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性乳胶涂膜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朱雪皎[1](2021)在《粉煤灰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意味着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对煤炭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副产品粉煤灰的累积进一步增多,对环境各方面的破坏进一步深入。所以研究粉煤灰特性,增加粉煤灰的利用方式,减少粉煤灰累积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同时,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涂料的需求量也同时增大。本文主要研究了粉煤灰在涂料中的应用,主要从建筑涂料(内墙乳胶漆、外墙乳胶漆),隔热保温涂料以及水性金属乳胶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粉煤灰在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研究。粉煤灰在外墙乳胶漆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了两种粉煤灰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第二种粉煤灰制作的涂层耐洗刷性更佳≥2000次(国标规定≥500次为合格品,≥1000次为一等品,≥2000次为优等品),可达到优等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乳液和纤维素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设计了正交试验。同时由于粉煤灰颜色较为暗沉,用于内墙乳胶漆时添加一定量的钛白粉调节颜色,同时为了解决涂层的针孔问题,研究了针孔问题与涂层厚度和助剂添加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涂层越厚,针孔越多;同时,适当减少纤维素增加量或者增大消泡剂或者流平剂的添加量都可以有效减少涂层针孔。2、在隔热保温涂料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了以粉煤灰为主要填料,再适量加入其他导热系数较低的填料,可以制作出导热系数小于0.05(W/(m·K))的涂料。主要检测方式是利用导热系数仪9P3031测试涂层导热系数,隔热保温效果与导热系数呈反比,导热系数越小,隔热保温效果越好。经过大量的研究可知:当粉煤灰、空心玻璃微珠、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例为15:7:1时,制得的涂层导热系数在0.05(W/(m·K))以下(达到高级隔热保温涂料要求),涂层厚度约为0.7mm。且隔热保温能力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涂层厚度达到一定厚度时即0.7mm左右时,涂层隔热保温效果趋于稳定,不再增强,导热系数也趋于稳定。3、还研究了粉煤灰在水性金属防锈乳胶漆中的应用。首先需将粉煤灰球磨至粒径小于30μm。为了提高涂层的硬度添加了适量的高岭土,研究了乳液(苯丙乳液、丙烯酸乳液、羟丙乳液)等乳液对成膜效果的影响,得出苯丙乳液的成膜效果>丙烯酸乳液>羟丙乳液。同时研究了乳液、分散剂、增稠剂添加量等对涂层耐水性、耐盐水性、耐铅笔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配方,涂层性能符合GB/T18178-2000《水性涂料涂装体系选择通则》标准。
陈计波,高鹏,刘胜普,韩冰,韩伟豪[2](2019)在《水性环氧涂料防腐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采用水性环氧树脂与水性胺类固化剂作为成膜物,添加颜填料与助剂制备水性防腐涂料。讨论了水性环氧树脂、水性环氧固化剂种类、环氧/胺氢的物质的量比、防锈颜料的种类及用量对水性环氧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制备出耐盐雾性能达500 h以上的水性环氧防腐涂料,超出了HG/T 4759—2014中耐盐雾300 h的要求。
刘伟振[3](2016)在《溶剂型功能可剥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对可剥涂料的研究相对于日本、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快速发展和国内相关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在可剥涂料领域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制的涂料产品还有很多不足,一些具有特种功能性的涂料产品亟待开发。目前,我国涂料市场呈现出中低档涂料产品过剩,部分高档涂料产品供应相对不足的多元化状态。为使我国涂料产业健康发展,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可剥涂料是国内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方向。本文以可剥涂料的特殊功能性为出发点,制备了一种韧性好、强度高、耐液体介质性能好的可剥清漆,并以此清漆为基料,制备了一种化铣保护涂料和可剥保温涂料。为了确定可剥清漆的配方,实验针对组成涂料的5种主要成分,分别设计了5因素10水平的均匀试验和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对涂膜的综合性能进行常规测试,最终确定清漆的配方为:过氯乙烯树脂14g、酚醛树脂11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g、金属粘结剂2.0g,缓蚀剂0.8g,其它功能助剂1.0g,混合溶剂50g。在该配方下制备的漆膜与基材的结合力适中,表面光滑致密,具有良好的韧性、强度和耐液体介质性能。为了确定化铣保护涂料的配方,实验针对填料滑石粉、有机膨润土和白炭黑分别设计了单因素实验和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对涂膜的综合性能进行常规测试,最终确定化铣保护涂料的最佳配方为:自制基料300份、滑石粉10.5份、有机膨润土10.5份、白炭黑9.0份、混合溶剂100份。在该配方下制备的涂料与美国化铣保护涂料AC-850的综合性能基本相同,可用于钛合金的化学铣切加工。为了确定保温可剥涂料的配方,实验针对空心玻璃微珠、空心陶瓷微珠、金红石型钛白粉、氧化锆和绢云母粉等颜填料设计单因素实验,并对涂膜的综合性能进行常规测试,最终确定可剥保温涂料的配方为:自制基料100份、空心玻璃微珠30份、空心陶瓷微珠10份、钛白粉30份、氧化锆15份、绢云母粉15份、混合溶剂50份。在该配方下制备的漆膜与基材的结合力适中,手撕可剥,涂膜表面致密,内部多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耐液体介质性能,该膜层在0℃200℃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失重率仅为5.89%,可用作此温度范围内的保温隔热材料。
