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承载梁间距对运材汽车曲线行车轨迹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镇江[1](2021)在《桥梁强制减速带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在山区公路中经常出现弯斜坡桥。为了控制行车速度,确保交通安全,在桥面设置强制减速带,车辆经过强制减速带时产生的冲击作用会加大桥梁的动力响应。国内已出现因设置强制减速带造成梁体开裂的问题,危及到桥梁及行车安全。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桥面设置强制减速带对桥梁冲击影响的研究很少,现行设计规范也没有桥梁强制减速带设计的相关条文。简支梁桥是山区公路中应用最广泛的桥梁,为此,本文针对某40m简支T梁桥,开展强制减速带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车辆经过强制减速带时产生的冲击荷载难以用解析式表达,以及用精细化模型研究强制减速带参数对简支梁桥冲击影响计算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先从LS-DYNA软件提取轮胎面与强制减速带的接触力,再采用矩形冲击荷载模拟桥梁强制减速带的方法,并采用此模拟方法基于ABAQUS软件编制用户子程序,建立车-桥-强制减速带简化模型。(2)为验证强制减速带简化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基于LS-DYNA软件建立车-桥-强制减速带精细化模型与ABAQUS建立的简化模型对比分析简支梁桥动挠度与动应力。(3)开展强制减速带对简支梁桥冲击影响分析,基于对动挠度的频谱分析,提出辅助评估桥梁受动力荷载冲击影响的高频振动系数,结合桥梁冲击系数分析强制减速带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4)针对车辆通过强制减速带引起桥梁剧烈振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时域与频域两个方面分析强制减速带位置、高度、间距对简支梁桥动挠度的影响,结合参数分析的结果给出强制减速带优化方案,以降低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
闫君媛[2](2018)在《考虑车辆荷载横向位置随机性的中小跨径桥梁安全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多梁式桥梁安全评估主要集中在结构的构件层面,规范中结构抗力的分布参数是以单根主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的,因此,车辆荷载效应的计算要考虑实际荷载分布到单根主梁上的大小。尤其是对于多梁式桥梁的安全评估,要准确计算各根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效应,就需要获得可靠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论文以中小跨径公路桥梁为研究对象,考虑车辆荷载横向分布位置的随机性,计算了主梁的弯矩横向分布系数,获得了弯矩横向分布系数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然后利用已知的弯矩横向分布系数的统计参数对桥梁构件的可靠度进行了评估,并与传统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接下来,分析了超限运输车辆通过多梁式桥梁时的合理横向行驶位置,为超限运输车辆过桥的行驶路线选择提供了建议;最后分析了车辆荷载在不同横向位置作用下对桥梁运营安全的影响。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将车辆荷载横向位置的随机性考虑到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研究中,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概率分布及统计参数进行了分析。以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车辆在不同横向位置加载时的弯矩横向分布系数,并与车辆荷载的横向位置分布一一对应得到弯矩横向分布系数的概率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分布类型与主梁间距有较大的关系,桥梁跨径和主梁间距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变异系数具有较大的影响。(2)考虑了车辆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统计参数,将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视为随机变量,对桥梁构件的可靠度指标进行了评估,并与传统的评估方法(将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视为常数)进行了比较。以15座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分别计算了将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视为常数和随机变量时桥梁的可靠度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传统的桥梁评估方法中,将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视为常数对桥梁进行评估会导致评估结果过于保守,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桥梁的可靠度指标不满足要求。(3)研究了超限运输车辆通过多梁式简支梁桥时的合理横向行驶位置,为超限运输车辆通过多梁式桥梁时的路线选择提供了建议。以车辆荷载作用下梁底跨中截面处的最大弯曲应力作为判断标准,从优化结构受力的角度确定了车辆过桥时的最佳横向行驶位置。建立了一系列典型装配式混凝土梁桥的有限元模型,对超限运输车辆作用下的桥梁响应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分析了桥梁跨径、主梁根数、主梁连接形式和支座约束条件等因素对车辆最佳横向行驶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限运输车辆的横向加载位置对多梁式桥梁的结构响应有较大的影响。以跨径为20m的五梁式简支T梁桥为例,当车辆沿桥面中心线行驶时,梁底跨中截面的最大弯曲应力比车辆沿最佳横向位置行驶时要大15.1%,当主梁之间采用铰接形式连接时,这个差值更大,可以达到37.2%。这一研究结果也表明主梁之间的连接方式对多梁式桥梁在超限运输车辆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有较大的影响。(4)分析了车辆在不同横向位置加载时对桥梁运营安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了一座跨径为20m的五梁式简支T梁桥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了两种典型加载工况下跨中截面的开裂荷载和失效荷载。当车辆沿最佳横向行驶位置加载时,导致梁底跨中截面附近开始产生裂缝的车辆荷载大小是142.4t,比车辆沿桥面中心线加载时的开裂荷载(134.4t)大5.9%。当车辆沿最佳横向行驶位置行驶时对应的失效荷载大小为423.5t,而车辆沿桥面中心线行驶时对应的失效荷载大小为388.9t,工况2作用下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比工况1作用下大8.9%。这进一步验证了论文为超限运输车辆过桥时建议的最佳横向行驶位置的合理性。