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数在判定有机基团顺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明忠,李改仙[1](1993)在《氧化数在判定有机基团顺序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在研究 IUPAC"次序规则"的基础上,较详细地探讨了氧化数在判定有机基团顺序中的应用,它具有判定简单、迅速和准确等优点,对于研究烯烃 Z、E 命名和手性化合物 R、S 命名都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魏荣宝[2](1997)在《氧化数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文中从确定有机基团顺序大小,确定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摩尔比,配平反应式,解释马氏规则四个方面论述了氧化数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徐明忠[3](1996)在《氧化数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首先概述了氧化数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具体反应详细地讨论了氧化数在亲电加成反应和亲核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从而使马氏规则和反马氏规则、亲电加成和亲核加成完整地结合起来.
聂长明[4](2006)在《天然产物分子结构和原子结构参数表征及其QSPR/QSAR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定量构效关系(QSPR/QSAR)通过借助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参数,用数学模型描述化学品结构与生物活性或物化性质的定量关系。通过这些数学模型,人们可以预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一定变化时,其生物活性或理化性质发生一定的增加或减少量。QSPR/QSAR研究不仅可以预见性地筛选、合成一些特殊生物活性、特殊物化活性、环境友好的化学品,并且能够对理解化学品的作用机理及物化特性效果等均具有指导作用,从而帮助人们有目的的合成新的生物活性分子和功能分子。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通常包括物质结构参数的提取;结构参数的选取;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的建立以及具体模型的解释、验证和应用等。如何提取出表达物质结构特征的结构描述符及定量构效关系是本研究的关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以直链同系物结构重复单元数连续变化为模型,采用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得到了有机同系物性质或活性同系递变的两个基本规律,一般地,加和型性质遵守直线递变规律:P=a+bn,而结构型性质和凝聚型性质则遵守同系对数递变规律:P=c+kln(n+a)/(n+b)。加型性质随着同系物结构重复单元数的增大而增大,而结构型性质和凝聚型性质随着同系物结构重复单元数的无限增大趋向一个极限值。 (2)采用模型化合物对天然香豆素衍生物,嘌呤和喹啉类生物碱及黄酮衍生物的13C-NMR化学位移进行研究,提出了天然杂环化合物13C-NMR化学位移取代基效应因子和取代基常数及其提取方法。并用这些取代基效应因子和取代基常数来研究天然香豆素衍生物,嘌呤和喹啉类生物碱及黄酮衍生物的13C-NMR化学位移的定量构效关系,建立了天然香豆素衍生物,嘌呤和喹啉类生物碱及黄酮衍生物的13C-NMR化学位移加合和降阶模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3)在电负性均衡原理的基础上,用逐级加合均分法导出了一个新的开链基团和环状基团电负性的计算公式,由此给出了528个基团的电负性。以单取代苯为模型,单取代苯对位和间位的13C-NMR化学位移相对于未取代母体的增量来研究基团的共轭效应,由此提出了一个计算基团共轭效应参数的新公式和一套新的基团(559个)共轭效应参数。新基团电负性和共轭效应参数在解释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4)在基态原子价壳层电子隐核图的基础上,基于拓扑化学原理以及原子价壳层电子结构特征,构建了原子价壳层电子量子拓扑指数(AEI)和基态原子价壳层电子能级连接性指数(VEI),它们对基态原子实现唯一性表征。结合原子价壳层电子平均化能,建立了新的元素电负性和元素硬度标度公式,由此给出了元素周期表中氢至镅共95种元素的电负性和周期表中主族、副族及惰性元素的硬度。进一步从原子价轨道量子拓扑指数确定了sp,sp2,sp3杂化轨道的电负性。新标度在元素和物质的结构-性质研究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在原子价壳层电子隐核图邻接矩阵基础上,结合价层电子结构和量子拓扑指数的特点,建构一种新的量子拓扑指数(QTI),并用它们对镧系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等进行研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5)用分子中原子平衡电负性参数,基团极化效应指数来描述脂肪胺、醇、醚气相碱性的变化规律;提出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及O、α、β、γ
胡相银[5](2015)在《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智模型是个体对所认识的外在事物的一种内在表征,可以用来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并决定着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所受刺激做出的反应。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独成体系,认知方式具有特点,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本研究试图探查有机化学学习中学生心智模型的发展状况,以期为优化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提供事实依据。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心智模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讨论了心智模型的相关问题及有机化学学习的要求,并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教材内容,在专家教师的指导下建构出有机化学相关概念的科学模型,用以衡量高中生心智模型与科学模型之间的吻合度。然后通过解释、联想、建构、应用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江苏省扬州市两所学校高二、高三两个年级的24名学生作为被试进行个案研究,初步了解学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架构。