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届全国医学伦理学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肖思莹[1](2019)在《建构新型诊疗思维:骨科门诊医患沟通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采用参与式观察法调查某三甲医院骨科门诊的医患沟通过程。首先,本文通过全面梳理中、西方叙事医学和骨科门诊医患沟通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提出以叙事医学理论研究医患沟通的进路。第二,通过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骨科门诊进行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案例形式展示了各种医患矛盾,从叙事医学的理论视角剖析了导致各种医患矛盾的原因。从患者角度得到的结论是:除了寻求解决疾痛,了解疾病来由外,骨科门诊患者还寻求医生的安慰和支持,但也存在由商业保险和个人纠纷等因素导致的不合理目的。此外,来诊的患者有些是沉默的患者,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病情以及治疗意愿,也缺乏应有的健康素养。从医生角度得到的结论是:比起病房,骨科医生在门诊中的诊疗过程较为简化,主要是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关,总体呈现出“治疗为主,检查为辅,有时帮助,极少安慰”的诊疗模式,这种模式充分体现出现有的医患沟通模式的缺陷所在,无论是在沟通中模式患者的情绪需求,还是使用专业术语而不予以解释,亦或是在尊重患者的决定的大旗下采用命令式口吻继续实行父权主义的诊疗方式,骨科门诊医生并没有完全领会尊重患者意愿的本质,也难以赋予患者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权利。第三,在理论层面,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叙事分析,揭示了骨科门诊医患沟通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诊疗中重视沟通,沟通中关注叙事”的新型诊疗思维,对临床医生和医学生乃至医院和医学教育提供者在今后对叙事医学的理论研究提供建议,并为今后探索叙事医学在我国临床实践的落地生根之路提出可能的方法。在实践层面,由于患者的需求和医生提供的诊疗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需要医患之间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因此对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促成更和谐的医患沟通,使医生有力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患者达到满意的临床结局。本论文包括八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问题的背景信息,提出基于叙事医学理论对医患沟通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本研究中的医患沟通和叙事医学概念进行界定,归纳国内外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并总结相关的研究文献;介绍本研究的方法论,说明论文的基本结构,最后指出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对叙事医学的三要素——关注、再现与归属进行阐释,提出叙事医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章节的叙事分析作理论铺垫。第三章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展示,分析了农村患者就诊骨科的目的与特点。第四章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展示,分析了城市居民就诊骨科的目的与特点。第五章结合第三、第四章的内容,对比了城乡患者就诊骨科的目的与特点。第六章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展示,分析了目前骨科临床医生的门诊诊疗特点,从而归纳出当前骨科医生以“治疗为主,检查为辅,有时帮助,极少安慰”的门诊诊疗模式。第七章针对医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诊疗重视沟通,沟通中关注叙事”的新型诊疗思维,并对此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指出临床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在分析病情和做医疗决策时,要建立诊断、治疗和沟通三位一体的思考模式,系统地考虑诊断和治疗,也重视沟通,关注患者的疾病叙事,培养人文素质与医学专业技术知识高度融合的医生。第八章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患方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患者健康素养给出了可行建议。
王娅[2](2019)在《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小康社会的建设已获取了显着成就,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采,导致了不容乐观的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伦理理念,成为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难题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为带领中国人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向建设和谐美丽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由此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已经不容回避;作为新时代追梦人的大学生是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理念;培育生态道德观念;培养生态伦理情怀;养成生态行为习惯;帮助大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培养有生力量与时代先锋。本文通过梳理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背景与内容,作为新时代高校生态伦理研究的理论支撑。在梳理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之后阐述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与内容。结合我国新时代的社会建设总要求和党的教育方针分析了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归纳了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开展的现状,发现现有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个层面要求为切入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从完善生态伦理教育机制、提升教育工作者生态伦理素养水平、重视实践教学、营造生态伦理教育校园舆论环境四个方面对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开展的路径进行探索。通过对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开展生态伦理教育路径探究,旨在能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与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融合度;更好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使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真正入脑入心;增强高校学生对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让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成为塑造有担当、有使命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
