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英语的一些语法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马睿颖[1](2012)在《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排比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九套大学英语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包括许国璋主编的《英语》、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胡文仲主编的《大学英语教程》、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黄源深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以及何其莘和童明编着的《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等教材的初版及修订版,其内容涉及教材的编写依据,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课文主题以及教辅配套材料。通过对50年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主导教材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英语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转变,主要体现于以下诸方面:第一,从单纯传播语言知识到注重发展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转变。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第三,从以单词、句子教学为中心向注重语义、语篇教学的转变。第四,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转变。第五,从强调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对这九套教材全方位的详析与对比揭示出一种突出的发展走向:我国英语专业精读教材(包括改称为“综合英语”的教材)精读性质逐渐淡化,综合性质大大加强。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外语界引进并深受外国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本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一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二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外语学习观;三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与其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四是通过梳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选择教材,让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论文就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评估理论以及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等三个方面理清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发展走向并提出建议。
张继东[2](2012)在《基于科技英语语料库的词语行为特征的异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科技英语语料库的词语行为异质性研究是以弗斯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参照辛克莱和韩礼德等新弗斯学派学者的词语学理论,充分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科技英语中普遍存在的词语行为异质性问题所展开的研究。这里所言及的词语行为异质性问题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科技英语中同义词不同的词语行为特征探究;二、科技文本中实词基形和屈折变形搭配的异质性问题探究。解决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就需要让语言学研究回归到语言的本质属性上来,突显词形在词语行为特征研究中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从传统的以句法为基准的语法范畴研究向动态词语组合的意义研究的转向。科技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它们通过词形、词义、拼写、结构或用法等方方面面的相同、相近或相似等构成了庞大的科技英语词汇体系。在运用科技英语的实践中,我们需要准确地甄别和使用其中大量的同义词。对此,我们需要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最新学术成果来破解这一具有语言研究和教学意义的难题。参照辛克莱的“意义扩展单元”模型对同义词各个词形的搭配词、类联接进行吸引值计算,对搭配词的语义倾向进行语义归类,由此总结出科技英语同义词所存在着的行为特征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出同义词各词形都有属于自己的行为特征,一定程度上不支持语言交际中无条件的替换。基于词形的词语搭配研究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不赞同在词语搭配研究中的“词项归并”;即,将词形归并在同一词目下进行搭配研究。通过对语料库文本的词形检索、搭配值计算和聚类分析,科技英语中技术词的词形所吸引的搭配词存在着概率聚类层级的差异,体现为语篇中的相关实词所构成的局部不同的语义网络结构,表现出科技“术语趋势”的概念差异。研究结果证明了实词基形和屈折变形是不可以随意进行“词项归并”的。在以上科技英语同义词和词形搭配差异性的探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科技英语中实词的词义具有学科倾向性,科技英语语篇所描述的科学现象具有语言描述上的客观性和“非功利性”,所以语义韵的评价意义具有显性化和单一化的特点,语用意义的抽象受到“语域”因素的制约。
张琳[3](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汪火焰[4](2012)在《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的前提是:除学好外国语言外,还必须了解外国文化,体验并熟知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具备必要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将对我国的外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学生在外语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中国外语教学的缺陷;探究那些导致我国大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深层原因;审视外语教学法的演变历史以求获得外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借鉴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来纠正外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轻视文化因素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崭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国的外语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教学效果始终不如人意,培养的学生语言能力强,语言技能熟练,但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大学英语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七种主要原因:一、主流的外语教学法流派都忽略了文化在外语教学和交际中的重要性;二、外语教学界还缺乏成熟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特别是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三、学校普遍缺乏涵盖跨文化交际项目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四、英语教师和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五、教师缺乏文化教学的训练和接触英美文化的机会;六、跨文化交际英语教材匮乏;七、学校缺乏系统评估文化能力的手段和标准。以培养外语人才为目的的语言教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演变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传授语法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第二阶段,按幼儿习得母语规律,强调模仿和重复,训练学生外语的听说能力;第三阶段,以认知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或交际能力。目前正在进入第四个阶段,以语言和文化作为输入,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到目前为止,比较系统化的语言教学法流派不下二十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有五种: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前四种教学法都以传授语言知识和培训语言技能为目的,在不同时期为语言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都忽略了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各地的众多学者在吸纳了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跨文化交际学构建了独特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美国人类学家艾德华.霍尔(Edward Hall)对于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颇有研究,被称作“跨文化交际学之父”,其着作《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1959)被看成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奠基之作。古迪昆斯特(Gudykunst)于1983年发表的着作《跨文化交际理论:当前视角》(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Current Perspectives)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作为独立、成熟学科的标志。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成果在外语教育和相关方面体现了最高价值。跨文化交际学使语言教学专家们认识到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因素,外语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衡量现代外语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具有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经历了从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再到现在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3个主要阶段;形成了两种教学方法:文化知识传授法和文化过程教学法;出现了4种教学模式:外国文化模式,跨文化模式,多文化模式和超文化模式。跨文化交际学阐明了语言-文化-交际关系、文化的内涵、交际的原理、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差异等一系列概念和原理。在跨文化交际中,每个参与者都根据自己的文化习俗和预见理解别人的话语,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导致交际的完全失败。根据跨文化交际学原理,教授外语的理想目标是让学生使用所学语言在目的语的文化语境中以符合对方文化习惯的方式交际,即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针对中国外语教学的缺陷,本人带领研究团队以外语教学法理论、文化研究和文化教学成果、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以武汉大学本科学生为对象和平台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构建分为三个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各大专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为其他外语语种的跨文化教学提供参。