朱若君[4](2015)在《凝胶型水包水多彩涂料稳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包水多彩涂料装饰性能优异,但由于稳定性不理想极大的阻碍了其应用和推广。本论文采用硅酸镁锂作为不溶剂、羟乙基纤维素作为亲水凝胶,利用二者之间的交联反应进行疏水化及电荷处理,使其具备一定的空间位阻,制备出稳定的水包水多彩涂料。通过对高浓度保护胶溶液、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等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结合保护胶(硅酸镁锂)、羟乙基纤维素(HEC)、颜填料、助剂以及制备工艺等对彩粒渗色、成粒效果以及彩粒硬度影响的研究,提高了水包水多彩涂料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H1作为保护胶,搭配不同降黏剂,制备出的高浓度保护胶溶液(H1浓度为810%)及分散介质(H1浓度为24%)触变性、稳定性均最好;在分散介质中加入高浓度保护胶溶液可有效改善体系渗色性能,用量需≤40%。凝胶反应过程由FTIR及吸光度分析可知,HEC为1.1%、高浓度保护胶溶液为6%时,分散相将完全凝胶化,加入分散介质中搅拌造粒,分散介质中的H1能与反应未完全的HEC交联形成保护膜,贮存后HEC不足与H1继续絮凝反应,彩粒硬度增幅较小,体系最稳定。彩粒硬度由分散相中H1溶液、颜填料以及分散介质中H1溶液控制,调节范围:分散相H1溶液浓度为38%,颜填料用量为1%6%,分散介质中H1溶液掺量为≤40%。贮存期内在不同配比下彩粒“熟化”程度不同导致硬度变化,分散介质H1溶液掺量越高,“熟化”越快。随着时间推移,彩粒“熟化”减缓,至7天时“熟化”基本完成,之后彩粒硬度相差不大。分散相使用有机颜料应不大于4%,无机颜料不大于6%,并选用圣诺科普5040分散剂、RC732消泡剂;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质量比由彩粒软硬程度及大小确定,可在0.8:11.4:1范围调节;悬浮体系中,可加入0.150.2%的杀菌剂,防腐性更好。最佳造粒工艺条件为以不同搅拌叶片,在300700r/min剪切速率下,搅拌2min左右。喷涂时气压控制在0.050.10MPa,喷枪与板距离为0.51m。本课题制备的水包水多彩涂料,按国标进行常规性能检验,已达到各项性能指标,且稳定性好,可通过不同设计调配出逼真的仿石效果。
郭萍[5](2015)在《蓄热保温内墙水性乳胶漆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含有多元相变复合材料的蓄热保温内墙乳胶漆。在保证常规性能满足国家内墙涂料标准(GB/T9756-2001)的前提下,我们通过正交因素分析法及单因素分析法,以乳胶漆的蓄热调温效果为依据确定涂料基本配方和工艺参数。(1)含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PNHMPA/PEG)互穿网络(IPN)相变材料的蓄热保温乳胶漆的制备。以采用自有专利技术制备的IPN为蓄热保温功能填料,以苯丙乳液为基质,采用共混法制备含IPN的蓄热保温乳胶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测试热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OM)分析功能填料在涂膜中的分散程度及表观形态,采用数显粘度计、耐洗刷测定仪、涂膜铅笔划痕硬度仪和电动漆膜附着力试验仪等测试涂膜的机械性能。粘度测试表明,含IPN的苯丙乳液体系为非牛顿流体,且随着IPN含量的增加,蓄热调温乳胶漆粘度增大;偏光显微镜测试表明,IPN粒子在苯丙乳液中分散均匀,分散性良好,在偏光显微镜下IPN出现黑十字消光图像,表明IPN形成球状晶体,具有良好的相变能力;DSC分析表明,相变储能涂料熔融温度44.51~59.58 ℃,熔融热焓值为9.21 J/g;结晶温度范围30.77~36.44 ℃,结晶热焓值为13.17 J/g;TGA测试表明,在350 ℃以下该相变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几乎未损失;保温性能测试表明,相变储能涂料具有明显的平台区域,相变温度为35 ℃左右,平台时间约为150 s,保温性能良好;涂料常规性能测试表明,硬度在B~2H之间,附着力为一级,抗冲击性能良好,表面光滑,并无鱼眼、裂纹等破坏现象,柔韧性良好,耐洗刷性均符合涂料性能标准。(2)制备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以自制的具有相变功能的IPN粒子和市售相变微胶囊为蓄热保温填料,以苯丙乳液为基质,采用复配技术制备二元复合蓄热调温乳胶漆。通过调整IPN粒子和微胶囊的质量比来调节相变温度及相变焓值。粘度测试表明,含二元复配相变材料的蓄热调温乳胶漆为非牛顿流体,其中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变化较明显的是IPN含量较高的组分;偏光显微镜测试表明,IPN粒子及市售微胶囊粒子在苯丙乳液中分散均匀,分散性良好;SEM测试表明,微胶囊粒子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涂膜中;DSC分析表明,二元复合相变储能乳胶漆在熔融相变过程中出现了双峰(分别是微胶囊的熔融峰和IPN的熔融峰)现象,相变温度在30~50 ℃范围内,有效扩展了相变温度区间,熔融热焓值可达15.84 J/g;TGA测试表明,两种相变材料在180 ℃以下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几乎未损失,相变材料在其加工温度和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保温性能测试表明,达到同一温度点时,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比含单一 IPN型蓄热保温乳胶漆延迟50.58min;涂料常规性能测试表明,硬度在B~2H之间,附着力为一级,表面光滑,并无鱼眼、裂纹等破坏现象,柔韧性良好,耐洗刷性均符合涂料性能标准。(3)制备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型蓄热保温乳胶漆通过复配空心玻璃微珠/IPN,成功制备了蓄热保温乳胶漆,强化了蓄热调温乳胶漆的保温功能。涂料常规性能测试表明,硬度在B~2H之间,附着力为二级以上,表面光滑,并无鱼眼、裂纹等破坏现象,耐洗刷性符合涂料性能标准;DSC分析表明,空心玻璃微珠和IPN复配后对蓄热保温乳胶漆的蓄热能力影响较小,熔融焓值为8.55 J/g,结晶焓值为10.80 J/g,相变温度范围几乎保持不变,维持在32~55 ℃;热失重分析可知,制备的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型蓄热保温乳胶漆在350 ℃以下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满足涂料加工的需要;随着空心玻璃微珠含量的增加,导热系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当空心玻璃微珠的含量达到15 wt.%时,导热系数下降趋势变缓;通过扫描电镜观看涂膜断层面,可以判断微米级空心玻璃微珠可以均匀的分散在涂层中。
宋慧娟[6](2015)在《有机/无机水性复合涂料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涂料的开发也逐步趋向高性能、高档次、多功能以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水性涂料特别是有机/无机水性复合涂料运应而生,成为近些年来人们日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它将有机树脂成膜性好、柔韧性高、底材附着力强的优点和无机纳米材料强度高、性能稳定,功能多样化的特点很好的综合起来,赋予有机/无机复合涂层更加优异的性能和多元化的功能,在合成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在此基础上,本课题主要围绕以聚脲改性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为有机树脂,介孔纳米SiO2微球为无机材料的有机/无机水性复合涂料进行一系列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本文首先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胺(D-2000)为原料,以丙酮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分子结构中含有脲键(-NH-CO-NH-)的聚脲预聚物,然后用丙烯酸羟乙酯(HEA)作为封端剂,与此预聚物体系中残留的的异氰酸酯(-NCO)基团反应得到双键封端的端丙烯酸酯基聚脲低聚物(PU)。通过二正丁胺法测定反应过程中NCO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采用FT-IR对合成的PU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以端丙烯酸酯基聚脲低聚物(PU)作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正丁酯(BA)作为主要共聚单体,以SDS/OP-10为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以NaHCO3为缓冲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得到聚脲/丙烯酸树脂水性复合乳液(WPUA)。