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西荆当盆地九里岗组植物化石的新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孟繁松[1](1983)在《鄂西荆当盆地九里岗组植物化石的新资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西中生代含煤地层(香溪群)分布相当广泛,研究历史悠久,其中尤以荆(门)当 (阳)盆地发育最全,厚度最大,植物化石最为丰富,为研究鄂西中生代含煤地层最理想的地区。综合前人的资料,荆当盆地香溪群的划分如下表:
赵璧,陈刚,邹亚锐,万珊,李姜丽,吴奎[2](2021)在《湖北省中生代典型古生物群落及其对古环境的启示刍议》文中指出湖北省中生代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埋藏保存了不同时期和类型的典型古生物化石群落。结合前人成果和近期研究认识,择要介绍湖北省中生代3个代表性化石群落的主要特点,简要分析其古环境和其他方面的科学意义。湖北省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海生爬行动物群体现了该时期全球罕见的海洋高营养级生物的集群活动,其中包含数量类型占优的地方生物湖北鳄类和捕食者鱼龙类、鳍龙类,以及其他伴生生物,呈现较复杂繁荣的生态景观,说明海洋从二叠纪末生物灭绝后的极端恶劣环境已趋向正常化发展。湖北省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植物群具过渡演化特征,但晚三叠世组合含较多南北植物区系过渡分子,侏罗纪植物组合则与西部四川一带的古植物群趋同并暗示炎热干旱气候,指示中扬子北部在造山背景下的多个晚三叠世滨海独立盆地向侏罗世内陆大型盆地演化。湖北省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的新研究证明郧阳盆地是某种产"树枝蛋"类恐龙繁衍后代的重要地点,恐龙蛋有较高孵化率,显示该区海拔、生态、气候适宜产蛋;初步观察产蛋活动具明显周期性,代表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产蛋方式可能与成土事件有一定关联。上述化石群落均具显着科学意义,但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探讨其与现代海洋生态系统起源、卡尼期大洪水、三叠纪末陆地生物灭绝、晚白垩世温室气候等地质事件的关联。另外,今后还需加强对湖北中三叠世石松植物、两栖类化石群落的研究。
孟繁松[3](1987)在《黄陵背斜东西两侧“香溪群”的对比及岩相古地理概要》文中研究表明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以往统称“香溪群”,主要分布于黄陵背斜东西两侧的荆当盆地和秭归盆地。六十年代前后,多数地质工作者以含煤沉积韵律为依据,把秭归、荆当两盆地的“香溪群”各自分为上、中、下三个煤组,并以此进行地层对比。近些年来,不仅在秭归盆地“香溪群”下煤组,而且在荆当盆地“香溪群”中、下煤组都发现大量的晚三叠世动、植物化石,尤其是海相双壳类。从而,“香溪群”的划分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并依此
孟繁松[4](1983)在《鄂西荆当盆地九里岗组植物化石的新资料》文中提出鄂西中生代含煤地层(香溪群)分布相当广泛,研究历史悠久,其中尤以荆(门)当 (阳)盆地发育最全,厚度最大,植物化石最为丰富,为研究鄂西中生代含煤地层最理想的地区。综合前人的资料,荆当盆地香溪群的划分如下表:
孟繁松[5](1991)在《鄂西三叠纪植物组合序列和几个新种的记述》文中研究指明鄂西三叠纪植物化石丰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清楚。本区三叠纪植物可明显分为三个组合,即早三叠世晚期—中三叠世早期的Pleuromeia-Annalepis zeilleri组合,晚三叠世早期的Symopteris zeilleri-Pterophyllum longifolium组合和晚三叠世中、晚期的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Cycadocarpidium erdmanni组合.此外,文中还描述了两个新种Sinoctenis aequalissp.nov.,Aphlebia dissimilis sp.nov.和一个未定种(新种)Aphlebia sp.(sp.nov.),并对变态叶属(Aphlebia)的涵义、生态功能也作了扼要的讨论。
孟繁松[6](1989)在《论华南地区中生代成煤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化石和含煤特征为依据,将我国南方中生代含煤沉积分为四个成煤期,并初步探计了含煤性在区域上分布规律及其与古地理环境的关系。
孟繁松[7](1992)在《鄂西九里岗组植物化石新属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道了采自鄂西晚三叠世九里岗组的植物Radiatifolium magnusum gen. et sp. nov.,并订正了种名 Nilssonia hubeiensis nom. nov..因新属裂片的形态和脉序等与古生代的 Rhipidopsis 有些接近,认为其分类位置属银杏类的可能性较大;依据叶的分裂方式比较简单,裂片大小相差不大等,推测它可能代表银杏类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此外,对九里岗组植物群与我国南、北两个晚三叠世植物群的关系也作了扼要的讨论.
