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理论三大突破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经济理论三大突破的回顾与思考

一、中国经济理论三大突破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钱路波[1](2018)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组织结构等客观关系和实际作用的一种理论抽象。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就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市场及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中心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条主线。因此,学界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如何认识、运用、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研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结合,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崭新面貌在21世纪中更加发展完善。论文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生产方式的客观实践出发,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求实践总结和理论跃升。首先,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对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思想渊源开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论述与评价。随后,论文分别从实践、理论、时代、特色四个维度,分别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大致经历了历史前奏、起步试验、初步进展、持续推进、逐步完善、以及全面深化等历史阶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等经济实践,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成就主要表现在: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模式和“五大发展理念”,并从经济基础、分配制度、服务目的、社会矛盾、上层建筑等方面,形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时代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既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特色维度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不是遵循市场原教旨主义,简单地复制所谓西方标准化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进行了制度选择与安排,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契合,避免了那种强制性的制度移植输入和制度外部依附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归纳总结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特征。最后,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出了深化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推进产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建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力供能。

徐莉[2](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认为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文世芳[3](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范氏周红(PHAM THI CHAU HONG)[4](2017)在《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越南都开启了改革之路。在理论上,两国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实践上,两国都坚持以市场化为手段,坚持走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经过艰辛的探索,中、越两国分别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中、越也面临着许多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如政府转型、反腐败、减少失业、调整经济结构、防止经济泡沫、控制贫富差距。中越两国领导人深切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决心在社会主义的方向上进行深化改革,使广大人民真正分享改革发展的成就。本文拟在探索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对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进行比较,揭示其异同,进而在相互借鉴中得到启示。本文一共有七章:第一章阐明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主旨、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说明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并对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等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和厘清。第二章论述和追溯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为两国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寻求理论和现实出发点。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梳理了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包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内容及其成效,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历程、内容及其成效。第五章和第六章重点对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进行比较,找寻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之异同,进而从中得出启示,互为借鉴与吸收。第七章分析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存在的问题、未来走向及启示。越南实行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发,正是在学习、消化、吸收中国发展经济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了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对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不仅能为促进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而且也可以促进中越两国的友谊发展。

魏晓锋[5](2006)在《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在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际关系理论和区域经济政策理论构成的区域理论体系中,区域政策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环境、政府作用以及区域政策体系。本论文以江苏省区域战略——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为案例,以研究“区域共同发展”及其相关概念为逻辑起点,以国内外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为基础,系统回顾江苏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归纳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体系,分析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所面临的环境,研究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发展的区域政策,最终试图构建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发展的政策体系。上述研究形成下列成果: (1) 以“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为核心的系列概念的理论界定。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该空间的决策和行政管理当局,综合分析自身的区域发展差距状况、发展潜力、资源分布、外部环境、经济结构等因素,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间的共同进步为目标,制定的适合本空间区域特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这个概念是在对区域发展、区域共同发展等概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2) 理顺了区域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有关“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区域政策”等概念的逻辑顺序关系。在区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区域战略是区域发展的长远目标;区域规划是区域战略的实施方案;区域政策是区域规划的实施手段;区域政策工具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具体措施。以促进区域发展为目标的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区域政策和政策工具是承前启后的关系。 (3) 正确的区域政策的形成是在对区域政策作用对象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准确判断基础上形成的。苏北的落后表现为工业化水平低下,目前该区域并没有发展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大部分地区基本处于工业化启动阶段,因此,苏北的区域问题是尽快改变农业社会的形态和特征,尽快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所以,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促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政策性质可以界定为促进苏北工业化、城市化的措施。 (4) 促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以明确的法规体系、专门管理机构、政策程序安排和政策作用对象构成促进苏北发展的制度基础;以促进产业转移、实施“中心地发展战略”和“沿海发展战略”、点轴面渐进开发作为促进苏北发展的政策选择;以规范的区域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建立专门的苏北开发基金筹集和管理机构作为促进苏北发展的直接援助工具;以资本布局调整、省级以上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推进布局合理的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的间接援助工具。

黄小晶[6](2002)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提出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朱江丽[7](2014)在《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以“造城模式”和“工业园模式”共同推进经济增长是中国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集聚发展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GDP增长,但是政府凭借行政力量大操大办,严重妨害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其结果是部分欠发达地区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程度远远跟不上空间扩张,集聚经济陷入低效化粗放型的发展瓶颈。这一现实问题暴露出理论与实践对空间集聚的认识不足,忽略了空间集聚的基本规律与属性,尤其是效率属性。因此,本文以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选择为线索,解释具有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的形成机理以及制度约束对其的影响,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不仅进行数值模拟验证,而且从中国企业和人口空间集聚以及协调发展的角度提供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的实证分析。这一研究对于认识中国空间集聚发展的基本特征、把握空间集聚发展的基本规律、合理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经济发展以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模型分析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形成与演变机制,发现:(1)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模型同样具有新经济地理模型的一般特征,即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循环因果关系、内生的非对称性、突发性集聚以及区位黏性。(2)高、低技术企业在价格指数效应、本地市场需求效应以及竞争效应的影响下在地区之间流动,而且高、低技术企业具有不同的流动选择,高技术企业对技术竞争更加敏感,低技术企业更加依赖劳动力资源;普通劳动力在自身异质性偏好以及高、低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下流动。