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耳蜗埋植对前庭系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连山,王直中,邹路得,曹克利,温彦华[1](1992)在《人工耳蜗埋植对前庭系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对40例全聋患者行人工耳蜗埋植,19例出现前庭反应,即刻反应16例,迟发反应3例。认为发生前庭反应的因素,前者可能与电极穿破圆窗膜导致外淋巴漏、内外淋巴压力改变和术中行电刺激试验有关,后者可能与应用人工耳蜗过程中反复长期电流刺激前庭神经元有关。但均与电极插入鼓阶的深度和前庭的功能状态无关。
马秀芳[2](2009)在《内耳畸形HRCT影像学研究及SNHL家系耳聋相关基因的检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感音神经性聋是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耳聋患者的生存质量,一直是国内外耳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先天性内耳畸形是儿童感音神经性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由于遗传、染色体变异、外部环境因素等引起,畸形可发生在单耳,亦可罹患双耳,形式多样。由于内耳畸形的确诊直接影响治疗,作为完整评估感音神经性聋的组成部分,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高分辨率CT(HRCT)在颞骨的影像诊断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HR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力,图像清晰,采用薄层扫描及骨算法重建,可清晰显示耳部的正常细微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变化,有助于内耳畸形的确定,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内耳结构精细,从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内耳畸形需要依靠影像学家的经验,尤其一些细小的病变,临床医师对此检查认识不足,临床上对先天性内耳畸形漏诊误诊时有发生。研究表明(Kelley等,1998),每1000个新生儿中有1至3名听力障碍儿童,其中至少一半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在大量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由自身的基因缺陷致病,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促进了遗传学与耳科学的紧密结合和遗传性聋的研究。在欧美遗传性耳聋人群中,已发现数个耳聋重点基因,如由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及PDS基因突变导致的Pendred综合症,Kelley等研究发现,GJB2(Connexin26)基因突变是造成全球一半以上的中、重度先天性耳聋的原因。此两项基因检测已被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医院以及Iowa大学医学中心列为常规临床检测项目。在我国,自1998年夏家辉教授成功克隆GJB3(Connexin31)耳聋基因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遗传性耳聋基因被定位和克隆。研究表明(Prezant等,1993),在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导致的药物性耳聋病例中有很大比例与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有关。由于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耳聋的预防更为重要,这就迫切需要相关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的筛查或用药前检测。另外,在我国很多耳聋家庭希望通过再次生育拥有健听的后代,他们需要知道发生耳聋的准确病因,并需要相应的产前诊断技术来确保再次生育成功,耳聋的基因诊断对产前诊断,防止神经性耳聋的纵向传递具有重要意义。聋病的基因研究为探索感音神经性聋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应用基因诊断技术探讨耳聋发病的真正原因,开放基因治疗,为最终解决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难题带来了希望。正常听力是儿童学习言语的基本保证,6岁以前发生听力障碍,势必影响言语能力,因此早期诊断耳聋患儿并对其实施干预,对减少聋哑残疾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人工耳蜗植入术近年来国内发展较快,已成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听觉康复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影像学评估也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发展,耳蜗植入候选者选择标准和手术适应证在拓宽,近年来不断有耳蜗畸形患者成功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病例,某些耳蜗畸形不再是手术的完全禁忌,但耳蜗畸形和耳蜗骨化会影响电极插入深度及放置的位置,从而增加手术难度或影响术后效果,导致术中出现并发症,如井喷,面神经损伤等的风险增加。