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国民政府与韩国临时政府关系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红[1](2010)在《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后至1948年间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关系为研究课题,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1919-1948年间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史,并对中国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支持和援助的特点、效果以及韩国临时政府对中国抗战的贡献给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分为绪论、本论、结论和文献资料四个部分。绪论由研究动机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创新点等内容组成。本论共分五章。第一章论述韩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与广州护法政府关系的缘起。其中包括20世纪初的东北亚政治格局与韩国临时政府的成立;韩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内政建设与内部矛盾;中韩两国爱国志士的早期联系;护法政府的援韩活动;孙中山援韩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原因分析等。第二章论述韩国临时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的新转机。主要包括“九一八事变”后中韩联合抗敌御侮的新起点;韩国临时政府前期的活动及其困境;1932年4月“虹口事件”对国民政府援韩政策的影响;朝鲜义烈团与三民主义力行社的关系;韩国临时政府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关系等。第三章论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鼎力支持。包括抗战爆发后中韩两国面临的新形势;蒋介石援韩的思想理论基础与动机;中国共产党与韩国革命者联合抗日对国民政府援韩政策的影响;韩国临时政府在战火中的辗转流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韩国独立运动中派系矛盾的调处和影响等。第四章论述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对韩政策。主要包括国民政府与韩国临时政府对光复军的不同定位;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经济援助;国民政府大力争取国际社会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承认;韩国临时政府未能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原因分析;韩国临时政府及其武装力量对中国抗战的贡献等。第五章论述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驻华代表团的后续援助。包括韩国临时政府的解体及国民政府协助临时政府成员以个人身份返国;韩国驻华代表团的成立与国民政府的后续援助;国民政府承认韩国临时政府驻华代表团的原因;中韩携手处理韩侨问题;李承晚访问中国及其影响;韩国驻华代表团的解体等。结论部分着重分析总结了1919-1948年间中国国民政府援韩的主要成效,对其给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中国国民政府援韩过程中的问题做以深层反思。本论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意:一是在理论上阐明中国国民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援助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动因和思想基础;二是在中国国民政府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双方的相互影响方面有所创新,尤其是对韩国临时政府对中国抗战的贡献给予公允的评价;三是在充分肯定中国国民政府支持、援助韩国临时政府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对其援韩过程中既支持又控制的两面方针问题做出深刻剖析,以期借鉴历史,裨益现实。
刘霞[2](2020)在《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申圭植(1880-1922)是韩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独立运动家。他于1911年流亡到中国上海,1922年在上海辞世。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开展了丰富的救亡运动和复国运动,展现出杰出政治外交家和独立运动家的面貌。但在奔走革命的同时,他也留下了诸多文学文本,特别是在长达十一年的中国流亡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跨国体验,包含中国革命体验、韩国独立运动体验、人际交流体验和离散生活体验等,这些体验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申圭植的文学体现出优秀的汉文水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书写着多样的跨国体验,更包含着丰富的情绪、思想和意识世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学界历来的研究,大都仅将申圭植视作一个独立志士,并未对其文本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文学迄今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文学和思想层面入手,综合使用“跨界”、“离散”、“身份认同”等后殖民批判理论、新历史主义、比较文学形象学及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阐述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其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申圭植有着丰富的思想,并富于实践精神。他的思想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的反作用下不断升华。在中国体验的影响下,国内时期便萌芽的民族意识发展成明确的抗日路线;对自由、民权朦胧的憧憬发展成为明确的近代国家意识;尚武意识和对国际局势的关注升华为外交武力融合的执政理念;对中国的关注、对辛亥革命的肯定及民族大同思想逐步发展成为中韩联合意识并进而发展成为国际联合意识。在这些思想意识的指导下,申圭植在流亡中国期间,以中韩联合和世界联合为策略,以民主共和制为复国政治理念,以大同思想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局势、民族自决思潮和舆论宣传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韩国独立运动,构建了中韩革命联合的平台,培养了大批韩国爱国青年,并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创建及获取孙中山护法政府的承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上海地区韩国独立运动的开拓者和中韩革命联合的奠基人。可以说,中国体验使其由一个普通的民族独立斗士成长为反殖民的时代先驱。