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毫微伏级直流电压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陈锋[1](2020)在《基于PVDF压电传感器的机械手爪夹持力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提出了一种应用PVDF压电薄膜设计新型触滑觉识别传感器的方法,用于检测智能机器人的机械手爪在夹持过程中与夹持物体之间夹持力、相对运动状态等物理量,在此基础上实现机械手爪软抓取自适应控制系统,以实现对被夹持物的稳定夹取,同时避免不恰当的夹持力对夹持物品造成滑动跌落或者夹坏损伤。
李超[2](2016)在《多通道多余物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军用、航天、国防设备中的关键基础元件,密封电子元器件能否稳定、可靠地工作直接关系到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多余物作为密封电子元器件内部的杂质,由于其运动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严重危害着元器件的可靠性。现有多余物检测装置及方法对0.02mg以上多余物识别准确率高达90%,但对质量小于0.02mg多余物产生的微弱信号检测的无能为力。因此开展多余物微弱信号的研究对于发展多余物检测技术,消除设备可靠性隐患至关重要。针对传统多余物检测设备难以对多余物微弱信号实现有效检测的问题,本文设计多余物微弱信号采集模块。分析微弱信号成因,对信号采集通道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设计。选用三通道高灵敏度谐振式声音传感器,设计三通道多级调理电路和四通道数据采集电路实现多余物微弱信号的采集。从电源、传输线、阻抗匹配、PCB抗干扰设计、屏蔽与接地等各个角度对噪声进行抑制,满足了信号采集过程中的低噪声要求,为信号的处理及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PIND试验信号中多种噪声对干扰多余物微弱信号检测的问题,对声发射信号及PIND试验信号特性进行分析,确定试验信号中最重要的噪声种类为背景噪声和环境噪声。对于背景噪声,选择时频分析见长的小波分析方法,提出改进的阈值函数进行噪声滤除。对于环境噪声,借鉴语音增强的方法,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环境噪声消除方法,并对去噪的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单一传感器捕捉的多余物信号微弱,甚至存在误差、丢失和畸变等问题,本文采用三通道声音传感器对PIND信号进行接收。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据融合方式,分析传统加权融合方法中存在的不足,采用新的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多通道数据算法对三通道多余物微弱信号数据进行融合。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融合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针对幅值过于微小、湮没于噪声中,经软硬件降噪后仍无法使信噪比得到显着提升的多余物微弱信号,采用随机共振的方法进行信号的增强与提取。先对非周期随机共振及其响应结果、表征方式及产生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多余物信号模型,研究各参数对双稳态系统的影响,确定适合多余物微弱信号检测的条件及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对0.01mg多余物的检测准确率为66.7%。本文研究的多余物微弱信号检测方法,为多余物检测灵敏度的提高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所取得的成果也为其它领域微弱信号检测提供了一定参考。
李文涛,姜卫[3](2014)在《热电偶检定系统分析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内蒙古计量院RJT2000热电偶/阻检定系统及其主要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功能的介绍,阐述了从检定点温度控制、检定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打印检定记录等过程的自动实现。此外还采用这套检定系统对二等准铂铑10-铂热电偶进行了校准,并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
张德智[4](2013)在《低电平精确直流电流、电压的测量》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低电平情况下精确测量直流电流、电压的一些工具,分析其中所具备的特性,提出了可行的电流计、电压计的电路设计方法。
邹春富[5](2013)在《基于射频技术的植物电信号测量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电信号是与植物生理过程及体内传送信号密切相关的主要生理信号,是植物对环境变化刺激产生的反应。由于电信号是反映植物生长状况及生理信息的重要信号,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温室生产调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的一个参考依据。最优化调控环境因子,可以使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进而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因此,对植物电信号的监测及分析展开研究,将会对设施农业技术、信息化农业技术以及精准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一系列综合)的研究及推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综合运用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编程技术、串行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VB编程、数据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设计了一个对植物电信号的实时测量系统。