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通俗伤寒论》对治疗热病神昏方剂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魏鹏辉[1](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张电冲[2](2020)在《中医“窍”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窍”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其中尤以脏窍之间的内外联系为人熟知,体表之窍既能反映内部脏腑的盛衰状态,也可作为施药部位达到以外治内的目的。历代医家对于窍的概念与脏窍之间的关系没有作统一的阐述。本研究从窍的概念着手,整理医籍中出现的窍的分类并提出与本研究相关新的窍的分类,概括窍的不同状态,总结窍的作用,系统地梳理脏窍关系,阐述窍与窍之间的关系,将窍病按照窍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新的归类,提出窍病的病机与窍病的治法,最后列举出临床常用的治疗窍病的药物与方剂。1窍的概念中医“窍”的概念包含多层含义,本研究从本义与引申义两方面对其进行阐述。窍的本义表示孔、洞,在人体用于表示外部的孔洞器官和内部的穴位;引申义常用于表示连接内外的通道或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窍作为孔、洞是言其形态结构,此层含义反映了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沟通作用;窍作为穴位指其位置往往位于人体深处,为精气出入或汇聚之处;窍作为通道是指其连接内外的功能,通常反应在九窍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上;窍作为关键,是从其重要性而言,窍的此层含义体现在窍对人体神志的控制上具有关键作用。2窍的分类窍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仅在《黄帝内经》中就涉及“上窍、下窍”“清窍、浊窍”“阴窍、阳窍”“九窍、七窍、五窍”等不同的分类方式。此外在其他医籍文献中还有将其分作“外窍、内窍”“前窍、后窍”“窍合、窍闭、窍塞、窍开”“窍横、窍竖”等。本研究将古今文献中记载的不同种类的窍分别按照部位、数目和性质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窍的概念对窍进行了创新分类。研究者根据窍的概念,将窍分为三类:位于人体体表,形态上具有孔洞的视之可见之窍称为“体窍”,例如通常所说的“九窍”“七窍”“脐窍”“乳窍”等都属于此类;位于皮里膜外,具有联络内部脏腑与外部环境的通路,这种察而可得之窍称为“机窍”,例如“腠理”“玄府”等皆属于此范畴;位于人体内部,具有调控人体精神意识活动的推而可知之窍称为“神窍”,例如“脑窍”“心窍”等皆属于此范畴。3窍的状态窍的状态是指诸窍在某个时间所处的表现形式。对窍的状态的研究首见于《读医随笔》,该书将窍的状态分为“窍横”“窍竖”两种类型,用于阐述气机的升降出入。后世医家认为窍的状态主要包括闭合与开放两种状态,闭合的状态又被称作窍合、窍闭、窍塞;开放状态即特指窍开。除此之外,窍的状态还包含窍虚状态,表示易于受邪侵袭的状态。4窍的作用窍的作用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①窍是内外沟通之通道。窍既可以作为体表之孔洞完成内外沟通的职能,也可以作为内藏于外象之间的联系而完成沟通内外的作用;②窍是气机升降之门户。人体之气的运动促进了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之气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则保证了神机的濡养;③窍是神机运转之道路。窍与神机的关系也多在气、血、津液的运动或流通上体现出来。5脏窍关系脏窍关系主要是指位于体表的外部孔窍与位于体内的不同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既包含一一对应,如目乃肝之窍、口为脾之窍;又包含一多对应,如与心密切相关的窍就包含目、舌、耳三种:“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心气通于舌”“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与肺密切相关的窍有鼻和耳:“肺开窍于鼻”“耳者,以声言之,金也”。与肾密切相关的窍有耳和二阴:“肾气通于耳”“肾开窍于二阴”。窍脏相关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脏窍之间的密切联系,如目的“五轮学说”体现了目与五脏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生理病理相关;舌的部位辨证体现了舌诊作为中医学重要的诊断方法,体现了脏腑与舌之间的特定对应关系;耳穴治疗的理论依据则通过全息理论体现了“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具体内涵。窍与窍的联系包含互通关系与互用关系。互通关系是指窍与窍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沟通的。互通关系可分为:外内互通、体表诸窍互通和体内互通。互用关系是指窍与窍之间互相关联,相互为用的状态。互用关系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所体现。除上述脏窍、窍脏和窍窍相应之外,人体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脏窍相关,如毛窍属肺、乳为肝窍,这也体现了中医学的知外达内的整体观念,也属于脏窍相关的范畴。6窍病窍病是指与窍相关的疾病的总称。从古至今对于窍病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窍病即人体官窍或特指体表九窍的疾病;另一种观点认为窍病分为窍本身之病和窍累及之病。本研究对于窍病的认识,是在上述两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从体窍病、机窍病和神窍病三个方面分别对其进行了阐述。7窍病病机窍病的病机错综复杂,但是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却有迹可循,有类可归。本研究从开阖失调、枢机不利和神机受阻三个方面明确了窍病的病机。窍是人体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必经之路,窍的开阖则是控制信息交换的源头,窍的开阖失调就会导致人体之气失来源,内部脏腑失司等一系列病理表现。枢机不利即表示这种中间介质出现气血逆乱、升降失调或经络屈伸不利等病理表现时,其对应的脏腑之窍或身体之窍出现相应的病理表现。神机失调即表示热邪、痰邪等致病因素均可导致扰神、蒙神等神机失调的病理现象。8窍病的治法本研究将窍病的治法分为通窍法、敛窍法和填窍法三大类。通窍法是指用于治疗诸窍闭塞而导致的内外沟通失常、气血逆乱、神机受阻等疾病的方法;敛窍法是指运用收敛的药物或方剂,使开之太过的诸窍得以恢复其正常功能的方法;填窍法是指使用驱邪以扶正的药物填实空窍,使外邪无法入空窍和防止疾病的向内部、深部的传变方法。9方药举隅具有通窍、敛窍、填窍功效的方药众多,临床常用的通窍类的药物有木通、石菖蒲、细辛、川芎、路路通等;敛窍类药物如白及、山茱萸、浮小麦、龙骨等;填窍类药物如骨碎补等。治疗诸窍疾病的方剂也有很多,临床常用的通窍类方剂如通利九窍的通窍活血汤和通气散,通利枢机的小柴胡汤,开窍醒神的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和涤痰汤等;敛窍类方剂如敛汗汤、和肺饮子、补中益气汤等;填窍类方剂如侯氏黑散、风引汤、填窍止氛汤等。10创新点本文首先对窍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理解窍的概念基础上,将窍分为神窍、机窍和体窍三类;以古籍文献为基础并结合现代研究,对多种脏窍关系作出系统的梳理;提出窍病的病机;将窍病的治疗方法分为通窍法、敛窍法和填窍法三类;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和方剂,为临床治疗不同类型的窍病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借鉴。
张泽智[3](2020)在《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湿热病源于湿热合邪侵袭人体,其症候复杂多变,清代叶天士阐发湿热证治大法,薛生白着《湿热论》专论湿热病证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论湿热病证治,王孟英补充《湿热论》条文成《湿热病篇》,皆传于今,为诸多医家继承并用于临床。但临床上,湿热证候错综复杂,辨证治法又多种多样,主证虽易鉴别但较少完全符合,变证繁多辨治不易,故古今医家历来尤为重视。本研究基于三部六病理论,依照人体生理结构表部、里部、枢部之三分法,遵从证候之寒、热、虚、实性质差异,从方证的角度,对湿热病方剂予以分类整理,选取《温病条辨》与《温热经纬·湿热病篇》中湿热方,依据十二单证分析对应条文,从而构建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之湿热病方证证治规律,将湿热病证治纳入三阴三阳体系,从而实现湿热论治的“寒温统一”,拓展三部六病理论,以期更好指导临床。方法本课题分文献整理和方剂分析两个方面对湿热病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湿热病相关文献,从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湿热病理论进行梳理,包含古代医家论述、近现代文献阐发,以及相关书籍的内容;另一方面,依据方药中《温病条辨讲解》与李士懋《平脉辨证温病求索》以及高等中医院校《温病学》教材中有关《温病条辨》与《湿热病篇》原文解析,选出其中治疗湿热病方剂,将方名、药物组成、原文录入Excel表格,然后对方剂与条文进行十二单证(表热证、表实证、表寒证、表虚证、枢热证、枢实证、枢寒证、枢虚证、里热证、里实证、里寒证、里虚证)分析,确定其单证归属,再依据表、里、枢三部对方剂分类,另外合证兼证单独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其证治规律。