(3)贸易自由度的变化会影响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随着贸易自由度改变会出现决定企业集聚与分散的突破点和持续点,突破点和持续点受到工业品效用权重、普通劳动力对地区异质性的偏好、工业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经济体普通劳动力比重等经济条件的影响;贸易自由度变动对普通劳动力影响取决于贸易自由度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合力。(4)企业与劳动力的空间选择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不仅劳动力的流动依赖于高、低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而且高、低技术企业的流动与集聚受到普通劳动力的异质性偏好以及普通劳动力与企业家占比的影响。第二,通过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的拓展模型,指出地区政策和户籍制度对企业与劳动力集聚具有重要的政策效应。(1)鼓励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促进地区集聚具有积极意义,但限制普通劳动力流入的管理政策对经济集聚发展具有消极效应。(2)户籍制度改革总体上促进人口城镇化以减速度递增的趋势,有助于缩小阶级收入差距;同时户籍制度改革效应对空间经济格局的影响效果受到了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以及贸易自由度的制约。第三,基于异质性企业空间集聚的层面考察中国空间集聚效率,主要统计与实证结论如下:(1)中国产业空间集聚度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中国产业经济呈现出由东向西阶梯型递减的非均衡分布特征,而且传统工业和流通部门的规模与分布范围都远远超过了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二是虽然传统产业集聚测算指标显示绝大多数产业的产业集聚度呈现上升趋势,但考虑到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后发现,多数产业地区聚类集聚程度没有变化或下降了。三是制造业次级产业中,以资源开采或加工类产业为代表的低技术或中低技术产业集聚度提高,但中高技术产业出现了扩散的趋势。(2)通过分析2003-2011年行业数据,验证了异质性企业集聚是造成中国集聚规模提高但集聚效率低下的原因。具体来说一是从产业专业化集聚的角度验证了越是技术水平低的产业越容易受到优惠政策刺激而集聚发展,集聚效率与集聚规模呈现正U型曲线特征;二是从地区制造业多样化集聚的角度,证明了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虽满足倒U型曲线特点但是位于集聚效率随规模增长下滑的一端;水平中等的中部地区集聚效率与集聚规模呈现正U型曲线并位于拐点右侧,崛起势头良好;西部地区集聚规模不足导致集聚效率提升潜力较好。(3)进一步在异质性企业集聚理论指导下,分别利用2008-2012年全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和2005-2007年通讯电子设备制造业微观数据分析了异质性企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指出市场需求、市场竞争、财税政策与户籍政策是影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进而影响空间集聚效率的重要因素。第四,基于人口集聚的层面考察中国空间集聚效率,主要发现如下:(1)中国人口分布、流动与集聚特征是:一是中国呈现出人口密度自东向西阶梯性递减的“带状”格局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块状”集聚特征。二是中西部地区人口不断向东部人口集聚地区流动。三是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劳务输出大省和劳务输入大省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四是东部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水平较高的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分别面临着人口集聚不足和经济集聚不足的客观困难。(2)按照理论模型所提供的结论,利用2000-2011年长三角城市数据验证了企业空间分布与城市公共投资、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城市绿化水平等影响人口异质性偏好的因素,都是影响城市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同时深化出口开放将放大企业对人口的吸纳能力。(3)在人口空间集聚中人力资本越多,人口空间集聚效率越高,因而以人力资本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分析人口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财政对教育的人均投入、中高等院校规模、第三产业占比、工业化和城镇化都对地区人力资本培育规模增长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包括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条件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地区人力资本就业规模。这折射出人才不仅在于培育,更在于“吸引与利用”。另外,从对外开放的角度,制造业FDI空间集聚促进人力资本就业规模增加,服务业FDI空间集聚有助于改善人力资本结构,进而促进中国空间集聚效率提升。第五,基于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程度分析中国空间集聚效率,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产业发展为主要驱动力,人口与空间系统开发相对滞后的特征。二是中国产业-人口-空间综合协调水平不高,尤其是产业与空间两两协调度偏低,直接拉低了空间经济协调度与集聚效率,这也反映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当。三是东部地区各省市产业-人口-空间系统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这一差距表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本研究的启示是,尊重市场规律,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资本与人口自由流动,提高空间集聚效率,同时合理引导经济要素向更广的内陆地区转移,还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发展,推进经济、人口与空间协调发展,真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这一启示会在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人力资本开发战略、新城镇化战略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产生较强的政策指引与参考价值。

张娜娜[8](2017)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配是人类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收入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人类获取经济收益的基本方式,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是个人进行现实生产生活的直接物质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的鲜明表征。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收入分配实践的意识反映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回应,它的形成发展不仅描绘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践的动态变革实况,而且还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程度和进步状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巨幅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思想财富。当前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但收入分配不公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的新的历史阶段,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特征和经验,以期更好地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对合理控制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分配正义、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具体分配实践中所形成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分配思想体系。厘清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脉络,需要追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思想渊源,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分配思想。其一,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配思想的形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继承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基础上而构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包括圣西门的按才能和贡献分配思想、傅立叶的“按比例分配”思想以及欧文的劳动券和按需分配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要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直接和重要来源,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其二,在吸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论述了分配与生产的关系问题、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并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分配非正义问题的基础上,构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个人消费品公平分配的原则,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实现分配正义所追求的最终价值旨归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分配思想为中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渊源和基础。其三,前苏联作为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和斯大林为代表,他们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分配思想首次对如何开展分配活动、以什么方式进行分配做了思想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留下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实践在主观思想认识中的动态反映,从思想主体来看,它既包含了领袖人物和高层决策者的重要思想探索,又包含了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各种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们的贡献,还包含了众多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发展演进来看,在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具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全面梳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就是要明晰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变革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发展脉络和图景。从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这一时期,毛泽东、陈云、周恩来、李富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蒋学模、薛暮桥、恽希良、于光远、苏星、乌家培等为代表的着名经济学者,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中对按劳分配内涵、性质、具体实现形式的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思想基调;第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这一时期,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锦涛等几代领导集体和以蔡继明、刘国光、李松龄、程恩富、刘润葵、周新城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顺应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围绕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分配目标等问题而进行的思想探究和思维调整,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全方位突破与发展。第三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阶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正义性、继续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消除贫困和共享发展等一系列新主张和新理念,同时,理论界也就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讨论。