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马关议和期间中日全权大臣的交涉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富强[1](1993)在《试论马关议和期间中日全权大臣的交涉术》文中认为1895年3月20日-4月17日,中日两国在马关举行议和谈判。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倚仗战场上的绝对优势,颐指气使,漫天开价,间以战争恫吓,胁迫中方就范。而中国全权大臣李鸿章则鉴于战场上的劣势,奉行“委曲求全”的“软弱外交”,希冀以“少失为赢”的原则,“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努力与之辩争。但最后,仍不得不屈从伊藤、陆奥的步步进逼,代表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王瑛[2](2010)在《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交往模式,即条约关系。在列强的武力胁迫之下,中国被迫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李鸿章自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掌管晚清外交以来,中外重大条约交涉几乎都与他有关。在众多的条约交涉活动中,李鸿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条约思想。文章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学术史回顾,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结构、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并对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部分共七章。第一章考察了李鸿章条约活动的思想基因,其中华夷秩序到条约体系的转变是李鸿章条约交涉的时代背景,而传统文化的浸润与近代外交观念的汲取是其条约思想形成的思想因子。传统文化的积淀给予了李鸿章息事怀柔、诚信待人的条约策略合理内核,近代外交理念则为李鸿章条约交涉中实施以理为据提供了斗争手段。两种外交理念的交织不可避免会使李鸿章条约交涉行为及思想打上新旧杂糅的印记。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李鸿章对条约关系认同的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四个阶段体现了李鸿章从传统订约思想到条约公法思想的转变。第三章、第四章则对李鸿章在晚清的主要订约类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察。第五章探讨了李鸿章以“诚信”为前提、以“力保和局”为目的、以增强国民守约意识为举措的“谨守约章”思想。这一条约思想,深刻体现了李鸿章与清政府对条约体系在近代国际交往中不可抗逆性的接受与调适。第六章主要通过1867年李鸿章所上《筹议修约事宜折》,阐述了李鸿章以自强为基础的修约观。并对李鸿章因国而异的修约原则,徐图缓之的修约方法以及成效甚微的修约实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释。第七章主要涉及复杂局势下李鸿章条约交涉的方略,如以理为据、惟力是视、区别对待、以夷制夷、情感沟通。结语部分则结合历史人物评价标准,李鸿章在晚清条约交涉中的地位以及对晚清外交转型的推动等方面对李鸿章的评价进行了再思考,得出了李鸿章条约交涉屈辱是其对条约、公法的过分依赖,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的结果,更是时代的局限、国力的孱弱、体制窒碍的结果。
陈亚淑[3](2016)在《《万国公报》的日本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早期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中,由林乐知担任主编的《万国公报》,办报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也最为典型。除大力推广“西学”,发表政论,鼓吹变法外,《万国公报》还用大量篇幅报道世界各国时事。《万国公报》为吸引中国人由仿效日本进而学习西方,减轻在中国传教的阻力,推进中国变法的进程,对日本的报道也一直持续,且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涵盖日本的方方面面。除了日本本国的新闻消息外,《万国公报》还用大量篇幅刊载了有关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日本与琉球、朝鲜等国的交往之类的时事评论,构成其涉外报道的最主要内容。凡此种种,遂构建起了多面多层的“日本形象”。对国家来说,大众媒介最基本的功能是环境守望,即以最快速度直接反映国外时事动态和发展趋势,而近代报刊是大众媒介的利器,是当时国人了解国际风云变幻的耳目和捕获信息的得力助手。自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的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经历了以“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为重点的明治维新,在中日近代化竞争中占据上风。《万国公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只是一个总称,实际上它是由日本的国家形象、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等不同的形象元素构成,《万国公报》的日本报道涵盖了这些方面,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信息给日本这个国家笼上了一层薄纱。貌似追求客观公允的新闻媒体常常是从特定的视角,选择特定的材料对事件加以报道的。《万国公报》是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纸,因此,《万国公报》建构的日本形象的出现与形成,变化与延续,尤其是对信息的选择与过滤,无一不受它身处的西方语境的影响与制约。《万国公报》建构的日本形象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却与西方人眼中的日本形象紧密相关,是在西方话语下,经过多种力量博弈、多种来源的参与、多样报道手段的运用而形成的。表面上由个体选择与决定的对日认识,其实却受到隐性的历史性、政治性、社会性等种种因素的制约,是政治、媒体、个体三者互相影响的结果。从解读报刊对日本报道的视角出发,考察“日本形象”的构建与形成,也就是在探讨隐藏于背后的那个时代,探讨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融与突变。总的来说,《万国公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是文明与野蛮相交织的,是西方文化在世界观念秩序中认同自身而构筑的文化“他者”,固然存在夸张与扭曲,然而同时也不乏符合日本实际的信息。
苏生文[4](1994)在《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比较研究苏生文李鸿章和伊藤博文是近代中日两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们的活动直接影响着中日两国近代化的进程。而外交活动又是其至关重要的方面。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之间曾经有过多次交锋。其中以甲午战争前后的交锋最为激烈,影响...