柳华妮[5](2013)在《基于体例演变影响因素分析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研究》文中认为如今,我国的外语教材建设空前繁荣,但因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而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学者倡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己之力可以实现。因而,本文仅选取外语教材中的一个部分展开探索,旨在就未来大学英语教材的研发提出系统方案和设想。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并非单纯的外语教学规律问题,而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甚至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要准确把握未来大英教材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全面考察可能影响其走向的相关因素。为此,本文将其放置到历史语境中,以期从对编写体例演变的描述和解读中总结出教材发展的一般规律。要重现大英教材的演变史,又需追寻大英教学的发展轨迹。因循这一思路,本文依次就大英教学和教材发展、大英教材体例演变、相关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向等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现将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奏定大学堂章程》的颁布为起点,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期间,大英教材出现了多次更迭,先后出现了语法型、文选型、阅读对比型、结构型、综合型、立体式和内容型等多种教材。从历时角度来看,教材的规模日益扩大,内部系列日益细化,从最初的单系单本发展到精读/综合教程为主,泛读、快读、听力等为辅的多系多本,载体形式从纸质课本经由“课本+磁带”,发展至课本配套多媒体光盘、网络课程、教学管理平台等(第三章)。前述各类教材的体例演变可归纳为(第四章):(1)从没有明显的内容编排线索,到以语法为线索,再到采用多种线索的系列教材和基于话题的系列教材。(2)从没有固定的模块设置,到简单稳定的模块,再到灵活多样的模块,所涉语言技能先有读、译,后有听、说、写。(3)核心内容从学校语法或经典文选,到以语法为纲编选的政治性或科技文章,再到人文类文章加篇章读写技巧,最后是学术性的科普文章。(4)学习活动先后有语法练习、课文理解、课文语言点练习、句型操练、听力训练、读写练习、头脑风暴、视听活动、项目研究、辩论等。上述演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社会发展需求、大学教育理念、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课程要求、师生主体、教育技术等(第五章)。基于前人研究,以外语教法、课程要求、社会发展需求、信息技术等因素为明线,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师生等因素为暗线,就未来的大英教材研发作出展望(第六章):(1)未来大英教材研发应走内容依托之路,以灵活的方式整合跨文化知识、通识教育内容及一般学术英语技能。(2)贯彻自主学习理念,借助计算机网络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借鉴基于渗透式学习策略的教材理念,将策略发展融入基于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中。(3)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通过课文选材、传统学习活动改造和复杂学习任务设计,全面渗透批判性思维的情感特质和思维意识,传授认知技能知识,创造综合运用各种认知技能的机会。(4)适合任务型教学法的开展,使学生在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发展语言、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考虑到理论自身的不完善性和我国大英教学的现状,应将任务型活动和传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练习结合起来。(5)遵循主题原则,在系列设置上由分化走向整合,充分挖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功能,以方便使用为宗旨,将基于多种媒体的学习材料在单套纸质课本和网络课程中合理分配。综上,未来的大英教材应基于“理论、方法+技术”的范式整合多样化的内容,体现语言、文化、学科知识和思维的有机结合;依据主题原则整合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资源;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任务化的学习活动和内置学习策略的学习活动共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教材文本分析和逻辑思辨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将大英教学的源头追溯至上世纪初,重现大英教材发展的历史,锁定各阶段的代表性教材,描述了各类教材的编写体例。基于大英教材与大英教学、高等教育、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相关学科理论等的逻辑联系,通过文献研究和理性思辨,从宏观视角全面探索了影响大英教材发展的因素,并通过对教材文本的考察为相关因素提供佐证。本文将相关学科理论以外的因素纳入到大英教材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相关研究的视野。以上共同体现了本文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唐革亮[6](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崔艳英[7](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刘桂影[8](2013)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 ——基于跨文化的视角》文中指出英语教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如何设计这个活动,如何选择活动内容,如何实施该活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背后是关于语言本质、语言学习机制、二语习得理论、语言教学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支撑。这一系列理论以融合的形式存在于教学共同体的信念系统中就构成了指导英语教师教学的范式。那么,何为英语教学范式?我国历史上都出现了哪些英语教学范式?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应有一个什么样的英语教学范式指导教师的英语教学?这些就成了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根植于语言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的场域,聚焦英语教学范式,沿着英语教学范式的概念界定、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及未来展望的逻辑理路予以深入剖析和建构。全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和结语组成。主体部分包括五个部分。导论导论部分首先呈示了本研究的缘起和文献综述,然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重难点及研究创新等。第一部分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研究,基建于对教学范式概念和英语教学范式概念的把握。所以本部分关涉本体探源。基于对范式、教学范式和教学模式等概念的辨析,围绕着教学范式是指导教师共同体从事教学实践的信念性理论和观点的融合体这一核心观点,界定了英语教学范式的内涵、内容构成及其特点。英语教学范式是英语教学共同体所共同信仰的指导其英语教学的理论融合体,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为其教学反思提供理论框架。英语教学范式作为一种学科教学范式,除了具有范式和教学范式所具有的特点外,它还拥有自身的特点,即“执念”性、多样性和独特个性。“执念性”本意是执着,这里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一旦被某一教学共同体所接受,在其心目中就具有信念的属性,就会对它有不加怀疑的信仰。多样性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指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有不同的英语教学范式;其二指在同一时期,指导英语教学的范式不一定只有一种,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教学范式之外,可能同时有其他英语教学范式的并存。独特个性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作为学科教学范式,拥有其他学科教学范式所不具有的独特性。其独特性表现在理论基础,主体内容和对教学的指导三个方面。第二部分着眼于历史,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进行历时性分析。我国从洋务运动开始,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了“料理各国事务”,京师同文馆开始了西语的教学,这其中就包括英语的教学。从这一时刻起,正式的英语教学就开启了它的历史使命,英语教学范式也开始粉墨登场。从洋务运动时期到现在,英语教学经历了语法-翻译范式、听说-训练范式、句型-模仿范式、功能-实践范式、能力-建构范式等范式的指导。语法-翻译范式关注英语教学中词汇和语法等的语言知识教学,关注通过英文原着阅读学习英语语法,从而使学生获得英语读写能力。学生服从于教师的权威。文化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被无视。这种教学范式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诵记,对教师的要求低,只要拥有语法知识就可以进行英语教学。不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关心学生的听说能力。听说-训练范式作为我国出现的第二个英语教学范式,认为语言的学习是训练地道的口语,而不是语言的读写能力,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而不是掌握语法知识。这种范式指导下的教学,学生仍然依附于教师,没有主体地位,文化依然被教学忽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句型-模仿范式徜徉在英语教学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黯然失色。这种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语言被浓缩为句型,句型的掌握是语言学习成功的标志,句型的操练是语言学习的法宝,模仿是语言学习的主旋律。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仍然服从于教师的权威。但是这一时期开始对语境的重要性有一种自发性的意识。语言所富含的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慢慢被认可。进人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英语教学也开启了它重要的一页。这一时期的功能-实践范式除了相较于以前更重视语境的作用外,开始重视语言的文化意义,重视学生的思维对语言学习的意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是文化开始受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也开始受到范式的思考。