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语和歌的对等翻译

论日语和歌的对等翻译

一、试论日本和歌的等值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贺明真[1](1981)在《试论日本和歌的等值翻译》文中指出 一、引言和歌又称短歌,是日本的古典格律诗。和歌形式短小,要求以“五七五七七”句式,用三十一个日语音节的限定篇幅,来展现丰富的内容及其优美的意境。和歌与中国绝诗,都要求精炼,讲究含蓄,两者有相类似的地方。一些著名的和歌,不仅在日本脍炙人口,译得妥帖的,也为中国读者所喜吟乐咏。同一首和歌,国内往往有多种译案,而且会有几种不同的句式,确实是百花齐放。例如阿倍仲麻吕的佳作《望乡》,根据不完全的资料即可查到九种译案。连同原歌抄录如下:

崔艳伟[2](2019)在《日本和歌汉译的补偿问题——以《小仓百人一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日本古典和歌代表诗集,《小仓百人一首》的汉译始终受到国内日语学者的关注。鉴于中日语言本身的差异以及文化语境存在的视差,在诗性语言的符际转换中,始终存在语义与审美等诸方面的缺损。此时,译者通常需要使用补偿的翻译策略。然而,日语学界从和歌汉译角度在理论上对补偿进行探讨的文章却少有所见。本文通过作者数年翻译《小仓百人一首》的实践,从补偿的理论源起、和歌汉译补偿的类型及具体策略、补偿的原则等诸方面对补偿问题进行探讨,寄希望于对日本和歌的汉译研究有所裨益。

王向远[3](2017)在《《古今和歌集》汉译中的歌体、歌意与“翻译度”》文中提出《古今和歌集》的汉译实践可以有效说明"译文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翻译度"这一重要概念。和歌的"翻译度"体现在"歌体"(和歌体式)的呈现与"歌意"(和歌意蕴)的传达这两个方面。以往的《古今和歌集》翻译表明,汉诗型的种种归化译案,难以呈现和歌独特的"五七"调、不对称诗型及奇数音节,会使和歌的歌体面目全非,也难以将歌意完整正确地传达出来,要么翻译度不足,要么翻译过度,译文往往暧昧模糊、不知所云。通过对不同译案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三句"五七调"的译案不仅可以在外形上保留歌体的基本特征,而且在内容的容量上也与和歌大致相当,使歌意得以完整有效的传达,不失为和歌及《古今和歌集》翻译的最佳方案之一。

许霄翔[4](2015)在《《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文中提出《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也为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作者运用如诗般的优美文字和女性独有的细腻笔触,不仅将整个平安王朝的贵族生活、宫廷斗争、权力对抗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还提出了“物哀”的美学思想,成为日本审美意识的主流,对日本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今,《源氏物语》已被译成英、法、德、意、俄等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研究视角也从最初单纯的文学领域扩大到文化、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学、翻译学等方方面面,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和歌作为《源氏物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形式、内容、文学效果还是美学特征方面,都具备极高的艺术成就,不仅给《源氏物语》增加了古典文学独有的韵味,又为其人物的塑造、场景的描写以及情感的抒发营造了“物哀”的绝美意境,更是《源氏物语》成为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纵观国内外的“源学”研究领域,却鲜有将《源氏物语》中的和歌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系统专门的研究其汉译问题的研究成果。随着翻译学科的不断发展,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眼中的翻译已经从一门艺术发展演变成为一门科学,国内外翻译学界逐渐形成多种翻译学派,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翻译研究范式,怎样运用这些新生的翻译理论进行《源氏物语》的翻译,才能将这部经典作品更好更全面更完整的呈现给世界各国读者,重新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将《源氏物语》中的和歌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全面地研究其汉译问题。第一部分为绪论,详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我国《源氏物语》翻译研究的现状,阐明中国学者在译介《源氏物语》过程中,特别是关于和歌的汉译问题方面尚存在很多争议,而这些争议的存在,恰恰影响了《源氏物语》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进而明确研究《源氏物语》和歌的汉译问题对于中国人了解《源氏物语》作品本身、了解日本古典文学和传播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源氏物语》中的和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明确和歌在《源氏物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研究和歌翻译对于了解整部作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第四部分,将《源氏物语》中的和歌置于比较研究的视域下,通过对《源氏物语》经典中译本中的和歌翻译以及不同研究范式下的和歌翻译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源氏物语》和歌翻译的理论依据,指导翻译实践。

