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疑问句非得用Yes/No来回答吗?(论文文献综述)
郭淼[1](2020)在《山西和顺方言疑问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山西和顺方言疑问句为研究对象,从结构意义和功能的角度描写和分析和顺方言四类疑问句:特指问、正反问、选择问和是非问。为了探究和顺方言疑问句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笔者收集了九万字左右的方言语料,并从中选取出879句疑问句,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探究和顺方言疑问句的使用频率和功能分布情况。全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和顺县的地理人文概况及方言所属,也对国内外疑问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概括了疑问句的主流分类系统,总结了学界对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反诘问、疑问程度、疑问功能及山西方言疑问句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和顺方言疑问句的意义与结构。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和顺方言疑问句:特指问、正反问、选择问、是非问、附加问、回声问的基本情况,包括结构分类、语调和答句等。第三章:和顺方言疑问句的功能。该部分从功能的角度将和顺方言疑问句分为真性问和非真性问,分别描写了两部分的基本情况。非真性问部分主要介绍了惊讶性求证问、测度性求证问和反诘问以及它们在四类疑问句中的分布情况。最后重点分析了和顺方言真性问与非真性问在四类问句中的分布,采用了数据统计的方法,得出了和顺方言遵循人类语言普遍规律,各类疑问句在功能上互补分布的结论。第四章:结语。结语简要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
王林哲[2](2018)在《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确立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地位,尝试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的范畴框架,并对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范畴进行系统描写和解释。我们将国外对意外情态范畴的研究成果与汉语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功能话语语法理论为纲、以关联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为辅,对汉语中能够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言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详细解释。本文着力从意外情态的编码、理解和使用三个角度对汉语意外情态不同表现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将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表达手段归入统一的范畴,并按照交际功能和表达手段进行分类;然后针对范畴框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解释;最后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及使用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具体研究两大部分,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2到4章为理论铺垫部分,5到11章为系统分析部分,第12章为理论升华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前人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概述。第2章: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将意外情态范畴与言据范畴切分开来;接下来我们确定了意外情态范畴在情态范畴中的地位,它属于“语用情态”范畴;之后我们讨论了三组与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有关的概念:情态、语气和口气,反预期,以及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第3章:理论基础。主要确定本文研究的心理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将惊讶的种类进行细分,接下来对本文研究采用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以及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进行介绍。第4章: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本章主要目的是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的基本框架。首先分析了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确定我们的研究范围;接下来从功能和形式角度划分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各个下位层级;最后对意外情态的表达和使用策略进行了介绍。第5章: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本章主要着眼于对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发现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通常伴随是非问和独立叹词句存在。具体语调特征因伴随的句法形式不同而各有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受到语境以及心理重音的影响而产生。语调属于信息结构标记,建构时被看作是强调操作成分,通过程序编码被附加在命题内容之上。第6章: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本章以表达意外的原生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叹词表达放置在意外心理图式中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叹词与意外产生原因、后续句在心理图式中的阶段表征,总结出了汉语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第7章: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本章以次生叹词“好家伙”为例,探索“好家伙”的叹词化路径。通过历时和共时研究,并从主观量和交互主观化的角度全面分析次生叹词“好家伙”作为意外情态标记的用法。第8章: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本章主要研究评注性副词作为意外情态标记在话语中的表达特征。我们将评注性副词按照表征意外矛盾心理图式中的不同阶段,分为非弥合类和弥合类两个大类。非弥合类主要表征聚焦和矛盾验证阶段,弥合类主要表征因果分析和图式升级阶段,并分别对两类副词中的典型副词进行了具体分析。第9章: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本章主要通过话语标记“怎么”、“怎么着”和“你猜怎么着”在会话中表现出的意外情态功能来证明在汉语会话中,还存在着一种通过话语标记表达意外的手段。我们尝试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框架内,为其找到合理的位置。第10章: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本章所介绍的是在这些寄生性表达中,已经逐渐具有规约性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表达方式。这些话语由于高频使用,其命题意义在交际中已经不再重要,信息意图逐渐被交际意图所替代。听者结合语境不需要通过复杂推理即可分辨出言者要表达的意外态度。第11章: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本章主要针对话语交际中非标记性的意外情态表达方式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仍旧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的框架内进行。分析了在不同的心理图式阶段我们如何用回声问、是非反问、“怎么”问以及感叹形式表达意外的。第12章: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本章实际上是对全文意外表达方式的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我们将之称为表达策略和使用策略,并且通过对这些策略的总结,发现语言演变汇中一条可能的规律,就是“递弱代偿”原理。第13章: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意外”对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曹庆改[3](2018)在《河北深泽方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河北深泽方言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深泽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做了一定的描写分析。