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例特殊微机故障的解决(论文文献综述)
任玉龙[1](2020)在《基于PSCAD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与抑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随着通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的电力供应呈现紧张趋势,变电站的电力负荷是当地电力系统质量的重要方面,而站内主变容量更是作为衡量整个区域电力供应水平的标准。基于当地220kV变电站内1号主变容量过小的情况,需要对其主变压器进行更换,以此满足当地电力供应。变压器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十分重要,它的工作情况与保护系统息息相关,保护系统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决定了变压器工作状态,进而影响当地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因此,加强对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究并为变压器配置最可靠、有效的继电保护系统显的格外重要。基于此,在通辽当地220kV变电站1号主变更换的项目背景下,本文将对变压器励磁涌流的识别与抑制技术进行理论研究和仿真验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单相及三相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形成原因及图形特点,介绍了经典变压器模型,紧接着阐述了变压器保护系统的运行原理;在此基础上,采用PSCAD/EMTDC电力仿真软件分别对单相及三相变压器空载投运进行建模,然后考察了剩磁和合闸初相角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励磁涌流情况;然后,在查阅了励磁涌流识别与抑制技术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在不对称涌流产生零序电流二次谐波含量较高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零序电流二次谐波含量识别励磁涌流的方法,并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运行可行性;最后,鉴于励磁涌流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本文提出一种简单的基于合闸策略的励磁涌流的抑制技术,分别从同步合闸和分相合闸两个方面考察了合闸策略对变压器励磁涌流大小的抑制情况。仿真实验表明,基于零序电流二次谐波含量的方法可以准确区分励磁涌流和变压器故障电流,进而能够使系统正确闭锁或开放变压器差动保护,为变压器保护的可靠动作提供保障;同时基于分相合闸策略能够对励磁涌流起到更好的抑制效果,将进一步减小励磁涌流带给变压器的不良影响,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本文研究内容不仅为该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更将为今后对励磁涌流深入研究积累经验。
张轩[2](2019)在《田湾百万核电机组的继电保护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核电机组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机组的运行与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文围绕田湾百万核电机组的继电保护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展研究,分析了田湾核电厂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功能的缺陷、保护技术及改进措施,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行性优化方案。为变压器微机保护的抗干扰问题的解决、继电保护的相关回路设计以及元件的选择提供了实践经验,同时确保了机组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论文对于我国典型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具体分析了我国俄供田湾核电厂机组原有继电保护的运行缺陷及不足,然后针对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关键技术对其改进策略,制定了微机型保护通道的双重保护措施和并优化了运行维护装置。其次分析了500kV母线差动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缺陷,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差动保护和失灵保护的优化措施。再次从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保护双重化,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等方面,重建了田湾核电厂俄供发变组,详细分析其优化效果。最后针对原俄供励磁系统存在的问题,列举出田湾核电厂俄供励磁原系统出现过的主要故障,对优化后的励磁调节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综合比较原俄罗斯设备与国内外同类产品之间的优劣性。
程新[3](2018)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台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行业专业人才的专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以前的乘用车发动机培训平台已不能满足教育需求。针对目前国内电控发动机实训平台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探讨了电控发动机实训平台的智能化系统,研究开发了新型汽车发动机电控实训平台。目前,汽车发动机在控制技术上的发展和应用非常迅速,电控发动机的故障不再仅仅是油路、电路、机械等的故障,还包括传感器、ECU、执行器或电路的故障部分,特别是汽车燃油喷射的电子点火系统,该系统作为整个发动机电控部分的中心,这些问题对许多汽车维修工作者和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困难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台的开发也能发挥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教学价值,适合相应的科研和培训。本文在分析各类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发动机的汽车发动机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常见故障。通过对发动机的结构特点的分析,对电控试验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和布置。并对电子电路以及诊断终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培训控制台控制面板。采用模块化的思维方案,建立智能化测试设备。使用AT89C51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完成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点火电路、起动电路、喷油器回路、油泵回路、主继电器电路、怠速控制回路、各种断路器进行问题的设定,也可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故障设定。完成了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解码器、液晶显示器和键盘控制器电路控制方案,用WINCC实现人机交互功能。