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若干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亮亮[1](2021)在《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部疾病的研究长期依赖于X射线及其相关技术。X射线属于电离辐射,不宜短期内多次反复使用,这使得疾病动态跟踪研究受到限制。磁共振(MR)成像技术无电离辐射且具有多参数信息提取能力,使得短期内可反复、动态、连续地观察生物组织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但是,由于肺部氢质子密度远低于周边其他组织,且大量肺泡空腔与组织的界面导致肺部磁导率极度不均匀,因此以1H核自旋为介质的传统中高场磁共振设备难以呈现清晰的肺部影像。引入超极化3He气体作为媒介能点亮肺部,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初步证实。为肺部疾病研究提供可连续、动态跟踪能力的专用仪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于3He极化的肺部低场磁共振成像专用设备研发”的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项目。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开展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传统磁共振成像仿真方法输入参数为翻转角度,导致其存在不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磁场环境的问题和无法直接提供射频强度变化引起的实验现象信息的问题。为解决这两点问题,本文提出了链式磁共振成像仿真方法和准确性条件,并构建了稳定、精确、高效的磁共振成像仿真系统。传统超极化3He成像变角度激发序列参数严重依赖硬件参数,需要人工校准,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超极化气体成像实时校准序列和配套的成像算法,并在仿真系统上得到验证。(2)为了寻找开放程度更高的磁体解决方案,本文研究了四线圈结构的基本构型,提出了四线圈构型的统一结构约束方程,凝练出统一的四线圈构型求解用方程,并提出面向制造的优化安匝比方法,保证线圈匝数取整引起的性能下降量最小。分析并总结了线圈开放程度的趋势和引入截面尺寸后性能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探寻更优方案,提出相似模型四线圈和六线圈均匀场设计方法。使用该方法,本文研究了圆形(四线圈和六线圈)、多边形线圈设计立式磁体的特点,仿真验证了圆形四线圈比六线圈、多边形四线圈比圆形四线圈能够获得更开放的结构。在给定均匀区域尺寸和均匀指标的情况下,八边形结构综合性能最优,四边形结构最开放(均匀性稍差)。本文根据项目需要设计了自然冷却的立式超低场正八边形主磁体。为配合主磁体形状设计八边形结构的纵向梯度线圈,本文提出了将结构设计和磁场计算分离的纵向梯度线圈设计方法,最终方案应用成功。(3)完成了立式超低场磁共振系统搭建,基于该系统进行了超过60小时的水模和离体动物器官成像实验,实验中有效视场达到310mm×310mm×400mm。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工作稳定,且能够正确无畸变地呈现二维和三维图像,系统具备开展自旋回波序列以及FLASH序列成像实验能力。基于该系统还进行了超极化3He气体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在6.4s的时间内呈现了清晰的极化腔图像,验证了新序列和成像算法。与哈佛团队的设备性能对比表明设备具备屏气肺部成像能力。用本文方法研制的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具有信噪比高、无辐射、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等特点,在肺部疾病的跟踪诊疗方面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高瑾[2](2021)在《山西临汾产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动态及品质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山西临汾产区3种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于发酵前期(第1天)、中期(第4天)、后期(第8天)分别取样,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传统培养基方法,探究山西临汾产区干红葡萄酒的真菌多样性及演替规律。另从发酵第0天开始,每隔24h对发酵液进行取样,测定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的变化,为酿酒工艺的监测及优化、酿酒葡萄品种引进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以山西临汾产区赤霞珠、马瑟兰、品丽珠3种干红葡萄酒和霞多丽、贵人香、龙眼3种干白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核磁共振技术对葡萄酒的抗氧化性和代谢产物展开研究,比较不同品种葡萄酒成分的差异,为科学评价此产区葡萄酒的生物活性和口感风味提供参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临汾产区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真菌多样性和动态变化(1)山西临汾产区干红葡萄酒在发酵前期真菌菌群丰富度最高。品丽珠在发酵前、中、后期真菌构成较为稳定。赤霞珠和马瑟兰在发酵前期真菌变化剧烈,中期至后期趋于稳定。(2)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动态变化为:发酵前期,主要菌种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出芽短孢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普鲁蓝久浩酵母Guehomyces pullulan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红酵母 Rhodotorula sp、热带假丝酵母 Candida tropicalis、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其中H.uvarum占据主导地位,达70%以上。发酵中期,出现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红冬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Rhodotorula diobovata,但 R.sp不复存在,S.cerevisiae 比例上升至75%以上,占据主导地位,H.uvarum下降至第二位,其它菌种均有所下降。发酵后期,出现球状小孢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microspora,S.cerevisiae占比达90%以上,已占绝对优势。(3)利用传统培养基方法检测出山西临汾产区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酵母菌种为 H.uvarum、S.cerevisiae、C.tropicalis、I.orientalish和R.sp,与测序结果一致,再次验证高通量测序方法的准确性。2、山西临汾产区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的变化规律(1)品种不同影响葡萄酒的发酵启动时间、发酵速率和发酵周期。自然发酵方式下,赤霞珠于第1天启动发酵,发酵周期为11天;品丽珠于第2天启动发酵,发酵周期为8天;马瑟兰于第3天启动发酵,发酵周期为10天。(2)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的变化趋势相似: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持续下降,酒精度、色度持续上升,总酸先上升后下降,pH值变化不稳定但发酵结束时的pH都低于发酵前的pH。(3)马瑟兰新品种酿制的葡萄酒,各项理化成分均符合干型葡萄酒的要求:残糖含量在4 g/L以下,总酸含量和pH值分别为6.10 g/L、3.4。且色度值较高,具有颜色优势。说明山西临汾产区的马瑟兰品种具有酿制干红葡萄酒的潜力,可以进行开发利用。(4)葡萄酒的理化成分与有孢汉逊酵母属、被孢霉属、短梗霉属、酵母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色度与有孢汉逊酵母属和酵母属存在较强的相关性。3、山西临汾产区葡萄酒的抗氧化性和代谢产物(1)山西临汾产区6种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赤霞珠葡萄酒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的含量最高,分别达1341.67 mg/L,872.08 mg/L,536.67 mg/L。但马瑟兰葡萄酒的总花色苷含量最高,达228.08 mg/L。(2)山西临汾产区6种葡萄酒的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其中,赤霞珠葡萄酒的铜离子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分别为 12075 μmol/L,9079μmol/L,11898 μmol/L。(3)不同品种葡萄酒的代谢产物组成相同,主要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类、酚类等。但含量存在差异:品丽珠葡萄酒的甘油和琥珀酸含量较高,赤霞珠葡萄酒的没食子酸、苹果酸、胆碱含量较高,马瑟兰葡萄酒的脯氨酸、丙氨酸、乳酸、乙酸乙酯含量较高。因此,本实验中,品丽珠葡萄酒拥有较丰富的口感,赤霞珠葡萄酒拥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马瑟兰葡萄酒拥有柔和的口感和较丰富的香气。
