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橡胶制模方法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李其良[1](2018)在《硅橡胶制模在文物复制中的广泛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引言随着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文物保护、修复、复制作为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也必须积极创新,不断开发适合自身的相关产品,才能把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而且这项工作所需材料涉及面广,需求量非常的小,只能依附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工业的需要并在市场上买得到。一旦我们这一专业所需的某种材料被市场淘汰,我们就必须寻找新材料来代替所需的原材料。文物复制和仿制历代都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各地博物馆相继扩充,大量文物需要修复,翻模制作是修复工艺中重要的一项。
张万亚[2](2021)在《硅橡胶离聚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聪[3](2021)在《纳米复合电介质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能量一直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的基础。人们对能量的存储以及利用已有广泛的研究。电介质材料是能量存储的结构基础,它的研究在国民生产生活与国家战略安全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者们一直希望获得高(低)介电、低损耗以及高储能密度的电介质材料。尽管为此前辈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与贡献,但这其中仍然还是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如陶瓷高介电材料作为填料,产生高介电时伴随着损耗较高、对应的添加量较大;无机纳米导电填料存在着团聚难以分散的问题;关于结构对介电性能的影响不明确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含量及发泡倍数的石墨烯/泡沫硅橡胶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进行微观形貌观察、泡孔尺寸与数目统计以及介电常数测试。发现石墨烯的加入能够有效均化泡孔、增加泡孔数目以及改善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石墨烯添加量为3.0wt%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达到阈值。同一石墨用量下,随发泡倍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下降。复配调节泡孔尺寸与泡孔数目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泡孔的尺寸与泡孔数目共同决定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大孔占优,数目占优。其次,利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作为壁材,选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乳化剂,石墨烯(GE)作为芯材,制备了具有核壳机构的石墨烯-密胺树脂微胶囊。探究了包覆工艺中,石墨烯的分散功率,乳化剂的用量,石墨烯与壁材的比例以及共混加热的温度、时间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分散功率为840W,包覆石墨烯与乳化剂用量比为1:100,石墨烯与壁材的质量之比为1:10,共混加热的温度为70℃、时间为3h时,石墨烯表面附着一层‘盐巴状’的壁材,片状褶皱消失,包覆的效果较好。第三,将制备的微胶囊石墨烯作为填料,添加到泡沫硅橡胶基体之中,制备微胶囊石墨烯/泡沫硅橡胶电介质材料,并探究发泡前后以及包覆前后介电性能的变化。发现泡孔和包覆二者结合介电性能最优,微胶囊化使石墨烯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最后,制备了不同含量、发泡倍数的微胶囊石墨烯/泡沫硅橡胶电介质复合材料。探究了含量、发泡倍数对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发泡倍数下,石墨烯的加入构建了逾渗体系,介电损耗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中复配F2-5倍下的介电常数最高达到48.26,而介电损耗(损耗角的正切值)只有0.002;同一发泡倍数下,介电常数随填料含量的增加先增加达到阈值后降低。此外并比较了发泡前后,加入石墨烯前后,电容相对改变量随应力的变化规律,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容式传感器。
邢敏[4](2021)在《基于3D打印技术的铸钢齿轮毛坯覆膜砂精铸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快速模具技术是3D打印技术与模具技术的结合,是一种快速制造模具的新方法、新工艺。本文以斜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一种将3D打印技术、硅橡胶快速模具技术、环氧树脂快速模具技术、水玻璃砂及覆膜砂铸造技术相结合的斜齿轮的精密铸造技术,运用铸造模拟软件Any Casting对其充型模拟过程以及凝固模拟过程进行流动分析及温度场分析。本文开发的该技术可制造出带有近似齿形的齿轮毛坯,缩短齿轮精密铸造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在对铸件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工艺设计,进行浇注位置的选择,确定分型面位置,进行砂芯、芯盒的尺寸计算和模型的设计,进行浇注系统和补缩系统的设计,设计出了开放式底注式浇注系统,为后续的数值模拟过程提供了工艺基础。通过Any Casting软件进行铸造模拟并分析结果,优化补缩系统,得到铸件在浇注温度为1650°C,浇口充型速度为20cm/s时,铸件充型过程平稳,凝固顺序合适,无明显的缩孔缩松缺陷,模拟结果满足铸件生产的要求。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原型模具之后,进行硅橡胶模具的翻制,硅橡胶表面复制率高,弹性好,可以较好地复制出原型模具的表面形状。为了保证模具厚度合适,固化时间短,粘度合适,刷制精度高,进行硅橡胶配比实验研究。得到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2时,硅橡胶的粘度合适,模具的固化时间最短,设置每次涂刷厚度为5mm,多次涂刷得到硅橡胶模具。因为硅橡胶模具质软,选择石膏作为硅橡胶模具的背层,使模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了使石膏背层有足够高的精度并且石膏浆料粘度合适,实验研究石膏和水的最佳配比,得到石膏粉末和水的混合比为100:40时,石膏背层粘度合适,得到的石膏背层的精度最高。用制得的硅橡胶模具来进行环氧树脂模具的翻制,环氧树脂模具是为了制覆膜砂型,需要满足耐高温的要求,本实验选择用耐高温的环氧树脂,制得的模具有足够的强度、硬度,可以保证在加热过程中,模具能保持原来的强度并且不变形。在探究制备环氧树脂模具的工艺时,添加铝粉能增加模具的导热性能,添加氧化铝和碳化硅粉末,能增加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背层材料中加入玻璃纤维丝,可提高模具的强度,得出环氧树脂基料的质量分数为40%,固化剂为10%,铝粉为20%,碳化硅为14%,氧化铝为7%,短玻璃纤维为9%,环氧树脂的刷制粘度合适,制得的环氧树脂模具有较高的硬度。采用复合铸型,因为覆膜砂型成型速度快,精度较高,适于用来成型复杂曲面的齿轮齿廓。用水玻璃砂组成上、下型腔,覆膜砂型用来成型齿轮齿廓,该工艺方法既可以保证得到近似齿形的铸件,又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得到精度较高的产品。