通过对发动机电控试验台的怠速试验、加速试验和启动试验,进行了原机试验和故障定型试验,验证了智能故障计划的可行性,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结合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开发,主要内容如下:(1)论述了研制电气控制系统故障仿真实训车辆试验台的必要性,从分析汽车维修专业的现状和汽车专业培训教育的现状,了解国内外当前培训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和利用电气控制实训台汽车发动机的意义。(2)通过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发动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诊断方法,为电子控制系统常见故障的模拟提供了理论探讨的依据。(3)提出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模拟方法。采用故障模拟电路和开关控制故障模拟方法,开发和控制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ECU和电子电路的故障模拟电路,如损坏、短路、断路、接触不良、信号缺失或信号偏差等。完成了发动机外台架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仿真和演示。(4)开发了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模拟试验台。根据模拟电路和开关控制式故障模式重合方法,只需通过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即可完成故障设置,并可直接在面板上测试各传感器、执行器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管脚的电信号,从而完成故障的分析、检测和清洗,完成故障检测和诊断的培训。(5)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模拟试验台进行了试验测试。利用该训练平台对发动机电控系统典型故障进行了模拟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训练平台能够可靠地模拟和演示预期的故障,原理清晰,直观性强,安全可靠,对发动机故障检测诊断训练具有实用意义。
王蓉雪[4](2017)在《66kV系统GIS内置电磁式TV铁磁谐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辽宁电网发生了几起由于66千伏GIS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引发的铁磁谐振事故,故障发生时,系统出现较高的暂态过电压,事故导致设备绝缘击穿、爆炸,熔断器的烧断,给电力系统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为了保障电网和输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充分认识GIS谐振机理,寻找有效的防护措施,对GIS谐振过电压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针对66千伏GIS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铁磁谐振过电压问题,深入探究了GIS铁磁谐振的机理,分析了GIS内置电磁式TV励磁特性,探究了激发系统铁芯谐振的条件以及GIS非线性共振特点,提出了TV高压侧中性点串接电阻等抑制措施。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ATP/EMTP搭建电磁暂态模型,对66千伏ZF6-72.5C型号GIS变电站进行等值模拟,模拟多种激励如单相接地、合闸空载母线、投切线路等操作,还原66千伏GIS铁磁谐振故障过程。除此之外,对GIS谐振抑制措施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各类抑制GIS铁磁谐振措施的有效性,从而制定出比较合理的铁磁谐振抑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更换激磁性能较好的TV来提高系统中带铁芯设备的抗饱和能力,可在根本上扼杀产生谐振的可能性;TV开口三角绕组接入零序阻抗会大大降低GIS谐振发生的几率;GIS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有效破坏了原本匹配的共振参数,具有明显的消谐作用;TV高压侧中性点串接电阻,防止铁芯材料快速达到饱和状态,预防谐振现象发生。仿真计算和现场试验都证明其可行性。
闫晓卿[5](2013)在《特高压同步电网继电保护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电力能源和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特点突出,无论是电力能源大容量长距离的输送,还是负荷中心区域电力资源更大规模的优化配置,都需要特高压同步电网的强大支撑。因此,特高压同步电网在继电保护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以充分发挥其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本文从“特高压同步大电网”和“两条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两个角度对其继电保护配置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如下五个方面。首先,同步大电网中振荡现象出现频繁且影响严重,如果处理不当往往成为大停电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我国距离保护振荡闭锁原理多年来在对电力系统振荡的处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电网多年运行经验和统计数据,振荡闭锁短时开放时间通常取为150-300ms,但是考虑到系统条件和运行方式极为多变,短时开放时间的整定始终没有较为严谨的理论证明,这也是我国振荡闭锁原理的一个空白。故本文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选取了比较合理的系统模型,建立起使距离保护测量阻抗摆入其二段保护范围的等效摆入功角和系统振荡最初一个周期内转子运动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对短时开放时间进行了比较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证明,权作抛砖引玉,以期能够作为我国振荡闭锁理论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系统振荡过程中的正确选相也是继电保护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以目前广泛使用的零负序电流比相辅以阻抗测量元件确认的选相原理为基础,深入分析了阻抗测量元件在系统振荡过程中的行为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系统振荡过程的选相新原理,即在辅助阻抗测量元件判定程序中增加200ms固定延时,以等待非故障相或两非故障相的相间测量阻抗摆出距离保护三段动作区域,固定延时的选择从工程角度考虑了系统振荡周期、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配合原则等因素。新选相策略与现行保护接口方便可靠,目前已配置于部分较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保护配置之中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具有比较突出的工程价值。第三,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示范工程对我国特高压同步电网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线路中的各种保护配置做了详细的RTDS仿真实验,发现晋东南—南阳段送电线路晋东南侧出口附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南阳侧保护安装处测量的零序电流会发生非常严重的畸变,对主保护所采用的零序电流纵联差动保护和零序方向纵联保护,以及后备保护所采用的两段式零序方向过电流保护和反时限零序过电流保护造成严重威胁。