孙鑫[3](2021)在《咪唑型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促进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环氧树脂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粘结性能、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和阻隔性能等,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材料之中,如环氧模塑料体系(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体系)。由于酚醛树脂作为固化剂,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使环氧树脂开环发生交联固化,因此需要加入固化促进剂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然而常见的固化促进剂,如咪唑化合物、三苯基膦和叔胺等均为显在性,即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甚至在室温下就可以促进环氧树脂固化,在提高环氧体系固化反应活性的同时,也会影响体系的贮存稳定性。因此,需要开发热潜伏性固化促进剂,在保障体系高温下反应活性的同时,可以提高单组分体系的室温储存稳定性。咪唑作为一种常用的固化促进剂,具有低毒、价廉和反应活性高等特点,并且因为咪唑化合物众多,利于改性而受到广泛应用。但是咪唑极强的开环氧活性使得其在室温下即可引发环氧体系聚合,大大限制了其应用,所以需要对咪唑进行热潜伏性改性。咪唑中有两个位点具有反应活性,即吡咯氮和吡啶氮,因此需要通过对咪唑进行化学改性,以提高其室温存储稳定性,并且还要保证其高温下的固化反应活性,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偏苯三酸酐改性咪唑作为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促进剂的研究利用2-甲基咪唑(2MI)和2-乙基-4-甲基咪唑(EMI)分别与氯化偏苯三酸酐(TAAC)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得到了改性咪唑衍生物2MI-T和EMI-T,进一步将其用作环氧树脂/酚醛树脂(E/P)体系的潜伏性固化促进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2MI-T和EMI-T的成功合成;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E/P体系的非等温固化行为,通过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对体系的固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利用在60℃下储存不同时间的红外光谱测试、30℃下储存不同时间的DSC测试考察了单组份E/P体系的适用期;此外,通过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热失重分析(TGA)对固化物进行了热机械性能和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加入未改性咪唑的E/P体系,加入改性咪唑的体系DSC固化放热峰整体向高温区移动约40℃,固化反应活化能平均升高约15 k J mol-1,同时单组份体系于30℃下的贮存时间超过四周,证明改性后的咪唑具有良好的热潜伏性。这是由于通过引入大的偏苯三酸酐基团取代了吡咯氮上的活泼氢;同时偏苯三酸酐基团中的羰基具有强电负性,与苯环间形成共轭结构,可降低吡啶氮上的电子云密度,减弱其碱性,从而进一步降低咪唑化合物与环氧基团的反应活性。此外,改性咪唑促进剂的加入不会降低固化物的热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2.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咪唑衍生物作为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促进剂的研究利用邻苯二胺与邻羟基苯甲醛发生席夫碱反应及氧化反应制得了一种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咪唑衍生物2-(2-羟基苯基)-1H-苯并咪唑(HBPI),进一步将其用作E/P体系的潜伏性固化促进剂。通过1H-NMR、FT-IR、TGA和DSC对HBPI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变温核磁证明了HPBI存在分子内氢键;利用DSC研究了E/P体系的非等温固化行为,通过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对体系的固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利用在30℃下储存不同时间的DSC测试考察了单组份E/P体系的适用期;此外,通过DMA和TGA对固化物进行了热机械性能和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潜伏性固化促进剂在低温下具有分子内氢键,封闭了吡啶氮的活性,碱性被有效抑制,使单组份环氧树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室温存储稳定性;在约160℃温度下,该咪唑衍生物的分子内氢键断裂,碱催化活性被瞬间释放,固化放热峰更窄,快速催化环氧树脂组合物体系交联固化。此外,由HPBI固化所得的环氧-酚醛固化物具有与常见咪唑类促进剂体系相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该分子内氢键型咪唑固化促进剂有望作为一种高温促进剂应用于环氧模塑料,以解决传统固化促进剂导致环氧封装材料在模塑成型过程中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从而改善环氧封装材料的成型性,使其适用于更小更薄、集成度更高的先进封装形式。
刘洪林[4](2021)在《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认证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品牌保护、错贴标签、产地错配是食品认证的重要参数。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饮料之一,人们对茶叶产品的证实一直很感兴趣。茶叶产品的配方、生产年份和产地是茶叶产品证实最关注的的几个方面。迫切需要加强对茶叶产品的证实,使用判别性的科学技术来管理和验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和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C-IRMS)方法对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产品、2014年至2018年5个年份普洱茶茶样和永川、秀山、万州、江津、荣昌和宜宾6个产地的茶叶样本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进行了分析。对茶叶产品中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及机制进行了分析,对结合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对茶叶产品(配方、生产年份和产地)的证实可行性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继而建立茶叶产品证实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四种方法在茶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中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各自不同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采用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8%以上。LDA和BP-ANN证实性能最优。114Cd、95Mo和85Rb是证实不同配方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Mn、68Zn和203Tl是证实不同生产年份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86Sr和112Cd是证实不同产地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多稳定同位素比值指纹特征,采用稳定同位素比值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的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5%以上。LDA和BP-ANN证实性能最优。因此,多稳定同位素比值组合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的进行茶叶产品证实。使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2H、18O、98Mo/95Mo、96Mo/95Mo和98Mo/96Mo;δ2H、δ13C和154Sm/152Sm是不同生产年份茶样证实最重要的化学标记;δ2H、138Ba/137Ba、205Tl/203Tl、δ15N、88Sr/86Sr和154Sm/152Sm为不同产地茶样证实最重要的化学标记;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茶叶中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分析方法验证效果好,适合茶叶中分析。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特征,采用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的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5%以上。BP-ANN证实性能最优。因此,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组合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的进行茶叶产品证实。使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样品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3CSer和δ15NSer;使不同生产年份茶叶样品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5NThea、δ13CGlu和δ15NGlu;不同产地茶叶样品得到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5NAla和δ13CThea;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比较不同的指纹特征,发现茶叶产品证实效果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结合组合>矿物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组合>多稳定同位素比值指标组合>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值组合。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结合在茶叶产品证实具有优越性,各模型证实性能相当且优异,能提高整体正确证实率。筛选出95Mo、δ15NSer、133Cs、δ13CSer、Co、85Rb、P、La、172Yb、47Ti/46Ti、112Cd和88Sr/86Sr为结合136个变量证实不同配方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K和85Rb为结合110个变量证实不同生产年份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δ2H为结合134个变量证实不同产地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茶叶产品证实的指标体系进一步筛选并建立。化学计量学方法(HCA、PCA、PLS-DA、BP-ANN和LDA等)是茶叶产品证实指标筛选及判别模型建立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不同方法对茶叶产品证实效果不一,使用前提条件需要仔细考察。