于是,第一次,范式把学生、学习、语言、文化放在同一空间思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进入新世纪,能力-建构范式开启了自己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它的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结构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关于语言的观点,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的观点等奠定了这一范式的基础。这种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培养交际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和目的语文化开始成了范式关注的重点。学生的发展成为能力-建构范式的追求目标。通过对我国英语教学范式的考察,发现英语教学范式具有社会制约性和历史发展性、对立性和关联性、前瞻性和滞后性等特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评析我国英语教学范式的发展,发现教学范式对文化的关注经历了文化无意识-文化自发-文化觉醒-文化意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对教学各因素的关注经历了从知识-口语技能-学生的思维和交际功能-人和文化这样一条历史发展轨迹。这些特点说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已从最初的茫然期逐渐走向成熟期。第三部分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进行共时性考察。通过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进行全息式分析。文献分析的结果显示,指导我国目前英语教学的主流教学范式仍然是能力-建构范式。对于课堂观察和访谈的资料分析表明,首先,我国目前指导英语教学的教学范式,除了能力-建构范式外,语法-翻译范式,句型-模仿范式和功能-实践范式仍然存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其次,能力-建构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师生活动存在“伪活动”现象;教学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缺失现象;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很难同时实现双主体的主体性;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依然受到教师的青睐。这些现象表明我国英语教学已经脱离了能力-建构范式的指导,能力-建构范式被其他教学范式所代替成为主流范式;第三,能力-建构范式由于自身的缺陷,难以维持对英语教学的指导地位,如,它难以指导文化的教学。从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当前的英语教学范式显示,官方的主流教学范式由于对教学目标培养的不完整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的缺失,面对跨文化的国际交往时代的要求,难以给予我国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恰切的指导,预示可能发生英语教学范式转换。第四部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变革的跨文化视角。教学范式和其他的任何事物一样,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面对跨文化交往的国际大环境,对英语教学范式进行跨文化思考不仅必要,而且必需。跨文化意味着不同文化的并存,意味着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具有跨越不同文化交往能力的人才,意味着英语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这样的英语教学特性昭示着英语教学范式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性。文化自觉性表现为文化性和通约性两个方面。通约性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要具有面对复杂教学情境恰切地指导英语教学的能力;文化性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要具有指导文化教学和文化语境设置的能力。处于这个复杂多极历史时期的英语教学范式必须具有跨越不同理论、关注不同文化的能力,才能面对复杂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存在差异性的教学系统,才能看到文化对语言学习以及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能面对动态生成的语言学习过程,指导学生成为自我完善的人,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但是现有的教学范式由于自身的缺陷,难以指导这种英语教学。展望新的教学范式,文化-互动范式成为期待中的英语教学范式。英语教学文化-互动范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是它赖以存在的基础。这种范式认为语言是在师生互动中习得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同样重要。学生的自主性是达成学习目标的保障。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学习促成学生在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成长为“文化人”。文化-互动范式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主体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发掘学生的潜能,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实现。第五部分文化-互动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把人和文化作为英语课堂主要的关注点。关注学生通过师生活动在与文化的互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同时关注通过文化学习达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为母语文化的传播打下基础的目的。为了实现文化-互动范式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功能,教学中需要老师具有如下教学理念:坚持教师文化自觉;确信英语在我国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学科性质;明晰英语教学的发展价值取向;秉持英语教学目标的立体性和生成性观点;坚持英语教学内容知识和文化的融合观;秉持英语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坚持自我发展的英语教学评价观。其中,教师的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互动范式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教师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在教学中坚持文化-互动范式对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指导。只有秉持了这些教学理念,才可能实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自觉,使学生达到自我完善;才能实现英语教学范式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最终指引英语教学实现其教学目标。结语部分算是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但是对英语教学范式的研究却仍需继续。探索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规律,探索英语教学范式的理论架构,探索英语教学范式对英语教学指导的有效性策略等需要继续探索。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先,选题新。本研究是在前人关于英语教学范式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英语教学范式的相关研究,对英语教学范式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以求廓清英语教学范式的边界、构建英语教学范式的理论框架。属于英语教学范式研究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其次,研究视角新。目前,关于英语教学范式研究有增加的趋势,对跨文化研究也大有人在,但是把英语教学范式和跨文化交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不多,本研究算是本课题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成果。再者,观点新。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大背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人”已成必然。本研究为英语教学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量身定制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范式,即文化-互动范式,为老师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反思提出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王敏辰[9](202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强调句式是实现强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界对于强调句式在强调系统内的地位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梳理强调句式与其他强调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没有形成强调句式的统一界定。与此同时,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局限在句法领域,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强调语义模型,明确强调句式在强调语义系统中的地位及本质特点,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强调句式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元功能思想,本研究指出强调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它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为基础,帮助增强语言的元功能强度,包括概念意义的语义强度、人际意义的情态强度以及言语内容在语篇中的信息强度等等。换言之,强调功能不是自主功能,而是服务于元功能的附加功能。从级阶角度看,强调功能发生在语言的任何表达层面,包括语音/文字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语法层可以进一步分为词组层和小句层。总的来说,本研究以元功能为基础,从语言的三个连续层次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就强调句式而言,它作为强调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处于词汇语法层次系统的小句层面,与其他层面或者小句层面的其他强调手段相比,强调句式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其一,强调句式位于或趋于小句层强调实现方式的“词汇-语法”连续统的语法极端。其二,强调句式具有特定的句法结构;其三,强调句式的标记词无实际语义,也不自带对比重音。其四,强调句式不受制于语篇分布规则,其强调功能属于结构的必要功能。