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化着的大学自治的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张世定[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孙燕[2](2020)在《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文中提出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决定了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封闭性。苯教和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民众长期以来的精神依托,加之西藏传统社会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得宗教不仅统治了人们的物质领域,而且根深蒂固的渗透进精神领域。西藏社会经历了封建农牧时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变,必伴随着文化转型。其惯性作用使地方新文化蕴含着旧文化的相关因素,即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以日喀则为例,研究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文化适应性系统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认知地图法、现代统计分析法和GIS技术等,旨在回答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这个科学问题,包括藏族民众视角下发生了什么样的适应性变化,藏族民众是如何认知和适应,以及文化认知和适应性的空间表达。全文共分七章,大致可分两个关键部分:一是在绪论之后的第二章,尝试建构了关于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的理论框架;二是在第三至六章,进行了日喀则市的相关实证分析。这包括了藏族民众视角下的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变化,藏族民众对这个变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及动力机制,以及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适应性差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1)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由传统地方文化和现代地方文化两部分组成。传统地方文化与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差异的认知和适应性得以实现。藏族民众既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的主体,也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的目的。藏族民众在连接文化的变化层、认知层、适应层、空间认知和适应层及机制层方面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藏族民众通过文化间的相互塑造,也可通过重组文化以实现更新文化,如借用和抵抗一些现代文化的目标,产生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坚守的涟漪效应。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通过内在和外在作用机制,促使文化适应性系统发生临界相变,并促使人与文化、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实现关系的协调。(2)西藏地方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地方文化的转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地方文化特色。这旨在追寻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塑造具有西藏文化特色的地方文脉。(1)在物态文化方面,物质环境、生产方式、居住、饮食、衣饰所表征的物态文化具有代际传承性、地域性与场域性的空间生产的关系,也体现了文化变化的惯性作用。(2)在制度文化方面,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社会分工的转变、职业的多元化、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寺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西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说明了制度文化变化的自主能力和文化自觉。在传统礼仪方面说明藏族民众非常遵循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礼仪,民间传统礼仪文化是小传统,小传统文化是隐性的,不易发生变化。(3)在行为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传统、现代节庆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形成了文化适应性,这体现了行为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4)在心态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绝对信仰与相对变迁的适应体现了对“传统的坚守”与“传统的再造”的辩证叙事化过程及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和文化惯性共存的特征。同时,藏族民众对宗教信仰具有宗教的世俗化趋势。(5)在作用机制方面,藏族民众认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现代化的作用及心理变化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适应性机制。(3)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表达着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间性的合理秩序。藏族民众对文化认知主要偏向于传统地方文化。这是由自我建构的接受、进入机会、社会背景、经历、对话赋权的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性决定的自我认同的建构。并且,这体现了行为和符号上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态度和归属感。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在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方面体现了文化认知的混合特征。因为文化认同既是心理过程,又是社会过程,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共同组构的内隐和外显的文化认知体现了高的传统文化认知、中等传统/现代文化认知、高等现代文化认知是可共存的。这主要体现了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的实现途径。此内生于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中,体现了文化认同对文化框架转换效应的调节作用。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和现代文化部分的认知充分体现了自然和非自然、典型与非典型、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正向效应与逆向效应、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自我概念紊乱与自我概念重建以及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的辩证统一。事实上,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受个人心理响应与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人口学特征、心理响应、现代文化的冲击及传统文化的约束属于内在因素,而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及现代化的发展属于外在因素。(4)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是对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一种响应,也是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进行恒常交往而导致的动力过程。这种变化依赖于西藏传统地方文化与西藏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首先,这体现在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研究表明总体存在7种文化适应性策略:融合、同化、孤立、边缘化、趋于现代文化部分、趋于传统文化部分的适应以及无法归类的文化适应性类型。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策略主要趋于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且藏族民众对传统文化适应性占比仍很大。其次,文化适应性存在表层和深层差异,文化适应性存在学习过程、压力-应对过程、认知知觉过程和复原过程。藏族民众在情感和认知维度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部分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较小,但情感和认知维度的文化适应性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复杂。最后,影响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存在直接与中介效应。这是因为文化适应性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存在阶段性、弹性、路径锁定及稳定平衡特征。(5)藏族民众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是强调空间的文化研究。意象、空间认知差异性都是关注西藏地方文化来解释人地关系。意象空间认知和适应性研究表明藏族民众对变化着的物质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性表征了空间环境是符号、意义、意象的关系空间。这具体表现在景观质量、休闲游憩、服务与消费设施、文化设施、宜居性和民族特色方面。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表明,西藏地方文化的根植性和文化变化的时空延续性对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适应性具有无意识引导作用。这是一种意义、实践和理想的表达和认同。空间环境认知呈现出圈层结构模式和混合结构模式两种类型。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存在一致性认知空间和差异性认知空间,体现了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通过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紧密的将人与地之间的关系统一在空间的西藏地方文化之中。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建构过程和结果。