所设计的系统具有实时性好、抗干扰性强及可实现远程测量、分布式测量等特点。论文主要从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系统硬件设计方案、系统软件设计方案、系统功能仿真及实验、研究总结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本课题国际研究现状以及国内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国际上以及国内对植物电信号的研究历史、研究进展等情况,并分析了植物电信号研究的发展趋势。在分析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然后分别具体分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并提出了软硬件设计过程中抗干扰的措施。在整体设计方案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介绍了系统在硬件上的模块组成及各组成模块的功能。系统主要由若干个电子标签、终端阅读器以及PC上位机构成;其中,电子标签和阅读器构成一个无线传感网络。电子标签主要实现对植物电信号的采集及发送,终端阅读器接收各个电子标签传送来的数据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串口发送至PC上位机,PC上位机上可以观测到各个标签所测得的植物电信号幅值大小及实时曲线。在硬件设计方案中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模块中所用芯片的选型及所选芯片的特点、各个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先后介绍了信号采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控制器模块、射频收发模块、系统供电电源模块、串行通信模块以及液晶显示模块等7个模块的工作原理、芯片选型、电路原理。其中,信号采集模块详细介绍了其中的前置放大电路、陷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二级放大电路及末级放大电路中所用集成运放的选型和所选运放的特点及电阻、电容参数选择。在软件设计方案中介绍了电子标签中单片机和阅读器中单片机的主程序流程图、子程序流程图以及PC上位机程序设计方案。首先介绍了电子标签中单片机的主程序设计流程及A/D采样子程序设计流程。接着介绍了阅读器中单片机主程序设计流程及串行通信子程序流程,并详细介绍了射频收发芯片NRF24L01编程设计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PC上位机程序设计的方案、包括界面窗体设计的方案、界面窗体与数据库关联的设计方案、两个界面窗体间相关联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界面窗体设计中所运用控件的作用及特点。在系统仿真和实验部分利用了电子电路软件对电路系统各模块进行了效果仿真测试,从电路仿真的结果来看,电路各功能模块基本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在实验测量中选取了三种植物进行测试,记录了植物电信号数值并描绘出大致的信号波形。最后对本测试系统作了概要的总结,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需要调整和改进的方向。
弥龙飞[6](2009)在《基于SoC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础科学研究、工业应用、国防科技等领域内,对数据采集的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数据采集系统本身的功能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往微弱信号数据采集系统中通常使用12位甚至8位的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需要经过两级甚至三级放大,导致信号调理电路复杂、稳定性差。另外,过去都使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如MSC-51系列等。由于当时的单片机集成度低,控制器内部资源有限,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增加大量外围器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可靠性。在充分调研、查阅参考文献和参加各种相关技术研讨会的基础上,针对以上缺点,论文设计了以SoC(System on Chip)芯片C8051F350为核心的微弱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在设计中,充分利用C8051F350丰富的模拟、数字资源,降低了模拟信号调理电路的复杂度,同时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系统可靠性。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知识;第二部分首先进行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然后分别进行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详细设计。硬件包括电源、信号调理、RS-485网络、键盘、显示、报警、调试等模块的设计。软件主要有系统软件总体流程、系统自检程序、数据采集程序和RS-485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第三部分介绍了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所采用的软件和硬件抗干扰技术。