新时期关于分配问题所形成的这些新的思想认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思想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梳理和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回溯和考察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路,最终的落脚点或目的是为了对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向着更高理论层面升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历经60多年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经济学家们持续而深入的思想探讨与辨析中,已经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和分配理念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知,而且在与实践掘进的辩证互动中也逐渐迸发出了巨大的物质能量,获得了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居民收入增加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实践印证。从实践到思想再到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在向着更高阶段进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主导性、包容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从初步孕生到突破发展再到深化完善,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结果,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观点堆砌,而是有一定的内在演变逻辑,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始终以维护劳动者利益为主线、以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为基本遵循、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诉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依托、相适应,是研究和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内在规律,也是蕴藏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背后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分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审视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经验,立足于客观现实,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要继续强调和深化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主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主张、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和追求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主张。总结和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特征和经验,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实现更科学的发展。

董大伟[9](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认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何念如[10](2006)在《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或称城镇化(urbanization),其基本内涵即为人口向城市及其郊区集中的过程。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大量产生,这个过程同工业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整个国家经济基础也由乡村农业转向城市工业。因此城市化也可以认为是由工业化所引起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分化过程,其生成机制及发展演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归根结底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结构。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在系统考察和总结了中国城市化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思维逻辑,力求客观真实地刻画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的演变过程,这是第一要务。笔者将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本属于独创的中国城市化理论;二是中国学者对西方城市化理论的评价;三是受到西方城市化理论的启发或者是借鉴西方城市化理论的有关概念和方法,研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之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更有说服力,即西方传统城市化理论的本土化过程。但笔者的思路不局限于此,还要探讨西方城市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如何。换言之,西方城市化理论为何会经历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城市化理论与西方城市化理论的异同点以及隐藏在差别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论文试图解答的问题。“导论”部分对中国和西方城市化理论作了初步的梳理工作,并得出结论:国内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从而将论文的写作范围划定为1979年至2005年这段历史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内部阶段的划分,即以国家政策调整为依据,1980,1990,2000年成为城市化研究阶段划分的基本时间点,同时考虑到不同阶段城市化研究的侧重点有着相互继承性和时间上的交错性,故阶段划分可模糊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0年代末;第二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第三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5年。此外对现有的中国城市化理论给以评价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四个方法论问题。第二章对四个方法论问题一一作出阐释,奠定整部论文的基调和立论基础。通过界定城市化的内涵,提出划分城市化理论的标准。同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确立论文主体部分的行文规范。第三章以1979年吴友仁先生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的发表作为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开端,虽然当时的城市化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以费孝通的“小城镇论”为代表的独创性理论已经在激烈地争论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当时城市化研究的主流观点。城市化理论的活跃不仅是因为学术环境的转变,同时也得益于西方城市化理论的传入。传入之初,学术界以客观引进为主,评论为辅,还不可能很快应用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因而独创性的城市化理论仍占主导地位。第四章在整部论文中所占的篇幅最长,不仅仅因为时间跨度大,单就城市化理论本身来讲也发展成为了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其研究框架已初具雏形。本期城市化理论具有两点突破:一是对中国城市化实践的总结,包括对中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和特点进行归纳和在总结的基础上把中外城市化进行比较分析。从初期的单纯介绍进而拓展到总结和评价,不能不说是理论发展中的一次飞跃。二是随着大量的西方传统理论的引入,开拓了思路,特别是随着理解的深入,中国学者普遍发现西方传统理论无法完全解释和解决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于是他们在借鉴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即西方城市化理论的本土化过程。这一时期中国学者较多地借鉴西方理论研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讨论城市化相关道路的选择以及拓展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范畴,与上一时期的研究态度相比,这一时期的大量借鉴和中西合璧不亚于一次大的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对待西方经济理论态度的转变。第五章的城市化理论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即在原有基础上对城市化实践进行重新思考、动力机制研究全面展开、城市化道路的新思考以及对城市化制度层面的研究。对城市化实践的总结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城市化自身发展的回顾,而是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大背景出发。有关动力机制的研究明显地带有全面展开的架势,同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强调中国城市化的特殊动力相比,这一时期的“共性”研究(基本动力)恰到好处地填补了相关理论体系的空白,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将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动力机制研究的视角。对于城市化道路的确定,学者们不再局限于对原有观点的重复讨论,而是跳出了“城市化道路之争”的框框,开始在借鉴国外城市化成功经验和联系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都市圈模式。尤其可喜的是,这一时期对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制度层面。第六章作为整部论文的结束语,除了总结前五章的理论框架之外,笔者重新审视了城市化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其实就是在中国城乡二元关系下面对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的现实,政策力试图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两者不同成本和效益之间做出妥协与选择所形成的一系列矛盾,这与传统的西方城市化理论有着显着的区别。笔者从宏观经济背景出发,力求描述更为精确的动态过程:初期的低成本工业化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而随着中国进入非必需品消费的阶段,城市化的投资拉动就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城市化的高成本以及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可能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基于以上理解,论文认为中国城市化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最后,总结全文,对形成的结论进行了概括。

二、中国经济理论三大突破的回顾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经济理论三大突破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市场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1.1.3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奇迹般腾飞的体制根源
        1.1.4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1.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2 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学者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1.2.2 国外学者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1 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
        1.3.2 文献研读法
        1.3.3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法
        1.3.4 系统科学研究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和分析框架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探索
        1.4.3 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肯定性分析
        2.1.1 社会经济三形态理论
        2.1.2 世界市场理论
        2.1.3 东方社会理论
        2.1.4 对市场经济一般原理的具体论述
    2.2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市场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2.2.1 从消灭商品交换到利用商品交换
        2.2.2 从限制市场到引导市场
        2.2.3 探索“以市场、商业为基础”的路子
        2.2.4“整个看法根本改变”和经济范畴的运用
    2.3 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新中国的初步发展
        2.3.1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3.2 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性质需要辩证看待
