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杨派杨树组培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1](2021)在《十个杨树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与抗寒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树在我国栽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适用于纤维工业、造纸箱板、农具等。白杨派杨树普遍具有抗旱、抗风、抗寒,喜光、生长快、寿命长等特点,为西北地区平原沙荒造林树种之一。其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力学强度居杨树木材前列,供建筑、火柴杆等用。本研究采用07-17-18、07-23-23、07-30-11、秦白杨1、秦白杨3、秦白杨5、毛白杨30、新疆杨、I-101以及84K杨十个杨树无性系作为供试材料通过石蜡切片法和测定苗木生理、生化指标来研究各杨树无性系抗旱性和抗寒性,得到结果如下:(1)10个杨树无性系的叶片均具有明显的旱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角质层、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量得到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后可知各个无性系之间的主脉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最具代表性。(2)运用隶属函数来综合评价供试杨树无性系的抗旱性大小,十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排序为:秦白杨5>07-23-23>07-30-11>毛白杨30>84k>I-101>秦白杨1>新疆杨>秦白杨3>07-17-18。(3)用CK、-15℃、-20℃、-25℃、-30℃、-35℃六个不同温度梯度处理10个杨树无性系一年生休眠枝条,运用电导率法得到了其相对电导率并求出了供试苗木半致死温度;测量出了各无性系不同温度梯度下抗氧化酶(SOD酶、CAT酶、POD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4)运用隶属函数来综合评价供试杨树无性系的抗寒性大小,十个杨树无性系抗寒性排序为:秦白杨5>07-23-23>07-30-11>84K>新疆杨>秦白杨1>毛白杨30>I-101>秦白杨3>07-17-18。(5)采用聚类分析法中的系统聚类依据测定的指标将十个杨树无性系按照抗寒能力由强到弱分为5个类:第一类为秦白杨5。第二类为07-23-23、07-30-11、84K、新疆杨、秦白杨1。第三类为毛白杨30、I-101。第四类为秦白杨3。第五类为07-17-18。
梁丽容,付利,张国君,康伟静,宋国宝,肖毅[2](2020)在《响叶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响叶杨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对外植体消毒、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炼苗移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0.10%升汞溶液最佳消毒时间为5.5 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处理1—7(MS+1.00 mg·L-1 6-BA+0.10 mg·L-1 NAA),诱导率为9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处理2—8(MS+0.40 mg·L-1 6-BA+0.15 mg·L-1 NAA),增殖倍数为4.0;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0 mg·L-1 NAA,生根率为98.0%;炼苗后移栽选用树皮∶珍珠岩∶黄土=1∶1∶1的基质,成活率达92.0%。研究指出,通过芽苞嫁接、温室培育方法,有利于响叶杨野外采集的外植体脱毒。
曾青青[3](2020)在《白杨六倍体诱导及其性状变异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植物多倍体中存在比原株生长快且健壮和缓慢且矮小的两种类型。开展多倍体营养生长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对于推动植物多倍体育种理论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北林5号杨’[(Populus alba×P.glandulosa)×P.tomentosa]为材料建立了高效的离体组培快繁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施加一定浓度的氨磺乐灵处理离体茎段诱导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了白杨六倍体,进而以六倍体和三倍体为材料,对其生长发育特性及不同叶序的叶片转录组和mi RNA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北林5号杨’叶片、叶柄和根的组培再生快繁体系。研究表明叶片及叶柄再生能力远优于根,其中‘北林5号杨’叶片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0.1mg/L 6-BA+0.15mg/L NAA+0.02mg/L TDZ,在该培养基下不定芽诱导率可达95%,平均再生芽数为7.77;叶柄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0.2mg/L6-BA+0.05mg/L NAA+0.01mg/L TDZ,在该培养基下不定芽诱导率可达95%,平均再生芽数为8.15;根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0.3mg/L 6-BA+0.05mg/L NAA+0.02mg/L TDZ,在该培养基下不定芽诱导率达60%,平均再生芽数为2.82。(2)施加氨磺乐灵处理‘北林5号杨’离体茎段诱导不定芽染色体加倍获得了白杨六倍体植株。筛选出‘北林5号杨’茎段不定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1mg/L6-BA+0.11mg/L NAA,诱导率达93.33%、平均再生芽数达7.55个。采用氨磺乐灵溶液浸泡法对‘北林5号杨’离体茎段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成功的得到了6株白杨六倍体,平均诱导率达19.35%。其中用5mg/L的氨磺乐灵浸泡5mm长的茎段72h,以及采用5mg/L的氨磺乐灵浸泡10mm长的茎段24h,是最佳的六倍体诱导处理条件组合。(3)白杨六倍体属于生长发育缓慢且矮小的多倍体类型。与三倍体相比,白杨六倍体叶片细胞更大、而细胞数量、叶面积及株高生长速率较小。白杨六倍体的第3-13叶位叶片光合速率比同叶位三倍体依次增加78.83~2.78%,但随着叶片叶龄的增加,六倍体第14-20叶位叶片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比同叶位叶片的三倍体依次减少3.33~53.55%。此外,六倍体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均表现出随着叶龄的增大而迅速下降的趋势,显着低于同叶位的三倍体。叶绿体电镜超微结构发现六倍体第17叶位叶片的叶绿体结构紊乱,类囊体片层扭曲且排列松散,而三倍体第17叶位叶片叶绿体膜结构清晰完整,基粒类囊体垛叠整齐紧密。(4)白杨六倍体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差异基因表达随叶片发育而表现出规律性变化。与IAA信号转导负相关的GH3的上调DEGs数量逐渐增多;与CTK信号转导正相关的B-ARR下调DEGs数量逐渐增多;与ET信号转导负相关的CTR1下调DEGs数量逐渐增多;与ET信号转导正相关的ERF上调DEGs数量逐渐增多;与JA信号转导正相关的JAR1、MYC2上调DEGs数量逐渐增多。表明在六倍体中,随着叶龄的增加IAA、CTK信号转导呈下降趋势,ET、JA信号转导呈增强趋势。这种激素信号转到变化趋势可能是引起白杨六倍体生长速率减慢、叶片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5)发现随着叶片叶龄的增加,白杨六倍体的光合能力小于三倍体。叶绿素合成、类胡萝卜素合成、光反应与碳固定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在第3、7叶位叶片上多呈上调表达,而在17叶位大多数呈下调表达。包括HEME、CHLH、CHLD和CHLG等参与叶绿素合成的基因;PSY、ZISO、ZDS、LYCB、VDE等参与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基因;Psb B、Psa K、Psa F、delta等与光反应相关的的基因,以及FBP、SEBP、PRK等与卡尔文循环相关的基因。(6)发现mi RNA随着叶片发育而表现出剂量效应是白杨六倍体营养生长缓慢重要的分子基础。即随着白杨六倍体叶片发育,与营养生长相关的mi RNA表达呈剂量效应,其中靶基因与营养生长正相关的的mi R156a、mi R156g、mi R169aa、mi R530b表达量逐渐上调,甚至显着高于对照三倍体,使得靶基因AFH14、AN3、UBP16、B-ARR表达量受到抑制程度增强而下调;而靶基因与营养生长负相关的novel135表达量随着叶片叶龄的增加而逐渐下调,甚至显着低于对照三倍体,使得靶基因JAR1表达量受抑制程度减弱而显着上调,导致白杨六倍体细胞数量及植株叶面积减少、叶绿体降解及叶片衰老加快,最终使得白杨六倍体比三倍体营养生长缓慢。
