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断路器电气模拟装置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邓文明[1](2019)在《动车组主断路器分析优化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高铁与其他铁路干线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已达4万公里以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屡屡令世界惊艳。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断路器作为电动车组高压电气箱中的关键部件,是闭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电流的开关装置,也是动车组供电的总开关。因此主断路器的正常闭合动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动车组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大量实践和试验数据表明,影响主断路器寿命的主要因素为合闸弹跳,本文以某型号动车组主断路器为研究分析对象,研究其工作特性,探究影响弹跳的因素,并对其存在弹跳的问题进行优化,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根据动车组主断路器的基本要求,结合国内外动车组主断路器的特点,及实际运用情况,将主断路器分为气动控制回路和机械操动机构两部分。通过分析其结构组成和功能参数,利用计算机数值仿真的方法,将两部分进行联合仿真,研究其工作特性。气动控制回路主要为机械操动机构提供闭合动力,将此部分采用AMESim软件搭建主断路器的气动控制回路仿真计算模型,对各气动元件进行分析研究。机械操动机构作为主断路器的核心部件,利用ADAMS软件建立主断路器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动态仿真计算研究。随后,进行了气动控制回路和机械操动机构的联合仿真分析,将AMESim中气缸输出的力导入ADAMS中,建立完整的主断路器机-电-气一体化联合仿真数学计算模型,研究包括额定开距、触头超程、超程弹簧与复位弹簧的刚度和预压缩力、空气压力对合闸时间、合闸弹跳时间和分闸时间等参数的影响,得到一系列空气压力、输出力、碰撞力、位移、速度等相关参数曲线,分析其工作性能。并针对所产生的弹跳问题进行参数优化,最后,通过主断路器的实物样机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采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和采用AMESim的流体力学动态仿真软件,运用于主断路器的设计和分析中,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ADAMS与AMESim联合仿真技术建立合理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可以方便地研究各参数对主断路器性能的影响,有效缩短主断路器的试验周期,产品的性能得到了提升,增加了市场竞争力,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杜玉亮[2](2016)在《列车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辅助系统是列车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牵引控制系统、牵引冷却系统、制动空气压缩机系统以及照明、空调、网络等众多设备提供电源。在列车过分相区时,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供电的辅助系统通常会随主断路器的断开而断电,而车上的蓄电池组仅能维持列车关键用电设备的短时电能供应。本文对列车过分相区时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展开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目前,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供电的辅助系统不能实现列车过分相区时不间断供电,本文分析了前人提出的技术方案试验失败的原因,研究了这种结构的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供电的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方案中,牵引变压器作为能量耦合传递的媒介,其各绕组间耦合程度直接影响牵引绕组向辅助绕组能量耦合传递的效率,本文对牵引变压器各绕组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试验测量,给出了牵引变压器阻抗电压矩阵,揭示了牵引变压器各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特别是二次牵引绕组与三次辅助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了交直交型辅助系统在中性区时获得能量的路径,指出实现交直交型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的关键在于牵引系统和辅助系统控制策略的调整及协调配合,据此提出了一种列车过分相区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牵引四象限整流器和辅助四象限整流器控制策略的调整及微小的硬件改动即可实现辅助系统不断电,还能确保列车进出分相区时不发生过电压和过电流现象。对该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原理分析、仿真验证和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均验证了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款新型快速客运电力机车上。四象限整流器的控制技术是列车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方案中的核心技术,结合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方案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四象限整流器的多种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四象限整流器的同步旋转坐标系比例积分电流调节器(SRFPI),既能保证电流调节器在基频处优异的无静差跟踪性能,还能拓宽其在基频附近的带宽。针对我国电网国标中规定的频率波动范围,提出了一种四象限整流器电流调节器无静差跟踪性能的评价标准。基于此评价标准对SRFPI电流调节器、比例谐振电流调节器和准比例谐振电流调节器的控制性能进行了对比,得出SRFPI电流调节器具有比另外两种电流调节器更加优异的无静差跟踪性能。列车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方案中,辅助系统的平稳工作是控制目标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四象限整流器准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实现了网侧有功与无功功率的独立、准确控制。通过引入网侧电压的幅值闭环,使网压扰动及时被电流内环SRFPI调节器所稀释,提高了四象限整流器中间直流电压抗网压扰动的性能,确保辅助系统的平稳工作。列车带电过分相技术虽然目前应用的不多,但该技术是未来列车过分相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基于电子开关的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可将列车过中性区时失电时间缩短至50ms左右,但在这段失电时间内仍会造成辅助系统断电。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子开关的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采用“变压器+电子开关”的电路拓扑。该方案可以减少电子开关中串联的晶闸管数目,降低了串联晶闸管阀组的均压设计和触发设计的难度;并对晶闸管串联阀组的触发进行了设计,保证了触发信号的可靠性和同步性。其次,本文对基于电子开关的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中中性区失电时间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失电时间内列车四象限整流器的工作情况,指出四象限整流器桥臂电压在失电时间内会反加至牵引变压器上,从而导致其磁通饱和,据此提出了供电死区时间的设计思路。最后,对基于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装置供电死区时间内交直交型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进行研究,指出本文提出的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方案在这段失电时间内同样可确保辅助系统不断电工作。
