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和进化研究的前景

人类起源和进化研究的前景

一、对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葛俊逸,邓成龙,邵庆丰,裴树文,唐锐枰,涂华,高星[1](2021)在《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年,仅10%左右具有相对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只有极少数开展了多种测年方法的交叉定年。对于80多处出土古人类化石的遗址,亦过半存在明显的年代学争议。我们对一些古人类遗址中的常见各种复杂的同沉积和沉积后改造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我国测年平台和测年队伍建设、考古发掘以及年代学采样与测年方法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遗址年代学研究的可能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改善我国古人类年代学研究现状的可能措施,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唐婷[2](2021)在《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新时代到来,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追求新奇、好奇、知识和乐趣的旅游需求,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传播知识,对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旅游地质资源蕴含深厚的科普文化价值,在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既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创新需要,也是文化振兴的要求。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现状,对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进行梳理,在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获知游客对展示地所展示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传播效应状况。为有效传播知识,就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科学知识传播的症结提出相应的调适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景区在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中占38.23%,开发力度较大。从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情况及其现状看,现阶段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存在着开发类型不全、知识传播关注不够、旅游体验感不强等问题。(2)云南省现阶段主要有21处旅游地质景观在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了展示,其中以古生物地质景观和岩溶景观为主的展示地较多;展示内容主要围绕典型景观概况和基本特征、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展示方式主要以博物馆、解说牌、导游讲解、语音导览等为主。(3)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选取具有较多网络文本样本量的16个科学知识展示地进行网络文本分析,总结出游客对各展示地科学知识的认知情况。综合各展示地科学知识展示情况与游客认知情况后,从资源类型来看,古生物地质景观、古人类文化地质景观、近代火山活动景观、侵蚀/蚀余地貌景观等类型的景观的开发中,相应展示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知识传播效应;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盆地谷地景观、河流景观等类型的景观在开发中未有明显的科学知识展示,暂无明显知识传播;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地质事物三类景观较少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知识传播效应难以评估;地震遗迹、泥石流、矿产开发遗迹等景观相比于其他景观未作重点开发,无明显知识传播。就知识传播的效应情况认为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存在着无顶层设计和策划、知识挖掘不足、展示类型不全、展示载体不足等症结。(4)为更有效、更好的传播科学知识,从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5个方面对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进行调适。对已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从完善改进和提升的角度选择性的考虑调适;对未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从科学知识的系统挖掘、展示和传播角度重视科学知识传播。

时蓬,王琴,白青江,范全林[3](2021)在《2020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文中提出2020年国际深空探测事业稳步推进。回顾了2020年世界深空探测的工程成就和科学产出,评述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以及嫦娥四号/三号的成果产出,对比了美国、中国和阿联酋3个火星探测任务,围绕在轨的35个深空任务梳理了包括太阳探测和行星科学的多项科学发现,讨论了深空探测发展的环境因素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影响,并展望了全球2021年即将实施的深空探测任务。

徐哲,马姣,裴树文[4](2021)在《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揭示早期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早期人类演化、扩散、技术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前沿与热点。本文梳理了环境变化与早期人类演化关系研究中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历史、原理以及取样方法,与此同时,介绍了不同学者利用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早期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探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东非早期人类奥杜威技术向阿舍利技术转变过程的环境机制探索等案例做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我国华北地区作为早期人类扩散至东亚最集中的证据所在地,人类适应方式表现出多样化的应对方略。探求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方式产生的环境机制,一直缺乏来自遗址的有效气候与环境信息的佐证,因此,作者认为运用哺乳动物牙釉质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环境变化与早期人类技术演化关系,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并对研究材料、研究区域及相关科学研究的潜力进行解读。