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其思想表现出过分依赖中国革命派及国际援助、未能重视和发动群众、因没有明确的革命指导思想而未能制止韩人内部各派间的斗争等局限性。申圭植丰富的中国体验促成了其文学中的书写和想象,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申圭植广泛结交中国革命党人、加入革命文学组织南社,并创办了中文周报《震坛》,为中韩交流创造了阵地,这些跨界交流体验促成了其与中国革命先驱和进步文人间的文学交流。这种文学交流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以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为主要话题,促进了中韩两国抗日话语和民族话语的构建,从而有力推动了共同话语和相互认知的发展;第二,申圭植对辛亥革命的认同和反日意识是双方交流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了生成性对话模式;第三,双方都通过对对方的书写来进行自我观照,从而对本国的国家命运和革命前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第四,双向跨界叙事推动了各自文学的发展。其次,申圭植在跨界空间里经历的政治体验和革命体验对其中国认识和文学书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将资产阶级革命视作中国乃至亚洲的唯一前途,认为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卖国,由此产生了近代国家意识,并产生了中韩联合乃至国际联合意识以及世界和平认识。在其中国书写和文学想象中,他鼓吹辛亥革命,塑造了一系列中国革命志士的形象,批判封建专制以及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腐败无能及卖国行为。此外,他积极论述中韩关系的重要性、中韩合作的必要性、韩国独立之于中国、日本、东亚乃至世界和平的意义,使其文学也呈现出强烈的政论性,体现出政治外交家的独特面貌。但这种中国想象带有一定的乌托邦特点。再次,申圭植的跨界是伴随着流亡开始的,离散生活体验是其跨界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散生活体验使他感受到深深的乡愁和亡国之恨,这些苦闷促使他对日本的侵略本质及韩国的亡国原因等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明确的民族主体意识。此外,离散体验使得他有了更深刻的民族文化认知,对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身份也有了新的思索。他在文学中表达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诉说着亡国苦痛,尖锐地揭露并批判日本侵略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呼吁民族主体一一“大韩之魂”即民族精神,刻画了一系列民族英雄和独立斗士的伟大形象。同时,他积极宣传民族历史和文化,强调民族历史的再书写,并通过对大淙教等民族精神象征的书写和宣扬来坚定地守护自己的民族身份。可以说,申圭植的跨国体验对其文学创作存在着明确的影响关系。交流体验促成了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志士的书写,并进而促成了中韩近代文人的生成性互动和相互认知;政治外交和革命体验,促使他形成了对中国、东亚及近代文明的认识和文学中的中国想象;离散体验和民族体验使其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作品中不仅表现出离散带来的愁和恨,更显示出对民族精神的赞扬和自身的民族认同感。统观申圭植的文学,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跨界性,即抗日的跨界性、民族想象的跨界性和语言的跨界性;第二,主体性,即民族主体意识和历史主体意识,这些主体意识均是殖民语境和流亡空间中的集体无意识之表现;第三,文化身份认同的混融性。申圭植在离散体验中遭遇身份认同的危机和焦虑,面对焦虑,他一方面通过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宣扬来坚守民族身份,另一方面,又以中韩联合的策略参与到中国革命中去,对中国文化和革命产生了认同,从而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体现出混融性特征;第四,政论性。申圭植的文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水准,但其文学的基调是坚定的抗日意识和民族使命感,因此其文学中充满着革命、抗日、救亡、中韩联合等富于时代感的政治话语和革命话语,体现出政治美学功能,展现出革命文人的独特面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位申圭植及其文学。第一,申圭植文学是韩国抗日文学、韩国近代汉文学、韩国域外离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韩国文学之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和价值。第二,在中韩交流历史转型和价值重建的新时期,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先驱广泛交流,构建中韩革命联合的开端,开创了中韩人文交流的新局面,在这一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二十世纪中韩关系的奠基者。第三,申圭植凭借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在近代东亚复杂的时局中,把握住了时代要求,表现出坚决的抗日意识,看到中韩合作是二十世纪中韩两国共同的历史选择,他的抗日意识、中国认识、东亚认识乃至世界和平认识体现出时代自觉和东亚文化自觉,在东亚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申圭植的中国体验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不仅对于全面客观地还原申圭植这一历史人物的综合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韩国汉文学研究、韩国抗日文学研究乃至中韩近代人文交流研究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促进当下中韩交流与对话以及东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朱芹[3](2012)在《体系与依附: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为研究命题,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以依附论为理论核心,以体系论为理论铺垫,以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为分析工具,透析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国内外背景、早期的萌生、着作中的建构、实践中的蜕变与沉淀,及其对半岛命运的影响。本命题涉及期间上自朝鲜王朝末期,贯穿大韩帝国与日据时期,下至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延及美国军政府时期,涉及半岛与中美苏日等多个行为体之间的外交斡旋与政治博弈,对本命题的研究是一大挑战。对于本文的理论基石与主线——依附论,为了避免提及依附论就顺理成章地将之划归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本文对之进行了解读与再构,进而提出强制性依附论与自主性依附论的概念,自主性依附论恰恰成为本文的理论基石和需再检验的理论支架,这一理论的精髓与逻辑思维贯彻本文始终。