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化学教学的两点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李功连[1](2013)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经典命题从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上为语文教学发展提出了理论要求,这对扭转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我主张”“我以为”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主张”和“我以为”的教学主张与科学性靠不上边,更与艺术性背道而驰。由于语文教育先天性的科学不足导致了人们对“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现实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但是课程改革十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不足和“少、慢、差、费”的教学现实。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案例研究等诸多方法,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试图为科学性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从而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找到理论的依据和现实的价值。文章共有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到第四章为正文部分,正文后是结语。正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第二章从反面揭示了语言训练所出现的问题,第三章从理论上阐述为什么要进行语言训练,第四章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推进语言训练。引言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语言训练的异变: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实践。本章从阐述问题开始,主要从语文课程性质之争和语文教学实践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论述了语言训练的异变。语文课程性质之争表现为文白之争、文道之争、工具思想之争和工具人文之争四种不同形式,每一次课程性质之争都从工具性批判开始,其背后体现了语文课程性质的逻辑困境、木体论困境和方法论困境。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现实一直卡着语文教育的脖子,具体表现在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三个层面,屡受诟病。语文教学知识目的论的现实体现了训练异变的内在逻辑。从语文课程性质到语文教学现实的演变,从工具性批判到教学现实的“少、慢、差、费”,从标准化的题海战术到课程改革将训练“踢出”课程标准,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训练异变的具体体现。第三章:语言训练的本质:基于语言的训练。本章从语言的内容、层次和基于语言训练的语文教学路径三个层面论述了语言训练的本质。索绪尔语言言语分立学说为语言训练研究提供了参考的视角,但语言言语统一对语文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为更好地体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语言的内涵就体现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言与言语相对,而广义的语言则包括狭义的语言和言语。语文教学中语言言语的统一体现在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对象和语文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分别与语言运用、语言作品和语言活动相对应。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体现为语识、语义、语用和语感四个层面的内容。语识即语文知识,作为背景知识而存在的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包括词义和句义。语用则是语言的运用,意指在特定语境义中运用语言而生成的意义。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性,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要求。在背景知识的作用下,通过语义和语用分析来培养和积淀学生的语言敏感性,以形成良好的语言修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基于语言训练的内在本质:借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方法指导和操作示范,使学生熟练掌握规范的技巧和要领,促进活动方式规范化。基于语言的训练表现为通过师生合作,在内容、方法和原理三个方面培养和积淀学生的语言修养,使语文教学体现出从知识到能力转变的训练路径。第四章:语言训练的开展:语文教学的实践变革。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践行语言训练,本章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四个范畴来展开。根据文体特征取向和个体创作取向所确定的语言训练路径,阅读教学通过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体现了基于文本的语言训练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实现语言训练的三维模式,实现贴近生活、体现观念和阐述文化的内在统一。口语交际教学则需要凸显口语的独特性,实现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结语: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两点尝试。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最后在结语中指出,语文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重构以语文教学内容为导向的语文教材和以交际理论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两个范畴体系中来。
卢秋宏[2](2017)在《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组合作型”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在“学案导学”基础之上,根据学生认知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学生可能达到的新水平把学生分组,突出小组合作活动交流,把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落实完成,通过教师引导,提高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学生自信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论文对“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和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案”编写模式;针对课堂流程摸索出了具体的做法,适合我校教学使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过程。论文通过对化学核心素养之“小组实验探究学案”、“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案”、“化学习题类型学案”等案例设计、分析和反思,总结出不同课型的授课方式和对学生进行小组导学的方案。运用数据分析比较实践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交流等方面能力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型”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改变了教学模式单一化的传统格局,它既重视自主学习,也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模式使个体发展和集体教育得到平衡,把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知识焕发活力,能够同时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杜丽萍[3](2015)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岗位和职业需求的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用化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已不仅仅是“打基础”更不是为专业课服务,而是力求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而新理念下的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论文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为指导,在掌握当前职业教育的专业观、课程观、能力观、基础观和人才观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医用化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五年制护理专业一年级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有效教学的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学内容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制定或选择教学策略详细论述了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中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例如结合职业特色,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策略;以必需为准,够用为度原则,酌情讲授教学内容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多向医学偏移的策略等。