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 HBsAg 阳性患者中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仅在 HBsAg 阳性患者中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一、仅HBsAg阳性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测定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波,肖丽,李阳,徐洪涛,咸建春[1](2021)在《下调ALT正常值上限有利于识别国内存在肝组织学显着改变的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肝组织病理角度初步探讨下调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值上限对国内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肝病科并完成肝活检的123例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以2018版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指南建议的ALT正常值上限(男35 U/L, 女25 U/L)为截断值, 将患者分为正常值高位组(HNALT, ALT处于AASLD与国内标准之间)和正常值低位组(LNALT, ALT低于AASLD指南设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肝组织学显着改变(G/S≥2)的差异,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存在G/S≥2的危险因素。结果 123例患者中68例(55.3%)存在肝组织学显着病变。LNALT组83例患者, G≥2、S≥2以及G/S≥2的患者分别为35(42.2%)、26(31.3%)和39例(47.0%), HNALT组40例患分别为27 (67.5%)、21 (52.5%)和29例(72.5%),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28、5.126和7.107, 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 ALT处于正常值高位(χ2=7.107)、白蛋白水平(t=2.248)、谷氨酰基转移酶(Z=-2.885)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t=-3.152)是影响患者肝组织学发生显着改变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ALT处于正常值高位(OR=3.492, 95%CI 1.369~8.907)和国际标准化比值(OR=1.529, 95%CI 1.054~2.218)是患者发生肝组织学显着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下调ALT正常值上限将有利于识别潜在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建议对ALT处于正常值高位的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或无创肝纤维化检查, 以评估肝组织学病变情况, 必要时予以治疗。

王婧雯[2](2021)在《MDM2启动子甲基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中IFNAR启动子甲基化对MDM2表达的影响及与氧化应激关系研究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的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至少有2.57亿人有慢性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会对肝脏造成损伤,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导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因此对CHB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治疗CHB的一线药物。Ⅰ型IFN与细胞膜表面的Ⅰ型干扰素受体(type Ⅰ interferon receptor,IFNAR)的亚基IFNAR1和IFNAR2结合,形成异二聚体配体受体复合物,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JAK/STAT1)信号通路,产生抗病毒蛋白发挥抗病毒作用。Ⅰ型IFN还可以通过STAT1使MDM2转录下调来诱导p53蛋白的稳定以发挥抗病毒的作用。STAT1既是Ⅰ型IFN信号转导所必需的,同时也可以负调控鼠双微体2(mouse double minute-2,MDM2),p53的降解和反式激活受到MDM2调控,抑制了 p53的表达作用。JAK/STAT1途径激活后,STAT1表达升高抑制了 MDM2的表达,p53表达增加增强了 Ⅰ型IFN抗病毒信号并促进HBV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抑制HBV在细胞中的复制,发挥p53的先天抗病毒免疫作用。表观遗传学中有一类是DNA甲基化,是一种对DNA的化学修饰。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转移酶作用下获得甲基基团,进而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影响基因表达。氧化应激是机体氧化状态和抗氧化状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更倾向于氧化状态。有研究指出氧化应激会引起表观遗传学改变,这可能与CHB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现在尚未有关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IFNAR和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研究目的1.明确 CHB 患者和健康志愿者(healthy controls,HCs)PBMCs 中 IFNAR和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2.明确CHB患者和HCs的PBMCs中IFNAR mRNA和MDM2 mRNA表达水平。3.研究CHB患者PBMCs中的INFAR启动子甲基化对MDM2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4.研究CHB患者PBMCs中的IFNAR启动子甲基化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9例研究对象,其中CHB患者148例,HCs 21例,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入组。CHB的纳入标准按照 2009 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发布的《乙型肝炎指南》,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时间至少6个月。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被用来检测 PBMCs 中IFNAR和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 IFNAR mRNA 及 MDM2 mRNA 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统计分析采用 SPSS 22.0 软件(SPSS,Chicago,IL,USA)和 GraphPad Prism 5.0 软件(San Diego,CA,USA)。连续变量的组间差异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使用卡方检验来比较分类变量的组间差异。变量间的相关性使用的是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研究结果1.CHB患者PBMCs中的IFNAR启动子甲基化的频率明显低于HCs(IFNAR1:p=0.030;IFNAR2:p<0.001)。CHB 患者 PBMCs 中 MDM2 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与HCs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CHB患者PBMCs中IFNAR mRNA表达量相较于HCs明显升高(IFNAR1:p=0.031;IFNAR2:p=0.027)。CHB 患者 PBMCs 中 MDM2 mRNA 表达量与HCs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CHB患者中IFNAR启动子甲基化组IFNAR mRNA表达量相较于非甲基化组明显降低(IFNAR1:p=0.023;IFNAR2:p=0.044)。4.CHB患者中存在IFANR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其MDM2 mRNA相对表达量是明显高于IFNAR启动子非甲基化组中患者的相对表达量(IFNAR1:p=0.001,IFNAR2:p=0.008)。5.CHB患者血浆中的MDA是明显高于HCs,而GSH是低于HCs(MDA:p<0.001;GSH:p<0.001)。在CHB患者中IFNAR启动子甲基化组的MDA是明显高于非甲基化组(IFNAR1:p=0.018;IFNAR2:p=0.041),GSH则是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的(IFNAR1:p=0.030;IFNAR2:p=0.029)。研究结论1.CHB患者PBMCs中IFNAR启动子是存在甲基化异常的,同时IFNAR启动子甲基化的频率是低于HCs。CHB患者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的水平与HCs相比是没有差异的。2.CHB患者PBMCs中的IFNAR发生甲基化后,导致IFNA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并伴有MDM2 mRNA表达量升高,提示IFNAR甲基化可能影响MDM2 mRNA的表达,两者可能共同影响Ⅰ型IFN抗病毒的效果。3.CHB患者PBMCs中的IFNAR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与氧化应激有关系的,这或许为CHB中氧化应激诱导的表观遗传调控提供了新见解。第二部分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PBMCs中的MDM2启动子甲基化的诊断价值研究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中大约有90%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在癌症的发病率中排第五位,在癌症死亡率中排第三位。