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当代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邹晋生[1](1995)在《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部分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认为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部分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邹晋生我们在对青年官兵进行思想调查中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当代青年官兵面对机遇和挑战,其行为观念和思想意识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投入、责任和科技、成才、超越等意识明显...
邹晋生,刘逢安[2](1996)在《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当代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指出 最近,我们对部队青年官兵进行思想调查中发现在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当代青年官兵面对机遇和挑战,其行为观念和思想意识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投入、责任、科技、成才、超越和实际等意识明显增强,青年官兵的这些”现代意识”,一方面为军营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部队的教育训练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理解上的偏激和认识上的局限,使部分青年官兵产生了明显的
许瑞芳[3](2006)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崔健[4](2009)在《当代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文化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当代日常文化形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传播媒介的日益普及化、现代化,大众文化西风东渐,依凭其平民性、娱乐性、丰富性与开放性等特质广泛流行、普遍渗透,日益成为建构青年价值取向的主要文化因子和主要社会力量。青年价值取向作为青年行动中的价值观,在对当代大众文化的热情追随、积极创造和狂热消费中,萌生与嬗变,建构与消解,展露出一番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基于此,在当代大众文化视阙下探讨青年价值取向的实然与应然,并据此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域内寻求提升路径,便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摆脱传统“积极影响VS消极影响”的致思理路,着力刻画当代大众文化于青年价值取向而言“催生与颠覆”、“强化与异化”双重功效同时并存的“一体两面”和“双重面相”,同时亦寄希望描绘出青年价值取向在当代大众文化产生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亦喜亦忧、亦正亦邪的复杂格局,最后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域内探寻对青年价值取向的双向提升。本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推演了当代大众文化影响青年价值取向的内在逻辑: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当代大众文化之所以建构青年价值取向,正是基于文化建构人的价值意识的普遍性与大众文化、青年、青年价值取向的特殊性相结合而产生的逻辑结果。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尺度和辩证视野,在揭示当代大众文化自身价值取向二律背反的基础上,将当代大众文化影响青年价值取向的外在显现归结为:政治价值取向多元与边缘并存、人生价值取向世俗与低俗共生、道德价值取向回归与沉沦同奏、审美价值取向感性与泛感性交织等相反相成的矛盾特质。最后,从加强当代大众文化建设和创新当代青年价值观教育出发,探寻对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提升路径。
陈冬[5](20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失误,影响了人们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态度和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非但没有过时,仍需大力提倡并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否定集体主义价值观,两者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不是对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否定,它在保留了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基本内涵不变的同时,又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自觉要求。当前,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总体上是健康、积极的,但受西方国家社会一些思潮,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良社会风气以及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现状不容乐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载体未能切实发挥其作用,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科学把握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丰富教育的内容,构建教育的载体,完善教育的激励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
张丽红[6](2010)在《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幸福观是个人人生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是中国女性青春智慧的象征,是中国知识女性的时代性代表,是中国未来女性精英人才的基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女大学生而言,她们具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不仅仅影响其自身思想观念的形成、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建构的进程。然而,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女大学生不仅对幸福的认知与评价存在误区,而且在获取幸福的信心与途径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如过分注重物质享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崇拜金钱、缺乏自信、依赖性强等。近年来,随着女大学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女大学生日益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因此,对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幸福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提出具体的对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幸福观、正确幸福观的基本内涵与培养女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特殊意蕴;第二部分从女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评价、获取幸福的信心以及获取幸福的途径四个方面对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对其幸福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并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以及自身等四个层面来对当前女大学生幸福观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归因判断;第三部分就如何培养女大学生的正确幸福观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整合社会、学校、家庭之合力、发挥女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自我教育等,是培养当前女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主要途径。