将这些策略综合应用于“离子反应”和“碘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并在本校一年级新生班进行了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对实践结果做了分析和讨论。通过一学年的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发现有效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方面、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增强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这不仅有助于高职医用化学学科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适应未来岗位和职业需求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培养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也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徐国敏[4](1989)在《改革化学教学的两点尝试》文中研究表明 改革教法,研究学法,提高质量,培育人材,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任何改革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木兰县是个经济和教育都不发达的山区小县,全县只有一所普通高中,生源基础差,升学率低。在此条件下搞教改,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面对大量差生,怎样才能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而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大部分毕业生不能升学,如何在他们毕业前,在思想、知
柯纯钰,吴云影[5](2014)在《高中化学实验现状调查及思考——以广东省不同地区部分高中为例》文中认为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开展遇到一定的阻力。我们通过不同地区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条件的对比分析,了解两者之间的实验教学差距,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实验教学提供启发。
王冠林[6](2016)在《“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做合一”思想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育理论,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和方法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幼师传统数学教学沿用老教材、旧方法,受学生情况、学时等客观限制,教学效果一般,学生不爱学、老师缺乏工作热情,学科地位逐渐的边缘化,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用处,教学亟待改革。“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含义是教的法子应该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应该根据做得法子,重点应集中在做上。笔者在本文中主要研究如何将“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在具体学科领域中,尤其是在幼儿师范学校数学课的教学中贯穿“教学做”,注重知识与专业相结合,使“教学做”的内涵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获得知识并提高能力。本文的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情况;第二章介绍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形成、基本内容,还有其他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第三章通过开展幼师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了幼师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方向;第四章是“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介绍了该思想的应用原则,重点阐述了在实践中运用该思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教学设计思路;第五章结合教学案例介绍了“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的具体过程及实施效果的成绩分析;第六章介绍了在研究中总结出的困难、问题和反思,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法。
陈凌[7](2015)在《独立学院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独立学院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其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本三学生的特点三方面进行分析。问题解决的根本是要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改革措施应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层面。新的措施更加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能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赵玉玮[8](2006)在《黑龙江省2005年化学学科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分析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化学学科已经经过了两年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现在共有课程改革实验区7 个。现使用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共有3个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的版本。2005年对我省课改实验区约2万名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进行了第二次统
翟远杰[9](2005)在《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笔者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进行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下拙见愿与广大同行商榷。一、改革实验教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其独特优势。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做了以
钟永泉[10](2008)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市场化趋势,面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资源短缺、体制不顺、效率效益不高和生存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作为高等教育顶尖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新的困惑和矛盾,整合现有的资源和能力,谋求新的生存和发展之道。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因此应运而生。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不仅是一种阐释性研究,也是一种功用性研究。它源于大学为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强调大学研究的整体性、主体性、竞争性和能力集成性。本文将研究型大学视为一个组织系统、能力系统和竞争系统,用经济学理论、组织理论、竞争理论和实证方法对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和功能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了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培育途径,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模式,并对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组织设计、管理改革、发展战略思路与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探索,最后提出了提升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二、改革化学教学的两点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化学教学的两点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言训练的异变: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实践 |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之争:从工具性批判开始 |
一、语文课程性质之争的历史演化 |
二、语文课程性质之争的背后 |
三、工具性批判:语文课程的困境 |
第二节 语文教学现实审视:从知识目的论开始 |
一、语文教学问题纵览 |
二、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三、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四、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五、知识目的论:语文教学的困境 |