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3](2016)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丁叁叁[4](2016)在《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已初步建成,高速列车已研发出众多系列,时速覆盖200~400公里。车体作为高速列车的主要承载部件,服役环境复杂,载荷冲击剧烈,进而对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及经济性产生显着影响。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应在保证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优良的振动与疲劳特性的前提下,提升高速列车车体气动性能,减轻高速列车车体重量,并能够在异常冲击情况下,对乘客提供安全防护。为此,本文将着重开展高速列车车体气动设计、被动安全设计及轻量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研究数值计算及缩比模型试验方法。研究数值计算各要素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到其影响规律,提出高速列车气动性能数值计算中边界条件、湍流模型、缩比尺度、来流速度等系列要素选取的推荐值。研究缩比模型试验各要素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提出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缩比模型试验中缩比尺度、Reynolds数、线路条件、相似准则等系列要素选取的推荐值。(2)建立高速列车气动外形精细化设计方法。针对高速动车组统型断面的车体高度增加及断面形状变化等问题,研究车体断面、长细比、导流槽等主要设计变量的设置及车顶平顺化处理的不同方式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自由变形法和样条曲面法建立最优头型方案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利用Kriging代理模型建立高速列车气动阻力及气动噪声响应面模型,结合多目标自适应遗传算法,得到气动性能最优的高速列车流线型头型方案;针对受电弓、转向架及车端风挡三个关键区域,通过结构表面平顺化设计,确定最优的表面平顺化设计方案。通过缩比模型试验、整车气动仿真和实车线路试验方法验证了该高速列车外形方案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最优。(3)建立高速列车多级吸能协同设计方法,形成设计方案并工程化。构建高速列车三维刚柔耦合撞击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多体刚柔耦合快速求解方法,确定了各车辆撞击过程中的撞击力、速度、减速度、撞击作用时间等一系列参数及各车辆吸能量;依据该能量分配方案,开展了全包覆外形车体多级吸能协同设计、主吸能结构耐撞性优选设计、头罩自动破损设计及排障器过载设计并进行元部件试验验证,形成了高速列车系统级耐撞性设计方法。以某型高速列车设计为实例,确定了整车多级吸能耐撞性设计方案,建立了整车精细有限元数值模型,开展了显式有限元仿真分析,并采用大部件碰撞试验验证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耐冲击吸能车体位移、吸能量等关键指标满足EN15227评判要求。(4)建立高速列车车体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形成设计方案并工程化。建立车体结构快速仿真计算方法,将复杂的车体有限元模型简化为车体轮廓线有限元模型,提高计算效率。采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分析和确定优化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运用强度理论和优化设计分析程序,开展在刚度匹配条件下的断面结构轻量化分析,确定了轮廓线空间、尺寸和约束对应关系。建立高速铝合金车体的有限元模型,按照EN12663-1:2010标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车体结构对设计变量的位移和应力灵敏度;基于灵敏度的知识信息,最终形成了结构轻量化的车体优化方案,该方法在第三阶段列车车体设计中得到工程化应用,并且经受住了性能测试和线路运行的严格考核。
曾革[5](2015)在《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与路基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在现行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及路基稳定性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数值分析、工程实例计算比较,对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的垫层厚度、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和路基边坡、路基挡土墙稳定性的计算与设计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包括:1.建立了综合考虑不同桩径、不同桩间距、不同路基高度、不同筋材强度条件下的垫层厚度计算公式,可替代现行垫层厚度设计依靠经验取值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垫层厚度设计的科学性与经济性。2.在分析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的力学作用机理与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视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地基承载力等于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加筋垫层作用增加承载力、路基边坡土体压力作用增加承载力三者之和,采用叠加法原理得到了综合考虑基础刚度、桩体模量、桩间土体模量、桩径、桩长、桩距、置换率、垫层厚度、加筋拉力等参数的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地基承载力的实用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地基承载力随基础刚度的减小、置换率的提高、加筋层数的增加、垫层扩散作用的加强而提高,筋材拉力对提高地基承载力起主要作用。3.推导了粘质土路基稳定性计算中求算相关角值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编制了精度较高现行角值表,提高了计算精度。找到了软粘土路基某一边坡坡度的各种可能破坏面的最小稳定系数Kmin的解析公式,简化了该类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过程。4.引入计算粘聚力和计算内摩擦角概念,建立了渗水性土路基稳定性计算与设计的新方法——公式法。公式法反映了路基高度、路基边坡坡度、路基稳定系数、路基土体计算参数之间数值对应关系,简化了渗水性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过程。5.通过力学分析,研究了填石路基边坡码砌层的力学作用,分析了填石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提出了填石路基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方法,克服了此类路基现行计算与设计方法的粗糙性与不科学性。6.