        2.3.3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前途命运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2.3.4 要重视和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2.4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2.4.1 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最初运用
        2.4.2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继续发展
        2.4.3 计划经济体制下邓小平市场思想的不断深化
        2.4.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市场思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飞跃
    2.5 东欧国家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反思
        2.5.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探索——兰格模式
        2.5.2 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布鲁斯模式
        2.5.3 宏观间接调控的自由市场协调——科尔内模式
    2.6 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理论研究的有益借鉴
        2.6.1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2.6.2 马歇尔的新古典市场经济理论
        2.6.3 凯恩斯的全面干预的市场经济理论
        2.6.4 萨缪尔森的混合调节市场经济理论
    2.7 对中国古代市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2.7.1 高度重视市场对发展生产的重要作用
        2.7.2 主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2.7.3 重视对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景像
    3.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前奏(1949—1978)
        3.1.1“第二次结合”的尝试:计划经济背景下市场因素的曲折成长
        3.1.2 全面整顿的展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
    3.2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试验(1978—1984)
        3.2.1 农村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2.2 企业改革的尝试:向国营工业企业“放权让利”
        3.2.3 城乡商品市场的恢复:农村集贸市场和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
        3.2.4 尝试市场新体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3.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进展(1984—1992)
        3.3.1 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3.3.2 企业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3.3.3 流通领域改革的力度加大:从“双轨制”到“价格闯关”
    3.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1992—2002)
        3.4.1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股份制的推行与“抓大放小”改革
        3.4.2 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
        3.4.3 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建立
    3.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2003—2012)
        3.5.1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非公36条”的出台
        3.5.2 生产要素进一步市场化: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3.5.3 政府与市场准确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3.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化(2012——)
        3.6.1 经济新常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境遇
        3.6.2 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3.6.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革命
        3.6.4“一带一路”倡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3.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价值
        3.7.1 推进了中国市场化进程步伐
        3.7.2 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3.7.3 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
        3.7.4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集成
    4.1 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深化
        4.1.1 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反思
        4.1.2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原则
        4.1.3“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的形成
        4.1.4 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4.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4.2 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4.2.1 结合的理论前提:商品经济二重性
        4.2.2 结合的现实前提: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3 结合的逻辑前提:市场经济中性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4.2.4 结合的关键节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4.2.5 结合的基本途径: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各自的实现形式
    4.3 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决定论
        4.3.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内涵
        4.3.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限定
        4.3.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基础性作用的区别
        4.3.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背景下的政府作用解析
    4.4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模式
        4.4.1 宏观调控的常态化
        4.4.2 调控目标的多元化
        4.4.3 调控机制的一体化
    4.5 形成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新发展理念
        4.5.1 创新发展:着力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
        4.5.2 协调发展: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4.5.3 绿色发展:指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5.4 开放发展:拓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4.5.5 共享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格局
    4.6 彰显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4.6.1 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与资本主义不同
        4.6.2 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所引致的后果与资本主义不同
        4.6.3 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与资本主义不同
        4.6.4 党的领导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与之联系的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不同
    4.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价值
        4.7.1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增加了崭新内容
        4.7.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4.7.3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新发展
        4.7.4 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方位
    5.1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维度
        5.1.1 理解时代的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5.1.2 实践基础的重要构件: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5.1.3 理论标志的主要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1.4 立论依据的突出表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5.2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5.2.1 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5.2.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5.2.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5.2.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5.3.1 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时代内涵
        5.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逻辑一致性
        5.3.3 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5.3.4 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5.4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4.1 为转型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改革和发展模式
        5.4.2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5.4.3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5.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5.5.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5.5.2 推动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的必要条件
        5.5.3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创新经济发展的特色呈现
    6.1 充分发挥创新型制度变迁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6.1.1 注重制度建设“破旧”与“立新”的动态磨合
        6.1.2 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6.1.3 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6.2 坚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的稳步推进
        6.2.1 以渐进方式稳步推进市场化
        6.2.2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
        6.2.3 从局部性改革到整体推进
    6.3 凸显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目标的价格改革
        6.3.1 价格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6.3.2 价格改革促进了市场制度建设
        6.3.3 价格改革促进企业制度改革