共时层面上,本文与普通话进行比较,揭示了深泽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历时层面上,本文在语法部分与近代汉语进行了比较。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河北方言的研究提供语料,一些研究结论也可以为河北方言一些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描写了深泽方言的语音系统,包括声韵调配合关系、连读变调、文白异读、儿化韵,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了深泽方言的音节表和同音字表。深泽方言的声母分尖团,儿化韵较丰富。古全浊上声字在深泽方言大体分为两类:一部分仍读上声,一部分归入去声;古浊去字在深泽方言也分为两类:一部分归入上声,一部分仍读去声。连读变调方面,上声最容易发生变调,来自古上声和古去声的两类上声字变调存在差异。第二章对深泽方言的词汇进行描写分析,探讨了该方言的三音格固定语、四音格固定语以及该方言词汇的一些特点。深泽方言有丰富的三音格固定语和四音格固定语。本论文对这些固定语的结构、意义和语法功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第三章描写了深泽方言的构词法,深泽方言除了单语素词以外,多语素词由复合、附加和重叠三种方式构成。深泽方言的后缀如“子”“儿”“头”与普通话的用法有同有异,动词后缀“嗒”“扭”是普通话没有的,最能体现该方言的特点。第四章是词类研究,讨论了深泽方言的代词、副词、介词和语气词的用法。深泽方言的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表复数的“们”可搭配的词比普通话多,“乜”可以附加在人称代词之后表达多种感情色彩。指示代词分为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深泽方言表示处所、原因、时间的疑问代词与普通话用法差异较大。深泽方言的副词系统存在一些有特色的副词,如表示范围、意义相当于普通话“都”的“通”。方言中存在一些有方言特色的介词,如表被动的、意义相当于普通话“被”的“着”。深泽方言有十个常用语气词,有的是普通话没有的,如主要表示疑问的“咉”。第五章是结构及句类研究,讨论了深泽方言的重叠、述补结构和疑问句等三个问题。深泽方言形容词的“A也A”式重叠很有方言特色。深泽方言的程度补语除了基本式之外,还存在很有方言特色的加深式,如“A+哩+不行+不行”和“A+哩慌+哩不行”。可能补语和趋向补语与普通话的差异较大,结果补语之后常加事态助词“啦”或“唠”,状态补语的构成成分多样,具有生动性。深泽方言的疑问句分为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和选择问,其中,正反问句的常用格式是“VP吔/唻-Neg-VP吔”,很有方言特色。
贺芳[4](2018)在《河南获嘉县方言疑问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河南获嘉县方言的疑问句作为研究对象,从疑问范畴出发,以疑问句的句类为纲,力求对该方言疑问句的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进行描写,为该方言在语法方面的研究提供材料。全文包括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部分分为七章(包括引言),其中:第一章:引言。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获嘉县的地理概况和人文概况,还有获嘉方言的归属问题,重新整理了获嘉方言音系,并且总结了现代汉语和全国几大方言区疑问范畴的研究现状,以及获嘉方言的研究现状,并确定了获嘉方言疑问句的分类。另外,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符号说明。第二章:获嘉方言的特指问句。该章节主要集中描写了获嘉方言的特指问,详细地描写了其中具有方言特色的疑问代词、语气词以及语调和答句,重点分析了不同疑问代词的不同用法以及特殊的句尾语气词。第三章:获嘉方言的反复问句。该章节首先从语法结构上描写了否定词为“不”和“没”的反复问句,接着分析了“V-Neg-V”格式多变的原因,另外描写了否定词为“没有”的反复问和“可VP”特殊形式,最后得出反复问句末的否定词“没有”还具有否定意义,并没有发生语法化。第四章:获嘉方言的是非问句。该章节总结了获嘉方言是非问的几种形式,由于获嘉方言是非问句尾不存在普通话的“吗”,所以总结分析了获嘉方言是非问中相当于“吗”的句尾语助词,分别是“没有”、“是不是”、“不是”、“吧”、“(哩)嚯”和“哩”。其中“VP 了没有?”中的“没有”在形式上还是否定词的形式,但是其已经具有疑问功能,与疑问语气词“吗”相当,正处在语法化过程中,这需要与反复问“VP没有”中的“没有”相区分。第五章:获嘉方言的选择问句。该章节分为列项选择问和正反选择问两部分,分别从语法结构、语法功能、语气词、语调和答句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对语法结构进行了详细描写,同时又根据连词的有无对列项选择问进行了分类,总结出不同类型的选择问。第六章:获嘉方言的特殊疑问句。该章节主要描写了四种特殊类型的疑问句,分别是附加问、反诘问、求证问和特殊形式“NP哩?”,分别从语法结构、语法功能、语气词、语调和答句等角度对其进行描写,总结出各个特殊疑问句的不同小类。第七章:结语。该章节从语法结构、语法功能、语气词、语调和答句等角度对整个获嘉方言的疑问范畴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归纳出了获嘉方言疑问句的规律和特征。最后附录部分补充了方言调查合作人的基本情况。
程晓丽[5](2017)在《汉语句末助词“吗”的句法性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语义语法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汉语句末助词“吗”为研究对象,借助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网络版语料库,结合重音法、位移法、插入法等多种验证手段,在归纳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次着力研究句末助词“吗”在是非问句中的分布规律,探析“吗”字是非问句的疑问焦点及焦点序列,并据此界定“吗”字是非问句的疑问性质及其信疑程度。首先,从文献综述角度,分析、评述前人关于“吗”的相关研究成果,指明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其次,从句法分布角度,精确定位句末助词“吗”与谓语动词、述补结构、能愿动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疑问代词之间的选择限制关系,从而提取句末助词“吗”在是非问句中的分布规律。再次,根据句末助词“吗”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应答机制,提取、解释并验证“吗”字是非问句的焦点成分、焦点类型以及基于焦点力强弱的焦点序列。最后,基于焦点类型及其排序规则界定“吗”的两极性疑问性质,并验证“吗”字句“全疑无信”的认知状态。
徐娇[6](2017)在《汉语特指疑问语对构式的认知分析 ——以《欢乐颂》为例》文中提出汉语特指疑问语对构式在人们日常会话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其研究来看,汉语言学家已经对疑问词和疑问句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多是从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语法的角度着手,且很少把疑问语对构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从认知的视角,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和图式-例示理论,以电视剧《欢乐颂》中收集到的821条汉语口语特指疑问语对语料为基础,对汉语特指疑问语对特征进行研究,即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从收集的语料看,“怎么”和“什么”的使用频率比“为什么”、“哪儿”和“谁”都高,分别为43.24%和35.20%,这正好对应于ECM中的行为A和事体B,说明此电视剧中的人物更关注事件中的这两大核心要素;(2)在句法方面,特指疑问语对构式的句法共振现象可分为结构层面共振和关联层面共振。前者涉及词语、单句、句群等层面,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38%、23.39%、72.23%;后者涉及完全共振、部分共振、零共振,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7.26%、39.46%、13.28%。其中,句群层面的共振和完全共振出现的频率最高,这说明该电视剧中的人物更倾向于用句群来回答问话人,同时答话与问话的结构基本是一致的;(3)在语义方面,特指疑问语对构式的语义共振现象可分为完全共振、局部共振、冗余共振、零共振和多元共振。其中,完全共振所占的比例最高,达42.75%,其余分别是16.33%、23.87%、17.05%和38.86%;(4)在语用方面,答话人与问话人基于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交际场景,会实现三种合作方式:完全合作、局部合作和零合作。这三种合作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71.62%、17.66%、10.72%,其中完全合作所占比例最高,这说明此电视剧中的人物在对话中更倾向于与对方实现完全合作的目的。本研究所得到的启示是,我们应更多地从认知视角研究对话构式这一个整体而不是从单个的词或句子研究,因为这能揭示对话背后的认知机制。
