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物流业与WTO(论文文献综述)
念其武[1](2013)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的中国物流业政策分析》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全球与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但是,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没有明显产业界面的复合产业,很难形成一个合理完善的产业政策。文章从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成果和视野出发,用系统论和"政治制度"模型来解释物流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深入了解全球化经济环境对物流业政策产生影响的机理、规律。由此得出合理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是不存在的,物流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当前政治系统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响应并源源不断产出政策的过程。
姜海燕,侯淑霞[2](2012)在《中国物流业吸引F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1997—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运用1997-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中国物流业吸引FDI的影响因素。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中国物流业FDI和市场规模、服务业开放水平、制造业数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劳动力成本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建模后发现,制造业数量和劳动力成本水平是中国物流业FDI流入的重要影响因素。
陈彬[3](2008)在《WTO体制对我国物流法律制度发展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对WTO有关物流法律制度的规定从货物贸易法律制度、物流组织法律制度、物流行为法律制度、物流经济调控法律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入世议定书及我国物流法律制度对WTO相关规定的吸收、采纳,对我国现行物流法律制度在WTO体制下的不相符之处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全面讨论了WTO体制对我国物流法律制度发展的影响。
汤葱林[4](2007)在《国内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资源整合浅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目前的物流企业呈现规模小、数量多、极度分散及竞争混乱的局面。随着中国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跨国公司的介入,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中国物流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中小型物流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本文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度,阐述了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研究资源基础理论在中小型物流企业资源整合中的应用。
谢晓燕[5](2006)在《物流业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入世后我国物流业发展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物流服务已成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如今,伴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运输业的一个主流趋势。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向纵深发展,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已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并日益深刻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但物流理论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因此通过对物流理论、应用方面的总结研究,可以充分发挥作为"第三方利润源泉"的作用,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就业拉动点以及与世界接轨的着力点。
谷永芬,张跃[6](2006)在《WTO后过渡期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趋势》文中研究指明随着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政府需要按入世谈判的承诺,逐步对外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市场。作为服务业分支的物流业必将面临国外先进物流企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快速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壮大,与世界接轨。如何应用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提高我国物流业服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深入探讨了后过渡期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趋势,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金春梅[7](2006)在《APL物流国际化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物流理论和物流概念以来,政府和企业都逐渐意识到发展物流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开始重视物流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物流刚刚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总体上说,我国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加入WTO以来,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物流企业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兴起与发展,一些国际化的物流企业也开始进军中国物流市场,他们在慢慢适应中国物流环境、给中国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这些物流企业所带来的物流理念,以及他们所采取的物流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物流业以及中国物流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对深化我国物流业的改革、物流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从APL物流的实际情况出发,简述了APL物流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APL物流所从事的核心物流活动和其在中国所采取的成功物流模式,并结合APL物流成功经验,提出了中国物流业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付娜[8](2006)在《新贸易环境下国际物流的发展及中国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贸易舞台上,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深入渗透,国际贸易环境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国际物流必须迎合新环境所提出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在国际上,物流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产业,被誉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来源”。