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举动作模型与生物力学分析

抓举动作模型与生物力学分析

一、抓举动作模型和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啸宇[1](2020)在《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举重是我国传统奥运夺金项目,尤其在轻中量级更是优势明显。抓举是举重比赛的第一个项目,要求运动员以连续不断的动作将杠铃上举直至接铃完成,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很高,所以从技术监测与评价角度而言,更具有研究价值与改进空间。本研究旨在通过优秀运动员个体以及多种关键技术指标的现场采集和大样本统计分析,寻找影响抓举成绩的最主要指标,并依据指标特征值、权重建立针对轻量级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评价和诊断模型,以期为训练实践提供运动学参数的评定基础,为抓举技术能有一个准确科学的评价及诊断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以2019年期间重大比赛赛事(2019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暨2020年东京奥运会资格赛,2019年世界举重锦标赛)中46名轻量级运动员,总计83人次抓举试举成功的技术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学测量与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重点组与普通组的对比中,伸膝末Vx、伸膝阶段膝角变化、伸膝末两心水平距离、引膝末Vz、发力末H%、杠铃最低高度H%、发力末两心水平距离、发力末Vx、杠铃最高点Vx、下落定铃末Vx以及下砸最大速度Vx这11个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相较普通组而言,重点组的技术优点在于提铃过程中杠铃横向移速小,两心水平距离小,发力经济;接铃过程中杠铃的横向移速更小,整个人铃系统更加稳定。2.建立了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从47项抓举技术运动学指标中筛选出30项运动学指标,并归类为8个生物力学主因子,分别为发力准备因子、水平向因子、第一发力因子、发力效果因子、发力末姿态因子、躯干姿态因子、杠铃下砸因子、体重心下潜因子。3.构建了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评分系统。4.依照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评分系统对黄闽豪与谌利军两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进行评价,认为:黄闽豪主要存在引膝提铃阶段髋关节发力不充分,膝关节回屈不足的问题;谌利军的主要问题时伸膝提铃阶段髋关节打开过早,其主要技术优势在于发力更为经济,下蹲铃更快。

李悦[2](2020)在《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评价指标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分析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揭示抓举竞技成绩与技术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大量优秀样本的定量分析获取技术指标的具体取值范围,为举重的技术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竞技举重的成绩,促进技术动作的创新。研究方法:对全国举重锦标赛的三维影像进行技术解析。研究运动员在竞技状态中抓举极限重量时的运动学数据。以运动员的比赛级别和技术等级作为双重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各关键阶段的杆高、杆速、水平位移等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平均、标准差、相关、回归等。通过post hoc检验各组别的显着性关系。研究对象为106名女子举重运动员,涉及的比赛级别为48公斤级、53公斤级、58公斤级、63公斤级、69公斤级、75公斤级和75+公斤级。运动员的技术等级为国际健将、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研究结果:(1)身高与发力点的杠铃高度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0.734x-0.465,R=0.750。身高与铃速最大时刻的杠铃高度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1.167x-1.027,R=0.722。身高与杠铃最大高度的线性回线模型为Y=0.920x-0.295,R=0.843。(2)提铃阶段,杠铃上升的相对高度。国际健将为28.6±3.5%,运动健将为29.4±3.3%,一级运动员为30.0±2.8%。(3)发力阶段,杠铃上升的相对高度。国际健将为9.5±5.7%,运动健将为7.4±3.5%,一级运动员为7.3±4.9%。(4)惯性上升阶段,杠铃上升的相对高度。国际健将的为20±7%,运动健将为22±5%,一级运动员为22±4%。(5)下蹲支撑阶段,杠铃回落的相对距离。国际健将的为9.9±2.1%,运动健将为10.9±2.4%,一级运动员为10.6±2.1%。(6)发力阶段,75+公斤级运动员杠铃上升的相对高度为13±8%。惯性上升阶段,75+公斤级运动员杠铃上升的相对高度为18±8%。下蹲支撑阶段,75+公斤级运动员杠铃回落的相对距离为8±1%。研究结论:(1)运动员的身高与比赛级别为正相关,运动员的身高与各阶段杠铃的高度为线性相关,线性模型能帮助运动员推算出试举极限重量时各阶段的杠铃高度。