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型书报印刷企业精密照排系统输入与输出设备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岳翃[1](2020)在《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基于东西方文化融合视域下,对中文黑体字视觉识别因素、方法、规律进行的探讨、归纳和总结,亦是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历史与应用性研究。论文首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对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构型源起与演化过程的相关研究作为起点,着重分析了近代工业社会产生无衬线体外形特征的历史原因和它为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发生形成的基础铺垫,同时论证了清末民初是我国中文黑体字构型探索与构建的开启时代。梳理分析了中文黑体字由日本哥特体设计风格移植到汉字的金属活字印刷中,并逐步从标题字体发展成为正文阅读字体的演化过程。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发轫之初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与审美观念,揭示了我国印刷字体构型滞后的原因和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同时,提出了在不同中文字体技术与传播媒介的背景下,中文黑体字的设计实践在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下的新思考。文章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构型在演变过程中并存的两条线索——即显性线索与隐形线索。显性线索是指科学技术变革为字体设计及整个字体行业变化,而隐形线索是指汉字中审美意趣、艺术流派等内在导向性对字体设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本土化因素对字体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微调与修正,以及对多种黑体字衍生样式产生的助推,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传统书法意趣中的人文情怀。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通过对黑体字的量化参考,以时间为序,将中文黑体字四个时期的代表性构型:金属铅活字、印刷字体、屏显字体、参数化字体作为分析对象,采取图像学研究方法,从字面率、字体灰度、中宫位置、重心位置、阅读速度等方面的具体数值入手进行量化计算与对比分析,通过客观量化总结出黑体字构型的主要特点和构形法则。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前几章所论述的中文黑体字产的必要条件、技术沿革和文本阅读审美范式的嬗变,以及对量化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中提炼出中文黑体字对于我国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等。目的是通过对中文黑体字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借助中文黑体字这一具有典型新的设计案例,形成有利于指导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谢玮[2](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齐小娜[3](2018)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网点面积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国内对便捷式网点检测的研究很少,市面上现有的便携式网点测量仪器大多都来自国外,价格较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手机能高效地完成很多图像处理的算法,但是基于手机端的网点检测的研究还很少,网点面积检测的精度不够高。根据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基于边缘检测的网点面积检测法,提高网点面积率的计算精度,并在Android平台上开发网点检测的应用,以达到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网点面积检测的目的。本文研究和分析了网点面积检测常用的算法,提出基于边缘检测的网点面积计算法:对网点放大图像进行高斯降噪,使用Canny算子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取出连续的网点边缘,设计了根据边缘信息对网点图像进行局部二值方法,使用基于递归的连通域标记法来提取网点,提取的网点图像选择以图像中心画圆的方式计算出网点面积率。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准确率,并且相对于之前的算法在印版梯级为10%和90%时有更高的精确度。根据提出基于边缘检测的网点面积计算法,开发出基于Android的印刷品网点检测应用,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显微放大镜头,拍摄出网点放大图像,使用基于边缘检测的网点面积检测方法计算出网点面积,实现便携式的印刷品网点面积检测的目的。开发出的Android应用程序稳定性高并且成本低,可以应用于印刷品的网点面积检测中,解决便携式印刷网点检测成本高、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