采用静力平衡分析法,推导了挡土墙土压力非线性分布条件下合力作用点高度、抗倾覆稳定系数新定义计算公式,提出了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抗倾覆稳定系数小于现行规范法计算得到的抗倾覆稳定系数,采用不考虑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的现行规范法进行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设计存在安全隐患。7.在挡土墙抗倾覆稳定系数新定义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地基反力力矩的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系数与地基极限承载力有关,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大,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系数增大。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抗倾覆稳定系数小于现行规范法计算得到的抗倾覆稳定系数,采用不考虑地基反力力矩的现行规范法进行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设计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本文提出的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及路基稳定性的计算与设计方法是对已有相关技术的补充和完善。本文工作取得的计算与设计新方法可以用于指导实际工程的计算与设计。建议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采用本文的计算与设计方法进行复核,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朱小青[6](2014)在《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极限承载力与动力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具备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优点,应用日趋广泛,然而人们对该种桥型的极限承载力和车桥动力相互作用引起的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了解较少。因此,深入研究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极限承载力以及车桥动力相互作用引起的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对于该桥梁体系的发展及合理利用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河南省省道S318线某大桥——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以下简称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为工程实例,对其受力及破坏机理、极限承载力、车桥耦合振动、冲击系数和汽车在桥上运行舒适性开展了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Midas/FEA有限元软件建立大桥的三维实体有限元计算模型,考虑材料非线性,计算分析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结构的破坏形态、破坏荷载以及桥梁安全系数等,了解了该桥型的破坏特征。2)对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进行了加载全过程模拟,得到了该桥型的极限承载力;研究了成桥初始状态的内力,探讨了施工工艺对桥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3)提出了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动力分析模型,将桥梁和车辆看作为一个整体时变系统,采用自编程序计算了桥梁的有载频率和振型,对比分析了桥梁有载频率和无载频率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汽车的轮胎刚度、悬架刚度、簧下质量和簧上质量等对桥梁有载频率的影响。4)计算了车桥时变系统的动力响应及桥梁的位移冲击系数,讨论了车辆数目、车辆间距、不同车道、车速和路面粗糙度等因素对车桥时变系统动力响应及桥梁冲击系数的影响;通过车桥振动耦合分析,评价了汽车运行于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上时的行驶舒适性,分析了车速和路面粗糙度对汽车行驶舒适性的影响。
余露[7](2013)在《兼顾多种交通方式的环湖旅游公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自行车这一健康、绿色的交通旅行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满足其出行需求,越来越多的旅游公路设置了自行车道、人行道等城市道路才有的设施。这类公路需兼顾汽车、自行车、行人等交通方式的通行要求,具备了城市道路的一些特征,但多种交通方式的混合行驶,也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传统的公路安全设施设计已很难满足这类公路对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这类公路的安全保障技术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满足工程建设和交通安全管理的需要。本文以大理东环海公路(环湖旅游公路)为依托,结合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大理东环海东路安全环保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的需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兼顾多种交通方式的环湖旅游公路的道路、交通特征和安全保障需求,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环湖旅游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技术核心和技术重点。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基于环湖旅游公路安全需求的安全设施设计优化技术,深入探讨了公路穿越村镇、观景点和视线不良区域等危险路段的速度控制与限制技术。结合依托工程的道路交通特点和安全保障要求,对典型危险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系统设计,提出了较为详尽的环湖旅游公路安全保障设施设计方案,为大理东环海公路建设和交通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关技术和设计方法、理念等可为类似公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在公路安全设施设计优化技术、复杂危险路段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计理论和技术手段,对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的修订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陆凯诠[8](2013)在《隧道温泉水桥面融雪化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冬季我国很多山区公路的隧道口路面和桥面均有积雪,影响行车通行能力和行车交通安全。