徐中华[5](2021)在《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物理模拟技术作为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重要实验手段,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的基础。本文围绕岩性、前陆、深层和海域等领域的勘探需求,在调研国内外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室及其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起伏固体表面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时变增益放大采集技术、多阶微分拓频采集技术、双相介质模型制作技术、高温高压多相流体定量充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气浮运动与光栅定位控制技术、高分辨率与多道高效宽方位采集技术、3D打印制模技术等,研发新一代大尺度高精度高效率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实现了陆地起伏地表、海洋以及多相介质模型全方位、高分辨、高保真地震采集和响应机理的模拟,更好的支撑野外采集方案设计、复杂构造(地表)成像以及强非均质性储层定量解释。基于研发的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本文首先开展了三维双相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地震响应物理模拟研究工作,构建了反映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储盖特性、岩性组合、砂体展布、孔隙流体性质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三维大尺度物理模型,模型制作充分考虑了海底形态、软泥层分布、砂岩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断层发育情况等因素。然后基于制作的物理模型开展了多通道、多方位、高精度以及不同地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并对不同采集方式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地质体成像结果更精确;宽方位和窄方位资料均能反映储层物性的变化;宽方位和窄方位资料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含气饱和度(油密度)的变化;当透镜体边界与采集方向垂直时,其边界成像更清楚。另外针对白云深水区物理模型及采集的地震数据,利用波形反射特征分析、层位追踪解释、储层样块参数分析、叠后属性分析、叠后波阻抗反演、叠前AVO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等技术,测试了不同岩性、物性、岩性组合以及不同饱和流体条件下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不同地震采集方式对刻画储层特征的影响,明确了含流体类型对于储层反射特征的影响,优化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地震采集、处理方式,有力指导了该地区优质储层预测技术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研发的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可实现大尺度、高精度物理模型定位,多通道、高效率、高信噪比、深层弱信号采集,宽频、高分辨率超声波信号采集,高精度模型形态扫描等功能,可开展不同地表条件(山地、沙漠、沼泽、海洋等)、不同采集方式(激发、排列、组合)、不同油气藏类型(常规和非常规)以及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地震采集和地震响应机理研究,为提高地震勘探效率,探索地震定量成像与解释方法,助力地震勘探理论方法研究及实际生产运用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和发展了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对于支撑科研生产以及勘探理论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更加经济、科学、可行的采集观测系统提供了实验数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彭笛[6](2020)在《基于MQ硅树脂制备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温硫化(RTV)硅橡胶是一种具有可室温硫化、热稳定好、耐候与耐寒高、可憎水以及电绝缘等综合性能的硅氧烷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密封胶、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然而,RTV硅橡胶内聚能密度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导致其机械性能较差,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补强改性是该领域面临的科学问题。二氧化硅、蒙脱土、纳米碳酸钙等无机粒子由于来源广、价格低,是补强硅橡胶的传统无机增强材料,运用该类材料对硅橡胶进行补强时,尽管能有效提高硅橡胶的机械性能,但会引起体系粘度剧增而难以加工,同时填料的过多加入会严重影响透明性。而MQ硅树脂是由单官能团的M单元与四官能团的Q单元组成的兼具有机与无机特质的纳/微尺寸结构的疏水粉体材料,与液体硅橡胶共混改性具有优异的相容性、易分散性、补强性及透明性。MQ硅树脂传统的制备方法为硅酸钠法与正硅酸乙酯法,硅酸钠法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但获得MQ硅树脂产率低、易凝胶、摩尔质量分布宽;正硅酸乙酯法制备MQ硅树脂摩尔质量分布适中、不易凝胶,但工艺繁琐、成本偏高。