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歌唱的基本要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林[1](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田静[2](2021)在《豫南民歌中“平衡协调”的把握和演唱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豫南地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汇区域,豫南民歌受豫南地区文化、历史、地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拥有独特的魅力,是研究汉族民歌演唱的典型。在此背景下,将此音乐瑰宝进一步发扬光大,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平衡协调”这一理论角度出发,基于豫南民歌的语言、音乐、风格特点,进行豫南民歌演唱中语言、行腔和表演风格的“平衡协调”把握和演唱分析,从而更好的演绎豫南民歌,获得演唱水平的提升,也对豫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线颖莹[3](2020)在《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观研究》文中认为音色,是声音四要素之一,与其他三要素即长短、高低、强弱相比具有多维性,它涉及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是人们对于声音的一种通感。音色在客观上具有物理性,同时还具有生理性、心理性及文化性。演唱音色在我国传统唱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时一种音色就代表着一个角色或者行当,并充分显现出这个角色或行当的个性和特征。演唱者的音色除了其自身的嗓音自然音色之外,还有一部分“可调控”的音色,这与演唱技术、语言发音、审美追求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演唱中,音色的追求与表现除了与演唱技巧有关之外,还与演唱者的观念、审美、文化、心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观”的本义是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本质之见。在我国古代,观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出现在多门艺术中,如文学中的“观文以知情”、绘画中的“观画畅神”等。本研究中的“音色观”是一个复合词,是由“音色”和“观”两个词合成而来。首先,声音是听觉的艺术,而色是色彩,属视觉艺术,用色来形容音,音的色,已经是发生了联觉想象;其次,观是看,正因为音的色可“观”,音才可以通过其“色”来观,音色才有“观”,这便使音色观这一复合词得以成立。所以,音色观,即是对音色的审美观照,从审美的视角研究演唱中的音色。本研究以中国古诗词歌曲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演唱音色观。绪论部分,从研究缘起、“中国古诗词歌曲”界说、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创新点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对音色观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提出了“‘八音’——音色分类之滥觞”、“‘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声为贵’之音色比较”、“‘近人声’——乐器音色发展之动力”等三种我国传统音色观。并且基于对我国传统演唱理论的梳理,总结出“声音圆转‘如贯珠’”、“声音色泽‘清且润’”、“声音响亮‘曲之本’”等演唱音色理论,并由此提出古诗词歌曲“圆”、“润”、“亮”三种演唱音色观。第二、三、四章分别是对中国古诗词歌曲圆之演唱音色观、润之演唱音色观、亮之演唱音色观进行论述。对于演唱音色观的研究主要是由主观描述与客观测量组成。所以,每一章的内容都由三节构成:第一节,对“圆、润、亮”三种演唱音色进行阐述,包括字源意义上的“圆、润、亮”、“圆、润、亮”三种音色的听觉特点及其演唱要求;第二节,是运用Vmus、Matlab、Python等软件对当代歌唱家演唱的中国古诗词歌曲音响样本进行测量,获得波形图、频谱图,进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客观测量与主观描述相符合;第三节,阐述了“圆、润、亮”三种音色观对演唱实践的指导,即圆音色观指导下的“吐字清圆、行腔圆活”,润音色观指导下的“语音音色之润、演唱音色之润”,亮音色观指导下的“明亮柔美、清亮柔和”的演唱音色实践。第五章论述了不同的演唱音色观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所决定的。而民族文化心理又是在民族、审美、心理、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圆”观是由中华民族“尚圆”之民族心理所决定、“润”观是由中华民族“尚润”之审美文化所滋润,“亮”观是被中华民族“尚亮”之审美心理所影响。“尚圆”之民族心理与中国人的情感趣味相吻合;“尚润”之审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语言音韵、表现神韵相符合;“尚亮”之审美心理又与中国人的审美经验、期望与态度相契合。结论部分论述了演唱音色作为一种表现符号,它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表现。作为符号的演唱音色鲜明地表达了某种唱法、风格或体系的音乐特征及艺术个性。演唱音色观来源于演唱音色实践,同时又总是指导着演唱音色实践。“圆”音色、“润”音色、“亮”音色作为音响的现实存在,属客体,“圆”音色观、“润”音色观、“亮”音色观作为人的观念存在,与主体相关,每“观”的论述都是由形而下的音色描述至形而上的意义陈述,以今观古、以古明今。