盛海生,欧阳跃峰[5](2017)在《百年来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李鸿章外交思想是史学界关注的重要论题之一,李氏"以夷制夷""和戎"外交及李氏对"宗藩体制"的处置,到底是"误国"还是"卖国"?百年来由于研究者剖析视角互异,对于其功过是非的评说可谓见仁见智。立足现有研究成果,展望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未来,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需要进一步拓展李鸿章外交思想与近代中国部分重大论题之间关系研究;应抓紧时间做好史学理论研究工作,运用史学方法,拓展李鸿章研究领域。
王志强[6](2011)在《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研究(1881-188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为中心,以越南问题的历史演变为线索,着眼于学界迄今未予以重视与认真研究的1881-1886年间有关中法越关系的若干史实细节,努力运用历史学实证法、政治学有关国际关系理论及决策学、法学有关国际法理论等跨学科方法,并积极挖掘与运用中、英、法、日等多国多语种资料,选取李鸿章与越南问题这一新的视角,通过其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及其外交实践,分析其在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角色问题,进而对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问题提出新的解释,使该研究能对李鸿章及此一时期中越关系史乃至晚清外交史的研究有所裨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加上前言和结论共有七个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基本文献及相关概念界定等问题。第一章论述了越南问题的缘起与清政府的早期应对。中越宗藩关系因法国殖民势力介入越南事务受到冲击,随着法国越南政策的逐渐强硬,越南问题引起清政府的重视,并成为中法交涉的焦点问题。第二章论述了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早期介入与认识。李鸿章从1881年底受清政府之命开始介入并主导越南问题,随即授命其掌控的轮船招商局借在越南运粮之便秘密探测越南现地实情及法国军情。依据从轮船招商局探测的信息,李鸿章对越南当局首鼠两端的行为有所认识,并对越南的军事实力及刘永福等方面有所了解,越南并不乐观的现状为李鸿章在越南问题上的消极应对埋下隐患。第三章论述了李鸿章与越南政府联合解决越南问题的努力与失败。本章主要围绕1883年越南遣使事件展开论述。李鸿章在此次遣使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遣使前,通过与越南的秘密接触,李鸿章对越南欲借世界公论来摆脱其国家困境的诉求有所了解并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其次,因李宝谈判的需要,在李鸿章的变通下,遣使事件成为李鸿章与越南政府通过外交途径联合抗法的一次尝试;再次,外交努力失败后,李鸿章采取了“固防观变”的军事策略,越南遣使请求清朝军事援助的计划落空,越都顺化的沦陷使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基本宣告了此次遣使的失败。这一事件揭示了中法战争前夕中越宗藩关系新的变化,从而表明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并不仅仅有赖于法国侵略势力的外来冲击,同时也有来自宗藩关系内部中心与周边亦即中越双方的内在需求与动因。而该事件的失败则宣告了中越宗藩关系事实上的终结。第四章论述了李鸿章在中法战争前后与法国有关越南问题的交涉。1883年越南遣使事件失败后,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中越关系为中法关系所取代。此后,李鸿章有关越南问题的处理主要体现在李鸿章与脱利古、福禄诺、巴德诺及戈可当等法国使节的外交交涉上。通过对李鸿章与法国使节有关越南问题的交涉的史实的重新检视,可以得出如下三点认识:一是李鸿章在越南问题上虽然主张中国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但在同法国使节交涉与谈判的过程中,越南的宗主权问题无疑是谈判的重点与难点;二是李鸿章在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有变化;三是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具有长期性。第五章论述了李鸿章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朝鲜、驻外公使与清流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且学界关注较少的问题展开论述的。