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约能量的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罗春梅[1](2009)在《球磨机节能降耗新途径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源于矿产资源,30%以上的农业用水和饮用水来自属于矿产资源范畴的地下水。可以说,没有矿产资源持续稳定的供应,就没有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金属矿的采矿、选矿及冶炼消耗的能耗高达全国总能耗的15%以上。矿山的能耗占35-50%左右,冶金的能耗50-65%左右,矿山采选企业中,采矿耗能1/3,选矿耗能2/3,而选矿厂中,磨矿能耗又占全厂的50%,即占矿山采选的1/3。因此,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国选矿厂特别是其碎矿磨矿阶段面临着节能降耗的艰巨任务。球磨机从诞生到工业应用一百多年的历史还说明,在吨位巨大及价廉的矿料磨碎中,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球磨机还将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磨碎设备。因此,研究新的球磨技术,降低球磨机磨矿能耗对实现“能源开发与节能并重”的战略任务具有现实意义。磨碎过程是一个功能转变过程。磨碎过程中磨机输入的功率大部分转变为磨碎损失功,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很少。钢球对矿粒的破碎作用具有随机性,球磨机的磨矿过程是一个随机过程,磨碎概率很低,碎矿过程损失的能量大。由此可见,破碎概率低及破碎损失功大是球磨机能耗高的主要原因,节能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提高矿物破碎概率及介质能量利用率两方面。因此,论文围绕着提高矿物的破碎概率及介质能量的利用率两个目的,从采用磨矿新技术使球径精确,装补球科学,介质形状适宜三个方面阐述粗磨机和细磨机实现节能降耗的机理。粗磨的给矿粒度范围宽,破碎比大。需要加多种钢球,故在粗磨过程中不仅需要精确地选择钢球尺寸以保证各级别钢球尺寸的精确,还要保证各级别球径的科学配比。因此,针对粗磨工艺的特点及对介质的要求,在粗磨段采用了精确化装补球方法的磨矿新技术。精确化装补球方法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单级别球径的精确;(2)整体球荷精确;(3)补球精确。在磨矿过程中,矿粒破碎的概率取决于钢球碰到矿粒的概率(碰撞概率)及钢球与矿粒碰撞后发生破碎的概率(破碎概率),破碎矿粒的碰撞概率越高,破碎概率才可能越高,但只有钢球携带的能量足够时,才能使矿粒破碎。因此,矿粒要有高的破碎概率则必须有高的碰撞概率及钢球携带足够的能量。研究证明,只有在球径精确及配比科学的情况下,矿粒的破碎概率也才最高,破碎损失的能量减少,钢球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介质的消耗亦下降,因介质消耗与能耗几乎成正比。磨矿过程既是一个功能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移的过程。钢球携带的能量除了对矿石做功转变为矿块的变形能、裂纹形成和扩展的能以及形成新生的表面能外,还会因物料、磨矿介质之间的摩擦、振动被消耗掉。因此,钢球携带的能量E主要分为两部分:对矿块的破碎功W有,以其它形式损失的能量W损。E=W有+W损,当输入能量E不变时,W损减少了,W有就增大,则钢球能量的利用率η=W有/E×100%也就提高,介质的消耗亦降低。W有取决于钢球对矿粒的破碎概率。对一定粒度的一组矿粒群来说,钢球对矿粒的破碎概率除取决于钢球的打击次数及表面积外,还取决于钢球携带的能量是否足够。并且在提高η的同时,还要兼顾磨矿效果(即能量的有效利用),如果钢球传递给矿粒的能量W有使不需要破碎的矿粒破碎,形成不必要破碎或无效破碎,浪费了能量,而需要破碎的矿粒却没有破碎,造成磨矿产品中粗粒级和细粒级均过多,不仅浪费了能量而且产品粒度组成特性不好及解离度不高,违背了磨矿的目的及任务。因此,磨矿过程中在降低能耗及提高介质能量的利用率的同时,还要兼顾磨矿效果,也即能量的有效利用,实现矿粒破碎能量与有效破碎能量的最大化,也即实现介质能量转移的最大化与有效性。钢球转移给矿粒的能量是使矿粒发生破碎,可选择合适的破碎功耗学说的计算进行相对比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装载量一定的情况下,球径愈大,个数愈少,打击次数也愈少,研磨面积也小,打着的易造成过粉碎,打不着的则形成粗粒级多,产品特性不好,故破碎的效率不高,能量的利用率不高。相反,球径越小,个数虽多,打击次数也多,研磨面积也大,但矿粒的有效破碎能量利用并不高,因为任何矿粒的破碎均需要达到一定的能量密度,过小的球携带的能量小,与矿粒相碰时并不能使矿粒破碎。只有在精确的球径及科学的配比下才能实现矿粒破碎能量与有效破碎能量的最大化,降低磨矿能耗,提高磨矿产品质量。球径精确时的钢球能量利用率比过大球径高28%。精确化装补球方案的钢球能量利用率比现厂过大方案高9.15%。矿物的破碎功耗及磨矿效果表明:矿粒发生破碎的概率不仅考虑了能量传递的最大化,还考虑了能量传递过程中使矿物破碎的有效性。因此,在磨矿过程中,不仅可以用矿粒发生破碎的破碎概率判断磨矿效果的好坏,还可以用来判断磨矿方法是否具有节能降耗的效果。在球径偏大的我国现厂磨机中钢球的球径由过大调整为精确后,打击力减小不仅使钢球的磨损速度减慢,亦使消耗减少。球径精确后,磨内的球径减小,磨内的钢球滑动显着减弱,用于克服滑动的功率减少,最终使磨机消耗的绝对功率下降,即绝对电耗下降。因此,球径的精确化提高了矿物破碎概率,磨机的生产率,并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使吨矿电耗相对降低,球径的精确使磨内钢球滑动减弱,磨机的绝对功率下降。相对下降与绝对下降的双重作用,实现了磨机的显着节能降耗。针对细磨作业特殊的工艺特征,细磨作业采用铸铁段取代传统的钢球。细磨作业用铸铁段代替钢球能实现能量转移的最大化和有效性,不仅能提高磨矿产品的质量,还能降低介质的消耗。由于铸铁段容易绕其轴向转动,而且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在磨机内翻动时难度大,介质间的滑动减弱。因此,细磨作业用铸铁段取代钢球后,磨内的介质滑动减弱,这种现象比采用小钢球时显着,故磨机消耗的绝对功率显着下降,即绝对电耗显着下降,进而实现细磨机的显着节能效果。生产率提高使得吨矿介质耗相对下降,冲击力减小则使机械磨损减轻,绝对耗量下降,相对下降与绝对下降的双重作用致使磨矿介质消耗显着下降。磨矿新技术先后在云锡公司、云铜集团各矿业公司、金川公司及蒙自矿冶公司等10多个矿山公司中进行过工业试验及应用,均取得了显着的节能降耗效果,并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磨矿新技术在不同的矿石类型(锡铜共生矿、硫化镍矿、铅锌矿、铜矿)及不同的磨矿流程(一段磨矿流程、标准两段磨矿流程、非标准两段磨矿流程)的应用中均取得了显着的节能降耗效果,电耗下降20-40%,介质消耗下降10-30%。证明了磨矿新技术在选矿厂节能降耗的应用中的广泛性、成熟性及可靠性。若全国60%的矿山企业采用磨矿新技术,据测算将每年节省电耗40多亿度,节省钢球消耗13.5万吨。说明了磨矿新技术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的新技术,并为选矿厂的节能降耗开辟了新途径。
徐聪[2](2020)在《分布式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系统集成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在分布式能源和工业用能领域,吸收式除湿技术可以利用低品位余热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作为驱动热源进行能的转换与利用,从而提升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可作为低温热能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学位论文深入研究了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动力余热利用的吸收式除湿与吸收式制冷、吸收式脱盐的耦合方法与系统集成方法。针对海洋、海岛及沿海地区高温、高湿、高盐气候特点和用户、设施的需求,提出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空气降温、除湿、脱盐的一体化方法。研究了吸收式制冷与除湿、吸收式除湿与脱盐的耦合方法。利用溶液的吸湿性及其表面张力对盐雾颗粒的捕获作用,同时实现空气的除湿和脱盐,再与吸收式制冷结合,达到空气降温、除湿和脱盐的目的。基于同离子效应原理,遴选氯化锂为吸收工质,提出将大气盐雾主要成分氯化钠从体系内脱除的结晶方法,维持除湿脱盐系统稳定运行。基于能的深度梯级利用原理,提出了分布式能源系统动力余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溶液除湿耦合循环系统。该系统耦合机理为吸收式制冷循环和除湿循环梯级利用动力余热,同时吸收式制冷循环产出的冷能被除湿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系统内部冷热匹配。研究了制冷循环的制冷温度、除湿循环的溶液再生温度和除湿溶液浓度、环境大气温、湿度参数变化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该循环空气处理量可达到常规热驱动空调系统的2.73倍,余热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设计搭建了吸收式除湿脱盐一体化实验台,该实验台由海洋大气环境模拟系统、除湿脱盐一体化系统、测量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海洋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对空气具有加热、加湿、加盐等功能,可以模拟高温、高湿、高盐的大气环境。除湿脱盐一体化系统,由吸收式除湿脱盐和溶液冷却结晶两部分组成,可处理最大风量为3000m3/h。测量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空气温湿度、风量、空气含盐量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新风温度26-34℃,相对湿度70-90%和送风温度16-20℃的工况下,系统冷耗系数COPc保持1.0左右,热耗系数COPH在0.6~0.9范围内,除湿性能比较稳定,3000 m3/h风量下脱盐率达96.4%,验证了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的可行性。