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小麦孕穗水的周期规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玉新[1](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陈宗培[2](2020)在《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不同灌溉制度下产量和水分生产力潜力及差距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河北平原水资源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等限制该区域小麦、玉米生产、水分生产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分别选取山前平原和黑龙港低平原典型农户进行小麦、玉米生产调查,根据农户实际产量及实际灌溉水分生产力,结合作物模型(APSIM)模拟方法,对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潜在产量及潜在灌溉水分生产力进行模拟,分析农户水平产量差及灌溉水分生产力差及影响差距的因素,为提高农户水平灌溉水分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农户调查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灌溉次数为4~5次。山前平原农户水平小麦-玉米周年平均产量(Ya)为15771.53 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IWPa)为3.51 kg/m3;黑龙港低平原农户水平小麦-玉米周年平均产量(Ya)为15535.90 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IWPa)为3.26kg/m3。(2)对适宜播期和不同灌溉情景下小麦-玉米两熟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周年灌溉量为375mm时(M2W4情景,即小麦播种75mm+拔节75mm+开花75mm+玉米播种75mm+抽雄75mm),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周年最高产量(Yh)为22156.63 kg/hm2,周年灌溉水分生产力(IWPyh)为5.91kg/m3,与农户水平周年平均产量差为6385.10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差为2.40kg/m3。同样情景下,黑龙港低平原小麦-玉米周年最高产量(Yh)为21454.73 kg/hm2,周年灌溉水分生产力(IWPyh)为5.72kg/m3,与农户水平周年平均产量差为5918.83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差为2.46kg/m3。(3)对不同小麦播期情景模拟表明:非适宜播期下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平均周年产量(Ys)为21703.95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IWPs)为5.79kg/m3,与适宜播期相比,由播期造成的周年产量差(Ygs)为452.68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差(IWPgs)为0.12kg/m3,其他差均为灌溉导致,由灌溉管理措施导致的产量(Ygw)为5932.42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差(IWPgyh)为2.28kg/m3。非适宜播期下黑龙港低平原小麦-玉米平均周年产量(Ys)为20081.07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IWPs)为5.35kg/m3,与适宜播期相比,由播期造成的周年产量差(Ygs)为1373.66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差(IWPgs)为0.37kg/m3,其他由水分管理措施导致产量差(Ygw)为 4545.17kg/hm2,灌溉水分生产力差(IWPgyh)为 2.09kg/m3。(4)根据目前河北平原水分供给状况,综合不同的灌溉情景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力,结果表明:当灌溉量为225mm时(即M1W1,小麦播种75mm+拔节75mm+玉米播种75mm)灌溉水分生产力最高。在此情景下,山前平原周年产量(Yih)为19845.91kg/hm2,最高灌溉水分生产力(IWPh)为8.82kg/m3;黑龙港低平原可达到的周年产量(Yih)为19734.80kg/hm2,最高灌溉水分生产力(IWPh)为8.77kg/m3。综上结果和结论可知,在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种植制度下,通过实施提高水分生产力的相关措施,农户水平即可获得较高的灌溉水分生产力,对促进本区域粮食生产和水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获得最高周年产量时,农户水平周年灌溉水分生产力可提高40.61%~43.01%;而当获得最高周年灌溉水分生产力时,农户水平周年灌溉水分生产力可提高53.51%~62.83%。
彭霄[3](2018)在《净套作玉米耗水特性与灌溉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是四川地区的主要旱地作物种植模式,研究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为净作和套作玉米的高产水分管理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自动式遮雨棚水分精量控制的方法,通过试验筛选出最佳灌溉定额4050 m3/hm2条件下,连续两年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A因素为种植模式A1:净作、A2:套作,B因素为灌水比例B1:播种水25%+拔节水25%+抽雄水25%+灌浆水25%、B2:播种水25%+拔节水25%+抽雄水15%+灌浆水35%、B3:播种水25%+拔节水35%+灌浆水40%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灌水比例和种植模式对玉米拔节期以后的土壤含水量影响显着,玉米收获期套作的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净作,平均降低5.17%;玉米拔节期后套作各行间的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玉米行显着低于玉豆行、大豆行,分别降低4.83%、6.34%。2灌水比例和种植模式对玉米叶片生理的影响;玉米拔节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片相对含水量差异不显着,抽雄期不灌水处理净作和套作种植模式下均表现为光合速率显着降低5.93%、蒸腾速率显着降低35.58%;抽雄期灌水有利于提高光合、蒸腾速率。抽雄期净作叶面积指数较套作高出2.24%,净作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套作高出12.18%。3灌水比例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消耗量的影响;拔节前玉米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量差异不显着,拔节期以后受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的影响显着。套作土壤水分的总消耗量显着高于净作,平均增加13.80%;播种-拔节期阶段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量最大;拔节期-抽雄期阶段套作较净作平均高出229.71%,抽雄期-灌浆期阶段套作较净作平均高出99.67%,灌浆期-成熟期阶段套作较净作平均高16.77%。4灌水比例和种植模式对玉米耗水量的影响;净作和套作玉米各生育阶段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抽雄期阶段是玉米耗水高峰期,套作下日耗水强度最高达到7.21 mm/d,占全生育期22.13%31.67%,净作下日耗水强度最高达到6.87mm/d,占全生育期21.13%31.51%;灌浆-成熟期阶段耗水量最大,套作占总耗水量25.77%39.50%,日耗水强度3.876.10 mm/d;净作占总耗水量27.55%37.67%,日耗水强度4.185.56 mm/d。5净作和套作玉米的灌溉措施;净作采用播种水25%+拔节水35%+灌浆水40%处理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平均增加14.42%、11.71%;而套作(不计大豆产量)采用播种水25%+拔节水25%+抽雄水15%+灌浆水35%处理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平均增加16.92%、18.35%,套作条件下,增加玉米抽雄后灌水次数与比例有利于提高套作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朱晓艳[4](2017)在《不同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生物活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粮仓”的河南省,属于严重缺水省份,区内小麦生长的主要需水期和降雨期错位导致小麦生产无法靠天进行,合理灌溉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决定性要素。本文研究河南省井灌区冬小麦土壤生物活性对滴灌方式的响应,为该区最佳滴灌方式选择提供土壤生物学依据。本研究在河南农业大学堤湾试验站进行了冬小麦滴灌节水试验,在田间设置2个滴灌定额水平(I:127.5 mm、90 mm)和2个滴灌带间距水平(D:80 cm、60 cm),共I127.5D60、I127.5D80、I90D60和I90D804种处理。试验分别于滴灌处理开始前、小麦拔节期、灌浆期和收获时采集(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壤样品,测定0-100 cm剖面层土壤含水量;并于小麦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各处理耕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3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转化酶、脲酶、磷酸酶、CAT酶、脱氢酶、PPO酶6种土壤酶活性,此外于小麦成熟收获时测产。主要结果如下:4种处理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在拔节期达到最高,收获后降到最低。大体上,三个测定时期土壤20-40 cm和40-60 cm含水量均高于0-20 cm、60-80 cm和80-100 cm,其中80-100cm最低。与I90D80和I127.5D60相比,I127.5D80和I90D60处理更有利于土壤的蓄水、保水,其中,I127.5D80处理最为突出I127.5D80处理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生长最旺盛,土壤类型向细菌型土壤演变,I90D60处理次之。尤其在成熟期,I127.5D80处理的细菌、放线菌数量比I127.5D60处理分别显着提高5.48倍和10.04。灌溉定额和滴灌带间距均能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不同微生物对滴灌方式响应程度也不一样,其中,放线菌最灵敏,细菌次之,真菌最迟钝。随着冬小麦生育期的推进,三种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I127.5D80处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显着上升的趋势,而其余处理到灌浆期以后无显着差异。4种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在灌浆期均显着高于开花期,较开花期分别提高2.53、2.91、2.48和1.50倍,但从灌浆期到成熟期的土壤微生物总数,除了I127.5D80处理提高3.47倍外,其余处理均无显着差异。灌溉定额和滴灌带间距显着影响土壤CAT酶和脱氢酶活性,而土壤转化酶、脲酶、磷酸酶和PPO酶活性无显着性规律。I127.5D80处理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脱氢酶均显着高于其余处理,开花期和灌浆期土壤CAT酶活性均显着低于其余处理。其中,成熟期脱氢酶较I127.5D60、I127.5D60、I127.5D60处理分别提高208.33%、50%、18.09%,灌浆期CAT酶活性分别降低53.25%、10.88%、55.12%。本研究对四种滴灌处理的冬小麦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发现,三项指标之间呈相互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且由高到低顺序均依次表现为:I127.5D80>I90D60>I90D80>I127.5D60。其中,I127.5D80处理冬小麦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最高,是四种滴灌处理中最佳的滴灌方式。本研究四种滴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土壤脱氢酶、CAT酶活性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脱氢酶活性在成熟期响应最为灵敏,而土壤CAT酶活性响应最灵敏的时期是在开花期和灌浆期。滴灌灌溉定额127.5 mm、滴灌带间距80 cm的滴灌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蓄水、保水,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和小麦产量也均达到最高,是四种滴灌处理中最佳的灌溉方式。