在保持复合乳化剂用量为3%、蒸馏水用量为120%(占MMA和BA总质量的百分数)的相同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得出,当w(NaHCO3)为0.65%、m(BA)/m(MMA)为0.98、w(K2S2O8)为0.5%、m(OP-10)/m(SDS)为2时,乳液聚合稳定性最佳。研究了以不同添加量的PU作为交联剂对合成的WPUA复合乳液以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TGA、DMA、TEM、DLS、UV-Vis、电子万能试验机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PU含量的增加,乳胶膜耐磨性增强、热分解温度提高,耐热性增强,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变大。乳胶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在PU含量为8%时达到最高。最后选取性能优异的WPUA乳液作为配制水性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采用实验室自制的介孔纳米SiO2材料作为隔热填料,通过共混法制备具有隔热功能的有机/无机水性复合涂料,对添加不同含量Si O2材料制得的SiO2/WPUA复合涂膜的透明度和可见光透过率进行表征,采用自制的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对SiO2/WPUA复合涂膜的隔热效果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并对复合涂料的隔热机理进行了研究和说明。
钟燕妮[7](2014)在《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剥离涂料是一种新型优质的表面保护膜,具有制备工艺简单、防护性能好、后处理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对精密零件、仪表、电子设备等器件的表面保护。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出现顺应了消费者对环保的要求,避免使用大量挥发性有机物。因而水性可剥离涂料的研究对国家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近年被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研究了水性可剥离涂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根据各组分对可剥离涂料和涂膜的性能的影响,选择了合适的成膜物质,填料和助剂,并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得出可剥离涂料的配方,并将可剥离涂料运用到具体实例中。主要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涂料的稳定性,对涂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180°剥离强度、耐腐蚀性、透水性和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乳液A在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可剥性这三方面比其他同类型乳液表现更优秀,且该乳液的涂膜具有十分良好的耐水耐酸碱性能,适合作为水性可剥离涂料的成膜物质。用5%(占SiO2的质量)KH-560对碱性硅溶胶进行改性,并加入1:1(与SiO2的质量比)乙醇为共溶剂,改性8h,改性后的硅溶胶可与聚氨酯乳液A共混形成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乳液。当硅溶胶占复合乳液总量的10%,涂膜的拉伸性能和耐腐蚀性表现最好,基材附着力稍微增大,但涂膜的可剥性仍比较好。云母特殊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它在涂料补强、防腐、防水气透过和耐紫外线这几方面的表现都比硅灰石和碳酸钙好。实验结果表明,云母用量占体系的5%10%时,涂膜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出色。根据各种助剂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并确定可剥离涂料的配方如下:聚氨酯乳液55%65%,改性硅溶胶6%7%,云母5%10%,水适量,润湿剂0.2%,分散剂2%4%(占填料量),增稠剂0.8%0.9%,消泡剂0.2%0.3%,水性剥离剂1%2%,有机硅流平剂0.4%0.6%。然后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应先将助剂低速分散到水中,加入云母后再高速分散制备填料分散液;将分散液与复合乳液通过中速分散混合,然后与剩下的助剂通过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张亨[8](2013)在《三聚磷酸二氢铝的改性及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理化性质、发展现状和生产方法,综述了三聚磷酸二氢铝粉体化、表面改性及防腐涂料应用研究情况。
张亨[9](2013)在《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生产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理化性质、发展现状及生产方法。综述了国内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粉体化、表面改性及防腐涂料应用研究情况。
陈燕[10](2013)在《以锂皂石为保护胶的水性仿石涂料制备和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利用羟乙基纤维素(HEC)中的羟基与锂皂石层间可交换的阳离子之间的“凝胶化”反应制备水性仿石涂料。本论文的水性仿石涂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散相(水性乳胶涂料)、分散介质(含保护胶和降黏剂的水溶液)、清漆。通过研究分散相、分散介质及清漆的主要成分,探讨了乳液、HEC、高浓度保护胶溶液、助剂、降黏剂等以及制备工艺对彩粒成粒效果、渗色性能及仿石涂料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斯托默粘度计、旋转粘度计对分散相及水性仿石涂料进行测试,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Zeta电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分散介质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以25~35%弹性乳液TRC-4369、1%HEC、4%高浓度保护胶溶液、3%颜填料(钛白粉+高岭土)、0.3%杀菌剂及其他助剂制备分散相,并选用“世名”色浆进行调色,搅拌成粒后分散介质在可见光区的吸光度最小,即制备的彩粒抗渗色性能最佳。Zeta电位值分析表明:分散介质Zeta电位绝对值越大,涂料后增稠幅度越小,体系稳定性越好。傅里叶红外测试分析表明:降黏剂分散锂皂石,二者以氢键的形式结合,降黏剂不会改变锂皂石作为保护胶的基本性质。锂皂石最佳浓度为2%,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种降黏剂等比例复配且浓度为0.3%时,制备的水性仿石涂料稳定性最佳。清漆用乳液应选择耐沾污性好的硅丙乳液,且其黏度应控制在75~80KU之间,用量约为分散相与分散介质质量和的5%,以彩粒不下沉为准。水性仿石涂料最佳制备工艺为:搅拌叶片采用45°倾斜桨式搅拌叶片,搅拌时间≤5min,分散介质温度控制在30℃以下、pH值控制在9以下。可通过改变搅拌速度来控制彩粒大小,分散相与分散介质质量比可根据彩粒大小控制在1.0:1~1.5:1之间。搅拌成粒的过程中加入消泡剂可使体系有良好的消泡状态,加入杀菌剂可避免体系发生“腐败”。消泡剂与杀菌剂用量分别为分散介质质量的0.1%即可。本论文制备的水性仿石涂料,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常规性能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且通过丰富的颜色变化、不同大小彩粒搭配、格缝设计等可体现出不同风格的装饰效果。