史丹[3](2015)在《动车组高压系统操作过电压及其抑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动车组在升降受电弓或者分合主断路器时可能会出现电磁暂态过程,产生操作过电压,影响车上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干扰,不利于动车组的正常运行。本文以CRH2型动车组为例,研究了动车组在升降弓和分合主断路器时电磁暂态的发生机理,以及影响暂态过程的相关因素。理论研究发现,在升弓电磁暂态中,当车顶电缆参数不变情况下,暂态振荡频率主要受电源等值电感的影响,过电压值及持续时间与系统阻尼有关,即受电阻和电感的影响。在合断路器时,牵引变压器二次侧过电压大小与合闸角有关,原边励磁涌流与合闸角以及剩磁有关。详细介绍动车组高压系统建模方法。在计算电源等值参数时需要考虑高频下集肤效应对导体阻抗的影响;弓网电弧模型考虑了空气被击穿产生电弧的过程以及电弧弧长变化;采用指数函数模拟避雷器的伏安特性;电压互感器采用UMEC模型;通过避雷器漏泄电流试验和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试验获取相关参数,辅助建模;牵引变压器采用经典模型,考虑其励磁特性。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针对CRH2型动车组建立了高压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在升弓和合断路器时的电磁暂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CRH2型动车组升弓电磁暂态过电压值可达60~75kV,振荡频率一般在40-70kHz,振荡持续时间一般在0.2~1.5ms。合主断路器时,合闸角在90。附近,牵引变压器二次绕组过电压较大,原边励磁涌流较小,在0。附近,过电压值较小但励磁涌流较大;剩磁越大,励磁涌流越大。在车库内对CRH2型动车组进行了升降弓以及分合断路器时的电磁暂态测试,获得接触网电压、牵引变压器二次绕组电压和电缆电流实测波形。实测结果表明,升降弓过电压值在60~70kV,合断路器牵引绕组过电压为2.9~6.2kV,分断路器时牵引绕组过电压为2~5kV,励磁涌流为0.1~0.3kA。通过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两种抑制电磁暂态过电压的技术对策:在车顶高压电气系统附加电感和并接RC滤波器。仿真两种方法的改善效果,设计了电感和RC滤波器的相关参数,并制作了RC滤波器实物。
苏立轩[4](2016)在《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信号系统承载着保证调度指挥和控制列车运行的重任,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高速电气化铁路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尤其是牵引回流系统对信号设备的强电磁干扰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列车特殊运行工况以及牵引网故障条件下的瞬态电磁影响研究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本论文以此为背景,围绕我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以及列车特殊运行工况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进行研究和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从理论角度对牵引网故障状态下接触网短路的暂态过程原理以及列车过分相时暂态过程的产生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短路电流的状态及传播途径,以及骚扰信号设备的机理和方式;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列车运行特殊工况下的暂态过程产生瞬态骚扰的机理。根据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轨旁信号电缆的特性,建立了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的瞬态电磁影响分析模型,采用更适用于瞬态干扰计算分析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多导体传输线方程进行了数学推导,结合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线路条件的实际特点,基于Carson理论推导了包含频率相关损耗的差分近似公式,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单位长度传输线一次参数。采用仿真模型,分别对列车正常运行工况、牵引网短路故障条件以及列车过分相特殊工况下,牵引网及列车产生的各种暂态过程在牵引回流各途径中的传播,和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结合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采用实测方式获得的牵引回流以及信号电缆受瞬态电磁影响的测试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和验证。针对信号电缆平行接近长度与列车运行所处位置和短路发生位置,电缆屏蔽接地方式,大地导电率以及暂态过程合闸相位角等影响因素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到了信号电缆芯线感应电动势计算结果随平行接近长度变化关系;列车运行位置以及短路位置变化与对应长度信号电缆芯线感应电动势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了信号电缆芯线感应电动势计算结果随大地导电率变差而增大;双端接地方式对骚扰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端接地方式,尤其对列车过分相暂态过程引起的高频率骚扰分量抑制的效果更明显;合闸/分闸时刻在电压过零点时,可以有效防止暂态过程对信号电缆产生瞬态骚扰的一系列重要结论。本文紧密结合高速铁路运营中出现的瞬态电磁干扰引起的安全问题,通过建模仿真计算和现场实测研究得出了丰富的结论。研究成果对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干扰防护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提供了参考依据和重要数例,对于保证信号设备正常工作、从而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成果对新建高速铁路动态验收阶段接触网人工短路实验及线路电磁兼容测试的测试断面选择和设置、以及测试数据的评判也具有指导意义。