本研究的结果为茶叶产品证实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其他食品,尤其是植源性产品的证实研究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振友[5](2021)在《1.5T新生儿自屏蔽磁共振超导磁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设备是根据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NMR)原理设计的医学成像设备,具有适合软组织成像,无电离辐射,成像分辨率高的优点,MRI设备极大地推进了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专科化MRI设备已成为医疗装备领域重点发展方向,因此本文研究了 1.5T新生儿自屏蔽MRI超导磁体。由于高均匀度的强磁场可提升MRI设备图像信噪比,缩短电磁信号采集时间,所以磁体是MRI设备的关键部件。超导型MRI设备是利用超导磁体来产生所需磁场,超导磁体在产生均匀强磁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具有磁场强度高,体积小,可通过自屏蔽技术降低杂散场范围等优点。MRI磁体研究涉及到磁体的设计和磁体配套匀场算法的开发两部分,在1.5T新生儿自屏蔽MRI设备中,为保证成像质量,目标成像空间内的磁场峰-峰值均匀度要小于8 ppm,本文采用无源匀场方法模拟对加工安装后的磁体进行磁场校正。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生儿MRI超导磁体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磁体成像区磁场无源匀场算法设计和磁体多物理场耦合仿真验证结构稳定性。对于新生儿自屏蔽超导磁体设计,本文在传统MRI优化设计算法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成形有限元模型结合第二代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线性规划算法获得磁体线圈电流簇的初始分布,得到预布置的磁体结构,然后根据初始结构参数在商业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中建立磁体主线圈,屏蔽线圈与铁磁屏蔽罩的初始模型,构建COMSOL与MATLAB协同平台,形成双向数据沟通,利用COMSOL的多物理场仿真功能,进行双向耦合有限元分析,在NSGA-Ⅱ算法中迭代计算出的Pareto最优解中选择出最符合设计要求的优化结果,从而实现对1.5T新生儿自屏蔽MRI超导磁体的多目标优化设计。设计安装好的MRI超导磁体在实际运行前需对目标成像区磁场进行无源匀场。对于无源匀场算法,本文在传统无源匀场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加权多成像空间无源匀场算法,以均匀度和匀场片用量的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这种匀场方法在达到系统匀场要求的同时,可将消耗匀场片总量控制在最小,并保证直径较小的颅脑成像空间磁场均匀度更高。降低匀场片数目可以减弱涡流效应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提高较小直径成像空间内磁场均匀度有利于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本文将上述无源匀场算法与传统无源匀场算法打包并编写了无源匀场软件,应用该软件对项目合作公司的1.5T通用型MRI设备进行了匀场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无源匀场软件的正确性和高效性。为了对理论设计结构的安全性进行验证,本文搭建了包含铁磁屏蔽罩,超导线圈、骨架结构与无源匀场条带的新生儿MRI超导磁体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应用黄铜、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的机械支撑结构对超导磁体电磁应力与应变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机械支撑结构进行了改进,优化了超导磁体的电磁应力与应变分布,提升了磁体结构安全裕度。搭建的磁体模型在理论上验证了设计的1.5T新生儿自屏蔽MRI超导磁体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林秋玉[6](2021)在《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化学合成、放射性标记及在帕金森氏病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合成化学作为化学的基础及核心部分,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是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有机合成技术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影像医学等,极大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分子影像作为新兴的影像技术,可以用无创技术对人体进行诊断,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患者带来福音。其中,放射性显像剂以其与靶器官或组织特异性结合等优点,被临床医学领域中广为采用,将来的影像医学将会是分子影像技术的世界,特异性显像剂的研发会是最热门的领域。化学合成是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连上一个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再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以辅助进行反应,最后合成出目标化合物。每一步反应条件应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反应产率,所使用的原料应是低毒、低污染、廉价易得的,合成反应应快速、便捷,废弃物污染少。正电子显像剂是将正电子核素标记到目标化合物,在体外探测生物体内靶组织的生理、病理过程的一种放射性显像剂,因其对特定靶组织分子特异性高,阳性检测率高,极大推动了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核医学领域的“顶梁柱”。1.目的自行设计、研发一种新型的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用于帕金森氏病的早期诊断。对合成中的每种产物进行表征分析,质量控制;对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进行临床前一系列实验:脂溶性测定、急性毒性实验、生物学分布实验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探讨11C-Fethypride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建立帕金森氏病大鼠动物模型,静脉注射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后进行PET/CT扫描,探讨11C-Fethypride作为PET/CT多巴胺受体显像剂诊断帕金森氏病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11C-Fethypride作为帕金森氏病病因学研究评估及药物筛选平台的可行性。2.方法2.1 11C-Fethypride前体化合物合成与放射性标记:以香草酸甲酯(Methyl vanillate)作为起始原料,经4步常规反应和1步放射性11C标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该化合物具有合成方法简单、环保,原料价廉易得,不影响构效等优点。用回旋加速器生产11C正电子,将其引入到碳-11多功能合成模块,对前体物进行自动化放射性标记,再经过纯化、淋洗后最重获得目标显像剂11C-Fethypride。11C-Fethypride合成因素分析:(1)溶剂对合成效率的影响:取11C-Fethypride前体量0.5 mg,分别取0.2 m L丙酮、乙腈、丙酮与乙腈混合溶剂(体积比1:1)、DMSO及DMF作为甲基化溶剂,3.5 ul 0.2 mol/L Na OH溶液,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1 min,比较不同溶剂的合成效率。(2)温度对合成效率的影响:取11C-Fethypride前体量0.5 mg,3.5 u L 0.2 mol/L Na OH溶液,分别在0℃、室温(25℃)、50℃、80℃和100℃下与11CH3-Triflate反应,反应时间1 min,比较不同温度时的合成效率。(3)前体用量对合成效率的影响:取不同前体量(0.3~1.1mg)溶于0.2 m L丙酮中,碱当量固定为0.7 eq,分别与11CH3-Triflate在室温下反应,比较不同前体量对合成效率的影响。2.2 11C-Fethypride质量控制:物理学鉴定:(1)澄清度检测:通过比浊法检测11C-Fethypride溶液的澄清度,不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的浊度为澄清,即合格。(2)比活度应不小于37GBq/mmol,半衰期应为20 min,放射性核纯度应大于98%。化学鉴定:(1)p H值检测:p H试纸检测11C-Fethypride溶液的p H值。(2)稳定性实验:将11C-Fethypride溶液室温下静置,分别于合成后5 min、15 min、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测定放射性化学纯度并进行分析,评价11C-Fethypride的稳定性,放化纯度应不低于90%。(3)放射化学纯度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薄层色谱法(TLC)检测11C-Fethypride溶液的放射化学纯度。生物学鉴定:(1)无菌实验:11C-Fethypride溶液分别接种于2种不同培养基中,放置不同温度培养14天后,各管培养基均无杂菌生长,判定合格。(2)细菌内毒素检测:用鲎试剂法检测11C-Fethypride溶液的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含量<10 EU/m L,判定合格。(3)异常毒性实验: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观察7天,观察期间动物应全部健存,无异常反应,到期后每只体重应增加,则供试品判定合格。2.3 11C-Fethypride的生物学分布实验:脂溶性测定实验:采用脂水分配系数测定法,用γ-计数器分别测定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在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放射性计数,两者计数比值的对数,即为脂水分配系数(Log P)。急性毒性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11C-Fethypride溶液,观察7天,处死,病理切片,检查主要脏器是否正常。11C-Fethypride在大鼠主要脏器生物学分布实验:大鼠尾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溶液,分别于注射后5、15、30、60、90 min处死,取适量的脑、心、肺、肝、脾、胃、肠、肾、肌肉等样本,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水分,天平测量样本的质量,γ-计数仪测量放射性计数,计算每克注射剂量百分比(%ID/g)。