国际物流是物流领域在地域上的延伸和扩展,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它在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刚加入世贸组织的大国来说,搞好国际物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物流的含义、发展历程、系统构成及其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分析了国际贸易所面临的新的经济环境以及其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后,概括了国际物流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刚刚加入WTO的具体情况,论述了加入WTO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对外物流的新要求,阐述了我国物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我国国际物流面临的挑战,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我国国际物流的政策建议。
余永权[9](2006)在《发展中的我国物流业及其投资机会》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开放程度持续加大,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全球化影响日渐明显,迎来了我国物流业蓬勃发展的新契机。物流服务和相关行业日益成为投资市场和企业界为提高竞争力所关注的新热点。我国的物流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加入WTO后面临着外资物流服务提供商强有力的竞争,同时内部也存在许多问题的困扰,如缺乏规模经营、架构不合理、信息沟通障碍、人力资源匮乏等等。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的开放政策、廉价劳动力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物流企业涌入我国,对我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竞争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的环境下,传统的自营物流的运作模式已经无法进一步满足企业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因此,加快我国物流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促进了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也引起了众多资本投资对这个领域的极大兴趣。本论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在加入WTO之后的发展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对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优势、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内容作了阐述和评价。本研究的重点是,基于广泛收集和认真选择的、具有高可信度的资料信息,利用PEST、SWOT和Porter竞争五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我国物流业进行战略分析,发现我国物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物流业之间的差距及其原因、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所面临的挑战、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及发展机遇,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应对策略。本论文还分析了我国当前物流业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给出了规避投资风险的策略性建议,以期为在物流领域的投资行为讨论贡献一点想法。
马天山[10](2005)在《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经验,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 比较论述了国内外对物流概念的认识及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出了物流概念的实质;分析了物流复兴的原因和条件;对物流与流通和商流的关系、物流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关系、物流与交通运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述了全球化物流的动力、全球化物流的壁垒以及物流全球性的挑战;指出了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及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在系统地分析、总结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物流业系统层次构成及物流业发展的阶段性、基础设施发展的超前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物流管理发展的相对滞后性等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发展潜力,指出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在分析和比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运输与物流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提出了以下建议:政府物流决策机构设置的一体化;重视政府的规划与指导作用;适时调整产业政策更新观念;实现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注意解决运输与物流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正确认识物流社会化与物流企业规模;注意解决运输合理化问题,降低运输成本;我国的物流发展应抓住时机,大胆举措;尽快研究和制定我国物流战略等。 在论述了物流战略的概念、特征及物流战略的层次结构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环境,提出了我国物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以及今后一定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战略。 根据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物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战略措施。
二、我国物流业与WT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物流业与WTO(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物流业吸引F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1997—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3、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1 变量的选取 |