李彦琳[7](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以来(1978-至今)我国大陆进行的幼儿(3-6岁)道德教育变革历程,揭示其经验教训,以资当今幼儿道德教育的历史借鉴。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从社会背景、国家政策、学术研究、幼教实践等几方面总体呈现这段历史的面貌,获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认识;挖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动因,揭示变革的本质和特征;阐述幼儿道德教育,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在内的探索和变革,以及家庭和社会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合作与影响等,揭示幼儿道德教育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评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历史功过和正负社会效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凸显中国幼儿道德教育的理论抱负和实践教训,展示幼儿道德教育本土化、理论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努力;探寻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未来路向,尝试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镜鉴和自己的思考,以期服务与指导当前中国幼儿道德教育建设。本研究在简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幼儿德育变革的总体面貌基础上,再分三个时期展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历程,最后在梳理我国传统幼儿道德教育宝贵遗产基础上展望未来幼儿道德教育之路结束。既考虑总体印象和时空的贯通性,给人完整的感觉,易于把握历史脉络,又在每一时期中抓住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引起轰动效应的思想观点、理论思潮、历史史实、典型案例等,有点有面,力争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具体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比较法、现象学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本文除文献综述和绪论外,正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概略描述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幼儿道德教育的大致面貌,主要谈到以下几个历史时期的幼儿道德教育:1949-1956年间新中国幼儿德育以俄为师的基本格局;1956-1966年间中国幼儿德育出现的极左苗头;1966-1976十年浩劫中中国幼儿德育遭受的重创。这一部分是为后面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作历史的铺垫,明晓其中的前因后果,而不至于突兀和分裂之感。第二部分描述1978-1992年间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面貌。1978年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国门洞开,西方先进理论纷至涌来,中国在大量翻译外国相关文献的同时,也开始探索我国幼儿德育相关理论。这一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重整旗鼓,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幼儿德育有规范的全国性大纲,德育目的明确,德育内容比较切合幼儿,运用了多种途径和方法。但此期幼儿德育受政治影响颇深,原因一是来自于新中国成立后过于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所形成的教育=政治的片面化、简单化和绝对化思维定势尚不能一蹴而就的转变;另一个原因在于高度划一的计划经济是此期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经济基础,令出一门的集权思维也使得幼儿道德教育呈现政治化、成人化、单一化倾向。第三部分描述1992-1999年间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面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标志着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为多样化,幼儿道德教育已经不能用政治的观念来解决一切了;加之中国此期面临的政治困境,也导致社会道德价值混乱。此期的幼儿教育事业一方面必须承受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冲击带来的恶果,功利充斥,目光短浅,诚信回落,质量有所下滑,幼儿道德教育领域也深受影响,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竞争协作、劳动报酬等观念的更新,能从道德的经济学角度更完整地认识道德的本质,认识更加多元。第四部分描述2000年至今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面貌。新世纪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又一次起步,经过二三十年的修炼和积淀,新世纪的幼儿道德教育更加关注幼儿自身的道德建构,倡导以人为本的幼儿德育观,提倡道德教育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道德教育本身,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认真对待了国学热中文化寻根对幼儿道德教育的意义。第五部分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功过进行总体评价,挖掘经验,总结教训。并在对我国儒家传统幼儿道德教育精髓和糟粕的认识上,前瞻中国幼儿道德教育未来之路,那就是:立足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实践、融会中西优秀幼儿道德教育价值观,守先待后,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基础上,以升华儿童道德生命为重要使命,建设以儿童为本位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幼儿道德教育在中国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在儿童道德哲学理论指导下,在借鉴儿童道德心理学相关成果基础上,最突出的转变乃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我国的幼教工作者变得日趋理性和善思,转变了过去单、片面、刻板、僵化的思维,正在学会整体、多元、辩证、开放的思考,对幼儿道德本质、幼儿道德心理结构特点、幼儿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合理运用等一系列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国家干预等行政手段使幼儿道德教育趋于合理和完善。中国幼儿道德教育的美好未来必将:从泛政治走向人本化、从外铄走向内发、从片面走向多元、从灌输走向对话、从规范走向发展、从分离走向融合!