悦贺栋[4](2019)在《声乐表演中的歌唱与形体结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信息时代地不断深入和提高,人们寻求和获取音乐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广泛和直观。视频影业的发达,使得人们对于声乐表演这一学科整体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要听到声音、见到人足矣;而要求:不仅要在有悦耳声音的同时,还要有悦目地表演。那么,我们所说的“悦目地表演”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歌者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但是“举手投足”的好坏,却足足可以鉴别出歌者在下面形体训练功课中有没有下过真功夫,它也能直接影响到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传递出来的舞台效果,这也同时证明了,扎实的形体训练之后与正确的声音处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反而他们的结合能使音乐达到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本文将从基本形体训练如何融入歌唱教学中,研究声乐表演者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演出场合、不同风格作品的不同训练要求;并根据演唱者的这些不同需求来阐明歌唱与形体的密切联系,从而达到最终所要求的声情并茂的舞台效果。
赵海菻[5](2018)在《歌唱情感表达综述研究(2007-2016)》文中研究表明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在歌唱表达中十分重要,这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论述。笔者对我国近十年在此方面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文献数量的年度分布、文献具体研究方向和文献层级情况等三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的视野还不够宽泛;二是大多数研究不够深入,存在着平面的叙事化现象;三是有些研究观点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值得商榷;四是缺乏创新,新瓶装老酒,没有实质性突破等。歌唱的情感表达实际上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学习者和研究者应不断调整思路,拓宽自己的视野,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对其进行深入广泛的考察研究。
万洪利[6](2017)在《演唱实践中“声门适度感”的相关问题》文中研究表明西洋唱法诞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声门适度感”在声乐演唱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本文是笔者在前人对发声过程中声门运动状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演唱实践中“声门适度感”进行相关的研究。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是“声门适度感”的内涵及其理论形成。笔者主要以国内外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依据为表述对象,一个是加尔西亚(子)发明了喉镜并提出的“声门冲击”学说。从生理学上对歌唱过程中的声门运动状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还纠正了一些歌者在学唱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声带闭合不良、漏气、吸气乏力、声音嘶哑等常见毛病,同时强化各部分嗓音器官的功能。另一个是我国着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歌唱中的声门状态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首次提出“声门适度感”的概念。同时笔者还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其他歌唱家、教育家以及不同水平阶段的学者们,对演唱实践中“声门适度感”进行的不同程度和角度相关研究。第二章笔者分别从物理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三个方面来研究。重点针对从事声乐学习的众多学者,从生理学角度对歌唱发声机制的了解普遍欠缺的情况,详细的解释了歌唱发声过程中各部位的器官和肌肉组织的协调运动,以及不同的发声情况所对应的不同生理发声机制。同时笔者通过物理学角度解释了声带振动的基本原理,以及声带振动的频率与音调、振幅与音量、振动形式与音色这些物理属性与现象的关系。第三、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叙述了歌唱过程中声门状态与呼吸状态的关系、声门非正常状态的表现和产生原因,并重点讲述了为获得“声门适度感”生理和心理的调控训练。其中心理调控是笔者的重中之重。笔者详细的论述了在训练“声门适度感”的过程中,心理调控对生理调控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歌者需要充分利用心理调控来指导和帮助获得“声门适度感”。最后一章是“声门适度感”在演唱中的运用和启示。笔者深入的剖析了“声门适度感”的理论实质,列举了非声门适度引起的诸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一一提出了对应解决的方法以及可行性的训练方法。在论述的最后,笔者结合作品,更深入的论述了“声门适度感”在诠释一个完整的作品过程中的运用。笔者希望通过本篇论文的详细论述,能够引起声乐学者们对“声门适度感”的重视,帮助歌者更清楚的认识自身的发声器官,以及自身存在的歌唱潜能,为歌者解决演唱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供新视角,对歌者的演唱和学习有所启发和帮助。