对于本文的理论大环境和隐线——体系论,本文主要将之渗透到对李承晚开展的一系列外交实践的分析中,并将之与层次分析法相衔接,借用国际系统·国家·人的结构视角分析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形成的国际、国家与个人背景,这三个层次的背景对李承晚的性格塑造及独立思想的萌生与建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文中详细论述了东亚区域国际体系从宗藩自治到条约殖民的变迁、近现代周边四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博弈以及李承晚的家世、父母及求学经历对其性格与思想的影响与塑造。本文应用历史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提出并解析了一系列概念,如依附外交,依附式独立,独立式依附,边缘政府,边缘第一轨道外交,等等,探讨了李承晚独立思想的演变,评述了其开化期独立思想的懵懂、着作中独立思想的憧憬以及实践中独立思想的蜕变,涉及武力独立思想的式微、中立独立思想的蜕变和外交独立思想的沉淀,论证了其对外观随着国际局势的变迁及实践中的历练由开化期的青涩与稚嫩走向独立运动时期的成熟与老练,由早期的蔑清亲美防俄拥日过渡到附美疑华反日恐苏。本文详细阐述了李承晚依托于大韩人国民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及欧美委员部的外交实践活动,这是其外交独立思想的三个最具典型性的案例,是李承晚外交实践的最为关键和至关重要的三个阶段,主要涉及李承晚参与或主导的委任统治外交、与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缔交、跟苏俄列宁政府结盟、向美请愿外交以及承认外交和反托管外交,各个外交实践见证了李承晚的独立思想与外交思维由青涩、修正、检验走向成熟。最终,在经过以理论为基石、以分析方法为工具以及以历史事实为根基的一系列分析与解读之后,本文对李承晚的独立模式、外交模式、外交性质、外交范畴、外交途径以及外交结果等进行了盖棺定论,总起来说,他通过附美用美的独立路径,以独立为外交目的,以依附外交为独立手段,实施一种侧重威权主义统治的半民主体制,传承、探索与定位了近现代朝鲜半岛与中美关系,但,通过依附方式获得的独立,依然难以摆脱依附,韩国由依附式独立走向了独立式依附。总之,李承晚作为一个亲美用美依美附美的现实主义者,是一个矛盾体,体内既流淌着君王专制的残余,又标榜着民主共和的理想,既渴望着独立与统一,又不拒绝依附与分裂,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背离、言论与行为的不一。
谈笑[4](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李镐秀[5](2013)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研究(1940-1945)》文中指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是韩国民族独立运动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也是韩国宪政史上最重要的一段历史时期。为争取早日实现韩国民族独立复国的目标,巩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正统地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时期积极开展了修宪立宪、政府改组以及创建政党、军队等实践活动。尤为重要的是,韩国临时议政院修订和颁布的《大韩国民临时宪章》、《大韩民国建国纲领》等宪法性法律,奠定了韩国民族独立运动各党派团结的思想基础,指引了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的方向,勾画了韩国未来民主共和国的基本框架,为战后韩国独立复国作好了宪法和思想上的准备。本文拟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的宪政立法从理论思想到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地研究,以充分论证韩国“三一”运动以来的民族独立复国法统精神和宪法正统性,以及韩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实践体现的近代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双重意义。全文除序论和余论部分外,正文共五章。序论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范畴、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方法。第一章,介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历史演变情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上海时期(1919-1932年)。这一时期韩国独立运动在世界范围兴起、“三一”民族独立运动作为导火索引发了朝韩全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在此历史背景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第二个时期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辗转迁徙时期(1932-1940年)。因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发生后,临时政府主要成员被迫离开上海,在中国南京、长沙、广州、柳州等城市辗转迁徙,途中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因为人员变动等客观情形不得不多次改组政府成员,同时,临时政府作为韩国独立光复运动的核心机构,始终不忘实现光复独立的目标,在中国各地积极组建独立光复组织,为韩国独立复国运动做好组织上的准备。第三个时期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1940-1945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经过近8年的辗转迁徙,最后迁都中国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重庆时期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内阁成员相对稳定时期,实现了韩国左右翼各党派的团结与统一,为实现韩国独立光复运动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章,介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的背景与指导思想。这一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实现韩国独立光复运动为目标,在此期间,围绕着该目标进行了宪政立法及政府改革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开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涉及临时政府进行的政党、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即韩国“三党”统一、韩国光复军的建立、取消《韩国光复军行动准绳》9条规定、争取国际社会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承认。此外,这部分中涉及的宪政立法实践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朝鲜近代开化派思想、中国着名革命党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以及苏联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指导思想的影响下,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赵素昂形成了“三均主义”思想,并以此奠定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宪政立法正统性的理论基础,指引着大韩民国宪法的改革及发展。