在中国每年因肝癌死亡的约有38.3万人,约占到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5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酒精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是导致HCC发生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乙肝相关HCC最为常见。虽然现在的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诊断水平得以提高、影像学检查手段更加完善,但由于HCC通常起病隐匿,发现时一般已处于中晚期,而手术切除和肝移植适用于治疗早期发现的HCC,大部分HCC患者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最常用于诊断HCC的标志物,但是大约40%的HCC患者血清中AFP的水平并不升高,因此寻找更加灵敏且无创的生物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DNA甲基化,虽然DNA的序列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可遗传的。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非常重要,同时也会对细胞产生不良后果。DNA甲基化包括DNA高甲基化和DNA低甲基化,两者都是常见的表观遗传学特征。目前关于DNA低甲基化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很少有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DNA低甲基化是指与“正常”甲基化水平相比有所降低,如和正常细胞或者组织进行比较,与基因表达的增加有关。DNA低甲基化在肿瘤中较为常见,如肝癌、胃癌、结肠癌和肺癌等。基因的低甲基化可作为诊断肿瘤的生物标志物。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可以对p53肿瘤抑制因子进行负调控,可以泛素化降解p53,也可以结合p53的转录激活域以调节p53的表达。通常情况下,MDM2与p53之间存在可以自我调节的负反馈回路,以确保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然而,在肿瘤中该负反馈环通常被破坏。尤其是MDM2的过表达与多种肿瘤有关,如肉瘤、肝癌和胃癌。无论p53处于何种状态,过表达的癌蛋白MDM2不仅与p53结合并负调控p53,而且还有助于HCC的发生和进展。但是目前关于乙肝相关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 MDM2 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及诊断价值尚未有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乙肝相关HCC患者PBMCs中的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及对乙肝相关HCC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的患者,包括100例乙肝HCC患者,31例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以及37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入组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乙肝相关HCC根据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发表的并且在2010年更新的《肝细胞癌临床指南》进行筛选,并且要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于6个月。LC患者的入组条件根据《2015年日本胃肠病学会肝硬化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AASLD中《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更新:AASLD 2018乙型肝炎指南》作为CHB患者的筛选标准。通过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 MDM2 mRNA 的 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9.0 软件(SPSS,Chicago,IL,USA)、GraphPad Prism 6.0 软件(San Diego,CA,USA)和 MedCalc 软件(MedCalc,Ostend,Belgium)。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者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连续变量的组间差异。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分类变量之间的组间差异。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危险因素。MDM2 mRNA相对表达量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显着性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来评估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血清AFP水平联合应用对于提高乙肝相关HCC诊断的价值。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CHB患者中,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的频率为72.97%(27/37),在LC患者中的为64.52%(20/31),在乙肝相关HCC患者中的为30.00%(30/100)。发现,乙肝相关HCC患者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低于CHB(p=0.000)和LC(p=0.001)患者。MDM2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在CHB和LC患者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p>0.05)。2.在乙肝相关HCC患者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的状态是与远处转移(p=0.040)、TNM 分期(p=0.035)及 BCLC 分期(p=0.044)有明显相关,而与性别、年龄、AFP、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数量、肿瘤大小之间无相关性(p>0.05)。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临床病理特征均不是MDM2启动子甲基化的危险因素(p>0.05)。3.乙肝相关HCC患者PBMCs中MDM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LC(p=0.010)和 CHB(p=0.003)患者,CHB 和 LC 患者之间 MDM2 mRNA 相对表达水平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p>0.05)。乙肝相关HCC患者MDM2启动子甲基化组的MDM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p=0.024)。4.乙肝相关HCC患者PBMCs中的MDM2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是与HBV DNA(p=0.009)、谷丙转氨酶(p=0.016)、谷草转氨酶(p=0.024)有显着相关性的,但是与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没有相关性(p>0.05)。5.区分乙肝相关HCC和CHB患者时,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血清中的AFP水平,当二者联合诊断时的灵敏度是89.00%,ROC曲线下面积是0.756;血清AFP的诊断灵敏度是52.00%,ROC曲线下面积是0.639;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诊断灵敏度是70.00%,ROC曲线下面积是0.715。区分乙肝相关HCC与LC患者时,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血清中的AFP水平,当二者联合诊断时的灵敏度是89.00%,ROC曲线下面积是0.735;血清AFP的诊断灵敏度是52.00%,ROC曲线下面积是0.634;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诊断灵敏度是70.00%,ROC曲线下面积是0.673。可见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血清AFP水平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对乙肝相关HCC的诊断效率。研究结论乙肝相关HCC患者PMBCs中MDM2启动子低甲基化,并且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血清AFP水平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对乙肝相关HCC的诊断效率。第三部分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PBMCs中的MDM2启动子甲基化与氧化应激关系研究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原发性肝癌。HCC的病因包括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饮酒、代谢性肝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中国,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导致的乙肝相关HCC更为普遍。DNA低甲基化会导致癌基因的激活,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作为癌基因,在乙肝相关HCC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存在MDM2启动子低甲基化且MDM2表达量升高,但是导致MDM2启动子低甲基化的原因并不清楚。