结论主要有三点:一是依据前文总结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选择;二是李鸿章在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决策者职权不足,执行者分量过重;三是对中越宗藩关系终结的双重解读,即从事实和法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沈从文[7](2010)在《中国旧体叙事诗之新变(1840-1940)》文中提出从184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这一个世纪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所谓“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给这一时期的旧体叙事诗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传统中国的“天下”观念逐渐瓦解,旧体叙事诗中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基础从传统的“夷夏”逐渐过渡到由西方传入的近代“国别”、“种别”以至“教别”等观念,受到西方影响的“亚洲”、“黄种”等新的地理和种族“自我定位”又影响了诗人对世界与中国自身的认识,国族独立、“种族平等”成为旧体叙事诗中表现的时代精神的主流。对于所谓“西法”、“西教”则逐渐由排斥到能以相对较为平静的心态接受并加以评判。而东亚地区原有的以中国为核心的“宗藩体系”的崩溃标志着中国国势的衰微和对周边地区影响力的下降,中国诗人笔下相关题材的叙事诗往往感慨国势,向往“复兴”;在19世纪末宗藩体系崩溃、近代东亚国际秩序初步形成之后则大多倡导“东亚团结”。国族意识同样让诗人积极关注台湾等落入异国之手的中国土地和南洋华侨等迁居海外的华夏同胞的遭遇。“诗史”意识是传统叙事诗创作中的重要概念,随着社会的变革,旧体叙事诗的题材范围扩展到了列强侵略、国内政局、国际风云等国内外时事,其表现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对时事政治的表现也有所发展和深化。在“殷鉴不远”的心理影响下,对缅甸、印度以至波兰、犹太等国家民族“亡国之苦”和日本、土耳其等国“复兴”的关注也成为了叙事诗的重要题材。社会的激烈变革所带来的各种新旧道德观的冲突交糅也让旧体叙事诗呈现出格外复杂的面貌。某些诗人试图维护“君臣之伦”等传统道德观以期拯救“世道人心”乃至国家社会、却不免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背道而驰。与此同时,诗人的个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叙事诗对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亲情等个人情感的表现也更为真切细腻。而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和个性伸张的前提之下,不仅不少诗人借叙写“烈女”等人物来试图维护传统道德观和社会秩序,另一些诗人也开始对所谓“奇女子”乃至妓女、优伶等等传统道德轨范之外的人物给予特殊的关注。诗体对诗歌的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略的“规约”作用,乐府歌行集中体现了近代叙事诗为了努力实现“创新”与“尊体”两大往往互相冲突的要求而在力求保持传统诗歌基本精神的同时引入新语汇、新手法的种种尝试。“长庆体”作为有特定题材特色和情感基调的诗体,适应了近代诗人表达“兴亡之感”的需要。近体组诗除了以“以诗存史”为主要目标的“纪事诗”之外,主要以结合叙事与抒情为主,其中的大量佳作固然可以达到“情事交融”的境界,然而篇幅、语汇、声律等方面的局限也使得它不可能像乐府歌行等诗体那样对近代现实有较为详尽深入的表现。而竹枝词作为以风土人情题材为主、质轻形杂的特殊绝句形式,在近代也出现了“洋场”、“海外”两大新题材。它们共同造就了从1840年到1940年代百年间旧体叙事诗求新求变、异彩纷呈的盛况。
张丽[8](2015)在《甲午战争与俄国远东外交政策之选择——对甲午战争的再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80年代中叶俄国重返远东国际舞台,推行了谨慎向朝鲜渗透、以中国为潜在对手逐步破坏清政府对朝鲜宗主权的远东外交政策,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期间,俄国的远东外交政策经历了由尝试单独调停中日矛盾到静观其变、寻求与英国共同调停,再到最终选择联清的转变。考察俄国因应甲午战争调整远东外交政策的过程,进而探析其原因,可以了解甲午战争对东北亚国际政局的深远影响以及中俄第一次秘密结盟的背景,并对甲午战争进行再反思。