3.2 数据来源 |
4、模型建立 |
4.1 单位根检验 |
4.2 协整检验 |
4.3 模型的建立 |
4.4 结论 |
5、政策建议 |
5.1 积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
5.2 充分发挥物流产业的就业效应 |
5.3 我国物流企业必须找准定位,加快发展 |
(3)WTO体制对我国物流法律制度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WTO体制下物流法律框架 |
(一) WTO体制下有关货物贸易的法律制度 |
(二) WTO体制下的物流组织法律制度 |
1.《服务贸易总协定》 (以下简称GATS) 的有关规定。 |
2. 运输行业的具体协定。 |
(三) WTO体制下的物流行为法律制度 |
(四) WTO体制下的物流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
(五) WTO体制下的物流救济法律制度 |
二、WTO体制下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发展 |
(一) 货物贸易的法律制度 |
(二) 物流组织法律制度 |
(三) 物流行为法律制度 |
(四) 物流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
(五) 物流争议救济法律制度 |
三、WTO体制下我国物流法律制度中的问题及完善 |
(一) 在物流组织法律制度方面, 还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的思想, 计划经济的影响尚未消除, 行政干预的色彩过重, 与WTO简化贸易程序的要求不符, 不利于物流业的国际化 |
(二) 无论在物流行为法律制度还是物流组织法律制度中, 现行的物流法律规范都严重违背WTO有关透明度原则的要求 |
(三) 我国物流行为法律制度和物流经济调控法律制度中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倾向, 无论是在外资准入阶段还是营运阶段, 都存在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不相符之处 |
四、我国物流业如何应对WTO体制获得进一步发展 |
(4)国内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资源整合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现状 |
1、挑战。 |
2、机遇。 |
(1)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企业的物流外包认识的提高, 都将成为第三方物流业稳定市场需求的保证。 |
(2) 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制造中心, 原料采购、产成品配送将外包给合作伙伴。 |
(3) 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接轨, 将加快我国物流业的产业进程, 优化我国物流业的产业发展环境。 |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 |
1、资源整合的内容。 |
(1) 客户资源整合。 |
(1) 服务———物流企业的产品。 |
(2) 客户———物流企业的重要资产。 |
(2) 能力资源整合。 |
(3) 信息资源整合。 |
2、中小型物流企业有效运作资源整合。 |
(1) 资源配置的动态原则, 杠杆性利用。 |
(2) 有效整合信息资源。 |
(3) 建立物流战略联盟。 |
(5)物流业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入世后我国物流业发展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 物流业的概念、内涵 |
(一) 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 |
(二) 物流的内涵诠释 |
二 国内外物流业研究与应用综述 |
(一) 国外关于物流业研究与应用情况 |
(二) 国内关于物流业研究与应用情况 |
三 加入WTO后我国物流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 |
(一) 入世后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 入世后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2 入世后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二) 入世后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
1 强化物流业知识学习, 转变工商企业观念 |
2 完善物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建设, 规范物流产业发展秩序 |
3 建设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
4 多层次、多方位提高物流业的基础研究水平 |
(6)WTO后过渡期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WTO后过渡期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
(一)对现代物流理念的影响 |
(二)对物流需求的影响 |
1. 销售商品的标准化趋势。 |
2. 物流服务需求的多功能化。 |
(三)对现代物流系统结构的影响 |
(四)对物流环节的影响 |
(五)对物流企业竞争状态的影响 |
二、电子商务模式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对物流理论认识不足 |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管理体制滞后 |
1. 在物质层面,交通运输、电信基础设施落后。 |
2. 在体制上,政出多门现象严重。 |
(三)物流业发展所处的制度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
(四)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
(五)IT专业人才匮乏 |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对策 |
(一)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管理者,应积极组织策划和实施加快发展物流业这一浩大的社会工程。 |
1. 帮助企业提高认识,明确现代物流的作用与目标 |
2. 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改革物资管理体制 |
3. 健全法制,提高透明度,推进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
(二)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
1. 建设适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统 |
2. 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物流装备和提高管理水平 |
3. 重视对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 |
(7)APL物流国际化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必要性 |
第2章 APL物流(中国)概述 |
2.1 APL物流简介 |
2.2 APL物流的主要服务内容 |
2.3 APL物流在中国的竞争优势 |
2.4 APL物流在中国的战略伙伴 |
第3章 APL物流在中国发展的分析 |
3.1 APL物流进入中国 |
3.1.1 APL物流进入中国的背景 |
3.1.2 APL物流进入中国的形式 |
3.2 APL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3.3 APL物流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分析 |
3.4 APL物流在中国发展的特点分析 |
3.4.1 服务范围优化 |
3.4.2 APL物流的服务范围优化模型 |
第4章 APL物流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启示 |