针对高温、高湿、高盐的典型海岛气候环境,依据余热梯级利用原理和吸收式除湿脱盐一体化原理,设计了分布式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系统方案,并开展不同规模、不同用户需求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海岛内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回收动力机组余热并进行梯级利用,采用吸收式制冷、除湿脱盐一体化技术,在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和室内环境主动防腐的同时,相比于传统供能模式,节能率达到29%,投资回收期约为2.1年。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为海岛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能源供应,同时也可为其设备防腐和人员舒适性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在海岛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论文还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率评价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了分产系统性能对冷电联产、热电联产系统相对节能率的影响,分析了发电效率、热电比、余热利用程度等关键参数对系统节能率的影响。针对多能互补,特别是含有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统节能率缺乏计算方法的问题,提出多能源热互补或热化学互补系统的节能率评价方法。对燃气电冷热除湿联供系统和太阳能热化学热电联产系统,结合具体案例开展了节能率评价分析。本研究为多能互补、多产品产出的能源系统节能率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石建平[3](2005)在《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提出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本要义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机融合。本研究把生态系统的演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和循环经济新模式统一到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概念上认识,把良性循环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及“五个统筹”的理论基础,把提高系统物质、能量、信息流效率及循环度作为调控复合生态系统的着力点,并以福建省为例,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作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采取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决策建议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综合集成的系统循环分析方法,探讨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理论构建与实际问题,从资源环境与生态的视角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 阐述了生态学、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理论的基本脉络,提出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框架;(2) 利用系统循环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域复合生态系统特点进行了研究;(3) 界定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内涵与标志、衡量的指标体系,根据良性循环的定量评估指标开展了分地区研究并进行地域分类分级;(4) 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的信息图谱设计及应用的思路与建议;(5) 联系福建实际,研究提出了实现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石海清[4](2015)在《“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及其利用新途径》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促使人们大力开发利用新技术,如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稳定或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浓度。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在大规模并网过程中,由于其出力的随机性、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特点使弃风、弃光和弃水等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了大量清洁能源的浪费。因此,在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特性的基础上,探讨弃风、弃光和弃水等“废弃”清洁能源的利用问题,可以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智能电网推广的低碳和环境友好的背景下,“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的潜在利用新途径成为研究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年累计装机容量,年实际发电量和年可利用小时数,提出了评估水平年“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的模型,并对全球和中国20082013年间“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做了评估。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分析了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GHG(greenhouse gases,GHG)排放、空气污染物排放和CO2捕集方面的潜在利用新途径。从空气中直接捕集CO2可以抵消所有排放到大气中的CO2,从根本上降低全球范围内的CO2浓度。以风电为例提出了利用“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的新途径——用波动性风电驱动捕碳系统从空气中直接捕集CO2。由于化石能源日益紧缺且利用化石能源驱动CO2捕集系统时会产生额外的CO2,而波动性风能和太阳能等开发潜力巨大,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直接产生附加CO2,是驱动CO2捕集系统的理想动力。通过分析CO2捕集系统中各个设备对风电功率波动率的可接受程度,建立以CO2捕集量最多的优化模型,将波动性风电优化分解给CO2捕集系统中各个设备,能有效地消纳风电,并且还能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本文围绕“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提出了评估“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的模型,并以风电为例,提出了具体利用“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的新途径。所做的工作可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入电网提供参考,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供新的思路。
叶成[5](2006)在《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文中研究指明一、引言(一)化学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在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科学的发展时指出,"这将是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那么究竟"化学还有什么用呢?"。诚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WKroto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述,"正是因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
谭超林[6](2019)在《选区激光熔化成型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复合、梯度材料研究》文中认为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被认为是“一项将要改变世界的技术”并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作为典型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具有诸多传统加工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本课题选择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简称MS)为研究对象,从工艺优化、成分裁制、制造方式和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对SLM制备MS及其陶瓷增强的复合材料、基于MS的梯度材料、以及面向随形冷却模具的创新性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以期克服SLM成型MS效率低、材料单一、成本高等缺点,提高MS材料性能、成型效率、梯度功能性,拓展其工程应用范围。主要内容包括:(1)对激光和热处理工艺参数优化获得与锻件性能相当的高性能MS。工艺参数优化发现最优激光能量密度约为67 J/mm3,工业CT测得此时试样致密度达99.986%。基于差热分析,确定了时效和固溶时效两种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微观组织分析表明晶粒尺寸约0.3μm,熔池冷却速率高达107 K/s。大量针状Ni3(Ti,Al,Mo)等金属间化合物在时效过程中析出,产生了第二相强化,强化机制可用Orowan绕过机制和共格应变强化解释,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较吻合。