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或化学损伤大鼠脑干中缝核组对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

电解或化学损伤大鼠脑干中缝核组对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

一、电解或化学损毁大白鼠脑干中缝核群对针剌镇痛效应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懿[1](2019)在《龙虎交战针法在结肠镜应用中的镇痛效应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传统中医针灸技术应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中,评估其是否能减轻受检者肠镜时不良感受,缓解镜检过程中的痛苦与不适,为肠镜医师和受检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在针刺镇痛结肠镜中加用龙虎交战复合针法,观察其是否能增强针刺镇痛效果。方法:将9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复合手法组和对照组各30例。单纯针刺组在镜检前30分钟针刺双侧阳陵泉、梁丘、足三里、三阴交、承山,针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镜检时针刺一侧手三里、合谷穴,使用电针刺激持续至镜检结束;复合手法组镜检同样予20分钟针刺治疗,镜检时电针持续刺激一侧手三里、合谷穴,另一侧采用龙虎交战针法对合谷穴进行连续刺激;对照组肠镜前和镜检过程中不予针刺或其它镇痛措施。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的一般信息及既往史,包括手术史、针灸史和胃肠镜史。监测患者肠镜前后心率变化,分别观察三组受检者结肠镜插镜经过直乙交界、乙状结肠、脾区、横结肠、肝区、升结肠时的疼痛级别;记录插镜至回盲部镜检时间、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检查后患者满意度。结果:共完成病例88例,复合手法组中1名患者因心率过快,为安全起见,改用其它麻醉方式,退出试验组;对照组中1名受检者在直乙交界段即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并要求退出试验组。所有数据经第三方统计学处理,单纯针刺组与复合手法组相较于对照组FPS评分及VRS评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单纯针刺组与复合手法组肠镜前后心率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单纯针刺组与复合手法组进镜时间及术后满意度评价有统计意义(P<0.05)。单纯针刺组与复合手法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镇痛应用于电子结肠镜可明显减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提高患者心率稳定性,缩短肠镜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满意度。

沈军[2](2019)在《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脑微观结构及代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其中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损伤程度最重的一种类型,伤后不仅患肢遗留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较高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据报道,约30%-80%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被疼痛困扰,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一个疼痛的患肢,往往比一个无功能的患肢更令患者痛苦,处理也更为棘手。中国传统医学的针刺疗法有两千多年历史,能够治疗各种痛症,国内有学者报道电针能缓解臂丛根性撕脱伤造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之一可能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但确切的作用方式尚不清楚。本实验中,我们建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模型,采用电针干预,并与假电针、模型、正常大鼠对比,通过行为学评估电针治疗的有效性,进一步联合运用小动物PET/CT技术和组织形态学,动态研究电针疗法对大脑功能代谢和微观结构的长时程影响,阐明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中枢可塑性机制,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寻求最佳方案奠定理论基础。第一部分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行为学研究目的:通过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大鼠健侧前爪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检测,评估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分别经后路半椎板切除制备右侧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左侧“颈5-颈7夹脊穴”;假电针组浅刺左侧“颈5-颈7夹脊穴”穴位旁开3mm处,不输出电流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无特殊干预。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3天、1周、2周、3周、1月、2月、3月、4月)检测左前爪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评估疼痛造模情况及电针干预的效果。结果:(1)左前爪MWT:基线水平4组间比较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3天和1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假电针组比较,左前爪MWT无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2周、3周、1月、2月、3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干预1周、2周、3周、7周、11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比假电针组升高(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4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显着高于假电针组(P<0.05)。(2)左前爪TWL:基线水平4组间比较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3天、1周和2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假电针组无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3周、1月、2月、3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2周、3周、7周、11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显着高于假电针组(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4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显着高于假电针组(P<0.05)。结论:右侧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大鼠左前爪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较基线水平显着下降,电针刺激颈5-颈7夹脊穴与假电针相比,可改善中枢痛觉敏化,显着提高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大鼠的健侧前爪的痛觉阈值,从而缓解疼痛,并能维持到电针治疗停止后至少1月。第二部分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脑代谢影像学研究目的:通过小动物PET/CT检测,研究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脑功能代谢的长时程变化,探索电针改善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中枢机制。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经颈后路半椎板切除建立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左侧“颈5-颈7夹脊穴”;假电针组浅刺左侧“颈5-颈7夹脊穴”穴位旁开3mm处,不输出电流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无特殊干预。分别行尾静脉注射18F-FDG后进行大鼠大脑PET/CT扫描,观察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改变,评估其中枢效应机制。检测时间点:(1)基线水平;(2)造模后1月(开始电针或假电针3周);(3)造模后3月(开始电针或假电针11周);(4)造模后4月(停止电针或假电针1月)。结果:(1)疼痛的神经环路激活:在大脑运动感觉系统中,模型组的右侧梨形皮质、左侧中脑区域、右侧尾壳核代谢较正常组升高。模型组的左侧苍白球、左侧梨状皮质、左侧体感皮质代谢较正常组降低。在疼痛系统相关脑区中,模型组的中缝核群、左侧导水管周围灰质代谢较正常组升高。模型组的右侧脑岛代谢较正常组降低。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左侧隔部、右侧海马内侧部、右侧海马后外侧部、左侧被盖腹侧区域代谢模型组较正常组增高。右侧海马后外侧部、左侧海马前外侧部、左侧伏核外壳部、右侧下丘脑外侧部、左侧隔部代谢模型组较正常组降低。(2)电针穴位特异性的神经调控:在大脑的运动感觉系统中,右侧体感、右侧运动代谢电针组较假电针组升高。双侧尾壳核、右侧丘脑外侧部代谢电针组较假电针组降低。在大脑疼痛系统相关脑区中,电针组左侧中缝核代谢较模型组降低;电针组的双侧导水管周围灰质代谢较假电针组降低。在大脑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中,电针组的右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压后皮质、右侧眶额叶代谢较假电针组增高。电针组的左侧海马腹侧、右侧杏仁核、左侧海马前外侧部、左侧海马内侧部代谢较假电针组降低。(3)电针镇痛即时效应的中枢机制:在运动感觉大脑网络中,右侧运动、右侧体感、右侧苍白球、右侧背外侧丘脑、左侧运动、右侧脑岛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增高。左侧丘脑外侧部、左侧丘脑腹内侧部、右侧丘脑外侧部、右侧丘脑中线外侧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在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中,右侧杏仁核、双侧内侧前额叶右侧海马腹侧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增高。右侧隔核、左侧海马腹侧部、右侧压后皮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4)电针镇痛后效应的中枢机制:在大鼠的感觉运动网络中,右侧尾壳核、左侧体感、左侧丘脑背外侧、右侧运动、左侧内侧膝状体代谢体电针组较模型组增高;左侧体感、左侧运动、右侧苍白球腹侧部、左侧梨形皮质、右侧体感、左侧丘脑中线外侧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在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中,左侧下丘脑内侧部、右侧眶额叶皮质电针组较模型组代谢升高;左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内嗅皮质、左侧杏仁核电针组较模型组代谢降低。(5)电针镇痛的双向调节机制:与假电针组相比,电针组在臂丛神经损伤后1月明显提升了双侧感觉-运动皮质的代谢链接,但是在损伤后3月特别是健侧肢体的感觉运动皮质功能区的代谢连接出现了下降,而在治疗结束后1月(损伤后4月),电针治疗的后效应又表现为患肢的感觉运动皮质相关的代谢连接的增强。假电针组在大鼠代谢连接方面的改变比较有限,仅在损伤后3月时出现非特异性的健侧的背外侧丘脑脑区为中心的代谢连接的增强,其余时间都与模型组的模式相类似。结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大脑感觉运动功能区出现明显功能下降,中缝核群、左侧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镇痛脑区的兴奋性下降,情绪认知相关脑区的代谢降低。假电针的中枢效应较为弥散和不典型,电针治疗能诱导感觉运动皮质重塑,促进疼痛大鼠认知功能恢复。第三部分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研究目的:通过对疼痛相关脑区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和丘脑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及树突/树突棘的观察,研究电针治疗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75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其中正常组15只,其余各组20只。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均建立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左侧“颈5-颈7夹脊穴”;假电针组浅刺左侧“颈5-颈7夹脊穴”旁开3mm处,不输出电流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无特殊干预。免疫荧光和高尔基染色的检测分为4时间点:(1)基线;(2)造模后3天;(3)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4)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每组每个时间点取2只大鼠行免疫荧光检测、3只大鼠行高尔基染色(其中正常组第2个时间点沿用基线数据)。观察电针/假电针干预的即时效应和后效应。在各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和高尔基染色观察,通过对比评估电针治疗对大鼠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效应脑区微观结构的作用。结果:(1)免疫荧光检测:(1)S1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电针组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量较假电针组显着降低(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左侧S1区GFAP、IBA-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右侧S1区IBA-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右侧S1区GFAP、IBA-1表达低于电针组(P<0.05),左侧S1区IBA-1表达低于电针组(P<0.05)。(2)丘脑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量较假电针组显着降低(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双侧丘脑区GFAP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量较假电针组显着降低(P<0.05)。(2)高尔基染色:(1)S1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较、树突棘密度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假电针组增加(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表达高于假电针组(P<0.05)。(2)丘脑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假电针组增加(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表达高于假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机制,可能是抑制大鼠双侧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和丘脑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激活,并促进双侧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和丘脑区神经元发生可塑性变化。