刘娅娅[7](2014)在《律以数成—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创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等程律①作为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律制,是中西方数学史、律学史上数学计算在艺术实践上应用的一个实例,在中西方律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近代键盘乐器的调谐奠定了数理基础,从而铸就西方近代乐器之王——钢琴的灵魂。中国明朝的数学家、律历学家郑世子朱载埔(15361611)于1584年在他的《律学新说》中首先提出了十二等程律计算程序,在他之后不久,荷兰数学家兼工程师Simon Stevin(1548—1620)也在他1606年完成的手稿Vande Spoegheling der Singconst (《论歌唱的艺术》)②中首创了等程律的推算程序。朱载堉与Stevin所创等程律丰富了律学的基本体系,为人类科学文化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从二者创立等程律的动机、过程与发展等层面,以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了二者所创等程律之过程,这将涉及到律学、算术、几何、物理声学、生理学等多方面内容,以探索16世纪前后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理论创立与发展的原始轨迹,分析其各自依托的现实基础,并由此揭示二者在等程律理论上表现出的不同科学研究传统。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更加注重律学研究在数理计算方面的特点,并以“为什么数学”作为方法论指导,运用以下研究方法:以原始文献为依据,内史与外史相结合;综合性和整体性上,以多角度、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方式进行,通过相关的因素研究以达到对等程律的整体把握与认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要做到对等程律创立机制与其作为音乐理论基础的客观而又全面的认识,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与前提,前者是后者的深化和内核;纵向与横向研究相结合,律学不断发展变化的,对等程律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它的纵向发展过程,也要研究它出于相对静态的横断面,以及横断状态进入纵向状态的过程等方面,把握等程律理论在中西方发展的关键人物及核心工作之间的传承递进关系;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整体把握律学涉及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又要对这些学科渗入的细部做微观角度的分析。本文依据上述研究方法,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为:1.建立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比较研究的前提基础:从中西方律学发展简史出发,介绍等程律相关的物理声学与音响心理学原理;以音感知定量化过程为主线梳理中西方律学发展在音响心理、物理声学、数学计算等方面结合的客观统一结构;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中西方律学相关的概念、记法表示体系。2.在现有朱载堉等程律研究的基础上,以三分损益律为起点,剖析朱载堉等程律即“新法密率”创立前中国律学发展情况,依据朱载堉新法密率相关的《律学新说》(1584)、《律吕精义》(1596)、《算学新说》(1603)等原始文献,系统解析了等程律的创立过程,并揭示其与几何、算术、音律和物理声学等方面的密切关联。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梳理,揭示出朱载埔在新律创立过程体现了高度的数值分析思维,进而以此为主线还原了“新法密率”的创立流程。3.结合西方古希腊毕达哥拉斯五度律开始的用数学方法探索乐音规律的传统,对Stevin等程律数理计算过程的复原研究,使得Stevin创立等程律的公理化方法研究律学理论的过程清晰展现出来,弥补了长期以来这方面研究的一个空白;同时结合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学术背景,对Stevin在西方等程律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作出了客观评价,Stevin公理化方法与等程律数理计算过程体现出西方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等程律计算的首创途径。4.