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全国风俗志》校补(论文文献综述)
周帅[1](2019)在《巴蜀旧志所载信仰民俗词汇研究》文中指出地方志是一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记录,其中有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但由于其分散、零碎、良莠不齐等特点,方志语言材料在语言研究中所发挥的价值有限。本文选取117部巴蜀旧志,梳理出其中的信仰民俗词汇,并对词汇的系统性进行了论证。文章将收集到的部分信仰民俗词汇,结合巴蜀地域文化进行考察,并与巴蜀地区的文学、歌谣、田野材料相互印证。第一章“绪论”。此章对巴蜀地域与信仰文化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巴蜀旧志及其语言材料的特点进行了重点说明,对巴蜀方言词汇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同时,本章还探讨了信仰民俗词汇的研究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巴蜀旧志信仰民俗词汇的界定与特点”。此章包含了两大节,第一节介绍了“信仰民俗”的民俗学定义,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信仰民俗词汇的范围及其在汉语词汇中的地位。第二节对旧志所见的信仰民俗词汇的音节、语法特点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巴蜀旧志信仰民俗词汇的系统性分析”。本章将巴蜀旧志所见信仰民俗词汇分为同义组、挨连组、同语素词语族、系列词汇组,并对其进行了举例说明。第四章“巴蜀旧志信仰民俗词汇语义分析”。第一节将旧志所见的信仰民俗词汇分为有关岁时、生养、婚俗、丧俗的四大类,并简要分析了此四类的留存情况。第二节主要选取升格为四川方言常用层的信仰民俗词汇,将其放在巴蜀地区信仰文化背景中,探讨其民俗语源,挖掘其相关俗语、谚语的文化含义。
孟倩南[2](2019)在《清、民国江西方志演剧史料研究》文中认为方志作为“一方之全书”,它记述了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全”字说明了它记述内容之全,而演剧活动作为民间重要的娱乐活动,自然也被囊括在方志之中。本文通过对清代和民国时期江西方志的整理,从中选取与演剧活动相关的记载进行研究。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江西方志中关于演剧活动的记载为数不少,涉及到很多的方面。首先,对江西方志中记载的演剧史料进行一个分析。在江西的方志中关于演剧史料的记载大致涉及了“风俗志、祠祀志、艺文志、人物志”等方面。《风俗志》中的关于演剧史料的记载很多,其中包括节日演剧、人生礼仪演剧、迎神赛会演剧等等,涉及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百姓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祠祀志》中记载的有关演剧场所的内容与《艺文志》中涉及的戏台修建的资料互为印证,从侧面显示了演剧活动在民间的兴盛。一些散见在《人物志》和戏剧条目等方面零碎的记载,呈现出了人们对演剧活动的态度和演剧活动的开展所需的资金来源等,这些记载对研究戏曲的社会功能及禁抑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其次,对江西方志中记载的演剧史料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选取江西方志中记载的节日演剧、庙会演剧、人生礼仪演剧、宗祠祭祀演剧及人们对演剧活动的态度和演剧活动的开展所需的资金来源、演出场所等内容来分析江西方志中记载的演剧史料的价值。在节日演剧之中选取相关记载比较丰富的立春和元宵进行研究,探讨节日对演剧活动的影响,以及节日演剧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庙会演剧之中主要是探讨宗教信仰与演剧活动的关系及对它的影响。从戏曲的发展过程来看,它自产生、发展到繁荣遭受了来自统治阶级的不同程度上的打压和禁抑,在对方志中所记载人们对演剧活动的态度的梳理中,探讨社会环境对演剧活动的影响。最后主要讨论的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江西方志中所记载人生礼仪和宗族祭祀演剧、演剧所需的资金及演出场所。研究江西方志中记载的演剧史料有助于我们了解江西地区的演剧活动的状态,也对现有戏曲研究的领域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杨鹏[3](2020)在《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30多种美洲作物传入我国,随后被引种至武陵地区,继而广泛种植。美洲作物的引种和推广对武陵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玉米等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时间、推广过程等问题,并揭示了其引种和推广的动因以及历史影响。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武陵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农业历史概况进行概述。宋代以前武陵地区农业经济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农耕业和畜牧业有一定发展,但不占主要地位。元明至清初,随着屯田的开展和流民的迁入,农耕生产进一步发展。清代改土归流后,农耕业迅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生产方式,采集和渔猎的地位下降,仅作为一种补充手段。第二章阐述主要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的发展历程。涉及有三类作物:一是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番薯和马铃薯;二是经济作物主要包括烟草和花生;三是蔬菜作物主要包括辣椒和南瓜。第三章探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美洲作物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因素,武陵山区的自然条件适合于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生长。二是社会因素,一方面清代改土归流后,各地府县官员大力劝种,加快了美洲作物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改土归流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武陵地区,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随之传入这一区域,为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人口激增导致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促使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等粮食作物迅速推广。