第三章,重点论述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实践活动。包括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早期进行的三次修宪活动,以此为基础,重庆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宪政立法实践。如第四次、第五次“修宪”,制定了《大韩民国临时宪章》、《大韩民国建国纲领》、《大韩民国临时议政院法》以及政党、军事等法规政策文件,与此同时,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根据这些宪法性法律文件进行了党、政、军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第四章,阐述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的特点。通过重庆时期临时议政院进行的两次修宪活动,反映出修宪的核心问题是临时政府指导体制的变更,即从总理内阁制到集体指导制以至到主席指导制的完成贯穿了修宪活动的始终。此外,在这一时期进行的宪法实践中,最具代表的宪法性法律《大韩民国建国纲领》将“三均主义”作为其核心理念并加以在法律实践中运用,这是最为突出的特征。再次,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自成立开始的修宪制宪等宪政立法活动中坚持了其正统性特点,重庆时期的修宪立宪实践也遵循了临时政府的法统精神并体现出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宪法正统性的继承。第五章,论述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的价值及意义。首先,民族主义意义方面,阐述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两次“修宪”为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宪法保障;制定的《大韩民国建国纲领》为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法理依据;临时政府党政及军事立法实践为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政治理论保障。其次,民主主义意义方面,论述了临时政府宪政立法实践对民主主义精神的体现以及临时政府的“政党政治”民主主义实践。最后,论述了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对当今大韩民国宪法的价值。以《大韩民国建国纲领》和《大韩民国临时宪章》为典型,论述了其民主立宪经验对大韩民国宪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大韩民国宪法以人权保障为核心对民主主义宪政精神的发展。余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论证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金九主席提出的“临时政府、独立党、光复军三位一体”执政理念与宪政立法实践的统一关系。
黄兴[6](2003)在《论中国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援助》文中研究说明韩国临时政府是在1919年韩国“三一”运动的基础上在我国上海建立的流亡政府。自1919年建立到1945年解散,在中国经历了27年时间。在此期间,它以中国为舞台,为推翻日本对韩国的殖民统治,恢复韩国的独立,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国国民政府从一开始就对韩国临时政府予以关注和同情,在韩国独立复国运动的各个阶段,中国国民政府给韩国临时政府提供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援助,并为谋求战后韩国独立以及国际社会对临时政府的承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本文将对中国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支持和援助情况作考察和分析,从而使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中韩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申恩定[7](2016)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自然地解体,在解体前的27年期间扎根于中国本土。因此,中国是韩国独立运动史中最重要的地区。1910年韩日合并以后,为躲避日本殖民统治,多数韩国人来到中国,形成韩人移民社会,其中多数韩国侨民为了韩国的独立积极地活动。近代历史上韩国和中国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两国在历史上得以形成前所未有的紧密关系。尤其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等中国的各政治力量根据各自的政策方向支持韩国独立运动,以各自的方式参与韩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在此基础上,因两国民众的抗日战争和守护国家这两个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斗争经验,得以互相理解和建立更深厚的友谊。最终,在中国的境内,在中国政府的援助下,韩国独立运动家们为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得以增强争取独立的实力,并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和战略。在遭到日本的殖民统治后,韩国独立志士们纷纷移住中国,在中国国内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为中心和起点,开展各种活动。尤其以中国的抗日战争为起点,在中国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关系中,成为改变两国的态度、作用和地位的分水岭。1937年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国民党开始更积极地从政府的角度支持韩国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也依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与临时政府取得紧密的联系,支持韩国独立运动。因此,本论文中将中国国内临时政府的活动时间定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对韩中关系中进行积极交流时期的两国关系进行研究。本论文以抗战时期(1937—1945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的比较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抗战时期各个阶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背景、它在中国主要活动、具体韩中两国抗日合作的内容以及意义等等,并试图通过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的考察,让韩中两国共同反抗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历史重新被民众熟悉,推动韩中两国感情的升温和合作的提升。