谢琦[8](2007)在《社会转型时期军校研究生价值观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学校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本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研究,考察社会转型时期我军院校研究生的价值观现状,总结研究生价值观现状的基本特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军院校价值观教育提供启示和参考。论文从理论阐释、实证研究、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四个方面入手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首先对转型时期这一概念和价值观相关理论进行了多视角的解读;进而从理论深入到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法,在进行大量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得出我军院校研究生在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知识价值观方面的基本情况及特征;随后对价值观特征在主观因素、宏观背景和微观环境层面上产生影响的多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在理论、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军院校实际,借鉴我国地方院校以及外军院校的经验提出我军院校研究生价值观教育的应对策略——更新价值观教育理念、明确价值观教育原则、完善价值观教育机制、规划价值观教育内容、拓展价值观教育途径、建设价值观教育队伍。
刘震[9](2018)在《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农业社会发展历史的传统大国,带有深沉的农耕文明印记,包括农村、农业、农民在内的“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命脉根基。农民是农村的主人,解决好农民问题是解决好整个“三农”问题体系的基础。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政府进行政治宣传教育,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提高农民思想、法治、文化等综合素质的有力抓手,也是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农村方针政策顺利实施的有力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这客观上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的发展契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积极有效地落实党和国家所安排的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工作归旨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研究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聚焦的新时代,特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引领的治国理政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十八大的“三农”政策理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之作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更加突出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的政策精神,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承我党历史上已有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在新时期发挥好思想引导、凝聚人心、协调矛盾的积极作用。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巩固党对农村全面的领导权、推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农村事业现代化发展等多方面体现应有的价值,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期许以及农民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一方面,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无论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还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发挥着承上启下过渡的关键作用。农村地区实现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实践以及价值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认清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是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环节,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纲领和总抓手。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工作的依据,以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城乡有机融合为目标,以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为落脚点,积极配合党和国家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新发展,获得了新成就。首先,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领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构成成分多元化、功能职责多样化、综合素质日趋优化的特征。其次,通过接受积极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农民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显着的提高。相较于以往,农民的政治信仰、经济观念、文化素养、法治观念、生态观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最后,在对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等农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保障、教育环境、教育载体等方面也实现了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农村深化改革、农村城镇化以及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民仍然处于传统观念不断向现代公民观念的转变过程中。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农民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当前我国农民思想观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地区农民的腐朽的封建观念仍然在延续,部分地区农村的宗教、宗族、宗派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处于转型期的农民仍然与城市居民在综合素养方面存有不小差距,农民在道德观念、民主意识、法律维权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都影响着当前农民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树立。