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指导中小学生撰写生物科学小论文(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佳[1](2020)在《高中语文“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第18个学习任务群,也是最后一个任务群,该任务群同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科学与文化论着研习”有紧密联系,同时,这一任务群要求高中生学习写作“学术性小论文”,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事物”。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如何将这一任务群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研究旨在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作出解读,并探索其实施策略和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期为一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第一章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进行解读。第一节对其中三个重要的概念“学术论着”﹑“学术专题”﹑“学术性小论文”做解释;第二节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同2000年的“研究性学习”﹑2003年提出的“文化论着研读”以及“科学与文化论着研习”进行比较,以期给其一个准确定位提供参照;第三节是在前两节基础之上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的价值分析。第二章是调查研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内几所有代表性的高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到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存在学术论着阅读量较少、对新课标理解不够深入、研究意识不足等问题;学生存在学术论着阅读量极少、阅读学术论着有困难、对学术专题以及小论文缺乏了解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对教师提升学术素养及教师引导学生方面提出了教师要研究新课标、多读书、多向外部借力等建议。第三章是实施策略的探究。我们结合大量实际教学案例,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并针对各个环节提出一系列可行方法,针对“学术论着选读”,我们整合出一些可读书目并总结读书方法;在“学术专题研讨”中提出精心准备专题、充分占有材料、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在“学术性小论文写作”中提出要有勇气和信心,要养成学术规范意识,并在撰写题目、拟定提纲、修改论文、准备答辩的过程给出了一定建议。最后,统整以上环节,结合《乡土中国》的教学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杜文彬[2](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提出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徐明[3](1990)在《怎样指导中小学生撰写生物科学小论文》文中提出 教师怎样指导参加生物兴趣小组的中小学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小论文呢? 一、课题的选择生物科学的内容极其丰富,可供研究的对象很多。我们认为,在选择课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喜爱养花种草、捉蝴蝶、斗蟋蟀、养金鱼的学生不少,但大多数是从有
丁璟[4](2011)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的调查及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教育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于是,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以推进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发现学习”和“体验学习”为主要理论指导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可开拓性强、富含创新因子,形式灵活,能激发学生兴趣,且以实验为基础,科学性强。因此,基于生物学科开展的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良好阵地。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的起源与发展,讨论生物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界定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与内涵,明确其特点和理论基础,以及开展形式和构建原则;整理与比较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现状,为实施有效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在对上海市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情况做一个调查统计后,了解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对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情况,验证实施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研究青少年创新大赛实践活动部分,总结出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模式:以自然体验为导向的户外限时活动、以行为养成为导向的校园实践活动、以意识建构为导向的知识教育活动。进一步通过设计和实施不同模式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活动效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几种模式的特点。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积极作用,符合广大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需求;户外限时活动、校园实践活动和知识教育活动三种模式各有特色,教师在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活动导向,并选择一种适当的活动模式,然后再根据自身条件,在细节上灵活调整。在设计和实施具体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主管机构运转不力,教育观念陈旧,活动形式大于内容,教师素质不高,活动资源缺乏成为制约目前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开展好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革新观念,多方配合,加强教师培训,配套活动资源,因地制宜,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地进行。
刘杨[5](2019)在《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部要求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是继2001年高中课程改革后又一次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为使核心素养在生物学课程中得以落实,彰显生物学学科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运而生。但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宏观性、系统性与复杂性,初中一线生物学教师尚存在些许误读,在教学改革热情中还掺杂着几许疑惑。另外,能否有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直接关系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成效。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现象图析学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分析,采用“理论构建——实证测评——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的构建。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初中一线优秀生物学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初步确定组成要素和结构维度;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咨询生物学教育专家对维度和要素的审阅意见;最后,以双重互证的形式构建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五个维度及其隶属的36个组成要素,五个维度分别是生物学知识内化、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命科学态度。