赵丹丹[8](2017)在《赵素昂与韩国独立运动关联问题研究》文中认为1910年随着《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韩国被日本正式吞并,在国际上失去了独立国家的地位。韩国的诸多仁人志士,不甘心祖国的沦陷,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恢复祖国的主权。韩国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韩国独立运动,是韩国近代史中的重要课题。赵素昂是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人士,为韩国独立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出身于朝鲜贵族家庭,后又前往日本留学。他自幼所受的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和在日本接受的近代知识文化熏陶,对他独立思想的形成和之后从事独立运动有着巨大影响。在韩国独立运动中,他运用自己丰富的学识为从事独立运动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独立党等组织起草了基础性文件,做了丰富的理论建设。在中国大地上进行韩国反日独立运动期间,他长期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内任职,担任临时政府外务部长的职务,同时主持韩国独立党的各项事宜。他的独立思想路线是右派的民族主义路线,反对共产主义的思想纲领。但为了加强独立运动的力量,团结、统一独立运动的各方势力,他可以接受与左派政党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他积极参加半官方组织中韩文化协会的活动,在会议中大力宣传韩国独立与韩国临时政府,宣传独立运动各势力团结统一的良好态势,让世界对韩国独立运动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势力弱小,所以通过外交方式来谋求祖国独立,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一项长期的策略。赵素昂曾长期担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外务部长,为世界了解韩国独立和韩国临时政府开了一扇窗,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移到重庆之后,随着政局的稳定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韩国的独立和国际上对承认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有了新的希望。所以临时政府领导人以及身为外务部长的赵素昂,都加强了外交活动,敦促国际社会尽快承认韩国独立,并承认韩国临时政府,为此他对中美英苏等大国都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因此,重庆时期是赵素昂外交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采用各种外交策略,随着国际形势和外交对象的变化而适时地更改外交辞令,力图实现韩国的国家独立和国际社会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承认。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他的外交策略并未达成外交目标。纵观韩国独立运动,独立运动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基本贯穿了独立运动全过程,因为内斗而消耗了大量的力量,使得韩国独立运动的力量大为减弱。无论是赵素昂,还是右派的韩国独立党人,过分倚重外交,一定程度上对临时政府内部建设有所忽略,对韩国独立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杨昭全[9](2012)在《建国60年来我国的朝鲜·韩国史和中朝、中韩关系史研究综述》文中提出建国60年来,我国的朝鲜·韩国史和中朝、中韩关系史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但仍有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杨天石[10](2000)在《蒋介石与韩国独立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韩国被日本并吞之日起 ,大批韩国爱国人士即流亡中国 ,组织政党 ,成立临时政府 ,开展抗日、复国斗争 ,史称韩国独立运动。韩国独立运动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支持。中国国民党依据孙中山所确立的扶助小民族的原则给了韩国爱国人士各种各样的援助。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的领导人蒋介石作出了特殊贡献。他积极促进韩国流亡人士中两大派别的团结 ,支持韩国义勇队和光复军在中国土地上活动 ,促进韩国临时政府改组 ,在经济上有求必应 ,特别是在开罗会议上仗义陈词。由于他和中国代表的努力 ,终于在《开罗宣言》中确立了“保证韩国战后独立”的基本原则。韩国流亡者以中国为基地活动 ,是受援者 ,而中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则是援助者。两者之间虽然有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共同奋斗目标 ,但不可能没有任何矛盾和摩擦。蒋介石尊重韩国流亡者的民族感情 ,及时调整政策 ,基本上做到了不谋民族私利 ,以平等态度处理各种问题 ,这与当时其他国家的大国强权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关于国民政府与韩国临时政府关系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民政府与韩国临时政府关系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
2. 研究的现状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韩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与广州护法政府关系的缘起 |
1.1 20世纪初的东亚政治格局与韩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
1.1.1 20世纪初期中韩两国面临的形势 |
1.1.2 韩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内政建设 |
1.1.3 韩国临时政府成立初期的内部矛盾和处境 |
1.2 韩国临时政府与广州护法政府关系的发端 |
1.2.1 中韩爱国志士的早期交往和联系 |
1.2.2 广州护法政府的援韩活动 |
1.2.3 孙中山援韩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原因分析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与韩国临时政府关系的新转机 |
2.1 中韩联合抗敌御侮的新起点 |
2.1.1 韩国临时政府前期内外交困的处境 |
2.1.2 "九一八"事变与"虹口事件"对国民政府援韩政策的影响 |
2.2 朝鲜义烈团与三民主义力行社的关系 |
2.2.1 金若山与黄埔军校的渊源 |
2.2.2 力行社援助朝鲜义烈团的举措和原因 |
2.3 韩国临时政府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 |
2.3.1 金九与国民党中组部的渊源 |
2.3.2 国民党组织部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援助 |
第三章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鼎力支持 |
3.1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与公开援韩的开始 |
3.1.1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韩两国面临的新形势 |
3.1.2 蒋介石的援韩的思想理论基础与动机 |