热处理过程中的相转变过程为:α+γ→490℃aging,α+γ+γ’+Ni3(Ti,Al,Mo)precipitates和α+γ→840℃agingα→α+γ’+Ni3(Ti,Al,Mo)precipitates。SLM制备的原始态和固溶时效态MS试样的力学性能达到了标准锻件水平。SLM成型方向对MS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影响较小,并且后续热处理可进一步消除各向异性。此外,原始态试样残余应力(464 MPa)经时效处理后降低为103 MPa;热处理使耐磨性能提高了约一倍,耐蚀性能也得到改善。(2)采用SLM技术原位制备了 SiC颗粒增强MS基体的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综合孔隙率、粗糙度和硬度结果,获得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激光重熔、预热基板、设计支撑和改变零件成型方向抑制了高SiC含量MMCs试样的裂纹。随着SiC含量的增加,MMCs的组织形貌演变为:胞状组织→柱状组织→树枝状组织→针状和链状组织。组织分析发现MMCs试样中出现了大量的纳米尺度的析出相和团簇颗粒,主要化合物依附SiC颗粒非均匀形核并原位析出。此外,SiC含量的增加,增大了 MMCs试样中的残余拉应力,并抑制了马氏体相的形成和促进奥氏体相的生成,同时提高了 MMCs中析出相的形核率。MMCs试样的硬度和屈服强度随着Si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强化机理分析表明MMCs强度提高来自Orowan强化、位错强化和负载转移强化。与MS相比,MMCs试样的耐磨性能明显改善;当SiC>6vol.%时,磨损率降低20%以上。热等静压后处理能够显着提高MMCs试样的致密度,使试样孔隙率由0.109%降至0.001%。(3)采用SLM制备了多种MS基梯度材料,并对界面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界面参数对界面性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表面状态<熔化策略<激光参数。对于SLM成型梯度材料而言,界面合金元素的充分扩散和两种材料在界面冶金反应,有利于提高界面结合性能。综合拉伸、弯曲和疲劳测试结果发现304钢-MS和4Crl3钢-MS梯度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母材强度,明显优于45钢-MS。因为与不含合金元素的45钢不同,304和4Crl3母材中均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如Cr、Ni等),在SLM过程中界面熔池在Marangoni对流作用下,高温MS熔池与基底材料发生充分对流、传质和元素扩散混合现象,冶金结合良好。此外,基于SLM制备了 Cu-MS异类金属梯度材料。采用合适的激光参数可以获得几乎无缺陷、元素互扩散达30-40μm的Cu-MS冶金结合界面。基底高热导率Cu使界面形成了亚微米级的梯度尺寸晶粒,且晶粒顺着熔池最大温度梯度方向形成了较强的<111>织构。此外,通过透射电镜分析揭示了界面微观结合机理。力学测试发现,最佳试样的界面拉伸、弯曲强度和疲劳性能均优于母材铜。(4)在MS面向随形冷却模具应用的创新设计方面,设计和制备了 MS自支撑结构水路的随形冷却模具,以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将模具装配部位进行网格化减材设计,以节省材料和成型时间。优化了网格结构的激光成型参数,其所需激光能量低于实体零件。自支撑水道改善了了水道可成型性,20mm孔径水道仍能顺利成型。模流分析表明,自支撑结构大孔径冷却水道提高冷却效率20%以上。此外,对模具进行了网格减材化设计和实验验证,探究了网格体积分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模具网格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采用SLM成功制备了集网格减材化和自支撑水道的随形冷却模具实物,证实了上述基于SLM模具创新性设计和制备的可行性。
付寿康[7](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李刚[8](2019)在《科学大概念的课程转化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能量大概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阐述学习评价的方式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并不要求学生对科学概念有深入的理解,但是学生必须明确与科学概念相关的自然现象和过程,能够用科学的或接近科学的术语对自然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能够知道某些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各个科学概念的应用范围”,此外,在每个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的划分和要求都用科学的大概念进行统领和安排。2018年1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20个学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凝练了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物理学科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并以此为据,更新了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首次使用大概念统整各学科课程内容,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明确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大概念理念下的科学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反观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通过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本国科学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我国的努力也从未间断。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不断的研究与摸索中,我国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多困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课程改革理念在课程改革进程各阶段的层层落实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曲解,也就是在课程转化环节出现了问题。课程转化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各阶段平滑对接的纽带,是确保课程改革理念能够完全一致得以落实的关键。本研究以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为切入点,依据课程转化相关理论,建构了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教材转化模式与与教学转化模式,并以质化研究方法分析为主,辅以量化研究方法进行讨论,形成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课程转化方案及其可参考案例,并进行了一定分析反思。首先,本研究使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转化理论、大概念、科学大概念以及能量大概念进行了总括性分析,创造性提出了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大概念的教育意蕴进行了分析,建构了多重课程转化模式。随后,本研究通过能量文献梳理以及专家咨询确认,进一步明确了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结构要点与细分条目。在此之后,研究通过访谈法对于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材转化与教学转化两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方案设计与反思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大概念作为引领新时期课程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是大概念在科学领域中的特定表现形式,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意义世界,已经远远超出普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负载着整个科学理论体系。本研究建构了科学大概念的结构要点,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体系,即指某一科学大概念的筛选策略及其基本内容;二是哲学观念,即指某一科学大概念背后所隐匿的哲学观点与启示,由知识体系归纳迁移得出;三是方法原则,即指某一科学大概念融入课程的原则与途径。第二,大概念作为新世纪国际科学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热点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无穷探讨,而是需要切实实施。本研究依据逐渐兴起的课程转化理论从教材与教学两方面建构了方法路径。在教材转化方面,本研究建构了附加模式、进阶模式、网状模式以及聚焦模式四种模式;在教学转化方面,本研究建构了知识流动模式、意义表征模式、要素序列模式以及循环解析模式四种模式。第三,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课程转化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本研究以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能量大概念为例进行深入剖析,确定了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知识体系、哲学观念以及方法原则,并根据所建构的课程转化模式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教材转化层面,研究分析了当前较为主流的冀教版、苏教版、教科版3种小学科学教材,发现同一教材版本中的能量大概念三方面内容的转化模式存在差异性,不同教材版本中的能量大概念某方面内容的转化模式存在差异性,能量大概念在教材中并没有被完整地、系统地呈现出来等现象;在教学转化层面,研究收集了3所学校中的6位小学科学教师的访谈资料以及12份教学文本案例,发现虽然课程标准成为教学转化的重要依据,但是教师未能准确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大概念理念,并且迫切需要这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等现象。第四,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课程转化,本研究根据所建构的课程转化模式以及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三方面内容进行了教材转化方案设计以及教学转化方案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分析。其中,在教材转化方面,研究收集了来自高校研究者、教材编写者、教材使用者三类群体共计9位专家的意见,发现教材转化模式具有现实价值性与理论先导性;在教学转化方面,研究追踪了1名小学科学教师的理解反思过程,发现所建构的教学转化模式对于启发与改进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有有一定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