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但彼此之间也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第二,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构建的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明晰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并通过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和最大特征根λmax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构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五个维度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生命科学态度>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物学知识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能清晰地区别开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基于测评指标体系,结合初中生物学大概念,采用先进的国际通用研发程序,开发了包括试卷、量表、问卷在内的测评工具,并依次采用Rasch模型分析、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验证得知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然后,使用正式版的测评工具对1308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评,使用SPSS 24.0、Winsteps 3.72.3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采用Bookmark法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等级水平划分。结果显示:(1)根据学生试卷测评结果,可将学生分为4个水平,从水平Ⅰ到水平Ⅳ素养水平逐渐提升,在Ⅱ水平的学生占比最高;(2)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生命科学态度”分数呈现偏正态分布,较高分数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3)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与试卷测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水平等级的提升,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也越好。第四,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因素的揭示与探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校、家庭、教师及学生四方面的背景信息,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揭示各因素对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情况,为生物学教育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结果显示:(1)学生因素中,女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男生;无留级现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留级生;非住校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住校生;参加课外辅导课程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未参加者。(2)教师因素中,女性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低教龄教师、高学历教师、专业对口的教师教授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教授班级数量越少的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越高;教研活动频次过多过少均不利于学生素养水平的提高。(3)家庭因素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留守(或随迁)儿童的素养水平显着较低;家中学习资源丰富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家人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度的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4)学校因素中,城市学校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学校学习资源丰富度的增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最佳班级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的素养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随着学校安全性的增强,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本研究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测评指标体系、评价工具、素养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讨论,并从国家宏观调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四个视角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以探寻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对策。
韩萍[6](2006)在《兰州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摸索和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论文在分析了国内外生物科学素养教育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兰州市五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基本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水平较低,体现在:生物科学信息来源单一,视野狭窄;对生物科学术语和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较差,在生物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方面仍需加强。但在总体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基本生物科学观点掌握较好,比例达83.7%,有53.8%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科学方法,对生物科学技术的看法也比较公正、客观。针对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在生物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具体对策:1.充分拓宽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的渠道;2.优化教材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深化学科教学改革,丰富学生生物科学知识;4.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
黄健毅[7](2017)在《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现实中存在此矛盾: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科技人才紧缺、民众科学素养低下、传统科技消亡越来越凸显。此矛盾还体现在民族地区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中,体现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科学态度上,使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科学态度受到关注。而已有研究对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特点及形成机理的探究尚不够深入。因此,对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围绕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主题,本研究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一,通过调查法了解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状况。梳理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科学态度应包括“对科学的态度”及“科学的态度”。前者指对“科学”这一对象的态度,后者指对某对象形成态度过程的科学性,两者共含16个维度。