第四部分包括数据采集初步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陈晓深[7](2009)在《干涉式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和检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干涉式光纤陀螺为研究对象,在广泛和深入钻研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并论述了干涉式光纤陀螺光电信号检测和处理的重要理论和关键技术。文章首先对干涉式光纤陀螺(IFOG)的三个重要光学原理:Sagnac效应,光的干涉原理,光的互易性原理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为光电信号检测和处理的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光电信号检测和处理部分,从光电信号的互易相位调制技术,闭环结构方案,相关检测技术三个方面做了研究。1.互易相位调制技术部分分析了现代干涉式光纤陀螺普遍应用的互易相位调制技术。论述了正弦波,方波互易相位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干扰因素、误差的产生及消除措施等。在此基础上,应用Labview对上述相位调制技术建立模型,仿真了调制输出波形。提出三角波调制技术方案,并做了理论论证,应用Labview和FPGA完成了模拟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2.闭环技术部分分析了闭环技术的原理,研究了第二反馈回路架构和死区效应的克服,对闭环技术与开环技术做了比较,突出了闭环技术方案的优越性。分析了全数字反馈回路的反馈工作机理,论述由于数字电路中寄存器的运算特点所决定阶梯波在复位阶段能很好的实现闭环控制,可以省去复杂的二次补偿环节。3.相关检测技术部分最后文章详细分析了相关检测技术。光电信号自身的幅度微小,淹没于噪声的特点决定了相关检测技术是检测光电信号有效而实用的技术,对相关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典型电路——锁定放大器进行了剖析,对其在该领域应用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李军[8](2009)在《脉象检测与显示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脉象是心脏、血管、血液的质和量等因素共同作用,互相影响的表现,可以反映身体整个循环系统的状态。正因为脉象可对人体的许多疾病性质和发展趋势提供重要信息,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将脉诊作为无创伤检测手段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结合微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设计出一款脉象检测与显示系统。本文详细阐述了MOSFETs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对实验研制的MOSFETs压力传感器I-V特性、压敏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和静态特性分析。实验表明,利用MEMS技术研制的硅脉象传感器灵敏度为162.26mV/100KPa,线性度为±2.01%,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阐述了脉检各外围接口电路,包括A/D转换单元选用的转换精度和效率很高的8路12位A/D转换芯片MAX197,制定并详述了上、下位机串口通信协议,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上、下位机串口通信软件,下位机软件利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大大提高了3路脉象参数的采集精度和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3自由度传动机构步进电机的动作控制;上位机控制软件利用Visual C++平台编写,控制显示界面高效友好,做到了脉图和脉象信息的实时保存。文中首先描述了装置设计的整体思路,然后分章节讲解了各个部分设计中的技术细节。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本系统的改进意见。
高洁[9](2009)在《微弱信号检测和处理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信号处理的底层问题——信号表示与信号分解入手,重点研究了微弱信号处理中的算法降噪和装置检测问题。首先,将信号稀疏分解的思想应用于微弱信号检测领域,重点研究了采用改进的匹配跟踪(MP)算法实现对强噪声背景下的信号进行有效降噪的问题。鉴于传统匹配跟踪算法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本文将新颖的粒子群算法(PS0)应用到MP方法中,采用全局优化的思想对时频原子进行快速搜索,从而达到高效搜索和快速降噪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提高几十至百倍的计算效率,并能检测出-15dB以上的目标信号。另一方面,本文采用先进的Σ-Δ型AD采集芯片和带有USB2.0处理器的单片机CY7C68013,研究开发了具有抑制工频(50Hz)干扰的多路高精度信号检测装置,并将采集信号实时传入PC机进行后续处理。装置已在220kV以下等级变电站中进行过现场测试并取得了理想的检测效果。