结果该文对湿热病自古及今发展源流做了详细论述,在湿热病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方面亦较为全面,多数医家还是以三焦与卫气营血辨治,亦有医家专谈治法、或谈方证,系统证治规律呈多样化。对于方剂分析,选出《湿热病篇》35方,《温病条辨》33方,其中表部湿热方6首、枢部湿热方10首、里部湿热方16首、兼证方7首、合证方29首。表部证治:湿热郁阻肌表多见“恶寒,发热,周身沉重,骨节痛”等症候,治宜湿热方3(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药);此外湿热犯表,所伤部位有肌腠、咽喉、经脉、肺部等,其治法总以分化湿热为主,解表兼利湿或化湿,随证选方。枢部证治:以热证、实证为多,亦有热盛伤阴而成虚证,枢部湿热证以郁阻胸中为典型症状,当透化湿热,宜用湿热方31,另外有热盛神昏、动血生风诸证,以热证为主,或热重湿轻,当清热凉血,随证选方。里部证治:湿热在里部,郁阻胃肠气机,则会升降失常。热重则易成腑实,湿重则滞留胃肠、阻碍运化,甚者可见下痢,其中湿热郁阻中焦为典型症状,方宜三加减正气散,若湿偏重者,宜用一加减正气散,若热偏重而生湿、流于胸胁,宜用香附旋覆花汤,其他诸证各随证选方,灵活使用。合证兼证证治:湿热病复杂变化,多有波及,有同一部不同性质相合,有两部单证相合,亦有三部单证相合,此最复杂,当详细辨治,确定病变部位与湿热孰重孰轻,津液盛衰、有无实邪凝聚,进而选方用药。结论人体湿热病证,单纯表部、里部、枢部的证候,辨治相对较易,相较而言,湿热在里部比表部、枢部证候复杂,合证兼证证候更加复杂,或涉及两部或蔓延全身三部,在辨治上总当先定病位(表部、里部、枢部),而后确定病性(寒热虚实),再通过对病势(病情轻重)的把握,进而可选出适用湿热方,如此,形成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中湿热病证治规律,于临床使用思路更加清晰,以期推广运用。
尹相乾[4](2020)在《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梳理温热类温病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古代典籍记载的外感热病文献资料,探求寒温统一的源流;运用三阴三阳系统辨证体系,从“时、位、性、度”四维角度归纳清代吴鞠通有关于温热病的症候、方药以及病位病性的医案诊籍文献;进一步运用基于《伤寒论》三系统划分所构建的中医人体解剖模型及十二单证理论统一寒温,为临床治疗外感热病提供新思路。方法:1.检索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有关于外感热病的相关文献,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外感热病的源流,探求寒温统一的意义。2.对《临证指南医案》、《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探寻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的联系。3.对《温病条辨》中有关于温热病的条文进行梳理,以三阴三阳“时、位、性、度”辨证体系为出发点对温热病所涉条文进行分类、归纳。4.将所归纳的温热病条文进行提炼总结,提出温热病发病的时间概念、温热病在人体表里枢三部的空间概念、温热病寒热虚实四性的属性概念以及温热病程度与愈后转归判断的概念。结果:1.外感热病包含伤寒和温病,其概念起源于《黄帝内经》与《难经》。鉴于《伤寒杂病论》中详论于寒而略于温的情况,温病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与发展,逐渐脱离《伤寒论》,在明清时期形成温病学派。通过基于《伤寒论》形成的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规范后世繁杂的辨证方法,回归本源,以其自身的理法框架吸收温病学方药的方法进行寒温统一。2.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所涉及的温热病条文进行梳理,总结温热病的病时规律和发病程度,以此指导愈后判断和方药选择。3.在《温病条辨》所涉及温热病的条文中,根据其病症描述和方药分析,使用“表里枢”三系统和“寒热虚实”四性划分病位和病性,形成表热证、表实证构成的表阳病;表寒证、表虚证构成的表阴病;里热证、里实证构成的里阳病;里寒证、里虚证构成的里阴病;枢热证、枢实证构成的枢阳病;枢寒证、枢虚证构成的枢阴病这六病的核心证和纲领证的概念以及温热病合病并病的概念,并通过方证互测的方法总结出温热病中六病和十二单证的主方主药。4.在临床过程中运用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能够通过外感热病六病的概念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指导临床用药。结论: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梳理《温病条辨》中有关温热病的条文,将温热病以“表里枢”三部,结合“寒热虚实”阴阳属性的方式,形成全新的六病模式。通过对十二单证分类,再对温热病发生的时间、发病的部位、疾病的性质进行辨析,归纳出温热病发生及传变的病时、病位、病性规律,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总结温热类温病的核心方剂,吸收温病学派方药精华,完善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详寒略温的不足;以此统一寒温,为基于人工智能的经方诊疗系统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张楠[5](2020)在《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厥阴病证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俞根初是主张寒温融合的代表医家。通过对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厥阴病证相关文字内容进行整理与研究,系统总结俞根初诊治厥阴病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明晰俞根初对厥阴病实质、病机与辨治的认识,追溯俞根初寒温合论治疗厥阴病的思想来源,探寻俞根初在遣方用药等方面的特点与创新之处。方法本研究以《重订通俗伤寒论》为主要研究对象。1.文献分析法:汇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涉及厥阴病证的内容,梳理后世医家尤其是对俞根初学术思想有重要影响的陶节庵、张景岳、柯琴关于六经本质与厥阴病辨治的论述内容,还原俞根初六经辨治体系与寒温合论的提出背景,为分析俞根初厥阴病证辨治思想提供支持。搜集整理临床报道资料,明确俞根初厥阴病方剂的临床运用情况。2.归纳总结法:通过对“伤寒要义”“伤寒诊法”“伤寒脉舌”等章节内容的分析,归纳俞根初在厥阴病实质、病机、传变规律、诊法等方面的认识。通过对“六经方药”“伤寒本证”“伤寒兼证”“伤寒夹证”等章节中俞根初为治疗厥阴病提出的方剂及方剂在具体病证中的运用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俞根初治疗厥阴病的治法特色与用药经验。3.对比研究法:将俞根初论述的厥阴病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论述的厥阴病进行对比,尤其是与《伤寒论》厥阴病的概念、病机、治法方药进行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将俞氏改制的方剂与原方出处药物组成、剂量等进行对比,结合改制方剂的具体应用场合,分析这些改制所反映出俞根初在厥阴病病机、治法上的认识与拓展。结果1.学术渊源:《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从脏腑、经络、气化的角度论述厥阴相关病证,提到了厥阴与络脉的关系及厥阴病与络病的治法。陶节庵主张治疗外感热病时应区别伤寒与温病的不同,张景岳提出以伤寒六经总括一切外感热病,柯琴认为六经为百病而设,以“六经地面说”将六经病证落实到身体部位上,这些观点对俞根初造成重大影响,并在其着作中多有体现。2.厥阴病的实质:俞根初认为六经的实质是脏腑经络功能的总和,以“六经形层说”将六经与人体结构、经络、脏腑及功能连为一体。俞氏所说厥阴病的实质是手、足厥阴经与脏的病变,包含外感与内伤杂病,但《通俗伤寒论》以论述外感病为主。《内经》《伤寒论》论述厥阴病侧重于足厥阴病变,俞氏则对手厥阴病变进行了大量论述,体现了手厥阴病证在外感热病中的重要性。外感厥阴病多由他经邪热传入厥阴,引起火化(热化)与水火合化(寒热错杂化)两种转归。厥阴与冲任脉、心包络及肝络有关联,外感热病极期出现的神昏谵语、手足瘛瘲多属手厥阴心包络病变,也与足厥阴肝有关。厥阴病的主脉是涩脉,揭示厥阴易阴伤、络阻的规律;厥阴病的舌象可出现舌形、舌质、舌色改变,各有其相应临床意义;按脐间动气诊察冲任脉是厥阴病的特色腹诊内容。3.厥阴病的治法与方药:俞根初继承了《伤寒论》厥阴病篇的治法与方药,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予以改进使用。俞氏认为厥阴以风气为主,中见少阳相火,因此厥阴病多从热化,进而提出将清法作为厥阴病的主要治法,并自创、改制了一系列相关方剂。基于厥阴经、脏的生理特性与常见病变产物,俞氏使用清法时有清而兼疏、清而兼滋、清而兼化的特点。对于心包络病变,俞氏借鉴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与治法方药,结合心包络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清宣包络为主要治法,注重宣透气机、化痰散瘀、清热利水。对于肝络病变,俞氏在叶天士运用旋覆花汤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些探索。对于厥阴的虚证,俞氏以滋填阴液、潜纳阳气为主要思路。在具体用药方面,注重清滋、多用甘寒、注重药物炮制与煎服法、喜用当地新鲜药材是俞根初的用药特色。俞根初在辨治具体病证时细察病因病机,治疗步骤先后有序,值得临床医者学习。结论1.俞根初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以脏腑、经络、气化共同认识六经实质,创造“六经形层说”指导病证的辨治,其学术思想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一脉相承。2.俞根初融合寒温,借鉴温病学的辨治经验,补充了外感热病中厥阴病证、尤其是手厥阴病证的内容,完善了六经辨证体系,为寒温统一作出了示范。俞氏为厥阴病制定的方剂在内伤杂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3.研究古代医家组方用药思路时应当还原方剂的产生背景,结合方剂在医案中的运用实例进行总结,以期获得正确而有价值的结论。
