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落酸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孟川,刘晓东,吴芳,王玉海,牟金贵,王明秋[1](2022)在《四倍体大白菜叶球形成中内源激素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叠抱类型和舒心类型四倍体大白菜为试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方法对中脱落酸相关基因Bra018800和生长素相关基因Bra018750进行表达量分析,并利用酶联免疫法对其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研究了四倍体大白菜叶球形成内源激素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以期为后继研究四倍体大白菜不同叶球类型形成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Bra018800和Bra018750基因分别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的包心期和莲座期表达量达到最高,比舒心类型同时期表达量高2.56~2.80倍和5.18~6.59倍。内源激素测定结果表明,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2种激素在叠抱和舒心四倍体大白菜2类材料中表现为差异显着。其中ABA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的包心期含量达最高,比舒心类型四倍体大白菜同一时期的含量高2.05~2.12倍,与脱落酸相关基因Bra018800在2种类型材料中的表达趋势相一致;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莲座期IAA含量显着高于舒心类型同时期的2.58~2.60倍,与生长素相关基因Bra018750在2种类型材料中的表达趋势相一致。综上所述,Bra018750和Bra018800 2个基因调控内源激素IAA和ABA的合成,分别在四倍体大白菜包心期和莲座期对叶球类型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朱海荣,刘爽,于燕萍,徐吉远,张娟[2](2021)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的增多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隐形植物生长调节剂引发的农作物生长安全问题,受到政府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为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需进一步完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水平。介绍了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概述了4种常用的检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展望了随着色谱技术、光谱技术、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分析技术联用将成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手段的重要发展方向。
王庆彬[3](2021)在《宛氏拟青霉SJ1提取物调控作物硝态氮代谢机制及控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生菌提取物提高了作物的氮利用率,但其作用机理不明确,田间活性不稳定,施用费工。本研究以植物内生真菌宛氏拟青霉SJ1提取物(PVSE)为研究对象。利用生化分析、响应面优化、指纹图谱和酶联免疫等手段探索PVSE的基本理化性质及表征手段,优化PVSE高产稳质的工艺参数,以保证批次间PVSE的稳定性。利用色谱柱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追踪技术获得PVSE中有效活性组分P4并通过液质和核磁鉴定其结构为尿嘧啶核苷。综合利用拟南芥氮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q-PCR荧光定量、转录后酶及相关理化指标的分析、生物表现型分析和小白菜的室内、大田农学评价揭示P4调控作物硝态氮代谢的机制。最后,利用玉米大田试验探究PVSE与控释肥料协同增效的主影响因素,以生物聚氨酯为载体双重控释PVSE与氮素养分,稳定PVSE作用的微环境,结合开发的肥料内PVSE检测技术调控PVSE和氮素释放规律与作物生育期相同步,利用甘薯农学评价一次性施用控释PVSE包膜尿素的田间效果。本研究为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和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VSE的平均分子量小于379 Da,主要分布在70~500 Da之间,富含芳香和杂环结构,最大紫外吸收峰为210 nm。有机物中,糖类含量为33.3%,蛋白质含量为19.2%,氨基酸含量为29.0%,核苷含量为7.4%,脂质含量为3.8%。PVSE具有温度、酸碱、光、有机试剂和尿素稳定性。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PVSE的超声提取条件,确定最大产量提取条件为物料浓度40%,酒精浓度40%,提取时间和功率分别为58.2 min和6 k W。采用色谱指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PVSE的相似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确保不同批次产品的相似性大于90%,定量准确率大于99.9%,保证产品质量。经色谱柱将PVSE分离成16个组分。生测结果表明P4具有显着调控硝态氮代谢的活性。(2)P4激发NLP家族和激素路径来调控硝态氮代谢和信号转导,具体机制如下,P4在缺氮条件下诱导拟南芥细胞核NPL家族氮调控基因的高表达,调控硝态氮感应基因NPF6.3和NRT2.1的响应。首先,通过上调NRT2家族基因的表达来提高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下调NAXT1基因的表达来减少根系硝态氮的外排,进而增加植物体内氮素的积累。其次,根-冠间信号转导通过CLE家族信号肽分泌通路来介导,将植物缺氮信号反馈到植物地上部。然后,通过提高NPF7.3基因表达来增加根系硝态氮向地上木质部转移,通过抑制NPF7.2基因的表达来减少地上向木质部硝态氮的回流,提高地上部氮储存。地上部在营养期积累的氮营养通过NPF2.13由老叶向新叶转运,加快氮素的循环利用,同时上调NPF5家族基因表达来提高液泡内存贮硝态氮的外排后再利用。进一步,通过抑制BT1和BT2基因的表达,来提高缺氮条件下硝酸盐利用效率。其中,通过高表达GLN1.3和GLN1.4来提高氨基酸的合成,通过上调NPF8.2基因,提高二肽类化合物的富集和向苔部的转运。最后,苔部富集的氮营养通过NPF2.12转运基因的上调将营养转移到种子中,通过NPF2.7基因的上调介导植物种子液泡内硝态氮的存储。PVSE和P4对拟南芥氮响应、同化、代谢和循环路径的调控伴随着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它们介导NPF4.1、NPF4.5和NPF5.3加快ABA的积累,并通过NPF5家族调控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GA1/3/4,JA-Ile等激素的转移来调控花的发育和果实的成熟,进而提高拟南芥氮利用率。最终通过结构解析,确定P4为尿嘧啶核苷衍生物。(3)机理验证试验表明,PVSE和氮浓度协同影响作物的生物表观型、内源激素含量、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其中氮浓度为主影响因素。PVSE调控了适宜氮水平下植物IAA、ABA、ZT和GA等激素含量,协调NR、NIR、GS和GDH等氮同化相关酶的活性,促进作物氮代谢和光合作用,增加氮、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和糖的积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低温环境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缓解细胞膜损伤,稳定细胞膜结构。在减氮1/3和正常施氮水平下,配施PVSE提高小白菜氮素农学效率(N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增产10.5%~19.6%,净收益增加0.43~0.91万元/hm2,实现增产增效,验证了PVSE调控作物根-冠间营养转移的机理。同时,减氮1/3配施PVSE较常规施氮处理产量和净收益无显着差异,NAE和PFPN显着提高37.8%、45.6%,实现了减氮1/3不减产。(4)常规氮用量下,施肥方式是影响玉米NUE、NAE和PFPN的主因素,环氧树脂包膜CRU配施PVSE较尿素配施PVSE处理产量、NUE和净收益分别增加5.7%、1.85倍和1311.61元/hm2,PVSE与控释肥料协同增效玉米的生产,验证了PVSE调控作物养分向籽粒转移的机理。以环保型生物基聚氨酯为载体,实现对PVSE和尿素的双重控制释放。不仅实现了外源营养供应与甘薯需肥吻合,而且甘薯本身在关键生育期受PVSE诱导,提高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强光合强度,增加营养的积累。在块茎膨大期促进营养分配,验证了PVSE调控冠-块茎间营养转移的机理。膜内包覆PVSE控释肥料处理组较农民常规施肥、控释肥料、膜外包覆PVSE控释肥料甘薯产量分别增加29.3%、23.2%和7.0%,收益分别增加24.7%、15.9%和7.6%,P1CRF1较未配伍PVSE的控释肥(CRF1P0)还原糖、VC含量分别升高10.7%和19.3%,提高了作物产量、效益和品质。
高秀华[4](2021)在《富士苹果短枝型芽变形态发育特征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