田大烈[4](2017)在《推书机构的创新设计与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刊是文化传承和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虽然电子读物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中小学教科书目前仍以纸质图书为主,在现有的中小学教科书的生产以绿色轮转胶印、折叠配贴、装订为主要生产环节,由于中小学教科书实行国家标准限制和免费提供等政策,需要书刊印刷企业实现绿色生产、限时供应、确保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书刊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技术进步,但受到投资和技术的限制,目前书刊生产各环节仍相互独立、书贴周转分散、现场人工管理、生产过程离散、存在大量的人工劳动,生产效率低和多样性变化困难等问题。本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国方印刷厂现有书刊生产线和设备进行分析,对现有的包装机械的推书机构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及对其进行运动分析,发现了推书机构在推送过程中存在效率低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并根据书刊印刷过程中推书机构所存在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TR]IZ理论进行创新设计出推书机构的创新方案以及与计算机辅助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路线。(1)推书机构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所提出的研究路线为指导,运用TRIZ理论的物一场模型分析与矛盾矩阵,创新了推书机构四个创新方案,并对推书机构的四个创新方案运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然后对四个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出其中推书机构的三个创新方案,为后续的机构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打下基础。(2)利用ADA]MS软件对三种创新方案进行运动学分析,分别对每一个方案在不同周期下的运动学分析以及每一个周期下不同方案的运动学分析,发现方案二各项参数出现严重超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方案一与方案三基本满足需要。(3)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三种创新方案进行动力学分析,首先对三个方案的应力、应变等进行了分析,方案二的各个参数超过了许用范围,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方案一与方案三的各个参数满足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对三个方案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各方案的前六阶频率,分析出三个方案的固有频率均远远大于机构的实际工作频率,满足设计要求。综上分析出,方案二不符合设计要求,方案一与方案三满足设计要求。(4)对方案一与方案三进行比较得出方案一更满足书刊印刷过程中平稳的推送要求,得到方案一为最优方案。最后把最优的推书机构现有的推书机构进行对比,验证了创新机构满足了设计要求。
袁云涛[5](2015)在《数码印刷对于传统印刷行业的冲击 ——以书籍装帧设计为例》文中指出书籍的装帧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与创新。影响书籍装帧设计发展的因素很多,印刷工艺是其中的要素之一。书籍装帧设计与印刷技术两者看似毫无关联,一个属于艺术设计范畴,另一个属于工业技术范畴,但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项在满足机械化印刷条件下的设计工作。印刷是书籍装帧设计的唯一传播媒介,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数码印刷的产生对现有的传统印刷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它推动着印刷业朝着低成本、周期短、按需印刷、可变数据的方向发展。印刷工艺的发展也左右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研究数码印刷行业对于传统印刷行业有何种影响,两者相互结合将会得到何种效果。数码印刷条件下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传统印刷条件下的书籍装帧设计,在设计上有何不同之处,未来的印刷行业该朝着何种方向发展等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全面深入的掌握书籍装帧设计与印刷工艺各自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实际操作中的每个具体环节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经验、分析思路、掌握方法、得出结论,使二者得以真正融合;再有就是将所得到的结论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案例分析法加以求证;最后对未来印刷行业的新技术、新概念和新趋势进行展望,使书籍装帧设计能很好地反映时代风貌。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必将带给我新的视野与思路。书籍装帧设计师应该通过对印刷工艺的学习与研究,深入发掘两者间的内在关联,才能得心应手地将印刷工艺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当中,将书籍装帧设计与印刷工艺完美结合起来。
张立伟[6](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史涛[7](2013)在《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关系研究 ——以印刷专业为例》文中提出中等美术职业教育和印刷企业面临尴尬现象:一方面,中等美术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或生源质量欠佳,有些学校甚至被迫停办、转向,形势非常严峻;而有些中职学校虽办得轰轰烈烈,他们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向美术院校输送人才,不给予学生职业培训,课程设置主要以应试高考艺术类为主,考不上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后还要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印刷企业却很难获得经过中等职业培训的中职美术人才。