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禾本科作物糯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李立会,黎裕,谭光万,周美亮[1](2022)在《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协同演变学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协同演变学说是关于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发展的理论。一方面,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种植不同的作物或不同类型的作物会导致形成相应的饮食习惯与人文环境;另一方面,饮食习惯与人文环境又会对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产生深刻影响,甚至可以引领其演变。其遗传基础是作物在传播和改良过程中发生自然杂交或突变后,在人文环境的人工选择作用下被定向固定,重组或突变基因频率在群体中不断累积提高,最终形成适应特定人文环境的新型作物及其种质资源。现代作物育种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协同演变学说的指导,并且极大加速了作物及其种质资源的演变进程。本文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习用体系为例,从糯性种质、蒸煮制度、蔬果丰富和物尽其用四个方面考察了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协同演变的关系。建议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要重视农民权利与作物传统生境保护,遵循"有差异,就选择;能遗传,可定向"的基本原则,强化地方品种与近缘野生种的高效利用,开展基因组学研究,正向推动作物改良与种质资源演变。
李祥栋,陆秀娟,潘虹,魏心元,陆平,高爱农,周美亮,石明[2](2022)在《薏苡属种质资源Waxy基因分型及优异资源筛选》文中研究指明薏苡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在膳食结构多样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薏苡种质资源的粳、糯性特征,并筛选优异资源作为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的基础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表型分析,供试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碘试剂快速染色法对116份薏苡属资源进行胚乳类型鉴定,并通过Waxy基因分型技术筛选优异薏苡资源。结果显示,在全部资源中,29份野生型资源糯性籽粒百分率在0~25.00%之间,均表现出粳性(非糯性)特征。87份栽培资源中粳、糯性胚乳类型均存在,包括纯粳性资源8份,纯糯性资源17份,62份材料以两种胚乳类型的混杂形式。根据表型鉴定和单籽粒的粳糯性分型,筛选出16份遗传稳定、性状差异明显的优良株系,其中,糯性材料14份,其总淀粉含量为57.82%~71.51%,直链淀粉含量为0~4.98%;粳性材料2份,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7.33%和65.65%,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3.75%和25.48%。PCR检测结果显示,14份糯性品系扩增出单一的550 bp片段,2份粳性品系扩增出单一的约850 bp片段。糯性和粳性株系材料的直连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差异明显,而且Waxy位点基因型的纯合、遗传稳定,可作为薏苡品质改良和品种选育的基础遗传材料。
李强[3](2021)在《粳糯谷子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与DUS测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谷子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区域优势特色农作物。具有营养全面、药食同源、优质保健等特点。目前,市场上主推的谷子品种以粳谷为主,糯性品种较少。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消费者对口感较好的糯性品种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定向改良谷子食味品质迫在眉睫。本研究以公谷68(糯谷)和赤谷4号(粳谷)为材料,分析灌浆期籽粒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Ⅰ)活性的动态变化,以GBSSⅠ活性最高和最低点的籽粒进行有参转录组测序,探究糯谷和粳谷不同灌浆时期与淀粉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挖掘粳糯差异表达基因。以4份谷子品种和8份高代品系为材料,采用SPSS 24.0分析软件进行DUS测试。结果如下:1.公谷68(糯谷)和赤谷4号(粳谷)灌浆期第1天GBSSⅠ活性均最低,分别为200和300个酶活单位;灌浆期第5天最高,分别为560和660个酶活单位,糯性品种在灌浆期GBSSⅠ活性均低于粳性品种。2.公谷68灌浆期第5天与灌浆期第1天相比,显着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数为1332个,显着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403个。3.根据公谷68 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在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共筛选到7个与支链淀粉合成相关的下调表达基因,分别为LOC101754478、LOC101752753、LOC101786898、LOC101763655、LOC101776395、LOC101773221和LOC101774505。4.赤谷4号灌浆期第5天与灌浆期第1天相比,显着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数为3285个,显着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数为1375个。5.根据赤谷4号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在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共筛选到13个差异表达倍数较大的基因,LOC101775037差异表达倍数最高为7.84倍,除LOC101765240外,其余基因均为下调。这些基因编码内切-1,4-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同工酶等多种酶,与植物的淀粉合成关系紧密。6.DUS测试表明,8份杂种F3:4和F4:5代品系中N2014(02)-93-4-2和2014033-2Ⅰ-5B-4符合DUS标准可进行品种登记以及区域试验。