二、水性乳胶涂膜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性乳胶涂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粉煤灰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粉煤灰 |
1.1.1 粉煤灰的来源 |
1.1.2 粉煤灰的危害 |
1.1.3 粉煤灰的组成 |
1.1.4 粉煤灰的分类 |
1.1.5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
1.1.6 粉煤灰的化学性质 |
1.1.7 粉煤灰的综合应用 |
1.2 水性涂料 |
1.2.1 水性涂料简介 |
1.2.2 水性涂料优点 |
1.2.3 水性涂料发展进程 |
1.3 乳胶漆 |
1.3.1 乳胶漆简介 |
1.3.2 水性乳胶漆的特性 |
1.4 粉煤灰在涂料中的应用现状 |
1.4.1 利用粉煤灰有效成分的涂料 |
1.4.2 粉煤灰充当填充物制备的涂料 |
1.4.3 改性粉煤灰充当功能填料的涂料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粉煤灰在外墙及内墙乳胶漆中的应用 |
2.1 仪器与原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原料及作用 |
2.2 原材料处理 |
2.2.1 筛分 |
2.2.2 改性 |
2.3 粉煤灰在外墙涂料中的应用 |
2.3.1 实验步骤 |
2.3.2 涂料粘度测试 |
2.3.3 涂层性能测试 |
2.3.4 烟道灰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3.5 粉煤灰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3.6 乳液和纤维素对粉煤灰涂料的影响 |
2.3.7 正交试验性能检测 |
2.3.8 不同目系粉煤灰对涂料品质的影响 |
2.3.9 应用试验 |
2.3.10 结论 |
2.4 粉煤灰在内墙乳胶漆中的应用 |
2.4.1 涂层性能测试 |
2.4.2 乳液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3 针孔改进实验 |
2.4.4 颜色改进实验 |
2.5 结论 |
第三章 粉煤灰在隔热保温涂料中的应用 |
3.1 隔热保温涂料 |
3.1.1 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 |
3.1.2 反射型隔热保温涂料 |
3.1.3 辐射隔热保温涂料 |
3.1.4 隔热保温涂料的发展趋势 |
3.2 实验过程 |
3.2.1 粉煤灰导热系数的测定 |
3.2.2 纯粉煤灰涂料的制备 |
3.2.3 空心玻璃微珠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2.4 乳液种类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2.5 涂层厚度对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2.6 其他填料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2.7 二氧化硅气凝胶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3 配方总结 |
3.4 隔热保温性能测试试验 |
3.4.1 测试方法一 |
3.4.2 测试方法二 |
3.5 结论 |
第四章 粉煤灰在金属防锈乳胶漆中的应用 |
4.1 金属乳胶漆 |
4.2 基础配方设计 |
4.2.1 防锈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2 乳液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3 乳液用量对涂层性能的选择 |
4.2.4 成膜助剂对成膜效果的影响 |
4.2.5 分散剂的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6 增稠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7 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水性环氧涂料防腐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基础配方 |
1.4 涂料制备工艺 |
1.5 性能测试标准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水性环氧树脂对涂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
2.2 水性环氧固化剂的种类对涂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
2.3 水性环氧/胺氢物质的量比对涂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
2.4 防锈颜料的种类及用量对涂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
3 结语 |
(3)溶剂型功能可剥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可剥涂料概述 |
1.2 可剥涂料的分类 |
1.2.1 溶剂型和水性乳胶型 |
1.2.2 不干胶型和溶液型 |
1.2.3 防锈型和防污型 |
1.2.4 热熔型和溶剂型 |
1.3 可剥涂料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
1.3.1 可剥涂料的特点 |
1.3.2 可剥涂料的技术要求 |
1.4 可剥涂料的组成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检测方法 |
2.3.1 涂料粘度的测定 |
2.3.2 涂料固含量的测定 |
2.3.3 涂膜硬度测试 |
2.3.4 涂膜厚度测试 |
2.3.5 涂膜耐冲击性测试 |
2.3.6 涂膜干燥时间的测定 |
2.3.7 涂膜 180°剥离试验 |
2.3.8 涂膜拉伸性能测试 |
2.3.9 涂膜耐液体介质性能测定 |
2.3.10 涂膜耐盐雾性能测试 |
2.3.11 涂膜交流阻抗测试 |
2.3.12 涂料表面形貌测试 |
2.3.13 涂料保温性能测试 |
2.3.14 涂膜热重分析测试 |
第3章 可剥清漆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3.1 实验原料的选取 |
3.2 实验原料用量范围的确定 |
3.3 实验配方的确定 |
3.3.1 均匀试验 |
3.3.2 正交试验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涂膜主要性能评价方法 |
3.4.2 均匀试验分析 |
3.4.3 正交试验分析 |
3.4.4 实验配方的确定 |
3.4.5 常规性能检测 |
3.4.6 涂膜交流阻抗分析 |
3.4.7 涂膜表面形貌分析 |
3.4.8 涂料的成膜和可剥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化铣可剥保护涂料的制备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涂料的制备工艺 |
4.3 基料和颜填料的选择 |
4.3.1 滑石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3.2 有机膨润土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3.3 白炭黑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4 正交试验设计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4.5.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5.3 化铣保护涂料配方的确定 |
4.5.4 常规性能检测 |
4.6 化铣保护涂料的应用举例 |
4.6.1 化铣钛合金 |
4.6.2 化铣不锈钢 |
4.6.3 化铣高温合金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温可剥涂料的制备与性能检测 |
5.1 引言 |
5.2 基料和颜填料的选择 |
