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共成都体育学院临时委员会关于开展向康笃明同志学习的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陈晔,陈文娟,杨昊睿,丁晓丹[1](2020)在《战疫讯息》文中提出农工党中央慰问湖北省救治一线因公感染的党员医务工作者日前,农工党中央对湖北省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因公感染的党员医务工作者进行了慰问。湖北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00余名农工党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挽救患者生命、控制疫情蔓延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农工党党员的国家情怀和使命担当。一直以来,农工党中央十分关心湖北省疫情
马琳琳[2](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易联树[3](2018)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党十分注重弘扬和践行时代精神,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能抓住那一时期的时代本质,把握时代趋势,顺应潮流,领导人民群众弘扬与践行同时代进步方向相一致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有力地推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模范践行时代要求,弘扬了光辉璀璨的时代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伟大延安精神不可或缺的鲜活成分,是推动革命力量迅速壮大、革命形势快速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深入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重要借鉴意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延安时期亦有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面前,自觉担当救国救亡历史使命,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努力倡导、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的,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群众中普遍呈现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它反映延安时期历史进步的“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坚持抗战、巩固团结、力求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间大力倡导、培育、弘扬和践行的时代精神,是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与延安精神密切关联但又有相互区别。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汇流而成的中国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延安精神不可或缺的鲜活成分。中国共产党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弘扬时代精神的思想和实践的借鉴,将弘扬“符合时代的要求”的时代精神视为革命成功的必须前提,把以时代精神改造的军队与干部当成革命的重要保障,将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作为革命极其重要的任务,有着领导工农群众弘扬和践行时代精神的高度思想自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思想政治宣传与群众动员调动时代精神的主体,以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塑造时代精神的基本面貌,以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引领时代精神新的方向,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时代精神的物质基础,以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以根据地乡村建设厚植时代精神的社会根基,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中间弘扬了蓬勃昂扬、光辉璀璨的时代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汇聚了人民群众抗战建国的磅礴力量,引领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孕育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建设祖国的战天斗地的冲天干劲。生产力是塑造时代精神基本面貌的根本依据,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推动时代精神发展的直接动力,民族精神是铸造时代精神内在灵魂的核心要素。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基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关键,坚强的组织领导是保障,群众路线是根本。在当前,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题,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切实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充分突出改革创新的价值引领功能。