程莉莉[3](2013)在《电针诱导山羊中枢脑啡肽前体及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规律》文中认为电针是将脉冲电流通过针灸针导入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它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被广泛的用于治疗临床疼痛性疾病以及缓解多种手术中的疼痛。从20世纪60年代,科研工作者开始研究电针镇痛的机理。早期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参与了针刺镇痛的调节。后来,研究证实神经调质,尤其是内源性阿片肽,如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在针刺镇痛调节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δ-受体、μ-受体和κ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三个重要的阿片肽受体,其中内啡肽主要与δ-受体和μ-受体结合,脑啡肽主要与δ-受体结合,强啡肽主要与κ受体结合,发挥镇痛调节作用。电针镇痛效应不仅仅表现为针刺时立即出现的“即时镇痛效应”,还具有“镇痛后效应”,即电针结束后机体的痛阈仍然高于基础水平,疼痛得到改善的效应。“即时镇痛效应”已经被证实与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有密切关系。镇痛后效应对疼痛疾病的治疗以及手术后的康复有重要作用。然而,电针诱导的“镇痛后效应”机制至今还没有被完全阐明。有研究报道显示,电针能够提高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内源性阿片肽前体以及阿片肽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推测电针镇痛后效应可能是由于启动阿片肽基因表达,以补充因释放消耗的阿片肽物质,目前这一推测仍没有被证实。电针镇痛机理的相关研究在小实验动物(尤其是大鼠)中广泛开展,这些研究为解释针刺镇痛现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电针诱导的镇痛效果已被证实存在着种属差异。研究表明,电针诱导的反刍动物的镇痛效果优于人或大鼠等小实验动物,因此,反刍动物被认为是研究针刺镇痛机制(包括镇痛后效应机制)的最理想的动物模型。本实验使用108只杂交健康雄性成年山羊。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法对其中54只羊,测定中枢神经系统镇痛相关核团(区)脑啡肽前体以及阿片肽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另外54只羊,测定甲硫氨酸脑啡肽的含量。实验山羊右侧卧保定,选取“百会-髫甲”、“耳根-三阳络”组穴,60Hz电针刺激0.5h(假针组山羊插针不通电,仅保定0.5h),于电针前0.5h、停针后0h、2h、4h、6h、8h、12h、24h(n=6)测定山羊痛阈,并采集中枢实验样本,包括尾核、伏核、杏仁核、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弓状核、丘脑室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缰核、臂旁核、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孤束核、神经垂体和脊髓背角,测定前脑啡肽和阿片肽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甲硫氨酸脑啡肽的含量,研究他们与山羊痛阈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电针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山羊痛阈测定结果显示:假针组山羊的痛阈与电针前0.5h组山羊的痛阈没有显着性差异(p=1.00)。电针刺激山羊后,痛阈升高,并在0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停针后6h开始回升,8h出现第二个高峰,接着又逐渐下降。在停针后0-12h期间,山羊痛阈显着高于电针前0.5h时的痛阈,说明山羊电针镇痛后效应至少可以维持12h。前脑啡肽基因测定结果显示:电针结束后,尾核、伏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臂旁核、孤束核和神经垂体中,前脑啡肽的mRNA水平在6h达到高峰;巨细胞网状核中,脑啡肽的mRNA水平在8h达到高峰;杏仁核和缰核中,脑啡肽的mRNA水平在12h达到高峰(p<0.01)。停针后24h,所测核团区(除了伏核)中脑啡肽的mRNA的表达水平仍然高于电针前0.5h的表达水平(p<0.05)。δ-受体基因测定结果显示:电针前后δ-受体mRNA水平变化趋势与脑啡肽的mRNA水平变化趋势相似。与电针前0.5h相比,在神经垂体、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巨细胞网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室旁核、臂旁核、孤束核、杏仁核、缰核、伏核和尾核中,δ-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峰值分别提高了3.24,2.30,1.44,1.36,1.24,1.22,1.20,1.10,1.10,0.96,0.71和0.71倍。μ-受体基因测定结果显示:在停针后0h,μ-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开始升高(p<0.05),并且在所测核团中出现一个(4h或6h)或两个峰值(2h和8h、4h和8h或4h和12h)。与电针前0.5h相比,停针后24h,μ受体1mRNA的表达水平在被测的核团(区)中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p<0.05)。κ-受体基因测定结果显示:在所检测核团(区)中,κ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K-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在停针后0h开始升高(p<0.05),到停针后8h略降,接着迅速回升,并在停针后12h达到高峰,之后又开始降低。但在停针后24h,κ-受体mRNA水平仍然高于电针前0.5h的水平(p<0.05)。甲硫氨酸脑啡肽水平测定结果显示:甲硫氨酸脑啡肽水平与痛阈呈正相关性(r=0.605~0.911,p<0.01)。在大多数核团(区)中,甲硫氨酸脑啡肽水平经电针诱导提高(p<0.05),停针后0h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到停针后4h至6h降到较低水平,但仍然高于电针前0.5h的水平。以上实验结果清楚展现了电针诱导的前脑啡肽和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的动力学过程,提示阿片肽及其受体的基因启动参与了电针镇痛后效应的调节。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针刺后效应的机理,促进针刺镇痛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鲍声武[4](2012)在《电针耐受山羊中脑脊髓内OFQ含量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孤啡肽(OFQ)是1995年发现的阿片样孤儿受体(ORL1)的内源性配体。OFQ抗体可以完全翻转急性的针刺耐受,50%翻转慢性的针刺耐受。本实验从物质基础的角度,研究山羊在电针耐受的产生、持续以及恢复的过程中镇痛相关核团和脊髓中的OFQ浓度变化,和痛阈变化规律,探讨其OFQ在针刺耐受产生以及恢复过程中的作用。选取杂交的健康山羊42头,体重在30-35kg,随机分成2组,即电针组和对照组(只绑定不电针),其中对照组6头,电针组36头。电针组山羊采用60Hz的频率电针,分别在0.5h、2h、4h、6h以及停止电针12h、24h测定痛阈,取纹状体、下丘脑、隔区、PAG和脊髓,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OFQ浓度,探讨不同时间长度的电针过程中OFQ浓度的变化规律。痛阈测定结果表明,电针0.5h痛阈达到最高值,山羊镇痛效果最好,随后开始降低,电针2h后,痛阈降到基础痛阈值以下;连续电针4h痛阈降到最低点,电针6h痛阈开始回升,并且在停止电针24h后基本恢复到基础痛阈。PAG和纹状体中OFQ浓度随着电针时间有大幅度的改变。纹状体中OFQ在0.5h的时候有降低,到2h的时候有显着的上升,比0.5h提升了7.52倍,比对照组的升高了6.41倍。下丘脑和隔区在这个过程中变化幅度比较小,脊髓中OFQ除了电针2h有显着的升高外,其它电针时间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山羊脑内不同核团中内源性OFQ的释放量与痛阈变化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AG中OFQ浓度与痛阈变化率高度正相关,脊髓中OFQ与痛阈则是低度负相关,下丘脑中OFQ与痛阈是中度正相关,纹状体和隔区的相关系数则是中度负相关。