阎婷[3](2019)在《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研究》文中指出现今社会,对于不断加剧的医疗纠纷,无论政府还是医界虽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均未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恶性伤医案件一次又一次地触痛人们的神经,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国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回首历史,分析医患纠纷的发展情况,以寻找解决现今的医疗纠纷的锁钥。纵观中国古代,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甚少医疗纠纷。至民国时期,在大规模复制西方立法和司法经验的情况下,政府在立法、司法上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医生从业资格及行医行为的举措,同时在实践中,无论中西医均出现了医疗纠纷大量涌现的情况。在此期间,中医不仅要面临时代的剧烈变迁,还要面临西学东渐带来的西医对中医的强烈挤压,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比起前辈,民国中医界面对的环境要复杂得多,不得不在痛苦与纠结中抗争。因此,民国中医医疗纠纷呈现出与古代医疗纠纷以及西医医疗纠纷不同的特点,相应地,民国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也有其独到之处。本文旨在研究民国中医医疗纠纷,以期对现今医疗纠纷的解决有所帮助。文章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资料来源包括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上海《申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共5辑,包括12万页资料)、“晚清期刊、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相关论文、着作等。本文包括导言,一至四章以及结语。在搜集大量史料、分析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中医医疗纠纷发生的历史,分析了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各种形态,探究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产生的法制背景与社会文化背景,根据案例等梳理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各种解决机制,并结合明清医疗纠纷及西医医疗纠纷分析了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本文导言部分以研究的缘起为始,定义了医疗纠纷的概念。在文献综述部分,列举了古代、近代以及现代有关中国古代医疗纠纷的研究情况;从民国时期的研究及现代的研究两方面梳理了对民国时期医事立法及医疗纠纷的研究情况。本文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研究的角度以及史料的完整性等方面对上述研究情况进行了评议,上述研究存在研究制度史较多以及对中医医疗纠纷进行专门研究不足等情况。第一章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形态,首先以案例的形式列举了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各种形态,包括业务过失,非法行医,虚假广告,名誉权纠纷,诊金纠纷,假药、劣药及配药错误,诬告陷害,欺诈,共8类。文章以案件发生的时间为序,将本文涉及的从1911年至1948年发生的64件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汇总为表格,对案件的争议缘由、处理方式及结果做了简要说明,并对是否进行鉴定、鉴定者以及是否反诉、是否有律师参与案件等情况做了标注。表格中的内容显示,业务过失以及非法行医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案件的主要缘由。第二章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产生的背景,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产生的背景既包括当时的法制背景,也包括民国时期动荡而复杂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政府仿照西制建立现代卫生管理体制,加强了对中医药的立法及行政管理。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的卫生行政体制基本是模仿西制的,所以整个民国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真正地设置专门的中医管理机构。虽然1937在卫生署下设置了中医委员会,但实际上有职无权,形同虚设。即使如此,对于中医医疗纠纷的行政管理也并非由完全由卫生行政机关进行,因为专门的卫生行政机关地位变化频繁,独立的卫生行政机关与警察机关时分时合,形成了民国时期警察机关大量介入中医医疗纠纷的独特景象。民国时期颁布了大量涉及中医的卫生行政管理的法规,虽然这些法规良莠不齐,但总体而言对建立合格的中医队伍、预防医疗纠纷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在民国之前,我国几无对中医资质的管理规定,民国政府将中医的资格的取得以及开业纳入到政府的行政管理之中。总体而言,对中医登记资质的要求比较宽松。中医行医过程中,不仅要遵守中医药法律,也要遵守其他法律,否则既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也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在司法制度方面,民国时期各项司法制度的进步,大大方便了医疗纠纷的双方进行诉讼,这也是较之以前民国时期医疗讼案数量激增的原因之一。同时,医界对于国家的司法制度并非无动于衷,而是在尊重国家司法制度的前提下,对于涉及医权的司法制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也为在医疗纠纷中保障医权做了不懈努力。在文化背景方面,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医开始了政治边缘化,这些原本应该受人尊敬的人,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医界的境遇与当时的大环境息息相关,战乱的影响、混乱的治安、萧条的经济、西医的打压以及政府的压制,都严重恶化了中医的生存空间。对于各方面的压力,中医界并非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种种自救措施。第三章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医疗纠纷的解决是多方参与的结果,除了当事人之外,国家权力、医学团体、医界同行、律师、媒体、患方的亲朋好友甚至社会人士都可能对纠纷的解决产生影响。在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医方主要为医生个体,未见以中医院为当事人的医疗纠纷。患方虽然来自于各个阶层,但是有着共同的特点——对医生缺乏信任、告医踊跃。对于这样的患者,中医们也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预防纠纷,亦会采取呼吁保障医权、求助法律、聘请律师等手段以保障自身权利。参与解决医疗纠纷的国家机关包括司法机关、与卫生行政管理相关的行政机关等,即使卫生行政机关独立于警务系统后,两者在管辖权上仍有交集,两者联合办案的记录并不鲜见。由于民国的保甲制度的存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也会出现保甲人员的身影。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医界团体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中医团体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起到了保障会员权益、为医疗案件提供医学依据、为会员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等作用。当然,众多中医团体之间也存在问题,最突出的是党争严重,甚至影响到了案件鉴定的公平性。在其他方面,由于律师具备法律知识,记者易于控制舆论,律师与媒体在医疗案件的解决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另外,中医同道以及案外民众等也可能以检举人或者诉讼参与人等的身份影响纠纷的解决。在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方面,最为剧烈的方式即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民国时期中医医疗讼案呈现如下几个特点:自诉案件所占比重较大,反诉的情况较多,少见民事诉讼(多为刑事诉讼,且多为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医方败诉情况较少,涉讼患方阶层广泛,争议内容涉及产科及儿科的情况较多。相较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对中医医疗纠纷的处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范围上,都更胜一筹。除此之外,我国民间向来有调解息讼的传统,这一传统沿至民国时期仍在发挥作用,只是途径有所改变。民国时期的调解与和解,既有自行和解、社会调解、中医团体调解等民间行为,也有调解委员会调解、法院的诉前调解与诉讼中的和解等官方行为。鉴定也是许多医疗纠纷的解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由于中医的特殊性,其鉴定方式、鉴定机构与西医不同,呈现出其特有的鉴定风格。记录完整的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案例并不多见,本文选取两例记录比较详尽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为了解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个微观、直接的视角。第四章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特点,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无论是与明清相比还是与民国时期的西医医疗纠纷相较,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纵向上看来,中国的医患关系越往古代似乎越和谐,至明清时期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逐渐增多。与明清相比,中医医疗纠纷在民国时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表现为医疗纠纷数量急剧增多、医疗纠纷种类多样、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丰富。这些转变发生的原因包括:患方对医生的态度发生转变、熟人社会的转变、法制的进步、媒体及医学团体等的兴起等几方面。横向上看,民国时期的中医医疗纠纷与西医医疗纠纷亦相差巨大,差异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体现为诊疗场所不同、患者地位不同、观念差异等方面的医学模式的差异,其次是中西医与传统社会关系不同,作为舶来品的西医面临着解决水土不服、融入中国传统社会的困境。再次,中西医与西方法律文化的关系不同,同源于西方文化的西医,与西方法律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中医却在鉴定和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民国时期,尽管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对于医患双方而言有着颇多的无奈与不公,但随着法制进步、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也发展出了既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也力求适应现代法律制度的多种解决路径。对后世而言,民国时期的中医界及法律界一步步探索着发展之路,为后世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提供了经验。