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从元功能角度,对强调句式作出如下界定:强调句式指的是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通过特定的句法结构凸显小句中某个成分或者部分内容,增强该成分的信息强度,并同时强化凸显成分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从而引起或者提醒听话者/读者注意被强化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接着,按照凸显成分的功能语义范畴,强调句式被分为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前者包括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后者包括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和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根据“语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的功能描述思想,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如下异同:就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都可以凸显以下几类经验成分,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等六种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跨度、位置、方式、原因、或然、伴随、角色和角度等八种环境成分,以及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建构的情形。此外,强调句式与既定意义相同的原式小句具有两种可能的语义关系,一是强调句式与原式小句的经验意义相同,二是强调句式是原式小句发生概念隐喻的结果,这可能会引起原始经验意义发生改变。除共性外,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汉语经验凸显型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的主要强调标记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差异。英语中,强调标记“be”具有两种句法功能,分别是“it be x that/wh-疑问词……”(“x”代表凸显成分)结构中与“it”组成强势语气成分的操作词和“wh-疑问词……bex”结构(包括其变形形式“all/the-名词词组+be+x”)中的主要动词。汉语中,关键强调标记“是”与次要强调标记“的”组成四种句法结构,分别为“是1…x…的”“……的是2 x”“是2x的”和“是3x的”。在此,“是1”发挥操作词功能,“是2”发挥谓体功能,“是3”发挥推断状语功能。语法性质上,英语的强调标记“be”具有限定性,且位置固定,凸显成分紧随其后,而汉语的强调标记“是”无限定性,位置多变,可与凸显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就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的凸显成分语义范畴一致,涉及六类判断意义,即可能性、惯常性、真实性、明显性、义务性、意愿性,和七类评价意义,即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规范、行为人属性、潜力、实体价值和环境。然而,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强调产生机制不同,这同时引起体现形式上的差异。英语中,表示判断/评价意义的凸显成分与被判断/评价项目以两个独立命题的形式呈现,并且凸显成分由主位引发语“it be”引出而成为主位焦点,因此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结构为:it[主语]+be[主要动词]+x[补语]+被判断/评价项目[补语]。汉语中,存在三种强调方式:一是添加传信语气词“是”和“的”以增强肯定语气,其中“是”位于谓体之前,“的”位于句尾,它们不会改变原式小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二是使用“的字结构”使人际意义经验化,以强化命题或者提议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结构为“被判断/评价项目[主语]+是[谓体]+x-的[补语]”;三是通过“连x都/也y”结构蕴含的非常规判断意义,加强事件真实性或者评价的正确性。在这种结构中,“连”发挥介谓体的功能,用来引出部分凸显内容“x”从语篇角度,本研究考察了英汉语强调句式在小说、新闻和剧本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语强调句式的总体分布情况相同:剧本语篇>小说语篇>新闻语篇。从语体角度看,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高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口语语篇中情况相反,而在汉语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始终低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局部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分布特征有三:其一,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任何语篇类型中都是最为常见的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其二,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常见性等级序列不同;其三,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出现总频率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英语强调句式的总频率低于汉语,而在新闻中,却高于汉语。总的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三类语篇特点造成了上述的总体分布特征。就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而言,它们描述完整的故事,涉及多个事件、多种视角等,这为各类强调句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闻报道遵循“篇幅最小化、信息最大化”的原则,更常使用强调词汇而非强调句式,因此新闻语篇中强调句式出现频率低于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其次,英汉语强调句式的主客观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差异。由于英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它符合新闻语篇客观、严谨的文风,因而英语强调句式更常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汉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这不符合新闻语篇特点,所以它较少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更常出现在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语篇中。然后,从话语生成和发展角度,本研究指出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语篇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种话语功能:修正话语、发起话题、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总结话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即主导观点、推动观点、对照观点和总结观点。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引起英汉强调句式异同的历时因素、认知因素和思维因素。历时上,英语强调标记“be”和汉语强调标记“是”的起源不同,这导致了二者的语法性质差异。“be”的发展路线为:动词→系动词→强调标记,“是”的发展路线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强调标记。相比而言,“be”具有动词起源,所以含有动词的屈折变化的特点,而“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没有动词来源,既没有限定性,也不发生屈折变化。认知上,英汉民族都按照舞台模型感知强调现象。不同的是,英语民族将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而汉语民族运用强调标记激活无固定位置的凸显成分,按照自然顺序进行认知。思维模式上,英语强调句式在客体思维、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影响下,具有客观性、“强调部分-非强调部分”二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而汉语强调句式在主体思维、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呈现主观性、整体把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本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并基于元功能思想提出了强调句式的界定以及分类,这将有助于深入强调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理论研究。另外,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性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英汉语言的相关特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领域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兵[10](2016)在《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文中指出术语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于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理论不断趋于丰富和完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术语学研究呈现出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多元化特点,内部出现了诸如计算术语学、社会术语学、文本术语学、术语学交际理论和社会认知术语学等新的研究方向。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术语学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至20世纪末已出现了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俄罗斯术语学派和捷克布拉格术语学派,加拿大魁北克术语学研究方向和北欧术语学研究方向等。我国术语学研究相对来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国外术语学理论引介与评述和国内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阶段。从历时角度看,我国的术语学研究正沿着“引介”、“结合”与“创新”的路径发展。术语是专业领域内概念的符号指称,每个科学领域或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术语体系。术语存在的价值在于传播和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跨语际传播和交流尤为重要。目前,汉语中除了本土已有的术语外,其余大部分术语主要从英语翻译引介而来。关于英语术语的引介研究主要涉及到术语翻译方法、翻译原则、术语翻译标准及译名规范化的研究。总的来讲,这些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及全面的协调性。虽然我国译名审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某些学科专业仍然存在术语定名不规范,甚至混乱的局面。本文着重解决当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术语误译、术语译名同实异名现象、异实同名现象、英语缩略术语汉语定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及术语定名后的推广与应用等实践性问题。本文旨在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误译术语的定名问题。