侯超[7](2013)在《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文中指出皖北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原官话区,只有淮河沿岸部分方言点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区域。皖北中原官话(统称皖北方言)分属商阜片、信蚌片和徐萧片三个小片。皖北方言在语法上具有不少一致性特征,如丰富的“子”缀词、程度补语“很得很”、特殊格式“非VP”等。皖北方言各小片又各自特色,如徐萧片的反复问句可用“VP吗/不”;商阜片西北部有“不粘”等说法;信蚌片西南部可在句末用“在”表示进行。本文从词缀、程度、体貌、疑问和句式五个方面对皖北中原官话的语法现象做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得出的关于皖北方言语法的主要结论有:(1)词缀系统包括前缀、中缀、后缀,有些词缀具有方言特点,如前缀“老”、后缀“乎”、“子”以及贬义后缀“不拉唧的”等;存在中缀“不/巴”、“不子/巴子”,这组中缀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贬抑色彩;“子”缀词特别丰富,可构成名词和数量结构。“子”缀具有“成词”、“转类”、“变义”、“增义”功能。(2)程度表达有加程度词缀(词法)、重叠(词法)、加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四种手段。程度缀有前缀,也有后缀;有高量级的,也有低量级的。重叠、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主要表达高程度量。比较特别的程度状语有“死”、“血”、“镇(么)”、“恁(么)”等,述程式有“X得很”、“X狠唠”、“X得很得很”、“X得很得很得很”等,后两种形式是一种超常规表达方式,“狠唠”可修饰行为动词,程度量为“超量”。(3)体貌方面:实现体采用“了”的音变形式“唠/喽”;持续体有两种标记:子(中东部),住(北部);尝试体标记有:看、看看、瞧、瞧瞧、试试,可表达“警告”的语用意义;"VV"、"VVV"可表示动作反复持续进行;“来”可表示进行,有的方言点可表示实现(如阜阳),金寨、霍邱可在句末用“在”表示进行。(4)反复问有"FVP"、"VP-neg-VP"、"VP+疑问语气词”三种形式,前两种形式可共存,可VP”问句形式复杂,句末语气词可显示体貌信息;“可是”问句是一种偏向是非问;是非问有语调是非问句、偏向“吗”问句和“可是”问句三种形式;特指问与普通话的差异表现为疑问代词的不同;无关联词语的紧缩式选择问为常用形式。(5)“非VP不X”中的“非”已演变为情态副词,式中“不X”隐现的规律主要受制于语义特征、语法化程度和句法格式,省略式“非VP”为常用格式;“PP+X+啥+PP+X”是一种框式结构,意义是“否定”和“制止”;受事主语句表被动是常见格式,被动标记主要用“叫”、“让”、“给”,处置标记主要用“叫”、“把”、“给”,其中“叫”、“给”为被动、处置共用标记。
罗桂花[8](2013)在《法庭互动中的立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语言学研究人文主义倾向的复苏,近年来话语立场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议题,备受学界重视。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法庭互动这一重要功能语域中的话语立场,目前尚未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法庭互动中,无论是对法律事实的阐述与调查,还是对法律法规的解释与适用,都蕴含着参与者的主观认识、价值判断与个人情感,都离不开话语立场的建构和话语立场之间的互动。本文以真实、自然的法庭审判话语为语料,以目的导向的话语立场分析模式为分析框架,系统探索法庭互动中的立场言语行为。目的导向的立场分析模式以互动语言学理论和目的原则为理论基础,提出话语立场是互动参与双方共同协作进行的一种目的性、建构性和策略性的行为,是立场主体追求特定目的的结果。法庭互动中的目的导向立场分析模式包括评价立场、情感立场、认识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四个次类。本文重点分析法庭互动中评价立场、情感立场、认识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的表达手段、语用功能、互动机制以及角色分布,揭示法庭互动中各方诉讼主体如何在交际目的导向下,充分运用各种话语资源,表达各自的内在情感、对事实的评价、对命题的认识,以及彼此之间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定位。本文研究发现:(一)法庭互动中的评价立场以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等显性表达为主,也包括转述这种重要的隐性表达手段,呈现出预设性、强化性、归他/归己性,以及对话性特征;在不同诉讼目的导向下,各诉讼主体的评价立场呈现出显着差异,法官的评价立场频率最低,具有中立性;公诉人的评价立场频率最高,对当事人的预设性评价非常突出;辩护人的评价立场以对当事人的肯定评价和对公诉方及其证据的否定评价为主,具有较强的策略性;当事人的评价立场则以对公诉方及其证据的否定评价为主,具有强化性甚至是侮辱性。(二)法庭互动中的情感立场包括爱、同情、感激等正面情感,以及悲、惧、悔、愧、愤等负面情感,具有情感描述、情感表达、情感唤起三个重叠性的情感元功能,以情感唤起为最终目的。因此,公诉方通过负面情感描述、正面情感表达以唤起法庭对当事人的负面情感;辩护人通过负面情感描述、正面情感表达以唤起法庭对当事人的正面情感;当事人以负面情感描述、负面情感表达以唤起法庭对他们的正面情感;而法官则仅在出于教育当事人目的考虑下,选择为数极少的情感表达。(三)法庭互动中的认识立场包括信息来源类和命题评价类两个方面,前者又可分为感官型、转述型、引证型和推断型四种类型,形成“引证型>感官型>推断型>转述型”的信度连续统,间接反映立场主体对于命题可靠性和确定性的认识。后者的表达手段主要包括情态词、语气词、心理动词等。转述言语行为兼具表达信息来源类和命题评价类两种认识立场的功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立场手段。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标记的使用直接反映立场主体对命题信息确定性和可靠性的认识,可区分为高、中、低三种量值。在诉讼主体的分布上,当事人的认识立场行为最频繁,大量使用转述型据素和低量值标记,呈“无力型”话语风格;询问笔录的举证方式使得公诉人话语中包含大量转述型和嵌套型言据,极大影响公诉人话语的可靠性;辩护人的认识立场行为较少,以引证型据素为主;法官很少使用认识立场标记,频率最低。(四)法庭互动中的(不)一致性立场表达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段,包括语用标记语、动词、副词、话语重叠、话语打断、话语重复、话语修正、回声问、反问等。一致性话语立场包括同意型、增进型和推衍型三种;不一致性话语立场则可概括为否定型、搁置型和挑战型三种,并构成法庭互动中(不)一致性立场的一致性连续统。在目的和目的关系的导向下,辩护人与当事人之间以一致性立场为主;公诉人对当事人多不一致性立场表达,而由于公诉人对案情等的掌握,当事人对公诉人的立场表达中存在一定量的一致性话语立场,但一致性程度偏低;当事人对法官多一致性立场表达,法官对当事人多不一致性立场表达,总体较少。本文研究展现了法庭互动中话语立场建构的整体面貌,不仅有利于深化我们对法庭语言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拓展话语立场的研究领域,相关结论对司法实践也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袁卫华[9](2012)在《《五灯会元》疑问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平面描写与立体阐释相结合、历时比较与共时对比并重的方法,对禅宗文献《五灯会元》中的疑问句进行了穷尽、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五灯会元》疑问句的特色和历史地位。论文除“绪论”、“余论”外共分十一章。首先是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选题的缘起、《五灯会元》疑问句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选择的标准,并在说明汉语疑问句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五灯会元》疑问句的分类标准。第一、二章系统探讨了特指询问句。特指询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及其复合形式比较丰富,它们产生的时代涵盖了上古、中古和近代汉语三个时期,在继承前代的同时,疑问代词有新发展,新兴的疑问代词为近代汉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第三章全面考察了是非询问句。是非询问句绝大多数使用形式标记(疑问副词、句尾疑问语气词),其中“还”字询问句与句尾有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出现最为频繁。第四章探讨了选择询问句。选择询问句中的关联标记“为、为当、为复、为是、是”等均袭自前代。“是”字选择询问句已走向成熟,初步形成了现代汉语选择询问句的典型格式。选择询问句前后两项有着内在的语义联系,可分为正反型、反义型、次序型、颠倒型和语境型。第五章论述了正反询问句。在全面描写"VPNegVP?"与"VPNeg?"两种句式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VPNeg?"式句尾否定词的虚化问题,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判定原则。第六章考察了测度询问句。近代汉语中新兴的“莫”系句居于主要地位,且形式多样、富于变化。本章详细讨论了“莫”系句句尾“Neg”的虚化问题,认为句尾“Neg”已经虚化为语气词。第七章全面探讨了反诘问句。特指反诘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及其复合形式源自不同的时代层次,且有表示递进关系的反诘标记“况”、“况复”、“岂况”等。是非反诘问句多使用反诘标记。《祖堂集》中的“(K)VP那作摩?”式选择反诘问句在《五灯会元》中省略了句尾“作摩”变成了是非反诘问句,很可能是编撰者考虑到南北方言差异,为普及传法从而省略了句尾“作摩”。