李惠国[4](2019)在《回忆与思考——纪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批示成立4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作者回忆了亲身经历的自然辩证法学科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大事,并对学科和研究会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迟学芳[5](2017)在《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学,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生命伦理传统进行诠释与重建的定位。为此,首先,确证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借鉴恩格尔哈特先验的“道德传统”以及马克思“实践理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四维结构”的生命伦理理想模型,作为诠释和重建的理论基础,即自然生命系统、文化生命系统、道德传统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以及系统内在选择和外在选择判例。其中,自然生命系统可以指谓一切个体生命,包括人和其他非人类动植物等个体形态;文化生命系统指代的是类比生命实体形成的生命文化,包括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和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等集合体形态,集合体形态的生命并不是不存在,是以组织结构关系在人们的头脑中作为一种影响行为或决策的意识观念,或法律制度,或器物习俗等有形无形的印记存在;道德传统是“文化遗传”的历史尺度,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包括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思想认识和分析方法,还有系统的内外选择判例,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生命系统,或文化生命系统对象的理论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是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理想模型,具有联结过去与现时代,并实现古今思想、方法和理论融合等功能。其次,把这个理想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考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从中发现和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初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的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概括:(1)从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以“民以食为天”、“生育即善”的观念以及“孝”和“德”为特征的“家-国生命一体”的血缘和宗法制度为特征;(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生命伦理传统形成,其标志是儒、道、法、墨的生命伦理传统,以“生生之道”、“生生之仁”、“治国之命在富民”、“劳动谋生权不可剥夺”等传统思想为特征;(3)秦至唐代的生命伦理传统得到大发展,出现生命伦理思想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医药体系建立,凸显“大医精诚”、“治未病”的生命道德文化;《礼记》第一次把人情、人义与人利、人患结合起来作“身-心分析”,为制约人欲并维护家-国生命健康奠定基础;陆贾的“民是万世之本”、《吕氏春秋》的“顺民心就是行大义”、《太平经》的和气生财与平均共享的太平盛世理想,以及葛洪的“自然有命”、“安其所长”具有代表性;此外,“养生安生”生命伦理传统形成。阮籍、嵇康,以及陶弘景、孙思邈和《严氏家训》为代表。(4)宋元明清的生命伦理思想,深化“明哲保身”与“舍生取义”联系和区别,还突出扩展了生命关怀的范围和仁者的生命责任。见诸“民胞物与”、“仁者天地万物一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等观点。(5)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见诸“法界缘起论”与宇宙整体性阐释,其“众生平等”、“净土情怀”、“涅盘理想”以及“素食”和“放生”身体厉行,特别是“苦”的世态及“无明”心态和“六道轮回”的“冥界”过程,为戒杀生、普渡众生、提供特殊的“思想实验”或“成佛训练”。为了使上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现时代化,就要把现今存在的公共生命理解的典型问题,放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加以解释和说明,坚持认为生命源于“生生之道”,止于自然之道,自杀不仅对不起家庭还违背“天命不可违”的原则;临终关怀,就是要讲好“听天由命”的故事;虐杀动物,是造孽的行为,不应当;刘海洋伤熊事件,归根结底是缺少对生命的相情同感;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生命的现象,本质上是人的“异化”,缺乏儒家“做人”之道。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利用生命科技干预生命自然进程的现实,主张“自然最有智慧”,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用那些科技手段。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除了有对待上述个体生命的态度外,还包括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首先,关于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主张:(1)生育是对的;(2)保证劳动者劳动是基础和前提;(3)倡导孝道是关键。其次,关于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1)弘扬优秀儒家生命伦理传统是基础;(2)得民心是根本;(3)有法必依且执法严明是大事;有国格人格是核心。再次,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老子道的生成论宇宙观具有现时代价值:(1)它提供总体认识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的生物理论模型;(2)它不等于自然规律,是一切生成之总规律;(3)它是“自然界最懂自然”之“道”,要求人们尊重和敬畏自然。进而,根据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不同的思想观点和学说范式,把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分为“十大生命道德共同体”。即“家-国生命一体”、“道法自然”、“依法治国”、“仁义为怀”、“治未病”、“身-心分析”、“以民为本”、“尊重自然”、“民胞物与”以及“养生安生”等生命道德共同体。对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既适应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公共生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也借鉴和融合了国内外相关学术观点。可以把重建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两大基石。”“一个逻辑起点”,是以“生生之道”的自然生命秩序和“生生之仁”的文化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作为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立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以及最终实现的目的。它与现行的规范生命伦理学不同:(1)它以公共生命文化和民族生命文化素质为视阈,把人对生命的行为和态度与做人、与家、国和自然界的生命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讨论,作为重建的出发点;(2)主张科学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生命的自然秩序和文化秩序,更不可能脱离与地球“道”的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以此基点作为重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3)人类个体生命的状态,生命质量、生命健康和幸福状态,与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地球自然生命的状态紧密相关。在人类社会内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家与国家、国家与小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体自然“小宇宙”是“大宇宙”自然状态的“窗口”,对自然的索取与保护、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是重建的最终目的。