(2)提铃阶段,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越高,杠铃上升的距离越短,提铃与发力的衔接越连贯,该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运动员的提铃能力与发力技巧;发力阶段,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越高,发力时杠铃的相对高度变化量越大,该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运动员的发力能力;惯性上升阶段,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越高,杠铃惯性上升的相对高度越小,该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运动员的提铃能力;下蹲支撑阶段,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越高,杠铃回落的相对距离越小,该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运动员的接铃能力。(3)发力、惯性上升和下蹲支撑这三个阶段,75+级运动员与其他级别运动员的杠铃移动的相对距离有显着性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技术特点。(4)发力阶段,技术等级越高,杠铃速度变化量越大,该指标可以评价运动员的技术水平。(5)国际健将的杠铃前后移动幅度更合理,小公斤级运动员的杠铃轨迹更加理想,符合“S形”曲线的特征。

孙明亮[3](2020)在《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举重运动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国举重运动员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极大的鼓舞了民族精神。伴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社会化成为发展趋势,举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是实现举重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研究构建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待丰富青少年举重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理论内容,服务于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的发展。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经过两轮的特尔斐法专家问卷,构建出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第二轮专家意见,运用主观赋权法计算出指标体系中相关条目的权重系数;最后对山东省举重队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指标体系,总共包含34项指标条目,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和三级指标20项。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训练和运动竞赛,二级指标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专业心理等10项,三级指标包含身体匀称的粗壮、身体匀称的灵活、身体系统器官发育良好、肌肉线条明显等20项。(2)研究采用主观赋权法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计算,四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大小情况为“身体素质”、“运动竞赛”、“学习训练”和“心理素质”,表明当前专家认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身体素质”和“运动竞赛”两项内容。(3)对山东省举重队青少年运动员的整体情况进行评分统计,得分情况为74.37分,山东省举重队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四项一级指标的得分大小的情况为:身体素质(81.39)>心理素质(75.68)>运动竞赛(73.86)>学习训练(66.21)。

朱厚伟,史曙生,申翠梅,刘功聚,潘慧炬[4](2019)在《基于人铃合重心指标对高水平运动员抓举失败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人铃合重心轨迹对我国高水平男子抓举运动员试举成功与失败的动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试建立区别运动员抓举成功与失败的有效运动生物力学指标,分析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三维运动解析方法,对2016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里约奥运会选拔赛中69 kg抓举前6名运动员成功与失败的最大重量技术动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高水平运动员抓举成功与失败的技术动作,发现其杠铃上升最大速度、杠铃最大高度、身体最大下降加速度,及各阶段的时间、杠铃上升高度,各阶段末膝关节、髋关节的角度,等指标存在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人铃合重心在惯性上升阶段及下蹲支撑阶段的X轴(前后方向,矢状轴)变化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97,P<0.05;t=2.606,P<0.05)。结论:1)导致抓举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人铃合重心在惯性上升阶段和下蹲支撑阶段X轴的位移不足以到达合适的接铃位置,究其原因是发力阶段末后仰的力量不足引起的,提示抓举经常前掉的运动员需加强后仰动作的练习;2)引膝提铃阶段膝关节回屈不足,进而导致杠铃最大速度偏低可能是导致抓举失败的间接因素;3)人铃合重心X轴的变化量能够有效地判定优秀运动员抓举成功与失败的技术动作特征。