术语误译违背了术语的科学性原则,减少术语误译是当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由于常常将实质上并不等价的英汉术语视为等价术语,或按照术语的字面意义进行概念转换,或者对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理解错误或理解不透彻而造成术语误译。术语误译的种种情况可归结为对原术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够,违背了术语学研究中概念先于术语的原则。针对术语误译现象,本文提出应在充分理解原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基础上,更新旧译名,完善欠妥译名,纠正错误译名,使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应适当兼顾约定俗成原则。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术语(能指)与概念(所指)之间的单参照性关系决定了在一定的学科专业领域或某一特定学科的分支学科内术语具有单义性。然而,术语的单义性原理在术语实践中常常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尤其表现为表达同一概念的源语术语在译语中有多个译名形式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造成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不统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翻译主体作为理解者的认知水平、不同翻译方法的选取、概念特征的多维性以及地域差异引起的。减少术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是术语标准化,也是外来术语定名规范化的任务之一。本文从确定正名与异名、加强学科之间的协调、加强地域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不同标准术语定名工作和研究的协作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减少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异实同名现象。术语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多义术语和同音异义术语违背了术语的单义性原则。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称谓不同概念且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以及英语中的相对同义术语在同一学科领域内定名为同一汉语术语是造成术语异实同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如下解决异实同名术语定名的策略: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定名应根据不同专业领域或学科范围表达的概念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在某一专业或学科领域内应根据汉语中表达的不同概念分别定名:表达不同概念且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在同一专业领域里应分别定名;英语相对同义术语应根据语义差异分别定名;正确把握术语元素的多义现象有助于术语的准确定名。本文旨在解决的第四个问题是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问题。相对来讲,英语缩略术语的表意性较为抽象,不利于术语的推广及其承载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如何在把握英语缩略术语的形式特点、语义内容及所表达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汉语定名是我国目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本文分别针对由截干法、首字母缩略法和拼缀法构成的不同形式的英语缩略术语提出了不同的定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名的优选序列,即音义完美融合的定名>全义定名>形义定名/音义定名>全音定名>全形定名。在探讨如何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本文着重从翻译学、语体学、语言学、美学和社会文化学几个视角阐述了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从翻译学来讲,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遵循极似标准,具体体现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层面;语体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除了应遵循单义性、科学性外,还应遵循专业性、准确性、系统性和简明性标准;语言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用字规范、造字规范、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性,使定名具有理据性:美学上,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在准确反映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具有听觉美、视觉美和意象美:社会文化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受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等语言外因素的制约。本文最后针对某些公共文化领域规范使用术语意识不强或滥用术语等现象,提出了应从加强政府部门的干预与主导职能、加大媒体的宣传与引导力度以及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三个方面来解决术语,尤其英语术语汉语定名推广运用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开放性的。如何建立华语圈的术语关联,如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加强术语管理,对外来术语作动态的记录和描述,以及如何加强译者术语能力的培养,减少术语定名的混乱现象,从而提高术语工作效率等都是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科技英语的一些语法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英语的一些语法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在国内外语界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现状 |
四、国内大学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
一、本选题研究拟采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二、本选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学术意义 |
第二章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现代语言学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
二、当代语言学时期 |
三、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借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方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国外教学法流派简介 |
第三节 西方语言哲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编写的影响 |
第五节 国外英语教材评估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的影响 |
一、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 |
二、Jo McDonough与Christopher Shaw的细则 |
三、MichaelP.Breen与Christopher N.Candlin的指南 |
四、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 |
第三章 建国后起步阶段(1949-197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建国后高校英语教学起步阶段的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介绍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 |
二、俞大絪主编《英语》第5-6册 |
三、徐燕谋主编《英语》第7-8册 |
第三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语言观 |
第四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外语学习观 |
第五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1978-1985)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研究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1979-1981年修订版)介绍 |
二、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1992年修订版)介绍 |
三、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语言观 |
四、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五、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研究 |
一、《高级英语》1-2册(1980年初版)介绍 |
二、《高级英语》1-2册(1995年修订版)介绍 |
三、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语言观 |
四、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外语学习观 |
五、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研究 |
一、《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83-1987年初版)介绍 |
二、《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92-1996年修订版)介绍 |
三、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五节 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1986-199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4册(1986年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5-8册(1994-1997年版)介绍 |
三、《新编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新编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李筱菊《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研究 |
一、《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1987年版)介绍 |
二、《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2000年版)介绍 |
三、《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语言观 |
四、《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外语学习观 |
五、《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六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上)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998-2008年修订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语言观 |