赵宏林[9](2010)在《晚清地方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外交在国家外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晚清外交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非常奇特的现象。它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外交行政体制,由南、北洋大臣体制和省外交体制三个分体制构成。该体制的各组成要素通过各种复杂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担负着处理地方外交事务的重要职责,成为中国外交史上地方外交发展的顶峰。它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与晚清政府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具有深刻的内、外部原因。本文旨在从整体上描绘晚清地方外交的大致轮廓,揭示促其发展的内、外原因,探讨它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分析它在晚清外交和近代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本文共分为10个部分。绪论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回顾和分析了目前史学界对晚清地方外交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不足之处。该部分还对地方外交的概念作了针对性的解释和说明。主体部分由8章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探讨了地方外交权的演变,重点阐述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发展情况。从外交权限、授权范围、权力适用事务及中央的监督和控制四个方面陈述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扩张。从中央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清末新政后地方外交权受到的限制,由于地方的抵制和清王朝的迅速灭亡,这些措施收效不大。本章还从条约制度、华夷观念等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扩张的原因。第二章探讨地方外交行政体制。该体制由南、北洋大臣体制和省外交体制三个分体制构成,以南、北洋大臣和洋务局的演化为主线分别考察了该三个分体制的演变过程。从内、外部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各要素是如何联系在一起,促成该体制运作的。第三章重点探讨了督抚衙门、关道、洋务局和交涉使司等主要的地方外交机关的设置、权限、职责或经费等情况,对处于政权最基层的县的外交权责也作了简单介绍。第四章考察了清政府对地方外交官的培养、选用和管理举措,以量化分析法探讨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第五章阐述和分析了各主要省份的交涉费情况。第六章对中外约章关于地方外交礼仪的有关规定作了归纳和分析,指出专门的地方外交礼仪的制定既是晚清地方外交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晚清外交近代化趋势发展的标志。中外双方经常在地方外交礼仪问题上产生争论或争执,但彼此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不同。地方官十分重视外交礼仪的作用,把其作为抵制列强索取约外外交特权,发展中外关系的重要辅助手段。第七章结合地理因素、民众观念和地方官的对外态度三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地方外交各地差异的主要外在表现。第八章对庞杂的地方交涉事件作了归类,分析了地方官处理各类交涉事件的态度和方式等。在对晚清地方外交进行了上述考察后,对其在晚清外交和近代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张浩[10](2020)在《晚清安徽的对外交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次鸦片战争改变了晚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为应对西方影响,清政府赋予地方官交涉权,形成了以地方官为中心的对外交涉体制,安徽的对外交涉由此形成。安徽属于内陆沿江省份,受西方影响较晚。太平天国运动后,西方传教士来皖,为便于应对宗教事务,1865年赋予新设立的安庐滁和道交涉权,这是安徽最早的外交尝试。1876年芜湖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安徽的对外交涉事务急剧增多,芜湖海关道成为安徽处理交涉的主要官员。然而,芜湖位于皖南,与皖北相隔较远,安徽巡抚先后在安庆设立洋务局与交涉科,成为巡抚处理交涉事务的幕僚机构。这样,南北形成二元制度,安徽对外交涉的体制最终形成。笔者将安徽的对外交涉大致分为教务、租界、路矿等类型。在处理这些复杂的交涉事件中,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办事,而地方官又受到多重约束,在处理交涉时多有无奈。但是,安徽地方官仍然为维护国家利益而不断努力,其作出的贡献应该得到肯定。整体而言,随着芜湖开关,安徽地方的外交近代化步骤在不断加快。体制的完善,风气的开放,都成为促进安徽外交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因素。尽管存在地域等诸多局限,使得这种变化较为缓慢,但安徽仍然可以突破种种限制,紧跟时代潮流,为安徽外交近代化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试论马关议和期间中日全权大臣的交涉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马关议和期间中日全权大臣的交涉术(论文提纲范文)