5.3 制备工艺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5.4 颜基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5.5 颜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5.5.1 空心玻璃微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5.5.2 空心陶瓷微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5.5.3 二氧化钛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5.5.4 氧化锆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5.6 涂层厚度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5.7 保温可剥涂料配方的确定 |
5.8 涂膜的基本性能检测 |
5.9 涂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5.10 热重分析 |
5.11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凝胶型水包水多彩涂料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水性仿石涂料的种类及发展过程 |
1.3 水包水多彩涂料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制备机理 |
1.4.1 水包水多彩涂料形成原理 |
1.4.2 彩粒的稳定机理 |
1.5 水包水多彩涂料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1.5.1 水包水多彩涂料的特点 |
1.5.2 发展趋势 |
1.6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6.1 目前存在问题 |
1.6.2 目的与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制备方法 |
2.3.1 高浓度保护胶的制备 |
2.3.2 分散相的制备 |
2.3.3 分散介质的制备 |
2.3.4 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制备 |
2.4 制备流程 |
2.5 性能测试 |
2.5.1 黏度 |
2.5.2 渗色性能 |
2.5.3 Zeta电位和傅里叶红外透射 |
2.5.4 运输稳定性及热贮存稳定性 |
2.5.5 水包水多彩涂料质量鉴定 |
2.5.6 常规性能测试 |
3 水包水多彩涂料分散相的研究 |
3.1 保护胶种类对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影响 |
3.1.1 保护胶种类对彩粒成粒效果的影响 |
3.1.2 保护胶种类对体系渗色性能的影响 |
3.2 H1 加入方式对水包多彩涂料的影响 |
3.2.1 高浓度保护胶溶液浓度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2.2 H1 溶液掺量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3 HEC掺量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3.1 HEC对彩粒成粒效果的影响 |
3.3.2 HEC对体系渗色性能的影响 |
3.4 HEC与H1 溶液配比对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影响 |
3.4.1 HEC与H1 溶液配比对彩粒稳定性的影响 |
3.4.2 HEC与H1 溶液配比对体系吸光度的影响 |
3.5 HEC与H1 的凝胶反应 |
3.6 填料对水包水多彩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3.6.1 填料对彩粒成粒效果的影响 |
3.6.2 填料对体系吸光度的影响 |
3.7 颜料对水包水多彩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3.7.1 颜料种类对彩粒成粒效果的影响 |
3.7.2 颜料种类对体系吸光度的影响 |
3.7.3 颜料掺量对彩粒成粒效果的影响 |
3.7.4 颜料掺量对体系渗色性能的影响 |
3.8 小结 |
4 水包水多彩涂料分散介质的研究 |
4.1 保护胶种类对分散介质的影响 |
4.2 分散介质中H1 浓度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4.3 分散介质中掺入H1 溶液对体系的影响 |
4.4 分散介质对彩粒硬度的控制研究 |
4.4.1 配合分散相H1 溶液浓度控制彩粒硬度 |
4.4.2 配合颜填料控制彩粒硬度 |
4.5 小结 |
5 其他因素对水包水多彩涂料性能的影响 |
5.1 助剂对水包水多彩涂料性能的影响 |
5.1.1 消泡剂 |
5.1.2 分散剂 |
5.1.3 杀菌剂 |
5.2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配比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5.3 制备工艺及施工工艺对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影响 |
5.3.1 造粒工艺对水包水多彩涂料成粒效果的影响 |
5.3.2 水包水多彩涂料的施工工艺 |
5.4 水包水多彩涂料的优化配方 |
5.5 基本性能检测 |
5.6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蓄热保温内墙水性乳胶漆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定形相变材料简介 |
1.2.1 定形相变材料的定义 |
1.2.2 定形相变材料的分类 |
1.3 定形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微胶囊类定形相变材料 |
1.3.2 吸附型定形相变材料 |
1.4 定形相变材料的表征方法 |
1.4.1 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分析法 |
1.4.2 热重分析 |
1.4.3 扫描电镜 |
1.4.4 时间—温度曲线法分析 |
1.4.5 偏光显微镜法分析 |
1.5 相变建筑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相变储能涂料概述 |
1.6.1 相变储能涂料的性能要求 |
1.6.2 相变储能涂料保温隔热机理 |
1.6.3 相变储能涂料的发展现状 |
1.7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创新之处 |
1.7.1 本研究的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含IPN型蓄热调温乳胶漆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原料试剂 |
2.1.1 成膜物 |
2.1.2 颜填料 |
2.1.3 助剂 |
2.1.4 溶剂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3.1 PEG1000/2000复合物的制备 |
2.3.2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
2.3.3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保温性能的测定 |
2.3.4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SEM照片 |
2.3.5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差示扫描量热性能测试 |
2.3.6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结晶性能测试 |
2.4 蓄热调温乳胶漆的制备 |
2.4.1 蓄热调温乳胶漆的制备工艺 |
2.4.2 正交试验方案 |
2.5 蓄热调温乳胶漆的性能测试 |
2.5.1 蓄热调温乳胶漆常规性能测试 |
2.5.1.1 蓄热调温乳胶漆铅笔硬度测试 |
2.5.1.2 蓄热调温乳胶漆附着力测试 |
2.5.1.3 蓄热调温乳胶漆耐洗刷性能测试 |
2.5.1.4 蓄热调温乳胶漆干燥时间的测定 |
2.5.1.5 蓄热调温乳胶漆柔韧性能测试 |