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江苏省扬州市两所四星级高中的258名高二、高三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进一步了解高中生心智模型的发展状况。在对证据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借助于绘制的被试的思维地图,从经验的丰富性和认知角度、知识的结构化程度以及心智模型的综合应用水平等角度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有机化学阶段,学生初步形成以结构为核心的心智模型,但对复杂物质的结构认知存在困难。(2)对定义性概念缺乏本质理解,抽象程度高的概念易产生认知偏差。在心智模型形成过程中,首次出现或者被反复提及的实例,印象较为深刻。(3)已有的知识需要不断再现,新旧知识建立联系能更好地固化于学生的心智模型中。已有的经验和教材内容,对心智模型的影响较大。(4)学生的记忆策略有待提高,大都用机械记忆的方式接收新信息,对复杂新信息进行内化时,喜欢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去推测,用“顾名思义”的方式去理解。(5)学生已基本具备主动建构的意识,及时的总结和复习能促进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是建构心智模型的重要途径。同时心智模型中知识的结构化程度,决定着心智模型综合应用的水平。总体来看,心智模型的综合应用水平较低,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充实对情境信息的理解,以便能够进行情境与知识的有效匹配;促进知识体系的结构化,以便正确的解决问题。
王传兴[6](2010)在《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的合成及溶胀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能型聚丙烯酰胺(PAM)是当今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属于一种典型的两性聚电解质,因具有特殊的性能而备受关注。水分散聚合是当今水溶性高分子领域的最新技术,聚合反应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同时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二次污染问题。本文以丙烯酰胺(AM)为主要原料,丙烯酸(AA)为阴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以硫酸铵为相分离剂,DMC均聚物为分散稳定剂,以2,2-偶氮双(2-甲基丙脒)盐酸盐(V-50)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技术合成了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两性聚丙烯酰胺。探讨了硫酸铵浓度、稳定剂浓度、稳定剂分子量、单体浓度、单体类型、引发剂浓度、氯化钠浓度、离子度、pH值和温度对分散聚合过程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制备工艺中引入种子分散聚合技术,获得了高活性物含量的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系。借助于两性聚合物特性粘数、分子量的表征,优化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对分散聚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HAAKE流变仪、RheolabQC粘度计等手段,研究了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的稀释溶胀性,并与阴、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进行比较。此外,本文对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应用性能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硫酸铵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可以获得稳定性良好、特性粘数较高的两性聚合物分散体系。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pH值的增加或引发温度的提高,聚合物特性粘数先增大,然后降低。随着分散剂浓度的降低、单体浓度的增加、引发剂用量的降低和离子度的增加,聚合物特性粘数逐渐升高。同时分散体系的表观粘度和分散体粒径也受各因素的影响较大。最佳反应条件为:硫酸铵浓度28~33%、分散剂用量为0.46g·g-1、PDMC分子量为1.33-2.90×106、单体浓度10%、引发剂用量400mg·Kg-1、氯化钠浓度1%、pH值为5-6和温度50-60℃。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数据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中各单体的比例与原料比例相近。一点法中计算的两性聚合物的特性粘数和分子量的公式分别为:采用种子分散聚合工艺,反应过程的Weissenberg效应减弱,易于控制,可获得高聚合物含量的分散体系。当分散体系中含有单体时,这些单体可通过粒子的溶剂通道进入粒子内部,使粒径增加,分散体系的粘度上升。硫酸铵浓度对分散体系有很大影响,主要是由于聚合物的溶解性与硫酸铵的浓度密切相关。由于所用分散剂分子中离子基团性质的不同,阴离子型聚合物体系的溶胀程度比阳离子型和两性聚合物体系低。两性聚合物体系与离子型体系的溶胀性也有区别,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分子链上带电量不同,造成粒子总体的带电量不同。采用同浓度的盐溶液稀释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在偏高或偏低的聚合物浓度下,样品体系为剪切变稀型流体;而分散体系被稀释至溶胀浓度时,体系呈现剪切稠化的现象。20%硫酸铵溶液稀释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体系的粘度先是迅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在被20%的硫酸铵溶液稀释时,由于硫酸铵与聚合物分子的作用不同,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表现出的溶胀性与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体系有明显的不同。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作污水絮凝剂或污泥脱水剂时效果良好,产品性能比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高。
杨金田[7](1999)在《多原子共价型分子空间形状的简易判定法》文中研究指明σ轨道数法是在杂化轨道理论的基础上归纳、演绎而得出的,它概念清晰,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是基础化学中判断分子或离子几何形状的一种好方法.
