗方法、随访进行描述和分析。(3)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4例进行手术的CNS HB患者的肿瘤组织和6例外伤脑组织(作为对照)进行病理学检查。(4)抽取该CNS HB家系共38位成员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提取DNA和RNA,用PCR方法扩增VHL基因外显子1及2并进行测序;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外周血细胞中VHL mRNA表达水平。(5)对所获取的CNS HB的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脑组织进行蛋白质提取、酶解,应用Label-free蛋白组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1)该家系成员中现存有7例发病,年龄14~53岁,平均36.5岁,外显率10/38(26.3%),男性发病比女性多见(6:4),CNSHB占90%,且多发性HBs占20%;遗传可能来自父系(I2成员)。(2)7例患者均未合并其它部位病变,其中6例为实质性肿瘤,2例为囊性肿瘤;5例患者的肿瘤位于小脑半球、延髓和脑干旁,1例位于颈部脊髓,1例位于视网膜;4例患者共进行7次显微手术,切除血管母细胞瘤10枚,术后随访8年;先证者在术后6年异位复发,未予处理,继续随访;1例进行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瘤;2例症状不明显进行随访在随访中未见新发病灶,原病灶也未增大;复发率为42.8%(3/7)。(3)病理学特征:HE染色可见肿瘤由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间质细胞构成,胞浆呈空泡状或泡沫状,未见异型核的瘤细胞。波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α抑制素、烯醇化酶染色在HB间质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 CD31、CD34及vimentin在HB内皮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但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角蛋白抗原、上皮膜抗原染色在CNS HB表达均呈阴性。Ki-67标记指数,除1例第二次手术为2%,余均为l%。电镜观察:可见内皮细胞呈扁平形,较幼稚,细胞核较大,染色淡,胞浆内可见到Weibel-Palade小体;周细胞位于内皮细胞外侧,靠近血管腔,体积较内皮细胞小,核呈卵圆形,细胞浆较少,细胞周围有一层完整的基底膜包绕。间质细胞呈椭圆形,表面不规则,细胞核大,染色深,细胞浆中有丰富的脂滴空泡。(4)在此CNS HB家系成员中,7位发病者在VHL外显子1均测出位为5’端非编码区第19位核苷酸发生A→G的突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HL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其中家系成员中已发病者VHL基因mRNA表达水平(0.062)与未发病者(0.26)比下降更为明显。(5)分离鉴定出CNS HB组可信蛋白和肽段分别为385和2195个;正常组可信蛋白和肽段分别是663和3662个。定量分析、差异匹配筛选出差异蛋白只在CNS HB中表达的有3个(vimentin、TPM4及SERPING1);在HB和对照组织中都表达的13个蛋白质中,有3个蛋白在HB组织中表达上调(HBB、ALB及HBD)、11个蛋白表达下调(如HSP、ATP、PEBP1、FTL、SOD2、PARK7、KRT1Keratin、Putative等);只在对照组织中表达的有3个蛋白(Tubulin beta-4chain、14-3-3及CA1)。在GO功能分析中,参与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析提示,生物学过程正负调控、刺激应答、生物粘附、免疫系统过程的功能明显增强和代谢过程、发育过程、信号传递、细胞进程功能的降低与家族性CNS HB形成有关。在基因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分析得出,生物趋化活性功能只在肿瘤组出现;而翻译调节活性功能在肿瘤组中缺失;在细胞成分分析(CC)结果显示在CNS HB组织中细胞外区、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神经突触部分和神经元突触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应用COG分析(蛋白相邻类的聚簇)得出结果是:“核染色质结构和动力学”(B类)与“细胞动力学”(N类)功能只在CNS HB组织中发现;但是“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分解”(D类)、“辅酶的转运和新陈代谢”(H类)、“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和“转运及分解代谢”(Q类),这些功能只在正常对照组中出现,因此我们推测家族性CNS HB的发生、发展、易反复复发可能与B类和N类功能表达上调,D类的失控、H类和Q类的功能异常相关。同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1、组蛋白H2A、SERPING l、原肌球蛋白α-4、波形蛋白仅在CNS HB中表达,这5个蛋白可能是直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原肌球蛋白4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迁移、分化和树突状细胞的高表达、调节蛋白酶活性等来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复发;H2A高表达和PCBPl的调节活性的丧失,激活缺氧信号通路,上调HIF-la,促使间质细胞向外分泌EPO及VEGF和α-珠蛋白mRNA的不稳定,促进HB的形成。SERPINGl基因在CNS HB中显着上调可能是促进该肿瘤生长及瘤周水肿的原因之一。PURA所起到的转录、翻译调节活性在CNSHB中的缺失或失调,导致细胞增殖、生长异常、神经元变性坏死、血管平滑肌和α-肌动蛋白基因的转录活性不能被抑制,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结论(1).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是严重危害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一种具有遗传性的VHL病;发病年龄较轻,多发病灶,易复发,对于每个怀疑有家族史的CNSHB患者都要对其家系成员进行普查,包括影像学、基因生物学及蛋白组学检测。(2).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即VHL病的正确诊断需要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MRI检查和病理学检测以及VHL基因检测。一旦确诊为VHL病,则要终生随访。(3).家族性CNS HB患者的发病与VHL基因的突变有关,外周血VHL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可做为该病的诊断依据及预后判断指标之一。(4).