第三节 从课程到教学:训练的异变 |
一、课改现实:训练的消逝 |
二、训练消逝的背后 |
第三章 语言训练的本质:基于语言的训练 |
第一节 语言的内容:从分立到统一 |
一、语言和言语的分立 |
二、语言和言语的统一 |
三、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和言语 |
第二节 语言的层次:从语识到语感 |
一、语识、语义、语用和语感 |
二、语文教学中语识、语义、语用和语感 |
第三节 语言训练的本质 |
一、训练的本质 |
二、基于语言的训练 |
第四章 语言训练的开展:语文教学的实践变革 |
第一节 阅读教学:基于文本的语言训练 |
一、阅读教学的取向 |
二、基于文本的语言训练 |
第二节 写作教学:语言训练的三维模式 |
一、写作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
二、语言训练的三维模式 |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
一、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呈现 |
二、口语交际训练:交际能力的培养 |
结语 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两点尝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深化固化高中课程改革基本成果 |
(二)学科素养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新要求 |
(三)培养学生必备品格的有效方式 |
(四)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落脚点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有助于落实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 |
(二)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解读《考纲》落实教材 |
(三)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高效学习 |
(四)有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 |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 |
五、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 |
一、基于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小组合作的理论基础 |
(二)“导学案”的理论基础 |
(三)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 |
二、“小组合作型”导学案的基本定义 |
(一)“导学案”的定义 |
(二)小组合作型导学案 |
(三)与传统“导学案”的差异性 |
三、“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
(一)注重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
(二)诱导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知识点为主,趣味性为辅的原则 |
(四)注重知识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 |
(五)注重个体发展与集体教育的平衡 |
四、“小组合作型”导学案的分类 |
五、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型”导学案 |
第三章“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的方法研究 |
一、“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
(一)分析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
(二)确定小组讨论的内容和任务 |
(三)引导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
(四)帮助学生进行反思 |
二、“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的模板 |
(一)课前导学 |
(二)课堂探究 |
(三)当堂反馈 |
(四)课后提升 |
(五)自我反思总结 |
三、不同类别“小组合作型”导学案的设计要点 |
四、“小组合作型”导学案应用的课堂流程 |
(一)独立预习,小组共享(5 分钟) |
(二)课堂探究,教师点拨(20 分钟) |
(三)学生质疑,课堂小结(5 分钟) |
(四)当堂反馈(10 分钟) |
五、“小组合作型”导学案分组的一般原则和管理奖励措施 |
(一)“小组合作”的分组原则 |
(二)“小组合作”的管理措施 |
(三)“小组合作”的评价奖励措施 |
六、“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功能 |
第四章“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的实证研究 |
一、实验研究设计 |
(一)实验对象、时间及内容 |
(二)变量的选择与处理 |
二、实验分析 |
(一)前测 1 |
(二)前测 2 |
(三)后测 1 |
(四)后测 2 |
(五)后测 3 |
第五章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型”导学案案例设计 |
一、化学核心素养之“小组实验探究学案”设计 |
(一)典型案例(片段) |
(二)设计依据和教学反思 |
二、化学核心素养之“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案”设计 |
(一)典型案例(片段) |
(二)课堂记录和教学反思 |
三、化学核心素养之“生活中化学学案”设计 |
(一)典型案例(片段) |
(二)课堂记录和教学反思 |
四、化学核心素养之“化学习题类型学案”设计 |
(一)典型案例(片段) |
(二)课堂记录和教学反思 |
五、化学核心素养之“社会实践学案”设计 |
(一)典型案例(片段) |
(二)社会实践记录与反思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一新生化学学习调查表 1 |
附录二: 化学学习现状调查表 2 |
附录三:“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与应用实践后学生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
1.1.2 学生学习的需要 |
1.1.3 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理论意义 |
1.3.2.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
2.1 有效教学的涵义 |
2.2 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五年制高职教育 |
2.2.2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 |
2.2.3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的涵义 |
2.3 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
2.3.1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
2.3.2 多元智能理论 |
3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3.2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
3.2.1 学生因素 |
3.2.2 教师因素 |
3.2.3 教学内容因素 |
4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
4.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 |
4.2 结合职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
4.3 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
4.4 教师以热情、期望和自我效能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
4.5 教学内容要体现酌情讲授,必需为准,够用为度原则 |
4.6 目标定位与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 |
4.7 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促进有效教学 |
4.8 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多样化 |
4.9 理论联系实际,多向医学偏移 |
4.10 加强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4.11 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定考核机制 |
5 有效教学案例 |
5.1 理论课教学案例 |
5.2 实验课教学案例 |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实践前学生入学摸底考试中化学成绩的统计及显著性分析 |
6.2 实践后学生的医用化学成绩的统计及显著性分析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中化学实验现状调查及思考——以广东省不同地区部分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和对象 |
2 调查结果 |
3 讨论 |
3.1 关于新课程中化学实验教学 |
3.2 关于实验教学条件 |
3.2.1 药品和仪器不足 |
3.2.2 课时未增加 (实验课时不够) |
3.3 关于实验课的形式 |
3.4 改进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
4 结论 |
(6)“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形成 |
二、“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内容 |
三、其他现代教育理论 |
第三章 幼师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设计 |
三、调查结果 |
第四章“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的原则 |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第五章“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及成绩分析 |