2.5.1.6 蓄热调温乳胶漆抗冲击性能测试 |
2.5.1.7 蓄热调温乳胶漆粘度测试 |
2.5.2 蓄热调温乳胶漆热失重分析 |
2.5.3 蓄热调温乳胶漆差示扫描量热性能测试 |
2.5.4 蓄热调温乳胶漆保温性能测试 |
2.5.5 蓄热调温乳胶漆分散性能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保温性能 |
2.6.2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扫描电镜分析 |
2.6.3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结晶性能 |
2.6.4 PNHMPA/PEG复合相变材料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6.5 蓄热调温乳胶漆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6.6 蓄热调温乳胶漆常规性能 |
2.6.6.1 蓄热调温乳胶漆铅笔硬度分析 |
2.6.6.2 蓄热调温乳胶漆附着力分析 |
2.6.6.3 蓄热调温乳胶耐洗漆刷性能 |
2.6.6.4 蓄热调温乳胶干燥时间分析 |
2.6.6.5 蓄热调温乳胶柔韧性分析 |
2.6.6.6 蓄热调温乳胶抗冲击性能 |
2.6.6.7 蓄热调温乳胶漆粘度分析 |
2.6.7 最佳组分涂料单因素水平分析 |
2.6.7.1 蓄热调温乳胶漆热失重分析 |
2.6.7.2 蓄热调温乳胶漆保温性能 |
2.6.7.3 蓄热调温乳胶漆差示扫描量热曲线 |
2.6.7.4 蓄热调温乳胶漆分散性能 |
2.7 小结 |
第三章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的制备与研究 |
3.1 实验原料试剂 |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制备工艺 |
3.4 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性能测试 |
3.4.1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常规性能测试 |
3.4.1.1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硬度测试 |
3.4.1.2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附着力测试 |
3.4.1.3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耐洗刷性能测试 |
3.4.1.4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干燥时间的测定 |
3.4.1.5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粘度测试 |
3.4.2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差示扫描量热性能测试 |
3.4.3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热失重分析 |
3.4.4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保温测试 |
3.4.5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分散性能测试 |
3.4.6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扫描电镜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常规性能 |
3.5.1.1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铅笔硬度分析 |
3.5.1.2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附着力分析 |
3.5.1.2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耐洗刷性能 |
3.5.1.3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干燥时间分析 |
3.5.1.4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粘度分析 |
3.5.2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分散性分析 |
3.5.3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5.4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热失重分析 |
3.5.5 相变微胶囊/IPN复配型蓄热调温乳胶漆保温模拟实验 |
3.6 小结 |
第四章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型蓄热保温乳胶漆的制备与研究 |
4.1 实验原料试剂 |
4.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3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制备工艺 |
4.4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性能测试 |
4.4.1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常规性能测试 |
4.4.1.1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硬度测试 |
4.4.1.2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附着力测试 |
4.4.1.3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涂膜耐洗刷测试 |
4.4.1.4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干燥时间的测定 |
4.4.1.5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粘度测试 |
4.4.2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热失重分析 |
4.4.3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差示扫描量热性能测试 |
4.4.4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保温测试 |
4.4.5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分散性能测试 |
4.4.6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导热系数的测定 |
4.4.7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扫描电镜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常规性能分析 |
4.5.1.1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铅笔硬度分析 |
4.5.1.2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附着力分析 |
4.5.1.3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耐洗刷性能分析 |
4.5.1.4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干燥时间分析 |
4.5.1.5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粘度分析 |
4.5.2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分散性分析 |
4.5.3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5.4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热失重分析 |
