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腰椎骨折脱位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1](2015)在《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与跨节段置钉的比较》文中指出背景:临床上常应用伤椎相邻节段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方式修复胸腰椎骨折脱位,伴随着疾病发生率的升高,同时发现众多的问题,比如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目的:对比经伤椎与跨节段置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第474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结果与结论:对两组患者的椎管面积改善值、内固定失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高于治疗前,Cobb角低于治疗前(P<0.05)。提示与跨节段置钉相比,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在保证固定强度的同时更加符合生物力学特点。
仲江波[2](2016)在《椎间后方加压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研究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4钉固定与传统的跨伤椎4钉固定、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效果。研究经伤椎单节段4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方法选取12具6-7月龄小猪胸腰段(T11-L2)脊柱标本。经X线透视排除脊柱肿瘤、畸形、感染以及骨质疏松等病理状态。剔除椎旁肌肉、脂肪等软组织,保留椎骨、椎间盘、小关节囊以及周围韧带结构。首先将12具脊柱标本两端(T11和L2椎骨)用义齿基托树脂包埋,然后进行脊柱完整状态下的生物力学测试。测试完成后在每具标本的T13椎体中上1/3处行楔形截骨,锯断T12/13椎间盘并切断T12/13之间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凿断T12双侧下关节突,造成三柱损伤(保留双侧椎弓根完整)。咬除T12一侧下关节突及椎板中、下2/3,咬除同侧T13椎板上1/2,行椎板间开窗,显露脊髓,制造开窗减压模型,制成试验用的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模型。将12具胸腰段骨折脱位脊柱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A组采用经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伤椎及上方脱位椎各置入两枚椎弓根螺钉,行单节段4钉固定);B组采用传统的跨伤椎4钉固定(伤椎不置钉,伤椎相邻的上、下椎体各置入两枚椎弓根螺钉,双节段4钉固定);C组采用包括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伤椎及伤椎的上、下相邻的椎体各置入两枚椎弓根螺钉,双节段6钉固定)。应用生物力学试验机(MTA)进行力学测试,三维动态检测系统测定脊柱标本T12/13完整状态及三种固定组间载荷-位移及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ROM)。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数据采用x±s表示,所得完整状态及三种固定组结果进行对比,采用t检验。为均衡数目的固定节段(A组T12-13;B组、C组T13-L1)对ROM的影响,采用用稳定指数(stability potential index, SPI)反映两种固定方法的即刻稳定性,SPI=(完整状态ROM-固定状态ROM)/完整状态ROM。统计检验的显着性均设定在a=0.05。结果:三组标本固定后损伤节段轴向刚度比较:在最大载荷500N下,T12/13节段完整状态下脊柱轴向压缩平均位移为1.732±0.018mm;经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组(A组)平均位移为1.102±0.016mm;传统的跨伤椎4钉固定组(B组)平均位移为1.372±0.032mm。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组(C组)平均位移为1.098±0.010mm。轴向压缩状态下各固定组较完整状态椎间位移均有明显减少,有显着差异性(P<0.01)。提示三种固定方式固定后稳定性较完整状态明显提高。固定后三组模型组间比较:经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组与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组稳定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稳定性均高于传统的跨伤椎4钉固定组(P<0.05)。在屈、伸,左、右侧屈及扭转实验中:完整脊柱标本的活动范围分别为1.72±0.92°,2.81±0.97°,1.71±0.75°,1.72±0.80°,3.55±0.77。,3.53±0.75°;单节段固定组(A组)的活动范围分别为:0.40±0.05°,0.48±0.08°,0.77±0.11°,0.76±0.09°,0.52±0.11°,0.53±0.09°;传统的跨伤椎固定组(B组)的活动范围分别为:1.08±0.14°,0.97±0.11,1.05±0.19°,1.05±0.16°,0.69±0.14°,0.69±0.14°;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组(C组)的活动范围分别为:0.30±0.07。,0.37±0.09°,0.75±0.12°,0.74±0.08°,0.49±0.16°,0.50±0.12°。三种不同方式固定后的脊柱模型稳定性均高于完整状态的脊柱(P<0.01)。三种不同方式固定后的脊柱模型的稳定性组间比较:在屈、伸实验中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组的稳定性强于经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组及传统的跨伤椎4钉固定组(P<0.05);经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组稳定性强于传统的跨伤椎4钉固定组(P<0.05)。在左、右侧弯实验及扭转实验中,经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组与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组稳定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稳定性均强于传统的跨伤椎4钉固定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不同固定状态下的脊柱模型在屈、伸,左、右侧屈和扭转实验中的稳定指数(SPI, stable potential index)分别为:单节段固定组(A组):0.89±0.05,0.89±0.08,0.96±0.11,0.96±0.09,0.97±0.11,0.97±0.09;传统的跨伤椎固定组(B组):0.79±0.11,0.90±0.19,0.91±0.16,0.89±0.14,0.88±0.16;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组(C组):0.92±0.07,0.91±0.09,0.97±0.12,0.97±0.08,0.98±0.16,0.98±0.12。