陈玉珂[9](2019)在《外源L-肉碱介导AMPKα-ACC-CPT信号通路调控鱼类脂肪酸代谢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肉碱是调控机体脂肪酸代谢的重要因子,在水产养殖领域的研究非常广泛。然而,目前关于外源L-肉碱对鱼类脂肪酸代谢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甚至在一些相同的研究中却出现了矛盾的结论。L-肉碱的很多功能都是基于其调控脂肪酸代谢,因此,深入探索外源L-肉碱调控鱼类脂肪酸代谢的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L-肉碱促进脂肪酸β氧化最终产生乙酰COA和ATP,它们不仅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也改变了机体的能量状态。而机体能量状态的变化又会通过AMPKα-ACC-CPT信号通路调控机体的脂肪酸代谢。在这一过程中机体的能量状态和CPT-I活性受L-肉碱和AMPKα信号通路的双重调控,因此,探讨外源L-肉碱对鱼类AMPKα-ACC-CP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有利于揭示L-肉碱调控鱼类脂肪酸代谢的作用机制。本试验以不同习性的鱼类鲤和洛氏鱥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外源L-肉碱调控鲤幼鱼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出发,以调控脂肪酸代谢的AMPKα-ACC-CPT信号通路为主线,首先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检测外源L-肉碱对鲤幼鱼能量状态和AMPKαmRNA表达量的影响,探讨外源L-肉碱是否能够激活AMPKα的活性;然后再通过研究外源L-肉碱对鲤幼鱼能量状态和AMPKα-ACC-CP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阐述L-肉碱调控鲤脂肪酸代谢的机制;最后通过比较研究外源L-肉碱介导AMPKα-ACC-CPT信号通路对两种不同习性鱼类的脂肪酸组成的调控差异,阐述外源L-肉碱调控鱼类脂肪酸代谢的种间差异性。本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研究内容,主要结果如下:(1)外源L-肉碱对鲤幼鱼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的第4周,200 mg/kg肉碱组鲤幼鱼生长性能(增重率、特定增长率、饲料系数、肥满度、脏体比和肠指数)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肉碱处理组鲤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Na+,K+-ATP酶、γ-谷氨酰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呈显着(P<0.05)增高趋势。200和800 mg/kg肉碱组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的第8周,200和800 mg/kg肉碱组生长性能(增重率、特定增长率、饲料系数、和肠指数)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但对鲤幼鱼肥满度、肝指数和脾脏指数无显着(P>0.05)影响。肉碱处理组鲤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Na,K-ATP酶、γ-谷氨酰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呈显着(P<0.05)增高趋势。200和800 mg/kg肉碱组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攻毒后,肉碱处理组的成活率和免疫指标(补体C3、补体C4、IgM、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的第4和第8周:外源L-肉碱显着影响肝脏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肉碱处理组肝脏中SFA和HUFA含量较对照组显着(P<0.05)降低,MUFA、PUFA、EFA和∑n3+n6含量较对照组显着(P<0.05)增高。肌肉中SFA、PUFA、HUFA、EFA和∑n3+n6含量较对照组均显着(P<0.05)增高,MUFA含量较对照组显着(P<0.05)降低。以上试验结果证明外源L-肉碱对鲤幼鱼的生长和脂肪酸组成均有显着(P<0.05)的影响。(2)腹腔注射L-肉碱对鲤幼鱼游离肉碱含量、能量状态和AMPKα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肉碱处理组血液、肌肉和肝脏的游离肉碱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各时间点肉碱处理组血液和肌肉的游离肉碱浓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肉碱处理组肝脏中AMP/ATP呈现显着(P<0.05)降低的趋势,而AMPKα1和AMPKα2 mRNA表达量呈显着(P<0.05)增高的趋势;肌肉中AMP/ATP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AMPKα1 mRNA表达量呈显着(P<0.05)增高趋势,AMPKα2 mRNA表达量呈显着(P<0.05)降低趋势。以上试验结果证明外源L-肉碱能够激活鲤鱼AMPKα的活性,且外源L-肉碱激活AMPKα活性可能不依赖于AMP/ATP的变化。(3)外源L-肉碱对鲤幼鱼游离肉碱含量、能量状态及AMPKα-ACC-CPT信号通路的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的第4周:200和800 mg/kg肉碱组肝脏和肌肉中游离肉碱含量较对照组显着(P<0.05)增高。50 mg/kg肉碱组肝脏中AMP/ATP较其它3个处理组显着(P<0.05)降低;200和800 mg/kg肉碱组肌肉中AMP/ATP较对照组显着(P<0.05)增高。肉碱处理组肝脏和肌肉中AMPKα1、AMPKα2、ACC和CPT-I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增高趋势,且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的第8周:200和800 mg/kg肉碱组肝脏和肌肉中游离肉碱含量较对照组显着(P<0.05)增高。50 mg/kg肉碱组肝脏中AMP/ATP较其它3个处理组显着(P<0.05)降低;50和200 mg/kg肉碱组肌肉中AMP/ATP显着(P<0.05)高于其它2个处理组。肉碱处理组肝脏中AMPKα1、AMPKα2、ACC和CPT-I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降低趋势,其中50和200mg/kg肉碱组显着(P<0.05)低于对照组。肉碱处理组肌肉中AMPKα1、AMPKα2、ACC和CPT-I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增高趋势,且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外源L-肉碱对鲤幼鱼肌肉和肝脏中AMPKα-ACC-CP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存在差异。(4)外源L-肉碱介导AMPKα-ACC-CPT1信号通路调控鲤和洛氏鱥脂肪酸代谢的比较研究本试验结果显示:肉碱处理组两种鱼肝脏中SFA、UFA、EFA和∑n3+n6含量的变化呈相反的趋势。肉碱处理组两种鱼肌肉中SFA和∑DHA+EPA含量的变化呈相反的趋势。肉碱处理组两种鱼肝脏中AMP/ATP均呈现显着(P<0.05)降低的趋势,而肌肉中AMP/ATP均呈现显着(P<0.05)增高的趋势,且适宜浓度肉碱组AMP/ATP与其它组差异均显着(P<0.05)。肉碱处理组鲤幼鱼肝脏中AMPKα1、AMPKα2、ACC和CPT-I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着(P<0.05)降低趋势,而洛氏鱥肝脏中这些指标呈显着(P<0.05)增高的趋势。肉碱处理组鲤幼鱼肌肉中AMPKα1、AMPKα2、ACC和CPT-I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着(P<0.05)增高趋势,而洛氏鱥肌肉中这些指标呈显着(P<0.05)降低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外源L-肉碱对不同鱼类AMPKα-ACC-CP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存在差异,同时预示着鱼类AMPKα信号系统的激活可能存在新的途径。结论:外源L-肉碱能够通过影响鱼类机体能量状态激活/抑制AMPKα信号通路,进而上调/下调ACC和CPT-I mRNA的相对表达量,调控其脂肪酸代谢。外源L-肉碱调控鱼类脂肪酸代谢的差异可能与AMPKα基因在不同鱼类和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有关。