刘继忠,胡朝斌,庞涪川,康焱,李晖,马继楠,陆希[5](2020)在《深空探测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综述国际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主要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深空探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阐述了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和太阳探测三大重点领域的11类热点科学目标与3类科学应用问题,给出了深空探测工程体系应构建的8类主要能力,提出了深空探测总体发展目标,以及任务分级模式、11项探测重点任务设想,分析了国际合作方向及重点,可为深空探测的后续规划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杜楠[6](2020)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及其他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评估当今人类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对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地质历史中重大环境变化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等问题进行探究。云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对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是研究古地貌和古气候的理想区域,同时云南还因产出丰富的古猿及古人类化石成为探讨人类起源地的热点地区。生存于距今约8 Ma的人科早期成员——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 Xu et al.,1978),发现于滇中地区的禄丰石灰坝,是研究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关键材料。探索禄丰古猿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环境影响因素,为重大地史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的耦合过程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基于此,本论文选取滇中禄丰地区为研究区,在石灰坝禄丰古猿化石遗址点进行科学钻探,获取一系列沉积连续稳定的钻孔岩芯。针对典型钻孔LF1805和LF1807沉积物进行沉积相分析及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矿物等古环境替代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禄丰古猿生活前、生活时和生活后的环境演化过程,探讨了环境变化对禄丰古猿演化的可能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禄丰古猿生活以前:禄丰地区是一个滇中山间洼地,附近有湖泊,地势低矮,气候以温暖少雨为主,后期出现短暂的暖湿时期,末期趋于干冷。湖泊面积、水位和沉积动力条件均随着气候的干湿变化而变化,前期、后期为深水弱动力条件,中期为浅水强动力条件,末期气候变得十分干冷,湖泊退缩,水位下降,沉积环境转变为湖滨亚相。(2)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禄丰地区沉积环境由强动力作用的浅水湖泊沉积向弱动力作用的沼泽转变,最后保持在较稳定的静水环境。总体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旱转变。前期,寒冷干旱与相对温暖湿润气候交替出现,此时,禄丰古猿在此繁盛发展。后期趋于寒冷干旱,这样的气候条件可能使禄丰古猿的食物来源减少,为获取更丰富的食物资源,禄丰古猿开始营地栖生活,地栖生活可能为禄丰古猿的直立行走提供了条件。(3)禄丰古猿生活之后:受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禄丰地区气候进一步变冷变干。湖泊退缩,陆地开始出现。食物和水源的减少,可能导致了禄丰古猿的灭绝或迁移。

任悦[7](2020)在《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理念的盛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理解自然科学的本质日益成为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而生命科学史内容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也被广泛吸纳进入初中生物教材之中,有效发挥其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从而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促进其生物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因此,从教材环节入手分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呈现特点能帮助教师充分理解教材,从而更好的在教学中渗透生命科学史的教育。本研究以我国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与美国《科学探索者》的生物学部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从内容选择、版面编排以及对科学本质的反映三个层面建立分析维度量表,以量性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两国教材中的生命科学史内容展开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两国教材中相同科学史主题内容进行具体的案例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科学史内容选择上,两国教材中科学史的时代分布与演进类型均具一致性,并且对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群覆盖情况良好;对科学家的选择均体现为男多女少,科学家的国别分布具一定协调性。二者差异体现在,我国教材更注重对本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成就的呈现,注重将遗传学方向科学史内容注入教材,重视描述某一主题下不连续的科学发现。而美国教材无论是科学史数量还是科学家数量均多于我国教材,并且更注重将生态学和微生物科学与免疫学方向科学史内容注入教材,重视简单描述生命科学发展史上某一科学发现,更注重对女性科学家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科学家的选择与呈现。在科学史版面编排方面,两国教材均注重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能在教材的多位置、多栏目中呈现科学史内容。不同之处在于,我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的文字表达更具引导性与科学性;注重以“正文后”的课外阅读栏目呈现科学史内容。而美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有关图表更加丰富多样,注重详细题注的呈现;文字表达更加生活化,强调情景性与叙事性;注重在“正文”、“课后习题”以及“正文前”栏目中呈现科学史内容,并能通过科学事业向学生渗透职业理想教育。在反映科学本质方面,两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对三个主维度及下属各子类目的反映情况不够均衡,并且美国教材的反映情况缺乏全面性。具体来看,两国教材均在科学知识本质层面反映情况良好;我国教材更注重对科学文化本质的体现,而美国教材更加重视通过科学史反映科学过程本质方面的特征。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一科学史主题的案例呈现方面,两国教材各具特色。总体来讲,我国教材更注重向学生传递生命科学史教育的知识价值。而美国教材的内容呈现更加具体深入,能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多方位学习目标的实现。最后分别从教材编写与教师教学两个角度提出几点建议。在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编写方面:1.扩充科学史内容,增加科学家数量;2.丰富图表选材,拓展图表功能;3.文字表达注重科学性,兼顾趣味性;4.提高科学史内容在正文与课后习题中的地位;5.注重科学史教育与职业理想教育的有机结合;6.注重反映科学本质的均衡性。在生物学教师开展生命科学史教育方面:1.加强科学史知识积累,提高教师科学本质观;2.善用科学史素材,开展生命科学史显性教学。