显示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组(C组)稳定性与单节段固定组(A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二者稳定性均强于传统的跨伤椎4钉固定组(B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经伤椎置钉的单节段固定、传统的跨伤椎双节段固定及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均能为骨折脱位的脊柱的建立即刻稳定性。2.经伤椎置钉的单节段固定及含伤椎在内的三椎体6钉固定的即刻稳定性优于传统的跨伤椎固定组。3.经伤椎置钉的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脱位能提供足够的即刻稳定性。第二部分椎间后方加压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研究背景胸腰椎骨折脱位为典型的脊柱三柱损伤,极度不稳定。除存在椎体、椎板、椎弓根、棘突等骨性结构破坏外,多数合并前、后纵韧带、棘上韧带及椎间盘等软组织断裂,大多合并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手术指证明确。目前对其手术方式尚未形成共识,前路手术可重建良好的前方支撑,但其复位困难,很难达到牢固的固定;同时后方结构破坏无法修复,遗留后方不稳定;且椎管内减压困难,目前己较少采用。传统的后路四钉跨伤椎复位固定技术由于力学悬挂效应,常常使骨折椎、脱位椎复位困难,且容易导致脱位的椎间隙过度撑开。近来多数学者采用包括伤椎在内的三椎体六钉复位固定技术,获得满意的效果。魏富鑫等采用小牛标本模拟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证实两种手术在重建脊柱稳定性方面无显着差异,为单节段固定提供了生物力学理论支持。既然伤椎可以置钉,有没有必要同时固定其下方一个无辜的椎体?多固定融合一个正常的椎间隙?前期已有较多伤椎置钉的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研究,证实伤椎置钉的可行性、可靠性。本研究第一部分已经进行动物离体脊柱模型的生物力学研究,证实其稳定性满足固定要求,本节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进行评价。研究目的比较后路切开复位椎间加压单节段内固定,传统的后路复位跨伤椎4钉内固定,包括伤椎在内的三椎体六钉复位内固定三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提供最佳治疗策略。研究方法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经伤椎置钉的椎间后方加压单节段内固定技术;B组:采用传统跨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技术;C组:采用包括伤椎在内的三椎体六钉内固定技术治疗。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A组10例;B组9例;C组7例。所有患者于伤后12天内在全麻俯卧位下进行手术,根据分组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实施后路切开复位、椎管开窗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中尽量保留棘突及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结构,手术过程包括减压、复位、置钉固定、后方融合,并缝合修复断裂的棘突及棘上、棘间韧带。本组病例均未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患者术后均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消除神经水肿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术后1周在支具保护下逐渐下地行走。26例患者均经12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3个月比较三组间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ASIA功能评分、骨折椎前缘高度比、脱位率、Cobb角椎管侵占率脊髓损伤率等指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Frankel分级)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神经功能(ASI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三组患者组间比较神经功能改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A组优于B组及C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短于C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组及C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脱位率及伤椎椎管侵占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影像学指标:三组组内比较术后比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obb角、脱位率及伤椎椎管侵占率的改善方面:A组、C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对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椎间后方加压单节段内固定、传统的四钉跨伤椎复位内固定及包括伤椎在内的三椎体六钉复位内固定术都能获得较好的临床功能恢复。2.椎间后方加压单节段内固定的总体疗效优于传统的跨伤椎四钉内固定及包括伤椎在内的三椎体六钉复位内固定。
卢显威,韦玮[3](2019)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文中认为随着工业现代化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高能量损伤导致胸腰椎骨折的病例逐渐增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如何规范治疗胸腰椎骨折成为骨科医师面临的挑战。经过几十年研究,对胸腰椎骨折的分型评分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等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但仍存在一些争议。该文就胸腰椎骨折的分型、治疗原则、手术入路、手术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骨科医师诊治胸腰椎骨折提供参考。