    6.4 注重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6.4.1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6.4.2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6.4.3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必然要求
第七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指南
    7.1 继续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更加完善
        7.1.1 持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7.1.2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1.3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7.2 深入推动产权制度的更加完善
        7.2.1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7.2.2 健全产权交易和流转制度
        7.2.3 加强对产权市场运转的有效监管
    7.3 加快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更加完善
        7.3.1 不断健全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
        7.3.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7.3.3 着力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7.4 促进宏观调控方式和体系的更加完善
        7.4.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4.2 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7.4.3 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
    7.5 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5.1 以要素新供给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7.5.2 以结构性新供给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7.5.3 以制度政策新供给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7.5.4 推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统一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根基
    8.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8.3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8.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创新
    四、研究综述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综述小结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一) 研究目标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三) 数据库建构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一) 信效度
        (二) 伦理遵循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结论
    一、研究回望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一) 研究局限
        (二) 研究展望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致谢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4)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现实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基本概念界定
        (一)经济制度,经济机制,经济体制
        (二)市场经济体制
        (三)计划经济体制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四)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 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一、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商品经济”的论述
        (二)列宁有关“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论述
        (三)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论述
    二、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
        (二)越南构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
        (三)中越两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比较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
    一、中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限探索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构建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过程
        (一)1978—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探索阶段
        (二)1992—2002 年: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三)2002 年至今: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二)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三)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五)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小结
第四章 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
    一、越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胡志明时期对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思想
        (二)阮文灵时期对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思想
        (三)阮富仲时期对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思想
    二、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过程
        (一)1986—1995 年:提倡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政策
        (二)1996—2005 年: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三)2006 年至今:迈向现代化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
    三、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一)建立混合经济
        (二)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是关键
        (三)建立一个国际经济融合
        (四)根据劳动、经济效率和资本的贡献分配
        (五)鼓励所有组织和人民参与经济发展
    小结
第五章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比较
    一、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之同
        (一)中越两国理论创新之同
        (二)中越两国渐进实践之同
        (三)中越两国对外开放格局之同
        (四)中越两国国有企业改革之同
    二、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之异
        (一)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思想不尽相同
        (二)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不同
        (三)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划分不同
        (四)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不同
        (五)中越两国政治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同
        (六)中越两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差异
    小结
第六章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借鉴与启示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二)中国敢于实施突破政策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三)中国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方式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四)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对越南的借鉴与启示
    二、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一)越南先实践探索再理论提升的做法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二)越南“换地聚田”与房地产业权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三)越南进行制度化规划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四)越南进行政治革新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小结
第七章 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走向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不足与未来走向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问题与不足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未来发展
    二、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不足与未来走向
        (一)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问题与不足
        (二)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未来发展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概述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标和价值定位
        1.1.3 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重点
        1.1.6 研究方法
        1.1.7 特别说明
    1.2 国内外区域共同发展理论研究前沿综述
        1.2.1 区域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理论研究
        1.2.2 区域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理论研究
        1.2.3 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理论研究
        1.2.4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理论研究
        1.2.5 区域政策理论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研究
    1.3 江苏省内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共同发展理论研究
    2.1 “共同发展”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2.1.1 基本概念
        2.1.2 区域共同发展的评价标准
        2.1.3 平衡发展、均衡发展与共同发展概念之间的关系
    2.2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回顾
        2.2.1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阶段
        2.2.2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及其评价
        2.2.3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挑战
        2.2.4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体系概述
        2.2.5 区域共同发展理论在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2.3 国外区域共同发展理论研究回顾
        2.3.1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理论(空间结构理论)
        2.3.2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平衡发展理论
        2.3.3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区域战略理论