沈霞[4](2020)在《银白杨幼化与环境因子响应》文中提出银白杨(Populus alba),广布于我国西北、华北、西藏等地。因其树干通直、树形高大及具有一定固沙能力,常用于园林规划与防风固沙;此外,耐寒耐旱的生理特性,使其成为西藏主要的乡土造林树种。作为白杨派中较难生根的树种,在西藏高寒环境条件下,传统的扦插育苗成活率低,制约了银白杨的苗木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的筛选与组培多代幼化,分析在高寒环境条件下银白杨组织培养优化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开展银白杨扩繁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银白杨组织培养体系分为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生根诱导以及生根移栽四个阶段。(2)在本地银白杨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当年生带腋芽茎段;最佳取材时间为4~7月;最佳消毒方法为先用70%酒精消毒30s,再用1%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3)银白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蔗糖3%+琼脂0.6%,p H值范围为5.7~6.0。(4)利用银白杨的茎段和叶片进行不定芽直接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蔗糖3%+琼脂0.6%,p H值范围为5.6~6.0;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KT0.2mg/L+蔗糖3%+琼脂0.6%,p H值范围为5.6~6.0;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KT0.2mg/L+IBA0.2mg/L,p H值为5.8;银白杨不定芽壮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2%+琼脂0.6%,p H值范围为5.6~6.0。(5)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IBA0.4mg/L+蔗糖1.5%+琼脂0.6%,最佳p H值为5.7±01。(6)生根的试管苗需要经过炼苗再进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生根苗最优的炼苗时长为5d左右,移栽成活率为88.89%;银白杨生根苗的最佳移栽基质为蛭石。(7)选择不同幼化程度的叶片进行银白杨多代培养。通过对不定芽分化与生根率的对比,以及对幼化培养中IAA/ABA的比值大小的比较。随幼化代数的增加,不定芽分化与生根率出现下降趋势,内源激素IAA/ABA的比值,也出现明显的下降,初代为10.97,一代为37.03,二代为12.21,表明高寒环境条件下银白杨多代幼化效果最好的是组培一代,最佳培养代数为1~2代。IAA/ABA可以作为木本植物幼化程度判断的参考。(8)在高寒环境条件下,银白杨组织培养各阶段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总体来说温度与光照是影响培养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的适宜温度为25℃,光照条件为先暗培养8d以后,然后每天12h光照培养,促进愈伤组织健壮生长;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3±2℃变温,光照强度为1800LX~2200LX,光照时间为12h/d;炼苗移栽阶段的最佳培养环境保持在50%透光度条件下,室内温度(19~22℃),湿度保持在60%~70%。
乌日罕[5](2020)在《河北杨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 Hu et Chow)1年生嫩枝为外植体,通过对不同培养阶段最佳培养基与生长调节剂浓度的筛选,建立了河北杨的高效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河北杨无菌苗叶片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WOX基因,对影响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为河北杨提供高效、安全、规模化遗传转化改良平台,也为其他杨树遗传转化培育新品种及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北杨再生体系的建立:最佳消毒方法为先用75%酒精消毒30 s,再用0.1%升汞消毒12 min,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最低为10%,死亡率为13.33%;茎段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为1/2MS+0.5 mg·L-1 6-BA+0.05 mg·L-1 NAA,腋芽萌发时间为7d,诱导率为9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1 IBA+0.05mg·L-1 NAA,生根率达100%;炼苗移栽基质配比为草炭土:蛭石:珍珠岩=6:3:1(v/v/v),成活率达93.7%。2.河北杨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的建立:叶片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1 TDZ+0.4 mg·L-1 IBA,叶片经过暗培养12d后,转入弱光照下培养,有利于叶片不定芽的分化,每个外植体上平均分化不定芽数为11.04个;叶片诱导不定芽和生根的潮霉素浓度均为3.Omg·L-1,且不会影响叶片诱导不定芽及生根;抑菌剂特美汀浓度为400 mg·L-1,能有效抑制农杆菌生长,同时对叶片分化影响最小。3.河北杨农杆菌介导最佳转化条件为:预培养时间为1 d,在OD600=0.6的菌液中侵染10 min,共培养3d,经过不定芽再生选择培养和不定芽生根选择培养,共获得58株抗性植株。将获得的58株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有17株呈阳性反应,转化率为29.3%,证明了WOX基因己被导入到河北杨基因组中。
王晶[6](2019)在《藏川杨与毛白杨嫁接过程中mRNA交流与调控网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嫁接技术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因操作简便、繁育快并能改良接穗性状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与园艺业植物繁育与生产等方面。一直以来,研究者都在试图探索嫁接植物砧木与接穗相互作用的机制。随着生物分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研究逐渐聚焦于探索嫁接植物砧木与接穗之间遗传物质的传递问题。本研究以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var.tibetica)和毛白杨(Populus tonmetosa Carr.)为实验材料,通过搭建无菌组培体系进行微型异种嫁接实验,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取基因表达数据,解析藏川杨与毛白杨组织间mRNA的交流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选用微型嫁接方法降低外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首先搭建藏川杨与毛白杨无菌组培体系。我们通过设计植物激素浓度梯度来获取藏川杨组织培养各阶段最适培养基配方,成功构建藏川杨组培体系;另外对现有的毛白杨组培材料进行愈伤组织再分化诱导去除年龄效应的影响;最后对两种杨树进行正反嫁接实验,并以自体嫁接作为对照。结果发现藏川杨与毛白杨嫁接亲和性较好,且以藏川杨做砧木嫁接毛白杨的成活率更高。另外,我们通过细胞荧光示踪剂确定了砧木与接穗维管组织重连的时间在嫁接后5~6 d。2.根据维管组织重建时间,分别在嫁接后5 d,6 d,8 d,12 d,18 d,26 d,36 d与48 d采集嫁接材料茎段部位,提取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取原始数据后使用Trinity对对照组样本的clean reads进行组装,去除冗余序列后进行二次拼接,最终获得藏川杨转录本83,222条,毛白杨转录本106,402条。使用RSEM进行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验证组装的准确性,获取的表达量数据在校正批次效应后显示样本重复性好,组装结果与定量结果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3.将藏川杨与毛白杨转录组序列进行比对筛选两种杨树各自的特异性序列,通过异源组织与特异性序列进行比对定量,获得能够进行双向转运的转录本,包含转运至毛白杨体内的273个,至藏川杨体内的1678个。经过功能富集显示这些能够产生跨越嫁接接合部位转录本的基因与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相关以及相应外界刺激并调节自身基因表达调控等生物过程相关。4.使用ImpulseDE2工具对藏川杨与毛白杨之间交换的基因进行时序性差异表达分析,分别获得在不同受体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基因所发挥的功能与命运走向进行了预测。5.首次尝试使用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方法解析嫁接机制,将高维微分方程与进化博弈论理论相结合,对藏川杨与毛白杨产生交换的基因进行互作调控关系分析,寻找到关键的枢纽基因,为后续进一步挖掘与验证杨树嫁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子提供了参考方向。