金星娜[4](2021)在《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研究说明优质牧草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寻找优质高产的牧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饲用型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作为一种优质饲草,提高饲草产量也是其主要育种目标之一。而在实际生产中,大多选择表型良好的亲本杂交培育获得优良小黑麦品种,工作量较大且选择具有盲目性。株高、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是小黑麦重要的饲草产量相关性状。本研究以饲用型小黑麦273个单株构成的RIL群体F6代为试验材料,观测了株高、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等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田间表型值,开展了该群体的表型分析,并结合课题组构建的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进行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浅析了小黑麦饲草产量的遗传机制,为小黑麦高产遗传改良提供了研究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RIL群体中饲草产量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鲜重(64.10%)、分蘖数(45.05%)、穗下节间长(34.29%)、株高(14.85%)、旗叶长(10.59%)和旗叶宽(9.68%),RIL群体产量性状的表型分布均表现出超亲的遗传特点;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与单株鲜重的相关系数由小到大依次为:穗下节间长<旗叶长<株高<旗叶宽<分蘖数,各性状指标间株高、穗下节间长均与分蘖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穗下节间长与株高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性,穗下节间长与旗叶宽为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可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综合为生物量构成因子和株高构成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0.81%。(2)对RIL群体表型变异较大的饲草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分蘖数、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共检测出16个QTL位点分布于7个连锁群,其中检测到5个与株高相关的QTL,4个与分蘖数相关的QTL,3个与穗下节间长相关的QTL,4个与单株鲜重相关的QTL。本研究以两种饲用型小黑麦杂交后的273个单株构成的F6代RIL群体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综合为生物量构成因子和株高构成因子,并结合小黑麦该群体分子图谱,以此为基础共检测出16个与饲草产量性状相关的QTL位点。
韩雪梅[5](2021)在《蚕豆种质资源淀粉含量分析及Waxy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蚕豆种质资源淀粉含量和组成及相关编码基因信息,以国内外319份蚕豆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其2019、2020两年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支链淀粉含量进行测定以及多样性分析;以青蚕14号材料为研究对象扩增蚕豆Waxy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85份直链淀粉含量相差较大的蚕豆种质资源,以DNA为模板扩增Waxy基因蛋白编码区,利用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多样性、系统发育树构建;最后筛选SNP位点并进行单倍型分析,将多态性位点与85份种质资源两年淀粉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319份材料总淀粉分布于19.208%~57.472%、直链淀粉含量分布于4.148%~17.181%、支链淀粉含量分布于15.008%~45.066%之间,三类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均处于较高且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通过对319份材料基于淀粉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材料被分为了三大类,其中第二类包含的材料分数最多,有237份。2:蚕豆Waxy基因CDS长度1083 bp,编码360个氨基酸;蚕豆Waxy蛋白包含Glyco_transf_5(PF08323)淀粉合成酶催化结构和Glycos_transf_1(PF00534)糖基转移酶Group1两个保守结构域,是一种无跨膜结构的稳定可溶性亲水性蛋白,作用于细胞质。3:85份材料Waxy基因核苷酸多样性Pi:0.00733>0.005,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85材料被划分成了三大类,单个类群材料无明显地域划分,说明Waxy基因较保守。4:通过对Waxy基因蛋白编码序列进行分析。筛选获得52个核心变异位点,基于筛选得到的SNP位点进行群体结构分析显示,85份材料共被划分为三大类,无区域性划分。单倍型分析显示85条编码序列共检测到30种单倍型。5:将核心SNP位点与淀粉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共得到与直链淀粉显着相关的4个SNP位点,与支链淀粉含量显着相关的1个SNP位点。前4个位点处于序列的非编码区,未参与编辑Waxy蛋白氨基酸序列属非功能性位点。最后一个位点在CDS序列中,位于493 bp,当胸腺嘧啶T突变为胞嘧啶C时,其编辑氨基酸并未发生变化,依旧是编辑K(蛋氨酸)属同义突变。
冯链,石甜甜,刘彦余,王海岗,陈凌,乔治军,王瑞云[6](2021)在《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糜子资源抗性淀粉含量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性淀粉(RS)为总膳食纤维组分之一,是糜子籽粒的重要组成。试验采用淀粉抗性检测试剂盒K-RSTAR,对来自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山西、陕西、宁夏)的60份糜子资源进行抗性淀粉含量检测,旨在为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优质糜子种质资源的品种选育和后续抗性淀粉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0份供试糜子种质资源的总淀粉含量为28.82%~67.57%,平均含量为47.92%;其中,RS平均含量为5.43%,变幅为1.31%~9.99%,变异系数为40.70%,供试糜子资源的RS含量差异较大,其分布呈正偏态平坦峰;宁夏高抗性淀粉含量种质资源较多,其RS含量均值(6.48%)显着高于山西(5.14%)、陕西(4.68%)两省,具有较多优质种质资源。