刘功聚,李建设,潘慧炬[5](2019)在《奥运冠军运动员近极限重量下抓举技术关键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顶级精英运动员近极限重量的抓举技术特征,为运动员后期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作为动作典范,为举重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理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采用三维运动学方法,对我国男子举重69 kg级3名奥运冠军(廖辉、石智勇和林清峰)近年来全国比赛中成功试举的最大重量抓举动作关键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 3名运动员相对握距和站距分别保持在58. 42%!60. 13%和27. 51%!30. 23%范围之内; 2) 3名运动员杠铃相对最大垂直高度均达到70%以上,杠铃垂直速度在引膝提铃阶段均持续上升; 3)在前3个阶段中,3名运动员杠铃在X轴上的偏移均保持在4 cm之内。结论:1) 3名运动员相对握距和站距充分体现了举重技术中"低"的技术原理; 2)廖辉在惯性上升阶段具有更好的甩臂翻腕技术;3)石智勇在引膝提铃阶段的技术特征更有利于储存和利用弹性能量,石智勇和林清峰在发力阶段的下肢特征更有利于杠铃加速和爆发力输出; 4)在前3个阶段中,3名运动员都具有高效的把"力"转化为杠铃向上运动的技术,且廖辉和林清峰在杠铃Y轴偏移上具有更好的控制能力。

吉彦廷[6](2019)在《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举重项目比赛过程中,虽没有出现直接的身体对抗,但损伤的发生率却一直高居不下,因举重而引发的运动损伤可高达2.4-3.3次/1000h训练。目前,举重运动员常见损伤部位以腰部、膝部占比最高。脊柱的腰骶关节作为传导力的核心部位,既是长期承受应力压缩的支点,又是将应力传至骨盆,使其分解传导至下肢的缓冲结构。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脊柱腰骶段具有独特的解剖形态特征,目前,少有针对其腰骶关节进行损伤特点及有限元建模的研究报道。此次研究基于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CT图像尝试构建结构更完整、生物力学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腰骶关节有限元模型。通过对第5腰椎椎体上表面施加轴向压缩载荷模拟运动员进行举重训练完全起立姿态,分析其腰骶关节的应力、应变情况以及椎间盘的应力传递方向。最终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训练完全起立姿态时,腰骶关节受轴向载荷时,L5上缘和椎间盘前部出现了明显的形变,最大形变量为5.44mm,椎体上表面和骶骨耳状面为主要受力部位。轴向载荷下椎间盘前部所受应力显着大于后部,左侧显着大于右侧;椎间盘的Von-Mises应力传递方向由右后方向左侧递增,应力集中点出现在纤维环的侧后方。这提示了腰骶关节在仅受轴向载荷时,椎间盘后侧方仍可能因为长期应力集中而致使运动员出现下腰痛甚至椎间盘后侧部纤维环出现破裂。

蒋清[7](2018)在《高水平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及其专项练习动作的肌电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肌电的角度分析举重专项动作的肌肉用力特征,为举重运动员专项训练提供依据,并从肌电的角度分析专项练习动作的专项性程度及其训练效果,为举重教练员选择最佳的训练手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运用JVC摄像机和Mega ME6000 16通道肌电遥测仪同步采集举重运动员抓举和挺举表面肌电,通过分析肌电数据发现从整个动作来看各肌群的激活时间具有明显的先后顺序而从动作各阶段看又呈同步用力特点;各肌群的参与程度和激活强度具有差异性与抓举和挺举的动作结构特点相符合。通过现场观察、专家访谈、专家问卷等方法筛选出与专项动作密切相关的练习动作,从肌电的角度对专项练习动作的专项性程度及训练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专项练习动作的主要做功肌肉和激活强度水平较高的肌肉与专项动作一致且所测肌群在专项练习动作中所获得的训练刺激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专项动作所需。研究结论:1.抓举动作中各肌群的肌电特征表现为下肢肌群的发力时间早于上肢肌群,其中双侧股四头肌最先开始发力;躯干肌群中竖脊肌的用力时间长,胸大肌和腹直肌参与完成动作的程度小。2.挺举下蹲翻动作的肌电特征与抓举的不同点在于肱三头肌始终处于放松状态。挺举上挺动作的肌电特征表现为前支撑腿的用力时间长于后支撑腿,双侧下肢肌群的用力具有差异性;上肢肌群在支撑阶段用力明显体现出上肢肌群对上推杠铃和支撑固定杠铃的重要作用;躯干肌群中竖脊肌和腹直肌用力明显且用力时间长于背阔肌,胸大肌参与完成动作的程度小。3.高抓、宽速拉、宽硬拉、高翻、窄速拉、窄硬拉、前蹲、后蹲、架上挺、借力推是与专项动作相关程度较高的练习动作,相应动作阶段的主要做功肌肉、激活强度水平较高的肌肉与专项动作一致,具有非常高的专项性。4.肌电反映的是肌肉内部活动状况,根据各肌群在专项练习动作中获得的训练刺激能否满足专项动作要求进一步说明了高抓和高翻等半技术性动作和宽(窄)速拉等速拉类动作对发展上拉力具有较好的训练效果;前蹲和后蹲等起立类动作的训练作用是发展下肢股四头肌力量;上挺(推)类动作的架上挺对专项技术和专项力量的发展和提高均有积极意义,借力推动作对上肢肌群的训练刺激明显是发展上肢力量的较好训练手段,宽(窄)硬拉等硬拉类动作需增加练习的负荷强度使肌群获得更深的训练刺激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周彤[8](2018)在《基于后激活增强效应的跳远起跳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为探讨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远起跳力量的影响及原因。对跳远起跳力量的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等手段探究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起跳力量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从理论角度论述产生影响的原因,为跳远训练实践中运用后激活增强效应的方式提供参考和建议。