姜占平[10](2007)在《动平衡校正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旋转机械进行动平衡测试时,得到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位后,为了使被平衡部件恢复到预定精度的平衡状态,必须对其进行校正。本文首先对了几种应用性很强的动平衡校正方法进行了系统综合的研究,包括去重法、配重分量法、附加刻度动平衡盘法。并最终用VB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出一套包括这几种算法的综合通用动平衡校正软件。在我国,转子动平衡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动平衡测量和去重相分离的手工动平衡校正策略,即首先采用一些动平衡检测设备来对转子系统进行动平衡测量,完成测量后,把结果以一定的方式显示出来,然后,操作工人根据显示结果的读数,凭借自身的操作经验和相应的加工设备,对转子进行试凑平衡。手工校正生产效率低下,但资本投入少,目前仍被国内中小企业广泛采纳。但是目前,获得不平衡量后校正质量的计算根据所选用的不平衡校正方法的不同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部分工作,本文针对这个情况,开发出一套基于现有的常用动平衡校正方法的动平衡校正软件,是一个能适合各类层次人员使用的软件平台,使校正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操作工人在没有技术背景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地开展动平衡校正工作。同时,由于这种方式由于人为因素影响明显,带来校正效率低、精度差、质量不稳定和加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必将被性能更好的自动平衡技术所取代,故本文随后又对自动平衡自控制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重点提出了迭代法在轴向和径向打孔去重时的优化计算,达到一次性不平衡降低率最大化的目的,大大提高平衡校正工作的工作效率。并在最后对自动平衡校正算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单双校正面的坐标轮换校正算法,研究了基于影响系数法的快速单面平衡策略,并将此法推广到双面平衡动平衡校正中。
二、毫微伏级直流电压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毫微伏级直流电压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VDF压电传感器的机械手爪夹持力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PVDF传感器设计 |
2.1 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2 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结构 |
2.3 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处理 |
3 机械手爪夹持力检测系统设计 |
3.1 手爪夹持力检测系统的构成 |
3.2 夹持力检测系统各模块说明 |
4 机械手爪夹持时的受力分析 |
5 结语 |
(2)多通道多余物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多余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微弱信号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1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研究现状 |
1.3.2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余物微弱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2.1 引言 |
2.2 微弱信号成因分析 |
2.3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2.3.1 传感器选择 |
2.3.2 三通道调理电路拓扑设计 |
2.3.3 四通道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2.4 噪声抑制 |
2.4.1 PCB抗干扰设计 |
2.4.2 屏蔽与接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IND信号降噪方法 |
3.1 引言 |
3.2 信号特性分析 |
3.2.1 声发射信号特性分析 |
3.2.2 PIND信号特性分析 |
3.3 基于小波分析的背景噪声抑制方法 |
3.3.1 阈值去噪法 |
3.3.2 阈值函数的改进 |
3.3.3 去噪结果及分析 |
3.4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环境噪声抑制方法 |
3.4.1 多余物信号的全极点模型 |
3.4.2 卡尔曼滤波模型参数估计 |
3.4.3 卡尔曼滤波过程 |
3.4.4 去噪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余物微弱信号数据融合算法 |
4.1 引言 |
4.2 数据融合模型建立 |
4.2.1 融合层次及方法 |
4.2.2 加权融合模型 |
4.3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多通道数据融合算法 |
4.3.1 数据同步性检验 |
4.3.2 融合算法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随机共振的多余物微弱信号检测 |
5.1 引言 |
5.2 非周期随机共振理论 |
5.2.1 非周期随机共振响应及其表征量 |
5.2.2 随机共振现象产生机制 |
5.3 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建立 |
5.3.1 多余物信号产生模型 |
5.3.2 结构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
5.3.3 高频信号的处理 |
5.3.4 多余物微弱信号检测算法 |
5.4 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热电偶检定系统分析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RJT2000智能化自动检定系统分析 |
1.1数字测量仪 |
1.2通道扫描仪 |
1.3温度控制系统 |
1.4计算机 |
1.5组态王软件 |