张国松[6](2020)在《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病理论在疾病治疗尤其是一些急性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而温病地域性的特点,促使了分区域研讨各地区医家的温病学术思想,从而进一步指导各地区温病诊治产生了重要意义。湖南省位于我国东南腹地,气候潮湿,雨水丰富,尤多雾露,最易产生外湿。再有湖南人多嗜食辛辣,温热郁积体内,兼加外湿,造成温病多发。湖湘温病作为温病学的组成部分,对温病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研究清代湖湘地区医家的温病学术思想,以期有效扩充中医温病学术思想,指导温病的防治,并对温病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提供支撑。本文导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意义、现状等;温病相关理论部分,阐述了温病概念、源流、伏气探析、温病范围与分类、温病与伤寒辨析、温病与温疫辨析、温病与温毒辨析;清代湖湘温病文献概述部分,讲述了研究的医家及其书籍,包括:杨尧章及所着《温疫论辨义》、朱兰台及所着《疫证治例》、王德宣及所着《温病正宗》、刘仲迈及所着《温病诠真》、何舒及所着《时病精要便读》、罗国纲及所着《罗氏会约医镜》、蔡贻绩及所着《伤寒温疫抉要》、黄朝坊及所着《金匮启钥》、萧培仁及所着《医学引路》、孙泽霖及所着《医门摘要》、张绍修及所着《白喉捷要合编》、王裕庆及所着《疟利成法》、刘裁吾及所着《治疟机要》、安濂及所着《泄痢全生》、罗振湘及所着《治痢南针》。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整理、归纳、总结出清代15位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提炼出各位医家的学术思想精华。杨尧章主辨温疫之论,创胃气论,立益胃三方,提出治温疫要处处顾护胃气,以求固本。朱兰台创芦根方,治疫力主透发,反对肆用寒凉。王德宣归纳总结治疗温病三十一法,丰富了温病治法。刘仲迈认为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仍从四时之时而出,如春温,宜小柴胡加黄连、丹皮主之。何舒重视斑疹白?验齿诊法,重视卫气营血辨证,如邪在营分,宜清营热而养阴液,用犀角、元参、羚羊角等药。罗国纲提出瘟疫汗宜缓,下宜急,如下法用承气汤类或达原饮加大黄。蔡贻绩治温疫用升降散或增损双解散;治羊毛疔瘟用针挑手足背心,出羊毛而愈;治烂喉痧以解表透散为宜。黄朝坊治温病力主兼用温补,如春温主张兼用附子,夏热亦有用桂附之证。萧培仁阐述五症明辨,其治春温宜先滋肝阴,次滋肾水,次滋肺胃;治风温宜用桑叶、前胡等药。孙泽霖治冬温宜用栀子金花汤加人中黄、黄连等;治春温宜用柴葛解肌汤;治风温宜用葳蕤汤;治湿温宜用苍术白虎汤;治温疫宜用解秽神术散。张绍修提出白喉证治有“十难”,其治白喉,一般病情用方:除瘟化毒散、神功辟邪散、神仙活命汤,重症病情用方:龙虎二仙汤,并反对“咽喉病忌用寒凉”之说。王裕庆论治疟疾、痢疾,着意于分步,分阶段论治,用药宜循序渐进,创制治疟三方、治痢三方。刘裁吾论治疟病,首重营卫,并认为疟发之关卫,治疟必攻营舍。安濂提出泄痢真诀及治痢四大忌,并指出治时疫痢宜用三黄汤加桔梗,治实热痢重症宜用治痢散、蜜萝饮、痢疾三方等。罗振湘论痢疾之病因,即有中医传统的病因湿热说,也吸取了西医的细菌说,其指出治湿热痢,宜银花荆芥炭汤;治热痢,宜归芍连枳香菔汤;并提出用六和汤加减治霍乱,且重视痢疾与霍乱的预防。最后本文从时代背景的影响,清代湖湘温病学术特色,与吴门温病学术思想之比较,治温病定专方、病解后重养阴,辨伤寒与温疫之不同五个方面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从温疫理论、四时温病理论、专病白喉、专病疟疾、专病痢疾、专病霍乱、专病羊毛疔瘟、专病烂喉痧等方面,将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颜彦[7](2019)在《心肺脏理论源流考》文中提出目的中医学的历史表明,中医基础理论一直在动态发展。当前中医基础理论框架的形成,来自于几千年来中医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目前的文献研究,对于中医理论研究发展的路径刻画不够,对中医基础理论概念发展实践的具象化描述不多。本论文拟通过文献研究探索心肺二脏中医基础理论的历史发展演变。方法本论文聚焦心肺二脏,以《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九本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集大成的医着为研究对象,对古籍所涉心、肺二脏的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刻画心肺脏腑理论发展源流。本论文一方面在单本古籍着作中依从于该着的书目,整理反映当时代对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治疗认识,另一方面汇集九本专着,对历代心肺二脏的生理、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专题的形式梳理历代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发展情况,沿着时间脉络刻画心肺二脏基础理论发展的关键认识变化。结果心脏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心系统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心的生理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心主神明的功能从《内经》中的情绪与神的关系,发展到《诸病源候论》对心神的多种变化的观察记录,《太平圣惠方》对心烦进行专题记载与治疗,《和剂局方》对心悸怔忡的专方治疗,《圣济总录》《普济方》对心神变化的病因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医宗金鉴》依据不同类型的心神表现予以不同的处方。历代所记载的心病症也不断丰富,体现了心主神明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心主血的功能也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不断清晰,血量、血脉与心的关系在各医籍丰富完善,古代医家逐渐认识到心与血、血脉之间的密切关系,确立了心与血、脉互相影响的病机,也逐步形成了调和血脉和调补气血的治疗方法。肺脏的理论发展主要包括:肺的生理功能包括了肺主气、肺朝百脉、肺主皮毛、肺主声、肺通调水道、肺藏魄等理论,在历代通过症状、治疗和用药的理论不断验证和扩充。肺病机主要聚焦于风、寒、热三邪,表现为气失常和津液失常更多,对肺气虚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并记载了寄生虫类疾病。对于肺系疾病的治疗,主要治则包括了补肾气、润肺、定喘嗽、通津液,随着时代发展,治法也不断丰富。本研究关注到心肺二脏治疗理论的发展,从内经的经络针刺,到唐宋的中药汤剂成为主流,再到明清以来的复方治疗,客观反映了中医学汉唐以来不断发展的疾病治疗历史演变,期待引起学界的关注,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结论本文通过对《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等具有里程碑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研究,较为准确地刻画出心、肺脏腑理论发展的源流,为准确继承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奠定基础。
黄瀚锋(Wong Hon Foong)[8](2019)在《伤寒六经辨证新探》文中指出目的:目前的中医经典,存在着理论学习与临床运用不相衔接的问题。《伤寒论》作为公认的经方着作,其六经辨证却被定位为只适用于狭义伤寒。六经辨证不受重视,还体现在经方学习热衷于方证对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干框架的六经辨证却鲜见临床方面的进展。支离破碎的现象,严重危及了中医整体辨治思维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拟:○1重新探索六经辨证的内涵,了解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的关联。○2如何在六经辨证内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提升,使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真正能够起到基础性的引领作用。方法:首先熟读伤寒原着,系统查阅隋唐至民国时期代表医家的相关着作,以及知网内的近现代中医药期刊、杂志相关文献。接着,运用文献通考和逻辑概念的思辨方式,按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整理六经辨证的内涵,分析其与卫气营血、三焦、病邪、气血津液、脏腑等辨证论治模式的内在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六经九分法进行一元化处理,以期明确六经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结果:当今中医界所面对的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或误区。