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得出如下结论:1.在跳远起跳环节中,起跳腿下肢髋、膝、踝关节周围肌群快速完成拉长-缩短周期,其表现出的反应力量是跳远起跳力量的本质特征。反应力量强调肌肉快速收缩的同时,也明确了收缩形式。在发展跳远起跳力量时,应重点考虑肌肉收缩形式,发展相应肌肉的反应力量。2.本研究设计了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远起跳力量的短期影响实验,并运用红外动作捕捉、三维测力台和表面肌电遥测三机同步,对具备跳远国家二级以上水平的受试者分别在90%、80%和70%1RM半蹲预刺激后的起跳力量变化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80%1RM负重的预刺激形式(5组2次、组间间歇1.5分钟)对起跳力量的提升效果最好。3.后激活增强效应能够对拉长-缩短周期的神经和肌肉两方面机制产生积极影响。适宜的预刺激形式能够提升肌肉工作能力,并将疲劳控制在较低水平,提升运动表现。符合跳远专项要求的抗阻训练都能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后激活增强效应,但需要结合每名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设计训练变量。提升效果可反映在运动生物力学指标和跳远专项成绩上。4.结合短期实验结果,本研究设计了8周复合式训练对比实验,研究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远起跳力量的长期影响。通过专家调查法筛选出4项指标,加上跳远测试共同组成实验测试手段。实验每周训练2次,实验组采用80%1RM半蹲预刺激与反应力量训练结合的方式,对照组只进行反应力量训练。结果发现实验组所有测试的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5.教练员可结合运动员特点,在赛前对具备跳远国家二级水平的运动员进行80%1RM负荷强度半蹲练习或类似抗阻训练诱导后激活增强效应,提升跳远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在训练中则可对相似运动水平或能力的运动员采用复合式训练,将80%1RM负荷强度半蹲练习或类似抗阻训练与跳远专项力量练习结合,增强运动员的起跳能力,提高专项成绩。

刘金[9](2017)在《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在男子举重69公斤级项目中,我国运动员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亚洲纪录、世界纪录均由我国运动员保持。同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浙江小将石智勇夺冠,再一次扞卫中国这个级别的统治地位。本研究试图分析我国男子69公斤级重点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方面的个人技术特征,并对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测,为我国教练员、运动员以及日后相应的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促进我国男子69公斤级举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10月全国举重冠军赛和2016年全国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69公斤级比赛全过程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并选取全国举重冠军赛单项抓举第2、3、4名运动员吴仙书、黄世平和刘阳;单项挺举第2、3、4名运动员黄文文、黄世平和吴仙书为普通组(全国举重锦标赛第一名为乔宁波,根据研究对比需要,选择相应的第2,3,4名作为普通组)。全国举重锦标赛单项抓举前三名运动员廖辉、石智勇和乔宁波;单项挺举前三名运动员廖辉、石智勇和乔宁波为重点组。在查阅大量文献,走访在举重方面有很高造诣的专家的基础上,通过对所采集视频三维解析处理,得到相关的技术指标数据。后期通过对采集到的重点组与普通组运动员抓举和挺举的相关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以及重点组挺举与抓举成功与失败试举的技术指标的分析,最后获得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技术特征,以及重点组运动员试举失败的原因。研究结果:1.在整个抓举过程中重点组与普通组用力节奏存在差异,中国男子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在发力阶段具有爆发力大,发力效果好,提铃效果好的技术特征。2.在抓举的提铃阶段,重点组运动员伸膝充分使杠铃达到了更理想的高度,为后面的发力阶段做好了更充分的杠铃高度和速度条件;同时引膝的幅度大于普通组运动员引膝的幅度。因此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组运动员具有伸膝充分,引膝幅度大,具备更好的引膝技术的技术特征。3.在挺举提铃至胸阶段重点组运动员在发力阶段始时刻的速度较普通组大,且在此阶段的杠铃回落距离短;在上挺阶段重点组发力点速度小于普通组;同时在挺举的两个阶段中杠铃在运动员前后方向的偏移量小于普通组。由此可知在挺举过程中我国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具有提领至胸阶段发力大,杠铃回落距离短;以及杠铃前后方向位移小的技术特征。从而也表明了我国重点运动员具有更高的接铃技术以及更加稳固的动作技术结构。4.廖辉伸膝提铃阶段蹬腿动作不充分是导致其抓举失败的因素;蹬腿动作节奏过慢从而导致杠铃在达到发力点高度时刻,发力点时刻速度达不到最佳大小是导致其挺举失败的原因。5.石智勇在抓举发力阶段存在杠铃重心与身体重心间距过大的技术特征,通过对失败试举的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如下:伸膝提铃阶段蹬腿动作不充分,而且过早打开髋关节,造成髋关节发力过早,从而影响了整个动作的质量造成的。同时,石智勇杠铃重心在冠状轴存在过大的偏移,应分析是否存在两侧肌肉力量发展不均衡,进而是否会对抓举过程产生影响,有待研究深入。建议石智勇在平时的挺举训练中首先要注意改进提胸、提气动作;其次改进腰、胯入位动作,使杠铃重心与身体重心尽可能的接近或重叠;再次是改进预蹲过深的问题;最后解决手臂提前参与用力问题。6.乔宁波引膝提铃阶段引膝的幅度过小是导致抓举失败的原因。同时,乔宁波在上挺阶段弓箭步下蹲时下蹲的节奏不合理,大腿股四头肌的爆发力太弱以至制动能力不够是导致乔宁波挺举试举失败的因素。