盛政经[8](2019)在《科学幻想中的人文坚守 ——论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的题旨衍变与小说艺术》文中认为作为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是科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的创作生涯经历了美式通俗科幻自20世纪以来的迅速发展与数次风格转变:从20年代逐渐明晰科幻文类的自我定位,到40年代形成黄金时代的硬科幻风格,再到60年代受科幻新浪潮运动冲击、发生美学转向。阿西莫夫代表作品“基地系列”的创作历程贯穿整个20世纪下半叶。这一系列文本中发生的题旨衍变恰好将同一时期科幻文类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了文学化的呈现。本文重点探讨了这部系列作品的题旨衍变、文学成就和其中所展现的阿西莫夫式科幻美学观,从而进一步说明“基地系列”能够持续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并不断走向经典,其关键在于作者在宏大的科学幻想中坚守着深刻的人文信念。首先,本文梳理了阿西莫夫科幻小说的创作背景,将之与美国通俗科幻文类在20世纪各个阶段的发展进行对照,分析现实世界环境和整体文类背景对阿西莫夫创作历程的影响。其次,本文通过对7部“基地系列”科幻小说文本进行题旨分析,阐释其中体现的阿西莫夫科幻美学观点从前期到后期的不断衍变与明确。在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基地系列”正传三部曲中,阿西莫夫通过描绘异时空的帝国衰亡史,传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危机警示和对人类未来的乐观憧憬。此时他所崇尚的文明模式是以科技发展为实力,通过商业输出建立完善的统一帝国。续作于80年代的“基地系列”后传与前传则表现出明显的题旨衍变。此时的阿西莫夫不再强调伟大政权的永续领导,转而寻求人类内部的合作与团结。小说的情节主线也由此转为回溯旧日家园生活,渴望建立全新的人类共同体。最后,本文也分析了“基地系列”在角色塑造和艺术风格上所达成的文学成就。通过解读阿西莫夫所塑造的英雄群像和机器人形象,剖析了阿西莫夫式科幻美学观。由此,本文最终探讨了阿西莫夫的科幻创作从通俗文艺到自觉承载人文意蕴的经典化道路。