张维韬[7](2019)在《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植物天然免疫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树是重要的工业用材和生态防护树种,在我国种植面积十分广泛。由于杨树人工林多为无性系繁育,林分结构单一,极易产生病害的流行与爆发。杨树叶部病害是杨树人工林主要病害之一,是林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重要威胁。因此开展杨树叶部病害调查,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阐述病原微生物系统发生关系以及进行致病性检测对于杨树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此外,病原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互作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多个植物的免疫开关-模式识别受体被成功鉴定。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模式识别受体基因进行敲除,制造免疫缺陷的模式植物,为将来以模式植物为媒介研究杨树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基于以上内容,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1.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从3种杨树叶斑病组织中分离到病原菌。通过形态学以及ITS、LSU、RBP2和TEF1-α特征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毛白杨疮痂叶斑病病原菌为首次报道的新种,我们将其命名为Elsino?.tomentosae;引起美洲黑杨疮痂叶斑病病原菌为E.australis;引起美洲黑杨黑星病病原菌为Venturia phaeosepta。2.致病性检测:通过病原菌接种试验,病原菌E.tomentosae能够成功侵染毛白杨和山新杨;E.australis能够侵染895杨,并引起T89杨过敏反应而产生坏死斑;Venturia phaeosepta能够侵染895杨和T89杨。3.烟草非寄主抗性:使用病原菌E.tomentosae,E.australis和Venturia phaeosepta的所有菌株分别接种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结果均未使烟草致病。接种后,触发了烟草中免疫报告基因Nb Pti5、Nb Acre31表达量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病原菌引起了烟草的非寄主抗性。4.Nb FLS2基因敲除:本研究尝试将烟草模式识别受体FLS2进行敲除,构建了Nb FLS2-1、Nb FLS2-2的单敲除以及二者双敲除的CRISPR/Cas9载体,农杆菌遗传转化烟草后,获得了Nb FLS2-1单敲除、Nb FLS2-2单敲除以及二者双敲除的突变体植株。
张赫岩[8](2019)在《金叶杨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叶杨(Popwlusnig cv.’Jinye’)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黑杨(Populus nigra)的变种,其生物学特征与黑杨相似。本试验对金叶杨茎段诱导腋芽培养、叶片诱导不定芽培养、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及管护过程进行研究,探究金叶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在金叶杨茎段诱导腋芽培养中,结果发现一年生茎段最佳消毒方式是使用0.1%HgCl2溶液处理10 min,此时茎段的感染率为10%,存活率为77.3%;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金叶杨腋芽诱导最佳激素配比为6-BA0.5mg/L+NAA0.3mg/L,腋芽诱导率为92.6%;增殖效果最佳的激素配比为6-BA 1.0 mg/L+NAA0.4 mg/L+GA3 0.2 mg/L,增殖系数为4.4。2.在金叶杨叶片诱导不定芽培养中,嫩叶最佳消毒方式是使用2%NaCIO消毒9 min,叶片存活率为76.7%;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叶片在MS培养基中出芽速度最快且诱导率高;不定芽诱导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1.0 mg/L+IBA 0.3 mg/L,不定芽诱导率为95.5%,平均诱导芽数19.9个;增殖效果最佳的激素配比为6-BA 1.0 mg/L+IBA 0.4 mg/L+GA3 0.2mg/L,增殖系数为 4.53。3.在金叶杨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需要在黑暗环境下进行培养,MS培养基为诱导效果最佳的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激素配比为6-BA 1.0 mg/L+2,4-D 0.6 mg/L,诱导率为85.8%;愈伤组织增殖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1.5 mg/L+NAA 0.6 mg/L,增殖系数为4.47;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最适宜的激素配比是6-BA 1.0 mg/L+IBA 0.1 mg/L,分化率为84.3%,平均分化芽数22.2个。4.金叶杨组培苗生根培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生根率为91.2%。通过对比发现,相同浓度下IBA的诱导效果优于NAA,IBA诱导的根系细长,须根多,生根率高,而NAA诱导的根系虽然主根粗壮,但是须根少且根系较脆易断。5.在金叶杨幼苗炼苗及管护过程中,结果发现炼苗时应先将组培瓶开瓶处理2d,使幼苗逐步适应炼苗室环境,然后将其种植在土壤基质为腐殖质:蛭石:珍珠岩=4:2:1中,此时炼苗存活率最高达81.1%;在进行日常管护时,光照强度约为4000 lx、湿度为60%~70%,并适当喷洒营养液促进其生长。通过对比本文的3种培养途径发现茎段诱导腋芽培养可作为金叶杨组织培养的最佳途径。
段冰冰[9](2017)在《Del/Ros共表达提高新疆杨的抗病性》文中指出杨树是非常重要的林木资源植物,杨树病害是影响杨树种植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通过植物自身抗病通路的遗传改良,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是当前行之有效的途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发展,为杨树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花青素、单宁等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抵御病害防御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关键调控基因Del/Ros的过表达,能通过提高植物花青素含量、增强抗氧化性等而提高植物抗病性。本研究用转基因手段,将新疆杨Del和Ros基因在新疆杨中过表达,有效的提高了新疆杨的抗病能力。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胡杨和新疆杨叶片中Del、Ros表达分析发现,胡杨中Del基因表达显着高于新疆杨中同源基因Del的表达;同时,测定两种杨树叶片中花青素含量,发现这两者花青素含量都与其基因的Del表达趋势一致,即胡杨叶片中花青素含量显着高于新疆杨。进一步对两种杨树抗病性进行测定,显示胡杨对溃疡病的抵抗能力也显着大于新疆杨。推测胡杨较强的抗病能力可能和花青素含量有关。2、新疆杨Del、Ros基因克隆及遗传转化体系构建。通过比较拟南芥、鱼腥草、新疆杨Del/Ros的同源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新疆杨的Del和Ros基因,并测序验证。将克隆得到的Del和Ros分别连接在启动子35s和终止子Nos之间,再将其串联在pCAMBIA1305载体上,应用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叶盘诱导再生技术,将其转入抗病性较差的新疆杨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分别通过PCR及外源基因表达量验证后,得到两个过表达Del/Ros-2、Del/Ros-5转基因株系。3、新疆杨Del和Ros过表达株系的表型分析。两个转基因株系Del/Ros-2、Del/Ros-5,对其叶型、鲜重、株高进行测量,显示出过表达株系和同苗龄野生型新疆杨相比,并没有显着差异。表明Del/Ros的过表达并不会影响新疆杨的生长。对其叶片中黄酮类物质进行测定后发现,Del/Ros-2、Del/Ros-5叶片中的单宁含量与野生型相比,均有45倍的提高,DMACA染色结果也表明在两个过表达株系中,单宁含量显着的高于WT新疆杨。