显微手术切除是CNS HB主要治疗手段,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作为补充治疗方法,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病灶小的可进行密切追踪随访,生物免疫靶向治疗研发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5).在CNS HB组织的生物活动过程中正负调控、刺激应答、生物粘附、酶调节活性、结构分子活性、免疫系统进程等功能明显上调,而且化学趋化活性、核染色质的结构和动力学、细胞运动功能只存在于CNS HB肿瘤中;但是翻译调节活性、细胞周期控制、代谢过程、发育过程、信号传递、细胞和染色体分裂等功能却较正常脑组织是下调或丧失。在参与这些功能信息中最有代表性、并且是首次发现与CNS HB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蛋白有: HMGB1、TPM4、H2A、PCBPl、SERPINGl、PURA;另外Vimentin的高表达与CNS HB致病的关系密切,他与CNS HB干细胞起源有关,这与文献报道相似。(6).家族性CNS HB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通路共同作用的复杂病理过程。

滕国栋[10](2014)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汉族瘢痕疙瘩家系基因多态性及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瘢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创伤后引起的皮肤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改变的统称。瘢痕过度生长,出现外形破坏及功能障碍就会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伤害。这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它们统称为病理性瘢痕。对于病理性瘢痕特别是瘢痕疙瘩的病因及治疗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和标准。瘢痕疙瘩以散发为主,但存在于各种族,且有种族差异并有遗传倾向。家族性发病虽然占比不高,但在研究瘢痕疙瘩的病因学中却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既往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其在家族性发病中的遗传规律,并通过基因研究技术(如全基因组关联、基因芯片技术等)在瘢痕疙瘩患者不同人种、地区的群体中发现了众多的易感基因位点及相关基因(如:rs980504、rs1866744、P53、HLA、TGF-β系列、SMAD系列等等),并对他们的作用机制及表达产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瘢痕疙瘩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关于瘢痕疙瘩的病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大量中国汉族的病理性瘢痕患者中,亦有学者研究并验证了部分易感基因位点的存在。但对汉族人群的基因变异位点进行检测并不多见。我们对临床工作中筛选的四例瘢痕疙瘩家系进行了全面的临床调查,并对其中一例家系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一些具有遗传特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他形式的基因变异。随后对这些变异位点在散发的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患者中进行了部分的验证工作,以期探索这些基因变异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一部分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资料采集及遗传学分析目的:对四例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成员进行临床调查并分析其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信息及临床资料,对141名调查家系成员,其中瘢痕疙瘩22人进行临床调查;绘制家系图谱,运用遗传学方法分析其遗传模式并总结家系内该病的临床特征。结果:四个汉族瘢痕疙瘩家系均为四代以上家系;三代发病家系3例与四代发病家系1例;家系内发病率20.6%,男性发病率18.3%,女性发病率23.4%,前胸部发病率40.9%;家系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完全,总体不外显率12%。结论:这四个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模式与其他报道相似,发病率无性别差异但有发病部位差异,家系调查有助于揭示瘢痕疙瘩的遗传学特点。第二部分瘢痕疙瘩家族血液样本的dna提取及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目的:应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一例瘢痕疙瘩家系成员进行dna测序,筛选致病基因的突变信息。方法:收集瘢痕疙瘩家系资料及临床信息,采集家系特定成员外周静脉血样5份,其中4例瘢痕疙瘩患者,1例正常人,提取其dna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并设计软件分析比对,筛选疾病相关序列突变及致病基因信息。结果:筛选出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27个,插入缺失变异9个,大结构变异2个,拷贝数变异15个,关联至51个基因,通过go注释和pathway分析筛选出19个与瘢痕疙瘩密切相关的基因。结论:本组家系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完全,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筛选出新的与瘢痕疙瘩疾病密切相关的基因,为瘢痕防治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第三部分四个snps位点在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人群中的检测和分析目的:通过对四个新发现的与家系瘢痕疙瘩相关的snps位点在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患者人群基因分型进行检测,验证snps对疾病的影响。方法:在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四个snps作为目的位点。收集71例瘢痕疙瘩和5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外周血液样本,提取dna后运用pcr-massarray技术对snps的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在rs181924090(p=0.0075),rs183178644(p=0.0151)、rs151091483(p=0.0073)位点检测中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有显着差别,在rs141156594(p=0.789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s181924090(11p15.5,sirt3)、rs151091483(17p13.1,myh8),rs183178644(6p25.3,hus1b)是新的可能与瘢痕疙瘩(肿瘤特性)和增生性瘢痕(挛缩特性)相关的突变位点及基因。rs141156594(18q22.2,rttn)位点及其相应的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瘢痕早期的异常增生和创面修复过程相关。