张鹏[9](2019)在《许家窑遗址区域沉积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人类起源和演化历史一直是古人类学和第四纪地质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许家窑遗址是华北地区古人类遗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旧石器及古人类演变进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家窑遗址包括73113地点和74093地点,遗址自发掘之日起,关于遗址文化层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文化层埋藏位置的问题,不同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方法对遗址进行测年以及对文化层所处的位置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所得遗址年代从六七万年到四五十万年不等,可谓分歧巨大。对于文化层埋藏位置,有学者认为其埋藏于泥河湾层,即湖相沉积中,也有学者认为其属于河流堆积物。可见遗址区域的地层堆积十分复杂,我们要想得到准确的年代判定,前提是要厘清地层的堆积演化顺序,厘清遗址文化层位于区域沉积演变历史的哪一阶段。经野外实地考察遗址剖面发现,文化层所处的位置位于湖相沉积层中,具体应位于湖相层顶部,侵蚀面的下方,厚约2.7m。侵蚀面以上,是经流水搬运的夹砂和夹细砾的黄土层。就遗址剖面而言,堆积序列自下而上依次是湖相层-侵蚀面-受水流搬运的黄土层。侵蚀面之上,遗址剖面的堆积环境由湖泊转为流水堆积。黄土中的砾石磨圆度较差,磨蚀面的方向与倾角也十分杂乱,这与经流水长期侵蚀和搬运的河床砾石有明显的区别,追其岩性组成与梨益沟上游山体砾石堆积物岩性相当,我们分析其形成于山前洪积扇上的洪积物,由来源于山谷的山洪水流和季节性流水从近源短距离搬运快速堆积而形成。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验证区域整体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从而对遗址文化层埋藏位置有更为准确的定位。野外实地考察发现,遗址剖面的下部灰绿色湖相层与中上部的黄绿色湖相沉积层为区域两套标志层,沿着梨益沟从下游至上游可追溯,我们分别对梨益沟上游、中游和遗址剖面进行了采样,共四处剖面进行磁化率和粒度分析。磁化率对湖相沉积的指示意义十分明显,而粒度分布图对湖相沉积物和河流堆积物的区别与指示意义更为突出。现列举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磁化率曲线图数值显示,许家窑剖面1在深7.6-13.1m处、许家窑剖面2在深3-15.6m处、许家窑剖面3在深1.3-28.3m处均堆积了厚的湖相沉积层,其中许家窑剖面1深5.5m和6.2m处的磁化率峰值代表了两层火山碎屑层,许家窑剖面3深13.8m和27.8m处的磁化率峰值代表了两次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碎屑层。(2)对剖面各层位单个样品的粒度分布图发现,许家窑剖面1、2、3处的粒度分布图单峰较为明显,表现出了良好的湖相沉积特征。其中许家窑剖面2深6m处、许家窑剖面3深11m处的湖相沉积层中均夹有一薄层砾石,我们分析是由于当时山洪带来的山前冲积物冲进湖里所致。(3)湖相层之上的粒度分布图双峰(多峰)较为明显,指示了典型的河流沉积的特征,意味着剖面沉积环境在侵蚀面之上发生了改变,均接受了来自沟谷上游的山前洪积物堆积。(4)遗址剖面的湖相层中的灰绿色湖相层和黄绿色湖相层为区域两套标志层,可从梨益沟下游追溯至上游,黄绿色标志层上方均出现侵蚀面,之上环境发生改变,接受洪积物堆积。因此我们判断许家窑遗址文化层形成于古湖濒临消亡、山前洪积物堆积,这二种环境交变之时。

李罡[10](2018)在《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文中指出泥河湾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拥有丰富的第四纪沉积物,蕴藏着距今200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史前各时期的文化遗存近200余处。自上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科研背景和工作基础。泥河湾盆地成为挑战人类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东方人类的故乡”,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在国际学界占据显要位置。本文主要以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兼顾其相关学科,对近百年泥河湾盆地科研历程分五阶段进行阶段研究评述,是初步构建泥河湾考古研究史的初步尝试。泥河湾盆地的科考活动最初始于1921年,直至1948年召开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才将泥河湾层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这一阶段的科考活动主要集中在对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研究方面。早期地质学者发现了泥河湾盆地发育面积广大的河湖相地层,“泥河湾层”得以建名及被初步研究,泥河湾哺乳动物群得以确立,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泥河湾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泥河湾层蕴藏远古人类遗迹的早期猜想并引发相关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成为泥河湾盆地研究活动的主力。“泥河湾层”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标准地层之一。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迎来新的发展,同属于泥河湾层发育区的山西大同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泥河湾盆地成为寻找更古老人类遗存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在对火山及新构造运动方面也有相关研究。1965年,在阳原盆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泥河湾盆地进入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发展时期。19721974年,发现、发掘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虎头梁遗址群。19731977年发掘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将早期北京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联结起来,充当了过渡桥梁。1978年,发现距今约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在国内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此后大规模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显着成就。新的考古发掘技术开始被尝试和推广,碳-14年代测定法、铀系法、古地磁年代测定手段等开始应用于对考古遗址的分析及研究。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的考古发现和遗址数量的不断扩充,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发展序列,丰富了旧石器文化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完善。泥河湾盆地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地区。同时,在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泥河湾层的划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1990年开始,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辉煌时期。一系列发现及科研成果,促成中美考古合作项目的启动,飞梁、东谷坨遗址发掘得以实施,新的发掘技术得到推广,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石制品拼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遗址的埋藏环境、人类行为学研究受到重视;更古老的文化遗存被发现,人类的活动历史追溯到距今约200万年;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学术课题取得初步成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泥河湾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古地磁测年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相关领域也有新的进展。2012年,作为国内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之一的泥河湾专题博物馆建成使用。泥河湾盆地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果,为考古学界及中央、地方政府所认可,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得以立项。2013年项目启动,围绕马圈沟遗址、侯家窑遗址等开展发掘、调查工作,多学科、多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注入到泥河湾的学科发展中,使多角度认识和解决泥河湾盆地考古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也使一些学术分歧和模糊认识获得以新角度和新思维进行探讨和确认的条件。项目开展后,对泥河湾盆地地质、地貌及古环境、旧石器考古及古人类学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多学科、多学术机构对泥河湾的共同研究,使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学迎来继周口店发掘之后的又一次复兴。