而花青素含量也同样比野生型高出24倍。山奈酚和槲皮素等黄酮类单体含量,比野生型高出11.5倍。叶片中所有含有酚环的黄酮类物质总量,即总酚含量,比野生型高出1.62倍。有趣的是,由于Del/Ros-5过表达株系里,Del表达量是野生型中的1400多倍,而Del/Ros-2这一株系里,Del表达量是野生型的130多倍,这一差异也影响了两个过表达株系各自叶片的花青素、单宁等物质的积累量。Del/Ros-5里这一类物质含量比Del/Ros-2要高出0.20.5倍。这可能是由于Del这一基因表达的剂量效应导致的。4、新疆杨Del/Ros过表达株系的抗病能力分析。为了比较Del/Ros-2、Del/Ros-5与野生型植株的抗病能力,分别用溃疡病、灰霉病侵染叶片58天,对病斑的扩散面积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分别用两种病原菌侵染后,野生型叶片病斑的面积都要比过表达植株大2倍左右。表明Del/Ros-2、Del/Ros-5对两种真菌病的抗病能力比野生型强,Del/Ros的过表达确实提高了新疆杨的抗病性。但是,Del/Ros-2和Del/Ros-5之间的病斑面积并没有显着差异,我们推测虽然两个株系里Del表达量不同,黄酮类物质含量不同,但其抗病性与野生型相比,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并不能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张劲[10](2017)在《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收集与组培复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增强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Carr)乡土资源的推广利用,同时解决毛白杨早衰、雌株飞絮、园林绿化效果不佳等问题,对毛白杨良种资源进行调查、选优及配套快繁技术的研究。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适合于北京地区生长的优良毛白杨进行调查与再选优,从中选出长寿雄性,不飞絮,不早衰及园林绿化效果佳的毛白杨资源,对所选出的优良资源进行配套快繁技术的研究,为这些资源大规模的扩繁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初步探索毛白杨无性繁殖材料的老化及复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北京地区选出长寿雄性毛白杨散生古树优株4个,分别是大兴区大狼垡村古树(100~300年)、大兴辛房古树(100~300年)、昌平区沙岭村古树(300~500年)、昌平区旧县古树(300~500年);从80年生的雄性毛白杨资源中选出3株最佳;从通过良种鉴定的毛白杨BJHR系列号中选出亲本年龄在90以上的长寿雄性毛白杨优树’BJHR05’(0052)号与’BJHR04’(0040)号。2.’BJHR04’号启动培养最佳的消毒处理为0.1%升汞溶液灭菌6min,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7mg/L 6-BA+0.01mg/L NAA;’BJHR05’号外植体最佳的消毒处理为10%次氯酸钠处理15min,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6-BA+0.01mg/LNAA;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0.01mg/LNAA;移栽炼苗培养时,培养湿度控制在95%,根系长度控制在5cm及以上可使移栽成活率高达100%。3.以200年生雄性毛白杨根萌条为对象,最佳消毒处理方法为0.1%升汞灭菌7 min,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7mg/L6-BA+0.01mg/LNAA;多次继代培养对其有一定程度的复壮作用,增殖系数由最初1代的0.93增至4代的4.85,茎高生长量≥3cm苗的数量比例也由最初1代的2.23%显着增至4代的63.45%,复壮效果明显。4.毛白杨繁殖材料老化现象的确存在,母株的年龄也是影响其幼化性的原因之一,本试验中200年生成熟毛白杨根萌条相比30年生毛白杨根萌条幼化性低,组培过程中表现为较之生长周期延长了 40天,茎高生长量≥3cm苗的数量百分比低13%,生长势弱。多次继代培养对不同年龄的毛白杨繁殖体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壮作用,但对200年生的雄性毛白杨成熟树木的复壮效果好于较之年轻的30年生的。
二、白杨派杨树组培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杨派杨树组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个杨树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与抗寒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杨树研究概况 |
1.1.1 杨树的分类与空间分布 |
1.1.2 杨树的形态特征 |
1.1.3 发展与应用 |
1.1.4 国内外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2 树木的抗寒性研究 |
1.2.1 影响植物抗寒性因素 |
1.2.2 研究植物抗寒性方法 |
1.3 树木的抗旱性研究 |
1.3.1 植物物理结构 |
1.3.2 光合作用与抗旱性 |
1.3.3 植物基因表达与抗旱性 |
1.3.4 植物的渗透调节 |
1.3.5 研究植物抗旱性方法 |
1.3.5.1 大田鉴定法 |
1.3.5.2 盆栽测定法 |
1.3.5.3 人工气候法 |
1.3.5.4 间接测定法 |
1.4 植物抗逆性综合评价方法 |
1.4.1 主成分分析法 |
1.4.2 隶属函数法 |
1.4.3 多重比较法 |
1.4.4 聚类分析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白杨派无性系抗旱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比较 |
2.2.2 10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2.3 10 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第三章 白杨派无性系抗寒性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杨树无性系半致死温度 |
3.2.2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
3.2.3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
3.2.4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 |
3.2.5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3.2.6 低温处理下各无性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3.2.7 各无性系各指标隶属函数值评价 |
3.2.8 聚类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植物抗旱性机理及其相关指标选择 |
4.1.2 植物抗寒性机理及其相关指标选择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响叶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外植体的选择及预处理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2.1 外植体消毒 |
1.2.2 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 |
1.2.3 增殖培养 |
1.2.4 生根培养 |
1.2.5 各阶段基本培养条件 |
1.2.6 移栽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植体消毒时间比较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
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生根的影响 |
2.5 移栽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3)白杨六倍体诱导及其性状变异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引言 |
1.文献综述 |
1.1 杨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杨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1.2 杨树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
1.2 离体诱导植物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研究 |
1.2.1 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方法及抑制剂 |
1.2.2 离体诱导植物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条件 |
1.2.3 植物多倍体植株的鉴定方法 |
1.3 植物多倍体的表型及生理生化变异特点 |