六经的概念,虽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了改变,但其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却是不变的,此即六经的根本作用,也是各种辨证论治模式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六经九分法则是以治法对六经辨证作了高度抽象的诠释和概括,强调气机的顺畅和脾胃的健全是所有治疗大法中的关键,对所有疾病的辨证论治皆具有指导意义,扩展了六经辨证的适用范畴。其优势还在于面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检查指标异常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辨别患者体质,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本文也采用兼证的概念,使运用六经九分法分析临床复杂的病情时变得相对简练、便捷,以帮助初学者更易于掌握正确的辨证诊疗方向,达到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以相兼证简易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其具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得到证实。结论:六经辨证在当今的临床仍然具有实用性,当前临床常用的多种辨证模式,其历史根源和内涵皆演变自伤寒六经辨证。以相兼证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更贴近初学者的学习需求,以简便的方式指导临床,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准确的基本方向,也为方证对应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马鹏[9](2019)在《薛生白《湿热条辨》证治研究 ——基于六经辨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薛生白《湿热条辨》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外感湿热病专着,其提出的外感湿热病的证治纲领,具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指导价值。本文尝试从六经辨证角度,解构其证治纲领提出的本源与特色,以期增加阐释和解读《湿热条辨》的维度与方法,有利于继承和发展薛氏湿热证治的理论与特色。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湿热条辨》湿热病的辨证思想和并归纳《湿热条辨》的证治规律。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研究背景综述从薛生白生平、着作、《湿热条辨》的既往研究概况引出本文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2.《湿热条辨》六经辨证思想研究从“六经”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关系入手,探寻《湿热条辨》采用六经辨证的依据,并进一步对比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论证基于六经辨证薛氏认知湿热病的理论特色。3.《湿热条辨》正局与变局研究依据薛生白提纲证对湿热证的叙述,得出“正局”与“变局”是《湿热条辨》湿热证治的纲领,而“正局”和“变局”提出的基础和前提,则是薛生白对六经的认识和对六经辨证的运用。按照“正局”与“变局”两大纲领对《湿热条辨》条文进行归类和阐释,并总结其特点。4.基于六经辨证《湿热条辨》湿热病治法研究“药因病用,病源既异,治法自殊。”同样的六经,因为病因的差异,寒邪与湿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六经病变规律。薛氏以六经认识湿热病分出“正局”“变局”两大纲领。笔者因循薛氏此例,在湿热病“正局”和“变局”纲领下归纳分析《湿热条辨》湿热病的治法特色。结果1.薛生白《湿热条辨》论述湿热病以六经辨证为主,兼融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2.《湿热条辨》的“正局”指湿热壅阻太阴阳明的湿热病。而《湿热条辨》的“变局”指湿热邪气热化、寒化后淫及他经(指太阳、少阳、少阴和厥阴)的湿热病。3.《湿热条辨》湿热病“正局”的治法核心是“苦辛合用”。具体而言,“正局”治法以苦辛法为主体,或可补充使用甘淡渗利;“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故疏透膜原是湿热病“正局”治法的变法。4.《湿热条辨》湿热病“变局”治法取法于仲景而有所补充创新。如湿热“病在二经之表”的少阳主以辛凉宣散渗泄清热;湿热“病在二经之里”的厥阴主以清热救阴开窍熄风;湿中太阳,宜用辛散;湿伤少阴,或用清润,或用温补。结论薛生白《湿热条辨》依循六经辨证要素,提出湿热病"正局”“变局”两大纲领,从而从整体上系统展现出外感湿热病的证治规律,从这一角度解读《湿热条辨》的构架,与从三焦辨证或卫气营血辨证去归纳研判相比较,似更能从外感湿热病全局的高度把握其演变规律。并提出苦辛合用是湿热病“正局”的治法核心,“经有手足、病分表里、药主宣通”是湿热病“变局”的治法要点。因此可以说,薛生白从六经辨证的角度,以外感湿热病为研究对象,在“正局”和“变局”的总纲领下,因序展开,条分缕析,阐述和演绎了外感湿热病证治规律,是《湿热条辨》一书最重要和核心的特色。
严利依(Nyiam Li Yi)[10](2018)在《胃肠积热的中医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饮食不节或不洁,学习、工作、生活压力繁重及缺乏运动等多种因素促使胃肠积热证的患者在临床上愈加常见,并在此基础之上引起胃肠功能失调、机体内环境紊乱,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胃肠积热是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壅于胃肠,而致胃肠气分热盛的证候。在阳明病、胃火、胃热、胃气不和、积热、胃家实、胃肠热等的范畴内涵有胃肠积热理论。首次检索到“胃肠积热”见于近代医家何廉臣校注《通俗伤寒论·伤寒坏证》里曰:“其症灼热自汗,渴不恶寒,面赤唇红,手足瘛疭,口噤鼻扇,此因于胃肠积热致痉。”简单叙述胃肠积热是其中一个导致痉病的原因,现代文献及教材也有提及胃肠积热证型,但并无统一描述。古籍中虽无明确提出“胃肠积热”一词,但蕴含了丰富的相关内容。本论文的理论研究正文可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胃肠积热的学术渊源,中篇为胃肠积热的基础理论,下篇为胃肠积热相关病案数据分析。目的:本文从古籍文献中探索胃肠积热学术的源流、基础理论及证治体系,从中挖掘出胃肠积热在中医理论里的传承发展。方法:1.上篇:胃肠积热的学术渊源以历史发展为主轴线,运用中国古文献学及断代历史的方法,分秦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时期,探讨胃肠积热理论发展的源流。搜罗古今医家文献典籍进行阅读、搜集、整理、研究,以历史观点与动态分析从先秦至近代中医医家对阳明病阐述的相关内容,丰富和匡正本论文之观点及内容和梳理相关观点。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各代医家对阳明病的认识和研究有侧重,产生了各具时代及流派的学术思想,因此本课题将基于历史观点与动态分析对胃肠积热源流进行研究。2.中篇:胃肠积热的基础理论以理论思想为主导,结合理论研究方法及中医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对胃肠积热之理论进行研究。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将先秦至近现代医家对于阳明病的观点及所涉条文作出相关阐述。并且通过训诂学方法对每条条文中有争议之文字解释,务求以客观之训诂学考证,而不以己意妄以揣度。将胃肠积热的内涵,贯穿始终,以到达“综合”与“分析”之维度,阐述阳明胃肠的生理及胃肠积热的概念、病因、病机、病理、转归、相关脏腑及相关的诊治内容。3.下篇:胃肠积热相关病案数据分析以中医古籍医案数据挖掘为主导,结合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建立数据库对胃肠积热的诊治进行挖掘探讨,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二续名医类案》中阳明热病,以搜索关键词:“阳明热”、“阳明腑实”、“阳明旺”、“阳明温病”、“阳明火”、“胃肠热”、“胃肠热”、“胃热”、“大肠热”、“小肠热”、“胃家实”的相关病案进行分析,并以图表形式总结胃肠积热的症状、用方规律、常用药及兼症的证治。结果:1.上篇:胃肠积热的基础理论胃肠积热理论源于先秦两汉时期,此时阳明胃肠的生理特性及辨证属性的确立。到宋金元时期有各家之说加以补充,从脏腑、内伤、火热、郁积等多方面对胃肠积热进行辨证分析。明清时期外感热病取得了的突破性成就,其中伤寒学派及温病学派皆为胃肠积热理论提供了具有高度、深度及全面性的内涵。虽然胃肠积热在现代社会更多是由于生活习惯及饮食所导致的内伤疾病,但先人前辈的相关理论是使胃肠积热理论形成并成熟有着不可缺及替代的角色。2.中篇:胃肠积热的基础理论胃肠积热指的是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壅于胃肠,而致胃肠气分热盛的证态,以病位而言,胃肠病包括胃、大肠、小肠;以病邪而言,包括食积、燥、湿、瘀、火热等;以病理机制而言,则包括气机失调、胃肠积滞、胃肠郁热、热伤阴津,四大特点。阳明和胃肠均属于阳土,其生理特点包括:为气机升降的枢纽,为水谷及营卫之源,为多气多血之经,并且依开阖枢而言,阳明为“两阳合明”属于“阖”,据其生理特点,可分析其病理变化。胃肠积热虽然属于阳明病的范畴,然与郁病、热病、积聚与伏邪均有联系,因此本论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其病因、病机的多维界面特性。