李正鹏[5](2017)在《基于田间试验和DSSAT模型的关中冬小麦水氮管理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灌溉和施氮是保证粮食高产和稳产的重要保障。我国大部分地区粗放的灌溉方式和灌溉制度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灌水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不合理的大量施用氮肥不仅降低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使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淋溶的风险增加。因此合理的灌溉施肥制度是实现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2011-2014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设置不同灌水施氮处理,其中灌水处理3个水平(I0,雨养;I1,仅灌拔节水;I2,灌越冬和拔节水),施氮量4个水平(N0,不施氮;N1,105 kg N hm-2;N2,210 kg N hm-2;N3,315 kg N hm-2),探究不同水氮管理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和土壤水氮动态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数据校准验证了DSSAT-CERES-Wheat模型,利用校准验证后的模型探索适用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的节水灌溉制度和省肥施氮模式。其中灌溉方面探究了基于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和作物需水量的三种灌溉制度,施氮方面主要探究了施氮量、追氮时期和比例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所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灌水能显着延长冬小麦株高的生长时间,提高LAI扩展速率,延长干物质积累的时间,从而增大株高、LAI和干物质量。灌两水处理比雨养处理株高增加4 cm,LAI增大0.6,干物质量增加2981 kg hm-2。施氮使株高、LAI和干物质量进入快速生长的时间提前,促进了LAI和干物质量的生长速率,从而增大株高、LAI和干物质量。施氮315 kg N hm-2比不施氮处理株高增高8 cm,LAI增大3.11,干物质量增大6077 kg hm-2。总体上,氮肥比灌水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大,LAI和干物质量对灌水施氮的响应比株高敏感。灌水主要通过提高每平方米粒数和千粒重,施氮主要通过增加每平方米粒数提高冬小麦产量。灌水施氮的增产效应受小麦季降水分布和初始土壤氮累积量的影响。综合三年试验结果来看,施氮210 kg N hm-2与315 kg N hm-2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均无显着差异,灌越冬和拔节水处理在干旱年份(2012-2013年)增产效果较好。(2)土壤含水量受降水、灌水、作物耗水和土壤蒸发的影响而呈波动性变化。冬小麦累积蒸散量呈“早期增长缓慢,中后期增长迅速”的特点。灌水显着增加了农田总蒸散量,灌两水处理比雨养处理平均高93 mm。农田耗水组成受底墒、灌水和降水的影响。在底墒充足的2011-2012年,土壤储水提供了总耗水量的42%-56%;灌两水处理比雨养处理减少土壤储水消耗28 mm。随灌水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减小;随施氮量增加,WUE呈增大趋势。在干旱的2012-2013年,施氮315 kg N hm-2处理具有最高的WUE,为2.17 kg m-3。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随灌水量和施氮量均呈增大趋势。(3)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随着施氮量和试验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施氮315 kg N hm-2处理造成0-18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大量累积,后两年平均累积量高达825 kg hm-2;施氮210 kg N hm-2处理100-180 cm氮残留量明显少于施氮315 kg N hm-2处理,但0-100 cm硝态氮累积量仍然高达216 kg hm-2。灌水量和降水量的增加促进了土壤硝态氮的下移,在高施氮量(315 kg N hm-2)下尤其明显。2014年小麦收获后,雨养、灌一水和灌两水条件下,施氮315 kg N hm-2处理的最大硝态氮含量分别出现在6080、80100和100120 cm土层。氮肥偏生产力(NPP)、农学效率(NAE)和氮肥边际利用效率(MNAE)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试验年限推进,不施氮处理的产量逐渐减小,氮肥的NAE逐年增大,其中施氮105 kg N hm-2处理的NAE由2011-2012年的4.2 kg kg-1提高到2013-2014年的25.4 kg kg-1。(4)利用2013-2014年的试验数据对DSSAT-CERES-Wheat模型进行校准,然后用2011-2013年的独立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模拟的2011-2014年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产量、粒重、每平米粒数和最大LAI与实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在20%以内;2011-2013年生物量被模型低估了21%,但产量仅低估了5%。模型模拟的各土层含水量的nRMSE均在20%以内,0-100 cm土壤储水量的模拟误差在10%以内。模型对收获期各土层硝态氮含量模拟误差较大,nRMSE为56%137%;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模拟误差为25%43%。土壤硝态氮受土壤微生物、温度、水分、作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其模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5)基于生育期的灌溉模拟结果表明,越冬期和拔节期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时期灌一水或两水能获得较高产量或IWUE。基于土壤含水量的灌溉模拟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降到最大可利用水的20%30%时进行灌溉,达到75%100%时停止灌溉是兼顾高产高效的灌溉制度。基于作物需水量的灌溉模拟结果表明,当累积净需水量达到75或100 mm时灌需水量的0.8倍可以达到高产高效节水省工的灌溉目标。农户应根据灌溉设备和条件选择合理的灌溉制度。(6)冬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收益的最小施氮量受生长季水分供应和土壤初始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当0-60 cm初始硝态氮含量高达150 kg hm-2以上时,不施氮或仅施少量的氮即可获得高产。当土壤初始供氮量很低时,雨养条件下施氮120 kg hm-2能保证75%的年份获得相对高产和高收益;而在灌溉条件下则需施氮150 kg hm-2。只基施氮肥和基追比7:3处理无论在返青、拔节或是开花期追施,产量无明显差异;而基追比3:7处理随追氮时期推后而减产,追肥时期不应晚于拔节期。考虑到播种前随耕翻施基肥比追肥操作更方便,因此建议一次基施氮肥。
宋明丹[6](2017)在《基于气象不确定性的关中冬小麦产量预测和水氮管理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灌水和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水肥管理方式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尽管传统田间试验是评估不同灌溉和施氮制度的可靠方法,但通常费时费力。作物模型能够综合模拟气象条件、土壤特性、作物品种、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作物水氮管理优化中。本研究在DSSAT-CERES-Wheat模型作物品种和生态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2011-2014年冬小麦不同灌溉施氮处理大田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和验证。利用校准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气象数据输入的不确定性对产量预测的影响,探索了基于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节水灌溉制度和以产量和净收益为目标的最优施氮量,并分析了气象不确定性对灌溉施氮优化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作物参数的敏感性在不同输出变量、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水氮管理下存在差异作物参数PARUE(营养生长期光能利用效率)、P1(出苗-顶端小穗积温)、P1D(光周期响应)均对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部吸氮量、产量和蒸散量有较大影响,在生长后期LSPHS(旗叶开始衰老的时间)的影响明显增大。此外,不同输出变量有各自的敏感参数,其中地上部生物量还对PARU2(生殖生长期光能利用效率)较敏感,LAI和地上吸氮量对PHINT(出叶间隔)参数敏感,蒸散量对RDGS(早期根系生长速率)较敏感,产量受G2(标准粒重)、G1(开花期单位茎重的粒数)的影响很大。水氮胁迫条件下,RDGS、GNMN(籽粒最小含氮量)的敏感性明显增强。(2)CERES-Wheat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水氮处理下作物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自动调参软件PEST和2013-2014季试验数据对筛选出的敏感作物参数进行率定,并利用独立的2012-2013试验数据验证DSSAT-CERES-Wheat模型在不同水氮处理下对冬小麦物候期、产量、生长过程和土壤含水量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型能反映不同年份的物候期差异,但不能准确模拟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发育进程的影响。