许多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会导致基因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其中就包括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氧化应激是机体氧化和抗氧化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更倾向于氧化。通过对血浆中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的定量检测及检测相关代谢产物的代谢组学来评估氧化应激。代谢组学被定义为“对内源性代谢物的详尽分析”,已经在寻找疾病生物标志物、探讨癌症发生发展机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代谢组学作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补充,能更好的反映生物系统的病理生理状态的变化。目前关于乙肝相关HCC患者PBMCs中MDM2启动子低甲基化和氧化应激的关系尚且没有研究。研究目的1.明确乙肝相关HCC患者和健康志愿者(healthy controls,HCs)PBMCs中的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2.乙肝相关HCC患者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氧化应激的关系。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的117例乙肝相关HCC患者,和招募的26例HCs,入组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9年8月。乙肝相关HCC根据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发布的并且在2010年更新的《肝细胞癌临床指南》进行筛选,并且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于6个月。通过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MDM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 MDM2 mRNA的相对表达量。血浆中氧化参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抗氧化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9.0 软件(SPSS,Chicago,IL,USA)和 GraphPad Prism 6.0 软件(San Diego,CA,USA)。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连续变量的组间差异。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分类变量之间的组间差异。MDM2 mRNA相对表达量和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显着性检验。选取研究对象中的36例乙肝相关HCC患者和11例HCs,通过超高液相色谱-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HPLC-MS)检测血浆中代谢物改变。代谢组学得到的数据通过SIMCA软件(V16.0.2,Umea,Sweden)进行处理,分别获得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差异代谢物的筛选标准为OPLS-DA模型第一主成分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1,p<0.05,组间物质定量比值(fold change)>2 或<0.5。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乙肝相关HCC患者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的频率是明显低于HCs(p<0.001)。对于乙肝相关HCC患者,MDM2启动子甲基化的状态是与TNM分期相关的(p=0.037),但与性别、年龄、AFP、肿瘤数量、肿瘤大小、血管之间无明显相关性。2.在乙肝相关HCC患者中MDM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HCs(p<0.001)。通过分析发现,乙肝相关HCC患者MDM2 mRNA水平与HBV DNA(p=0.017)和 ALT(p=0.018)以及 AST(p=0.034)表现为正相关,但与 TBIL(p=0.072)、ALB(p=0.596)和PT(p=0.762)没有相关性。并且,在乙肝相关HCC患者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组的MDM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p=0.027)。3.乙肝相关HCC患者血浆中氧化剂MDA水平明显高于HCs(p<0.001),抗氧化剂SOD和GSH水平明显低于HCs(SOD:p=0.009;GSH:p=0.040)。同时,在乙肝相关HCC患者中,MDM2启动子非甲基化组氧化剂MDA水平明显高于甲基化组(p=0.027),而抗氧化剂SOD和GSH水平低于甲基化组(SOD:p<0.001;GSH:p=0.017)。4.乙肝相关HCC患者血浆中代谢物的改变和HCs存在显着差异,差异代谢物共有216种。其中正离子模式中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包含了 144种,上调的差异代谢物包含了 88种,下调的差异代谢物包含了 56种;负离子模式中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包含了 72种,上调的差异代谢物包含了 51种,下调的差异代谢物包含了 21种。这些差异代谢物分别属于氨基酸,胆汁酸,脂肪酸类,磷脂,糖类,有机酸类和有机杂环化合物及其他类化合物。5.乙肝相关HCC患者MDM2启动子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的差异代谢物是有明显区别的,差异代谢物包含了 81种。正离子模式包含有52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升高的差异代谢物有33种,降低的差异代谢物有19种;负离子模式中包含有2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升高的差异代谢物有19种,降低的差异代谢物有10种。这些差异代谢物分别属于氨基酸,脂肪酸类,磷脂,胆汁酸,有机酸和其他类化合物。并且我们发现,在MDM2启动子甲基化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代谢物消退素D1、亮氨酸等明显高于MDM2启动子非甲基化组(p<0.05),同时可以提供甲基的S-腺苷甲硫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甲基化组(p=0.029),而与氧化损伤有关的代谢物吲哚硫酸盐、硫酸对甲酚等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p<0.05)。6.乙肝相关HCC患者和HCs血浆差异代谢物相比,发现主要涉及到了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精氨酸和鸟氨酸的代谢、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氮代谢。乙肝相关HCC患者MDM2启动子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血浆差异代谢物相比,发现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到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的代谢、组氨酸的代谢、戊糖和葡糖醛酸的相互转化、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其中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是与乙肝相关HCC患者的MDM2启动子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差异代谢物相关性最显着的代谢通路。研究结论1.MDM2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在乙肝相关HCC患者的PBMCs中是明显低于HCs。2.乙肝相关HCC患者PBMCs中的MDM2启动子低甲基化状态与氧化应激有关,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贾佳静[3](2021)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血压水平及成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高血压疾病作为高致死性的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影响全球约14亿人口。截止至2018年,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3.20%,35-75岁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37.20%,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大量研究证据证实高血压疾病与肝脏脂肪蓄积及肝脏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清脂蛋白异常密切相关。然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作为肝脏脂肪蓄积的最敏感指标,与高血压疾病间的关联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分别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两种研究设计方法,探讨了成年人群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及血压水平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了常见高血压危险因素对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间关联的交互作用,最后探讨了血清ALT水平下降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National Free Preconception Checkups Project,NFPCP),纳入 2016-2017 年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2907个县(区、市)参加NFPCP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健康检查过程中,采用常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根据仪器选择适用的试剂盒在340nm波长处连续监测血清样本中吸光度的下降速率,从而计算出血清ALT的活性单位;并采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其静坐状态下的上臂血压。