金中[5](2020)在《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的和歌译者》文中研究指明1阿倍仲麻吕"望乡诗"的翻译阿倍仲麻吕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人物,作为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于开元五年(717年)来到中国,玄宗赐名"晁衡",与李白、王维等人多有诗文交流,历任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终老于大唐。在西安的兴庆公园内耸立着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碑的正面朝北,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八个大字,南面碑文是关于阿倍仲麻吕生平事迹及建碑背景的介绍。纪念碑西面刻着李白的七言绝句《哭晁卿衡》:

闫倩[6](2017)在《论樋口一叶日记的文学性》文中研究说明日记作为个人思想和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分析作者本人作品的重要依据,还可以作为衡量作者文学造诣以及了解她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蜕变历程。樋口一叶的日记是研究其作品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惜的是,国内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而对于她日记文学性的研究更是稀少。本文是基于对樋口一叶相关成果的研究基础上,对日记文学性之和歌的意象、文本中情感的表达以及针对日记中的修辞现象进行详尽的分析,并总结日记中的审美风格以及樋口一叶在文学上的造诣。文章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着重考察从明治24年4月(1891年)至明治29年7月(1896年)一叶所记录的日记,努力致力于还原樋口一叶日记中具有文学性价值的概况,通过对她日记的深层次解读,我们也能发现樋口一叶心怀国家和人民并且不随流于世俗潮流,内心正直具有高尚情操的为人品性,她是日本明治时期的一位不可多得女性作家。本文在探讨意象、情感表达与修辞的同时,进一步揭示文学性的本质特点,更好为以后创作及赏析文学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她日记的深层次解读,我们也能发现樋口一叶心怀国家和人民并且不随流于世俗潮流,内心正直具有高尚情操的为人品性。