袁倩倩[10](2017)在《基于高质量代谢网络模型的聚3-羟基丁酸酯新途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目的是利用高质量代谢网络模型预测聚3-羟基丁酸酯(PHB)合成新途径,围绕此目的本文开展了如下工作:对四个已发表的恶臭假单胞菌代谢网络模型进行系统的途径比较与修正,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质量恶臭假单胞菌代谢网络模型PpuQY1140,同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型质量检测和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复合代谢网络模型PgmQY3592的构建,利用PpuQY1140以及复合模型PgmQY3592预测了PHB合成新途径并进行实验验证。为了构建高质量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本文通过对模型边界条件、ATP生成及呼吸链构成等因素进行一致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对代谢途径进行系统比较分析,从而找出模型间的差异并确定正确的结果,并且利用基因组注释信息完善模型。最终得到了包含1140个基因,1171个反应和1104个代谢物的高质量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PpuQY1140。针对上述模型一致化过程中遇到的模型能量无限生成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即从能量产生角度检测和提高模型质量。通过对2008年以来发表的36个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21个模型存在ATP无限生成的错误,本研究对这些错误进行归类,提出了详细的模型质量控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复合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在复合模型构建中,以大肠杆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iJO1366为蓝本,结合手动和自动化方法添加数据库以及文献中大肠杆菌异源反应,最终构建了包含3592个反应的高质量复合代谢网络模型Pgm QY3592。利用恶臭假单胞菌PpuQY1140模型对PHB最优合成途径进行预测,预测出了PHB高产途径:苏氨酸循环途径。与传统途径经过丙酮酸脱氢酶生成乙酰辅酶A时损失一分子CO2相比,苏氨酸循环通过固定一分子CO2将丙酮酸转换成两分子乙酰辅酶A,PHB碳摩尔得率可从0.67 C-mol/C-mol提高到0.78 C-mol/C-mol葡萄糖,利用大肠杆菌iJO1366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大肠杆菌利用苏氨酸循环生产PHB的得率可进一步提高到0.81 C-mol/C-mol葡萄糖。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实验验证,激活苏氨酸循环后PHB得率由0.2提高到0.4 C-mol/C-mol葡萄糖。利用复合模型PgmQY3592预测PHB最优途径,得到四条高产PHB新途径,分别为非氧化酵解途径、木酮糖单磷酸途径、甘油吸收途径和4-羟基丁酸循环途径。引入这四条途径后均能使PHB碳摩尔得率提高到0.88 C-mol/C-mol葡萄糖。非氧化酵解途径引入大肠杆菌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引入非氧化酵解途径可以将PHB碳摩尔得率从0.26提高到0.43 C-mol/C-mol葡萄糖。
二、节约能量的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约能量的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球磨机节能降耗新途径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社会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
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巨大的能量消耗 |
1.3 建设节约型经济的国策对矿山节能的要求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矿山企业(采矿和选矿)的能耗状况与分布 |
2.1.1 采矿能耗状况与各作业能耗分布 |
2.1.2 选矿能耗状况与各作业能耗分布 |
2.2 球磨作业节能降耗对矿山企业及国家的重大意义 |
2.3 球磨作业节能的研究进展 |
2.3.1 球磨机结构的改进节能研究 |
2.3.1.1 球磨机改进的节能研究 |
2.3.1.2 磨机衬板改进的节能研究 |
2.3.2 球磨机附属分级作业的节能改进研究 |
2.3.3 球磨作业操作因素调节的节能改进研究 |
2.3.4 球磨机磨矿介质与装补球方法的节能研究 |
2.3.4.1 磨矿介质的节能研究 |
2.3.4.2 装补球方法的节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3.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3.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3.4 论文研究的安排与计划 |
第四章 球磨机节能降耗的理论基础及耗能特性与节能途径的研究 |
4.1 破碎功耗学说 |
4.1.1 常见的破碎功耗学说 |
4.1.1.1 P.R.雷廷格尔(Rittinger)面积学说 |
4.1.1.2 榜德(Bond)及王文东裂缝学说 |
4.1.1.3 B.П吉尔皮切夫F.基克(KicK)体积学说 |
4.1.2 三个功耗学说的比较 |
4.2 磨矿过程的功能转变分析 |
4.3 磨矿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分析 |
4.4 磨矿过程的随机破碎力学分析 |
4.5 球磨机破碎概率低是球磨机能耗高的根源 |
4.6 磨矿过程的能耗与钢耗分析 |
4.7 球磨机节能途径分析 |
4.8 磨矿过程中的相对能耗与绝对能耗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粗磨机的节能降耗研究 |
5.1 粗磨工艺的特征及要求 |
5.1.1 磨矿阶段的划分 |
5.1.2 粗磨工艺的特征及要求 |
5.2 精确化装补球方法的研究 |
5.2.1 单级别球径的精确 |
5.2.1.1 单级别球径精确的具体做法 |
5.2.2 初装球的精确 |
5.2.2.1 初装球精确的研究 |
5.2.2.2 实施初装球精确的方法 |
5.2.3 补球的精确 |
5.2.3.2 确定补球方案的方法 |
5.3 提高球磨机破碎概率的研究 |
5.3.1 破碎统计力学原理在磨矿中的应用研究 |
5.3.2 单一球径球组破碎的统计力学 |
5.3.3 混合球径球组破碎的统计力学 |
5.4 钢球在磨机中的运动与能态变化 |
5.5 钢球能量转移原理分析 |
5.6 粗磨机中的降耗研究 |
5.6.1 球磨机的有用功率 |
5.6.2 单一球径精确的能耗研究 |
5.6.2.1 矿石破碎功耗学说的选择 |
5.6.2.2 矿石破碎所需功耗的计算 |
5.6.2.3 钢球能量利用率 |
5.6.2.4 破碎功耗与破碎事件量的关系 |
5.6.3 初装球精确的能耗研究 |
5.6.3.1 矿石破碎功耗学说的选择 |
5.6.3.2 矿石破碎所需功耗的计算 |
5.6.3.3 破碎功耗与破碎事件量的关系 |
5.6.3.4 钢球能量利用率 |
5.6.4 补球方案精确的能耗研究 |
5.7 粗磨机采用精确化装补球方法的节能效果 |
5.8 粗磨机中精确化装补球与能耗前移结合的显着增产节能研究 |
5.8.1 精确化装补球方法要求降低给矿粒度 |
5.8.2 能耗前移必须加上球径参数调整才效果显着 |
5.8.3 精确化装补球与能耗前移结合是一条增产节能的有效途径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细磨机的节能降耗研究 |
6.1 矿石细磨过程的特征及对介质的要求 |
6.1.1 矿石细磨过程的工艺特征 |
6.1.2 矿石细磨过程对介质的特殊要求 |
6.2 细磨介质形状的选择 |
6.3 细磨介质形状的替换方法 |
6.4 细磨机节能降耗研究 |
6.4.1 细磨介质的能量转移及磨矿效果 |
6.4.2 细磨介质的滑动规律及功耗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球磨机采用磨矿新技术节能降耗的应用研究 |
7.1 球径精确的节能降耗应用研究 |
7.2 精确化装补球方法节能降耗的应用研究 |
7.2.1 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在铜选厂的节能降耗的应用 |
7.2.1.1 降低钢球消耗 |
7.2.1.2 磨矿电耗显着下降 |
7.2.1.3 节能降耗的经济效益 |
7.2.2 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在铅锌矿选厂的节能降耗的应用 |
7.3 新型细磨介质——铸铁段的节能降耗的应用研究 |
7.3.1 新型细磨介质在硫化镍矿选厂的节能降耗的应用 |
7.3.2 新型细磨介质在铜选厂的节能降耗的应用 |
7.4 磨矿新技术在标准两段磨矿中节能降耗的应用研究 |
7.4.1 节能降耗效果 |
7.4.2 节能降耗的经济效益 |
7.5 磨矿新技术在非标准两段磨矿中节能降耗的应用研究 |
7.6 磨矿新技术节能降耗的应用前景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矿物能耗研究的实验室试验结果 |
(2)分布式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系统集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布式能源的研究进展 |
1.2.1 分布式能源定义 |
1.2.2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
1.2.3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分类 |
1.2.4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5 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 |
1.2.6 分布式能源系统评价指标 |
1.3 海岛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进展 |
1.3.1 余热制冷技术 |
1.3.2 空气除湿技术 |
1.3.3 空气脱盐技术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布式能源系统除湿脱盐一体化与评价方法 |
2.1 引言 |
2.2 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 |
2.2.1 盐雾的产生,分布,腐蚀机理 |
2.2.2 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 |
2.3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评价方法 |
2.3.1 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价体系 |
2.3.2 化石能源系统节能率评价方法 |
2.3.3 多能源互补系统节能率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品位热驱动的制冷/除湿耦合循环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低品位热驱动的制冷/除湿耦合循环系统 |