各国交通与科研部门提出了多种方法来实际解决道路积雪问题,这些方法均对道路除冰雪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很多方法在公路的特殊路段比如隧道口、桥梁、山区、长大纵坡等使用具有局限性,因此,选择和利用合理的融雪方式对于公路特殊地段交通安全尤其关键。本文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的桥面积雪影响行车安全这一问题,因地制宜,通过在隧道出口附近的桥面铺装层内埋设热管,采用山区高速公路可循环再生资源隧道温泉水作为热流体介质来融化桥面积雪。本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既达到了节约现有资源的目的,又能够消除冬季冰雪路面行车安全隐患,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介绍基于山区温泉水给桥面加热融雪这一新型系统组成与运行原理,从能量守恒角度,对桥面融雪系统进行能量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阐述了融雪负荷计算的基本数学计算方法。(2)利用有限差分法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稳态情况下桥面二维温度场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埋管深度、埋管间距、沥青铺装层厚度、温泉水水温、表面风速及环境气温条件下,桥面表面的温度场以及热流密度的分布影响规律,直观地反应道路融雪过程的物理特性,并对基于传热和融雪效果的最佳管网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3)从车辆荷载出发,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车辆荷载对融雪化冰特殊桥面的影响,对埋入热管的桥面铺装层进行结构力学分析,研究不同埋管间距与埋深、不同铺装层结构组合、铺装层厚度、超载、水平力对桥面铺装层结构的影响,从铺装层结构受力的角度确定和验证埋管式桥面融雪系统铺装结构组成与管网布设方案。(4)根据试验路的地理与气温环境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桥面融雪系统的布置方案,并现场铺设了漫水式和埋管式桥面融雪的试验路,并进行现场的管道通水试验,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
吕庆[9](2006)在《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上三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和温州市扶贫开发区边坡等工程灾害的治理研究为基础。通过大量的现场地质调查、现场监测、室内外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①在已有资料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边坡工程灾害的发生机制,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讨论了边坡失稳破坏的发育规律和力学机制,对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模式进行分类。 ②开展了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建立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建模方法、参数取值的方法。讨论边坡失稳判据的选择问题。研究各种参数变化对强度折减法的影响规律。从数值分析的结果差别方面,探讨有限元强度折减和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及极限分析法的异同。以上三高速公路6#滑坡的工程为背景,详细阐述了有限元法在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和抗滑桩加固作用机制研究方面的具体应用,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分析计算,阐述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特点和优点。 ③研究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形成条件,揭示桩土相互作用的方式。分析桩后土拱的形状及其主要因素的影响,建立计算土拱形状的回归方程。讨论影响桩后土拱效应和桩土荷载分担比的主要因素。提出充分利用桩后土拱效应,发挥桩土相互作用有利影响的抗滑桩设计建议。 ④以金丽温高速公路K81高边坡的锚固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预应力锚索加固破碎岩质边坡的锚固机理。分析不同外锚结构作用下,坡面和坡体内部的压缩变形和应力扩散规律。从加固机理上阐述锚索框格梁外锚体系加固破碎岩质边坡的力学本质。讨论了锚固设计所关心的预应力锚索的合理间距,预应力锚索框格梁的截面高度,锚索预应力的损失以及预应力锚索的最优锚固角等问题。 ⑤总结边坡滚石灾害的发生机理。建立边坡滚石运动的计算模型,讨论设计计算参数的取值方法。提出边坡滚石灾害综合防治的思路。 通过上述这些内容的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一些创新成果: ①讨论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的选择问题。提出失稳判据的选择应
宋广明,刘晓娣[10](1999)在《谈承载梁间距对运材汽车行车轨迹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二、浅谈承载梁间距对运材汽车曲线行车轨迹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承载梁间距对运材汽车曲线行车轨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桥梁强制减速带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强制减速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桥面平整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公路桥梁冲击系数规定 |
1.3.1 国内规范 |
1.3.2 国外规范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梁在车辆及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理论 |
2.1 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强迫振动 |
2.1.1 梁的竖向弯曲振动 |
2.1.2 车辆分析动力学模型 |
2.1.3 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分析要点 |
2.2 梁在冲击荷载下的振动 |
2.2.1 冲击动力学基本理论 |
2.2.2 冲击荷载的一般性质 |
2.2.3 集中冲击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竖向弯曲振动 |
2.2.4 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分析要点 |
2.3 动力学方程求解方法 |
2.3.1 Newmark-β法 |
2.3.2 二阶中心差分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
3.1 车—桥—强制减速带精细化模型 |
3.1.1 车辆模型 |
3.1.2 强制减速带模型 |
3.1.3 桥跨结构模型 |
3.2 车—桥—强制减速带简化模型 |
3.2.1 强制减速带简化模拟方法 |
3.2.2 全桥模型创建 |
