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招掖金成矿区区域成矿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王孔海,裘有守,崔克英,韩世珍[1](1984)在《山东招远一掖县地区金矿控矿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招掖地区(招远县,掖县)是我国重要金成矿区,拥有相当大的原生金矿资源。因此,加强此区金矿地质的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解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相继有不少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在此从事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多新认识,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本区金矿地质研究水平。但在金矿的物质来源、花岗岩成因和时代,以及成矿时代、控制因素等等方面还存在有几种看法:
杨柳[2](2014)在《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金翅岭金矿位于招远—莱州金成矿带中北部,金矿体与复式岩体内部不同期次间的接触带空间关系密切,并伴生有多类脉岩产出。胶东地区绝大多数金矿床均见有类似的情况,金成矿与这些地质体在空间上的关联暗示了成矿与这些岩浆岩的形成可能有某些特殊关系。目前对于胶东地区岩浆岩与金成矿之间是否存有成因关联,争议较大。因此,为探讨金成矿是否受复式岩体内部各期次时空结构的制约、脉岩是否能对成矿产生直接贡献,以及上述现象背后的地质意义,本论文围绕金翅岭矿区从有关岩浆岩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联入手,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矿床地质剖析、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研究等手段,开展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对胶西北玲珑复式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玲珑型花岗岩及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均为该区中生代陆壳多次熔融(重熔)的结果,其形成可作为花岗岩成岩理论新说——花岗岩原地重熔学说的一个极好例证。玲珑型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重熔事件,而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则形成于早白垩世的重熔事件,两者之间的岩性差异与卷入重熔的源岩有关。对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重熔事件的内部关系进行了重建。提出晚侏罗世重熔事件至少可分为三期,在历经剥蚀后,第一期重熔界面底面出露于复式岩体南、北两端地势较高处,第三期重熔界面顶面则多集中于地势低洼处,第二期重熔界面位于两者之间。早白垩世重熔事件则至少存在四期,各期生成的重熔界面间同样整体显示出自上而下由老至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脉岩开展了岩相学、地球化学及K-Ar法定年工作,整理了区内脉岩的成岩特点,提出区内脉岩具有种类宽泛、形成时间相对集中(120~104Ma)及具多来源特征。认为胶东地区这些广泛发育于花岗质岩体内的脉岩对于脉岩成因新概念——造山后脉岩组合而言是一个极好例证,应同样为多源区同时小规模熔融所致。对金翅岭金矿开展了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金翅岭金矿的初始成矿流体应源自岩浆体系,后期混合有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本区硫同位素的δS34范围与区内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相近,暗示硫源具有继承性,直接来源为花岗岩、间接来源为重熔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流体包裹体的类型、测温结果、盐度、群体成分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应源自岩浆体系,主成矿期可能历经流体混合或水岩反应,至成矿晚期演变为以大气降水为主体的贫C02、低盐度的低温流体。对花岗岩类及脉岩类与金成矿的时空关系,及岩浆岩成岩机制与金成矿机制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翅岭金矿成矿模式——陆壳在燕山期晚期的多次重熔,促使赋存于前寒武纪富金地层的金大规模活化、迁移并在合适断裂构造内富集成矿。其后,起源于多源区的脉岩成岩过程为来自于多圈层的成矿物质上行并于后期阶段在局部地区叠加成矿提供了可行机制。
夏林[3](2003)在《胶东中生代金成矿期区域流体的构造物理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成矿流体研究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在区域地质流体的分布、运移及与矿产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提出有应用价值的成果。本论文在导师的“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下,选择胶东金矿集中区作为区域构造与成矿流体研究的对象,该选题既在地质背景上具备了优势,又在理论创新上达到了较高的起点,论文研究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1)作者通过系统收集并研究前人的研究文献与成果,认识并论述了胶东金矿集中区三个阶段的发育特点,进一步明确指出中生代由于郯庐断裂带强烈的左行压剪以及太平洋-库拉板块的持续向西俯冲,在早白垩纪明显右行剪张情况下,构造体制发生变化,胶东地区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是胶东金矿集中区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背景(2)研究并总结了胶东地区作为区域流体研究的三个有利条件,即成矿时代相对比较集中、成矿构造应力场较稳定和成矿可能有相同的成矿流体活动这三个有利条件。(3)在胶东野外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岩石三维变形和应力计算,获得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结果表明,胶东地区主要成矿构造带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值介于40~65MPa这个范围内,且自西向东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大致反映了区域流体沿蚀变网络的自西向东的流动方向。(4)研究胶东典型金矿床包裹体流体的温度、压力、盐度及成分,结果表明,尽管各矿区之间有差别,但是其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CO2-H2O-NaCl型,且成矿流体中普遍CO2含量比较高。(5)编制了小比例尺的胶东区域成矿流体构造物理化学参数等值线图,并分析了其区域分布特征。以Ca2+为例,Ca2+在胶东西北几个峰值点皆为金矿床集中的区域,表明了Ca2+与金矿化之间的关系。东部没有汇集中心,只有一系列等值线由南向北增加,表明了该区花岗岩体的长轴展布方向。再以CO2为例,CO2高值区分别为马家窑金矿区和招平断裂带南段的尹格庄-姜家窑金矿区。另外,两组CO2梯度变化大的地带代表了区域断裂构造的走向,表明CO2在一定程度上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作者选择了20项浓度参数、气相成分参数、比值参数及状态参数,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阐明了其地质意义。(6)对区域流体有关参数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可以划分出5个群:[1]以三山岛金矿、焦家金矿及台上金矿为代表的类群;[2]以灵山沟金矿、金翅岭金矿及十里铺银矿为代表的类群;[3]以马家窑金矿、流口金矿及黑岚沟金矿为代表的类群;[4]以金青顶金矿、邓格庄金矿及乳山金矿为代表的类群;[5]以东部范家埠金矿为代表的类群。其类群的不同尽管反映了成矿围岩或花岗岩原岩的差别,然而更明显证明是成矿断裂带直接导矿,且其产生上述各矿种组合有各自的特征,结合构造围岩与矿床类型的关系可进一步说明断裂构造在流体成矿方面具有控制性作用。(7)在全面学习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研究了胶东的硫同位素分布,发现在平面上,从西到东,硫同位素出现五条高值带和五条低值带相间分布的特征,结合地质背景认为这种分布特征是受断裂和非断裂干扰区的构造规模和强度所控制的;同时,在形成深度上,硫同位素值δ34S往东部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反映西部隆起更高剥蚀更强一些。结合前人关于石英脉型金矿床δ34S值普遍比蚀变岩型金矿床的δ34S值低的研究,可以将硫同位素分布作为区域成矿流体研究的基础,也能作为区域地质找矿的判断标志。