赵冠[7](2021)在《酿酒高粱蒸煮品质及发酵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最早被栽培驯化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具有抗旱、抗涝和耐盐碱等特性,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高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白酒酿造行业的主要原料。目前,酿造高粱主要研究发展方向包括新品种的选育、籽粒理化性质分析及白酒酿酒工艺参数等研究,但是各个环节的研究相对独立,针对不同高粱品种籽粒品质,淀粉理化特性,籽粒蒸煮品质以及发酵过程中窖池环境生态因子对高粱酒品质影响综合研究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选用2个糯性[晋糯3号(JN-3)、冀酿2号(JN-2)]和4个粳性[佳县高粱(JX)、吉杂127(JZ-127)、晋杂34(JZ-34)、辽杂19(LZ-19)]高粱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综合分析了不同高粱品种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籽粒品质、淀粉理化特性、籽粒蒸煮品质以及发酵过程中窖池环境生态因子对高粱酒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酿造高粱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不同高粱品种在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及籽粒品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高粱本身的基因型所决定。参试高粱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籽粒品质表现最好的是粳性JX,其籽粒产量高达9842.92 kg/hm2,总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品种,脂肪和单宁含量均在适宜范围之内。(2)糯性高粱淀粉持水力、透光率、溶解度和膨润力均大于粳性高粱,并存在明显差异。参试高粱淀粉晶体结构型均为A型图谱,糯性高粱在衍射角2θ为20.0°处的吸收峰要比粳性高粱淀粉吸收峰弱,高粱淀粉颗粒粒径范围在5~23μm之间,在偏振光下观察参试高粱淀粉颗粒均呈现为典型的“马尔他十字”。参试高粱淀粉均有2个群,LZ-19(P1=66.5%)的P1值最大,可知其淀粉颗粒较大且复杂;糯性JN-3(P1=33.8%)的P1值最小,其淀粉颗粒较小,颗粒较为简单,分布较散,但是粳糯之间无显着差异。糯性高粱淀粉浆的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和热焓值均高于粳性,而且粳糯高粱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表明糯性高粱淀粉的结构比粳性高粱更加紧密有序,更容易糊化,所需的热量也较高。糯性高粱淀粉糊化温度和谷值黏度均大于粳性高粱,粳糯高粱淀粉糊化回生特性存在显着差异。(3)糯性高粱蒸煮后吸水率和膨胀率及滤液中还原糖含量均大于粳性,但其中JX介于两种糯性高粱之间。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高粱品种籽粒经过糖化后其过滤液中还原糖含量最高的是糯性JN-2,但粳性JX的还原糖含量仅次于糯性JN-2,与糯性JN-3无显着差异,JN-3、JN-2和JX三个高粱品种均表现出易被糊化。糯性高粱胶稠度和碱消值均大于粳性,而碘蓝值远小于粳性,结果表明糯性的糊化温度较低。在不同的蒸煮时间段,粳糯高粱种皮破裂数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在蒸煮过程中糯性高粱种皮破裂数均小于粳性高粱,充分体现出糯性高粱的耐蒸煮特性。(4)不同高粱品种的酒醅温度、水分、酸度、酒醅中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及酒精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酒醅酸度在发酵15 d后JX一直保持平稳,其他则继续上升,另外发酵3 d前JZ-127和LZ-19酒醅中还原糖含量变化与其他4种变化趋势相反,可能是窖池中微生物种群变化以及环境等因素所导致。粳糯高粱出酒率无显着差异,其中粳性JX出酒率较高,达到41.61%,其次就是JN-3和JN-2。粳性高粱原酒中的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仲丁醇和异戊醇含量均高于糯性中的含量。结果显示原酒中乙酸乙酯和仲丁醇含量最高的是粳性JX,其正丁醇和乳酸乙酯含量最少,乙酸乙酯与己酸乙酯比例也比较为适宜。糯性JN-2原酒中正丙醇、异丁醇、仲丁醇和异戊醇含量均为最低。综上所述,不同高粱品种籽粒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籽粒品质、淀粉理化特性、蒸煮特性和酿造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导致不同高粱原酒中香味物质含量不同,结合不同高粱品种的出酒率综合分析,在相同的凤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条件下,佳县高粱较为符合西凤酒的特性,为凤香型白酒主要风味特征。糯性高粱中支链淀粉含量丰富,但其更易于溶胀和糊化,可能更适合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酿造。
宋佳宁[8](2021)在《不同粒径小米粉添加对馒头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小米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小米馒头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小米馒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米粉添加量、工艺条件的优化及改良剂的添加,缺乏粒径对小米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因此研究不同粒径对小米粉品质及小米馒头的加工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6种谷子的5个粒径梯度小米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粒径小米粉的理化指标和加工特性基础上,结合流变仪、扫描电镜、质构仪和分光测色仪研究添加不同粒径小米粉对面团和小米馒头品质的影响,确定合适粒径的小米粉用于馒头的加工制作,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小米基础指标和不同粒径小米粉理化性质及糊化特性,比较不同粒径对小米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米粉粒径的减小其总淀粉含量、损伤淀粉含量、小米粉红绿度(a*)和黄蓝度(b*)而逐渐降低且各粒径之间差异显着(P<0.05);小米粉的明亮度逐渐增大,120目小米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济谷18的60目小米粉最高);粳性小米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值大于糯性小米品种。RVA粘度曲线显示小米粉糊化受粒径影响大,粒径与谷值粘度、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崩解值呈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导致最终粘度、回生值在粳性和糯性小米品种中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最终粘度和回生值在粳性小米品种中随粒径减小而增大,在糯性小米品种中随粒径减小而减小。(2)采用流变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粒径对发酵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弹性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着角速率的增大而增大,40目小米粉面团值最大(豫谷18的60目值最大),小米粉加入会使G’和G″增大。损耗角正切值(tanδ)呈现先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且tanδ<1。小米粉的加入会使面筋蛋白网络结构片状化不连续,平整光滑度消失,随着小米粉粒径的减小,越易填充于内部组织结构中,面筋蛋白网络结构较连续。(3)以小麦馒头为对照,通过测定小米馒头质构、色度及感官评测分析粒径对其加工品质的影响,探寻适宜的粒径。实验结果为:随着粒径的减小小米馒头的硬度、咀嚼性增加,弹性、内聚性、感官得分减小;表明小米馒头品质下降且越来越耐咀嚼。随着粒径的减小,不同粒径小米馒头的表皮和纵剖面L*值降低,表皮a*值增加;粳性小米品种的馒头表皮和纵剖面纵剖面的b*值逐渐减小;糯性小米品种的馒头表皮和纵剖面b*值逐渐增大。小米馒头的高径比都比高筋小麦馒头(0.60)低,比容除济谷18的100目和120目小米馒头外都在合理范围(1.7~2.3)之内。综合比较来看,选择60目的小米粉用于制作小米馒头为宜。