第八章主要考察了设问句、附加问句、招呼问句和感叹问句等四种特殊疑问句。设问句绝大多数以特指设问句形式出现。附加问句形式多样,构成方式也比较复杂。招呼问句口语性较强,至今仍鲜活地存在于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当中。感叹问句使用频率不高,但从语用角度来说,它所表达的感叹语气及其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其他疑问句所不能取代的。第九章专门讨论了疑问句句尾语气词。新兴的语气词“麽”使用频率最高,“否”、“无”在测度询问句中已经虚化为语气词。句尾语气词主要集中于是非询问句。第十、十一两章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将《五灯会元》与《朱子语类》、《五灯会元》与《祖堂集》进行了比较研究,发掘共性,凸显个性,从而揭示了《五灯会元》疑问句的特色和历史地位。最后是余论。这一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祁峰[10](2012)在《现代汉语焦点研究》文中认为焦点研究已成为国内语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结合汉语事实,用不同的语言观、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焦点现象,产生了大量的文献和丰富的结论。但是由于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论背景与思考模式,以及他们对汉语事实的理解上的不同,使得他们对焦点现象产生了不同的诠释,焦点问题研究中尚存较大分歧。本文尝试对现代汉语焦点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相关现象进行梳理和解释,此项研究将有助于现代汉语焦点问题研究的全面化和深入化。本文分为十二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是焦点的概念与本质。回顾了国内外代表性的观点,分析了与焦点概念有关的新信息、排他性、突显性等问题,并提出了焦点的概念:焦点是说话者用超音段的、局部性的韵律语法手段,对话语中某些片断进行突显操作;在说话者的焦点选择中,既需要照顾话语整体及其部件突显自身重要性的要求,又需要根据自己的交际目的来处理这些要求;焦点的选择,最终决定了话语的建构。第三章是焦点的类型。回顾了国内外代表性的观点,分析了与焦点类型有关的信息焦点的分化、宽焦点、焦点算子与焦点标记、焦点操作策略等问题,区分了两种焦点强迫形式:“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与“非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前者要求自己成为句子的焦点;后者要求句中另外的某一成分成为句子的焦点,包括焦点标记和焦点算子,并从基于焦点强迫形式与基于说话者焦点操作策略两个视角提出了焦点的类型系统。第四章是焦点的实现方式——句子重音。回顾了前人对焦点和重音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焦点的两种重音配置模式:常规配置模式与非常规配置模式,前者是指使用一般重音,后者是指使用特别重音,分别对应于焦点操作的顺向策略与逆向策略,并讨论了与新信息有关的焦点韵律表现问题。第五章是汉语若干“焦点强迫形式”辨析。区分了焦点强迫形式与焦点操作策略这两个层次,认为重音是焦点的表现形式,其他的词汇形式和句法形式都是焦点强迫形式,但说话者既可以采取顺向策略满足它们的要求,也可以采取逆向策略不满足它们的要求,所以它们并不能最终决定句子的焦点。举例分析了词汇性焦点强迫形式和句法性焦点强迫形式,提出了用“否定测试”方法来区别焦点标记与焦点算子,并讨论了焦点标记的语法化问题。第六章是焦点基本的逻辑意义结构。分析了与焦点相对或相关的预设、话题、背景、预期、对比与排他、主观量等概念,并认为在句子的表层结构中,焦点强迫形式、它所指向的可能焦点成分及句子的其他部分构成一个“焦点三分结构”。第七章是汉语焦点算子及三分结构的逻辑运算。用“否定测试”方法辨析了汉语若干焦点算子,包括疑问焦点算子与疑问焦点标记、否定算子、限定算子、频率算子、情态算子、认识及心理算子、评价算子与量级算子,讨论了非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的辖域、句法位置和约束成分等问题,并通过逻辑演算方法分析了三分结构中的域前重音问题。第八章是多焦点现象和多重焦点强迫形式套叠现象。描写了汉语中特殊的多焦点现象,分析了多个焦点强迫形式之间存在的融合与共现两种方式,主张在焦点范畴中分出两个层面:一是各种焦点强迫形式及它们要求的可能焦点成分;二是一个句子中最为突显的焦点成分,并分析了复句中的焦点分布问题。第九章是句子焦点的实现与去焦点化操作。回顾了前人对焦点数量的研究,在“唯一焦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句子焦点的实现规则,并进一步细化该规则,得到以下三个规律:焦点结构律、焦点强迫律和焦点强度律;提出了“去焦点化操作”,指出其实质是使某些有突显性要求的成分,在句子中失去突显性,成为“背景”中的一部分,为其他成分实现为句子焦点提供认知上的预设;讨论了焦点性的褪化、主从结构中的焦点转移等问题,并提出了“焦点和谐律”:焦点和谐可以用一般重音,而焦点不和谐时,需要用特别的重音。第十章是与疑问有关的焦点问题。回顾了前人对焦点与疑问关系的研究,分析了疑问表达式与疑问焦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归纳了疑问句中焦点的两种重音配置模式。第十一章是与否定有关的焦点问题。回顾了前人对焦点与否定关系的研究,讨论了否定范围与否定焦点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总结了区分焦点标记和焦点算子的“否定测试”方法。第十二章是结语。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一般疑问句非得用Yes/No来回答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般疑问句非得用Yes/No来回答吗?(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和顺方言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和顺县地理人文概况及方言所属 |
1.2 疑问句研究成果综述 |
1.2.1 疑问句分类研究 |
1.2.2 特指问句的研究 |
1.2.3 疑问语气词与是非问句的研究 |
1.2.4 选择问句的研究 |
1.2.5 正反问句的研究 |
1.2.6 反诘问句的研究 |
1.2.7 疑问程度的研究 |
1.2.8 疑问句功能的研究 |
1.2.9 山西方言疑问句的研究 |
1.3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目的 |
1.4 体例说明 |
第二章 和顺方言疑问句的意义与结构 |
2.1 特指问句 |
2.1.1 特指问能被提问的成分 |
2.1.2 疑问代词 |
2.1.3 语调和答句 |
2.2 正反问句 |
2.2.1 结构分类 |
2.2.2 语调和答句 |
2.3 选择问句 |
2.3.1 列项选择问 |
2.3.2 特殊功能的选择问 |
2.3.3 语调和答句 |
2.4 是非问句 |
2.4.1 无语气词结尾 |
2.4.2 有语气词结尾 |
2.4.3 语调和答句 |
2.5 附加问句 |
2.5.1 正反附加问 |
2.5.2 特指附加问 |
2.5.3 是非附加问 |
2.6 回声问句 |
2.6.1 是非回声问句 |
2.6.2 针对是非问的回声问句 |
2.6.3 特指回声问句 |
2.6.4 针对特指问句的回声问句 |
第三章 和顺方言疑问句的功能 |
3.1 真性问 |
3.2 非真性问 |
3.2.1 测度性求证问 |
3.2.2 惊讶性求证问 |
3.2.3 反诘问 |
3.2.4 四类疑问句表达疑问语气的分布 |
3.3 和顺方言真性问与非真性问在四类问句中的分布 |
3.3.1 特指问中真性问与非真性问的分布 |
3.3.2 正反问中真性问与非真性问的分布 |
3.3.3 选择问中真性问与非真性问的分布 |
3.3.4 是非问中真性问与非真性问的分布 |
3.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意外情态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
1.5 本文语料来源 |
第2章 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 |
2.1 剥离——言据(传信)范畴与意外情态范畴 |
2.1.1 言据范畴 |
2.1.2 意外情态范畴 |
2.1.3 共性与区别 |
2.2 区别之一——情态、语气与口气 |
2.2.1 情态和语气 |
2.2.2 口气 |
2.2.3 三者的关系 |
2.3 区别之二——意外情态与反预期 |
2.4 分析之一——语义情态与语用情态 |
2.5 分析之二——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5.1 Jan Nuyts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5.2 Traugott的主观性、客观性和交互主观性 |
2.5.3 Langacker的主观识解与客观识解 |
2.5.4 三组概念之间的联系 |
2.5.5 我们使用的概念 |
2.6 小结 |
第3章 基本理论介绍 |
3.1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心理学基础——惊讶研究 |
3.1.1 惊讶的性质和功能 |
3.1.2 惊讶的形成 |
3.1.3 惊讶的基本分类 |
3.2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研究 |
3.2.1 理论特征 |
3.2.2 理论框架 |
3.2.2.1 整体框架 |
3.2.2.2 语法成分框架 |
3.2.2.3 FDG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2.3 FDG的扩展 |
3.3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 |
4.1 意外情态范畴的存在基础 |
4.1.1 心理学基础 |
4.1.2 语言学基础 |