崔静洁[8](2003)在《有机聚合物保护下纳米Ni(OH)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纳米科学与技术是21世纪的高新技术,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粒子本身的结构和特性决定了纳米材料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质。人们对纳米科技领域的探索,方兴未艾。我们运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纳米级Ni(OH)2粉体、掺杂改性的复合Ni(OH)2粉体及纳米复合氧化物,并运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对它们进行了研究表征。 本论文分两部分:(1)有机聚合物保护下,纳米Ni(OH)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2)纳米复合氧化物对碱性MnO2电极的改性研究。 第一部分的研究工作中,在有机表活剂聚乙二醇保护下,利用低热固相合成法、有机液相合成法和有机—水溶液合成法,合成了Ni(OH)2粉体,并对其进行了掺杂改性,得出以下结论: 1.透射电镜(TEM)测试分析表明,样品均是纳米级微粒,随着有机表活剂聚乙二醇的加入量增大,纳米微粒的分散性渐好,粒径均一等大。 2.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表明,固相合成法和有机液相合成法制备的纳米级Ni(OH)2属α/β混晶型,并随着聚乙二醇的加入量逐渐增大,α-相含量逐渐增大,但粉体晶化程度差,质轻膨松;有机—水溶液法合成的纳米级Ni(OH)2,属β型,晶化程度高,堆积密度大。 3.对纳米级Ni(OH)2进行化学掺杂金属阳离子,制备了纳米级复合Ni(OH)2样品。热重测试(TGA)和红外光谱测试(IR)及XRD测试表明,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引入,增大了氢氧化物层间水分子和阴离子含量,样品逐渐呈现α-相特征。 4.对合成的纳米级Ni(OH)2进行电化学表征。发现不同方法合成的纳米粉体,电化学活性不同。其中有机—水溶液法合成的纳米级Ni(OH)2,电化学性能优异,具有还原电位高,可逆性好,放电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放电比容量最大输出可达279mAh/g,活性物质利用率达96.5%。 5.复合Ni(OH)2样品的循环伏安测试分析表明,放电过程,样品还原电位(ER)与掺杂阳离子的Z/r值(Z、r分别是价电子数和半径)呈现一定的关系,表现为Z/r值越大,样品ER值也越大。由此总结出一个经验关系式:ER1-1000(A1-A2)+100sgn([100A2]-[100A1])=ER2,(ER1、ER2、A1、A2分别是纳米级复合Ni(OH)2样品1、2的ER值和Z/r值)。通过计算表明,聚乙二醇通过与金属阳离子发生特性吸附和配位作用来影响掺杂样品的ER。相同聚乙二醇加入量,对Z/r值小的和变价的金属阳离于影响大;聚乙二醇加入量不同时,随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大,影响增大。 第二部分研究工作中,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BINi复合氧化物,并运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对其进行研究表征: 1.XRD分析表明,Bi-Ni复合氧化物是卜BiZO3(正方晶型)和M(三角晶型) (l:2摩尔比)的复合物,粒径约gum。 2.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纯复合氧化物组成的电极,放电平台低,容量低,作为添加剂掺入Y-MnO。门.C.No刁)样中,明显提高了MnO。电极的深度放电容量;但运用单纯形法证明了BiNi复合氧化物的掺入,对MnO;电极浅度放电的容量提高无益,与CV曲线图和放电曲线图显示的结果一致。 3.对MnO。电极深度放电,纳米级BiNi复合氧化物掺入量小于35%时,均能不同程度提高 MnOZ大电流(smA)深度放电容量(其中掺杂量在 OM~5 H范围内,改性效果最好,放电容量提高率不受复合氧化物与MnO。比率的影响,均能达到35%左右,中电流(6mA)深度放电提高更大,约42尸%)。但是,随着复合氧化物掺入量的加大,放电平台下降,放电容量提高率下降,因此,复合氧化物掺入量以少量 (乓2.60)为宜。 4.循环伏安测试表明,纳米级复合氧化物的加入,改变了MnO。电极的深度放电区的中间氧化还原阶段的反应途径和反应过程,稳定了MnOZ晶格结构,抑制了什dT逆性Mn。O。的形成,从而提高了MnO。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5、此外,本论文首次将导电聚合物引入MnO。电极中,电化学测试表明,导电聚合物以优良的导电性利吸液性,既降低了电极电阻,又有利于质于传导。从而提高了讪;o电极放电容量。例如,在最佳锰碳比为*n:C-”:8条件卜,6*A单电jt放电,与人墨最佳Mn:C比875:口.5条件下相比;放电容量提高了H斗%,而八十引一标碳比(*n:C一”:8)条件卜,高出人墨电极放电容量的66.8%,说明导电聚合物取代人墨是可行的。
魏荣宝,梁娅,张建成,刘福德[9](2001)在《压缩课内学时 增加实践环节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文中认为精简、更新、重组现有教材内容 ,减少课堂教学学时 ,增加专题讲座 ,尽早了解有机化学的新知识、新内容、现状及前沿。新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及黑板教学相结合 ,编写有特色的教学软件 (自编了氧化数在化学中的应用 ,苯环上氢的裂分模型等软件 )。改革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为二部分。改革考试制度及评分标准 ,建立优秀生导师制 ,建立了 2个学生实习基地 ,以上改革已在3届学生中试用 ,效果良好。
丁园[10](2010)在《污染土壤中铜、镉的植物有效性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土壤环境质量,并引发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植物是与土壤相互作用最为密切的生物,因此关于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安全利用等问题一直是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在建立与检验土壤Cu、Cd的植物有效性评估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土壤Cu、Cd复合污染对植物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和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的调控措施,旨在为污染土壤的科学管理与安全利用提供依据。(1)污染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评估模型的建立与检验本文首先以某污染企业周边的黄棕壤-水稻籽粒系统(n=7)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分析0.lmol·L-1 HCl、0.5mol·L-1 HCl、2.5% HOAc、5%HOAc. DTPA (pH7.3)、0.05 mol·L-1 EDTA、0.01 mol·L-1 CaCl2、0.05mol·L-1 CaCl2、0.5 mol·L-1NH4OAc、1.0 mol·L-1 NH4OAc、0.1 mol·L-1 NaNO3、1.0 mol·L-1 NH4 NO3、0.5 mol·L-1 NH4 NO3+0.02 mol·L-1 EDTA、0.1 mol·L-1 C6H8O7(柠檬酸)和0.1 mol·L-1C2H2O4(草酸)等11种(共15个处理)化学提取剂提取的土壤Cu、Cd化学有效态含量与作物体内Cu、Cd含量的相关性,确定适宜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0.05mol·L-1 EDTA、DTPA(pH7.3)、0.1 mol·L-1 HCl、0.1mol·L-1 C6H8O7(柠檬酸)和2.5% HoAc等5种提取剂能有效地反映黄棕壤Cu、Cd的植物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污染企业周边的红壤-白菜系统(n=28)检验了上述5种提取剂的适用性。