二、家族性帕金森病一家系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族性帕金森病一家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帕金森病大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综述
    综述1 家族性帕金森病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PD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
        3 其它遗传类型遗传性PD
    综述2 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学检测
        1 遗传性疾病基因筛查常用的实验方法
        2 遗传性疾病分子分型和分子诊断的相关实验技术原理
        3 家系资料研究的注意事项
    综述3 帕金森病遗传学研究候选基因选择策略
        1 帕金森病家系根据孟德尔遗传方式选择候选基因
        2 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易感基因的选择方向
        3 根据发病年龄选择候选基因
        4 根据患病人群或地域选择候选基因
第2章 帕金森病家系的遗传特征、临床特点调查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家系调查
        2 临床资料整理
    结果
        1 家系成员发病特点总结
        2 家系发病成员临床资料分析(见表2.2)
    讨论
    小结
第3章 帕金森病家系的DNA 提取、常见点突变位点的筛查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各样本DNA 与紫外分光光度计下分析样本浓度(表3.5)
        2 PARK1 exon3 及 exon4 酶切结果
        3 PARK5 exon4 酶切结果
        4 PARK8 exon31 酶切及测序结果
        5 PARK8 exon48 测序结果
    讨论
    小结
第4章 帕金森病家系常见致病基因染色体位点连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5章 帕金森病家系LRRK2 基因突变筛查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与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2)中国北方一帕金森病大家系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篇 综述
    综述1 帕金森病:病因学、发病机制和基因治疗的前景
        1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1.1 年龄与环境因素
        1.2 遗传因素
        1.3 线粒体功能缺陷
        1.4 氧化应激及泛素-蛋白酶体功能异常
        2 临床表现
        3 基因治疗
        4 结论
    综述2 家族性帕金森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综述3 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策略和方法
        1 直接诊断策略
        1.1 基因背景清楚的点突变具体检测方法
        1.2 基因背景未知的点突变检测
        2 基因多态性连锁分析与关联分析
        2.1 多态性
        2.2 基因多态性连锁分析
        2.3 基因多态性关联分析
第2篇 帕金森病家系的遗传特征、临床特点调查分析
    前言
    第1节 吉林省通化市一帕金森病大家系的家系调查和临床表现
        1 材料与方法
        2 小结
    第2节 一帕金森病大家系帕金森病先证者头部MRI表现
        1 内容及方法
        1.1 内容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3篇 帕金森病家系的DNA提取、常见点突变位点的筛查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PARK1-E3扩增结果见图2.1
        2.2 PARK1-E4扩增结果见图2.2
        2.3 PARK5-E4扩增结果见图2.3
        2.4 PARK8-E31扩增结果见图2.4
        2.5 PARK8-E48扩增结果见图2.5
        2.6 GIGYF2基因
    3 讨论
    4 小结
第4篇 帕金森病家系常见致病基因染色体位点连锁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DNA提取结果
        2.2 STR位点分型结果
        2.3 分型结果图形模式
        2.4 分型结果表格模式
        2.5 各STR标记处的LOD值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发表文章
    参加课题
致谢

(3)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和临床特点(附28个家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发病年龄分布
    1.3 遗传特点
    1.4 临床表现
2 讨 论

(4)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遗传疾病常用的基因学检测方法和原理
        1.1.1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1.1.2 连锁分析
        1.1.3 全基因组扫描
    1.2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研究概况
        1.2.1 发病机制
        1.2.2 神经病理改变
        1.2.3 临床表现
        1.2.4 辅助检查
    1.3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2章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家系的遗传特征和临床特点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家系调查