第四章主要分析美洲作物传入武陵地区的历史影响。具体来看,一是提供了农业生产的作物新品种,改变了农作物结构,同时扩大了这一地区的耕地面积,极大地提高了地区的粮食产量。二是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为人口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民间文化活动,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五是改变了武陵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植被破坏、动物灭绝、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龚剑锋[4](1992)在《《中华全国风俗志》校补》文中指出 胡朴安(1876~1946)编着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基本汇集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古、近风俗人情,搜罗宏丰,堪称洋洋大观,有"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之誉。此书1923年由广益书局出版,甚为流行。然美中不足的是该书"浙江"、"山东"部分中用□□表示的缺字甚众,有时缺一关键之字,而文中意思与本意完全相反,实有伤此书之大雅及读者对该书的利用。1986年4月,
罗丹[5](2020)在《江西旧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西现存旧志数量,学者统计不一。论文讨论各目录书着录不同的原因:(1)收书范围不同;(2)着录标准不一;(3)收录考证不细。论文取众家目录所载方志,删去新志、亡佚旧志、未见旧志、1佚成果、重复及错)书目,重新厘定《江西旧志存书目录》。计得江西旧志549部,其中,明代62部、清代443部、民国42部。含方言资料江西旧志(为行文方便,如无特殊说明,以下简称为“江西方言旧志”。)共8部。《中国地方志综录》《江西历代地方志书存书目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江西省地方志综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江西方志通考》对各志书卷帙、撰人、版本记载各有不同。论文就志书序、跋、纂修姓氏,对目录书之舛疏进行订补。江西旧志所载方言资料主要由方言特征概述和方言词举例两部分构成。受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清时期,江西方言整体呈融合、杂糅的趋势,以方言特徵概述作为着录形式,不仅可以反映各地方言的分类、分布情况,还可以记录方言演变的动态过程。方言词举例,则可以真实、直观地展现方志方言的原始面貌。江西方言旧志的修志模式大体可分为“修纂合一”型与“修纂分离”型两种。“修纂合一”指从志稿设想、体例规划、经费筹措、资料采访,到汇总成书均由一人负责的修志模式。“修纂分离”指由地方长官主持,依靠属僚、士绅或文人撰写的修志模式。江西方言旧志的组织架构十分严密,从修、纂,到搜集资料、刻印成书,形成系统化的职务分工,使修志活动得以有序开展。江西旧志方言资料的着录位置可分为一级子目与二级子目两种。论文探讨了部分方言资料置於一级子目的原因:(1)志书中收录的方言资料较多;(2)志书编纂者已初步具有语言学意识。江西旧志中的方言词大体可分为直陈式、解说式、对比式3种。直陈式490条,占总数的57%;解说式215条,占总数的25%;对比式156条,占总数的18%。江西旧志方言词的释义术语主要有:言、呼、谓、为、曰和其他6种。江西旧志方言资料的编排特点是:(1)分布较零散,除单独成篇外,多附於“风俗”或“风俗志”後;(2)虽未冠以义类区别,但方言词基本按照同类相聚的原则排列;(3)多种释义方式交互使用,除语法外,语音、语义、语源均有涉猎。清道光元年(1821)《崇仁县志》方言资料引经籍文献54种,其中,经部13种,史部12种,子部22种,集部7种,以子部为最,占引书总数的41%。从引用次数看,江西旧志方言资料引经部49次,史部14次,子部32次,集部10次,引经、子二部最多,占引文总数的77%。论文以以清道光元年(1821)《崇仁县志》中来源於经籍文献的105条引文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引文进行校勘、整理、句读的基础上,结合古今书证,考释方言词目。把方言词和《汉语大词典》加以比较,以补充词典中词目、词义之罅漏。
林移刚[6](2013)在《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间信仰是历史时期社会各阶层共同享有的、普遍性的、与制度性宗教及民间宗教相区别的、以神灵信仰为核心的准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是一定区域内地方性文化的重要因子,彰显了区域文化的某些重要特征,是理解区域文化的重要角度。四川是清代中国变革最深刻、最复杂的省份之一,清初之变使四川社会原有"土着"消亡殆尽,"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重新填充了四川社会的生存空间,并重新建构了新四川的地方性文化,民间信仰对于移民社会整合以及新的地方性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以民间信仰作为切入点,从环境机理和人地互动角度探讨区域文化的建构与变迁,并分析这种变迁带来的四川区域文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差异,对于理解清代四川社会和今天四川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由绪论、正文(分四章内容)、结语及余论组成,各部分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民间信仰"的概念以及本文所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了界定和说明,回顾了与本文相关的前期学术研究状况,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清代四川自然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自然崇拜是对感官直接感觉到的自然力、自然现象及自然物的崇拜。清代四川自然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风雨雷电等天象,以及土地、山石、大海、河流等自然物以及各种动植物,但是纯粹的自然崇拜已经较少,自然崇拜的对象从纯自然客体向客体人格化转化,人格化的自然神崇拜成为自然崇拜的主要形式,庙宇化和世俗化成为神灵信仰的展现形式。