本次研究中,将血清ALT水平分为3组。分组I包括ALT正常组(ALT≤40U/L)和ALT异常组(ALT>40U/L);分组Ⅱ包含5层,即从最低血清ALT水平(≤20 U/L)至最高水平(>80U/L)每层依次增加20U/L;分组III包括四分位数分组,即Q1:≤14 U/L、Q2:14.01-20 U/L、Q3:20.01-30 U/L 和 Q4:>30 U/L。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诊断标准,将高血压定义为 SBP≥140 mmHg和(或)DBP≥90mmH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在总人群及不同亚组人群中的关联,关联强度指标包括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血清ALT水平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的关联,估计不同血清ALT水平所对应的校正性别及年龄后血压水平的最小二乘均数(Least-squares means,LS-means)。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函数拟合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暴露反应关系。采用分层分析评估超重/肥胖、饮酒、吸烟、高血糖和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B 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对血清ALT与高血压关联的交互作用。最后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关联的稳健性。第二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开滦队列研究的数据,纳入2006年在开滦集团所属11家医院中进行健康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随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收集相关资料作为随访信息。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共进行了6次随访,形成了资料充实且完备的前瞻性队列。体检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统一品牌的试剂盒测量血清ALT水平,所有操作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采用经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座位时右侧肱动脉血压,取连续测量3次测量血压读数的均值。本次研究中,将血清ALT水平分为3组。分组Ⅰ包括ALT正常组(ALT≤40U/L)和ALT异常组(ALT>40U/L);分组Ⅱ包括血清ALT水平四分位数分组,即Q1:≤12 U/L、Q2:12.01-17 U/L、Q3:17.01-24 U/L 和 Q4:>24U/L;分组Ⅲ包含 5 层,即从正常范围内血清ALT最低水平(≤10U/L)至ALT异常(>40U/L)每层依次增加10U/L。将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5次随访过程中至少有2次定义为高血压。每次随访中高血压的定义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和(或)服用降压药物。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关联强度指标包括风险比(Hazardratio,HR)及其95%CI。考虑到多因素Cox回归可能会出现不符合等比例假设的情况,采用多因素加权Cox回归模型重新评估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在不同亚组人群中的关联,关联强度指标包括平均风险比(Averagehazardratio,AHR)及95%C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基线血清ALT水平与末次随访SBP及DBP的关联,并估算基线不同ALT水平所对应的校正性别和年龄后血压水平的LS-means。采用RCS函数拟合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采用分层分析评估基线超重/肥胖、饮酒、吸烟、高盐摄入、脂肪肝及高甘油三酯对血清ALT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交互作用。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关联的稳健性。最后分析血清ALT水平状态的改变(是否恢复正常)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21,103,790人,其中男性10,095,225(47.84%)人,女性11,008,565(52.16%)人,平均年龄为29.55岁。人群中血清ALT异常(>40 U/L)率为 11.67%,高血压(SBP≥140mmHg | DBP≥90mmHg)患病率为 4.21%。经多因素调整后,高血压的OR随血清ALT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对于ALT正常组,ALT异常组高血压的OR为1.53(95%CI:1.53-1.54);与ALT水平为0-20U/L组相比,正常范围内ALT升高(20.01-40 U/L)、ALT轻度升高(40.01-60 U/L)、ALT中度升高(60.01-80U/L)以及ALT重度升高(>80U/L)人群中高血压的 OR 分别增加了 22%、65%、76%和 90%(OR,1.22,95%CI:1.21-1.22;OR,1.65,95%CI:1.64-1.66;OR,1.76,95%CI:1.64-1.66;OR,1.90,95%CI:1.88-1.92)(P趋势性检验<0.001)。分组Ⅲ中,随血清ALT水平的升高,高血压的OR值呈线性增加趋势(P趋势性检验<0.001)。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间的关联在各亚组人群中一致。经多因素调整后,ALT水平与SBP、DBP呈正向线性相关(P<0.001,P<0.001)。相对于血清ALT正常组,ALT异常组所对应的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了 4.16 mmHg和2.63 mmHg。血清ALT水平每升高20U/L,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1.83 mmHg和1.20 mmHg。血清ALT水平每升高一个四分位数,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1.50 mmHg和1.00 mmHg。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kg/m2、饮酒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6.1 mmol/L对ALT与高血压间的关联具有协同效应(P<0.001);吸烟和HBsAg阳性对ALT与高血压间的关联具有拮抗效应(P<0.001)。第二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47,396人,其中男性35,525(74.95%)人,女性11,871(25.05%)人,平均年龄为47.69岁。人群中血清ALT异常(>40U/L)率为6.04%,平均随访时间约为9.23年,高血压(SBP≥140mmHg | DBP≥90mmHg)的累积发病率为28.05%。经多因素调整后,高血压的HR随基线血清ALT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对于ALT正常组,基线ALT异常组高血压的AHR为1.14(95%CI:1.07-1.22);分组Ⅱ中,随血清ALT水平的升高,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呈线性增加趋势(P趋势性检验<0.001)。即使血清ALT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与0-10U/L相比,基线ALT水平在 10.01-20 U/L、20.01-30 U/L、30.01-40 U/L 和>40 U/L 组中高血压的 AHR分别增加了 10%、19%、34%和 31%(AHR,1.10,95%CI:1.04-1.17;AHR,1.19,95%CI:1.12-1.27;AHR,1.34,95%CI:1.23-1.44;AHR,1.31,95%CI:1.21-1.43)(P趋势性检验<0.001)。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在各亚组人群中一致。经多因素调整后,基线ALT水平与SBP、DBP呈正向线性相关(P<0.001,P<0.001)。相对于ALT正常组,基线血清ALT异常组所对应的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了 5.20 mmHg和3.03 mmHg。血清ALT水平每升高一个四分位数所对应的SBP、DBP平均升高1.63 mmHg和0.48 mmHg。基线正常范围内血清ALT水平每升高10U/L,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2.00 mmHg 和 0.82 mmHg。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时BMI≥24 kg/m2、饮酒、脂肪肝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2.26 mmol/L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可能大于基线血清ALT异常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P<0.001);吸烟和盐摄入增加对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无加性交互作用。以基线及随访期间血清ALT水平均正常者作为参照组,基线和/或随访期间血清ALT异常者高血压的AHR均增加;相对于基线及随访期间血清ALT水平均异常者,基线血清ALT水平异常但随访期间血清ALT水平恢复正常者高血压的AHR降低了 34%,分别为 1.45(95%CI:1.27-1.65)和 1.11(95%CI:1.02-1.22)。