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节点电压法对零序等值网络进行了分析,发现畸变主要由晋东南侧串联补偿电容的放电振荡过程引起,进而提出了利用突变量启动信号强制触发串补电容火花间隙的工程化实用改进方案,并对信号传输延迟和串补站阻尼装置的选择等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RTDS实验验证了所提改进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具有比较突出的工程价值。第四,淮南—皖南—浙北—沪西特高压工程是我国第二条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全程采用平行双回线布置方式,带来的新问题就是特高压送电线路中比较严重的线间和相间互容,在某些故障情况下会使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不能满足熄弧和绝缘恢复的要求,影响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成功率。目前广泛采用中性点经小电抗器接地的并联电抗器双回补偿模式抑制其影响,但当平行双回线路处于检修状态时,为了正常运行线路发生故障后重合闸的顺利进行和检修线路人员设备的安全,需要保证两条平行线路之间电气联系的可靠隔离,从而对补偿精度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在发生最严重的同名相跨线故障后,潜供电流不符合熄弧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别从补偿的精确性,操作的可靠性和装置的经济性角度提出了双回补偿模式的三种优化措施,适用于平行双回线路正常运行状态和检修状态。RTDS仿真验证了三种优化措施对各种故障后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最后,特高压同步电网紧邻负荷中心,输电走廊的日益匮乏和系统运行方式的灵活多变使同杆并架多回输电线路,尤其是部分同杆多回线的布置方式所占比重逐步增大。故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同杆多回线各种布置方式下的故障测距新原理,其最为突出优势是不要求两端采样数据的同步性,并在算法中引入了同步补偿算子,从算法原理上消除了同步采样这一常用假设带来的误差。同步补偿算子计算方式简单,无需利用迭代等复杂算法。同时,此原理基于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方程,仅需要所研究线路两端保护安装处测量的正负序电气量,除纵联保护信道外不需要额外的通信设备,从算法原理上彻底规避了不均匀零序耦合和特高压线路较大分布电容造成的影响。本章所提出的故障定位算法原理明确,结果可靠,对于同杆多回线各种布置方式下发生的单线故障或跨线故障均可以进行准确定位,且已配置于我国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之中,现场运行情况表明了上述理论分析的准确性。综上所述,本文以工程建设为导向,就特高压同步电网建设初期在继电保护领域出现的五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比较突出的工程价值和科研意义。
刘益青[6](2012)在《智能变电站站域后备保护原理及实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传统的阶梯式后备保护存在动作延时长、整定配合困难、容易引起连锁跳闸事故等缺陷,始终是电网稳定运行的薄弱环节,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智能变电站中采用了非常规互感器、智能一次设备和IEC61850通信标准等新技术,实现了信息采集的数字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以及信息建模的统一化,为研究基于信息共享的新型后备保护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此,本文围绕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站域后备保护原理及实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提出了电流差动站域后备保护原理(Substation-area Differential Backup Protection, SDBP)及实现方法。对站域保护做了明确定义,分析了站域保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义了边界差动区、站内差动区、元件差动区和搜寻差动区等不同类型的差动区。SDBP根据各差动区的动作状态可以精确定位故障元件,并根据主保护动作信息和断路器位置信息完成整个变电站的后备保护功能。SDBP摈弃了传统后备保护的阶梯式整定原则;动作时间固定并小于一个时间级差;具有绝对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不受潮流转移引起的过负荷影响,避免了传统后备误动引起的连锁反应。讨论了SDBP的差动判据动作特性、整定原则及灵敏度等关键问题;分析了TA饱和、励磁涌流对SDBP的影响及对策。利用PSCAD仿真软件,对正常运行状态、区内外各种类型故障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SDBP原理的正确性。针对站域后备保护数据处理量极大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SDBP原理的数据处理新方法,即以傅里叶运算为基础的实用修正算法。新方法不需要进行数据插值和采样率转换,而是直接对采样值序列进行傅里叶运算,然后根据实测的信号频率对有效值和相位进行修正。相比于全数字化保护中广泛采用的数据插值、抽取的预处理方法,新方法大大缩减了计算量,并省去了抗混叠低通滤波环节,从而避免低通环节引入的附加量化误差和滤波器延时。通过ATP和MATLAB等工具验证了新方法完全适用于SDBP等采用相量比较原理的继电保护应用。提出了基于窄带滤波器的变数据窗相量求取新算法—NBDF-Phaselet算法。先利用1/4周期数据窗的Phaselet算法得到窄带滤波器的近似初值,对采样值序列进行窄带滤波,再使用不同数据窗长的Phaselet算法进行精确相量估计。采用新算法后,站域后备保护可以接收相邻变电站的Phaselet数据替代采样值数据,可有效降低SDBP原理对站间数据通信的要求,简化了站域后备保护的设计。通过PSCAD和RTDS试验数据,验证了NBDF-Phaselet算法应用于相量电流差动原理的有效性。设计了站域后备保护装置的实现方案,研制了满足站域后备保护需求的高性能软硬件平台,采用了CPU+DSP的多处理器架构和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由PowerPC模块完成管理和网络通信等功能,具备过程层多路千兆以太网通信接口;采用浮点DSP作为数据协处理器。软件上对采样值传输、GOOSE信息的收发等关键模块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建立了符合IEC61850标准和Q/GDW396标准的站域后备保护信息模型。提出了基于IEC61850标准利用EoS和广域以太网技术扩展过程层网络直接传输采样值的通信方案。