印刷行业一直是一个技术改革最活跃的行业之一,在中国,在印刷市场领域里,随着我们国家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专业人才短缺是限制印刷企业以及印刷工业的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印刷和包装行业每年大约17%左右的增长速度,未来行业内相关人才的短缺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该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应该给印刷企业培养和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呢?本文分五章来论述我国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关系,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形式,对我国现有中等美术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认为中等美术职业教育无论是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材、师资资源以及教学模式等与行业需求之间都存在巨大的错位,从而导致了两者之间无法真正实现对接与匹配。因此,根据实践经验以及理论基础,提出了完善中等美术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印刷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瞄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培养目标等方式,更好地促进我国现有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
熊飞虎[8](2013)在《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德鲁巴2000年印刷展以来,“计算机制版”、“数字印刷”一时成为印刷行业及广大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新兴的计算机直接制版(CTP)与数字印刷技术,照排机的使用范围将受到很大的冲击。随着CTP技术和数字印刷机的发展,激光照排机的应用范围会不会大幅度减小,甚至有消失的危险?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8万多印刷企业,200多万从业人员的印刷大国而言,激光照排机应用范围的变化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印刷相关行业带来重要的影响。论文结合市场营销战略相关理论,对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的营销战略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波特五种力量模型、SWOT及PEST分析等理论模型对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所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以发现市场机会和及潜在的威胁;然后,利用营销管理的4P理论,从产品、渠道、定价和促销四个方面构建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最后,分析和探讨了公司的组织结构、团队塑造以及企业管理文化的建设。为确保公司有效的实施其营销战略还提出了实施相关战略的保障措施和控制方法的建议。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协助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建立起科学的营销模式和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来解决营销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公司营销活动的开展和市场风险的控制。
曾琦[9](2012)在《热敏CTP在制版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文中指出热敏CTP是一项新兴的制版工艺,在当今印刷领域已经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大多数印刷企业资金相对缺乏、印前制版人员的技术相对低,数字化工艺流程认识不足,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不够完善。为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制版速度和质量。作者提出推广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CTP设备,重视印前制版人员的技术岗位培训,优化制版工艺流程,制定完善的制版质量控制方法和检测体系是当务之急。本论文首先分析热敏CTP制版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制版设备、制版材料、制版环境、制版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数字化工艺流程,并分析每一要素对制版的作用及对制版质量的影响;其次通过实验进行设备检测、曝光检测、显影检测、印前检测,得出曝光参数、显影温度、显影浓度、显影时间、毛刷速度、水洗状态、干燥温度对制版质量的影响;最后通过输出测试版和带有测控条的常规版实验,使用色密度仪检测其网点覆盖率以及留膜率,使用显微镜检测网点轮廓,再用医用酒精和棉签检测版面底灰残留状况。不断更新曝光参数和显影参数,确定适合本实验的参数表并确定印版线性化曲线。然后把得到的四色印版上机印刷,检测印张上的网点覆盖率、网点轮廓,记录检测到数据确定二次线性化曲线。最后用上述试验得到参数,输出带有测控条的常规版,进行试验,验证印版的线性化,上机印刷后观察测控条的网点覆盖率,再次验证印刷二次线性化曲线适用常规版中。论文的创新点通过用图形制作软件Coredraw设计出新颖实用的测试版和测控条。测控条包括线条区、梯尺区、分辨率区、棋盘区、布鲁纳尔三段式信号条和星标区六部分,其中前四部分是检测印版上网点的转移情况,后两部分是检测印刷过程中网点的还原情况,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整个制版和印刷过程中网点的还原;优化了印版线性化曲线和印刷补偿曲线,保网点高质量的还原;针对国产设备和材料开展研究,实验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国产热敏CTP设备,输出印版也适用国产和进口印刷设备和纸张,在提高制版质量、减少版材浪费、节约资金方面能为企业提供理论支持。