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十年代广州市利用外资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萍[1](2006)在《城市用地扩张规律与控制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对矛盾。城市用地扩张有其必然性,城市用地扩张控制也有其必要性,那么究竟应如何在实践当中区分两者,使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既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又达到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城市用地扩张的理性控制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问题。 城市用地扩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随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用地扩张的规律性如何发生变化,我们又该如何利用城市用地扩张的规律性对城市用地扩张实施合理控制。从微观上看,城市用地扩张区域分异较为明显,如何利用城市用地扩张的区域分异规律对城市用地扩张实施控制。使城市用地扩张控制不仅从时间上,而且从空间上同时反映城市用扩张的规律性,需要我们从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对城市用地扩张规律进行全面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耕地保护为背景制订了一系列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措施。形成了以政府调控为主,市场、技术、道德调控为辅的城市用地扩张控制体系。但这些调控措施的绩效如何,是否有效地控制了城市用地扩张,控制过程的效益如何,对社会经济是否产生了影响,现有调控措施是否能满足我国不断发育的土地市场中涌现出的一系列问题的处理需求,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其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我国土地市场的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由起步发展到逐步发育的过程,在管制逐步放松的发展趋势之下,随着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间,如何随政策变迁调整用地扩张控制的措施,急待探索新的对策。 本文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概述。论述了城市用地扩张规律与控制绩效这一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论文研究的前提条件,论文研究方法、思路、技术路线及具体研究内容。解释说明了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安排的逻辑思路和合理性。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为从总体上把握研究的方向与深度,对于前人研究的回顾与述评是论文进一步展开与深化的基础。为此,该章总结概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用地扩张机制、扩张影响、扩张控制对策、扩张控制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又主要以国外相关研究为主,国内对于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回顾后,该章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评述,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相应为本文研究的展开提供了铺垫。 第三章: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相关理论。理论框架是文章展开的灵魂。该章以城市经济学的城市规模理论与公共管理学的管制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了一定时期城市用地合理规模的存在性,并系统总结了管制理论的发展,将其移植至城市
苏建忠[2](2006)在《广州城市蔓延机理与调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蔓延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美国首先出现的一种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在二战后的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城市蔓延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机动车依赖,也危害了人体的健康与安全,给城市的合理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蔓延逐渐成长,并随着“九运会”有关工程项目的建设达到城市蔓延的高潮。目前,广州在人口增长的空间过程、城市紧凑度、外围新区的开发强度、土地混合利用度、土地连续利用度、开发区域的可进入性与步行可达性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城市蔓延特征。城市蔓延的出现,造成了广州耕地数量连年下降、开敞空间减少、环境污染加剧、赤潮与咸潮频率上升、交通状况恶化、社会隔离程度增加,并进而影响到广州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性。广州的城市蔓延存在着7个方面的机理,分别是: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影响、大型项目建设的推动、机动化程度上升、信息技术发展、郊区房地产开发、行政区划调整、土地制度与规划管理,等等。其中土地制度、城市规划制度、干部考核选拔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性、体制性因素是导致广州市城市蔓延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广州的城市蔓延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所在。要有效地遏止广州的蔓延趋势,需要更新发展理念,注重增长内涵,制定恰当的交通政策与产业政策,对大型项目的建设进行充分的论证。同时,还要创新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完善土地制度,协调好地区关系。
石娜娜[3](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刘琳婕[4](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熊国平[5](2005)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彭雄亮[6](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陈朝隆[7](2007)在《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 ——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分工的深化,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易对象增加,交易频率上升,产业链环节的协调与整合问题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区域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研究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机制与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区域产业链的构建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论文首先界定了产业链概念,指出产业联系是产业链的本质,并讨论了产业链与价值链、供应链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区域产业链构建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模式与战略,建立起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区域之间与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区域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受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制度、交易成本及分工水平等的影响,竞争力强的产业链通常是跨区域分布的,将产业链所有环节都纳入区内未必是最好的策略。本文还对产业链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讨论,认为产业集群实际属于产业链现象,是产业链条或链段在特定区域的集合,产业集群的多种特性都可以用产业链加以解释。论文从经济效应、产业关联、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区域产业链构建进行了经济分析,提出了基于产业链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根据产业链环节起源、链接关系和发展路径,总结出内生拓展、引进配套和环节嵌入等三种区域产业链构建模式,并提出特色型、文化主导型和创新主导型三种区域产业链模式构建的优化策略。论文强调了产业链经营的思想,并分别从类型选择、环节配置、节点集聚和环境优化等方面探讨了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战略。本文以珠三角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小榄、石龙、狮岭三镇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三地产业链的形成机制与构建模式进行了概括与分类,指出当地自然资源对三地主要产业链的影响微弱。与公司“先销售后生产”的拓展模式不同,三地产业链发展表现出“先生产后销售”的环节延伸顺序,本文据此总结出了一种区域产业链环节拓展的一般模式。研究表明,区域产业链各链环节生产与“流”的规模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反映出区域经济边界的多孔特性和区域产业链结构的网络性特征。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三地产业链的产业增长率指数有明显差异,以石龙电子信息产业最高,而小榄食品饮料产业和狮岭皮革皮具业则较低;从产业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石龙电子信息产业链贡献最大,次为狮岭皮革皮具产业链,而多链交汇的小榄则相对较小。狮岭镇的产业专业化程度虽明显高于小榄和石龙,但它的产业效率并不是最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新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即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家精神而不是市场集中度。根据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论文提出了三地产业链的调整与优化对策。