1.3.1 多倍化后对植物生长形态的影响 |
1.3.2 多倍化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和抗性的影响 |
1.4 多倍化对基因组的影响 |
1.4.1 多倍化引起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 |
1.4.2 多倍化引起基因组大小变异 |
1.5 多倍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 多倍化对植物表观遗传调控的影响 |
1.6.1 多倍化后植物DNA甲基化作用 |
1.6.2 多倍化后植物组蛋白修饰作用 |
1.6.3 miRNA对植物多倍体生长发育的调控 |
1.7 问题与展望 |
2.‘北林5号杨’组培再生体系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无菌材料的获取 |
2.1.3 激素和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1.4 外植体成熟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1.5 IBA对生根的影响 |
2.1.6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激素和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2.2 外植体成熟度对的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2.3 生根培养 |
2.3 小结 |
3.‘北林5号杨’染色体加倍诱导白杨六倍体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茎段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3 白杨六倍体的诱导 |
3.1.4 流式细胞仪测定DNA相对含量 |
3.1.5 茎尖染色体数观察 |
3.1.6 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3.1.7 植物形态特征及气孔大小、密度的测定 |
3.1.8 叶片和根的解剖结构观察 |
3.1.9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北林5号杨’茎段不定芽诱导研究 |
3.2.2 氨磺乐灵处理‘北林5号杨’离体茎段诱导六倍体 |
3.2.3 叶绿素含量、植物形态及气孔特征的比较 |
3.2.4 叶片和根的解剖结构比较 |
3.3 小结 |
4.白杨六倍体与三倍体生长发育特性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株高的测定 |
4.1.3 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测定 |
4.1.4 叶片色素含量、解剖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白杨六倍体与三倍体生长发育观察 |
4.2.2 白杨六倍体光合速率对比分析 |
4.2.3 白杨六倍体色素含量测定 |
4.2.4 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4.3 小结 |
5.白杨六倍体不同叶位叶片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RNA提取、c 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5.1.3 质控和参考序列比对 |
5.1.4 基因定量及差异基因筛选 |
5.1.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5.1.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5.1.7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NASeq分析概述 |
5.2.2 白杨六倍体不同叶位叶片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3 白杨六倍体不同叶位叶片DEGs的 GO及通路富集分析 |
5.2.3.1 第3 叶位叶片DEGs的 GO及通路富集分析 |
5.2.3.2 第7 叶位叶片DEGs的 GO及通路富集分析 |
5.2.3.3 第17 叶位叶片DEGs的 GO及通路富集分析 |
5.2.4 白杨六倍体与营养生长相关调控通路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2.4.1 六倍体与三倍体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DEGs |
5.2.4.2 六倍体与三倍体光反应DEGs |
5.2.4.3 六倍体与三倍体卡尔文循环DEGs |
5.2.4.4 六倍体与三倍体叶绿素合成DEGs |
5.2.4.5 六倍体与三倍体类胡萝卜素合成DEGs |
5.3 小结 |
6.白杨六倍体不同叶位叶片miRNA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RNA提取、Small RNA建库及测序 |
6.1.3 质控和参考序列比对 |
6.1.4 已知mi RNA比对和新mi RNA预测 |
6.1.5 miRNA表达及差异分析 |
6.1.6 差异miRNA靶基因预测及富集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sRNA的测序数据分析 |
6.2.2 白杨六倍体不同叶位叶片差异表达miRNA分析 |
6.2.3 miRNA靶基因的预测及功能富集分析 |
6.2.4 六倍体与营养生长相关的miRNA差异表达分析 |
6.3 小结 |
7.讨论 |
7.1 添加TDZ对‘北林5号杨’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7.2 外植体种类对‘北林5号杨’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7.3 白杨三倍体离体细胞染色体加倍体系的建立 |
7.4 白杨六倍体性状变异及生长发育特点 |
7.5 白杨六倍体营养生长相关关键基因差异表达特点 |
7.6 杨树六倍体营养生长缓慢的分子机制 |
8.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银白杨幼化与环境因子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杨树概述 |
1.2 植物组织培养 |
1.2.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述和基本理论 |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 |
1.2.3 植物组织培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植物组织培养在林木中的应用 |
1.3 杨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1.3.1 杨树组织培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杨树组织培养中的影响因素 |
1.4 银白杨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1.5 植物组织培养多代幼化 |
1.6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7 研究方案 |
1.8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室所在地概况 |
2.3 试验试剂缩略词 |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培养基的配置 |
3.2.2 外植体的获得与预处理 |
3.2.3 不同灭菌剂及灭菌时间的筛选 |
3.2.4 取材时间的选择 |
3.2.5 银白杨愈伤组织诱导(启动培养) |
3.2.6 银白杨不定芽诱导分化 |
3.2.7 不定芽增殖培养 |
3.2.8 不定芽壮苗与生根诱导 |
3.2.9 炼苗与移栽 |
3.2.10 银白杨组培多代幼化 |
3.3 统计指标 |
3.4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银白杨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4.1.1 不同消毒体系对外植体启动培养的影响 |
4.1.2 银白杨愈伤组织诱导 |
4.1.3 不定芽诱导分化 |
4.1.4 不定芽增殖培养 |
4.1.5 不定芽壮苗培养 |
4.1.6 不定芽生根培养 |
4.1.7 炼苗与移栽 |
4.2 银白杨多代幼化体系建立 |
4.2.1 叶片组织培养结果与分析 |
4.2.2 生根培养结果与分析 |
4.2.3 不同幼化代数内源激素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银白杨再生体系建立 |
5.1.2 银白杨组培多代幼化研究 |
5.2 讨论 |
5.2.1 银白杨组织培养研究 |
5.2.2 银白杨组培多代幼化研究 |
5.2.3 环境因子对银白杨组培优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河北杨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杨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1.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
1.1.2 国内外杨树组织培养研究 |
1.1.3 影响杨树组织培养的因素 |