朱碧瑶[4](2017)在《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三线城市”的治理转型及空间响应》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城市化与城市转型,尤其是城市空间现象与地方性体制因素的内在关联,规划历史研究迫切需要加强理论建构,以便开展更系统的城市间、国际与历时比较研究。这也是我国现代规划史研究的核心关注。与西方语境不同,我国的城市转型是在中央-地方关系的调节中,从最初国家完全权力的“大一统”情形趋向于分化中的协调,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乃至诸多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范型价值。上世纪60年代基于国家备战政策需求、在三线建设运动中兴建的一批“三线城市”是管窥中国特色的城市转型历程与机制中本土化因素的纯粹样本,本文选取了其中具有高度典型性的湖北省十堰市作为实证对象。核心的研究问题在于:“三线城市”作为战时计划经济的特殊产物,是依托中央政府的强制“空投”、诞生于“他组织”秩序下的城市,在后续发展中能够实现平稳转型而并未走向自然衰落,似乎有违我们对于城市发展规律的一般认识。我们认为其中存在着制度性的路径依赖与转型背景下适应性变化的交织作用。文章因此引入了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构建了“三线城市”治理结构转变与空间演化互动的阶段内逻辑与阶段间逻辑框架,着重探讨其特殊的中央-地方关系建构(作为最核心的体制框架)在不同阶段对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效应、以及城市规划作为主要的空间治理手段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依据几个关键性外部变革的时间节点,对实证对象——湖北省十堰市的城市发展脉络划分了 3个阶段:(1)1965年至1970年代末,中央政府完全代理的“空投植入”阶段;(2)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后期,持续依附“三线企业”的惯性过渡阶段:(3)1990年代末期以来,地方角色趋于明晰的“二次造城”阶段。十堰的例证为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规划历史认识提供了较好的相对完整的演绎与印证,同时映射出“三线城市”乃至我国许多城市现象当中存在的普遍性。中央政府主导的直接植入式开发模式所形塑的总体制度框架,促成了“三线城市”建设初期的迅速兴起,在单一外源性的基础产业部门、跨行政层级的产权归属、政企联结的行政架构、政策性的资源调配等方面,构成了显着的路径依赖并对“三线城市”的规划建设产生了长期影响:面临中后期的转型,一方面,我国总体的渐进式转型环境为新制度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缓冲余地,另一方面,地方层面不断分化的新主体在既有体制框架内以不同形式和强度对路径依赖的修正,也在经历了惯性主导的过渡期之后凸显出变革作用。本文具体到各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交代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结合本文选取的理论立足点,瞄准研究罅隙,提出研究问题与假设。第二章,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三线城市”的转型逻辑与阶段历程。依据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构建用于阐释“三线城市”治理结构转变与空间演化互动的阶段内逻辑与阶段间逻辑框架,指出“三线城市”普遍存在的体制特性由来及相应产生的路径依赖因素;同时遵循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将本文所提逻辑框架的论述线索与要点对应到实证对象——湖北省十堰市,将其城市发展脉络划分为3个特征历史阶段。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实证演绎分析与理论逻辑互相应证的部分,分别对应于上文所划分的十堰发展转型的3个阶段展开。重点关注十堰作为典型“三线城市”,其特殊的中央-地方关系建构在不同阶段对城市规划建设相关制度结构的影响机制、相应造成的城市空间演化效应,以及规划作为空间治理手段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第六章,结论与讨论。回顾了从逻辑模型建构到实证演绎的核心观点与论断,给出全文的关键结论,给出延伸讨论方向与研究展望。本文正文共约54 000字,图表35幅。
宋其洪[5](2017)在《从“政团”到“政党”:九三学社上海分社的成长与改造(1946-1958)》文中认为抗战前夕,一批对时局颇为关心的知识分子在中共的帮助下创建了一个学术性政治团体——九三学社。它在国共内战期间积极协助中共,从事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因为这一历史功绩,九三学社在新政协被列为民主党派之一。新政权建立后,九三学社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以九三学社上海分社为考察对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九三学社的政党化过程。也就是说在中共统战理论和党派管理的格局下,九三学社由政团升级政党的过程及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漂浮性特点。围绕这个关键问题将讨论以下几个话题:(1)上海九三形成政党化的过程;(2)上海九三如何因应中共的改造,包括思想改造和政治改造;(3)上海九三组织内部的权力博弈和人事纠葛。九三学社必须在因应中共统战理论和管理制度下,不断推进政党化转型,重建主体性。中共的统战政策是一种“同心圆理论”。该理论是儒家差序格局在政治上的运用。同心圆理论以阶级理论和实用主义为判断政治身份——“敌我友”的依据,进而确定政治性质和调整政治空间。基于上述理论,中共根据九三等民主党派政治意识的变化,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九三学社的政党化过程包括组织成长和社员思想改造两大部分。在放弃解散想法后,九三学社开始制定社章,培育政党意识。加强组织生活,制定组织纪律。,根据中共的要求,调整发展进度,时而发展,时而巩固。基层工作确定“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的方针。同时,接受中共基层党政和分社的双重领导,以基层单位中心任务安排工作计划。九三实现了从中央到基层与中共组织肌体的全面对接。中共建政后便着手推进民主人士的思想改造。基于自身改造经验,中共对九三等民主人士同样采取了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参加政治运动和日常工作实践三个改造机制。三种改造路径互相融合贯通,力图推进民主人士从思想意识、解释逻辑、价值观念到生活惯习的全方位改造。九三因政治意识的不断发展,其政治性质由“新民主主义政党”发展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随着政治身份的升级,九三的政治空间不断增大。一方面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响应“互相监督”责任。九三等民主党派利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党派理论,试图寻求彻底落实政治任务的制度,保证职权统一和协商参政。但是这种鸣放意见不仅触犯了基层党政的利益,而且违背政治原则。反右由此席卷而来。