2二等铂铑10-铂热电偶的自动检定 |
3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在铜电动势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
3.1概述 |
3.2数学模型 |
3.3输入量不确定度评定 |
3.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确定 |
3.5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
4结论 |
(4)低电平精确直流电流、电压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测量的理论范围 |
2 常用工具介绍 |
2.1 静电计 |
2.2 万用表 |
2.3 仪器性能参数 |
3 基础电路设计 |
3.1 电压计电路 |
3.2 电流计电路 |
4 结语 |
(5)基于射频技术的植物电信号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际研究状况 |
1.2.3 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整体功能 |
2.2 硬件电路各组成模块 |
2.2.1 信号采集模块 |
2.2.2 主控制器模块 |
2.2.3 射频收发模块 |
2.2.4 模数转换电路 |
2.2.5 液晶显示模块电路 |
2.3 PC上位机功能概述 |
2.4 系统设计指标 |
2.4.1 硬件抗干扰设计 |
2.4.2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信号采集模块 |
3.1.1 前置放大电路 |
3.1.2 低通滤波电路 |
3.1.3 中间放大电路 |
3.1.4 陷波电路 |
3.1.5 末级放大电路 |
3.2 主控器模块 |
3.2.1 AT89S52单片机接口电路 |
3.2.2 AT89S52单片机资源介绍 |
3.3 射频收发模块 |
3.3.1 芯片选型 |
3.3.2 NRF24L01特性及其应用 |
3.3.3 NRF24L01及外围电路 |
3.4 串行通信模块 |
3.4.1 MAX232特点 |
3.5 温湿度检测电路模块 |
3.6 供电电源模块 |
3.6.1 主要元器件 |
3.6.2 工作原理及特点 |
3.7 模数转换电路 |
3.7.1 TLC2543引脚排列及特点 |
3.7.2 TLC2543的工作原理 |
3.8 液晶显示模块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电子标签中单片机主程序 |
4.2 阅读器中单片机主程序 |
4.3 阅读器中单片机串行通信子程序 |
4.4 射频收发芯片信息接收子程序 |
4.5 射频收发芯片信息发送子程序 |
4.6 PC上位机程序设计 |
4.6.1 VB与数据库 |
4.6.2 VB数据库访问技术 |
4.6.3 窗体设计中运用到的控件介绍 |
4.6.4 上位机串行通信子程序 |
4.6.5 窗体设计 |
第五章 系统功能仿真及实验 |
5.1 模数转换电路功能仿真 |
5.2 信号处理电路功能仿真 |
5.2.1 低通滤波器软件功能仿真 |
5.2.2 中间放大级电路功能仿真 |
5.2.3 陷波电路软件仿真 |
5.2.4 末级放大电路软件仿真 |
5.3 电源功能仿真 |
5.4 实验测量与记录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理图 |
附录二 源程序 |
致谢 |
(6)基于SoC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据采集系统发展概况 |
1.2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数据采集理论基础 |
2.1 数据采集概述 |
2.2 信号采样理论 |
2.2.1 采样定理 |
2.2.2 量化与量化误差 |
2.2.3 编码 |
2.3 Σ-△ADC |
2.3.1 Σ-△ADC历史 |
2.3.2 Σ-△ADC原理 |
2.4 ADC主要性能参数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设计 |
3.2 C8051F350介绍 |
3.2.1 微控制器内核 |
3.2.2 主要资源 |
3.3 电源设计 |
3.4 信号调理设计 |
3.5 RS-485网络接口设计 |
3.5.1 RS-485网络总线结构 |
3.5.2 接口电路设计 |
3.6 其他接口电路 |
3.6.1 键盘 |
3.6.2 显示 |
3.6.3 报警与输出控制 |
3.6.4 调试与复位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1.1 开发环境简介 |
4.1.2 软件设计原则 |
4.1.3 总流程设计 |
4.2 自检程序设计 |
4.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3.1 ADC主要SFR |
4.3.2 ADC参数设置 |
4.3.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4 RS-485通信程序设计 |
4.4.1 UART寄存器 |
4.4.2 通信协议设计 |
第五章 抗干扰设计 |
5.1 硬件抗干扰 |
5.2 软件抗干扰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干涉式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和检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陀螺及光学陀螺的发展 |
1.2 国外发展状况 |
1.3 国内发展状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所做工作 |
2 光纤陀螺中重要的光学原理 |
2.1 SAGNAC 效应 |
2.1.1 在沿直线运动的惯性系中光的传播 |
2.1.2 在沿转动的环形闭合光路中光的传播 |
2.1.3 N 匝光纤环的Sagnac 效应 |
2.2 光的干涉 |
2.2.1 光的干涉理论 |
2.2.2 光纤陀螺仪中的光干涉 |
2.3 光的互易性原理 |
3 光纤陀螺互易相位调制 |
3.1 调制的必要性 |
3.2 互易相位调制原理 |
3.3 互易性相位调制器 |