4.5.6 空心玻璃微珠/IPN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导热系数的测定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6)有机/无机水性复合涂料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涂料的概述 |
1.2.1 水性涂料的定义及特点 |
1.2.2 水性涂料的分类 |
1.2.3 涂料用助剂 |
1.2.3.1 润湿分散剂 |
1.2.3.2 消泡剂 |
1.2.3.3 成膜助剂 |
1.2.3.4 流平剂 |
1.2.3.5 增稠剂 |
1.2.3.6 其它助剂 |
1.2.4 水性涂料的成膜 |
1.2.4.1 成膜过程 |
1.2.4.2 影响成膜过程的主要因素 |
1.2.5 水性涂料的应用 |
1.2.5.1 在水性建筑涂料上的应用 |
1.2.5.2 在水性工业涂料上的应用 |
1.3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PA)的概述 |
1.3.1 乳液聚合及其特点 |
1.3.1.1 乳液聚合的定义 |
1.3.1.2 乳液聚合的特点 |
1.3.2 几种常见的乳液聚合工艺 |
1.3.2.1 间歇乳液聚合工艺 |
1.3.2.2 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 |
1.3.2.3 连续乳液聚合工艺 |
1.3.2.4 预乳化工艺 |
1.3.2.5 种子乳液聚合工艺 |
1.3.3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PA)的配方设计 |
1.3.3.1 单体的分类 |
1.3.3.2 聚合物Tg的设计 |
1.3.3.3 乳化剂的选择 |
1.3.3.4 引发剂的选择 |
1.3.4 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 |
1.3.4.1 聚氨酯改性 |
1.3.4.2 环氧树脂改性 |
1.3.4.3 有机硅改性 |
1.3.4.4 有机氟改性 |
1.4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 |
1.4.1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的定义和分类 |
1.4.1.1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的定义 |
1.4.1.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的分类 |
1.4.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方法 |
1.4.2.1 溶胶-凝胶法 |
1.4.2.2 共混法 |
1.4.2.3 原位聚合法 |
1.4.2.4 插层法 |
1.4.2.5 其它方法 |
1.4.3 纳米二氧化硅(SiO_2)的概述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端丙烯酸酯基聚脲低聚物(PU)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原理 |
2.2.4 实验步骤 |
2.2.4.1 原料的前处理 |
2.2.4.2 实验详细流程 |
2.2.5 测试与表征 |
2.2.5.1 二正丁胺法测定-NCO含量 |
2.2.5.2 红外光谱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方法的选择 |
2.3.2 异氰酸酯化合物的选择 |
2.3.3 溶剂的选择 |
2.3.4 反应原料配比选择 |
2.3.5 反应过程中NCO含量的变化情况 |
2.3.6 端丙烯酸酯基聚脲低聚物的红外光谱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脲改性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WPUA)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原理 |
3.2.4 实验步骤 |
3.2.4.1 原料前处理 |
3.2.4.2 实验详细流程 |
3.2.5 测试与表征 |
3.2.5.1 复合乳液的基本性能测试 |
2.3.5.2 乳胶膜的性能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单体的选择 |
3.3.2 以乳液聚合稳定性为指标的正交试验 |
3.3.3 聚合工艺对乳液粒径大小的影响 |
3.3.4 乳胶粒形态的TEM表征 |
3.3.5 PU含量对涂膜耐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6 涂膜的耐溶剂性能 |
3.3.7 涂膜热重分析(TG) |
3.3.8 涂膜光学性能表征 |
3.3.9 涂膜的表面分析 |
3.3.10 涂膜的DMA分析 |
3.3.11 涂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的调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1 水性涂料配方设计原则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仪器 |
4.3 涂料生产及涂装工艺 |
4.3.1 涂料生产工艺 |
4.3.2 涂装工艺 |
4.4 介孔纳米SiO_2的TEM表征 |
4.5 有机/无机水性复合涂层性能测试 |
4.5.1 SiO_2/WPUA复合涂层的透光率表征 |
4.5.2 SiO_2/WPUA复合涂层的透明度表征 |
4.5.3 SiO_2/WPUA复合涂层的隔热性能表征 |
4.6 有机/无机水性复合涂料隔热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剥离保护膜的简介 |
1.1.1 技术背景 |
1.1.2 可剥离保护膜的功能及其机理 |
1.1.3 可剥离保护膜的分类 |
1.2 溶剂型和水性可剥离涂料的简介 |
1.2.1 溶剂型可剥离涂料 |
1.2.2 水性可剥离涂料 |
1.3 可剥离涂料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 |
1.3.1 可剥性 |
1.3.2 内聚力 |
1.3.3 防腐蚀性和去污性 |
1.4 可剥离涂料的组分介绍 |
1.4.1 成膜物质的简介 |
1.4.3 颜料和填料的简介 |
1.4.4 增稠剂简介 |
1.4.5 剥离剂简介 |
1.4.6 其他助剂简介 |
1.5 硅溶胶的介绍 |
1.5.1 硅溶胶的性质 |
1.5.2 硅溶胶的改性研究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硅溶胶的改性 |
2.2.2 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制备 |
2.2.3 可剥离涂膜的制备 |
2.3 测试及表征 |
2.3.1 改性硅溶胶的测试与表征 |
2.3.1.1 粒径测试 |
2.3.1.2 红外光谱测试 |
2.3.2 涂料性能测试 |
2.3.2.1 涂料热稳定性测试 |
2.3.2.2 涂料细度测定 |
2.3.2.3 涂料固含量测定 |
2.3.2.4 涂料粘度测定 |
2.3.3 涂膜综合性能测试 |
2.3.3.1 涂膜干燥时间 |
2.3.3.2 拉伸强度测试 |
2.3.3.3 180°剥离强度测试 |
2.3.3.4 耐水性测试 |
2.3.3.5 耐盐水、耐酸碱性测试 |
2.3.3.6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2.3.3.7 紫外-可见光透过率测试 |
2.3.3.8 耐冲击强度测试 |
第三章 水性可剥离涂料主要原材料的分析与选择 |
3.1 成膜物质的选择 |
3.2 硅溶胶的改性研究 |
3.2.1 改性剂的种类和用量对硅溶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2.2 改性时间对硅溶胶改性效果的影响 |
3.2.3 改性硅溶胶红外光谱测试 |
3.3 改性硅溶胶与乳液的配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3.1 改性硅溶胶的含量对涂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2 改性硅溶胶的含量对涂膜的 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3.3.3 改性硅溶胶的含量对涂膜防腐蚀性能的影响 |