此外,两种方法制备过程中均需要采用有机溶剂来协同调控反应,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上述存在的科学问题不足,本论文采用一种全新的水捕获法制备粒径均一分布的MQ硅树脂,并以MQ硅树脂为补强剂构建不同系列的室温硫化硅橡胶体系,通过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其宏观/微观性能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以工业大宗废物再回收原料四甲氧基硅烷为无机前驱体,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醋酸为活性物质,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MQ硅树脂。研究不同M/Q值、醋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MQ硅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热失重等仪器对反应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得出制备MQ硅树脂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当M/Q值为0.8、OHAc/OMe=1.25、反应时间为4小时、反应温度为58℃时,制备的MQ硅树脂各性能良好,收率高,热稳定性优异。第二部分,选择不同M/Q值的MQ硅树脂对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进行补强,通过改变MQ硅树脂的添加量,研究其对形貌特征、热稳定性、透明性、力学性能、硬度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M/Q值与添加量,结果表明:当M/Q值为0.8,添加量为30%(相对于基胶质量)时,制备的改性硅橡胶各项性能优良,热性能稳定,机械性能优异,硫化快。第三部分,控制M/Q值为0.8,改变MQ硅树脂与改性云母粉的比值(记为MQ/MP),研究其对缩合型RTV硅橡胶的表干时间、力学性能、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MQ/MP值增大,表干时间逐渐增加,硬度逐渐下降。其中,当MQ/MP为3:2时,MQ硅树脂与改性云母粉在硅橡胶中均匀分散,制备得到的改性硅橡胶表干时间为41分钟,拉伸强度为1.21Mpa,断裂伸长率为672.56%,最大热分解温度达到578℃,相对介电常数为0.0817,综合性能最佳。
刘荟达[7](2020)在《砾性土抗液化强度与三轴试验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往天然和人工砾性土场地都曾发生地震液化破坏现象,但未引起足够重视。2008年汶川地震中出现天然沉积砾性土液化现象,液化土含砾量由5%至85%以上,规模远超以往砾性土液化震害,颠覆天然砾性土场地为天然优良地基的传统认识。考虑砾性土工程应用广泛性,宽含砾量范围的砾性土液化成为近10年国内外岩土地震工程中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土体的抗液化强度是液化研究中最基础环节。室内三轴试验作为获取砾性土力学特性的基本途径,目前存在几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橡皮膜顺变性影响和修正方法,二是含砾量及相对密度对砾性土抗液化强度真实影响,三是非水平场地砾性土层抗液化能力评价方法。橡皮膜顺变性校正技术在过去20年中发展有限,严重阻滞砾性土液化理论和场地液化评价技术发展,是当前砾性土液化研究的关键与瓶颈。含砾量作为砾性土区别于砂土的最主要因素,对砾性土抗液化能力影响尚无法得出统一结论,制约着液化基础理论与判别技术的完善;相对密度是粗粒土液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始终无法正确揭示其对液化强度的影响规律,使液化判别理论缺乏可靠的定量依据。存在初始剪应力比的非水平砾性土场地,其液化评价方法备受关注,但缺乏可靠的分析理论,使这类场地的液化判别理论和工程化方法的发展及其受限。本文广泛收集现有砾性土液化研究资料,扩充已有信息资料库,依托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GDS大尺寸动三轴仪,开展砾性土试验技术与抗液化强度研究。以汶川地震中真实液化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科学、系统、可靠的橡皮膜顺变性校正系列方法,以此作为核心,开展不同条件下砾性土抗液化强度发展规律研究,为砾性土液化机理与判别方法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与参考。开展均等固结条件下含砾量、相对密度对液化强度影响规律,提出砾性土液化发展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及公式;开展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初始剪应力比影响的分析原理及方法研究,建立可反映初始剪应力比对砾性土液化强度影响规律的液化强度计算模型。本文主要成果及创新如下:1.开展砾性土橡皮膜嵌入体积量测技术与计算方法研究。首次将双尺寸法应用于大颗粒粗粒土及大尺寸设备,论证方法可行性与结果可靠性,实现常规仪器中砾性土膜嵌入体积准确测量。提出橡皮膜厚度影响条件,以粒径同膜厚相对关系定量给出膜厚影响的解答;建立粗粒土橡皮膜嵌入体积计算新公式,克服现有单变量公式无法有效应对级配多样性的缺陷;指出补水过程砾性土体积变形规律,论证各向同性假设应用于砾性土的局限性。2.开展砾性土橡皮膜顺变性校正技术研究。基于计算修正基础理论,建立考虑橡皮膜顺变性的砾性土孔压增量模型,与仪器补偿结果对比,论证计算结果可靠性;揭示粗粒土橡皮膜顺变性修正系数非线性发展新规律,提出修正系数经验计算式。基于橡皮膜校正结果,提出橡皮膜顺变性对粗粒土抗液化强度影响误差新模型与误差预测计算式。3.开展三轴均等固结条件下含砾量和相对密度对砾性土抗液化强度影响研究。发展砾性土制模技术,室内成功复现砾性土液化现象,对比不同含砾量及密实度砾性土液化特性。揭示含砾量对砾性土液化强度影响规律,提出门槛含砾量概念与含砾量修正系数预测计算式,为场地液化判别提供关键依据;确定不同密实度砾性土抗液化强度真实对比关系。4.开展三轴非均等固结试验下初始剪应力比对砾性土抗液化强度影响研究。分析现有初始剪应力比修正系数研究方法缺陷,由球应力标准化法和最大往返剪切作用面理论,提出最大往返剪切作用面上初始剪应力比影响分析新方法,在多种试验条件对方法进行验证。提出初始剪应力比修正系数确定新方法,基于三轴试验得出代表性砾性土初始剪应力比修正系数建议值,实现对存在初始剪应力比影响的砾性抗液化强度评价。