从临床病例得知,胃肠积热的病机多不单纯,往往兼夹气虚、阴虚、湿邪等,这一认识扩大了病因学及发病学的内容,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胃肠积热属于实证,因此治疗上可根据病因、病程及兼夹证,采用消、清、下的治法。对于古今用于治疗胃肠积热证的方剂,本论文以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为框架进行归纳,使胃肠积热理论能紧密联系临床。此外,本论文亦结合对伏气温病的理论,探讨胃肠积热发病的机理与规律,为诊治相关胃肠积热疾病提供另一视角。因为胃肠受损后,逐渐发展成胃肠积热的过程中,若病情尚浅,则不易为人所觉察;而后邪正纷争、邪强正弱则病证明显。此一过程涵盖了时间和空间的组成特征,具有伏邪隐匿、自我积聚、潜证导向、爆发性的特性,这些特点与伏邪相似,故治疗上二者可相互借鉴。3.下篇:胃肠积热相关病案数据分析通过对三部《名医类案》收集了大量的古今病案,无论是从时代的跨度、众派及各家,或中医临床各科,都有记录的病案,内容丰富,为回顾性探索胃肠积热的相关临床表现、证候、用药等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探索。此古籍文献数据挖掘的研究从159个古代医案里得到34个相关中医疾病、31个相关证候、184个症状。所得症状可用相关系统及亚健康状态归为两大类:①相关系统的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精神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肝胆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代谢系统症状、妇科系统症状;②亚健康状态的症状。通过互相信息法提取出关联系数0.0130以上的113个症状组对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26组核心症状组合,最后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经过进一步聚类可以得到13个新症状核心组合。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关联规则对治疗胃肠积热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得出68个药对,其中关联规则置信度高的配对多以清热、调气及养阴为组合。运用互信息法提取出的药对及关联系数,得出34对药对,再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演变为38个治疗胃肠积热及其兼夹证的核心组合药物,进一步以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演化出9个新处方,并且新处方中可供胃肠积热本证及兼证的治疗作为参考。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理论与实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需结合实践中注意经验的积累。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创新性通过对历代古籍的挖掘探讨胃肠积热理论相关的学术渊源,阐明了其对古代学术及文化的传承。系统的梳理并厘清胃肠积热的基础理论,提出胃肠积热的含义可从其生理至病理特质阐述,阳明胃肠的生理状态是多气多血,若胃肠被伤,腐熟、传导功能出现问题,将导致积滞及气机失调出现积热,因此胃肠积热从一个隐藏于胃肠的病理性内环境演化到引发各系统疾病发生。胃肠积热既是病因又是病机,是据时间与空间造成的体内环境动态性的改变,轻者属于亚健康状态,重者则能导致多系统疾病产生。胃肠病位包含胃、大肠、小肠,所积之邪可包含食、燥、湿、瘀、火等邪。胃肠积热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导致气机失调、胃肠积滞、胃肠郁热、热伤阴津的病机。胃肠积热的来路与传变以卫气营血、三焦及膜原半表半里三大温病辨证体系探讨。其外延在临床上病机多不为单纯性,发现胃肠积热的常见兼夹证有气虚、阴虚及夹湿证,并且与五脏皆有联系,可形成心胃同病、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肺胃积热及阳明有余少阴不足的兼证。胃肠积热的主要采用消、清、下治法,可根据胃肠无形之热及胃肠有形积热两大类进行辨证论治。
二、略论《通俗伤寒论》对治疗热病神昏方剂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通俗伤寒论》对治疗热病神昏方剂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2)中医“窍”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窍的概念 |
1.1 窍即孔洞 |
1.2 窍即穴位 |
1.3 窍即通道 |
1.4 窍即关键 |
1.5 小结 |
2. 窍的分类 |
2.1 窍的已有分类 |
2.1.1 按窍的部位分类 |
2.1.1.1 上窍、下窍 |
2.1.1.2 外窍、内窍 |
2.1.1.3 前窍、后窍 |
2.1.2 按窍的数目分类 |
2.1.2.1 九窍 |
2.1.2.2 七窍 |
2.1.2.3 五窍 |
2.1.3 按窍的性质分类 |
2.1.3.1 阳窍、阴窍 |
2.1.3.2 清窍、浊窍 |
2.2 窍的创新分类 |
2.2.1 视而可见之窍——体窍 |
2.2.2 察而可得之窍——机窍 |
2.2.3 推而可知之窍——神窍 |
2.3 小结 |
3. 窍的状态 |
3.1 “窍横”“窍竖 |
3.2 窍合、窍闭、窍塞 |
3.3 窍开 |
3.4 窍虚 |
4 窍的作用 |
4.1 内外沟通之通道 |
4.2 气机升降之门户 |
4.3 神机运转之道路 |
5 脏窍关系 |
5.1 一脏对应一窍 |
5.1.1 目乃肝之窍 |
5.1.2 口为脾之官 |
5.2 一脏对应多窍 |
5.2.1 心之开窍 |
5.2.1.1 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 |
5.2.1.2 心气通于舌 |
5.2.1.3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
5.2.2 肺之开窍 |
5.2.2.1 肺开窍于鼻 |
5.2.2.2 耳者,以声言之,金也 |
5.2.3 肾之开窍 |
5.2.3.1 肾气通于耳 |
5.2.3.2 肾开窍于二阴 |
5.3 窍脏相应 |
5.3.1 目 |
5.3.2 舌 |
5.3.3 耳 |
5.4 窍与窍的联系 |
5.4.1 互通关系 |
5.4.1.1 外内互通 |
5.4.1.2 体表诸窍互通 |
5.4.1.3 体内互通 |
5.4.2 互用关系 |
5.4.2.1 生理互用 |
5.4.2.2 病理互用 |
5.5 特殊脏窍关系 |
5.5.1 毛窍属肺 |
5.5.2 乳为肝窍 |
5.6 小结 |
6 窍病 |
6.1 体窍病 |
6.1.1 窍闭不通 |
6.1.1.1 目闭不开 |
6.1.1.2 舌强 |
6.1.1.3 口噤 |
6.1.1.4 鼻塞 |
6.1.1.5 耳聋 |
6.1.1.6 癃闭 |
6.1.1.7 便秘 |
6.1.1.8 乳汁不通 |
6.1.2 窍开太过 |
6.1.2.1 目泪不止 |
6.1.2.2 舌下多唾 |
6.1.2.3 口张 |
6.1.2.4 鼻鼽、鼻渊 |
6.1.2.5 耳衄 |
6.1.2.6 遗精 |
6.1.2.7 脱肛 |
6.1.2.8 自汗、盗汗 |
6.2 机窍病 |
6.2.1 少阳、少阴枢机不利 |
6.2.2 脾胃升降失司 |
6.2.3 厥阴寒热错杂 |
6.3 神窍病 |
6.3.1 热陷心包 |
6.3.2 痰蒙神窍 |
6.4 小结 |
7 窍病病机 |
7.1 开阖失调 |
7.1.1 窍闭不通 |
7.1.2 窍开太过 |
7.2 枢机不利 |
7.2.1 气机逆乱 |
7.2.2 沟通受阻 |
7.3 神机失调 |
7.3.1 痰迷心窍 |
7.3.2 蒙蔽心窍 |
7.3.3 瘀阻脑络 |
7.4 小结 |
8 窍病治法 |
8.1 通窍法 |
8.1.1 通利体窍 |
8.1.2 通利枢机 |
8.1.3 开窍醒神 |
8.2 敛窍法 |
8.3 填窍法 |
8.4 小结 |
9. 方药举隅 |
9.1 中药 |
9.1.1 通窍药 |
9.1.2 敛窍药 |
9.1.3 填窍药 |
9.2 方剂 |
9.2.1 通窍方 |
9.2.2 敛窍方 |
9.2.3 填窍方 |
10 创新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
1.病名概述 |
2.湿热病源流 |
2.1 萌芽阶段 |
2.2 奠基阶段 |
2.3 理论形成 |
2.4 发展阶段 |
3.病因 |
3.1 外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社会因素 |
3.2 内因 |
3.2.1 体质因素 |
3.2.2 情志因素 |
3.2.3 湿饮因素 |
4.病机 |
4.1 病邪特点 |
4.2 感邪途径 |
4.2.1 空气湿热,自呼吸入 |
4.2.2 饮食内伤,从口而入 |
4.2.3 接触引发,自皮毛入 |
4.3 发病类型 |
4.3.1 新感 |
4.3.2 伏邪 |
4.4 发病特点 |
4.4.1 季节性、地域性 |
4.4.2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
4.4.3 病位以脾胃为主,弥漫全身 |
4.4.4 症状复杂,多呈矛盾性 |
4.5 传变规律 |
4.5.1 卫气营血传变不能系统概括湿热病传变规律 |
4.5.2 卫气营血与三焦传变合参 |
4.5.3 湿热病的转归 |
4.6 主要证候 |
5.辨证论治 |
5.1 辨证要点 |
5.1.1 湿热分轻重 |
5.1.2 病位察深浅 |
5.1.3 邪正明盛衰 |
5.2 治疗禁忌 |
5.2.1 禁辛温发汗 |
5.2.2 禁苦寒峻下 |
5.2.3 禁滋润腻补 |
5.2.4 禁甘温雍补 |
5.3 治则治法 |
5.4 证治分类 |
6.护理调养 |
第二部分 |
1.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概述 |
2.湿热病方剂分析 |
2.1 方剂纳入标准 |
2.2 方剂排除标准 |
2.3 方剂汇总 |
3.方剂分析规范 |
4.方剂分析结果 |
4.1 表部证湿热方 |
4.2 枢部证湿热方 |
4.3 里部证湿热方 |
4.4 合证湿热方 |
5.湿热病在三部的证治 |