模型能准确模拟不同处理产量和每平米粒数,nRMSE在20%以内,千粒质量虽然模拟误差较小,但不能反映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模型对地上部生物量和LAI生长过程的模拟在低氮处理下的误差明显大于高氮处理,水氮胁迫下LAI的模拟误差大于地上部生物量,表明模型对于水氮胁迫条件下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有待进一步提高。模型对各层土壤含水量的模拟较准确,能反映不同处理间的差异,nRMSE均在20%以内,但对深层80-100 cm土壤含水量模拟偏差略大,对1米土壤储水量模拟准确性高于分层土壤含水量。(3)气象不确定性和作物生产潜力水平都会影响产量预测不同生产潜力下,气象要素的测量偏差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不同。光温生产潜力下,温度升高1℃使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平均缩短4天和5天,产量平均增加7%,但温度过高会导致冬小麦减产;辐射升高10%对物候期没有影响,但能使产量平均增加10.7%。与光温生产潜力相比,气候生产潜力下,辐射和降水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温度对产量影响很小。辐射和降水偏差10%分别引起产量平均变化9%和10%,随着产量的提高,产量对辐射和降水的响应均增强,表明在低产年份,由降水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水分胁迫是限制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未来气象的不确定性减小,产量预测的不确定性逐渐降低。在低产年(2011-2012)和高产年(1991-1992),准确预测产量的时间分别为成熟前62和65天,在中产年(1983-1984),大部分历史年份的拔节期以后降水不足使冬小麦产量低估,不同施氮处理准确预测产量的时间为成熟前722天。(4)考虑气象年际变异的灌溉制度优化能进一步减少灌水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基于生育期的灌溉模拟结果表明越冬-孕穗期是冬小麦主要受旱阶段,综合考虑高产(≥95%Ymax)、高效(IWUE最大)、节水(灌水量最少)、省工(灌水次数≤3)等优化目标,最佳灌溉制度为:越冬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水定额60 mm。逐年最优灌溉制度考虑了不同生长季特定的气象变异,在保持产量基本不变(约8514 kg hm-2)的条件下,每年平均减少灌水量53 mm和灌水次数0.88次,提高灌水利用效率0.83 kg m-3。基于土壤可利用水的灌溉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降到最大可利用水的25%时进行灌溉,达到75%时停止灌溉是兼顾高产、高效、节水、省工等多目标的最佳灌溉制度。逐年最优灌溉制度在保持产量基本不变(约8572 kg hm-2)的条件下,每年平均减少灌水量34mm和灌水次数1次,提高灌水利用效率0.51 kg m-3。(5)考虑气象年际变异的施氮优化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以产量为目标的关中冬小麦施氮量优化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基于长期历史气象的多年平均最优施氮量为106 kg hm-2,考虑气象变异的逐年最优施氮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异,变异范围为79142 kg hm-2,平均为103 kg hm-2,比长期气象下的最优施氮量低3 kg hm-2。逐年最优施氮下平均产量为4578 kg hm-2,比长期气象最优施氮下增产354 kg hm-2,提高收益861元hm-2。雨养下,三月份降水量是影响产量和最优施氮量的重要指标,分别解释其变异的74%和56%。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产量和最优施氮量都比雨养下高,基于长期历史气象的多年平均最优施氮量为137 kg hm-2,逐年最优施氮量的变异范围为107174 kg hm-2,平均为137 kg hm-2,与长期气象下的最优施氮量相同。但逐年最优施氮量的平均产量为8443 kg hm-2,每年平均增产386 kg hm-2,增加净利润923元hm-2。充分灌溉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降水给产量带来的不确定性,生长季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和日均总辐射分别解释了最优氮变异的43%、18%和17%,是影响灌溉下冬小麦产量和最优施氮量的重要因素。(6)考虑气象年际变异的施氮优化进一步提高净收益以净收益为目标的关中冬小麦施氮量优化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长期气象下多年平均最优施氮量为101 kg hm-2。考虑气象变异的逐年最优施氮量的变异范围为78137kg hm-2,平均为98 kg hm-2,比长期平均最优氮平均每年增产249 kg hm-2,增加净收益608元hm-2。充分灌溉条件下,净收益的年际变异减小,长期气象下多年平均最优施氮量为135 kg hm-2。逐年最优施氮量变异范围为105160 kg hm-2,平均为131 kg hm-2,与长期平均最优施氮相比,逐年施氮优化平均每年减少施氮4 kg hm-2,提高产量77 kg hm-2,增加收益513元hm-2。提高氮肥价格会增加过量施氮的经济损失,是避免农户过量施氮的潜在措施之一。
卫婷[7](2017)在《集雨限量补灌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农业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发展节水农业成为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沟垄覆膜集雨种植技术是旱区发展起来的在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与改善土地生产力方面效果显着的一种种植方式。为使集雨种植技术适用于灌溉农田,并充分发挥其增产节水效果,进而缓解当前农业水资源高耗低效的局面,本研究通过在宁南典型半干旱区2012-2015年度连续3个试验年份的定位试验,对不同集雨限量补灌模式下田间土壤水分效应、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增产增效机制进行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1)集雨限量补灌模式有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在3年试验期内,集雨补灌处理冬小麦生育前期(苗期-拔节期)0-2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均较相同补灌方式下的畦灌处理有所提高,0-40 cm土层土壤水分提升效果更为显着,3个试验年份平均提高6.37%。(2)集雨限量补灌能调整土壤贮水利用的土层分布。在3年试验期内,集雨限量补灌模式能改善冬小麦大部分生育阶段上层土壤水分存蓄状况,苗期到抽穗期0-4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畦灌处理平均增加6.88%,与此同时提高了冬小麦对中下层土壤贮水的利用能力,与畦灌模式相比,三个试验年份全生育期4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平均提高22.28%,120-200 cm土层平均提高25.52%。2、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1)集雨限量补灌能增加冬小麦耗水构成中土壤贮水消耗量的比例。3个试验年份各集雨限量补灌处理生育期补灌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均小于相应畦灌处理,贮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比例却有所增加,贮水消耗量平均增加27.11%,贮水消耗量所占比例平均提高8.07%。相同种植方式下,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处理总耗水量及补灌量所占比例均随着生育期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加,贮水消耗量所占比例表现规律则与之相反;在两个平水年,补灌量相同时,生育前期补灌处理生育期贮水消耗量及其所占比例均较后期补灌处理有所提高,各指标平均增幅分别为10.37%、6.02%。(2)集雨限量补灌可改善冬小麦生育期耗水状况。在3年试验期内,尚未进行补灌之前,集雨种植处理在冬小麦播种-返青期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均较相应畦灌处理有所降低,阶段耗水量3个试验年份平均降低12.05%,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则分别平均降低12.3%、9.34%,在平水年降幅更为显着;补灌开始后,生育期仅补灌一次的集雨处理(R1及R3)均增加了各耗水特性在小麦需水旺盛期的分配比例,3个试验年份返青-成熟期阶段耗水量较畦灌处理平均增加5.45%、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分别平均增加5.46%、5.69%。相同种植方式下,集雨补灌处理间返青-成熟期各耗水特征值大小变化规律均表现为:生育期两次补灌处理>生育期一次补灌处理>全生育期不补灌处理;补灌量相同时,在平水年小麦生长前期补灌的处理(r1)各耗水特征值均较生长后期补灌的处理(r3)有所增加。3、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1)集雨限量补灌能促进冬小麦株高的增加。在3年试验期内,各集雨种植处理在返青到成熟期各个生育阶段较畦灌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冬小麦株高,在拔节-抽穗期表现最为显着,3个试验年份增加幅度为9.11-35.96%。相同种植方式下,各年份成熟期集雨处理间株高大小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小麦前后期均补灌处理(r2)>前期补灌处理(r1)>后期补灌处理(r3)>不补灌处理(r0);补灌量相同时,3个试验年份前期补灌处理较后期补灌处理的株高平均增加3.78%,返青-拔节期补灌更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2)不同集雨限量补灌处理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影响各异。在返青-抽穗期,各集雨限量补灌处理公顷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相应畦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依次增加4.66-15.87%、4.24-12.09%、11.44-29.88%;抽穗之后,生育期仅补灌一次的集雨种植处理(r1及r3)较相应畦灌处理的增加优势逐渐降低,生育期补灌两次的集雨处理(r2)抽穗-成熟期公顷干物质积累量则在3个试验年份均小于相应畦灌处理。相同种植方式下,前期补灌的集雨处理较后期补灌的集雨处理3个试验年份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增加8.53%,返青-拔节期补灌更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3)集雨限量补灌可促进花后同化物向籽粒的输入,并提高其贡献率。相同补灌方式下,各集雨限量补灌处理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畦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花后同化物输入量依次增加6.21%、6.11%、9.52%,对籽粒的贡献率则依次增加3.78%、6.02%、6.01%。相同种植方式下,集雨限量补灌处理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较不补灌处理有不同程度提高;补灌量相同时,前期补灌处理在平水年(2012-2013年度及2013-2014年度)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较后期补灌处理平均显着增加16.92%,花后同化物对籽粒贡献率平均增加8.02%。4、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经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1)集雨限量补灌有助于冬小麦的增产。