通过自制测试版和自制测控条实验,可以监控印版中各个要素的变化,并根据其变化值,来优化和确定各个环节的控制参数,整合出符合印刷要求的控制模式和管理机制,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控制,程序化控制和标准化测评,确保印版动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邓小娇[10](2012)在《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现代上海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2010)》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文化传播学、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上海书刊印刷业在生产、技术、人员、以及与社会文化、出版的互动等这些方面,做了清晰的脉络梳理。并重点分析上海的书刊印刷在社会发展变迁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业态。分析在书刊印刷技术、从业人员相关要素、书刊印书的经营上都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上海的书刊印刷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等。本论文从历史的思维角度出发,对于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上海书刊印刷业做变迁分析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上海的书刊印刷自20世纪3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成为全国甚至是远东的书刊印刷中心。自此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上海的书刊印刷在全国书刊印刷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已不复书刊印刷中心的地位。尤其是本世纪80、90年代以后,印刷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的书刊印刷步入微利时代,尤其是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的印刷业发展非常的迅速,上海远远落后。分析上海的书刊印刷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是对于历史的一种总结和回顾,也是为了对于当前上海书刊印刷业在数字时代下,在转型时期如何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分析作用。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史料分析、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的基础上,得到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资料。对于这些资料本人做了基础性的梳理,并进行了多次的再整理。本文运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企业管理制度理论等对上海书刊印刷业变迁和社会变迁的研究初探,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一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这些宏观环境、国家层面的控制力影响着书刊印刷的生产关系,促使书刊印刷业调整生产力,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达到平衡。二是,技术层面的技术革新是书刊印刷业变迁的直接动力,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使得书刊印刷业的形态,生产方式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三是,微观层面上企业管理制度上的不断革新对于书刊印刷的发展起到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二、中小型书报印刷企业精密照排系统输入与输出设备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书报印刷企业精密照排系统输入与输出设备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六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源起与演变 |
第一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源起 |
一、石碑文学说 |
二、哥特体学说 |
第二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发展 |
一、机械化生产与卡斯隆的设计 |
二、德国铸字公司与怪诞体 |
三、拜尔与通用字体 |
四、包豪斯与模块化字体 |
第三节 日本哥特体的起源 |
一、美华书馆和中文字模的开发 |
二、东京筑地文字制造研究所与日本哥特体的开发 |
三、修文书局与商务印书馆 |
四、金港堂印刷所与商务印书馆 |
第二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沿革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过渡时期(1912-1949) |
一、西式铅字活版印刷技术与黑体字的开发 |
二、中文黑体字设计的萌芽期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革新时期(1949-1978) |
一、印刷字体审美范式的形成 |
二、上海活字字体研究室的成立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繁荣时期(1978-今) |
一、计算机时代的黑体字 |
二、互联网时代的黑体字 |
第三章 影响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外部因素 |
一、图案文字和日本装饰风格 |
二、装饰艺术风格 |
三、风格派、包豪斯和构成主义 |
四、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
第二节 影响黑体字的内部因素 |
一、传统书法的审美意趣 |
二、碑学与黑体字设计的民族性构建 |
三、传统装饰图案 |
第三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技术沿革 |
