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紧固件包塑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晔,石海鑫,李菁华[1](2019)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特点、材料制备方法,和采用该种材料所生产的汽车部件的生产工艺。结合当前汽车行业中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应用与研发案例,对其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针对其在材料、工艺和仿真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王小威[2](2019)在《复合机械锚固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弯剪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外贴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最受青睐的结构加固修复技术之一。FRP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是外贴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关键和核心问题。FRP与混凝土界面的剥离问题,降低了纤维复合材料的利用效率,阻碍了这种新型材料在结构加固中的推广应用。为了延缓FRP剥离,提高加固构件的延性和承载力,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发了各种加固技术,如机械锚固技术、FRP-ECC混合加固技术、端部锚固技术以及混合粘贴技术(HB)等。本文基于课题组开发的新型延性锚固件建立一套新型延性端部锚固系统,同时增添加劲肋对混合粘贴技术(HB)技术进行改进,解决平面外钢板翘曲问题,建立一套中部锚固系统。这两套加固系统旨在提高加固构件的延性和承载力,最终实现复合式机械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延性概念设计。基于上述想法,本文对复合机械锚固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弯剪性能展开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分别建立基于中部锚固系统和端部锚固系统的失效形式和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和试验结果对比具有良好的精度。主要内容包括:(1)对抗弯梁中部锚固系统的试验梁采用机械凿毛的界面处理方式,合理添加加劲肋进行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不同大小的扭矩以及不同厚度的FRP条带对加固梁失效形式、延性、承载力、FRP应变分布以及剪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个考虑FRP条带厚度以及不同约束大小扭矩的HB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预测模型。(2)对抗弯梁FRP条带端部运用课题组开发的新型延性锚固件锚固FRP加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研究不同锚固件变形段宽度对加固梁失效形式、延性、承载力、FRP应变分布以及剪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预测加固梁失效形式以及预测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3)对抗剪梁端部锚固系统的FRP加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运用课题组开发的新型延性锚固件锚固FRP条带的端部,研究不同锚固件变形段宽度对加固梁失效形式、延性、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借助VIC-3D分析软件分析变形段宽度变化对FRP沿梁高应变发展以及FRP沿主裂缝应变发展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加固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
王杏娣[3](1993)在《金属紧固件包塑方法》文中指出 本发明金属紧固件的包塑方法为: 1.将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塑料加热熔化成液体,然后在液面抽真空,当液面沸腾跳动时,维持真空15~20分钟,以保证消除气泡。 2.对清洗干净的金属紧固件和模具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58~175℃,以避免浇铸时产生气泡。 3.浇铸成型后随即进行2.5~3.5小时的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120℃~150℃,加热方式可以是烘箱,过热蒸气等,以增强塑料与金属的结合力。
二、金属紧固件包塑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紧固件包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材料概述 |
2.1 有机板与单向带 |
2.2 片材制造工艺 |
2.3 国外片材发展简述 |
3 成型工艺 |
4 课题研究与应用案例 |
5 结束语 |
(2)复合机械锚固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弯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FRP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2 控制FRP剥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复合式机械锚固下FRP混凝土梁弯曲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4 复合式机械锚固下FRP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复合中部机械锚固下FRP混凝土梁弯曲性能的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 |
2.3 试验研究 |
2.3.1 材料性能 |
2.3.2 试件制作流程 |
2.3.3 加载方案与量测内容 |
2.4 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 |
2.4.1 破坏模式 |
2.4.2 荷载挠度曲线与关键点分析 |
2.4.3 钢筋、FRP以及混凝土的荷载应变关系 |
2.4.4 FRP应变和剪应力分布 |
2.5 模型分析和设计方法 |
2.5.1 现有模型的总结 |
2.5.2 模型推导 |
2.5.3 模型验证 |
2.6 参数化研究 |
2.6.1 FRP条带厚度的影响 |
2.6.2 扭矩大小的影响 |
2.7 设计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端部机械锚固下FRP混凝土梁弯曲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研究 |
3.3.1 材料性能 |
3.3.2 试件制作流程 |
3.3.3 加载制度与量测内容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破坏形态与关键点分析 |
3.4.2 荷载挠度曲线与延性分析 |
3.4.3 FRP条带、受拉钢筋以及混凝土的荷载与应变关系 |
3.4.4 H端部锚固件的伸长率 |
3.4.5 FRP的应变分布 |
3.5 极限承载力模型 |
3.5.1 本构关系 |
3.5.2 极限荷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式端部机械锚固下FRP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研究 |
4.3.1 材料性能 |
4.3.2 试件制作流程 |
4.3.3 加载制度与量测内容 |
4.4 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 |
4.4.1 破坏形态 |
4.4.2 荷载挠度曲线与关键点分析 |
4.4.3 FRP和钢板应变的发展 |
4.4.4 FRP应变分布 |
4.4.5 沿着主裂缝方向的FRP应变分布 |
4.5 讨论 |
4.5.1 FRP、混凝土以及箍筋之间的抗剪作用 |
4.5.2 FRP抗剪贡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金属紧固件包塑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J]. 李晔,石海鑫,李菁华.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9(12)
- [2]复合机械锚固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弯剪性能研究[D]. 王小威. 深圳大学, 2019(01)
- [3]金属紧固件包塑方法[J]. 王杏娣. 今日科技, 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