3.2 中国共产党与韩国革命者联合抗日对国民政府援韩政策的影响 |
3.2.1 中国共产党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持和协助 |
3.2.2 中共与韩国革命者联合抗日对国民政府援韩政策的影响 |
3.3 韩国临时政府在战火中的辗转流离 |
3.3.1 避走杭州 |
3.3.2 小憩镇江 |
3.3.3 徘徊南京 |
3.3.4 暂避长沙 |
3.3.5 漂泊广州 |
3.3.6 栖息柳州 |
3.3.7 屯驻綦江 |
3.3.8 落户重庆 |
3.4 国民政府对韩国独立运动派系矛盾的调处和影响 |
3.4.1 国民政府对韩政策的主基调 |
3.4.2 国民政府援韩政策的检讨与反思 |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对韩政策 |
4.1 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军事援助 |
4.1.1 国民政府援助韩国独立运动方针的确立 |
4.1.2 国民政府与韩国临时政府对光复军的不同定位 |
4.1.3 国民政府对韩武装力量既支持又控制的两面方针 |
4.2 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经济援助 |
4.3 国民政府大力争取国际社会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承认 |
4.3.1 韩国临时政府谋求国际社会承认的努力及其对建国前途的构想 |
4.3.2 国民政府对承认临时政府的态度及在开罗会议上的仗义执言 |
4.3.3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关于战后韩国实行国际共管的主张 |
4.3.4 国民政府为谋求抗战后韩国独立而进行的对外交涉 |
4.4 韩国临时政府未能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原因分析 |
4.4.1 韩国临时政府执政力的薄弱与内部纷争 |
4.4.2 中国国民政府外交上受制于人 |
4.4.3 韩国临时政府迷惘在与大国的盟友关系中 |
4.5 韩国临时政府及其武装力量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
4.5.1 极大地唤起了中韩民众的抗日情绪 |
4.5.2 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
4.5.3 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驻华代表团的后续援助 |
5.1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解体 |
5.1.1 战后韩国临时政府面临的挑战 |
5.1.2 国民政府协助临时政府成员以个人身份悲壮返韩 |
5.2 韩国驻华代表团的成立及其与国民政府的后续合作 |
5.2.1 韩国驻华代表团的成立 |
5.2.2 国民政府承认韩国临时政府驻华代表团的原因 |
5.2.3 国民政府与韩国临时政府驻华代表团的后续合作 |
5.3 中韩携手处理韩侨问题 |
5.3.1 关内地区韩侨的集中与遣返 |
5.3.2 东北地区韩侨问题的交涉 |
5.3.3 国民政府遣返韩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
5.4 韩国驻华代表团解体 |
5.4.1 李承晚访问中国及其影响 |
5.4.2 韩国驻华代表团的解体 |
结语 |
主要文献及参考资料 |
致谢 |
附录A |
(2)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申圭植资料整理及研究现状 |
一、申圭植资料整理出版现状 |
二、国内外申圭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申圭植的生平与思想 |
第一节 启蒙救国——国内启蒙运动时期(1880-1910) |
一、家庭背景与求学经历 |
二、思想启蒙活动 |
三、经济救国活动 |
第二节 中韩联合——来华流亡初期(1911-1918) |
一、中国革命体验 |
二、中韩联合下的独立运动实践 |
第三节 民族自决——流亡政府时期(1919-1922) |
一、在流亡政府创建中的活动 |
二、在流亡政府中的政治外交活动 |
第三章 申圭植的在华文坛活动与文学交流 |
第一节 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党人的文学交流 |
一、申圭植的中国革命党人书写 |
二、中国革命党人的申圭植认识 |
第二节 申圭植与南社 |
一、申圭植在南社中的活动 |
二、申圭植与南社社员的交流及相互认知 |
第三节 《震坛》——中韩交流之阵地 |
一、《震坛》的创刊与申圭植 |
二、《震坛》的办刊宗旨、流布与影响 |
三、中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四、韩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第四章 申圭植的中国认识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中国革命认识与近代国家意识 |
一、对辛亥革命的肯定 |
二、近代国家意识 |
第二节 军阀社会认识与批判意识 |
一、对袁世凯政府的认识及批判 |
二、对军阀割据的认识及批判 |
第三节 中韩合作意识与世界和平认识 |
一、中韩关系认识与中韩合作意识 |
二、韩国独立与世界和平之关系 |
第五章 申桂植的离散体验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离散生活认识与苦闷的书写 |
一、离散者的乡愁 |
二、亡国奴的愤恨 |
第二节 日本侵略认识与主体性 |
一、日本认识与抗日路线 |
二、民族主体意识 |
第三节 民族历史认识与民族身份的坚守 |
一、民族历史意识 |
二、民族身份的坚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体系与依附: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与评析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理论框架与概念解析 |
一、依附论:解读、背离与再构 |
1、强制性依附论:现状与局限 |
2、自主性依附论:探索与界定 |
二、概念的提出与解析 |
1、外交独立思想 |
2、依附外交 |
3、依附式独立→独立式依附 |
4、边缘政府 |
5、边缘第轨道外交 |
注释 |
第二章 背景分析:国际系统·国家·人的结构视角 |
一、东亚区域体系的变迁:由宗藩自治到条约殖民 |
二、近现代周边四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博弈 |
1、中国保韩政策的变迁:宗藩→平等→扶助 |
2、日本征韩政策的始末:争夺→吞并→归还 |
3、俄国争韩政策的沉浮:角逐→援助→托管→扶植 |
4、美国涉韩政策的折冲:涉足→坐视→托管→坐拥 |
三、家世及个人经历 |
四、评析 |
注释 |
第三章 外交独立思想的沉淀与再解读 |
一、开化期独立思想的萌生 |
1、弃儒从西的知识体系大转换 |
2、蔑清防俄拥日亲美的对外观 |
二、着作中独立思想的建构 |
1、《清日战记》 |
2、《独立精神》 |
3、《美国影响下的中立论》 |
4、《韩国教会被迫害记》 |
5、《日本内幕记》 |
三、实践中独立思想的变迁 |
1、武力独立思想的式微 |
2、中立独立思想的蜕变 |
3、外交独立思想的沉淀 |
4、对外观的定型——依美疑华反日恐苏 |
四、评析 |
注释 |
第四章 依托于大韩人国民会的外交活动 |
一、大韩人国民会的概况 |
1、成立与机构变迁 |
2、性质定位 |
3、李承晚与国民会:由隶属到决裂 |
二、委任统治外交之冉刍议 |
1、提案出笼 |
2、根源探析 |
3、难以消弭的后果 |
三、评析:外交思维的初体验与青涩 |
注释 |
第五章 依托于临时政府的外交活动 |
一、临时政府的沉浮变迁 |
1、草创期(1919.3-1919.9) |
2、派系纷争期(1919.9-1932.4) |
3、流亡期(1932.4-1940.9) |
4、涅盘重生期(1940.9-1945.9) |
5、解体期(1945.9-1948.8) |
二、李承晚与临时政府的关系 |