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等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需要对各种病变或解剖变异进行全面评估,为临床准确地选择手术适应症、正确地制定术式、径路提供可靠依据。本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HR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在CT工作站通过对内耳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进一步分析内耳畸形的影像特征,并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HRCT及后处理技术对先天性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指导意义;结合重建图像,在大前庭导水管患者颞骨轴位CT外半规管层面上,对外半规管中央骨岛进行定量测量,对大前庭导水管合并的半规管畸形进行定量分析。第二部分对临床遇到的寻求遗传咨询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进行不同方法耳聋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建立方便实用的耳聋基因诊断方法路线,以便于进一步开展耳聋基因临床诊断工作。第三部分通过对采用半规管阻塞技术治疗的16例(16耳)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半规管阻塞技术治疗迷路瘘管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感音神经性聋伴内耳畸形的HRCT影像学研究及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目的:1.探讨HRCT及MPR、VRT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先天性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加强对内耳畸形的认识。2.对临床常见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合MPR重建图像,通过对大前庭导水管患者颞骨轴位CT外半规管层面上,外半规管中央骨岛的定量测量,对大前庭导水管合并的外半规管畸形进行定量分析。3.总结先天性内耳畸形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资料,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有关问题。材料与方法:1.对112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数字化保存的颞骨HR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在CT工作站利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进行内耳结构的三维重建。3.结合MPR重建图像,在颞骨轴位CT外半规管层面上,应用电子测量工具对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外半规管中央骨岛进行测量,对大前庭导水管合并的半规管畸形进行定量分析。4.总结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调查、体格检查、手术记录、术后听力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结果:1.112例患者中语前聋97例,语后聋15例。有先天性耳聋家族史2例,均为男性,其中1例其父、母均为先天性耳聋,另一例其同胞姐姐为先天性聋,其余病例无明确病因。2.HRCT表现为内耳畸形34例(68耳),其余78例颞骨HRCT内耳结构未见异常。34例内耳畸形患者中:前庭导水管扩大20例,其中单侧扩大1例,其余均为双侧;Michel畸形1例(2耳);IP-Ⅰ型1例(2耳);IP-Ⅱ型(Mondini型)3例(6耳);前庭-半规管畸形3例(6耳);单纯半规管畸形4例,内听道狭窄1例(2耳);X-连锁隐性遗传性聋1例(2耳)。3.多数病例病变累及多个内耳结构,少数病例为单个结构受损。其中1例IP-Ⅰ型伴有前庭及半规管畸形,不伴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IP-Ⅱ型患者均合并有前庭扩大及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前庭畸形患者耳蜗发育正常,但均合并外半规管畸形。无单纯耳蜗或单纯前庭畸形病例。单个结构受损的病例只见于半规管畸形及前庭导水管扩大。其中单纯半规管畸形表现为双侧上、后半规管裂。4.HRCT轴位图像和MPR图像、VRT图像均可以清晰的显示畸形的部位和程度,其中VRT图像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畸形的空间形态结构。5.定量测量结果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患者颞骨CT轴位外半规管骨岛测量值普遍<3mm,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外半规管中央骨岛测量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测量值。6.86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成功进行单耳人工耳蜗植入,其中78例颞骨HRCT内耳骨性结构无异常,8例为HRCT提示内耳畸形患者,包括6例大前庭导水管、1例IP-Ⅰ型及1例IP-Ⅱ(Mondini型)内耳畸形。全部病例一次植入成功,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7.