11C-Fethypride在大鼠脑组织生物学分布实验:大鼠尾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溶液,分别于在注射后5、15、30、60、90 min处死大鼠,分别取大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纹状体、海马、丘脑和小脑等样本,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水分,天平测量样本的质量,γ-计数仪测量放射性计数,计算每克注射剂量百分比(%ID/g)。2.4 11C-Fethypride药代动力学实验:大鼠尾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溶液,分别于注射后不同时间尾尖部取血50μl,所得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DAS 3.0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求得各有关体内代谢动力学方程系数及代谢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2.5帕金森氏病大鼠PET/CT扫描: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的建立:腹腔注射MPTP(30 mg/Kg),每日一次,共注射7天,建立亚急性PD模型;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用旋转杆测试评价建模成败。PET/CT扫描:正常大鼠与帕金森氏病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溶液,10%水合氯醛麻醉、固定,置检查床中心视野进行PET/CT扫描。2.6帕金森氏病大鼠生物学研究与PET/CT相关性研究:帕金森氏病大鼠LncRNA HOTAIR表达与PET/CT显像相关性研究:进行q RT-PCR、CCK-8试验、流式细胞试验,观察正常大鼠与帕金森氏病大鼠中脑细胞中LncRNA HOTAIR的表达、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并探讨与11C-Fethypride PET/CT显像结果的相关性。PET/CT显像对红曲霉素治疗帕金森氏病大鼠的疗效评价研究:将帕金森氏病大鼠随机分成红曲霉素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治疗组大鼠在建立帕金森氏病模型第1天开始腹腔注入红曲霉素溶液(400 mg/kg)共7天,随后尾静脉注射11C-Fethypride,进行PET/CT显像。PET/CT扫描结束后,将正常大鼠、PD治疗组、PD对照组大鼠麻醉后处死,取新鲜大鼠中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观察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TH+)细胞,分别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PET/CT图像及TH+细胞,并探讨其相关性。3.结果3.1 11C-Fethypride放射性标记与合成因素进行分析全自动合成11C-Fethypride,耗时10~20 min,前体用量10 mg,总放射性活度为1536 MBq,合成产率33.8%,总体积2 m L,比活度为714 MBq/m L。放化纯度HPLC法达到99%,TLC法达到100%,完全符合标准,该合成方法简单、快捷、省时、省力,适宜推广。11C-Fethypride合成因素分析:DMSO溶剂中合成效率最高,为(73.61±0.98)%;室温时合成效率最高,为(62.33±1.28)%;为保证合成效率,控制产品中的前体含量,同时降低合成成本,故认为使用0.4~0.6 mg的11C-Fethypride前体为宜。3.2 11C-Fethypride质量控制:物理学鉴定: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为无色、澄清、透明,无杂质溶液。放射性活度823.3 MBq,放射性浓度为112 MBq/m L,比活度为60.2 Bq/mmol;用时间衰减法测定11C半衰期为20±5 min。核纯度的测定应用半衰期计算法,半衰期在20±5 min范围内。化学鉴定:11C-Fethypride溶液的p H值为6.8±0.3,符合规定。室温放置120min后,TLC法测得放化纯度仍大于95%。可见,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稳定性很好,适合临床应用。放射化学纯度检测结果:TLC法测得的放化纯度为100%,11C-Fethypride的Rf值为0.665。HPLC法测得的放化纯度为99%,11C-Fethypride的保留时间t(R)为3.09 min,游离12C的保留时间t(R)为1.26 min。冷产物12C-Fethypride和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紫外吸收峰的保留时间t(R)分别为3.04 min和3.08 min,基本相符。生物学鉴定:追溯性无菌试验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培养基在不同的培养温度(20-25℃和30-35℃)无菌试验均合格,未有杂菌生长,说明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是合格且安全的。鲎试剂法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5 EU/m L,低于限值(10 EU/m L),符合标准。7天后小鼠均健康存活,体重增加,无异常反应,说明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未污染外源性的有毒物质和不安全的因素。3.3 11C-Fethypride的生物学分布实验:脂溶性测定:在p H=7.0和p 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显像剂11C-Fethypride的脂水分配系数分别为2.3和2.1。说明11C-Fethypride脂溶性大,有利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急性毒性实验:三个不同浓度实验组小鼠健康状态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最大剂量组小鼠肝脏、肾脏HE染色病理切片均未见明显改变;小鼠的最大注射剂量相当于人用注射剂量的500倍,表明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毒性作用较小,安全可用。11C-Fethypride在大鼠主要脏器生物学分布:注射放射性药物5 min后大鼠体内放射性分布即可达到高峰,随后快速下降,给药后60 min时各脏器内放射性摄取均有显着下降。药物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且清除速率较慢,说明11C-Fethypride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符合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11C-Fethypride在脑中摄取与排泄有相对“快进慢出”的特点。11C-Fethypride在大鼠脑组织生物学分布实验:大鼠各脑区均有较多的放射性分布,其中纹状体放射性分布最为显着,海马次之。说明11C-Fethypride能与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受体特异性结合,且亲和力高。3.4 11C-Fethypride药代动力学实验:权重1/cc时AIC值-15.36为最小,拟合优度0.1087为最小,回归系数平方为1,根据AIC最小,R2最大原则,判定拟合结果为二室模型。11C-Fethypride分布半衰期T1/2alpha为1.453±0.312 min,消除半衰期T1/2beta为25.245±3.892min,表观分布容积V(c)为0.403±0.064 m L/mg,药物清除率CL(s)为0.072±0.030m L/min/mg,说明11C-Fethypride体内分布迅速,消除较快,在体内的分布与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3.5帕金森氏病大鼠PET/CT扫描:旋转杆测试结果提示:MPTP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在运动平衡能力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MPTP处理组帕金森氏病大鼠建模成功。PET/CT扫描显示:11C-Fethypride在体内迅速吸收,主要在脑、肝脏、肾脏摄取较多,体内有快速清除的特点,并再次验证了肝脏、肾脏为11C-Fethypride的主要代谢及排泄器官。11C-Fethypride通过血脑屏障迅速进入脑组织,在纹状体位置有特异性摄取,清除速率较慢。说明放射性显像剂11C-Fethypride可以与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受体特异性结合。3.6帕金森氏病大鼠生物学研究与PET/CT相关性研究:帕金森氏病大鼠LncRNA HOTAIR表达与PET/CT显像相关性研究:q RT-PCR结果提示帕金森氏病大鼠中脑细胞LncRNA HOTAI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CCK-8试验结果示HOTAIR明显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试验结果表明HOTAIR过表达会增加细胞凋亡。以上结果提示LncRNA HOTAIR通过基因调控在帕金森氏病的发病、进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符合11C-Fethypride PET/CT显像结果,反映了11C-Fethyprid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揭示帕金森氏病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其与分子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PET/CT显像对红曲霉素治疗帕金森氏病大鼠的疗效评价研究:PD对照组TH+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大鼠;而PD治疗组TH+细胞数量明显多于PD对照组,接近正常大鼠数量,提示红曲霉素对酪氨酸羟化酶起到保护作用,继而对帕金森氏病有一定的疗效。PD对照组大鼠纹状体区域对11C-Fethypride摄取略低,PD治疗组大鼠纹状体区域对11C-Fethypride摄取增高,提示治疗组纹状体区域病变较对照组明显有改善,再次证明了红曲霉素对帕金森氏病有一定的疗效,也明确了我们自主研发的11C-Fethypride可以很好的与多巴胺受体结合,用无创的方法对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进行疗效评价。4.结论4.1以香草酸甲酯为原料,经4步常规反应,并对每步产物进行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表征分析,成功合成11C-Fethypride前体化合物3-allyl-N-((1-ethylpyrrolidin-2-yl)methyl)-4-hydroxy-5-methoxybenzamide。4.2使用碳-11多功能合成模块,成功标记放射性11C-,合成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质量控制实验表明其安全、合格。4.3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脂溶性强,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并与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该放射性药物稳定、对动物毒性作用小,适合应用于临床静脉注射。4.4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能与纹状体中多巴胺受体特异性结合,亲和力高,清除速率较慢,是理想的帕金森氏病特异性显像剂。4.5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体内分布迅速,消除较快,分布及消除呈现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4.6 11C-Fethyprid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揭示帕金森氏病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其与分子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无创的方法对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进行疗效评价,是理想的药物筛选平台。本课题完成了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的前体设计、化学合成、放射性标记、质量控制、生物学分布、药代动力学实验、PET/CT扫描及生物学研究等一系列临床前实验工作,为其应用于临床帕金森氏病的诊断奠定了实验基础。