谢磊[5](2021)在《小麦穗发芽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王梅[6](2021)在《炒制用米对党参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党参是传统补益类中药,米炒党参是其常用的炮制品,对于治疗脾气虚疗效显着,并被历版《中国药典》收载。为了明确米炒党参炮制用米种类,阐明各自特点,本研究以党参及不同米炒党参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建立指纹图谱及对脾虚大鼠药效与肠道菌群影响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不同米制党参成分及药效异同,进而为丰富米炒党参炮制内涵和完善炮制规范奠定基础。方法1.党参和不同米炒制党参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比较采用热浸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和党参炔苷含量,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党参多糖含量,进而对不同米炒党参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比较。2.党参和不同米炒制党参指纹图谱研究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SB-C 18,流动相为乙腈-0.15%冰醋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检测波长为267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以党参炔苷为参照,建立党参、小米炒党参、大米炒党参(各9批)的UPLC指纹图谱,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基于上述色谱条件,采用UPLC-Q-Exactive-MS/MS液质联用技术,质谱采用正、负离子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功能,对党参及不同米炒党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离和鉴定。3.党参与不同米炒制品对脾虚大鼠的药效研究采用大黄苦寒泻下、劳倦过度、饥饱失常等三因素联合诱导SD大鼠造成脾虚模型。分别灌胃党参、小米炒党参和大米炒党参煎液,对脾虚大鼠体质量增重,最后一次游泳时长、肌酸激酶(CK)含量,D-木糖排泄率、小肠推进率、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等胃肠道功能相关指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白细胞总数、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G(Ig 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等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通道蛋白3(AQP 3)和Na+-K+-ATP酶含量等水液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不同米炒党参功效的异同。4.党参和不同米炒党参肠道菌群差异分析实验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同上述药效比较,给药最后一天,采集各组大鼠粪便样本,提取粪便样本总DNA,根据细菌16 S r RNA V 3~V 4可变区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应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对细菌群落组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党参和不同米炒制党参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比较(1)醇溶性浸出物潞党参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依次为大米炒党参>小米炒党参>党参;经不同基源验证,素花党参、川党参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依次均为小米炒党参>大米炒党参>党参,变化趋势不一致。(2)5-HMF潞党参5-HMF含量依次为大米炒党参>小米炒党参>党参;经不同基源验证,素花党参5-HMF含量变化趋势与潞党参一致,而川党参5-HMF含量依次为小米炒党参≈大米炒党参>党参,变化趋势不一致。(3)党参多糖潞党参多糖含量依次为大米炒党参>党参>小米炒党参;经不同基源验证变化趋势一致。(4)党参炔苷潞党参炔苷含量依次为党参>小米炒党参>大米炒党参;经不同基源验证,素花党参、川党参炔苷含量依次均为小米炒党参>大米炒党参>党参,变化趋势不一致。2.党参和不同米炒制党参指纹图谱研究通过对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及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党参、小米炒党参、大米炒党参的UPLC特征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表明方法稳定可行。9批党参生品的UPLC指纹图谱有6个共有峰,小米炒党参和大米炒党参分别均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0;指认了5-HMF、党参炔苷2个共有峰,党参“米”炒后U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色谱峰3、5、6、7的峰面积显着增加;与小米炒党参指纹图谱对比,大米炒党参指纹图谱中除色谱峰6、7峰面积基本一致外,其余色谱峰峰面积均相对较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9批党参生品聚为1类,而小米炒党参和大米炒党参聚为1类。采用UPLC-Q-Exactive-MS/MS技术,并结合数据库和文献共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其中15种为首次在该植物中报道。化学成分主要以内酯类、有机酸类和苯丙素类化合物为主,其中脱落酸、丁香醛、木犀草素和咖啡酸是党参中特有的成分;乳糖、6-姜酚是小米炒党参中特有的成分;(+)-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栎樱酸、腺嘌呤、木犀草苷只存在于党参和大米炒党参中;5-羟甲基糠醛存在于小米炒党参和大米炒党参中。3.党参与不同米炒制对脾虚大鼠的药效研究各给药组均能增加脾虚大鼠的体质量,改善胃肠道功能、免疫功能、水液代谢指标,对脾虚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模型组相比,不同米炒党参组最后一次游泳时长、CK含量、D-木糖排泄率、小肠推进率、GAS、MTL、VIP、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白细胞总数、AQP 3和Na+-K+-ATP酶的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SS、Ig G、TNF-α含量和CD4+/CD8+比值均不同程度降低,说明不同米炒党参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大鼠脾虚症状。在调节胃肠道功能方面,与小米炒党参组相比,大米炒党参组GAS含量更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对体质量增重、小肠推进率和尿D-木糖排泄率、MTL、VIP、SS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小米炒党参组大鼠增重更加明显,MTL、VIP含量更高;而大米炒党参组小肠推进率和尿D-木糖排泄率更高,SS含量较低。在调节免疫功能方面,与小米炒党参组相比,大米炒党参组胸腺指数较高、IL-6含量较低(P<0.05),脾脏指数和TNF-α含量较低,白细胞总数、CD4+/CD8+比值和Ig G含量较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与小米炒党参组相比,大米炒党参组Na+-K+-ATP酶含量较低(P<0.05),AQP 3含量较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4.党参和不同米炒党参肠道菌群差异分析五个组总计30个样本,共获得1800324条有效序列,48232个OTU。经主成分分析(PCA)、主坐标分析(PCo A)和基于β多样性距离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空白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3个给药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门水平上,5个组的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次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5个组的优势菌群均为乳杆菌属,次优势菌群为鼠杆菌属,小米炒党参组与大米炒党参组两者间菌群结构和相对丰度无较大差异。结论大小米炒制对党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指纹图谱展现的整体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大小米炒党参对脾虚大鼠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然两者在调节指标方面各有优势,其中,大米炒党参更有助于调节消化道功能并维持消化道结构的完整性,也更有助于增强脾虚大鼠免疫功能;小米炒党参则更有助于调节脾虚大鼠水液代谢功能,同时,党参和及米炒制党参可调节脾虚大鼠的肠道菌群。