    2.4 国内区域共同发展理论研究回顾
        2.4.1 国内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回顾
        2.4.2 国内区域共同发展理论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共同发展实践经验分析
    3.1 国外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
        3.1.1 美国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
        3.1.2 欧盟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
        3.1.3 日本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
        3.1.4 韩国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
    3.2 我国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和发展方向
        3.2.1 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的意义
        3.2.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1840以后)
        3.2.3 山东省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
        3.2.4 浙江省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实践
    3.3 国内外经验对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启示
        3.3.1 区域共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3.2 国内外经验对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环境
    4.1 区域差异的成因及研究差异的途径
        4.1.1 区域差异成因
        4.1.2 区域差异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4.1.3 研究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
    4.2 苏北区域差异状况
        4.2.1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4.2.2 人民生活水平差异
        4.2.3 社会发展水平差距
        4.2.4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
        4.2.5 苏北区域内部发展差距和政策的非均衡
    4.3 苏北区域发展差距成因分析
        4.3.1 区位和交通差异因素
        4.3.2 产业结构差异
        4.3.3 所有制结构差异
        4.3.4 人力和资金双重资本的稀缺
        4.3.5 制度创新的迟缓
    4.4 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优势因素分析
        4.4.1 基本完善的交通体系凸显区位优势
        4.4.2 基本完善的经济基础设施构建了经济腾飞平台
        4.4.3 经济繁荣和资源丰富中的“孤岛”后发优势
        4.4.4 丰富的旅游环境和资源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与战略目标
    5.1 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
        5.1.1 区域差异无意识阶段(1978年以前)
        5.1.2 区域差距显现、区域观念形成、共同发展观念淡漠阶段(1978-1983)
        5.1.3 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区域干预开始阶段(1984-1993)
        5.1.4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出台、实施、差距缩小阶段(1994-1999)
        5.1.5 区域差距反弹、又呈扩大趋势阶段(2000以后)
    5.2 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理论归纳
        5.2.1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
        5.2.2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地位、性质及其基本内涵
        5.2.3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目标的稳定性与战略措施的擅变
    5.3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5.3.1 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及其分类
        5.3.2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5.3.3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总体小康
        5.3.4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中期目标之第一阶段目标—全面小康
        5.3.5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中期目标之第二阶段目标—基本现代化
        5.3.6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远期目标—区域层次的相对现代化
        5.3.7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次区域小康和现代化进程
    5.4 苏北发展—实施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5.4.1 苏北发展是决定江苏未来继续领先于全国的关键
        5.4.2 苏北与苏南的全方位落差大,短时间内难以弥合
        5.4.3 苏北所处的独特的区域空间结构使其赶超难度加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苏北共同发展的区域政策
    6.1 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政策
        6.1.1 经济政策
        6.1.2 区域经济政策
        6.1.3 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
        6.1.4 区域战略与区域政策
    6.2 促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政策体系
        6.2.1 苏北区域共同发展政策的性质界定
        6.2.2 苏北区域共同发展政策的制度基础
        6.2.3 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政策目标
        6.2.4 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政策工具
    6.3 促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制度基础
        6.3.1 制度建设在苏北区域发展中的极度紧迫性
        6.3.2 促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法律保障
        6.3.3 促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组织机构
    6.4 促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政策选择
        6.4.1 鼓励加速南北产业转移重塑江苏经济版图
        6.4.2 优先重点开发沿海和内陆中心区域
        6.4.3 完善城镇规划,建立网络状经济增长极
    6.5 促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政策工具
        6.5.1 区域政策工具及其基本分类
        6.5.2 促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直接援助政策工具
        6.5.3 间接政策工具之一:资本布局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6.5.4 间接政策工具之二:科学规划和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研究过程及研究内容回顾与总结
        7.1.2 研究结论和创新性成果
    7.2 存在不足及后续研究设想
        7.2.1 存在不足
        7.2.2 后续研究设想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
附录二: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
附录三:关于加快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

(6)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详细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趋势
    1.1 “农业”与“大农业”范畴的比较
    1.2 建立现代“大农业”体系
    1.3 农业产业地位、产业经济理论
    1.4 产业政策创造了发达国家经济奇迹
    1.5 自古以来广泛存在的中国农业政策
    1.6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政策绩效评析
    1.7 农业产业政策问题在我国的提出
    1.8 农业发展趋势
        1.8.1 世界各国农业份额下降的规律
        1.8.2 周期性结构失衡和产业的波动运行
        1.8.3 中国农业份额下降非常态变动成因
        1.8.4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1.9 小结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1 产业结构理论溯源
    2.2 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政策定义及构成
    2.3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2.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2.4.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2.4.2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沿革
    2.5 农业产业结构宽化、优化、合理化及高度化问题
        2.5.1 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5.2 私营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5.3 “三资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7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析
    2.8 小结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3.1 产业组织政策理论溯源
        3.1.1 SCP框架主要内容及三者间关系
        3.1.2 对SCP框架的评析及框架理论的发展
        3.1.3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
        3.1.4 SCP框架理论研究的借鉴意义
    3.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3.3.1 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3.2 中国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相关政策回顾
        3.3.4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性障碍
    3.4 小结: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问题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4.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及实践
        4.1.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
        4.1.2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4.1.3 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及变化趋势
        4.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4.1.5 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带形成的几个阶段
    4.2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4.2.1 古代农业产业生产及政策变迁的启示
        4.2.2 广东省的产业布局划分
        4.2.3 现代广东农业产业地区政策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4.3.1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4.3.2 境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4.4 国际上若干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4.4.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4.4.2 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4.5 小结
        4.5.1 中国农业产业区域政策评析
        4.5.2 比较与启示
第五章 农业投入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5.1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