由于土壤Cu、Cd的植物有效性受到土壤、重金属和植物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故已筛选出的5种提取剂均无法同时表征不同土壤-植物系统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采用总权重离子冲量(ωI=(?)ω(Ci1/n))校正土壤Cu和Cd的毒性差异,其中Cu和Cd的权重值ω分别为1和6i=1;该指标不考虑中性和酸性土壤性质差异对Cu、Cd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碱性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较低,可对提取量减半校正;利用植物含水率校正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差异。校正后,0.1mol·L-1HCl提取的土壤Cu、Cd含量可同时表征上述两个系统中土壤Cu、Cd的植物有效性。其中,土壤Cu、Cd的总权重离子冲量(ωI)与植物体内的总权重离子冲量极显着相关,相关系数达0.901(n=35,P<0.01)。为了建立土壤Cu、Cd的植物有效性评估模型,选择代表性土壤中的黑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紫色土、灰钙土、潮土和水稻土等12个土类共57个不同土样为供试对象,分析测定了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pH、有机质、速效磷、阳离子代换量、粘粒含量和土壤全Cu、全Cd),以0.lmol·L-1 HCl提取的Cu、Cd含量表征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土壤Cu、Cd的植物有效性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关系的评估模型。本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Cd的植物有效性与土壤中全Cd、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土壤Cu的植物有效性与土壤全Cu、全Cd和速效磷含量显着正相关,与土壤pH显着负相关。由此可见,在考虑Cu的植物有效性时,必须考虑Cd的影响。采用总权重离子冲量的形式可同时表征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lgωI植物=0.995 lgωI土+0.1531gP速效+0.0841gSOM-0.058pH-0.365 (r=0.875, F=42.570, n=57, P<0.001).在南昌地区化工、钢铁、电镀和塑料4种类型6个企业周边采集土壤-蔬菜样品(n=75)以检验评估模型的适用性。一元线性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u、Cd的植物有效性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0.88,n=75,P<0.001),说明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主要受到土壤Cu和Cd的全量、pH、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且采用总权重离子冲量建立的评估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土壤Cu、Cd的植物有效性。(2)土壤Cu、Cd复合污染对植物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评估和预测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是为了针对不同污染水平的土壤如何选择不同的利用方式,以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因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土壤Cu、Cd复合污染对黑麦草和海州香薷两种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Cu、Cd胁迫对黑麦草和海州香薷种子的萌发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过程主要依靠自养,因北Cu、Cd胁迫对种子萌发带来的影响不大。水培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中Cu和Cd的浓度分别为10 mg·L-1和30 mg·L-1时,黑麦草的苗长受到极显着的胁迫作用(P<0.01);当Cu和Cd的浓度分别为30 mg·L-1和5 mg·L-1时,海州香薷的苗长受到极显着的胁迫作用(P<0.01)。在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低浓度的Cu和Cd分别使海州香薷和黑麦草的苗长表现出毒性兴奋现象,说明海州香薷是Cu的耐性植物而黑麦草为Cd的耐性植物。生物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地下部对Cu、Cd的吸收系数>地上部的吸收系数。红壤pH对黑麦草影响较大,土壤pH<5.0时黑麦草就无法正常生长。对于弱酸性红壤(pH6.0左右),全Cu<80 mg·kg-1时,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当土壤中Cu含量达到230 mg·kg-1时,尽管黑麦草地上部分减产不明显,但黑麦草的生化指标已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且重金属的吸收系数较大。由于黑麦草是Cd的耐性植物,Cd含量的增加未对黑麦草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表现出显着差异。因此,为保证牧草的品质安全,黑麦草不适宜种在Cu、Cd重污染土壤上。海州香薷对土壤Cu含量和土壤酸性均有较高的耐性,在酸性红壤上(pH5.0左右),与对照相比,土壤中Cu含量为80 mg·kg-1时还能促进海州香薷的生长;当Cu含量达230 mg·kg-1时,海州香薷的生长则受到显着抑制。与黑麦草不同,当土壤Cd含量由0.05 mg·kg-1增加到15.97 mg·kg-1时,海州香薷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受到显着的抑制作用。叶绿素含量、POD酶活性、SOD酶活性,根系活力和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均能反映Cu、Cd对海州香薷和黑麦草生长的胁迫作用。土壤蛋白酶、脲酶、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可以指示土壤Cu、Cd复合污染的程度。Cu和Cd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并且这种协同作用在高Cu含量时更大。(3)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植物有效性的调控措施最后,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了调控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有效性的具体措施。由于壳聚糖可提高土壤中Cu、Cd的活性,而二氧化钛可通过羟基基团的吸附作用钝化土壤中的Cu、Cd活性,所以采用“海州香薷联合壳聚糖活化诱导”和“海州香薷联合二氧化钛钝化”两种“植物+改良剂”联合的方法,比较两者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u、Cd有效性的调控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两种改良剂后仍可用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MDA含量和根活力等指标反映Cu、Cd对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两种调控措施均可提高海州香薷地上部对Cu、Cd的积累量,因此优于单一植物修复的效果。“海州香薷联合壳聚糖活化诱导”的调控措施适用于含Cu量较低的复合污染红壤;而“海州香薷联合二氧化钛钝化”的调控措施更适用于含Cu量较高的复合污染红壤。