“两大基石”,即生命道德哲学和生命道德学,构成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体系结构的定位。在生命道德哲学层面,探讨了生命世界观、生命价值观、生命权利观和生命利益观,主张要知命、任命、顺命;身体生命的固有价值决定文化生命的内在价值;有追求生命质量,健康生活和幸福生活的权利;要保证人们基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利益,抵制奢侈需求的利益,保证平等的医疗条件、医疗机会和基本医疗利益的主张。在生命道德学定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基本框架构想,以及“孝悌原则”、“三纲五常”、“仁义”原则、“大医精诚”等基本原则;在基本范畴方面,提出生命道德共同体、生命道德考虑、生命道德重要性、生命过期、人的自然性与文化性、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秩序与文化生命秩序。在生命道德基本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以“生命的社会大义”和“医疗公正”为特征的促进医改规范的定位;在科技与生命关系上,提出“科技辅助生命的功能”、“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及其家庭选择和上级裁决”以及“要考虑到不确定性风险与责任和免责条款”的主张。在工作、生活和休闲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适度工作、要注意吸收“明哲保身”思想、健康生活和适当休闲等观点。在制定卫生保健和养生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要注意到“人体‘小宇宙’是麻烦的根源”问题、要包括动静结合、知足知止的生命脉动原则、要区分身内之物和身外之物,主张生命势弱。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是与我国流行主张的“以解题为目的和归宿”的生命规范伦理学不同,是“以做人为目的”、“以朝着生命健康的方式生活为归宿”、“家-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生命美德伦理学。无论什么样的生命伦理学,如果离开了中国优秀生命伦理传统,仅仅突出伦理学的工具价值,忽视或不顾其内在价值,那么它就是不完善的。这也是我们倡导建构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的本意。
杨德胜,胡淑华,陈淑华,王辉,陈冰,吉琳,黄敏,梁若柽,陈星伟,冯濂波,赵一俏[6](2017)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广东模式解析》文中指出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广东省医调委第三方人民调解"广东模式"的机制,结合分析国内外医患纠纷处置经验,归纳出医患调解广东模式社会背景的优择性、核心价值的公平公正性、运作环境的适宜性、实践的成功性。
赵明杰[7](2017)在《2013年~2016年《医学与哲学》杂志工作总结》文中研究表明《医学与哲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是2013年2016年,今天,我将这四年的杂志工作向编委会做一汇报,请各位编委审议。一、《医学与哲学》的刊文情况1.载文量
赵明杰[8](2017)在《2013年~2016年《医学与哲学》杂志工作总结》文中提出《医学与哲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是2013年2016年,今天,我将这四年的杂志工作向编委会做一汇报,请各位编委审议。一、《医学与哲学》的刊文情况1.载文量2.重点栏目3.刊载的重点专题文章二、《医学与哲学》刊文质量评价1.《医学与哲学》杂志综合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作者地区分布
李妍[9](2015)在《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道德规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不断发展,诸多伦理问题随之产生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即军队心理服务工作该如何在道德规范的指引下开展工作。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以我军心理服务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文献法搜集中外军队心理服务工作及其道德规范的发展变革,并运用面对面的半结构式专家访谈,从中发现和总结当下我军心理服务工作中所面临的道德两难困境。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现实道德困境,并最终找寻到解决其道德困境的途径。综上所述,并以此为研究目的,本文将正文共分为四大章、十一节的内容依次展开论述,以下将简述正文的研究内容:第一章为研究概况,共包含三节内容。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节概念的界定;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对象。第二章为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的发展,共包含两节内容。第一节我军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的发展;第二节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的发展。第三章为道德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共包含两节内容。第一节文献收集现状与整理;第二节访谈结果与分析。第四章为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道德规范,共包含四节内容。第一节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中道德角色定位;第二节军队心理服务道德规范章程的依据;第三节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第四节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道德章程拟订。
陈首珠[10](2015)在《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从历史视野上考量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对于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是有益的。人类的技术与伦理关系的历史演变历经了古代的“以道驭术”、近代的“道术分离”、现代的“道术冲突”的过程,时至今日,技术与伦理的矛盾不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协调,而且表现出愈加尖锐的趋势。现代学者针对不同技术领域涉及到的不同技术伦理问题进行单一视角、单一变量的分析和论证,而这种仅依靠技术行为本身或伦理精神要求的单一纬度,难以实现找寻技术进步与伦理规范两者之间的协同与平衡。当代技术的发展依然面临着技术与伦理关系的矛盾,若要能走出传统技术伦理的困境,必须进行新的实践即“技术-伦理实践”。这种新的实践形态要求某项技术在开发伊始就始终考虑、研究相关技术伦理问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也曾最早谈及该实践形态,他指出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就是该实践形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付诸实践。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当代技术伦理问题的协调解决必须诉诸于新的技术-伦理实践。本文包含了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导论,涵盖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通过对“与技术相分离的伦理道德实践形态”、“与伦理道德相分离的技术实践”的分析,引出并论证了“技术-伦理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的到来。第三部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古代中西方技术与伦理之间关系问题,详实介绍了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历史生成过程,即三个阶段: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第四个部分,对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分别从当代工程技术-生态伦理、医疗技术-生命伦理、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等方面分析并论证了不同技术与伦理之间关系的技术-伦理实践模式。第五个部分,对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包含了原因分析、过程分析、结果分析等。第六个部分,围绕着旨在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而展开,进行了协调矛盾的可能性分析,提出了实现当代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理论构想-—当代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并探讨了该理论付诸实践的具体措施。最后,本文以纳米技术为例,探究了当代纳米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的实践路径。为了实现当代技术与伦理的协同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指导基础之上,不断开展新的实践探索。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将成为人类成功协调解决当代技术与伦理之间矛盾关系的新的实践形态。