寇嘉琪[10](2016)在《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发力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我国竞技体校优秀举重运动员张平和郑志盛为研究对象,对两人抓举动作发力阶段采用了三维录像测试,获得了两人在发力阶段中重要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并对动作阶段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实验通过对张平和郑志盛的抓举测试,测得发力阶段膝关节、髋关节及肘关节的角度变化,提铃发力阶段杠铃速度、人体和杠铃重心间距的变化;从测力台显示压力的变化,获得两人在举重发力过程中肌肉内部爆发力﹑Z方向峰值大小,以及两人在X、Y、Z方向上冲量积分值大小.对以上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到两人的抓举发力动作优缺点,为运动员改进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抓举动作模型和生物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举动作模型和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抓举技术结构的研究
    2.2 抓举运动学指标选取
    2.3 建立举重评价体系的统计学方法
        2.3.1 回归分析法
        2.3.2 因子分析法
        2.3.3 灰色系统理论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运动解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部分参数及定义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各阶段运动学特征分析
        4.1.1 伸膝提铃阶段运动学特征分析
        4.1.2 引膝提铃阶段运动学特征分析
        4.1.3 发力阶段运动学特征分析
        4.1.4 惯性上升阶段运动学特征分析
        4.1.5 下落定铃阶段运动学特征分析
    4.2 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运动学评价指标体系
        4.2.1 抓举技术运动学评价指标初选
        4.2.2 抓举技术运动学评价指标复选
        4.2.3 抓举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2.4 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运动员抓举技术评分系统的构建
    4.3 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运动员抓举技术评价案例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竞技举重的生物力学研究手段
        1.4.2 抓举技术结构特点
        1.4.3 抓举技术研究的现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影像解析法
        2.2.3 定量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定性分析法
    2.3 技术动作的划分及定义
        2.3.1 动作的划分与选取
        2.3.2 参数的定义
3 运动学特征的分析与讨论
    3.1 杠铃加速度最大时刻的运动学研究
        3.1.1 加速度最大时杠铃的高度
        3.1.2 加速度最大时刻杠铃的速度
        3.1.3 加速度最大时杠铃的水平位移
    3.2 杠铃速度最大时刻的运动学研究
        3.2.1 铃速最大时杠铃的高度
        3.2.2 铃速最大时杠铃的速度
        3.2.3 铃速最大时杠铃的水平位移
    3.3 杠铃高度最大时刻的运动学研究
        3.3.1 铃高最大时杠铃的高度
        3.3.2 铃高最大时杠铃的水平位移
    3.4 杠铃支撑点时刻的运动学研究
        3.4.1 支撑点时杠铃的高度
        3.4.2 支撑点时杠铃的水平位移
4 评价指标的分析与讨论
    4.1 评价抓举杠铃高度的技术指标
        4.1.1 发力点时刻的杠铃高度及回归方程
        4.1.2 铃速最大时刻的杠铃高度及回归方程
        4.1.3 杠铃的最大高度及回归方程
        4.1.4 提铃阶段杠铃上升的距离
        4.1.5 发力阶段杠铃上升的距离
        4.1.6 杠铃惯性上升的距离
        4.1.7 杠铃的回落距离
    4.2 评价抓举杠铃速度的技术指标
        4.2.1 发力阶段杠铃的速度变化
        4.2.2 提铃阶段杠铃的最大速度
    4.3 评价抓举杠铃稳定性的技术指标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举重运动现状的相关研究
    2.2 举重运动生物力学相关研究
    2.3 举重运动生理生化指标相关研究
    2.4 国外关于举重运动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特尔斐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主观赋权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理论基础和构建原则
    4.1 理论基础
        4.1.1 运动训练理论
        4.1.2 系统科学理论
    4.2 构建原则
        4.2.1 科学性原则
        4.2.2 客观性原则
        4.2.3 可测性原则
        4.2.4 全面性原则
5 结果与分析