樊世婷[9](2021)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创制新型糯大麦》文中指出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继玉米、小麦、水稻之后的第四大主要食用作物,属于大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占大麦种子干量60%-75%的淀粉是其主要的储藏物。大麦淀粉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和比例会影响淀粉的特性和产品的加工品质。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在0-10%的大麦为糯大麦,具有较好的口感和较高的食用品质,但自然界中这类大麦种质资源相对贫乏。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春大麦Golden Promise的Waxy基因编码区进行定点编辑,从而获得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的编辑系,旨在培育优质专用的糯大麦新品系,为大麦品质改良提供新的种质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GBSSI(颗粒结合型淀粉合酶)是直链淀粉合成的重要酶,由大麦7H染色体P臂上的Waxy基因编码,本研究针对春大麦Golden Promise Waxy基因编码区第一个外显子区域设计了两个靶点序列并设计靶点序列引物,构建了双靶点CRISPR/Cas9表达载体p LGYE001-Waxycds。2.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麦幼胚遗传转化实验,共获得6株再生苗,其中PAT/bar速测试纸条抗性检测阳性植株有2株,Ubi3基因检测也均为阳性。Waxy基因片段的TA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在第二个靶点位置分别出现了单碱基的缺失或单碱基的插入,移码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编码提前终止。野生型和编辑系植株的Waxy蛋白(60 k Da)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大麦在60k Da处有清晰的条带,而两株编辑系大麦在60 k Da处无特异性条带,表明编辑系大麦种子中不含Waxy蛋白。3.野生型与编辑系种子外部形态相似。种子横切面经I2-KI染色后,野生型种子胚乳呈蓝黑色,而编辑系胚乳呈砖红色。淀粉粒I2-KI染色显微观察和胚乳电镜扫描显示,野生型淀粉粒呈蓝黑色,存在淀粉直径较大的A型淀粉粒(直径10~35μm)和淀粉直径较小的B型淀粉粒(直径2~7μm),A型淀粉粒呈椭圆形,表面光滑且饱满,四周含有大量不规则的B型淀粉粒;而编辑系淀粉粒呈砖红色,主要为A型淀粉粒,B型淀粉粒极少,并且A型淀粉粒相对不饱满。4.不同时期的野生型与T1代编辑系幼嫩籽粒的Waxy基因荧光定量分析显示:野生型各个时期Waxy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编辑系,其中开花授粉后16天达到峰值,是编辑系Waxy基因表达量的6.27倍。Waxy基因的功能缺失型突变可能导致Waxy基因表达量的下调。5.野生型及T1代编辑系植株在株高、穗长、粒数上差异不显着。与野生型相比,T1代编辑系种子淀粉和水分含量下降,而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以及β-葡聚糖含量增加。
罗靓赟[10](2020)在《基于组学数据解析玉米群体变异和复杂数量性状遗传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全球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能源以及饲料作物。玉米基因组结构复杂,遗传多样性丰富,是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中典型的模式植物。本研究以一个玉米完全双列杂交加类育种互交群体(CUBIC)、糯玉米和普通玉米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群体基因组学和复杂性状遗传结构解析等多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CUBIC群体的变异鉴定和Maize-CUBIC变异数据库的构建本研究整合和评估了一套适用于大规模玉米群体低覆盖度测序的变异发掘和基因型推算流程。在一个玉米多亲本人工合成群体——CUBIC群体的1428个样本中,我们利用此流程鉴定了14M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和430K插入缺失(In Del)变异。除了这些基于B73参考基因组鉴定出的小型变异之外,我们还鉴定了660K的结构变异(SV)、600M非B73参考基因组的PAV序列,这些变异数据构成了CUBIC群体高密度基因组变异图谱。在获得CUBIC群体基因组变异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发了Maize-CUBIC数据库平台。数据库平台主要包括了CUBIC群体基因组变异、基因表达量和表型变异,以及基于这些变异数据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分析结果,实现了群体多组学数据的管理、查询与可视化。Maize-CUBIC数据库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1)群体构成和材料种植信息的介绍和查询;2)群体基因型、表型、转录组变异信息数据的查询、可视化展示和下载;3)群体重组图谱(即不同材料的各个染色体区段的亲本来源信息)的查询和展示;4)群体QTL定位结果的查询和图形化显示功能;5)BLAST和引物设计等拓展应用功能。该平台有助于实现生物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利用,为玉米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2.玉米开花期性状的遗传结构解析基于上述玉米CUBIC群体高密度的基因型图谱,采用单标记GWAS和单倍型GWAS两种关联分析的方法,对群体抽雄期、散粉期和吐丝期这三个关键开花期性状进行QTL定位,分别检测到28、29和34个QTL区间。我们对其中范围小精度高的QTL区间进行了候选基因的挑选和实验验证,并对一些典型的QTL区段的作用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开花期也是玉米典型的适应性性状。为了揭示玉米从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适应过程中开花期变化的遗传基础,我们挖掘建立了普通玉米自交系群体的高密度基因组变异图谱,并对其中玉米热带和温带亚群进行了基因组选择性位点扫描分析。利用已知的玉米、拟南芥和水稻相关开花基因的信息和同源比对注释信息,我们在33.13 Mb的基因组选择区间中共发现33个候选基因可能参与开花期相关的通路,其中包含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最高的已知的早花基因Tunicate1。随后,我们对可能位于开花期光周期途径上Zm COL9和生物钟途径上Zm PRR7这两个新基因进一步进行了后续的CRISPR实验验证。基于关联分析和选择分析找到的这些开花期相关的基因,大大丰富了现有的玉米开花期网络途径。3.糯玉米感官评价的遗传结构和代谢基础解析对318份糯玉米自交系群体和507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群体在多组学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糯玉米在人工选择和改良过程中的遗传基础,以及与普通玉米的分化差异。