戴志辉[7](2012)在《继电保护可靠性及其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应具有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其中,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优化保护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考依据。论文在分析继电保护可靠性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建立客观、准确的可靠性模型及符合保护系统工作特点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方法开展研究。首先从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提出了主要针对继电保护硬件系统可靠性分析的“3RF技术”,即继电保护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RFMEA)、保护可靠性故障树分析技术(RFTA)和继电保护故障报告、分析与纠正措施系统(RFRACAS)。研究了3RF技术在保护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从可靠性预防、分析、处理及数据收集与初步挖掘等方面将其发展成一整套继电保护可靠性程序。其中,RFMEA分析各种失效模式及其影响,主要为RFTA提供定性的建模依据。RFTA方法涵盖了保护系统可靠性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动态故障树与马尔可夫(Markov)状态空间相结合的微机保护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能反映实际保护系统的故障与修复过程、拓扑与逻辑关系、备用及闭锁等特性,建模简单,易实现模块化;而基于动态故障树结构函数与蒙特卡罗(Monte Carlo)仿真的模型求解方法在发挥Markov方法与Monte Carlo仿真方法优势的同时,降低了Markov状态划分的难度及系统级故障树模型的求解复杂度,能为寻找系统薄弱环节、提高保护设计可靠性及制定更为合理的检修周期提供参考。RFRACAS是一个信息系统,保证保护的失效信息、缺陷信息能及时准确的收集、分析,为评估和改善保护可靠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总体上,3RF技术适用于继电保护的设计、研制、应用及维护过程,有助于在相同可靠性要求下缩减研发时间和费用,相同投资情况下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其次,提出了继电保护原理性失效的双层概率模型,在真实反映保护原理及时序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和保护定值,定量计算保护原理与特定故障或系统运行状态匹配程度的随机性。其第一层是赋时Petri网描述的保护逻辑动态层,用于处理保护逻辑关系和时序关系,反映保护逻辑的动态过程;第二层是模糊信息层,在模糊Petri网中体现各保护逻辑元件及其组合的概率信息。双层模型克服了常规可靠性评估方法只反映某些固定模式下的长期可靠性水平、而忽略实时运行条件及保护时间定值等因素对可靠性影响的不足,旨在为提高保护运行可靠性提供参考。第三,立足新形势下基于通信系统实现的继电保护发展现状,针对至关重要但目前关注有限的该类保护重要支撑技术的可靠性,即保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以连通可靠性为切入点,以能较全面反映各层次通信系统的区域集中式广域保护的通信系统为载体,进行了分层分析和综合评估。最后,为使保护系统各种失效模式及其对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模型中得以综合反映,从保护失效机理出发提出了基于失效模式竞争的保护可靠性综合分析方法。并在继电保护可靠性分类分析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保护失效发生的可能性及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将脆弱性评估方法与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相结合、将继电保护风险评估与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动作行为和配合关系相结合进行保护风险的集成评估,评估流程严格模拟相关保护的动作时序特性,旨在提高保护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算例表明风险评估可为保护系统运行能力的在线监控与分析、保护定值在线校验等提供可参考的冗余信息,并有助于对保护系统潜在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赵忠红[8](2010)在《城市轻轨电车交流牵引监控系统网络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交流传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轨道车辆装备交流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现场总线作为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热点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其中CAN总线因其优越的性能和成熟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一切都使得城市轻轨电车交流牵引监控系统网络化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现场总线控制技术、CAN总线技术及CANOpen协议相关知识。以大连市DL6W型现代轻轨电车为依托,分析了城市轻轨电车交流传动牵引监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微机监控装置、彩色显示器、交流牵引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基本参数、性能特点等;利用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和配置灵活、成本合理等优点,在总结DL6W型现代轻轨电车交流牵引监控系统,以及对引进机车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针对城市轻轨电车交流牵引监控系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研究的技术方案。将城市轻轨电车的微机监控装置、彩色显示器、交流牵引逆变器等作为智能节点,采用CAN总线构成一个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城市轻轨电车交流牵引监控系统网络。另外,本文提出了城市轻轨电车交流牵引监控系统网络中典型信号的解决方案,采用CANOpen协议,搭建了一个基本的CAN总线网络控制技术平台,借助CAN总线工具分析仪,调试分析并评价其网络性能,并对城市轻轨电车交流牵引监控系统网络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L6W型现代轻轨电车的网络控制系统将会达到更高的水平,CAN总线技术在城市轨道车辆控制系统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李瑞芬,高伟[9](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李新颜[10](2009)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变电站是输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最近几年,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经过了两次大变革:(1)保护微机化;(2)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功能日趋强大,表现为:(1)具有开放的图形系统;(2)具有功能完备的报表系统;(3)系统数据库具有开放性、实时性和动态化的特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能够快速便捷的查询;(4)能够很好的完成各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地面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中转,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在经过深入考察后,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全面开放的思想及理念,并结合实际的使用情况,设计了分层分布式的新