    5.1 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初级指标的来源
        5.1.2 指标条目的筛选情况
        5.1.3 第一轮专家评分意见结果以及修改情况
        5.1.4 第二轮专家评分意见结果情况
    5.2 确定的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指标体系
        5.2.1 一级指标条目释义
        5.2.2 二级指标条目释义
        5.2.3 三级指标条目释义
    5.3 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立
        5.3.1 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
        5.3.2 指标权重系数情况
        5.3.3 确立的指标体系权重系数情况
        5.3.4 建立指标结构模型
    5.4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4.1 编制测评问卷
        5.4.2 问卷调研结果情况
        5.4.3 评价结果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4)基于人铃合重心指标对高水平运动员抓举失败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运动学分析
        1.2.2 数据采集与计算
        1.2.3 数理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近”“快”“低”原则参数对比
    2.2 阶段性参数对比
    2.3 人铃合重心参数对比
    2.4 人铃合重心X轴回落阶段回归模型的建立
3 分析与讨论
    3.1 原则参数及阶段性指标结果分析
    3.2 人铃合重心指标结果分析
4 结论

(5)奥运冠军运动员近极限重量下抓举技术关键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1.2.1 试验对象
        1.2.2 三维定点定焦录像测量法
        1.2.3 三维视频解析法
        1.2.4 运动阶段划分
2 研究结果
    2.1 准备姿势
    2.2 各技术阶段持续时间、杠铃垂直高度和速度
    2.3 各技术阶段下肢关节角度和角速度
    2.4 各技术阶段“两心”距离和杠铃重心Y轴偏移
3 分析讨论
    3.1 抓举动作准备姿势特征分析
    3.2 抓举动作各阶段时空特征分析
        3.2.1 提铃上升过程(M1-M4)持续时间和杠铃上升高度分析
        3.2.2 接铃过程(M5-M6)持续时间和杠铃回落距离分析
        3.2.3 杠铃垂直速度分析
    3.3 抓举动作各阶段下肢特征分析
    3.4 抓举技术稳定性特征分析
        3.4.1 杠铃和身体重心在X-Z轴方向上运动轨迹分析
        3.4.2 杠铃重心在Y轴方向的偏移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6)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1.2.2 有限元法在脊柱生物力学中的研究现状
        1.2.3 有限元法在举重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2 脊柱腰骶段的解剖结构与有限元分析法
    2.1 脊柱腰骶段的解剖学结构特征
        2.1.1 脊柱腰骶段椎体解剖学结构特征
        2.1.2 脊柱腰骶段椎间盘解剖学结构特征
        2.1.3 脊柱腰骶段椎体后部解剖学结构特征
        2.1.4 脊柱腰骶段韧带解剖学结构特征
    2.2 有限元方法及使用软件简介
        2.2.1 有限元法简介
        2.2.2 MIMICS软件简介
        2.2.3 Geomagic Studio12 软件简介
        2.2.4 Hypermesh 2017 软件简介
        2.2.5 Ansys 17.0 软件简介
3 脊柱腰骶关节有限元仿真建模
    3.1 研究对象及影像学数据采集
        3.1.1 研究对象
        3.1.2 影像学数据采集
    3.2 脊柱腰骶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导入与建立
        3.2.1 导入CT图像与阈值选择
        3.2.2 图像分割与建立三维模型
        3.2.3 三维模型的进一步处理
        3.2.4 三维模型网格划分与细节构建
    3.3 腰骶关节有限元模型验证
        3.3.1 验证方法
        3.3.2 边界条件与载荷
        3.3.3 验证结果
4 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4.1 设置边界条件
    4.2 施加载荷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
        4.3.1 腰骶关节轴向施加载荷后的整体位移趋势
        4.3.2 腰骶关节轴向施加载荷后的Von-Mises应力分布特点
        4.3.3 腰骶关节轴向施加载荷后的椎间盘特征
        4.3.4 腰骶关节轴向施加载荷后的椎间盘生物力学分析
5 讨论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 腰骶关节的力学特点
    5.3 椎间盘的力学特点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7)高水平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及其专项练习动作的肌电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举重项目相关研究
        2.1.1 举重项目特征相关研究
        2.1.2 举重技术动作相关研究
        2.1.3 举重专项训练手段相关研究
    2.2 表面肌电技术及其应用
        2.2.1 表面肌电概述
        2.2.2 表面肌电在体育中的应用