林祖苇[4](2019)在《胶东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及对成因的指示》文中指出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黄金储量超过4000t,主要包括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类矿床。前人对胶东地区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稳定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和成矿年代学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对金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等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论文以同时具有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的玲珑金矿田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分析技术对比两类矿化的成矿物质的来源和金的富集机制,加深对胶东地区金矿床成因的认识,为区域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玲珑金矿田位于招平断裂带北段,矿体均产于断裂下盘的玲珑花岗岩体内,蚀变岩型矿体受主断裂构造控制,而石英脉型矿体主要产于花岗岩体的次级断裂中。两种矿体的热液独居石U-Pb定年均集中在121122Ma。两种矿化的围岩蚀变相似,均主要发育硅化、绢云岩化和钾化,但是规模不同,蚀变岩型矿体有很宽的蚀变分带,而石英脉型则较窄。蚀变岩型矿体以厚大黄铁绢云岩化带为特征,成矿过程可以分为成矿早期的钾化阶段、主成矿期的石英黄铁绢云岩化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成矿晚期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脉型矿体以发育厚度不等的石英硫化物脉为特征,可以分为钾化-绢云岩化阶段、乳白色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两种矿体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自然金等。金主要以自然金、金银矿或银金矿等形式产在黄铁矿裂隙或者被黄铁矿包裹。根据成矿阶段、矿物共生关系和BSE图像特征,将石英脉型矿体中的黄铁矿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的黄铁矿PyV-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V-2和交代成因的黄铁矿PyV-a,蚀变岩型矿体中的黄铁矿划分为石英黄铁绢云岩化阶段的黄铁矿PyD-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D-2和交代成因的黄铁矿PyD-a。PyV-1与PyD-1产出特征相似,均为自形-半自型粒状结构,与石英和绢云母共生,其他硫化物很少,BSE图像均一;PyV-2与PyD-2产出特征相似,均以细粒自形-半自形结构,与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多金属硫化物共生,BSE图像均一。交代成因的黄铁矿PyV-a与PyD-a产出特征相似,在手标本可见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细脉穿插早阶段黄铁矿的现象,在显微镜和BSE图像下,交代成因黄铁矿具有多孔状、熔蚀状、包裹大量硫化物包裹体、BSE图像呈暗色等特征,反映了晚阶段流体交代再平衡的结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矿体各个阶段的黄铁矿的晶格Au含量极低,89个测试点中Au含量平均值为0.189ppm,中位数为0.049ppm。两种矿化从早阶段到晚阶段黄铁矿中Au含量变化较小,Ni、Bi、Te、Ag、Zn、Cu、Sb和Pb含量均升高。交代成因的黄铁矿相对于原生黄铁矿的晶格Au含量降低,而Co、Ni、Bi、Te、Ag、Zn、Cu、Sb和Pb元素含量升高,说明后期流体使早阶段黄铁矿晶格中的Au发生活化,并带来了更多的其他金属元素。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MC-ICP-MS)黄铁矿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变化范围类似,主要范围是4.98.5‰,与胶东群、TTG岩系、粉子山群和伟晶岩脉中的黄铁矿均不同。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类似,两者主要落在了花岗岩和中基性岩脉的重叠区,与胶东群、TTG岩系和粉子山群源区有较大差别。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结果指示黄铁矿的硫和铅可能主要来自于深源岩浆岩/岩浆房。通过SEM-CL和冷CL技术对两种矿体不同阶段石英进行研究,发现两种矿体均可见多个世代石英产出。早阶段石英在冷CL下主要呈蓝色、在SEM-CL下呈亮色,晚阶段石英在冷CL下主要呈暗红色,在SEM-CL下呈现暗色。SIMS原位氧同位素分析发现,两种矿化的石英氧同位素相似,计算石英脉型金矿的乳白色石英阶段的流体氧同位素值为7.3‰10.1‰,石英黄铁矿阶段的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2‰8.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1‰12.9‰,蚀变岩型金矿的早阶段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28.9‰,晚阶段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38.9‰.两类矿化大部分数据落在了岩浆水的范围,且晚阶段流体氧同位素均有所降低,反映了有大气水的混入。综上所述,玲珑金矿田的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床的黄铁矿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成矿流体演化、黄铁矿硫-铅同位素均相似,反映了两者是相同成矿事件下同一流体演化的产物,矿化类型的差异是由于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不同所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论文认为胶东地区金矿床成因不同于典型造山型金矿,而是一种产于克拉通破坏和强烈伸展构造背景下,受古太平洋板片俯冲后撤影响,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均来自深部岩浆岩,沿郯庐断裂及次级断裂多次构造活动下流体快速上移形成的金矿床。
田杰鹏[5](2020)在《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栖蓬福矿集区是胶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金铜钼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华北和扬子克拉通陆陆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的俯冲作用为本区的成岩成矿提供动力环境。本文采用矿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方法,对区内马家窑金矿、杜家崖金矿、香夼铜铅锌矿等典型矿床和侵入岩体进行研究,获得了成岩成矿年龄,分析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进行成矿预测。获得如下认识:研究区内金多金属矿矿床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脉型、斑岩-矽卡岩型以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低密度,且富含CO2的还原性质的热液体系,根据流体包裹体的温压条件综合分析认为金矿床成矿深度集中于3.5~8km。石英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以岩浆流体为主;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床,初始流体为岩浆流体,后期有大气水的混入。原位硫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幔源岩浆特征;而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铅同位素结果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和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属性;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铅的来源以上地壳和造山带为主。