采用全基因组选择性位点扫描方法在两群体间鉴定了大约39Mb受选择区域,提名4462个受选择的候选基因。同时在转录组水平的差异分析鉴定了3365个在两群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于这些结果的进一步综合分析表明,在糯玉米被改良的历史过程中不仅仅是糯性基因waxy1和淀粉相关代谢途径中的基因被选择,很多其它与农艺和品质性状的位点的也发生了分化,如苯并恶唑嗪酮类化合物(Benzoxazinoid)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代谢途径上的相关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很可能是对糯玉米感官评价相关性状的人工选择所致。为深入探究糯玉米感官评价相关性状的代谢基础,基于高通量代谢组学平台对糯玉米群体中243份自交系的1600多种代谢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通过大规模品尝实验对糯玉米群体的感官评价打分,并与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了与糯玉米感官评价显着相关的84种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涉及糖类和糖类衍生物、氨基酸有机酸以及次级代谢物等几大类物质。为了剖析相关代谢物的遗传结构,我们结合糯玉米高密度变异图谱对这些代谢物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总共定位到了458个候选基因。这些研究结果不仅使我们对糯玉米的进化改良历程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为玉米品质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宝贵的资源。
二、禾本科作物糯性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禾本科作物糯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协同演变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1 喜食喜用糯性食材促进了粮食作物糯性基因的定向积累 |
1.1 糯性种质资源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播 |
1.2 糯性种质的意义、用途及多样性 |
1.3 作物糯性形成的遗传学基础 |
1.4 人文环境对糯性种质资源形成的影响 |
2 以蒸煮为主的烹饪方式,促使作物进化契合蒸煮食味品质 |
2.1 小麦在我国的引入、传播以及对于蒸煮制的适应 |
2.2 我国小麦种质资源适应蒸煮制的遗传学基础 |
2.3 人文环境对我国小麦种质资源形成的影响 |
3 喜食蔬果且偏好多样化促进了特色作物种质资源的形成 |
3.1 多样化需求偏好促成蔬果特色种质资源 |
3.2 蔬果特色种质资源形成的遗传学基础 |
3.3 人文环境对特色蔬果种质资源形成的影响 |
4 物尽其用的探索催生新型作物种质资源 |
4.1 物尽其用促使作物新特性新种质的发现 |
4.2 物尽其用促成特殊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学基础 |
4.3 人文环境对特殊用途种质资源形成的影响 |
5 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协同演变学说的理论与启示 |
(2)薏苡属种质资源Waxy基因分型及优异资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大田种植 |
1.3.2 薏苡属资源的粳、糯性表型分型 |
1.3.3 薏苡总DNA提取 |
1.3.4 薏苡Waxy基因的PCR分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薏苡属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
2.2 薏苡属种质资源的粳、糯性及其分布特征 |
2.3 薏苡优异材料筛选及淀粉含量特征 |
2.4 薏苡株系的胚乳特性及Waxy基因分型 |
3 讨论 |
3.1 薏苡属种质资源评价、筛选与利用 |
3.2 薏苡的驯化与糯性选择 |
(3)粳糯谷子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与DUS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谷子生物学特性和起源 |
1.2 谷子生产与分布 |
1.3 谷子的营养价值 |
1.3.1 碳水化合物 |
1.3.2 蛋白质和氨基酸 |
1.3.3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
1.4 Waxy基因与淀粉合成相关酶 |
1.5 转录组测序及其应用 |
1.5.1 RNA-seq技术 |
1.5.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上的应用 |
1.5.3 转录组测序在谷子上的应用 |
1.6 谷子DUS测试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测定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与取样 |
2.1.4 试验仪器设备 |
2.1.5 酶活性测定方法 |
2.2 粳谷和糯谷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2.2.1 总RNA提取 |
2.2.2 RNA质量检测 |
2.2.3 文库构建及测序 |
2.2.4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
2.3 谷子高代品系DUS测试与评价 |
2.3.1 试验材料及来源 |
2.3.2 试验地概况 |
2.3.3 试验设计 |
2.3.4 测定方法 |
2.3.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动态变化 |
3.2 转录组表达情况 |
3.2.1 测序序列统计与质控 |
3.2.2 物种已知注释信息统计 |
3.2.3 参考基因组比对 |
3.2.4 基因表达值密度及重复性评估 |
3.3 公谷68 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1 公谷68 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 |
3.3.2 公谷68 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3.3.3 公谷68 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3.4 公谷68 不同灌浆时期显着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5 公谷68 不同灌浆时期显着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6 公谷68 不同灌浆时期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筛选及分析 |
3.4 赤谷4 号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4.1 赤谷4 号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 |
3.4.2 赤谷4 号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3.4.3 赤谷4 号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4.4 赤谷4 号不同灌浆时期显着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4.5 赤谷4 号不同灌浆时期显着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4.6 赤谷4 号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3.6 谷子高代品系DUS测试与评价 |