朱熙[7](2021)在《马铃薯中与胁迫相关StMAPKs基因的分离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模式,由MAPKKK、MAPKK和MAPK组成。该级联途径通过三种激酶依次逐级磷酸化将感知的外源信号放大并传递下去,从而产生应激反应介导细胞增殖、分化和死亡。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日益突出的土地干旱和盐碱化问题造成其减产。目前,关于植物MAPK在干旱、盐及渗透胁迫条件下的基因功能研究十分有限。迄今为止,马铃薯StMAPKs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诱导表达模式的系统研究仍未见报道,而且其在马铃薯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也不清楚。本研究主要解析StMAPKs是否介导多种与胁迫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StMAPKs是否在干旱、盐和渗透胁迫下起作用以及其潜在机制。本研究对StMAPKs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处理表达模式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其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从马铃薯“大西洋”中分离得到一个与盐和渗透胁迫相关的StMAPK3功能基因和一个与干旱胁迫相关的StMAPK11功能基因,并通过亚细胞定位、酵母双杂文库筛选、酵母双杂检测互作蛋白、双分子荧光互补、磷酸化蛋白组学,以及对过表达和RNA干扰表达转基因的植株在胁迫下生理指标和光合指标的检测做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qRT-PCR技术分析了马铃薯15个StMAPKs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处理以及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马铃薯中15个StMAPKs基因不仅在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处理时表达差异显着,而且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特异性表达差异也显着。2.从马铃薯中克隆得到两个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StMAPK3和StMAPK11,其中StMAPK3是与盐和渗透胁迫相关,而StMAPK11与干旱胁迫相关,构建了pCAM35s-GFP-StMAPK3和pCAM35s-GFP-StMAPK11亚细胞定位载体,并在烟草表皮细胞中进行了瞬时表达。结果表明,StMAPK3和StMAPK11均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3.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28b-StMAPK11,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IPTG诱导并纯化StMAPK11重组蛋白,制备兔抗StMAPK11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制备好的抗体可以很好的与StMAPK11蛋白特异性结合。4.分别构建了酵母双杂和双分子荧光互补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试验验证结果显示,StMAPK3可以与StDof1、StSR2、StACS5、StMEK2和StMAPKK1发生互作,其中StMAPK3与StSR2在细胞核内相互作用。StMAPK11可以与StbZIP2、StPTP1和StVQP9发生互作,其中StMAPK11与StbZIP2在细胞核内相互作用。5.与盐和渗透胁迫相关StMAPK3基因的功能分析。在盐和渗透胁迫条件下,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过表达StMAPK3植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增加,在RNA干扰表达植株中,结果相反,而在StMAPK3过表达植株中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减少,RNA干扰表达植株中H2O2和MDA含量增加。同时过表达StMAPK3提高了盐和渗透胁迫下植株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RNA干扰表达植株中,这些光合指标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还发现在盐和渗透胁迫下转StMAPK3基因对马铃薯植株的气孔开合度、植株高度、茎粗、鲜重、根长和侧根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tMAPK3能明显提高马铃薯植株对盐和渗透胁迫的抗性。6.与干旱胁迫相关StMAPK11基因的功能分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过表达StMAPK11植株(马铃薯、烟草和拟南芥)中CAT、POD、SOD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但在RNA干扰表达马铃薯植株中,结果相反,在StMAPK11过表达植株(马铃薯、烟草和拟南芥)中H2O2和MDA含量减少,但在RNA干扰表达马铃薯植株中H2O2和MDA含量增加。同时过表达StMAPK11提高了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RNA干扰表达植株中,这些光合指标与非转基因相比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还发现转StMAPK11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对马铃薯植株的鲜重、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明StMAPK11能明显提高植株(马铃薯、烟草和拟南芥)对干旱胁迫的抗性。7.对StMAPK3过表达和RNA干扰表达马铃薯植株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得到2180种磷酸化蛋白。通过修饰位点定量分析在两组中共同鉴定到的修饰位点2922个,其中差异显着的修饰位点总数78个,显着上调的修饰位点总数49个,显着下调的修饰位点总数29个。通过磷酸化蛋白差异分析两组共鉴定蛋白2023个,其中上调表达蛋白15个,下调表达蛋白14个。利用GO、KEGG、COG数据库对鉴定的磷酸化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这些蛋白质主要在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信号转导和代谢途径中发挥相应功能。
贾鹏禹[8](2021)在《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植物激素是作物生长和种子品质形成的重要生命调节物质,种子品质的形成是不同生长历程的最终反馈。调研发现,现行植物激素和品质检测方法很难满足深层次研究需求,大豆植物激素随不同时空、不同胁迫和化学调控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大豆中重要的品质化合物受化学调控变化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新方法建立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提升检测方法为基础,以目标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为方法应用目标,在生理方面建立了高效经济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在品质方面建立了快速有效的脂肪酸和植物甾醇测定方法,考察了不同测试方法的检测效果;以黑龙江主栽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了应用,揭示了植物激素含量的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探讨了烯效唑调控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对4种植物激素(ZT、IAA、GA3和ABA)检测的方法学能力。结果表明,超快速液相色谱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但受检测器灵敏度的限制,样品基体干扰较大;三甲基重氮甲烷衍生结合气质联用具有方法适用性,但仅适用于含羧酸基团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液质联用方法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检测效率受样品前处理影响较大;在线固相萃取方法自动化能力强,检测限在0.20 ng/m L~1.01 ng/m L之间,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2.54%~4.83%之间,但方法有设备依赖性。2.创建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高效经济检测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样品,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目标化合物,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净化基体,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50 mm×3.0 mm ID,2.6μm,100?),以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目标组分,质谱检测器采用正负同时扫描MRM模式。该方法4种植物激素在3 min内完成分离,各目标组分在0.1 ng/m L~10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在0.015 ng/m L~0.078 n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6%~0.25%之间。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经济,检测效率高,样品用量少。3.基于气相色谱结合高压转印样品前处理方式建立了大豆中脂肪酸组成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氦等离子体结合短柱恒压分离模式以提升方法的灵敏度、分离效果和分析效率。