4.1.3 类型学证据 |
4.2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 |
4.2.1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 |
4.2.2 意外情态的判定标准 |
4.2.3 高阶谓词句不属于意外情态范畴 |
4.3 意外情态范畴的类别系统 |
4.3.1 西方语言学的类别系统 |
4.3.2 汉语的意外情态的类别系统 |
4.3.2.1 言者意外与非言者意外 |
4.3.2.2 表达型意外与交际型意外 |
4.3.2.3 非寄生意外与寄生意外 |
4.4 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化框架 |
4.5 意外情态策略概述 |
4.5.1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
4.5.2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
4.6 小结 |
第5章 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 |
5.1 语调概说 |
5.1.1 定义与功能 |
5.1.2 构成与分类 |
5.1.3 关系与地位 |
5.2 语调表现 |
5.2.1 语调轮廓 |
5.2.1.1 陈述+调型 |
5.2.1.2 叹词+调型 |
5.2.2 重音位置 |
5.2.2.1 语调重音的特点 |
5.2.2.2 重音对语调轮廓的影响 |
5.2.2.3 重音对意外表达的影响 |
5.2.3 无意识停顿 |
5.2.4 调幅和音长 |
5.3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与理解 |
5.3.1 建构 |
5.3.1.1 语调建构在意外表达中的地位 |
5.3.1.2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分析 |
5.3.2 理解 |
5.4 小结 |
第6章 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 |
6.1 叹词概述 |
6.1.1 叹词的本质 |
6.1.2 叹词的分类 |
6.2 意外叹词的心理表征 |
6.2.1 处理意外的心理过程 |
6.2.2 意外叹词心理表征的差异 |
6.2.2.1 叹词与图式矛盾类型的关联 |
6.2.2.2 叹词与抑制成分类型的关联 |
6.3 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 |
6.4 意外叹词话步的建构与理解 |
6.5 小结 |
第7章 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 |
7.1 “家伙”——指称泛化 |
7.1.1 “家伙”的定型过程及动因 |
7.1.2 “家伙”的指称泛化 |
7.1.2.1 指称义的泛化 |
7.1.2.2 指称功能的泛化 |
7.2 “这(那)家伙”——准叹词化 |
7.3 “好家伙”——叹词化 |
7.3.1 “好家伙”的主观超量特征 |
7.3.2 “好家伙”的交互主观化 |
7.4 小结 |
第8章 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 |
8.1 意外情态涉及的预期类型 |
8.2 副词性意外情态标记的分类 |
8.3 非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
8.3.1 “违识”“违愿”与“超量” |
8.3.2 违识类意外情态标记“竟然”“居然” |
8.3.3 违愿类意外情态标记“反而”“偏偏” |
8.3.4 超量类意外情态标记“甚至” |
8.4 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
8.5 评注性副词表示意外的建构与理解 |
8.6 小结 |
第9章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
9.1 意外情态话语标记分类 |
9.1.1 意外体验核心 |
9.1.2 汉语意外情态话语标记的分类 |
9.2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
9.2.1 基于言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怎么”和“怎么着” |
9.2.2 基于听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你猜怎么着”、“谁知道”和“你(还)不知道(呢/吧)” |
9.3 小结 |
第10章 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 |
10.1 习语性表达是半规约的表达 |
10.2 意外心理过程及其半规约化表达 |
10.2.1 信息中断和重新聚焦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3 因果分析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4 图式调整或升级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3 控制感与意外表达手段 |
10.4 小结 |
第11章 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与认知语境 |
1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 |
11.1.2 认知语境 |
11.2 意外矛盾图式各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1 重新聚焦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1.1 重复型回声问 |
11.2.1.2 推测型回声问 |
11.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2.1 “不是......吗”类反问句 |
11.2.2.2 “没”类反问句 |
11.2.3 因果分析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3.1 因果分析开启阶段——溯因问句 |
11.2.3.2 因果分析推论阶段——推论问句 |
11.2.4 图式调整和升级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5 真实语境中的表达示例 |
11.3 意外与否定、疑问、感叹范畴的关系 |
11.4 小结 |
第12章 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 |
12.1 意外情态策略 |
12.2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
12.2.1 语音策略 |
12.2.2 词汇策略 |
12.2.2.1 叹词 |
12.2.2.2 评注性副词 |
12.2.3 话语策略 |
12.2.3.1 话语标记 |
12.2.3.2 习语 |
12.2.3.3 话语行为 |
12.2.4 交际策略 |
13.2.4.1 延时策略 |
12.2.4.2 核心转移策略 |
12.3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
12.4 递弱代偿 |
12.5 小结 |
第13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河北深泽方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深泽方言概况 |
三 深泽方言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本文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深泽方言语音研究 |
第一节 基本声韵调系统 |
一 声母 |
二 韵母 |
三 声调 |
第二节 儿化韵 |
一 韵母儿化音变规则 |
二 儿化韵母 |
三 儿化韵母标音举例 |
第三节 连读变调 |
一 变调模式 |
二 上声字在连读变调中的表现 |
第四节 文白异读 |
一 文白异读语音对应规则 |
二 文白异读语音差异 |
第五节 声调的历时比较 |
一 古全浊上声字在深泽方言的归派 |
二 古去声字在深泽方言的归派 |
第六节 声韵及声韵调配合关系 |
一 声韵配合关系 |
二 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七节 同音字汇 |
第二章 深泽方言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词汇特点 |
一 深泽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
二 深泽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形成的原因 |
第二节 三音格固定语 |
一 结构类型 |
二 语义构成 |
三 句法功能 |
四 三音格固定语集释 |
第三节 四音格固定语 |
一 结构类型 |
二 构词方式 |
三 语义特点 |
四 句法功能 |
五 四音格固定语集释 |
第四节 深泽方言分类词表 |
第三章 深泽方言语法研究(上):构词法 |
第一节 复合式构词 |
第二节 附加式构词 |
一 前附式构词 |
二 后附式构词 |
第三节 重叠式构词 |
一 名词性语素重叠构成名词 |
二 非名词性语素重叠构成名词 |
第四章 深泽方言语法研究(中):词类 |
第一节 代词 |
一 人称代词 |
二 指示代词 |
三 疑问代词 |
第二节 副词 |
一 程度副词 |
二 范围副词 |
三 时间、频率副词 |
四 处所副词 |
五 否定副词 |
六 情态、方式副词 |
七 语气副词 |
第三节 介词 |
一 引进时间、处所方位的介词 |
二 引进施事受事的介词 |
三 引进关涉对象的介词 |
四 引进工具依据的介词 |
五 引进原因、目的的介词 |
第四节 语气词 |
一 语气词单用 |
二 语气词连用 |
第五章 深泽方言语法研究(下):结构及句类 |
第一节 词的重叠式 |
一 名词的重叠式 |
二 动词的重叠式 |
三 形容词的重叠式 |
四 量词的重叠式 |
五 副词、代词的重叠式 |
六 拟声词的重叠式 |
第二节 述补结构 |
一 程度补语 |