氦氩同位素结果显示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地幔流体参与成矿比例最高,其次为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最低。采用黄铁矿等硫化物Rb-Sr同位素定年法、碳酸盐矿物Sm-Nd同位素定年法,首次精确获得马家窑金矿、大柳行金矿、杨家夼金矿和香夼铜铅锌矿的成矿年龄,分别为 123.4±2.9Ma、117.6±0.1Ma、123.5±8.1Ma和 125.8±3.8Ma。本区内燕山期发育晚侏罗世(160~145Ma)、早白垩世早期(130~126Ma)、早白垩世晚期(118~ll0Ma)三期岩浆活动,并伴随三期大规模成矿事件。其中金矿主要集中于早白垩世早期(123.5~117.6Ma)成矿。有色多金属矿床成矿可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的矽卡岩型钨钼矿(邢家山钨钼矿,158Ma);早白垩世早期的斑岩型铅锌矿(香夼铜铅锌矿,125.8Ma);早白垩世晚期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铜矿(王家庄铜矿,116.1Ma)。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结果表明,自ll0Ma以来,研究区内中生代岩体剥蚀深度约3.27~3.52km,剥蚀深度远小于矿床的成矿深度,说明研究区内矿床形成之后得到较好保存,目前区内矿床开采深度普遍较浅,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万多[6](2014)在《山东胶东地区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山东省胶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富集区之一,拥有大小金矿山百余座。位于胶西北地区的招平断裂带是该区最重要的控矿构造带,而其北段是整个断裂带金矿床产出最集中的地区,尽管目前对招平断裂带北段的尚无比较统一的界定,但该区域金矿床富集并主要受断裂带活动控制的地质事实已经被大家公认。本文将招平断裂带北段的两个NE—NNE向分支断裂:九曲蒋家断裂带和破头青断裂带统一归为招平断裂带北段地区,以他们的交汇部位直至两条断裂带结束部位所控制的5个金矿床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总结该区金矿床的成因及成矿规律,并利用数字地质模拟软件进行成矿预测。九曲蒋家断裂带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大磨曲家金矿床、阜山金矿床、九曲金矿床;破头青断裂带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赵家小型金矿、水旺庄大型金矿、东风大型金矿。通过研究发现,该区金矿主要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作为着名的玲珑金矿的分矿之一的九曲金矿属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过渡型金矿。研究区的金矿床虽然各自的矿体产出规模,空间分布形态等不同,总体上属于同一大地构造环境下,同一地质过程对不同地质部位影响的结果。因此各金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出露地层以胶东群老基底变质岩为主,岩浆岩主要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和玲珑花岗岩。区内金矿床乃至胶西蚀变岩型金矿床普遍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即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各成矿阶段流体性质发生明显变化,早期—主成矿期流体主要为中温、低盐度的NaCl-H2O-CO2体系流体,并发生过强烈的相分离作用,成矿流体经历了初始不混溶→强烈不混溶→不混溶减弱的演化过程。流体相分离作用过程中CO2、H2S等挥发组分的大量逸出,导致热液体系物化条件的明显变化,进而破坏含金络合物的稳定性,使金元素及其化合物沉淀、析出。金矿化的强弱与流体相分离的程度直接相关,石英-黄铁矿阶段是本区成矿流体不混溶作用最强烈阶段,同时也是本区金元素沉淀成矿的主要阶段。成矿晚期随着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成矿流体演变为简单的低盐度NaCl-H2O体系,此时由于流体不混溶导致热液中金的大量沉淀而使晚阶段流体中金剩余量较少,金的沉淀、析出也已基本完成,因此该阶段成矿作用亦较弱。流体包裹体H-O、C-O同位素研究结果暗示流体来源于岩浆,通过对比胶东群地层、玲珑花岗岩及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含金性、S同位素、铅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测得金矿区内辉钼矿模式年龄为128.5±1.9Ma~131.1±1.8Ma,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26~135Ma,略晚于玲珑花岗岩的150~160Ma。结合前人对成矿后脉岩119±7Ma的年龄,认为本区成矿年龄应在119~128Ma。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受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在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的岩石圈减薄环境下,胶东地区在燕山期发生了多期岩浆活动,与本区金成矿作用直接相关的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体的侵入活动。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就位以后,受构造运动、变形的影响,富含成矿物质的岩浆分异流体及富含地幔物质的成矿流体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析出金元素,形成金矿床。矿床形成时代为白垩纪。金矿床的产出部位、规模大小和矿石类型严格受断裂蚀变带的形态、规模、空间展布所控制。矿体的空间展布与断裂带基本一致。两条分支断裂沿NE—NNE方向延伸,沿其走向方向,矿体呈减弱→减小→尖灭的整体趋势。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突出表现在不同规模断裂的多级控矿特征,主干断裂控制着主要矿脉的产出及分布,次级断裂控制着次要矿脉的产出及分布,断裂规模与矿脉(体)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这种构造控矿规律直接导致矿化空间出现明显的分段富集现象,表现在矿体在矿脉中沿走向和倾向的分布并不是连续的、均匀的,而是存在无矿间隔,呈现尖灭再现的特点。研究区范围在区域1:200000水系沉积物金异常J13、J14高值区,区域重力场、磁场及激电异常中均显示该区具备较好的成矿条件。结合实际地质特征,利用OPIS成矿预测模拟系统对九曲蒋家断裂带和破头青断裂带断面形态、金品位、米克吨值、矿体厚度和蚀变带厚度进行成矿指标趋势模拟可以发现,九曲蒋家断裂带NE端虽处于构造尖灭端,但构造带连续完整,未经后期破坏,其深部各成矿指标趋势模拟高值区套合关系较好,显示较好的成矿潜力,区内104号勘探线至112号勘探线之间,深度范围-800~-1200m,为本文预测靶区。破头青断裂带NE端同样处于构造尖灭端,但被滦家河断裂切割破坏,个别成矿指标趋势模拟虽在断裂带NE端有高值区出现,但彼此套合关系并不理想,该区域近年来的探矿工作也未发现有价值的找矿线索,综合分析认为,破头青断裂带NE端深部成矿潜力很小,不建议投入过多探矿工作。通过现有工程控制数据,结合实际地质特征,利用OPIS系统对阜山金矿207号脉、大磨曲家金矿302号脉和东风金矿171号脉分别进行深部矿体形态模拟,在各成矿指标高值重合部分定位预测靶区。
孟银生[7](2016)在《胶东招平金矿带厚覆盖区深部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招平金矿带是我国胶东金矿集区规模最大的金成矿带,在长100余公里的金矿带内已发现金矿床10余处、探明金矿资源储量千余吨。然而,该金矿带厚覆盖区段的矿化信息难以获取,深部找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为此,论文基于不同级别控矿因素对应地质体的地球物理性质差异,剖析了控矿断裂构造、赋矿蚀变花岗岩和矿化体的综合地球物理异常表征,结合多层次地球物理技术方法组合,厘定了矿化体、控矿因素与地球物理异常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招平金矿带主断裂构造发生变化处或者同次级断裂交汇处是有利金矿保存的位置,断裂带对应地质体重力、磁法高低值转换带,利用区域重力和航磁异常确定区域NE-NNE主/次断裂构造,圈定成矿远景区;主断裂下盘蚀变带控制了高品位金矿,蚀变带受招平断裂次级构造控制,表现为低磁、低密度、中高极化、低电阻率,通过高精度磁测、激电异常在平面上圈定次级控矿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和赋矿花岗岩体,进而圈定找矿靶区;招平金矿带主矿体产于近主断裂下盘的蚀变闪长玢岩和黄铁绢英岩内,含矿蚀变岩物性为低电阻率背景下的相对高阻,利用CSAMT测深方法预测覆盖区深部断裂、岩体和矿体,实现深部矿体定位预测。上述过程亦构建了热液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2)郭家店重力负值异常区东西侧存在两个明显重力正负数值转换带:东侧对应招平断裂带,西侧为郭家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相应磁异常为正负异常转变带,推断出招平断裂带上的大磨曲家、白石夼、小民庄、半壁店和陡崖曹家五个金成矿远景区,进而利用磁场强度梯度变化带及激电方法推测出焦各庄、陡崖曹家和山后三处成矿有利区段。(3)招平金矿带覆盖区深部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主断裂破碎带偏向下盘花岗岩体内,其地球物理表征是电阻率低值区域内的局部高值。预测3处金矿靶区:JGZ-1.JGZ-2和BP-1靶区,其标高分别为900~-1200m、-450~-850m和-400~-800m,向NE侧伏。(4)构建的覆盖区深部矿体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能够定位预测深部矿体。