三、《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杨立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研究 |
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6册(2002年版)介绍 |
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语言观 |
三、《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外语学习观 |
四、《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黄源深主编《综合英语教程》研究 |
一、《综合英语教程》1-6册(1998-2003年第一版)介绍 |
二、《综合英语教程》1-6册(2005-2007年第二版)介绍 |
三、《综合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综合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综合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下) |
第五节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研究 |
一、《综合教程》教材1-8册(2005-2008年版)介绍 |
二、《综合教程》:语言观 |
三、《综合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综合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六节 何其莘、童明主编《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文化透视英语教程》(2004-2010年版)介绍 |
二、《文化透视英语教程》:语言观 |
三、《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节 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八章 后方法时代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外语教学:能动与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 |
第三节 外语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一、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三、英语专业教材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四节 外语教学: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
第五节 外语教学:策略研究 |
第九章 总论:结语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语 |
一、改革开放起始、发展和创新阶段九套大学主导教材的特色研究 |
二、九套大学英语主导教材关于听、说、读、写项目设计情况比较 |
第二节 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与建议 |
一、重新审视新一代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原则 |
二、加强中国英语专业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
三、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 |
四、局限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科技英语语料库的词语行为特征的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0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 |
1.4 小结 |
第二章 英语词语学:理论脉络和方法体系 |
2.0 引言 |
2.1 词汇研究的沿革 |
2.2 伦敦学派的学术主张 |
2.2.1 词语学的要旨 |
2.2.2 新弗斯学派的词语研究 |
2.3 词语的组合行为 |
2.4 词语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词项-环境法 |
2.5 词语行为特征的统计信息 |
2.6 小结 |
第三章 意义扩展单元与共选理论 |
3.0 意义扩展单元 |
3.1 意义扩展单元——词语搭配 |
3.1.1 词语搭配的界定 |
3.1.2 词语搭配的语义理据 |
3.2 意义扩展单元——类联接 |
3.2.1 类联接的界定 |
3.2.2 次类联接 |
3.3 意义扩展单元——语义倾向与语义韵 |
3.4 共选机制——词语学新解 |
3.4.1 共选机制的由来 |
3.4.2 共选机制:词汇与语法共选 |
3.4.3 共选机制:词汇与词汇共选 |
3.4.4 共选机制:型式-意义-功能的共选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科技英语研究 |
4.0 引言 |
4.1 科技英语分析模式的发展 |
4.2 科技英语技术词的分类 |
4.3 科技英语词汇提取方法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语料库资源和计算方法 |
5.0 引言 |
5.1 语料库资源 |
5.1.1 英国国家语料库 |
5.1.2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 |
5.1.3 上海东华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 |
5.2 词语搭配的常用计算方法 |
5.2.1 Z值的计算方法 |
5.2.2 MI值的计算方法 |
5.2.3 费舍尔精确检验方法 |
5.3 小结 |
第六章 科技英语中同义词的异质性研究 |
6.0 引言 |
6.1 搭配词的计算与同义词的辨析 |
6.1.1 动词ENSURE和ASSURE的搭配词的计算与异质性辨析 |
6.1.2 形容词big, great和large 的搭配词的计算与异质性辨析 |
6.2 类联接的检索、计算与同义词的辨析 |
6.2.1 Occurrence of N与incidence of N的MI值计算和异质性辨析 |
6.2.2 HAPPEN与OCCUR的词语行为特征和异质性辨析 |
6.2.3 CAUSE prep N与REASON prep N词语行为特征和异质性辨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词形的科技文本词语搭配研究 |
7.0 引言 |
7.1 研究方法 |
7.2 对JDEST节点词的基形和屈折变形的搭配词提取与计算 |
7.2.1 对amplifier和amplifiers搭配词的提取与计算分析 |
7.2.2 对amplifier和amplifiers搭配词的聚类分析 |
7.2.3 对frequency和frequencies搭配词的提取与计算分析 |
7.2.4 对frequency和frequencies搭配词的聚类分析 |
7.2.5 对antibody和antibodies搭配词的提取与计算分析 |
7.2.6 对gene和genes搭配词的提取与计算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回顾、总结和展望 |
8.0 引言 |
8.1 回顾 |
8.2 结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 本研究的思路 |
1.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外语教学法演变历程综述 |
2.1 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
2.2 直接法(DIRECT METHOD) |
2.3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
2.4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2.5 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
3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文化教学的兴起和发展 |
3.1 跨文化交际研究 |
3.2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4 跨文化交际理论综览 |
4.1 文化的基本内涵 |
4.2 交际的基本内涵 |
4.3 跨文化交际 |
5 构建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武汉大学为例 |
5.1 武汉大学外语教学现状概述 |
5.2 对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
5.3 对文化教学与文化培训概念的理解 |
5.4 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文化课程考试试卷 |
(5)基于体例演变影响因素分析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教材 |
1.4.2 大学英语教材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本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语言教材评估研究 |
2.1.2 语言教材编写研究 |
2.1.3 语言教材使用研究 |
2.1.4 语言教材使用效果研究 |
2.1.5 国外研究现状总结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二十年大英教材研究概况 |
2.2.2 大英教材编写研究 |
2.2.3 大英教材评估研究 |
2.2.4 大英教材使用研究 |
2.2.5 关于英语教材的其他研究 |
2.2.6 国内研究现状总结 |
第3章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与教材发展概述 |
3.1 近代新式大学产生之前的英语教学 |
3.2 清末民初“大学英语”教学的萌芽 |
3.3 民国中后期的大学共同英语课及教材 |
3.4 建国至文革结束期间的公共英语教学和教材 |
3.5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教材 |
3.6 21 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教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体例演变 |
4.1 语法型大学英语教材 |
4.1.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1.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2 文选型大学英语教材 |
4.2.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2.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3 阅读对比型大学英语教材 |
4.3.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3.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4 结构型大学英语教材 |
4.4.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4.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5 综合型大学英语教材 |
4.5.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5.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6 立体式大学英语教材 |
4.6.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6.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7 内容型大学英语教材 |
4.7.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7.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大学英语教材体例演变的主要因素考察 |
5.1 社会发展需求及大学教育理念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1.1 西方主导的民国通才教育与大英教材 |
5.1.2 政治经济为纲的专才教育与大英教材 |
5.1.3 改革开放需求及文化素质教育与大英教材 |