依照此维度,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编制量表,经过初测、矫正和修订,得到信效度符合要求的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测量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西南民族地区7个市(州)抽取中小学生样本,得到3920个有效样本。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总体得分为3.51分(设定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2)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少数民族聚集地学生与汉族地区学生之间的科学态度总体表现无显着差异;但少数民族学生在“对科学议题的情感”、“从事科学事业的倾向”、“质疑的习惯”、“客观”、“不迷信权威”维度上的表现优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聚集地学生在“对科学议题的情感”、“客观”维度上的表现优于汉族地区学生;(3)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生与中学生的科学态度有显着差异,而初中生与高中生之间无显着差异;学生在“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对科学价值的认知”维度上的表现随着学习阶段的晋升而提高,但在“对科学议题的情感”、“对科学家的情感”、“对科学教学的情感”、“从事科学事业的倾向”维度上的表现却随着学习阶段的晋升而降低。研究二,通过调查法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探究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与路径。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科学态度测量量表,形成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西南民族地区抽取3920个有效样本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AMOS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了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得出结论:(1)“人文环境”与“学校教育”是相互关联的初级自变量,二者直接影响着科学态度;“对科学的态度”还直接影响着“科学的态度”;(2)“人文环境”对“科学的态度”有正向大效果的作用,但对“对科学的态度”却有负向小效果的作用;(3)“学校教育”对“对科学的态度”有正向大效果的作用,但对“科学的态度”却有负向小效果的作用;(4)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的科学态度具有更强的不稳定性,少数民族学生对“人文环境”与“学校教育”因素的反应比汉族学生的反应更强烈;(5)相比于“人文环境”,“学校教育”因素在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发展中具有更强的主动性。研究三,在研究一与研究二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独特环境的分析,提出民族地区科学教育的发展路向。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在提升学生“科学的态度”的同时,却降低了学生“对科学的态度”,而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受“人文环境”与“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故在具有独特人文环境的民族地区,科学教育应从教育“人”性的回归和科学“文化”性的回归开始,关注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背景,主动融入当地的环境。具体而言:在培养目标上,走“本土化”的道路,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体现本地区与本民族的现实要求;在课程与教学上,走“多元化”的道路,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师文化素养、教学策略的选择上,避免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要与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本研究在西南民族地区调查的基础上,探讨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民族地区的科学教育应树立关注教育之“人”性与科学之“文化”性的理念。此理念为处理民族地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民族文化关系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也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提供了方向。但科学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本研究的测评工具尚有不足、比较样本还不够、所构建的模型及结论也需要更多的理论修正和实践检验。现代科学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以及民族地区学生“脑子”中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李莉[8](2021)在《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提出要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促进选修课程体系发展,从而促进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将科学技术运用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和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增强他们对家乡和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是乡土观念和家国情怀形成的重要路径。利用乡土文化和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将乡土教育融入高中生物学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乡土乡情,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校特色化办学“三位一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立足于高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乡土乡情,以贵州省黔西北毕节市为主。通过收集生物学乡土课程资源,设计课程方案,编制教材,并开展教学实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研究和实践调查,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按照一致性原则、融通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形成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方案。(2)依据课程方案和5E教学模式,设计高中生物学乡土教材结构,编写并形成乡土教材——《探寻黔西北生物奥秘》。(3)在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第二课堂(选修课)进行教学实践。以第二章第三节《探寻黔西北生物奥秘的实践》为例,基于5E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课程评价表明,学生通过选修课程《黔西北生物奥秘》课程后,科学探究能力显着提升相较未选修对照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显着提升,实验组(18.86)和对照组(19.31)学生的探究能力相当;选修课程开设后,通过课程实践活动,实验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为42.23,并显着高于对照组(20.61)。其中,“作出假设的能力”、“应用证据做出判断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3个能力分别为13.90、16.76和11.57,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学生的5.47、9.45和5.69。此外,过程评价表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家乡乡土文化价值认同感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情怀有所提升(表7-1)。(4)学生评价进行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育实验研究表明,通过选修学习《探寻黔西北生物奥秘》,学生的“应用证据做出判断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和“作出假设的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显着提升。但三者之间提升幅度有一定差异性,“作出假设的能力”差异最显着,平均值差值为8.43;其次是“应用证据做出判断的能力”,平均值差值为7.31;差异相对较小的是“实验设计的能力”,平均值差值为5.88。同时,有利于提升学习自信、热爱家乡和愿意投身家乡建设等社会责任和“乡土乡情”的形成。