1、纠葛期(1919.3-1925.3) |
2、藕断丝连期(1925.3-1941.6) |
3、合作期(1941.6-1945.11) |
4、争统期(1945.11-1948.8) |
三、大统领任期间的外交活动 |
1、与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缔交 |
2、向美请愿 |
3、跟苏俄列宁政府结盟 |
四、评析:外交思维的检验与修正 |
注释 |
第六章 依托于欧美委员部的外交活动 |
一、欧美委员部的概况 |
1、成立概况 |
2、沉浮变迁 |
3、运作方式 |
二、欧美委员部与临时政府的关系 |
1、分庭期(1919.8-1925.3) |
2、分裂期(1925.3-1941.6) |
3、分属期(1941.6-1945.11) |
4、欧美委员部的合法性问题 |
三、欧美委员部的外交 |
1、承认外交 |
2、反托管外交 |
四、评析:外交思维的冉检验与成熟 |
注释 |
结论 |
一、附美用美的独立路径 |
二、威权与民主的混合体 |
三、半岛与中美关系的传承与定位 |
四、难以摆脱的依附:由依附式独立走向独立式依附 |
注释 |
附录 |
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六部临时宪法 |
二、驻美外务委员会规程 |
三、临时政府驻同盟国各战区特派员服务规程 |
四、李承晚生平与外交大事年表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5)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研究(1940-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 研究的范畴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上海时期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一、 韩国独立运动的发起 |
二、 “三一”民族独立运动的爆发 |
三、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 |
第二节 辗转时期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一、 “虹口公园爆炸案” |
二、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多次改组 |
三、 韩国光复组织的筹建 |
第三节 重庆时期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一、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都重庆 |
二、 重庆期间临时政府的内阁组成 |
第二章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的背景与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的背景 |
一、 韩国“三党”的统一 |
二、 韩国光复军的建立 |
三、 取消《韩国光复军行动准绳》9 条规定 |
第二节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的指导思想 |
一、 朝鲜近代开化派思想的影响 |
二、 中国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
三、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
四、 苏联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三章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实践 |
第一节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早期修宪状况 |
一、 第一次“修宪” |
二、 第二次修宪 |
三、 第三次修宪 |
第二节 重庆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宪政立法活动 |
一、 第四次“修宪”及《大韩民国临时约宪》的颁布 |
二、 《大韩民国建国纲领》的制定 |
三、 《大韩民国临时议政院法》的修订 |
四、 第五次“修宪”及《大韩民国临时宪章》的颁布 |
五、 党政及军事立法实践 |
第四章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的特点 |
第一节 修宪的核心——政府指导体制的变更 |
一、 临时政府国务委员集体指导制的形成 |
二、 重庆时期临时政府主席指导制的完成 |
第二节 制定建国纲领的核心理念——“三均主义” |
一、 “三均主义”政治理念的产生 |
二、 “三均主义”在《大韩民国建国纲领》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法统精神下宪法的正统性 |
一、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法统精神——“三一”运动精神的发展 |
二、 重庆时期临时政府宪政立法对宪法正统性的继承 |
第五章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的民族主义意义 |
一、 两次“修宪”为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宪法保障 |
二、 《大韩民国建国纲领》为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法理依据 |
三、 党政及军事立法实践为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政治理论保障 |
第二节 韩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的主要宪政立法实践的意义 |
一、 宪政立法实践对民主主义精神的体现 |
二、 临时政府“政党政治”的民主主义实践 |
第三节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对当今大韩民国宪法的价值 |
一、 《大韩民国建国纲领》和《大韩民国临时宪章》的民主立宪经验 |
二、 大韩民国宪法对临时政府民主立宪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论中国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援助(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韩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初期与中国的关系 |
第一节 韩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
一、 韩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历史背景 |
二、 韩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和统一 |
第二节 韩国临时政府初期与中国的关系 |
一、 韩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北京政府的关系 |
二、 韩国临时政府与南方护法政府的关系 |
第二章 广州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支持 |
第一节 孙中山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承诺 |
第二节 韩国青年与黄埔军校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支持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对临时政府的态度 |
第二节 “虹口事件”与中国国民政府的援韩活动 |
一 “虹口事件”的发生经过及其影响 |
二、 “虹口事件”以后中国国民政府的援韩活动 |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与国民政府的援韩措施 |