4 三种互易相位调制方案的研究 |
4.1 正弦互易相位调制的研究和仿真 |
4.1.1 正弦互易相位调制原理 |
4.1.2 对正弦互易相位调制的讨论 |
4.2 方波互易相位调制的研究和仿真 |
4.2.1 方波互易相位调制原理 |
4.2.2 对方波互易相位调制误差的讨论 |
4.2.3 方波互易相位调制误差克服方案—时域滤波方案 |
4.3 三角波互易相位调制提出和仿真 |
4.3.1 三角波互易相位调制原理 |
4.3.2 三角波互易相位调制的优点 |
4.3.3 三角波互易相位调制FPGA 仿真波形 |
4.3.4 仿真结论 |
5 干涉式光纤陀螺闭环结构技术方案 |
5.1 干涉式光纤陀螺闭环结构技术方案简介 |
5.2 SERRODYNE 移频原理 |
5.2.1 SERRODYNE 移频原理 |
5.2.2 锯齿波调制误差分析与克服 |
5.3 对模拟闭环结构系统的建模分析 |
5.4 第二反馈回路控制的提出 |
5.5 测量死区的克服 |
6 全数字闭环技术方案 |
6.1 全数字闭环方案 |
6.1.1 全数字闭环方案原理 |
6.1.2 周期性阶梯波调制 |
6.2 全数字闭环方案数字反馈原理 |
7 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 |
7.1 相关函数的数学分析 |
7.2 相关检测原理 |
7.3 锁定放大器原理 |
7.4 采用相敏检波窄带滤波抑制噪声 |
7.5 相关检测技术在光纤陀螺中的应用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LABVIEW 的正弦和方波调制仿真图 |
一 LABVIEW 仿真程序框图 |
二正弦互易相位调制仿真 |
三方波互易相位调制仿真 |
附录B 基于 FPGA 三角波调制仿真图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 |
(8)脉象检测与显示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1.2.1 脉象传感器 |
1.2.2 信号预处理系统 |
1.2.3 数据采集系统 |
1.3 脉象分析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脉象信息检测系统的硬件构成 |
2.1 概述(系统框架) |
2.2 信号预处理电路 |
2.3 数据采集以及下位机电路 |
2.3.1 A/D 转换 |
2.3.2 下位机AT89S52 |
2.3.3 A/D 转换单元同下位机电路连接图 |
2.4 传感器随动结构 |
2.4.1 传动机构 |
2.4.2 驱动电路 |
2.5 各单元接口 |
2.5.1 单片机和步进电机驱动芯片间接口电路 |
2.5.2 上位机和下位机串口通讯电平转换接口电路 |
2.5.3 AD202 外围电路 |
2.5.4 传感器电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硅脉象传感器 |
3.1 力学量传感器概述 |
3.2 半导体压阻式传感器设计思路 |
3.2.1 半导体压阻效应 |
3.2.2 压阻系数和灵敏度 |
3.2.3 半导体材料选择 |
3.2.4 利用P 沟道MOSFET 的沟道电阻构成惠斯通电桥 |
3.3 传感器结构设计 |
3.3.1 硅杯膜片厚度设计 |
3.3.2 MOSFETs 沟道位置和P-掺杂区设计 |
3.3.3 满量程输出的理论计算 |
3.4 硅脉象传感器的版图设计和工艺过程 |
3.4.1 硅脉象传感器的版图设计 |
3.4.2 硅脉象传感器的工艺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位机和下位机串行通信及其通信协议开发 |
4.1 串行通信 |
4.1.1 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 |
4.1.2 串行通信的同步方式 |
4.1.3 下位机和上位机的串口I/O 实现 |
4.2 脉象检测系统串行通信协议 |
4.2.1 用户层串口通信协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脉象信息显示系统软件设计 |
5.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5.1.1 下位机C 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 |
5.1.2 脉检系统下位机软件 |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2.1 上位机软件各模块功能简述 |
5.2.2 Visual C++6.0 平台创建脉检程序项目工程 |
5.2.3 上位机串口控制方法 |
5.2.4 相应代码简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实验结果 |
6.1 传感器测试实验结果 |
6.1.1 I-V 特性测试 |
6.1.2 传感器压力响应输出测试 |
6.1.3 传感器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
6.2 上位机软件实验 |
6.2.1 虚拟串口软件连接串口 |
6.2.2 下位机模拟程序 |
6.2.3 上位机下位机软件虚拟连接实验 |
6.3 下位机实验 |
6.3.1 制作ISP 下载线 |
6.3.2 利用ISP 下载线烧写MCU 程序 |
6.3.3 搭建下位机实验电路板 |
6.4 上位机发送指令控制步进电机动作实验 |
6.5 用模拟信号实验整个系统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微弱信号检测和处理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微弱信号检测算法的研究进展 |
1.3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的发展状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SO改进的匹配跟踪算法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MP算法原理介绍 |
2.2.1 过完备原子库 |
2.2.2 信号的稀疏分解 |
2.3 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MP方法 |
2.3.1 粒子群算法 |