王枫[8](2012)在《胶东大尹格庄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尹格庄金矿位于胶东西北部招平断裂中部,产出于胶东群与郭家店岩体接触带内,为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该金矿共有矿体26个,主要受NNE向招平主断裂控制。论文以野外观察及室内各项测试分析为基础,结合矿体特征,对该矿床Ⅱ号矿体黄铁矿成因矿物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矿床形成的物质、能量来源及矿床形成物理化学条件,并预测了Ⅱ号矿体的深部找矿前景。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为主,其次为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及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矿石矿物组成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及石英、绢云母和碳酸盐矿物等。矿石结构以碎裂结构及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包括团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构造。金矿物主要赋存形式为包体金、粒间金和裂隙金。成矿作用可划分为黄铁绢英岩、黄铁矿石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黄铁矿菱铁矿阶段及石英碳酸盐6个阶段。本文对黄铁矿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本矿床为岩浆热液型矿床。该矿床矿石结构(黄铜矿呈乳滴溶离结构分布于闪锌矿中)、金的成色(511.90830.61)、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热电系数限定的矿床形成温度值(76.2-385.8℃)均表明本矿床成矿温度为中低温,形成深度为中成。成矿期流体整体为还原环境,从成矿早阶段到主阶段,成矿温度逐渐降低,流体活动逐渐增强,垂向上温度相对升高,成矿流体可能富含F-。本矿区黄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及硫铅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是以下地壳为主的壳幔混合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物质和少量的幔源物质,并有围岩胶东群地层、郭家店岩体的参与。初始成矿物质可能含相对较多的地幔物质,但随着成矿阶段的演化,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壳幔作用,导致体系中加入了更多地壳物质。黄铁矿形态特征、热电性特征、电阻率特征均显示Ⅱ号矿体74~79线-400m以下沿NE方向可能有较强的深部找矿潜力。黄铁矿热电系数100~300μV·℃﹣1对寻找有利矿段具良好指示意义。
李旭芬[9](2011)在《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金青顶金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研究》文中提出金青顶金矿床位于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内的中部,其西侧为蓬莱-栖霞和招远-掖县成矿带,东侧为着名的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该矿床是目前我国单脉金储量最大的矿床(>40t),矿体产于昆嵛山花岗岩体内,属于典型的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资源量得到了大幅增加,使得该矿床成为胶东东部地区唯一的超大型金矿床。论文选择典型的金青顶金矿作为研究对象,紧扣本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关键问题:(1)石英脉型金矿与地层、围岩、控矿构造的相互关系;(2)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3)找矿方向。通过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及包裹体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就区域构造、金青顶金矿的含矿围岩、矿石、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成矿规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并结合能谱分析,在金青顶金矿Ⅱ号矿脉深部首次发现碲金矿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前人对于该矿床中存在碲金矿这一新矿物的推测,也打破了该金矿深部无碲金银矿的传统认识。研究表明,金银碲化物的析出顺序为碲银矿-碲金银矿-碲金矿-银金矿,也就是说随着成矿流体的不断演化,金在金银碲化物矿物中的含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从而为类似金矿床中金银碲化物的共生提供预见性的认识。Ⅱ号矿体深部富含碲化物,初步预计此矿体深部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通过Pb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石、昆嵛山花岗岩和深部。黄铁矿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取自不同矿体和不同中段的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值均一化程度高,其值介于+7.43-+8.69‰之间,极差小于2‰,平均7.83‰,黄铁矿与昆嵛山花岗岩具有相近的硫同位素组成,反映出成矿物质硫主要来自花岗岩。在石英氢氧同位素的δD—δ18O关系图上,投影点大都在大气降水和岩浆水一侧,主成矿阶段(第Ⅱ、Ⅲ成矿阶段)的投影点更接近岩浆水区域,认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特征表明,金青顶金矿床形于中温、浅成、偏酸性弱还原的成矿环境。通过主、微量元素、主量元素成岩环境判断分析,昆嵛山花岗岩主要位于造山花岗岩区域,以大陆弧花岗岩(CAG)和后造山花岗岩(POG)为主。结合相关资料认为金青顶金矿的含矿主岩——昆嵛山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俯冲的后造山带阶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其形成构造环境判断分析,成岩年龄属燕山期,成岩年龄集中在160-110Ma之间。收集的成矿年龄数据,成矿年龄在125Ma-110Ma之间,表明成矿滞后于成岩,确定了燕山晚期为主要成矿期。按照“多因复成”矿床成因理论,首次指出金青顶金矿具有多成矿物质来源、多控矿因素、多成矿作用的特点。提出金青顶金矿床属于前寒武系变质岩系、受断裂带控制的燕山期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成矿模式。新的成因观点的提出全面地反映了金青顶金矿床从太古代矿源层的初始富集,至燕山晚期热液蚀变及有用物质富集成矿的漫长地质历史演化过程。通过对矿区成矿规律的研究,探讨了研究区金矿床的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认为已知矿床的深部,荆山群与昆嵛山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NNE.NE向的构造断裂交汇部位,石英脉-黄铁矿单脉发育地区,NNE向的煌斑岩密集发育且伴有NNE.NE勺构造破碎带、蚀变花岗岩、含金黄铁矿石英脉的地段等是区内金矿的主要找矿方向。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构造研究以地质力学理论方法为指导,以牟平-乳山金矿带的野外实际调查为基础,以控矿构造研究为主线,结合区内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查明控矿构造的成矿作用,指出区内六条断裂的有利成矿部位,认为成矿预测应以青虎山-唐家沟、石沟-巫山、岔河-三甲和将军石-曲河庄断裂为首选,其余的几个副带为次,并据此预测了7个有利成矿区。