        2.2.2 辅助检查资料
    2.3 家系调查结果
    2.4 讨论
    2.5 家系临床资料收集心得与小结
第3章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家系致病基因位点连锁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与样品采集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2.4 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及软件
        3.2.5 实验步骤
        3.2.5.1 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3.2.5.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2.5.3 PCR反应
        3.2.5.4 PCR产物处理、毛细管电泳及结果收集
        3.2.5.5 基因型分析
        3.2.5.6 连锁分析
    3.3 结果
        3.3.1 紫外分光光度计下DNA检测结果
        3.3.2 基因分型结果
        3.3.3 连锁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实验心得与小结
第4章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家系候选基因筛查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试剂
        4.2.4 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
        4.2.5 引物设计与合成
        4.2.6 实验流程
        4.2.7 实验步骤
        4.2.7.1 基因组DNA提取
        4.2.7.2 PCR检测
        4.2.7.3 电泳分析
        4.2.7.4 PCR产物割胶回收并进行纯化
        4.2.7.5 基因突变检测
    4.3 结果
        4.3.1 DNA提取
        4.3.2 PCR检测
        4.3.3 候选基因生物学分析
        4.3.4 SEMA5A、CTNND2基因突变检测
    4.4 讨论
    4.5 小结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3 实验设计
第二章 综述
    综述 1 癫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 癫痫概述
        2 癫痫的发病机制
        3 癫痫的病理
        4 癫痫的遗传基础
        5 癫痫及其致病基因或致病基因位点
    综述 2 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及其研究进展
        1 临床表现
        2 辅助检查
        2.1 神经电生理
        2.1.1 脑电图
        2.1.2 肌电图
        2.1.3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2.2 影像学
        2.3 神经病理
        3 诊断标准
        4 遗传学研究
        5 治疗及预后
        6 小结
    综述 3 遗传性疾病常用的基因学检测方法及原理
        1 基因突变及缺失的检测
        1.1 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1.1.1 PCR 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法(PCR‐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
        1.1.2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
        1.1.3 PCR 扩增特异的等位基因分析(PCR amplification of specific alleles,PASA)
        1.1.4 PCR‐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
        1.2 基因缺失的检测
        2 连锁分析
        3 全基因组扫描
第三章 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遗传学特征及临床特点调查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及家系调查
        2 临床资料整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家系的 DNA 提取及 CSMD3 基因突变检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仪器
        3 主要实验试剂
        4 使用的软件及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
        5 引物设计
        6 实验内容
        6.1 实验流程
        6.2 实验步骤
        6.2.1 基因组 DNA 提取
        6.2.2 PCR 扩增及测序
        6.2.3 电泳分析
        6.2.4 割胶回收 PCR 产物并纯化
        6.2.5 CSMD3 基因突变检测
    结果
        1 各样本 DNA 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下分析样本浓度(表 4.4)
        2 PCR 检测
        3 CSMD3 基因突变检测
    讨论
    小结
第五章 对已报道 BAFME 致病基因染色体位点的连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仪器
        3 主要实验试剂
        4 使用的软件及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
        5 实验步骤
        5.1 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5.2 PCR 反应
        5.2.1 PCR 反应条件
        5.2.2 3730 测序仪上机反应条件
        5.3 PCR 产物处理、毛细管电泳及结果收集
        5.4 基因型分析
        5.5 连锁分析
    结果
        1 基因分型结果
        1.1 分型结果图形模式
        1.2 分型结果图表模式
        2 连锁分析结果
        2.1 对 8q23.3‐q24.1 染色体区段 STR 分析结果
        2.2 对 2p11.1‐q12.2 染色体区段 STR 分析结果
        2.3 对 3q26.32‐3q28 染色体区段 STR 分析结果