大豆样品中10种脂肪酸组分在30 min完成高分辨率检测,各目标化合物检测限在0.105μg/m L~0.19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4%~1.35%之间。方法所需样品量小,化学试剂消耗少,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测定结果重现性好。4.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中目标物采用异辛烷萃取,氢氧化钾-乙醇-水体系超声波辅助皂化脂肪,萃取物无需硅烷化衍生直接上机分析。大豆样品中4种植物甾醇检测灵敏度在0.098μg/m L~0.20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6%~1.97%之间。所建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无需衍生化处理,能够精确测定植物甾醇含量。5.采用新方法对大豆植物激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考察。结果表明,大豆植物激素在日间发生快速和系统性变化,受光温变化敏感;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生长时期呈现其独有的时空特性,含量水平随生理部位和个体存在差异;在受到逆境胁迫后,植物激素的平衡被快速打破,不论是低温还是干旱胁迫,促进型植物激素和抑制型植物激素基本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促进型植物激素含量普遍降低;在烯效唑对大豆生长的调控中,烯效唑发挥延缓作用的关键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和生长素,其调控机制相当于对植物的一种定向胁迫,通过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可快速解除烯效唑的药效。6.对初花期喷施烯效唑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烯效唑对不同品种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组成均产生了显着影响。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外源烯效唑降低了大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烯效唑的调控过程可能参与了脂肪的降解;在植物甾醇含量变化方面,烯效唑的调控显着降低了不同品种大豆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的含量,对不同含油品种的植物甾醇影响略有差异,表现为对高油品种的影响偏弱。烯效唑对品质形成的影响小于品种基因,对大豆生产具有安全性。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植物激素、脂肪酸和植物甾醇高效检测方法,利用新方法的技术优势深入揭示了大豆生长发育和化学调控中植物激素与品质变化规律,为大豆栽培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策略和规律认知。
康益晨[9](2021)在《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盐碱土壤面积的增加,盐碱胁迫已成为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植物盐碱胁迫应答机理的探究解析,对增强农作物园艺作物等的耐盐碱性,进而打破盐碱土壤对农业生产的制约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对植物在Na Cl胁迫下的生理表现、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特性等进行了研究。诸多学者认为相对于中性盐,碱性盐对植物具有更加复杂且显着的危害,但关于碱性盐(如Na HCO3)胁迫的信息仍很少。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拓展了我们对植物非编码RNA的认知,也为植物抗逆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以Na HCO3进行碱性盐胁迫,明确该胁迫下不同基因型马铃薯生理生化响应规律,并基于理化特性研究结果及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技术,探索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RNA水平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碱性盐胁迫下,马铃薯抗氧化系统发挥作用,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SOD活性及谷胱甘肽含量持续提升、POD及CAT活性先升后降,MDA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累;碱性盐胁迫促进了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可溶性糖、脯氨酸及海藻糖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大持续显着提高;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受到碱性盐胁迫影响,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叶片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呈持续且显着的降低、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根据品种的不同具有差异性表现;叶绿素荧光特性受到碱性盐胁迫的影响,随胁迫浓度的增大,初始荧光显着提升,可变荧光、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暗适应最大荧光产量及PSII潜在光化学效率均持续显着降低;马铃薯内源激素水平对碱性盐胁迫作出响应,随胁迫浓度的增大,ABA及BR含量持续显着提升,GA含量持续显着降低;碱性盐胁迫促进了马铃薯根系木质素的积累,随胁迫浓度的增大,各品种马铃薯根系木质素含量均持续显着提升;碱性盐胁迫影响了马铃薯的钠钾离子含量及分布,随胁迫浓度的增大,马铃薯根茎叶Na+含量均持续显着提高,K+含量及钠钾比则持续降低。各品种中,以‘青薯9号’胁迫下理化特性总体表现最优。2.高浓度碱性盐胁迫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各品种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率随胁迫浓度的增大显着降低,以‘大西洋’及‘荷兰15号’降低幅度最大,‘青薯9号’减产最少。马铃薯薯块品质受到碱性盐胁迫的影响,各品种淀粉及维生素C含量随胁迫浓度增大显着降低,可溶性蛋白及氨基酸含量总体为下降趋势,不同品种具有差异性表现,‘青薯9号’所受影响最小。此外,随胁迫浓度增加各品种还原糖含量均显着提高。总体而言,当Na HCO3浓度大于40 mmol/L,会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产生严重影响。3.碱性盐胁迫下,包含海藻糖含量、植物内源激素含量(ABA、GA及BR)和根系木质素含量等在内的一些关键生理生化指标在4个品种中均表现出与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或品质的显着相关,后续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与考察。4.结合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关键理化特性及转录组数据分析,挖掘出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等3个重要通路,同时上述通路均富集了miRNA所调控的靶基因。“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ABA信号的转导被增强,mi R5059-x通过与PP2C(st PP2C1,PT046381)间的负调控作用参与该过程;此外,BR信号转导也被增强,GA信号转导则减弱。“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中,一系类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增强了木质素的合成,mi R4243-x通过对HCT(PT030106)的负调控作用参与其中。“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中,淀粉代谢和水解被加强,促进了可溶性糖及海藻糖的合成;一个新的miRNA(novel-m064-5p)被发现对SPS(PT067951)具有调控作用,参与了这一通路。5.马铃薯根系中共鉴定出新lncRNA转录本13900个,响应碱性盐胁迫差异表达的为1829个;鉴定出5923个新circRNA,在碱性盐胁迫下差异表达1111个。构建了由46个差异mRNA、7个差异lncRNA、32个差异circRNA及处于调控关系核心位置的17个差异miRNA组成的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ceRNA调控网络,其中涉及的基因参与了包含“次生代谢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蔗糖代谢”等在内的25条通路。对ceRNA调控网络及关键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的重要基因st PP2C1(PT046381)进行了蛋白分析预测,并通过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观察,验证了其属于核定位基因。