自然崇拜在清代四川民间信仰中已不是主要形式。水神、土地神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神灵崇祀非常活跃。在地理分布方面,农业发达的地区,火神、水神、牛王等自然崇拜更为盛行,而在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川西平原地区,天神、文昌、魁星等古老崇拜更为常见。在神灵崇祀的方式方面,各种神灵崇祀充满娱乐色彩和生活气息,多以赛会形式进行。第二章,清代四川神鬼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神鬼信仰包括对由创世神、守护神、俗神、行业神以及各路神仙构成的神界的信仰、人死后灵魂幻化而为鬼以及万物之精灵的信仰,还包括各种民间巫术。在清代四川地区,三皇、仓颉及蚕从氏等创世神仍然有一定影响并得到人们崇祀;城乡城隍和乡村的土地神作为保护神崇祀异常活跃;对家堂土地神、灶神、门神、喜神、紫姑、瘟神以及坛神等家庭、个人保护神奉祀尤勤;因手工业的发展,蚕神信仰、药王信仰、财神信仰以及驱蝗神及刘猛将崇拜极为兴盛;文昌、观音、真武、八仙、三婆神、三官神等官方宗教渲染的神灵,经过民间的洗礼和世俗化倍受欢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使得巴蜀地区鬼魂崇拜仍然比较突出,较多、较完整地保留着巫文化的原初状态,巫术在人们生活中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巫术的消极作用日益突出。第三章,清代四川人物崇拜的内容与地理分布。清代四川地区的人物崇拜相对于前代呈现非常明显的弱化趋势,神异化和模糊化的人神崇拜是人物崇拜的主要形式。清代四川人神崇拜的神灵体系是在官方和民间两种力量的博弈中建构起来的。官方信仰体系的构建主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以孔庙为中心的儒家化系列模版和强化以关公为首的模范典型两种手段实现。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三国人物崇拜、土主崇拜以及其他人物(神)崇拜都是官方、士人和民间共同推动的结果。在地理分布方面,川西地区关羽、诸葛亮等人物崇祀更为盛行,川东北则更为崇祀张飞等武将,川南地区人物崇祀更为古老和独特,土主崇祀较为盛行。清代四川人物崇祀特点鲜明。纯粹的人物崇拜已不占主导地位,前代人物崇祀较多,神灵合祀和配祀的情形非常普遍,人神崇祀世俗化和功利化取向非常明显,正祀类人物神灵与杂祀类人物神灵的对比更加分明。第四章,清代四川民间信仰时空差异与特征。清初"土着"的消亡殆尽和随之而来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基本极大地改变了四川民间信仰的主体以及主体的生存空间。在历时性方面,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形成开始于移民社会形成阶段,定型于四川社会的稳定阶段,即清代中后期,在整个民间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土着民间信仰的内容与形态一直是清代四川民间信仰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差异方面,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可以分为川西平原民间信仰区、川东北民间信仰区及川南民间信仰区等三个大区,各个区域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其民间信仰也呈现出鲜明的差别。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具有鲜明的特征。神祗崇祀的人格化、务实性、世俗化、商业化倾向非常明显;神祗来源以本土神灵为主,兼容并蓄;信仰体系的本土性与开放性同时存在。结语部分指出,信仰主体并非决定民间信仰内容体系的关键因素,主体的重构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民间信仰的自然传承,地域社会的自然、人文环境才是民间信仰发展和变迁的主导因素和基本依据,环境对民间信仰的建构与变迁的影响超过了任何外力作用,因此,强调了历史文化地理学从人地互动视角对民间信仰研究的意义。余论探讨了民间信仰与清代四川社会整合的关系。民间信仰在新的"四川人"的形成过程和清代四川社会整合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为信仰中心的祠庙、会馆同时也是移民社会的整合中心。移民会馆精心选择的开放性神灵表达了移民试图努力融入新的家乡的决心。嘉道以后,会馆、祠庙祀神开始出现的分祀、合祀、附祀、从祀、配祀的情形更是表达了移民和土着对世俗功利的追逐、对新家乡的认同和对国家正祀和封建统治的顺从和依附。随着四川社会最终整合的完成和新"四川人"的形成,四川民间信仰的内容和体系得以重新建构。这种新的内容体系仍然是以清代四川社会的自然、人文环境为依据,以原有民间信仰的内容和体系为基础的,只是增加了更多新的内容,体现了更明显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常丽梅[7](2017)在《简帛祝由方研究综论》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简帛祝由方爲材料,对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并以此爲基础讨论简帛祝由方反映出的古代社会的医疗、信仰状况,以及简帛祝由方中数术理论的应用和简帛祝由方对後世祝由方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论文共分爲五个部分。第一章爲绪论部分。首先,总结了学界对“祝由”名义的讨论,确定了“祝由”的内涵:“祝由”即是一种包含了祝咒、符禁以及各种动作、物品在内的巫术治病法。其次,明确简帛祝由方的材料范围,在此基础上,将包含祝由方的简帛医方的出土情况、考释研究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後对论文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思路、主要内容做了简单的介绍。第二章讨论简帛祝由方与古代医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节讨论了医学起源与简帛祝由方之间的关系,认爲简帛祝由方中的巫术内容可以证明学界的“巫医同源”、“医源於巫”等说法有合理之处,先秦两汉时期仍然存在巫医不分的现象,巫术治疗方法在医疗上占有一定比重。第二节讨论简帛祝由方的疾病医疗与古代医学的发展。从简帛祝由方所针对疾病的范围和类型可以看出,祝由方所治疗的疾病相当有限,战国末期时,医药治疗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明显处於主流地位。另外,祝由方中的一些治疗手段有其合理之处,可能影响了後世的一些医疗手段。第三章讨论简帛祝由方与数术之学。第一节介绍了阴阳、五行等数术之学的基本内容,通过一些传世文献可以看出鬼神以及中医病机思想与数术之学之间有密切联系。