李珂[9](2020)在《S大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准新教师,其教学能力直接意味着是否可以胜任中小学教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所以,一直以来,教学能力都是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教学能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不同的时代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与价值。现在中国教育迎来一个新时代,教学能力便被赋予了新的研究意义。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以来,在“毕业要求”中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这种师范类专业认证倒逼的形势下,S大学作为省属本科师范高校,调查研究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现状,高校才能够根据问题进行修正,更好的培养师范生,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本研究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问题提出的大背景,以S大学的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发放和回收,利用SPSS 21.0及Excel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访谈,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的个案研究。本研究确定了教学能力的四大维度,即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四个维度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都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教学设计能力维度,在教材分析能力、学情分析能力、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其次,教学实施能力维度,在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能力、教学应变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再者,教学评价能力维度,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评价的能力有所不足;最后,教学研究能力维度,撰写教研论文的能力有所不足。而导致教学能力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原因有:1.因考研或考证,占用大量时间;2.实习中讲课机会少;3.课程设置不合理;4.实训设施薄弱;5.专业知识不扎实;6.专业理念不清晰;7.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最后,本研究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1.增加实践机会,缓解实习时间冲突;2.优化课程设置,细化教学内容;3.建设实训机构,实施微格教学;4.增强知识与理念,提高师生积极性。
李晋阳[10](2021)在《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差异性研究 ——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借阅数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阅读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特别是攀登科学之旅,都是必不可少的。阅读研究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群体在借阅需求和偏好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中小学生特殊的思维方式和正在成长的心理认知,使得他们的借阅行为具有特殊性。公共图书馆在引导中小学生阅读的时候,策划者和执行者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借阅行为和借阅倾向,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引导中小学生阅读,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本文对上海市区公共图书馆的中小学生纸质图书借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究中小学读者借阅行为的性别差异、学段差异、时间差异以及借阅倾向差异等特性。运用K均值聚类将图书的借阅量按高、中、低频率分类,探究各借阅频率的图书在中图法中的分布情况及群体差异。文章指出学段差异对中小学读者的阅读偏好及借阅行为有显着影响,且借阅量随着读者学段的提升而减少;中小学生借阅量存在地区差异,较好的经济文化设施与条件能促进读者的阅读,且他们的借阅行为具有空间可近性特征,偏好就近借阅;市重点学校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有着较高的积极性,中小学生借阅量受就读学校影响较大;从借阅时间来看,中小学生在周末的借阅量大于工作日;小学生借阅行为的时间差异显着,中学阶段时间差异较小;性别差异对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偏好有一定影响且差异性愈发显着;文学类图书的借阅总量最大,其中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中国文学为主,兼顾欧美文学,对于经典图书的借阅覆盖率较低。此外,本文引入专属图书这一概念,指出中小学生借阅专属图书的兴趣差异较大。最后,根据图书借阅频次与推荐书目的匹配统计得知,中小学读者对于基础阅读书目的借阅量较少。通过对不同读者群体的差异性分析提出分级引导策略、个性化引导策略以及书单引导策略,以学段划分读者群体分别进行阅读引导;图书馆联合学校推动学生阅读。根据时间差异,在借阅高峰期做好人力安排。设立阅读专区等;图书馆联合专家制定书单,结合馆藏制定动态推荐书目或者学生自荐图书等,进而推进公共图书馆更好地服务读者,正确引导中小学生阅读。
二、怎样指导中小学生撰写生物科学小论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指导中小学生撰写生物科学小论文(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语文“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解读 |
第一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概念界定 |
一、学术论着 |
二、学术专题 |
三、小论文 |
第二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定位 |
一、与课程方案中“研究性学习”的比较 |
二、与实验版课标中“文化论着研读”的比较 |
三、“学术论着专题研讨”与“科学与文化论着研习”的比较 |
四、“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定位 |
第三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
一、读书研讨及论文写作,切实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
二、提高师生水平,以更高能力应对高考升学 |
三、注重研究创新,为社会培养文科高端人才 |
第二章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教师教学状况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学生学习状况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施行的建议 |
一、对教师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的建议 |
二、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着专题研讨”的建议 |
第三章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具体实施及案例 |
第一节 选读感兴趣的学术论着 |
一、学术论着读什么 |
二、学术论着怎么读 |
第二节 研讨学术专题 |
一、专题设置:精心准备专题 |
二、专题研究:充分占有材料 |
三、专题研讨:运用逻辑思维 |
第三节 学术论文写作 |
一、“学习型写作”,要有写作勇气和信心 |
二、参照写作规范,培养学术素养 |
三、定题拟纲,写作论文 |
四、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
第四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案例分析 |
一、《乡土中国》教学案例 |
二、《乡土中国》教学案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的调查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综述 |
一、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探索 |
二、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现状综述 |
第二部分 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求调查和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对象 |
四、问卷调查内容 |
五、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
第三部分 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概述 |