1.1.4 杨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1.2 杨树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2.1 杨树基因工程研究 |
1.2.2 杨树遗传转化的技术 |
1.2.3 影响农杆菌转化率的一般因素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种与质粒 |
2.1.3 引物 |
2.1.4 所用试剂及设备 |
2.2 方法 |
2.2.1 河北杨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2 河北杨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的建立 |
2.2.3 河北杨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 |
2.2.4 转WOX基因河北杨的分子检测 |
2.2.5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河北杨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1 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 |
3.1.2 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对诱导腋芽的影响 |
3.1.3 基本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
3.1.4 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腋芽生根的影响 |
3.2 河北杨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的建立 |
3.2.1 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对不定芽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潮霉素对叶片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潮霉素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特美汀对农杆菌抑制效果的影响 |
3.3 河北杨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 |
3.3.1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3.3.2 菌液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3.3.3 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3.3.4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3.4 转基因河北杨的分子检测 |
3.4.1 转WOX基因河北杨植株的获得 |
3.4.2 植物DNA的提取 |
3.4.3 抗性植株PCR分析 |
4 讨论 |
4.1 河北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
4.2 WOX基因转化河北杨受体体系的研究 |
4.3 河北杨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藏川杨与毛白杨嫁接过程中mRNA交流与调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嫁接植株的构建 |
1.1.1. 维管束重建原理 |
1.1.2. 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 |
1.2. 砧木与接穗遗传物质系统性传递研究 |
1.2.1. 基因水平转移 |
1.2.2. 移动的sRNA与表观遗传 |
1.2.3. mRNA与蛋白质转运 |
1.3. 全基因组水平解析砧穗互作研究 |
1.3.1. 嫁接愈合过程的基因表达变化 |
1.3.2. 砧木与接穗间转录本的大规模转运 |
1.3.3. 基因调控网络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2. 藏川杨与毛白杨微型嫁接体系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组织培养 |
2.1.2. 嫁接方法 |
2.1.3. 维管束重建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组培体系构建 |
2.2.2. 微型嫁接体系 |
2.2.3. 动态时间序列设置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嫁接杨树转录组测序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本RNA提取 |
3.1.2. 原始数据组装 |
3.1.3. 基因表达水平富集与样本相关性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NA提取质量与测序质量检测 |
3.2.2. 组装结果 |
3.2.3. 定量结果与样本相关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嫁接杨树砧木与接穗之间的mRNA交换 |
4.1. 筛选特异性序列 |
4.1.1. 序列比对 |
4.1.2. 特异性序列筛选结果 |
4.2. 筛选嫁接后进行交换的转录本 |
4.2.1. 异源表达序列定量 |
4.2.2. 相关性检测 |
4.3. 功能富集分析 |
4.3.1. GO富集分析 |
4.3.2. KEGG富集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嫁接杨树砧木与接穗间交换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 |
5.1. ImpulseDE2方法 |
5.2. 藏川杨/毛白杨砧穗间转运基因的差异表达 |
5.3. 毛白杨/藏川杨砧穗间转运基因的差异表达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嫁接杨树砧穗间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 |
6.1. 结合进化博弈论的微分方程法 |
6.2. 转运至毛白杨组织中的基因互作关系 |
6.3. 转运进藏川杨组织中的基因互作关系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植物天然免疫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引言 |
2.杨树叶部病害及其病原菌研究现状 |
2.1 常见的杨树叶斑病及其病原菌 |
2.1.1 杨树黑斑病 |
2.1.2 杨树叶锈病 |
2.1.3 杨树叶枯病 |
2.1.4 杨树灰斑病 |
2.2 近年杨树叶斑病病原菌的新发现 |
2.2.1 杨树褐腐病 |
2.2.2 杨树铜叶病 |
2.2.3 杨树叶枯病 |
2.3 杨树病原菌分类研究现状及前景 |
3.真菌的分类鉴定 |
3.1 真菌分类的历史 |
3.2 传统的真菌分类 |
3.2.1 真菌形态学分类 |
3.2.2 真菌形态学研究技术发展 |
3.3 真菌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 |
3.3.1 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 |
3.3.2 特征序列在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3.4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
3.5 柯赫氏法则 |
4.植物天然免疫系统 |
4.1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性免疫 |
4.1.1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
4.1.2 模式识别受体 |
4.1.3 识别后的应答反应 |
4.2 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 |
5.抗病育种研究新技术 |
5.1 基因编辑技术 |
5.2 CRISPR/Cas系统的类型 |
5.3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 |
5.4 CRISPR/Cas9靶位点的选择 |
5.5 CRISPR/Cas9在育种中的应用 |
6.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三种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植物材料 |
2.2 菌株与载体 |
2.3 实验试剂 |
2.4 仪器设备 |
3.实验方法 |
3.1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培养 |
3.2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3.3 病原菌ITS,LSU,RBP2和TEF1-α片段克隆 |
3.3.1 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 |
3.3.2 ITS、LSU、RBP2和TEF1-α片段扩增的引物 |
3.3.3 PCR扩增反应 |
3.3.4 PCR产物纯化与目的片段回收 |
3.3.5 目的片段连接载体及转化大肠杆菌TOP10 |