王佳辰[8](2020)在《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可拉伸液态传感器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可穿戴电子器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可拉伸电子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可拉伸电子器件超越了传统器件在机械性能方面的限制,极大的拓展了传统电子器件的应用范围。在这一系列的新型电子之中,基于功能导电液体的液态电子器件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导电液体由于其良好的流动性及变形能力,能够在承受扭转、拉伸及弯曲等多种应力应变,并且在重复变形时依然保持稳定的电学连接,体现出其出色的耐久性及可靠性。多种功能导电液体均可用于可拉伸电子器件开发,主要包括导电油墨、液态金属和离子液体。液态传感器的常规制备流程主要包括:(1)光刻法制备出液态材料流道图形;(2)采用软刻蚀技术将流道图形转印至软质基底上;(3)将软质封装层与流道结构粘结成微流管道;(4)灌注功能性液体实现器件功能化。然而,这一系列的制备过程耗时费力,同时还会产生多种有害废料。正是由于缺乏可靠的制备方式,液态电子材料很难精确有效地组装到功能系统中,当前液态传感器件的广泛应用也因此受到了诸多限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直写型三维打印的方式构建三维弹性体结构的加工方法。本文首先着重讨论了打印浆料所需的流变特性及调节流变性质的理论原理与实现策略,并比较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质的浆料的打印特性。基于优化的打印浆料配方,本课题实现了在无额外支撑结构和可去除牺牲材料的条件下,对具有悬挂结构和内嵌通道等复杂弹性体结构的直接打印,加工方法具有环保便捷的特点。该技术大大简化了液态电子器件的制备流程,只需将液态金属填充到打印结构中内嵌的微通道当中,便可制成各类液态电子器件。本课题所开发的液态可拉伸电子器件的制备方式及设计理念在生物医学仪器,可穿戴设备和软机器人等众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从高分子浆料的流变调节机制出发,本文首先通过添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调控液态硅橡胶的流变性质,具备了高粘度、强剪切稀化性和高剪切屈服应力,可利用直写型三维打印制备具有自支撑特点的复杂弹性体结构,打印件具有各向同性的力学性质,从而可灵活设计三维打印路径而不影响其性能。2.利用直写型三维打印加工具有嵌入型微通道的弹性微流芯片,充分发挥浆料的独特流变性质而确保流道在打印和固化过程中不塌缩,通过后续灌注液态金属而制成液态电子器件,其中流道的电阻由其结合结构和液态金属导电率所决定,从而为液态电子器件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3.本文利用弹性微流芯片和液态金属制备了对应变和压力敏感的传感器件:应变传感器在50%的应变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特点,其传感系数为2.1,并可用于更大形变条件下的应变传感;压力传感器采用惠斯通电桥设计,并通过额外的空腔结构提高了器件的线性及灵敏度,优化的传感器件具有0.29 k Pa-1的灵敏度和低于50Pa的检测极限。4.借助直写型三维打印技术制备出了具有五个应变传感器和连接线路的集成式可穿戴智能手套,通过外部电路对传感器信号的实时测试而实现了对手势的动态反馈,展示了该三维打印方法在在制备可拉伸液态电子器件和系统方面的独特优势。
谢凌锐[9](2020)在《基于腕部PVDF传感器阵列的手指动作识别方法》文中认为手指动作识别是实现基于手势的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主要有两类识别方法,其一是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手指动作识别,另一种则是基于运动传感器的手指动作识别。这两种方法是目前手势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距离它们被广泛应用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局限性。首先,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手势识别技术一般存在应用环境受到局限的问题,对于环境光、背景等因素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次,基于运动传感器的手势识别技术一般设计为检测手指运动姿态的装置,例如数据手套或指轮式鼠标,它们往往需要额外的开关装置,同时还会完全占用用户的手部。为了解决上述的手部占用问题,我们在论文工作期间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传感器检测腕部肌肉运动来间接实现手指动作识别的方法,其中的运动传感器是由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聚偏氟乙烯)薄膜制作的压力传感器。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研究了一套用于感知腕部运动信号的离散式PVDF传感器阵列及腕部可穿戴设备。本文以PVDF运动检测传感器为基础,经过对手部骨骼和肌肉进行的生理学分析以及验证实验,研究了一种可以充分感知手指动作时候的腕部运动信号的传感器阵列结构;然后基于上述传感器阵列设计了配套的采集系统,并制备了腕部可穿戴式采集装置。2.研究了PVDF传感器及其阵列的小型化技术。首先改进了小型化PVDF传感器单元的结构,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及流程;然后研究了传感器性能检测技术,搭建了性能检测平台;最后初步设计了小型化传感器的阵列结构并制作了可穿戴式设备。3.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多通道PVDF传感器阵列的手指动作识别算法。该算法包括信号预处理算法、手指动作信号段提取算法、特征向量构造方法、手指动作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四层BP神经网络的搭建。使用该算法配合PVDF传感器阵列进行了手指动作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提出的使用PVDF传感器检测腕部运动信号配合手指动作识别算法能够有效的实现手指动作的检测及其语义识别。通过学位论文工作期间的研究,我们提出的基于PVDF运动检测传感器的腕部传感器阵列能够在佩戴便捷舒适的情况下,通过腕部检测有效的实现了手指动作识别,并且实现了用户手部的完全解放,将是一种在人机交互领域具有竞争力的移动式终端设备。
李若愚[10](2020)在《基于深度相机的立体足迹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立体足迹是犯罪现场分析重建的重要依据,对其进行有效且简便的提取测量是刑事科学技术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传统的立体足迹提取方法比如石膏制模法、硅橡胶制模法等虽然可以较为完整地保存立体足迹的三维信息,但同时也会使原始痕迹遭到毁坏;而使用普通数码相机的拍照法虽然运用了非接触式的足迹提取方式,但大多数只能从图像中挖掘到立体足迹的平面信息。为结合两者的优点,本文利用深度相机代替普通的数码相机进行立体足迹的无损提取,并对基于深度相机的立体足迹信息提取的相关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立体足迹进行自动化测量的目的。本研究首先在沙地上使用数码相机采集近22500张立体足迹图像建立样本数据集,并随机挑选其中的2500张图像作为测试集以防止过拟合,剩余的20000张图像则作为训练集进行Mask-Rcnn深度神经网络的相关训练,从而得到检测模型。然后对SR-300深度相机自带的彩色和红外摄像头进行标定,求出两摄像头对应的内外参矩阵,紧接着进行深度相机的配准处理,即通过求得的内外参矩阵把深度相机拍摄得到的彩色图和深度图上的每个像素点一一对应起来。在完成配准后,使用深度相机的彩色和红外摄像头同时对立体足迹进行拍照,对拍摄得到的彩色图像使用Mask-Rcnn生成的掩膜对图像中的立体足迹进行分割提取,并将提取到的足迹区域内所有像素坐标进行保存,接着对这些像素坐标进行相关算法处理,从而得到所需要的足长、掌宽、弓宽、跟宽、深度等特征点像素坐标,最后在其对应的深度图上获取这些特征点的深度信息,即可实现立体足迹三维信息的获取。