余玲玲[5](2012)在《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内脏发生疾病时,体表相应部位出现皮下结节、牵涉痛、皮疹等病理反应的临床报道很多,这些病理反应常常伴随着疾病的发生而出现,并随着疾病的自愈而消退。这种内脏疾病能反应到体表的现象,中医远在两千年前早已发现,《素问·藏气法时论》记载:“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从此描述说明中国古代医生早已发现心痛可以反应到肩甲、两臂内侧等处,这不仅与临床上冠心病牵涉痛常出现的部位相一致,也正是十二经脉中心经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医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世界上最早的躯体-内脏相关学说。基于中医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和西医的躯体-内脏相关学说,近年有学者提出腧穴面积的大小和功能的强弱会随着内脏功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动态概念,并将这一规律称为腧穴的敏化。敏化腧穴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内脏疾病在体表的病理反应点,还是针灸治疗内脏疾病的最佳刺激点,当内脏发生疾病时,体表沉寂的腧穴可以被激活,其功能变得敏感而活跃,对相应内脏调节功能的“质”或“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针灸可以治疗内脏疾病,缓解内脏疼痛,其疗效与电针强度、取穴部位密切相关。有关针刺镇痛的研究发现在同神经节段腧穴,针刺只要激活穴位深部的A类纤维就有明显的镇痛效应,而在异神经节段腧穴,针刺须激活穴位深部的C类纤维才能发挥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了脊髓和脊髓上中枢不同的内源性镇痛系统有关。虽然针刺镇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很多,但是同时将痛源部位、体表敏化腧穴、电针强度综合起来考虑的研究甚少,关于体表敏化腧穴不同强度电针刺激缓解内脏痛的量效关系研究还是空白。本研究将具有躯体-内脏感觉会聚功能的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ide Dynamic Range, WDR)神经元和延髓背侧网状核(Subnucleus Reticularis Dorsalis, SRD)全身异觉异位会聚神经元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这两类会聚神经元对不同强度电针传入的量-效激活反应,以及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这两类神经元的相互作用,来探讨腧穴敏化的规律和机制、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以期阐明电针治疗内脏痛的最佳刺激部位和刺激强度,为临床提高电针镇痛效应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50-300g,用10%的乌拉坦(urethane,1.0-1.2g-kg)腹腔注射麻醉,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所有记录到的神经元都用刷毛法观察其外周感受野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分别检验其体表感受野对各种机械刺激(包括触摸、电针齿镊夹皮)的反应和直结肠扩张刺激引起的反应,鉴定神经元的性质。在脊髓背角,凡是能够对来自体表感受野的各种机械刺激和来自内脏的扩张刺激均起激活反应的神经元,就被确定为WDR神经元;在延髓,凡是具有全身性的感受野,并且只能特异性地被体表和内脏的伤害性刺激激活,而对非伤害性刺激不发生反应的神经元就被确定为SRD神经元。内脏伤害性刺激采用直结肠扩张法,将一长约5-6cm的气囊经肛门插入直结肠,插入的深度约为4cm。内脏伤害性刺激由插入直结肠内的气囊充气超过20-50s实现。实验过程中直结肠扩张压力控制在60-80mmHg之间(40mmHg为伤害性刺激),两次重复的CRD刺激应至少间隔4min。分别在大鼠L2-4节段脊髓背角和延髓背侧网状亚核进行单细胞记录。观察内容分两部分:(1)观察WDR和SRD神经元在伤害性CRD刺激稳定激活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神经元痛敏反应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2)观察在持续1min的伤害性CRD刺激前后,这两类神经元对来自感受野单纯电针刺激的量-效激活反应的变化,探讨腧穴敏化的规律及其机制。2结果2.1脊髓水平的实验结果于93只SD大鼠脊髓背角的L2-4节段共记录到168个神经元。其中广动力型(wide dynamic range neuron, WDR)神经元118个。大部分WDR神经元位于脊髓板层的第IV和V层,其外周感受野主要分布于记录部位同侧下半部皮肤,如:尾巴、下肢、会阴和臀部。在12个WDR神经元观察到60mmHg CRD刺激引起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为100.90±21.41%,和背景活动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表明WDR神经元对来自同节段的内脏伤害性传入有稳定的激活反应。在60mmHg CRD刺激引起WDR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我们在体表非感受野分别观察了同神经节段穴区(选择位于记录部位对侧“足三里”穴区为中心)和异神经节段穴区(选择位于记录部位对侧“内关”穴区为中心)不同强度(1mA、2mA、4mA、6mA、8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在同神经节段,电针能有效抑制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和单纯CRD刺激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相比,其抑制率分另为:11.43±3.40%(1mA)(P<0.05)、25.56±2.69%(2mA)(P<0.001)、46.35±3.44%(4mA)(P<0.001)、49.96±3.08%(6mA)(P<0.001)、47.04±4.79%(8mA)(P<0.001)。而在异神经节段,1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与单纯CRD刺激时神经元的反应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电针强度达到2mA时,我们开始观察到电针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的抑制效应。从2-8mA,其抑制率分别为:19.70±6.61%(2mA)(P<0.05)、33.71±3.93%(4mA)(P<0.001)、40.25±4.71%(6mA)(P<0.001)、40.44±5.68%(8mA)(P<0.001)。表明当电针强度为1mA时,只能引起节段性的抑制效应;而当电针强度达到2mA时,能引起广泛性的抑制效应;当电针强度达到4-6mA时,这种抑制效应还会到达一个平台期。之后,我们观察了体表感受野穴区(选择位于记录部位同侧的“足三里”穴区为中心)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WDR神经元的相互作用。首先观察单纯电针刺激对WDR神经元的量-效激活反应,和神经元背景活动相比,单纯电针刺激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率分别为:14.50±4.63%(1mA)(P<0.05)、40.09±6.27%(2mA)(P<0.001)、99.47±13.18%(4mA)(P<0.001)、156.62±20.50%(6mA)(P<0.001)、189.15±11.33%(8mA)(P<0.001)。可见,从1mA-8mA的范围内,WDR神经元对单纯电针刺激的激活反应呈明显的量-效线性递增关系。然后在ERD引起WDR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电针刺激,当电针刺激强度为1mA时,电针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无明显影响(P>0.05)。当电针强度为2mA时,电针可以使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进一步增强,神经元的反应从单纯CRD激活的基础上依次再激活43.46±5.97%(2mA)(P<0.001)、77.44±8.32%(4mA)(P<0.001)、85.29±7.08%(6mA)(P<0.001)、90.38±13.01%(8mA)(P<0.01)。可见,同时给予CRD和感受野电针两种刺激,WDR神经元在电针强度达到6mA时,其激活反应也接近平台期。这些结果还表明来自感受野穴位的电针传入和来自内脏的伤害性传入可以在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产生易化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为了探讨腧穴敏化的脊髓机制,我们给予大鼠70-80mmHg CRD刺激持续lmin造成内脏伤害性损伤后,观察WDR神经元对感受野穴位单纯电针刺激的激活反应的变化。实验观察到在CRD刺激后WDR神经元对电针的激活反应明显增强。CRD刺激前,电针引起的WDR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分别为:18.19±7.49%(1mA)、105.39±17.21%(4mA)、175.81±20.16%(7mA)、200.14±23.49%(10mA);而CRD刺激后,电针引起的WDR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激活率分别为:95.09±26.37%(1mA)、202.44±18.90%(4mA)、278.41±32.64%(7mA)、280.84±39.87%(10mA)。并且在CRD刺激后,当电针强度达到7mA时,WDR神经元对电针的反应也接近平台期。表明持续的伤害性内脏传入可以易化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使其对来自体表感受野穴位的电针传入产生更强烈的反应。2.2延髓水平的实验结果于49只SD大鼠的延髓背角共记录到68个延髓背侧网状亚核(Subnucleus Reticularis Dorsalis,SRD)神经元。在16个SRD神经元系统观察了分级的CRD刺激引起的反应,在20-80mmHg的范围内,随着内脏扩张压力的升高,神经元反应的强度也随之增加,呈现出明显的量-效线性关系。表明SRD神经元对伤害性强度的内脏扩张刺激能做出准确的应答反应。由于这类神经元具有全身性的感受野,在60mmHg CRD刺激引起SRD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我们观察了与直结肠同神经节段的“足三里”穴区(取对侧)不同强度(1mA、2mA、4mA、6mA、8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实验观察到1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没有明显影响,电针后神经元的反应和单纯CRD刺激效应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mA电针刺激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19.43±3.28%(P<0.01)、4mA、6mA、8mA电针刺激引起的抑制率分别为31.87±3.92%(P<0.001)、51.78±5.13%(P<0.001)、55.70±7.82%(P<0.01)。可见,随着电针强度的增加,电针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但是当电针强度达到6mA时,这种抑制效应也接近平台期。为了探讨腧穴敏化的延髓机制,这部分实验同样给予大鼠70-80mmHg CRD刺激持续1min造成内脏伤害性损伤后,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区对SRD神经元激活阈值和强度的变化,实验选择1.5mA和6mA分别代表低于和高于C类纤维阈值的的电针强度。结果显示在CRD刺激前,1.5mA电针刺激对SRD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没有任何影响,与背景活动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CRD刺激后,1.5mA电针刺激能明显激活SRD神经元,神经元的活动从背景活动的3.05±0.20spikes/s增加到4.81±0.46spikes-s,与背景活动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O.001)当电针强度达到6mA时,CRD刺激前后电针对SRD神经元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RD刺激前后,电针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率分别为318.34±53.56%、381.04±59.68%,CRD刺激前后的电针效应进行比较有显着的差异(P<0.01)。表明给予大鼠伤害性内脏扩张损伤后也可以易化延髓SRD神经元。3结论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体表不同强度电针传入和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和延髓背角SRD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电针可以在脊髓和延髓抑制内脏伤害性反应,但是只有当电针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时,电针的抑制效应才最明显,但并不是电针刺激强度越大,电针的抑制效应越明显。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在脊髓水平,同节段穴区电针刺激强度在4-6mA时、异节段穴区电针刺激强度在6mA时,就能取得良好的抑制效应;而在延髓水平,电针强度在6mA时也能取得良好的抑制效应。从抑制强度来看,同节段穴区抑制强度最好,异节段穴区抑制强度稍低。在脊髓和延髓两个水平,伤害性内脏传入还可以易化相应节段体表的电针传入反应,引起体表相应穴区功能敏化。其发生机制与解释牵涉性痛觉过敏的会聚易化理论相一致。