术后耳蜗位X线摄片示电极位置良好,术后NRT测试,IP-Ⅰ型患者各电极均未能引出明确的NRT反应,但给予刺激后出现听觉反应;Mondini型内耳畸形患者NRT测试可引出正常波形,但电极阻抗及刺激阈值高于无内耳畸形患儿;大前庭导水管患者NRT阈值与内耳结构正常患儿无差异,平均随访18个月,患者家庭均对结果表示满意。结论:1.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双侧感音神经性聋儿童患者进行评估时,要充分考虑到内耳畸形的可能,颞骨HRCT扫描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后处理技术可更加准确的对内耳骨迷路畸形的部位和程度做出诊断,对内耳畸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2.HRCT图像结合定量测量有助于内耳畸形的诊断,本组病例测量结果提示:大前庭导水管患者外半规管中央骨岛测量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测量值,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EVA患者普遍存在半规管的发育异常,对阐明大前庭导水管耳聋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3.内耳畸形耳蜗植入候选者的选择更应重视残余听力评估,听神经-听觉通路完整性评估,以避免无意义人工耳蜗植入。颞骨CT的主要优势在于清晰显示颞骨的骨性结构,但对于膜迷路、耳蜗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的评估受到很大限制,耳蜗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影像学评估需结合CT及MRI综合分析。4.双耳重度、极重度聋伴大前庭导水管、IP-Ⅰ及IP-Ⅱ内耳畸形,不是人工耳蜗植入的绝对禁忌,根据畸形的类型决定手术策略,术中采用适当的术式,内耳畸形的人工耳蜗植入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对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是肯定的。而IP-Ⅰ畸形及Mondini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有一定不确定性,术前应考虑及此点,并告知候选者使其具有适当的期望值第二部分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耳聋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目的:采用多种基因检测方法,对临床遇到的寻求遗传咨询的糖尿病伴感音神经性聋家系及大前庭导水管家系进行耳聋相关基因突变检测,为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收集临床遇到的寻求遗传咨询的耳聋家系资料,包括2个糖尿病伴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及3个大前庭导水管伴神经性耳聋核心家系相关资料,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家系内患病情况,所有耳聋患者均行耳科专科检查、听力学检查,排除耳毒性药物应用史、噪声暴露史、耳科疾病史等获得性病因,大前庭导水管患者行颞骨CT及MRI检查确诊。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采集患者及家系中其他成员外周血,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用提取的DNA作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3.PCR产物提纯后测序:应用遗传性聋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对所有家系样本进行GJB2基因、PDS基因及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筛查;应用PDS基因检测试剂盒配合PAGE银染法对大前庭导水管家系样本进行针对SLC26A4基因IVS7-2 A>G突变的检测;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方法对糖尿病耳聋家系进行线粒体基因3243位点基因突变检测。4.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所有测序结果进行测序验证。结果:1.在两个糖尿病伴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耳聋患者及家系中其他成员均未发现线粒体基因3243位点突变及GJB2基因、PDS基因及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2.三个大前庭导水管核心家系中,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先证者均为子代,均经颞骨HRCT或MRI诊断为大前庭导水管,而三个家庭的父、母亲均听力正常。测序结果:其中一个家庭为父亲及女儿存在SLC26A4基因IVS7-2 A>G杂合突变,另一家庭为母亲及儿子存在SLC26A4基因IVS7-2 A>G杂合突变。在三个大前庭导水管核心家系中均未发现GJB2基因及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阳性突变。结论:1.在2个糖尿病伴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中未检测到线粒体3243位点突变及GJB2基因突变,本研究结果初步排除线粒体基因3243位点突变或GJB2基因突变致该家系出现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可能性。2.