二、第三届全国医学伦理学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届全国医学伦理学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建构新型诊疗思维:骨科门诊医患沟通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叙事医学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门诊医患沟通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3 叙事医学与骨科门诊医患沟通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4 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5 论文框架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叙事医学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关注 |
2.2 再现 |
2.3 归属 |
3 叙事医学视角下农村患者就诊骨科的目的与特点分析 |
3.1 案例引入一:当患者沉默 |
3.1.1 关注:当问诊被迫中断 |
3.1.2 再现:当言语出现隔阂 |
3.1.3 归属:矛盾的激化与缓和 |
3.1.4 分析 |
3.2 案例引入二:数顾诊室只为官司 |
3.2.1 关注:初顾诊室——开药 |
3.2.2 再现:再顾诊室——退药 |
3.2.3 归属:三顾诊室——要一纸证明 |
3.2.4 分析 |
3.3 案例引入三:当患者“好问”而不“好学” |
3.3.1 关注:一答一问与一答多问 |
3.3.2 再现:盲目求片,自找麻烦 |
3.3.3 归属:反复确认 |
3.3.4 分析 |
4 叙事医学视角下城市居民就诊骨科的目的与特点分析 |
4.1 案例引入一:几度复诊为哪般 |
4.1.1 关注:患者“又来照片” |
4.1.2 再现:开门见山,只为“取证” |
4.1.3 归属:为索赔“不屈不挠” |
4.1.4 分析 |
4.2 案例引入二:商业保险的诱惑 |
4.2.1 关注:要求“私人订制”病史 |
4.2.2 再现:引导失败,真实目的被揭穿 |
4.2.3 归属:一番教育后仍“执迷不悟” |
4.2.4 分析 |
4.3 案例引入三:心病还须心药医 |
4.3.1 关注:要求“马上住院”的患者 |
4.3.2 再现:坚称病重 |
4.3.3 归属:转心身医学科 |
4.3.4 分析 |
5 叙事医学视角下城乡居民就诊骨科的目的及特点比较 |
5.1 叙事医学视角下城乡居民就诊骨科的目的对比 |
5.2 叙事医学视角下城乡居民就诊骨科的特点对比 |
6 叙事医学视角下骨科医生的门诊诊疗特点分析 |
6.1 案例引入一:专业术语的藩篱 |
6.1.1 关注:令人一头雾水的回应 |
6.1.2 再现:“骨质增生”是病吗? |
6.1.3 归属:风马不接的对话 |
6.1.4 分析 |
6.2 案例引入二:专注“治病”,忘了“关心” |
6.2.1 关注:一看就知是骨折 |
6.2.2 再现:只给两个选择——住院还是复位 |
6.2.3 归属:两个都不选 |
6.2.4 分析 |
6.3 案例引入三:在错的时间给予建议 |
6.3.1 关注:过早给予选择 |
6.3.2 再现:住院报销与门诊自费优劣谈 |
6.3.3 归属:始料未及——半路杀出个“拦路虎” |
6.3.4 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建构新型诊疗思维:诊疗中重视沟通,沟通中关注叙事 |
7.1 传统诊疗思维评析 |
7.2 “诊疗中重视沟通,沟通中关注叙事”的新型诊疗思维 |
7.2.1 沟通视角的两个层面:沟通对象与沟通效果 |
7.2.2 诊断视角的两个层面:主观印象与客观信息 |
7.2.3 治疗视角的两个层面:患者需求与治疗方式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总结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的局限性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与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相关概述 |
2.1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
2.1.1 生态伦理的含义 |
2.1.2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
2.1.3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理论概述 |
2.2.1 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 |
2.2.2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 |
2.2.3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 |
2.3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视域下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
2.3.1 有助于提升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社会价值 |
2.3.2 有助于增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功能优势 |
2.3.3 有助于提升学生生态伦理素养实现个体价值 |
3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习近平生态伦理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 |
3.1.1 开设生态伦理教育课程 |
3.1.2 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 |
3.1.3 组织丰富的专家讲座 |
3.2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
3.2.1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内容单薄,教学渗透不强 |
3.2.2 部分教育工作者行为失范,生态伦理素养不高 |
3.2.3 部分大学生生态伦理实践缺失,自觉意识不强 |
3.2.4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残缺,保障力度不大 |
3.3 习近平生态伦理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机制不完善 |
3.3.2 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生态伦理管理机制不完整 |
3.3.3 高校营造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环境不全面 |
3.3.4 市场经济现状和网络环境制约情况不乐观 |
4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路径探索 |
4.1 完善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机制 |
4.1.1 教材层面加强生态伦理教育 |
4.1.2 学校层面加强生态伦理教育 |
4.1.3 课堂层面加强生态伦理教育 |
4.2 加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生态伦理素养水平 |
4.2.1 重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生态伦理教育 |
4.2.2 建立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生态伦理管理机制 |
4.3 开拓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教学新模式 |
4.3.1 积极开展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实践活动 |
4.3.2 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新媒体传播教学 |
4.3.3 鼓励成立生态伦理相关的社团组织 |
4.4 构建完善生态伦理教育外部环境 |
4.4.1 构建完善的生态伦理教育制度 |
4.4.2 打造良好的生态伦理教育舆论环境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形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分类 |
一、业务过失 |
二、非法行医 |
三、虚假广告 |
四、名誉权 |
五、诊金纠纷 |
六、假药、劣药及配药错误 |
七、诬告陷害 |
八、欺诈 |
第二节 对中医医疗纠纷形态的分析 |
一、本文涉及的案例汇总 |
二、对中医医疗纠纷形态的简要分析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法制背景 |
一、民国时期中医药立法与行政管理 |
二、司法制度概况 |
第二节 社会文化背景 |
一、混乱的医界 |
二、动荡的时局与治安 |
三、中医存废的争论 |
四、无处不在的竞争者 |
五、政府的压制 |
六、中医的自救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 |
第一节 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参与者 |
一、医方与患方 |
二、国家机关 |
三、中医团体 |
四、律师与媒体 |
五、其他人士 |
第二节 中医在纠纷过程中对自身权利的保障 |
一、保障医权 |
二、运用法律、聘请法律顾问及律师 |
第三节 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 |
一、进行诉讼 |
二、由行政机关处理 |
三、调解与和解 |
四、医疗损害鉴定 |
五、从两个案例看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特点 |
第一节 与明清民间医疗纠纷相比较 |
一、明清的民间医疗纠纷 |