导致当前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问题的原因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归结:一是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看,当前很多地区基层干部的失责导致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式微;二是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农村城镇化、农村社会改革和转型对农民思想带了剧烈冲击,导致其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三是教育环境来讲,当前农村空心化和新农村社区的出现,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四是网络新媒体对农民的生活带来复杂的影响,这也是以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尚未触及的空白处,对新时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带来考验。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在对以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内容与农民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的机结合;是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来设置和落实,也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原则规定的基础上针对农民最为关注的、当代农村社会发展最为迫切的任务进行的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农民进行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线的政治观教育;二是依据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开展农民的法治观教育;三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培养农民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价值正确理解和判断的价值观教育;四是将乡规民约与现代公民道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明的包含社会公德、职业美德、家庭道德的道德观教育;五是对农民进行符合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政策方针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发展观教育。加强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农民适应时代发展、解决思想问题、完成党和政府所安排的任务的现实举措。本文通过对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方式、环境、机制进行分析,从组织有效、方式创新、环境保障、机制构建等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对策。第一,在乡村振兴和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确保对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有效,必须不断强化主体意识,不断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渗透性,从而确保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把握。第二,在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应该以农村“一线”的实践思维代替传统经验思维,加强对农民自我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矛盾协调等方面实现多元价值引导,并积极探索农村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方式。第三,夯实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保障,要加强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同步构建:一是积极营造新时期农村本土的共同体精神文化氛围;二是运用城市的发展资源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反哺;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强对农村网络虚拟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第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机制,能够有效的将当前农村社会各相资源进行整合匹配,在发挥优势、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有效性。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升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必须与农村其他各项工作相结合,形成统筹兼顾的工作机制。这其中包括:物质满足和精神引领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物质、人力和组织相结合的保障机制,规范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基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评价机制以及党和政府统一领导、多方参与的整合机制。
段颖[10](2017)在《《人民日报》对“军嫂”形象的构建与呈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1992-2016年《人民日报》各种报道对“军嫂”形象的构建与呈现。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数量统计以及历史反思等方法,从传播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学等多维度透视《人民日报》构建与呈现“军嫂”形象的历史背景、经历的阶段、呈现的手法、展示的类型等方面,并对此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从追溯“军嫂”的历史命运出发,以建构立体丰富的“军嫂”形象为手段,以提高我国软实力为最终旨归,提出一些改进的参考策略。军人的妻子最初作为“军属”的一部分得以展现,1992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宝安人心中的“摩天楼”》)第一次用“军嫂”这一称呼命名这一群体,突出了这一群体在人们心中的存在。其背景在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1995年在我国召开的“世妇会”及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影响深远的是人们观念的改变:即思维的多元化、性别平等观念的加强与人文关怀思想的深入人心。2016年为止,《人民日报》“军嫂”的构建与呈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92-1994年为初始期,主要特点是用典型报道,从“军属”中单独划出了“军嫂”这一群体,使其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性;1995-2003年为发展期,特点在于对“军嫂”的报道篇幅和数量显着增加,但仍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2003-2016年为多元期,对“军嫂”形象的报道走向多元。《人民日报》对“军嫂”形象的构建与呈现采用了一些议程设置与传播技巧,这些技巧主要包括:报道数量的控制、版面的安排、稿件来源的选取、图片与文字比例的调整、叙事手法的选择、体裁与题材的协调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从最后的效果来看,《人民日报》主要呈现了四种“军嫂”形象:军属、大嫂、家里的顶梁柱及女人。历史而言,从战争的视角审视女性的命运呈现四种类型:受尽凌辱、无力反抗的女性;军嫂;因战争而崛起的女性;在战争中过度解放的女性。新时期,应摒弃单一的女性身份,建立立体丰富的女性形象。基于上述研究,对“军嫂”形象的建构,笔者尝试性提出一些建议:减少泛政治化,增加对军嫂群体的人文关怀;以及一步增加军嫂报道的篇幅和数量。这样,“军嫂”的形象便可见更立体丰富,其形象也能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在国家层面上,则对国家的国防建设及软实力的提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当代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当代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当代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是投入意识较强,但缺乏坚定的信念。 |