其政治性质退到“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海鸥[6](2014)在《上海私营电影院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文中指出本文将解放后的上海私营电影院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其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劳、公、资三方展现出的立场变化进行研究,勾勒出解放后上海私营电影院职能变迁的全景,从而回答上海放映业晚于制片、发行两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层次原因。作为上海电影产业链末端的放映业——上海私营电影院,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完全不同于制片、发行两业的景况。由于解放后的私营电影院兼具“教育馆”和一般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双重属性,使得其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始终游移在两者之间。针对这一特质,公方在对其进行改造时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上海市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以及影院工会的力量,将电影院放置在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大环境中,逐步完成了私营电影院所有制性质的转变;另一方面,基于影片的教化功用,解放之初电影院即被定性为“人民大众的教育馆”,为实现这一目标,公方在审查影片、控制发行的同时,展开了私营电影院经营方式的变革,最终使其成为公方宣传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上海私营电影院社会主改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事件作为文章的分界点,全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即第一部分,该章涉及了本文的第一个分界点,即从上海解放到上海市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集体拒映美片,这一事件意味着上海私营电影院实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即公方控制了影片的产出与发行。与此同时,该章还就影院公会与公方的博弈展开了研究,以此展现上文局以及电管处成立之前的影院经营状态。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主要对总路线提出前的上海私营电影院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研究,该部分同时也是本文的重点。其中,第二章侧重私营电影院经营状况的分析,分别从该时期私营电影院的盈亏情况、劳资纠纷以及电影票价的定价权入手,展现了劳、公、资三方的立场变迁,并从经济的角度揭示了私营电影院职能变迁的原因。第三、四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作为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构成部分的上海私营电影院,公方如何在其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同业公会与影院工会的力量,不仅进一步确立了电影院的“教育馆”功用,而且实现了影院资方、同业公会、工人以及影院工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三部分即第五章,主要对总路线提出后的私营电影院的社会主改造进行考察。总路线的提出从根本上加速了上海私营电影院的公私合营。与此同时,针对影院业展开的民主改革运动不仅进一步肃清了工人阶级队伍,而且实现了私营电影院内部体制的变革。从1949——1956年,上海私营电影院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实现了公私合营。在此期间,公方充分运用了经济、行政的手段,使上海私营电影院在转变所有制性质的同时,成为国家宣传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田海燕[7](1980)在《董必武年谱》文中研究说明 一八八六年(光绪十二年丙戌) 三月五日(农历正月三十日)董必武同志诞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董家大湾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原名董贤琮,号壁五(因人们多写成必武,遂习用之),学名用威。兄弟行三。当时全家有近三十口人,靠必武的父亲董基文(号采臣)、四叔董基明(号
二、中共成都体育学院临时委员会关于开展向康笃明同志学习的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成都体育学院临时委员会关于开展向康笃明同志学习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1)战疫讯息(论文提纲范文)
农工党中央慰问湖北省救治一线因公感染的党员医务工作者 |
(2)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既有成果 |
1.2.1 时代精神研究的现状及既有成果 |
1.2.2 延安时期边区建设及延安精神的研究现状及既有成果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基本概念 |
2.1 什么是时代精神 |
2.1.1 关于时代精神的一般理解 |
2.1.2 本课题对时代精神的界定 |
2.2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 |
2.2.1 时代精神随时代的变迁而兴衰更替 |
2.2.2 西方思想家所论述的历史上的时代精神 |
2.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时代精神 |
2.2.4 近现代国内思想界所认识的时代精神 |
2.3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基本概念 |
2.3.1 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 |
2.3.2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 |
2.3.3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本质特征 |
2.3.4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 |