一、 中文印刷字体的初期探索——铅字印刷 |
二、中文排印技术的更迭——照相排版 |
三、数字字体的设计开端——点阵字体 |
四、数字字体的设计拓展——屏显字体技术 |
五、数字字体的设计展望——参数化字体 |
第四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 |
第一节 黑体字的字样来源及具体文字 |
一、字样的来源 |
二、字体的选择标准及具体文字 |
第二节 黑体字样的测试与分析 |
一、字面率测试 |
二、字体灰度测试 |
三、横竖比 |
四、重心位置 |
五、中宫位置 |
六、阅读速度分析 |
七、黑体字测试小结 |
第五章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历史积淀——人文与技术的交融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实用与审美 |
一、兼具信息阅读和图形审美的综合载体 |
二、联结西方文化和东方传统的视觉符号 |
三、代表工业文明和本土设计的中国制造 |
四、象征灵感活力和广阔空间的未来字体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
一、无衬线字体的中西交互融合 |
二、可变量字体的应用范围扩大 |
三、中文黑体字的技术根基——从技术在场转向文脉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
六、小结 |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Android平台的网点面积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网点面积检测理论基础 |
2.1 CTP技术及网点 |
2.1.1 CTP制版流程及特点 |
2.1.2 CTP印刷品网点 |
2.2 传统印刷网点检测技术 |
2.3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网点检测技术 |
2.3.1 图像分割 |
2.3.2 图像灰度化 |
2.3.3 图像边缘提取 |
2.3.4 阈值分割 |
2.3.5 网点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3 网点面积检测算法设计 |
3.1 算法设计流程图 |
3.2 网点图像预处理 |
3.2.1 网点图像灰度化 |
3.2.2 网点图像降噪 |
3.3 网点边缘提取 |
3.3.1 Canny算子的实现 |
3.3.2 Canny算法改进 |
3.4 网点连通域提取 |
3.4.1 图像分类 |
3.4.2 迭代阈值分割及改进 |
3.4.3 基于递归的连通域标记法 |
3.5 网点面积计算 |
3.6 算法实验结果 |
3.6.1 实验设备 |
3.6.2 实验步骤 |
3.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Android平台网点面积检测应用实现与测试评估 |
4.1 硬件选取 |
4.2 Android平台简介 |
4.2.1 平台简介及特性 |
4.2.2 Android平台架构 |
4.3 系统的实现 |
4.3.1 项目搭建 |
4.3.2 系统界面实现 |
4.3.3 系统图像处理机制 |
4.3.4 图像裁剪 |
4.3.5 系统信息传递机制 |
4.4 软件操作 |
4.5 测试与评估 |
4.5.1 测试工具 |
4.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5.3 系统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推书机构的创新设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印刷机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国方印刷厂现场技术调研与分析 |
1.3.1 国方书刊生产工艺及设备分析 |
1.3.2 国方书刊生产中推书机构分析 |
1.3.3 推书机构存在的问题 |
1.4 推书机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TRIZ理论对推书机构创新方案 |
2.1 TRIZ理论的归纳 |
2.2 基于TRIZ理论的推书机构创新方案 |
2.2.1 利用物-场模型分析方法确定推书结构技术冲突 |
2.2.2 物-场模型分析解决步骤 |
2.2.3 解决技术冲突方案 |
2.2.4 推书机构的创新设计方案 |
2.3 基于PRO/E对推书机构创新方案的三维实体建模 |
2.3.1 机械-气动结合推书机构 |
2.3.2 凸轮-连杆变型推书机构 |
2.3.3 气缸驱动型推书机构 |
2.3.4 伺服控制型推书机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推书机构创新方案的运动学分析 |
3.1 推书机构运动学分析过程 |
3.1.1 模型建立 |
3.1.2 约束添加与载荷施加 |
3.2 不同周期的机构运动分析 |
3.2.1 方案一各周期下的运动学分析 |
3.2.2 方案二各周期下的运动学分析 |
3.2.3 方案三各周期下的运动学分析 |
3.3 同一周期不同方案运动分析 |
3.3.1 周期1s时创新方案运动学分析 |
3.3.2 周期2s时创新方案运动学分析 |
3.3.3 周期3s时创新方案运动学分析 |
3.3.4 周期4s时创新方案运动学分析 |
3.3.5 周期5s时创新方案运动学分析 |
3.3.6 周期6s时创新方案运动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推书机构方案的动力学分析 |
4.1 推书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4.1.1 推书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2 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4.2 创新机构方案的变形、应变、应力分析 |
4.2.1 方案一机构变形、应变、应力分析 |
4.2.2 方案二机构变形、应变、应力分析 |
4.2.3 方案三机构变形、应变、应力分析 |
4.3 模态分析 |
4.3.1 方案一模态分析 |
4.3.2 方案二模态分析 |
4.3.3 方案三模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推书机构的最优创新方案 |
5.2 最优方案与现有机构对比 |
5.3 本文研究结论 |
5.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 |
(5)数码印刷对于传统印刷行业的冲击 ——以书籍装帧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 |
2.1 书籍装帧设计概论 |