3年试验条件下,不补灌的集雨种植处理(r0)及与前期补灌的集雨种植处理(r1)经济产量均较相应的畦灌处理有所提高,两处理平均增产幅度在3个试验年份依次为4.81%、5.51%、5.60%,由于集雨处理实际种植面积的减小,在公顷穗数较畦灌处理平均降低6.07%的情况下,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却平均提高了5.06%、6.81%,有效弥补了穗数不足造成的经济产量损失。在2012-2013年度及2014-2015年度小麦生育后期降水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后期限量补灌的集雨处理(r3)经济产量较相应的畦灌处理平均增加了6.54%,其增产原因同样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千粒重增加作用更为显着,两年平均增加9.78%。相同种植方式下,集雨种植不同补灌处理间经济产量关系表现为:前后期均补灌处理(R2)>前期补灌处理(R1)>后期补灌处理(R3)>生育期不补灌处理(R0);补灌量相同时,由于公顷穗数及穗粒数的优势,3个试验年份前期补灌处理较后期补灌处理平均增产7.62%。(2)集雨限量补灌有助于冬小麦的增收。除前后期均补灌的集雨处理与相应畦灌处理差异不大外,其余集雨补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收获后平均每公顷总收入及净收益均较相应的畦灌处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每公顷总收入平均提高780.15元,每公顷净收益平均提高948.76元。相同种植方式下,集雨限量补灌处理每公顷平均总收入及净收益高于不补灌处理;补灌量及总投入相同时,前期补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净收益较后期补灌处理显着增加16.72%,集雨种植方式结合冬小麦生长前期限量补灌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5、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有积极影响。各集雨限量补灌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及生育期总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相应畦灌处理,3个试验年份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90.21-114.7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7-10.23%,在生育期降水量较少的2013-2014年度表现更突出;相同种植方式下,补灌量相同时,前期补灌的集雨种植处理(R1)3个试验年份降水利用效率较后期补灌的集雨处理(R3)平均增加7.68%,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增加7.44%,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4.36%。
韩美坤[8](2017)在《冬小麦贮墒旱作产量形成与水氮利用特征》文中提出在华北水资源限制地区,减少冬小麦灌溉对降低地下水超采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推广的小麦节水栽培技术春季灌溉1-2次(春灌量75-150 mm),为进一步减少灌溉量,我们提出了"贮墒旱作"栽培模式,即播前贮足底墒、生育期内不再灌溉。目前这一模式的技术已开始示范应用,但对其产量形成和水氮利用特点及机理尚需要深入探明。本研究在河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体系下,通过设置冬小麦贮墒旱作和节水灌溉(春灌2水)两种模式的比较试验以及不同播前贮墒量、施氮量和不同品种对贮墒旱作的影响等试验,系统考察了贮墒旱作栽培的群体动态、源库性能、产量构成、耗水规律、氮素利用等特征,综合分析了其产量、效率和效益潜力。主要结果如下:(1)贮墒旱作模式的冬小麦产量低于春灌2水模式,主要是降低了群体总粒数和生物产量,但花前贮藏物质转运及其对籽粒贡献率明显增加、千粒重提高,仍可获得6500 kg hm-2以上产量水平,冬小麦-夏玉米全年贮墒旱作产量达17000 kg hm-2以上。连续3年贮墒旱作冬小麦产量为6694-7432 kg·hm-2,平均产量比春灌2水模式减少16.6%。春季不灌溉降低了茎蘖成穗率,导致穗数减少;降低了开花期生物量,导致穗粒数减少;缩小了个体株型,降低了群体叶面积指数。但提高了群体穗叶比和粒叶比,库/源比值增大,促进了花前营养器官中存储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籽粒灌浆速度,使千粒重明显增加。在周年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体系中,冬小麦贮墒旱作的开花和成熟期提早,让出5-7天光温资源给夏玉米,有利于玉米稳产增产,使全年产量维持丰产水平。通过增加基本苗以增加穗数,贮墒旱作小麦的产量可进一步增加。(2)贮墒旱作冬小麦免去了生育期灌溉,显着降低总耗水量,麦收后腾出了较大土壤库容存储夏季降水,提高了周年水分利用效率。贮墒旱作冬小麦耗水来源是生育期降水和土壤贮水,播前贮足墒,常年播后至拔节前不会出现严重水分亏缺,耗水土层主要在中上层,拔节后下层耗水增加,到成熟期2米土体通体耗水。3年平均对土壤贮水的消耗量占总耗水量67%,显着高于春灌2水处理(35%)。与春灌处理相比,贮墒旱作小麦对土壤贮水的消耗量增加了 99 mm,总耗水量减少了 52 mm,水分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均达到1.8 kg·m-3以上。在周年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体系中,贮墒旱作冬小麦收获后2 m 土体水分库容多增加了 99 mm,夏季多存储降水63 mm,使全年蒸散量减少了 115 mm,并使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8%,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2%。(3)贮墒旱作冬小麦降低了拔节后对氮素的吸收强度,降低了植株总吸氮量,但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利用效率。与春灌2水相比,在同样的施氮量下,贮墒旱作小麦平均总吸氮量降低25.7%,拔节后的吸氮量及其所占总吸氮比例显着降低,但氮素的物质生产效率显着提高;籽粒氮素来自花后吸收的比例减小,但来自花前贮藏氮素转运的比例增加,使植株氮收获指数显着提高,籽粒氮浓度维持稳定。贮墒旱作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较低,但氮素利用效率显着较高。在周年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体系中,冬小麦贮墒旱作降低了后茬夏玉米的氮素吸收,也提高了夏玉米氮收获指数和氮素利用效率,使全年氮利用效率显着提高。(4)贮墒旱作冬小麦在中等施氮量(225 kg hm-2)下可获得高产和高水氮利用效率的协调。贮墒旱作冬小麦实行一次性施肥(底肥),在180-270 kg hm-2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提高了生物产量,但收获指数稳定;增加了总粒数,但千粒重稳定;提高了籽粒产量,但中氮(225 kg hm-2)和高氮(270kghm-2)处理差异不显着;增加了氮素吸收量,但氮利用效率稳定,氮收获指数下降,氮肥偏生产率显着下降;增加了总耗水量,但水分利用效率稳定。综合协调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以中等施氮量(225 kg hm-2)为佳。(5)贮墒旱作栽培播前2m土体最适贮墒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5-90%,此贮墒量可获得最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黑龙江低平原区中壤土 2 m 土体最大贮水量可达700 mm,有效贮水量可达445 mm,播前不同贮墒量试验表明,随2m 土体土壤相对含水量增加,小麦产量和总耗水量均增加,在土壤相对含水量达90%时小麦产量已达最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达85%时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达最高。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80%时不能获得6000 kg hm-2以上产量,但土壤相对含水量超过90%时无效耗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6)适应贮墒旱作栽培的高产高水效品种,其共同特征表现为群体容穗量大、穗粒数适中、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较高。所选19个品种在贮墒旱作条件下的平均产量为6733 kg hm-2,但品种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着差异,高产高水效品种特征表现为:株高中等,穗数多,穗粒数适中,群体库容量较大,单株叶面积较小,群体叶面积指数较高,非叶绿色器官面积适中,穗叶比、粒叶比高;籽粒生长前中期冠层衰老速度较慢,但后期衰老速度较快,灌浆强度较高,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明显较高。综合研究认为,贮墒旱作模式在足墒播种基础上免去了生育期灌溉(休灌),大幅度减少了灌溉用水,同时简化了作业管理,是一种适度丰产和节水高效的小麦栽培模式,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的规模化小麦生产中具有实用推广意义,特别是将周年贮墒旱作模式(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小麦生育期休灌)与现行周年节水灌溉模式(冬小麦-夏玉米节水栽培,小麦春季浇1-2水)以及季节性休耕(一年一季玉米)模式合理搭配布局,建立轮作休耕、休灌节水生产体系,将能为区域农业实现减灌压采与稳粮增收的结合走出一条新路。
王璐[9](2016)在《冬小麦穗分化中生理指标变化及开花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开花对于作物来说是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作物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过渡阶段。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高纬度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短,黑龙江省全年平均气温低,1月平均气温为-31℃-15℃,而冬小麦在9月种植,需要经历漫长的冬季至翌年气温稳定在0℃以上后开始返青。因此,在本地能否种植冬小麦的关键就是冬小麦越冬后返青率是否高于70%。长期引种试验证明,大部分外国或者外地的冬小麦品种不能在黑龙江省越冬,因此,在中国小麦区划中,将黑龙江省划为春小麦的主产区。2007年,由东北农业大学选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种“东农冬麦1号”,经连续十几年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其越冬返青率均能达到80%以上,说明,通过冬小麦越冬性的遗传改良,可以培育出在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种。其在9月初种植,成熟期在次年7月1-10日;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品种“宁冬11”尽管在黑龙江省越冬的返青率较低,但越冬成活的植株其成熟期在6月25日左右,其余东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代品系熟期均在7月5日-7月15日之间。由宁冬11发现引种来的品种熟期不是不可改变的,要对熟期改良的关键点进行探析,来提前熟期以为后茬作物提供更多的积温或者适当延长熟期,使灌浆期延长从而增加产量。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抽穗越早的品种,其成熟时间也越早,因此对引进品种宁冬11能达到6月末成熟而自有品种达不到的原因进行探析,应主要通过穗分化过程着手,穗分化过程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水分、养分、气候、遗传特性等,本试验主要针对穗分化过程中冬麦品种间的养分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为此本研究分析寒地冬小麦的种质资源与宁冬11的熟期差异。