陈继峰[4](2013)在《Load-Sharing分型法在胸腰椎骨折分型应用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Load-Sharing分型法用于胸腰椎骨折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分析不一致的原因,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45份,六名骨科医师(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各2人)用Load-Sharing分型法独立对这45例患者的术前正侧位X线片、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选择术式。3个月后将影像学资料乱序再次进行评分,对评分进行Kappa检验,计算Kappa值。通过将六名医师的评分结果两两间比较得出的Kappa值用于可信度研究。通过每一位医师第一次分型结果和第二次分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的Kappa值用于可重复性研究。使用Landis和Koch的标准判定Load-Sharing分型评分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Kappa值分析比较时采用x±S的形式。结果:Load-Sharing分型法的可信度研究:第一次评分得出的15组数据,在椎体粉碎程度方面:Kappa值在0.66~0.97之间变动,Kappa值(0.76±0.09);骨折碎片移位程度方面:Kappa值在0.77~0.97之间变动,Kappa值(0.88±0.05);畸形矫正程度方面:Kappa值在0.70~0.91之间变动,Kappa值(0.77±0.06)。总的Kappa值变动在0.76~0.88之间,总的Kappa值(0.82±0.04)。第二次评分得出的15组数据,在椎体粉碎程度方面:Kappa值在0.62~0.96之间变动,Kappa值(0.78±0.11);骨折碎片移位程度方面:Kappa值在0.80~0.97之间变动,Kappa值(0.87±0.04);畸形矫正程度在0.65~0.84之间变动,Kappa值(0.75±0.08)。总的Kappa值变动在0.76~0.88之间,总的Kappa值(0.82±0.04)。Load-Sharing分型法的可重复性研究:在椎体粉碎程度方面:Kappa值在0.80~0.93之间变动,Kappa值(0.89±0.05);骨折碎片移位程度方面:Kappa值在0.83~0.93之间变动,Kappa值(0.89±0.04);畸形矫正程度方面:Kappa值在0.86~0.91之间变动,Kappa值(0.88±0.02)。总的Kappa值变动在0.85~0.92之间,总的Kappa值(0.89±0.03)。Load-Sharing分型法术式选择的可信度研究:第一次评分得出的15组数据,在术式选择方面:Kappa值在0.91-1.00之间变动,Kappa值(0.96±0.03)。第二次评分得出的15组数据,Kappa值在0.87~1.00之间变动,Kappa值(0.93±0.04)。Load-Sharing分型法术式选择的可重复性研究:Kappa值在0.91~1.00之间变动,Kappa值(0.97±0.03)。按Landis和Koch的判定标准,Load-Sharing分型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可信度如下:椎体粉碎程度,畸形矫正程度的Kappa值均在一致性良好的水平,骨折碎片移位程度的Kappa值在一致性极佳的水平,总的一致性达到了极佳的水平。Load-Sharing分型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可重复性如下:椎体粉碎程度、骨折碎片移位程度、畸形矫正程度的Kappa值均在极佳的一致性水平。Load-Sharing分型术式的选择方面: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均在极佳的水平。结论:Load-Sharing分型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在极佳的水平。Load-Sharing分型术式选择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均在极佳的水平。
唐焕章,徐皓,董亮,赵晓明[5](2015)在《AO-C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可选择4钉2棒置入单节段复位固定》文中研究指明背景:AO-C型胸腰椎急性损伤是一种高能量、不稳定性损伤,导致胸腰椎骨折脱位,多伴有脊髓神经损伤,一般均需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多节段内固定,致使脊椎运动节段过多丧失、内植物大量应用。目的:探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置入对AO-C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矫治效果。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17例AO-C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一期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其中8例经脱位椎间隙相邻上下各一椎体4钉2棒单节段固定(4钉2棒组),9例经脱位椎间隙相邻上下椎体行8钉2棒多节段固定(8钉2棒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最后随访时,在患者X射线侧位片上测量伤椎后凸Cobb角,采用Frankel分级法进行神经功能评价,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腰背痛程度。结果与结论:随访1-5年。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4钉2棒组优于8钉2棒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两组胸腰椎骨折脱位内固定后均明显矫正,腰背痛明显缓解。治疗前脊髓功能为Frankel A级的1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2例恢复至E级,余8例双下肢瘫痪均未恢复;Frankel B级的2例均恢复至E级。伤椎后凸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治疗后1周、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与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4钉2棒组、8钉2棒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提示经脱位椎间隙4钉2棒单节段与8钉2棒多节段矫治C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无差别。因此AO-C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可选择4钉2棒置入单节段复位固定。
刘孝峰[6](2020)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不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胸腰段骨折,传统的跨伤椎置钉被报告内固定失败率较高和并发症较多。为弥补不足,有学者提出了伤椎置钉技术,但相关术式仍受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传统跨伤椎置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伤椎置钉内固定的机制、优势、适应症和合适的置钉数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断为胸腰段单一椎体骨折并接受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病例,筛选后有98例纳入分析研究。根据伤椎置钉的多少分为三组:跨伤椎置钉组(A组)32例,伤椎单侧置钉组(B组)28例,伤椎双侧置钉组(C组)38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节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搜集三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并记录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位后凸畸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随访了解所有患者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对三组所获得的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组成( χ 2=0.636,P=0.728)、年龄(F=0.487,P=0.616)、骨折节段分布( χ 2=0.355,P=0.999)、骨折分型( χ 2=0.334,P=0.846)、术前VAS评分(F=0.851,P=0.430)、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F=0.813,P=0.447)和术前矢状位Cobb角(F=0.433,P=0.