对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创立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动机进行比较,同时对二者等程律计算相关的细节问题如计算起点问题、计算程序问题及计算精度辩证等进行了数理定量化比较分析。5.对朱载埔“新法密率”与Stevin的“等比量”等程律创立后的评价及应用情况做出了细致的剖析。从二者不同的发展轨迹中得到启发,为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段时期中西方科学发展的全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罗中一[8](2014)在《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文中指出本文以改革开放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理论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对声乐着作、期刊2大类研究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整体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对文献所隐含的部分研究论述问题予以指出与评述。本文包括引言、结语以及3个章节。第一章,对我国30多年来声乐文献的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文献的主旨与内容进行分类及量化,从整体上呈现文献的主要研究范畴与所做贡献。第二章,在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对文献相关研究领域以及学科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比对与分析,从而就文献的学科定位等问题提出疑问与评述。第三章,对声乐发声技术的几大核心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在对观点分类与综述的基础上,引申出其研究方式的问题与缺失。声乐研究文献作为该学科的理论支持与学术阵地,在指导教学实践的同时,对于本学科的核心价值与整体定位理应具有更高的前瞻与把握。所以本文是建立在文献基础之上,通过综合比对与研究分析后所得出结论,以期从不同的角度透过文献表面找出研究论述问题的实质,并作出相关评价与建议。
郭燕龙[9](2013)在《也谈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文中指出本文从对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的认识入手,较为详细的梳理、论述了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等四个基本要素及其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
周沫[10](2010)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的量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改革开放30年来的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的文献为对象,整理国内16种专业音乐期刊的300余篇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将这些文献从时间上划分为1978年-1989年、1990年-1999年、2000年-2009年三个时间段,从内容上分为声乐艺术与心理学、声乐艺术与美学、声乐艺术与语言学、声乐艺术与生理学及医学、声乐艺术与史学、声乐艺术与声学、声乐艺术与其他共七个类别。分时间、分类型对这些文献进行客观量化分析,分别从各时段之间的文献对比分析、各研究门类间的对比分析以及具体的各门类研究文献的评析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把握改革开放30年来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脉络、特点,为声乐艺术的再研究提供参考和咨询价值。
二、论歌唱的基本要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歌唱的基本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对概念 |
四、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
一、产生与确立 |
二、发展与繁盛 |
三、分流与多元 |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
一、积累与沉淀 |
二、传播与推进 |
三、土洋之争 |
四、中西结合 |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
一、歌唱定位 |
二、根植于传统 |
三、军旅实践 |
四、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
第一节 呼吸技法 |
一、“美声”呼吸理论 |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共鸣技法 |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哼鸣”训练 |
一、“哼鸣”唱法 |
二、“哼鸣”练习 |
三、“哼鸣”唱高音 |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
一、气与声和 |
二、声与乐和 |
三、乐与意和 |