王金弋[3](2019)在《建筑表皮的体化研究与动态能量信息传递》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对大众审美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随着各种技术的应运而生,建筑表皮在形式风格与功能作用上都呈现纷繁复杂的发展景象,主流趋势体现在表皮的媒体化和生态化两方面。审美的表现与技术的结合都对表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使建筑表皮逐渐立体并具备三维的特征,表皮逐渐明晰了自身结构以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与主体变化。这种体化现象开始引起学界关注,有人初步提出表皮的体化这一概念,但是缺乏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笔者由此提出本课题,站在体化的视角去分析解读建筑表皮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而得到理论依据,继而从媒体化与生态化发展的本质——信息与能量的层面解析当代建筑表皮体化特征与发展目标,提出表皮动态能量传递与动态信息传递的观点。在表皮的历史发展中,笔者总结梳理出三次里程碑式的体化过程,分别是原始到古典时期从单一到复合的转化、现代主义时期从附属到独立的转化和后现代主义时期从被动到自治的转化,并对各时期体化表皮结构与各组成部分作用进行解读。经过三次体化后表皮在物质本体与精神表现上都拥有了自身的形式表达与功能价值。到了当代,媒体化与生态化发展对表皮产生巨大冲击与影响,本质上是要求建筑表皮适应当今社会高速的信息传递和实时变化环境的能量传递。于是,表皮长久以来的静态被打破,经历着从静态到动态的第四次体化过程,这种变化使表皮更加贴近其生物本义,试图赋予自身生物体的活力和功能。笔者从信息传递和能量传递两个层面构建当代的体化建筑表皮结构,分析其特征与应用,根据实际研究课题对实现表皮动态能量传递的智能遮阳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与计算模拟,并结合现实条件进行了具体建筑中的实验与优化设计,得到的成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可操作性,从而展现了体化建筑表皮如何进行动态能量信息传递的一种可能途径。最后笔者对当代体化表皮动态发展的方向进行梳理与展望,总结了其向建筑外部环境渗透所追求的情感共鸣与文化渗透目标,以及其向建筑内部环境渗透所追求的系统化与智能化期待。
王恩华[4](2004)在《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文中指出学术越轨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已长久地存在于学术共同体中。而学术共同体存在着诸多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科学、科学与社会等关系。学术越轨实际上就存在于这诸种关系的互动中。随着科学研究的学院化和学术体制化的发展,大学的研究功能愈来愈突出,大学构成了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范大学学术活动中的这些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应遵循什么准则?这不仅牵涉到科学伦理问题,亦是一个管理学问题。本研究即围绕着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这一对矛盾展开,透过学术越轨的现象,探寻学术越轨的根源与本质,力图为大学学术越轨问题的整治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和方法。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学术越轨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目前学术管理中难以绕过的问题。因此,对学术越轨的深入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现实的意义。学术就是学术人员或学术组织结合比较专门和系统的学问,围绕知识创新而从事的各种正当活动。学术的本质要求学者诚实、实事求是、理性地对待科学。但在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学术发生了异化,某些学者的学术活动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导致了学术越轨问题的产生。“学术越轨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学术越轨”是研究学术越轨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学术越轨的渊源、学术越轨的本质、学术越轨的治理。学术越轨虽说是一个全球问题,但与中国实践相联系时还包括“学术越轨为什么在当今中国大学特别严重”和“中国大学对当今日益严重的学术越轨应当怎么办”等问题。研究上述问题,应当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得出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结论。对于学术越轨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基本上是从科研越轨这一角度来研究的,这就缩小了学术越轨的研究范围。学术越轨包含科研越轨,但并不等同于科研越轨。科研越轨只是学术越轨的一个方面,它只反映了人与科学关系的不规范互动,而人与人、人与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不规范互动却不在它的涵盖范围之内,为了能准确地揭示诸种关系的不规范互动,笔者引入了“学术越轨”这一概念。所谓学术越轨,即在学术事务与学术活动中学术人员或学术管理组织违反科学规范、学术制度和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 <WP=4>学术管理是大学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依据学术发展及大学学术目标而对有限的学术资源(人、财、物)及学术行为进行调控与规范,从而高效率地实现大学学术目标的过程。学术管理包括学术事务与学术活动的管理。学术越轨是学术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调控?人与社会、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依靠什么?质言之,学者在获取社会给予的学术资源方面是等价交换吗?学术领域的资源竞争依靠什么才能保持公平、公正?须知在学术领域没有完整的市场调节,这里没有“看不见的手”,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公平与公正。因此,学科制度建设是学术管理的关键。学术越轨在某种意义上是由于学科制度建设滞后或学科制度不完善的结果。制度变迁是绝对的,制度均衡是相对的。当下整治学术越轨的突破口是学科制度建设的科学化问题。整治学术越轨必须使科学伦理规范制度化,实现道德驱动自律向制度化自律转变,以形成制度文化为依归。规范是一种社会性文化约定,是文化的社会化实现,是一种外显的文化,包括一系列的原则、标准、规则、习俗和惯例等。它们影响和规定着行为体的利益选择和具体行为,它们创造出行为模式。但科学伦理规范具有模糊性、理想性、软弱性,难以起到规心的作用。只有通过他律性的、强制性的、刚性的制度约束,使制度条文内化为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才能达到治心的目的。学术越轨问题的解决既有赖于学术共同体的自主治理,更依靠大学加强学术管理。学术自治历来就是有限自治,它在自主治理学术越轨方面亦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本身自治的有限性,二是大学自治的有限性,三是学者自治的有限性。正因为这三个有限性,从而导致了社会参与学术管理的必然性。学术越轨是一个全球公共问题,它需要全球治理,不仅科学是世界的,科学的体制化也具有全球性。学术越轨作为学术应然的反面是全球共同的难题,其治理亦是世界性的。学术越轨不是遗传的产物,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学术越轨的治理需要加强对环境的控制。学术越轨的治理是与净化社会环境同步的过程。
戚杰强[5](2014)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广西L市城镇职工为例》文中提出关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还是信仰”问题是国内外学术研究中的前沿问题。有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并且是宗教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形式、内容、目的、作用与功效都与宗教相似。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显示出科学性质。同时,国内学者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信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要让人民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理论上,可以为科学与信仰相互融合提供有益探索,可以为科学信仰建立理论基础,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检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正确性;现实上,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有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精神力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助于解决当前人们的信仰危机问题。本研究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一社会现象。从方法论上,本研究以实证主义研究为主、以人文主义研究为辅,主要表现为以定量研究为主、以定性研究为辅;从研究方式上,本研究属于调查研究,包括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其中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为辅;从具体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SPSS统计软件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缘起、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可行性与创新性。