3.6.1 参试品系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6.2 参试品系农艺性状的一致性分析 |
3.6.3 参试品系特异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粳糯谷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 |
4.2 转录组表达情况 |
4.3 公谷68 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4 赤谷4 号不同灌浆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5 谷子高代品系DUS测试与评价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黑麦研究进展 |
1.1 小黑麦概述 |
1.2 小黑麦传统育种研究进展 |
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黑麦中的应用 |
2.1 DNA分子标记 |
2.2 分子标记类型 |
2.3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中的应用 |
3 分子图谱 |
3.1 作图群体的选择与建立 |
3.2 作图群体杂交亲本 |
3.3 适当的分离群体类型 |
3.4 群体大小 |
3.5 统计方法及阀值 |
4 分子标记选择 |
4.1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4.2 禾本科分子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5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5.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
5.2 禾本科QTL定位研究进展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
2.2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小黑麦RIL群体的表型鉴定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1.4 QTL定位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黑麦RIL群体表型正态分布 |
2.2 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特点 |
2.3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2.4 控制小黑麦株高的QTL分析 |
2.5 控制小黑麦分蘖数的QTL分析 |
2.6 控制小黑麦穗下节间长的QTL分析 |
2.7 控制小黑麦单株鲜重的QTL分析 |
3 讨论 |
3.1 本研究材料的应用价值 |
3.2 DNA提取 |
3.3 小黑麦杂交亲本和作图群体选择 |
3.4 小黑麦的分子图谱 |
3.5 小黑麦连锁群饲草产量相关QTL分布 |
3.6 小黑麦QTL位点的重叠性 |
3.7 影响QTL检测的因素 |
3.8 QTL的应用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5)蚕豆种质资源淀粉含量分析及Waxy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蚕豆简介 |
1.2 蚕豆起源和分布 |
1.3 蚕豆研究进展 |
1.4 淀粉 |
1.4.1 淀粉简介 |
1.4.2 蚕豆淀粉研究进展 |
1.5 Waxy基因 |
1.6 SNP、蚕豆分子标记 |
1.7 单倍型、关联分析 |
1.8 选题依据、意义及技术路线 |
1.8.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8.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蚕豆淀粉含量多样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供试材料 |
2.2.1 植物材料 |
2.2.2 试剂耗材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淀粉含量测定 |
2.3.2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总淀粉含量分析 |
2.4.2 直链淀粉含量分析 |
2.4.3 支链淀粉含量分析 |
2.4.4 淀粉含量聚类分析 |
2.5 讨论与结论 |
第3章 蚕豆Waxy基因克隆 |
3.1 引言 |
3.2 供试材料 |
3.2.1 植物材料 |
3.3 研究方法 |
3.3.1 DNA、RNA提取、c DNA制备 |
3.3.2 引物设计 |
3.3.3 PCR程序及反应体系 |
3.3.4 PCR产物检验 |
3.3.5 Waxy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Waxy基因扩增 |
3.4.2 蛋白编码区分析 |
3.4.3 Waxy蛋白同源性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Waxy基因遗传多样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植物材料 |
4.2.2 引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蚕豆DNA提取 |
4.3.2 蚕豆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
4.3.3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4.3.4 PCR产物的检测 |
4.3.5 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DNA质量检测 |
4.4.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5 讨论与结论 |
第5章 关联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SNP位点筛选 |
5.3.2 群体结构分析 |
5.3.3 单倍型分析 |
5.3.4 SNP分析 |
5.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糜子资源抗性淀粉含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60份糜子抗性淀粉、总淀粉含量及分布特征 |
2.2 抗性淀粉、非抗性淀粉、总淀粉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60份糜子抗性淀粉、非抗性淀粉及总淀粉含量的多重比较及分型 |
2.3.1 各省份RS与总淀粉含量的方差分析从表 |
2.3.2 多重比较 |
2.3.3 各省糜子种质资源抗性淀粉含量分型 |
3 结论与讨论 |
(7)酿酒高粱蒸煮品质及发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粱产业发展现状 |
1.1.1 高粱生产与分布 |
1.1.2 高粱分类 |
1.2 高粱籽粒理化性质分析 |
1.2.1 高粱籽粒产量 |
1.2.2 高粱籽粒品质 |
1.3 高粱淀粉理化特性 |
1.4 高粱蒸煮品质 |
1.5 高粱酿造特性 |
1.5.1 酒醅理化指标 |
1.5.2 出酒率 |
1.5.3 原酒主要香味物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7.1 高粱籽粒产量以及品质分析 |
1.7.2 高粱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分析 |
1.7.3 高粱籽粒蒸煮品质分析 |