林丹[6](2012)在《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各种病痛方面疗效显着。临床上利用针灸的镇痛作用,可有效地进行急性痛、慢性痛、癌痛等的治疗,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外科手术和术后疼痛的治疗。甲状腺手术是针刺麻醉最佳适应证之一。术后痛是急性疼痛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上,针刺能够缓解多种术后切口痛,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康复,减少术后恶心呕吐,改善手术预后。动物实验也证明,电针可减轻大鼠足底切口痛行为反应。但是,针刺缓解颈部术后切口痛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研究报道鲜见。脊髓是痛觉信息进入中枢后的第一级整合中枢,脊髓背角,尤其是背角浅层,含有种类繁多的神经活性物质和受体,在脊髓水平的痛信息传递、整合及痛觉调制中扮演着中要的角色。我们前期的研究工作证明:甲状腺区手术切口后4-6小时的疼痛反应,电针扶突、合谷-内关穴区对具有较佳的镇痛效应;该镇痛效果与其下调颈段脊髓背的致痛物质P物质(SP)及其受体NK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的表达,调节镇痛物质5羟色胺受体亚型(5-HT1AR、5-HT2AR)基因、蛋白的活动实现的。因此,本研究拟进一步观察颈部切口痛大鼠疼痛行为变化的规律,观察电针“扶突”穴区等对该切口痛产生镇痛效应的情况下,颈段脊髓内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业型2B(N-methyl D-aspartate receptor subtype2B, NMDAR2B)、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subtype5,mGluR5)、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B1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B1receptor,GABAB1R)、细胞内腺苷-3’,5’-环化-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活动(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脊髓机制,为临床针麻行甲状腺手术、针刺治疗术后痛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22),模型组(n=34),扶突穴组(n=22),合谷-内关组(n=22),足三里-阳陵泉组(n=22)。异氟烷麻醉下,于大鼠颈部做一长约1.5cm纵形切口,复制切口疼痛模型。各治疗组在造模4h、24h、48h后给予电针上述诸穴区各30min(2/15Hz,15min,1mA;15min,2mA),用热辐射法分别在术前、术后4h、24h、48h电针前后照射大鼠颈部/切口引起的躲避潜伏期作为衡量动物痛反应的阈值(每组8例)。在麻醉状态下,取C1-C4段脊髓背侧部分的组织液氮研磨提取RNA和蛋白,用荧光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颈部C1~C4段脊髓背侧等区域组织细胞膜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基因及蛋白(mGluR5mRNA、mGluR5蛋白、NMDAR2B蛋白和GABAB1R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内激酶/核转录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cAMP mRNA/MAPK mRNA/CREB mRNA和CREB蛋白、p-CREB蛋白)的变化趋势检测观察,更深入地分析电针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其中RT-PCR实验方法检测相应物质机因水平的变化(每组样品8例),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检测相应物质蛋白水平的变化(每组样品6例)。结果1电针扶突穴等缓解颈部切口创伤大鼠痛行为反应的效应与颈部切口术前痛阈(模型组17.80±1.52sec,扶突穴组17.88±1.89sec,合谷-内关组18.77±3.22sec,足三里阳陵泉组17.63±2.18sec)比较,甲状腺区切口术后模型组动物的躲避潜伏期(模型组11.29±0.99sec,扶突穴组11.45±2.02sec,合谷-内关组12.01±1.38sec,足三里阳陵泉组11.2±1.72sec)明显缩短(P<0.05),痛阈降低。与同时期模型组比(术后4h:11.12±1.OOsec,术后1d:11.64±0.97sec,术后2d:11.68±1.40sec),电针扶突穴(16.7±1.97sec,17.76±1.94sec,16.98±1.84sec)、合谷-内关组(17.3±2.1sec,18.15±1.28sec,17.91±2.31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组的痛阈值(12.15±2.53sec,11.98±1.72sec,12.18±1.79sec)未见明显变化(P>0.05)。2电针对术后48h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Real Time-PCR结果显示,颈部切口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56±0.04),模型组动物脊髓背侧mGluR5mRNA表达量(1.01±0.01)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扶突穴组mGluR5mRNA的表达量(0.83±0.17)轻度降低(P>0.05),但是比电针合谷-内关组(1.04±0.13)、足三里-阳陵泉组(1.03±0.05)作用明显(P<0.05);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合谷-内关组颈髓背侧mGluR mRNA的表达量变化不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颈部切口术后,模型组mGluR5蛋白表达量(1.43±0.04)比正常组(0.98±0.04)明显增多(P<0.05)。电针各组mGluR蛋白的表达量(1.22±0.04,1.06±0.04,1.14±0.04)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NMDAR2B蛋白表达量(0.46±0.04)比正常对照组(0.44±0.04)增多,但未达显着差异(P>0.05);电针各组基本没明显变化(0.41±0.03,0.45±0.04,0.43±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部切口术后,与正常对照组(0.64±0.15)比较,模型组GABAB1R蛋白表达量(0.56±0.01)降低,针刺扶突穴组GABAB1R蛋白表达量(0.61±0.03)增多,针刺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0.54±0.04,0.56±0.05)基本没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电针对术后48h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背角细胞内cAMP/MAPK/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术后,与正常组比(0.21±0.06,0.54±0.11),模型组颈髓背侧cAMP mRNA、 CREBmRNA表达量(0.53±0.11,3.32±0.68)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电针“扶突”后cAMP mRNA、CREB mRNA表达量(0.13±0.02,0.39±0.01)显着降低(P<0.05),而电针“合谷-内关穴”(0.47±0.06,2.97±0.57)以及“足三里-阳陵泉”(0.51±0.09,3.71±0.64)的效果不明显(P>0.05)。电针“扶突穴”下调cAMP、CREB基因表达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合谷-内关穴”以及“足三里-阳陵泉”穴区(P<0.05)。与正常组(1.38±0.1)比较,模型组颈髓背角MAPK mRNA表达量(1.72±0.36)增多,但未达显着差异(P>0.05);针刺各组(1.68±0.17,1.77±0.4,1.91±0.33)基本没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模型组CREB蛋白表达量(0.65±0.16)比正常组(0.64±0.03)增多,针刺扶突穴组CREB蛋白表达量(0.54±0.13)降低,但未达显着差异(P>0.05);针刺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CREB蛋白表达量(0.43±0.04,0.33±0.03)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0.31±0.02)比较,模型组p-CREB蛋白表达量(0.42±0.03)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扶突穴组,合谷-内关组p-CREB蛋白表达量(0.31±0.05,0.29±0.02)均明显降低(P<0.05),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组p-CREB蛋白的表达量(0.34±0.05)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大鼠颈部切口创伤可引起的明显的痛反应,使大鼠痛阈降低,并可持续约5天;电针扶突、合谷-内关穴可明显抑制切口痛大鼠的疼痛反应;2电针扶突穴区产生镇痛效应时可明显抑制切口痛引起的脊髓颈段背侧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mGluR5mRNA及mGluR5蛋白的表达显着升高,轻度升高GABABIR蛋白的表达,表明电针“扶突”穴有下调术后脊髓C1-C4段背侧兴奋性氨基酸mGluR5mRNA及mGluRB蛋白的表达,上调GABABIR蛋白的表达的作用。3电针扶突穴区产生镇痛效应时可明显下调cAMP mRNA, CREB mRNA, p-CREB蛋白的表达,提示电针“扶突”穴可以抑制脊髓C1~C4段背角细胞内cAMP/MAPK/CREB信号通路的活动。

陈榕[7](2012)在《平衡针对大鼠镇痛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本实验以正常大鼠为受试对象,观察平衡针治疗前后大鼠耐痛阈、β-内啡肽(β-EP)、五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以期望从行为学、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学方面探讨平衡针对大鼠下肢痛镇痛作用规律及机制,为临床上平衡针治疗各种痛证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推广平衡针在针灸临床的应用。2研究方法48只SD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空白组、平衡针组。选用行为学及放射免疫法等方法,以空白组为对照,采用PL—200型热刺痛仪置于大鼠后肢足底部致痛,分别测试两组大鼠双侧后肢耐痛阈。观察一周内平衡针组针刺”踝痛穴”的不同时段大鼠耐痛阈的变化;一周后取材,检测对比两组大鼠下丘脑和血清β-EP、5-HT、ACh含量的变化。3研究结果(1)行为学—大鼠双侧后肢热刺激耐痛阈变化:①平衡针治疗1d后,大鼠耐痛阈不见延长反见缩短;治疗3d后,大鼠耐痛阈比扎针前略见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5d、7d后,大鼠双侧后肢热刺激耐痛阈较空白组有明显延长,统计学差异极显着(P<0.01);组内相比较,针后的耐痛阈较针前也有明显延长,统计学差异极显着(P<0.01)。(2)β-EP含量变化:大鼠下丘脑中β-EP含量明显降低,相较空白组统计学差异极显着(P<0.01);血清中β-EP明显升高,相较空白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3)5-HT含量变化:大鼠下丘脑中5-HT含量明显升高,相较空白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4)ACh含量变化:大鼠血清中ACh含量明显升高,相较空白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4结论平衡针灸具有良好的快速镇痛作用,它可以激活机体内源性镇痛系统的功能,通过中枢和外周的全身性广泛的调节,发挥快速和持续的镇痛效应。

郭海停[8](2011)在《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痛阈和中枢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一氧化氮(NO)是一种广泛存在体内的小分子物质,在神经系统中参与信号传导,但在痛觉调制中发挥的双重作用一直被人们所讨论。电针能够引起体内多种痛觉调制物质含量发生变化,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同样受电针参数的影响。不同动物对电针产生的镇痛效果有着差异表现,作为电针镇痛效果良好的山羊,电针后体内中枢中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有着怎样的趋势及电针对痛阂的影响如何值得探讨。我们采取从低频到高频分4个不同频率对山羊进行电针观察痛阈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山羊中枢中镇痛相关区域中一氧化氮唯一催化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含量变化进行观察,描述不同频率对山羊中枢nNOS的影响以及nNOS与痛阈变化的关系。本实验选取35只成年健康公山羊,体重25±2Kg,随机分成对照组、2Hz组、40Hz组、60Hz组和100Hz组,每组7只。除对照组外,电针组山羊以“耳根-三阳络”和“鬐甲-百会”两对组穴,针前测定基础痛阈。按各自组别对应频率电针30min后再测定痛阈,静松灵深度麻醉,甲醛灌流固定处死,取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抗原标记,然后采图计算IOD值半定量分析对比。痛阈测定结果显示60Hz电针组山羊平均痛阈升高84%,40Hz组升高51%,100Hz组升高54%,2Hz组升高35%。与前人试验结果大致相符。nNOS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0Hz电针能显着上调山羊隔区、杏仁核、PAG、孤束核、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丘脑室旁核、中缝大核和脊髓部位的nNOS含量(P<0.05)。2Hz电针能显着上调隔区、杏仁核、PAG、蓝斑、脊髓、下丘脑室旁核和中缝大核内的nNOS含量(P<0.05)。40Hz电针能显着上调杏仁核、PAG、脊髓、丘脑室旁核内nNOS含量(P<0.05)。60Hz组仅显着上调丘脑室旁核内nNOS含量(P<0.05)。试验结果显示60Hz电针刺激基本不引起nNOS含量发生变化,且痛阈值升高最多。