一、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实践活动概况 |
二、优秀案例中总结出的主要活动模式 |
第四部分 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的案例评析 |
一、户外限时活动——"Bioblitz"生物多样性普查 |
二、校园实践活动——"科学牵手生活生命相约绿色"活动 |
三、知识教育活动——"救救野生动物"系列活动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反思 |
结论 |
反思与建议 |
附录 |
附录1 上海市青少年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需求情况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上海市青少年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需求情况家长调查问卷 |
附录3 上海市青少年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需求情况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4 Bioblitz活动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5 Bioblitz活动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6 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科学牵手生活 生命相约绿色"活动学生自我评价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素养的评价 |
1.1.2 核心素养的有效测评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课改的成效 |
1.1.3 教育评价已逐渐由知识的评价转向素养的测评 |
1.1.4 监测性评价可以科学地测评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1.1.5 现行测评工具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缺乏针对性 |
1.1.6 初中阶段即将毕业的学生是测评的主要对象 |
1.2 研究主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素养 |
2.1.1 概念梳理 |
2.1.2 研究缘起 |
2.1.3 框架体系 |
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1 概念梳理 |
2.2.2 生命观念 |
2.2.3 科学思维 |
2.2.4 科学探究 |
2.2.5 社会责任 |
2.3 素养的测评 |
2.3.1 概念梳理 |
2.3.2 测评的目标取向 |
2.3.3 科学素养测评框架 |
2.3.4 相关因素问卷设计 |
2.3.5 测评试题的研制 |
2.3.6 评分理念 |
2.3.7 评价结果等级的划定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整体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现象图析学理论 |
3.1.2 项目反应理论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 |
3.5 研究对象 |
3.6 创新之处 |
第4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编码信度分析 |
4.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出现频次分析 |
4.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聚类结果分析 |
4.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及要素的科学性分析 |
4.3.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说明 |
4.3.6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级评价指标 |
5.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结构 |
5.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判断矩阵 |
5.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试卷 |
6.3.2 测评量表 |
6.3.3 调查问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及相关因素 |
7.1 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
7.2 测评工具质量特征 |
7.2.1 试卷的质量特征 |
7.2.2 量表的质量特征 |
7.2.3 问卷的质量特征 |
7.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分析 |
7.3.1 学生试卷测评成绩分析 |
7.3.2 学生量表测评成绩分析 |
7.3.3 学生试卷成绩与量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7.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
7.4.1 学生因素的分析 |
7.4.2 教师因素的分析 |
7.4.3 家庭因素的分析 |
7.4.4 学校因素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
8.1.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8.1.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工具 |
8.1.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 |
8.1.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 |
8.2 研究建议 |
8.2.1 国家宏观调控 |
8.2.2 家庭教育 |
8.2.3 学校教育 |
8.2.4 教师专业发展 |
8.3 启示 |
8.3.1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再理解的启示 |
8.3.2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启示 |
8.3.3 对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
8.4 局限 |
8.4.1 研究自身的局限 |
8.4.2 研究样本的局限 |
8.5 展望 |
8.5.1 扩大研究范围 |
8.5.2 推广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兰州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2 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3 生物科学素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6 创新点 |
2 兰州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现状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3 兰州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现状小结 |
2.3.1 兰州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现状 |
2.3.2 生物科学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3 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对策 |
3.1 充分拓宽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的渠道 |
3.1.1 学校渠道 |
3.1.2 社会渠道 |
3.1.3 家庭渠道 |
3.2 优化教材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3.2.1 优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3.2.2 改革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
3.2.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挖掘各种潜能 |
3.3 深化学科教学改革,丰富学生生物科学知识 |
3.3.1 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是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
3.3.2 渗透STS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
3.4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 |
3.4.1 在方法上,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形成科学态度 |
3.4.2 在内容上,注重生物科学史的介绍,培养科学精神 |
3.4.3 加强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关键手段 |
结语 |
附录 |
调查表1 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调查学生问卷 |