二、氧化数在判定有机基团顺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数在判定有机基团顺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4)天然产物分子结构和原子结构参数表征及其QSPR/QSA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意义 |
1.2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进展 |
1.2.1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1.2.1.1 Hansch-Fujita与Free-Wilson方法 |
1.2.1.2 拓扑指数方法 |
1.2.2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1.2.3 四维、五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1.2.4 定量构效谱学关系研究 |
1.2.5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
2 有机同系物性质的递变规律研究 |
2.1 直链同系递变规律 |
2.1.1 直链有机同系物加和型性质同系递变规律 |
2.1.2 结构型和凝聚型性质的递变规律 |
2.1.3 结果分析 |
2.2 直链烷烃结构型和凝聚型性质的同系递变规律 |
2.2.1 直链烷烃结构型性能和凝聚型性能的递变函数 |
2.2.2 结果讨论 |
2.3 共扼体系同系物平均π—电子能的递变函数 |
2.3.1 E_(πA)~n函数的非线规划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E_(πA)递变函数表达式 |
2.3.2.2 对各系列EπA的预测 |
2.3.2.3 结果分析 |
3 天然香豆素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的定量构效关系 |
3.1 香豆素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与取代基效应因 |
3.1.1 取代基效应因子 |
3.1.2 取代基效应因子与香豆素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定量关系 |
3.1.3 公式的应用 |
3.1.4 结果与讨论 |
3.1.4.1 对某些衍生物的预测 |
3.1.4.2 结果与讨论 |
3.2 香豆素衍生~(13)C-NMR化学位移加合和降阶模型 |
3.2.1 香豆素化学位移加合模型的建立 |
3.2.2 香豆素化学位移加合模型的应用 |
3.2.3 香豆素化学位移降阶模型的建立 |
3.2.4 香豆素化学位移降阶模型的应用 |
3.2.5 结果与分析 |
4 天然喹啉生物碱~(13)C-NMR化学位移的定量构效关系 |
4.1 喹啉生物碱~(13)C-NMR化学位移与取代基效应因 |
4.1.1 喹啉杂环的模型化合物 |
4.1.2 模型化合物的经验取代基参数 |
4.1.3 喹啉生物碱化学位移与模型化合物取代基参数 |
4.1.4 喹啉生物碱化学位移模型 |
4.1.4.1 喹啉生物碱取代基效应因子的定义 |
4.1.4.2 喹啉生物碱化学位移计算模型 |
4.1.4.3 模型的应用 |
4.1.5 结果与讨论 |
4.2 喹啉生物碱化学位移加合与降阶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
4.2.1 喹啉生物碱加合模型的建立 |
4.2.2 喹啉生物碱降阶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4.2.3 结果与讨论 |
5 天然黄酮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加合与降阶模型 |
5.1 天然黄酮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加合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5.1.1 天然黄酮衍生物化学位移加合模型的建立 |
5.1.2 天然黄酮衍生物化学位移加合模型的应用 |
5.1.3 结果与与讨论 |
5.2 降阶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5.2.1 降阶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的应用 |
5.2.3 降阶模型的的讨论 |
6 天然嘌呤生物碱~(13)C-NMR化学位移加合和降阶模型 |
6.1 嘌呤生物碱~(13)C-NMR化学位移加合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6.1.1 加合模型的建立 |
6.1.2 加和模型的应用 |
6.2 嘌吟生物碱~(13)C-NMR化学位移降阶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6.2.1 降阶模型的建立 |
6.2.2 降阶模型的应用 |
6.3 结果与讨论 |
7 天然有机分子中基团电负性及共轭效应参数研究 |
7.1 天然有机分子中基团电负性 |
7.1.1 理论与方法 |
7.1.2 结果分析 |
7.1.3 结论 |
7.2 基团共轭效应参数 |
7.2.1 公式的建立 |
7.2.2 结果分析 |
7.2.3 结论 |
8 烷烃~(13)C-NMR化学位移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8.1 平衡电负性与烷烃核磁共振碳谱位移 |
8.1.1 原子的平衡电负性与化学位移的关系 |
8.1.1.1 原子的平衡电负性 |
8.1.1.2 原子的平衡电负性与化学位移的关系 |
8.1.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8.2 离子性指数、极化效应指数与烷烃化学位移的关系 |
8.2.1 方法的构建 |
8.2.1.1 分子中碳原子离子性指数 |
8.2.1.2 离子性指数与化学位移的关系 |
8.2.2 结果分析 |
8.2.3 结论 |
9 元素电负性及其硬度的拓扑化学研究 |
9.1 原子价壳层电子量子拓扑指数与元素电负性的关系 |
9.1.1 原子价壳层电子量子拓扑指数的建构 |
9.1.2 元素电负性X_N的合理性及应用 |
9.1.3 轨道电负性 |
9.1.4 结论 |
9.2 基态原子价壳层电子能级连接性指数与元素的硬度 |
9.2.1 方法与理论 |
9.2.1.1 基态原子价壳层电子能级连接性指数的构建 |
9.2.1.2 原子价壳层电子能级连接性指数与元素的硬度的相关性 |
9.2.2 结果与讨论 |
9.2.2.1 计算值与文献值比较 |
9.2.2.2 元素硬度公式的相关分析 |
9.2.3 结论 |
10 镧系元素理化性质的量子拓扑化学研究 |
10.1 理论与方法 |
10.1.1 拓扑指数QTI的建构 |
10.1.2 量子拓扑指数QTI与镧系元素的理化性质的关系 |
10.2 结果与讨论 |
10.2.1 拓扑指数QTI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 |
10.2.2 结论 |
11 脂肪族胺、醇、醚气相碱性的QSPR/QSAR研究 |
11.1 模型的建立 |
11.2 结果分析 |
11.2.1 计算结果 |
11.2.2 公式系数的物理意义 |
11.3 结论 |
12 硝基苯衍生物分子结构参数与生物活性QSPR/QSAR研究 |
12.1 硝基苯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参数提取 |
12.2 分子结构参数与生物毒性的相关性 |
12.3 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检验 |
13 碳氢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质的QSPR/QSAR研究 |
13.1 理论与方法 |
13.2 ND指数的结构选择性 |
13.3 ND指数与碳氢化合物加合型性质的构效关系研究 |
13.4 ND指数与烷烃凝聚型性质的构效关系研究 |
13.5.结论 |
14 PCDFs类化合物Kováts指数的QSRR研究 |
14.1 基本原理与方法 |
14.1.1 多氯代二苯并呋喃异构体分子结构参数表征 |
14.1.2 分子结构参数与PCDFs的Kováts指数的相关性 |
14.2 模型稳定性及预测能力分析 |