申玉科[10](2006)在《胶西北金矿集中区构造—蚀变网络研究》文中指出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NNE向、NE向和NEE向断裂为该区主要的控矿构造;区域上,从西向东分布的三山岛、黄-掖、招-平三个规模较大的控矿构造带,构成了胶西北构造-蚀变网络,控制了胶东西北部绝大多数金矿床的成生与发育。 构造-蚀变网络是成矿系统应用于找矿预测的桥梁,构造-蚀变网络是构造、流体、蚀变、矿化及其它地质信息的有机结合。构造是构造-蚀变网络的格架,蚀变、矿化及其它地质信息是构造-蚀变网络的内容,而流体则是联系二者的重要媒介。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长期演化,控矿断裂构造表现为多期活动性,燕山早期在NW-SE挤压应力作用下,以韧性变形为主;燕山中晚期构造应力场转化为NW-SE拉伸,控矿断裂则以脆性变形为主。NW-SE拉伸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运移与聚集提供了动力条件。断裂裂隙构造性质及容矿空间差异控制蚀变矿化的分布、发育和水平分带性。压扭性断裂常常控制蚀变岩型矿化的分布,而张性、张扭性断裂则控制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矿化的分布。 胶西北地区发育的金矿床大多是同一期构造作用的产物,中生代胶东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作用、区域动力体制转换和构造-岩浆活化作用不仅为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提供大量的动力来源,而且提供部分成矿物质和能量。参与成矿作用的地质流体在构造裂隙内发生运移过程中不断地与所流经的岩石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流体温度、盐度、压力、组分等特征是影响成矿作用进程的主要因素。该区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大致划分为高温、中高温与中低温三个阶段,成矿流体盐度则以中低为主,成矿压力介于60~20Mpa。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水、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为主。 成矿后断裂构造活动对早期形成的矿体具有一定破坏和改造作用,构造蚀变岩填图是判断后期断裂构造产生破坏与改造作用程度的较好方法之一。蚀变岩填图方法在平度市大庄子金矿成矿预测与找矿方面得到成功运用,为矿山扩大了金矿地质储量。
二、山东招掖金成矿区区域成矿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招掖金成矿区区域成矿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简况 |
1.2.1 胶东金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研究及其与金成矿关系研究现状 |
1.2.2 花岗岩原地重熔 |
1.2.3 造山后脉岩组合 |
1.3 金翅岭矿区研究现状评述 |
1.3.1 金翅岭矿区勘查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2 以往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格架 |
2.2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2.2.1 华北陆核初始形成及陆壳增生阶段 |
2.2.2 华北克拉通发展阶段 |
2.2.3 华北克拉通活化(破坏)阶段 |
2.2.4 华北克拉通转变阶段 |
2.3 区域地质 |
2.3.1 区域地层 |
2.3.2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花岗岩类 |
2.4.2 脉岩 |
2.4.3 喷出岩类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2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胶东群 |
3.1.2 第四系 |
3.2 矿区构造特征 |
3.2.1 NNE向断裂 |
3.2.2 NE向断裂 |
3.2.3 近SN向断裂 |
3.2.4 SEE向断裂 |
3.2.5 NW向断裂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床地质特征 |
3.4.1 矿体形态特征 |
3.4.2 矿石特征 |
3.4.3 围岩蚀变 |
3.5 金的赋存状态 |
4 花岗岩研究 |
4.1 花岗岩地质特征 |
4.1.1 玲珑型花岗岩 |
4.1.2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常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 |
4.2.3 稀土元素 |
4.3 花岗岩成岩年龄 |
4.4 花岗岩成因 |
4.4.1 玲珑型花岗岩成因 |
4.4.2 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成因 |
4.4.3 花岗岩成岩背景 |
4.5 重熔事件及重熔界面的空间关系研究 |
4.5.1 晚侏罗世重熔事件空间结构 |
4.5.2 早白垩世重熔事件空间结构 |
4.5.3 两次重熔事件的空间关系 |
5 脉岩研究 |
5.1 脉岩岩石学特征 |
5.1.1 角闪正长斑岩类 |
5.1.2 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
5.1.3 正长斑岩类 |
5.1.4 花岗斑岩类 |
5.1.5 闪长玢岩类 |
5.1.6 煌斑岩类 |
5.1.7 辉长(辉绿)岩 |
5.1.8 矿化花岗闪长斑岩 |
5.2 脉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2.3 稀土元素特征 |
5.3 脉岩的成岩年代 |
5.4 脉岩成因 |
5.4.1 脉岩成岩特征 |
5.4.2 成岩物质来源 |
5.4.3 脉岩的成因 |
6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1 氢、氧同位素 |
6.1.1 分析方法 |
6.1.2 氢、氧同位素特征 |
6.2 硫同位素 |
6.2.1 分析方法 |
6.2.2 硫同位素特征 |
6.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3.1 样品采集、分析方法 |
6.3.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3.3 显微测温及参数估算 |
6.3.4 群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3.5 流体性质及成矿流体来源 |
7 成矿机制及成因模式 |
7.1 岩浆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7.1.1 花岗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7.1.2 脉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
7.2 岩浆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7.2.1 区域金成矿年代 |
7.2.2 花岗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7.2.3 脉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
7.3 花岗岩成岩机制与金成矿 |
7.3.1 成岩成矿间的物质关联 |
7.3.2 成岩机制与成矿作用 |
7.3.3 盖层类型与成矿特点 |
7.4 脉岩成岩机制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 |
7.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7.5.1 矿床成因 |
7.5.2 成矿模式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胶东中生代金成矿期区域流体的构造物理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3 论文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 胶东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1.1 胶东大地构造位置 |
1.2 胶东区域地层 |
1.3 胶东岩浆岩分布 |
1.4 胶东区域构造 |
1.5 胶东金矿带、主要控矿断裂及金矿分布 |
2 胶东区域流体研究的有利性 |
2.1 胶东地区金矿化具有相近的成矿时代 |
2.2 胶东金成矿期具有统一的构造应力场 |
2.3 胶东地区具有统一的金矿化类型 |
3 胶东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 |
3.1 构造应力场研究概述 |
3.2 胶东成矿构造应力场测量与分析 |