立体足迹相对于平面足迹承载了更多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在某些案件中能够帮助侦查人员更快地缩小侦查范围或锁定嫌疑人。本文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无损提取测量现场立体足迹的方法,能够有效获取立体足迹的三维信息,并且弥补了目前立体足迹测量设备由于较为笨重而不便于带入现场进行测量分析的不足。此外,在不需要手动点取特征点的前提下,实现了自动化测量,对于现场立体足迹的快速测量分析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二、硅橡胶制模方法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橡胶制模方法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3)纳米复合电介质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石墨烯的特性与应用 |
1.2.1 石墨烯的特性 |
1.2.2 石墨烯的应用 |
1.3 室温硫化硅橡胶 |
1.4 电介质材料理论基础 |
1.4.1 电容器 |
1.4.2 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 |
1.4.3 电介质的极化机理 |
1.4.4 储能密度及击穿强度 |
1.5 纳米电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1 传统介电材料 |
1.5.2 纳米电介质材料 |
1.5.3 石墨烯/泡沫硅橡胶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石墨烯/泡沫硅橡胶电介质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1 制备方法的选择 |
2.3.2 石墨烯的分散 |
2.3.3 石墨烯/硅橡胶纳米复合电介质泡沫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扫描电镜(SEM) |
2.4.2 泡孔形态统计 |
2.4.3 介电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石墨烯的分散性 |
2.5.2 泡孔微观结构 |
2.5.3 泡孔的形态分析 |
2.5.4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3 微胶囊化石墨烯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1.1 核壳型纳米材料 |
3.1.2 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的作用力 |
3.1.3 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3.1.4 微胶囊的包覆层和乳化剂的选择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制备工艺路线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扫描电镜(SEM) |
3.4.2 红外(FT-IR) |
3.4.3 X射线衍射(XRD) |
3.4.4 透射电镜(TEM)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石墨烯的分散性 |
3.5.2 乳化剂的量对包覆效果的影响 |
3.5.3 石墨烯与壁材的比例对包覆效果的影响 |
3.5.4 水浴加热温度、时间对包覆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微胶囊石墨烯/泡沫硅橡胶介电材料的制备与介电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微胶囊石墨烯/泡沫硅橡胶电介质材料的制备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扫描电镜(SEM) |
4.4.2 介电性能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4.5.2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5 介电变化及复合材料传感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5.4 测试与表征 |
5.4.1 扫描电镜测试(SEM) |
5.4.2 介电性能测试 |
5.4.3 传感特性测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石墨烯的分散性 |
5.5.2 泡孔微观结构 |
5.5.3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5.5.4 传感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3D打印技术的铸钢齿轮毛坯覆膜砂精铸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3D打印技术 |
1.2.1 3D打印技术的原理 |
1.2.2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3D打印技术的几种典型工艺 |
1.3 快速模具技术 |
1.3.1 直接快速模具技术 |
1.3.2 间接快速模具技术 |
1.3.3 快速模具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齿轮制造技术 |
1.4.1 齿轮制造技术的介绍 |
1.4.2 齿轮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
1.5 铸造模拟技术 |
1.5.1 铸造模拟技术概述 |
1.5.2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概况 |
1.5.3 铸造模拟软件的比较及选择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齿轮铸件的工艺设计 |
2.1 齿轮铸件的结构及工艺特点分析 |
2.2 铸造工艺设计 |
2.2.1 浇注位置的选择 |
2.2.2 分型面的确定 |
2.2.3 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 |
2.3 砂芯和芯盒的设计 |
2.3.1 砂芯的设计 |
2.3.2 芯盒的设计 |
2.4 浇注系统设计 |
2.4.1 浇注系统类型和结构的确定 |
2.4.2 浇注系统各浇道尺寸的设计 |
2.5 补缩系统设计 |
2.5.1 铸件凝固方式 |
2.5.2 冒口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铸造过程模拟及工艺优化 |
3.1 模拟前处理 |
3.1.1 合金及砂型的热物性参数的设定 |
3.1.2 初始边界条件设定 |
3.1.3 网格划分 |
3.2 铸造模拟结果分析 |
3.2.1 充型过程分析 |
3.2.2 凝固过程分析 |
3.2.3 缺陷分析 |
3.3 铸造工艺优化 |
3.3.1 冒口优化方案 |
3.3.2 优化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速模具的相关参数分析 |