这主要是提出问题,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学理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及其分类、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因素分类的有效性等问题。本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是主体与客体在中介影响下相互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包括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中介因素。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认识活动,主体、客体、中介是认识的影响因素,因而从主体、客体、中介等三方面去划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是有效的。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包括第二、三、四、五章。介绍了研究假设、变量测量与资料收集过程;描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检验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第四部分是结论与讨论。本研究认为,判断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思想标准应该是看其是否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否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是否坚持“三信”。当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并没有呈现“危机”,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反映,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变革的结果。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排列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质因素、共产党执政因素、马克思主义地位与作用因素、社会发展因素、利益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政治身份因素。其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和作用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执政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组织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发展因素)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社会条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利益因素)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济条件;学校教育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传播条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思想条件;需要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组织条件;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社会条件;需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经济条件;需要完善学校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人民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传播条件。本文的创新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创新。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普遍是理论探讨,而缺乏实证研究,尤其是缺乏对“人民大众”这一广泛群体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证研究,本研究正好弥补了这一点。二是理论创新。本研究重点是探讨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因素”,一旦成功,便可以证实或证伪既有理论,以提出更有针对性建议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
张振华[6](2012)在《高校办学自主权及其落实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提出的一个特有学术称谓,其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发源于西方,是西方“大学自治”精神之精髓在我国的移植与演绎,实质上是要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实现权力和责任的合理配置,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处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区别在于大学自治以学术自由的存在为基础,重视自主权的实际应用过程。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完全是政府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发展需要所实施的一种政治行为,是以政府行政管理改革为前提条件的、一种外部赋予高校的、有限度的权利(力)。其现阶段的着重点在于这种权利的有无和范围。鉴于“高校办学自主权”这一概念所具有的相对性、层次性、历史发展性和多样性特征,本研究认为,高校办学自主权本质上就是高等学校或机构为保障自身办学活动符合客观规律和自身特点,依法充分享有独立自主的去实现人才创造、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所必需的一切资格与能力。其复杂的权力结构和多重法律属性决定了,无论是作为法人代表的高等学校,还是作为个体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主体,且各自拥有不同的自主权。究其法律属性而言,高校办学自主权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型权利(力),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既可以表现为权力也能够体现为权威。纵观西方大学的发展史,可以说几乎就是“大学自治”传统的养成史,是其内涵与旨意不断充实与完善的过程,也是大学与外部力量(教会、政府)不断妥协和对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大学自治的演进历程和运行模式不尽相同,但知识经济时代的外部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共同决定了大学自治有着一致的内外部条件。其中,主要的外部条件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法制化、政府管理的宏观化、中介协调管理的独立化;主要内部条件为规范的大学章程体系建设、完善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互为补充的校长负责制与集体决策会议制度、彼此分离、相互协调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这些内外条件所示,对于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而相对于西方大学自治发展的悠久历史,我国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真正吸纳西方“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思想精髓,并在民国时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始尝试全面地引进西方高等教育的制度和方法。但客观上,这不过是由于政治力量软弱无知和动荡之中无暇顾及所致,“人存事举,人亡政息”之中并不具有稳定的政校关系,很快便随着外部环境与格局的改变而烟消云散。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一切权力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高等学校也全盘受到政府的控制。改革开放以后,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动下,高校办学自主权从1979年的首次提出,到1985年中央给与明确定位,再到1998年出台的《高等教育法》赋予了高校独立的法人地位,至此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高教法》的规定,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招生、学科设置、教学、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机构设置和人事、财产管理和使用等七个方面。正是在这一范围界限内,基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涵诠释与因素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国内9个省市近百所不同类型高校的相关人员按照工龄阶段、工作范围、所在学校层次和性质的特征分类,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并结合调研所得数据与访谈资料,利用实证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测评与分析,得出了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的一般性结论。研究表明:自1998年以来,我国在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程中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办学自主权在百分制评分标准中的最终得分为49.3分,获得“相对自主”的评价等级,达到了中等程度的自主水平。各领域自主权的评价得分也近乎都在“相对自主”的等级范围之内,按照降序排列依次为:教学自主权、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权、国际交流合作权、财务自主权、机构设置与人事管理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招生自主权。