姜晓锋,何正友,胡海涛,高仕斌,王斌[5](2013)在《高速铁路过分相电磁暂态过程分析》文中认为高速铁路过分相过电压对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具有较大威胁,过分相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可为预防与抑制过分相过电压提供参考,对保障高速铁路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划分并分析高速铁路过分相各暂态过程,建立系统等效数学模型并进行推导计算,同时分别对每一个暂态过程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分析高速铁路过分相过电压。仿真结果表明:该过分相暂态过程数学分析与仿真分析基本相符,可用于过分相暂态过程分析;过分相过电压幅值大小不仅与列车车速、中性段长度等因素相关,还与主断路器切合时刻、左右两供电臂相位差等因素相关。
韩乐佳[6](2019)在《电气化铁路不断电过分相电磁暂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电气化铁路采用交流单相工频换相供电方式,为避免相间短路,线路上每隔一段距离都设置一个电气隔离装置,即电分相。目前,常见的自动过分相方式均存在一定的过电压、铁磁谐振和励磁涌流的暂态问题,危害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此外,自动过分相的断电时间长会导致列车速度明显降落,影响运输效率,因此亟需研究一种安全、可靠且断电时间较短的自动过分相技术。首先,梳理了自动过分相的常见方案及其技术特点,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确定重点研究两种改进的自动过分相方案:采用电子开关代替真空断路器的地面开关过分相方案和基于两电平变流器的柔性过分相方案。这两种方案都具有断电时间短、能有效地抑制暂态过电压等优点,且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此类方案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然后,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过分相方式,总结了已投入运行的三种自动过分相方式和正在研究阶段的各新型过分相方式的技术特点。深入调研了在过分相过程中常见的暂态问题,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过电压现象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并从理论角度对过分相的电磁暂态过程进行了解析与研究。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列车过分相的仿真模型,并通过计算选取了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主电路模型的参数。针对电子开关过分相方案,提出了用一组反并联IGBT代替真空断路器的地面开关过分相方式,通过对比仿真与实测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计算了该方案的最小断电时间并给出了在该时间下的仿真结果,分析了开关合闸角度与过电压水平之间的关系。针对暂态过电压现象,提出了并联阻容保护装置的抑制措施,并仿真验证了其在不同合闸角度与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有效性。针对柔性过分相方案,选取了两电平变流器作为柔性装置的主电路结构,搭建了该方案下仿真模型并给出了变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表明,电子开关过分相方案能够削弱操作过电压问题,且能够缩短列车的断电时间。并联阻容保护装置的抑制方案能够有效抑制不同合闸角度与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暂态过电压。柔性过分相方案能够良好的实现列车不断电过分相过程,且在此过程中几乎没有暂态现象出现。
宋苗苗[7](2020)在《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配电网采用的传统自动重合闸方式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产生的短路电流不仅会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变得恶劣,还会对系统造成较大冲击。特别是随着国内配电网中电缆的大量使用,架空线与电缆线并存的混合线路大量涌现,传统自动重合闸的重合失败率升高,使得自动重合闸可以提升供电可靠性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因此研究一种在重合之前判断配电线路上是否还有故障的配电网自适应重合闸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深度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案,即在发生故障时投入试探阻抗元件,利用流过试探阻抗元件的电流幅值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从试探阻抗中电阻的比例、限流深度以及瞬时性与永久性故障判定的需求三个方面,理论分析了试探阻抗元件的阻值选取问题。基于合适的试探阻抗元件的阻值,提出了永久性故障判据,即流经主开关与试探阻抗元件回路的电流幅值大于整定值时为永久性故障,反之则判定为瞬时性故障,以实现自适应重合闸。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配电线路模型,研究了试探阻抗元件投入时负荷特性、励磁涌流和负荷低电压脱网对故障判据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对理论分析得出的试探阻抗元件阻值进行适当修正,就可以消除负荷特性对故障判据的影响;在故障判据中增加0.3s的延时就可以有效区分短路电流与励磁涌流;当负载率较大时,试探阻抗元件的投入会导致敏感负荷低电压脱网,瞬时性故障时流过主断路器--试探阻抗元件回路的电流降低,不会对故障判据造成影响。通过建立配电网系统模型,对纯架空线路、纯电缆线路以及混合线路在不同故障位置、不同过渡电阻时发生三相及两相相间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永久性故障判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讨了铁芯电抗器和空芯电抗器设计试探阻抗元件的两种具体实现方法,得出相同阻抗值的空芯电抗器的尺寸远小于铁芯电抗器,最终选择以空芯电抗器来实现试探阻抗元件。
刘申易[8](2020)在《基于动态故障树分析与传感网络的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重载铁路货运机车的快速发展,机车的故障率与事故发生率随之上升,机车故障诊断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基于动态故障树算法和分布式传感网络,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SS4B型机车的故障诊断系统,分析了机车的故障模式,确定了传感器布设位置,对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了电路设计与选型,提出了动态故障树分析算法,并通过C#进行编程实现,最后对设计中的理论以及系统整体进行了建模、仿真,验证了可行性。首先本文根据机车的实际情况,将诊断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为传感器网络、分布式传感节点、数据检测终端以及智能故障诊断终端四个部分;对SS4B型机车的主、辅电路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主、辅电路以及气路制动系统的具体故障模式;针对机车的重要故障模式,确定了9个电压传感器和23个电流传感器的布设位置,并对布设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系统硬件方面进行了设计。选择了传感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了传感网络的接口;对模拟和数字式传感节点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对数据检测终端各个板卡实现的功能进行了介绍;完成智能故障诊断终端的选型。相关的软件方面,对网络的通讯协议、传输数据内容以及拥塞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设计了传感节点的滤波算法,并对各个节点和终端的软件流程进行了设计。另外,本文在故障树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信息的动态故障树分析法,能够根据故障原因部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故障树分析得到的故障原因进行化简。最后,对网络的拥塞控制算法、数字滤波器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C#编写了能够实现动态故障树分析算法的诊断软件,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传感器滤波、网络数据传输、故障原因诊断进行了综合建模与仿真,验证了故障诊断系统的可行性。图113幅,表16个,参考文献79篇。