二、对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引 言
2我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研究现状
3我国古人类/旧石器遗址测年主要问题分析
    3.1人类遗址测年平台不足
    3.2考古遗址的测年方法学分析
    3.3遗址地层与考古发掘问题
4措施与展望
    1)加强针对性测年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
    2)开展遗址精细地层学研究和系统考古发掘
    3)进行同/原位年代学样品采集
    4)多手段综合年代测定和交叉验证
    5)加强测年方法学研究,提高测年精度

(2)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旅游地质资源研究进展
        1.3.2 知识传播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探讨
    2.1 相关概念探讨
        2.1.1 旅游地质资源
        2.1.2 科学知识
        2.1.3 知识传播
    2.2 知识传播的目标
        2.2.1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2.2.2 提高公众旅游审美能力
        2.2.3 强化旅游地质景观的保护意识
        2.2.4 推动地质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2.3 知识传播的过程
        2.3.1 知识的挖掘
        2.3.2 知识的展示
        2.3.3 知识的传播
第3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及其知识展示
    3.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分布、特征
        3.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
        3.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
        3.1.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3.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现状
        3.2.1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3.2.2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方向
        3.2.3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
    3.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与方式
        3.3.1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
        3.3.2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方式
    3.4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4.1 开发类型不全
        3.4.2 知识传播关注不够
        3.4.3 旅游体验感不强
        3.4.4 地质景观受损
第4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分析
    4.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4.1.1 数据来源与采集
        4.1.2 高频特征词分析
        4.1.3 高频特征词的提取与维度划分
        4.1.4 展示地游客科学知识认知
        4.1.5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4.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症结分析
        4.2.1 无顶层设计和策划
        4.2.2 知识挖掘不足
        4.2.3 展示类型不全
        4.2.4 展示载体不足
        4.2.5 展示手段与方式原始
        4.2.6 传播目标不明
        4.2.7 传播力度不够
第5章 基于知识传播的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调适
    5.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思路
        5.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
        5.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思路
    5.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调适
        5.2.1 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
        5.2.2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
        5.2.3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
        5.2.4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
        5.2.5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2020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月球探测中国工程成就斐然
    1.1 嫦娥五号实现人类44年来再次月球采样返回
    1.2 嫦娥四号首次表征月表辐射环境
    1.3 月球探测成果深化地月关系认知
2 国际在轨深空探测任务不断挺近科学目标
    2.1 美中阿抓住2020火星探测窗口
    2.2 科学探测发现火星气辉和频繁小火星震
    2.3 金星、木星等深空探测促进行星科学发展
    2.4 小行星采样任务中间科学产出丰硕
    2.5 多个深空天文台揭秘深远宇宙
3 深空探测发展的若干环境因素
    3.1 新冠疫情波及深空任务
    3.2 深空探测相关制度和法律
        3.2.1 行星保护
        3.2.2 深空资源开发
    3.3 近地小天体防御事宜
4 2021年多个深空任务值得期待
    4.1 2021年深空任务发射清单基本明确
    4.2 金星任务或成为下一个热点
5 结论

(4)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揭示早期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引 言
2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简介
    2.1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2.1.1.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原理
        2.1.2.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原理
    2.2牙釉质样品的取样方法及相关问题
3牙釉质碳氧同位素揭示早期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案例
    3.1牙釉质稳定同位素在早期人类演化中的探索
    3.2牙釉质稳定同位素在探索模式1向模式2转变中环境因素的应用
4讨 论
5结 语