其中,教学自主权更是获得了“较为自主”的评价等级,对此应充分予以肯定。不过,各项领域内部涉及经费、人事等关键指标的落实情况并不尽人意,与有关规定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出高校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始终缺少话语权。而校内行政权力主导的格局并未转变,权力落实之后的规约缺位、运行失范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亟待从制度层面增强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夯实自主权落实的制度安排。当前,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在多元化市场主体构成的开放型社会系统中,实现高校自主办学已然已然成为政府与高校实现良性治理的共同指向,高校办学自主权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而进一步落实已是大势所趋。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基于“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从法律保障、政治体制、高校管理、社会影响等多维视角对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问题进行了归因,纵深挖掘出阻碍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的症结所在。第一,法律虚置。现行法律体系存在设计缺陷,尚未形成对于高等学校“法人”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在最基本的定位问题上,对于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具体规定是自相矛盾的,许多核心权力在政府和高校之间的权限界定都含糊不清,既没有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定,也没有规定高校的权责关系,更未涉及必要的法律救济措施,对相关行为主体的监管存在大量的“真空地带”;第二,集权化管理体制。现行管理模式中,政府集高等教育的举办权、办学权和管理权于一身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许多涉及资源配置的“核心”权力始终掌握在政府手中,即便被“下放”到了高校,也仅仅是一种在既有权力框架之内的约束性“给予”,或者不过是从中央一级主管部门转移到了地方主管部门,政府对权力的控制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松动,依靠行政命令和计划指令对高校实施直接管理和干预的现象仍然存在,而应有的评估和监管调控职能却趋于淡化;第三,高校本体缺失。由于大学章程建设长期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使得高校与内外各方面之间缺少必要的牵制与约束,举办者和办学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划分不清,政府借此变相获得了对高校实施干预的无边界权力。同样,校内教师、学生等基层群体同样模糊的权力义务关系,使其难以有效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发展,更无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而科层式校内管理体制中的单一领导体制、“机关化”的管理机构设置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都亟待从内部结构上进行治理;第四,社会干扰。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受到传统文化的惯性影响和市场机制的诱导。其中,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偏重伦理道德的文化取向、“官本位”的政治文化,以及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在客观上禁锢了高校自主办学的思想和行为。而受政府市场化策略的影响,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市场机制介入高等教育管理,又对高校自主形成了新的冲击。除此之外,政府、高校和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协调、衔接配合的缺乏,进一步虚化了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制度安排,以至于无法满足高校自主办学的现实需要。鉴此,基于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问题的本因所在,论文从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出发,从政府自觉、高校规约和社会协同的路径导向出发,强调政府、高校和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衔接配合,就如何实现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有效落实提出了具体的规制路径。政府方面,通过不断完善法律规范来协调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利益关系,努力为高校法人主体地位的巩固提供制度保证。同时,进一步加快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全新的政校关系以实现权力的双向互动;高校自身方面,加大大学章程建设,增强高校与社会和政府之间的衔接力度,依托制度化的管理策略规范内部权力的合理运行;社会方面,借助多元社会力量提升高校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激活社会中介机构的沟通功能,加强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对话与合作,确保第三方力量对高校进行监管。而面对市场化的诱惑与压力,高校也应主动出击驾驭市场,保持对市场机制适度、规范的利用,克服市场自身的局限性,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协调一致。
李晶淼[7](2020)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研究》文中提出研究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在于厘清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在立法中应当具备的规范功能和法律地位,以证成第三方组织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回归规范的法律意义上对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法律地位、法律行为进行健全与完善是摆脱实践中的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及理论需求中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所遭遇的困境之关键所在。如此,能够紧跟法治政府内涵的新发展,建设符合法治政府建设需求的第三方组织,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我国已经积极开展了多年的法治政府建设实践,因此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是伴随着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深入,无论是法治政府目标的确认还是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政府建设进路都遭遇了不少问题。“政府推进型”进路在面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求与法治政府建设所应当遵循的程序正义标准时都遭遇了无法周延的正义困境。目前,在实践中产生并区别于“政府推进型”进路的“第三方组织推进型”进路从内涵和外延上都符合其应遵循的自然正义与协商共识的正义标准,为破解当前法治政府建设所遭遇的问题提供了可能,也为法治政府建设紧贴正义维度保驾护航。第三方组织除了自身必须具备的组织性、独立性特征外,在理论和实践中往往具有相对性,故而,必须结合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场域开展考察,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因此,要研究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必须抛却只关注主体的内在特征的静态研究逻辑,需将第三方组织放置在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场域中,关注两者的关系与互动,以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共同作为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存在标准,方能实现研究的周延性。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是指在法治政府建设活动中能够以自己的认知和行为积极参与并影响政府法治意识和行政行为的社会组织,其相对于政府及行政相对人,具有中立或独立地位。换言之,它应是对法治政府建设产生促进作用的社会组织。从广义上来分析,它不仅包含了实践中的已经进入法治政府建设领域实际发挥影响力的第三方组织,也包含了在理论设计中被期待出现的能发挥自身功能、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三方组织。理想的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应当具备回应法治政府建设需求的能力,能以独立的地位顺利开展活动并得出符合自身认知的结论,进而通过影响政府主体的行政行为或者法治观念等方式,对法治政府建设实际产生促进作用。而在实践中,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存在自身失灵的消极状况,其功能发挥被阻碍和影响力实现被制约;与此相对,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第三方组织志愿性不足、第三方组织加入的路径单一等问题。问题大多因法律制度设计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张力所致,尤其是第三方组织的法律地位难以确认,其身份角色的二重性使得“法治政府建设者”角色时常被“行政相对人”的角色掩盖,因此,第三方组织与政府组织和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往往失衡。同时,问题产生的另一成因是历史观念的局限性,“官本位”和“国家主义”的思想在中国的法文化中的深入人心也会影响第三方组织对政府组织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对法治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面对中国问题,要打造法治政府建设中理想的第三方组织,必须考虑法治政府建设中第三方组织的功能、行为和结果三个要件的内容,结合其主观和客观方面应当具备的特征,依照法治政府建设的需求,通过法治思维与手段对第三方组织进行改造。具体路径如下:第一,减少立法尤其是行政立法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在行政法律体系中寻求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作为行政相对人和法治政府建设者双重身份的平衡,革新法治政府建设中第三方组织主体的监督、管理立法和行政组织法的相关制度。第二,结合程序性、程序度这两项程序法基本原理对主体行为的法律规则加以设计,确保第三方组织在法治政府建设领域中的活动规范、顺畅,以实现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行为需求。第三,依据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具体领域对第三方组织实现扶持和激励,促使有潜力的第三方组织进入法治政府的建设中,满足法治政府建设中第三方组织的广度需求;第四,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加第三方组织的实际影响力,为功能的发挥和促进作用的实现保驾护航。