3.2.1 系统流程介绍 |
3.2.2 系统建模及评价方法 |
3.2.3 系统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实验验证 |
4.1 引言 |
4.2 除湿脱盐一体化实验平台设计 |
4.3 除湿脱盐一体化实验平台建设 |
4.3.1 海洋大气环境模拟系统 |
4.3.2 除湿脱盐一体化系统 |
4.3.3 测量控制系统 |
4.4 除湿脱盐一体化实验研究 |
4.4.1 除湿性能测试 |
4.4.2 空气脱盐率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成除湿脱盐系统的海岛分布式能源系统 |
5.1 热带海岛气候环境特点分析 |
5.1.1 热带海岛气候环境概述 |
5.1.2 “三高”气候环境危害 |
5.2 海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
5.3 针对典型海岛用户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
5.3.1 系统概述 |
5.3.2 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
5.3.3 典型海岛用户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1章 从自然生态系统到复合生态系统 |
1.1 资源危机离我们并不远 |
1.2 生态系统与生态经济研究的理论脉络 |
1.3 探寻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前沿 |
1.4 尚待深化拓展的领域和本文研究重点 |
1.5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第2章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理论构建 |
2.1 对复合生态系统概念的新认识 |
2.2 复合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的再探索 |
2.3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反馈机制 |
2.4 复合生态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循环特征 |
第3章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分析评价 |
3.1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研究方法 |
3.2 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循环分析与评价 |
3.3 经济子系统的循环分析与评价 |
第4章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
4.1 经济子系统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相关性 |
4.2 社会子系统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相关性 |
4.3 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的相关性 |
4.4 经济增长的资源损耗与环境降级成本 |
第5章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评价指标 |
5.1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内涵初析 |
5.2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影响因素 |
5.3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标志 |
5.4 复合生态系统良胜循环的评价方法 |
第6章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实施框架 |
6.1 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 |
6.2 农业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构建 |
6.3 工业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构建 |
6.4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构建 |
第7章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时空变化 |
7.1 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阶段特征 |
7.2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时间序列 |
7.3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阶段判别 |
7.4 基于良性循环空间差异性的复合生态系统分区 |
第8章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调控机制 |
8.1 自组织机制 |
8.2 系统良性循环调控机制基本框架 |
8.3 经济子系统的调控机制 |
8.4 社会子系统的调控机制 |
8.5 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调控机制 |
8.6 福建省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对策建议 |
第9章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信息系统与信息图谱 |
9.1 复合生态系统信息图谱的理论概述 |
9.2 复合生态系统信息图谱的基本框架 |
9.3 复合生态系统信息图谱的实际运用 |
9.4 复合生态系统信息图谱的理论构建与实际应用的关注点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继续深化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4)“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及其利用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气候变化 |
1.1.2 可再生能源“废弃”现象严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废弃”电量评估的研究现状 |
1.2.2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2章“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产生的原因和现有利用途径分析 |
2.1 概述 |
2.2“废弃”问题产生的原因 |
2.3“废弃”电量的利用途径 |
2.3.1 通过灵活的市场制度加以利用 |
2.3.2 通过储能的方式加以利用 |
2.3.3 通过供热的方式加以利用 |
2.3.4 通过制冷的方式加以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的评估 |
3.1 概述 |
3.2 评估模型 |
3.2.1 可再生能源年累计装机容量 |
3.2.2 可再生能源年实际发电量 |
3.2.3 可再生能源年可利用小时 |
3.3 全球“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的评估 |
3.3.1 全球弃风电量评估 |
3.3.2 全球弃光电量评估 |
3.3.3 全球弃水电量评估 |
3.3.4 全球“废弃”电量 |
3.4 中国“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评估 |
3.4.1 中国弃风电量评估 |
3.4.2 中国弃光电量评估 |
3.4.3 中国弃水电量评估 |
3.4.4 中国“废弃”电量 |
3.5 低碳背景下“废弃”电量的潜在利用新途径 |
3.5.1 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GHG及空气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潜力 |
3.5.2 在碳捕集与封存方面的潜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捕碳系统从空气中直接捕碳的建模与优化 |
4.1 概述 |
4.2 典型的从空气中直接捕碳的系统及其负荷特性 |
4.2.1 风电驱动的CO_2捕集系统示意图 |
4.2.2 捕碳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能量需求细分 |
4.2.3 捕碳系统的负荷特性 |
4.3 风电驱动的捕碳系统从空气中直接捕碳的建模与优化 |
4.3.1 问题描述 |
4.3.2 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 |
4.3.3 等式约束 |
4.3.4 不等式约束 |
4.4 算例分析 |
4.4.1 基础数据 |
4.4.2 不同调度模式下风电驱动的捕碳系统从空气中直接捕碳 |
4.4.3 结果分析 |
4.5 灵敏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选区激光熔化成型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复合、梯度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 |
1.2.1 SLM技术与应用 |
1.2.2 SLM技术的局限性 |
1.3 SLM成型马氏体时效钢研究现状 |
1.3.1 SLM成型马氏体时效钢的优势 |
1.3.2 SLM成型马氏体时效钢参数和性能优化 |
1.3.3 SLM成型马氏体时效钢各向异性研究 |
1.3.4 SLM成型马氏体时效钢时效机理研究 |
1.4 SLM原位制备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
1.4.1 SLM制备MMCs的特点和优势 |
1.4.2 陶瓷颗粒在SLM成型MMCs中的作用 |
1.5 SLM成型随形冷却模具 |
1.5.1 传统方式制备随形冷却模具的局限性 |
1.5.2 SLM技术成型随形冷却模具 |
1.6 课题概述 |
1.6.1 课题来源 |
1.6.2 主要研究目标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马氏体时效钢粉末 |
2.1.2 碳化硅粉末 |
2.1.3 混合粉末 |
2.2 SLM实验过程 |
2.2.1 SLM设备和主要步骤 |
2.2.2 SLM成型参数 |
2.3 成型后处理 |
2.3.1 热处理 |
2.3.2 热等静压处理 |