第二节结合阴阳、五行、五方、四季等理论及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出简帛祝由方中的道具与动作、时间与方位以及数字等方面的选择原理多源於阴阳对立统一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第四章讨论简帛祝由方与古代社会的信仰和民俗。第一节讨论了简帛祝由方所体现的鬼神信仰。首先,简帛祝由方中的一些“鬼神”,如“东方之王、西方□□”、“大山陵”等可能是出於对东方、西方、高山等的崇拜而产生的神;而“凤鸟”则可能只是代指山鸡或戴胜等禽鸟;另外“年”、“星”等根本就不是神灵。其次,简帛祝由方中的祝辞体现出古人敬神厌鬼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简帛祝由方体现出的鬼神信仰不仅有着明显的原始泛神论的特点,而且这一时期的鬼神地位发生分化,“鬼”的地位下降,人们对於“鬼”少了敬畏,多了厌弃。这些信仰特点体现出明显的巫术特质和模糊的前宗教现象。第二节讨论了简帛祝由方与後世的民俗。简帛祝由方中道具的选择、神灵的崇拜、动作的使用等可能与民俗中对特定植物、山神、星辰等的崇拜有传承关系。简帛祝由方中的一些巫术疗法可能与後世民俗中的一些疾病治疗的土方也有一定联系。第五章是简帛祝由方与传世医籍所见祝由方的对比研究。第一节简单介绍了几部重要的、含有祝由方的传世医学文献。第二节、第三节主要是以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的祝由方爲代表,与《肘後方》、《千金翼方·禁经》中的祝由方做详细对比,可以看出传世文献所见的祝由方已发展得较成熟,道教色彩也逐渐鲜明。而以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爲代表的简帛祝由方在鬼神信仰方面稍显原始朴素,言语内容也较爲简单,数术内涵相对隐晦,整体体现出一种质朴的特色。
吴继轩[8](2008)在《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菏泽是我国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本区具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但也有若干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本文以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菏泽农业开发为研究对象,系统揭示和复原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面貌,探讨总结历史时期本区农业开发的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为今天本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通对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的研究,可以为专门史、历史地理学和区域开发研究的学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为历史上黄泛平原地区的开发和国土整治提供典型案例,为今天本区的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依据。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的研究,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期找到一条适合本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为今后如何更加有效地趋利避害,加强农业生产开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史鉴。本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论述了菏泽地区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二章阐述了农业开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和植被,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第三章对本区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和考证,理清本区发展演变的轨迹,使人们对菏泽有一个宏观的历史把握。第四章分析了元明清时期国家的重农政策和本区劳动力资源的增加,这是农业开发取得进展的重要保障。第五章主要论述土地垦殖、水利兴修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六章介绍了粮食作物的种植与发展。第七章论述了经济作物——棉花与牡丹的培植与发展,这是本区农业发展的又一重大表现。第八章论述了河患和蝗灾对本区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介绍了这两大自然灾害情况,分析了这些灾害发生的原因、特征与影响,并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消除灾害的措施。第九章分析了农业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湖泊的演变与堙废、盐碱地的改良。第十章是对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了农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孙松林[9](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王琳[10](2017)在《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 ——以晋、冀、豫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地方志中记载了数量丰富的演剧史料,往往作为参考、引用资料为学人研究戏曲领域的各项论题而服务,这是其资料性价值的体现,也是目前学界利用地方志史料的主要方法。也有将方志演剧史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辑录方志中的戏曲资料并加以分析来了解某地历史上的演剧情况。这种利用方式,对正视和挖掘方志演剧史料于戏曲研究的价值很有帮助。然而,目前做出的成绩不甚理想。大多是依靠二手资料进行辑录,再加以简略分析便谓概括一地之演剧史实,并不能令人信服。且目前关于方志中收录演剧史料的研究,有许多未竟之处,甚至连用一篇博士论文做专题研究的现象都没有。基于此,这许多留白便提供了极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有两个研究视角,首先是文献学角度。从地方志本身的修纂原则出发,探讨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规律与成因。