一、 政治上力促临时政府及独立运动内部各党派的团结与联合 |
二、 经济上扶助韩国临时政府及独立运动各党派 |
三、 军事上将韩国抗日武装编入中国军队的抗日战斗序列 |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的援韩目标 |
一、 国民政府谋求韩国战后独立 |
二、 中国国民政府谋求国际社会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承认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抗日战争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抗日战争爆发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概述 |
2.1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在中国关内地区的主要活动 |
2.1.1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背景 |
2.1.2 日本在朝鲜殖民统治政策的变化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影响 |
2.1.3 20世纪30年代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境内军事组织的形成 |
2.2 抗日战争爆发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分析 |
2.2.1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初期与中国政府的关系 |
2.2.2 “上海虹口公园爆炸”事件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国民党关系的变化 |
第三章 抗战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左右派的独立运动 |
3.1 韩国光复军与朝鲜义勇队 |
3.1.1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韩国光复军 |
3.1.2 朝鲜民族革命党与朝鲜义勇队 |
3.2 韩国光复军与朝鲜义勇队的对中关系比较研究 |
3.2.1 韩国光复军与中国国民党关系 |
3.2.2 朝鲜义勇队与中国共产党关系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分析 |
4.1 中国国共两党对韩国独立运动发展的援助 |
4.1.1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认识的变化 |
4.1.2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外交政策的变化引起的韩中关系的变化 |
4.2 东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的影响分析 |
4.2.1 太平洋战争爆发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影响 |
4.2.2 “开罗宣言”与韩半岛独立问题(以金九、蒋介石为中心) |
第五章 对抗日战争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的思考 |
5.1 国共两党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看法的比较研究 |
5.1.1 国共两党对韩人武装队伍看法的比较 |
5.1.2 金九与国共两党的关系 |
5.2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支持的原因 |
5.2.1 抗日战争爆发后韩中两国的新形势 |
5.2.2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韩人独立运动新政治路线的确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赵素昂与韩国独立运动关联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史料整理成果 |
(二) 学术研究成果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赵素昂独立思想的形成及初期活动 |
第一节 赵素昂独立思想的形成 |
一、传统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 |
二、近代民族民权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赵素昂初期的反日独立活动 |
第二章 赵素昂与韩国独立运动团体和组织 |
第一节 赵素昂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一、为临时政府的成立奠定理论基础 |
二、参与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活动 |
三、与临时政府的短暂分离 |
四、重庆时期主导临时政府的外交活动 |
第二节 赵素昂与韩国独立党 |
一、赵素昂与(旧)韩国独立党 |
二、赵素昂与(新)韩国独立党 |
小结 |
第三节 赵素昂与中韩文化协会 |
一、中韩文化协会 |
二、赵素昂在中韩文化协会的活动 |
第三章 赵素昂重庆时期外交策略辨析 |
第一节 赵素昂的外交策略与临时政府的外交策略辨析 |
第二节 关于韩国独立的论证 |
一、1882年美韩协约的运用 |
二、倡导韩国独立,抨击国际共管说 |
第三节 韩国临时政府与欧洲流亡政府的类比 |
一、欧洲流亡政府建立的背景 |
二、赵素昂外交辞令中提到的流亡政府 |
三、实际情况与外交辞令的对比 |
第四节 临时政府的代表性、统一性问题 |
一、国际社会的质疑 |
二、赵素昂的应对 |
三、实际情况与外交辞令类比 |
第五节 对中美实行双面的外交辞令 |
一、向美国暗示中国对韩国有宗主国的企图 |
二、在公开场合大力支持中国抗战 |
三、双面外交言辞的产生原因 |
第六节 赵素昂外交策略总评析 |
一、外交结果及原因分析 |
二、执着于外交承认的原因分析 |
三、韩国临时政府外交策略总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关于国民政府与韩国临时政府关系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关系研究[D]. 张玉红. 延边大学, 2010(09)
- [2]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D]. 刘霞. 山东大学, 2020(10)
- [3]体系与依附: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研究[D]. 朱芹. 复旦大学, 2012(02)
- [4]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庆时期宪政立法研究(1940-1945)[D]. 李镐秀. 西南政法大学, 2013(07)
- [6]论中国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援助[D]. 黄兴. 苏州大学, 2003(02)
- [7]抗日战争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关系研究(1937-1945)[D]. 申恩定. 山东大学, 2016(12)
- [8]赵素昂与韩国独立运动关联问题研究[D]. 赵丹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9]建国60年来我国的朝鲜·韩国史和中朝、中韩关系史研究综述[A]. 杨昭全. 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 2012
- [10]蒋介石与韩国独立运动[J]. 杨天石. 抗日战争研究,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