3.2.3 移动车辆荷载及冲击荷载的模拟 |
3.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1 模型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
3.3.2 简支梁桥动挠度对比分析 |
3.3.3 简支梁桥动应力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强制减速带参数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研究 |
4.1 强制减速带参数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定性分析 |
4.2 强制减速带位置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 |
4.3 强制减速带高度对简支梁的桥冲击影响 |
4.4 强制减速带间距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 |
4.5 简支梁桥强制减速带设置方式建议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5.2 有待完善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2)考虑车辆荷载横向位置随机性的中小跨径桥梁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桥梁安全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超限运输车辆运营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第2章 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理论及影响参数分析 |
2.1 概述 |
2.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定义 |
2.2.1 荷载横向分布的基本概念 |
2.2.2 美国规范( AASHTO)的定义 |
2.2.3 加拿大规范( CHBDC)的定义 |
2.2.4 英国规范的定义 |
2.3 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 |
2.3.1 理论计算法 |
2.3.2 有限元分析法 |
2.4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
2.4.1 桥梁孔数 |
2.4.2 斜交角 |
2.4.3 次要构件的影响 |
2.4.4 边界条件 |
2.4.5 车辆荷载 |
2.5 考虑结构非线性的荷载横向分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概率分布及统计参数 |
3.1 概述 |
3.2 车辆荷载横向行驶位置的随机性 |
3.2.1 车辆荷载横向行驶位置的采集方法 |
3.2.2 车辆荷载横向位置的概率分布 |
3.3 桥梁形式的选择 |
3.4 考虑车辆横向位置随机性的弯矩横向分布系数 |
3.4.1 有限元模型校验 |
3.4.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
3.4.3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概率分布 |
3.5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分布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车辆横向位置随机性的桥梁可靠度评估 |
4.1 概述 |
4.2 可靠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1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 |
4.2.2 可靠度指标 |
4.3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桥梁安全评估 |
4.3.1 研究对象 |
4.3.2 受力最不利主梁的确定 |
4.3.3 桥梁构件可靠度评估 |
4.3.4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限运输车辆过桥的合理横向位置分析 |
5.1 概述 |
5.2 桥梁形式的选择 |
5.3 超限运输车辆模型的选择 |
5.4 超限运输车辆过桥时合理横向位置的确定 |
5.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2 车辆加载位置的确定 |
5.4.3 两种典型加载工况的响应对比 |
5.5 影响参数分析 |
5.5.1 主梁根数的影响 |
5.5.2 中横隔板的影响 |
5.5.3 混凝土防撞护栏的影响 |
5.5.4 主梁连接方式的影响 |
5.5.5 主梁截面形式的影响 |
5.5.6 支座约束条件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辆横向加载位置对桥梁运营安全的影响分析 |
6.1 概述 |
6.2 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原则 |
6.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6.3.1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6.3.2 钢筋材料的本构关系 |
6.3.3 材料的破坏准则 |
6.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6.5 加载车辆模型 |
6.6 计算结果分析 |
6.6.1 材料非线性对两种典型加载工况之间响应差异的影响 |
6.6.2 加载位置对桥梁正常使用性能的影响 |
6.6.3 加载位置对桥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车体气动设计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2 车体被动安全设计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3 车体轻量化设计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车体气动性能研究方法构建及精细化气动设计 |
2.1 高速列车车体气动设计目标 |
2.2 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研究方法构建 |
2.2.1 数值计算方法 |
2.2.2 缩比模型试验方法 |
2.3 高速列车车体精细化气动设计研究 |
2.3.1 车体外形气动设计技术分析 |
2.3.2 流线型头型外形气动优化设计 |
2.3.3 车体表面关键区域气动设计 |
2.4 高速列车车体外形气动设计验证 |
2.4.1 整车气动性能数值计算 |
2.4.2 整车气动性能线路试验 |
2.5 小结 |
3 车体被动安全研究方法构建及耐撞性设计 |
3.1 高速列车车体耐撞性设计目标 |
3.2 高速列车多体耦合撞击理论及能量分配 |
3.2.1 高速列车多体刚柔耦合建模 |
3.2.2 高速列车多体耦合快速求解 |
3.2.3 高速列车碰撞能量分配 |
3.3 高速列车车体系统级耐撞性设计及实验 |
3.3.1 全包覆外形多级吸能协同设计 |
3.3.2 主吸能结构耐撞性优选设计 |
3.3.3 头罩自动破损设计及排障器过载设计 |
3.4 高速列车车体耐撞性设计方法验证 |
3.4.1 车体耐撞性总体设计方案 |
3.4.2 大部件耐撞性台架试验 |
3.4.3 整车耐撞性数值计算 |
3.5 小结 |
4 车体轻量化研究方法构建及断面优化设计 |
4.1 高速列车车体轻量化设计目标 |
4.2 车体结构优化设计 |
4.2.1 车体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4.2.2 车体结构快速仿真计算方法 |