由此发现,演剧史料大致分布于风土志、祠祀志、艺文志、财政志、人物志、民政志及杂志七大方志门类中,数量上以风土志为首,祠祀、艺文次之,其余均为散见。且修志持续性一般与收录演剧史料数量成正比例关系,而地方志的行政等级一般与收录演剧史料数量成反比例关系,而撰修人对戏剧艺术的偏好也会影响到方志对其收录情况。同时,方志修纂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呈现出河南、河北与山西不同的历史演剧风貌。除了地方志本身的撰修规律外,其收录大量演剧史料还受到“礼乐”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收录规律不只体现出儒家“崇礼以作乐”的思想,一些被当作反面教材收录的戏曲资料还体现出“以礼节制乐”的原则。民国“礼崩乐坏”更促使戏曲改良运动的出现,改良事实便因此保存在民政志中,这样的收录情况反映出戏曲与礼制相伴相生的发展道路。其次,是演剧史料本身所反映出的戏曲学问题。地方志作为一地情况之总览,是最贴近民间演剧的资料记载。那么其中收录的信息,便是民间演剧活动的大致风貌。民间演剧活动首先是一个诸艺杂陈的大环境,以闹热性为本质属性。戏曲演出置身其中,作为主流表演形式,是支撑与繁荣民间演剧的中流砥柱。其与民间诸艺的关系十分密切。戏曲起兴于歌舞,专以演故事,汇聚种种伎艺而成。成熟之后,民间诸艺纷纷受其影响,却又各自独立演出。“歌舞”、“演故事”与戏曲之间由此而存在复杂的构筑和分解关系,而这个关系始终融合在诸艺杂陈的闹热环境中。大环境确立后,便要细究置身其中的戏曲演出情况,从演员、剧种与观众的角度全面解读。以河南、河北与山西三个地区为代表,可以从土戏与客音的角度去分析各个区域的特色,其在本土的接受语境又呈现出雅俗不同的趣味,以及功利性教化与无功利性的虚实审美,不论哪种皆是观众参与戏曲传播与艺术实现的重要过程。而土戏与客音的传播主体则是民间各式各样的艺人与班社组织,由此方可实现戏曲演员、作品与观众在民间闹热的大环境中完整的艺术传播过程。这也是戏曲演出在民间演剧中的立体活动状态,而这个立体状态便是戏曲呈现在民间演剧中的艺术三维空间。之所以谈到空间角度,是因为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接收还缺乏一个重要的演出场所。演出空间首先一定是物理性质的,如神庙中的高台或是临时搭建的空间,亦或是城市中的剧场。而据空间复杂元素构成分析,物理空间之上还附着着社会空间、精神文化空间等属性。这一点,明确地反映在神庙高台上,如其小小的舞台称谓便可以折射出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同时庙会会场以及各类民间集会,也将戏曲的社会属性表露无遗。由此可见,不论是戏曲的民间演剧环境还是演员、剧种、观众以及演出场所都是置身于社会中,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无比密切的关联。正因如此,这些演剧资料才会被“以览一地之总情”的地方志收录其中。
二、《中华全国风俗志》校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全国风俗志》校补(论文提纲范文)
(1)巴蜀旧志所载信仰民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巴蜀地域及其信仰文化 |
1.1.2 巴蜀旧志概况及其所载语料的特点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巴蜀方言词汇研究述要 |
1.2.2 巴蜀方志与巴蜀词汇研究 |
1.2.3 巴蜀信仰民俗词汇的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巴蜀旧志信仰民俗词汇的界定与特点 |
2.1 巴蜀旧志所见信仰民俗词汇的界定 |
2.1.1 “信仰民俗”的民俗学定义 |
2.1.2 信仰民俗词汇的界定及其在汉语词汇中的地位 |
2.2 巴蜀旧志信仰民俗词汇的特点 |
2.2.1 音节特点 |
2.2.2 语法特点 |
3 巴蜀旧志信仰民俗词汇的系统性分析 |
3.1 同义组 |
3.2 挨连组 |
3.3 同语素词语族 |
3.4 系列词汇组 |
4 巴蜀旧志所见信仰民俗词汇语义分析 |
4.1 巴蜀旧志信仰民俗词汇的分类 |
4.1.1 与岁时有关的信仰民俗词汇 |
4.1.2 与生养有关的信仰民俗词汇 |
4.1.3 与婚俗有关的信仰民俗词汇 |
4.1.4 与丧俗有关的信仰民俗词汇 |
4.2 巴蜀旧志所见部分信仰民俗词条阐释 |
4.2.1 与神只名讳以及通神人物有关的词条 |
4.2.2 与信仰仪式活动有关的词条 |
4.2.3 与名物以及避讳有关的词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清、民国江西方志演剧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的分析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江西方志中收录的演剧史料概况 |
第一节 方志中演剧史料生存空间 |
第二节 方志中演剧史料收录的特点 |
第二章 江西方志中所收录的节日演剧 |
第一节 节日的形成与民众生活 |
第二节 立春演剧 |
第三节 元宵演剧 |
第三章 江西方志中所收录的演剧史料与宗教信仰 |
第一节 江西民间宗教信仰 |
第二节 宗教信仰与神会演剧 |
第四章 江西方志中所收录的演剧史料与社会环境 |
第一节 戏曲的生存状态 |
第二节 对演剧活动的禁毁 |
第三节 禁而未止的演剧活动 |
第五章 江西方志所收录的演剧史料其他方面的记载 |
第一节 人生礼仪和宗祠祭祀 |
第二节 演剧的资金来源 |
第三节 演出场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回顾 |
(二)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空间界定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农业历史概述 |
第一节 武陵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时期武陵地区的民族分布与变迁 |
第二节 武陵地区农业历史概况 |
第二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一、玉米 |
二、番薯 |
三、马铃薯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一、烟草 |
一、花生 |
第三节 蔬菜作物 |
一、辣椒 |
二、南瓜 |
第三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玉米等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二、武陵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 |
第二节 社会因素 |
一、政府官员的劝种 |
二、民间移民的推动 |
三、对高产作物的强烈需求 |
第四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农作物结构 |
二、扩大了耕地面积 |
三、提高了粮食产量 |