结论血清ALT水平不仅与成人当前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相关联,还能影响其远期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同时,血清ALT水平与当前及远期的血压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多个常见危险因素对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疾病间的关联具有交互作用。此外,血清ALT水平异常的人群中,ALT水平恢复正常则能够降低其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研究结果提示,保持肝脏健康状态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皇旭,姚磊,邓泽润,董晶,郑嵘炅,鲁晓擘,张跃新,孙丽华[4](2021)在《481例低病毒载量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低病毒载量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1例低病毒载量[HBV DNA≤2 000 IU/ml(104拷贝/ml)] HBV相关肝硬化住院患者一般情况、病毒学指标、肝功能相关指标、并发症、合并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481例患者男性为主(男/女为324/157),年龄20~83(53.31±11.67)岁,汉族占71.518%;386例HBsAg阳性,391例HBeAg阳性,140例HBV DNA阳性;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为(50.59±91.25)μmol/L、(33.68±7.5)g/L、(60.66±106.95)U/L、(63.37±86.19)U/L、(106.65±83.22)×109/L、68.82%±25.33%;CTP分级A/B/C级220/150/111例,CTP、MELD、APRI、FIB-4值分别为7.61±2.58、10.98±5.79、2.34±3.56、6.91±8.04。总体低病毒载量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 DNA阴性者、HBV DNA阳性者、HBsAg阴性者、HBsAg阳性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82.7%、73.6%、85.3%、78.8%;其中脾功能亢进分别有283例(58.84%)、197例(55.77%)、86例(61.43%)、52例(54.74%)、231例(59.8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别有267例(55.51%)、197例(55.77%)、70例(50.00%)、56例(58.95%)、211例(54.6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别有59例(12.27%)、48例(14.08%)、11例(7.86%)、12例(12.63%)、47例(12.18%),腹水分别有202例(42.00%)、147例(43.11%)、55例(39.29%)、42例(44.21%)、160例(41.45%),肝性脑病分别有17例(3.53%)、12例(3.52%)、5例(3.57%)、2例(2.11%)、15例(3.89%),肝癌分别有6例(1.25%)、3例(0.88%)、3例(2.14%)、0例(0%)、6例(1.55%),门静脉血栓分别有29例(6.03%)、21例(6.16%)、8例(5.71%)、9例(9.47%)、20例(5.18%)。与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341例HBV DNA阴性患者、95例HBsAg阴性患者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进行年龄分组,<40岁、40~50岁、>50岁总体并发症分别为42例(80.8%)、116例(76.8%)、227例(8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病毒载量HBV感染患者,甚至HBsAg已经消失的患者仍然具有发生肝硬化甚至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此类人群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并从中获益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5](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6](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文中认为

黄海鑫[7](2020)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初期探索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所在中心乙型病毒性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例共87例,其中37例患者自愿选择采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作为实验组(男性30例,女性7例,平均48.95±8.73岁),剩余50例患者选择采取普通内科治疗作为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分别于经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作为随访时间点,随访采用问卷随访调查两组患者移植后/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改善情况,同时复查收集患者血清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功能、腹水量等实验室指标评估肝脏功能,以及通过Child-Pugh评分、建立肝硬化模型评分、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评估对比不同时间点肝硬化进展/改善程度。结果:(1)实验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可以得到改善,包括食欲、精神、睡眠、疼痛、黄疸、腹水等,同时生存质量评分可以有效提高,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术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umol/L)、白蛋白ALB(g/L)、凝血酶原时间PT(s)、腹水深度(cm)、肝脏酶学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L)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Child-Pugh评分在各随访时间节点均有明显改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umol/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L)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凝血酶原时间PT(s)、Child-Pugh评分在各随访时间节点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腹水深度(cm)、白蛋白ALB(g/L)能在治疗前期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效果有所波动,于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降至与治疗前水平无差异(P>0.05)。且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在腹水深度(cm)及白蛋白ALB(g/L)改善上具有更优异的效果,同时治疗效果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经移植术后,ICG-R15指标及肝硬化模型FIB-4评分在各个随访时间内均较移植前有较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随访时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本次试验中,实验组37名患者经移植治疗至术后7天出院时无急性不良反应发生(溶血反应、急性排异反应、脓毒血症、腹腔内出血、胆漏等)。至术后1个月,无并发术区感染、慢性排异反应等不良反应,无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出凝血功能紊乱等门脉高压相关症状。至术后12个月,随访期内实验组患者无并发肝性脑病,无消化道大出血等远期并发症,无因移植相关因素致死亡病例等远期并发症。结论:(1)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新型治疗手段。(2)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腹水量,降低患者肝功能Child评分等级,且能延缓并逆转肝硬化进展程度。同时经移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