4.3 车体断面结构设计优化 |
4.3.1 车体断面空间、尺寸结构优化 |
4.3.2 车体断面型材结构优化 |
4.4 车体轻量化设计验证 |
4.4.1 车体轻量化设计数值计算 |
4.4.2 车体轻量化设计台架试验 |
4.5 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与路基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桩承式加筋垫层路堤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公路路基挡土墙稳定性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计算与设计方法 |
2.1 概述 |
2.2. 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垫层厚度计算与设计方法 |
2.2.1 理论模型 |
2.2.2 基本假定 |
2.2.3 荷载计算 |
2.2.4 垫层厚度计算 |
2.2.5 工程实例 |
2.3 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地基承载力计算与设计方法 |
2.3.1 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机理分析 |
2.3.2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2.3.3 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法 |
2.3.4 计算实例 |
2.4 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沉降计算方法 |
2.4.1 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计算 |
2.4.2 桩端应力集中区的沉降计算 |
2.4.3 持力层共同沉降区的沉降计算 |
2.5 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整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PLAXIS数值分析软件的基本原理 |
3.2.1 地基土本构模型 |
3.2.2 桩体模型 |
3.2.3 土工格栅模型 |
3.2.4 接触面单元 |
3.3 数值分析模型与计算参数 |
3.3.1 数值分析模型 |
3.3.2 计算参数 |
3.4 垫层厚度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桩间距对垫层厚度的影响 |
3.4.2 桩径对垫层厚度的影响 |
3.4.3 路基高度对垫层厚度的影响 |
3.4.4 筋材强度对垫层厚度的影响 |
3.5 地基承载力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地基承载力计算 |
3.5.2 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6 路堤沉降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3.6.1 路堤总体沉降计算 |
3.6.2 路堤地基沉降计算 |
3.6.3 路堤地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方法 |
4.1 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原理 |
4.1.1 极限平衡法 |
4.1.2 平面破坏面法 |
4.1.3 折线破坏面法 |
4.1.4 圆弧破坏面法 |
4.2 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 |
4.2.1 粘质土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 |
4.2.2 渗水性土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 |
4.2.3 填石路堤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 |
4.3 公路路基稳定性计算与设计现行方法与新方法的比较 |
4.3.1 两种粘质土路基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方法的比较 |
4.3.2 两种渗水性土路基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方法的比较 |
4.3.3 两种填石路堤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方法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路基挡土墙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方法 |
5.1 挡土墙的稳定性与失稳类型 |
5.2 挡土墙稳定性计算与设计现行方法 |
5.2.1 挡土墙抗滑稳定性计算与设计现行方法 |
5.2.2 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现行方法 |
5.2.3 挡土墙稳定性计算与设计现行方法评价 |
5.3 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 |
5.3.1 考虑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 |
5.3.2 考虑地基反力力矩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 |
5.3.3 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情况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新方法 |
5.4 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现行方法与新方法的比较 |
5.4.1 是否考虑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方法比较 |
5.4.2 是否考虑地基反力力矩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方法比较 |
5.4.3 是否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情况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设计方法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着作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获奖与申请专利情况 |
(6)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极限承载力与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选题背景 |
1.1.1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发展 |
1.1.2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建设面临的问题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桥梁极限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2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极限承载力分析 |
2.1 引言 |
2.2 桥梁非线性分析理论 |
2.2.1 材料非线性分析理论 |