本研究以熟期不同的冬麦品种宁冬11、东农冬麦1号、东农06-256、东农09-377、东农09-506共5份冬麦为试验材料,从返青后2015年4月7日开始取样,观测生长锥的生长情况来明确分化进程,测定不同阶段冬麦植株的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及蛋白质含量,同时测定根系活力。针对宁冬11和东农冬麦1号两个熟期差异较大的品种来对穗分化的各时期即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护颍原基形成期、小花原基形成期、雌雄蕊原基形成期、药隔形成期、抽穗期进行开花相关基因荧光定量,进行明确品种间穗分化过程的关键时期,最后进行产量的测定,进而分析寒地冬小麦穗分化中营养物质含量及开花基因对其穗分化进程的影响及产量的变化,最终通过结合穗分化过程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定量分析及产量的结果来为冬小麦的熟期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分析结果如下:(1)寒地冬小麦各品种间穗分化进程差异从小花原基形成期开始逐渐变大。(2)穗分化过程是可溶性总糖、果糖、蔗糖含量降低的过程。药隔形成期前后,果糖与蔗糖含量的比值是判定穗分化早晚的一个关键指标,比值越小,抽穗越早。(3)在伸长期蛋白质含量越高的品种,其发育进程越快,抽穗越早。在单棱期到护颖原基形成期时,根系活力相对越高的品种,穗分化的发育进程越快。(4)宁冬11在穗分化过程中其促进穗分化的基因为VRT1,Hd1,FT3,FT(VRN3)、SOC1,其中基因Hd1与FT(VRN3)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对穗分化有抑制作用的基因为VRT2基因。穗分化过程中寒地品种东农冬麦1号中基因VRT1和VRT2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基因Hd1与FT(VRN3)、Hd1基因与SOC1基因也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两品种中都具有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的基因是Hd1与FT(VRN3)。(5)冬小麦的穗分化持续时间越长,其产量具有升高趋势。
崔凯[10](2014)在《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于2012-2013年在山西农业大学旱地小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配施氮磷肥对0—300cm土壤蓄水量、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特性、品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试图探索最佳覆盖方式和氮磷肥配施,为旱地小麦高产、稳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蓄水量的研究表明,旱地小麦播前0—300cm土壤蓄水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60cm土层达到最低。休闲期覆盖较不覆盖可提高播前各土层土壤蓄水量,在40—80cm土层秸秆覆盖较地膜覆盖和不覆盖可提高播前土壤蓄水量,且效果达到显着;在20cm、100-300cm土层地膜覆盖较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可显着提高播前土壤蓄水量。各生育期0-300cm土壤蓄水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越冬期最高,而成熟期较开花期土壤蓄水量增加。覆盖较不覆盖可提高越冬至开花期0—300cm土壤蓄水量,且越冬期和开花期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地膜覆盖配施180kg/hm2氮肥,增施磷肥可提高旱地小麦越冬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0—300cm土壤蓄水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且均以施磷量为150kg/hm2最高,225kg/hm2次之,75kg/hm2最低。总之,在施氮量为180kg/hm2,施磷量150kg/hm2时较其他氮磷配施可显着提高旱地小麦各生育期0—300cm土壤蓄水量,效果最好。(2)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养分的研究表明,覆盖可以显着提高旱地小麦各生育期0—20cm土层有机质和土壤速效磷含量,且采用地膜覆盖较秸秆覆盖效果显着。土壤碱解氮在旱地小麦各生育期含量变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越冬期最高,拔节期最低。休闲期覆盖均可提高旱地小麦各生育期0—20cm土层碱解氮含量,地膜覆盖可提高旱地小麦越冬期至开花期0—20cm土层碱解氮含量且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施氮量为180kg/hm2时,各生育期0—20cm土层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均以施磷量为150kg/hm2时效果最好,差异与其他氮磷配施处理间达到显着水平。(3)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株高和干物质量的研究表明,株高和干物质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均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成熟期达到最高。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可提高株高和干物质量,且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地膜覆盖较秸秆覆盖效果显着。总之,地膜覆盖配施180kg/hm2氮肥,150kg/hm2磷肥较其他氮磷配施处理可显着提高旱地小麦各生育期株高和干物质量。(4)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氮素吸收积累的研究表明,氮素积累量随着旱地小麦生育期推移不断增加,休闲期覆盖可显着提高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出苗-拔节、拔节-开花期氮素吸收量及其比例;覆盖可提高旱地小麦各器官氮素积累量,以籽粒中含量最多,还可显着提高叶片和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籽粒所占比例差异也达显着水平,且均以地膜覆盖高于秸秆覆盖高于不覆盖。地膜覆盖配施180kg/hm2氮肥,150kg/hm2磷肥较其他氮磷配施处理可显着提高旱地小麦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植株各阶段氮素积累量和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5)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产量及其构成的研究表明,休闲期深翻条件下覆盖可显着提高旱地小麦穗数、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地膜覆盖较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可显着提高旱地小麦穗数、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施氮量为180kg/hm2,施磷量为150kg/hm2较施氮量150kg/hm2,施磷量150kg/hm2可显着提高旱地穗粒数、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6)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成熟期籽粒蛋白质的研究表明,休闲期覆盖可提高旱地小麦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还可提高成熟期5-15d籽粒蛋白质含量;地膜覆盖显着高于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在覆盖配施氮肥条件下,地膜覆盖较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可显着提高旱地小麦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施氮量为180kg/hm2,施磷量为150kg/hm2较施氮量150kg/hm2,施磷量150kg/hm2可显着提高旱地小麦清蛋白、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总之,通过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地膜覆盖配施氮肥180kg/hm2、磷肥150kg/hm2有利于提高0—300cm土壤蓄水量,增加产量及改善品质。
二、春小麦孕穗水的周期规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小麦孕穗水的周期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1 生育时期记载 |
2.3.2 气象资料 |
2.3.3 土壤养分测定 |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6 土壤温度测定 |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
2.3.13 考种及测产 |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
3.1.8 小结 |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1 小结 |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
3.3.9 小结 |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9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4.2 讨论 |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5 主要创新点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不同灌溉制度下产量和水分生产力潜力及差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华北平原水资源现状及农业用水概况 |
1.2.2 华北平原农业节水措施及效果 |
1.2.3 作物产量差距的产生与发展 |
1.2.4 水分生产力和水分生产力差距 |
1.2.5 APSIM模型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降水年型划分依据 |
2.3 田间试验设计-用于校准和验证模型 |
2.4 数据来源 |
2.4.1 农户调查 |
2.4.2 试验数据 |
2.4.3 模型所需数据 |
2.4.4 相关数据指标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在河北平原的适应性研究 |
3.1.1 APSIM模型参数校准 |
3.1.2 APSIM模型验证 |
3.2 不同降水年型降水量及小麦、玉米需水量分布特征 |
3.2.1 不同降水年型季节性降水与需水分布特征 |
3.2.2 不同降水年型降水分布与作物需水耦合度(λ) |
3.3 基于农户水平2018-2019年山前平原和低平原小麦-玉米生产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3.3.1 河北平原农户水平小麦-玉米生产及水分管理现状 |
3.3.2 农户小麦、玉米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现状分析 |
3.3.3 基于农户水平和作物模型的小麦、玉米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差距的分析 |
3.4 小麦播种日期对小麦、玉米产量及水分生产力的影响 |
3.4.1 小麦播种日期对小麦、玉米产量及耗水量的影响 |
3.4.2 小麦播种日期对小麦、玉米水分生产力及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 |