14.3 结论 |
15 NP_m拓扑指数与单硫醚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QSRR研究 |
15.1 理论与方法 |
15.2 结果与讨论 |
15.2.1 NP_m的计算结果 |
15.2.2 NP_m指数与单硫醚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相关性 |
15.2.3 RI=aNP_1+bNP_2+cNP_3+d模型的精密度和稳定性 |
15.3 结论 |
16 结论与展望 |
16.1 结论 |
1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5)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缘由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了解高中生的心智模型是优化有机化学教与学的需要 |
1.1.2 有机化学的心智模型的研究有待深入 |
1.1.2.1 研究取得的成果 |
1.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1.2.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2.2 课题研究的思路 |
2 课题基本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方法的确定 |
2.1 心智模型相关问题的讨论 |
2.1.1 心智模型的内涵特征 |
2.1.2 心智模型的形成机制 |
2.1.3 影响心智模型的因素 |
2.1.4 心智模型与化学模型、模型等概念的辨析 |
2.2 高中有机化学科学模型及学习要求分析 |
2.2.1 中学有机化学知识体系及学习要求 |
2.2.2 课题研究中涉及概念的科学模型 |
2.3 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的研究方法 |
2.3.1 探查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的方式 |
2.3.1.1 现有研究方法综述 |
2.3.1.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2.3.2 调查工具的设计 |
2.3.2.1 解释 |
2.3.2.2 联想 |
2.3.2.3 建构 |
2.3.2.4 应用 |
2.3.2.5 访谈 |
2.3.3 个案研究问卷的编制 |
2.3.4 二阶式诊断问卷的编制 |
2.3.5 表征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的方式 |
3 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的探查结果 |
3.1 探查的实施过程 |
3.2 探查的结果与分析 |
3.2.1 学生已形成以结构为核心的有机化学心智模型 |
3.2.1.1 被试有关具体概念的思维地图及特点分析 |
3.2.1.2 被试有关定义性概念的思维地图及特点分析 |
3.2.2 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中经验和认知角度不够丰富 |
3.2.2.1 具体概念心智模型中的经验和认知角度 |
3.2.2.2 定义性概念心智模型中的经验和认知角度 |
3.2.3 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结构化程度差异较大 |
3.2.4 心智模型的综合应用水平较低 |
4 课题总结及成果应用展望 |
4.1 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
4.1.1 课题取得的成果 |
4.1.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4.2 研究成果对教与学的启示 |
4.2.1 对教师教的建议 |
4.2.2 对学生学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的合成及溶胀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聚丙烯酰胺简介 |
1.1.1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
1.1.2 聚丙烯酰胺的结构和性能 |
1.1.3 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性质 |
1.2 两性聚丙烯酰胺 |
1.2.1 两性聚丙烯酰胺合成的聚合反应过程 |
1.2.2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
1.2.3 两性水溶性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路线 |
1.2.4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用途 |
1.3 分散聚合 |
1.3.1 分散聚合方法概述 |
1.3.2 分散聚合成核机理 |
1.4 分散聚合体系的组成 |
1.4.1 反应介质 |
1.4.2 单体 |
1.4.3 引发剂 |
1.4.4 分散稳定剂 |
1.4.5 金属离子络合剂 |
1.4.6 增链剂 |
1.4.7 搅拌速度 |
1.5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表征方法 |
1.5.1 分子量 |
1.5.2 转化率 |
1.5.3 结构表征 |
1.5.4 离子性质 |
1.6 研究进展 |
1.6.1 国内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工作 |
1.6.2 国外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工作 |
1.6.3 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试剂 |
2.2 仪器 |
2.3 合成方法 |
2.3.1 稳定剂的制备 |
2.3.2 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的合成 |
2.3.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的合成 |
2.3.4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的合成 |
2.4 聚合反应动力学 |
2.5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表征 |
2.5.1 共聚物水分散体系中无机盐的脱除 |
2.5.2 特性粘数的测定 |
2.5.3 分子量的测定 |
2.5.4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2.5.5 聚合物结构表征 |
2.6 聚合物分散体系的表征 |
2.6.1 表观粘度 |
2.6.2 粒度 |
2.6.3 粒子形貌 |
2.6.4 流变性 |
2.7 应用性能表征 |
2.7.1 污水处理效果 |
2.7.2 污泥脱水性能 |
第三章 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
3.1 单因素实验 |
3.1.1 无机盐浓度对AmPAM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 |
3.1.2 稳定剂浓度对AmPAM 水分散体系的影响 |
3.1.3 稳定剂分子量对AmPAM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 |
3.1.4 单体浓度对水分散聚合工艺的影响 |
3.1.5 不同单体对AmPAM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 |
3.1.6 引发剂浓度对AmPAM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 |
3.1.7 NaCl 浓度对Am PAM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 |
3.1.8 离子度对AmPAM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 |
3.1.9 pH 值对AmPAM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 |