3.4 颜填料的选择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4.1 填料的种类对涂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3.4.2 填料的种类对涂膜的耐腐蚀性的影响 |
3.4.3 填料的种类对涂膜的水气透过率的影响 |
3.4.4 可剥离涂膜的抗紫外线测试 |
3.5 云母的用量对涂膜综合性能的影响 |
3.5.1 云母的用量对涂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3.5.2 云母的用量对涂膜的剥离强度的影响 |
3.5.3 云母的用量对涂膜耐腐蚀性的影响 |
3.5.4 云母的用量对涂膜的透水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制备及应用效果 |
4.1 水性可剥离涂料主要助剂的选择 |
4.1.1 润湿剂和分散剂 |
4.1.2 增稠剂 |
4.1.3 消泡剂 |
4.1.4 剥离剂 |
4.1.5 流平剂 |
4.2 涂料的制备工艺 |
4.3 涂膜厚度分析 |
4.4 可剥离涂料的基本性能 |
4.5 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三聚磷酸二氢铝的改性及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性质 |
2 发展现状 |
3 生产方法[2-10] |
4 粉体化和表面改性[11-13] |
5 防腐涂料应用研究 |
5.1 苯丙乳液基防腐涂料 |
5.2 环氧树脂基防腐涂料 |
5.3 有机硅基防腐涂料 |
5.4 酚醛和醇酸基防腐涂料 |
5.5 其他防腐涂料 |
6 结语 |
(9)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生产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化性质 |
2 发展现状 |
3 生产方法[2-10] |
3.1 氧化铝法 |
3.2 氢氧化铝法 |
3.3 铝盐法 |
4 粉体化和表面改性[11-13] |
5 防腐涂料应用研究[5-10] |
5.1 苯丙乳液基防腐涂料 |
5.2 环氧树脂基防腐涂料 |
5.3 有机硅基防腐涂料 |
5.4 酚醛和醇酸基防腐涂料 |
5.5 其他防腐涂料 |
6 结语 |
(10)以锂皂石为保护胶的水性仿石涂料制备和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水性仿石涂料概述 |
1.2.1 水性仿石涂料彩粒形成机理 |
1.2.2 水性仿石涂料成膜过程 |
1.2.3 水性仿石涂料特性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水性仿石涂料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水性仿石涂料研究进展 |
1.3.3 目前水性仿石涂料常见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1 成粒机理 |
1.4.2 研究内容 |
2 试验部分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水性仿石涂料制备过程 |
2.3.1 分散相制备 |
2.3.2 分散介质制备 |
2.3.3 彩粒制备(搅拌成粒) |
2.3.4 水性仿石涂料制备 |
2.3.5 水性仿石涂料制备流程 |
2.4 性能测定方法 |
2.4.1 黏度 |
2.4.2 比重 |
2.4.3 触变指数 |
2.4.4 水性仿石涂料彩粒渗色性能 |
2.4.5 水性仿石涂料彩粒成粒效果 |
2.4.6 水性仿石涂料热贮存稳定性 |
2.4.7 Zeta 电位及傅里叶红外测定 |
2.4.8 水性仿石涂料常规性能测试 |
3 分散相分析与讨论 |
3.1 分散相基本组成 |
3.2 乳液对彩粒渗色性能的影响 |
3.2.1 乳液类型对彩粒渗色性能的影响 |
3.2.2 乳液用量对彩粒渗色性能的影响 |
3.3 HEC 用量对彩粒成粒效果及渗色性能的影响 |
3.4 高浓度保护胶溶液对彩粒成粒效果及渗色性能的影响 |
3.5 增稠剂种类及用量对彩粒渗色性能的影响 |
3.6 杀菌剂对彩粒成粒效果的影响 |
3.7 分散相比重对水性仿石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3.8 水性色浆相容性 |
3.9 本章小结 |
4 分散介质分析与讨论 |
4.1 保护胶的触变性和对彩粒成粒效果及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4.2 降黏剂种类对彩粒成粒效果的影响 |
4.3 降黏剂对水性仿石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1 焦磷酸钠浓度对水性仿石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2 降黏剂种类对水性仿石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3 降黏剂复配对水性仿石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4.4 降黏剂与锂皂石之间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制备工艺及清漆分析与讨论 |
5.1 制备工艺对彩粒成粒效果及渗色性能的影响 |
5.1.1 搅拌速度与时间对彩粒成粒效果及渗色性能的影响 |
5.1.2 搅拌叶片对彩粒成粒效果及渗色性能的影响 |
5.1.3 分散介质温度对彩粒渗色性能的影响 |
5.1.4 分散介质 pH 值对彩粒渗色性能的影响 |
5.1.5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质量比对彩粒渗色性能及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5.2 制备彩粒过程中加入的助剂对仿石涂料的影响 |
5.2.1 消泡剂 |
5.2.2 杀菌剂 |
5.3 清漆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5.3.1 清漆乳液类型 |
5.3.2 清漆黏度及用量 |
5.4 本章小结 |
6 水性仿石涂料优化配方及基本性能检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水性乳胶涂膜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粉煤灰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 朱雪皎.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水性环氧涂料防腐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 陈计波,高鹏,刘胜普,韩冰,韩伟豪. 中国涂料, 2019(09)
- [3]溶剂型功能可剥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伟振. 沈阳理工大学, 2016(05)
- [4]凝胶型水包水多彩涂料稳定性能研究[D]. 朱若君. 重庆大学, 2015(06)
- [5]蓄热保温内墙水性乳胶漆的研制[D]. 郭萍. 大连工业大学, 2015(03)
- [6]有机/无机水性复合涂料的制备与研究[D]. 宋慧娟.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7]水性可剥离涂料的制备[D]. 钟燕妮.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 [8]三聚磷酸二氢铝的改性及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探讨[J]. 张亨. 中国涂料, 2013(11)
- [9]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生产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J]. 张亨.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3(09)
- [10]以锂皂石为保护胶的水性仿石涂料制备和稳定性研究[D]. 陈燕. 重庆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