第二节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一、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
第四节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一、饮食生活 |
二、民俗文化 |
第五节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植被破坏 动物灭绝 |
二、水土流失 地力下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江西旧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江西旧志整理 |
二、江西旧志研究 |
三、江西旧志方言资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考证法 |
二、文献校勘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为方志理论、方志编纂史研究提供资料 |
二、为江西方言研究提供语料 |
三、助力语文、文献工具书修订 |
四、推动江西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创新 |
二、研究成果创新 |
第一章 江西旧志及其方言资料概述 |
第一节 旧志数量 |
一、收书范围不同 |
二、着录标准不一 |
三、误收误录失收 |
第二节 方言旧志数量及版本 |
一、数量统计 |
二、版本订补 |
第三节 方言资料述略 |
第二章 江西方言旧志编纂研究 |
第一节 编纂群体 |
一、撰人数量 |
二、修志模式 |
三、职掌分工 |
第二节 编排体例 |
一、着录序次 |
二、着录形式 |
第三节 释义体例 |
一、释义格式 |
二、释义术语 |
第三章 江西旧志方言资料引文述略 |
第一节 引文来源 |
一、经籍文献 |
二、民间传谚 |
三、注文 |
第二节 引书分类 |
一、四部分类 |
二、引书数量分布及原因 |
三、关於《通雅》的讨论 |
第四章 江西旧志方言资料引文校理 |
第一节 校考 |
一、引文误字 |
二、引文脱文 |
三、引文衍文 |
四、引文与方言词义不符 |
五、书(篇)名记误 |
六、存疑 |
第二节 补疏 |
一、补释 |
二、补例 |
三、补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江西旧志存书目录 |
附录二 本研究搜集旧志 |
附录三 江西含方言资料旧志编纂人员情况简编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阐释与研究范围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概念阐释 |
(三) 研究范围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历史地理学对民间信仰的关注 |
(二) 关于四川民间信仰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附图 |
第一章 清代四川自然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第一节 清代四川天体、天象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天崇拜与天神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 天崇拜与天神信仰的内容与变迁 |
(二) 天神信仰的地理分布 |
二、天体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 太阳神、月亮神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二) 星辰崇拜的内容、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三、天象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第二节 清代四川地形、地象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土地崇拜和土地神信仰的内容与变迁 |
(一) 社神信仰的内容与变迁 |
(二) 土地神信仰的内容与变迁 |
(三)田祖信仰的内容与变迁 |
二、江河神和水神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 江河神和水神信仰的内容与变迁 |
(二) 水神信仰的地理分布与区域差异 |
三、山神和山石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 山岳神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二) 山岳神崇拜的地理分布 |
(三) 巨石及灵石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四、火崇拜和火神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 火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二) 火神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第三节 清代四川动植物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动物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 牛王崇拜的内容及地理分布 |
(二) 马王信仰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三) 虎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二、植物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一) 树木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二) 农作物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三) 果树花木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四川神鬼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第一节 清代四川神灵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创世神信仰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一) 炎帝及"三皇"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二) 大禹崇祀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三) 仓颉氏崇祀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二、守护神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 城乡保护神信仰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二) 家庭及个人保护神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三) 瘟神信仰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四) 坛神信仰的渊源与变迁 |