陆薇[8](2019)在《无锡市制造业产业链招商模式的优化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政治经济环境多变的今天,招商引资作为一项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就业和税收的系统工程,依然是各地政府的工作重点。无锡通过多年的招商引资已成功招引了众多500强和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培育壮大了本地民营经济,形成了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推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从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角度进行招商模式优化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产业链、招商引资、钻石模型相关理论,借鉴了新加坡、芝加哥、广州和上海张江的产业链招商模式和成功经验,对无锡市制造业产业链现行的招商模式进行分析并指出问题。以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为例,采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产业链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了产业结构仍需优化,设计产业亟待加强,应用市场尚需开拓,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为提高招商模式优化的针对性,本文对集成电路产业链垂直环节的IDM企业、设计、制造、封测、装备和材料分别进行分析,从培育存量和引进增量的角度提出优化路径和对策建议,包括扩大协同发展、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引进人才、合理利用资源、改善营商环境和提升服务质量等,以增强无锡的制造业产业链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本文的研究对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优化提供了一些思路。
广州人民政府[9](1996)在《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业经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区、县级市规划和市各部门的专项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与《纲要》相配套的各专项规划(将由市计委另行下发)具体如下:
周海波[10](2014)在《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整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时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日益成为影响东道国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优惠的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广州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此,文章结合广州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大量图表对比分析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州引进和利用外资及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特点,数据显示广州利用外资额逐年增加,广州三次产业的主导地位也由第二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过渡;然后进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广州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逐步呈现“三、二、一”的特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与广州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在系统分析了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因素的前提下,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广州实际情况,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各种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从理论上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作用机制。即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促进效应、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竞争和示范效应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最终达到影响产业结构的目的。随后文章采用广州1991-2012年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三次产业结构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影响效果。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广州三次产业结构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对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传统服务业的促进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长期性,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长久的促进作用。文章最后认为,广州应该从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建设、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间分布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从而促进广州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二、九十年代广州市利用外资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十年代广州市利用外资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用地扩张规律与控制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
1.2 研究范畴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
2.1 国外城市用地扩张与控制研究进展 |
2.2 国内城市用地扩张与控制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城市用地扩张与控制理论分析 |
3.1 城市合理规模理论 |
3.2 管制理论 |
4 城市用地扩张规律与机制研究 |
4.1 我国城市用地扩张时空规律 |
4.2 城市用地扩张的机制 |
4.3 研究方法 |
4.4 检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武汉市用地扩张时空规律与潜力分析 |
5.1 武汉市用地扩张现状概述 |
5.2 武汉市用地扩张机制 |
5.3 武汉市城市用地潜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绩效分析 |
6.1 绩效分析的相关理论 |
6.2 我国当前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相关措施 |
6.3 政府调控体系执行结果评价 |
6.4 市场调控体系执行结果评价 |
6.5 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执行效益评价 |
6.6 当前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措施失效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政策建议 |
7.2 结论 |
7.3 讨论 |