研究结果证实有2个大前庭导水管家系存在SLC26A4基因IVS7-2 A>G杂合突变,研究结果可为两个大前庭导水管家庭耳聋的遗传咨询及再生育指导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半规管阻塞技术在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治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半规管阻塞技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6耳)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颞骨HRCT检查,对病人的临床表现、术前术后听力学变化,手术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全部病例胆脂瘤母质均一期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消除,采用外半规管阻塞技术一期修复迷路瘘管。根据术中探查所见病变情况,14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1例存在鼓室硬化,镫骨足板固定,二期鼓室成形;1例病变耳术前听力为全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2.手术证实全部瘘管位于外半规管,术前HRCT检查与术中所见符合。合并面神经骨管骨质缺损7例(其中2例术前已有病变侧周围性面瘫)、乙状窦表面骨质缺损2例、鼓室及乳突天盖缺损3例。3.全部病例均获干耳,术后短期内有眩晕发作,经休息及药物治疗均获缓解,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眩晕症状均有效控制。除1耳术前听力为全聋者外,其余患者均无明显骨导听力下降,纯音听阈检查,比较手术前后骨导变化,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1.颞骨高分辨CT结合MPR图像重建对迷路瘘管的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2.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不同患者病变的性质、程度和范围决定术式及否分期,提倡个体化治疗方案。3.外半规管迷路瘘管可一期彻底清除瘘管区病变,半规管阻塞技术为有效修补瘘孔,控制眩晕,保存听力的安全术式。
谢中英[3](1991)在《助听器的选择应用进展》文中认为本文报道了近12年助听器研究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非植入式和植入式两大类助听器装置的适应证及优缺点。选择应用时,可以根据增益,最大声输出和频率响应来分类。频率响应的变化是不大的,因此用于助听器的挽能器仅有一、二个制适商,只有增益和输出才是分类的准则。
蒋子栋[4](1998)在《电刺激诱发前庭电位》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为获取评价前庭功能的客观、可靠的指标,人们采取不同的实验手段记录前庭诱发电位。其中电刺激诱发前庭电位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其研究状况,特点及方法,起源及机理,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倪道凤,Robert K Shepherd,Graeme M Clark[5](1992)在《蜗外电刺激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正常听力成年猫2只、幼猫4只作蜗外电刺激实验研究。用双相平衡、脉宽100μs、几何密度1:11~5.73μC/cm2geom·per phase的电脉冲行圆窗或鼓岬电刺激达1276~1526小时,术前测试短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术后一周及电刺激期间每二周测ABR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发现:①作圆窗电刺激是可行的,动物生后头颅骨的生长并未影响电极的固定,圆窗电极植入引起的听力损失比植入鼓阶电极小得多,刺激侧和对照侧听力损失和恢复的过程相似。②圆窗电刺激诱发的EABR主要是由听觉系统产生的,但其短潜伏期反应部分是由前庭系统产生的。③在某一刺激强度以上圆窗电刺激诱发的EABR被面神经反应污染,在慢性电刺激开始的7周内面神经反应阈逐渐降低,最后稳定在某一水平,茎乳孔注射2%利多卡因可抑制此反应。④电刺激前经鼓岬表面电刺激未记录到具备EABR形态的反应,可能是伪迹,电刺激2个月后可记录到EABR,但可被白噪声掩蔽,可能是电声效应。可见蜗外电刺激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朱祖慈[6](1987)在《聋哑症防治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聋哑症是由于婴幼儿在学语前或初学语时有严重耳聋,失去了学习语言的先决条件造成的,后天性聋多于先天性聋,滥用耳毒性抗生素为其主要原因。针刺疗法对聋哑无实用价值。聋哑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主要在于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早期使用扩音设备,使残余听力发生作用,进行语言训练。当前助听器已能克服感觉神经性聋的复聪现象,而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助听器的使用与选择作了介绍。语言训练应发挥聋童和家长的二个方面的作用。本文还介绍了早期发现婴幼儿耳聋的常用方法。