二是责任意识增强,但缺乏主人翁思想。 |
三是成才意识较强,但缺乏明确的志向。 |
四是科技意识增强,但缺乏探索精神。 |
五是富有超越意识,但显得盲目。 |
六是实际意识增强,但缺乏无私奉献精神。 |
首先,要教育引导青年官兵辨别“现代意识”、学会取舍。 |
其次,要帮助青年官兵从“现代意识,”的误区中走出来。 |
再次,要营造良好的军营“现代意识”氛围。 |
(3)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构想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概念的界定 |
(一) “社会变革”释义 |
(二) “德育”与“高校德育”释义 |
(三) “德育转型”释义 |
第一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价值主体回归与高校德育新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高校德育环境的转变 |
一、“改革”带来价值主体的回归与理性精神的张扬 |
二、“开放”引发权威效应的丧失与自我价值的凸现 |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构与转型探索 |
一、新教育方针的确立对高校德育的引导 |
二、80年代高校德育的实践探寻 |
三、高校德育研究的启动: 德育的学科化走向 |
第三节 “教育危机”中的高校德育 |
一、价值导向的错位与德育工作的弱化 |
二、高校德育的失误 |
三、反思: 在社会变革中高校德育何以作为?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多元价值文化与高校德育的新发展(1992-2005) |
第一节 高校德育发展的复杂背景 |
一、遭遇新挑战: 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 |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文化 |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德育面临的时代性新课题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 |
一、高校德育在改革中的新发展 |
二、开启心灵之门: 高校德育价值指向的新维度 |
三、人文素质教育: 寻求“精神家园”的重建路径 |
四、诚信教育: 源自信用经济时代的呼唤 |
第三节 数字化生存与网络德育的启动 |
一、网络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冲击 |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启动 |
三、“红色网站”的尴尬境遇 |
四、网络德育中的主体自觉 |
第三章 德育功能观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 |
第一节 高校德育目标设置的理性反思 |
一、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发展 |
二、高校德育目标特点的理性分析 |
第二节 高校德育功能反思与功能拓展 |
一、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的历史梳理与反思 |
二、德育功能观的更新与高校德育功能的拓展 |
第三节 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 |
一、确立高校德育目标的依据 |
二、德育目标应体现先进文化的价值意蕴 |
三、境界提升: 德育目标设置的维度指向 |
第四节 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德育功能的创新 |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决定高校德育功能的转换 |
二、高校德育功能的时代创新 |
第四章 德育课程观念更新与高校德育课程建构 |
第一节 德育课程观与高校德育课程发展进程 |
一、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二、德育观念变革与高校德育课程的演进 |
三、《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的文本解读 |
第二节 “主渠道”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分析 |
一、“两课”: 学生出勤率及其课堂表现 |
二、“主渠道”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剖析 |
三、德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辨析 |
第三节 不容忽视: 非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德育功效 |
一、德育活动课程: 社会实践 |
二、校园文化: 一种典型的隐性德育课程 |
第四节 课程观变革下的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
一、高校德育课程观念的变革 |
二、整合德育课程群建设 |
三、沟通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
第五章 高校德育的日常实践: 辅导员工作之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现状: 日常德育在事务性工作中游离 |
一、博弈: 管理与教育的选择 |
二、辅导员的生命样态: 来自一线的诉说 |
三、学生眼中的辅导员与日常德育 |
第二节 历史回眸: 缘自日常政治控制的需要 |
一、辅导员工作的历史溯源 |
二、辅导员工作模式与日常德育的发展 |
三、日常德育实践的困境分析 |
第三节 在交往互动实践中重新诊释日常德育 |
一、日常德育应回归日常生活 |
二、在日常交往互动中重构师生德育关系 |
三、日常德育中制度和教育的和谐统一 |
第六章 走向未来: 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整合中外优秀德育资源 |
一、文化传统: 德育现代化转型的内源性资源 |
二、外来优秀德育文化资源的借鉴 |
三、东西方价值资源的整合 |
第二节 高校德育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思索 |
一、高校德育发展进程的前瞻性反思 |
二、高校德育立足“整体教育”的视野 |
三、走出困境: 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 |
四、走向未来: 追求德性的可持续发展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当代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相关概念阐释 |
一、当代大众文化概说 |
(一) 当代大众文化的内涵 |
(二) 当代大众文化的特征 |
二、青年价值取向释义 |
(一) 青年价值取向的内涵 |
(二) 青年价值取向的功能 |
第二章 当代大众文化影响青年价值取向的内在逻辑 |
一、文化建构人的价值意识 |
(一) 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内涵 |
(二) 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原理 |
二、当代大众文化建构青年价值取向 |
(一) 当代大众文化建构青年价值取向的逻辑归因 |
(二) 当代大众文化建构青年价值取向的双重面相 |
第三章 当代大众文化影响青年价值取向的外在显现 |
一、青年政治价值取向多样与边缘并存 |
(一) 多样发展 |
(二) 边缘走向 |
二、青年人生价值取向世俗与低俗共生 |
(一) 世俗发展 |
(二) 低俗走势 |
三、青年道德价值取向回归与沉沦同奏 |
(一) 向现实回归 |
(二) 向欲望沉沦 |
四、青年审美价值取向感性与泛感性交织 |
(一) 感性发展 |
(二) 泛感性褪变 |
第四章 当代大众文化影响下青年价值取向的双向提升 |
一、加强当代大众文化建设 |
(一) 规约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 |
(二) 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 |
(三) 强化文化工作者使命意识 |
二、确立青年价值取向提升目标 |
(一) 多样与一元相统一 |
(二) 理想与现实相统一 |
(三) 集体与个人相统一 |
(四) 理性与感性相统一 |
三、创新当代青年价值观教育 |
(一) 更新青年价值观教育理念 |
(二) 丰富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 |