施荣聪[8](2020)在《健脾祛湿法联合HAART对脾虚湿盛HIV/AIDS患者IL-7、IFN-α、CD38+、及HLA-DR免疫细胞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健脾祛湿法联合HAART对脾虚湿盛患者HIV/AIDS患者IL-7、IFN-α、CD38+、及HLA-DR免疫细胞的影响,认识HIV患者自身免疫情况。通过健脾祛湿法联合HAART治疗脾虚湿盛HIV患者,观察体内相关免疫指标表达,评估健脾祛湿法联合HAART临床药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量120例,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纳入98例来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关爱中心门诊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HIV/AI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中药组24例、西药组35例、中西药组39例,采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2例健康者。西药组给予一线治疗方案(AZT/TDF+3TC+EFV/NVP)或二线治疗方案(AZT/TDF+3TC+LPV/r),方案选择依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关爱中心医师决定。服药方法:AZT,300mg,Bid;TDF,300mg,Qd;3TC,300mg,Qd;EFV,600mg,Qn空腹服用;NVP,200mg,前14日Qd,后Bid;LPV/r(1片含LPV 200 mg,RTV 50 mg),2片/次,Bid,疗程为6个月。中西药组在HAART基础上加健脾祛湿方(参灵扶正胶囊0.37g×4粒,Tid),疗程为6个月。中药组给与健脾祛湿方(参灵扶正胶囊0.37g×4粒,Tid),疗程为6个月。对3个用药组进行6个月的疗程观察,分别于入组前、治疗后6个月,测定IL-7及IFN-α细胞的数值,CD4+、CD8+T细胞免疫活化分子CD38、HLA-DR表达情况,以患者基本情况、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临床用药安全性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评价健脾祛湿法对增强HAART改善脾虚湿盛型HIV感染者的疗效。具体过程如下:(1)于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IL-7及IFN-α测量OD值,运用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析健脾祛湿法联合HAART对HIV/AIDS患者CD4+淋巴细胞免疫活化标志物CD38+、HLA-DR分子表达影响。(2)观察患者基本情况,于用药满3、6月后检测安全性指标。运用SPSS17.0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最终纳入112例研究者,中药组22例、西药组32例、中西药组36例,健康体检组22例,脱落病历共8例,其中,中药组自动退出1例、外出务工1例,西药组药物副作用2例,依从性差1例,中西药组自动退出1例,药物副作用2例。2、结果显示患者以中老年为主,性别以男性居多,考虑感染途径与异性传播为主。3、HIV感染者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HIV感染者IL-7和IFN-α的表达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应答系统存在慢性激活状态。4、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治疗前后IFN-α比较,治疗前,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是(61.10±15.26)pg/ml、(61.10±15.26)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41.10±17.44)pg/ml、(38.88±10.62)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41.10±17.44)pg/ml、(31.92±14.0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是(38.88±10.62)pg/ml、(38.88±10.6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受试者IFN-α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治疗前后IL-7比较,治疗前,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8.54±3.23)pg/ml、(9.73±5.44)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8.54±3.23)pg/ml、(9.26±4.87)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是(9.73±5.44)pg/ml、(9.26±4.87)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6.65±2.07)pg/ml、(7.01±3.33)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6.65±2.07)pg/ml、5.41±2.61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是(7.01±3.33)pg/ml、(5.41±2.6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受试者IL-7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治疗前后CD38比较,治疗前,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27.75±12.83)%、(31.52±1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27.75±12.83)%、(29.19±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是(31.52±11.70)%、(29.19±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13.22±7.31)%、(18.89±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13.22±7.31)%、(12.33±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是(18.89±6.73)%、(12.3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治疗前后HLA-DR比较,治疗前,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10.12±4.83)%、(9.38±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10.12±4.83)%、(11.31±5.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是(9.38±3.22)%、(11.31±5.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6.59±3.01)%、(7.04±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6.59±3.01)%、(5.53±2.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是(7.04±4.49)%、(5.53±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治疗后的HIVVL低于检测水平(50copy/ml)的例数分别是:2例、30例、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各组的IFN-α、IL-7、CD38、HLA-DR均下降,CD4+T细胞计数均增加,HIVRNA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抑制率(低于检测线)较好,中药组不明显,提示健脾祛湿法联合HAART对CD4+、CD8+T细胞活化,CD38、HLA-DR及IFN-α、IL-7表达有下调、抑制作用,单用健脾祛湿法对HIVRNA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健脾祛湿法减轻HAART毒副作用,临床运用安全。

张琳,周迎生,魏娟娟,石秀锦,李骁,林阳[9](2020)在《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药物的应用及HLA-B* 5801基因检测的合理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HUA)患者降尿酸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和HLA-B*5801基因检测的应用合理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的HUA患者517例,分析其HLA-B*5801基因检测结果及降尿酸药物别嘌醇和苯溴马隆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应用不合理率。结果 517例HUA患者中应用别嘌醇治疗106例,无HLA-B*5801基因检测阳性者,1例(0. 9%)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15 ml/(min·1. 73 m2)为不合理用药;应用苯溴马隆治疗143例,无泌尿系结石及e GFR <20 ml/(min·1. 73 m2)患者,25例患者的24 h尿尿酸排出量>3. 54 mmol为不合理用药; 91例未测定尿尿酸排泄情况,为不合理用药,苯溴马隆的用药不合理率为81. 1%(116/143);余268例患者通过低嘌呤饮食、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用非布司他等措施治疗。517例HUA患者HLA-B*5801基因检测不合理应用率为68. 1%(352/517),其中1例患者基因检测不合理原因为不适合应用别嘌醇进行降尿酸治疗[eGFR <15 ml/(min·1. 73 m2)],另外351例患者基因检测不合理原因为适合应用别嘌醇且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未使用别嘌醇。结论本院降尿酸药物的使用和HLA-B*5801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建议临床医生对HUA患者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前应完善e GFR、24 h尿尿酸排泄量检查,对于确定要使用别嘌醇治疗的患者再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