2.1.1 书籍历史回顾 |
2.1.2 现代书籍设计 |
2.2 装帧的起源和发展 |
2.3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知识 |
第三章 印刷工艺 |
3.1 印刷历史回顾 |
3.2 传统印刷 |
3.2.1 概述 |
3.2.2 书籍印刷的主要流程 |
3.3 数码印刷 |
3.3.1 数码印刷的特点 |
3.3.2 数码印刷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 |
3.4 传统印刷与数码印刷的对比与研究 |
3.4.1 成本对比 |
3.4.2 灵活性对比 |
第四章 印刷工艺因素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
4.1 印前阶段 |
4.2 印中阶段 |
4.3 印后阶段 |
第五章 印刷行业与书籍装帧设计行业未来的趋势展望 |
5.1 数码印刷未来的发展趋势 |
5.1.1 网络印刷 |
5.1.2 市场份额快速增幅 |
5.1.3 中国数码印刷未来的发展方向 |
5.2 传统印刷未来的发展趋势 |
5.3 印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
5.4 书籍装帧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关系研究 ——以印刷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关系 |
1.3.2 我国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结合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性 |
1.5.2 不足之处 |
2 中等美术学校印刷专业职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
2.1 招生现状 |
2.1.1 招生数量 |
2.1.2 招生质量 |
2.2 培养现状 |
2.2.1 培养目标 |
2.2.2 教学目标 |
2.2.3 课程设置 |
2.2.4 教学资源 |
2.2.5 专业教材 |
2.2.6 师资力量 |
2.2.7 教育模式 |
2.2.8 师生考核方式 |
2.3 小结 |
3 国内印刷企业现状调查 |
3.1 国内印刷企业发展现状 |
3.1.1 中国印刷企业发展现状 |
3.1.2 中国印刷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
3.1.3 中国印刷行业发展前景 |
3.2 国内印刷企业人才现状 |
3.2.1 福利待遇 |
3.2.2 技术专业人才跳槽频繁 |
3.2.3 复合型人才(具备印刷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高薪难求 |
3.2.4 中职毕业生成长速度缓慢 |
3.3 印刷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 |
3.3.1 问题一:您认为企业现在最紧缺什么类型的人才? |
3.3.2 问题二:您认为现在的中职生是否能胜任管理职务? |
3.3.3 问题四:您认为中职学校与印刷企业可以合作开展哪些活动? |
3.3.4 问题三:您认为现在的印刷专业学生应该加强那方面的综合能力学习? |
4 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关系实证研究 |
4.1 关于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关系的调查分析 |
4.2 关于改进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关系的调查分析 |
4.3 关于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匹配的可能性分析 |
5 实现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匹配的策略选择 |
5.1 瞄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培养目标 |
5.2 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5.3 实现印刷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
5.4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
5.5 完善中等美术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2.1 营销策略组合 |
2.2 分析工具 |
2.3 竞争战略 |
第三章 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营销概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公司营销队伍 |
3.1.3 公司销售渠道 |
3.2 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2.1 经济环境分析 |
3.2.2 政治与法律环境 |
3.2.3 技术环境 |
3.2.4 社会文化环境 |
3.3 公司外部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
3.3.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
3.3.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3.3 替代品的威胁 |
3.3.4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3.3.5 公司设备供应商分析 |
3.4 公司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3.4.1 企业管理水平 |
3.4.2 销售能力分析 |
3.4.3 研发能力 |
3.5 公司优劣势分析 |
第四章 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组合设计 |
4.1 产品策略 |
4.2 渠道策略 |
4.3 定价策略 |
4.4 促销策略 |
4.4.1 公司促销模式现状 |
4.4.2 公司促销模式的改进措施 |
第五章 营销战略实施保障与支持 |
5.1 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组织结构 |
5.2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
5.3 建立优良的绩效考评方法 |