(5)深空探测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深空探测发展概况
    2.1 国际深空探测发展历程
    2.2 国际深空探测的主要成就
    2.3 当前深空探测发展的主要特点
    2.4 未来深空探测发展的研判
3 深空探测热点科学与应用问题
    3.1 月球极区科学探测与挥发分等资源勘察
    3.2 火星等典型天体及物质成分的科学探测
    3.3 太阳活动及其物质和能量输运
    3.4 空间应用领域
4 深空探测的工程技术体系
5 深空探测未来任务研究
    5.1 总体发展目标
    5.2 深空探测任务分级模式
    5.3 三个方向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
6 国际合作
7 结束语

(6)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新世气候特征研究
        1.2.2 中新世生物演化研究
        1.2.3 中新世气候变化与生物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1.2.4 人类演化进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选题及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禄丰古猿地层介绍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野外科学钻探
        3.1.2 岩芯分样及保存
    3.2 地层对比分析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3.1 地球化学元素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3.2 XRF岩芯扫描
    3.4 粒度分析
        3.4.1 粒度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4.2 粒度参数分析
        3.4.3 粒度实验过程
    3.5 黏土矿物分析
        3.5.1 黏土矿物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5.2 黏土矿物XRD分析方法简介
        3.5.3 黏土矿物实验过程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岩性描述及沉积相分析
    4.2 地层年代分析
    4.3 地球化学元素结果
    4.4 粒度结果
        4.4.1 粒度特征
        4.4.2 粒度频谱分析
    4.5 黏土矿物结果
        4.5.1 定性分析
        4.5.2 半定量分析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5.1.1 元素指标选取
        5.1.2 地球化学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5.2 粒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5.3 黏土矿物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六章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6.1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6.2 与云南其他古猿遗址古环境研究的对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7)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工具的制定
    三、分析单位的确定
    四、资料分析与处理
    五、信度分析
第三章 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
    一、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选择的比较与分析
    二、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版面编排的比较与分析
    三、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反映科学本质的比较与分析
第四章 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中相同生命科学史案例比较
    一、两国教材中科学史案例具体比较与分析
    二、分析结果与启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三、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科学幻想中的人文坚守 ——论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的题旨衍变与小说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阿西莫夫与“基地系列”的创作背景
    2.1 塑造了阿西莫夫的20世纪科幻小说
        2.1.1 从通俗杂志中崛起的美式科幻
        2.1.2 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家群体
        2.1.3 硬科幻与科幻新浪潮的碰撞
    2.2 阿西莫夫与成为经典的“基地系列”
        2.2.1 从科幻迷到职业作家
        2.2.2 以写作助阵的异乡人
        2.2.3 永不落幕的基地故事
第3章 “基地系列”的题旨衍变
    3.1 未来的狂想:正传三部曲的创作初衷
        3.1.1 谢顿计划:复兴帝国的愿景
        3.1.2 百科全书:科技知识的力量
        3.1.3 第一基地:商业输出的路径
    3.2 永恒的回归:续作前、后传的题旨衍变
        3.2.1 第二基地:精神反叛的欲望
        3.2.2 盖娅星系:新共同体的畅想
        3.2.3 起源地球:家园生活的回望
第4章 “基地系列”的小说艺术
    4.1 传统形象的角色改造
        4.1.1 英雄群像的演绎:科学家与先知
        4.1.2 人造他者的超越:从机仆到导师
    4.2 由通俗向深刻的艺术风格
        4.2.1 太空歌剧到银河史诗的距离
        4.2.2 科学幻想到人文关怀的回归
结语:“基地系列”的科幻美学启示
参考文献