2.3.5 本课题对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界定 |
2.4 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有机部分 |
2.4.1 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流而成的中国精神 |
2.4.2 时代精神是构成延安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鲜活成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借鉴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精神思想及其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实践 |
3.1.1 时代精神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产物 |
3.1.2 时代精神是时代主题的反映 |
3.1.3 时代精神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 |
3.1.4 时代精神体现阶级的诉求与主张 |
3.1.5 时代精神借助传媒实现其大众化 |
3.1.6 马克思恩格斯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实践 |
3.2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精神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实践 |
3.2.1 弘扬时代精神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
3.2.2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
3.2.3 首创精神是苏俄革命与建设时期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 |
3.2.4 列宁斯大林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实践 |
3.3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践行时代精神的实践借鉴 |
3.3.1 注重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弘扬时代精神的思想与实践 |
3.3.2 将弘扬“符合时代的要求”的时代精神视为革命成功的必须前提 |
3.3.3 把以时代精神改造的军队与干部当成革命的重要保障 |
3.3.4 将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作为革命极其重要的任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弘扬时代精神的初步探索与延安时期时代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4.1 延安时期前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初步探索 |
4.1.1 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塑造工人阶级革命斗争新风貌 |
4.1.2 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引领农民运动的新气象 |
4.1.3 加强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激扬苏区革命斗争新精神 |
4.2 延安时期前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宝贵经验及主要问题 |
4.2.1 这一时期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取得的宝贵经验 |
4.2.2 这一时期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4.3.1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重要的国际大背景 |
4.3.2 全国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是基本的时代大趋势 |
4.3.3 南京国民政府由反共转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是根本的政治大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实践 |
5.1 以思想政治宣传与群众动员调动时代精神的主体 |
5.1.1 坚持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群众 |
5.1.2 坚持以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团结群众 |
5.1.3 坚持以党的乡村支部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带动群众 |
5.1.4 坚持以时代精神的大众化掌握群众 |
5.2 以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塑造时代精神的基本面貌 |
5.2.1 在凝聚全国抗日救国的最大共识中引领时代潮流 |
5.2.2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高擎时代的旗帜 |
5.2.3 在坚决维护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局中紧紧把握时代 |
5.3 以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引领时代精神新的方向 |
5.3.1 在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确立时代精神新的走向 |
5.3.2 在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大众的方针中汇聚时代精神新的伟大力量 |
5.3.3 在始终坚持新民主主义三大纲领中笃定时代精神新的发展趋向 |
5.4 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时代精神的物质基础 |
5.4.1 改进与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解放 |
5.4.2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抗战建国的力量快速增强 |
5.4.3 发动大生产运动夯实抗战到底的坚实物质基础 |
5.5 以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