一、教学实例: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幼师数学教学实践的成绩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反思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 |
三、研究的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独立学院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教学内容的改革 |
2教学方法的改革 |
3考核方式的改革 |
4结语 |
(9)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实验教学 |
1. 改变实验教学顺序 |
2. 增加实验内容 |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
1. 加强自主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
2. 开展讨论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
三、精心设计习题教学 |
四、加强学科渗透教学 |
(10)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综述 |
1.2.2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综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几个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总体思路 |
1.3.3 研究结构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本章参考文献 |
2 高等教育的产业特征与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属性 |
2.1 高等教育的产业特征 |
2.1.1 教育的双重属性 |
2.1.2 高等教育产业的多重属性 |
2.2 研究型大学的准营利性组织属性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组织理论 |
2.2.3 产业经济理论 |
2.2.4 现代社会学理论 |
2.3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和界定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 |
3.1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产生 |
3.1.1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产生 |
3.1.2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
3.2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
3.2.1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3.2.2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3.3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解释 |
3.3.1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般微观经济学解释 |
3.3.2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经济学解释 |
3.3.3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经济学解释 |
3.3.4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
3.3.5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优势理论解释 |
本章参考文献 |
4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及形成机制 |
4.1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 |
4.1.1 影响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
4.1.2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组成要素 |
4.2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 |
4.2.1 研究型大学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
4.2.2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价值链 |
4.2.3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研究型大学竞争力评价体系 |
5.1 研究型大学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5.2 研究型大学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5.2.1 研究型大学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5.2.2 指标因素的评估值 |
5.3 研究型大学竞争力评价模型 |
本章参考文献 |
6 中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现状及其核心竞争力评价 |
6.1 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回顾 |
6.1.1 中国大学建设的制度变迁 |
6.1.2 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回顾 |
6.2 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现状 |
6.2.1 中国研究型大学现状及制度分析 |
6.2.2 加入WTO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影响 |
6.3 中国研究型大学竞争力状况的实证分析 |
6.3.1 中国研究型大学竞争力状况实证分析 |
6.3.2 主要结论及评价 |
本章参考文献 |
7 中美研究型大学竞争力比较分析 |
7.1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与启示 |
7.1.1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
7.1.2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现状 |
7.1.3 美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经验启示 |
7.2 中美研究型大学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
7.2.1 中美研究型大学发展水平的比较评价 |
7.2.2 中美研究型大学竞争力的比较评价 |
本章参考文献 |
8 中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及建议 |
8.1 中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8.1.1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原则 |
8.1.2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8.2 中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思路 |
8.2.1 寻找比较优势 |
8.2.2 科学定位 |
8.2.3 整合和优化资源 |
8.2.4 强化创新意识 |
8.3 中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
8.3.1 提高制度创新能力 |
8.3.2 打造优势学科 |
8.3.3 实施人才战略 |
8.3.4 树立学校经营理念 |
8.3.5 培植特色校园文化 |
本章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改革化学教学的两点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研究[D]. 李功连.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2]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型”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D]. 卢秋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3]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有效教学研究[D]. 杜丽萍.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4]改革化学教学的两点尝试[J]. 徐国敏. 江苏教育, 1989(02)
- [5]高中化学实验现状调查及思考——以广东省不同地区部分高中为例[J]. 柯纯钰,吴云影. 广东化工, 2014(04)
- [6]“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冠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独立学院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陈凌. 广州化工, 2015(14)
- [8]黑龙江省2005年化学学科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分析报告[J]. 赵玉玮.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6(04)
- [9]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翟远杰.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03)
- [10]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 钟永泉.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