7.4 新时期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广州城市蔓延机理与调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相关研究综述 |
1.1 国外研究综述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研究基础及框架设计 |
2.1 研究范围 |
2.2 研究资料说明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框架设计 |
2.5 研究意义 |
第3章 广州城市蔓延的测度与阶段 |
3.1 对广州城市蔓延的测度 |
3.2 广州城市蔓延的阶段划分 |
第4章 广州城市蔓延的影响分析 |
4.1 生态环境效应 |
4.2 社会效应 |
4.3 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可持续性 |
第5章 广州城市蔓延的机理分析 |
5.1 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影响 |
5.2 大型项目建设的影响 |
5.3 机动化与道路建设的影响 |
5.4 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
5.5 外围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
5.6 行政区划的调整的影响 |
5.7 土地制度、规划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
5.8 广州城市蔓延的机制模型 |
第6章 广州城市蔓延的调控研究 |
6.1 广州控制城市蔓延的现状及措施 |
6.2 西方控制城市蔓延的方法与实践 |
6.3 更新发展理念,控制城市蔓延 |
6.4 制度创新与政策优化 |
第7章 研究结论 |
7.1 广州城市蔓延的特点 |
7.2 广州城市蔓延的机理 |
7.3 广州城市蔓延的控制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2:附图 |
后记 |
(3)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作者简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畴 |
一、城市形态的概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主旨、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主旨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一、经济学的理论 |
二、政治和社会学的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90 年代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
第一节 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 |
一、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 |
二、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 |
三、居住由同质到分异,由分散到集聚 |
四、工业优先增长,向开发区集聚 |
五、城市空间快速垂直增长,天际线的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外部轮廓的快速扩展 |
一、用地持续快速扩展,城市形态多变 |
二、向交通设施靠近,沿交通轴线扩展 |
三、区域群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区域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90 年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 |
第一节 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
一、城市体系的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化 |
二、城市商务区形成 |
三、新的外向型产业空间兴起 |
第二节 信息化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 |
一、促进城市用地的相互兼容 |
二、新的信息产业空间兴起 |
三、虚拟空间成为新的城市空间形式 |
四、促进管理机构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扩散 |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
一、促进城市用地构成的变化 |
二、新的知识型的城市空间兴起 |
第四节 进入和经历快速城市化阶段 |
一、大城市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圈)优先增长 |
二、促进新城的建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变化 |
第一节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 |
一、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市快速扩展 |
二、经济粗放增长引起城市外延低效扩展 |
第二节 功能迅速调整 |
一、引起用地结构变化 |
二、区域功能增强促进商业或商务区形成 |
三、导致新空间出现 |
第三节 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 |
一、小汽车迅速增加 |
二、住宅建设不断增长 |
三、旅游休闲快速发展 |
第四节 快速交通方式兴起 |
一、高速铁路初现端倪 |
二、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发展 |
三、高速公路快速增加 |
四、城市快速路不断发展 |
第五节 行政区划调整明显增多 |
一、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 |
二、促进多中心城市、组合城市的形成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
一、土地市场日渐成熟 |
二、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进化机制主导 |
一、产业结构调整迅速 |
二、产业不断升级 |
三、产业组织方式向集聚集群发展 |
第三节 投资机制多元 |
一、国际资本外在促进 |
二、民间资本内在推动 |
三、政府资本示范引导 |
第四节 调控机制多样 |
一、规划引导 |
二、政策指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 |
第一节 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 |
一、内涵外延复合,以外延增长为主 |
二、渐进跳跃共存,以跳跃扩展为主 |
三、开发区是跳跃扩展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 |
一、多种新空间并起 |
二、开发区为主体的新产业空间主导 |
第三节 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 |
一、人文关怀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理想 |
二、人地和谐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追求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合理形态的讨论 |
第一节 形态的协调性 |
一、与规模的协调 |
二、与功能的协调 |
第二节 形态的成长性 |
一、适应空间生长 |
二、适应结构生长 |
第三节 形态的生态性 |
一、尊重和利用自然 |
二、完善的绿地系统 |
三、多中心的城市结构 |
第四节 形态的经济性 |
一、符合城市发展方向 |
二、节地、节水、节能,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
三、高效使用设施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与特色 |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 ——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范围与意义 |
1.3 概念辨析:产业链与价值链、供应链 |
1.4 相关研究述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资料来源与评估 |
1.8 小结 |
第2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理论分析 |
2.1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 区域产业链的系统构建 |
2.3 区域产业链的动力机制 |
2.4 小结 |
第3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结构与空间分析 |
3.1 区域产业链的结构分析 |
3.2 区域产业链环节的空间分析 |
3.3 产业链环节在区域空间的聚集——产业集群 |
3.4 小结 |
第4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经济分析 |
4.1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
4.2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产业关联效应 |
4.3 产业链与区域经济结构 |
4.4 产业链与区域经济空间布局 |
4.5 基于产业链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
4.6 小结 |
第5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模式与优化策略 |
5.1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主要模式 |
5.2 区域产业链模式的优化策略 |
5.3 小结 |
第6章 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战略 |