(三) 拓展青年价值观教育途径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恩、列、斯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第一节 马、恩、列、斯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二、列宁、斯大林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一、毛泽东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二、邓小平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三、江泽民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四、胡锦涛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五、习近平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论述 |
第二章 集体主义价值观: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成绩与问题 |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过时"论的出现及原因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需要厘清的若干关系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区别 46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表现形式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资料来源与调查对象分析 |
一、调查资料来源 |
二、调查对象分析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相关问题调查分析 |
一、关于教育对象的调查分析 |
二、关于教育内容的调查分析 |
三、关于教育载体的调查分析 |
四、关于教育机制的调查分析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75 |
一、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
二、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所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西方国家社会思潮带来的影响 |
一、全球化思潮带来的影响 |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 |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 |
第二节 不良社会风气带来的影响 |
一、拜金主义带来的影响 |
二、享乐主义带来的影响 |
三、个人主义带来的影响 |
第三节 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带来的影响 |
一、思想认识的片面性 |
二、价值主体的自我性 |
三、价值判断的偏颇性 |
四、人格塑造的不稳定性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诉求 |
第一节 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
二、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是践行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00 |
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客观要求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特征的客观要求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导向的客观要求 |
第三节 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自觉要求 |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
二、综合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 |
三、健全人格养成的需要 |
四、健康心理塑造的需要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科学把握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
一、人文关怀原则 |
二、知行统一原则 |
三、系统性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第二节 丰富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集体主义认知认同 |
二、共同理想教育,培育崇高的理想信念 |
三、中国梦使命感教育,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第三节 构建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
一、努力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二、注重发挥班团会课、党课、讲座等的宣传教育作用 |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
四、精心组织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
五、积极营造优良和谐的校内外环境 |
第四节 完善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激励机制 |
一、以人为本,进行有效激励 |
二、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的方式方法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幸福观概念之厘定与女大学生正确幸福观培养的特殊意蕴 |
2.1 幸福观的含义 |
2.2 正确幸福观的含义 |
2.3 正确幸福观对女大学生的特殊意蕴 |
2.3.1 正确幸福观是女大学生树立科学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
2.3.2 正确幸福观是女大学生树立理性婚恋观的保障 |
2.3.3 正确幸福观是女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前提 |
第三章 女大学生幸福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3.1 现状描述:女大学生幸福观调查的四个维度 |
3.1.1 对幸福的认知 |
3.1.2 对幸福的评价 |
3.1.3 获取幸福的信心 |
3.1.4 获取幸福的途径 |
3.2 问题表征:女大学生幸福观偏颇的主要表现 |
3.2.1 过分注重个人幸福,轻视集体幸福 |
3.2.2 过分追求物质幸福,忽视精神幸福 |
3.2.3 过分追求自我,忽视社会责任 |
3.2.4 固守传统女性观念,缺乏主体意识 |
3.3 归因判断:女大学生幸福观偏颇的深层追问 |
3.3.1 社会观念与现实的负面影响 |
3.3.2 高校德育的局限 |
3.3.3 家庭教育的偏颇 |
3.3.4 自身因素的制约 |
第四章 女大学生正确幸福观培养的对策思考 |
4.1 加强高校教育,发挥高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
4.1.1 注重“五自”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4.1.2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激励女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
4.1.3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
4.1.4 注重就业指导,帮助女大学生提升自主就业的能力 |
4.2 关注家庭教育,凸显家庭教育的延伸作用 |
4.2.1 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 |
4.2.2 树立良好的父母形象 |
4.2.3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
4.3 促进社会参与,发挥社会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4.3.1 树立正确评价女性的社会观念 |
4.3.2 完善男女平等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 |
4.4 加强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能动作用 |
4.4.1 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4.4.2 提升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幼儿道德教育简论(1949-1978)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幼儿道德教育演进 |
一、 以俄为师奠定新中国幼儿德育基本格局(1949-1956) |