杨芳芳[7](2021)在《含锗浸出液单宁沉淀法提取锗的超声强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锗是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太阳能电池、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及5G技术的发展及战略布局,对锗及其化合物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单宁沉锗工艺从有色冶炼烟尘中富集锗,但现行沉锗工序存在反应过程不明确、局部絮凝严重、单宁酸耗量大及锗精矿品位低等缺陷,限制了锗产业的发展。基于现行单宁沉锗工序存在的缺陷,本文在研究单宁与锗的反应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含锗浸出液单宁沉淀法提取锗的超声强化技术,并对其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锗和单宁纯物质明确了单宁与锗的反应过程。常规条件下30倍(单宁酸与锗质量比)的单宁用量和沉锗率最佳,沉锗率为98.84%;单宁沉锗过程中,沉积方式为层聚合;单宁与锗的反应机理是单宁中的邻位酚羟基与Ge4+进行六配位结合,发生sp3d2杂化,配位形成Ge-O共价键。2.利用实际含锗浸出液为研究对象,明确了超声强化单宁沉锗过程的优化条件,当单宁沉锗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0 min、溶液p H为2.50、单宁酸用量22倍(单宁酸与锗质量比)、超声功率为30 W时,沉锗率为99.01%,比常规工艺增加4%,沉锗后液中的锗浓度降低至0.6 mg/L,达到锌电积净化前的标准(0.8 mg/L)。3.通过考察含锗浸出液中的金属离子与单宁酸的作用顺序以及超声条件下单宁锗沉淀物的表征分析,明确了超声波外场强化含锗浸出液中单宁沉锗过程的机理。在常规和超声条件下浸出液中的各金属离子与单宁酸的作用顺序为:Ge4+>Fe3+>Mg2+>Zn2+>As5+。超声波能加强离子传质,促进酚羟基的电离平衡,生成更多的H+与R-O-,强化Ge4+与单宁的配位反应,且降低单宁与杂质金属的结合几率,提高单宁锗渣品位。同时,低频超声振动可以细化粒度,减少单宁锗的直接絮凝,进而降低单宁酸耗量。本文形成的沉锗工艺参数及机理研究能为现行单宁沉锗工序提供明确的理论指导,为降低单宁酸用量、提高锗精矿品位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对含锗烟尘的高效利用、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英[8](2020)在《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经及其对镉胁迫下金鱼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是肠道菌群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双歧杆菌。个别双歧杆菌可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向细胞外分泌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即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但是,不同菌株所产的EPS生物合成以及结构都有所不同。而且,近年来EPS独特的吸附重金属功能成为了研究热点。因此,本文首先对分离自母乳婴儿肠道的长双歧杆菌A1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在遗传水平上研究EPS生物合成。其次,对菌株A17所产EPS进行分离纯化、结构表征以及在镉胁迫下保护鱼体健康等进行探究。主要结论如下:1.全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菌株A17不含质粒,由一条环状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长度为2,501,935 bp,GC含量61.0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组含合成3种前体糖核苷酸(UDP-葡萄糖、UDP-N-乙酰葡糖和UDP-半乳糖)以及长度约为20 kb的胞外多糖基因簇。另外,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菌株A17可以代谢D-葡萄糖、半乳糖、D-乳糖、蜜二糖、D-蔗糖、D-棉子糖等6种碳源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2.经过离心、醇沉、透析,从菌株A17的产糖培养基上清中分离到粗品多糖。该多糖通过凝胶层析柱纯化得到单一组分A17-EPS。紫外光谱分析纯度结果表明,A17-EPS为不含蛋白质和核酸杂质。GPC测定A17-EPS分子量为553,817Da。FT-IR谱图中,A17-EPS显示出羟基、烷基、羰基的伸缩振动及弯曲振动等多糖特征吸收峰,表明A17-EPS为多糖类物质,并存在α型糖苷键。甲基化分析与GC-MS、NMR相结合,分析推测出EPS的主要重复单元如下:(?)3.不同镉(Cd2+)浓度对金鱼的死亡效应结果表明,水桶里水中最适Cd2+胁迫浓度是7 mg/L。将不同剂量A17-EPS加入鱼饲料后,对7 mg/L Cd2+胁迫下的各组金鱼测定红细胞核异常、肠道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金鱼肌肉中镉含量。实验结果显示,A17-EPS高剂量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极显着降低(P<0.01)。在消化酶结果中,A17-EPS低剂量组淀粉酶活性与阳性对照组比有显着差异(P<0.05)。A17-EPS高和中剂量组蛋白酶活性极显着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其它处理组间无显着差异。高剂量组肌肉镉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极显着降低(P<0.01),并呈现随着A17-EPS的剂量提高肌肉镉含量逐渐变低的趋势,表明A17-EPS在镉胁迫下能降低鱼体重金属蓄积、提高肠道消化能力。
高成[9](2020)在《黄素依赖的单加氧酶AsFMO1与非血红素单铁酶OvoA的结构测定》文中提出天然产物是新药开发的重要源泉,其生物合成研究是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揭示天然产物的合成途径,阐明相关的酶学和生化过程机制。本论文包括黄素依赖的单加氧酶AsFMO1和非血红素单铁酶Ovo A的结构测定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工作是黄素依赖的单加氧酶AsFMO1结构测定。Alliin是大蒜(Allium sativum)中所特有的氨基酸,具有独特的抗肿瘤、降血压、抗菌杀毒、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及抗糖尿病等药理功效。由于蒜氨酸提取难度和保存难度极大,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瑞士和加拿大等少数国家能够高效提取。2015年,日本生物化学家Kazuki Saito成功地鉴定了蒜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簇,并提出完整的蒜氨酸生物合成途径。AsFMO1是一种黄素依赖的单加氧酶,负责催化蒜氨酸生物合成中的硫氧化反应。为了深入揭示Alliin的生物合成机制,本课题组与浙江大学Daniel.H.Scharf课题组合作,首先我成功地制备了高纯度的AsFMO1,随后进行结晶实验与衍射实验,利用分子置换法解析得到高分辨率的AsFMO1母体及其复合物结构,包括:1.apo-AsFMO1母体蛋白结构;2.holo-AsFMO1与FAD,NADP+和Alliin的共晶结构。第二部分工作是非血红素单铁酶Ovo A的结构测定。1979年,B.M.Shapiro在紫色海胆Paracentrotus lividus的卵细胞外液分离到天然抗氧化剂Ovothiol A,随后人们根据Ovothiol的侧链上甲基数目分别命名为Ovothiol A-C。本课题组与美国波士顿大学刘平华课题组进行合作,开展Methyloversatilis thermotolerans来源的Ovo A结构测定工作。通过研究,我成功制备可用于结晶的高纯度Ovo A-1-708、Ovo A-1-475和Ovo A-466-708蛋白,然后进行结晶实验与衍射实验,目前得到了一套分辨率为1.9?的Ovo A-466-708与Ovo B产物δ-硫代组氨酸的复合物衍射数据,但是未能解析出其三维结构。
张怡评,陈伟珠,晋文慧,杨婷,方华,陈晖,陈雅鑫,洪专[10](2020)在《亚油酸甲酯标准样品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按国标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要求,研制亚油酸甲酯(ML)标准样品。方法以粗品花椒籽仁油为原料,经皂化与甲酯化衍生后,通过柱色谱分离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精制获得高纯ML。采用元素分析、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结构,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均匀性与稳定性检验和定值分析。由8家具有资质的实验室分别独立完成定值测定,并基于测得数据评定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样品在95%置信区间内均匀性良好,在-18℃条件下保存24个月保持稳定。ML标准样品特性标准值即纯度为(98.85±0.24)%(置信度95%,k=2)。结论研制的ML标准样品可用于亚油酸相关产品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二、国产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若干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若干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肺部疾病影像手段概述 |