调查表2 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调查教师问卷 |
调查表3 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调查家长问卷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的目录 |
致谢 |
(7)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1.1 基于对民族地区科技滞后的思考 |
1.1.2 基于对科学本土化诉求的思考 |
1.1.3 基于对民族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困境的思考 |
1.1.4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已有研究的综述 |
1.2.1 民族地区科学教育的研究 |
1.2.2 态度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
1.2.3 科学态度结构的研究 |
1.2.4 科学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5 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及本研究关注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设计 |
1.3.1 研究的主题与目的 |
1.3.2 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
1.3.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 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调查研究 |
2.1 科学态度的测评维度与测评方法 |
2.1.1 科学态度的内涵 |
2.1.2 科学态度的测评维度 |
2.1.3 科学态度的测评方法 |
2.2 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样本 |
2.2.3 研究工具 |
2.2.4 研究程序 |
2.3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2.3.1 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 |
2.3.2 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的态度 |
2.4 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
3 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影响因素的提取研究 |
3.1.1 科学态度影响因素已有研究的梳理 |
3.1.2 问卷调查提取影响因素 |
3.1.3 结合田野考察构建影响因素维度 |
3.2 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
3.2.1 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
3.2.2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 |
3.2.3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与修正 |
3.2.4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 |
3.2.5 结构方程模型的比较 |
3.2.6 结构方程模型的解释 |
3.3 影响因素的质性验证研究 |
3.3.1 影响因素案例的收集 |
3.3.2 影响因素案例的解析 |
3.3.3 影响因素案例的归纳 |
3.4 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
4 民族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路向 |
4.1 民族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培养目标要本土化 |
4.1.1 我国现行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
4.1.2 民族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本土化诉求 |
4.2 民族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要多元化 |
4.2.1 民族地区中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多元化诉求 |
4.2.2 民族地区中小学科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多元化诉求 |
4.2.3 民族地区中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的多元化诉求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影响因素提取问卷 |
二、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维度 |
三、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四、各类检验表 |
(一)各观测量正态分布检验表 |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科学态度差异性检验表 |
(三)汉族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学生之间的科学态度差异性检验表 |
(四)不同阶段学生之间科学态度的差异性检验表 |
(五)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科学态度的差异性检验表 |
五、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成长故事选录 |
六、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七、田野考察计划选录 |
八、田野考察日志选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
1.2 5E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途径 |
1.3 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是促进学校发展和特色化办学的助推器 |
2 研究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课程与乡土课程 |
2.1.2 乡土课程与乡土教材 |
2.1.3 5E教学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生活教育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乡土教育 |
2.3.2 生物学乡土课程资源 |
2.3.3 生物学乡土课程的开发现状和统整 |
2.3.3.1 开发现状 |
2.3.3.2 乡土课程的统整方式 |
2.3.4 5E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发和教材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意义 |
3.3 研究内容 |
3.3.1 乡土课程方案的制定 |
3.3.2 基于5E教学模式的乡土教材设计与编写 |
3.3.3 基于5E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
3.3.4 教学实践评价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研究法 |
3.4.2 案例分析法 |
3.4.3 教育实验法 |
3.4.4 行动研究法 |
3.4.5 问卷调查法 |
3.5 研究技术路线 |
4 乡土课程方案制定 |
4.1 课程方案制定原则 |
4.1.1 一致性原则 |
4.1.2 融通性原则 |
4.1.3 个性化原则 |
4.2 《探寻黔西北生物奥秘》课程方案 |
4.2.1 课程名称 |
4.2.2 课程性质和特征 |
4.2.3 课程目标 |
4.2.3.1 课程总目标 |
4.2.3.2 课程具体目标 |
4.2.4 课程组织 |
4.2.4.1 课程设计理念 |
4.2.4.2 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
4.2.4.3 内容选择的基本方法 |
4.2.5 课程实施 |
4.2.5.1 课程设置 |
4.2.5.2 课时安排和学分管理 |
4.2.5.3 课程来源 |
4.2.5.4 课程实施一般要求 |
4.2.6 课程评价 |
4.2.6.1 诊断性评价 |
4.2.6.2 过程性评价 |
4.2.6.3 终结性评价 |
5 乡土教材结构的设计和编写 |
5.1 教材设计依据 |
5.1.1 依据课程方案 |
5.1.2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5E教学模式 |
5.2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结构设计 |
5.2.1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乡土教材单元设计 |
5.2.2 课程细节融合5E教学模式 |
6 课程实施 |
6.1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教学设计 |
6.1.1 背景分析 |
6.1.1.1 教育理论背景 |
6.1.1.2 教材背景分析 |
6.1.2 教学目标分析 |
6.1.3 教学所涉及范围 |
6.1.4 教学活动开展原则 |
6.1.5 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
6.2 基于5E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案例——以《探寻黔西北生物奥秘的实践》为例 |