5.5.1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
5.5.2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人民大众翻身做主的思想意识 |
5.5.3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
5.6 以根据地乡村建设厚植时代精神的社会根基 |
5.6.1 加强乡村基层问题治理释放乡村发展新的活力 |
5.6.2 加强新式家庭建设树立新的家风 |
5.6.3 加强乡村民主建设与司法建设塑造新的村风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历史价值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
6.1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历史价值 |
6.1.1 汇聚了人民群众坚持抗战的磅礴力量 |
6.1.2 引领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
6.1.3 孕育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建设祖国的战天斗地的冲天干劲 |
6.2 时代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
6.2.1 生产力是塑造时代精神基本面貌的根本依据 |
6.2.2 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推动时代精神发展变化的直接动力 |
6.2.3 民族精神是铸造时代精神内在灵魂的核心要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主要经验及当代启示 |
7.1 延安时期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主要经验 |
7.1.1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基础 |
7.1.2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关键 |
7.1.3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保障 |
7.1.4 群众路线是根本 |
7.2 当代启示 |
7.2.1 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
7.2.2 要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7.2.3 要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 |
7.2.4 要切实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
7.2.5 要充分突出改革创新的价值引领功能 |
7.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三线城市”的治理转型及空间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总体转型环境与地方特异性:正视城乡发展中历史选择的作用 |
1.1.2 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要义:体制转型与空间重构的本土化关联 |
1.1.3 “三线城市”:中国式转型的纯粹样本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我国城市转型中的政府介入作用 |
1.2.2 关于“三线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建设 |
1.2.3 总结与评述 |
1.3 理论视角:历史制度主义 |
1.3.1 基本观点:地理空间现象的制度依赖特征 |
1.3.2 几个关键概念 |
1.4 研究设计与主要内容 |
1.4.1 实证对象:十堰的价值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三线城市”的转型逻辑与阶段识别 |
2.1 “三线城市”发展转型是融入路径依赖的“体制-空间”动态演进过程 |
2.1.1 中央-地方关系的特殊建构是“三线城市”制度依赖的内核 |
2.1.2 转型的阶段内逻辑:应对关键性变革的“权力-资本-空间”平衡 |
2.1.3 转型的阶段间逻辑:路径依赖与适应性调整的交织并行 |
2.2 中央-地方关系变迁下“三线城市”的转型阶段识别 |
2.2.1 中央-地方关系变迁线索之一:国家分权的两个维度 |
2.2.2 中央-地方关系变迁线索之二:三线项目的生命周期 |
2.2.3 十堰转型历程的特征阶段划分 |
第三章 中央政府完全代理的“空投植入”阶段(1965-1970s末) |
3.1 治理结构:中央、企业、地方“三位一体” |
3.1.1 “二汽”成为中央政府在十堰的派出部门 |
3.1.2 “市厂合一”的体制设计 |
3.2 “非地方”积累环境与“输血式”治理起点 |
3.2.1 大工业项目的植入将地方纳入全国的生产-消费链条 |
3.2.2 政令性的人口输入造成地方人力资源基础的跃迁 |
3.2.3 高标准的“企业办社会”提供向内封闭的稳定保障 |
3.3 空间表征:服务于国家工业积累的倾斜性配置 |
3.3.1 充分对接厂区的“大分散”格局 |
3.3.2 单位制主导的“小集中”生活配套 |
3.3.3 集疏运优先的大骨架交通 |
第四章 持续依附三线企业的惯性过渡阶段(1980s-1990s中后期) |
4.1 治理结构:以“三线企业”为中枢的不完全分化 |
4.1.1 中央政府对“二汽”在产权绑固基础上的放权 |
4.1.2 “二汽”的在地扩散孵化出其他企业 |
4.1.3 新生地方政府对“二汽”的持续倚赖 |
4.2 利益分散化情境中的制度冲突和妥协 |
4.2.1 汽车产业“独大”的溢出效应与供给危机 |
4.2.2 行政嵌套与产权分割导致的不均衡配套能力 |
4.2.3 以“二汽”为纽带的政策话语的延续 |
4.3 空间表征:理性趋向对空间现实的折中 |
4.3.1 既有工业布局基础上的简单织补与就近整合 |
4.3.2 “单位制”与“非单位制”空间二元化的应对 |
4.3.3 基础设施与公益设施的三方共建 |
第五章 地方角色趋于明晰的“二次造城”阶段(1990s末以来) |
5.1 治理结构:积极型地方政府的本位回归 |
5.1.1 “二汽”的身份转换与中央政府直接干预的撤出 |
5.1.2 地方政府对权力与资本的主动吸纳 |
5.2 对历史体制优势的化用与“造血式”治理创新 |
5.2.1 借助企业融合链入区域产业集群 |
5.2.2 关键领域的提前投入对被动依赖的化解 |
5.2.3 社会职能移交过程中政企共担机制的构建 |
5.3 空间表征:尊重地方自身禀赋的结构性调整 |
5.3.1 突破组团隔阂的一体化团块结构 |
5.3.2 专业园区与城市新区的大规模集中开发 |
5.3.3 指向战略重点的区域设施布局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强国家”体制背景下路径依赖的正面效应 |