4.1 我国物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1 我国物流业现状分析 |
4.1.2 中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
4.2 中国物流企业与世界领先水平物流企业的差距 |
4.3 APL物流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
4.3.1 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服务是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备条件 |
4.3.2 与本土企业合作是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途径之一 |
4.4 APL物流在中国的成功运作对我国物流业的几点启示 |
4.5 中国物流业今后发展方向 |
第5章 中国物流走向国际化的建议 |
5.1 联合外资企业 |
5.2 依托国内大型的跨国船公司 |
5.3 企业收购 |
5.4 大力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8)新贸易环境下国际物流的发展及中国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国际物流概述 |
(一) 国际物流的含义 |
(二) 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 |
(三) 国际物流的系统组成 |
(四) 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
二、新贸易环境下国际物流的发展 |
(一) 国际贸易面临着新的国际经济环境 |
(二) 新贸易环境对国际物流的影响 |
(三) 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
三、我国国际物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加入WTO 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
(二) 加入WTO 对我国国际物流的新要求 |
(三) 我国国际物流业面临的机遇 |
(四) 我国国际物流业面临的挑战 |
四、发展我国国际物流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强政府对物流行业的宏观指导和调控 |
(二) 国际物流企业的应对策略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9)发展中的我国物流业及其投资机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标 |
1.2 数据收集和方法论 |
1.3 选择课题的动机 |
1.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相关文献述评 |
2.1 物流的定义 |
2.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2.3 WTO 与对外开放 |
2.4 第三方物流(3PL) |
2.5 第四方物流(4PL) |
第三章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
3.1 物流产业在我国的兴起及物流产业市场规模 |
3.2 我国物流业的进展和发展现状 |
3.3 我国物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3PL) |
4.1 第三方物流的起源、概念、经济本质和优势 |
4.2 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4.3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第三方物流的瓶颈 |
第五章 第四方物流(4PL) |
5.1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
5.2 第四方物流的功能和优势 |
5.3 第四方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 |
5.4 我国的物流中心和第四方物流 |
5.5 我国第四方物流的现状 |
第六章 对我国物流业的战略分析 |
6.1 对我国物流业的PEST 分析 |
6.2 对我国物流业的SWOT 分析 |
6.3 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分析我国物流业 |
第七章 讨论和建议 |
7.1 加快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应对策略 |
7.2 国内物流行业的投资机会 |
7.3 物流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
7.4 物流行业投资风险应对策略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 |
2.1 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
2.1.1 关于物流概念的认识 |
2.1.2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2.1.3 物流业的概念及其组成 |
2.1.4 物流的复兴 |
2.1.5 物流的发展过程 |
2.2 物流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
2.2.1 物流与流通、商流的关系 |
2.2.2 物流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
2.2.3 物流与运输的关系 |
2.3 物流的全球化 |
2.3.1 全球化物流的动力 |
2.3.2 全球物流壁垒 |
2.3.3 全球性挑战 |
2.4 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
2.4.1 现代物流的特征 |
2.4.2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
3.1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
3.1.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发展 |
3.1.2 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
3.1.3 物流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
3.1.4 物流需求不断增加,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 |
3.1.5 物流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
3.1.6 物流仓储业快速发展 |
3.1.7 企业物流致力于物流合理化 |
3.2 我国物流业系统层次构成及发展的特点 |
3.2.1 物流系统层次的构成 |
3.2.2 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
3.3 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整体物流发展战略 |
3.3.2 物流需求不断扩大,物流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 |
3.3.3 社会物流总成本偏高,物流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
3.3.4 企业经营方式落后,物流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3.3.5 物流基础设施尚待进一步完善 |
3.3.6 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
3.3.7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物流发展 |
3.3.8 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 |
3.4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
3.4.1 我国物流业发展潜力分析 |
3.4.2 国民经济发展呼唤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
3.4.3 加入WTO将促使物流企业走向成熟 |