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F=0.405,P=0.668)、术中出血量(F=0.825,P=0.441)、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F=0.383,P=0.683)、伤椎前缘高度比(F=0.545,P=0.581)和伤椎矢状位Cobb角(F=2.060,P=0.133)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2个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在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的随访时间(F=0.720,P=0.489)、VAS评分(F=2.350,P=0.101)和ODI评分(F=0.721,P=0.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椎单侧置钉组(B组)、伤椎双侧置钉组(C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F=12.079,P=0.000)、矢状位Cobb角(F=7.046,P=0.001)、伤椎的前缘高度比(F=15.175,P=0.000)和矢状位Cobb角丢失情况(F=4.349,P=0.016)与跨伤椎置钉组(A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椎单侧置钉组与伤椎双侧置钉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伤椎的前缘高度比和矢状位Cobb角丢失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式均能有效的治疗胸腰段单一椎体骨折,术后早期疗效相当。虽然三种内固定方式后期均不可避免的存在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矫正角度的复位丢失,但伤椎置钉较传统的跨伤椎置钉能更有效的降低复位椎体高度的丢失和减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发生,且伤椎多置入螺钉并没有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疗效无差异,但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相比可减少内固定椎弓根螺钉的使用,客观上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席金涛[7](2020)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经皮单平面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验证单平面螺钉的力学性能。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进一步证明在临床中运用经皮单平面螺钉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疗效比较确定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采用微创方式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术后恢复情况。方法:1.首先采用新鲜猪腰椎多节段椎骨标本24例,随机分为8组并造模:A1、A2组采用万向螺钉联合伤椎万向钉固定,B1、B2组采用固定钉联合伤椎万向螺钉混合固定,C1、C2组采用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单平面螺钉固定(C组),D1、D2组采用跨伤椎固定钉固定。然后利用万能试验机测定8组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情况,A1、B1、C1、D1四组行静态实验,A2、B2、C2、D2行疲劳实验;2.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一2018年5月收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23例(经皮单平面组)采用经皮单平面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单平面钉治疗,B组(经皮万向组)42例采用经皮万向钉联合伤椎置万向钉治疗,C组40例(混合固定组)采用经皮单向钉联合伤椎置万向钉治疗。分别记录三组组术前术后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后凸矫正程度。3.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患者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另一组为对照组(22例),患者自主锻炼,无理论的指导。结果:1.四组内固定均能对腰椎骨折进行有效固定,伤椎置钉的最大载荷均明显高于伤椎未置钉,A1、B1、C1、D1四组最大载荷大小分别为:3751.64N,5226.45N,6592.15N,2275.24N;四组行四种内固定对于腰椎骨折均有明显撑开复位作用,加压撑开实验,B1、C1、D1三组均完成了三次撑开实验,A1组在加压300N时出现钉尾的滑移终止实验,C1组的复位效果明显优于A1、B1、D1组统计学有差异,A1组与D1组复位效果相当统计学无明显差异;A2、B2、C2、D2组经过疲劳实验后,四种内固定系统载荷后椎体前缘高度(AVBH 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shift)变化组内比较,B2、C2、D2组术后AVBH较术前略低统计学无差异。A2组载荷前较载荷后AVBH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5例中均例获得12-16个月随访。2.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伤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三组组间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前VAS评分较术后明显降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均明显恢复(P<0.05),术后1周、3月、12月,A、B、C三组,两两比较椎体高度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最优,B组最弱(P<0.0 5)。组内比较术后一周与末次随访比较,A组、C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一周优于末次随访;三组组内比较术前Cobb角较术后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组间比较1周、3月无明显差异(P>0.05),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术后ODI(Oswestry)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统计学有差异;两组组间比较术后、1周、3月、12月,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1.三种椎弓根螺钉均可以承载胸腰椎大部分应力,伤椎置钉方式能提供更有效的稳定、伤椎形态恢复更好,其中单平面螺钉的内固定效果优于其它两中内固定螺钉;2.经皮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固定在微创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中效果确切,并且具备操作方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3.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恢复。