李贺[10](2021)在《褪黑素对大豆苗期低温胁迫抗性的调控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大豆产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但其春季低温严重限制了大豆产量的提高。褪黑素(Melatonin,MT)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物非生物胁迫抗性等功能,但褪黑素对大豆苗期冷害的调控作用的相关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南农513(冷敏感品种)及绥农14(耐冷品种)为材料,以不同浓度褪黑素(0、50、100、200、300μmol·L-1)包衣处理,通过苗期(Ve、Vc、V1、V2)延迟型冷害(8℃16 h/4℃8 h)模拟试验,探究MT缓解大豆幼苗低温胁迫的最佳使用浓度,及其提高大豆苗期抗冷能力的调控机理,为寒地大豆的稳产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MT对大豆苗期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且在低温胁迫下促进效果更显着。0、50、100、200、300μmol·L-1褪黑素对Ve、Vc、V1、V2时期低温胁迫下大豆幼苗的低温抗性均具有正调节效果,且随着MT浓度的升高,作用效果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其中100μmol·L-1MT缓解作用最明显。较耐冷品种绥农14相比,冷敏感品种南农513受低温胁迫影响较大,受MT调控作用也更显着。整体来看,不同浓度MT处理对各指标的调控效果在V1时期呈现最大差异。(2)低温胁迫下,MT处理促进了大豆苗期的生长发育,增加了低温胁迫下幼苗的株高、根长、叶面积及根冠比,诱导了大豆抗氧化酶合成基因的表达,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同时还促进了ASA-GSH循环,显着降低ROS积累量与膜脂过氧化程度。此外,MT处理增加了低温胁迫下幼苗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精胺、亚精胺、甜菜碱的含量,缓解低温胁迫导致的渗透压力,抑制了电解质外流,降低了细胞损伤程度。此外,MT显着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保障了较强的光合作用,促进了大豆幼苗的生长发育和物质积累。(3)较低温胁迫相比,MT处理提高了信号物质NO、Ca2+含量,显着诱导低温抗性相关基因Gm ABRE、Gm ICE、Gm COR、Gm ARR等表达量上调,增强了大豆幼苗低温胁迫抗性。同时,促进内源激素SA、JA、IAA水平升高,降低了ABA、ETH、GA水平,促进幼苗生长发育。综上可知,外源MT可通过增强大豆NO、Ca2+信号转导,激活植物内源激素代谢网络,上调SA、JA、IAA水平,促进抗逆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幼苗低温抗性的同时正调控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维持低温胁迫下植物细胞功能,从而保障光合作用正常进行,促进低温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和物质积累。大豆MT包衣处理的最佳浓度为100μmol·L-1,且对冷敏感品种的调控作用大于耐冷品种。本试验结果提供了缓解苗期大豆低温胁迫的最适褪黑素浓度,为后续实际生产中增强大豆苗期低温抗性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脱落酸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脱落酸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四倍体大白菜叶球形成中内源激素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 |
1.2.2 基因的来源及分析 |
1.2.3 总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
1.3 项目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白菜倍性鉴定 |
2.2 基因功能分析 |
2.3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
2.4 四倍体大白菜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3 讨论与结论 |
(2)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 |
2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1 生物鉴定法 |
2.2 免疫测定法 |
2.3 光谱测定法 |
2.4 色谱法 |
2.4.1 气相色谱法 |
2.4.2 液相色谱法 |
2.4.3 色谱-质谱联用法 |
3 结语 |
(3)宛氏拟青霉SJ1提取物调控作物硝态氮代谢机制及控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意义 |
1.1.1 氮素对植物的重要意义 |
1.1.2 氮利用率低的危害 |
1.2 植物吸收、转运、利用硝态氮路径及其信号调控机制 |
1.2.1 植物吸收、转运、利用硝态氮的路径 |
1.2.2 植物体内硝态氮转运和同化的分子系统及主要功能 |
1.2.3 硝态氮信号调控的研究 |
1.2.4 氮素与激素信号交互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
1.3 植物内生菌提取物在农业应用研究的进展 |
1.3.1 植物内生菌提取物在农业上应用的前景分析 |
1.3.2 宛氏拟青霉SJ1 提取物(PVSE)的研究进展 |
1.4 包膜控释肥料应用优势及发展方向 |
1.4.1 包膜控释尿素应用的优势 |
1.4.2 发展功能型控释肥料的意义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PVSE提取、表征和分离纯化的构建 |
2.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2 PVSE的理化性质分析 |
2.1.3 PVSE 的稳定高效提取方法的建立 |
2.1.4 PVSE液相指纹图谱的表征 |
2.1.5 PVSE的酶联免疫表征 |
2.1.6 PVSE活性组分的液相分离纯化及验证 |
2.2 PVSE调控拟南芥硝态氮代谢的通路构建 |
2.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2.2 植物培养方法 |
2.2.3 表型采集及分析的方法 |
2.2.4 转录组数据采集 |
2.2.5 差异基因表达量热图和功能的分析 |
2.2.6 q-PCR验证 |
2.2.7 理化指标采集及分析 |
2.3 PVSE调控氮代谢路径在作物上的验证 |
2.3.1 PVSE在不同氮水平影响小白菜氮代谢的室内验证 |
2.3.2 不同PVSE水平调控小白菜氮代谢的室内验证 |
2.3.3 PVSE调控小白菜氮代谢路径的大田验证 |
2.4 PVSE控释技术开发 |
2.4.1 PVSE与普通控释尿素协同增效的氮浓度探究 |
2.4.2 控释PVSE包膜尿素肥料的制备 |
2.4.3 控释PVSE包膜尿素中PVSE和尿素的释放率检测 |
2.4.4 控释PVSE包膜尿素在大田的生测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VSE提取、表征和分离纯化方法的技术体系的集成 |
3.1.1 PVSE理化性质 |
3.1.2 液态超声结合响应面技术提高PVSE产量 |
3.1.3 PVSE的相似度评价技术 |
3.1.4 PVSE的特异性表征技术 |
3.1.5 PVSE组分的保活分离纯化 |
3.2 P4 对拟南芥氮代谢调控的机理 |
3.2.1 PVSE与氮水平互作对拟南芥表观型的影响 |
3.2.2 P4 对拟南芥转录组的影响及调控路径 |
3.2.3 P4 介导拟南芥氮代谢调控和激素路径的机理验证 |
3.2.4 P4 结构的鉴定 |
3.3 PVSE调控作物氮代谢机理的验证 |
3.3.1 不同氮水平下PVSE对小白菜氮代谢及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PVSE对小白菜功能蛋白合成和生长的影响 |
3.3.3 PVSE对大田小白菜生长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4 控释PVSE肥料的制备及大田评价 |
3.4.1 PVSE与控释氮素配伍对玉米协同增效 |
3.4.2 控释PVSE对甘薯生长和氮利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指纹图谱和酶联免疫技术保证了 PVSE 的组成稳定性和特异性 |
4.2 PVSE 调控了作物硝态氮的同化和氮转运 |
4.3 PVSE 同时介导了激素途径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
4.4 PVSE 和尿素的双重控释对作物增产增效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情况 |
1.发表论文 |
2.申请和授权专利 |
3.待发表论文 |
(6)炒制用米对党参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前言 |
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2. 米炒党参的研究现状 |
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流程图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党参和不同米炒制党参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比较 |
第一节 醇溶性浸出物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5-羟甲基糠醛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党参多糖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党参炔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党参和不同米炒制党参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一节 党参和不同米炒制党参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基于UPLC-Q-Exactive技术快速分析党参和不同米炒党参的化学成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党参与不同米炒制党参对脾虚大鼠的药效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党参和不同米炒党参肠道菌群差异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米炒党参的历史沿革及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马铃薯中与胁迫相关StMAPKs基因的分离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MAPK级联途径 |