6.1 产业链经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
6.2 区域产业链的类型选择战略 |
6.3 区域产业链的环节配置战略 |
6.4 区域产业链的节点集聚战略——发展区域产业集群 |
6.5 区域产业链的环境优化战略 |
6.6 小结 |
第7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 |
7.1 区域产业链的构建 |
7.2 区域产业链的结构与特征 |
7.3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经济评价 |
7.4 区域产业链的调整与优化探讨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产业链主题企业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无锡市制造业产业链招商模式的优化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链概念的界定 |
2.2 产业链相关研究 |
2.3 招商引资相关研究 |
2.3.1 招商引资理论综述 |
2.3.2 招商引资实践相关研究 |
2.4 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
2.4.1 产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2.4.2 产业竞争力相关实证研究 |
2.5 制造业产业链招商模式的定位 |
2.5.1 功能定位 |
2.5.2 目标定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锡市制造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无锡市制造业发展概述 |
3.1.1 无锡市制造业发展现状 |
3.1.2 无锡产业链集聚发展现状 |
3.1.3 无锡招商引资面临的问题和制约 |
3.2 无锡市制造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 |
3.2.1 集成电路产业链 |
3.2.2 装备制造产业链 |
3.2.3 物联网产业链 |
3.2.4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 |
3.3 无锡市制造业产业链现行的招商模式 |
3.3.1 科技先导型建链式招商 |
3.3.2 产业升级型强链式招商 |
3.3.3 对跨行业的综合性集团重点招商 |
3.3.4 以商引商 |
3.4 以集成电路为例分析无锡市制造业产业链招商存在的问题 |
3.4.1 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分布不均衡 |
3.4.2 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制造端平铺式增长为主 |
3.4.3 无锡的集成电路企业各自为战,合作配套少,带动作用小 |
3.4.4 集成电路产业链招商引资重投入产出,轻补全薄弱环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制造业产业链招商模式的经验借鉴 |
4.1 新加坡选择核心产业建链 |
4.2 芝加哥立足传统优势工业强链 |
4.3 广州先招关键零部件企业补链 |
4.4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竞争力分析 |
5.1 生产要素 |
5.2 需求条件 |
5.3 产业链的整体表现 |
5.4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竟争 |
5.5 机会 |
5.6 政府大力扶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集成电路产业链招商模式的优化研究 |
6.1 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招商模式优化的目标 |
6.2 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招商模式优化路径 |
6.2.1 集成电路IDM企业的招商模式优化路径 |
6.2.2 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招商模式优化路径 |
6.2.3 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业的招商模式优化路径 |
6.2.4 集成电路装备和材料领域的招商模式优化路径 |
6.3 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链招商模式优化的对策建议 |
6.3.1 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规划,巩固壮大优势产业基础扩大竞争优势 |
6.3.2 引导增量外资和存量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
6.3.3 优惠政策更多偏向技术和人才,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 |
6.3.4 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改善营商环境和服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说明和选用 |
1.2.1 外商直接投资 |
1.2.2 产业结构 |
1.2.3 产业划分说明 |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三次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综述 |
1.3.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各产业内部结构影响的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点 |
1.6.2 本文的不足 |
2 广州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
2.1 广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状况 |
2.1.1 广州引进外资的发展阶段 |
2.1.2 广州利用外资的状况 |
2.2 广州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
2.2.1 广州三次产业结构的状况分析 |
2.2.2 广州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状况分析 |
2.3 外商直接投资在广州三次产业中的分布 |
2.3.1 外资在广州三次产业间的分布 |
2.3.2 外资在三次产业内部的分布 |
2.4 小结 |
3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3.1 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3.1.1 供给因素 |
3.1.2 需求因素 |
3.1.3 产业政策 |
3.2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
3.3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及传导机制 |
3.3.1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 |
3.3.2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机制 |
3.4 小结 |
4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
4.1 广州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总括评判 |
4.1.1 “标准结构”比较 |
4.1.2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 |
4.2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
4.2.2 模型实证分析过程 |
4.3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州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对第三产业的分类 |
4.3.2 模型的选取与数据采集 |
4.3.3 模型的估计 |
4.4 小结 |
5 政策建议与结语 |
5.1 政策建议 |
5.1.1 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建设 |
5.1.2 引导外资在三次产业合理配置 |
5.1.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5.2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九十年代广州市利用外资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用地扩张规律与控制绩效研究[D]. 刘红萍.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1)
- [2]广州城市蔓延机理与调控措施研究[D]. 苏建忠. 中山大学, 2006(05)
- [3]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4]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04)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 ——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D]. 陈朝隆. 中山大学, 2007(03)
- [8]无锡市制造业产业链招商模式的优化与对策研究[D]. 陆薇. 东南大学, 2019(06)
- [9]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州人民政府. 广州政报, 1996(S1)
- [10]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周海波. 广东财经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