王海霞[7](2012)在《小分子物质在耳蜗毛细胞再生中的作用》文中提出感音神经性聋是导致言语交流障碍的常见致残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其实质多在于耳蜗毛细胞的变性、坏死,目前尚无根治办法。近年来人们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技术等现代学科取得的发展,使我们能借助新的工具和手段对毛细胞再生进行进一步探索。本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小分子物质在耳蜗毛细胞再生中的作用,涉及的小分子物质主要包括:DMSO、DAPT和miRNA。第一部分二甲基亚砜对在体耳蜗毛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目的:研究二甲基亚砜(DMSO)对在体耳蜗毛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正常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人工外淋巴液对照组8只;0.1%DMSO溶液组8只;1%DMSO溶液组8只;5%DMSO溶液组16只。每个实验耳注入不同浓度DMSO溶液。术前1天和术后7天分别进行ABR(click和tone burst)检测。术后7天取耳蜗进行免疫组化和HE染色观察毛细胞变化。5%DMSO组导入术后2h、4h、6h、12h各取2耳行TUNEL染色。结果:人工外淋巴液和0.1%DMSO导入后于32k处引起<30dBSPL的阈移,其余各频率ABR未见明显提高,形态学未见明显异常;1%DMSO即可引起明显的HC损伤,以OHC丢失为主;5%DMSO所造成的损伤较1%组重,并导致明显的IHC缺失,后两种浓度均使ABR各频率阈值明显提高。冰冻切片示DMSO亦造成基底膜SC的损伤。5%组术后2h行TUNEL染色见阳性染色。结论:DMSO对毛细胞的损伤存在剂量依赖性,损伤程度自耳蜗底回向顶回逐渐减轻。DMSO不仅损伤HC,也对SC造成破坏。DMSO对耳蜗内细胞的毒性可能与诱发细胞凋亡有关。第二部分DAPT对在体耳蜗毛细胞再生的作用目的:探讨DAPT对耳蜗毛细胞再生的作用。方法:健康SD乳鼠大鼠(n=15)随机分成3组,渗透泵植入组5只,导入术后14天实验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鼓阶打孔连续给药和间断给药组各5只,术后7天实验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渗透泵植入组实验耳基底膜可见异位myosinVIIa和phalloidin双阳性染色细胞,但发生率低;此外,部分实验耳顶回纤毛开口朝向发生明显改变,多数静纤毛束结构消失,仅见散在phalloidin阳性染色点。鼓阶打孔单次持续或间歇给药组因DMSO浓度较高造成HC、SC损伤严重,未见明显异位myosinVIIa或phalloidin阳性染色细胞。结论:DAPT可能对乳鼠毛细胞的静纤毛产生影响。渗透泵植入给药法由于能长期、定量地将药物稳定导入内耳,因此更适于研究DAPT在耳蜗毛细胞再生的作用。第三部分MiRNA在内耳毛细胞再生中作用的初步探讨目的:研究新生大鼠和成年大鼠耳蜗基底膜的miRNA表达变化,以期发现miRNA在耳蜗毛细胞再生中可能具有的作用。方法:取P0期及P30SD大鼠各9只,利用microarry对两种大鼠耳蜗基底膜的miRNA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通过基因本体论分析和相关信号通路分析进行进一步探讨。结果:microarray分析发现有16种miRNA在成年大鼠中表达高于新生大鼠,2种miRNA在成年大鼠中表达略有下调。基因本体论分析发现差异性表达的miRNA功能涉及多个细胞生命活动过程,其中具有最大富集度的功能与调节TGF-β信号有关。相关信号通路分析发现有19个信号转导通路出现上调,而14个信号转导通路则出现了下调。结论:新生大鼠和成年大鼠听觉上皮miRNA表达存在差异,基因本体论分析和相应信号通路分析发现该变化可能与Corti器的发育成熟、细胞日常功能维持和内耳毛细胞增殖能力的丧失紧密相关,并且TGFβ信号在毛细胞再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田道法[8](1981)在《电子耳蜗植入治疗内耳性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电子耳蜗(人工内耳)植入,乃50年代以来随着器官的人工修复热潮而兴起和发展的一种听力机械修复新技术,为内耳性聋的治疗开辟了光明前景。一、发展简史早在电学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便开始尝试用电刺激产生听觉。1790年 Volta 氏在自己耳内插入金属杆,连结50V 的直流电路,通电时耳内出现声感觉。其后,Duchenne 氏(1855)
杨阳[9](2005)在《神经干细胞耳蜗移植——圆窗膜和耳蜗底转途径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 因听毛细胞缺失和(或)与螺旋神经元的变性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是健康的一大障碍。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在哺乳动物耳蜗中的上述改变是不可逆的;目前,国内外许多关于神经干细胞内耳移植的实验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可用于进行损伤听毛细胞和(或)螺旋神经元的修复。Malgrange等在胚胎后期及新生大鼠耳蜗中发现了巢素蛋白阳性细胞(巢素质白是NSC的标志分子);Mao等将神经干细胞移注入内耳的第14天,发现其在前庭阶、鼓阶、螺旋神经节和血管纹处均有广泛分布;Ito等实验表明在神经干细胞内耳移植后的第4周,部分移植细胞已表现出内、外毛细胞的形态特征;Iguchi等报道,神经干细胞在耳蜗外淋巴间隙至少能存活28天,并可表达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这种神经生长因子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与分化,保护听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免受毒性因子的损伤,而且可以提高螺旋神经元的敏感性。神经干细胞进入内耳的途径是决定治疗成败的一个主要因素。要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必须找到一种既能保存原有听力,又不破坏耳蜗结构的移植途径。目前用于外源物质内耳移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①经圆窗膜注入鼓阶外淋巴径路;②经耳蜗底转开窗注入鼓阶外淋巴径路;③经颅后窝注入内淋巴囊径路;④经半规管开窗径路;⑤经脑脊液径路。上述径路中以圆窗膜和耳蜗底转开窗两种经路最为常用。本实验经圆窗膜和耳蜗底转两种主要途径行神经干细胞内耳移植,评价移植手术操作是否造成听力损失和毛细胞损伤。神经干细胞内耳移植后第7天,通过不同组间底转、倒数第二转和顶转鼓阶内存活神经干细胞数目的比较,确定哪一种途径神经干细胞的转染效率更高。通过神经干细胞内耳移植后第7天与未移植神经干细胞组底转鼓阶内BDNF表达情况的比较,来评价神经干细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情况。