4.1 硅橡胶模具的工艺研究 |
4.1.1 硅橡胶快速模具配比试验 |
4.1.2 硅橡胶模具的制作方法的选择 |
4.2 石膏背层的工艺研究 |
4.2.1 石膏背层的凝结基理 |
4.2.2 石膏背层的配方 |
4.2.3 石膏背层的制作方法 |
4.3 环氧树脂模具的工艺研究 |
4.3.1 环氧树脂的选择 |
4.3.2 环氧树脂模具的配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斜齿轮精铸工艺快速模具研究 |
5.1 快速原型的设计及加工 |
5.1.1 实验条件 |
5.1.2 原型的制备 |
5.2 硅橡胶模具的制备 |
5.2.1 硅橡胶模具的三维模型 |
5.2.2 硅橡胶模具的工艺流程 |
5.2.3 石膏背层 |
5.3 环氧树脂模具的制备工艺 |
5.3.1 环氧树脂模具的三维模型设计 |
5.3.2 环氧树脂模具面层的制作 |
5.3.3 环氧树脂模具背层的制作 |
5.4 水玻璃砂上下型腔及砂芯的制作 |
5.5 覆膜砂型 |
5.5.1 覆膜砂型的特点 |
5.5.2 覆膜砂型的制作 |
5.6 砂型的组装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及应用情况 |
1.2.2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室及其实验设备研究现状 |
1.2.3 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 |
2.1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和原理 |
2.1.1 概述 |
2.1.2 地震物理模拟相似比原理 |
2.1.3 地震物理模型制作材料及配比 |
2.2 大尺度高精度三维坐标自动定位系统 |
2.2.1 双龙门高精度定位采集测试系统 |
2.2.2 单龙门高精度三维表面形态测试系统 |
2.3 大尺度物理模型采集系统 |
2.3.1 多通道海洋模拟技术 |
2.2.3 单通道起伏地表陆地模拟技术 |
2.3.3 时变增益放大采集技术 |
2.3.4 多阶微分拓频采集技术 |
2.4 物理模型制作新技术 |
2.4.1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物理模型制作技术 |
2.4.2 双相介质模型制作技术 |
2.5 高温高压多相流体定量充注地震物理模拟系统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尺度储层流体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大尺度物理模型设计 |
3.2.1 模型工区选择 |
3.2.2 模型整体设计思路 |
3.2.3 三维地层模型设计 |
3.2.4 物理模型地层参数提取 |
3.3 模型数值正演模拟 |
3.4 大尺度物理模型制作 |
3.4.1 模具制作 |
3.4.2 各层材料配比测试 |
3.4.3 含流体储层样块制作与测试 |
3.4.4 物理模型浇筑 |
3.4.5 物理模型表面形态质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尺度储层流体物理模型不同方位的采集及数据分析 |
4.1 物理模型不同方位采集 |
4.1.1 物理模型采集准备 |
4.1.2 物理模型观测系统设计 |
4.1.3 物理模型三维采集 |
4.1.4 物理模拟资料分析 |
4.2 数据处理 |
4.2.1 振幅补偿 |
4.2.2 预测反褶积 |
4.2.3 多次波压制 |
4.2.4 子波零相位化 |
4.2.5 均方根速度建模及叠前时间偏移 |
4.2.6 深度域层速度建模及叠前深度偏移 |
4.3 数据对比分析 |
4.3.1 宽、窄方位资料对比分析 |
4.3.2 不同角度窄方位资料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层流体物理模型的储层特征与识别技术 |
5.1 地层及储层反射特征分析、层位追踪解释 |
5.1.1 地层及储层反射特征分析 |
5.1.2 层位追踪解释 |
5.2 储层样块参数分析 |
5.3 叠后属性分析及叠后波阻抗反演 |
5.3.1 叠后属性应用与分析 |
5.3.2 叠后波阻抗反演 |
5.4 叠前AVO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
5.4.1 叠前AVO分析及应用 |
5.4.2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与分析 |
5.5 储层流体预测方法研究 |
5.5.1 储层流体预测方法优选 |
5.5.2 流体预测方法优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基于MQ硅树脂制备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室温硫化液体硅橡胶概述 |
1.2.1 缩合型RTV硅橡胶 |
1.2.1.1 缩合型RTV硅橡胶的组成 |
1.2.1.2 硫化机理 |
1.2.1.3 性能与用途 |
1.2.2 加成型RTV硅橡胶 |
1.2.2.1 加成型RTV硅橡胶的组成 |
1.2.2.2 硫化机理 |
1.2.2.3 性能与用途 |
1.3 MQ硅树脂概述 |
1.3.1 MQ硅树脂的性质 |
1.3.2 MQ硅树脂的制备 |
1.3.2.1 氯硅烷水解法制备MQ硅树脂 |
1.3.2.2 硅酸钠法制备MQ硅树脂 |
1.3.2.3 正硅酸乙酯法制备MQ硅树脂 |
1.3.3 MQ硅树脂应用 |
1.3.3.1 有机硅压敏胶 |
1.3.3.2 液体硅橡胶 |
1.3.3.3 电子封装材料 |
1.4 MQ硅树脂增强RTV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
1.4.1 MQ硅树脂的研究进展 |
1.4.2 MQ硅树脂增强RTV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捕获法制备MQ硅树脂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MQ硅树脂的制备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部分 |
2.3 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
2.3.1 测试仪器 |
2.3.2 测试方法 |
2.3.2.1 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2.2 核磁(NMR)分析 |
2.3.2.3 凝胶色谱仪(GPC)分析 |
2.3.2.4 热失重(TGA)分析 |
2.3.2.5 质量产率计算 |
2.3.2.6 硅羟基含量的测定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 |
2.4.2 核磁共振 |
2.4.3 热失重 |
2.4.4 化学反应过程的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Q硅树脂增强型RTV硅橡胶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
3.2.2 实验仪器 |
3.2.2.1 高强度缩合型RTV硅橡胶样条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3.1 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3.2 粒径分析 |
3.2.3.3 热失重(TGA)分析 |
3.2.3.4 微观结构(SEM)分析 |