王威儒[9](2021)在《具有故障限流功能的组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大容量直流电网,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流电网的故障电流上升快,直流电流开断难度大,采用直流断路器(direct curren circuit breaker,DCCB)和故障限流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进行故障电流抑制与故障清除,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由于大容量的直流故障抑制及开断装备制造困难、造价高昂,研发适用于多端直流和直流电网的组合式故障限流断路器,提高元器件的综合利用效率及装备间的协调控制能力,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开展了直流故障电流计算、组合式限流断路器设计、重合闸控制策略设计以及工程适用性验证方案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故障电流计算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MMC交直流两侧能量转移的直流故障电流递推计算方法,建立了计及交流侧、直流侧及控制器影响的MMC内部能量离散化数学模型,基于MMC直流出口电压动态变化,采用梯形积分法求解下一时刻故障电流瞬时值。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故障电流的多类型影响因素,无需构建柔性直流系统内部详细电磁仿真模型,具有计算精度高、运算简便、处理速度快等优势。满足限流断路器参数优化设计、器件选型等需求。在直流限流断路器设计方面,提出了采用引流支路构建主动接地点的方案,达到转移注入故障点电流的目标,在引流支路配备主断路器以切断故障电流。主断路器仅需要单向导通的电力电子开关组,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优势。基于该方案设计了电阻型、电感型两种类别的引流式限流断路器。电阻型引流式限流断路器的设计方法是在MMC直流出口配备超导器件,在直流母线处配置引流支路。直流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后,可使超导器件快速达到失超状态以限制故障电流,同时迅速导通引流支路吸引故障电流,直到故障点被隔离后关断引流支路。综合考虑限流效果、限流成本及主断路器成本,进行超导器件失超电阻参数优化设计,形成了失超电阻与主断路器开关组数最佳匹配方案,提升了整套装备的经济性,该设备为多端口形式,适用于多端直流电网。电感型引流式限流断路器的设计方法是在直流线路及MMC直流出口均配备耦合电感进行限流,在限流器开关组处配置引流支路。发生直流故障后立即投入耦合电感进行限流,同时启动引流支路吸引故障电流,故障点被隔离后,主断路器与限流器开关组共同承受开断故障电流引起的冲击电压,通过电力电子开关组复用以达到提高装置集成化和经济性的目标。综合考虑限流时长、限流成本及开断成本,进行耦合电感参数优化设计。同时,将所提出的限流断路器改进为多端口,满足多端直流输电的应用需求。在重合闸策略设计方面,提出了引流式直流限流断路器与MMC换流器协调控制的重合闸策略。设计故障线路两侧的限流断路器同时重合闸方式,以保证直流电网功率恢复的快速性,同时,限流设备在重合闸过程中接入回路,以预防再次开断永久故障的电气应力。在线路去游离阶段,设计故障极和非故障极MMC转换为STATCOM模式和VF控制模式的方案,使得故障线路两侧处于等电位状态,维持交流系统电压稳定,进而消除重合闸冲击电流,以提高重合闸成功率。该方案能够在故障隔离阶段对风电场等弱交流电网进行有效支撑,适用于新能源外送及孤岛供电等领域。为验证所提出拓扑及控制策略的工程适用性,利用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平台,设计了故障电流抑制设备的工程适用性验证方案。提出了面向直流功率接口的阻尼阻抗匹配方案,对物理侧的多类型样机设备动态等值阻抗进行计算,以实现功率接口两侧的阻抗实时匹配,保证混合仿真平台的稳定性。针对接口延时问题,提出直流信号斜率预测算法,有效提高了功率接口两侧电气量的拟合度,以降低延时引起的系统误差。通过多类型的动态实验,验证所设计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验证方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并能够为多类型直流设备提供良好的工程适用性实验验证环境。并将所提出的电阻型引流式限流断路器样机接入验证平台,通过故障实验,验证了该拓扑能够高效限制并开断故障电流,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本文提直流电网系统分析及装置设计的故障电流精确计算方法,设计了电阻型及电感型引流式限流断路器,设计了限流断路器与MMC协同快速重合闸策略,制定了故障电流抑制设备工程适用性验证方案,研究成果为直流电网组合式限流断路器技术提升,以及柔直流电网安全运行具有推动作用。
孟庆宽[10](2010)在《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箱式变电站由于占地面积小、投资少、供电周期短而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供电网络终端重要的配电设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大,无人值守、可靠性、安全性、远程管理功能已经成为箱式变电站配电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针对作者所在公司在高新区立项的“智能箱式变电站”项目,在全面了解箱式变电站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发展的工业控制技术对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建模设计,成功开发了智能配电系统。通过工程实际应用检验,所设计的智能配电系统满足用户的各项要求,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功能齐全,操作方便。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从箱式变电站的常规系统分析入手,建立方案模型,结合模型对配电系统的高压、变压器、低压、无功补偿等系统分别进行智能化的研究,分析智能化实现的技术基本条件与要求。第二,确立智能化解决方案,采用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配电系统方案,通过现场总线技术完成高压、变压器、低压、无功补偿等数据采集,通过支持现场总线的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数据的分析与处理。PLC技术、工控软件技术以及总线式智能产品等的应用与发展,为解决箱式变电站的智能配电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结合上述工控产品,论文采用并行设计、模块化等研究方法,将配电系统分为高压配电、变压器配电、低压配电、无功补偿等若干子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对每个子系统智能化实现方案的研究,最终实现整体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化配电系统方案。