邱阳元[10](2020)在《基于LC/MS联用技术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兔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文中指出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犬、猫、猪和人等哺乳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而引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2009年,华支睾吸虫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归为Ⅰ类生物性致癌因子,作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被广泛关注。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但是主要分布在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和越南等。在中国,估计有1300万人感染华支睾吸虫,因此,该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到目前为止,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最主要的方法是粪便虫卵检查,但存在漏诊或误诊等情况。同时关于华支睾吸虫致病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具体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华支睾吸虫感染家兔试验,分析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对动物机体生化指标及代谢物的影响,并获得具有诊断价值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为今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和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首先,本研究对采自流行区的阳性麦穗鱼进行消化处理,获得纯净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然后选择家兔(日本大耳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只。每只家兔单独饲养在代谢笼中,隔绝彼此接触,并定期采血。在感染15天后,每天收集家兔粪便,进行虫卵检查,确定试验组家兔是否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在感染后第77天进行剖杀,观察相关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对肝脏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研究感染华支睾吸虫后肝脏病理变化。对收集的血液样本进行抗体和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从而了解宿主被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更多的信息。进一步对感染后的第7、14、28和63天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兔血浆进行代谢物检测,获得代谢组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和生物学分析。分析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并筛选具有诊断意义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最后对重要的候选诊断生物标志物进行靶向代谢组学的验证。结果显示:(1)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最早检出虫卵时间是感染后第19天,全部检测到虫卵是感染后第25天,组织切片表明感染华支睾吸虫后的家兔肝脏出现了明显的病理变化;(2)抗体检测表明,IgG出现显着性差异的时间是在感染后第21天,并在2177天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3)生化指标检测发现,总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这4个生化指标在感染的大多数时期具有显着性差异,绝大多数生化指标呈现无变化或无规律性变化;(4)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华支睾吸虫不同感染阶段获得了不同数量的差异代谢物,其中14天最多;(5)通过对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嘧啶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和氮代谢这5个通路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密切相关;(6)靶向代谢组验证表明哌啶酸、次黄嘌呤、D-葡萄糖醛酸是具有诊断意义的生物标志物。结论:本研究详细描述了华支睾吸虫感染家兔后各个时期的生化特征,并首次利用代谢组学的手段获得了华支睾吸虫感染宿主后的血浆代谢谱;阐明了华支睾吸虫病不同时期的代谢物及差异代谢物在生物学上的关联,并获得了3个重要的生物诊断标识物;初步探索了华支睾吸虫病的可能致病机制,为今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仅HBsAg阳性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测定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仅HBsAg阳性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测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MDM2启动子甲基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中IFNAR启动子甲基化对MDM2表达的影响及与氧化应激关系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PBMCs中的MDM2启动子甲基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PBMCs中MDM2启动子甲基化与氧化应激关系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血压水平及成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背景
资料与方法
    第一部分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收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变量定义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分析
        4.1 数据预处理
        4.2 统计描述
        4.3 关联性研究
        4.4 统计软件
        5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数据来源
        1.2 基线资料收集
        1.3 队列随访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暴露定义
        2.3 结局定义
        2.4 发病时间定义
        2.5 相关变量定义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分析
        4.1 数据预处理
        4.2 统计描述
        4.3 关联性研究
        4.4 统计软件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与讨论
    第一部分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情况
        1.2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1.3 ALT水平与ALT异常率在人群中的分布
        1.4 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在人群中的分布
        1.5 ALT异常率在各省份地区中的分布
        1.6 高血压患病率在各省份地区中的分布
        2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比较
        2.1 ALT正常组与ALT异常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比较
        2.2 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比较
        3 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3.1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3.2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关联的亚组分析
        3.2.1 不同性别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3.2.2 不同年龄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3.2.3 不同户口类型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3.2.4 是否饮酒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3.2.5 是否吸烟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3.2.6 不同人均盐消费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3.2.7 不同BMI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3.2.8 不同FBG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3.2.9 不同HBV状态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3.3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暴露反应关系
        4 血清ALT水平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4.1 血清ALT水平与血压水平的关联
        4.2 各分组ALT水平升高所对应的平均血压升高水平
        5 超重/肥胖、饮酒、吸烟、高血糖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对血清ALT与高血压关联的交互作用
        6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关联的敏感性分析
        6.1 重新定义高血压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6.2 重新定义ALT异常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6.3 逐一剔除效应修饰因子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1 研究对象健康体检医院的构成情况