二 可能补语 |
三 趋向补语 |
四 结果补语 |
五 状态补语 |
第三节 疑问句 |
一 是非问句 |
二 正反问句 |
三 选择问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深泽方言语料记音 |
一 谚语、格言 |
二 谜语 |
三 儿歌 |
四 故事 |
附录2:参考书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河南获嘉县方言疑问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获嘉县地理人文概况和方言所属 |
1.1 获嘉县地理人文概况 |
1.2 获嘉县方言所属 |
第二节 疑问范畴研究现状综述 |
2.1 现代汉语和方言疑问范畴研究综述 |
2.2 获嘉县方言研究综述 |
2.3 获嘉县方言音系 |
第三节 关于疑问句的分类 |
3.1 现代汉语疑问句系统 |
3.2 获嘉县方言疑问句系统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
4.1 研究方法 |
4.2 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
第二章 获嘉县方言的特指问 |
第一节 疑问代词 |
1.1 问事物 |
1.2 问人 |
1.3 问时间 |
1.4 问处所 |
1.5 问原因 |
1.6 问数量 |
1.7 问情状 |
1.8 问方式 |
1.9 问程度 |
第二节 语气词 |
第三节 语调和答句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获嘉县方言的反复问 |
第一节 否定词为“不”的反复问句 |
1.1 单音节动词、形容词 |
1.2 双音节动词、形容词 |
1.3 偏正结构 |
1.4 动宾结构 |
1.5 动补结构 |
1.6 连动结构 |
1.7 兼语结构 |
1.8 含有“把”字的“V不V”结构 |
第二节 否定词为“没”的反复问句 |
2.1 单音节动词、形容词 |
2.2 双音节动词、形容词 |
2.3 动宾结构 |
2.4 动补结构 |
2.5 兼语结构 |
2.6 含有“把”字的“V没V”结构 |
第三节 “V-Neg-V”格式多变的原因 |
第四节 否定词为“没有”的反复问句 |
第五节 “可VP”形式的反复问句 |
5.1 当“可VP”中“VP”是动宾结构时 |
5.2 当“可VP”中“VP”是动补结构时 |
5.3 “可VP”形式的零形式“(?)VP” |
第四章 获嘉县方言的是非问 |
第一节 语调 |
第二节 VP了没有? |
第三节 VP了是不是? |
第四节 VP不是? |
第五节 VP了吧? |
第六节 VP了(哩)嚯? |
第七节 VP哩? |
第五章 获嘉县方言的选择问 |
第一节 列项选择问 |
1.1 语法结构 |
1.2 语法功能 |
1.3 语气词 |
1.4 语调与答句 |
第二节 正反选择问 |
2.1 语法结构 |
2.2 语法功能 |
2.3 语气词 |
2.4 语调和答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获嘉县方言的特殊疑问句 |
第一节 附加问 |
1.1 语法结构 |
1.2 语法功能 |
1.3 语气词 |
1.4 语调和答句 |
第二节 反诘问 |
2.1 语法结构 |
2.2 语法功能 |
2.3 语气词 |
2.4 语调 |
第三节 求证问 |
3.1 惊讶性求证问 |
3.2 测度性求证问 |
第四节 特殊疑问句“NP哩?” |
4.1 语法结构 |
4.2 语法功能 |
4.3 语气词 |
4.4 语调和答句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汉语句末助词“吗”的句法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对象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句末助词“吗”的分布规律 |
2.1 句末助词“吗”与谓语动词的选择限制 |
2.2 句末助词“吗”与述补结构的选择限制 |
2.3 句末助词“吗”与能愿动词的选择限制 |
2.4 句末助词“吗”与否定副词的选择限制 |
2.5 句末助词“吗”与语气副词的选择限制 |
2.6 句末助词“吗”与疑问代词的选择限制 |
第三章“吗”字是非问句的焦点类型与焦点序列 |
3.1“吗”字是非问句的焦点类型 |
3.2“吗”字是非问句的焦点序列 |
第四章“吗”字是非问句的疑问性质与信疑程度 |
4.1“吗”字是非问句的两极性质 |
4.2“吗”字是非问句的信疑程度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6)汉语特指疑问语对构式的认知分析 ——以《欢乐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1.4 Summar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Researches of Chinese specific interrogative talking pair constructions |
2.1.1 Interrogative words |
2.1.2 Specific interrogative questions |
2.1.3 Specific interrogative talking pair constructions |
2.2 Research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specific interrogative talking pair constructions |
2.2.1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
2.2.2 Functional grammar |
2.2.3 Cognitive grammar |
2.3 Researches of Ode to Joy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 |
3.1.1 Origin |
3.1.2 Working mechanism |
3.1.3 Main features |
3.2 Schema-Instance relations |
3.2.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
3.2.2 Main characteristics |
3.2.3 Grounding |
3.3 Inheritance view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Cognitive analyses of Chinese specific interrogative talking pair constructions |
4.1 Syntactic features of Chinese specific interrogative talking pair constructions |
4.1.1 Resonance of the Dialogic Syntax |
4.1.2 Types of Syntactic Resonance |
4.2 Semantic features of Chinese specific interrogative talking pair constructions |
4.2.1 Event-domain bases of Semantic Grounding |
4.2.2 Types of Semantic Grounding |
4.2.3 Types of Semantic Resonance |
4.2.4 Summary |
4.3 Pragmatic features of Chinese specific interrogative talking pair constructions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7)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皖北地区地理和方言概况 |
0.2 皖北中原官话的主要特点 |
0.3 相关研究述评 |
0.4 研究意义、内容、目标、方法和语料 |
第一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词缀研究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缀的相关研究 |
1.1.1 汉语词缀及其判定标准 |
1.1.2 汉语词缀的功能 |
1.1.3 汉语中缀问题 |
1.1.4 汉语词缀的分类 |
第二节 皖北中原官话词缀例析 |
1.2.1 皖北中原官话的前缀 |
1.2.2 皖北中原官话的后缀 |
1.2.3 皖北中原官话的中缀 |
第三节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研究 |
1.3.1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词概况 |
1.3.2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词的义类分布 |
1.3.3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词的结构分析 |
1.3.4 皖北中原官话“子”缀的功能分析 |
1.3.5 关于“子”缀的发展和扩散 |
小结 |
第二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程度表达方式 |
第一节 皖北中原官话表程度的形容词 |
2.1.1 前加式 |
2.1.2 后加式 |
2.1.3 重叠式 |
第二节 皖北中原官话的程度状语 |
2.2.1 前加程度副词 |
2.2.2 前加程度指代词 |
第三节 皖北中原官话的程度补语 |
2.3.1 述程式的相关问题 |
2.3.2 皖北中原官话程度补语例析 |
小结 |
第三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体貌系统 |
第一节 实现体 |
3.2.1 “了_1”和“了_2” |
3.2.2 唠_1/喽_2 |
3.2.3 唠_2/喽_2 |
3.2.4 “唠”的来源 |
3.2.5 来 |
第二节 持续体 |
3.2.1 子 |
3.2.2 住(着) |
3.2.3 V(子/住)V(子/住) |
第三节 进行体 |
3.4.1 正 |
3.4.2 来 |
3.4.3 在 |