3.3.6 阳性克隆PCR验证及片段测序 |
3.4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
4.结果与分析 |
4.1 毛白杨叶片疮痂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4.1.1 毛白杨叶片疮痂病观察 |
4.1.2 毛白杨疮痂叶斑病病原菌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 |
4.1.3 E.tomentosae各菌株ITS、LSU、RBP2和TEF1-α片段克隆 |
4.1.4 联合ITS、LSU、RBP2和TEF1-α序列分析病原菌 |
4.2 美洲黑杨叶片疮痂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4.2.1 美洲黑杨疮痂叶斑病害观察 |
4.2.2 美洲黑杨疮痂叶斑病病原菌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 |
4.2.3 各菌株ITS、TEF1-α片段克隆 |
4.2.4 联合ITS、TEF1-α序列分析病原菌 |
4.3 美洲黑杨黑星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4.3.1 美洲黑杨黑星病病害观察 |
4.3.2 黑星病病原菌分离与培养 |
4.3.3 ITS片段克隆 |
4.3.4 ITS序列分析病原菌 |
5.讨论 |
附录 |
第三章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病原菌材料 |
2.2 植物材料 |
2.3 菌株与载体 |
2.4 实验试剂 |
2.5 仪器设备 |
3.实验方法 |
3.1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 |
3.1.1 病原菌接种 |
3.1.2 柯赫氏法则验证 |
3.2 烟草非寄主抗性检测 |
3.2.1 病原菌接种烟草 |
3.2.2 PTI报告基因表达检测 |
3.2.2.1 烟草材料处理 |
3.2.2.2 烟草RNA提取 |
3.2.2.3 总RNA的定量与完整性检测 |
3.2.2.4 RNA反转录成c DNA |
3.2.2.5 定量PCR检测报告基因表达 |
4.结果与分析 |
4.1 三种病原菌的致病力检测 |
4.1.1 E.tomentosae接种不同杨树 |
4.1.2 E.australis接种不同杨树 |
4.1.3 Venturia phaeosepta接种不同杨树 |
4.2 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致病性 |
4.3 烟草非寄主抗性 |
4.3.1 病原菌接种烟草 |
4.3.2 报告基因的表达 |
4.3.2.1 总RNA质量分析 |
4.3.2.2 Nb Pti5、Nb Acre31基因的表达 |
5.讨论 |
第四章 CRISPR/CAS9敲除模式识别受体FLS2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植物材料 |
2.2 菌株与载体 |
2.3 实验试剂 |
2.4 仪器设备 |
3.实验方法 |
3.1 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构建 |
3.1.1 敲除目标序列选择 |
3.1.2 sgRNA构建 |
3.1.3 酶切片段连接转化TOP10 |
3.1.4 质粒提取 |
3.2 质粒电击转化农杆菌GV3101 |
3.3 烟草遗传转化 |
3.4 遗传转化烟草基因组DNA的 PCR检测 |
3.5 烟草靶序列敲除检测 |
4.结果与分析 |
4.1 敲除靶序列插入AtU6-26sk |
4.2 双酶切构建载体 |
4.3 烟草遗传转化 |
4.4 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
4.5 测序检测敲除 |
4.6 敲除植株T0代观察 |
5.讨论 |
附录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本实验的创新与特色 |
3.问题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8)金叶杨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金叶杨简介 |
1.2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
1.2.1 植物组织培养定义 |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
1.2.3 植物组织培养器官发生途径的研究 |
1.2.4 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子 |
1.3 杨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
1.3.1 外植体筛选的研究 |
1.3.2 基本培养基筛选的研究 |
1.3.3 激素筛选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金叶杨茎段诱导腋芽培养 |
2.2.1 外植体消毒处理 |
2.2.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2.2.3 初代培养 |
2.2.4 继代增殖培养的正交试验 |
2.2.5 培养条件 |
2.3 金叶杨叶片诱导不定芽培养 |
2.3.1 外植体消毒处理 |
2.3.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2.3.3 初代培养 |
2.3.4 继代增殖培养的正交试验 |
2.3.5 培养条件 |
2.4 金叶杨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培养 |
2.4.1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2.4.2 愈伤组织初代培养 |
2.4.3 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 |
2.4.4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
2.4.5 培养条件 |
2.5 金叶杨组培苗生根培养 |
2.5.1 生长素对金叶杨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2.5.2 培养条件 |
2.6 金叶杨幼苗炼苗及管护 |
2.6.1 开瓶时间对幼苗的影响 |
2.6.2 土壤基质对幼苗的影响 |
2.6.3 遮阴对幼苗的影响 |
2.6.4 湿度对幼苗的影响 |
2.6.5 营养液对幼苗的影响 |
2.6.6 炼苗室环境条件 |
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叶杨茎段诱导腋芽培养 |
3.1.1 消毒时间对腋芽诱导培养的影响 |
3.1.2 基本培养基对腋芽诱导培养的影响 |
3.1.3 激素配比对腋芽诱导培养的影响 |
3.1.4 激素配比对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
3.2 金叶杨叶片诱导不定芽培养 |
3.2.1 消毒时间对不定芽诱导培养的影响 |
3.2.2 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培养的影响 |
3.2.3 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培养的影响 |
3.2.4 激素配比对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
3.3 金叶杨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分化培养 |
3.3.1 基本培养基对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
3.3.2 激素配比对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
3.3.3 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
3.3.4 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影响 |
3.4 生长素对金叶杨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 |
3.5 金叶杨幼苗炼苗及管护 |
3.5.1 开瓶处理对幼苗的影响 |
3.5.2 土壤基质对幼苗的影响 |
3.5.3 遮阴对幼苗的影响 |
3.5.4 湿度对幼苗的影响 |
3.5.5 营养液对幼苗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金叶杨茎段的消毒方式 |
4.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4.3 GA_3在增殖培养中的作用 |
4.4 金叶杨生根培养 |
4.5 金叶杨幼苗炼苗及管护 |
4.6 最佳培养方法的筛选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Del/Ros共表达提高新疆杨的抗病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杨树生物学特征的介绍 |
1.2 杨树病害的介绍 |
1.3 杨树对病原菌的防御机制 |
1.4 黄酮类化合物与杨树抗病机制的关系 |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1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 |
1.5.2 花青素的功能特点 |