(五) 行业保护神信仰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三、佛道俗神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第二节 清代四川鬼巫信仰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鬼魂崇拜的变迁与地理分布 |
(一) 灵魂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二) 鬼灵信仰的内容与变迁 |
(三) 祖灵崇拜的内容与变迁 |
二、巫师与巫术活动的内容与变迁 |
(一) 端公与巫觋作用的变化 |
(二) 巫术的种类 |
(三) 民间巫术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四川人物崇拜变迁与地理分布 |
第一节 清代四川人物神灵体系的建构与地理分布 |
一、清代四川国家正祀人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二、三国人物崇拜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一) 关羽信仰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二) 张飞崇拜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三) 诸葛亮崇拜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四) 其他三国人物崇祀的内容与地理分布 |
三、土主崇祀内容与地理分布 |
四、清代四川其他人物崇祀 |
第二节 清代四川人物神崇拜的走势与特色 |
一、人物崇拜的日渐式微 |
二、当朝人物崇祀非常少见 |
三、合祀与配祀非常普遍 |
四、世俗化与功利化更为明显 |
五、正祀与杂祀对比更加分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四川民间信仰的时空差异与特征 |
第一节 清初四川民间信仰的时间差异 |
一、清初四川移民运动与民间信仰主体变迁 |
(一) 移民实川与民间信仰主体的剧变 |
(二) 新"四川人"的形成和认可 |
二、清代四川民间信仰的分段与时间差异 |
(一) 土客民间信仰分立与斗争期(1668-1776年) |
(二) 土客民间信仰的整合期(1776-1851年) |
(三) 四川民间信仰的成熟期(1851-1911年) |
第二节 清代四川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 |
一、清代四川文化综合分区与民间信仰的分区 |
二、清代四川民间信仰三个大区的差异 |
(一) 川西民间信仰区 |
(二) 川东北民间信仰区 |
(三) 川南民间信仰区 |
三、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区域性差异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 |
(一) 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调适的差异 |
(二) 地缘关系的差异 |
(三) 明清以来土着损耗比例及移民构成的差异 |
(四) 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开发格局的差异 |
(五) 居民个性特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
第三节 清代四川民间信仰的特征 |
一、人格化神祗的典型性 |
二、神祗崇祀的务实性和世俗化 |
三、神祗崇祀的商业化 |
四、对外来信仰的兼容并蓄 |
五、本土信仰的顽强性与信仰体系的开放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余论 祠庙、会馆祀神与移民社会整合 |
一、作为信仰中心的祠庙、会馆 |
二、祠庙、会馆祀神的差异与融合 |
(一) 各祀其神:祠庙、会馆祀神的差异 |
(二) 分祀、合祀与附祀:祠庙、会馆祀神的融合 |
三、家乡之神的泛化和社会整合的进程 |
(一) 天后信仰:异乡之神的沉浮 |
(二) 川主信仰:家乡之神的认同 |
(三) 关公信仰:家乡之神的泛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简帛祝由方研究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祝由”名义 |
第二节 简帛祝由方的范畴与内容 |
第三节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思路、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从简帛祝由方看古代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
第一节 从简帛祝由方看医学起源 |
第二节 从简帛祝由方的疾病治疗看古代医学的发展 |
第三章 简帛祝由方与数术之学 |
第一节 数术之学与病机思想概说 |
第二节 简帛祝由方中数术之学的运用 |
第四章 简帛祝由方与古代社会的信仰和民俗 |
第一节 简帛祝由方与先秦时期的鬼神信仰 |
第二节 简帛祝由方与社会民俗禁忌 |
第五章 出土简帛与传世医籍所见祝由方对比研究 |
第一节 传世医药典籍所见祝由方简介 |
第二节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与《肘後方》之祝由方比较研究 |
第三节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与《千金翼方·禁经》之祝由方比较研究 |
结语 |
附录 |
一、简帛医方所见祝由方材料 |
二、简帛医方所见疑似祝由方材料 |
参考文献 |
後记 |
(8)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写作缘起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
二、主要研究资料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论菏泽地区的历史地位 |
一、远古先民的重要开发区域 |
二、上古时代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之中” |
四、先秦时期发达的文化区域 |
五、历史上重要的农业经济区 |
第二章 农业开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