第三,在分析箱式变电站各子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数据采集、检测、传输、控制的具体要求,给出智能配电系统的硬件搭建方案,同时对方案现场总线、PLC、总线式智能配电数据采集装置、HMI人机接口、工业控制软件等在智能配电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硬件平台搭建之后,进行了智能配电系统的软件设计。遵循结构化程序语言的设计原则,将智能配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控制任务层次化,设计软件实现的流程图,编写、调试软件程序,设计出完整的智能配电系统的程序软件。最后,根据项目的实际调试运行数据,分析并总结了该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厂内试验调试过程、调试试验方法、参数设置以及“四遥”的参数与数据,系统软、硬件问题处理与故障分析。通过系统的实际运行和调试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运行的各项指标要求,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操作灵活方便,达到了用户非常满意的效果。论文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结合工业级工控产品实现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方案,其硬件设备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基础,结合智能配电系统理论,使采用工业工控产品开发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成为可能。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降低了箱式变电站智能化的门槛,而且使其整体的配电水平得到了提高,为生产企业提供了一种大众化的参考方案,对配电生产企业终端产品的研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二、主断路器电气模拟装置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断路器电气模拟装置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动车组主断路器分析优化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动车组主断路器简介 |
2.1 主断路器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
2.2 动车组主断路器基本结构 |
2.3 动车组主断路器工作原理 |
2.4 主断路器主要技术参数 |
2.4.1 额定电压 |
2.4.2 电气间隙 |
2.4.3 触头超程 |
2.4.4 接触压力 |
2.4.5 合闸时间 |
2.4.6 分闸时间 |
2.4.7 合闸弹跳 |
2.4.8 分闸弹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车组主断路器计算理论基础 |
3.1 虚拟样机技术 |
3.2 气压传动技术 |
3.3 动力学分析理论 |
3.3.1 ADAMS动力学分析理论 |
3.3.2 ADAMS求解算法 |
3.3.3 碰撞理论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车组主断路器仿真分析 |
4.1 主断路器机械操动机构三维模型 |
4.2 主断路器虚拟样机模型 |
4.2.1 模型导入ADAMS |
4.2.2 定义材料属性 |
4.2.3 创建弹簧 |
4.2.4 施加约束 |
4.2.5 施加载荷 |
4.3 主断路器气动控制回路模型 |
4.4 建立ADAMS与 AMESim联合仿真 |
4.5 动车组主断路器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车组主断路器试验研究 |
5.1 试验要求 |
5.2 试验原理 |
5.3 试验设备 |
5.4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动车组主断路器优化分析 |
6.1 机械优化设计原理 |
6.2 动车组主断路器参数化设计 |
6.3 动车组主断路器优化分析 |
6.4 动车组主断路器优化对比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列车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列车辅助系统概述 |
1.2.1 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供电的辅助系统 |
1.2.2 牵引变流器直流侧供电的辅助系统 |
1.2.3 两种结构辅助系统对比分析 |
1.3 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供电的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接触网中性区不馈电时辅助系统不断电供电方案 |
1.3.2 接触网中性区不馈电时辅助系统不断电方案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3 接触网中性区馈电时辅助系统不断电供电方案 |
1.3.4 接触网中性区馈电时辅助系统不断电方案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列车过分相区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原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交直交型辅助系统的电力机车主电路拓扑分析 |
2.3 列车过分相区时序逻辑分析 |
2.4 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列车工作模式分析研究 |
2.4.1 动态过程1:牵引变压器原边电流控制动态过程 |
2.4.2 动态过程2:主断路器断开动态过程 |
2.4.3 动态过程3:牵引/辅助四象限整流器同步相位调整动态过程 |
2.4.4 动态过程4:主断路器闭合动态过程 |
2.5 列车工作模式动态切换过程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3 列车辅助系统不断电关键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列车过分相区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主要问题分析 |
3.3 列车牵引变压器绕组耦合分析 |
3.4 列车辅助系统不断电关键技术 |
3.4.1 牵引变压器原边电流控制技术 |
3.4.2 牵引变压器原边电压控制技术 |
3.4.3 四象限整流器同步相位调整控制技术 |
3.4.4 列车电路结构硬件改造技术 |
3.5 列车进出分相区过电压过电流抑制分析 |
3.5.1 列车进出分相区过电压抑制 |
3.5.2 列车进出分相区过电流抑制 |
3.6 仿真与试验验证 |
3.6.1 仿真验证 |
3.6.2 实验室小功率试验平台验证 |
3.6.3 地面大功率试验验证 |
3.6.4 实车试验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4 列车辅助系统不断电的四象限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四象限整流器基本工作原理 |
4.3 四象限整流器复矢量数学模型 |
4.4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四象限整流器电流环设计与分析 |
4.4.1 基于全通滤波器的正交信号生成方法 |
4.4.2 同步旋转坐标系PI电流调节器性能分析 |
4.4.3 与比例谐振电流调节器和准比例谐振电流调节器的比较 |
4.5 四象限整流器电压外环设计与分析 |
4.6 四象限整流器新型控制策略 |
4.7 牵引网网压波动的抑制 |
4.7.1 牵引网网压跳变工况 |
4.7.2 牵引网网压低频振荡工况 |