王文波[10](2008)在《大壁虎运动人工诱导的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三维空间无障碍TDOF(Three Dimensional Obstacle-Free)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是仿生机器人研究关注的重点。然而TDOF机器人在运动稳定性、灵活性、可靠性、电源使用时间、简约的控制系统等方面还存在着难于在短期内突破的技术瓶颈,因此对生物运动规律和生物机器人的研究近年来受到更多的重视。生物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产自我国广西、云南等地和东南亚的大壁虎(Gekko gecko)体态大、行动迅速、负重能力强,适合作为生物机器人的目标对象,大壁虎卓越的运动能力,使得人工诱导大壁虎运动成为TDOF生物机器人研究的重点。像机器老鼠那样成功实现大壁虎运动的人工诱导将对TDOF机器人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为此,作为行为诱导的基础,就需要了解和研究大壁虎脑区运动相关核团的功能、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神经电信号的时空编码。然而,目前罕见大壁虎运动相关脑区的研究报道,现有对大壁虎脑的研究也绝大部分集中在端脑和间脑的神经解剖方面,这促使我们对其运动方面的中枢调控系统开展一系列的基础研究。本工作首次建立了大壁虎脑立体定位方法,研制了相应的定位夹持装置,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通过大壁虎脑图谱的初步制作、脑内核团的损毁以及脑内特异性运动核团的空间定位等诸多实验验证:该装置与通用脑立体定位仪相匹配,定位准确、操作简单,适于不同大小的成年大壁虎的脑部实验,能够满足大壁虎脑功能的研究需要。以所建立的大壁虎脑立体定位技术为基础,本文探索了大壁虎脑图谱制作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大壁虎脑图谱的初步制作;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运用金属微电极对大壁虎脑区施加电刺激,详细观测了浅麻醉状态下电刺激大壁虎中脑相关脑区对运动行为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大壁虎中脑参与运动行为的发起和转向调控;根据麻醉状态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脑内微电极刺激对自由状态下大壁虎运动行为人工诱导的探索,成功地诱导出左、右转向的运动行为。实验进一步采用辣根过氧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束路示踪和谷氨酸化学刺激等方法,对中脑运动区域的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大壁虎中脑运动区,证实中脑在大壁虎运动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建立的大壁虎脑立体定位的方法和装置为大壁虎脑功能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急性、慢性实验进行了大壁虎中脑运动脑区的探索,初步实现了大壁虎左右转向的运动诱导;研究首次发现大壁虎中脑与运动行为密切相关,通过刺激脑内相关的核团可能实现对大壁虎部分运动行为的人工诱导,这为揭示大壁虎运动行为的神经调控和人工诱导大壁虎运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二、人工耳蜗埋植对前庭系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耳蜗埋植对前庭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内耳畸形HRCT影像学研究及SNHL家系耳聋相关基因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感音神经性聋伴内耳畸形的HRCT影像学研究及内耳畸形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耳聋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半规管阻塞技术在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治疗中的应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 |
Ⅰ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in Children with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
Ⅱ HRCT Analysis of the Inner ear Malform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