李亮[9](2011)在《热灸效应与穴位敏化的机制 ——从脊髓到脑干》文中研究表明古希腊医学之父Hippocrates强调:病,药不可治时用铁(针或刀)治;铁不治时用火治;火不治时,该病无法可治。我国明代医家李梃在其着作《医学入门》中写到:“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由此可见针灸疗法,尤其是灸法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但是步入近代以来,随着“重针轻灸”的趋势,灸疗的临床阵地逐渐萎缩,同时,灸疗的科学研究滞后也是影响其在全世界推广的重要因素。本项目利用可对分级强度和分级面积刺激发生规律性应答反应的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和延髓背侧网状核全身异觉异位会聚神经元作为研究的模型,来探讨生理/病理状态下不同面积和不同强度温度热灸对会聚神经元的量—效激活反应,以期阐明最佳热灸刺激参数、热敏化腧穴是否在病理情况下导致了致敏、热敏化腧穴效应以及热灸法作用的神经科学调节机制,进一步提高灸疗疗效并为其理论的科学化提供一些实验依据。1材料方法实验选用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 (SD)大鼠,重220-320g,用乌拉坦(urethane,1.0~1.2g/kg)腹腔注射麻醉。采用钨丝或玻璃微电极胞外记录单细胞放电。实验分两大部分进行,在大鼠脊髓和延髓分别记录神经元的单细胞自发放电活动,对直结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 CRD)的反应以及热灸对CRD诱发的反应的影响。在脊髓背角记录到的神经元检查其外周感受野对机械刺激(包括触刺激、von Frey触觉反应敏感度、齿镊夹皮刺激),观察它们的感受野分布范围、感受野大小,量化反应的性质及反应的强度。观察不同面积和温度的热灸感受野和非感受野穴位对CRD引起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在延髓记录到的神经元检查其对全身各部位的机械刺激、电刺激等的反应,同样观察这些神经元对直结肠扩张刺激的反应。随后观察不同面积和温度的热灸对CRD引起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观察长时间CRD (>5min)前后,两种神经元对不同参数穴位热灸的反应,以观察穴位的热敏化效应。内脏伤害性刺激采用直结肠扩张法,将长约5-6cm的气囊经肛门插入直结肠,插入的深度约为4cm。内脏伤害性传入由插入直肠内的气囊充气超过20-50s造成CRD,检验的直结肠压力一般控制在80 mmHg左右(≥40 mmHg为伤害性刺激)。2结果2.1脊髓水平的实验结果在脊髓水平的实验中,于53只SD大鼠的腰1-3节段共记录到137个神经元,其中广动力型神经元(Wide Dynamic Range Neuron, WDR)115个,该类神经元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他类型的神经元22个。大多数WDR神经元在实验开始时没有自发背景活动,偶见单个的或簇状的放电,放电频率很低。在10个WDR神经元观察的80 mmHg直结肠扩张(CRD)刺激引起的神经元的反应,刺激后与刺激前的空白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表明来自同神经节段的内脏伤害性强度的传入能明显激活背角神经元。这类神经元对感受野的非伤害弯毛刺激、轻压刺激发生轻微的激活反应,也对各种伤害性强度的机械刺激如夹皮等发生明显的激活反应。我们在CRD引起脊髓WDR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观察了体表非感受野(以“承扶”穴位为中心)不同参数的热灸对CRD引起的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当刺激温度为40℃和42℃时,无论刺激面积多大,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都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当刺激温度为44℃时,大部分面积的热灸刺激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都没有产生影响,只是在刺激面积直径为3.5cm时,热灸对由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放电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当刺激温度为46℃,刺激面积直径为1.0cm和1.5cm时,热灸刺激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46℃-φ2.0cm的热灸对CRD所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抑制率为20±2.45%,与对照相比有差异(P<0.05)。46℃-φ2.5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46℃-φ3.0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与前两种刺激组合类似,46℃-φ3.5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46℃-φ4.0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差异(P<0.05)。我们发现当刺激温度为48℃,刺激面积直径为1.0cm时,热灸刺激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没有影响。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1.5cm时,48℃的热灸刺激开始出现抑制作用。48℃-φ1.5cm和48℃-φ4.0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当刺激面积直径为2.0、2.5、3.0、3.5cm时,4个组合的48℃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着的差异(P<0.001),说明在这几种刺激参数下,热灸有非常好的抑制内脏疼痛的作用。50℃-φ1.0cm组合的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没有影响。50℃-φ1.5cm组合的热灸对CRD所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2.0cm~4.0cm之后,我们发现50℃的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都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50℃-φ2.0cm、50℃-φ2.5cm、50℃-φ3.0cm、50℃-φ3.5cm、50℃-φ4.0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但是我们把48℃-φ2.0cm、48℃-φ2.5cm、48℃-φ3.0cm、48℃-φ3.5cm四个组合分别与50℃-φ2.0cm、50℃-φ2.5cm、50℃-φ3.0cm、50℃-φ3.5cm相对比发现,50℃的热灸对CRD诱发的WDR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的抑制作用并不比48℃的热灸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各组之间相比较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52℃-φ1.0cm组合同样没有抑制作用。当刺激面积直径为1.5cm时,我们发现,52℃的热灸可以使CRD对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从16.75±3.18spikes/s下降到热灸时的9.58±3.21spikes/s,抑制率为39.21±3.15%,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52℃-φ2.0cm、52℃-φ2.5cm、52℃-φ3.0cm、52℃-φ3.5cm、52℃-φ4.0cm抑制率分别为44.78±1.35%、50.21±3.15%、52.78±5.35%、47.78±5.35%、51.78±5.35%。以上五个刺激组合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同样,我们把52℃-φ2.0cm、52℃-φ2.5cm、52℃-φ3.0cm、52℃-φ3.5cm四个组合分别与50℃-φ2.0cm、50℃-φ2.5cm、50℃-φ3.0cm、50℃-φ3.5cm相对比发现,52℃的热灸对CRD诱发的WDR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的抑制作用也没有比50℃的热灸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各组之间相比较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把48℃-φ2.0cm、48℃-φ2.5cm、48℃-φ3.0cm、48℃-φ3.5cm四个组合分别与52℃-φ2.0cm、52℃-φ2.5cm、52℃-φ3.0cm、52℃-φ3.5cm相比较也发现52℃的热灸对CRD诱发的WDR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的抑制作用也没有比48℃的热灸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各组之间相比较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观察体表感受野(主要是以“承扶”穴为中心)的不同参数热灸对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我们发现:46℃-φ1.5cm组合的热灸对CRD的激活反应没有任何影响。而46℃-φ2.5cm组合则使得WDR神经元从单纯CRD时的15.46±3.22spikes/s再增加2.15±1.49spikes/s。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差异(P<0.05)。46℃-φ3.5cm组合则使得WDR神经元从单纯CRD时的18.21±2.14spikes/s再增加3.21±2.12spikes/s,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差异(P<0.05)。48℃-φ1.5cm组合的热灸可以进一步增加CRD的激活反应,WDR的放电从热灸前的12.35±2.54spikes/s(?)曾加为16.57±3.65spikes/s,统计学结果表明,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而48℃-φ2.5cm和48℃-φ3.5cm组合则分别使得WDR神经元从单纯CRD时的13.78±2.53spikes/s和17.82±5.23 spikes/s再增加5.15±2.14spikes/s和8.14±1.24spikes/s,此二组合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极显着差异(P<0.001)。50℃-φ1.5cm组合的热灸可以进一步增加CRD的激活反应,WDR的放电从热灸前的13.14±2.74spikes/s增加为15.17±2.65spikes/s.而50℃-φ2.5cm和50℃-φ3.5cm组合则分别使得WDR神经元从单纯CRD时的11.78±1.57spikes/s和12.82±3.25spikes/s再增加4.85±3.24spikes/s和6.20±1.56spikes/s,此二组合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极显着差异(P<0.001)。为了探讨脊髓上中枢在介导热灸对内脏伤害性反应影响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了脊髓化前后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在脊髓T1-2节段剪开椎板,暴露脊髓。在可逆转的急性冷冻脊髓化前的对照实验中,80mmHg的CRD引起背角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强度可达11.81±1.56spikes/s,而在急性脊髓化情况下,同样强度的CRD则引起神经元激活到14.28±1.23spikes/s,两者的差别显着(P<0.05),说明脊髓上中枢在完整情况下对内脏伤害传入存在下行性抑制作用。在脊髓化前的对照实验中,我们记录到的20个腰髓背角WDR神经元被80 mmHg的CRD激活的反应强度为11.81±1.56spikes/s,此时记录神经元的对侧非感受野主要以“承扶穴”为中心所施加的热灸对CRD的这种激活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RD引起背角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下降到4.24±1.12spikes/s,抑制了60.57±4.26%(P<0.001)。但在用生理盐水碎冰块置于暴露的胸髓造成可逆转的急性脊髓化后的5~10mmin内,80 mmHg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强度可达14.28±1.23spikes/s,此时给予非感受野区热灸对CRD激活反应的抑制作用几乎完全消失,WDR神经元对CRD的激活反应强度仍然达到14.02±3.21spikes/s,与热灸前的效应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去除冷冻胸髓的冰块,用脱脂棉吸干脊髓的冰水,代之于灌注38℃左右的石腊油,5~10 min后可基本恢复脊髓的正常功能。此时再给予动物非感受野与脊髓化后相同参数的热灸,我们可以看到对CRD激活的WDR神经元反应的抑制作用又可重新显现,并可逐步恢复到急性脊髓化前的对照水平为了研究腧穴敏化前后不同参数热灸对WDR神经元激活强度的差异,阐明热敏化腧穴是否在病理情况下导致了致敏以及其致敏的强度,我们观察了长时间给予大鼠伤害性CRD造成内脏损伤前后不同参数热灸对WDR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参照前面的实验结果,我们选择了部分组合的热灸来进行此部分实验。40℃-φ1.0cm在内脏损伤前后对WDR神经元的活动基本都没有影响;40℃-q)2.0cm在内脏损伤前没有激活WDR神经元,而在长时间CRD后则可以使之激活,热灸前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0℃-φ4.0cm热灸组合的结果与40℃-φ2.0cm类似,长时间CRD结束之后再给予大鼠热灸刺激可使得WDR神经元的反应显着增加(P<0.05)。但是CRD后的40℃-φ2.0cm和40℃-φ4.0cm两个组合的热灸对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之间相比较则没有显着差异(P>0.05)。当刺激温度为44℃时,三种刺激面积的热灸在CRD之前都不能激活WDR神经元。而在长时间的CRD刺激之后,。44℃-φ1.0cm组合热灸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06±2.61%,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与CRD前的热灸效应相比,二者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44℃-φ2.0cm组合的热灸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07±1.83%,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同样与CRD前的热灸效应相比,二者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44℃-φ4.0cm组合的热灸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14±1.34%,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CRD前的热灸效应相比,二者也存在显着差异(P<0.01);但是我们发现,44℃-Φ1.0cm与44℃-Φ2.0cm两组的热灸效应之间相比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是44℃-φ1.0cm与44℃-φ2.0cm两组分别与44℃-φ4.0cm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随着刺激面积的增大相同温度的热灸在内脏损伤后对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是逐渐增强的。当刺激温度为48℃时,48℃-φ1.0cm的热灸在CRD之前能轻微地激活WDR神经元,但是与背景放电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长时间的CRD刺激之后,48℃-φ1.0cm、48℃-φ2.0cm、48℃-φ4.0cm三个组合的热灸均能使WDR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反应。48℃-φ1.0cm组合引起的WDR的激活反应是CRD前对照组的111±2.21%,统计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48℃-φ2.0cm组合的热灸在CRD之前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空白对照组的112.3±2.21% (P<0.01),在CRD之后48℃-φ2.0cm组合的热灸可以使WDR神经元放电增加为对照组的123.3±2.34%,统计学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01),而CRD后热灸对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与CRD前热灸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48℃-φ4.0cm组合的热灸在CRD前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空白对照组的111±3.31%,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而在CRD之后48℃-φ4.0cm组合的热灸可以使WDR神经元放电增加为对照组的127.1±1.25%,统计学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01),而CRD后热灸对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与CRD前热灸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2.2延髓水平的实验结果在48只SD雄性成年大鼠的延髓背侧共记录到105个神经元。其中延髓背侧网状亚核(Subnucleus Reticularis Dorsalis,SRD)神经元共89个,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16个。鼠全身各部位的阈上电刺激(2ms duration)均可激活SRD神经元。所有的SRD神经元不对任何形式的非伤害性刺激(如声、光、和本体刺激等)发生反应,对全身伤害性范围内的机械刺激(如有齿捏夹皮)、48℃的热水刺激等均发生明显的激活反应。我们的实验中在8个SRD神经元观察了80mmHg直结肠扩张(CRD)刺激引起的神经元的反应,神经元从背景活动的2.85±1.72spikes/s增加到10.53±3.81spikes/s,增加率是背景活动的202.1±5.89%。如下图所示,80 mmHgCRD刺激后与刺激前的空白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表明内脏伤害性强度的传入能明显激活SRD神经元。我们发现当CRD引起稳定的SRD神经元的放电反应之后,40℃-φ1.0cm. 40℃-φ1.5cm两种组合的热灸对CRD的激活反应都没有任何影响;40℃-φ2.0cm. 40℃-φ2.5cm.40℃-φ3.00cm三个组合的热灸可以使得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进一步轻微增加,但是统计学的结果表明这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3.5cm和4.0cm时,我们可以看到热灸刺激可以进一步增加SRD的已有的激活反应增加率分别为11±5.12%和10.21±3.5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但是40℃-φ3.5cm与40℃-φ4.0cm两组刺激对SRD的激活反应之间对比则无差异(P>0.05)。与40℃的结果类似,当刺激温度为42℃时,42℃-φ1.0cm.42℃-φ1.5cm两种组合的热灸对CRD的激活反应都没有任何影响;42℃-φ2.0cm.42℃-φ2.5cm.两组组合的热灸刺激可以使得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进一步轻微增加,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这种增加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3.0cm、3.5cm和4.0cm时,我们可以看到热灸刺激使得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为10.56±4.32%、9.38±4.58%和9.27±3.94%,这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42℃-φ3.0cm、42℃-φ3.5cm与42℃-Φ4.0cm三组之间对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刺激温度达到44℃时,44℃-φ1.0cm和44℃-φ1.5cm组合的热灸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没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44℃-φ2.0cm热灸组合可以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10.25±2.14%,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再增大刺激面积,44℃-φ2.5cm热灸组合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19.12±3.12%,44℃-φ3.0cm组合可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18.52±3.24%, 44℃-φ3.5cm热灸组合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22.85±2.45%,44℃-φ4.0cm的热灸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20.14±1.45%。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四组的热灸对CRD的激活反应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当刺激温度为46℃时,46℃-φ1.0cm和46℃-φ1.5cm组合的热灸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同样没有影响。46℃-φ2.0cm、46℃-φ2.5cm、46℃-φ3.0cm、46℃-φ3.5cm和46℃-φ4.0cm热灸组合分别可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19.86±2.54%、20.38±4.45%、24.85±1.54%、20.55±4.25%和21.27±2.51%。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五组的热灸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当刺激温度升高为48℃时,48℃-φ1.0cm组合的热灸能够使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进一步轻微的增加,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上差异。而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1.5cm以上之后,六个组合的热灸刺激均可抑制由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48℃-φ1.5cm和48℃-φ2.0cm热灸组合分别可以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下降20.34±5.31%和25.85±4.54%,这两组的热灸后的SRD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48℃-φ2.5cm、48℃-φ3.0cm、48℃-φ3.5cm和48℃-φ4.0cm四个组合的热灸使得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分别下降41.31±3.21%、39.25±1.28%、42.57±4.10%和42.85±2.41%。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四组的热灸刺激对CRD的激活反应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01)。当刺激温度升高为50℃时,50℃-φ1.0cm组合的热灸能够明显抑制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可使其放电下降18.68±3.7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0℃-φ1.5cm、50℃-φ2.0cm、50℃-φ2.5cm、50℃-φ3.0cm、50℃-φ3.5cm和50℃-φ4.0cm热灸组合可以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分别下降36.1±4.31%、46.23±5.32%、56.22±4.23%、52.52±2.32%、51.25±3.54%和46.57±6.12%,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六组热灸刺激对CRD引起这类神经元的兴奋性反应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01)。当刺激温度升高为52℃时,52℃-φ1.0cm组合的热灸也能够明显抑制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可使其放电下降17.24±3.57%,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1.5cm以上之后,六个组合的热灸刺激均可抑制由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52℃-φ1.5cm、52℃-φ2.0cm、52℃-φ2.5cm、52℃-φ3.0cm、52℃-φ3.5cm、52℃-φ4.0cm六个组合的热灸分别可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下降40.67±3.12%、51.74±4.52%、50.57±4.58%、52.82±3.57%、47.82±1.52%、49.87±3.22%,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六组热灸刺激对CRD引起这类神经元的兴奋性反应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01)。由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刺激温度较低时,尤其是低于普通人体的痛阈45℃时,来自内脏的伤害性传入易化了来自体表的热灸的传入信号,导致SRD神经元的进一步激活;而当热灸温度达到伤害性范围内时,来自体表的热灸信号对内脏的伤害性传入产生了抑制作用。为了研究热敏化腧穴致敏前后不同参数热灸对会聚神经元激活强度的差异,阐明热敏化腧穴是否在病理情况下导致了致敏以及其致敏的强度,首先观察给予大鼠单纯热灸刺激所引起的SRD神经元的反应;之后停止热灸,待细胞放电基本恢复后,给予大鼠持续5min以上的伤害性CRD刺激,观察SRD神经元对长时间单纯CRD刺激的反应,之后停止CRD,等待10min左右,待细胞放电基本恢复后,再给予大鼠与CRD前刺激强度相同的热灸刺激,观察SRD神经元的反应。我们的实验结果如下:参照前面的实验结果,我们选择了部分组合的热灸来进行此部分实验,首先观察了40℃的三种热灸组合(40℃-φ1.0cm、40℃-φ2.0cm、40℃-φ4.0cm)对SRD神经元的激活效应。我们发现这三种组合的热灸在CRD之前都不能激活SRD神经元。如前所述,CRD能够很好地激活SRD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而当长时间CRD结束后,我们发现再次施加40℃-Φ1.0cm组合热灸,SRD神经元的反应有轻微增加,但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异。而40℃-φ2.0cm热灸组合在CRD之后则可以使SRD神经元的反应显着增加(P<0.05).40℃-φ4.0cm热灸组合的结果与40℃-φ2.0cm类似,长时间CRD结束之后再给予大鼠热灸可使得SRD神经元的反应显着增加(P<0.05)。但是CRD后的40℃-φ2.0cm和40℃-φ4.0cm两个组合的热灸的激活作用相比较,二者没有显着差异(P>0.05)。当刺激温度为44℃时,三种刺激面积的热灸在CRD之前都不能激活SRD神经元。而在较长时间的CRD刺激之后,三个组合的热灸均能使SRD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反应。44℃-φ1.0cm组合引起的SRD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08±1.21%,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44℃-Φ2.0cm组合的热灸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12±1.13%,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44℃-φ4.0cm组合的热灸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13±2.34%,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但是44℃-Φ2.0cm与44℃-φ4.0cm相比二者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当刺激温度为48℃时,48℃-φ1.0cm的热灸在CRD之前能轻微地激活SRD神经元,但是与背景放电相比二者没有差异(P>0.05),而在较长时间的CRD刺激之后,三个组合的热灸均能使SRD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反应。48℃-φ1.0cm组合引起的SRD的激活反应是CRD前对照组的110±0.21%,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48℃-φ2.0cm组合的热灸在CRD之前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空白对照组的112±1.13%,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而在CRD之后48℃-φ2.0cm组合的热灸可以使SRD神经元放电增加为对照组的124±1.45%,统计学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1),而CRD后热灸对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与CRD前热灸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48℃-φ2.0cm组合的热灸在CRD之后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空白对照组的116±0.35%,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而与CRD前的热灸效应相比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3结论本项研究系统分析了体表热灸感觉传入和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脊髓水平的背角会聚神经元、延髓背侧网状亚核发生的相互作用,得出结论如下:体表特定参数的热灸能够很好地抑制内脏伤害性反应。只有当温度和面积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时,热灸的这种抑制作用才最明显,但不是面积越大、温度越高热灸的抑制作用越好,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刺激温度在46~48℃范围内,刺激面积直径在2.0~3.0cm范围内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抑制的强度来看,在脊髓背角水平抑制效应最大,而在延髓水平则稍低。这些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在热灸的镇痛效应中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内脏伤害性传入活动可以易化相应节段的体表部位的传入反应,引起相应体表穴区热敏化。这种现象不但与牵涉痛机制有关,同时也对中医针灸学理论“以痛为腧”和“穴位”实质的认识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注释。