4.7.3 仿真与试验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5 接触网中性区馈电时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新型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 |
5.2.1 传统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介绍 |
5.2.2 新型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介绍及原理分析 |
5.2.3 仿真与试验验证 |
5.3 新型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关键技术分析 |
5.3.1 电子开关设计 |
5.3.2 供电死区时间分析 |
5.4 列车带电过分相失电时间内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研究 |
5.4.1 原理分析 |
5.4.2 仿真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动车组高压系统操作过电压及其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车组过电压研究现状 |
1.2.2 动车组高压系统绝缘配合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动车组高压系统简介 |
2.1 动车组高压系统技术方案 |
2.2 动车组高压系统的组成 |
2.2.1 受电弓 |
2.2.2 断路器 |
2.2.3 避雷器 |
2.2.4 高压互感器 |
2.2.5 高压电缆及电缆连接器 |
2.2.6 牵引变压器 |
2.2.7 其它高压设备 |
2.3 本章小结 |
3 动车组高压系统操作过电压产生机理 |
3.1 过电压概述 |
3.2 动车组升降弓电磁暂态过程 |
3.3 动车组分合断路器电磁暂态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4 动车组高压系统电磁暂态建模 |
4.1 外部电源等值参数计算 |
4.2 弓网电弧模型 |
4.3 高压电缆模型 |
4.3.1 PI形集中参数模型 |
4.3.2 Bergeron模型 |
4.3.3 依频模型 |
4.4 主断路器模型 |
4.5 避雷器模型 |
4.5.1 避雷器建模方法 |
4.5.2 避雷器漏泄电流试验 |
4.5.3 避雷器PSCAD/EMTDC仿真模型及验证 |
4.6 变压器及互感器模型 |
4.6.1 变压器模型 |
4.6.2 互感器模型 |
4.6.3 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5 动车组高压系统的仿真与测试 |
5.1 PSCAD/EMTDC软件介绍 |
5.2 动车组升弓过电压仿真与分析 |
5.2.1 升弓过电压仿真模型 |
5.2.2 升弓过电压仿真结果 |
5.2.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 动车组合断路器仿真与分析 |
5.3.1 合断路器仿真模型 |
5.3.2 合断路器仿真结果 |
5.4 动车组高压系统操作过电压测试 |
5.4.1 升降弓测试 |
5.4.2 分合断路器测试 |
5.5 仿真与测试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动车组高压系统操作过电压抑制方案 |
6.1 串联电感 |
6.1.1 电感值选取 |
6.1.2 电感参数设计及安装 |
6.2 并接RC滤波器 |
6.2.1 滤波器RC值的选取 |
6.2.2 RC滤波器参数设计及安装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系统电磁影响研究现状 |
1.2.1 牵引供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1.2.2 弓网受流机理与理论 |
1.2.3 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技术 |
1.2.4 信号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 |
1.2.5 牵引供电系统与信号系统间电磁影响数值计算方法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3.1 论文选题意义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电磁暂态理论分析 |
2.1 牵引网短路暂态过程理论分析 |
2.1.1 AT供电方式下牵引网短路电流分布理论分析 |
2.1.2 短路条件下短路电流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的分析 |
2.1.3 牵引网短路实验短路暂态过程理论分析 |
2.2 列车过分相特殊运行工况暂态过程理论分析 |
2.2.1 高速铁路电分相设置 |
2.2.2 列车过电分相过程分析 |
2.2.3 列车过分相特殊工况暂态过程理论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的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瞬态电磁影响仿真模型 |
3.1 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分析 |
3.1.1 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
3.1.2 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求解 |
3.2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瞬态电磁影响等效模型 |
3.3 瞬态电磁影响模型的多导体传输线方程求解方法 |
3.4 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参数处理 |
3.4.1 单位电容矩阵计算 |
3.4.2 包含频率损耗传输线单位长度参数处理 |
3.4.3 端部边界条件处理 |
3.4.4 牵引回流系统横联点设置处理 |
3.5 列车运行特殊工况及接触网故障条件暂态干扰源 |
3.5.1 接触网故障条件模拟 |
3.5.2 列车特殊运行工况暂态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4 采用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对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瞬态电磁影响仿真分析 |
4.1 列车正常运行工况仿真分析 |
4.1.1 列车靠近供电分段端部情况 |
4.1.2 列车位于供电分段中部情况 |
4.2 牵引网故障条件下仿真分析 |
4.2.1 接触线对地短路情况 |
4.2.2 正馈线对地短路情况 |
4.3 列车过分相暂态过程仿真分析 |
4.3.1 列车进出无电区暂态过程 |
4.3.2 列车切断主断路器暂态过程 |
4.3.3 列车闭合主断路器暂态过程 |
4.4 对信号电缆的电磁骚扰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列车运行/短路位置与信号电缆平行接近长度的影响 |
4.4.2 大地导电率的影响 |
4.4.3 信号电缆屏蔽接地方式的影响 |
4.4.4 暂态过程初始相位角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瞬态电磁影响实测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1 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瞬态电磁影响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1.1 测试方法 |
5.1.2 列车正常运行工况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1.3 接触网故障条件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1.4 列车过分相特殊工况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5)高速铁路过分相电磁暂态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速铁路过分相过程划分 |