3.4.4 北京奥运会为物流发展提供机遇 |
3.4.5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物流业的发展 |
第四章 国外发达国家运输与物流发展战略借鉴 |
4.1 美国运输部2000~2005年发展战略 |
4.1.1 价值取向 |
4.1.2 发展战略要点 |
4.2 英国2000~2010交通运输发展战略 |
4.2.1 英国运输新政 |
4.2.2 英国的运输战略 |
4.3 21世纪初澳大利亚运输与物流发展战略 |
4.3.1 澳联邦运输部的任务 |
4.3.2 运输与物流的主要战略 |
4.3.3 物流业行动议程 |
4.3.4 澳大利亚综合物流网络 |
4.4 日本的物流发展及其发展战略 |
4.4.1 物流的变革 |
4.4.2 物流发展战略 |
4.5 国外发达国家物流发展战略的特点 |
4.5.1 政府在物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4.5.2 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 |
4.5.3 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
4.6 经验的总结及其借鉴意义 |
4.6.1 政府决策机构设置的一体化 |
4.6.2 重视政府的规划与指导作用 |
4.6.3 适时调整产业政策 |
4.6.4 更新观念,实现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转变 |
4.6.5 注意解决运输与物流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
4.6.6 正确认识物流社会化与物流企业规模 |
4.6.7 注意解决运输合理化问题,降低运输成本 |
4.6.8 我国的物流发展应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
4.6.9 尽快研究和制定我国物流战略 |
第五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构想 |
5.1 物流战略概念及层次结构 |
5.1.1 物流战略的概念及特征 |
5.1.2 物流战略的层次结构 |
5.2 物流环境的SWOT分析 |
5.2.1 SWOT分析概述 |
5.2.2 我国物流业环境的SWOT分析 |
5.3 我国物流业的使命及战略目标 |
5.3.1 物流业的使命 |
5.3.2 物流业战略目标 |
5.4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战略 |
5.4.1 一体化物流战略 |
5.4.2 绿色物流战略 |
5.4.3 国际化物流战略 |
5.4.4 供应链一体化战略 |
5.4.5 电子商务物流战略 |
5.4.6 企业物流战略 |
第六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措施 |
6.1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物流一元化管理 |
6.1.1 尽快建立一元化的物流管理体制 |
6.1.2 明确政府管理职能,强化物流行政管理 |
6.1.3 探索企业物流管理组织形式 |
6.2 研究制定物流产业政策,确保物流业健康发展 |
6.2.1 建立统一的现代物流体系方面的政策 |
6.2.2 打破地区与部门封锁,创造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的政策 |
6.2.3 大力推进物流技术进步方面的政策 |
6.2.4 进一步扩大物流业的对外开放方面的政策 |
6.2.5 鼓励物流发展制度创新方面的政策 |
6.2.6 实现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市场化方面的政策 |
6.3 建立和完善物流市场法规体系,加强物流市场调控 |
6.3.1 加快立法适应物流市场发展的需要 |
6.3.2 以法律保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
6.3.3 了解WTO的有关规则,争取有利的发展条件 |
6.3.4 在WTO机制和框架下寻求合理司法保护 |
6.3.5 及时制定和调整、修改有关物流法规 |
6.4 加快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促进物流的标准化、规范化 |
6.4.1 物流大系统配合性、统一性标准 |
6.4.2 物流分系统技术标准 |
6.4.3 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 |
6.5 推动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发展,积极培育物流市场 |
6.5.1 引导企业构建一体化物流战略 |
6.5.2 推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
6.5.3 鼓励企业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 |
6.5.4 促进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
6.6 大力推进物流技术进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 |
6.6.1 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
6.6.2 推动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
6.6.3 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
6.6.4 建立物流统计信息系统 |
6.7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
6.7.1 合理规划、科学引导 |
6.7.2 抓好中心物流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
6.7.3 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 |
6.7.4 解放思想,开拓筹集资金的新渠道 |
6.8 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培养物流人才 |
6.8.1 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 |
6.8.2 注重物流知识普及与舆论导向 |
6.8.3 实施物流人才培养工程战略 |
6.8.4 加强物流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物流业与WTO(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化经济环境下的中国物流业政策分析[J]. 念其武.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15)
- [2]中国物流业吸引F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1997—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J]. 姜海燕,侯淑霞. 科学与管理, 2012(01)
- [3]WTO体制对我国物流法律制度发展的影响[J]. 陈彬. 国际经贸探索, 2008(04)
- [4]国内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资源整合浅析[J]. 汤葱林. 企业家天地, 2007(09)
- [5]物流业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入世后我国物流业发展应对措施[J]. 谢晓燕. 时代经贸, 2006(S4)
- [6]WTO后过渡期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趋势[J]. 谷永芬,张跃.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6(12)
- [7]APL物流国际化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启示[D]. 金春梅. 大连海事大学, 2006(01)
- [8]新贸易环境下国际物流的发展及中国的对策研究[D]. 付娜. 吉林大学, 2006(11)
- [9]发展中的我国物流业及其投资机会[D]. 余永权. 厦门大学, 2006(01)
- [10]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 马天山. 长安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