1.5.3 单宁的功能特点 |
1.5.4 黄酮类化合物的转录调控机制 |
1.5.5 MYB和bHLH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苯丙烷代谢通路中的作用 |
1.6 杨树转基因工程研究概况 |
1.6.1 杨树转基因工程发展近况 |
1.6.2 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杨树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种、质粒 |
2.1.3 试剂、试剂盒 |
2.1.4 激素、抗生素 |
2.1.5 植物、细菌、真菌培养基 |
2.1.6 分析软件 |
2.1.7 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RT-qPCR验证Del、Ros表达量 |
2.2.2 花青素的提取 |
2.2.3 CTAB法提新疆杨DNA |
2.2.4 新疆杨总RNA提取 |
2.2.5 目的基因扩增,胶回收纯化,加“A”反应以及连接 |
2.2.6 DH5a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法) |
2.2.7 重组质粒、连接反应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单细胞 |
2.2.8 扩大培养阳性单菌落并进行质粒提取 |
2.2.9 酶切pMD19-Ros、pCXSN-Del,并重新拼接 |
2.2.10 过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 |
2.2.11 新疆杨的遗传转化过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 |
2.2.12 转基因新疆杨的鉴定(PCR法) |
2.2.13 RT-qPCR验证阳性苗表达量 |
2.2.14 新疆杨总酚的测定 |
2.2.15 花青素、单宁含量的测定 |
2.2.16 新疆杨槲皮素、山奈酚的测定 |
2.2.17 新疆杨叶片DMACA的染色 |
2.2.18 灰霉病、溃疡病的培养和接种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 |
3.1.1 Del、Ros在两种杨树里的表达量比较 |
3.1.2 两种杨树花青素含量以及抗病性的比较 |
3.1.3 Del、Ros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 |
3.1.4 Del、Ros基因的进化分析 |
3.1.5 新疆杨DNA提取结果并作为模板扩增Del/Ros |
3.1.6 新疆杨总RNA提取结果并作为模板扩增Del/Ros |
3.1.7 pMD19-Ros、pCXSN-Del的连接 |
3.1.8 pCAMBIA1305-Ros-Del的构建 |
3.1.9 转基因新疆杨的获得 |
3.1.10 Del/Ros-2、Del/Ros-5、WT中单宁含量的对比 |
3.1.11 DMACA染色检测叶片单宁含量 |
3.1.12 Del/Ros-2、Del/Ros-5、WT中花青素含量的对比 |
3.1.13 转基因新疆杨植株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检测 |
3.1.14 转基因新疆杨总酚含量的检测分析 |
3.1.15 Del/Ros-2、Del/Ros-5、WT抗病性的比较分析 |
3.1.16 结论 |
3.2 讨论 |
3.2.1 杨树转基因工程进展 |
3.2.2 黄酮类化合物和杨树抗病性的关系 |
3.2.3 白杨派杨树的抗病性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收集与组培复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毛白杨优良品种选育 |
1.1.1 毛白杨资源收集的研究 |
1.2 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嫁接繁殖技术 |
1.2.2 扦插繁殖技术 |
1.2.3 林木组织培养技术 |
1.2.4 多圃系繁殖技术 |
1.3 成年树木复壮技术的研究 |
1.3.1 成熟效应及复壮方法 |
1.3.2 组培复壮的研究 |
1.3.3 年龄对繁殖材料幼化性的影响 |
1.3.4 生长阶段变化的生化标记 |
2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方法 |
3.1 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调查与收集 |
3.1.1 调查时间 |
3.1.2 调查方法 |
3.2 ‘BJHR 04’号和‘BJHR 05’号毛白杨无菌再生体系的研究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成年雄性毛白杨繁殖材料的老化与复壮研究 |
3.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3.2 试验方法 |
3.3.3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调查与收集 |
4.1.1 毛白杨古树资源 |
4.1.2 具有长寿潜力的雄性毛白杨资源 |
4.1.3 讨论 |
4.1.4 小结 |
4.2 ‘BJHR04’(0040)和‘BJHR05’(0052)毛白杨无菌再生体系的研究 |
4.2.1 不同琼脂浓度对培养基及外植体的影响 |
4.2.2 不同外植体表面灭菌方法对两个无性系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 |
4.2.3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4.2.4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4.2.5 炼苗移栽 |
4.2.6 讨论 |
4.2.7 小结 |
4.3 20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复壮的研究 |
4.3.1 不同外植体表面灭菌方法对200年生毛白杨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 |
4.3.2 200年生雄性毛白杨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4.3.3 20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继代培养周期变化情况 |
4.3.4 20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继代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情况 |
4.3.5 讨论 |
4.3.6 小结 |
4.4 不同年龄毛白杨树木繁殖材料老化与复壮研究 |
4.4.1 200年生与3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各代芽培养周期对比 |
4.4.2 200年生与3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各代的生长情况对比 |
4.4.3 200年生与3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各代的生根情况对比 |
4.4.4 讨论 |
4.4.5 小结 |
5 结论 |
6 问题与建议 |
7 附图.毛白杨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白杨派杨树组培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个杨树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与抗寒性比较研究[D]. 王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响叶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梁丽容,付利,张国君,康伟静,宋国宝,肖毅. 湖南林业科技, 2020(03)
- [3]白杨六倍体诱导及其性状变异分子机理研究[D]. 曾青青.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银白杨幼化与环境因子响应[D]. 沈霞. 西藏大学, 2020(12)
- [5]河北杨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研究[D]. 乌日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藏川杨与毛白杨嫁接过程中mRNA交流与调控网络研究[D]. 王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杨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植物天然免疫的初步研究[D]. 张维韬.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8]金叶杨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D]. 张赫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Del/Ros共表达提高新疆杨的抗病性[D]. 段冰冰. 兰州大学, 2017(07)
- [10]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收集与组培复壮技术研究[D]. 张劲. 北京林业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