2.2.2 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
2.2.3 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收敛准则 |
2.2.4 计算中的关键问题 |
2.3 桥梁有限元建模 |
2.3.1 工程概况 |
2.3.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2.3.3 荷载及边界条件 |
2.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 成桥初始状态力学行为分析 |
2.4.1 成桥初始状态竖向位移分析 |
2.4.2 成桥初始状态混凝土内力分析 |
2.5 极限承载力计算分析 |
2.5.1 荷载及加载工况 |
2.5.2 极限承载力状态的判定 |
2.5.3 计算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汽车—桥梁耦合系统空间振动分析理论 |
3.1 引言 |
3.2 汽车—桥梁耦合系统分析模型 |
3.2.1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动力分析模型 |
3.2.2 汽车动力分析模型 |
3.2.3 路面粗糙度数值模拟 |
3.3 汽车—桥梁耦合系统的运动方程 |
3.3.1 桥梁的虚功 |
3.3.2 汽车车辆的虚功 |
3.3.3 汽车-桥梁耦合系统的运动方程 |
3.4 汽车—桥梁耦合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及程序实现 |
3.5 算例验证 |
3.5.1 工况 1:集中力匀速通过简支梁 |
3.5.2 工况 2:弹簧质量系统匀速通过简支梁 |
3.6 本章小结 |
4 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桥梁的有载频率分析 |
4.2.1 桥梁有载频率的计算 |
4.2.2 车辆轮胎刚度的影响 |
4.2.3 车辆悬挂刚度的影响 |
4.2.4 车辆簧下质量的影响 |
4.2.5 车辆簧上质量的影响 |
4.3 桥梁的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分析 |
4.3.1 车辆数目的影响 |
4.3.2 车辆间距的影响 |
4.3.3 车道的影响 |
4.3.4 车速的影响 |
4.3.5 路面粗糙度的影响 |
4.4 汽车的动力响应及舒适性评价分析 |
4.4.1 车速的影响 |
4.4.2 路面粗糙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兼顾多种交通方式的环湖旅游公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湖旅游公路的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
2.1 环湖旅游公路的道路特征分析 |
2.1.1 环湖旅游公路的道路特征 |
2.1.2 影响环湖旅游公路安全的道路因素 |
2.2 环湖旅游公路的交通特征分析 |
2.2.1 环湖旅游公路的交通特征 |
2.2.2 影响环湖旅游公路安全的交通因素 |
2.3 环湖旅游公路安全需求分析 |
2.3.1 环湖旅游公路的安全需求 |
2.3.2 环湖旅游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核心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湖旅游公路安全设施优化技术研究 |
3.1 道路交通标志设计的优化 |
3.1.1 交通标志的类型及其支撑形式 |
3.1.2 基于运行速度的交通标志文字高度确定 |
3.1.3 交通标志版面设计的优化 |
3.2 道路交通标线设计的优化 |
3.2.1 交通标线的综合设置 |
3.2.2 基于视觉惰性原理的突起路标设置方法研究 |
3.3 路侧护栏及车道分隔护栏设计的优化 |
3.3.1 路侧护栏的设置 |
3.3.2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护栏的设置 |
3.4 基于道路环境改善的其他安全措施 |
3.4.1 基于视觉分隔的自行车道彩色铺装 |
3.4.2 路侧宽容性改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湖旅游公路速度控制技术研究 |
4.1 环湖旅游公路限速方案的制订 |
4.1.1 限速形式的确定 |
4.1.2 限速路段的划分 |
4.1.3 限速值的确定 |
4.2 环湖旅游公路速度控制设施的设计研究 |
4.2.1 减速丘的设计研究 |
4.2.2 减速路面的设计研究 |
4.2.3 横向振动减速标线的设计研究 |
4.2.4 视错觉减速标线的设计研究 |
4.2.5 其他速度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
4.2.6 速度控制设施的比选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理东环海公路安全保障技术应用实例 |
5.1 大理东环海公路概况 |
5.2 典型危险路段安全保障技术应用实例 |
5.2.1 急弯及连续急弯路段 |
5.2.2 路侧设有观景点的长直线路段 |
5.2.3 穿越村镇及景区的路段 |
5.2.4 平面交叉口路段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
(8)隧道温泉水桥面融雪化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道路融雪方法介绍 |
1.2.2 水热式融雪化冰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埋管式桥面融雪系统物理模型的建立 |
2.1 温泉水埋管式融雪系统运行原理 |
2.1.1 温泉水埋管式融雪系统组成 |
2.1.2 对运水主管道与热埋管管材的要求 |
2.1.3 对热埋管直径的选取 |
2.1.4 热埋管管路的连接方式 |
2.1.5 对热管内热流体介质的要求 |
2.1.6 融雪化冰过程分析 |
2.2 桥面融雪热力融雪模型的建立 |
2.2.1 桥面融雪过程的假设条件 |
2.2.2 融雪化冰传热物理模型计算区域的确定 |
2.2.3 桥面融雪所需热量 |
2.2.4 融雪所需的热量分析与计算 |
2.2.5 融雪表面所需热量分析 |
2.2.6 融雪化冰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稳态工况下桥面融雪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有限差分单元法稳态模型数值求解 |
3.1.1 网格划分 |
3.1.2 计算流程 |
3.1.3 桥面融雪热力参数的设计与计算 |
3.2 稳态工况下桥面融雪的埋管形式影响因素研究 |
3.2.1 埋管深度对桥面融雪温度特性的影响 |
3.2.2 埋管间距对桥面融雪温度特性的影响 |
3.2.3 沥青铺装层厚度对桥面融雪温度特性的影响 |
3.3 稳态工况下桥面融雪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埋管温泉水温对桥面温度融雪特性的影响 |
3.3.2 表面风速对桥面融雪温度特性的影响 |
3.3.3 环境温度对桥面融雪温度特性的影响 |
3.4 基于传热效果的最佳管网布设方案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埋管式融雪化冰系统的桥面铺装结构影响分析 |
4.1 埋管式桥面铺装层模型的建立 |
4.1.1 埋管式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特点 |
4.1.2 桥面铺装层模型基本假定 |
4.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 不同工况作用下埋管式桥面铺装层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4.2.1 不同管网方案对桥面铺装层应力的影响 |
4.2.2 不同管网方案对管网应力的影响 |