        5.1.1 资金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5.1.2 农业产业资金类型、特征及形式
        5.1.3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5.1.4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回溯
        5.1.5 外国政府农业资金投入情况
        5.1.6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5.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
        5.2.1 土地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5.2.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回溯
        5.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析
        5.2.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析
        5.2.5 土地流转政策评析
    5.3 农业产业人力投入政策
        5.3.1 人力资源政策理论溯源
        5.3.2 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5.3.3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政策基本要求及特点
        5.3.4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投入现状
        5.3.5 中国城镇就业结构政策
        5.3.6 中国农村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5.4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政策
        5.4.1 农业产业技术政策理论溯源及政策回溯
        5.4.2 技术、农业产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5.4.3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5.4.4 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5.5 农业产业投入与产出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农业国际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6.1 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6.1.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6.1.2 市场的历史成因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
        6.1.3 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历程
        6.1.4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
    6.2 农业国际化、区域产业国际化的内涵
    6.3 中国及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及政策支持
        6.3.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框架及农业保护政策
        6.3.2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6.4 各国农业产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6.5 农业国际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7.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7.1.1 区域产业关联的内涵
        7.1.2 产业关联政策理论
    7.2 在“经济相对过剩”背景下的需求结构
    7.3 增收减负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7.3.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
        7.3.2 农民负担其实又是农民收入问题
        7.3.3 农民增收主要碍障是结构问题
    7.4 扶贫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7.4.1 扶贫政策理论溯源
        7.4.2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沿革
        7.4.3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制约因素
    7.5 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7.5.1 城镇化推进政策沿革
        7.5.2 国家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动因分析
        7.5.3 城镇化推进的政策性障碍
    7.6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7.6.1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回溯
        7.6.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障碍
    7.7 小结
第八章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
    8.1 农业产业政策执行绩效及对农业产业结构框架的构想
    8.2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依据
    8.3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取向
    8.4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法和途径
        8.4.1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方法
        8.4.2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
    8.5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调整选择
        8.5.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部门结构
        8.5.2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8.5.3 合理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8.6 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政策选择
        8.6.1 做好“现代物流”“枢纽”文章
        8.6.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8.6.3 建立生产、加工、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8.6.4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8.6.5 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
    8.7 建立农业支撑体系政策选择
        8.7.1 转变政府职能
        8.7.2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8.7.3 以引进人才为重大工程
        8.7.4 建设农业保险体系
        8.7.5 加快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8.7.6 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8.7.7 增收减负和扶贫
        8.7.8 增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能力
    8.8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8.8.1 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8.8.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8.8.3 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8.8.4 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8.8.5 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8.9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
    8.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第九章 总结与思考(附理论创新及论文要点分布表)
附表1 国家产业结构政策
附表2 国家产业组织政策
附表3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附表4 国家产业区域政策
附表5 国家产业关联政策
附表6 广东各类型产业政策

(7)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空间经济学之前区位理论的发展综述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进展
    第三节 异质性理论与空间集聚研究的新方向
第三章 空间集聚效率: 基于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集聚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均衡性分析
    第二节 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形成机理
    第三节 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演变机理
    第四节 模型对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 制度约束与空间集聚效率:基于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集聚的拓展模型
    第一节 政府宏观调控与中国空间经济发展
    第二节 地区政策对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影响
    第三节 户籍改革对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影响
    第四节 拓展模型的主要发展与应用价值
第五章 基于异质性企业集聚的中国空间集聚效率
    第一节 中国空间经济的格局与集聚特征
    第二节 中国集聚经济高规模与低效率并存之谜
    第三节 中国上市企业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中国通信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基于人口集聚的中国空间集聚效率
    第一节 中国人口分布与城市人口空间集聚特征
    第二节 城市人口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以长三角为例
    第三节 中国人口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FDI对人口空间集聚效率的提升效应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基于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的中国空间集聚效率
    第一节 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的评估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的地区差距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已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8)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分配及相关概念
        (一)生产的分配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二)国民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
        (三)个人收入分配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关系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溯源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一、圣西门的分配思想
        二、傅立叶的分配思想
        三、欧文的分配思想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配思想
        一、威廉·配第的分配思想
        二、亚当·斯密的分配思想
        三、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思想
        一、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二、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
        四、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配
        五、分配正义思想
    第四节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思想
        一、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
        二、对按劳分配原则要有全面的认识
        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利益观
        四、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一、“公私兼顾”的思想
        二、“劳资两利”的思想
        三、生产资料的计划分配、统一调拨思想
        四、消费资料的统购统销思想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一、按劳分配原则的确立