庄苏阳[8](2019)在《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椎体三维植骨器的研制及力学测试背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经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后会在伤椎内形成骨缺损区。现有的椎体内植骨工具无法将植骨材料精确填充至椎体骨缺损区,同时也无法复位终板中央及后部塌陷区。而椎体内植骨量及植骨的充分程度决定伤椎愈合的程度及强度,所以寻找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法。本研究设计制作了经椎弓根通道三维植骨器,内部含有产生较大推力的机械装置,以期达到复位塌陷终板、消除椎体内骨缺损的目的。目的对三维植骨器进行力学实验分析,论证它的抗挤压与破坏性能和抗拉伸破坏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件三维植骨器在压力测试仪上进行挤压试验,观察其压力随行程变化数据和曲线。增加载荷,检测植骨器遭到破坏所能承受最大载荷值。利用静态拉压力测试仪对10个植骨器的重要部件,螺纹杆和螺纹套,进行拉伸破坏试验,分析其抗拉特性,找到危险截面,获得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结果在挤压与破坏试验测试中,分别取1ON和25N为预紧力。10件植骨器的压力位移曲线趋势相同。一定预紧力下,在刚开始填充阶段(旋转1-2圈),压力变化上升迅速,到3圈后直至最大行程,压力变化缓慢上升并趋于平稳。最终所达到的最大挤压力为121.5±6N(113~128N)。植骨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150±3N(142~165N)。在拉伸破坏试验测试10个部件的力位移曲线趋势相同,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2±0.09KN(1.73~1.98KN)。10个部件的断口位置分别在螺纹段偏下和螺纹段偏上位置,而螺纹套位置的螺纹无破坏,说明部件的危险截面不在螺纹套和螺纹的集合面位置。结论三维植骨器在工作时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推顶挤压力,可以对抗相当大的阻力,人工拧动最大扭力不足以破坏工具,且工艺稳定。符合椎体骨折手术中植骨及复位骨折块的要求,为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术工具。第二部分应用三维植骨器植骨重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分析背景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常用方法。塌陷终板的复位情况、椎体内植骨量及植骨的充分程度决定伤椎愈合的程度及强度。经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后在伤椎内形成骨缺损区,通过现有的植骨方法容易出现植骨不良,形成空腔,成为“蛋壳样”椎体。终板的复位不良易于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引起慢性腰背痛。因此有必要改进终板复位及椎体内植骨方法,提高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的疗效。目的 评价应用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复位终板、重建伤椎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三维植骨器组和植骨漏斗组。三维植骨器组应用自行研制的椎体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进行终板复位、植骨;植骨漏斗组应用传统的漏斗形植骨器经椎弓根植骨。分别测得手术前后、术后,术后一年半及取出内固定术后的3月伤椎的X线摄片及CT二维扫描,测量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正常椎前缘高度、伤椎终板高度、正常终板高度等,计算前高矫正率、终板矫正率和椎体缺损区的体积。结果:(1)伤椎Cobb角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前伤椎Cobb角为(23.3±2.5)°,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Cobb角为分别为(4.4±1.4)°、(5.2±1.2)°、(5.8±1.6)°。植骨漏斗组术前伤椎Cobb角为(23.1±2.7)°,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Cobb角分别为(5.3±1.9)°、(6.2±1.9)°、(7.4±1.8)°。两组伤椎Cobb角在术前、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无显着性差异(P>0.05)。取出内固定3月后两组间伤椎Cobb角有显着性差异(P<0.05)(2)前缘高度的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1.59±0.20cm,术后5天为2.81±0.19cm,椎体正常高度为2.96±0.32cm,伤椎前高率为(95.3±3.6)%。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68±0.18cm和2.56±0.18cm。植骨漏斗组术前伤椎高度为1.61±0.18cm,术后为2.77±0.17cm,椎体正常高度为2.91±0.36cm,伤椎前高率为(91.8±4.2)%。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5±0.18cm和1.93±0.12cm。两组术后五天前矫正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术后一年半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终板中心高度的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后五天伤椎终板中心高度为2.34±0.22cm,终板中心正常高度为2.42±0.18cm,伤椎前高率为(93.6±5.8)%。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分别2.24±0.18cm和2.19±0.18.cm。植骨漏斗组术后术后五天伤椎终板中心高度为1.85±0.26cm,终板中心正常高度为2.48±0.23cm,伤椎前高率为(72.5±6.4)%。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1.64±0.20cm和1.41±0.19cm。两组术后五天终板高度矫正率及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缺损区的体积:三维植骨器组术后椎体缺损区体积为0.75±0.16cm3,而植骨漏斗组为2.51±0.33cm3。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一年半时随访发现,三维植骨器组与植骨漏斗组的缺损区分别为0.52±0.06cm3和1.49±0.13cm3。