1.1.1 植物MAPK级联途径组成 |
1.1.2 植物中的MAPKKK |
1.1.3 植物中的MAPKK |
1.1.4 植物中的MAPK |
1.2 植物MAPK级联途径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 |
1.2.1 乙烯信号转导 |
1.2.2 脱落酸信号转导 |
1.2.3 茉莉酸信号转导 |
1.2.4 水杨酸信号转导 |
1.2.5 生长素信号转导 |
1.2.6 油菜素甾醇信号转导 |
1.2.7 赤霉素信号转导 |
1.3 MAPK级联参与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 |
1.3.1 盐胁迫 |
1.3.2 干旱胁迫 |
1.3.3 温度胁迫 |
1.3.4 氧化应激响应 |
1.3.5 臭氧胁迫 |
1.3.6 创伤响应 |
1.3.7 重金属胁迫 |
1.4 植物中磷酸化蛋白组学研究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马铃薯StMAPKs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生化试剂 |
2.1.2 培养基 |
2.1.3 引物 |
2.1.4 植物材料及处理 |
2.1.4.1 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处理 |
2.1.4.2 马铃薯植株不同组织器官的取样 |
2.1.5 试验方法 |
2.1.5.1 植物总RNA的提取 |
2.1.5.2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
2.1.5.3 实时荧光定量qRT-RCR分析StMAPKs表达谱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非生物胁迫及植物激素处理下的StMAPKs差异表达分析 |
2.2.1.1 脱落酸处理 |
2.2.1.2 干旱处理 |
2.2.1.3 乙烯处理 |
2.2.1.4 赤霉素处理 |
2.2.1.5 H_2O_2处理 |
2.2.1.6 高温处理 |
2.2.1.7 生长素处理 |
2.2.1.8 茉莉酸处理 |
2.2.1.9 低温处理 |
2.2.1.10 NaCl处理 |
2.2.1.11 PEG处理 |
2.2.1.12 水杨酸处理 |
2.2.2 不同组织器官中的StMAPKs差异表达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马铃薯StMAPK3 抗盐和渗透胁迫相关的功能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生化试剂 |
3.1.2 培养基 |
3.1.3 引物 |
3.1.4 植物材料及处理 |
3.1.5 试验方法 |
3.1.5.1 植物总RNA的提取 |
3.1.5.2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1.5.3 目的基因PCR扩增 |
3.1.5.4 PCR反应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3.1.5.5 回收目的片段 |
3.1.5.6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1.5.7 马铃薯StMAPK3 的亚细胞定位 |
3.1.5.8 酵母双杂试验 |
3.1.5.9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 |
3.1.5.10 马铃薯遗传转化及鉴定 |
3.1.5.11 盐和渗透胁迫条件下生理指标分析 |
3.1.5.12 盐和渗透胁迫条件下生长指标和气孔的分析 |
3.1.5.13 盐和渗透胁迫条件下光合指标的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马铃薯中与渗透和盐胁迫相关的StMAPK3 基因的分离 |
3.2.2 载体的构建 |
3.2.2.1 过表达载体pCPB-StMAPK3 的构建 |
3.2.2.2 RNA干扰表达载体pCPB121-miRmapk3 的构建 |
3.2.2.3 亚细胞定位载体pCAM35s-GFP-StMAPK3 的构建 |
3.2.2.4 酵母双杂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2.5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3 StMAPK3 的亚细胞定位 |
3.2.4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StMAPK3 互作蛋白 |
3.2.4.1 诱饵载体pGBKT7-StMAPK3 毒性与自激活检测 |
3.2.4.2 StMAPK3 诱饵蛋白筛选马铃薯cDNA文库及分析 |
3.2.4.3 酵母双杂交验证蛋白互作 |
3.2.5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BiFC)验证结果 |
3.2.6 转基因马铃薯的植株的获得与检测 |
3.2.7 NaCl、甘露醇和PEG处理下的生理指标分析 |
3.2.8 NaCl、甘露醇和PEG处理下的光合指标分析 |
3.2.9 NaCl、甘露醇和PEG处理下的生长指标及气孔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马铃薯StMAPK11 抗旱胁迫相关的功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生化试剂 |
4.1.2 培养基 |
4.1.3 引物 |
4.1.4 植物材料及处理 |
4.1.4.1 马铃薯材料及处理 |
4.1.4.2 烟草材料及处理 |
4.1.4.3 拟南芥材料及处理 |
4.1.5 试验方法 |
4.1.5.1 植物总RNA的提取 |
4.1.5.2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1.5.3 目的基因PCR扩增 |
4.1.5.4 PCR反应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4.1.5.5 回收目的片段 |
4.1.5.6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4.1.5.7 马铃薯StMAPK11 的亚细胞定位 |
4.1.5.8 原核表达马铃薯StMAPK11 蛋白 |
4.1.5.9 原核表达马铃薯StMAPK11 重组蛋白抗体制备 |
4.1.5.10 Western blot |
4.1.5.11 酵母双杂试验 |
4.1.5.12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 |
4.1.5.13 马铃薯遗传转化及鉴定 |
4.1.5.14 烟草遗传转化及鉴定 |
4.1.5.15 拟南芥遗传转化及鉴定 |
4.1.5.16 干旱胁迫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生理指标分析 |
4.1.5.17 干旱胁迫条件下烟草的生理指标分析 |
4.1.5.18 干旱胁迫条件下拟南芥的生理指标分析 |
4.1.5.19 干旱胁迫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的生物量和生长指标分析 |
4.1.5.20 干旱胁迫条件下光合指标的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马铃薯中与渗透和盐胁迫相关的StMAPK11 基因的分离 |
4.2.2 载体的构建 |
4.2.2.1 过表达载体pCPB-StMAPK11 的构建 |
4.2.2.2 RNA干扰表达载体pCPB121-miRmapk11 的构建 |
4.2.2.3 拟南芥和烟草表达载体pART-CAM-StMAPK11 的构建 |
4.2.2.4 亚细胞定位载体pCAM35s-GFP-StMAPK11 的构建 |
4.2.2.5 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28b-StMAPK11 的构建 |
4.2.2.6 酵母双杂表达载体pGBKT7-StMAPK11 的构建 |
4.2.2.7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3 原核表达StMAPK11 及抗体制备 |
4.2.3.1 原核重组StMAPK11 蛋白表达 |
4.2.3.2 间接ELISA法检测兔抗StMAPK11 抗血清效价 |
4.2.3.3 兔抗StMAPK11 抗血清的Western blot鉴定 |
4.2.4 StMAPK11 的亚细胞定位 |
4.2.5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StMAPK11 互作蛋白 |
4.2.5.1 诱饵载体pGBKT7-StMAPK11 毒性与自激活检测 |
4.2.5.2 StMAPK11 诱饵蛋白筛选马铃薯cDNA文库及分析 |
4.2.5.3 酵母双杂交验证蛋白互作 |
4.2.6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BiFC)验证结果 |
4.2.7 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获得与检测 |
4.2.8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与检测 |
4.2.9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获得与检测 |
4.2.10 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分析 |
4.2.10.1 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的生理指标分析 |
4.2.10.2 干旱胁迫下烟草植株的生理指标分析 |
4.2.10.3 干旱胁迫下拟南芥植株的生理指标分析 |
4.2.11 干旱胁迫下的光合指标分析 |