1.7.4 高粱籽粒发酵参数及酒品质分析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高粱品种产量及品质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高粱植株农艺性状 |
2.2.2 高粱籽粒产量 |
2.2.3 高粱籽粒特征分析 |
2.2.4 高粱籽粒品质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持水力比较分析 |
3.2.2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透光率比较分析 |
3.2.3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溶解度和膨润力比较分析 |
3.2.4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颗粒微观结构对比分析 |
3.2.5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X-射线衍射图对比分析 |
3.2.6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偏光对比分析 |
3.2.7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流式细胞术对比分析 |
3.2.8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热特性比较分析 |
3.2.9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糊化回生特性比较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高粱品种蒸煮品质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蒸煮过程中不同高粱品种性状观察 |
4.2.2 不同高粱品种籽粒吸水率以及膨胀率 |
4.2.3 不同高粱品种籽粒糊化率 |
4.2.4 不同高粱品种籽粒胶稠度 |
4.2.5 不同高粱品种籽粒碘蓝值 |
4.2.6 不同高粱品种籽粒糊化温度 |
4.2.7 不同高粱品种籽粒蒸煮特性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高粱品种发酵参数及酒品质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高粱品种在发酵过程中酒醅温度变化 |
5.2.2 不同高粱品种在发酵过程中酒醅水分变化 |
5.2.3 不同高粱品种在发酵过程中酒醅酸度变化 |
5.2.4 不同高粱品种在发酵过程中酒醅中淀粉含量变化 |
5.2.5 不同高粱品种在发酵过程中酒醅中还原糖含量变化 |
5.2.6 不同高粱品种在发酵过程中酒醅酒精度变化 |
5.2.7 不同高粱品种出酒率对比分析 |
5.2.8 不同高粱原酒香味物质含量对比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不同高粱品种产量及品质分析 |
6.2 不同高粱品种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
6.3 不同高粱品种蒸煮品质研究 |
6.4 不同高粱品种发酵参数及酒品质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不同粒径小米粉添加对馒头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米概述 |
1.2 小米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
1.3 小米的保健功能 |
1.4 粒径对粉性质的影响 |
1.5 小米馒头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探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不同粒径小米粉理化指标分析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粉的制备 |
2.3.2 小米粉理化指标分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小米粉粒径分布 |
2.5.2 小米粉营养指标分析 |
2.5.3 不同粒径小米粉蛋白质含量分析 |
2.5.4 不同粒径小米粉总淀粉含量分析 |
2.5.5 不同粒径小米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结果 |
2.5.6 不同粒径小米粉损伤淀粉含量结果 |
2.5.7 不同粒径小米粉色度分析 |
2.5.8 不同粒径小米粉粘度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不同粒径小米粉对发酵面团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粒径小米粉-小麦粉面团的制备 |
3.3.2 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 |
3.3.3 面团的扫描电镜观察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粒径小米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3.4.2 发酵面团的扫描电镜观察 |
3.5 本章小结 |
4 粒径对小米-小麦混合粉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米馒头的制作方法 |
4.3.2 馒头质构的测定 |
4.3.3 馒头色度的测定 |
4.3.4 馒头高径比的测定 |
4.3.5 馒头比容的测定 |
4.3.6 馒头感官评价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小米馒头质构测定结果 |
4.5.2 小米馒头色度测定结果 |
4.5.3 不同粒径小米馒头的比容和高径比分析 |
4.5.4 不同粒径小米馒头感官得分结果 |
4.5.5 主成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利用CRISPR/Cas9系统创制新型糯大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或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麦概述 |
1.2 淀粉 |
1.3 糯大麦的优势 |
1.4 Waxy基因研究现状 |
1.5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的发现 |
1.6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 |
1.7 CRISPR/Cas9 系统在作物中的应用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与载体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1 实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试剂 |
2.2.3 PCR引物 |
2.2.4 常用抗生素及常用试剂的配置 |
2.2.4.1 常用抗生素的配置 |
2.2.4.2 常用激素的配置 |
2.2.4.3 常用试剂的配置 |
2.2.5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
2.2.5.1 载体构建所用培养基的配制 |
2.2.5.2 遗传转化实验所用培养基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靶点设计及载体构建 |
2.3.2 农杆菌介导的大麦幼胚遗传转化实验 |
2.3.3 阳性植株鉴定 |
2.3.4 编辑系鉴定 |
2.3.5 编辑系农艺性状及淀粉特性鉴定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靶点设计及载体构建 |
3.1.1 靶点设计 |
3.1.2 载体构建 |
3.2 农杆菌介导的大麦幼胚遗传转化实验结果 |
3.2.1 转化农杆菌EHA105 |
3.2.2 菌落鉴定及菌株保存 |