魏嘉[10](2010)在《电针山羊痛阈及脑内前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的时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是电刺激与传统针灸相互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20世纪60年代末,电针在动物手术中广泛应用,其操作简便,对动物机体生理干扰少,术后恢复很快,克服了药物麻醉引起的心脏和呼吸抑制以及反刍动物胃内容物返流和胃肠臌气的缺陷,应用前景良好。小实验动物(如大鼠)的研究表明,内源性阿片肽是针刺镇痛的重要物质基础,针刺可以诱导中枢内释放内源性阿片肽,主要为脑啡肽、p-内啡肽和强啡肽。这三种阿片肽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频率是电针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表明低频(2 Hz-15 Hz)电针诱导中枢释放脑啡肽和β-内啡肽,2 Hz与15 Hz交替刺激时,能同时释放脑啡肽、p-内啡肽和强啡肽,此时小实验动物的镇痛效果最好。针刺镇痛实践表明反刍动物(牛、羊)针刺镇痛效果优于其他种属动物,其镇痛适宜频率(30 Hz-100 Hz)高于小实验动物镇痛适宜频率(2 Hz-15 Hz)。可见,反刍动物针刺镇痛必然存在其特有的中枢分子调节机制。电针镇痛不但具有“即时”镇痛效应(针刺时立即表现的镇痛效应),而且停针后还具有痛阈缓慢下降的后效应。目前,人们尚不清楚针刺诱导的后效应是否由于启动阿片肽的基因表达引起的。在内源性阿片肽中,p-内啡肽在中枢分布广泛且镇痛作用最强。因此,以反刍动物山羊为实验对象,观测电针后山羊痛阈及脑内p-内啡肽的前体物质——前阿黑皮素原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研究两者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阐明高频镇痛的机理。本实验选取健康成年杂交雄性山羊42只,体重为23~27kg,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电针组,对照组6只山羊,电针组36只山羊。电针组山羊采用“百会-鬐甲”、“耳根-三阳络”组穴电刺激30 min,固定频率60 Hz,电压3 V-4 V,分别于电针前、停针后0 h、2 h、4 h、6 h、8 h、12 h、24 h测定山羊痛阈,并于停针后2 h、4 h、6 h、8 h、12 h、24 h(每个时间点6只羊)迅速取脑内镇痛相关核团组织(纹状体、杏仁核、垂体、弓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室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孤束核);对照组不电针直接取核团组织。提取组织总RNA并逆转录,再进行实时相对荧光定量PCR,观察上述核团中前阿黑皮素原mRNA的表达情况。痛阈值表明,电针30 min后,山羊痛阈显着升高,停针后0 h的痛阈最高,与电针前相比痛阈升高了88%,然后痛阈开始下降,但于8 h时略有回升,随后继续下降,于24 h时降到最低点,但仍比电针前升高12%。实时相对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电针后不同时间山羊纹状体、杏仁核、弓状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垂体、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和孤束核内前阿黑皮素原mRNA的表达情况,发现所有核团电针组前阿黑皮素原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电针后POMC mRNA的加速表达至少可持续24 h。