3.2.3.5 邵尔A型硬度测试 |
3.2.3.6 表干时间 |
3.2.3.7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试 |
3.2.3.8 光学性能表征 |
3.2.4 结果与讨论 |
3.2.4.1 红外分析 |
3.2.4.2 粒径分析 |
3.2.4.3 热失重 |
3.2.4.4 微观结构表征 |
3.2.4.5 力学性能 |
3.2.4.6 光学性能 |
3.2.4.7 表干时间 |
3.2.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Q硅树脂/云母粉协同增强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云母粉成分测定 |
4.2.4 改性云母粉的制备 |
4.2.5 MQ/MP/PDMS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6 测试与表征 |
4.2.6.1 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6.2 元素能谱(EDS)分析 |
4.2.6.3 微观结构(SEM)分析 |
4.2.6.4 邵尔A型硬度测试 |
4.2.6.5 表干时间 |
4.2.6.6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试 |
4.2.6.7 介电性能 |
4.2.6.8 热失重(TGA)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 |
4.3.2 云母粉改性前后能谱(EDS)表征 |
4.3.3 微观结构 |
4.3.4 介电性能 |
4.3.5 力学性能 |
4.3.6 热失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砾性土抗液化强度与三轴试验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砾性土液化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砾性土的定义 |
1.1.2 砾性土液化研究意义 |
1.2 砾性土液化研究现状 |
1.2.1 砾性土液化机理研究 |
1.2.2 砾性土液化判别研究 |
1.3 砾性土液化研究的关键因素 |
1.3.1 橡皮膜影响 |
1.3.2 相对密度影响 |
1.3.3 含砾量影响 |
1.3.4 初始剪应力比影响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砾性土地震液化实例 |
2.1 引言 |
2.2 砾性土历史地震液化实例整理 |
2.3 小结 |
第三章 砾性土三轴液化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备介绍 |
3.3 试验砾性土基本物理指标 |
3.4 试验方法与设计 |
3.5 液化试验基本结果 |
3.6 孔压增量模型基本参数确定 |
3.6.1 均等固结条件孔压增量模型参数 |
3.6.2 非均等固结条件孔压增量模型参数 |
3.7 小结 |
第四章 橡皮膜嵌入体积测量 |
4.1 引言 |
4.2 橡皮膜嵌入体积测量方法 |
4.3 橡皮膜嵌入体积测量与结果 |
4.4 橡皮膜嵌入体积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试样尺寸的影响 |
4.4.2 级配条件的影响 |
4.4.3 橡皮膜厚度的影响 |
4.4.4 砾性土回弹体应变分析 |
4.5 橡皮膜嵌入体积预测模型 |
4.6 小结 |
第五章 橡皮膜顺变性消除方法 |
5.1 引言 |
5.2 橡皮膜顺变性影响机理 |
5.3 橡皮膜顺变性校正理论与方法 |
5.3.1 橡皮膜顺变性的物理缓解方法 |
5.3.2 橡皮膜顺变性的仪器补偿方法 |
5.3.3 橡皮膜顺变性的计算修正方法 |
5.4 砾性土橡皮膜顺变性的计算修正 |
5.4.1 橡皮膜顺变性修正系数C_r的确定 |
5.4.2 橡皮膜顺变性修正系数C_r的预测 |
5.4.3 考虑橡皮膜顺变性的孔压增量模型 |
5.5 修正后的孔压时程对比 |
5.5.1 均等固结条件下孔压时程对比 |
5.5.2 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孔压时程对比 |
5.6 小结 |
第六章 土的初始剪应力修正系数确定方法 |
6.1 引言 |
6.2 K_α现有研究理论 |
6.2.1 K_α现有预测模型 |
6.2.2 K_α的试验确定方法 |
6.3 基于最大往返剪切作用面的分析方法 |
6.3.1 无初始剪应力时土的CRR计算 |
6.3.2 最大往返剪切作用面上K_(α,m)的计算 |
6.3.3 不同试验条件的K_(α,m)变化规律 |
6.4 K_(α,m)的改进计算模型 |
6.5 基于三轴试验的K_α计算方法 |
6.6 真实场地K_(hv)与α的估算方法 |
6.7 小结 |
第七章 砾性土抗液化强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7.1 引言 |
7.2 含砾量影响 |
7.2.1 修正后的抗液化强度 |
7.2.2 含砾量对抗液化强度影响规律 |
7.2.3 不同砾性土抗液化强度对比 |
7.2.4 含砾量修正系数 |
7.3 相对密度影响 |
7.4 初始剪应力比影响 |
7.4.1 修正后的抗液化强度 |
7.4.2 初始剪应力比修正系数 |
7.5 橡皮膜影响误差研究 |
7.6 砾性土与砂土抗液化强度对比 |
7.7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及成果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可拉伸液态传感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液态传感器的形式 |
1.2.1 导电油墨型传感器 |
1.2.2 液态金属型传感器 |
1.2.3 离子液体型传感器 |
1.2.4 液态金属和离子液体结合的传感器 |
1.3 液态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
1.3.1 具有形变反馈的软体机器人 |
1.3.2 运动和姿势的实时监测 |
1.3.3 健康监测和医疗诊断 |
1.3.4 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监测 |
1.4 液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1.4.1 模板法制备嵌入型微通道 |
1.4.2 嵌入型三维打印法 |
1.4.3 喷墨打印法 |
1.4.4 直写型三维打印法 |
1.5 直写型三维打印技术概述 |
1.5.1 满足直写型三维打印技术的打印材料 |
1.5.2 直写型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 |
1.6 论文选题以及设计思路 |
第二章 硅橡胶油墨的流变调节及打印特性 |
2.1 引言 |
2.2 高分子的剪切稀化性质及流变调节机制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3.3 硅橡胶油墨的配制方法 |
2.3.4 硅橡胶油墨的流变测试及表征 |
2.3.5 复杂弹性结构件的三维打印过程 |
2.4 三维打印硅橡胶的力学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态传感器件的设计、制备及测试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嵌入型四探针微通道结构的表征与性能 |