小结 |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
第一节 语言表达 |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
四、其他方法 |
第二节 韵味呈现 |
一、装饰音润腔 |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
四、特殊的韵味 |
第三节 情感表达 |
一、构建歌唱情境 |
二、提升歌曲内涵 |
三、传达民族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感官享受 |
一、动作手势 |
二、身形表演 |
三、歌唱表情 |
四、三位一体 |
五、高音演唱 |
第二节 句法享受 |
一、速度偏离 |
二、力度偏离 |
三、换气与顿挫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
一、自由想象 |
二、模拟联想 |
三、通感联想 |
四、情境联想 |
第四节 期待视野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合法偏见 |
三、视界融合 |
四、效果历史 |
小结 |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
一、生活体验 |
二、歌唱联想 |
三、审美意象 |
第二节 独创性 |
一、运腔方式 |
二、情感表现 |
三、意象表达 |
第三节 歌唱自由 |
一、真善美 |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
三、文化内涵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2)豫南民歌中“平衡协调”的把握和演唱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声乐演唱中“平衡协调”的内涵与重要性 |
(一)声乐演唱中“平衡协调”的内涵 |
(二)声乐演唱中“平衡协调”的重要性 |
二、豫南民歌的特点 |
(一)南北交融的语言特点 |
(二)五声性结构为主的音乐特点 |
(三)多样化的风格特点 |
三、豫南民歌演唱中“平衡协调”的把握 |
(一)语言的“平衡协调”把握 |
1.咬字吐字与方言特点的结合 |
2.方言声调与曲调的融合 |
3.叙事性与抒情性的融合 |
(二)行腔技法的“平衡协调”把握 |
1.衬腔与地方色彩的融合 |
2.行腔技法与在不同体裁民歌中的协调运用 |
(三)表演风格的“平衡协调”把握 |
1.形式上的歌舞相合 |
2.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中国古诗词歌曲”界说 |
(一) “古诗词歌曲”之历史发展梗概 |
(二) “古诗词歌曲”之词 |
(三) “古诗词歌曲”之曲 |
三、 研究现状 |
(一) 着作 |
(二) 学位论文 |
(三) 期刊论文 |
四、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 研究创新点 |
(一) 立意新 |
(二) 方法新 |
第一章 音色观理论之阐释 |
第一节 音色概述 |
一、 音色、音品及音质 |
二、 音色的本质 |
三、 人声音色与乐器音色 |
四、 音色的主观性——通感的可行性 |
五、 音色的客观性——频谱的可视化 |
第二节 音色观释义 |
一、 “观”之涵义 |
二、 “观”是我国传统的审美方式 |
三、 “观”与“审美”的意义重叠 |
四、 音色观即音色审美 |
第三节 我国传统音色观溯源 |
一、 “八音”——音色分类之滥觞 |
二、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声为贵”之音色比较 |
三、 “近人声”——乐器音色发展之动力 |
第四节 我国传统演唱音色观理论 |
一、 声音圆转“如贯珠” |
二、 声音色泽“清且润” |
三、 声音响亮“曲之本” |
四、 “圆、润、亮”——古诗词歌曲演唱之音色审美 |
第二章 圆之演唱音色观 |
第一节 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之“圆” |
一、 字源意义上的“圆” |
二、 歌声清圆、运腔圆转——“圆”音色之听觉特点 |
三、 字正腔圆——“圆”音色之演唱要求 |
第二节 “圆”音色之频谱特征 |
一、 共振峰密集均匀 |
二、 “圆”音色在频谱图上的呈现 |
第三节 古诗词歌曲“圆”音色观之演唱实践 |
一、 吐字清圆 |
二、 行腔圆活 |
第三章 润之演唱音色观 |
第一节 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之“润” |
一、 字源意义上的“润” |
二、 纯净润泽、温润如玉——“润”音色之听觉特点 |
三、 “多吟少唱”——“润”音色之演唱要求 |
第二节 “润”音色之频谱特征 |
一、 IOI偏离度曲线 |
二、 “润”音色在波形频谱图上的呈现 |
第三节 古诗词歌曲“润”音色观之演唱实践 |
一、 语音音色之“润” |
二、 演唱音色之“润” |
第四章 亮之演唱音色观 |
第一节 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之“亮” |
一、 字源意义上的“亮” |
二、 尚亮忌涩、清越寥亮——“亮”音色之听觉特点 |
三、 “字字响亮”——“亮”音色之演唱要求 |
第二节 “亮”音色之频谱特征 |
一、 高频泛音的多少与音色的明亮度呈正相关 |
二、 波形图上“明亮-暗淡”音色的呈现 |
第三节 古诗词歌曲“亮”音色观之演唱实践 |
一、 明亮柔美 |
二、 清亮柔和 |
第五章 “圆、润、亮”音色观之深层民族文化心理 |
第一节 中国人“尚圆”之民族心理 |
一、 音色审美中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 |
二、 音色审美感知能力的形成 |
三、 “尚圆”民族心理之原因 |
四、 “情”——圆之演唱音色观之情感趣味 |
第二节 中国人“尚润”之审美文化 |