3.3 招平断裂带磁组构研究 |
4 区域成矿流体构造物理化学研究 |
4.1 区域成矿流体研究概述 |
4.2 区域成矿流体的构造物理化学条件 |
4.3 胶东区域成矿流体的成分特点 |
4.4 胶东金矿区域流体参数区域分布特征 |
4.5 流体模糊聚类分析及源区划分 |
5 硫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
5.1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概述 |
5.2 胶东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
5.3 胶东地区硫同位素分馏机制探讨 |
5.4 胶东硫同位素与流体的演化关系探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申请人基本情况 |
(4)胶东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及对成因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胶东金矿集区研究历史、现状与问题 |
1.2.2 华北克拉通破坏作用 |
1.2.3 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的特征对比 |
1.2.4 黄铁矿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 |
2.2 胶东地区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玲珑金矿田地质特征 |
3.1 矿田地质概况 |
3.1.1 矿田地层 |
3.1.2 矿田构造 |
3.1.3 矿田岩浆岩 |
3.2 蚀变岩型金矿床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2.3 围岩蚀变与成矿阶段划分 |
3.3 石英脉型金矿床 |
3.3.1 矿体特征 |
3.3.2 矿石特征 |
3.3.3 围岩蚀变 |
3.3.4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实验分析方法 |
4.1 扫描电镜结构分析 |
4.2 光学阴极发光 |
4.2.1 光学冷阴极发光 |
4.2.2 SEM阴极发光 |
4.3 黄铁矿LA-ICP-MS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4.4 黄铁矿原位微区硫-铅同位素分析 |
4.4.1 黄铁矿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分析 |
4.4.2 黄铁矿微区原位铅同位素分析 |
4.5 石英氧同位素 |
4.6 独居石U-Pb同位素定年 |
第五章 黄铁矿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5.1 样品采集与描述 |
5.1.1 样品采集原则 |
5.1.2 样品描述 |
5.2 黄铁矿类型及结构 |
5.2.1 蚀变岩型金矿黄铁矿的类型与结构 |
5.2.2 石英脉型金矿黄铁矿的类型与结构 |
5.2.3 潜在矿源层中黄铁矿特征 |
5.3 成矿期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5.3.1 蚀变岩型金矿体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5.3.2 石英脉型金矿各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5.4 交代作用对黄铁矿微量元素改造作用 |
5.5 潜在矿源层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5.6 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 |
5.6.1 矿石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 |
5.6.2 潜在矿源层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 |
5.7 黄铁矿铅同位素特征 |
第六章 石英原位氧同位素研究 |
6.1 石英矿物学研究 |
6.1.1 蚀变岩型金矿体石英矿物学 |
6.1.2 石英脉型金矿体石英矿物学 |
6.2 蚀变岩型金矿床石英氧同位素 |
6.3 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氧同位素 |
6.4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第七章 成矿年代学 |
7.1 样品的描述 |
7.2 独居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7.3 胶东地区金成矿作用时代 |
第八章 矿床成因 |
8.1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 |
8.1.1 黄铁矿微量元素及原位S-Pb同位素的指示 |
8.1.2 石英氧同位素的指示 |
8.2 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成因联系 |
8.3 金的富集机制 |
8.4 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第九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问题 |
9.1 主要认识及结论 |
9.2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玲珑金矿田及潜在矿源层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单位:ppm) |
(5)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基础地质 |
1.2.2 物化探工作 |
1.2.3 矿产勘查工作 |
1.2.4 以往科研工作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区域岩浆活动 |
1.3.2 矿床地质特征 |
1.3.3 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 |
1.3.4 成矿时代 |
1.3.5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后变化保存及成矿预测 |
1.4 技术路线 |
1.4.1 资料系统收集 |
1.4.2 野外地质观测 |
1.4.3 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 |
1.4.4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 |
1.4.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1.4.6 H-O-S-Pb-He-Ar同位素测试 |
1.4.7 年代学测试 |
1.4.8 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
1.4.9 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
1.5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完成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新太古界地层 |
2.1.2 古元古界地层 |
2.1.3 新元古界地层 |
2.1.4 中生界地层 |
2.1.5 新生界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韧性剪切带 |
2.2.3 脆性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中新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古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3.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3.1.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3.1.2 区域磁场特征 |
3.1.3 重磁异常与矿化的关系 |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4.1.1 马家窑金矿 |
4.1.2 西陡崖金矿 |
4.1.3 大柳行金矿 |
4.1.4 笏山金矿 |
4.1.5 王家庄铜矿 |
4.2 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 |
4.2.1 杜家崖金矿 |
4.3 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
4.3.1 邢家山钨钼矿 |
4.3.2 香夼铜铅锌矿 |
5. 区域成矿作用 |
5.1 成矿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
5.1.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2 H-O同位素组成 |
5.1.3 原位S同位素 |
5.1.4 Pb同位素 |
5.1.5 He-Ar同位素 |