5.4 塑造企业管理文化、增强公司凝聚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热敏CTP在制版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热敏CTP质量控制的国内外研究 |
1.2 热敏CTP技术的成像机制 |
1.2.1 CTP机的成像原理 |
1.2.2 热敏CTP机的成像原理 |
1.2.3 热敏CTP版材 |
1.2.4 热敏CTP机光源的特性 |
1.2.5 热敏CTP技术与紫激光CTP技术的比较 |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2章 制版基本要素和数字化工作流程 |
2.1 热敏CTP机制版过程的基本要素 |
2.1.1 制版设备 |
2.1.2 制版材料 |
2.1.3 CTP制版环境 |
2.1.4 制版人员的素质要求 |
2.2 数字化工作流程 |
第3章 制版流程的检测 |
3.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3.2.1 场地检测实验 |
3.2.2 硬件检测实验 |
3.2.3 软件检测试验 |
3.2.4 曝光检测实验 |
3.2.5 显影检测实验 |
3.2.6 文件检测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热敏CTP制版输出质量的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4.2 实验参数 |
4.3 实验过程与方法 |
4.3.1 质量检测的方法 |
4.3.2 测控条 |
4.3.3 制作测试版 |
4.3.4 印版线性化 |
4.3.5 印刷补偿设置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自制测试版实验 |
4.4.2 自制测试版数据分析 |
4.4.3 印刷测试版数据分析 |
4.4.4 输出带自制测控条的常规版 |
4.4.5 CTP输出常规版数据分析 |
4.4.6 印刷常规版数据分析 |
4.5 结论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一、史料 |
二、对书刊印刷变迁机制的理论分析 |
三、多角度探讨上海书刊印刷发展 |
四、问题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建国前上海书刊印刷业发展概述(1930—1949) |
第一节 背景概述 |
一、民国时期上海独特的文化环境 |
二、现代意义出版印刷的产生 |
第二节 上海——近代书刊印刷业的中心 |
一、繁荣一时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二、战乱中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第三节 解放前上海书刊印刷业的特点 |
一、民营资本构成占主流 |
二、商业化的经营模式 |
三、印刷技术的先进性和依赖性 |
第三章 建国后上海书刊印刷的恢复与提高(1950-1977) |
第一节 建国后书刊印刷业的大调整 |
一、薄弱的书刊印刷业 |
二、逐渐复苏的书刊印刷业 |
三、对图书出版业的有力支撑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一、上海书刊印刷力量的调整与转移 |
二、书刊印刷管理体制格局的形成 |
三、上海书刊印刷仍旧发挥主导作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书刊印刷业(1978—2010) |
第一节 上海书刊印刷业的繁荣 |
一、供不应求的书刊印刷市场 |
二、上海书刊印刷业的向前发展 |
第二节 书刊定点时期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一、 书刊印刷定点的背景 |
二、两级定点书刊印刷企业的发展 |
三、出版系统书刊印刷的改革 |
第三节 新时期的上海书刊印刷 |
一、微利时代的来临 |
二、书刊印刷的数字化 |
第五章 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变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书刊印刷行业的变迁 |
一、书刊印刷技术的前进 |
二、书刊印刷从业人员相关要素的转移 |
三、书刊印刷业经营形态的转移 |
第二节 书刊印刷行业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关系分析 |
一、书刊印刷生产和社会的互动分析 |
二、国家强制指令和国家引导 |
三、技术变革影响分析 |
四、企业管理制度影响 |
第三节 展望 |
一、现阶段上海书刊印刷业的SWOT分析 |
二、结语 |
论文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答辩委员会签名 |
致谢 |
四、中小型书报印刷企业精密照排系统输入与输出设备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D]. 岳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3]基于Android平台的网点面积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齐小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8(01)
- [4]推书机构的创新设计与仿真分析[D]. 田大烈.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7)
- [5]数码印刷对于传统印刷行业的冲击 ——以书籍装帧设计为例[D]. 袁云涛. 南昌大学, 2015(03)
- [6]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中等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关系研究 ——以印刷专业为例[D]. 史涛.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1)
- [8]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 熊飞虎.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9]热敏CTP在制版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测[D]. 曾琦. 齐鲁工业大学, 2012(09)
- [10]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D]. 邓小娇.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