杨剑[7](2007)在《奈达翻译理论在古典和歌汉译中的接受与应用研究 ——以“动态对等”为中心》文中指出诗歌翻译中有一句名言,“What is poetry?Poetry is what get lost intranslation.”(弗罗斯特,美国诗人1874—1963)。的确,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诗歌是无法翻译的,甚至认为“诗歌就是翻译中所丢失的东西”。日本独特的诗歌样式——和歌,无论在语言、格律,还是诗型上都具有强烈的日本民族特点,因此也成为了日本文学汉译的难点。和歌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诗歌,是与很早流传于日本的汉诗相对的名词,也被称为“倭歌”,即“日本诗歌之意”。和歌包括短歌、长歌、旋头歌等等;到了中古以后,一般意义上的和歌即指短歌。和歌的发生与发展是与日本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同步的,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独特的诗歌形式,成为日本民族喜闻乐见的“心灵之歌”。可以说,它最充分地表达日本人的内心活动和精神,最恰当地表达日本人的所思所感和喜怒哀伤,最准确地表达日本人的敏锐嗅觉和纤细情感,因此,研究和歌对于理解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学艺术和文化,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和歌翻译始于明朝,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钱稻孙等人尝试翻译和歌,在实践上提供了日本古典诗歌汉译的经验。改革开放以后,和歌才真正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并逐渐有了系统的译介。我国日本文学界不仅积极地推进日本古典诗歌的翻译与介绍,而且与此同时就日本古典诗歌的汉译理念与方法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讨论主要在1979年底创刊的《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上进行,多位学者发表了自己关于和歌汉译的看法和意见。这场讨论历时四年之久,是中国的日本文学译介史上少有的就日本文学某一体裁进行的专门讨论和争鸣,不仅吸引了读者对日本文学翻译问题的关注,同时对和歌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建设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翻译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和十分丰富的经验。然而,在肯定中国传统翻译学伟大历史功绩的同时,传统的翻译研究又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首先,中国传统译学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缺少开放、综合和跨学科系统性;其次,传统译学缺少基本的翻译理论体系;最后,传统译学局限于传统美学的方法论,强调把握和模糊形象思维,缺少精确分析和严谨的科学论证。相对而言,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方法、思想、研究角度日新月异。引进和学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这无疑对创立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着种种难题”。翻译对等论是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译界接受最广同时又颇遭非难的理论话语,它无疑给中国译界注入新的生机,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话语转型起到了先决作用。在翻译对等论的研究之中,美国学者尤金·奈达(E.A.Nida)的贡献尤为突出,他综合了语言学、信息论、交际论、接受美学等理论的合理内核,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思想,强调译语接受者应该获取与原语接受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基本对等。在中国,翻译对等论的接受最初由一批具有开放意识的学者完成,林书武、谭载喜、郭建中、包振南等翻译家从八十年代起相继翻译介绍奈达等西方学者的翻译对等观。奈达的动态对等曾经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主流话语,这与翻译家的努力和探索是分不开的。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以及围绕其一系列的翻译原则,将翻译的重心转移到翻译的功能上,确保接收者准确无误地接受原文信息。本文尝试创造性地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对日本古典和歌的汉译进行一番研究。相对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严密的考证和精确的理论描述,中国传统译学理念有其历史局限性一面。因此,本文以日本古典和歌为研究对象,结合奈达的翻译理论研究,通过译案的比较分析对奈达翻译理论在日本古典和歌汉译过程中的接受和运用进行探讨,从而得出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的观点。本论文的构成如下所示:本论文由序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以及终论、参考文献和附录构成。序论:序论主要通过先行研究的文献总结,对研究课题的提起、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作简单阐述。第一章:日本古典和歌及其在我国的汉译情况简单介绍日本古典和歌和《小仓百人一首》的概况,并梳理我国日语学界的和歌汉译情况,对和歌汉译实践中所体现的中国译学理念进行整理与归纳。第二章:奈达的翻译理论总结和归纳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即“动态对等”(后改为“功能对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奈达为达到动态对等而提出的著名的逆转换翻译模式,以及奈达引用信息论的观点而提出的“动态对等”的翻译检验。第三章:和歌翻译的标准之一:动态对等试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思想作为和歌汉译的标准之一,结合我国学者针对和歌汉译的讨论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点,探讨和歌汉译中动态对等的实现,从而得出奈达的“动态对等”可以作为和歌汉译的标准之一,它为和歌汉译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第四章:逆转换翻译模式以及动态对等的翻译检验在和歌汉译中的应用探讨奈达提出的逆转换翻译模式以及动态对等的翻译检验在和歌汉译过程中的应用。由此得出,逆转换翻译模式以及动态对等的翻译检验在和歌汉译中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终论:概括本研究的结论和观点,反省本论文尚存的不足之处和问题点,展望今后的研究课题。

陈玉平[8](2019)在《和歌汉译时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中日古典诗歌之间因美学特征和语言结构的差异,使和歌汉译时出现内容量和形式上难以对应、表达方式难以复制、修辞手法难以再现等跨文化交际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本研究考察了中日诗歌文学之间的审美共性和差异,提出在形式上采用"三七七"型(或"五七""七五"型)译法,在表现方式上尝试进行主客体融为一体的模糊表达,在修辞手法上探索多渠道对应或弥补的办法等跨文化交际策略,以解决文化和审美层面的不可译性,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金中[9](2019)在《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的和歌译者》文中研究表明1阿倍仲麻吕"望乡诗"的翻译阿倍仲麻吕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人物,作为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于开元五年(717年)来到中国,玄宗赐名"晁衡",与李白、王维等人多有诗文交流,历任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终老于大唐。在西安的兴庆公园内耸立着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碑的正面朝北,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八个大字,南面碑文是关于阿倍仲麻吕生平事迹及建碑背景的介绍。纪念碑西面刻着李白的七言绝句《哭晁卿衡》:

阙春梅[10](2008)在《诗歌交流过程中的和汉互译尝试 ——翻译视角下的《新撰万叶集》和歌与汉诗》文中提出《新撰万叶集》(以下简称为“本集”)是一本编撰于日本平安时代的和汉诗歌集。该书采用在每首和歌之后附加一首汉诗与之对照的独特形式,可谓是中日和汉文学交流史上最有价值的例证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本集”的汉诗乃是对和歌的一种汉译,但后来又屡屡有人认为该汉译手法相当拙劣,甚至质疑说是否可以称之为“翻译”。然而,我们在探讨“本集”中和歌与汉诗的对应关系时,只要看“本集”编撰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以及翻译的特点、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特性,我们就不得不认同“本集”中的和歌与汉诗明显是属于翻译行为范畴的。本篇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序论,讲述笔者研究“本集”和歌与汉诗对应关系的原因和目的。第二部分论述对“本集”中和歌与汉诗的对应关系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现阶段存在“翻译论”、“解释论”、“对照论”三种观点,后两者尤其具有说服力。然而,如果我们把“解释论”视为诗歌翻译的方法之一,把“对照论”视作与诗歌翻译的形式应用密切相关时,那么这两者均属于广义上的“翻译”范畴,其“翻译”的印迹始终难以磨灭。第三部分详细探讨“本集”和歌与汉诗的对应关系,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集”的编撰背景也即日本平安时代和汉文学的各自发展、交融的情况。第二章一面探讨了“本集”和歌与汉诗的各种对应情形,一面论述了各种对应中蕴含的翻译要素。本文在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主张的“三化论”(即等化、浅化、深化)的理论基础上加以发挥,提出一个新的“三化论”,即“等化”、“深化”与“异化”。该部分细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等化”式对应及其具体体现。“等化”式对应近似于西方翻译理论中的“等值”翻译,通常表现为译文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基本完整地再现了原文。笔者通过列举“本集”中的实例,分析了“等化”在“本集”中分别体现为:①形式与内容大致全面对应方式、②形式大半对应且内容完全对应方式、③形式与内容部分对应方式。第二节论述“深化”式对应及其具体体现。“深化”式对应意指将原文所含语言、文化的信息借助译文明示的方法,在“本集”中具体表现为语言使用上的“深化”表达、不同文学意象的“深化”表达、文化信息的“深化”表达等三个方面。第三节论述“异化”式的对应及其具体体现。所谓的“异化”式对应是指在翻译时保持译语自身特色并发挥其优势,从而再创作出富有新意的译文。在“本集”中,主要从素材相通的“异化”表达、基本构思一致的“异化”表达以及置于汉诗世界之扩展主题的“异化”表达这三方面体现了“异化”式对应。第三章从翻译的瓶颈及其本质角度进行探讨。虽然“翻译”过程中困难不乏少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译的翻译困境将得以改善,事实上这种可能性处处存在。换言之,翻译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等五大本质。第四部分是文章的总结和今后的研究课题。《新撰万叶集》采取和歌与汉诗对照编排的特殊编撰方式,是特殊时代的特别产物。对于“本集”的和歌与汉诗,其诗歌翻译是否可行的问题以及作品自身存在的诸多矛盾等问题,至今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从“解释论”、“对照论”均属于“翻译”范畴这一论点考虑,认为“本集”的和歌与汉诗的关系可以最终归结到“翻译论”。我们不得不承认对“本集”中的和歌与汉诗的对应方式还有许多认识不足的地方,还有和汉文学表达方式的不同在“本集”中是如何得以处理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其处理方式等等,这些都应当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继续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试论日本和歌的等值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日本和歌的等值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2)日本和歌汉译的补偿问题——以《小仓百人一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关于补偿
2日本和歌汉译的补偿
    2.1语义补偿
        2.1.1模糊语义补偿
        2.1.2关联语义补偿
    2.2语境补偿
        2.2.1背景语境补偿
        2.2.2文化语境补偿
    2.3情感补偿
        2.3.1语词的情感补偿
        2.3.2语篇的情感补偿
    2.4审美补偿
3补偿原则
    3.1相关性原则
    3.2最低必要原则
4结语

(3)《古今和歌集》汉译中的歌体、歌意与“翻译度”(论文提纲范文)