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据通信系统的特点,比较了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等通信介质的技术参数,并对变电站常用的串行通信、现场总线和以太网三种通信技术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采用的最佳通信介质和通信技术;解析了典型的CDT和IEC60870-5-103规约在应用时的报文格式,介绍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IEC61850及其在国内外应用现状和前景;实现了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包括(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硬件结构及其特点,将系统结构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分层分布式,分析比较后确立采用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架构;(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原则,分析比较后确立采用模块化设计,这些模块可以划分为图形界面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报表生成和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等;(3)通过程序和图标详细阐述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实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包括监控系统数据采集进程、数据处理进程、数据库组态进程、图形组态进程、人机界面进程等进程的实现方法和具体功能。在对该监控系统的实时性、测量技术、可靠性进行的大量的实验后,提出了实时性指标、测量技术指标、可靠性指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功能强大,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实时显示,报表生成与管理,告警等功能,很好地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并具有高可靠性和开放性,对于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指标,促进供电系统的管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一例特殊微机故障的解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例特殊微机故障的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SCAD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与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变压器励磁涌流及差动保护分析 |
2.1 变压器励磁涌流分析 |
2.1.1 变压器励磁涌流简介 |
2.1.2 单相变压器励磁涌流分析 |
2.1.3 三相变压器励磁涌流分析 |
2.2 变压器差动保护分析 |
2.2.1 变压器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
2.2.2 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 |
2.2.3 变压器励磁涌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压器空载合闸励磁涌流仿真研究 |
3.1 PSCAD/EMTDC仿真软件简介 |
3.2 单相变压器空载合闸励磁涌流仿真分析 |
3.2.1 剩磁对励磁涌流的影响 |
3.2.2 合闸初相角对励磁涌流的影响 |
3.3 三相变压器空载合闸励磁涌流仿真分析 |
3.3.1 剩磁对励磁涌流的影响 |
3.3.2 合闸初相角对励磁涌流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零序电流二次谐波含量识别励磁涌流方法研究 |
4.1 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技术 |
4.1.1 基于二次谐波制动原理判据 |
4.1.2 基于间断角原理判据 |
4.1.3 基于波形对称原理判据 |
4.2 基于零序电流二次谐波含量识别涌流原理 |
4.2.1 零序电流产生机理 |
4.2.2 零序电流二次谐波识别励磁涌流机理 |
4.3 基于零序电流二次谐波含量涌流识别判据 |
4.4 仿真验证 |
4.4.1 变压器正常情况下的涌流识别仿真 |
4.4.2 变压器单相接地故障下的涌流识别仿真 |
4.4.3 变压器两相短路故障下的涌流识别仿真 |
4.4.4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合闸策略的励磁涌流抑制技术仿真 |
5.1 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技术 |
5.1.1 改变变压器一、二次绕组的分布法 |
5.1.2 内插电阻法 |
5.1.3 合闸电阻法 |
5.2 基于合闸策略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原理分析 |
5.3 针对合闸策略的仿真分析 |
5.3.1 同步合闸时的励磁涌流 |
5.3.2 分步合闸时的励磁涌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2)田湾百万核电机组的继电保护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发电机组继电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展望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保护装置通道双重化及保护运维的优化 |
2.1 保护装置通道双重化优化研究 |
2.1.1 线路保护单通道运行特性分析 |
2.1.2 线路保护通道优化技术 |
2.1.3 线路保护通道双重化的优化及对比 |
2.2 保护运维优化研究 |
2.2.1 保护运维特性分析 |
2.2.2 保护运维改进技术 |
2.2.3 保护运维优化及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断路器及母线保护的优化 |
3.1 高压断路器及母线保护缺陷 |
3.1.1 线路支路断路器失灵保护缺陷 |
3.1.2 变压器支路断路器失灵保护缺陷 |
3.1.3 母线差动保护缺陷 |
3.2 高压断路器及母线保护优化关键技术 |
3.3 高压断路器及母线保护优化及对比 |
3.3.1 线路支路断路器失灵保护 |
3.3.2 变压器支路断路器失灵保护 |
3.3.3 母线差动保护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变组保护的优化 |
4.1 俄供发变组保护缺陷 |
4.2 发变组保护优化技术 |
4.3 发变组保护优化及对比 |
4.3.1 保护双重化的优化 |
4.3.2 差动保护优化 |
4.3.3 失磁保护优化 |
4.3.4 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
4.3.5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励磁系统的优化 |
5.1 原俄供励磁控制调节系统特性分析 |
5.2 原俄供励磁控制调节系统出现过的主要故障及原因分析 |
5.3 励磁系统技术及优化 |
5.3.1 励磁系统技术 |
5.3.2 励磁系统优化 |
5.3.3 励磁系统双冗余硬件配置及双通道无扰动切换控制策略 |
5.3.4 NES6131旋转整流元件监测及报警系统 |
5.3.5 励磁系统限制与发变组保护匹配 |
5.3.6 开放的PSS辅环控制模型 |
5.4 该项目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