        2.4 对 10p15 对应短臂 2‐8M 区段 STR 分析结果
        2.5 对 5p15.31‐p15 染色体区段 STR 分析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六章 对染色体 5P15.31‐P15 补充连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仪器、实验试剂、使用的软件及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
        3 实验步骤
        3.1 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3.2 PCR 反应
        3.3 PCR 产物处理、毛细管电泳及结果收集
        3.4 基因型分析
        3.5 连锁分析
    结果
        1 基因分型结果
        1.1 分型结果图形模式
        1.2 分型结果图表模式
        2 连锁分析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三种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的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神经系统遗传病概述
    1.2 遗传性癫痫
    1.3 Fahr病
    1.4 智力障碍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原理和研究方法
    2.1 染色体畸变研究方法
    2.2 大规模全基因组扫描和分型的连锁分析
    2.3 测序原理
    2.4 DNA银染分型的技术
3 一中国小儿癫痫家系新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实验讨论
4 一中国Fahr病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实验讨论
5 两染色体畸变伴发智障家系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实验结果
    5.3 实验讨论
6 全文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本文所用到的主要缩略语
附录3 氨基酸缩略语

(8)帕金森病一家系五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讨论

(9)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流行病学调查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二部分 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个体化临床诊治及随访研究
    2.1 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
    2.2 辅助检查
    2.3 治疗方法
    2.4 治疗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部分 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蛋白组学研究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流程
    3.3 实验步骤
    3.4 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创新点
Abstract
致谢
英文缩写词索引
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已完成的发表文章和参编的着作情况
博士学习期间负责和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博士学习期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会议及获得荣誉情况
附录

(10)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汉族瘢痕疙瘩家系基因多态性及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中国汉族KD家系的资料采集及遗传学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KD家族血液样本的DNA提取及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四个SNPS位点在中国汉族KD和HS人群中的检测和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家族性帕金森病一家系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帕金森病大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研究[D]. 张颖. 吉林大学, 2010(08)
  • [2]中国北方一帕金森病大家系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研究[D]. 姜立刚. 吉林大学, 2011(09)
  • [3]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和临床特点(附28个家族分析)[J]. 陈玲,陈曦,黎锦如,李冰华,巢银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03)
  • [4]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遗传学研究[D]. 刘彩霞. 吉林大学, 2016(08)
  • [5]家族性帕金森病一家系调查[J]. 陈成雨,韩风珍,郑先振,刘琨. 新医学, 1997(01)
  • [6]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的定位[D]. 李佳. 吉林大学, 2014(09)
  • [7]三种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的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D]. 代小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8]帕金森病一家系五例报告[J]. 陈曦,黎锦如,黄俭,陈玲,潘勇辉,陈仰昆,巢银霞.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03)
  • [9]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出良钊. 贵阳医学院, 2014(07)
  • [10]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汉族瘢痕疙瘩家系基因多态性及初步研究[D]. 滕国栋.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家族性帕金森病的家系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