1.1.2 磁共振肺部成像概述 |
1.1.3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低场磁共振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磁共振成像仿真现状 |
1.2.3 磁路系统研究现状 |
1.2.4 磁共振谱仪技术现状 |
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磁共振成像基础 |
2.1 磁共振现象与原理 |
2.1.1 原子核的磁性 |
2.1.2 核子极化 |
2.1.3 磁共振现象与共振条件 |
2.1.4 弛豫现象 |
2.1.5 磁共振信号 |
2.2 磁共振成像原理 |
2.2.1 空间编码 |
2.2.2 层面选择 |
2.2.3 K空间与成像序列 |
第三章 磁共振成像仿真 |
3.1 链式磁共振仿真方法 |
3.1.1 布洛赫方程 |
3.1.2 链式仿真方法 |
3.1.3 仿真方法比较 |
3.2 磁共振成像仿真系统设计与验证 |
3.2.1 仿体模型 |
3.2.2 磁路系统仿真模型 |
3.2.3 仿真计算单元 |
3.2.4 射频接收线圈仿真模型 |
3.2.5 谱仪仿真模型 |
3.2.6 仿真系统验证 |
3.3 仿真平台应用 |
3.3.1 超低场磁共振平台梯度参数选择与验证 |
3.3.2 超极化与热极化成像的异同比较 |
3.3.3 超极化~3He成像序列设计与验证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磁场设计方法研究 |
4.1 磁场计算基础 |
4.1.1 毕奥-萨伐尔定律 |
4.1.2 有限长直导线的磁场计算 |
4.1.3 圆弧导线的磁场计算 |
4.1.4 多线圈磁场计算 |
4.2 立式超低场磁共振主磁体选型 |
4.2.1 主磁体分类 |
4.2.2 主磁体主要性能指标 |
4.2.3 主磁体总体方案选择 |
4.3 圆环形四线圈均匀场方案总结 |
4.3.1 引言 |
4.3.2 圆环形四线圈结构解集和约束方程 |
4.3.3 基于约束方程的优化设计方法 |
4.3.4 Lee-Whiting线圈构型优化实验 |
4.3.5 圆形四线圈构型性能分析实验 |
4.4 相似模型均匀场设计方法 |
4.4.1 运用相似性建模 |
4.4.2 相似模型四线圈均匀场设计方法 |
4.4.3 相似模型六线圈均匀场设计方法 |
4.5 立式超低场主磁体设计与实施 |
4.5.1 立式超低场主磁体仿真 |
4.5.2 正八边形双极板主磁体 |
4.6 纵向梯度线圈设计 |
4.6.1 结构设计与磁场计算分离的设计方法 |
4.6.2 八边形纵向梯度线圈的设计与实现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构建与验证 |
5.1 磁共振控制系统 |
5.1.1 磁共振谱仪设计探讨 |
5.1.2 序列开发环境设计探讨 |
5.1.3 磁共振设备调试终端软件简介 |
5.2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集成 |
5.2.1 磁共振系统构成 |
5.2.2 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 |
5.2.3 系统集成 |
5.2.4 系统集成经验总结 |
5.3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性能验证 |
5.3.1 热极化~1H成像实验 |
5.3.2 超极化~3He气体成像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 |
6.1.2 具体工作成效与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基于旋转矩阵的仿真方法 |
附录 2 链式仿真样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山西临汾产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动态及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葡萄酒的产区及品种介绍 |
1.1.1 山西临汾葡萄酒产区介绍 |
1.1.2 酿酒葡萄品种介绍 |
1.2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菌群动态研究 |
1.2.1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菌群多样性 |
1.2.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菌群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 |
1.3.1 糖类 |
1.3.2 酸类 |
1.3.3 酚类 |
1.3.4 氨基酸 |
1.3.5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检测葡萄酒的代谢产物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动态的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
2.2.2 样品处理 |
2.2.3 葡萄酒样品DNA提取 |
2.2.4 葡萄酒样品MiSeq测序 |
2.2.5 葡萄酒样品酵母菌的分离、计数、鉴定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序列数据和OTUs分析 |
2.4.2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 |
2.4.3 真菌分类分布及关联性分析 |
2.4.4 真菌菌群的动态变化 |
2.4.5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的变化规律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
3.2.2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发酵特性的测定 |
3.2.3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
3.2.4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的测定 |
3.2.5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酸和pH的测定 |
3.2.6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色度和色调的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品种葡萄酒的发酵过程监测 |
3.4.2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的分析 |
3.4.3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的分析 |
3.4.4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酸和pH的分析 |
3.4.5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色度和色调的分析 |
3.4.6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各理化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3.4.7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动态变化与理化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葡萄酒抗氧化能力和代谢产物的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
4.2.2 抗氧化成分的测定 |
4.2.3 代谢产物的测定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总酚 |
4.4.2 总类黄酮 |
4.4.3 总黄烷醇 |
4.4.4 总花色苷 |
4.4.5 铜离子还原力 |
4.4.6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4.4.7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4.4.8 葡萄酒中代谢产物的识别 |
4.4.9 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中代谢产物的差异 |
4.5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咪唑型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促进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氧树脂 |
1.3 环氧树脂固化剂 |
1.4 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 |
1.5 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与潜伏性固化促进剂 |
1.6 咪唑类潜伏性固化促进剂的制备 |
1.6.1 潜伏性咪唑的物理法改性 |
1.6.2 潜伏性咪唑的化学法改性 |
1.7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
1.7.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偏苯三酸酐改性咪唑作为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促进剂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偏苯三酸酐改性咪唑的制备 |
2.2.4 单组份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 |
2.2.5 单组份环氧树脂体系固化物的制备 |
2.2.6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咪唑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2.3.2 单组份环氧体系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
2.3.3 凝胶时间 |
2.3.4 储存稳定性测试 |
2.3.5 环氧固化物热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咪唑衍生物作为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促进剂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含有分子内氢键的咪唑化合物的制备 |
3.2.4 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 |
3.2.5 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固化物的制备 |