2.4 表面特征及致密性测试 |
2.4.1 表面粗糙度和接触角测试 |
2.4.2 孔隙率和密度测试 |
2.5 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
2.6 相结构和相转变分析 |
2.6.1 XRD相结构分析 |
2.6.2 DSC相转变分析 |
2.7 残余应力分析 |
2.8 性能测试与评价 |
2.8.1 力学性能测试 |
2.8.2 疲劳性能测试 |
2.8.3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2.8.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SLM成型高性能马氏体时效钢的组织和性能 |
3.1 引言 |
3.2 工艺参数优化 |
3.2.1 激光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
3.2.2 热处理工艺参数优化 |
3.3 组织形貌分析 |
3.3.1 原始表面形貌 |
3.3.2 宏观形貌和成分 |
3.3.3 显微组织分析 |
3.3.4 EBSD织构分析 |
3.4 微观TEM分析 |
3.4.1 原始试样TEM分析 |
3.4.2 热处理试样TEM分析 |
3.5 XRD相结构和相转变 |
3.6 残余应力分析 |
3.7 力学性能分析 |
3.7.1 硬度分析 |
3.7.2 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 |
3.7.3 强化机理分析 |
3.7.4 夏比冲击试验 |
3.7.5 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分析 |
3.8 摩擦学性能 |
3.8.1 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
3.8.2 磨损形貌 |
3.9 电化学腐蚀性能 |
3.10 小结 |
第四章 SLM成型SiC增强马氏体时效钢金属复合材料 |
4.1 前言 |
4.2 混合粉末表征 |
4.2.1 混合粉末SEM形貌 |
4.2.2 混合粉末XRD分析 |
4.3 激光工艺参数优化 |
4.3.1 SLM成型工艺参数设计 |
4.3.2 工艺参数对成型粗糙度的影响 |
4.3.3 工艺参数对孔隙率的影响 |
4.3.4 工艺参数对硬度的影响 |
4.3.5 工艺窗口分析 |
4.4 MMCs试样形貌与缺陷分析 |
4.4.1 宏观形貌 |
4.4.2 表面状态分析 |
4.4.3 缺陷与密度分析 |
4.5 裂纹抑制措施探究 |
4.5.1 激光重熔 |
4.5.2 预热基板 |
4.5.3 设计支撑和成型方向 |
4.6 陶瓷添加量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4.6.1 OM形貌 |
4.6.2 SEM形貌 |
4.6.3 TEM分析 |
4.7 相结构和相转变分析 |
4.7.1 XRD分析 |
4.7.2 EBSD分析 |
4.7.3 DSC转变动力学分析 |
4.8 力学性能 |
4.8.1 硬度分析 |
4.8.2 拉伸性能 |
4.8.3 强化机制分析 |
4.9 摩擦磨损性能 |
4.9.1 SiC含量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4.9.2 SiC含量对摩损率的影响 |
4.9.3 SiC含量对磨损形貌的影响 |
4.9.4 磨损机理分析 |
4.10 耐腐蚀性能 |
4.11 热等静压后处理 |
4.11.1 热等静压对MMCs致密度的影响 |
4.11.2 热等静压对MMCs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2 小结 |
第五章 SLM成型马氏体时效钢梯度材料 |
5.1 引言 |
5.2 基于SLM的马氏体时效钢修复制造研究 |
5.2.1 界面参数探究 |
5.2.2 界面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SLM制备异种铁基梯度材料研究 |
5.3.1 界面组织形貌和成分分析 |
5.3.2 界面取向EBSD分析 |
5.3.3 界面微区TEM分析 |
5.3.4 力学性能分析 |
5.4 SLM制备Cu-MS异类梯度材料研究 |
5.4.1 界面缺陷分析 |
5.4.2 界面组织和成分分析 |
5.4.3 界面XRD相结构分析 |
5.4.4 界面取向EBSD分析 |
5.4.5 界面微区TEM分析 |
5.4.6 力学性能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SLM成型马氏体时效钢随形冷却模具设计 |
6.1 前言 |
6.2 网格工艺参数优化 |
6.2.1 工艺参数设计 |
6.2.2 工艺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6.2.3 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 自支撑水路设计与模拟 |
6.3.1 支撑单元设计 |
6.3.2 自支撑样品设计与SLM制备 |
6.3.3 自支撑水道模具设计 |
6.3.4 自支撑水道模具模流分析 |
6.4 模具网格化减材设计 |
6.4.1 网格结构设计 |
6.4.2 壁厚对网格结构的力学性能影响 |
6.5 模具创新性设计与SLM制备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8)科学大概念的课程转化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能量大概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诉求 |
二、新时期我国课程发展的迫切需要 |
三、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全新引领 |
四、科学教育所面临能力培养的现实危机 |
五、世界能源危机对公民教育的时代要求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掌握知识到获得观念的跨越:大概念的教育意蕴 |
第一节 大概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新理念 |
一、大概念的内涵理路 |
二、大概念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角色 |
第二节 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指向学生科学观念的获得 |
一、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研究概述 |
二、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结构分析 |
三、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价值分析 |
第二章 从理念的课程到可操作的课程:大概念的课程转化 |
第一节 课程转化的理论探讨 |
一、课程转化的理论基础 |
二、课程转化的层级向度 |
第二节 大概念的课程转化方案层级 |
一、积极探索我国课程改革文化背景中的课程转化策略 |
二、从理解到文本:大概念的教材转化 |
三、从文本到理解:大概念的教学转化 |
第三节 围绕大概念的教材转化模式建构 |
一、围绕大概念教材转化模式的构建思考 |
二、附加模式:大概念内容主题式嵌入转化 |
三、进阶模式:大概念内容持续式承接转化 |
四、网状模式:大概念内容复合式扩展转化 |
五、聚焦模式:大概念内容立体式整合转化 |
六、围绕大概念教材转化模式的反思 |
第四节 围绕大概念的教学转化模式建构 |
一、围绕大概念教学转化模式的构建思考 |
二、知识流动模式:依循知识脉络的大概念教学转化 |
三、意义表征模式:依循意义阐释的大概念教学转化 |
四、要素序列模式:依循结构要素的大概念教学转化 |
五、循环解析模式:依循系统原理的大概念教学转化 |
六、围绕大概念教学转化模式的反思 |
第三章 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课程设计 |
第一节 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相关研究解读 |
一、国际课程标准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
二、国际科学研究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
三、国际能量教育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
四、国际能量素养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
五、哲学研究视野中的能量大概念研究解读 |
第二节 能量大概念课程设计的理论框架:学科思想到课程的转化 |
一、能量大概念课程设计之知识体系分析 |
二、能量大概念课程设计之哲学观念分析 |
三、能量大概念课程设计之方法原则分析 |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课程结构设计的检验与修订 |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结构要点专家咨询结果 |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细分条目专家咨询结果 |
第四章 能量大概念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教材转化 |
第一节 多版本小学科学教材中能量大概念内容分析 |
一、教材内容研究的信效度分析 |
二、冀教版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
三、苏教版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
四、教科版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
五、各版本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
第二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材转化设计 |
一、能量大概念之知识体系的教材转化分析 |
二、能量大概念之哲学观念的教材转化分析 |
三、能量大概念之方法原则的教材转化分析 |
第三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材转化的意见征询与反馈 |
一、该转化方案具有理论先导性 |
二、该转化方案具有现实价值性 |
第五章 能量大概念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教学转化 |
第一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学现状调查 |
一、小学科学教师能量大概念教学转化的观念分析 |
二、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转化的文本审析 |
第二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的教学转化设计 |