(2)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本文结构与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相关概念 |
第一章 中外变局中的思想基因 |
第一节 从华夷秩序到条约体系 |
一、条约关系的逐步确立 |
二、近代国家观念的萌生 |
三、洋务体制的逐步建立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浸润 |
一、忧患意识的传承 |
二、和戎意识的嬗变 |
三、诚信观念的承袭 |
第三节 西方近代外交理念的汲取 |
第二章 条约关系的逐渐认同 |
第一节 金帛议和,羁縻怀柔 |
第二节 羁縻勿绝,恪守条约 |
第三节 援例定约,谋求平等 |
第四节 放弃宗藩,谨守约章 |
第五节 条约关系认同的几点思考 |
第三章 形式各异的订约类型(上) |
第一节 建交条约 |
一、李鸿章对日通商缔约要求的态度 |
二、中日《修好条规》的性质 |
第二节 通商条约 |
一、中秘《通商条约》 |
二、中巴《和好通商条约》 |
三、中法《越南边界陆路通商章程》 |
第三节 藩属条约: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 |
第四节 结案条约:中英《烟台条约》 |
第四章 形式各异的订约类型(下) |
第一节 媾和条约 |
一、中法《越南条款》 |
二、中日《马关新约》 |
三、《辛丑各国和约》 |
第二节 同盟条约:《中俄密约》 |
第三节 租借条约 |
一、中德《胶澳租界条约》 |
二、中俄《旅大租地条约》 |
三、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第四节 正确认识李鸿章订约类型中的平等条款 |
第五章 谨守约章与力保和局 |
第一节 "诚信":守约前提 |
第二节 "力保和局":守约目的 |
一、"力保和局"以求发展 |
二、"力保和局"以求生存 |
第三节 举措:增强官民守约意识 |
第六章 修约认识及其实践 |
第一节 修约认识与态度 |
第二节 自强:修约成功之本 |
第三节 修约原则与方法 |
一、因国而异的修约原则 |
二、徐图缓之的修约方法 |
第四节 成效甚微的修约实践 |
一、限制领事裁判权上的初步尝试 |
二、修订关税税率的示范 |
第七章 复杂局势下的交涉方略 |
第一节 以理为据 |
第二节 惟力是视 |
第三节 区别对待 |
第四节 以夷制夷 |
第五节 情感沟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万国公报》的日本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素材 |
一、《万国公报》概论 |
(一)《教会新报》 |
(二)《万国公报》 |
二、《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作者群体 |
三、《万国公报》日本报道的文体及编辑特点 |
(一)《万国公报》日本报道的文体 |
(二)《万国公报》日本报道的编辑特点 |
第二章 仿效西方而崛起的日本 |
一、“变法”与“改革”:日本的政治形象 |
(一)政治制度构建 |
(二)律例变革 |
(三)皇室活动 |
小结 |
二、“竞争”与“逐利”:日本的经济形象 |
(一)金融 |
(二)贸易 |
(三)国内建设 |
小结 |
三、“文明”与“开化”:日本的文教形象 |
(一)国内教育 |
(二)留学与出洋考察 |
(三)日常生活 |
小结 |
四、“仿效西国,后来居上”:日本的军事形象 |
(一)募民为兵 |
(二)军备建设 |
(三)陆海军发展及人才培养 |
小结 |
五、“光明福音”:日本的宗教形象 |
(一)兴教会建教堂 |
(二)读圣书传圣道 |
(三)在日基督教总述 |
小结 |
六、“保稳定,促发展”:日本的治国之道 |
(一)平定内乱 |
(二)经营疆土 |
小结 |
第三章“开放”与“自强”:日本的外交形象 |
一、使臣往来 |
二、改订条约 |
(一)关于日本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报道 |
(二)关于日本收回治外法权的报道 |
小结 |
第四章“狂妄野心”与“称霸东亚”:日本在东亚国家交往中的形象 |
一、日本与中国 |
(一)入侵台湾 |
(二)甲午之战 |
二、日本与琉球 |
(一)关于琉球问题源起的报道 |
(二)关于琉球所属论的介绍 |
(三)关于日本“废琉置县”的前期工作及中、琉两国应对措施的报道 |
(四)关于对日本“废琉置县”的评论 |
(五)关于中日两国备战的报道 |
小结 |
三、日本与朝鲜 |
(一)关于“云扬舰事件”的报道 |
(二)关于《江华条约》缔结的报道 |
(三)关于朝鲜向西方国家开放的报道 |
(四)关于朝鲜“壬午兵变”的报道 |
(五)关于甲午战后日本对朝鲜治理的报道 |
小结 |
第五章“利益至上”与“结盟互动”:日本在西方国家交往中的形象 |
一、日本与俄国 |
(一)日俄库页岛争端 |
(二)日俄战争 |
小结 |
二、日本与英国 |
(一)关于第一次日英结盟的报道 |