3.2.6 表征与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咪唑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3.3.2 单组分环氧体系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
3.3.3 凝胶时间测试 |
3.3.4 储存稳定性测试 |
3.3.5 环氧固化物热机械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4)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茶叶产品证实的研究进展 |
1.2.1 液相色谱技术 |
1.2.2 气相色谱技术 |
1.2.3 光谱技术 |
1.2.4 传感器技术 |
1.2.5 多元素认证技术 |
1.2.6 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比率)认证技术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预期研究成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预期研究成果 |
第2章 基于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试验方法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ICP-MS和ICP-OES方法学验证 |
2.3.2 茶叶产品的矿质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
2.3.3 无监督识别聚类趋势分析 |
2.3.4 茶叶样品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碳氮氢氧和矿质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试验方法 |
3.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方法学验证 |
3.3.2 茶叶产品的δ~(13)C,δ~(15)N,δ~2H和δ~(18)O和矿质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分析 |
3.3.3 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
3.3.4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非挥发性化合物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试验方法 |
4.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方法学验证 |
4.3.2 茶叶产品的咖啡碱和主要游离态氨基酸中δ~(13)C和δ~(15)N的特征分析 |
4.3.3 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
4.3.4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综合模型优化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样品制备 |
5.2.4 试验方法 |
5.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结合多变量的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
5.3.2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5)1.5T新生儿自屏蔽磁共振超导磁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MRI磁体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商业化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MRI超导磁体设计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MRI超导磁体设计电磁理论及方法分析 |
2.2.1 通电螺线管线圈磁场计算 |
2.2.2 有限元分析协同NSGA-Ⅱ算法优化设计 |
2.3 无源匀场若干技术 |
2.3.1 磁场数据采集 |
2.3.2 成像区磁场映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新生儿MRI超导磁体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预成形有限元结合NSGA-Ⅱ的MRI超导磁体设计方法 |
3.2.1 设计流程 |
3.2.2 新优化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对比分析 |
3.3 新生儿MRI超导磁体设计实例 |
3.4.1 新生儿MRI超导磁体参数确定 |
3.4.2 基于预成形有限元结合NSGA-Ⅱ设计方法设计结果 |
3.4.3 传统MRI超导磁体优化设计结果 |
3.4 两种设计结果数值仿真实验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颅脑成像空间的非线性新型匀场方法 |
4.1 引言 |
4.2 无源匀场模型与方法 |
4.2.1 敏感度系数矩阵计算 |
4.2.2 多目标区域磁场映射分析 |
4.2.3 无源匀场数学模型 |
4.2.4 无源匀场结果分析 |
4.3 无源匀场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生儿MRI超导磁体多物理场仿真分析 |
5.1 引言 |
5.2 不同骨架材料的磁体电磁结构耦合仿真对比分析 |
5.3 骨架支撑结构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化学合成、放射性标记及在帕金森氏病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
1.2.1 正电子核素 |
1.2.2 正电子核素的特点 |
1.2.3 正电子核素种类 |
1.2.4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特点及分类 |
1.3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合成 |
1.3.1 前体化合物的设计 |
1.3.2 前体化合物的合成 |
1.3.3 放射性标记 |
1.4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 |
1.4.1 PET/CT的成像原理 |
1.4.2 PET/CT的临床应用 |
1.5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在帕金森氏病的应用 |
1.5.1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 |
1.5.2 诊断帕金森氏病的正电子显像剂 |
1.6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11)C-Fethypride前体化合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methyl 4-(allyloxy)-3-methoxybenzoate(1)的合成 |
2.2.3 methyl 3-allyl-4-hydroxy-5-methoxybenzoate (2)的合成 |
2.2.4 3-allyl-4-hydroxy-5-methoxybenzoic acid (3)的合成 |
2.2.5 3-allyl-N-((1-ethylpyrrolidin-2-yl)methyl)-4-hydroxy-5-methoxybenzamide(4)的合成 |
2.2.6 (S)-3-allyl-N-((1-ethylpyrrolidin-2-yl)methyl)-4, 5-dimethoxybenzamide(5)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1)C-Fethypride放射性标记和质量控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放射性标记方法 |
3.2.3 ~(11)C-Fethypride放射性合成因素分析 |
3.2.4 ~(11)C-Fethypride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放射性标记 |
3.3.2 ~(11)C-Fethypride放射性合成因素分析 |
3.3.3 生物学鉴定 |
3.3.4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1)C-Fethypride的生物学分布和药代动力学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11)C-Fethypride脂溶性测定 |
4.2.3 急性毒性实验 |
4.2.4 ~(11)C-Fethypride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
4.2.5 ~(11)C-Fethypride在大鼠脑组织生物学分布 |
4.2.6 ~(11)C-Fethypride药代动力学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11)C-Fethypride脂溶性测定 |
4.3.2 急性毒性实验 |
4.3.3 ~(11)C-Fethypride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
4.3.4 ~(11)C-Fethypride在大鼠脑组织的生物学分布 |
4.3.5 ~(11)C-Fethypride药代动力学 |
4.3.6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PET/CT显像与生物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
5.2.3 PET/CT扫描 |
5.2.4 帕金森氏病大鼠LncRNA HOTAIR表达与PET/CT显像相关性研究 |
5.2.5 PET/CT显像对红曲霉素治疗帕金森氏病大鼠的疗效评价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帕金森氏病大鼠建模结果 |
5.3.2 PET/CT扫描结果 |
5.3.3 帕金森氏病大鼠LncRNA HOTAIR表达与PET/CT显像相关性研究 |
5.3.4 PET/CT显像对红曲霉素治疗帕金森氏病大鼠的疗效评价研究 |
5.3.5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含锗浸出液单宁沉淀法提取锗的超声强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锗的性质及应用 |
1.1.1 锗在电子工业领域的应用 |
1.1.2 锗在红外光学领域的应用 |
1.1.3 锗在光纤通讯领域的应用 |
1.1.4 锗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
1.1.5 锗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2 锗的生产现状 |
1.2.1 锗的资源分布 |
1.2.2 锗的产量 |
1.2.3 锗的提取来源 |
1.3 含锗浸出液提取锗的方法 |
1.3.1 萃取法 |
1.3.2 液膜分离法 |
1.3.3 离子交换法 |
1.3.4 沉淀分离法 |
1.4 超声波概述 |
1.4.1 超声波特点 |
1.4.2 超声波作用原理 |
1.4.3 影响超声波反应的因素 |