二、 新中国幼儿德育出现左倾苗头(1956-1966) |
三、 新中国幼儿德育在文革中遭受重创(1966-1976) |
第二节 对此阶段中国幼儿道德教育的总体评价 |
第二章 政治性导向较强的幼儿道德教育(1978-1992) |
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 |
一、 此期国家道德教育价值导向 |
二、 义利之辩为承认道德主体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
第二节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一、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之教育目的:“五爱”教育 |
二、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之主要内容 |
三、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主要采用的途径和方法 |
四、 此期儿童道德心理研究状况 |
第三节 对此期幼儿道德教育的评价 |
一、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其原因 |
二、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的不足及其原因 |
第三章 受市场经济冲击的幼儿道德教育(1992-1999) |
第一节 爱国主义成为时代主旋律 |
一、 此期国家道德教育价值导向 |
二、 对此期国家道德教育价值导向的评价 |
三、 市场经济和道德关系大讨论:道德相对独立性解放出来 |
第二节 市场化冲击下的幼儿道德教育实践 |
一、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目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
二、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探索的新途径和方法 |
四、 此期儿童道德心理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对此期幼儿道德教育的评价 |
一、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其原因 |
二、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第四章 以人为本的幼儿道德教育(2000-) |
第一节 公民道德:新世纪伦理语境的转换 |
一、 此期国家道德教育价值导向 |
二、 新世纪伦理话语转换:从革命道德到公民道德 |
第二节 新世纪幼儿道德教育实践 |
一、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目的:强调幼儿社会性发展 |
二、 新世纪幼儿德育内容的时代特色 |
三、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途径与方法探新 |
四、 此期儿童道德心理学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对新世纪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评价 |
一、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成绩及其成因 |
二、 此期幼儿道德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第五章 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未来之路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幼儿道德教育的成就与不足 |
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幼儿德育的主要成就 |
二、 幼儿德育有待改进之处 |
第二节 我国传统幼儿道德教育对当今的启示 |
一、 传统幼儿道德教育中之德育原则 |
二、 传统幼儿道德教育之美德条目 |
三、 传统幼儿道德教育之优秀方法 |
四、 对我国传统幼儿道德教育的评价 |
第三节 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前瞻 |
一、 批判继承,合理借鉴 |
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三、 革故鼎新,开创未来 |
四、 提升教师素养,完善道德教育观念 |
五、 开展以家庭主导的家园共育 |
六、 推动社会德教,全面育人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和参加课题一览表 |
(8)社会转型时期军校研究生价值观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价值观基本理论及我国价值观现状概述 |
§2.1 价值观的理论阐释 |
§2.2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价值观的概况 |
§2.3 社会转型时期我军院校研究生价值观概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军院校研究生价值观的现状探析 |
§3.1 问卷调查 |
§3.2 结果分析 |
§3.3 价值观现状的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我军院校研究生价值观现状的成因分析 |
§4.1 主观因素——军校研究生的群体及个性特征 |
§4.2 宏观背景——社会转型的影响 |
§4.3 微观环境——德育教育现状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我军院校研究生价值观教育的应对策略 |
§5.1 更新价值观教育理念 |
§5.2 明确价值观教育原则 |
§5.3 完善价值观教育机制 |
§5.4 规划价值观教育内容 |
§5.5 拓展价值观教育途径 |
§5.6 建设价值观教育队伍 |
§5.7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一 研究生价值观情况调研问卷 |
(9)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基本思路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资源 |
一、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时代 |
(二) 农民 |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二、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二) 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引领 |
(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重要地位 |
(二) 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
(三)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 |
二、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渊源和科学内涵 |
(二)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和要求 |
(三)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新发展与新成就 |
一、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新发展 |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构成成分的多元化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功能职责的多样化 |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力素质日趋优化 |
二、新时代我国农民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获得提高 |
(一) 政治信仰日趋坚定 |
(二) 经济观念不断更新 |
(三) 文化素养总体提高 |
(四) 法治观念有所加强 |
(五) 生态意识开始觉醒 |
三、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三农”政策 |
(一) 在贯彻“精准扶贫”政策中培养农民“扶智、扶志”思想 |
(二) 在贯彻农业现代化发展政策中倡导农民学习科学理念 |
(三) 在贯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开展“美丽乡村”主题宣传 |
(四) 在贯彻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实现教育的方式载体创新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观念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观念所存在的问题 |