二、中医医疗纠纷从明清至民国发生的转变 |
三、中医医疗纠纷从明清至民国发生转变的原因 |
第二节 与民国时期西医医疗纠纷相比较 |
一、民国时期西医医疗纠纷的概况 |
二、民国时期中西医医疗纠纷的差异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回忆与思考——纪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批示成立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译介学习宣传阶段 (1928—1955) |
1. 中文的《自然辩证法》翻译出版情况 |
2. 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宣传 |
二、自然辩证法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阶段 (1956—1966) |
三、严重挫折时期 (1966—1976) |
四、自然辩证法学科和事业的大发展阶段 (1977—) |
1. 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前后 |
2.《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编撰工作 |
3. 反对伪科学 |
4. 积极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 |
5.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
6.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 |
7. 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咨询研究 |
8. 促进自然辩证法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
9. 促进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科学技术传统的研究 |
五、几点思考 |
1. 发扬特点, 认识不足, 努力创建科学技术哲学的中国学派 |
2. 科技哲学研究要有高远宽阔的视野和鲜明的时代感 |
3. 哲学的目的是让人们学会自己思考而不是崇拜权威 |
4. 抵制学术研究华而不实的作风 |
(5)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简要评述 |
1.3.1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理论 |
1.3.2 传统生命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1.3.3 中医理论中的生命伦理研究 |
1.3.4 其他各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1.3.5 存在的难题和研究的基点 |
1.3.6 本论文使用的生命伦理学概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我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诠释的理论基础 |
2.1 对生命伦理学产生影响的典型文本的分析 |
2.1.1 分析的立论基点 |
2.1.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文本分析 |
2.2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及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2.1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的重大事件 |
2.2.2 影响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3 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性质和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1 我国生命伦理学性质的争论 |
2.3.2 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3 基于“异中之同”的简要评述 |
2.4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及我国传统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4.1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 |
2.4.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5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及创新意义 |
2.5.1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 |
2.5.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创新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3. 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 |
3.1 原始社会与生命道德的产生 |
3.1.1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生命道德演变 |
3.1.2 原始社会生命文化秩序的确立 |
3.1.3 维系家庭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孝”与“德”的产生 |
3.1.4 原始社会的中医生命伦理思想萌芽 |
3.2 夏、商、西周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1 《周易》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2 《尚书》“五行说”的生命伦理方法 |
3.2.3 夏、商、西周时期生命文化的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 道家的生命伦理学 |
4.1.1 老子“道”的生命伦理学说 |
4.1.2 庄子自然中心论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3 杨朱的人类个体生命伦理思想 |
4.2 儒家的生命伦理学 |
4.2.1 孔子的家庭、政治、社会生命伦理学说 |
4.2.2 孟子的生命伦理思想 |
4.2.3 荀子的家国生命健康伦理思想 |
4.3 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4.4 法家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1 管仲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2 商鞅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3 韩非子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5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生命文化 |
4.5.1 精、气、神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 |
4.5.2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法规和制度 |
4.5.3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5. 秦朝至唐代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 秦汉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1 《吕氏春秋》中“人生基本需求”的生命伦理意蕴 |
5.1.2 “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 |
5.1.3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彰显的生命文化 |
5.1.4 《皇帝内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6 维持家庭和社会生命秩序的“三纲五常” |
5.1.7 陆贾、贾谊国家生命健康管理的伦理思想 |
5.1.8 《礼记》《淮南子》《太平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9 扬雄、王充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 魏至唐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1 王弼、阮籍和嵇康以及郭象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2 《颜氏家训》重人贵生、保身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3 “隐逸现象”凸显的“保全身心”的生命文化 |
5.2.4 葛洪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5 陶弘景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6 孙思邈的生命伦理思想 |
5.3 本章小结 |
6. 宋元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 宋元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1 张载“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 |
6.1.2 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说”的生命伦理境界 |
6.1.3 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生命伦理责任 |