1.5 超声波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原料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装置 |
2.3 测定和分析方法 |
2.3.1 测定方法 |
2.3.2 分析方法 |
2.4 表征方法 |
2.4.1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 |
2.4.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4 核磁共振波谱(液体) |
第三章 单宁与锗的反应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宁耗量与沉锗率的对应关系 |
3.3 单宁与锗的反应过程研究 |
3.3.1 单宁与锗的沉积方式 |
3.3.3 单宁与锗的配位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外场强化含锗浸出液单宁沉锗的优化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含锗浸出液单宁沉锗过程的单因素实验研究 |
4.2.1 反应温度对单宁沉锗过程的影响 |
4.2.2 反应时间对单宁沉锗过程的影响 |
4.2.3 溶液pH对单宁沉锗过程的影响 |
4.3 超声波外场对单宁沉锗过程的影响 |
4.3.1 超声波功率对单宁沉锗的影响 |
4.3.2 超声波外场强化单宁沉锗工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波外场强化浸出液单宁沉淀法提取锗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声波弱化杂质金属与单宁的反应 |
5.2.1 单宁与各金属离子作用顺序的研究 |
5.2.2 单宁与浸出液中杂质金属反应的研究 |
5.3 超声波外场强化单宁沉锗机理研究 |
5.3.1 超声波降低单宁锗的絮凝作用 |
5.3.2 超声波促进单宁与锗的配位结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附录 C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研究 |
(8)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经及其对镉胁迫下金鱼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双歧杆菌概述 |
1.2 胞外多糖概述 |
1.3 微生物胞外多糖研究进展 |
1.3.1 微生物EPS的生物合成 |
1.3.2 微生物EPS的提取分离纯化 |
1.3.3 微生物EPS的结构解析 |
1.3.4 微生物EPS的吸附重金属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长双歧杆菌A17EPS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活化 |
2.2.2 全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
2.2.3 基因组注释 |
2.2.4 生物信息分析 |
2.2.5 碳水化合物表型特征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长双歧杆菌A17基因组测序及组装结果 |
2.3.2 长双歧杆菌A17基因预测及基本特征结果 |
2.3.3 长双歧杆菌A17功能数据库注释结果 |
2.3.4 长双歧杆菌A17基因组EPS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
2.3.5 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测定 |
2.4 讨论 |
第三章 EPS提取分离、纯化以及结构表征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溶液配制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株的活化及扩大培养 |
3.2.2 长双歧杆菌A17粗品胞外多糖的提取 |
3.2.3 长双歧杆菌A17粗品EPS的纯化 |
3.2.4 长双歧杆菌A17EPS的纯度分析 |
3.2.5 红外光谱扫描 |
3.2.6 离子色谱测定单糖组成 |
3.2.7 甲基化分析 |
3.2.8 核磁共振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长双歧杆菌A17粗品胞外多糖的提取 |
3.3.2 长双歧杆菌A17粗品胞外多糖纯化结果 |
3.3.3 A17-EPS的纯度分析 |
3.3.4 A17-EPS红外光谱扫描结果 |
3.3.5 A17-EPS单糖组成分析 |
3.3.6 A17-EPS甲基化产物GC-MS分析 |
3.3.7 A17-EPS NMR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A17-EPS对镉胁迫下金鱼的保护作用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溶液配制 |
4.1.4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A17-EPS对 Cd~(2+)、Cu~(2+)和Pb~(2+)的吸附效果分析 |
4.2.2 测定不同浓度Cd~(2+)对金鱼的死亡效应 |
4.2.3 A17-EPS对镉胁迫下金鱼红细胞核影响 |
4.2.4 A17-EPS对镉胁迫下金鱼肠道消化酶影响 |
4.2.5 A17-EPS对镉胁迫下金鱼肌肉含镉量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A17-EPS对 Cd~(2+)、Cu~(2+)和Pb~(2+)的吸附效果分析 |
4.3.2 测定不同浓度Cd~(2+)对金鱼的死亡效应结果 |
4.3.3 A17-EPS对镉胁迫下金鱼红细胞核异常结果 |
4.3.4 A17-EPS对镉胁迫下金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变化结果 |
4.3.5 A17-EPS对镉胁迫下金鱼肌肉含镉量的变化结果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黄素依赖的单加氧酶AsFMO1与非血红素单铁酶OvoA的结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结构生物学简介 |
1.2 蛋白质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法简介 |
1.3 蛋白质晶体学实验的流程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章 黄素依赖的单加氧酶As FMO1的结构测定 |
2.1 As FMO1的研究背景简介 |
2.1.1 蒜氨酸生物合成的简介 |
2.1.2 As FMO1的研究背景简介 |
2.1.3 已有研究进展 |
2.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As FMO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
2.2.1 As FMO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2.2 As FMO1在大肠杆菌中的纯化 |
2.2.3 小结 |
2.3 As FMO1的结晶实验 |
2.3.1 冷冻保护剂的选择和蛋白质晶体的保存 |
2.4 As FMO1的结构解析 |
2.5 As FMO1的结构分析 |
2.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非血红素单铁酶Ovo A的结构测定 |
3.1 非血红素单铁酶Ovo A研究概况 |
3.1.1 研究背景简介 |
3.1.2 已有研究进展 |
3.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Ovo A的结构预测结果分析 |
3.3 Ovo 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
3.3.1 OvoA1708 蛋白的纯化 |
3.3.2 OvoA1475 蛋白的纯化 |
3.3.3 OvoA466708 蛋白的纯化 |
3.3.4 小结 |
3.4 Ovo A的晶体培养 |
3.5 Ovo A的结晶实验结果 |
3.6 Ovo A的结晶实验与衍射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7 OvoA466708 的结构解析 |
3.8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附录 |
附录A 引物 |
附录B 实验材料与方法 |
B.1 实验仪器 |
B.2 实验材料 |
B.3 实验方法 |
附录C Abbreviation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亚油酸甲酯标准样品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1.2 粗品花椒籽仁油的皂化与甲酯化 |
1.3 ML的分离纯化 |
1.3.1 硝酸银-硅胶柱色谱分离 |
1.3.2 ML的HPLC纯化精制 |
1.3.3 ML精制品的HPLC分析 |
1.4 样品分装、均匀性与稳定性实验及定值分析 |
1.4.1 气相色谱条件 |
1.4.2 样品溶液配制及气相色谱检测 |
2 结果 |
2.1 结构确证 |
2.2 均匀性 |
2.3 稳定性 |
2.4 定值结果及其不确定度评定 |
2.4.1 定值结果 |
2.4.2 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3 讨论 |
四、国产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若干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 胡亮亮.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山西临汾产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动态及品质的研究[D]. 高瑾. 扬州大学, 2021(08)
- [3]咪唑型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促进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孙鑫. 江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D]. 刘洪林. 西南大学, 2021(01)
- [5]1.5T新生儿自屏蔽磁共振超导磁体研究[D]. 刘振友. 山东大学, 2021(11)
- [6]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化学合成、放射性标记及在帕金森氏病的应用[D]. 林秋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7]含锗浸出液单宁沉淀法提取锗的超声强化技术研究[D]. 杨芳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经及其对镉胁迫下金鱼的保护作用[D]. 王英. 内蒙古大学, 2020(05)
- [9]黄素依赖的单加氧酶AsFMO1与非血红素单铁酶OvoA的结构测定[D]. 高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10]亚油酸甲酯标准样品的研制[J]. 张怡评,陈伟珠,晋文慧,杨婷,方华,陈晖,陈雅鑫,洪专.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