2 过分相暂态过程等效建模 |
3 暂态过程数学机理分析 |
4 暂态过程仿真模型 |
4.1 暂态过程一 |
4.2 暂态过程二 |
4.3 暂态过程三 |
4.4 暂态过程四 |
4.5 暂态过程五 |
4.6 暂态过程六 |
5 算例分析 |
6 结论 |
(6)电气化铁路不断电过分相电磁暂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电气化铁路过分相技术 |
2.1 牵引供电概述 |
2.1.1 牵引供电系统 |
2.1.2 电分相 |
2.2 电分相实现方式 |
2.2.1 器件式电分相 |
2.2.2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 |
2.3 过分相方式 |
2.3.1 传统过分相方式 |
2.3.2 新型过分相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电气化铁路过分相暂态现象分析 |
3.1 常见过分相暂态问题 |
3.1.1 暂态过电压 |
3.1.2 铁磁谐振 |
3.1.3 励磁涌流 |
3.1.4 暂态问题的发生概率 |
3.2 过分相暂态过电压分析方法 |
3.2.1 过分相暂态过程 |
3.2.2 过分相暂态过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列车过分相电磁暂态建模 |
4.1 牵引供电系统参数设计 |
4.1.1 牵引变压器参数 |
4.1.2 牵引网参数 |
4.2 列车主电路模型 |
4.2.1 车顶高压电路模型 |
4.2.2 电压互感器模型 |
4.2.3 机车主变压器模型 |
4.2.4 牵引变流器模型 |
4.3 基于MATLAB/SIMULINK的过分相仿真建模 |
4.3.1 列车在过分相过程中的位置表示 |
4.3.2 仿真模型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电子开关过分相方案研究 |
5.1 电子开关分相装置建模 |
5.2 电子开关过分相暂态仿真 |
5.2.1 列车主电路模型验证 |
5.2.2 仿真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2.3 电子开关模型验证 |
5.2.4 电子开关过分相方案的仿真 |
5.2.5 不同合闸角度下的过电压水平 |
5.3 再生制动工况仿真 |
5.3.1 制动工况的仿真模型 |
5.3.2 再生制动工况下的仿真结果 |
5.4 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案 |
5.4.1 阻容保护装置原理及参数选择 |
5.4.2 阻容保护装置有效性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柔性过分相方案研究 |
6.1 柔性过分相方案 |
6.1.1 技术分析 |
6.1.2 拓扑结构选择 |
6.2 两电平式柔性过分相装置建模 |
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2 带有深度限流装置的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 |
2.1 基本原理 |
2.2 试探阻抗元件阻值的选取 |
2.2.1 从试探阻抗中电阻比例的角度 |
2.2.2 从深度限流的角度 |
2.2.3 从可靠区分故障性质的角度 |
2.3 永久性故障判据 |
2.4 本章小结 |
3 永久性故障判据的影响因素 |
3.1 负荷特性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
3.2 励磁涌流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
3.2.1 不同合闸相角时的励磁涌流仿真 |
3.2.2 不同合闸阻抗下的励磁涌流仿真 |
3.3 负荷低电压脱网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
3.3.1 瞬时性故障时馈线上的电压降 |
3.3.2 典型负荷低电压脱网特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算例验证 |
4.1 仿真模型 |
4.2 在纯架空线路的应用 |
4.3 在纯电缆线路的应用 |
4.4 在混合线路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试探阻抗元件的实现 |
5.1 铁芯电抗器 |
5.2 空芯电抗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动态故障树分析与传感网络的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机车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机车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2 重载货运电力机车的故障诊断系统方案 |
2.1 SS4B型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 |
2.2 机车主电路的故障模式及相关传感器布设方案 |
2.2.1 机车主电路的主要构成 |
2.2.2 机车主电路的主要故障模式 |
2.2.3 机车主电路的相关传感器布设 |
2.3 辅助电路的故障模式及相关传感器布设方案 |
2.3.1 辅助电路的主要构成 |
2.3.2 辅助电路的主要故障模式 |
2.3.3 辅助电路的相关传感器布设 |
2.4 气路与制动系统的故障模式及相关传感器引入方案 |
2.4.1 气路与制动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 |
2.4.2 气路与制动系统的相关传感器引入 |
2.5 分布式传感节点布设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重载货运电力机车的车载分布式传感网络的软硬件设计 |
3.1 传感器网络通讯协议的设计 |
3.1.1 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 |
3.1.2 传感器网络的接口选型 |
3.1.3 以太网的网络传输协议 |
3.1.4 网络的传输数据内容 |
3.1.5 网络拥塞控制机制 |
3.2 分布式传感节点的软硬件设计 |
3.2.1 模拟式传感节点软硬件设计 |
3.2.2 数字式传感节点硬件设计 |
3.2.3 节点滤波功能的设计 |
3.3 数据检测终端方案 |
3.4 智能故障诊断终端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DFTA的重载货运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算法 |
4.1 FTA与 DFTA算法 |
4.1.1 FTA算法的概述 |
4.1.2 DFTA算法 |
4.2 机车故障树模型的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5 实验及仿真分析 |
5.1 数字滤波器的仿真及分析 |
5.2 基于OPNET的网络拥塞控制仿真及分析 |
5.3 DFTA的实现测试和分析 |
5.4 传感器滤波及网络状态下的诊断系统模型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具有故障限流功能的组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电流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直流断路器及故障限流器研究现状 |
1.2.3 组合式直流限流断路器研究现状 |
1.2.4 工程适用性验证方案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电流计算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故障电流路径分析及故障电流计算 |
2.2.1 直流侧等值电路分析 |
2.2.2 交流侧等值电路分析 |
2.2.3 换流器能量分析及故障电流计算 |
2.3 换流器控制系统对故障电流的影响机理分析 |