5.1 表部证治 |
5.2 枢部证治 |
5.3 里部证治 |
5.4 合证兼证证治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梳理温热类温病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温热病的概念及源流 |
1.1 温热病的概念 |
1.1.1 温热类温病 |
1.1.2 湿热类温病 |
1.2 温热类温病的历史源流 |
1.2.1 唐宋以前对外感热病的论述 |
1.2.2 刘完素火热论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
1.2.3 张从正攻邪理论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
1.2.4 李东垣脾胃论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
1.2.5 朱丹溪相火论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
1.2.6 张景岳阴阳互根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
2 温病学派对《伤寒杂病论》的继承与发展 |
2.1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伤寒杂病论》的继承与发展 |
2.1.1 熟知《伤寒杂病论》原文理法 |
2.1.2 应用“方证理论体系”临证用方 |
2.2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伤寒杂病论》的继承与发展 |
3 《温病条辨》数据的统计分析 |
3.1 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
3.1.1 三焦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
3.1.2 上焦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
3.1.3 中焦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
3.1.4 下焦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
3.2 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
3.2.1 三焦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
3.2.2 上焦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
3.2.3 中焦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
3.2.4 下焦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
3.3 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
3.3.1 三焦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
3.3.2 上焦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
3.3.3 中焦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
3.3.4 下焦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
4 三阴三阳系统辨证体系归纳温热类温病 |
4.1 时间维度 |
4.1.1 季节发病时间观念 |
4.1.2 病程天数时间观念 |
4.1.3 温病起病时间观念 |
4.1.4 方剂起效时间观念 |
4.2 空间维度 |
4.2.1 表系统病位方证分析 |
4.2.2 里系统病位方证分析 |
4.2.3 枢系统病位方证分析 |
4.3 病性维度 |
4.3.1 表系统病性-方剂关联图 |
4.3.2 里系统病性-方剂关联图 |
4.3.3 枢系统病性-方剂关联图 |
4.4 病势维度 |
4.4.1 传变规律的分析 |
4.4.2 病情轻重的评估 |
4.4.3 愈后转归与休养 |
5 《温病条辨》单证核心方剂汇总 |
6 结论与结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贯通温热病文献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厥阴病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通俗伤寒论》研究现状 |
1 对《通俗伤寒论》学术理论的研究 |
2 对《通俗伤寒论》诊法的研究 |
3 对《通俗伤寒论》治法的研究 |
4 对《通俗伤寒论》方药的研究 |
5 《通俗伤寒论》学术内容的临床应用 |
6 当前对《通俗伤寒论》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
2 《内经》厥阴的相关概念 |
2.1 《内经》“厥阴”一词的含义 |
2.2 厥阴的经络 |
2.2.1 手厥阴心包经生理病理 |
2.2.2 足厥阴肝经生理病理 |
2.2.3 六经开阖枢理论与“厥阴为阖” |
2.3 厥阴的脏腑 |
2.4 厥阴的气化 |
2.5 厥阴的病态与治疗 |
3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厥阴病 |
3.1 《伤寒论》厥阴的病证与治法 |
3.2 《金匮要略》厥阴的病证与治法 |
4 后世医家对厥阴病的认识 |
4.1 庞安时 |
4.2 朱肱 |
4.3 成无己 |
4.4 陶节庵 |
4.5 张景岳 |
4.6 尤在泾 |
4.7 柯琴 |
5 俞根初对厥阴病证的认识 |
5.1 六经的实质 |
5.2 厥阴与冲任脉、络脉相关联 |
5.2.1 厥阴与冲任脉的关系 |
5.2.2 厥阴与络脉的关系 |
5.3 厥阴病的范围 |
5.4 厥阴病的病因病机 |
5.5 厥阴的病证 |
5.6 厥阴病的脉象、舌象、及腹诊法 |
5.6.1 厥阴病的脉象 |
5.6.2 厥阴病的舌象 |
5.6.3 厥阴病的腹诊 |
5.7 对俞根初与张仲景所述厥阴病概念、病因病机的比较 |
6 俞根初对厥阴病治法的认识 |
6.1 “厥阴宜清”之治法 |
6.1.1 厥阴清法的示例 |
6.1.2 小结 |
6.2 厥阴络病的治法 |
6.2.1 心包络病证治法 |
6.2.2 肝络病证治法 |
6.2.3 小结 |
6.3 厥阴虚证的补法 |
6.3.1 厥阴补法的示例 |
6.3.2 小结 |
6.4 俞根初厥阴病用药特色 |
6.5 俞根初对厥阴病具体病证的治疗 |
6.5.1 大伤寒 |
6.5.2 阴证伤寒 |
6.5.3 伤寒兼疟 |
6.5.4 风温伤寒 |
6.5.5 春温伤寒 |
6.5.6 热证伤寒 |
6.5.7 伏暑伤寒 |
6.5.8 秋燥伤寒 |
6.5.9 冬温伤寒 |
6.5.10 大头伤寒 |
6.5.11 赤膈伤寒 |
6.5.12 发斑伤寒 |
6.5.13 发狂伤寒 |
6.5.14 夹痰伤寒 |
6.5.15 夹血伤寒 |
6.5.16 夹痞伤寒 |
6.5.17 夹痛伤寒 |
6.5.18 小结 |
6.6 对俞根初与张仲景论述厥阴病治法方药的比较 |
6.7 俞根初厥阴病辨治方法的后世应用 |
附: 对“伤寒坏证”的讨论 |
7 结语 |
8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伤寒论厥阴病相关方剂汇总 |
附录2 对寒温之争与伏邪温病的思考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环境因素 |
1.1.2 饮食习惯因素 |
1.1.3 人文因素 |
1.1.3.1 名医辈出,医籍较多 |
1.1.3.2 湖湘文化奠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温病研究 |
1.3.2 湖湘医学研究 |
1.3.3 湖湘温病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归纳演绎法 |
1.6 本文创新点 |
1.6.1 方法创新 |
1.6.2 湖湘特色 |
2.温病相关理论 |
2.1 温病概念 |
2.2 温病源流 |
2.2.1 萌芽时期 |
2.2.2 发展时期 |
2.2.3 成熟时期 |
2.3 伏气探析 |
2.3.1 伏气源流 |
2.3.2 伏气发展 |
2.3.2.1 病因扩大 |
2.3.2.2 部位扩展 |
2.3.2.3 证治探讨 |
2.3.3 伏气与新感辨析 |
2.4 温病范围与分类 |
2.4.1 按病名分类 |
2.4.2 按发病类型分类 |
2.4.3 按病变性质分类 |
2.5 温病与伤寒辨析 |
2.5.1 温病与伤寒的联系 |
2.5.2 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
2.6 温病与温疫辨析 |
2.7 温病与温毒辨析 |
3.清代湖湘温病文献概述 |
3.1 研究时间界定 |
3.2 研究对象界定 |
3.2.1 温病专着 |
3.2.2 综合性医籍 |
3.2.3 单一疾病专着 |
3.3 清代湖湘温病文献述评 |
3.3.1 杨尧章及《温疫论辨义》 |
3.3.2 朱兰台及《疫证治例》 |
3.3.3 王德宣及《温病正宗》 |
3.3.4 刘仲迈及《温病诠真》 |
3.3.5 何舒及《时病精要便读》 |
3.3.6 罗国纲及《罗氏会约医镜》 |
3.3.7 蔡贻绩及《伤寒温疫抉要》 |
3.3.8 黄朝坊及《金匮启钥》 |
3.3.9 萧培仁及《医学引路》 |
3.3.10 孙泽霖及《医门摘要》 |
3.3.11 张绍修及《白喉捷要合编》 |
3.3.12 王裕庆及《疟利成法》 |
3.3.13 刘裁吾及《治疟机要》 |
3.3.14 安濂及《泄痢全生》 |
3.3.15 罗振湘及《治痢南针》 |
4.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 |
4.1 杨尧章 |
4.1.1 辨温疫论 |
4.1.2 辨伤寒与时疫异 |
4.1.3 行邪伏邪之别 |
4.1.4 论温疫妄投药物及应下、应补之证 |
4.1.5 创胃气论,立益胃三方 |
4.1.6 小结 |
4.2 朱兰台 |
4.2.1 论疫证与伤寒不同 |
4.2.2 论沴邪留中道 |
4.2.3 疫病传变,不出六经 |