3.4.3 不同降水年型下播种日期对小麦、玉米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 |
3.4.4 基于农户和播期模拟的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差距分析 |
3.5 不同灌溉情景对小麦、玉米产量及水分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
3.5.1 不同灌溉情景对小麦、玉米产量及耗水量的影响 |
3.5.2 不同灌溉情景对小麦、玉米水分生产力及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 |
3.5.3 不同降水年型下不同灌溉情景对小麦、玉米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 |
3.5.4 基于农户水平和不同灌溉情景下的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分析 |
3.6 农户水平与模型模拟水平的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差总体对比分析 |
4 讨论 |
4.1 基于技术因素的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产量及水分生产力差分析 |
4.2 基于非技术因素的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产量及水分生产力差分析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3)净套作玉米耗水特性与灌溉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2.2 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耗水特性的影响 |
2.3 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
2.4 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1 土壤含水量 |
3.3.2 棵间蒸发量 |
3.3.3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
3.3.4 叶面积指数 |
3.3.5 叶片的相对含水量 |
3.3.6 玉米干物质积累 |
3.3.7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测定 |
3.4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
3.4.1 作物耗水量 |
3.4.2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
3.4.3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4.2 棵间蒸发量 |
4.3 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 |
4.4 玉米叶片蒸腾速率 |
4.5 叶面积指数 |
4.6 叶片相对含水量 |
4.7 干物质积累 |
4.8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8.1 产量构成因素 |
4.8.2 产量 |
4.9 土壤水消耗量 |
4.10 耗水特征 |
4.11 水分利用效率 |
5 讨论 |
5.1 不同灌水比例净套作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差异 |
5.2 不同灌水比例净套作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
5.3 套作玉米耗水特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不同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生物活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滴灌在作物节水研究中的应用 |
1.2.1 灌溉定额设置 |
1.2.2 滴灌带间距设定 |
1.3 灌溉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
1.3.1 灌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1.3.2 灌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4 灌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5 灌溉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2.1.2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1.3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1.4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耗水量、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试验点概况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材料与方法 |
2.2.4.1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2.4.2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
2.2.4.3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2.4.4 土壤耗水量(ET)计算 |
2.2.4.5 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计算 |
2.2.4.6 小麦产量测定 |
2.2.4.7 水分利用效率(WUE)计算 |
2.2.5 数据分析 |
3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1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 小结 |
4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
4.1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2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耗水量、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的影响 |
5.2 滴灌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小麦耗水量、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线性回归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全文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作者简历 |
(5)基于田间试验和DSSAT模型的关中冬小麦水氮管理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灌溉对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
1.2.2 灌溉制度优化 |
1.2.3 施氮对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
1.2.4 氮肥运筹优化 |
1.2.5 模型在水氮管理中的应用 |
1.2.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小麦生长和产量 |
2.3.2 土壤含水量和无机氮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4.1 冬小麦株高和干物质量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2.4.2 冬小麦LAI动态特征分析 |
2.4.3 水分平衡和WUE计算 |
2.4.4 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肥利用效率计算 |
2.4.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水氮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1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3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3.2 水氮管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构成要素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水分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3.2 氮肥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3.3 水肥交互作用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水氮条件下土壤水氮变化及利用特征 |
4.1 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特征 |
4.2 冬小麦累积ET变化特征 |
4.3 冬小麦生育期水分平衡分析 |
4.4 不同水氮管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不同水氮下麦田土壤硝态氮变化 |
4.5.1 硝态氮含量分布 |
4.5.2 硝态氮累积量特征 |
4.6 水氮管理对冬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7 讨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冬小麦水氮管理的DSSAT校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CERES-Wheat模型 |
5.1.2 模型输入数据 |
5.1.3 模型校准、验证与评价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模型校准 |
5.2.2 模型验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SSAT模型的灌溉和施氮制度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灌溉情景设置 |
6.1.2 氮肥情景设置 |
6.2 结果分析 |
6.2.1 基于生育期的灌溉制度 |
6.2.2 基于土壤有效水的灌溉制度 |
6.2.3 基于作物需水量的灌溉制度 |
6.2.4 基于生育期、土壤有效水和作物需水量的灌溉制度比较 |
6.2.5 施氮量寻优 |
6.2.6 追肥比例和时期寻优 |
6.3 讨论 |
6.3.1 基于生育期的灌溉制度 |
6.3.2 基于土壤有效水的灌溉制度 |
6.3.3 基于作物需水量的灌溉制度 |
6.3.4 施氮优化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气象不确定性的关中冬小麦产量预测和水氮管理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进展 |
1.2.2 气象不确定性和产量预测研究进展 |
1.2.3 灌溉制度优化研究进展 |
1.2.4 氮肥管理优化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和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田间试验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指标测定和方法 |
2.1.4 水分平衡和WUE计算 |
2.2 DSSAT模型 |
2.2.1 CERES-Wheat作物模块 |
2.2.2 土壤模块 |
2.2.3 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PAM模块 |
2.2.4 模型输入数据 |
第三章 作物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Morris法原理 |