第四节 经历体 |
3.5.1 过 |
3.5.2 完、罢、了 |
第五节 尝试体 |
3.6.1 看、看看 |
3.6.2 试试、趟趟 |
3.6.3 瞧、瞧瞧 |
3.6.4 尝试体的语用特点 |
第六节 其它体貌 |
3.7.1 反复体 |
3.7.2 起始体 |
3.7.3 继续体 |
3.7.4 未然态 |
小结 |
第四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疑问系统 |
第一节 反复问句 |
4.1.1 “可”类问句 |
4.1.2 “VP-neg-VP”、“VP吗_2”、“VP吗_4”、“VP不” |
第二节 是非问 |
4.2.1 语调是非问 |
4.2.2 偏向“吗”问句 |
4.2.3 “可是”问句 |
第三节 特指问 |
4.3.1 谁、谁个 |
4.3.2 啥 |
4.3.3 哪 |
4.3.4 咋 |
4.3.5 早晚、好晚、多昝(子)、好昝(子) |
4.3.6 好 |
第四节 选择问 |
4.4.1 选择问的形式 |
4.4.2 选择项的构成 |
4.4.3 选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皖北中原官话的几个句式 |
第一节 “非VP不X”句式 |
5.1.1 “非VP"类句式的句法特点 |
5.1.2 “非VP"类句式的语义特点 |
5.1.3 “非VP不X”中“不X”的隐现 |
第二节 “PP+X+啥+PP+x”句式 |
5.2.1 “PP+X+啥+PP+X”的句法特点 |
5.2.2 “PP+X+啥+PP+X”结构的语义特征 |
5.2.3 “PP+X+啥+PP+X”的省略式及相关句式的比较 |
第三节 被动句和处置句 |
5.3.1 被动句 |
5.3.2 处置句 |
5.3.3 被动、处置标记共用问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主要发言人信息表 |
后记 |
(8)法庭互动中的立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语料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及其转写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法庭话语研究 |
2.1.1 法庭话语特征的研究 |
2.1.2 法庭话语与权力的研究 |
2.2 立场研究 |
2.2.1 立场表达手段的研究 |
2.2.2 立场研究的语篇类型 |
2.3 与法庭话语立场相关的研究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互动语言学 |
3.1.2 目的与目的原则 |
3.2 理论建构:目的导向立场分析模式 |
3.2.1 立场的概念 |
3.2.2 立场与其他相关概念 |
3.2.3 目的导向立场分析模式 |
第四章 法庭互动中的评价立场 |
4.1 评价立场的界定 |
4.2 法庭互动中的评价立场类型 |
4.3 法庭互动中评价立场的表达手段 |
4.3.1 显性评价手段 |
4.3.2 隐性评价手段 |
4.4 法庭互动中评价立场的特征 |
4.4.1 预设性 |
4.4.2 对话性与独白性 |
4.4.3 强化与弱化 |
4.4.4 归他性与归己性 |
4.5 法庭互动中的评价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4.5.1 法官的评价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4.5.2 公诉人的评价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4.5.3 辩护人的评价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4.5.4 当事人评价立场的建构与目的追求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立场 |
5.1 情感立场的界定 |
5.1.1 情感的概念 |
5.1.2 情感与评价的关系 |
5.1.3 情感、情绪、感情的关系 |
5.2 情感立场的类型 |
5.2.1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情感分类 |
5.2.2 评价理论中的分类 |
5.2.3 本文的情感立场分类 |
5.3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元功能 |
5.3.1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描述 |
5.3.2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表达 |
5.3.3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唤起 |
5.4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立场表达手段 |
5.4.1 直接手段 |
5.4.2 间接手段 |
5.5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5.5.1 情感立场的主体分布差异 |
5.5.2 不同主体的情感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5.6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法庭互动中的认识立场 |
6.1 认识立场的内涵及其构成 |
6.1.1 认识情态:语义学的定义 |
6.1.2 认识情态与言据性 |
6.1.3 认识立场:互动途径 |
6.2 法庭互动中的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 |
6.2.1 法庭互动中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的类型 |
6.2.2 法庭互动中的信息来源与信度 |
6.3 法庭互动中的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 |
6.3.1 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的表达手段 |
6.3.2 法庭互动中认识立场的信度连续统 |
6.4 转述言语行为——一种兼表信息来源和命题评价认识立场的语言手段 |
6.4.1 转述言语行为的类型及其特点 |
6.4.2 转述引导语 |
6.4.3 转述话语的忠实度 |
6.4.4 转述言语行为的认识立场功能及其他 |
6.4.5 小结 |
6.5 法庭互动中的认识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6.6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法庭互动中的(不)一致性立场 |
7.1 立场(不)一致性的内涵 |
7.2 法庭互动中(不)一致性立场的类型及其连续统 |
7.2.1 一致性立场的类型 |
7.2.2 不一致性立场的类型 |
7.2.3 立场(不)一致性连续统 |
7.3 法庭互动中(不)一致性立场的表达手段 |
7.3.1 一致性立场表达手段 |
7.3.2 不一致性立场的表达手段 |
7.4 法庭互动中的目的关系与(不)一致立场建构 |
7.4.1 辩护人与当事人/证人之间的(不)一致性立场 |
7.4.2 公诉人与当事人之间的(不)一致性立场表达 |
7.4.3 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立场(不)一致性 |
7.5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总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本研究的贡献 |
8.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五灯会元》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汉语疑问句的分类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特指询问句上 |
第一节 “何”系特指询问句 |
一、“何”字句 |
二、“何等”句 |
三、“何故”句 |
四、“何乃”句 |
五、“何如”句 |
六、“何似(生)”句 |
七、“何所”句 |
八、“何物”句 |
九、“何许”句 |
十、“何在”句 |
十一、“何者”句 |
十二、“奈何”、“争奈(何)”句 |
十三、“如何”句 |
十四、“若何”句 |
十五、“云何”句 |
第二节 “甚”系特指询问句 |
一、“甚”字句 |
二、“甚底”句 |
三、“甚麽”句 |
第二章 特指询问句下 |
第一节 “作麽”系特指询问句 |
一、“作麽”句 |
二、“作麽生”句 |
三、“争”字句 |
四、“怎生”句 |
第二节 “谁”系特指询问句 |
一、“谁”字句 |
二、“阿谁”句 |
三、“孰”字句 |
第三节 “那”系特指询问句 |
一、“那”字句 |
二、“阿那”句 |
第四节 “几”系特指询问句及其他 |
一、“几”系特指询问句 |
二、“多少”、“早晚/早暮”句 |
第五节 “胡”、“曷”等特指询问句 |
一、“胡”字句 |
二、“曷”字句 |
三、“盍”字句 |
四、“奚”字句 |
五、“安”字句 |
六、“畴”字句 |
七、“底”、“若为”句 |
第六节 “X聻?”特指询问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是非询问句 |
第一节 有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 |
一、“还”字句 |
二、“可”字句 |
三、“宁”字句 |
第二节 无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 |
一、有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 |
二、无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选择询问句 |
第一节 有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 |
一、“为复”句 |
二、“为当”句 |
三、“为”字句 |
四、“为是”句 |
五、“是”字句 |
六、“只…,别(更)…?” |