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5)VAS:三维植骨器组与植骨漏斗组的术前VAS分别评分为(8.61±1.13)分和(8.58±1.24)分(p>0.05);术后5天分别为(3.35±0.94)分和(3.54±0.95)分(p>0.05);术后一年半的VAS分别为(0.35±0.63)分和(1.77±1.39)分(p<0.05);取出内固定后VAS分别为(0.46±0.58)分和(2.04±1.15)分(p<0.05)。结论:三维植骨器可以有效地复位塌陷的终板、实现伤椎有效植骨、减少椎体内骨缺损区,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提供新型的植骨工具。第三部分保留一侧球囊撑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背景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为恢复伤椎的高度及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通过可扩张球囊辅助的椎体后凸成形术应运而生。但将扩张后的球囊撤除过程中常常会观察到复位的椎体高度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影响手术疗效。目的研究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临时保留一侧球囊支撑力、注入骨水泥对维持初始撑开高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与之沟通,由患者自愿选择椎体后凸成形(PKP)或椎体成形术(PVP),共69例选择PKP的患者入组。改良穿刺技术,使插入的导针接近椎体前1/3时,正位像上导针前端接近椎弓根内侧壁。用球囊先后自两侧扩张伤椎,并临时保留后扩张一侧球囊。记录扩张前椎体高度(H0)、充分扩张后椎体前高(H1)、临时释放球囊内压力后椎体前高(H2)。经先扩张侧注入骨水泥,待凝固后撤出球囊,再经后扩张侧注入骨水泥。测量术毕椎体前高(H3)。记录手术前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VAS及0DI评分变化。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术后一年伤椎高度、Cobb角、VAS及ODI变化。结果每个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8.5±12.4)min,出血量为(23.1±8.5)ml,球囊压力为180-250psi,球囊膨胀大小为(3.6±1.1)ml。骨水泥的注入量为(8.2±2.4)ml。2例术中推注骨水泥时出现球囊破裂。(1)椎体高度变化: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H0)、球囊撑开后椎体前高(H1)、球囊释放压力后椎体前高(H2)、术毕椎体前高(H3)与上下邻椎前高均值百分比(椎体前高压缩比)分别为(58.23±12.57)%,(85.14±9.36)%,(70.25±8.12)%,(82.46±10.59)%,球囊撑开后前高比与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压缩比及球囊释放压力后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术毕椎体前高压缩比与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也有显着性(p<0.05),而与球囊撑开后椎体前高比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O.05)。术后1年随访时椎体前高与上下邻椎前高均值百分比为(78.59±9.37)%,与术毕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2)Cobb角变化:体位复位后的Cobb角为(18.65±4.25)。,球囊撑开后的Cobb角为(6.84±2.57)°,球囊释放压力后的Cobb角为(10.22±3.41)°,术毕的Cobb角为(6.93±2.69)°。术后1年随访时Cobb角为(7.06±2.86)°。球囊撑开后的Cobb角与体位复位后的Cobb角及球囊释放压力后的Cobb角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术后1年随访时Cobb角与术毕的Cobb角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3)疼痛和功能评分结果:术前VAS评分为(8.26±1.17)分,术后2天为(2.11±0.36)分,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为(1.83±0.31)分。术后2天的VAS评分与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术前ODI评分为(88.35±8.26)%,术后2天的ODI为(23.56±3.12)%,术后1年随访时ODI评分为(19.68±2.81)%。术前ODI评分与术后2天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ODI评分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术后2天的ODI评分与术后1年随访时0DI评分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临时保留一侧球囊支撑力、注入骨水泥技术能有效地维持撑开后的伤椎高度,避免后凸角矫正后再次丢失,可以获得较好的术后远期疗效,是对现有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改良和优化。
李飞,蒋煜文,黄明光,曾秋涛[9](2015)在《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目的主要是尽快解除脊髓的机械性压迫,并通过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这种理论源于大量的动物实验以及重要的生物力学原理,但尚缺乏大量临床资料的支持。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效果,评价伤椎高度、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患者共75例,行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后凸角改善情况及椎体高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前后凸角为(25.2±2.1)°,治疗后末次随访为(8.8±2.3)°,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前伤椎前缘高度为(58.4±14.2)%,治疗后末次随访为(92.3±6.8)%。按ASIA评分,40分以上神经功能轻微受损者48例,45例完全恢复行走能力,恢复率94%;其余27例40分以下者为中等或重度神经功能受损,有15例出现较治疗前局部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局部恢复率56%。提示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可以有效的恢复伤椎高度及后凸畸形,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