一、能量大概念之知识体系维度的教学设计 |
二、能量大概念之哲学观念的教学转化分析 |
三、能量大概念之方法原则的教学转化分析 |
第三节 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学转化的教师理解与反思分析 |
一、质疑抗拒阶段 |
二、调整适应阶段 |
三、尝试接纳阶段 |
四、灵活运用阶段 |
第六章 指向未来的反思展望: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科学大概念是科学教育转识成智的现实路径 |
二、科学大概念包含知识体系、哲学观念与方法原则的教育性结构 |
三、教师的大概念意识能够使教学更具育人价值 |
四、大概念的教材转化让国家课程理念得以实现更好的贯通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的课程转化需要引起重视 |
二、形成科学教育中大概念课程转化的完整研究体系十分重要 |
三、保障大概念的课程转化相关举措需要完善与强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种版本教材基本信息 |
附录2 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结构要点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3 小学科学教育中能量大概念细分条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4 关于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材转化方案的访谈提纲 |
附录5 关于小学科学能量大概念教学转化方案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外源L-肉碱介导AMPKα-ACC-CPT信号通路调控鱼类脂肪酸代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L-肉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研究进展 |
1.1 肉碱的生物学特性 |
1.2 L-肉碱调控脂肪酸的β氧化 |
1.3 L-肉碱调控鱼类脂肪酸代谢的研究进展 |
1.4 影响外源L-肉碱调控鱼类的脂肪酸代谢的因素 |
第二章 AMPK调控脂肪酸代谢的研究进展 |
2.1 AMPK的分子结构与激活调节 |
2.2 AMPK调控脂肪酸代谢 |
2.3 AMPK调控ACC活性 |
2.4 AMPK调控CPT-I活性 |
2.5 AMPK的激活 |
第三章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3.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外源L-肉碱对鲤幼鱼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腹腔注射L-肉碱对鲤幼鱼游离肉碱含量、能量状态及AMPKα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2.1 材料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外源L-肉碱对鲤幼鱼游离肉碱含量、能量状态及AMPKα-ACC-CPT信号通路的影响 |
3.1 材料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外源L-肉碱介导AMPKα-ACC-CPT信号通路调控鲤和洛氏鱥脂肪酸代谢的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基于高质量代谢网络模型的聚3-羟基丁酸酯新途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基于理性设计的代谢工程 |
1.1.1 传统代谢工程中的理性设计 |
1.1.2 后基因组时代的理性设计 |
1.2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概述 |
1.2.1 已有代谢网络模型及模型构建方法 |
1.2.2 模型指导的途经设计方法 |
1.3 代谢网络模型在途径设计中的应用 |
1.3.1 途经设计步骤 |
1.3.2 模型指导的途径改造策略 |
1.4 代谢网路模型在途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1.4.1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存在的问题 |
1.4.2 复合代谢网络模型存在的问题 |
1.5 PHA及其生产菌株介绍 |
1.5.1 PHA介绍 |
1.5.2 PHB介绍 |
1.5.3 恶臭假单胞菌介绍 |
1.5.4 恶臭假单胞菌PHA合成途径 |
1.5.5 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 |
1.6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背景 |
1.6.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恶臭假单胞菌一致化代谢网络模型构建 |
2.1 一致化代谢网络模型构建流程 |
2.2 P.putida KT2440代谢网络模型模拟结果 |
2.2.1 模型预处理 |
2.2.2 模型模拟结果 |
2.2.3 ATP最优生成速率控制 |
2.3 呼吸链效率一致化 |
2.3.1 四个模型呼吸链比较 |
2.3.2 确定磷氧比 |
2.3.3 磷氧比一致化 |
2.4 确定生物质组成 |
2.4.1 生物质组成质量守恒 |
2.4.2 生物质组成元素守恒 |
2.5 生物质单体合成途径差异研究 |
2.5.1 生物质单体最优生成速率预测 |
2.5.2 反应可逆性错误 |
2.5.3 模型缺失反应错误 |
2.5.4 反应方程错误 |
2.5.5 模型中三类错误总结 |
2.6 底物利用途径一致化 |
2.6.1 48种底物代谢能力预测 |
2.6.2 底物利用途径修正 |
2.7 通过基因组重注释扩展模型 |
2.7.1 P.putida基因组注释 |
2.7.2 利用注释信息扩展基因-酶反应 |
2.7.3 验证模型PpuQY1140预测正确性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质量控制 |
3.1 已有模型质量控制方法 |
3.1.1 提高模型完整性 |
3.1.2 提高模型正确性 |
3.2 从能量产生角度考察模型质量 |
3.2.1 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悖情况举例 |
3.2.2 36个模型最优ATP生成速率计算 |
3.2.3 模型能量无限产生错误分类 |
3.3 NADH无限产生导致能量无限产生 |
3.3.1 PpuMBEL1071模型NADH无限产生 |
3.3.2 AbyMBEL891模型NADH无限产生 |
3.4 质子驱动力净生成导致ATP无限产生 |
3.4.1 解脂耶氏酵母iYL619模型质子驱动力净生成 |
3.4.2 呼吸链错误导致驱动力净生成 |
3.5 ATP自身无限产生 |
3.6 能量无限产生错误查找流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代谢网络模型构建 |
4.1 复合代谢网络模型构建流程 |
4.2 KEGG数据提取与整理 |
4.2.1 反应数据提取与整理 |
4.2.2 酶数据提取与整理 |
4.2.3 反应可逆性数据提取与整理 |
4.3 利用KEGG数据扩展模型 |
4.3.1 精简KEGG反应 |
4.3.2 KEGG数据库数据与iJO1366模型命名一致化 |
4.3.3 提取KEGG数据库中大肠杆菌异源反应 |
4.4 依据文献和数据库数据手动扩展复合模型 |
4.4.1 扩展一碳单元利用途径 |
4.4.2 扩展产品合成途径 |
4.5 模型质量控制 |
4.5.1 反应可逆性错误修正 |
4.5.2 反应方程错误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HB新途径设计及验证 |
5.1 利用PpuQY1140模型预测PHB新途径 |
5.1.1 P.putida中PHB高产途径—苏氨酸循环途径 |
5.1.2 苏氨酸循环途径能量和还原力消耗 |
5.1.3 大肠杆菌中苏氨酸循环途径的应用 |
5.2 利用复合模型预测PHB合成新途径 |
5.2.1 NOG途径对PHB合成的影响 |
5.2.2 XuMP途径对PHB合成的影响 |
5.2.3 甘油吸收途径对PHB合成的影响 |
5.2.4 4-羟基丁酸循环途径对PHB合成的影响 |
5.2.5 利用复合模型预测大宗生化产品最优途径 |
5.2.6 产品合成最优途径选择 |
5.3 甲醛为底物时PHB最优途径预测 |
5.3.1 iJO1366模型预测PHB最优生成途径 |
5.3.2 复合模型预测PHB最优生成途径 |
5.4 构建PHB高产菌株 |
5.4.1 基于苏氨酸循环途径的PHB高产菌株 |
5.4.2 基于NOG途径的PHB高产菌株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节约能量的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球磨机节能降耗新途径机理及应用研究[D]. 罗春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1)
- [2]分布式电/冷/除湿/脱盐联供系统集成方法[D]. 徐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01)
- [3]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石建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
- [4]“废弃”可再生能源电量及其利用新途径[D]. 石海清. 湖南大学, 2015(03)
- [5]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A]. 叶成. 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6), 2006
- [6]选区激光熔化成型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复合、梯度材料研究[D]. 谭超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7]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8]科学大概念的课程转化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能量大概念为例[D]. 李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外源L-肉碱介导AMPKα-ACC-CPT信号通路调控鱼类脂肪酸代谢的研究[D]. 陈玉珂.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基于高质量代谢网络模型的聚3-羟基丁酸酯新途径设计[D]. 袁倩倩. 天津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