4.2.12 干旱胁迫下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马铃薯StMAPK3 磷酸化修饰定量蛋白组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总蛋白提取 |
5.1.2.2 蛋白质检 |
5.1.2.3 蛋白酶解 |
5.1.2.4 磷酸化修饰多肽富集 |
5.1.2.5 液质检测 |
5.1.2.6 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 |
5.1.2.7 蛋白质和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
5.1.2.8 基序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质控与鉴定 |
5.2.2 磷酸化蛋白功能注释 |
5.2.3 磷酸化修饰位点分析 |
5.2.4 磷酸化蛋白差异分析 |
5.2.5 差异磷酸化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8)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早期检测方法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2.5 样品前处理方法 |
1.3 部分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
1.4 大豆生长发育特点和常见的非生物胁迫 |
1.5 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植物激素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
1.5.1 烯效唑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 |
1.5.2 烯效唑对植物激素的调控效应 |
1.5.3 烯效唑对大豆相关品质的调控效应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供试样品品种及实验基地情况 |
2.4 检材培养方法 |
2.5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5.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5 快速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方法 |
2.5.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方法 |
2.5.8 不同生长状况下大豆植物激素的测定 |
2.5.9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2.5.10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1.1 方法的系统适应性比较 |
3.1.2 不同分离通道对植物激素测定的比较 |
3.1.3 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的优化 |
3.1.4 检测方法学比较 |
3.1.5 检测性能比较 |
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2.1 系统适应性 |
3.2.2 衍生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
3.2.3 方法学考察 |
3.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3.1 系统适应性 |
3.3.2 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系统的优化 |
3.3.3 方法学考察 |
3.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4.1 系统适应性 |
3.4.2 在线SPE柱的选择和分离系统的优化 |
3.4.3 在线SPE与检测系统阀切换的优化 |
3.4.4 方法学考察 |
3.5 快速样品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5.1 系统适应性 |
3.5.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5.3 溶剂效应对目标化合物响应的影响 |
3.5.4 方法学考察 |
3.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
3.6.1 不同载气输送模式下的系统适应性考察 |
3.6.2 不同检测器的灵敏度比较 |
3.6.3 快速测定方法的系统优化 |
3.6.4 方法学考察 |
3.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
3.7.1 系统适应性 |
3.7.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7.3 方法学考察 |
3.8 植物激素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
3.8.1 不同生长时期大豆叶片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 |
3.8.2 大豆功能叶片中植物激素日间含量变化 |
3.8.3 低温胁迫下大豆苗期叶片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
3.8.4 干旱胁迫下大豆苗期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
3.8.5 烯效唑对大豆苗期植物激素的调控及其恢复 |
3.9 脂肪酸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
3.10 植物甾醇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含量变化 |
4 讨论 |
4.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效能的比较和影响因素 |
4.1.2 目标化合物与仪器配置要素的关系 |
4.1.3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
4.1.4 自动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
4.1.5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最优化策略 |
4.1.6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检测流程 |
4.2 大豆品质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 不同生理状态下大豆植物激素的变化规律 |
4.4 脂肪酸的调控响应变化规律和影响 |
4.5 植物甾醇调控响应及变化规律 |
4.6 大豆植物激素与品质的内在联系 |
5 结论 |
6 创新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盐碱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机理 |
1.1.1 国内外土壤盐碱发生现状 |
1.1.2 盐碱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机理 |
1.2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机制 |
1.2.1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 |
1.2.2 盐碱胁迫下植物的氧化应激反应 |
1.2.3 盐碱胁迫下植物的渗透调节 |
1.2.4 盐碱胁迫下植物的离子转运 |
1.2.5 盐碱胁迫信号的转导 |
1.2.6 盐碱胁迫下植物内源激素的调节功能 |
1.2.7 植物细胞壁对盐碱胁迫的应答 |
1.3 马铃薯响应盐碱胁迫的研究现状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理化特性分析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分子机制研究实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方法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4 qRT–PCR验证 |
2.3 stPP2C1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试剂 |
2.3.3 RNA提取与检测 |
2.3.4 目的片段扩增 |
2.3.5 质粒重组及大肠菌DH5α转化 |
2.3.6 亚细胞定位 |
2.3.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三章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1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抗氧化及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 |
3.2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光合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3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叶绿素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
3.4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5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根系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6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钠钾离子的影响 |
3.7 碱性盐胁迫下马铃薯生理生化特性与胁迫浓度相关性分析 |
3.8 讨论 |