6.1.2 地方治理主体分化过程中对路径依赖的能动调适 |
6.1.3 城市规划作为空间治理手段的政治依赖与独立价值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从“政团”到“政党”:九三学社上海分社的成长与改造(1946-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和旨趣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设计 |
第一章 “政团”还是“政党”:组织重建与过社会主义关 |
一、分社的重建 |
二、分社社章的制定和组织发展 |
三、过资本主义关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政党”:YZ纠纷及思想初步改造 |
一、“无原则纠纷”:YZ派系纠纷 |
二、分社组织的进一步巩固 |
三、以共同纲领为标准:九三学社的思想改造运动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 |
第三章 “面向基层”:组织工作和思想改造的深入 |
一、面向基层、面向业务 |
二、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 |
三、肃反运动的思想改造 |
第四章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性质变更及大发展 |
一、制定新社章 |
二、组织大发展 |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第五章 “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整风反右运动 |
一、“半个反对派”:整风反右的进程 |
二、一般整风运动 |
结论 |
一、政党化特点 |
二、统战工作的内在张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上海私营电影院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影院与影片——上海私营电影院“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实现 |
第一节、从放映英美片到全行业“拒映美片” |
一、 私营电影院提出影片审查的请求 |
二、 审查的矛头指向美国影片 |
三、 检查办法的实施:「电影检查入场证」与“六项办法” |
四、 严格的上演执照制度与广告、税收方面的限制 |
五、 全行业拒映美片 |
第二节、公方对影片发行权的控制 |
一、 英美影片发行公司的取缔——以鹰狮公司为例 |
二、 其他影片发行公司陆续歇业 |
第三节、规范与治理——解放初期上海市公安局与影院公会之间的博弈 |
一、 作为“复杂场所”的电影院 |
二、 作为公共娱乐场所的电影院 |
三、 「公共娱乐场所暂行规则」颁布前后 |
第二章、上海私营电影院经营状况分析(1949~1953) |
第一节、历年来电影院营业状况分析 |
一、 解放初期的经营困境(1949~1950) |
二、 私营电影院经营方式的逐步改变 |
三、 1953 年的上海私营电影院 |
第二节、从影院业的劳资纠纷看资方三权的逐步丧失 |
一、 皇后大戏院劳资纠纷(人事权之争) |
二、 黄金大戏院劳资纠纷(财政权之争) |
三、 永安大戏院劳资纠纷(行政权之争) |
第三节、从三次调整票价看定价权的转移 |
一、 第一次调整票价 |
二、 1952~1953 年两次调整票价 |
第三章、传统行会的消逝——上海私营电影院资方、影院公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节、党领导下的上海市电影院业同业公会 |
一、 上海市电影院业同业公会筹备会的成立 |
二、 电影院登记 |
三、 工商业税民主评议工作:工人力量的初步介入 |
四、 重估评审财产工作 |
五、 影院公会的社会职能 |
第二节、影院资方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 镇压反革命、响应「六一」三大号召和“四反”、“五反”运动 |
二、 向东北、华北影院学习:影院公会北行观光团 |
第四章、党员、工会与影院——上海私营电影院工人、工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节、上海电影院工会的改组 |
一、 影院工会的沿革 |
二、 上海市电影业职工会筹委会 |
三、 上海市影剧业工会电影院分会临时工作委员会 |
第二节、影院工会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上海市文化艺术工作者工会筹备处电影院分会 |
一、 上海文化艺术工作者工会的成立 |
二、 电影院分会组织专业会议 |
三、 “从大刀阔斧搭架子转向深入巩固精雕细刻” |
第三节、党领导下的电影院工会 |
一、 从影院工人到“单位人”、从影院工会到行政工会的转变 |
二、 党、行政与影院工会 |
第五章、民改以及民改后的上海私营电影院 |
第一节、上海影院业的民主改革运动 |
一、 公营及公私合营院场的民主改革运动 |
二、 私营院场的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的民改运动 |
第二节、合营后的影院工人与工会 |
一、 工资、年奖福利方面的改革 |
二、 影院工会的消逝 |
第三节、上海私营电影院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
一、 从劳资协商会议的改组看同业公会的消亡 |
二、 从私营影院占多数到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 |
三、 合营后文化局、电影事业管理处、区文化科、上海电影放映公司之间的关系 |
结语 |
主要参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取得成果 |
后记 |
四、中共成都体育学院临时委员会关于开展向康笃明同志学习的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战疫讯息[J]. 陈晔,陈文娟,杨昊睿,丁晓丹. 前进论坛, 2020(04)
- [2]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研究[D]. 易联树.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4]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三线城市”的治理转型及空间响应[D]. 朱碧瑶. 南京大学, 2017(06)
- [5]从“政团”到“政党”:九三学社上海分社的成长与改造(1946-1958)[D]. 宋其洪.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6]上海私营电影院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D]. 海鸥. 上海大学, 2014(02)
- [7]董必武年谱[J]. 田海燕. 社会科学战线, 19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