1“歌体”的“翻译度”与“五七调”三句译案的确立
2“歌意”的“翻译度”与三种译案的比照分析
3“翻译度”决定了翻译优劣成败

(4)《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源氏物语》的翻译研究在中国
    2.1 《源氏物语》在中国译介的概况
    2.2 《源氏物语》的汉译之争
        2.2.1 关于“物哀”的汉译
        2.2.2 关于和歌的汉译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源氏物语》中的和歌
    3.1 日本和歌
        3.1.1 日本和歌的起源和发展
        3.1.2 日本和歌的分类
    3.2 《源氏物语》中的和歌概况
        3.2.1 和歌的分类
        3.2.2 和歌的分布
    3.3 《源氏物语》和歌的美学特征
        3.3.1 绝美之恋歌
        3.3.2 世情之冷暖
        3.3.3 四季之无常
    3.4 《源氏物语》和歌的艺术特色
        3.4.1 塑造人物形象
        3.4.2 推动情节发展
        3.4.3 修辞技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源氏物语》和歌的汉译
    4.1 和歌汉译的问题点
        4.1.1 文体的选择
        4.1.2 “形”“韵”的兼备
    4.2 《源氏物语》经典中译本的和歌汉译比较
        4.2.1 译者背景与译本的生成
        4.2.2 翻译风格的比较
        4.2.3 译文艺术效果的比较
    4.3 《源氏物语》和歌翻译的研究范式比较
        4.3.1 经验主义文艺学范式
        4.3.2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
        4.3.3 解构主义文化学范式
        4.3.4 建构主义多元范式
        4.3.5 语料库翻译学范式
    4.4 《源氏物语》中的和歌汉译初探
        4.4.1 韵律节奏的汉译
        4.4.2 美学特征的汉译
        4.4.3 修辞手法的汉译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论樋口一叶日记的文学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樋口一叶生平创作简介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日本的研究综述
        (二) 中国的研究综述
    三、"文学性"概念辨析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日记中的和歌与意象
    第一节 日记中的和歌
    第二节 植物意象的审美意蕴
        一、樱的易逝与无常
        二、松的孤直与坚强
    第三节 自然景物意象之美
        一、明月的欢快
        二、梅雨的阴郁与哀伤
        三、朝霜的萧瑟
    第四节 "船"和"桥"寓示的情感
        一、小船的言志与忧愁
        二、桥的虚幻与无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记的情感表现
    第一节 一般情感与艺术情感
    第二节 日记中艺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一、"即景会心"
        二、矛盾与复杂
        三、委婉含蓄
        四、渐变与质变
    第三节 感叹词的运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记中的文学修辞
    第一节 中、日修辞内涵的比较
    第二节 比拟:人与物的精神联通
    第三节 设问与反问:关节点的着重号
    第四节 对比:突出表达效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期刊文献
    二、硕博士论文
    三、中文书目
    四、外文书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女目录

(7)奈达翻译理论在古典和歌汉译中的接受与应用研究 ——以“动态对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序論
    一、先行研究の文献概括
    二、研究課題の提起
    三、小論の意義と研究方法
    四、小論の構成
第一章 日本の古典和歌及びわが国における和歌の漢訳事情
    第一節 日本の古典和歌と『小倉百人一首』の概観
        一、和歌の概說
        二、『小倉百人一首』の概観及びその四季歌
    第二節 わが国における日本の古典和歌の漢訳事情
        一、わが国における和歌漠訳の概観
        二、和歌の翻訳者に影響を与えた中国の伝統的な翻訳論
第二章 ナイダの翻訳理論
    第一節 ナイダ及びその翻訳思想の概観
        一、コ一ジソ.A.ナイダ
        二、ナイダの翻訳思想の概観
    第二節 翻訳過程における「内容重視の对応」について
        一、「內容重視の对応」について
        二、「逆行变形」の翻訳方式について
        三、「內容重視の对応」を基にした翻訳の評価について
第三章 和歌漢訳の基準と「内容重視の对応」
    第一節 基本的な和歌漢訳の基準;「內容重視の对応」
    第二節 和歌漢訳における「內容重視の对応」の実現
        一、和歌漢訳の形式と「內容重視の对応」の実現
        二、和歌漢訳における言葉遣いと「內容重視の对応」の実現
        三、和歌漢訳の韻律と「內容重視の对応」の実現
第四章 和歌漢訳の過程における「逆行变形」及び翻訳の評価の応用
    第一節 和歌漢訳における「逆行变形」
    第二節 再構成された訳文への評価
終論
注釈
参考文献
後書き
附录