        二、初次分配中的相关思想
        三、二次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四、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更加注重公平的思想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学界围绕分配问题的探讨
        一、建国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研究历程
        二、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性质与内涵的认识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第一节 市场经济改革中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分配思想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二、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三、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第二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
        一、反思平均主义,重新强调按劳分配(1978-1987)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87-1997)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997-2002)
        四、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2002-2012)
    第三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一、分配方式的突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思想的形成
        二、分配理念的创新: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思维
        三、分配关系的调整:统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分配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多角度探索
        一、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认识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的认识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认识
        四、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认识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论述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愿景
        二、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三、消除贫困的论述
        四、共享发展的论述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的分配思想
        一、社会主义的分配思路:推进共建共享
        二、社会主义的分配侧重:缩小收入差距
        三、社会主义的分配调整:分配体制改革
        四、社会主义的分配理念:促进公平正义
        五、社会主义的分配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新突破
        一、在分配理念上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
        二、在分配思路上具有更加明确的改革规划
        三、在分配机制上注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的协同
        四、在分配领域里更多地惠及民生领域
        五、在分配战略上提出为人民造福事业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二、关于劳动报酬份额降低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
        四、关于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成就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分配方式
        二、初步健全了社会主义分配机制
        三、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四、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五、深化了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六、共建共享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主导性
        二、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包容性
        三、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实践性
        四、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渐进性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主线
        二、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是分配思想演进的基本遵循
        三、分配制度的演变与所有制改革相依托
        四、分配规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联
        五、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展望
        一、坚持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
        二、体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三、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的思想
        四、体现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一) 非公有制经济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三、研究现状
        (一) 总体概况
        (二) 基本观点
        (三) 研究的不足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二、调整经济政策
        三、调整政治政策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一、新的发展特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概述和文献回顾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初步形成
        二、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国城市化理论的总结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
        三、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全面展开
        四、主要观点总结
    第二节 国外城市化理论概述
        一、国外城市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国外对中国城市化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确定和方法论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及城市化理论的阶段划分
        二、对研究范围的两点说明
        三、需要解决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章 立论基础
    第一节 有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一、对“城市”的界定
        二、“城市化”的概念
        三、“城市化理论”的内容
    第二节 研究途径和方法
        一、客观评价理论的方法论问题
        二、材料取舍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创新点
        一、选题意义
        二、创新点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探索阶段(1979年至1980年代末)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经济情况
        二、中国的城市及城市化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 城市化研究的开始—开山之作和第一次论战
        一、吴友仁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
        二、学术界对是否实行城市化的讨论
    第三节 城市化研究的重点—小城镇论
        一、小城镇论产生的背景
        二、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小城镇论
        三、小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开始
        一、“大城市论”的基本观点
        二、“中等城市论”的基本观点
        三、“多元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节 这一时期关于城市化的其他研究
        一、对城市化水平的研究
        二、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
        三、对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初步认识
        四、对国外城市化研究的介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发展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
    第一节 中国学者对西方城市化经济理论的深入了解
        一、城市化内涵的确定
        二、对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再认识
        三、中国学者对城市化理论的发展—高氏定律
    第二节 总结中国城市化的实践
        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研究
        二、中外城市化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关于城市化道路讨论的继续
        一、对小城镇城市化研究的再次兴起
        二、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不同声音
    第四节 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深入研究
        一、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总结性研究
        二、外资成为中国城市化新的动力
        三、对根本性的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转换的认识和借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深化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5年)
    第一节 经济背景以及新时期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背景
        二、新形势下城市化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对中国城市化实践的重新思考
        一、对城市化发展的评价
        二、有关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研究总结
    第三节 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全面展开
        一、对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进行总结
        二、传统视角下有关动力机制的新研究
        三、全球化视角下动力机制研究框架的构建
    第四节 城市化道路的新研究
        一、中国学者对国外都市圈模式的介绍
        二、中国发展大都市圈的理由分析
        三、都市圈模式在中国实践的总结
    第五节 城市化的制度层面研究
        一、对现行制度的评价
        二、对制度创新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国经济理论三大突破的回顾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D]. 钱路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2]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比较研究[D]. 范氏周红(PHAM THI CHAU HONG).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5]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研究[D]. 魏晓锋. 河海大学, 2006(09)
  • [6]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02)
  • [7]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研究[D]. 朱江丽. 南京大学, 2014(05)
  • [8]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D]. 张娜娜. 兰州大学, 2017(01)
  •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D]. 何念如. 复旦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中国经济理论三大突破的回顾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