赵璧,陈刚,李姜丽,邹亚锐,谭秋明[8](2019)在《湖北省三叠系出露区地质遗迹调查开发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湖北省三叠系发育出露广泛,相关的地质遗迹众多,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保护意义和开发潜力。综合近年来开展的相关工作,简要回顾湖北省三叠系出露区地质遗迹调查研究现状,梳理主要资源类型,对代表性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湖北省三叠系出露区地质遗迹的基础调查、特色打造以及系统开发三方面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资源特色和当前国家、省及各相关地区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探讨和提出下一步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建议。
朱家柟,胡雨帆,孟繁松[9](1984)在《鄂西晚三叠世几种古生代的孑遗植物及其意义》文中指出鄂西荆当盆地的九里岗组,化石植物比较丰富。本文着重报道其中两种,即疏脉蕉羊齿(新种)(Compsopteris laxivenosa sp.nov.)和西河蕉羊齿(新组合)[C.xiheensis(Feng),comb.nov.]此外,还订正了副镰羽叶属(Paradrepanozamites),描述了大道场副镰羽叶(新订正)(Paradrepanozamites dadaochangensis Chen,emend.nov.)和小副镰羽叶(新种)(P.minorsp.nov.)等中生代新资料。在本植物组合中,中生代和古生代植物化石属同层位出现,这一现象说明九里岗组的地质时代,可能属晚三叠世的卡尼期—诺利期的早期。
阎同生[10](2006)在《甘肃省宝积山晚三叠世植物群与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三叠世地层是我国西北的主要产煤产油地层,对甘肃省宝积山晚三叠世植物群及古地理进行研究,发现植物群31属56种。其中真蕨类植物7属16种,有节类植物4属10种,种子蕨类植物2属2种,苏铁类植物5属7种,银杏类植物6属13种,松柏类植物2属3种,裸子植物种子化石3属3种,分类位置不明化石2属2种,发现了多实拟丹尼蕨和蔡耶贝尔瑙蕨两种北方植物群的典型代表。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为滨岸、高地和低地。依据纵向分布特点,可将宝积山植物群划分为多实拟丹尼蕨(Danaeopsis fecunda)—周氏似银杏(Ginkgoites chowi)和巨大枝脉蕨(Cladophlebiscf.gigantea)—蟹形新芦木(Neocalamites carcinoides)两个组合带。当时的古气候应为亚热带,通过对沉积物分析确定古环境出现过多次变化,将上三叠统划分为5个古地理演化阶段,可与邻区进行对比。
二、鄂西荆当盆地九里岗组植物化石的新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西荆当盆地九里岗组植物化石的新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2)湖北省中生代典型古生物群落及其对古环境的启示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中生代地质演化背景 |
2 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 |
(1) 海生爬行动物集群出现。 |
(2) 地方性海生爬行动物的繁盛与高度分异。 |
(3) 鱼龙的出现。 |
3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植物化石群 |
(1) 晚三叠世植物的“南北混生”。 |
(2) 侏罗纪植物的过渡演化和大陆性特征。 |
(3) 黄陵背斜两翼三叠纪—侏罗纪的植被演变。 |
4 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 |
(1) 产“树枝蛋”类恐龙。 |
(2) 恐龙产蛋行为和规律。 |
5 小结和展望 |
(8)湖北省三叠系出露区地质遗迹调查开发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研究回顾 |
2 重要地质遗迹类群 |
2.1 南漳—远安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遗迹 |
2.2 中—晚三叠世植物化石遗迹 |
2.3 鄂东南燕山期多金属矿产遗迹 |
2.4 鄂西南岩溶构造地貌景观遗迹 |
2.5 其他 |
3 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开发利用现状 |
3.2 存在问题 |
3.2.1 基础调查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
3.2.2 地质遗迹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 |
3.2.3 系统开发工作有待进一步推动 |
4 开发思路及建议 |
4.1 加强系统调研,夯实开发基础 |
4.2 彰显资源特色,提升综合档次 |
4.3 联合联动开发,讲好地球故事 |
5 下一步展望 |
(10)甘肃省宝积山晚三叠世植物群与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群特征 |
1.1 真蕨类植物 |
1.2 有节类植物 |
1.3 银杏类植物 |
1.4 松柏类植物 |
1.5 苏铁类植物 |
1.6 种子蕨类植物 |
1.7 裸子植物种子化石 |
2 植物组合和生态群落的划分 |
3 植物古地理特征 |
(1) 第一阶段: |
(2) 第二阶段: |
(3) 第三阶段: |
(4) 第四阶段: |
(5) 第五阶段: |
4 结语 |
四、鄂西荆当盆地九里岗组植物化石的新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鄂西荆当盆地九里岗组植物化石的新资料[J]. 孟繁松.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83(00)
- [2]湖北省中生代典型古生物群落及其对古环境的启示刍议[J]. 赵璧,陈刚,邹亚锐,万珊,李姜丽,吴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1(05)
- [3]黄陵背斜东西两侧“香溪群”的对比及岩相古地理概要[J]. 孟繁松. 地层学杂志, 1987(02)
- [4]鄂西荆当盆地九里岗组植物化石的新资料[A]. 孟繁松.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辑), 1983
- [5]鄂西三叠纪植物组合序列和几个新种的记述[A]. 孟繁松. 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7), 1991
- [6]论华南地区中生代成煤期[J]. 孟繁松. 中国区域地质, 1989(04)
- [7]鄂西九里岗组植物化石新属种[J]. 孟繁松. 古生物学报, 1992(06)
- [8]湖北省三叠系出露区地质遗迹调查开发现状及展望[J]. 赵璧,陈刚,李姜丽,邹亚锐,谭秋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9(04)
- [9]鄂西晚三叠世几种古生代的孑遗植物及其意义[J]. 朱家柟,胡雨帆,孟繁松.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4(05)
- [10]甘肃省宝积山晚三叠世植物群与古地理研究[J]. 阎同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