一、土地资源 |
二、气候资源 |
三、水资源 |
四、土壤资源 |
五、植被 |
第三章 菏泽地区历史沿革考略 |
第一节 菏泽市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菏泽各县区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重农政策与本区劳动力资源的增加 |
第一节 元明清三朝的重农政策简述 |
第二节 增加人口扩充劳动力资源 |
第五章 土地垦殖与水利兴修 |
第一节 大力垦荒拓殖耕地 |
第二节 大修水利兴利除弊 |
第三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
第六章 粮食作物的种植与发展 |
第一节 粮食作物的种植与发展 |
第二节 粮食复种指数的提高---两年三熟制 |
第七章 棉花与牡丹的培植与发展 |
第一节 棉花的种植与发展 |
第二节 明清时期观赏农业——牡丹花卉的培植与发展 |
第八章 制约本区农业开发的因素——河患与蝗灾 |
第一节 河患 |
第二节 蝗灾 |
第三节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 |
第二节 湖泊的演变与堙废 |
第三节 盐碱地的形成和改良 |
第十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菏泽生态文明建设 |
一、农业开发的经验与教训 |
二、当今菏泽农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以史为鉴今后菏泽农业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聚落 |
1.3.2 传统聚落 |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
1.3.4. 聚落景观 |
1.3.5. 景观特征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 |
1.5.4. 研究框架 |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动物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
2.2.3. 语言文字 |
2.2.4. 风俗习惯 |
2.2.5. 宗教信仰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
8.3.5. 景观基因图谱 |
8.4.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 ——以晋、冀、豫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 |
三、研究现状及分析 |
(1) 发挥方志收录戏曲史料的资料性价值 |
(2) 正视方志演剧史料,将其作为专门研究对象 |
(3) 专题研究关注度小,提升研究难度大 |
四、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规律与成因 |
第一节 方志中的戏剧生存空间与收录规律 |
一、方志七大门类与记录形态分析 |
二、修志持续性与行政等级 |
三、修志人对戏剧艺术的偏好 |
第二节 晋冀豫三省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地域分布 |
一、冀北山区演剧与冀中南演艺历史 |
二、晋东南及晋南乡村祭赛与演剧 |
三、豫北的地缘优势与中原城市演剧 |
第二章 “礼乐文化”对方志收录戏曲资料的影响※ |
第一节 崇礼以作乐 |
一、岁时节礼演乐 |
二、人生仪礼演乐 |
三、祭礼演乐 |
第二节 以礼节制乐 |
一、捣淫祠,正祀典 |
二、戒艳曲,规戏剧 |
三、禁丧戏,厚风俗 |
四、止夜唱,维治安 |
五、革乐籍,责从良 |
第三节 礼崩乐坏,改良戏曲 |
一、维系礼乐教化 |
二、“反礼教”以唤醒民众 |
第三章 诸艺杂陈的民间演剧活动 |
第一节 戏曲之历史建构 |
一、起兴于歌舞 |
二、专以演故事 |
三、种种伎艺之综合——宋金杂剧 |
四、“真戏曲”——元杂剧 |
第二节 民间演剧活动中的戏曲元素分解 |
一、秧歌与社火中的戏曲歌舞元素 |
二、装演戏剧故事 |
第三节 民间演剧的闹热属性 |
一、“闹热性”推动戏曲建构 |
二、戏曲分解中的“闹热”需求 |
第四章 戏曲在民间演剧中的活动状态 |
第一节 地方土戏与客音 |
一、客(客音)随主(土戏)便 |
二、反客(客音)为主 |
三、入乡随俗——客音本土化 |
第二节 班社组织与戏曲艺人 |
一、自娱组织与乡民自行扮演 |
二、雇用戏曲班社 |
三、戏曲艺人之生存状况 |
第三节 戏曲演出之接受语境 |
一、接受语境之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
二、客音与土戏之雅俗审美 |
三、虚实相生的艺术造境 |
第五章 民间演剧活动之空间阐释 |
第一节 演出空间的固化与随性 |
一、空间形制由外而内的固化演变 |
二、乡村固定剧场与临时搭建交替发展 |
三、固定中的随性变化 |
第二节 神庙戏台称谓中的社会元素 |
一、“舞”、“歌”以祀神 |
二、“乐”、“赛”之设教 |
三、“戏”、“剧”还本真 |
第三节 “会场”中的演剧文化 |
一、无戏则“会”不立 |
二、“会”多则戏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晋、冀、豫地区方志记载演剧资料检索表 |
一、风土志(共799条演剧资料) |
二、祠祀志(共283条戏楼资料) |
三、艺文志(共410条演剧材料) |
四、财政志(共89条戏捐资料) |
五、人物志(共71条演剧资料) |
六、民政志(共21条演剧材料) |
七、杂志(共25条演剧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华全国风俗志》校补(论文参考文献)
- [1]巴蜀旧志所载信仰民俗词汇研究[D]. 周帅. 广西大学, 2019(01)
- [2]清、民国江西方志演剧史料研究[D]. 孟倩南.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D]. 杨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华全国风俗志》校补[J]. 龚剑锋. 文献, 1992(04)
- [5]江西旧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D]. 罗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地理研究[D]. 林移刚. 西南大学, 2013(07)
- [7]简帛祝由方研究综论[D]. 常丽梅. 西南大学, 2017(02)
- [8]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研究[D]. 吴继轩. 西北师范大学, 2008(03)
- [9]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 ——以晋、冀、豫地区为例[D]. 王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