4.2.4 力主透发,自创芦根方 |
4.2.5 芦根方验案两则 |
4.2.6 小结 |
4.3 王德宣 |
4.3.1 温病学说之辨正 |
4.3.2 温病瘟疫之辨析 |
4.3.3 详温病治法 |
4.3.4 小结 |
4.4 刘仲迈 |
4.4.1 论伏气之因 |
4.4.2 伏气温病与一般温病的证治 |
4.4.3 疫证论治 |
4.4.4 小结 |
4.5 何舒 |
4.5.1 重视温病诊法辨证 |
4.5.1.1 辨斑疹白? |
4.5.1.2 验齿 |
4.5.1.3 卫气营血辨证 |
4.5.2 辨新感与伏邪治疗 |
4.5.3 重视体质和正气 |
4.5.4 小结 |
4.6 罗国纲 |
4.6.1 论瘟疫与伤寒不同治法 |
4.6.2 瘟疫治法 |
4.6.3 瘟疫解后调理 |
4.6.4 立方遣药 |
4.6.5 瘟疫投凉药之害 |
4.6.6 小结 |
4.7 蔡贻绩 |
4.7.1 温疫之治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
4.7.2 论温疫脉要 |
4.7.3 辨伤寒与温疫之不同 |
4.7.4 论温疫证治 |
4.7.5 论妇儿温病 |
4.7.6 论温疫复病 |
4.7.7 论羊毛疔瘟和白?丹痧说 |
4.7.8 小结 |
4.8 黄朝坊 |
4.8.1 重视天人合一的观点 |
4.8.2 治温病兼用温补之法 |
4.8.3 论痢疾辨证之法 |
4.8.4 小结 |
4.9 萧培仁 |
4.9.1 五症明辨 |
4.9.2 论春温 |
4.9.3 论风温 |
4.9.4 小结 |
4.10 孙泽霖 |
4.10.1 论冬温 |
4.10.2 论春温 |
4.10.3 论风温 |
4.10.4 论湿温 |
4.10.5 论时疫 |
4.10.6 小结 |
4.11 张绍修 |
4.11.1 阐述白喉证治十难 |
4.11.2 发挥白喉之诊法 |
4.11.3 发挥白喉之治法 |
4.11.4 医案一则 |
4.11.5 小结 |
4.12 王裕庆 |
4.12.1 论治疟三方 |
4.12.2 论治痢三方 |
4.12.3 小结 |
4.13 刘裁吾 |
4.13.1 论治疟先明营卫 |
4.13.2 论疟发关卫气 |
4.13.3 论疟脉自弦 |
4.13.4 论疟疾的转发 |
4.13.5 小结 |
4.14 安濂 |
4.14.1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辨 |
4.14.2 治泄痢真诀 |
4.14.3 治痢四大忌 |
4.14.4 论时疫痢与实热痢证治 |
4.14.5 论治疟三方 |
4.14.6 小结 |
4.15 罗振湘 |
4.15.1 论痢疾之原因 |
4.15.2 论痢疾之治法 |
4.15.3 论痢疾预防与病后调养 |
4.15.4 霍乱(虎疫)症治 |
4.15.5 霍乱预防法 |
4.15.6 小结 |
5.讨论 |
5.1 时代背景的影响 |
5.2 清代湖湘温病学术特色 |
5.3 与吴门温病学术思想之比较 |
5.4 治温病定专方、病解后重养阴 |
5.5 辨伤寒与温疫之不同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清代湖湘温病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7)心肺脏理论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1 现状 |
2 历史上一些具有里程碑式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 |
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4 假说 |
材料与方法 |
1 书目选择 |
2 脏腑选择 |
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心脏理论 |
第一节 《内经》心脏的理论 |
第二节 《难经》心脏的理论 |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心脏的理论 |
第四节 《外台秘要》心脏的理论 |
第五节 《太平圣惠方》心脏的理论 |
第六节 《和剂局方》心脏的理论 |
第七节 《圣济总录》心脏的理论 |
第八节 《普济方》心脏的理论 |
第九节 《医宗金鉴》心脏的理论 |
第十节 心脏理论源流考 |
第二章 肺脏理论 |
第一节 《内经》肺脏的理论 |
第二节 《难经》肺脏的理论 |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肺脏的理论 |
第四节 《外台秘要》肺脏的理论 |
第五节 肺脏理论源流考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心脏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近现代演变的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8)伤寒六经辨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伤寒论》与六经病证 |
1.1 .六经病证的出处 |
1.1.1 .《伤寒论》的成书与六经病脉证的出现 |
1.1.2 .仲景遗书的散乱与首次编撰 |
1.1.3 .《伤寒论》与六经辨证的形成 |
1.2 .六经病证的作用 |
1.2.1 .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属性 |
1.2.2 .确定表里深浅、在气在血的疾病部位 |
1.2.3 .归纳正邪虚实的关系 |
1.2.4 .推测病势的传变 |
1.2.5 .指导处方用药 |
1.2.6 .判断转归预后 |
1.3 .六经病证的应用价值 |
1.3.1 .概括八纲性状,作为诊治凭据 |
1.3.2 .鉴别病证,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
1.3.3 .疾病、证候之结合诊断 |
1.3.4 .根据诊断,对病证施予治疗 |
2.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 |
2.1 .隋唐时期 |
2.1.1 .隋唐的时局环境 |
2.1.2 .隋唐的辨证诊疗成就 |
2.2 .宋金元时期 |
2.2.1 .宋金元的时局环境 |
2.2.2 .宋金元的辨证诊疗成就 |
2.3 .明清时期及以后 |
2.3.1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时局环境 |
2.3.2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辨证诊疗成就 |
3.六经辨证与六经九分法 |
3.1 .六经九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3.1.1 .继承六经,从治法执简创新 |
3.1.2 .包罗八纲,比附证治 |
3.1.3 .蕴含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
3.1.4 .反映脏腑与气血津液辨证 |
3.1.5 .涵盖证素辨证 |
3.2 .六经九分法的具体开展 |
3.2.1 .以六经分类为辨证纲领 |
3.2.2 .以基本治法为论治依归 |
3.2.3 .合病、并病的相兼 |
3.3 .六经九分法的优势 |
3.3.1 .以治法提炼六经的内涵,使其升华为辨证普遍性 |
3.3.2 .作为方证对应的基础 |
3.3.3 .气机顺畅和脾胃健全是为治法的关键 |
3.3.4 .在无明显症状时,以辨别体质指导治疗 |
3.4 .六经九分法的临床运用案例举隅 |
3.4.1 .痰湿咳嗽 |
3.4.2 .气虚便秘 |
3.4.3 .虚寒胃痞 |
3.4.4 .血虚痹证 |
4.六经辨证的变通 |
4.1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
4.1.1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辨证 |
4.1.2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兼证 |
4.2 .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 |
4.2.1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辨证 |
4.2.2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兼证 |
4.3 .用六经九分法看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案例 |
4.3.1 .外感发热 |
4.3.2 .血热鼻衄 |
5.六经辨证的细化 |
5.1 .六经辨证和病邪辨证的关系 |
5.1.1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辨证 |
5.1.2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兼证 |
5.2 .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关系 |
5.2.1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辨证 |
5.2.2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兼证 |
5.3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关系 |
5.3.1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辨证 |
5.3.2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兼证 |
5.4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气血津液、脏腑辨证案例 |
5.4.1 .外感风寒证 |
5.4.2 .虚寒痛经 |
5.4.3 .脾虚少腹悸动证 |
6.六经辨证的补充 |
6.1 .辨病的问题 |
6.1.1 .古今疾病概念的区别 |
6.1.2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6.2 .对症的问题 |