(9)许家窑遗址区域沉积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许家窑遗址的发掘
        1.3.2 许家窑遗址的命名问题
        1.3.3 许家窑遗址的年代问题
        1.3.4 许家窑遗址的地层问题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许家窑遗址区域概况
    2.1 许家崖遗址所在大同-阳原盆地概况
    2.2 大同-阳原盆地地质演化历史概况
        2.2.1 大同-阳原盆地地质构造骨架
        2.2.2 大同-阳原盆地地质演化历史
    2.3 许家窑遗址区域概况
        2.3.1 许家窑遗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3.2 遗址文化层概述
    2.4 区域火山构造地貌
第3章 大同-阳原盆地梨益沟段沉积演化特征
    3.1 许家窑剖面1描述
        3.1.1 许家窑剖面1 磁化率特征分析
    3.2 许家窑剖面2描述
    3.3 许家窑剖面3描述
        3.3.1 许家窑剖面3 磁化率特征分析
    3.4 许家窑遗址剖面描述
        3.4.1 许家窑遗址剖面磁化率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梨益沟剖面沉积粒度分析
    4.1 剖面沉积粒度特征
        4.1.1 粒度成分
        4.1.2 粒级的划分
        4.1.3 河湖相沉积层的粒度特征
    4.2 许家窑遗址剖面剖面沉积特征及文化层沉积演化分析
    4.3 许家窑剖面1沉积粒度特征
    4.4 许家窑剖面2沉积粒度特征
    4.5 许家窑剖面3沉积粒度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许家窑遗址剖面与区域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
    5.1 沉积参数特征指示的区域古环境演化过程
    5.2 许家窑遗址剖面与区域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对泥河湾盆地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四、范例说明
第一章 泥河湾盆地的发现及初步研究(1921~1948)
    第一节 泥河湾的发现
        一、泥河湾教堂的文森特神甫
        二、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
        三、巴尔博命名“泥河湾层”
        四、桑志华的6次泥河湾之旅
    第二节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
        一、身为神甫的科学家——德日进
        二、泥河湾哺乳动物群的确立及对泥河湾古人类的预测
    第三节 粗糙的手斧
        一、步日耶的发现
        二、关于“手斧”的争论
    第四节 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一、泥河湾层的划分
        二、中国的“维拉方层”——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
    第五节 滥觞于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泥河湾旧石器考古
第二章 北方下更新统标准地层的建立和新的认识(1949~1964)
    第一节 标准地层的确立及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一、华北地区的早更新世标准地层
        二、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第二节 泥河湾盆地火山活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一、火山活动的(早期)研究
        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第三节 峙峪遗址的发现
    第四节 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及古人类遗存的猜想
第三章 旧石器考古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大发现(1965~1989)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时期
        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三部曲(1965~1980年)
        二、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的进一步完善(1981~1989年)
        三、对1984~1989年的调查试掘时期的评价
        四、一些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大量发现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二、鱼类化石
        三、软体动物化石群的研究
        四、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五、孢粉分析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的新进展
        一、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二、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三、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第四节 大同火山的研究进展
    第五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三、泥河湾盆地古地理环境研究
    第六节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及第四纪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第四章 承前启后(1990~2011)
    第一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辉煌时期
        一、中美合作的开展及影响
        二、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发现
        三、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四、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工作者
        五、综合研究及理论与方法论的进展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二、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三、孢粉分析
        四、叠层石的发现和研究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研究
        一、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二、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第四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第五节 火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第五章 泥河湾发展的新机遇——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方兴未艾(2012~2016)
    第一节 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机构组建的意义
        一、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
        二、其他研究机构的建立
        三、对泥河湾的规划、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第二节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一、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启动
        二、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研究内容
        三、目前进度及已取得的成果
    第三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新进展
        一、旧石器考古发掘及调查活动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进展
        一、哺乳动物化石
        二、地层学方面的进展
        三、新构造火山运动
        四、古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对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J]. 葛俊逸,邓成龙,邵庆丰,裴树文,唐锐枰,涂华,高星. 人类学学报, 2021
  • [2]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D]. 唐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2020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J]. 时蓬,王琴,白青江,范全林. 科技导报, 2021(01)
  • [4]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揭示早期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J]. 徐哲,马姣,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 2021
  • [5]深空探测发展战略研究[J]. 刘继忠,胡朝斌,庞涪川,康焱,李晖,马继楠,陆希.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0(09)
  • [6]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D]. 杜楠. 云南大学, 2020(08)
  • [7]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D]. 任悦.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科学幻想中的人文坚守 ——论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的题旨衍变与小说艺术[D]. 盛政经. 浙江大学, 2019(01)
  • [9]许家窑遗址区域沉积演变研究[D]. 张鹏.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D]. 李罡. 河北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人类起源和进化研究的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