5.5 推广转化前景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控发动机培训平台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
1.3 研究开发培训平台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子控制引擎的工作原理 |
2.1 电子控制发动机的开发 |
2.2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2.2.1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2.2.2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
2.2.3 传感器 |
2.2.4 电控单元ECM |
2.2.5 执行器 |
2.2.6 电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2.3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参数确定 |
3.1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3.2 电控发动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 |
3.3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 |
3.3.1 空燃比控制策略 |
3.3.2 点火控制策略 |
3.3.3 怠速控制策略 |
3.4 电控系统脉图谱的实验研究 |
3.4.1 喷油脉图谱 |
3.4.2 点火脉图谱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实训台的设计 |
4.1 故障诊断培训平台的设计要求 |
4.2 电控发动机支撑架的设计 |
4.3 智能故障设置装置的开发与设计 |
4.4 智能化故障设置系统 |
4.4.1 软件设置 |
4.4.2 故障设置的可行性分析 |
4.4.3 智能化故障设置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障仿真体系总体方案剖析与设计 |
5.1 系统整体解析 |
5.2 硬件系统设计 |
5.3 故障模拟系统软件设计 |
5.3.1 软件开发环境 |
5.3.2 开发工具及语言 |
5.3.3 显示模块的实现及其算法 |
5.3.4 输入模块的实现及算法 |
5.3.5 电压输出模块的实现及算法 |
5.3.6 通道选择模块的实现及算法 |
5.3.7 方波模块的实现及算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故障模拟系统仿真与实验 |
6.1 仿真电路 |
6.2 仿真实验 |
6.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66kV系统GIS内置电磁式TV铁磁谐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GIS铁磁谐振理论基础 |
2.1 铁磁谐振机理 |
2.2 GIS谐振过电压 |
2.3 几种消谐措施讨论 |
2.4 谐振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66kV GIS仿真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3.1 研究内容的实践平台 |
3.2 TV模块参数设计 |
3.3 主要模块参数设计 |
3.3.1 电源模块 |
3.3.2 电力变压器模块 |
3.3.3 其他参数 |
3.4 GIS模型搭建 |
3.4.1 GIS等值电路图 |
3.4.2 66kV GIS仿真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GIS故障仿真计算 |
4.1 投切线路分析计算 |
4.1.1 港城 66kV GIS谐振案例 |
4.1.2 仿真计算 |
4.1.3 整改建议 |
4.2 单相短路故障时的谐振计算 |
4.2.1 事故还原 |
4.2.2 故障仿真计算 |
4.2.3 整改措施 |
4.3 合闸空载母线仿真计算分析 |
4.4 TV选择不当引起的谐振事故 |
4.5 本章小结 |
5 消谐措施的仿真计算 |
5.1 选用励磁较好的产品 |
5.2 TV开口三角绕组串接零序电阻 |
5.3 TV高压侧中性点串接电阻 |
5.4 励磁电感并联消弧线圈消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摘要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特高压同步电网继电保护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系统振荡中继电保护行为研究现状 |
1.2.2 零序电气量相关保护研究现状 |
1.2.3 潜供电流抑制措施研究现状 |
1.2.4 故障测距问题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2章 距离保护振荡闭锁短时开放原则的理论证明 |
2.1 引言 |
2.2 数学模型 |
2.2.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2.2.2 发变组模型的建立 |
2.2.3 输电线路模型的建立 |
2.3 等加速度分段法 |
2.4 理论分析 |
2.4.1 测量阻抗变化轨迹 |
2.4.2 单机—无穷大系统 |
2.4.3 单机—有限大系统 |
2.5 灵敏度分析 |
2.5.1 故障切除时间 |
2.5.2 机组惯性时间常数 |
2.5.3 调速器 |
2.5.4 励磁系统 |
2.5.5 系统初始运行功角 |
2.5.6 距离保护整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适用于系统振荡的故障选相新原理 |
3.1 引言 |
3.2 新型选相元件 |
3.2.1 零负序电流相位区域划分 |
3.2.2 系统振荡过程中的阻抗判别策略 |
3.3 仿真验证 |
3.3.1 系统正常运行下的选相 |
3.3.2 系统振荡过程中阻抗元件行为分析 |
3.4 灵敏度分析 |
3.4.1 系统阻抗比 |
3.4.2 故障位置 |
3.4.3 输电线路换位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1000kV特高压线路保护改进方案 |
4.1 引言 |
4.2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特性分析 |
4.3 晋东南—南阳—荆门输电线路保护特殊问题 |
4.3.1 工程背景 |
4.3.2 零序相关保护特性分析 |
4.3.3 基于零序电气量相关保护特殊问题 |
4.4 晋东南—南阳—荆门输电线路零序保护改进方案 |
4.4.1 畸变原因分析 |
4.4.2 改进方案理论分析 |
4.4.3 改进方案的工程应用 |
4.4.4 灵敏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潜供电流双回补偿模式的优化措施研究 |
5.1 引言 |
5.2 1000kV特高压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特性分析 |
5.3 潜供电流双回补偿模式优化措施分析 |
5.3.1 正常运行方式下的双回补偿模式 |
5.3.2 检修方式下的双回补偿模式 |
5.4 灵敏度分析 |
5.4.1 过渡电阻 |
5.4.2 输电线路换位度 |
5.4.3 输电线路潮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同步采样的同杆多回线故障测距新方法 |
6.1 引言 |
6.2 同杆多回线典型结构 |
6.3 基于两端非同步数据的同杆多回线故障测距新原理 |
6.4 仿真验证 |
6.5 灵敏度分析 |
6.5.1 输电线路换位度分析 |
6.5.2 输电线路参数误差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智能变电站站域后备保护原理及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变电站概述 |
1.3 智能变电站的全数字化保护 |
1.3.1 全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 |
1.3.2 全数字化保护测试方法 |
1.4 非传统继电保护的研究概况 |
1.4.1 广域保护与有限广域保护 |