殷之光[8](2016)在《政治实践中的“中华民族”观念——从立宪到革命中国的三种自治》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梳理从晚清立宪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政治实践过程中对于"自治",特别是"民族自治"政策的运用与阐释,试图说明当代中国在"民族自决"与"民族区域自治"语境下提出的"民族"认同的复杂性。"民族"与社会解放政治理想相结合,涵盖了对生产关系及世界体系发展的历史判断。通过对中国革命史,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中社会革命诉求的阐释,我们能发现一种认同民族差异,却试图超越狭隘族裔民族主义的理论力量。对于革命建国的新中国来说,"中华民族"观念的构成,不但与"反帝反封建"的对抗性革命任务相关,也与其建设性的国际主义普遍关怀密切相连。而只有在20世纪中国与世界不断变化着的政治现场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作为一个产生于中国革命这一特殊历史进程中的事件,其背后所蕴含的普遍性价值。
蒋后强[9](2006)在《高等学校自主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加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体制的剧烈变革。《高等教育法》虽然在《教育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法律权利,但当高校还在为落实自主权苦苦求索的时候,大学生状告母校案件越来越多,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受到了社会的怀疑,高校的收费和学生就业的矛盾日益增强,……。这些问题无不与高等学校自主权紧密相关,难道都是高校自主权惹的祸?高校自主权再次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高校自主权的研究,虽发端于现象观察,但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还得依赖其基本理论的合理解释。因而,本文通过对高校自主权基本理论的甄别、梳理,建立一个高校自主权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我国高校自主权的现实状况,并提出改善办法,以期能为高校自主权的落实创建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到目前为止,高校自主权还仅仅是一个学术概念,在国家政策和法律中都没有记载。与高校自主权相近的概念“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只在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出现过,大多数研究将《教育法》中的学校权利或《高等教育法》中的7种法律权利直接称为自主权,也只不过是学者的自我感觉。因而,界定高校自主权便自然地成为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高校为什么需要自主权的问题摆在了作者面前,成为了本研究的价值诉求;高校自主权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高校的特色,进而促进人的发展。于是高校自主权的权利范围便成为了本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高校权利范围的大小必须建立一定的标准,那就是通过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国际比较。通过比较,中国高校法律权利所涉及的自主权范围,在制度上比我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全面,也并不比国外的少,从而找到了本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高校自主权的落实。要落实高校自主权,当然就要分析制约高校自主权落实的原因。通过对落实高校自主权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利用法治解决高校自主权落实的制度方案。这便是本文想要达到的目的。
康乐[10](2012)在《大学社会责任理念与履行模式》文中提出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与动态变化的高等教育环境,使当代大学履行社会责任面对着诸多矛盾冲突与挑战制衡,迫切需要完善大学社会责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原则。本文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阐述大学社会责任的内涵,揭示大学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关注大学社会责任履行的现实,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什么是大学社会责任”这一研究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阐述了大学社会责任的定义、内容、特征等,归纳了现代大学社会责任的理念共识,并对大学社会责任内容展开国别差异、类型差异的分析与比较。2.针对“大学为何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深入考察大学社会责任演进的关键历史时期及具有开拓性质的大学实践,分析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与挑战,揭示出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因、动力、影响因素等。3.针对“大学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本文运用模式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概括出当代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主导的多元化模式、大学主导的合作型模式、政府主导的复合型模式,分析模式特征与变革趋势,创造性的提出了未来理想的多层次均衡模式。通过来自美国、英国、中国大学的个案进行验证并得出启示,结合时代背景与现实挑战,提出完善我国大学社会责任理念与履行模式的策略。主要结论及创新如下:1.大学社会责任是大学在履行其职能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增进公共利益、引领社会进步的大学理念,是一个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动态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它包括保证高等教育公平、质量与社会适切性,探索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社会,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等一系列理念与实践组成的内容体系。2.大学每一项新的社会责任的确立反映出大学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大学自身发展诉求与人类社会需求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履行社会责任是大学组织内蕴的目的性与伦理价值诉求的应然结论,是大学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作出的积极行为,是大学及其共同体在社会中发展必须承担的角色责任。3.我国大学应保证高等教育公平、质量、适切性,追求人才培养之至善;坚持知识探索、创新与应用,追求研究与服务之本真;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追求引领文明之崇高。“使命确立—责任共担—机制保障—文化创新”的行动框架,将促进上述理想的大学社会责任实现。
二、变化着的大学自治的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化着的大学自治的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文化、地方文化及文化的四分类法 |
1.2.2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
1.2.3 地方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
1.2.4 文化的适应性 |
1.2.5 西藏的地方文化:传统性和现代性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和科学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参与式观察法 |
1.5.3 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法 |
1.5.4 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技术与因果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7.1 研究区域 |
1.7.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 |
2.1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系统 |
2.1.1 文化系统及其自组织 |
2.1.2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 |
2.1.3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 |
2.1.4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 |
2.1.5 当代西藏地方空间环境认知与适应性 |
2.2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现代适应性的机制 |
2.2.1 社会学中的机制理论 |
2.2.2 影响文化适应性内外归因的普适机制 |