6.1.4 刘完素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 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1 王阳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伦理自觉 |
6.2.2 王艮“明哲保身”的生命大义 |
6.2.3 王夫之“知耻、立志”的生命品位 |
6.2.4 “温病四大家”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 |
7.1 “法界缘起论”与宇宙的整体性 |
7.1.1 佛教的缘起论 |
7.1.2 宇宙万物无碍自在 |
7.2 众生平等与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2.1 众生平等 |
7.2.2 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3 业报论与对生命及其环境的尊重 |
7.3.1 业报论 |
7.3.2 业报论传说 |
7.3.3 素食 |
7.3.4 放生 |
7.3.5 净土 |
7.4 苦生与涅盘 |
7.4.1 苦及原因 |
7.4.2 涅盘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诠释 |
8.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 |
8.1.1 现今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
8.1.2 “临终关怀”的问题 |
8.1.3 虐杀动物的问题 |
8.1.4 刘海洋“伤熊事件” |
8.1.5 同学之间的杀人事件 |
8.1.6 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 |
8.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 |
8.2.1 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2 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3 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 “家-国生命一体”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2 “道法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3 “仁义为怀”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4 “依法治国”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5 “治未病”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6 “身-心分析”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7 “以民为本”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8 “尊重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9 “民胞物与”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0 “养生安生”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4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诠释的现时代需求和根据 |
8.4.1 科技疯狂发展的失控,对生命构成严重的风险 |
8.4.2 “赶超现代化的世界性角逐病” |
8.4.3 控制毁灭生命的战争需要生命健康文化的支撑 |
8.4.4 复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纵欲且废人体自然之功 |
8.4.5 社会保障改革需要“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定位 |
8.5 中医兴废争论中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之诠释 |
8.5.1 修正中医或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 |
8.5.2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医,中药有西药不具备的疗效 |
8.5.3 从中国生命伦理传统诠释中医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 |
9.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逻辑起点 |
9.1.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 |
9.1.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立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
9.1.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终极关怀 |
9.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哲学定位 |
9.2.1 生命世界观 |
9.2.2 生命价值观 |
9.2.3 生命权利观 |
9.2.4 生命利益观 |
9.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学定位 |
9.3.1 道德观念 |
9.3.2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框架构想 |
9.3.3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原则 |
9.3.4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范畴初探 |
9.3.5 中国生命道德学基本规范的前提和定位 |
9.4 构建“诗意地栖居”的中国生命伦理学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创新点说明 |
(6)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广东模式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医患调解广东模式社会背景的优择性 |
2 医患调解广东模式核心价值的公平公正性 |
2.1 确保多方的利益均衡 |
2.1.1 维护患方的合法权益 |
2.1.2 维护医方的合法权益 |
2.1.3 保证其他多方的利益均衡 |
2.2 坚持多维度的公正 |
2.2.1 维护法律尊严 |
2.2.2 坚持第三方立场 |
2.2.3 理清责任程序 |
3 医患调解广东模式运作环境的适宜性 |
3.1 协同配合的多途径宣讲 |
3.1.1 媒体 |
3.1.2 医方 |
3.1.3调解组织 |
3.2 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
3.2.1 医患双方 |
3.2.2 调解机构 |
3.2.3政府 |
3.2.4 公安部门 |
3.2.5 司法机构 |
3.2.6 保险机构 |
3.2.7 检察部门和媒体 |
4 医患调解广东模式实践的成功性 |
4.1 实施了可持续性发展机制 |
4.2 创新了社会管理机制 |
4.3 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
(7)2013年~2016年《医学与哲学》杂志工作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学与哲学》的刊文情况 |
1. 载文量 |
2. 重点栏目 |
3. 刊载的重点专题文章 |
二、《医学与哲学》刊文质量评价 |
1.《医学与哲学》杂志综合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作者地区分布 |
(1)《医学与哲学》A版 |
(2)《医学与哲学》B版 |
2. 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情况 |
3. 杂志宗旨和特色执行情况分析 |
(1)《医学与哲学》A版 |
(2)《医学与哲学》B版 |
三、《医学与哲学》学术活动的引领作用 |
四、顾问的指导和大连医科大学的支持 |
五、编委会和杂志社的工作机制与作用评价 |
(8)2013年~2016年《医学与哲学》杂志工作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学与哲学》的刊文情况 |
1. 载文量 |
2. 重点栏目 |
3. 刊载的重点专题文章 |
二、《医学与哲学》刊文质量评价 |
1.《医学与哲学》杂志综合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作者地区分布 |
(1)《医学与哲学》A版 |
(2)《医学与哲学》B版 |
2. 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情况 |
3. 杂志宗旨和特色执行情况分析 |
(1)《医学与哲学》A版 |
(2)《医学与哲学》B版 |
三、《医学与哲学》学术活动的引领作用 |
四、顾问的指导和大连医科大学的支持 |
五、编委会和杂志社的工作机制与作用评价 |
(9)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道德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概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
一、心理服务 |
二、军队心理服务工作 |
三、道德与道德规范 |
四、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的发展 |
第一节 我军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建设的发展 |
一、归属于思想政治工作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
二、趋向于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的独立发展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建设的发展 |