3.1.10 反应温度对AmPAM 水分散聚合的影响 |
3.1.11 聚合物结构表征 |
3.2 种子分散聚合 |
3.2.1 聚合工艺比较 |
3.2.2 物料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2.3 种子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2.4 不同聚合方式的粒子形貌比较 |
3.2.5 正交试验 |
3.2.6 聚合物结构表征 |
3.3 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散聚合条件 |
3.4 两性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表征 |
3.5 重均分子量的表征 |
3.5.1 折光指数增量的表征 |
3.5.2 AmPAM 分子量的表征 |
3.6 两性聚丙烯酰胺溶液性质 |
3.7 分散聚合反应动力学初探 |
3.8 小结 |
第四章 分散体系的溶胀特性 |
4.1 不同单体浓度对分散体系粘度的影响 |
4.2 温度对分散体系粘度的影响 |
4.3 pH 值对分散体系粘度的影响 |
4.4 硫酸铵浓度对分散体系的影响 |
4.5 阴、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溶胀特性 |
4.6 分散体系的稀释溶胀性 |
4.6.1 分散体系的稀释溶胀现象 |
4.6.2 分散体系稀释后的流变行为 |
4.6.3 等盐浓度溶液稀释分散体系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应用性能 |
5.1 污水处理 |
5.1.1 AmPAM 用量对絮凝过程的影响 |
5.1.2 离子度对絮凝过程的影响 |
5.1.3 pH 对絮凝过程的影响 |
5.1.4 盐浓度对絮凝过程的影响 |
5.2 污泥脱水 |
5.2.1 聚合物用量对脱水过程的影响 |
5.2.2 离子度对脱水过程的影响 |
5.3 小结 |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多原子共价型分子空间形状的简易判定法(论文提纲范文)
1 σ轨道数法概要 |
1.1 中心原子全部以单键与配位原子相连的分子 |
1.2 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的分子 |
1.3 中心原子含有σ配键的分子 |
2 σ轨道数法的应用 |
2.1 等性或不等性杂化的判断 |
2.2 内轨型或外轨型的判识 |
2.3 含氧酸及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 |
2.4 含氧聚合酸的单元结构一般与原含氧酸单体结构相同 |
2.5 衍生物分子的单元结构与母体相同(似) |
2.6 等电子体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相似 |
(8)有机聚合物保护下纳米Ni(OH)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有机聚合物保护下纳米Ni(OH)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Ni(OH)_2晶体结构及性质 |
1.2.1 晶体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
1.2.2 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
1.2.2.1 不同晶型间的电化学转化 |
1.2.2.2 XRD图谱特征与电化学活性的关系 |
1.2.3 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
1.2.3.1 质子扩散模型 |
1.2.3.2 氧化镍电极充放电曲线 |
1.2.4 γ-NiOOH/α-Ni(OH)_2和β-NiOOH/β-Ni(OH)_2体系的可逆电位 |
1.2.5 Ni电极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
1.2.5.1 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
1.2.5.2 添加剂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
1.2.5.3 其它影响因素 |
1.3 Ni(OH)_2制备及当前研究热点 |
1.3.1 α-Ni(OH)_2的制备及掺杂改性的条件 |
1.3.1.1 化学共沉淀法 |
1.3.1.2 电化学沉积 |
1.3.1.3 Chimie douce技术 |
1.3.1.4 α-Ni(OH)_2掺杂改性的条件 |
1.3.2 纳米级Ni(OH)_2的合成 |
1.4 本文的实验设想和研究目的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药品 |
2.2 样品的制备 |
2.2.1 固相合成纳米级Ni(OH)_2 |
2.2.2 液相合成 |
2.3 样品的测试 |
2.3.1 热重分析测试 |
2.3.2 透射电镜(TEM)测试 |
2.3.3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3.4 红外光谱分析测试(IR) |
2.3.5 循环伏安测试(CV) |
2.3.6 充放电性能测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热重分析测试结果与讨论 |
2.4.2 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结果与讨论 |
2.4.3 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与讨论 |
2.4.4 XRD分析结果与讨论 |
2.4.5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与讨论 |
2.4.5.1 不同方法制备的非掺杂样品CV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5.2 与常粒径标样S掺杂的样品CV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5.3 化学掺杂样品CV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5.4 化学掺杂样品E_R与掺杂阳离子Z/r的关系 |
2.4.6 充放电测试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米复合氧化物对碱性MnO_2电极改性的研究 |
1 绪论 |
1.1 二氧化锰电极可充性问题的研究 |
1.1.1 影响电极可充性的主要因素 |
1.1.1.1 放电深度的影响 |
1.1.1.2 放电制度的影响 |
1.1.1.3 掺杂效应的影响 |
1.1.1.4 粒度及石墨量对可充性的影响 |
1.2 导电聚合物 |
1.2.1 聚合物导电性 |
1.2.2 导电性聚合物的分类 |
1.3 单纯形法 |
1.3.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 |
1.3.2 单纯形法的具体操作 |
1.3.3 多维单纯形 |
1.4 本文的实验设想和研究目的 |
2 实验 |
2.1 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
2.2 样品表征与测试 |
2.2.1 热重(TGA)分析测试 |
2.2.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2.3 恒电流放电测试 |
2.2.3.1 导电聚合物A取代石墨的MnO_2恒流放电实验 |
2.2.3.2 二氧化锰掺杂复合氧化物的恒流放电实验 |
2.2.4 循环伏安测试(CV) |
2.2.4.1 导电聚合物A取代石墨的二氧化锰样的循环伏安测试 |
2.2.4.2 掺杂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锰的循环伏安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热重(TGA)分析结果与讨论 |
2.3.2 XRD分析结果与讨论 |
2.3.3 恒流放电测试结果与讨论 |
2.3.3.1 导电聚合物A取代石墨的二氧化锰样最佳Mn:C比的选择 |
2.3.3.2 掺杂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锰样的深度恒流放电测试结果与讨论 |