3.4 液态硅橡胶应变传感器的设计及原理、制备和表征 |
3.4.1 应变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原理 |
3.4.2 应变传感器的制备过程 |
3.4.3 应变传感器的响应测试 |
3.5 液态硅橡胶压力传感器设计及原理、制备和表征 |
3.5.1 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原理 |
3.5.2 压力传感器的制备过程 |
3.5.3 压力传感器的响应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成化式智能传感手套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智能手套的结构设计及原理 |
4.4 智能手套的制备过程 |
4.5 智能手套的性能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腕部PVDF传感器阵列的手指动作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腕部的手势识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手势识别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离散式PVDF传感器阵列 |
2.1 PVDF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 |
2.1.1 压电材料简介 |
2.1.2 PVDF薄膜简介 |
2.1.3 PVDF传感器的制备 |
2.2 PVDF传感器阵列设计 |
2.2.1 前臂生理结构分析 |
2.2.2 PVDF传感器阵列 |
2.3 腕部可穿戴设备 |
2.3.1 整体结构概述 |
2.3.2 信号预处理电路 |
2.3.3 主控模块设计与搭建 |
2.3.4 可穿戴设备制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化PVDF传感器阵列 |
3.1 小型化PVDF传感器 |
3.1.1 小型化PVDF传感器结构 |
3.1.2 小型化PVDF传感器制备工艺 |
3.2 传感器性能检测 |
3.2.1 外力施加装置 |
3.2.2 传感器性能检测平台 |
3.3 小型化PVDF传感器阵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指动作识别算法 |
4.1 BP神经网络简介 |
4.2 手指动作识别算法 |
4.2.1 信号预处理算法 |
4.2.2 端点检测算法 |
4.2.3 构造特征向量 |
4.2.4 手势动作数据库 |
4.2.5 BP神经网络的搭建 |
4.3 手指动作识别实验 |
4.3.1 离散式PVDF传感器阵列识别实验 |
4.3.2 小型化PVDF传感器阵列识别实验 |
4.4 传感器多功能复用-脉搏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基于深度相机的立体足迹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立体足迹的研究现状 |
1.2.2 Mask-Rcnn深度学习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立体足迹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
2.1 经典图像分割算法 |
2.1.1 像素点阈值法 |
2.1.2 边缘检测算法 |
2.1.3 区域分割算法 |
2.2 基于Mask-Rcnn的立体足迹图像分割算法 |
2.2.1 Mask-Rcnn的网络构造 |
2.2.1.1 特征提取网络设计 |
2.2.1.2 区域推荐网络设计 |
2.2.1.3 掩膜设计 |
2.2.1.4 损失函数设计 |
2.2.2 立体足迹数据集的建立 |
2.2.2.1 立体足迹的采集 |
2.2.2.2 立体足迹训练集的建立 |
2.2.3 Mask-Rcnn的网络设置 |
2.2.4 基于Mask-Rcnn的立体足迹图像训练结果 |
2.3 深度学习算法与经典图像分割算法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深度相机的成像原理及其标定 |
3.1 深度相机介绍 |
3.1.1 深度相机测量理论 |
3.1.2 SR-300深度相机的硬件结构 |
3.2 相机的成像原理 |
3.2.1 针孔成像模型 |
3.2.2 坐标系转换模型 |
3.2.3 镜头畸变模型 |
3.3 深度相机的标定 |
3.3.1 深度相机的标定原理 |
3.3.2 深度相机的标定过程及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深度相机的立体足迹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验 |
4.1 深度相机的配准处理 |
4.2 立体足迹测量方法的设计 |
4.2.1 掩膜分割 |
4.2.1.1 足迹区域提取 |
4.2.1.2 足迹边缘提取 |
4.2.2 足迹信息的获取 |
4.2.2.1 足迹中心线的确定 |
4.2.2.2 足迹图像的旋转 |
4.2.2.3 旋转图像的掩膜分割结果 |
4.2.2.4 足迹平面信息的获取 |
4.2.2.5 足迹立体信息的获取 |
4.3 立体足迹测量方法的实验 |
4.3.1 实验操作的界面展示 |
4.3.1.1 软件界面 |
4.3.1.2 图像处理结果 |
4.3.1.3 足迹信息获取结果 |
4.3.2 多类足迹的实验结果 |
4.3.3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硅橡胶制模方法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硅橡胶制模在文物复制中的广泛应用[J]. 李其良. 文物修复研究, 2018(00)
- [2]硅橡胶离聚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万亚.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纳米复合电介质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基于3D打印技术的铸钢齿轮毛坯覆膜砂精铸工艺研究[D]. 邢敏.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5]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D]. 徐中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6]基于MQ硅树脂制备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及性能研究[D]. 彭笛. 湖北大学, 2020
- [7]砾性土抗液化强度与三轴试验关键问题研究[D]. 刘荟达.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8]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可拉伸液态传感器件研究[D]. 王佳辰. 南京大学, 2020(04)
- [9]基于腕部PVDF传感器阵列的手指动作识别方法[D]. 谢凌锐.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深度相机的立体足迹测量方法研究[D]. 李若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