二、电解或化学损毁大白鼠脑干中缝核群对针剌镇痛效应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解或化学损毁大白鼠脑干中缝核群对针剌镇痛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龙虎交战针法在结肠镜应用中的镇痛效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病例选择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终止及剔除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计算
        3.2 随机与分组
        3.3 研究方法
        3.4 观察指标
        3.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3.6 临床疗效评价者
        3.7 安全性评价
        3.8 统计学方法
        3.9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
    2.研究结果
        2.1 受试者结肠镜完成情况
        2.2 三组受试者FPS评分情况
        2.3 三组受试者VRS评分情况
        2.4 肠镜前后心率变化情况
        2.5 肠镜镜头到达回盲部时间
        2.6 三组受试者满意度评价
第三部分 理论研究
    1.针刺镇痛相关研究
        1.1 针刺治痛在《内经》中的理论基础
        1.2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
        1.3 中西方医学对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
        1.4 针刺麻醉的近现代临床研究
    2.结肠镜相关研究
        2.1 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2.2 无痛肠镜检查与针刺镇痛肠镜
    3.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3.1 针麻镇痛的穴位选择
        3.2 龙虎交战手法的相关研究
        3.3 临床评价指标的选择
第四部分 分析讨论
    1.本次试验的选穴原则
    2.试验相关情况分析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2 三组结肠镜完成度及终止情况分析
        2.3 结肠镜检查各项指标分析
    3.总结
    4.问题、思考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2)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脑微观结构及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行为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设备、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电针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大鼠左侧前爪机械痛阈的影响
        2.2 电针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大鼠左侧前爪热痛阈的影响
    3.分析与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后疼痛的大鼠脑代谢机制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设备、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大鼠全脑代谢组间差异
        2.2 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全脑代谢连接比较
    3.分析与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设备、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双侧S1区和丘脑的GFAP表达变化
        2.2 双侧S1区和丘脑的IBA-1表达变化
        2.3 双侧S1区和丘脑的树突交点总数变化
        2.4 双侧S1区和丘脑的树突棘密度变化
    3.分析与讨论
        3.1 电针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大鼠大脑胶质细胞的影响
        3.2 电针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大鼠大脑神经元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4.小结
创新点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脑重塑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学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一篇
附录三 其余发表论文摘要

(3)电针诱导山羊中枢脑啡肽前体及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针刺镇痛
        1.1.1 针刺镇痛的发展
        1.1.2 针刺镇痛的特点
        1.1.3 影响电针镇痛效果的因素
        1.1.4 针刺镇痛过程
        1.1.5 针刺镇痛后效应
        1.1.6 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主要药品试剂及耗材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2.4 实验动物的准备
    2.5 电针方法
    2.6 痛阈的测定
    2.7 前脑啡肽和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
        2.7.1 镇痛相关核团与区域的定位和取材
        2.7.2 镇痛相关核团与区域的总RNA的提取
        2.7.3 总RNA完整性和浓度的测定以及逆转录
        2.7.4 前脑啡肽和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2.8 甲硫氨酸脑啡肽含量的测定
        2.8.1 石蜡切片的制备
        2.8.2 免疫组化染色
        2.8.3 核团(区)免疫组化的观测
    2.9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电针诱导的山羊痛阈的变化
    3.2 山羊前脑啡肽及阿片肽受体基因序列测定
    3.3 镇痛相关核团和区域的确证
    3.4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前脑啡肽mRNA水平的变化
    3.5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δ-受体mRNA水平的变化
    3.6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μ-受体mRNA水平的变化
    3.7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κ-受体mRNA水平的变化
    3.8 电针诱导的山羊中枢甲硫氨酸脑啡肽含量的变化
4 讨论
    4.1 山羊痛阈的测定
    4.2 针刺穴位的选择
    4.3 电针频率的选择
    4.4 电针镇痛的种属差异
    4.5 电针诱导的镇痛后效应现象
    4.6 内源性阿片肽基因表达对电针镇痛后效应的影响
    4.7 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对电针镇痛后效应的影响
    4.8 山羊中枢镇痛相关核团(区)在电针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4)电针耐受山羊中脑脊髓内OFQ含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影响针刺耐受的因素
        1.1.1 种属及个体差异
        1.1.2 针刺参数
    1.2 针刺耐受的机制
        1.2.1 针刺耐受的外周机制
        1.2.2 针刺耐受的中枢机制
        1.2.2.1 参与电针耐受的主要核团
        1.2.2.2 耐受相关核团参与的主要神经通路
        1.2.2.3 针刺耐受的物质基础
        1.2.3 OFQ的研究进展
        1.2.3.1 孤啡肽的分布
        1.2.3.2 OFQ的生物学功能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3.2 电针方法
        2.3.3 痛阈测定
        2.3.4 核团的定位和取样
        2.3.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3.5.1 组织的处理
        2.3.5.2 OFQ浓度的测定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电针时间对山羊痛阈的影响
    3.2 电针山羊脑内OFQ含量变化
        3.2.1 电针山羊下丘脑中OFQ含量的变化
        3.2.2 电针山羊纹状体中OFQ含量的变化
        3.2.3 电针山羊隔区中OFQ含量的变化
        3.2.4 电针山羊PAG中OFQ含量的变化
        3.2.5 电针山羊脊髓中OFQ含量的变化
4. 分析与讨论
    4.1 耐受模型的建立
    4.2 脑内主要镇痛相关核团中OFQ的作用
        4.2.1 纹状体中OFQ在针刺耐受中的作用
        4.2.2 隔区中OFQ在针刺耐受中的作用
        4.2.3 下丘脑中OFQ在针刺耐受中的作用
        4.2.4 PAG中OFQ在针刺耐受中的作用
    4.3 脊髓中OFQ在针刺耐受中的作用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方法
    1 实验动物
    2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3 实验手术
    4 内脏伤害性刺激
    5 神经元活动的细胞外记录
    6 记录程序
    7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8 数据采集及分析
结果
    第一部分 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脊髓背角的相互作用
        1 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分类及特性
        2 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对直结肠扩张刺激的反应
        3 体表非感受野不同强度电针对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4 体表感受野不同强度电针对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5 腧穴敏化效应的脊髓机制
    第二部分 不同强度电针传入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的相互作用
        1 SRD神经元反应的一般特性
        2 SRD神经元对分级的内脏刺激引起的反应
        3 不同强度电针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4 腧穴敏化效应的延髓机制
讨论
    一 针刺镇痛的历史溯源
    二 针刺镇痛的量效关系
        1 电针频率与镇痛的量效关系
        2 电针强度与镇痛的量效关系
    三 不同强度电针镇痛的中枢机制
        1 电针镇痛效应与其激活的外周传入纤维谱有关
        2 何种传入纤维介导的镇痛效应最强?
        3 脊髓节段性镇痛机制:闸门控制学说
        4 电针引起的广泛性镇痛效应机制
        5 强电针镇痛效应与DNIC
        6 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与DNIC
    四 脊髓-SRD-脊髓神经环路在痛觉调制系统的作用
        1 SRD神经元接受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传入投射
        2 SRD神经元向脊髓上中枢发出的纤维投射
        3 SRD神经元在感觉传递和加工过程中的特点
        4 SRD与DNIC
    五 腧穴敏化及其机制探讨
        1 腧穴理论的起源与演化
        2 腧穴敏化现象研究现状
        3 从牵涉痛发生原理来探讨腧穴敏化发生机制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综述一 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
    综述二 足三里穴对肠感觉-运动功能神经调节机制
致谢
个人简历