4.2.3 超载对桥面铺装结构应力的影响 |
4.3 埋管式融雪桥面不同铺装层方案应力分析 |
4.3.1 计算模型与参数确定 |
4.3.2 不同铺装层方案对铺装层间应力的影响 |
4.4 基于桥面铺装层结构力学分析的最佳管网布设方案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淅高速桥面融雪系统试验路铺筑与现场检测 |
5.1 三淅高速桥面融雪系统实施方案 |
5.1.1 自然地理状况 |
5.1.2 试验段位置 |
5.1.3 试验段的水温统计与测量 |
5.1.4 设计方案总体思路 |
5.1.5 桥面融雪系统总体方案布置 |
5.2 融雪桥面的试验路铺筑 |
5.2.1 输水主管道及沿程构造物建造 |
5.2.2 漫排式融雪系统现场铺设 |
5.2.3 埋管式融雪系统现场铺设 |
5.3 桥面融雪系统现场检测 |
5.4 桥面融雪效果效果预估与观测方案 |
5.4.1 桥面融雪效果预估 |
5.4.2 桥面融雪效果观测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2 抗滑桩支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边坡工程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边坡滚石灾害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边坡工程灾害的发生机制 |
2.1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2.1.1 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 |
2.1.2 地下水的影响 |
2.1.3 地应力场的影响 |
2.1.4 岩性的影响 |
2.1.5 岩体结构条件 |
2.1.6 各种触发因素的影响 |
2.2 边坡灾害的发生机理 |
2.2.1 边坡的变形与破坏 |
2.2.2 边坡破坏的地质模型与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 强度折减法 |
3.1.1 安全系数的定义 |
3.1.2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基本算法 |
3.1.3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分析模型及参数确定 |
3.2 边坡失稳判据的讨论 |
3.3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精度主要影响因素 |
3.3.1 有限元网格密度的影响 |
3.3.2 迭代收敛容差的影响 |
3.3.3 计算边界的影响 |
3.3.4 坡高H及坡角 B的影响 |
3.3.5 粘聚力C的影响 |
3.3.6 内摩擦角φ的影响 |
3.4 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 |
3.4.1 工程背景资料 |
3.4.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3 加固前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3.4.4 抗滑桩的加固作用机制 |
3.4.5 滑坡加固前后的稳定性分析 |
3.4.6 抗滑桩的受力和变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研究 |
4.1 抗滑桩桩后土体的土拱效应研究 |
4.1.1 分析方法及计算模型 |
4.1.2 桩后土拱的发育规律 |
4.2 抗滑桩桩后土拱的形状研究 |
4.2.1 土拱形状的结构力学分析 |
4.2.2 基于有限元法的土拱形状研究 |
4.2.3 土拱形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3 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4.3.1 桩间距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
4.3.2 桩周土体参数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
4.3.3 桩土界面参数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
4.3.4 桩径及桩形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破碎岩质边坡的预应力锚固机理研究 |
5.1 边坡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与变形破坏特征 |
5.2 分析方法及计算模型 |
5.2.1 预应力锚索体系的数值模拟方法 |
5.2.2 数值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
5.3 预应力锚固作用下坡体响应规律 |
5.3.1 单根锚索预应力作用下的坡体响应分析 |
5.3.2 锚索和框格梁共同作用下的坡体响应 |
5.3.3 群锚下的坡体响应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6 预应力锚索框格梁体系的设计参数研究 |
6.1 预应力锚索合理间距问题的研究 |
6.2 框格梁截面合理尺寸的研究 |
6.3 锚索的预应力损失问题 |
6.3.1 锚索应力的现场监测方法 |
6.3.2 锚索预应力监测结果分析 |
6.4 锚索加固机理与锚固角的优选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7 边坡滚石灾害发生机制与控制方法研究 |
7.1 滚石灾害的发生机理 |
7.1.1 地形和地貌条件 |
7.1.2 地质条件 |
7.1.3 气候条件 |
7.1.4 其他触发因素 |
7.2 边坡滚石运动的计算模型研究 |
7.2.1 边坡滚石运动的研究方法 |
7.2.2 滚石的运动方程及参数确定 |
7.3 边坡滚石灾害的综合防治 |
7.3.1 概述 |
7.3.2 工程实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浅谈承载梁间距对运材汽车曲线行车轨迹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桥梁强制减速带对简支梁桥的冲击影响研究[D]. 李镇江.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考虑车辆荷载横向位置随机性的中小跨径桥梁安全评估[D]. 闫君媛. 湖南大学, 2018(06)
- [3]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 [4]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丁叁叁.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2)
- [5]桩承式半刚性加筋垫层路堤与路基稳定性分析[D]. 曾革. 长沙理工大学, 2015(02)
- [6]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极限承载力与动力响应研究[D]. 朱小青. 郑州大学, 2014(08)
- [7]兼顾多种交通方式的环湖旅游公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 余露.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8]隧道温泉水桥面融雪化冰技术研究[D]. 陆凯诠. 长安大学, 2013(06)
- [9]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 吕庆. 浙江大学, 2006(08)
- [10]谈承载梁间距对运材汽车行车轨迹的影响[J]. 宋广明,刘晓娣.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