七、“还”字句 |
第二节 无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 |
一、句尾无疑问语气词的选择询问句 |
二、句尾有疑问语气词的选择询问句 |
第三节 选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
一、正反型 |
二、反义型 |
三、次序型 |
四、颠倒型 |
五、语境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反询问句 |
第一节 正反询问句的类型 |
一、“VPNegVP?” |
二、“VPNeg?” |
第二节 “VPNeg?”式句尾否定词的虚化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度询问句 |
第一节 “莫”系测度询问句 |
一、无句尾词的“莫”系句 |
二、有句尾词的“莫”系句 |
第二节 其他带疑问副词的测度询问句 |
一、“其”字句 |
二、“盖”字句 |
三、“无乃”句 |
四、“得”系句 |
五、关于“应VP?” |
第三节 测度询问句句尾“否”、“无”的性质问题 |
第四节 “莫”系句的历史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反诘问句 |
第一节 特指反诘问句 |
一、“何”系特指反诘问句 |
二、“甚”系特指反诘问句 |
三、“作麽”系特指反诘问句 |
四、“争”字特指反诘问句 |
五、“谁”系特指反诘问句 |
六、“那”系特指反诘问句 |
七、“几”字特指反诘问句 |
八、“胡”、“乌”、“易”、“奚”、“安,,、“焉”、“若为”反诘问句 |
第二节 是非反诘问句 |
一、有反诘副词的反诘问句 |
二、无反诘副词的反诘问句 |
第三节 递进复句形式的反诘问句 |
第四节 关于“(K)VP那作摩?”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特殊疑问句 |
第一节 设问句 |
一、特指设问句 |
二、正反设问句 |
第二节 附加问句 |
一、是非问形式的附加问句 |
二、正反问形式的附加问句 |
第三节 招呼问句 |
第四节 感叹问句 |
一、特指感叹问句 |
二、是非感叹问句 |
第九章 疑问句句尾语气词 |
第一节 语气词“乎、欤、邪、耶、也、哉、耳、为” |
一、“乎” |
二、“欤” |
三、“邪/耶” |
四、“也” |
五、“哉” |
六、“耳” |
七、“为” |
第二节 语气词“那、麽、聻、在” |
一、“那” |
二、“麽” |
三、“聻” |
四、“在” |
第三节 语气词“否”、“无” |
一、“否” |
二、“无”/ “也无”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五灯会元》与《朱子语类》疑问句比较 |
第一节 特指询问句比较 |
一、疑问代词比较 |
二、句式比较 |
第二节 是非询问句比较 |
一、语气词使用情况的比较 |
二、句式比较 |
第三节 选择询问句比较 |
一、关联标记使用情况比较 |
二、关联标记搭配形式比较 |
三、语气词比较 |
第四节 正反询问句比较 |
一、“VPNeg?”式比较 |
二、“VPNegVP?”式比较 |
第五节 测度询问句比较 |
一、疑问副词比较 |
二、语气词比较 |
三、句式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五灯会元》与《祖堂集》疑问句比较 |
第一节 特指询问句比较 |
一、疑问代词比较 |
二、句式比较 |
第二节 是非询问句比较 |
一、有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比较 |
二、无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比较 |
第三节 选择询问句比较 |
一、有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比较 |
二、无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比较 |
第四节 正反询问句比较 |
一、“VPNeg?”式正反询问句比较 |
二、“VPNegVP?”式正反询问句比较 |
第五节 测度询问句比较 |
一、“莫”系测度询问句比较 |
二、其他测度询问句比较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三、有待研究的问题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五灯会元》语言研究论文目录 |
引用书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10)现代汉语焦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
二 焦点的概念与本质 |
2.1 以往的研究 |
2.1.1 国外代表性观点 |
2.1.2 国内代表性观点 |
2.2 对焦点概念与本质的分析 |
2.3 与焦点概念有关的几个问题 |
2.3.1 新信息 |
2.3.2 排他性 |
2.3.3 突显性 |
2.4 本文给“焦点”概念下的定义 |
三 焦点的类型 |
3.1 以往的研究 |
3.1.1 国外代表性观点 |
3.1.2 国内代表性观点 |
3.2 与焦点类型有关的若干问题 |
3.2.1 信息焦点的分化 |
3.2.2 宽焦点 |
3.2.3 焦点算子与焦点标记 |
3.2.4 焦点操作策略 |
3.3 焦点的类型系统 |
四 焦点的实现方式——句子重音 |
4.1 焦点和重音的关系 |
4.1.1 以往对重音及焦点与重音关系的一般论述 |
4.1.2 以往对重音的分布原则及其语义解释的研究 |
4.1.3 以往对汉语焦点重音的实验研究 |
4.2 焦点的两种重音配置模式 |
4.2.1 重音的常规配置模式——顺向策略 |
4.2.2 重音的非常规配置模式——逆向策略 |
4.3 与新信息有关的焦点韵律表现 |
五 汉语若干“焦点强迫形式”辨析 |
5.1 写在前面的话 |
5.2 词汇性焦点强迫形式举隅分析 |
5.2.1 “是” |
5.2.2 “连” |
5.2.3 副词 |
5.2.4 提顿词 |
5.2.5 其他的焦点标记词 |
5.3 句法性焦点强迫形式举隅分析 |
5.3.1 语序 |
5.3.2 句法格式 |
5.3.2.1 准分裂句 |
5.3.2.2 “把”字句 |
5.3.2.3 周遍句 |
5.3.2.4 对举格式(平行结构) |
5.3.2.5 倒装句 |
5.3.2.6 双宾句 |
5.4 焦点标记的语法化——以“X的是”为例 |
六 焦点基本的逻辑意义结构 |
6.1 与焦点相对或相关的几个概念 |
6.1.1 预设 |
6.1.2 话题 |
6.1.3 背景 |
6.1.4 预期 |
6.1.5 对比与排他 |
6.1.6 主观量 |
6.2 焦点三分结构 |
七 汉语焦点算子及三分结构的逻辑运算 |
7.1 汉语若干焦点算子辨析 |
7.1.1 疑问焦点算子与疑问焦点标记 |
7.1.2 否定算子 |
7.1.3 限定算子 |
7.1.4 频率算子 |
7.1.5 情态算子 |
7.1.6 认识及心理算子 |
7.1.7 评价算子 |
7.1.8 量级算子 |
7.2 辖域问题 |
7.3 句法位置和约束成分 |
7.3.1 句法位置 |
7.3.2 约束成分 |
7.3.3 “焦点短语”理论 |
7.4 三分结构中的域前重音问题 |
八 多焦点现象和多重焦点强迫形式套叠现象 |
8.1 多焦点现象 |
8.2 焦点强迫形式的融合 |
8.3 焦点强迫形式的共现及竞争 |
8.4 复句中的焦点分布 |
九 句子焦点的实现与去焦点化操作 |
9.1 焦点的数量 |
9.1.1 多焦点论 |
9.1.2 唯一焦点论 |
9.1.3 无焦点句 |
9.1.4 对焦点数量的看法 |
9.2 句子焦点的实现规则 |
9.3 去焦点化 |
9.3.1 普遍适用的去焦点化操作 |
9.3.1.1 引语 |
9.3.1.2 (封闭性)从句结构 |
9.3.1.3 复句性 |
9.3.2 特定单位的去焦点化操作 |
9.3.2.1 汉语wh词的去焦点化操作 |
9.3.2.2 “是”的去焦点化操作 |
9.3.2.3 自由去焦点化操作 |
9.4 焦点性的褪化 |
9.5 主从结构中的焦点转移 |
9.6 焦点和谐律 |
十 与疑问有关的焦点问题 |
10.1 以往对焦点与疑问关系的一般论述 |
10.2 疑问表达式与疑问焦点 |
10.3 疑问句中焦点的重音配置模式 |
十一 与否定有关的焦点问题 |
11.1 以往对焦点与否定关系的一般论述 |
11.2 以往对否定范围与否定焦点的具体论述 |
11.3 我们对否定范围与否定焦点的看法 |
11.4 否定测试与焦点强迫形式 |
十二 结语 |
12.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12.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一般疑问句非得用Yes/No来回答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和顺方言疑问句研究[D]. 郭淼. 山西大学, 2020(01)
- [2]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D]. 王林哲.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河北深泽方言研究[D]. 曹庆改.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4]河南获嘉县方言疑问范畴研究[D]. 贺芳.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5]汉语句末助词“吗”的句法性质研究[D]. 程晓丽. 暨南大学, 2017(02)
- [6]汉语特指疑问语对构式的认知分析 ——以《欢乐颂》为例[D]. 徐娇. 西华大学, 2017(03)
- [7]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D]. 侯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3(11)
- [8]法庭互动中的立场研究[D]. 罗桂花.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9]《五灯会元》疑问句研究[D]. 袁卫华. 武汉大学, 2012(06)
- [10]现代汉语焦点研究[D]. 祁峰. 复旦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