5.1.4 新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大英教材 |
5.2 语言学理论发展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大英教材 |
5.2.2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大英教材 |
5.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大英教材 |
5.2.4 社会语言学与大英教材 |
5.2.5 外语教学法与大英教材 |
5.3 心理学理论发展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3.1 官能心理学与大英教材 |
5.3.2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大英教材 |
5.3.3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大英教材 |
5.4 课程教学要求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5 学习者及教师因素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5.1 师生的语言水平与大英教材 |
5.5.2 中国教育传统中的师生关系与大英教材 |
5.6 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未来大学英语教材研发展望 |
6.1 内容依托式语言教学与大英教材编写 |
6.1.1 跨文化教育与大英教材编写 |
6.1.2 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大英教材编写 |
6.1.3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大英教材编写 |
6.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大英教材编写 |
6.2.1 从《课程要求》看大英教材的核心内容选择 |
6.2.2 自主学习、学习策略与大英教材编写 |
6.3 顺应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大英教材编写 |
6.3.1 社会创新需求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
6.3.2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与要素 |
6.3.3 贯彻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大英教材编写 |
6.4 任务型教学法与大英教材编写 |
6.4.1 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
6.4.2 任务型教学法与大英教材的活动设置 |
6.5 现代信息技术与大英教材编写 |
6.5.1 现代信息技术与大英教材的内容呈现 |
6.5.2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策略的呈现 |
6.5.3 现代信息技术与大英教材的系列设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关于大英教学和教材发展的历史 |
7.1.2 关于大英教材体例的演变 |
7.1.3 关于大英教材体例演变的影响因素 |
7.1.4 关于未来大英教材的走向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教材和大纲(以出版年代为序) |
附录 |
正文图表索引 |
表格 |
图表 |
(6)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意义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
3.1.1 功能观 |
3.1.2 建构观 |
3.1.3 进化观 |
3.1.4 社会符号观 |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
4.2.2 语料库的构成 |
4.2.3 语料的预处理 |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
6.1.1 系统型对等 |
6.1.2 实例型对等 |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
7.1.1 隐喻化转移 |
7.1.2 去隐喻化转移 |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
7.2.1 语言系统因素 |
7.2.2 语篇类型因素 |
7.2.3 情景语境因素 |
7.2.4 文化语境因素 |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
7.3.1 重构功能 |
7.3.2 简化功能 |
7.3.3 概括功能 |
7.3.4 释义功能 |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贡献及创新点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 ——基于跨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研究内容、重难点与创新 |
一、英语教学范式的本体追寻 |
(一) 范式的考辨 |
1.范式的界定 |
2. 范式的特点 |
3. 范式的内容维度 |
(二) 教学范式的内涵 |
1. 教学范式的界说 |
2. 教学范式的内容构成 |
3. 教学范式的特点 |
4. 教学范式和教学模式的辨析 |
5. 教学范式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关系 |
(三) 英语教学范式的内涵 |
1. 英语教学范式的界定 |
2. 英语教学范式的内容结构 |
3. 英语教学范式的特点 |
二、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发展 |
(一)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新前我国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透视 |
1.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前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
2.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前我国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二) 从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透视 |
1.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
2.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三) 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透视 |
1. 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透视 |
2. 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四) 从1992年到2000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透视 |
1. 从1992年到2000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解析 |
2. 从1992年到2000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五)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透视 |
1.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分析 |
2.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六)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评析 |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特点 |
2.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跨文化思考 |
三、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考察 |
(一)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分析 |
1. 基于文献的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分析 |
2. 基于个案的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扫描 |
(二)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存问题与探究 |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缺失问题 |
2.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多元并存问题 |
3.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主流范式问题 |
4.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现存问题探究 |
(三)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现状的跨文化思考 |
1.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失 |
2. 决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文化因素缺失 |
四、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变革的跨文化视角 |
(一) 跨文化理论 |
1. 跨文化研究的背景 |
2. 跨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 |
3. 文化和交际的关系 |
4. 跨文化交际能力 |
(二)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变革跨文化视角考量的必要性 |
(三) 我国中学英语作为外语学科的跨文化内涵 |
1. 语言的本质 |
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
3. 我国中学英语学科的跨文化特点 |
(四)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跨文化解读 |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跨文化属性的缘起及其表现 |
2.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跨文化属性的文化自觉 |
(五)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跨文化展望——文化-互动范式 |
1. 文化-互动范式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
2. 文化-互动范式的内涵解读 |
3. 文化-互动范式的特点 |
4. 文化-互动范式的优势 |
五、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文化-互动范式的实现路向 |
(一) 在教学主体上坚持教师文化自觉 |
1. 文化自觉的内涵探究 |
2. 教师文化自觉的内涵解析 |
3. 英语教师文化自觉的实现 |
(二) 在学科性质上坚持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
1. 工具理性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性质 |
2. 人文理性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性质 |
3. 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 |
(三) 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坚持学生发展取向 |
1. 教学价值取向 |
2. 英语教学价值取向 |
3. 秉持发展取向的英语教学价值观 |
(四) 在教学目标上坚持立体性和生成性 |
1. 英语教学目标的特点 |
2. 把握英语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和生成性 |
(五) 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知识和文化的融合 |