一、 形象作为审美文化之研究范畴 |
二、 审美的文化性决定了声乐表演的个性特征 |
三、 “韵”——润之演唱音色观的音韵神韵 |
第三节 中国人“尚亮”之审美心理 |
一、 偏高频的心理倾向 |
二、 偏清亮的审美期望 |
三、 “亮”的“原型”的积淀 |
结论 |
一、 音色作为一种表现符号 |
二、 音色观作为演唱的审美依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声乐表演中的歌唱与形体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1.1 理论价值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方法 |
2 声乐表演中歌唱与形体结合的理论研究 |
2.1 注重声音训练,而忽略形体要求所产生的弊端 |
2.2 声乐表演中歌唱与形体结合的概念和特征 |
2.2.1 声乐表演中歌唱与形体结合的概念 |
2.2.2 声乐表演中歌唱与形体结合的特征 |
3 声乐表演中不同阶段要求的形体训练不同 |
3.1 初级阶段 |
3.2 中级阶段 |
3.3 高级阶段 |
4 声乐表演中歌唱与恰当的形体相结合需要注意的原则及两者结合的意义和价值 |
4.1 “因地制宜”的原则 |
4.1.1 音乐厅 |
4.1.2 大舞台 |
4.1.3 电视晚会录制现场 |
4.2 “风格多样”的原则 |
4.2.1 民歌风格 |
4.2.2 艺术歌曲风格 |
4.2.3 音乐剧风格 |
4.2.4 歌剧风格 |
4.3 意义和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歌唱情感表达综述研究(2007-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数量的年度分布情况 |
二、文献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三、问题与对策 |
1、目前在本研究方向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
2、在本研究方向现存问题的改进策略 |
(6)演唱实践中“声门适度感”的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声门适度感”的内涵及其理论形成 |
1.1 “声门适度感”的内涵 |
1.2 “声门适度感”的理论基础 |
1.2.1 加尔西亚的“声门冲击”学说 |
1.2.2 沈湘“声门适度感”理念的阐述 |
1.2.3 国内外关于声门状态的研究现状 |
1.3 “声门适度感”存在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声门适度感”的相关学科基础 |
2.1 “声门适度感”的生理学基础 |
2.1.1 声门的含义 |
2.1.2 歌唱过程中声门的运动 |
2.2 “声门适度感”的物理学基础 |
2.2.1 声带振动的基本原理 |
2.2.2 声带振动的物理属性与现象 |
2.3 “声门适度感”的心理学基础 |
第三章 演唱实践中“声门适度感”的相关研究 |
3.1 歌唱过程中声门状态与呼吸状态的关系 |
3.1.1 歌唱过程中的呼吸运动原理 |
3.1.2 呼吸状态影响声门状态 |
3.1.3 声门状态制约呼吸状态 |
3.2 声门非正常状态的表现和产生原因 |
3.2.1 声带闭合过松 |
3.2.2 声带闭合过紧 |
3.3 获得“声门适度感”的相关训练 |
3.3.1 生理调控训练 |
3.3.2 心理调控的训练 |
第四章 “声门适度感”的运用和启示 |
4.1 “声门适度感”在演唱中的运用 |
4.1.1 起音 |
4.1.2 收音 |
4.1.3 作品演唱 |
4.2 “声门适度感”理念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律以数成—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创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3. 本文研究的预期目标 |
4.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西等程律研究之备略 |
1.1 律学起源与发展 |
1.2 律学物理意义与乐理基础 |
1.3 音感知定量化过程 |
1.4 小结 |
第二章 三分损益律的起源与发展 |
2.1 中国古代礼乐关系与律历同书传统 |
2.1.1 礼乐关系渊源 |
2.1.2 律历同书的传统 |
2.2 同律度量衡—律学计算的起点问题 |
2.3 三分损益律的起源与发展 |
2.3.1 五声音阶的推算 |
2.3.2 半音音阶的推算 |
2.3.3 淮南子“仲吕极不生” |
2.4 小结 |
第三章 探求新律与朱载堉新法密率的创立 |
3.1 朱载土堉创立等程律的历史文化背景 |
3.1.1 朱载堉生平与着作 |
3.1.2 理学文化背景与律历融通的思想之影响 |
3.2 探求新律的两个实例—京房六十律与何承天新律 |
3.3 朱载堉新法密率的创立流程 |
3.3.1 律学上的难题——实际问题的提出 |
3.3.2 律与度量衡——创立数学模型 |
3.3.3 朱载堉新法密率之计算程序 |
3.3.4 朱载堉新法密率之计算方法 |
3.3.5 朱载堉新法密率之全面推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从五度相生到八度分割 |
4.1 古希腊音乐学科的发展及影响 |
4.2 毕达哥拉斯五度相生律创立过程 |
4.3 数学方法探索律学问题与宇宙和声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Stevin等程律创立过程 |
5.1 Stevin生平与创立等程律的背景介绍 |
5.1.1 Stevin生平与着作 |
5.1.2 文艺复兴的影响 |
5.2 西方等程律的发展过程 |
5.3 Stevin公理化方法与等程律数理计算解析 |
5.3.1 Stevin创立等程律的数学基础 |
5.3.2 Stevin公理化方法提出的等比量音程假设 |