(二)关于第二次日英结盟的报道 |
三、日本与美国 |
(一)关于日美修约的报道 |
(二)关于美国前伯理玺天德调停琉球问题的报道 |
小结 |
第六章 晚清国内媒介与《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之比较 |
一、晚清国人认识日本的渠道与平台 |
二、晚清国人着述与《万国公报》所建构日本形象之比较 |
(一)罗森《日本日记》:“景仰中国文物之邦” |
(二)李圭《环游地球新录:东行日记》:“强本弱干,雄视东海” |
(三)何如璋《使东述略》、《使东杂咏》:“举数百年积弊,次第更而张之” |
(四)黄遵宪《日本国志》:“无一事不资之外人者” |
(五)留学生日记中的日本形象:新旧交融、好坏杂糅 |
三、晚清国内报刊与《万国公报》所建构日本形象之比较 |
(一)《申报》中的日本形象:由“蕞尔小国”到“强盗恶邻” |
(二)《时务报》中的日本形象:变法的榜样,亲睦的近邻 |
(三)《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凶残愚蠢丑态百出的倭寇 |
小结 |
第七章 《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
一、《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动机与目的 |
(一)减轻在中国传教的阻力 |
(二)推动中国变法进程 |
二、《万国公报》建构日本形象的特点 |
(一)以理性态度对待日本 |
(二)以近代西方价值观充分肯定日本的革故鼎新 |
(三)对重要事件进行追踪报道,重事件轻人物 |
(四)主观感情色彩与君臣意识浓厚 |
三、《万国公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 |
(一)《万国公报》的宣传方式 |
(二)《万国公报》的受众群体 |
(三)《万国公报》的实际影响 |
第八章 结语 |
一、真实与虚幻之间:大众媒介中的日本形象 |
二、文明与野蛮的交织:日本形象的复杂矛盾与多变 |
三、日本形象与当今中日关系之走向 |
附录:《万国公报》日本报道一览表 |
一、政治建设 |
二、律例政令 |
三、皇室活动 |
四、商务贸易 |
五、文化教育 |
六、留学与出洋考察 |
七、新闻报馆 |
八、日常生活 |
九、人口统计 |
十、军事发展 |
十一、国内建设 |
十二、平定内乱 |
十三、经营疆土 |
十四、灾害疾病 |
十五、基督教在日本 |
十六、使臣往来 |
十七、改定条约 |
十八、日本与台湾 |
十九、日本与琉球 |
二十、日本与朝鲜 |
二十一、中日关系 |
二十二、日俄关系 |
二十三、日美关系 |
二十四、日英关系 |
二十五、游记与史志 |
二十六、人物传略及言论 |
二十七、国势纵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5)百年来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夷制夷”和“和戎”外交论 |
二、“误国”和“卖国”论 |
三、李鸿章与近代宗藩体制 |
四、余论 |
(6)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研究(1881-188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先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基本文献 |
六、研究概念与框架 |
第一章 越南问题的缘起与清政府的早期应对 |
第一节 中越宗藩关系述略 |
一、宗藩关系概述 |
二、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 |
三、中越宗藩关系的特征 |
第二节 法国侵略越南与中法围绕越南问题的早期交涉 |
一、法国早期越南政策的历时性考察 |
二、1874 年法越《和平同盟条约》与中法围绕越南问题的首次交涉 |
三、法国侵越政策的全面展开与曾纪泽的外交抗议 |
小结 |
第二章 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早期介入与认识 |
第一节 轮船招商局卷入越南问题 |
一、李鸿章密令轮船招商局关注越南问题 |
二、轮船招商局成为中法战争前夕中越使节往来的主要渠道 |
三、轮船招商局参与探测越南现地实情 |
第二节 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早期认识 |
一、对越南当局的认识 |
二、对法国军情的认识 |
三、对刘永福及黑旗军的认识 |
小结 |
第三章 李鸿章与越南政府联合解决越南问题的努力与失败 |
第一节 中越秘密接触过程中的李鸿章 |
一、招商局官员唐廷庚与越南官员的秘密笔谈 |
二、越南政府的“三点意见”与李鸿章的应对 |
第二节 李鸿章争取越南参加中法会谈的资格 |
一、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宝海的谈判 |
二、李鸿章争取越南参加会谈的资格 |
第三节 1883 年越南遣使事件与李鸿章的应对 |
一、越南政府向清朝秘密派遣使节的经过 |
二、李鸿章与越南使节的第一次笔谈 |
三、李鸿章应对越南问题的“以夷制夷”的策略 |
四、李鸿章应对越南问题的“固防观变”的军事策略 |
五、越南政府请求遣使册封与李鸿章的应对 |