6.2.1 教学前端分析 |
6.2.2 教学活动流程 |
6.2.3 基于5E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过程 |
6.2.3.1 引入阶段:创设情境,引起重视(0.5 课时) |
6.2.3.2 探究阶段:深入乡土,科学实践(2.5 课时) |
6.2.3.3 解释阶段:倾听发言,指引方向(1 课时) |
6.2.3.4 拓展阶段:科学拓展,实践助农(2.5 课时) |
6.2.3.5 评价阶段:分享评价,促进成长(0.5 课时) |
6.2.4 教学反思 |
7 课程实践评价 |
7.1 教学诊断性评价 |
7.2 教学过程性评价 |
7.3 教学效果终结性评价 |
7.3.1 研究工具的编制 |
7.3.2 科学探究能力测试问卷分值赋值 |
7.3.3 问卷信度分析 |
7.3.4 数据采集 |
7.3.4.1 前测结果分析 |
7.3.4.2 后测数据分析 |
7.4 教学综合评价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实施建议 |
8.2.1 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开发的建议 |
8.2.2 课程实施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一学生对生物乡土知识知晓情况诊断性调查表 |
附录二 小组自评材料 |
附录三 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表 |
附录四 探究能力测试赋值 |
附录五 探究不同浓度的尿素溶液对蚕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实验研究报告 |
附录六 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探寻黔西北生物奥秘科学实践活动方案及报告 |
附录七 层台镇蚕农调查问卷 |
附录八 《探寻黔西北生物奥秘课程纲要》 |
致谢 |
(9)S大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形成倒逼趋势 |
(二)“好教师”的现实需求 |
(三)个人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一)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二)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 |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
三、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第三章 师范生教学能力调查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研究问题及假设 |
(四)问卷的设计 |
(五)访谈提纲的设计 |
(六)调查的实施 |
二、人口学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性别分布情况 |
(二)不同专业分布情况 |
(三)学习成绩在班级的位次分布情况 |
(四)实习所在学校分布情况 |
(五)是否可以胜任中小学教育工作分布情况 |
(六)是否愿意当教师分布情况 |
(七)是否已考取教师资格证分布情况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
一、师范生对教学能力的自我认知评价 |
(一)师范生对教学能力的总体认知情况 |
(二)师范生对教学能力各维度的认知情况 |
(三)师范生教学能力差异性分析 |
(四)师范生教学能力相关性分析 |
二、实习指导(带队)教师及管理者对教学能力的认知评价 |
(一)实习指导(带队)教师及管理者对教学能力的总体认知情况 |
(二)实习指导(带队)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知情况 |
(三)管理者对教学能力的认知情况 |
三、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共同点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设计能力存在的问题 |
(二)教学实施能力存在的问题 |
(三)教学评价能力存在的问题 |
(四)教学研究能力存在的问题 |
(五)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的其它问题 |
二、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校层面 |
(二)学生层面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对策 |
一、增加实践机会,缓解实习时间冲突 |
(一)缓解冲突,改变实习时间 |
(二)增加实习中的讲课机会 |
二、优化课程设置,细化教学内容 |
(一)加强教学实践课程 |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
三、建设实训机构,实施微格教学 |
(一)建设实训机构 |
(二)实施微格教学 |
四、增强知识与理念,提高师生积极性 |
(一)增强专业知识与理念 |
(二)提高师生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差异性研究 ——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借阅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读者借阅行为 |
2.1.1 读者借阅行为概念 |
2.1.2 读者借阅行为记录 |
2.2 行为学理论视野下的中小学生借阅行为 |
2.2.1 借阅需求 |
2.2.2 借阅动机 |
2.2.3 影响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差异的因素 |
2.3 K-means算法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 章 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实证研究 |
3.1 中小学生借阅行为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清洗 |
3.2 各学段读者分布及借阅量差异分析 |
3.2.1 中小学生借阅人数及借阅量差异 |
3.2.2 中小学生性别及借阅量差异 |
3.2.3 中小学生地区分布及借阅量差异 |
3.2.4 中小学生学校分布及借阅量差异 |
3.2.5 中小学生跨区借阅量差异 |
3.3 各学段读者借阅时间与借阅量差异分析 |
3.3.1 中小学生图书借阅量与星期的关系 |
3.3.2 中小学生图书借阅量与季度的关系 |
3.3.3 中小学生图书借阅量与月份的关系 |
3.4 各学段读者借阅倾向差异分析 |
3.4.1 中小学生借阅图书类别差异 |
3.4.2 中小学生借阅文学类图书差异 |
3.4.3 中小学生借阅分文学类图书的差异 |
3.4.4 中小学生专属借阅图书的差异 |
3.5 各学段读者借阅图书频次差异分析 |
3.5.1 中小学生借阅图书频次的聚类分析 |
3.5.2 中小学生借阅图书与基础阅读书目的差异 |
3.6 本章小结 |
第4 章 中小学生借阅行为的特征 |
4.1 中小学生借阅量特征 |
4.2 中小学生借阅时间特征 |
4.3 中小学生借阅内容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 章 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引导策略 |
5.1 分级引导策略 |
5.2 个性化引导策略 |
5.3 书单引导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 章 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怎样指导中小学生撰写生物科学小论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语文“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研究[D]. 王俊佳.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怎样指导中小学生撰写生物科学小论文[J]. 徐明. 生物学教学, 1990(01)
- [4]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的调查及案例研究[D]. 丁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2)
- [5]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D]. 刘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兰州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D]. 韩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06(04)
- [7]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黄健毅. 西南大学, 2017(12)
- [8]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 李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9]S大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 李珂.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10]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差异性研究 ——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借阅数据为例[D]. 李晋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