2.2.3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特殊机制 |
2.2.4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涌现机制 |
2.2.5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负反馈机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变化 |
3.1 方法与模型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模型 |
3.2 适应性变化 |
3.2.1 物态文化的变化 |
3.2.2 制度文化的变化 |
3.2.3 行为文化的变化 |
3.2.4 心态文化的变化 |
3.3 文化适应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
3.3.1 经济转型因素 |
3.3.2 社会转型因素 |
3.3.3 制度变迁因素 |
3.3.4 全球化因素 |
3.3.5 现代化因素 |
3.3.6 心理变化因素 |
3.4 地方文化图式 |
3.4.1 可持续性文化 |
3.4.2 西藏特色文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
4.1 方法与模型 |
4.1.1 实证模型 |
4.1.2 调研设计 |
4.1.3 数据说明 |
4.1.4 研究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问卷数据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4.2.2 问卷数据分布结构检验 |
4.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在五个维度上的贡献率 |
4.2.4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的变化特征 |
4.2.5 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5.1 方法与模型 |
5.1.1 提出假设 |
5.1.2 调研设计 |
5.1.3 数据说明 |
5.1.4 研究模型 |
5.2 结果分析 |
5.2.1 问卷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2.2 情感、行为和认知维度分别对应的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类型 |
5.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文化部分的适应性差异 |
5.2.4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直接效应分析 |
5.2.5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中介效应分析 |
5.3 讨论 |
5.3.1 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差异 |
5.3.2 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 |
5.4 小结 |
第六章 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空间环境的认知和适应性 |
6.1 方法与模型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统计 |
6.1.3 研究模型 |
6.2 意象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
6.3 认知水平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
6.3.1 认知得分和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类型分析 |
6.3.2 总体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6.3.3 藏族民众认知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6.4 空间环境适应性 |
6.4.1 认知指标非线性相关和一致性检验 |
6.4.2 空间环境适应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建筑表皮的体化研究与动态能量信息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表皮的媒体化 |
1.1.2 建筑表皮的生态化 |
1.1.3 建筑表皮的体化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建筑表皮 |
1.4.2 表皮体化 |
1.5 研究内容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内研究现状 |
1.6.2 国外研究现状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2 表皮的历史发展与体化过程 |
2.1 从单一到复合——原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表皮 |
2.1.1 第一次体化过程 |
2.1.2 原始-古典时期的体化表皮 |
2.2 从附属到独立——现代主义时期的表皮 |
2.2.1 第二次体化过程 |
2.2.2 现代主义时期的体化表皮 |
2.3 从被动到自治——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表皮 |
2.3.1 第三次体化过程 |
2.3.2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体化表皮 |
2.4 本章小结 |
3 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特征与结构作用 |
3.1 从静态到动态的建筑表皮 |
3.1.1 媒体化的动态与生态化的动态 |
3.1.2 动态建筑与动态建筑表皮 |
3.2 动态的建筑表皮特征分析 |
3.2.1 表皮联动环境 |
3.2.2 表皮联动主体 |
3.3 当代体化表皮结构组成与作用 |
3.3.1 从信息传递角度构建当代表皮体化结构 |
3.3.2 从能量传递角度构建当代表皮体化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4 体化建筑表皮动态能量信息传递研究 |
4.1 动态计算太阳轨迹 |
4.1.1 建筑遮阳概述 |
4.1.2 智能遮阳百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
4.1.3 太阳方位角与高度角的计算 |
4.1.4 遮阳百叶翻转角计算与遮阳模拟 |
4.2 动态修正建筑遮阳构件翻转角和高度 |
4.2.1 周边建筑阴影修正 |
4.2.2 全天眩光修正 |
4.2.3 实际叶片设计形状修正 |
4.2.4 建筑人员使用习惯修正 |
4.3 计算机云端控制系统的实现 |
4.3.1 计算结果生成控制表格与编程 |
4.3.2 云端集成控制与功能优化 |
4.3.3 百叶驱动器优化设计 |
4.4 建筑光热环境的智能联动与实验测试 |
4.4.1 建筑光热环境的营造与节能分析 |
4.4.2 智能百叶系统联动智能灯具 |
4.5 本章小结 |
5 当代体化表皮的动态延伸方向与未来展望 |
5.1 体化表皮向建筑外部环境渗透:情感共鸣与文化渗透 |
5.1.1 建筑表皮平面图案构成意义上的动态 |
5.1.2 建筑表皮三维形态上的动态 |
5.1.3 建筑表皮在现实时空上的动态 |
5.1.4 建筑表皮在虚拟时空上的动态 |
5.1.5 建筑表皮与人类主体的互动 |
5.2 体化表皮向建筑内部环境渗透:系统化与智能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计算 |
附录B 智能遮阳百叶翻转角计算与基础修正 |
附录C 智能遮阳百叶实际叶片修正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 |
1.4 理论支撑体系 |
1.5 研究思路 |
2 学术的应然与学术越轨 |
2.1 学术、大学学术--学术的本质探析 |
2.2 大学学者学术的应然:学者理想、使命、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 |
2.3 学术越轨的本质探析 |
3 学术越轨成因剖析 |
3.1 学术越轨的社会学剖析 |
3.2 学术越轨的经济学分析 |
3.3 学术越轨的文化透视 |
3.4 学术越轨的制度分析 |
4 学术越轨治理的理论基础及对我国大学学术管理问题的反思 |
4.1 科学伦理道德的学术管理功能 |
4.2 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的内部伦理规范 |
4.3 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科学的外部伦理规范 |
4.4 “复杂人”的人性假设与制度变迁 |
4.5 治理理论 |
4.6 什么是学术管理 |
4.7 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 学术管理制度建设 |
5.1 科学伦理道德的制度化 |
5.2 学术诚信制度化 |
5.3 意识形态在学术行为管理中的制度性作用 |
5.4 学科制度建设 |
6 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自治 |
6.1 科学研究的学院化 |
6.2 我国大学新学术体制的形成 |
6.3 学术自治的内涵 |
6.4 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体制改革 |
6.5 学术越轨与组织控制 |
6.6 学术组织的控制模式 |
7 大学中学术越轨的社会控制 |
7.1 学术自治的有限性与社会参与大学学术管理的必然性 |
7.2 大学学术越轨与社会控制:学术越轨的外部治理结构 |
余论:学术越轨需要综合治理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共5份材料 |
附录3 《教育研究集刊》审稿办法 |
(5)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广西L市城镇职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因素的学理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含义 |
(一) 信仰 |
(二) 马克思主义 |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 |
(四)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及其分类 |
(一) 影响因素 |
(二) 影响因素的分类标准 |
(三) 影响因素的分类: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中介因素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因素分类的有效性 |
(一) 认识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 |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属于认识论范畴 |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包含主体、客体和中介 |
第二章 研究假设、变量测量与资料收集 |