6.2.1 .《伤寒论》的对症举例 |
6.2.2 .《金匮要略》的对症举例 |
6.2.3 .温病的对症举例 |
6.3 .证、病、症的整体观 |
6.3.1 .中医证、病、症整体观图形的意义和重要性 |
6.3.2 .中医辨证、辨病和对症的整体观图形 |
7.总结 |
8.创新点 |
9.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献综述 伤寒六经辨证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
附录三 :待发表文章 |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论坛 |
(9)薛生白《湿热条辨》证治研究 ——基于六经辨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薛氏生平 |
2.医学着作 |
3.《湿热条辨》既往研究述要 |
3.1 版本学研究 |
3.2 治法研究 |
3.3 辨证规律研究 |
第二部分 《湿热条辨》辨证体系研究 |
2.1 《湿热条辨》的辨证体系主体为六经辨证 |
2.1.1 “六经”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关系研究 |
2.1.2 六经辨证可以辨治伤寒与温病 |
2.1.3 《湿热条辨》的写作参仿《伤寒论》 |
2.1.3.1 《湿热条辨》以六经为论病的基础 |
2.1.3.2 《湿热条辨》以表里、寒热、虚实为辨证的要点 |
2.1.3.3 《湿热条辨》从六经的角度展现湿热病的证治规律 |
2.1.3.4 《湿热条辨》行文多仿仲景 |
2.2 《湿热条辨》兼融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 |
2.2.1 “三焦”概念的多重含义 |
2.2.2 三焦辨证的核心意义在脏腑 |
2.2.3 “吴氏三焦”与“水湿三焦”辨证各有侧重 |
2.2.4 三焦辨证不足阐释《湿热条辨》的主体辨治规律 |
2.2.5 卫气营血辨证长于阶段和层次 |
2.2.6 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主要辨治温热病 |
2.2.7 卫气营血辨证不能完全阐释《湿热条辨》的辨证规律 |
2.2.8 《湿热条辨》三种辨证体系关系的讨论 |
2.3 小结 |
第三部分 《湿热条辨》以“正局”和“变局”为总纲领 |
3.1 湿热病之“正局” |
3.1.1 太阴、阳明是湿热病“正局”的病变中心 |
3.1.2 阳明是湿热邪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 |
3.1.3 “太阴内伤”是湿热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
3.1.4 “内外相引”是《湿热条辨》的重要发病观 |
3.1.5 “气机凝滞”是湿热病的基本特征 |
3.1.6 “正局”证治分类 |
3.1.6.1 提纲证 |
3.1.6.2 湿重于热 |
3.1.6.3 湿热并重 |
3.1.6.4 热多湿少 |
3.2 湿热病之“变局” |
3.2.1 湿热郁遏相火是少阳热郁的关键 |
3.2.2 肝肾素虚、火气郁闭是厥阴风火的前提 |
3.2.3 病在太阳是湿热邪从表伤的少见形式 |
3.2.4 病入少阴有寒热两端 |
3.2.5 “变局”证治分类 |
3.2.5.1 少阳证治 |
3.2.5.2 厥阴证治 |
3.2.5.3 太阳证治 |
3.2.5.4 少阴证治 |
3.3 小结 |
第四部分 《湿热条辨》正局与变局证治特点 |
4.1 《湿热条辨》“正局”证治特点 |
4.1.1 辛开苦降为主法 |
4.1.1.1 善用重用辛开,着力开宣湿郁 |
4.1.1.2 慎用少用苦寒,重在降泄气机 |
4.1.2 甘淡渗利为辅助 |
4.1.2.1 湿热病“正局”病机为虚实夹杂 |
4.1.2.2 甘淡渗利重在通阳 |
4.1.2.3 甘淡渗利之宜忌 |
4.1.3 疏透膜原为变法 |
4.1.3.1 膜原为阳明的半表半里 |
4.1.3.2 疏透膜原是苦辛法的变法 |
4.2 《湿热条辨》“变局”证治特点 |
4.2.1 少阳主以辛宣凉散渗泄清热 |
4.2.1.1 足少阳宜用辛宣凉泄 |
4.2.1.2 手少阳重视凉散降泄 |
4.2.1.3 少阳证治特点小结 |
4.2.2 厥阴主以清热救阴开窍熄风 |
4.2.2.1 手厥阴主用清热救阴、凉血开窍 |
4.2.2.2 足厥阴主用清热救阴、泄邪平肝 |
4.2.2.3 痉厥并见,风火同治 |
4.2.2.4 病在厥阴,重视通腑泄热 |
4.2.2.5 薛生白与叶天士治疗痉厥的不同之处 |
4.2.2.6 厥阴证治特点小结 |
4.2.3 湿中太阳,宜用辛散 |
4.2.3.1 寒湿外中是病在太阳的常见形式 |
4.2.3.2 辛温发汗是寒湿中于太阳的主要治法 |
4.2.3.3 湿重于热首用苦辛温,湿渐化热首用苦辛凉 |
4.2.3.4 太阳证治特点小结 |
4.2.4 少阴有寒热两端,或清润,或温补 |
4.2.4.1 少阴肾为一身阴阳之本,病有热化寒化 |
4.2.4.2 从阳化热,宜清滋肾阴 |
4.2.4.3 从阴化寒,宜扶阳除湿 |
4.2.4.4 少阴证治特点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薛生白《湿热病篇》研究现状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胃肠积热的中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胃肠积热有关现代研究进展 |
1 胃肠积热病变涉及临床多系统病变 |
2 临床试验研究 |
2.1 消化系统 |
2.2 非消化系统 |
3 动物实验研究 |
3.1 免疫学机制 |
3.2 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 |
3.3 肠黏膜屏障作用机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理论研究 |
上篇 胃肠积热的学术渊源 |
1 先秦两汉时期 |
1.1 阳明生理病理功能特性 |
1.2 阳明辨证属性的确立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 |
2.1 王叔和及其《脉经》胃肠相关理论的阐述 |
2.2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及经络学术的发展 |
2.3 本草学及方书中的胃肠 |
3 隋唐五代十国 |
3.1 巢元方对胃肠积热病机的相关认识 |
3.2 杨上善对胃肠在热病中的相关认识 |
3.3 王冰胃肠理论的相关认识 |
3.4 孙思邈从脏腑辨证的角度认识胃肠即热 |
3.5 王焘对胃肠积热的相关内容 |
4 宋代 |
4.1 宋代伤寒注家对阳明病的发挥 |
5 金元时期 |
5.1 河间学派关于胃肠积热的相关认识 |
5.2 易水学派关于胃肠积热的相关认识 |
5.3 伤寒学派关于胃肠积热的相关认识 |
6 明代 |
6.1 温病学派在温热病及疫病相关内容的胃肠积热理论 |
6.2 伤寒学派-伤寒三派学术争鸣下的胃肠积热相关理论 |
6.3 丹溪学派关于胃肠积热的相关认识 |
6.4 温补学派关于胃肠积热的相关认识 |
7 清代 |
7.1 伤寒学派胃肠积热的相关理论 |
7.2 温病学派胃肠积热的相关理论 |
8 小结 |
中篇 胃肠积热的基础理论 |
1 胃肠积热概念及内涵 |
1.1 阳明与胃肠积热 |
1.2 字意 |
1.3 含义 |
2 胃肠积热的病机特点 |
2.1 病理机制 |
2.2 常兼夹病理产物 |
2.3 来路与转归 |
2.4 胃肠积热与五脏的关系 |
3 胃肠积热与伏邪的关系 |
4 治则与代表方剂 |
4.1 治法 |
4.2 胃肠积热相关证治 |
5 谷晓红教授治疗胃肠积热病案举隅 |
5.1 谷晓红教授从胃肠积热治疗便秘(胃肠积热本证) |
5.2 谷晓红教授从胃肠积热治疗腹痛(胃肠积热兼脾虚) |
5.3 谷晓红教授从胃肠积热治疗产后发热(胃肠积热兼营卫不和) |
5.4 谷晓红教授从胃肠积热治疗小儿遗尿(胃肠积热下移膀胱) |
5.5 谷晓红教授从胃肠积热治疗痤疮(胃肠积热兼湿) |
5.6 谷晓红教授从胃肠积热治疗咳嗽(胃肠积热兼肺失宣降) |
6 小结 |
下篇 胃肠积热相关病案数据挖掘 |
1 文献资料 |
1.1 资料研究底本 |
1.2 资料分析软件 |
1.3 资料筛选 |
2 分析方法 |
2.1 资料录入及处理 |
2.2 处方数据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 |
3.1 病证分析结果 |
3.2 药物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4 小结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古籍文献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篇 胃肠积热相关理论数据库 |
四、略论《通俗伤寒论》对治疗热病神昏方剂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医“窍”理论研究[D]. 张电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 张泽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梳理温热类温病的文献研究[D]. 尹相乾.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厥阴病证治研究[D]. 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D]. 张国松.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心肺脏理论源流考[D]. 颜彦.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伤寒六经辨证新探[D]. 黄瀚锋(Wong Hon Foong).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薛生白《湿热条辨》证治研究 ——基于六经辨证[D]. 马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胃肠积热的中医文献研究[D]. 严利依(Nyiam Li Yi).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