2.3.2 采用PSO算法改进的MP方法 |
2.4 采用优化的MP算法降噪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用改进的MP算法进行微弱信号检测的结果及分析 |
3.1 采用遗传算法改进的MP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MP算法比较 |
3.1.1 遗传算法概述及在MP中的优化作用 |
3.1.2 采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改进的MP方法比较 |
3.2 小波算法与匹配跟踪算法降噪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抑制工频干扰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开发 |
4.1 引言 |
4.2 抑制工频干扰的关键技术 |
4.2.1 前置限幅滤波 |
4.2.2 陷波器有效抑制工频干扰 |
4.2.3 增量调制技术(∑-Δ)提高分辨率 |
4.3 装置总体框架设计及性能指标 |
4.4 数据采集芯片 |
4.4.1 CY7C68013单片机 |
4.4.2 AD7718采集器 |
4.4.3 LCM2401281-03液晶模块 |
4.5 硬件组成 |
4.5.1 10路差分微弱信号采集电路 |
4.5.2 系统控制、USB通信电路 |
4.5.3 LCD液晶显示/控制电路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弱信号处理装置的软件开发 |
5.1 程序开发总体介绍 |
5.2 固件编程 |
5.2.1 固件编程框架 |
5.2.2 固件程序流程图 |
5.2.3 建立固件架构 |
5.2.4 任务调度函数 |
5.2.5 本文Dscr.a51和Fifo.c文件设置 |
5.2.6 程序下载 |
5.3 USB驱动程序 |
5.4 应用程序编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装置调试及现场测试结果 |
6.1 激励源稳定性能测试 |
6.2 前端限幅、滤波电路实验 |
6.3 干电池模拟现场测试 |
6.4 模拟接地网测试 |
6.5 变电站接地网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动平衡校正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平衡测试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2 动平衡校正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
1.3 论文安排 |
2 动平衡校正理论的基本原理 |
2.1 基本概念 |
2.2 刚性转子动平衡理论基本原理 |
2.2.1 刚性转子不平衡分类 |
2.2.2 刚性转子二面平衡原理 |
2.2.3 不平衡量的表示方法 |
2.3 动平衡校正理论基本原理 |
2.3.1 去重校正原理及应用 |
2.3.2 加重校正原理及应用 |
2.3.3 调整质量分布校正基本原理及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钻孔去重校正优化算法研究 |
3.1 钻孔去重优化算法的意义 |
3.2 刚性转子平面分离 |
3.3 轴向钻孔去重优化算法 |
3.4 径向钻孔去重的优化计算 |
3.5 钻多个孔的优化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4 自动平衡校正控制算法研究 |
4.1 坐标轮换搜索平衡策略 |
4.1.1 单面平衡坐标轮换控制算法 |
4.1.2 双面平衡坐标轮换搜索法 |
4.2 基于影响系数法的快速平衡算法 |
4.2.1 影响系数法 |
4.2.2 基于影响系数法的单面平衡控制算法 |
4.2.3 基于影响系数法的双面平衡控制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5 软件实现 |
5.1 系统程序图 |
5.1.1 主程序界面 |
5.1.2 平衡盘校正 |
5.1.3 钻孔去重程序 |
5.1.4 配重校正程序 |
5.2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毫微伏级直流电压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VDF压电传感器的机械手爪夹持力控制系统研究[J]. 陈锋.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0(08)
- [2]多通道多余物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 李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3]热电偶检定系统分析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 李文涛,姜卫.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22)
- [4]低电平精确直流电流、电压的测量[J]. 张德智. 技术与市场, 2013(04)
- [5]基于射频技术的植物电信号测量系统设计[D]. 邹春富.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6]基于SoC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弥龙飞. 西北大学, 2009(08)
- [7]干涉式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和检测的研究[D]. 陈晓深. 安徽理工大学, 2009(06)
- [8]脉象检测与显示系统设计[D]. 李军. 黑龙江大学, 2009(12)
- [9]微弱信号检测和处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 高洁.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0)
- [10]动平衡校正方法的研究[D]. 姜占平. 重庆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