1.4.2 集合保护与系统保护 |
1.4.3 集成保护与集中式保护 |
1.4.4 非传统继电保护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站域后备保护原理 |
2.1 引言 |
2.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
2.2.1 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及存在的问题 |
2.2.2 智能变电站集中式保护配置 |
2.2.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新方案 |
2.3 站域后备保护原理 |
2.3.1 站域保护的概念 |
2.3.2 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站域后备保护 |
2.3.3 站域保护与广域保护的比较 |
2.4 站域后备保护几个问题的讨论 |
2.4.1 相量电流差动的动作特性、整定及灵敏度 |
2.4.2 TA饱和的影响 |
2.4.3 励磁涌流的识别 |
2.4.4 采样值信息的容错处理 |
2.5 仿真与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站域后备保护的数据处理方法 |
3.1 引言 |
3.2 智能变电站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1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数据流比较 |
3.2.2 继电保护对数据采集处理的基本要求 |
3.3 全数字化保护中数据插值、抽取方法分析 |
3.4 站域后备保护的数据处理新方法 |
3.4.1 傅里叶算法 |
3.4.2 等时间间隔采样对傅里叶算法的影响 |
3.4.3 傅里叶算法的修正方法 |
3.4.4 数据处理新方法在站域后备保护中的实际应用 |
3.5 仿真与实验 |
3.5.1 两种修正方法仿真比较 |
3.5.2 实用算法的仿真与分析 |
3.5.3 实用算法在保护装置中的验证 |
3.6 小结 |
第四章 站域后备保护的变数据窗相量估计算法 |
4.1 引言 |
4.2 全数字化保护常用滤波算法 |
4.2.1 最小二乘算法 |
4.2.2 Phaselet算法 |
4.2.3 常用滤波算法之间的关系 |
4.3 Phaselet算法应用于站域后备保护及存在的问题 |
4.4 基于Phaselet和窄带通滤波器的变数据窗相量估计算法 |
4.4.1 狭窄带通数字滤波算法 |
4.4.2 变数据窗相量估计算法原理 |
4.5 变数据窗相量估计算法的性能仿真 |
4.6 小结 |
第五章 站域后备保护装置的实现方案设计 |
5.1 引言 |
5.2 总体结构设计及功能特点 |
5.3 硬件平台设计 |
5.3.1 主处理器模块 |
5.3.2 DSP数据处理模块 |
5.3.3 FPGA综合处理模块 |
5.3.4 以太网通信模块 |
5.3.5 其他辅助模块 |
5.4 软件设计 |
5.4.1 软件总体架构 |
5.4.2 模拟量采集与采样值传输 |
5.4.3 GOOSE信息传输 |
5.4.4 站域后备保护的数据计算和保护逻辑 |
5.4.5 符合IEC61850标准的信息建模 |
5.5 站域后备保护通信实现方案 |
5.5.1 变电站之间的数据通信方案 |
5.5.2 站域后备保护装置的通信能力需求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 |
附录A 验证变数据窗相量估计算法的RTDS动模试验录波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继电保护可靠性及其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继电保护可靠性及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1 继电保护可靠性指标 |
1.2.2 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估模型及求解 |
1.2.3 继电保护风险评估 |
1.2.4 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的新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继电保护可靠性影响因素及可靠性与风险评估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及保护失效分类 |
2.2.1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特点 |
2.2.2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 |
2.2.3 继电保护失效分类 |
2.3 可修复系统的主要可靠性指标 |
2.3.1 主要可靠性指标 |
2.3.2 指标的相互关系 |
2.4 风险评估 |
2.4.1 风险定义及特点 |
2.4.2 风险评估方法 |
2.5 蒙特卡罗仿真 |
2.5.1 非序贯蒙特卡罗仿真简介 |
2.5.2 序贯蒙特卡罗仿真 |
2.5.3 反函数法产生任意分布伪随机数 |
2.6 动态故障树分析 |
2.6.1 静态故障树分析(FTA)简介 |
2.6.2 动态故障树(DFT) |
2.7 Petri网 |
2.7.1 Petri网结构 |
2.7.2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2.7.3 赋时Petri网 |
2.7.4 模糊Petri网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继电保护硬件系统可靠性评估 |
3.1 引言 |
3.2 继电保护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RFMEA) |
3.3 基于动态故障树与蒙特卡罗仿真的保护可靠性评估方法(RFTA) |
3.3.1 可靠性指标 |
3.3.2 基于扩展动态故障树的可靠性模型 |
3.3.3 基于Monte Carlo仿真的模型求解 |
3.3.4 算例分析 |
3.3.5 方法的特点及应用问题 |
3.4 继电保护故障报告、分析与纠正措施系统(RFRACAS) |
3.4.1 可靠性基础数据收集方案 |
3.4.2 基于缺陷分析的保护装置可靠性评价 |
3.5 3RF的综合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继电保护原理性失效概率模型 |
4.1 引言 |
4.2 保护逻辑动态仿真层 |
4.2.1 基于PTPN的保护逻辑模型及数据结构与算法 |
4.2.2 保护逻辑图元件库 |
4.2.3 逻辑图动态分析的算法流程 |
4.2.4 微机保护逻辑内部动态仿真分析与模型验证 |
4.3 保护失效概率信息层及双层信息的综合分析 |
4.3.1 保护元件的瞬时失效概率模型 |
4.3.2 基于FPN的保护原理性失效概率模型综合分析 |
4.3.3 综合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通信系统实现的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估 |
5.1 引言 |
5.2 保护通信系统结构 |
5.3 保护通信系统可靠性分层FTA模型 |
5.3.1 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 |
5.3.2 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分层RFTA模型 |
5.3.3 LPC通信系统可靠性模型 |
5.3.4 广域通信主干网络和区域网络可靠性 |
5.4 算例分析 |
5.4.1 算例系统介绍 |
5.4.2 子站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
5.4.3 LPC通信可靠性分析 |
5.4.4 区域网络及主干网可靠性分析 |
5.4.5 通信系统整体可靠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失效模式竞争的继电保护风险评估 |
6.1 引言 |
6.2 保护系统风险评估方案构成 |
6.3 基于模式竞争的继电保护系统失效概率 |
6.4 继电保护风险评估指标 |
6.4.1 保护系统运行风险指标 |
6.4.2 损失负荷计算 |
6.5 继电保护运行风险评估流程 |