2.4 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阻型组合式直流电网限流断路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阻型限流断路器设计与分析 |
3.2.1 拓扑结构设计 |
3.2.2 控制逻辑设计与分析 |
3.3 电阻型限流断路器参数优化设计 |
3.3.1 欠阻尼情况分析 |
3.3.2 过阻尼情况分析 |
3.3.3 R_(SFCL)的取值计算 |
3.4 限流器与主断路器经济性分析 |
3.5 仿真校验 |
3.5.1 故障电流开断性能校验 |
3.5.2 多类型故障电流抑制方法对比校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感型组合式直流电网限流断路器设计 |
4.1 引言 |
4.2 电感型限流断路器设计与改进 |
4.2.1 电感型限流断路器设计 |
4.2.2 电感型限流断路器的多端口改进化设计 |
4.3 电感型限流断路器参数优化设计 |
4.3.1 引流限流器电感参数优化设计 |
4.3.2 故障隔离限流器电感参数优化设计 |
4.4 仿真验证 |
4.4.1 电感型限流断路器仿真校验 |
4.4.2 改进的多端口电感型限流断路器仿真校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设备协同的直流电网限流断路器快速重合闸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换流器控制策略对重合闸的影响机理分析 |
5.3 直流电网重合闸策略研究 |
5.3.1 对地引流式限流断路器间协同快速重合闸策略设计 |
5.3.2 换流器与限流断路器配合重合闸控制逻辑设计 |
5.4 仿真验证 |
5.4.1 引流式直流限流断路器直接重合闸测试 |
5.4.2 换流器与限流断路器配合重合闸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故障电流抑制设备工程适用性验证方案设计 |
6.1 引言 |
6.2 验证平台构建及接口算法设计 |
6.2.1 基于四端直流电网的PHIL验证平台构建 |
6.2.2 面向直流接口的DIM接口算法分析 |
6.3 多类型设备DIM阻抗匹配方案设计 |
6.3.1 MMC换流器等效阻抗计算 |
6.3.2 DCCB等效阻抗计算 |
6.3.3 FCL等效阻抗计算 |
6.3.4 PSS系统等效阻抗计算 |
6.4 接口延时补偿策略设计 |
6.5 设备工程适用性验证流程 |
6.5.1 延时补偿方案测试 |
6.5.2 传输功率突变平台稳定性测试 |
6.5.3 换流站突然闭锁平台稳定性测试 |
6.5.4 基于DCCB的平台工程适用性验证能力测试 |
6.5.5 电阻型限流断路器的工程适用性校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的内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 |
1.1.3 国内现状 |
1.3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实现的工业控制技术 |
1.3.1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
1.3.2 PLC 控制技术 |
1.3.3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方案模型的建立 |
2.1 箱式变电站配电方案模型的建立 |
2.2 箱式变电站模型中高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
2.3 箱式变电站模型中变压器系统的设计 |
2.4 箱式变电站模型中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
2.5 箱式变电站模型中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 |
3.1 现场总线 |
3.1.1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状况 |
3.1.2 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 |
3.2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应实现的功能 |
3.3 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3.3.1 现场总线的选择 |
3.3.2 利用现场总线实现高压配电系统的数据采集 |
3.3.3 利用现场总线实现变压器系统运行数据的采集 |
3.3.4 利用现场总线实现低压系统运行数据采集以及智能低压运行 |
3.3.5 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硬件搭建 |
4.1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 |
4.2 总线式智能采集装置 |
4.3 总线式低压主断路器 |
4.4 HMI 人机接口 |
4.5 现场总线的通信介质 |
4.6 现场总线的预留接口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PLC 软件编程组态设计 |
5.2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程序设计 |
5.2.1 高压配电系统程序设计 |
5.2.2 变压器系统程序设计 |
5.2.3 低压配电系统程序设计 |
5.2.4 无功补偿系统程序设计 |
5.3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就地监视主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调试 |
6.1 初步检验 |
6.2 上电编程 |
6.3 模拟调试 |
6.3.1 高压配电系统 |
6.3.2 变压器系统 |
6.3.3 低压系统 |
6.3.4 无功补偿系统调试 |
6.3.5 配电系统四遥功能调试 |
6.4 调试中问题处理与故障分析 |
6.4.1 硬件故障 |
6.4.2 软件设备故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主断路器电气模拟装置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动车组主断路器分析优化与试验研究[D]. 邓文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2]列车辅助系统不断电技术研究[D]. 杜玉亮.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2)
- [3]动车组高压系统操作过电压及其抑制技术研究[D]. 史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4]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研究[D]. 苏立轩.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11)
- [5]高速铁路过分相电磁暂态过程分析[J]. 姜晓锋,何正友,胡海涛,高仕斌,王斌. 铁道学报, 2013(12)
- [6]电气化铁路不断电过分相电磁暂态研究[D]. 韩乐佳.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D]. 宋苗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动态故障树分析与传感网络的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D]. 刘申易.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具有故障限流功能的组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研究[D]. 王威儒. 东北电力大学, 2021
- [10]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D]. 孟庆宽. 吉林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