毕航川[10](2019)在《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探讨及手术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提出针对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方法。探讨此分型与致伤原因、损伤机制间的关系;利用分型提示损伤程度及预后;利用分型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分析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该分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2018.3我院收治的11例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通过收集致伤原因、影像学表现、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合并损伤、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方法:根据重叠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重叠型、后重叠型,侧方重叠型。根据椎体损伤数目,可分为Ⅰ型(单椎体损伤),Ⅱ型(多椎体损伤),根据椎体损伤的程度,Ⅰ型损伤又分为两种亚型:Ⅰ A型(椎体损伤轻),ⅠB型(椎体损伤重)。利用该分型方法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长节段固定、椎管减压、植骨融合的术式治疗。Ⅰ型损伤节段短,均采用单纯后入路手术;ⅠA型椎体损伤轻,不做椎体切除及椎间植骨融合,仅做后外侧植骨融合;ⅠB型椎体损伤重,需行椎体切除及椎间植骨融合。Ⅱ型损伤节段长,首选单纯后入路手术,复位困难时增加前方切口,采用前后联合入路;Ⅱ型为多椎体损伤,需要切除多个受损严重的椎体及椎间盘,行椎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比、重叠长度、滑脱程度;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ASIA分级;手术并发症、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对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6±8.5)个月。经过手术治疗,11例患者的脊柱重叠畸形、滑脱移位、椎体高度均获得满意矫正。在手术创伤方面:Ⅰ型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两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Ⅰ型与Ⅱ型无差异。在手术并发症、内固定/植骨融合情况方面,Ⅰ型与Ⅱ型无差异。[结论]本研究提出了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诊断标准:高能量损伤造成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上位椎体完全失去下位椎体的支撑和连接,相邻椎体间出现重叠畸形。提出了分型方法:根据重叠脱位的方向,分为前重叠型、后重叠型、侧方重叠型;根据椎体损伤的数目和程度,分为Ⅰ型、Ⅱ型,其中Ⅰ型又分为ⅠA、ⅠB两种亚型。该诊断标准及分型方法的提出,可以完善、细化现有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的分类及分型,区分出不同类型的损伤原因和机制,为临床工作及科研学术交流提供更加精准的分型诊断标准;利用分型提示损伤程度及预后;利用分型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胸腰椎骨折脱位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腰椎骨折脱位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与跨节段置钉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
1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2结果Results |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 基线资料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椎管面积改善值、内固定失效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参数对比 |
2.6典型病例 |
2.7 不良事件 |
3讨论Discussion |
(2)椎间后方加压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
1 中文摘要 |
2 英文摘要 |
3 符号说明 |
一 前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附图 |
七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椎间后方加压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 |
1 中文摘要 |
2 英文摘要 |
3 符号说明 |
一 前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附图表 |
七 参考文献 |
6 致谢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9 外文论文 |
(3)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 |
2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原则 |
3 手术入路的选择 |
3.1前路手术 |
3.2后路手术 |
3.3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 |
4 短节段固定与长节段固定 |
5 植骨融合与非融合 |
6 微创手术 |
6.1 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6.2 椎体成形术 |
6.3 脊柱内窥镜技术 |
7 结语 |
(4)Load-Sharing分型法在胸腰椎骨折分型应用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AO-C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可选择4钉2棒置入单节段复位固定(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设计: |
时间及地点: |
对象: |
诊断标准: |
纳入标准: |
排除标准: |
材料: |
方法: |
主要观察指标: |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 基线资料比较 |
2.3 治疗后影像学结果及脊髓功能 |
2.4 相关指标比较 |
2.5 典型病例 |
病例1: |
病例2: |
2.6 不良事件 |
3 讨论Discussion |
3.1 该类损伤分型 |
3.2 单节段固定的可行性 |
3.3 短节段固定后非融合的可行性探讨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伦理要求: |
学术术语: |
作者声明: |
(6)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不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胸腰段脊柱的解剖学特点及骨折发病特点 |
1.2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 |
1.3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现状 |
1.4 伤椎置钉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例的诊断、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3 术前准备 |
2.4 术中处理 |
2.5 术后处理 |
2.6 随访 |