1. 坚持语言知识和文化教学的内容观 |
2. 坚持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共现 |
(六)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动态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
1. 明晰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
2. 秉持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过程的动态性观念 |
(七) 在教学评价上坚持自我发展的英语教学评价 |
1. 自我发展评价观的产生 |
2. 自我发展评价的实现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缩写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英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
2.2.1 英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
2.2.2 英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
2.3 汉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
2.3.1 汉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
2.3.2 汉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
2.4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基本理论 |
3.2.1 元功能思想 |
3.2.2 功能句法理论 |
3.3 强调句式的描写 |
3.3.1 强调语义模型 |
3.3.2 强调句式的界定 |
3.3.3 强调句式的分类 |
3.3.4 强调句式的分析框架 |
3.4 小结 |
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
4.1 引言 |
4.2 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4.2.1 英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
4.2.2 英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
4.2.3 英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
4.3 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4.3.1 汉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
4.3.2 汉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
4.3.3 汉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
4.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
4.4.1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
4.4.2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
4.5 小结 |
5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
5.1 引言 |
5.2 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5.2.1 英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
5.2.2 英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
5.3 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5.3.1 汉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
5.3.2 汉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
5.4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
5.4.1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
5.4.2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
5.5 小结 |
6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考察 |
6.1 引言 |
6.2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分布 |
6.2.1 语料说明 |
6.2.2 数据统计 |
6.2.3 总体分布异同 |
6.2.4 局部分布异同 |
6.2.5 小结 |
6.3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
6.3.1 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
6.3.2 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
6.4 英汉语多重强调现象 |
6.5 小结 |
7 英汉语强调句式异同释因 |
7.1 引言 |
7.2 历时因素 |
7.3 认知因素 |
7.4 思维因素 |
7.5 小结 |
8 结语 |
8.1 引言 |
8.2 主要研究发现 |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价值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术语定名的研究历程 |
2.1 术语的界定 |
2.2 术语学的学科性质 |
2.2.1 学科综合性 |
2.2.2 术语学的研究内容 |
2.2.3 术语学内部的研究方向 |
2.3 国外术语学研究概述 |
2.3.1 国外术语学发展史 |
2.3.2 国外术语学派 |
2.4 国内术语学研究 |
2.4.1 国外术语学理论的引介与评述 |
2.4.2 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2.4.3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概述 |
2.5 我国术语译名审定的历史钩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误译术语的定名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与术语定名相关的核心概念 |
3.1.2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联 |
3.1.3 概念之概念 |
3.2 术语误译分析 |
3.2.1 假等义术语 |
3.2.2 误读造成的术语误译 |
3.2.3 字面翻译造成的术语误译 |
3.3 误译术语的定名 |
3.3.1 更新旧术语译名 |
3.3.2 完善翻译欠妥译名 |
3.3.3 纠正错误译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2 辞书、期刊中的术语同实异名现象 |
4.3 术语同实异名现象溯源 |
4.3.1 翻译主体 |
4.3.2 翻译方法 |
4.3.3 概念特征的多维性 |
4.3.4 地域差异 |
4.4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 |
4.4.1 确定正名与异名 |
4.4.2 学科协调 |
4.4.3 地域协作 |
4.4.4 术语标准的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5.1 理论基础 |
5.2 术语译名的异实同名现象 |
5.3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 |
5.3.1 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定名 |
5.3.2 分离同一学科领域内的异实同名术语 |
5.3.3 识别异实同名的术语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语缩略术语的定名研究 |
6.1 理论基础 |
6.2 英语缩略术语的构成方式 |
6.2.1 截干法 |
6.2.2 首字母缩略法 |
6.2.3 拼缀法 |
6.3 英语缩略术语的特点 |
6.3.1 形式的简洁性 |
6.3.2 语义的多义性 |
6.3.3 语用的广泛性 |
6.4 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 |
6.4.1 截干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2 首字母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3 拼缀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5 缩略术语定名的优选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标准研究 |
7.1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翻译标准 |
7.1.1 从多元翻译标准到一元翻译标准 |
7.1.2 术语翻译的“极似”标准 |
7.2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专业标准 |
7.2.1 专业性 |
7.2.2 准确性 |
7.2.3 系统性 |
7.2.4 简洁性 |
7.3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呈现标准 |
7.3.1 定名的用字规范 |
7.3.2 定名的造字规范 |
7.3.3 定名的理据性 |
7.4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美学标准 |
7.4.1 定名的音韵美 |
7.4.2 定名的形态美 |
7.4.3 定名的意蕴美 |
7.5 定名的社会文化学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推广与运用 |
8.1 我国术语推广运用的现状 |
8.2 术语规范使用的措施 |
8.2.1 行政干预与主导 |
8.2.2 媒体宣传与引导 |
8.2.3 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 |
8.3 字母词形式术语的使用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9.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9.2 本文的局限性与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中的图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科技英语的一些语法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D]. 马睿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
- [2]基于科技英语语料库的词语行为特征的异质性研究[D]. 张继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3]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 汪火焰. 华中科技大学, 2012(10)
- [5]基于体例演变影响因素分析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研究[D]. 柳华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6]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7]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8]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 ——基于跨文化的视角[D]. 刘桂影. 西南大学, 2013(10)
-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D]. 王敏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10]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D]. 黄兵.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