(一) 观念保守落后 |
(二) 宗族问题复杂 |
(三) 功利思想严重 |
(四) 宗教问题凸显 |
(五) 法治意识式微 |
二、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观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基层干部的职能失范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二) 社会转型期对农民的价值观产生复杂的影响 |
(三) 农村空心化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
(四) 传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解决农村社区的新问题 |
(五) 网络发展及新媒体技术应用对农民具有双刃剑作用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线的政治观教育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教育 |
(二)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教育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四) 新时期国情形势和农村政策教育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观教育 |
(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 |
(二)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 |
(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 |
三、以乡规民约和公民道德教育为内容的道德观教育 |
(一) 乡村社会公德教育 |
(二) 乡村家庭美德教育 |
四、以全面依法治国和村民自治法为重点的法治观教育 |
(一)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
(二) 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
(三) 社会主义公民教育 |
五、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解放思想为核心的发展观教育 |
(一) 绿色生态环保教育 |
(二) 集体共享协作教育 |
(三) 科技创新思维教育 |
(四) 协调持续发展教育 |
第六章 加强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
一、明确开展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
(一) 强化教育主体的主导性 |
(二) 激发农民群体的主动性 |
(三) 调整教育方法的合理性 |
(四) 注重教育环境的适应性 |
(五) 构建教育机制的科学性 |
二、确保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有效 |
(一) 发挥基层单元“最后一公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二) 积极引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技术和人才 |
(三) 探索新时期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助功能 |
(四) 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专职化制度政策 |
三、探索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 |
(一) 以在农村“一线”的实践思维代替传统经验思维 |
(二)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引导的功能 |
(三) 探索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开展教育的方式 |
四、夯实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保障 |
(一) 积极营造新时期农村本土的共同体精神文化氛围 |
(二) 运用城市的发展资源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反哺 |
(三) 加强对农村新媒体虚拟环境的建设和管理 |
(四)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建设 |
(五) 因地制宜探索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
五、构建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机制 |
(一) 物质满足和精神引领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
(二) 物质、人力和组织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
(三) 规范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
(四) 基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评价机制 |
(五) 党和政府统一领导、多方参与的整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10)《人民日报》对“军嫂”形象的构建与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选取的原因 |
1.3 文献综述 |
第二章“军嫂”报道的出现及其形象的嬗变 |
2.1 形势的变化对国内思潮的影响 |
2.2 社会转型期《人民日报》“军嫂”报道的政治含义 |
2.3 初始·发展·多元:军嫂形象的嬗变 |
第三章 议程设置与呈现艺术:“军嫂”形象的传播手段 |
3.1 数量输出稳定,保持报道力度 |
3.2 版面靠前,强调重要性 |
3.3 权威稿源,凸显政治身份 |
3.4 图文并茂,活化军嫂形象 |
3.5 客观叙述,保证真实 |
3.6 体裁多样,多形式展示 |
3.7 主题集中,强调核心价值 |
3.8 多栏目呈现,设置报道议程 |
第四章 多元身份:《人民日报》呈现“军嫂”形象的类型 |
4.1 军属 |
4.2 大嫂 |
4.3 家里的“顶梁柱” |
4.4 女人 |
4.5 军嫂形象构建的递进 |
第五章 战争·女性·个体:战争与女性视野中的存在 |
5.1 刻板印象:弱者的处境 |
5.2 军嫂之苦:在于难为外人所道 |
5.3 崛起的女性:地位攀升的血泪路 |
5.4 源于战争、始于乱世:女性的“过度”解放 |
第六章“军嫂”形象报道的改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人民日报》部分新闻刊载情况 |
附录 2 《人民日报》部分新闻刊载内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当代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部分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J]. 邹晋生. 政工学刊, 1995(10)
- [2]走出“现代意识”的误区——对当代青年官兵行为观念的调查与思考[J]. 邹晋生,刘逢安. 青年研究, 1996(01)
- [3]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 许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4]当代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D]. 崔健. 西南大学, 2009(10)
-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研究[D]. 陈冬.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8)
- [6]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 张丽红. 湖南科技大学, 2010(04)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 李彦琳. 西南大学, 2012(03)
- [8]社会转型时期军校研究生价值观实证研究[D]. 谢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9]新时代我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刘震. 山东大学, 2018(02)
- [10]《人民日报》对“军嫂”形象的构建与呈现研究[D]. 段颖. 南昌航空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