(6)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疼痛的脊髓机制
    综述二、炎性痛、神经病理性痛、术后痛模型及研究进展
    综述三、针刺镇痛及其脊髓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颈部切口创伤大鼠痛行为反应规律及电针扶突穴等效应的观察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背侧区域组织GABA/Glu受体表达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背角细胞内cAMP/MAPK/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个人简历

(7)平衡针对大鼠镇痛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平衡针治疗各种疼痛疾病的研究概述
        1 平衡针治疗各种疼痛疾病的临床研究
        2 平衡针治疗各种疼痛疾病的实验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不同针刺方法镇痛作用研究的概述
        1 电针镇痛作用
        2 头针镇痛作用
        3 腕踝针镇痛作用
        4 腹针镇痛作用
        5 耳针镇痛作用
        6 温针镇痛作用
        7 水针镇痛作用
        8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实验涉及的与镇痛相关指标的概述
        1 行为学方面(痛阈)
        2 β-内啡肽(β-EP)
        3 五羟色胺(5-HT)
        4 乙酰胆碱(ACh)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和过程
        3 指标检测与方法
        4 实验误差控制
        5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6 技术路线
    实验结果
        1 大鼠双侧后肢热刺激耐痛阈变化
        2 下丘脑及血清β-EP、5-HT、ACh含量的变化
    分析讨论
        1 治疗方案确立
        2 实验结果分析
        3 结论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8)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痛阈和中枢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针刺镇痛的研究情况
        1.1.1.1 针刺镇痛的起源和发展
        1.1.1.2 针刺镇痛的神经机理
        1.1.1.3 针刺镇痛的物质基础
        1.1.1.4 影响针刺镇痛的因素
        1.1.2 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1.1.2.1 NO的功能
        1.1.2.2 一氧化氮合酶的研究进展
        1.1.2.3 NO与痛觉的关系
        1.1.2.4 NO与电针的关系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2.1.3 实验动物
        2.1.4 主要溶液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电针过程
        2.2.2 痛阈测定
        2.2.3 灌流固定
        2.2.4 取材
        2.2.5 组织切片
        2.2.6 免疫组化
        2.2.6.1 免疫组化相关试剂工作浓度
        2.2.6.2 SABC法
        2.2.6.3 免疫组化结果计数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频率对痛阈值的影响
    3.2 不同频率对山羊中枢nNOS表达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与痛阈值变化
    4.2 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神经中枢nNOS表达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热灸效应与穴位敏化的机制 ——从脊髓到脑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综述
    1 热灸法的历史及其发展
    2 灸法镇痛的文献研究
        2.1 寒证疼痛
        2.2 热证疼痛
        2.3 虚证疼痛
        2.4 实证疼痛
        2.5 急证疼痛
    3 灸法治疗内脏疾病的中西理论研究
    4 腧穴热敏化现象与经络、腧穴的热学特性的关系
    5 腧穴敏化的科学基础
    6 热灸法的现代研究
    7 针灸镇痛的脊髓机制研究
        7.1 来自穴位的传入冲动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激活作用
        7.2 来自穴位的传入冲动向脊髓上中枢的传递
        7.3 脊-颈-丘脑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7.4 触发针刺镇痛效应的脊髓上中枢下行通路
        7.5 脊髓上中枢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8 弥散性伤害抑制性控制与延髓背侧网状亚核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器材
    2 动物手术准备
    3 内脏刺激
    4 神经元活动的单细胞记录
    5 脊髓水平的实验
        5.1 实验操作
        5.2 实验程序(1)
        5.3 实验程序(2)
        5.4 实验程序(3)
    6 延髓水平的实验
        6.1 实验操作
        6.2 实验程序(1)
        6.3 实验程序(2)
    7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8 数据采集及分析
    9 实验动物生命体征的监控
结果
    1 脊髓水平的实验结果
        1.1 WDR神经元的一般特性
        1.2 CRD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
        1.3 体表非感受野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1.4 体表感受野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1.5 脊髓化前后的热灸效应
        1.6 腧穴热敏化效应的脊髓机制
    2 延髓水平的实验结果
        2.1 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反应的一般特性
        2.2 CRD对SRD神经元的激活作用
        2.3 不同参数热灸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2.4 腧穴热敏化效应的延髓机制
讨论
    1 热灸激活的外周传入纤维普
    2 内脏体表相关以及体表穴位敏化的机制
    3 热灸法的作用机制与DNIC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10)电针山羊痛阈及脑内前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的时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针刺镇痛的起源和发展
        1.1.2 针刺镇痛的机制
        1.1.2.1 针刺镇痛的神经机制
        1.1.2.2 针刺镇痛的体液机制
        1.1.3 针刺后效应
        1.1.4 抗阿片肽与针刺耐受
        1.1.5 电针参数对针刺镇痛效果的影响
        1.1.6 反刍动物针刺镇痛的研究与应用
        1.1.7 β-内啡肽研究进展
        1.1.8 针刺镇痛相关核团研究进展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2.2 主要药品及试剂
    2.3 主要溶液和试剂配制
    2.4 实验动物
    2.5 电针方法
    2.6 痛阈测定
    2.7 核团定位方法
    2.8 核团取材
        2.8.1 核团定位
        2.8.2 核团取样及保存
    2.9 核团总RNA的提取
        2.9.1 总RNA提取操作步骤
        2.9.2 RNA电泳
        2.9.3 总RNA浓度测定
    2.10 逆转录
    2.11 PCR
        2.11.1 引物设计
        2.11.2 PCR步骤
        2.11.3 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
    2.12 实时相对荧光定量PCR
        2.12.1 实时相对荧光定量PCR步骤
        2.12.2 实时相对荧光定量结果数据统计
    2.1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电针后不同时间山羊痛阈的变化
    3.2 电针山羊脑内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1 电针山羊杏仁核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2 电针山羊纹状体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3 电针山羊弓状核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4 电针山羊下丘脑室旁核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5 电针山羊下丘脑腹内侧核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6 电针山羊垂体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7 电针山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8 电针山羊中缝大核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9 电针山羊巨细胞网状核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3.2.10 电针山羊孤束核POMC 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4 讨论
    4.1 试验动物的选择
    4.2 试验中电针参数的选择
    4.3 痛阈变化及针刺后效应
    4.4 山羊中枢核团电针后POMC mRNA的表达
    4.5 时间点的选择
    4.6 试验涉及的镇痛核团的选择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电解或化学损毁大白鼠脑干中缝核群对针剌镇痛效应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龙虎交战针法在结肠镜应用中的镇痛效应观察[D]. 陈佳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脑微观结构及代谢机制研究[D]. 沈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电针诱导山羊中枢脑啡肽前体及阿片肽受体基因表达规律[D]. 程莉莉.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1)
  • [4]电针耐受山羊中脑脊髓内OFQ含量变化研究[D]. 鲍声武.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5]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D]. 余玲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1)
  • [6]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D]. 林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7]平衡针对大鼠镇痛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 陈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痛阈和中枢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D]. 郭海停.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9]热灸效应与穴位敏化的机制 ——从脊髓到脑干[D]. 李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12)
  • [10]电针山羊痛阈及脑内前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的时程研究[D]. 魏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标签:;  ;  ;  ;  

电解或化学损伤大鼠脑干中缝核组对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