5.2 成矿时代研究 |
5.2.1 Rb-Sr同位素年代学 |
5.2.2 Sm-Nd同位素年代学 |
5.2.3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5.2.4 讨论 |
5.3 区域控矿因素 |
5.3.1 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与成矿 |
5.3.2 中生代花岗岩与成矿 |
5.3.3 构造与成矿 |
5.3.4 围岩蚀变与成矿 |
5.4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1 基底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2 上叠构造演化与成矿 |
5.5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5.5.1 实验方法 |
5.5.2 热年代学结果 |
5.5.3 磷灰石热史模拟分析 |
5.6 成矿预测 |
5.6.1 成矿远景区的圈定 |
5.6.2 最小预测区的圈定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6)山东胶东地区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及范围 |
1.2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依托项目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2 大磨曲家金矿床 |
3.3 阜山金矿床 |
3.4 九曲金矿 |
3.5 水旺庄金矿床 |
3.6 东风金矿床 |
3.7 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
4.1 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
4.2 成矿流体演化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4.4 成矿物质来源 |
4.5 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 |
4.6 成矿时代及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4.7 成矿动力学背景及矿床成因 |
4.8 成矿模式 |
第5章 成矿规律及矿床勘查模型 |
5.1 成矿规律 |
5.2 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
第6章 成矿预测研究 |
6.1 区域化探异常特征 |
6.2 预测方法—OPIS 控矿断裂模拟找矿预测系统 |
6.3 主成矿断裂带成矿远景评价 |
6.4 典型矿床主要矿脉深部矿体定位预测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破头青断裂带 OPIS 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胶东招平金矿带厚覆盖区深部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与工作量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完成工作量 |
2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2 矿床地质 |
2.2.1 矿区控矿构造系统 |
2.2.2 矿床类型与主要特征 |
3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
3.1 找矿标志 |
3.1.1 区域NE-NNE断裂带与找矿标志 |
3.1.2 破碎蚀变带与找矿标志 |
3.1.3 硫化物带与找矿标志 |
3.2 多层次技术方法组合 |
3.2.1 重力 |
3.2.2 高精度磁法 |
3.2.3 激发极化法 |
3.2.4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 |
3.3 勘查模型 |
3.3.1 蚀变岩型金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
3.3.2 石英脉型金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
4 区域重磁异常与成矿远景区 |
4.1 区域重力与磁场异常 |
4.1.1 区域重力异常 |
4.1.2 航磁异常 |
4.2 重磁异常与金矿化关系 |
4.2.1 地质体重磁物性特征 |
4.2.2 金矿化和航磁及重力异常的关系 |
4.3 区域金成矿远景预测 |
5 电磁综合测量与找矿靶区圈定 |
5.1 地质体电磁物性特征 |
5.2 高精度磁测 |
5.3 激电异常 |
5.4 找矿靶区 |
5.4.1 大磨曲家金矿床 |
5.4.2 白石夼金矿床 |
5.4.3 小民庄金矿床 |
5.4.4 后瞳-半壁店金矿床 |
5.4.5 陡崖曹家金矿床 |
5.5 本章小结 |
6 CSAMT测量与深部矿体定位预测 |
6.1 含矿地质体电阻率特征 |
6.2 CSAMT测量 |
6.2.1 含金断裂带 |
6.2.2 综合研究 |
6.3 深部矿体定位预测 |
6.3.1 焦各庄金矿床 |
6.3.2 陡崖曹家金矿床 |
6.3.3 北泊-山后金矿床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胶东大尹格庄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已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岩浆岩 |
3.1.3 矿区构造 |
3.2 矿体特征 |
3.2.1 Ⅱ号矿体群产状的空间变化 |
3.2.2 Ⅱ号矿体群品位、厚度变化及规律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3.3 矿石矿物组成 |
3.4 金矿物特征及赋存状态 |
3.4.1 金矿物赋存状态 |
3.4.2 金矿物成分 |
3.4.3 金矿物成色 |
3.5 成矿阶段划分及矿物共生组合 |
第四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
4.1 黄铁矿的产状 |
4.2 黄铁矿形态标型特征 |
4.2.1 黄铁矿形态与成矿阶段 |
4.2.2 黄铁矿形态的垂向分布 |
4.2.3 黄铁矿晶体形态与含金性 |
4.3 黄铁矿成分标型 |
4.3.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3.2 测试结果 |
4.3.3 讨论 |
4.4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 |
4.4.1 测试原理及样品采集 |
4.4.2 测试结果 |
4.4.3 讨论 |
4.5 电阻率标型 |
4.5.1 测试原理及样品采集 |
4.5.2 测试结果 |
4.5.3 讨论 |
4.6 S 同位素 |
4.6.1 样品分析与测试过程 |
4.6.2 测试结果 |
4.6.3 讨论 |
4.7 Pb 同位素 |
4.7.1 样品分析与测试方法 |
4.7.2 测试结果 |
4.7.3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找矿标志与深部成矿前景 |
5.1 找矿标志 |
5.1.1 岩浆岩标志 |
5.1.2 构造标志 |
5.1.3 围岩蚀变标志 |
5.1.4 成矿阶段标志 |
5.1.5 黄铁矿标型标志 |
5.2 深部成矿前景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金青顶金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矿床地质与找矿研究进展 |
1.1.1 在勘探深度方面的进展 |
1.1.2 区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1.3 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方面的进展 |
1.1.4 成矿流体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区金矿床研究现状评述 |
1.2.1 金矿床开发史与研究现状 |
1.2.2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6 实验方案 |
1.6.1 野外采样 |
1.6.2 样品处理 |
1.6.3 样品测试 |
1.7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界胶东群 |
2.1.2 下元古界荆山群 |
2.1.3 中元古界粉子山群 |
2.1.4 元古界蓬莱群 |
2.1.5 中生界侏罗系及白垩系 |
2.1.6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青虎山—唐家沟断裂带 |
2.2.2 石沟-巫山断裂带 |
2.2.3 岔河-三甲断裂带 |
2.2.4 将军石-曲河庄断裂带 |
2.2.5 葛口断裂带 |
2.2.6 老虎窝子-合子断裂带 |
2.3 区内岩浆岩 |
2.3.1 昆嵛山花岗岩体 |
2.3.2 三佛山岩体 |
2.3.3 鹊山岩体 |
2.3.4 脉岩 |
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
2.4.1 太古宙古陆核形成阶段 |
2.4.2 古元古代陆壳形成阶段 |
2.4.3 秦昆海洋形成演化阶段 |