3.8.1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8.2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 |
3.8.3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3.8.4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内源激素的影响 |
3.8.5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根系木质素积累的影响 |
第四章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1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 不同基因型马铃薯耐碱系数 |
4.3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薯块品质的影响 |
4.4 碱性盐胁迫下马铃薯产量、品质与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4.5 碱性盐胁迫下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理化特性的聚类分析 |
4.6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mRNA–miRNA关联分析的马铃薯碱性盐响应机理研究 |
5.1 NaHCO_3胁迫下马铃薯组培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变化 |
5.2 mRNA及 miRNA数据质量评估 |
5.3 差异miRNA及 mRNA分析 |
5.4 差异mRNA功能分析 |
5.4.1 差异mRNA GO富集分析 |
5.4.2 差异mRNA KEGG富集分析 |
5.5 差异miRNA与 mRNA共表达网络构建 |
5.6 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关键通路分析 |
5.7 基于qRT–PCR的差异基因验证 |
5.8 讨论 |
5.8.1 miRNA测序分析 |
5.8.2 mRNA测序分析 |
5.8.3 差异miRNA及 mRNA联合分析 |
5.8.4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 |
5.8.5 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 |
5.8.6 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 |
第六章 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其他非编码RNA鉴定与分析 |
6.1 碱性盐胁迫相关lncRNA鉴定与分析 |
6.1.1 lncRNA转录本统计及新lncRNA预测 |
6.1.2 lncRNA表达水平及差异分析 |
6.1.3 lncRNA家族分析 |
6.1.4 基于lncRNA的 miRNA前体预测 |
6.2 碱性盐胁迫相关circRNA鉴定与分析 |
6.2.1 circRNA数据质量评估 |
6.2.2 circRNA来源及类型 |
6.2.3 circRNA表达与差异分析 |
6.3 ceRNA调控网络构建及相关分析 |
6.3.1 ceRNA调控网络构建 |
6.3.2 ceRNA功能分析 |
6.4 stPP2C1 基因的克隆及相关分析 |
6.4.1 stPP2C1 基因的蛋白分析预测 |
6.4.2 stPP2C1 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
6.5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7.1 全文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褪黑素对大豆苗期低温胁迫抗性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大豆冷害研究进展 |
1.2.2 低温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 低温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2.4 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稳定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2.5 低温对植物冷调节关键基因的调控作用 |
1.2.6 植物激素在低温胁迫中的作用 |
1.2.7 褪黑素对植物低温胁迫抗性的调节作用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大豆形态指标和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2.3.2 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3.3 叶片光合参数的测定 |
2.3.4 叶片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2.3.5 抗氧化系统的测定 |
2.3.6 渗透调节系统的测定 |
2.3.7 植物信号物质Ca~(2+)、NO的测定 |
2.3.8 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2.3.9 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测定基因表达量 |
2.4 数据分析及作图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MT包衣对低温胁迫下大豆苗期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1 对株高、根长和叶面积的影响 |
3.1.2 对苗期鲜重的影响 |
3.1.3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MT包衣对低温胁迫下大豆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MT对低温胁迫下大豆苗期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作用的影响 |
3.3.1 对苗期活性氧积累量的影响 |
3.3.2 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3.3 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4 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浓度MT包衣对低温胁迫下大豆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
3.4.1 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2 不同浓度MT包衣对低温胁迫下大豆AsA、GSH含量的影响 |
3.5 外源MT提高大豆耐冷性的调控机理 |
3.5.1 对大豆形态的调控作用 |
3.5.2 对光合色素含量的调控作用 |
3.5.3 对光合特性的调控作用 |
3.5.4 对叶绿素荧光的调控作用 |
3.5.5 对活性氧及膜透性的调控作用 |
3.5.6 对渗透调节物质的调控作用 |
3.5.7 对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调控作用 |
3.5.8 对信号物质含量的调控作用 |
3.5.9 对内源激素含量调控作用 |
3.5.10 对冷响应关键基因表达量调控作用 |
4 讨论 |
4.1 外源褪黑素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提高大豆幼苗低温胁迫抗性 |
4.2 外源褪黑素通过减轻低温胁迫下光合抑制促进物质积累 |
4.3 低温胁迫下外源褪黑素通过信号转导促进激素水平及抗冷基因表达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脱落酸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倍体大白菜叶球形成中内源激素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J]. 孟川,刘晓东,吴芳,王玉海,牟金贵,王明秋. 北方园艺, 2022(01)
- [2]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朱海荣,刘爽,于燕萍,徐吉远,张娟. 肥料与健康, 2021(06)
- [3]宛氏拟青霉SJ1提取物调控作物硝态氮代谢机制及控释效应研究[D]. 王庆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富士苹果短枝型芽变形态发育特征及调控研究[D]. 高秀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小麦穗发芽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D]. 谢磊.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6]炒制用米对党参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影响研究[D]. 王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7]马铃薯中与胁迫相关StMAPKs基因的分离及功能研究[D]. 朱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8]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D]. 贾鹏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9]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D]. 康益晨.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10]褪黑素对大豆苗期低温胁迫抗性的调控作用[D]. 李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