3.2.3 大麦遗传转化实验结果 |
3.3 阳性植株鉴定结果 |
3.3.1 PAT/bar速测试纸条抗性检测 |
3.3.2 Ubi3 鉴定 |
3.4 编辑系鉴定结果 |
3.4.1 编辑系植株TA克隆与测序 |
3.4.2 编辑系Waxy蛋白SDS-PAGE检测 |
3.5 编辑系淀粉特性结果 |
3.5.1 淀粉粒I_2-KI染色鉴定 |
3.5.2 种子淀粉粒电镜扫描 |
3.5.3 T1 代Waxy蛋白荧光定量分析 |
3.5.4 T1 代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组学数据解析玉米群体变异和复杂数量性状遗传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研究问题由来 |
1.2 .玉米基因组学和数据库平台研究进展 |
1.2.1 .高通量测序技术促使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 |
1.2.2 .玉米参考基因组的组装和完善 |
1.2.3 .全基因组重测序助力基因组变异的发掘 |
1.2.4 .玉米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2.5 .玉米数据库平台研究进展 |
1.2.6 .基因组学研究利器——关联分析 |
1.2.7 .多组学平台助力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 |
1.3 .玉米开花期研究进展 |
1.4 .糯玉米相关研究进展 |
1.4.1 .糯玉米的起源和研究历史 |
1.4.2 .糯玉米的生物学特性 |
1.4.3 .糯玉米糯质特性的遗传学基础以及关键基因研究进展 |
1.4.4 .国内外糯玉米育种现状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Maize-CUBIC变异数据库的构建 |
1.5.2 .玉米开花期遗传基础解析 |
1.5.3. 基于多组学数据解析糯玉米群体感官的遗传基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玉米CUBIC群体变异图谱和Maize-CUBIC数据库的构建 |
2.1.1 .玉米CUBIC群体的构成 |
2.1.2 .CUBIC群体DNA提取和全基因组重测序 |
2.1.3 .测序数据预处理、比对和变异挖掘流程 |
2.1.4 .群体基因型的整合与推算 |
2.1.5 .群体非核心基因组序列的鉴定 |
2.1.6 .Maize-CUBIC数据库中已发表资源收集整合 |
2.1.7 .Maize-CUBIC数据库设计架构和运行平台 |
2.2 .玉米开花期的遗传结构解析 |
2.2.1 .CUBIC群体开花期性状的关联分析 |
2.2.2 .普通玉米自交系群体的基因型图谱构建 |
2.2.3 .适应性分析 |
2.2.4 .功能基因的CRISPR验证 |
2.3 .糯玉米感官评价的遗传结构和代谢基础解析 |
2.3.1 .他人前期工作基础概述 |
2.3.2 .糯玉米的基因型挖掘 |
2.3.3 .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群体的基因型整合和注释 |
2.3.4 .群体结构和群体分化分析 |
2.3.5 .糯玉米群体的选择分析 |
2.3.6 .基因表达量分析和eQTL鉴定 |
2.3.7 .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群体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3.8 .糯玉米群体淀粉含量测定 |
2.3.9 .糯玉米群体淀粉粘度表型测定 |
2.3.10 .糯玉米群体代谢组测定 |
2.3.11 .代谢物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12 .代谢网络注释和富集分析 |
2.3.13 .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CUBIC群体变异图谱和Maize-CUBIC数据库的构建 |
3.1.1 .CUBIC群体变异挖掘流程评估和高密度变异图谱构建 |
3.1.2 .CUBIC群体基因型分布和注释 |
3.1.3 .CUBIC群体非核心基因组序列 |
3.1.4 .Maize-CUBIC数据库概览 |
3.1.5 .Maize-CUBIC数据库变异展示模块 |
3.1.6 .Maize-CUBIC数据库QTL结果展示模块 |
3.1.7 .Maize-CUBIC数据库变异应用模块 |
3.2 .玉米开花期性状的遗传结构解析 |
3.2.1 .CUBIC群体开花期性状的遗传结构解析 |
3.2.2 .普通玉米群体高密度基因型图谱构建 |
3.2.3 .普通玉米群体开花期性状温带适应性分析 |
3.2.4 .结合新的定位和选择分析结果完善玉米开花期网络 |
3.3 .基于多组学数据解析糯玉米感官评价的遗传基础 |
3.3.1 .糯玉米群体的高密度基因型图谱构建 |
3.3.2 .糯玉米群体与普通玉米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
3.3.3 .糯玉米群体与普通玉米群体的差异分析 |
3.3.4 .糯玉米与普通玉米waxy1基因与淀粉途径的分化 |
3.3.5 .糯性不显着影响糯玉米的感官评价 |
3.3.6 .糯玉米感官评价的遗传基础 |
3.3.7 .糯玉米Benzoxazinoid途径的分化与潜在的新型“甜味素” |
3.3.8 .糯玉米Brassinosteroid途径的分化提升籽粒感官评价 |
3.4 .本研究主要成果总结 |
4.讨论 |
4.1 .群体基因型鉴定流程的比较讨论 |
4.2 .生物数据库平台的开发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
4.3 .对玉米开花期遗传结构的深入理解 |
4.4 .糯玉米起源和遗传改良的探讨 |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论文补充图表 |
附录 B.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禾本科作物糯性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协同演变学说[J]. 刘旭,李立会,黎裕,谭光万,周美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01)
- [2]薏苡属种质资源Waxy基因分型及优异资源筛选[J]. 李祥栋,陆秀娟,潘虹,魏心元,陆平,高爱农,周美亮,石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01)
- [3]粳糯谷子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与DUS测试[D]. 李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金星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5]蚕豆种质资源淀粉含量分析及Waxy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D]. 韩雪梅. 青海大学, 2021(02)
- [6]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糜子资源抗性淀粉含量评估[J]. 冯链,石甜甜,刘彦余,王海岗,陈凌,乔治军,王瑞云. 山西农业科学, 2021(05)
- [7]酿酒高粱蒸煮品质及发酵特性研究[D]. 赵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不同粒径小米粉添加对馒头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D]. 宋佳宁.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9)
- [9]利用CRISPR/Cas9系统创制新型糯大麦[D]. 樊世婷.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10]基于组学数据解析玉米群体变异和复杂数量性状遗传结构[D]. 罗靓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