2.7 观察指标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三组患者术前指标比较 |
3.3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
3.4 三组患者术后第3天指标比较 |
3.5 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指标比较 |
3.6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4.1 跨伤椎置钉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
4.2 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的比较 |
4.3 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的比较 |
4.4 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
4.5 伤椎置钉合并椎弓根植骨 |
4.6 伤椎置钉的体会及手术注意事项 |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载荷分享评分系统 |
二.TLICS 评分系统 |
三.腰椎 ODI 评分 |
四.VAS 评分 |
五.个人简历 |
六.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及后路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经皮单平面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三种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
1 设计 |
2 时间及地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标本制备 |
3.2 实验设备 |
4 实验分组 |
5 生物力学测试 |
5.1 静态实验 |
5.2 动态实验 |
5.3 动态实验 |
5.4 统计分析 |
6 结果 |
6.1 静态实验 |
6.2 动态实验 |
7 讨论 |
7.1 胸腰椎损伤机制 |
7.2 胸腰椎骨折分型 |
7.3 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 |
7.4 研究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经皮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术前准备 |
1.5 手术方法 |
1.6 术后处理 |
1.7 评价指标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围手术期情况 |
2.2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胸腰椎骨折常规治疗方案 |
3.2 置钉选择 |
3.3 新型微创螺钉的优势 |
3.4 经皮“靶向”置钉复位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微创术后功能锻炼的疗效观察 |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标准 |
1.3 实验处理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筋骨的定义及功能 |
3.2 中医对“筋骨并重”的认知 |
3.3 中医对于“筋骨并重”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
3.4 现代医学对于“筋骨并重”的认知及运应用 |
3.5 临床疗效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硕士毕业发表文章 |
致谢 |
(8)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本论文专用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椎体三维植骨器的研制及力学测试 |
1.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应用三维植骨器植骨重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分析 |
1.一般资料 |
2 主要设备、手术器械及药物 |
3 治疗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保留一侧球囊撑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 主要设备、手术器械及药物 |
3 治疗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
基金资助 |
致谢 |
(9)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
0引言Introduction |
1对象和方法Subjectsandmethods |
2结果Results |
3讨论Discussion |
(10)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探讨及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胸腰椎骨折脱位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与跨节段置钉的比较[J]. 刘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26)
- [2]椎间后方加压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评价[D]. 仲江波. 山东大学, 2016(11)
- [3]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J]. 卢显威,韦玮.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09)
- [4]Load-Sharing分型法在胸腰椎骨折分型应用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研究[D]. 陈继峰.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5]AO-C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可选择4钉2棒置入单节段复位固定[J]. 唐焕章,徐皓,董亮,赵晓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22)
- [6]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不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D]. 刘孝峰.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经皮单平面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D]. 席金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D]. 庄苏阳. 东南大学, 2019(01)
- [9]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价[J]. 李飞,蒋煜文,黄明光,曾秋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17)
- [10]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探讨及手术治疗[D]. 毕航川.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