    2.3 表面肌电在举重项目中的应用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观察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专家问卷法
        3.2.5 测试法
        3.2.6 对比分析法
        3.2.7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抓举肌电研究
        4.1.1 抓举所测肌群工作特点
        4.1.2 抓举所测肌群激活模式特征
        4.1.3 抓举动作各阶段肌电特征
        4.1.4 小结
    4.2 挺举肌电研究
        4.2.1 挺举下蹲翻动作肌电特征
        4.2.2 挺举上挺动作肌电特征
        4.2.3 小结
    4.3 抓举专项练习动作肌电研究
        4.3.1 抓举专项练习动作的筛选
        4.3.2 高抓
        4.3.3 宽速拉
        4.3.4 宽硬拉
        4.3.5 小结
    4.4 挺举专项练习动作肌电研究
        4.4.1 挺举专项练习动作的筛选
        4.4.2 高翻
        4.4.3 窄速拉
        4.4.4 窄硬拉
        4.4.5 前蹲
        4.4.6 后蹲
        4.4.7 架上挺
        4.4.8 借力推
        4.4.9 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后激活增强效应的跳远起跳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训练方法及力量训练方法
        2.1.1 运动训练方法
        2.1.2 力量训练方法
    2.2 跳远起跳力量训练的研究
    2.3 反应力量
        2.3.1 反应力量的发展史
        2.3.2 反应力量的生理机制
        2.3.3 反应力量训练方法
    2.4 后激活增强效应的研究
        2.4.1 后激活增强效应的语境翻译问题
        2.4.2 后激活增强效应的生理机制
        2.4.3 后激活增强效应研究概况
        2.4.4 后激活增强效应的影响因素
        2.4.5 复合式训练研究
        2.4.6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2.5 运动学分析在体育科学中的作用
    2.6 动力学研究在体育科学中的作用
    2.7 肌电学研究在体育科学中的运用
        2.7.1 肌电技术
        2.7.2 肌电技术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2.8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调查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跳远起跳力量特征的分析
    4.2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远起跳力量的短期影响实验研究
        4.2.1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远起跳力量运动学指标的影响
        4.2.2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远起跳力量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4.2.3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远起跳力量肌电学指标的影响
    4.3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远起跳力量影响的理论研究
        4.3.1 后激活增强对反应力量影响的理论研究
        4.3.2 后激活增强对跳远起跳力量影响的理论研究
    4.4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远起跳力量的长期影响
        4.4.1 实验训练计划说明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3 小结
    4.5 运用后激活增强效应增强起跳力量的建议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创新点
    5.4 研究的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举重技术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2.1.1 运动学方法
        2.1.2 动力学方法
        2.1.3 肌电方法
    2.2 挺举技术的研究
        2.2.1 挺举技术动作阶段划分
        2.2.2 挺举技术研究
    2.3 抓举技术的研究
        2.3.1 抓举技术动作阶段划分
        2.3.2 抓举技术研究
    2.4 杠铃中心轨迹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三维定点摄像测量法
        3.2.4 三维录像解析
        3.2.5 对比分析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抓举技术特征分析
    4.1 技术阶段划分
    4.2 主要参数及定义
    4.3 抓举各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4.3.1 杠铃高度
        4.3.1.1 成功试举杠铃特征高度
        4.3.1.2 成功试举各阶段杠铃高度
        4.3.2 抓举各技术阶段分段时间
        4.3.3 抓举各阶段膝、髋关节角度
        4.3.4 抓举技术动作中杠铃重心与身体重心的运动特征
        4.3.4.1 “两心”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4.3.4.2 杠铃重心左右方向上的距离