(8)和歌汉译时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和歌的美学特质
    (一)和歌兴起的背景
    (二)和歌的美学本质与审美理想
    (三)和歌的特点
三和歌汉译时的跨文化障碍
    (一)独立语与黏着语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二)“自我主张”与“自我消除”的表达差异
    (三)修辞手法难以对应的障碍
        1. 序词
        2. 枕词
        3. 双关
        4. 缘语
四和歌翻译时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一)探求在内容量和形式上对应的译法
        1. 秋の田のかりほの庵の苫をあらみわが衣手は露にぬれつつ。(天智天皇)
        2. 春すぎて夏来にけらし白妙の衣ほすてふ天の香具山。(持统天皇)
    (二)尝试进行主客体融为一体的模糊表达
    (三)以各种方法对应或者弥补和歌的修辞手法
        1. 枕词的翻译策略
        2. 序词的翻译策略
        3. 双关语与缘语的翻译策略
五结语

(10)诗歌交流过程中的和汉互译尝试 ——翻译视角下的《新撰万叶集》和歌与汉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ほじめに
2.先行研究及び本稿の立場
    2.1 先行研究について
        2.1.1 翻訳説
        2.1.2 解釈説と対照説
    2.2 本稿の立場
3.本論
    3.1 平安時代の和漢文学の発展と和漢交流
        3.1.1 漢詩文の隆盛と衰退
        3.1.2 国風の自覚と和歌の復権
        3.1.3 和漢交流——和漢対訳の試み
    3.2 「本集」の歌詩の対応に示されている翻訳の要素
        3.2.1 「等化」という対応及びその表現
        1、「等化」という対応の特徵
        2、「本集」における「等化」という対応の表現
        ① 形式·内容ともにほぼ全面的な対応
        ② 形式上の大半の対応と内容上の完全な対応
        ③ 形式·内容の部分的な対応
        3.2.2 「深化」という対応及びその表現
        1、「深化」という対応の特徵
        2、「本集」における「深化」という対応の表現
        ① 言語の使用における「深化」表現
        ② 文学的イメ一ヅの相違による「深化」表現
        ③ 文化的情報に関する「深化」表現
        3.2.3 「異化」という対応及びその表現
        1、「異化」という対応の特徵
        2、「本集」における「異化」という対応の表現
        ① 素材的に共通させる「異化」表現
        ② 基本的発想を一致させる「異化」表現
        ③ 漢文世界に主題を展開する「異化」表現
    3.3 翻訳の難しさと本質
        3.3.1 翻訳の難しさ
        3.3.2 翻訳の本質
4.結び
参考文献
謝辞

四、试论日本和歌的等值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日本和歌的等值翻译[J]. 贺明真. 外语教学, 1981(04)
  • [2]日本和歌汉译的补偿问题——以《小仓百人一首》为例[J]. 崔艳伟.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9(06)
  • [3]《古今和歌集》汉译中的歌体、歌意与“翻译度”[J]. 王向远.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7(06)
  • [4]《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D]. 许霄翔.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07)
  • [5]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的和歌译者[J]. 金中.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20(00)
  • [6]论樋口一叶日记的文学性[D]. 闫倩.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7]奈达翻译理论在古典和歌汉译中的接受与应用研究 ——以“动态对等”为中心[D]. 杨剑. 四川大学, 2007(07)
  • [8]和歌汉译时的跨文化交际策略[J]. 陈玉平. 跨语言文化研究, 2019(00)
  • [9]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的和歌译者[A]. 金中.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9, 2019
  • [10]诗歌交流过程中的和汉互译尝试 ——翻译视角下的《新撰万叶集》和歌与汉诗[D]. 阙春梅. 厦门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论日语和歌的对等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