(7)小分子物质在耳蜗毛细胞再生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二甲基亚砜对在体耳蜗毛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DAPT 对在体耳蜗毛细胞再生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miRNA 在内耳毛细胞再生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图 |
(9)神经干细胞耳蜗移植——圆窗膜和耳蜗底转途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部分 |
神经干细胞耳蜗移植——圆窗膜和耳蜗底转途径的比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现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10)大壁虎运动人工诱导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面向运动控制的脑机接口 |
1.2.2 生物机器人 |
1.2.3 脊椎动物运动的神经调控机制 |
1.2.4 电刺激方法及其在脑功能探索中的应用 |
1.2.5 电刺激方法对低等脊椎动物脑功能的相关研究 |
1.2.6 大壁虎及其相关研究 |
1.3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壁虎脑立体定位的方法与装置 |
2.1 引言 |
2.2 脑立体定位原理 |
2.3 大壁虎脑立体定位方法 |
2.3.1 实验动物及其解剖 |
2.3.2 大壁虎脑立体定位方法 |
2.4 脑立体定位夹持装置的设计研制 |
2.4.1 脑立体定位夹持装置 |
2.4.2 大壁虎在脑立体定仪上的固定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6.1 定位基准的确定原则 |
2.6.2 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 |
2.6.3 重复定位精度 |
2.6.4 脑图谱制作与组织切片定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刺激大壁虎中脑诱导运动行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定位脑图谱—大壁虎脑内结构与颅外定位基准之间的空间关联 |
3.2.1 概述 |
3.2.2 定位仪上颅外定位标志与脑内结构空间位置的关联 |
3.2.3 取材 |
3.2.4 制片 |
3.2.5 讨论 |
3.3 电刺激研究中脑脑区 |
3.3.1 实验动物 |
3.3.2 实验仪器 |
3.3.3 手术及微电极植入 |
3.3.4 脑内电刺激与行为观测 |
3.3.5 组织学定位检查 |
3.4 结果 |
3.4.1 电刺激条件下诱发动作模式 |
3.4.2 浅麻醉状态下的电刺激中脑对大壁虎运动行为的影响 |
3.4.3 清醒状态下左右转向运动诱导的初步实验 |
3.4.4 组织学检测 |
3.5 讨论 |
3.5.1 动作行为的考察范围的确定 |
3.5.2 急性与慢性实验观测行为的异同 |
3.5.3 慢性实验的重复性问题 |
3.5.4 组织学 |
3.5.5 壁虎转向运动的人工调控初步实现 |
3.6 对大壁虎中脑运动区的认识 |
3.7 反向侵入式BCI-慢性微电极植入技术的初步探索 |
3.7.1 阵列板电极植入技术 |
3.7.2 大壁虎运动组合诱导的初步探索 |
3.7.3 运动诱导轨道的设计制作 |
3.7.4 运动诱导组合实验设计 |
3.7.5 运动诱导组合实验结果 |
3.7.6 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壁虎中脑运动区域细胞构筑的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化学刺激大壁虎中脑诱发运动的初步研究 |
4.2.1 概述 |
4.2.2 化学刺激诱导运动等生理反应的相关研究 |
4.2.3 材料和方法 |
4.2.4 结果 |
4.2.5 讨论 |
4.3 大壁虎中脑HRP 束路示踪的初步研究 |
4.3.1 概述 |
4.3.2 HRP 束路示踪技术 |
4.3.3 材料和方法 |
4.3.4 术后处理 |
4.3.5 切片处理 |
4.3.6 镜检分析 |
4.3.7 结果 |
4.3.8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人工耳蜗埋植对前庭系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耳蜗埋植对前庭系统的影响[J]. 张连山,王直中,邹路得,曹克利,温彦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2(01)
- [2]内耳畸形HRCT影像学研究及SNHL家系耳聋相关基因的检测[D]. 马秀芳. 山东大学, 2009(04)
- [3]助听器的选择应用进展[J]. 谢中英.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1(03)
- [4]电刺激诱发前庭电位[J]. 蒋子栋.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1998(04)
- [5]蜗外电刺激实验研究[J]. 倪道凤,Robert K Shepherd,Graeme M Clark.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2(05)
- [6]聋哑症防治的进展[J]. 朱祖慈. 徐州医学院学报, 1987(02)
- [7]小分子物质在耳蜗毛细胞再生中的作用[D]. 王海霞. 福建医科大学, 2012(01)
- [8]电子耳蜗植入治疗内耳性聋[J]. 田道法.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81(Z1)
- [9]神经干细胞耳蜗移植——圆窗膜和耳蜗底转途径的比较[D]. 杨阳. 郑州大学, 2005(08)
- [10]大壁虎运动人工诱导的基础研究[D]. 王文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