一、研究假设 |
二、变量测量 |
(一) 因变量的测量 |
(二) 自变量的测量 |
(三) 控制变量的测量 |
三、资料收集 |
(一) 调查问卷的制订 |
(二)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三) 抽样 |
(四) 调查实施 |
(五) 样本基本情况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量表的信度检验 |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量表的效度检验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描述 |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规模 |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程度 |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差异 |
(四)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群体差异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的评价 |
第四章 影响因素的检验 |
一、检验方法: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条件 |
三、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
四、假设的验证 |
第五章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一、利益因素的作用机制 |
(一) 利益因素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 利益因素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学校教育因素的作用机制 |
(一) 学校教育因素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 学校教育因素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政治身份因素的作用机制 |
(一) 政治身份因素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 政治身份因素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质因素的作用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质因素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质因素作为中介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五、共产党执政因素的作用机制 |
(一) 共产党执政因素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 共产党执政因素作为中介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六、马克思主义地位与作用因素的作用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地位与作用因素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 马克思主义地位与作用因素作为中介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七、我国社会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 |
(一) 社会发展因素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 社会发展因素作为中介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判断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思想标准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真的出现了危机吗?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 |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起源及本质 |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一步构建的着重点 |
六、本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高校办学自主权及其落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 |
1.5 可能的创新与局限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的局限 |
第2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界说 |
2.1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涵解析 |
2.1.1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概念描述 |
2.1.2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特征凝炼 |
2.1.3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容概括 |
2.2 关联性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
2.2.1 大学自治与高校办学自主权 |
2.2.2 学术自由与高校办学自主权 |
2.3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权界定 |
2.3.1 高校办学自主权法权界分的意义 |
2.3.2 高校办学自主权法权来源的透视 |
2.3.3 高校办学自主权法律属性的厘清 |
第3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的理论基础 |
3.1 权力制衡理论在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问题中的运用 |
3.1.1 权力制衡的原理 |
3.1.2 权力制衡的理论 |
3.1.3 理论应用的适切性 |
3.1.4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制衡构想 |
3.2 治理理论在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问题中的运用 |
3.2.1 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3.2.2 大学治理的内涵解析 |
3.2.3 论应用的适切性 |
3.2.4 高校自主办学的“善治” |
第4章 西方大学自治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借鉴 |
4.1 西方大学自治的历史考察 |
4.1.1 分散权力格局中的大学自治(11世纪—14世纪初) |
4.1.2 政教双重压制下的大学自治(14世纪—18世纪末) |
4.1.3 民族国家强盛后的大学自治(19世纪—20世纪50年代) |
4.1.4 多元主体干预下的大学自治(20世纪50年代—至今) |
4.2 西方大学自治的多元模式 |
4.2.1 德国的大学自治 |
4.2.2 英国的大学自治 |
4.2.3 法国的大学自治 |
4.2.4 美国的大学自治 |
4.2.5 日本的大学自治 |
4.3 西方大学自治的经验借鉴 |
4.3.1 大学自治的外部条件 |
4.3.2 大学自治的内部条件 |
第5章 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审视 |
5.1 高校自主权的历史演进 |
5.1.1 近代高校教育阶段(1898—1949年) |
5.1.2 现代高校教育阶段(1949年—至今) |
5.2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的实证研究 |
5.2.1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的访谈调研 |
5.2.2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的模糊评价 |
5.2.3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问题的综合讨论 |
5.2.4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的研究总结 |
第6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问题的本因分析 |
6.1 法律虚置:自主权落实的制度缺弊 |
6.1.1 立法设计存在缺陷 |
6.1.2 法律规定含混不清 |
6.2 政府主导:自主权落实的体制障碍 |
6.2.1 教育体制改革缓滞 |
6.2.2 政府管理职能错位 |
6.2.3 评估监督功能失调 |
6.3 高校失位:自主权落实的本体缺失 |
6.3.1 大学章程双向衔接的断裂 |
6.3.2 校内管理体制的科层制特征 |
6.4 社会干扰:自主权落实的外部侵袭 |
6.4.1 传统文化的惯性 |
6.4.2 市场机制的诱导 |
第7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的路径选择 |
7.1 政府自觉:管理体制束缚的破除 |
7.1.1 完善教育立法,强化法制建设 |
7.1.2 放松行政管制,优化教育调控 |
7.2 高校规约:内部控制策略的调整 |
7.2.1 加强章程建设,推进依法治校 |
7.2.2 贯彻民主原则,构造制衡机制 |
7.2.3 沉降管理重心,回归学术本位 |
7.3 社会协同:外部力量的有效干预 |
7.3.1 公民社会的有限参与 |
7.3.2 市场机制的合理运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1: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7)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第三方组织——法治政府建设的正义之维 |
第一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内涵及外延 |
第二节 法治政府建设的二元价值 |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实体与程序 |
二、法治政府建设遵循的正义标准 |
第三节 第三方组织外延与自然正义需求之契合 |
第四节 第三方组织内涵对共识正义条件之满足 |
第二章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应有特征 |
第一节 客观特征 |
第二节 主观特征 |
第三节 行为与结果特征 |
第三章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实践考察 |
第一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既有实践状况 |
第二节 政社合作型第三方组织 |
一、政社合作型第三方组织的法治政府建设实践 |
二、政社合作型第三方组织的优势 |