六、越南遣使事件的失败及其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中法战争前后李鸿章与法国有关越南问题的交涉 |
第一节 李鸿章与脱利古特使有关越南问题的交涉 |
一、李鸿章谈判的全权问题 |
二、李脱上海交涉 |
三、李脱天津交涉 |
四、对李脱谈判的认识与评价 |
第二节 李鸿章与福禄诺舰长有关越南问题的交涉 |
一、李鸿章力促中法和谈的努力 |
二、李福谈判与《中法简明条款》的签订 |
三、李鸿章与《中法简明条款》引起的分歧问题 |
第三节 李鸿章与巴德诺公使有关越南问题的交涉 |
一、李鸿章被排除于中法交涉之外 |
二、李巴谈判与《中法新约》的签订 |
三、李鸿章在《中法新约》后附节略中对中越宗藩关系的特别说明 |
第四节 李鸿章与戈可当公使有关越南问题的交涉 |
一、李戈谈判与《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的签订 |
二、李鸿章借法使提出修约之际对中越宗藩关系的最后争取 |
小结 |
第五章 李鸿章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朝鲜因素 |
一、李鸿章处理朝鲜问题的“以夷制夷”的政策经验 |
二、朝鲜问题的政策经验在越南问题上的试用 |
三、甲申政变前后朝鲜局势对李鸿章处理越南问题的影响 |
第二节 驻外公使 |
一、与曾纪泽的政见分歧 |
二、其他公使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清流 |
小结 |
结论 |
一、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选择 |
二、李鸿章在清政府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
三、中越宗藩关系终结的双重解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本研究所用重要文献介绍一篇——越南汉籍《往津日记》及其史料价值评介 |
二、李鸿章与越南问题史事日记(1881-1886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国旧体叙事诗之新变(1840-194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前人的研究与评论 |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旧体叙事诗的总体特征 |
第三节 本文所用材料及基本构架 |
第一章 从"天下"到"万国"——晚清至民国时期旧体叙事诗中世界眼光与国族意识的变化 |
第一节 传统中国的"天下"观及其在近代的逐步瓦解 |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近代中国的对外认识和自我定位在旧体叙事诗中的表现 |
第三节 对待外来事物的复杂态度及其前后变化——以"西法"和"西教"为例 |
第四节 "宗藩体系"的瓦解和东亚国际关系的复杂局面 |
第五节 对"外人统治"下华人境况的关注——以台湾、南洋为例 |
第二章 "诗史"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
第一节 题材范围的拓展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
第二节 对时事政治表现的发展和深化 |
第三节 "殷鉴"与"榜样"——近代旧体叙事诗对他国盛衰兴亡的表现 |
第三章 近代旧体叙事诗中表现的个人多元选择与道德迷局 |
第一节 社会思想变革中的道德困局——以民国初年的"故国之思"为例 |
第二节 个体意识的发展与个人情感表现的深入 |
第三节 多元化的人物形象画廊——"烈女"、"奇女"、妓女、优伶等 |
第四章 论近代叙事诗的几种典型诗体 |
第一节 乐府歌行与乐府风格诗作 |
第二节 长庆体诗 |
第三节 近体组诗 |
第四节 竹枝词与"竹枝体"诗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晚清地方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地方外交权的演变及原因 |
第一节 地方外交权的演化过程 |
一、鸦片战争前的地方外交权 |
二、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扩张 |
三、清末新政后的地方外交权 |
第二节 晚清地方外交权勃兴的的原因分析 |
一、条约制度的产物 |
二、华夷观念的促因 |
三、中央外交体制弊端的结果 |
四、中央权威削弱的推动 |
第二章 地方外交行政体制 |
第一节 地方外交行政体制的演变 |
一、南、北洋大臣体制 |
二、省外交体制 |
第二节 地方外交体制诸关系 |
一、内部关系 |
二、外部关系 |
第三节 利弊及影响 |
第三章 地方外交机关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海关与公行的外交职责 |
第二节 督抚衙门 |
第三节 关道 |
第四节 洋务局(交涉局) |
一、设立与性质 |
二、机构组织 |
三、职责 |
四、权限 |
五、经费 |
六、意义与影响 |
第五节 交涉使司 |
一、设置 |
二、职责 |
三、经费 |
第六节 县的外交权责 |
第四章 地方外交官 |
第一节 培养与选用 |
一、指导思想 |
二、措施及渠道 |