2.3.3.3 掺杂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锰样的浅度放电测试结果与讨论 |
2.3.4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与讨论 |
2.3.4.1 导电聚合物取代石墨的MnO_2样循环伏安测试结果与讨论 |
2.3.4.2 掺杂复合氧化物的MnO_2样循环伏安测试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压缩课内学时 增加实践环节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革的基本内容 |
1.1 压缩、重组、更新有机化学内容, 加强基本知识基本内容的学习, 化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
1.2 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
3 改革后学生的反映 |
(10)污染土壤中铜、镉的植物有效性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调控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2.1 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
2.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 |
2.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
2.1.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2.2 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评估 |
2.2.1 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 |
2.2.2 土壤中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影响因子 |
2.2.3 土壤中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表征 |
2.3 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调控 |
2.3.1 工程措施 |
2.3.2 化学改良剂调控 |
2.3.3 生物(植物)修复 |
2.3.4 农艺措施 |
2.3.5 联合调控措施 |
2.4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表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提取剂筛选的供试土壤和作物类型 |
3.1.2 供试土壤、作物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
3.1.3 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提取方法 |
3.1.4 土壤-植物样品的分析测定 |
3.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化学浸提条件的确定 |
3.2.2 化学提取剂种类的筛选 |
3.2.3 化学提取剂适用性的检验 |
3.2.4 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的校止 |
3.2.5 土壤中Cu、Cd的植物有效性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壤中Cu、Cd植物有效性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
4.1.2 供试样品的分析 |
4.1.3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土壤中Cu、Cd植物有效性模型的建立 |
4.2.2 土壤中Cu、Cd植物有效性模型的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壤Cu、Cd污染对黑麦草和海州香薷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植物 |
5.1.2 供试红壤 |
5.1.3 实验设计 |
5.1.4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Cu、Cd胁迫对黑麦草和海州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 |
5.2.2 溶液中Cu、Cd离子对黑麦草和海州香薷幼苗的影响 |
5.2.3 土壤Cu、Cd复合污染对黑麦草和海州香薷生长的影响 |
5.2.4 Cu、Cd在植物-红壤系统的迁移及其与土壤酶活力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州香薷和改良剂联合调控污染土壤中Cu、Cd有效性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植物和土壤 |
6.1.2 供试改良剂 |
6.1.3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表征 |
6.1.4 实验方法 |
6.1.5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改良剂施用的适宜用量 |
6.2.2 改良剂作用时间对改良效果的影响 |
6.2.3 改良剂对污染土壤中Cu、Cd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
6.2.4 改良剂对海州香薷生物量的影响 |
6.2.5 改良剂对海州香薷地上部Cu、Cd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 |
6.2.6 改良剂对海州香薷地下部Cu、Cd含量的影响 |
6.2.7 改良剂对海州香薷生理指标的影响 |
6.2.8 海州香薷生理指标与重金属总权重离子冲量的关系 |
6.2.9 改良剂对Cu、Cd污染土壤中酶活力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主要项目 |
四、氧化数在判定有机基团顺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氧化数在判定有机基团顺序中的应用[J]. 徐明忠,李改仙.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3(S4)
- [2]氧化数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J]. 魏荣宝. 天津化工, 1997(01)
- [3]氧化数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J]. 徐明忠. 临沂师专学报, 1996(06)
- [4]天然产物分子结构和原子结构参数表征及其QSPR/QSAR研究[D]. 聂长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12)
- [5]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的研究[D]. 胡相银. 扬州大学, 2015(05)
- [6]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的合成及溶胀特性[D]. 王传兴. 青岛科技大学, 2010(12)
- [7]多原子共价型分子空间形状的简易判定法[J]. 杨金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06)
- [8]有机聚合物保护下纳米Ni(OH)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崔静洁. 新疆大学, 2003(01)
- [9]压缩课内学时 增加实践环节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J]. 魏荣宝,梁娅,张建成,刘福德. 化学教育, 2001(Z1)
- [10]污染土壤中铜、镉的植物有效性及其调控研究[D]. 丁园.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