        1.2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1.3 ALT正常组与ALT异常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比较
        2 研究对象的高血压发病情况
        2.1 随访过程中每年参检人数及高血压发病情况
        2.2 不同基线特征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的比较
        2.3 高血压疾病的生存分析和累积发病率
        2.3.1 高血压疾病的生存曲线
        2.3.2 高血压疾病的累积发病率曲线
        3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3.1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3.2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亚组分析
        3.2.1 不同性别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3.2.2 不同年龄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3.2.3 不同饮酒类别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3.2.4 是否吸烟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3.2.5 不同盐摄入量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3.2.6 是否脂肪肝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3.2.7 是否糖尿病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3.2.8 不同BMI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3.2.9 不同TG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3.3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
        4 血清ALT水平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4.1 血清ALT水平对SBP的影响
        4.2 血清ALT水平对DBP的影响
        4.3 不同分组情况下血清ALT升高所对应的平均血压升高水平
        5 超重/肥胖、饮酒、吸烟、高盐摄入、脂肪肝及高TG对血清ALT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交互作用
        6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敏感性分析
        6.1 排除第一次随访为高血压者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6.2 排除白大衣高血压(5次随访中仅有1次诊断为高血压)者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6.3 排除随访过程中有血压缺失者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7 血清ALT状态改变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讨论
        小结
总结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血清谷丙转氨酶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间关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博士学习期间工作小结
致谢

(7)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健脾祛湿法联合HAART对脾虚湿盛HIV/AIDS患者IL-7、IFN-α、CD38+、及HLA-DR免疫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选择病例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分组与样本量
    2 方法与材料
    3 观察指标
    4 免疫指标检测
    5 安全性指标
    6 统计分析方法
    7 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患者一般资料
    2 免疫指标分析
    3 安全性指标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中医学对艾滋病的认识与治疗
    2 广西地区HIV患者证候体质分析
    3 健脾祛湿方组成
    4 免疫指标分析
    5 安全指标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药物的应用及HLA-B* 5801基因检测的合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降尿酸药物及HLA-B*5801基因检测的合理性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
    2.2 降尿酸药物的用药不合理率分析结果
    2.3 HLA-B*5801基因检测不合理应用率分析结果
3 讨论

(10)基于LC/MS联用技术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兔血浆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华支睾吸虫病概述
        1.1.1 病原
        1.1.2 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和流行
        1.1.3 临床症状及危害
        1.1.4 诊断、治疗和防控
    1.2 寄生虫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1.2.1 代谢组学
        1.2.2 代谢组学研究流程
        1.2.3 寄生虫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3 华支睾吸虫病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3.1 肝纤维化的致病机制
        1.3.2 胆管癌的致病机制
        1.3.3 华支睾吸虫与其他疾病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部分
    2.1 动物感染试验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2.2 基于LC/MS技术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兔血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2.2.1 试验动物
        2.2.2 试验仪器及试剂
        2.2.3 试验方法
        2.2.4 结果
        2.2.5 讨论
        2.2.6 小结
    2.3 华支睾吸虫病差异代谢物的验证
        2.3.1 样品的收集
        2.3.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2.3.3 试验方法
        2.3.4 结果
        2.3.5 讨论
        2.3.6 小结
3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仅HBsAg阳性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测定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下调ALT正常值上限有利于识别国内存在肝组织学显着改变的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J]. 汪波,肖丽,李阳,徐洪涛,咸建春.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1(04)
  • [2]MDM2启动子甲基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D]. 王婧雯. 山东大学, 2021(12)
  • [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血压水平及成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D]. 贾佳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4]481例低病毒载量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皇旭,姚磊,邓泽润,董晶,郑嵘炅,鲁晓擘,张跃新,孙丽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03)
  • [5]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03)
  • [6]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02)
  • [7]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 黄海鑫.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8]健脾祛湿法联合HAART对脾虚湿盛HIV/AIDS患者IL-7、IFN-α、CD38+、及HLA-DR免疫细胞的影响[D]. 施荣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药物的应用及HLA-B* 5801基因检测的合理性分析[J]. 张琳,周迎生,魏娟娟,石秀锦,李骁,林阳. 中国医药, 2020(06)
  • [10]基于LC/MS联用技术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兔血浆代谢组学分析[D]. 邱阳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仅在 HBsAg 阳性患者中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