6.6 基于ATP/EMTP模块内嵌技术的保护风险评估测试系统 |
6.6.1 保护内嵌与闭环测试 |
6.6.2 平台在电网振荡及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
6.6.3 闭环测试系统的开放式扩展 |
6.6.4 风险评估算例分析 |
6.7 原理性失效风险评估的意义及作用 |
6.8 继电保护风险评估软件方案设计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城市轻轨电车交流牵引监控系统网络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轨电车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
1.2 论文背景、意义 |
1.3 现场总线技术 |
1.4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1.5 本文主要任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AN总线 |
2.1 CAN总线概述 |
2.2 CAN总线的特点 |
2.3 CAN总线的技术规范 |
2.3.1 技术规范CAN 2.0A |
2.3.2 技术规范CAN2.0B |
2.3.3 CAN总线报文传输 |
2.4 CAN总线应用层协议 |
2.4.1 CAN与CANOpen的关系 |
2.4.2 CANOpen协议 |
2.4.3 实现CANOpen的必要条件 |
2.4.4 CAN总线网络中设备 |
2.4.5 CANOpen设备开发的注意事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监控系统 |
3.1 系统概况 |
3.2 微机监控装置 |
3.2.1 工作原理 |
3.2.2 结构特点 |
3.2.3 模块化设计 |
3.3 彩色显示器 |
3.3.1 工作原理 |
3.3.2 结构特点 |
3.3.3 画面及键盘操作 |
3.4 交流牵引逆变器 |
3.4.1 运行条件 |
3.4.2 主要技术参数 |
3.4.3 系统特点 |
3.4.4 控制策略 |
3.5 电磁兼容性 |
3.5.1 电路设计措施 |
3.5.2 接口电缆 |
3.5.3 屏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化解决方案 |
4.1 系统组成 |
4.2 解决方案 |
4.3 典型应用节点设计 |
4.3.1 技术要求 |
4.3.2 硬件设计 |
4.3.3 软件设计 |
4.3.4 程序示例 |
4.3.5 节点的CANOpen实现 |
4.4 关键元器件介绍 |
4.4.1 AT89C51CC01 |
4.4.2 TJA1050T |
4.5 CAN总线网络控制技术平台 |
4.5.1 技术平台 |
4.5.2 系统调试 |
4.5.3 开发工具 |
4.6 RS485与CAN总线比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及其发展 |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功能及特征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
2.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
2.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
2.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 |
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特点和基本结构 |
2.3 系统总体设计 |
2.3.1 系统设计原则 |
2.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 小结 |
第3章 系统软硬件设计 |
3.1 硬件结构 |
3.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硬件结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
3.1.2 硬件结构设计 |
3.2 软件设计 |
3.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
3.2.2 软件系统模块 |
3.2.3 系统开发环境和开发软件简介及其关键技术 |
3.2.4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 |
3.2.5 主要程序说明 |
3.2.6 软件系统主要特点 |
3.3 小结 |
第4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 |
4.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据通信的特点与要求 |
4.2 通信传输方式 |
4.2.1 数据通信系统概述 |
4.2.2 传输介质 |
4.3 常用的通信技术 |
4.3.1 RS-232、RS-422 和RS-485 总线 |
4.3.2 现场总线 |
4.3.3 以太网通信技术 |
4.4 通信系统设计 |
4.5 小结 |
第5章 通信规约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5.1 循环式远动通信规约及其应用 |
5.1.1 CDT 规约特点 |
5.1.2 CDT 规约的帧结构分析 |
5.1.3 信息传送的技术要求 |
5.2 IEC60870-5 系列通信规约及其应用 |
5.2.1 IEC60870-5-103 通信规约 |
5.2.2 IEC60870-5-103 通信规约帧格式分析 |
5.2.3 IEC60870-5-103 的应用经验小结 |
5.3 IEC61850 通信规约介绍 |
第6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实现 |
6.1 监控系统设计思想 |
6.2 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6.2.1 数据采集 |
6.2.2 数据处理 |
6.2.3 数据库组态 |
6.2.4 图形组态 |
6.2.5 人机界面 |
6.3 SCADA 的系统指标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一例特殊微机故障的解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SCAD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与抑制技术研究[D]. 任玉龙.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2]田湾百万核电机组的继电保护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张轩. 东南大学, 2019(01)
- [3]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台的设计[D]. 程新.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4]66kV系统GIS内置电磁式TV铁磁谐振的研究[D]. 王蓉雪. 沈阳工程学院, 2017(07)
- [5]特高压同步电网继电保护关键问题研究[D]. 闫晓卿. 华北电力大学, 2013(11)
- [6]智能变电站站域后备保护原理及实现技术研究[D]. 刘益青. 山东大学, 2012(05)
- [7]继电保护可靠性及其风险评估研究[D]. 戴志辉. 华北电力大学, 2012(10)
- [8]城市轻轨电车交流牵引监控系统网络化研究[D]. 赵忠红. 大连交通大学, 2010(08)
- [9]《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1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新颜.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标签:继电保护;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 微机保护; 仿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