第三节 政社分立型第三方组织 |
一、政社分立型第三方组织的法治政府建设实践 |
二、政社分立型第三方组织的优势 |
第四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实践遭遇的问题 |
一、第三方组织的专业标准异化 |
二、第三方组织的营利手段异化 |
三、第三方组织的志愿性异化 |
第四章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功能 |
第一节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第三方组织的功能定位 |
一、协助政府全面履行职能 |
二、参与程序实现良性立法 |
三、监督政府严明公正执法 |
四、督促政府廉洁诚信行政 |
五、独立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
第二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功能发挥之困境 |
一、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数量不足 |
二、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作用领域单一 |
三、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影响力有限 |
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促进程度低 |
第三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积极作用的制约因素 |
一、立法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
二、历史观念的局限 |
第五章 打造理想的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 |
第一节 完善第三方组织基本法的设想 |
一、以功能发挥为导向更新第三方组织的监督管理立法 |
二、以提升治理能力为导向革新行政组织法相关规范 |
第二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行为规则的程序化拓展 |
一、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行为规则的程序性 |
二、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行为规则的程序度 |
三、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程序性权利与义务规则 |
第三节 “第三方组织参与法治政府建设活动促进法”的构建 |
一、第三方组织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激励规则 |
二、第三方组织加入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领域的鼓励措施 |
第四节 第三方组织功能发挥之观念保障 |
一、创新民主科学的传播载体与传播形式 |
二、坚持党在政治主流价值传播中的领导权 |
结论与展望 共同推动和促进法治政府的早日全面建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等学校自主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思路 |
四、研究视角及方法 |
第一章 高等学校自主权 |
第一节 西方大学自治权的演变 |
一、大学自治权的形成 |
二、大学自治权的发展 |
第二节 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形成 |
一、高等学校自主权的提出 |
二、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内涵 |
三、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分类 |
第三节 高等学校自主权及相关权力 |
一、高等学校法人自主权 |
二、高等学校教师、学生自主权 |
三、与高等学校自主权相关的权力 |
第二章 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合理性 |
第一节 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基础 |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 |
二、高等学校的职能 |
第二节 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合理性 |
一、高等学校的学术活动 |
二、高等学校的社会参与 |
三、高等学校自主权的价值 |
第三节 高等学校自主权的责任 |
一、高等学校自主权责任的概念 |
二、高等学校自主权责任的强制力量 |
三、高等学校自主权的主要责任 |
第三章 中国高等学校自主权的现状透视 |
第一节 中国高等学校自主权现状透视的标准 |
一、中国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发展历程 |
二、国外主要国家的高等学校自主权 |
三、中国高等学校自主权的主要内容 |
四、比较的结论 |
第二节 中国高等学校自主权的现状透视 |
一、案例分析 |
二、学者对中国高等学校自主权现状透视的结论 |
三、结论:中国高等学校自主权没有得到落实 |
第四章 制约高等学校自主权落实的因素 |
第一节 高等学校自主权落实的怪圈 |
一、高等学校自主权的“放”与“收” |
二、高等学校自主权在政府与市场控制之间 |
三、高等学校自主权与“双肩挑”干部制度 |
第二节 制约高等学校自主权落实的社会原因 |
一、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
二、高等学校的经费依赖 |
三、高等学校的办学传统 |
第三节 制约高等学校自主权落实的制度原因 |
一、制度设计的理论误区 |
二、制度设计的缺陷 |
第四节 制约高等学校自主权实施的原因 |
一、政策与法律的冲突 |
二、高校章程不健全 |
三、校内规则与法律、法规的冲突 |
第五章 落实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制度构建 |
第一节 落实高等学校自主权的方法选择 |
一、法治:一种治权方法 |
二、高等学校自主权法治化的社会基础 |
三、高等学校自主权法治化的目的 |
第二节 高等学校自主权法治化的路径 |
一、健全高等学校自主权的管理制度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建立教育司法制度 |
第三节 高等学校自主权法治化的局限 |
一、高等学校管理自主权的道德性 |
二、高等学校学术自主权的特殊性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大学社会责任理念与履行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什么是大学社会责任”的研究 |
1.3.2 关于“大学为何要承担社会责任”的研究 |
1.3.3 关于“大学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研究 |
1.3.4 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约纳斯、伦克等人的责任伦理理论 |
1.4.2 大学、政府、社会关系的有关理论 |
2 大学社会责任的理念 |
2.1 大学社会责任的概念辨析 |
2.2 大学社会责任的内容分析 |
2.2.1 大学社会责任的理念共识 |
2.2.2 大学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
2.2.3 责任内容的国别、类型差异比较 |
2.3 大学社会责任的主要特征 |
2.4 大学社会责任的价值追求 |
3 大学社会责任的发展 |
3.1 大学社会责任的历史起源 |
3.2 大学社会责任的形成确立 |
3.3 大学社会责任的边界扩展 |
3.4 大学社会责任的现实挑战 |
4 大学社会责任履行的动力因素 |
4.1 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因分析 |
4.2 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 |
4.3 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
4.4 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理想范式 |
5 大学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主导的多元化模式 |
5.2 大学主导的合作型模式 |
5.3 政府主导的复合型模式 |
5.4 理想的多层次均衡模式 |
6 大学社会责任履行的个案研究 |
6.1 休斯敦大学的社会责任 |
6.2 桑德兰大学的社会责任 |
6.3 大连理工大学的社会责任 |
6.4 个案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7 中国大学社会责任理念与履行模式的完善 |
7.1 完善中国大学社会责任的理念建构 |
7.1.1 保证高等教育公平、质量与适切性,追求人才培养之至善 |
7.1.2 坚持知识探索、创新与应用,追求研究与服务之本真 |
7.1.3 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追求引领文明之崇高 |
7.2 实践“多层次均衡模式”的行动策略 |
7.2.1 使命确立 |
7.2.2 责任共担 |
7.2.3 机制保障 |
7.2.4 文化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9国54所大学的社会责任内容 |
附录B 大学社会责任研究的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变化着的大学自治的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2]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D]. 孙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3]建筑表皮的体化研究与动态能量信息传递[D]. 王金弋.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D]. 王恩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 [5]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广西L市城镇职工为例[D]. 戚杰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4)
- [6]高校办学自主权及其落实问题研究[D]. 张振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7]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研究[D]. 李晶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政治实践中的“中华民族”观念——从立宪到革命中国的三种自治[J]. 殷之光. 开放时代, 2016(02)
- [9]高等学校自主权研究[D]. 蒋后强. 西南大学, 2006(02)
- [10]大学社会责任理念与履行模式[D]. 康乐. 大连理工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