3.2.2 敏感性分析策略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状态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
3.3.2 过程变量的敏感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DSSAT参数估计和模型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PEST参数估计软件 |
4.2.2 调参策略 |
4.2.3 模型评价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物候期和产量模拟结果 |
4.3.2 过程变量模拟结果 |
4.3.3 土壤水分模拟结果 |
4.4 讨论 |
4.4.1 状态变量模拟 |
4.4.2 生长过程变量模拟 |
4.4.3 土壤水分过程模拟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气象不确定性对产量预测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气象数据获取 |
5.2.2 气象测定偏差分析方法 |
5.2.3 产量预测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气象测量偏差的影响 |
5.3.2 基于历史气象的季内产量预测 |
5.4 讨论 |
5.4.1 气象数据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4.2 季内产量预测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SSAT模型的水氮优化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灌溉情景设置 |
6.2.2 施氮量优化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灌溉制度优化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6.3.2 施氮优化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6.4 讨论 |
6.4.1 灌溉制度的多目标优化 |
6.4.2 “线性+平台”法确定最优施氮量 |
6.4.3 水氮管理与气象预测 |
6.4.4 水氮价格对管理优化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集雨限量补灌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
1.2.1 集水农业含义 |
1.2.2 集水农业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集水农业用水模式 |
1.3 农田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
1.3.1 农田微集雨种植技术概述 |
1.3.2 农田微集雨种植技术理论基础 |
1.3.3 农田微集雨种植技术系统解析 |
1.3.4 农田微集雨种植技术应用效果 |
1.4 限量灌溉 |
1.4.1 限量灌溉定义 |
1.4.2 限量灌溉历史 |
1.4.3 限量灌溉的生理学基础 |
1.4.4 限量灌溉作用效果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地降水量及其分布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降水量 |
2.4.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
2.4.3 冬小麦生育期观察 |
2.4.4 株高及干物质积累测定 |
2.4.5 经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指标的测定 |
2.4.6 冬小麦耗水量计算 |
2.4.7 冬小麦水分利用计算 |
2.4.8 经济效益计算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
3.1 不同补灌方式下 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时空变化 |
3.1.1 冬小麦全生育期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1.2 冬小麦各生育期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 |
3.2 不同补灌方式下不同土层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 |
3.2.1 冬小麦各生育期 0-4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 |
3.2.2 冬小麦各生育期 4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 |
3.2.3 冬小麦各生育期 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 |
第四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4.1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农田耗水量及耗水构成 |
4.1.1 全生育期农田耗水量 |
4.1.2 全生育期农田贮水消耗量 |
4.1.3 全生育期农田耗水量构成比例 |
4.2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农田耗水特征 |
4.2.1 阶段耗水量 |
4.2.2 耗水强度 |
4.2.3 耗水模系数 |
第五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
5.1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株高变化 |
5.2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干物质量积累与转运 |
5.2.1 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
5.2.2 冬小麦扬花前营养器官同化物转运及扬花后同化物积累 |
第六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 |
6.1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6.1.1 冬小麦经济产量 |
6.1.2 冬小麦经济产量构成因素 |
6.2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 |
6.2.1 冬小麦降水利用效率 |
6.2.2 冬小麦灌溉水利用效率 |
6.2.3 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
6.2.4 冬小麦灌溉水生产效率 |
6.3 不同补灌方式下冬小麦经济效益 |
6.3.1 总投入 |
6.3.2 总收入 |
6.3.3 产投比 |
6.3.4 净收益 |
第七章 讨论 |
7.1 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
7.1.1 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7.1.2 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7.2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7.2.1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构成的影响 |
7.2.2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征的影响 |
7.3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株高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
7.3.1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7.3.2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干物质量转运与再分配的影响 |
7.4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经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4.1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经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7.4.2 集雨限量补灌对降水、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集雨限量补灌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
8.1.2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8.1.3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8.1.4 集雨限量补灌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8.2 创新之处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冬小麦贮墒旱作产量形成与水氮利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旱对作物的影响 |
1.2.2 土壤水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
1.2.3 氮肥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1.2.4 冬小麦-夏玉米节水栽培概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1 土壤水分测定 |
2.2.2 表观生理性状测定 |
2.2.3 干物质积累动态与分配测定 |
2.2.4 植株含氮量测定 |
2.2.5 生育期积温测定 |
2.2.6 灌浆速率测定 |
2.2.7 冠层绿叶衰老测定 |
2.2.8 成熟期各器官残留干物质 |
2.2.9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产量形成 |
3.1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生育进程 |
3.2 贮墒旱作冬小麦产量形成 |
3.2.1 产量构成 |
3.2.2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3 源库关系 |
3.2.4 灌浆特性 |
3.2.5 植株衰老 |
3.3 贮墒旱作冬小麦后茬夏玉米产量形成 |
3.3.1 形态特征 |
3.3.2 干物质积累 |
3.3.3 产量形成 |
3.4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产量 |
3.5 讨论 |
3.5.1 贮墒旱作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 |
3.5.2 贮墒旱作冬小麦后茬夏玉米产量形成特点 |
3.6 小结 |
第四章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水氮利用特征 |
4.1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水分利用特征 |
4.1.1 贮墒旱作冬小麦水分利用特征 |
4.1.2 贮墒旱作冬小麦后茬夏玉米水分利用特征 |
4.1.3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水分利用特征 |
4.2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氮素利用特征 |
4.2.1 贮墒旱作冬小麦氮素利用特征 |
4.2.2 贮墒旱作冬小麦后茬夏玉米氮素利用特征 |
4.2.3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氮素利用特征 |
4.3 讨论 |
4.3.1 水分利用特征 |
4.3.2 氮素利用特征 |
4.4 小结 |
4.4.1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对水分利用 |
4.4.2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系统对氮素利用 |