一、二战后国际宣言的广泛影响 |
二、学科宣言的深入影响 |
三、反恐战争造成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发展的迷失 |
第三章 道德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文献收集现状与整理 |
一、文献收集 |
二、文献整理 |
第二节 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一、专家基本情况 |
二、访谈基本情况 |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道德规范 |
第一节 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中道德角色定位 |
一、心理服务工作人员的道德角色 |
二、来访者的道德角色 |
第二节 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章程的依据 |
一、客观现实的要求 |
二、学理建制的要求 |
三、凝聚军心的要求 |
第三节 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
一、明确保密标准,提高保密意识 |
二、坚守知情同意,维护患者诉求 |
三、规范权责范围,减少客观因素影响 |
四、明确职业角色,减少隐性伤害 |
第四节 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道德章程拟订 |
一、总则 |
二、伦理问题处理 |
三、伦理关系处理 |
四、保密与知情同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技术-伦理实践”概念:一种新实践形态的提出 |
第一节 与技术相分离的伦理实践 |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 |
二、伦理实践的内涵 |
三、伦理实践的功能 |
第二节 与伦理相分离的技术实践 |
一、弗兰西斯.培根的实践哲学 |
二、技术实践的概念 |
三、技术实践的特点 |
第三节 技术—伦理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的内涵 |
一、实践形态界说 |
二、技术—伦理实践的缘起 |
三、技术—伦理实践的概念 |
第三章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历史上对技术与伦理关系的思考 |
一、中国古代的技术伦理思想 |
二、古代西方的技术伦理思想 |
第二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孕育阶段 |
一、中国“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理论分析 |
二、西方“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理论分析 |
三、“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萌芽阶段 |
一、中国“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理论基础 |
三、“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案例分析 |
第四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形成阶段 |
一、形成阶段的理论分析——以克隆技术为例 |
二、克隆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三、人类协调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的对策 |
第四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典型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当代工程技术—生态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
二、当代工程技术的生态伦理纷争 |
三、“工程规划(?)生态伦理(?)项目建设”实践模式 |
第二节 当代医疗技术—生命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生命伦理思想概述 |
二、当代医疗技术的生命伦理纷争 |
三、“医疗技术(?)生命伦理(?)技术进步”实践模式 |
第三节 当代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信息伦理思想概述 |
二、当代网络技术的信息伦理纷争 |
三、“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网络新技术”实践模式 |
第五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分析 |
第一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当代技术与伦理的差异性 |
二、当代技术的高风险 |
三、当代社会伦理精神的缺失 |
四、科学的技术伦理观的或缺 |
五、价值的多元化 |
第二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过程分析 |
一、伦理规范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 |
二、伦理难以为技术划禁区 |
三、技术伦理机制存在缺陷 |
第三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结果分析 |
一、单弱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
二、双弱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
三、单强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
第六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应对路径 |
第一节 协调问题的可能性分析 |
—、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理论依据 |
二、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事实依据 |
第二节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构建 |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内容及模型 |
二、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组成要素 |
三、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目标 |
四、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具有普世价值 |
第三节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实践过程 |
一、组建相关技术的伦理委员会 |
二、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伦理监督机制 |
三、加强伦理建设,强化技术主体的伦理责任 |
四、加强科技立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
五、加强多方合作,构建良好的社会伦理秩序 |
六、吸收公众的智慧,构建公共参与决策机制 |
第四节 当代技术—伦理协同建构:以纳米技术为例 |
一、纳米技术—伦理问题 |
二、纳米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
三、纳米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目标与限度 |
四、纳米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第三届全国医学伦理学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构新型诊疗思维:骨科门诊医患沟通的叙事研究[D]. 肖思莹. 山西医科大学, 2019(09)
- [2]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视域下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研究[D]. 王娅.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3]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研究[D]. 阎婷.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4]回忆与思考——纪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批示成立40周年[J]. 李惠国.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03)
- [5]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D]. 迟学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广东模式解析[J]. 杨德胜,胡淑华,陈淑华,王辉,陈冰,吉琳,黄敏,梁若柽,陈星伟,冯濂波,赵一俏. 现代医院, 2017(04)
- [7]2013年~2016年《医学与哲学》杂志工作总结[J]. 赵明杰. 医学与哲学(B), 2017(02)
- [8]2013年~2016年《医学与哲学》杂志工作总结[J]. 赵明杰. 医学与哲学(A), 2017(02)
- [9]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道德规范[D]. 李妍.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8)
- [10]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D]. 陈首珠. 东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