    4.4 重点运动员抓举成功与失败各阶段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4.4.1 各阶段杠铃高度
        4.4.2 各阶段分段时间
        4.4.3 膝关节、髋关节角度
        4.4.3.1 膝关节角度
        4.4.3.2 髋关节角度
        4.4.3.3 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变化
    4.5 小结
5. 挺举技术特征分析
    5.1 技术阶段划分
        5.1.1 提铃至胸阶段
        5.1.2 上挺阶段
    5.2 主要参数及定义
    5.3 挺举各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5.3.1 提铃至胸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5.3.1.1 发力阶段开始时的杠铃高度、速度
        5.3.1.2 杠铃最大速度时刻的高度和速度值
        5.3.1.3 杠铃的惯性上升高度、最大高度和回落距离
        5.3.1.4 提铃至胸阶段杠铃速度变化
        5.3.1.5 杠铃重心轨迹
    5.4 上挺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5.4.1 预蹲深度、最大速度
        5.4.2 发力点的杠铃高度和速度
        5.4.3 杠铃垂直速度最大时的杠铃高度及速度
        5.4.4 杠铃高度最大时杠铃高度、惯性上升高度及回落距离
        5.4.5 上挺阶段杠铃速度变化
        5.4.6 杠铃重心轨迹
    5.5 重点运动员挺举成功与失败各阶段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5.5.1 提铃至胸阶段
        5.5.1.1 发力阶段开始时的杠铃高度、速度
        5.5.1.2 杠铃最大速度时刻的高度和速度值
        5.5.1.3 杠铃的惯性上升高度、最大高度和回落距离
        5.5.2 上挺阶段
        5.5.2.1 预蹲深度、最大速度
        5.5.2.2 发力点的杠铃高度和速度
        5.5.2.3 杠铃垂直速度最大时的杠铃高度及速度
        5.5.2.4 杠铃高度最大时杠铃高度、惯性上升高度及回落距离
    5.6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发力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调查访问法
        1.2.3 运动生物力学法
        1.2.3. 1 三维摄像方法
        1.2.3. 2 三维测力方法
2 测试结果与分析
    2.1 发力阶段 (开始发力时相到杠铃惯性上升至最高点时相) 分析
    2.2 开始发力时相动作分析
    2.3 发力阶段动作分析
        2.3.1 运动学分析
        2.3.2 动力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力阶段:
    3.2 建议张平在开始发力时相还要稍增大髋膝角度, 减小肘关节角度;在上举阶段克服左右晃动.
    3.3 建议郑志盛适当增大握距;在提铃和发力阶段动作要连贯;加强力量练习.

四、抓举动作模型和生物力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轻量级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体系研究[D]. 孙啸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评价指标研究[D]. 李悦.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3]山东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孙明亮.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1)
  • [4]基于人铃合重心指标对高水平运动员抓举失败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 朱厚伟,史曙生,申翠梅,刘功聚,潘慧炬.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9)
  • [5]奥运冠军运动员近极限重量下抓举技术关键特征分析[J]. 刘功聚,李建设,潘慧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9(09)
  • [6]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及生物力学分析[D]. 吉彦廷. 南京体育学院, 2019(02)
  • [7]高水平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及其专项练习动作的肌电特征研究[D]. 蒋清.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8]基于后激活增强效应的跳远起跳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彤.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5)
  • [9]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D]. 刘金.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6)
  • [10]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发力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J]. 寇嘉琪.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标签:;  ;  ;  ;  ;  

抓举动作模型与生物力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