第五章 施氮量、播前贮壤量和品种对贮墒旱作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
5.1 施氮量对贮墒旱作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1 产量及构成因素 |
5.1.2 不同生育阶段生物量 |
5.1.3 氮素利用特征 |
5.1.4 耗水结构及水分利用效率 |
5.2 播前贮墒量对贮墒旱作冬小麦产量及耗水的影响 |
5.2.1 生育期和叶面积指数 |
5.2.2 产量及构成因素 |
5.2.3 耗水特征 |
5.2.4 耗水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 |
5.2.5 物质转运特征 |
5.3 贮墒旱作冬小麦高产高效品种的筛选 |
5.3.1 产量及构成因素 |
5.3.2 株型和冠层结构 |
5.3.3 灌浆特性 |
5.3.4 冠层衰老 |
5.3.5 耗水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 |
5.4 讨论 |
5.4.1 施氮量对贮墒旱作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
5.4.2 播前贮墒量对贮墒旱作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的影响 |
5.4.3 贮墒旱作冬小麦高产高效品种的筛选 |
5.5 小结 |
5.5.1 合适的施氮量提高水肥利用率 |
5.5.2 合适的播前贮墒量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
5.5.3 高产高效品种的表现性状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6.1 综合讨论 |
6.1.1 产量形成 |
6.1.2 水分利用 |
6.1.3 氮肥利用 |
6.1.4 模式集成 |
6.1.5 示范应用 |
6.2 主要结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冬小麦穗分化中生理指标变化及开花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小麦穗分化的研究进展 |
1.1.1 小麦穗分化的时期 |
1.1.2 温光变化对小麦穗分化的影响 |
1.1.3 水分对小麦穗分化的影响 |
1.1.4 播期及生态区对小麦穗分化的影响 |
1.1.5 糖分对小麦穗分化的影响 |
1.1.6 氮素对小麦穗分化的影响 |
1.2 开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中的FT家族 |
1.2.2 植物中的开花相关基因 |
1.2.3 开花基因的作用模式 |
1.3 根系活力的研究进展 |
1.4 小麦穗分化与产量及熟期关系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2 田间取样及处理方法 |
2.2.1 穗分化的调查及取样 |
2.2.2 糖分的测定 |
2.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4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2.5 产量的计算 |
2.3 穗分化过程开花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2.3.1 取样 |
2.3.2 RNA的提取 |
2.3.3 RNA的反转录 |
2.3.4 荧光定量的引物 |
2.3.5 梯度PCR确定退火温度 |
2.3.6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2.4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4.1 试验仪器 |
2.4.2 试验试剂 |
2.5 试验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冬麦品种穗分化进程的分析比较 |
3.2 冬麦品种间穗分化过程中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
3.2.1 可溶性总糖 |
3.2.2 蔗糖含量 |
3.2.3 果糖含量 |
3.2.4 果糖与蔗糖比值 |
3.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3.4 品种间根系活力比较分析 |
3.5 小麦开花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3.5.1 不同品种VRT1基因的表达量 |
3.5.2 不同品种VRT2基因的表达量 |
3.5.3 不同品种Hd1基因的表达量 |
3.5.4 不同品种FT3基因的表达量 |
3.5.5 不同品种FT(VRN3)基因的表达量 |
3.5.6 不同品种SOC1基因的表达量 |
3.6 基因间表达量的相关分析 |
3.7 不同品种单位面积穗数及小麦产量多重比较 |
3.8 各因素产量通径分析 |
4 讨论 |
4.1 穗分化的时期 |
4.2 穗分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4.3 穗分化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4.4 穗分化过程中根系活力的变化 |
4.5 开花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4.6 品种产量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覆盖保墒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 水分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
1.3 水氮耦合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
1.4 氮磷肥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
1.5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1 覆盖保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2 覆盖配施氮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3 地膜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 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 覆盖保水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2 覆盖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3 地膜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 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1 覆盖保水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覆盖配施氮肥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3 地膜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 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4.1 覆盖保水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4.2 覆盖配施氮肥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4.3 地膜覆盖配施氮肥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5 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对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3.5.1 覆盖保水对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3.5.2 地膜覆盖配施氮磷肥对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3.6 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对蛋白质及组分含量的影响 |
3.6.1 覆盖保水对蛋白质及组分含量的影响 |
3.6.2 覆盖配施氮肥对蛋白质及组分含量的影响 |
3.6.3 地膜覆盖配施氮磷肥对蛋白质及组分含量的影响 |
3.7 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对籽粒蛋白质动态的影响 |
3.7.1 覆盖保水对籽粒蛋白质动态的影响 |
3.7.2 覆盖配施氮肥对籽粒蛋白质动态的影响 |
3.7.3 地膜覆盖配施氮磷肥对籽粒蛋白质动态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2 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3 覆盖配施氮磷肥对株高和干物质量的影响 |
4.1.4 覆盖配施氮磷肥对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4.1.5 覆盖配施氮磷肥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1.6 覆盖配施氮磷肥对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 |
4.2 主要结论 |
4.2.1 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2.2 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3 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4 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植株吸氮的影响 |
4.2.5 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2.6 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春小麦孕穗水的周期规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2]河北平原小麦-玉米不同灌溉制度下产量和水分生产力潜力及差距研究[D]. 陈宗培.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净套作玉米耗水特性与灌溉技术的初步研究[D]. 彭霄.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4]不同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生物活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朱晓艳.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5]基于田间试验和DSSAT模型的关中冬小麦水氮管理优化[D]. 李正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6]基于气象不确定性的关中冬小麦产量预测和水氮管理优化[D]. 宋明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7]集雨限量补灌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D]. 卫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8]冬小麦贮墒旱作产量形成与水氮利用特征[D]. 韩美坤.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9]冬小麦穗分化中生理指标变化及开花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D]. 王璐.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10]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保水与氮磷配施的研究[D]. 崔凯.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