5.3.3 Stevin的等比量音程理论的展开 |
5.4 小结 |
第六章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之比较 |
6.1 朱载堉与Stevin创立等程律的背景动机分析 |
6.1.1 历史文化背景 |
6.1.2 朱载堉与Stevin创立等程律的直接动机 |
6.1.3 小结 |
6.2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路径比较 |
6.2.1 朱载堉数值分析思维 |
6.2.2 Stevin公理化方法 |
6.2.3 小结 |
6.3 数学方法解决律学问题的传统——数学基础与算法 |
6.3.1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学术基础的比较 |
6.3.2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计算程序问题 |
6.3.3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计算全面推广 |
6.3.4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计算精度辨析 |
6.3.5 小结 |
6.4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的研究与评价 |
6.4.1 朱载堉“新法密率”的批评者与研究者 |
6.4.2 Stevin等程律理论评价与研究 |
6.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统计与量化分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着作类文献统计 |
第三节 期刊类文献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研究 |
第一节 学科定义概述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概述 |
二、学科定义的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学科定义问题的研究分析 |
一、相关研究领域的雷同、比重问题 |
二、关键词条的解释、论述方式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文献中发声技术几大领域研究 |
第一节 呼吸技术领域 |
第二节 声区技术领域 |
第三节 共鸣技术领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也谈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综述 |
二、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 |
(一) 歌唱的呼吸 |
(二) 歌唱的发声 |
(三) 歌唱的共鸣 |
(四) 歌唱的语言 |
三、结语 |
(10)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的量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改革开放30 年来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章 不同时段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评析 |
第一节 研究文献来源分析 |
第二节 各时段之间研究文献的数量、质量变化分析 |
第三节 各研究门类间的文献数量对比分析 |
第三章 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之评析 |
第一节 声乐艺术与心理学 |
第二节 声乐艺术与美学 |
第三节 声乐艺术与语言学 |
第四节 声乐艺术与生理学、医学 |
第五节 声乐艺术与史学 |
第六节 声乐艺术与声学 |
第七节 声乐艺术与其他学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论歌唱的基本要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豫南民歌中“平衡协调”的把握和演唱探析[D]. 田静.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观研究[D]. 线颖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声乐表演中的歌唱与形体结合研究[D]. 悦贺栋.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歌唱情感表达综述研究(2007-2016)[J]. 赵海菻. 北极光, 2018(07)
- [6]演唱实践中“声门适度感”的相关问题[D]. 万洪利.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
- [7]律以数成—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创立研究[D]. 刘娅娅. 西北大学, 2014(04)
- [8]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D]. 罗中一. 上海音乐学院, 2014(02)
- [9]也谈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J]. 郭燕龙. 黄河之声, 2013(21)
- [10]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的量化分析[D]. 周沫. 武汉音乐学院,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