三、选才的传统印痕与时代特征 |
第二节 地方外交官群体综合考察 |
一、洋务局、交涉局主要官员 |
二、交涉使 |
第三节 管理举措 |
一、惩罚的规定 |
二、保奖的规定及变化 |
三、地方与中央的分歧与争执 |
第四节 薪俸 |
第五章 地方交涉费 |
第一节 宣统元年之前的情况 |
第二节 宣统元年之后的情况 |
第三节 地方交涉费的意义 |
第六章 地方外交礼仪 |
第一节 地方外交礼仪的规定 |
第二节 地方外交礼仪的争论与争执 |
第三节 地方官对礼仪的重视和运用 |
第七章 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地理因素导致的差异 |
第二节 民众观念造成的差异 |
第三节 地方官的对外态度导致的差异 |
第八章 地方交涉类项考察 |
第一节 经济交涉 |
一、禁令交涉 |
二、矿务交涉 |
三、借贷交涉 |
四、经济纠纷交涉 |
第二节 教案、教务交涉 |
一、教案交涉 |
二、教务交涉 |
第三节 租地交涉 |
第四节 界务交涉 |
第五节 交通、通讯交涉 |
第六节 司法交涉 |
第七节 华工交涉 |
第八节 救护交涉 |
第九节 其他交涉类项 |
第十节 地方交涉评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10)晚清安徽的对外交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对外交涉的体制 |
一、对外交涉体制的形成 |
(一)广东钦差大臣交涉体制 |
(二)晚清对外交涉体制的形成 |
二、安徽的对外交涉机构 |
(一)安徽洋务局(1877—1911) |
(二)交涉科(1907——1911) |
三、安徽对外交涉的主要人员 |
(一)督抚 |
(二)道员 |
第二章 安徽对外交涉的主要类型 |
一、芜湖租界设立与拓界交涉 |
(一)芜湖租界的设立交涉 |
(二)芜湖租界拓界交涉 |
二、教案交涉 |
(一)安徽教案的类型 |
(二)教案交涉的方式与原则 |
(三)教案交涉的结果 |
三、路矿交涉 |
(一)铁路交涉:以芜广铁路为中心 |
(二)矿务交涉 |
第三章 对外交涉的程序、成效与制约因素 |
一、对外交涉的程序 |
(一)常规程序 |
(二)非常规程序 |
二、对外交涉的成效 |
(一)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国家利益 |
(二)维护了安徽政治的稳定 |
三、对外交涉的制约因素 |
(一)条约体系的束缚 |
(二)列强强权政治的压迫 |
(三)地方自身利益的考虑 |
第四章 安徽对外交涉的评价 |
一、促进了地方外交近代化的发展 |
(一)体制与观念的近代化 |
(二)外交人才的培养 |
二、对外交涉的局限性 |
(一)交涉权的混乱与不专 |
(二)地方官成为交涉的牺牲品 |
(三)西风迟来——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历任安庐滁和道表(1865-1908) |
附录二 历任芜湖海关道表(1877-191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马关议和期间中日全权大臣的交涉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马关议和期间中日全权大臣的交涉术[A]. 张富强. 第二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3
- [2]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 王瑛.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8)
- [3]《万国公报》的日本形象研究[D]. 陈亚淑.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4]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比较研究[J]. 苏生文.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4(01)
- [5]百年来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综述[J]. 盛海生,欧阳跃峰.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8)
- [6]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研究(1881-1886)[D]. 王志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7]中国旧体叙事诗之新变(1840-1940)[D]. 沈从文. 复旦大学, 2010(11)
- [8]甲午战争与俄国远东外交政策之选择——对甲午战争的再反思[J]. 张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2)
- [9]晚清地方外交研究[D]. 赵宏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10]晚清安徽的对外交涉研究[D]. 张浩. 安徽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