2.4.4 陆块发展阶段 |
2.4.5 滨太平洋发展阶段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构造 |
3.2 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与脉岩 |
3.3 矿床地质特征 |
3.3.1 矿体的分布特征 |
3.3.2 矿体形态及变化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4 金的赋存状态 |
3.5 成矿阶段划分 |
3.5.1 成岩期 |
3.5.2 成岩成矿过渡期 |
3.5.3 热液成矿期 |
3.5.4 表生期 |
3.6 围岩蚀变特征 |
第四章 金青顶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近矿围岩及矿石常量元素特征 |
4.1.2 脉岩——煌斑岩的特征 |
4.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近矿围岩稀土元素特征 |
4.2.2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4.2.3 脉岩——煌斑岩稀土元素特征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近矿围岩微量元素特征 |
4.3.2 矿石微量元素特征 |
4.3.3 脉岩——煌斑岩微量元素特征 |
4.4 稳定同位素特征 |
4.4.1 硫同位素特征 |
4.4.2 铅同位素特征 |
4.4.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5 成矿流体特征 |
4.5.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5.2 成矿流体的成分及来源 |
4.5.3 成矿热液的运移方向 |
4.5.4 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 |
第五章 金青顶金矿矿床成因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1.1 地层含矿性分析 |
5.1.2 岩浆岩含金性分析 |
5.1.3 脉岩含金性分析 |
5.2 热液中金的迁移与富集 |
5.3 昆嵛山花岗岩的年龄及形成环境 |
5.3.1 成岩年龄 |
5.3.2 昆嵛山花岗岩形成环境 |
5.4 脉岩的成岩时代 |
5.4.1 煌斑岩脉形成时代 |
5.4.2 煌斑岩的源区特征 |
5.4.3 煌斑岩的产出背景 |
5.4.4 煌斑岩与矿体的成因关系 |
5.5 成矿时代 |
5.6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5.6.1 矿床成因 |
5.6.2 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
第六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6.1 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
6.1.1 矿区地层因素分析 |
6.1.2 构造控矿因素分析 |
6.1.3 岩浆活动因素分析 |
6.2 成矿规律 |
6.2.1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
6.2.2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6.2.3 矿床组合规律 |
6.2.4 金矿床矿体侧伏规律 |
6.2.5 矿体分布规律 |
6.3 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
6.3.1 找矿标志 |
6.3.2 找矿方向探讨 |
6.3.3 成矿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胶西北金矿集中区构造—蚀变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及重点解决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重点解决问题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1.4.4 完成工作量 |
2 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4 矿产分布 |
3 构造体系特征 |
3.1 结晶基底构造体系 |
3.2 中生代构造体系 |
3.2.1 构造背景 |
3.2.2 断裂构造 |
3.3 控矿断裂活动多期性 |
3.3.1 早期韧性断裂 |
3.3.2 晚期韧脆性断裂 |
3.4 构造蚀变带磁组构特征 |
3.4.1 磁组构P参数 |
3.4.2 其它磁组构参数 |
3.5 成矿期构造应力场 |
4 构造-蚀变网络分布特征 |
4.1 尺度划分 |
4.2 含金蚀变带产出有利部位 |
4.3 构造蚀变分带 |
4.3.1 蚀变类型 |
4.3.2 蚀变带结构 |
4.4 构造-蚀变网络形成时代 |
4.5 矿化类型 |
4.5.1 破碎蚀变岩型矿化 |
4.5.2 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矿化 |
4.5.3 两种不同类型矿化的统一性 |
5 构造-蚀变矿化网络流体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1.1 流体包裹体组分 |
5.1.2 流体包裹体成分 |
5.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5.2 成矿压力 |
5.3 pH值 |
5.4 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特征 |
6 构造-蚀变网络模式 |
6.1 断裂构造对成矿流体的控制 |
6.1.1 构造控制流体成生与运移 |
6.1.2 构造应力场控制成矿流体空间分布 |
6.2 流体影响构造的产生与发育 |
6.3 断裂构造控制蚀变矿化 |
6.3.1 蚀变矿化类型 |
6.3.2 蚀变矿化分布 |
6.3.3 矿化阶段 |
6.3.4 矿化系统 |
6.4 流体成矿机制 |
6.5 成矿物质来源 |
6.5.1 硫同位素特征 |
6.5.2 金来源 |
6.5.3 成矿流体来源 |
6.6 构造动力体制与成矿 |
6.7 构造-流体-蚀变矿化的统一 |
6.8 构造-蚀变网络的共性及找矿方向 |
6.8.1 构造-蚀变矿网络的共性 |
6.8.2 找矿方向 |
7 典型矿床构造蚀变岩填图及找矿预测—以大庄子金矿为例 |
7.1 工作基础 |
7.2 Ⅰ号脉成矿预测及其进展 |
7.2.1 蚀变岩填图 |
7.2.2 Ⅰ号脉矿体下盘主裂面特征 |
7.2.3 Ⅰ号脉矿体、品位、厚度特征 |
7.2.4 成矿后断裂研究 |
7.2.5 矿区Hg气异常 |
7.2.6 工程布置 |
7.3 找矿效果 |
7.3.1 Ⅰ号脉北部 |
7.3.2 Ⅰ号脉深部 |
7.3.3 Ⅱ号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申请人基本情况 |
四、山东招掖金成矿区区域成矿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招远一掖县地区金矿控矿条件[A]. 王孔海,裘有守,崔克英,韩世珍.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 1984
- [2]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岩浆岩与金成矿关系研究[D]. 杨柳. 中南大学, 2014(02)
- [3]胶东中生代金成矿期区域流体的构造物理化学研究[D]. 夏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3(03)
- [4]胶东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及对成因的指示[D]. 林祖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5]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D]. 田杰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山东胶东地区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万多. 吉林大学, 2014(10)
- [7]胶东招平金矿带厚覆盖区深部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D]. 孟银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5)
- [8]胶东大尹格庄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D]. 王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9]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金青顶金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研究[D]. 李旭芬. 长安大学, 2011(05)
- [10]胶西北金矿集中区构造—蚀变网络研究[D]. 申玉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