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碳酸氢钠致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析出结晶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袁文珺,杨志军[1](2019)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配伍稳定性研究综述》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的配伍稳定性问题。方法 :检索、分析近年来有关注射用美洛西林钠配伍禁忌的国内医药文献。结果: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环丙沙星、盐酸罂粟碱等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 :应避免将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环丙沙星、盐酸罂粟碱等药物配伍。
兰文[2](2014)在《酚磺乙胺注射液质量分析研究及整体质量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针对当前酚磺乙胺注射液质量分析研究及整体质量评价的不足,通过按法定标准检测和按自拟的探索性研究方法测试,评价该品种法定标准的控制水平、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及该品种的整体质量状况,为提高该品种的安全性探索可行的方法。方法:首先按法定质量标准逐项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次紧紧围绕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标准的可控性,进一步开展探索性研究,包括:HPLC-MS法杂质分析、杂质单体的制备及结构确证、GC法残留溶剂考察、比色法亚硫酸盐类抗氧剂研究、HPLC法EDTA的含量测定及灭菌工艺研究等,最后对该品种的整体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结果:依据现行法定标准进行全检,合格率为100%,但现行标准项目设置简单,可控性较差,缺少重要安全性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本品的质量。杂质研究发现,本品目前检测到的杂质均由原料引入,其中已知杂质氢醌已得到较好控制,最大单个杂质经结构确证,初步推测其为原料药合成的副产物,其产生与企业的工艺控制水平有关。原料药的残留溶剂得到较好控制,未检出1,2一二氯乙烷,少量检出乙醇,符合药典相关要求。辅料研究结果显示,个别企业的处方中抗氧剂的使用量超出了中国药典的要求、EDTA-2Na的使用量高出其他企业10倍有余;个别企业可能存在未按处方非法添加EDTA-2Na的情况;辅料抗氧剂及EDTA-2Na能极大的增加制剂的细胞毒性。灭菌工艺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本品的灭菌方式不能满足F0值大于8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菌保证度存在可提升的空间。结论:该品种现行法定标准存在着一些重要项目的缺失,急需进一步完善。该品种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众多,各企业处方工艺存在差异,生产工艺控制水平不一致,导致产品内在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优化。图50幅,表21个,参考文献66篇。
赵赞梅,赵金垣,徐希娴[3](2011)在《血尿的病因及鉴别》文中指出血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很多:出血性疾病、肾脏疾病、体内某些代谢物的异常增多可以引起尿色发红,许多药物、农药、重金属等均可引起血尿,因此,血尿与环境和职业因素导致的疾病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对血尿的病因和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董立财[4](2011)在《双黄连粉针与常见注射剂体内外配伍稳定性考察》文中指出目的:考察双黄连粉针与临床常用配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及体内配伍变化情况,探寻配伍用药对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在25℃条件下,6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光谱及微粒的变化、并测定配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在不同时间的含量;同时将大鼠随机分为双黄连粉针给药组、联合给药组,于尾静脉注射双黄连粉针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的黄芩苷和绿原酸血药浓度,将血药浓度-时间(p-t)数据以3P97程序拟合,进行房室模型判别及药动学参数计算,并对单独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进行比较。结果:配伍液外观:双黄连粉针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西咪替丁注射液、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配伍后溶液的外观无变化、与头孢呋辛钠粉针、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颜色加深并且有气泡产生;配伍液pH:双黄连粉针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西咪替丁注射液、甲磺酸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头孢呋辛钠粉针、碳酸氢钠钠注射液配伍pH无明显变化,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pH发生变化;配伍液微粒:双黄连粉针与碳酸氢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西咪替丁注射液、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之后微粒个数符合规定;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后微粒个数超出规定范围;配伍液含量: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含量下降;双黄连粉针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药-时曲线均符合权重为1/C2的二室开放模型。其中黄芩苷的药动学参数:α=0.049min-1和0.052min-1,β=0.014min-1和0.017min-1,K21=0.115min-1和0.021min-1, K12=0.0019min-1和0.0021min-1,T1/2(p)=48.68min和47.68min, AUC=3.85(μg/mL)·min和3.90(μg/mL)·min.绿原酸的药动学参数:a=0.034min-1和0.032min-1,β=0.021min-1和0.027min-1,K21=0.021min-1和0.031min-1,K12=0.000046min-1和0.000067min-1,T1/2(p)=32.25min和31.37min,AUC=15.68(μg/mL)·min和15.35(μg/mL)·min.结论: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存在配伍变化,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微粒不符合规定,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颜色加深;双黄连粉针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西咪替丁注射液、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无配伍变化;双黄连粉针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应用之后的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
温优良[5](2011)在《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及临床运用规范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一、模拟临床用量,研究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克服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为临床安全配伍提供理论支持;骶管注射所致并发症多是由于局麻药剂量过大,配伍用药过多,不熟悉局部解剖以及穿刺过深等所致,由此避免此类操作可减少骶管注射疗法并发症的发生率。二、糖皮质激素是骶管注射疗法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也是最易滥用导致诸多临床意外发生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具有保钠排钾作用,大剂量应用可致血钾降低,导致低钾血症。如果激素用量太大或药物的刺激性太强,易在椎管内形成高渗透压或刺激,对神经根造成化学性刺激和脱水变性,甚至不可逆损伤,还可引起前列腺增生、过敏性皮炎、肝脏肿大和哮喘等。为此,考察糖皮质激素在骶管注射疗法中常用配伍的稳定性,为规范化的药物配伍供依据。三、骶管注射疗法是从麻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遍认为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糖皮质激素注入硬膜外腔直接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阻断化学刺激因子对神经根的刺激及抑制无菌性炎症,消除水肿及抑制粘连而达到治疗目的,以致临床上有人随意加大局麻药或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以期增加临床疗效。另外,不少学者认为注入大量的等渗药液,对硬膜外腔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和压力,有可能达到钝性的无创伤性分离粘连,推移对神经根压迫的突出椎间盘,起到所谓的“液体刀”作用。更有甚者声称中药制剂如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在骶管注射疗法中的作用好过糖皮质激素,完全可以取代之!通过观测骶管注射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期探究通过增加麻醉药或糖皮质激素用量、注入大量等渗性药液或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其疗效是否优于糖皮质激素。方法:一、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基本药物组为局麻药(2%利多卡因、2%普鲁卡因)与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西药组为基本药物与不同西药(维生素B、碳酸氢钠注射液等)之间的配伍,中药组为基本药物与不同中药注射剂(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之间的配伍,中西医药物组为基本药物与不同西药和中药注射剂之间的配伍。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0h、2.0h、4.0h时观察其外观、pH值、紫外吸光度及不溶性微粒变化,详细的检测方法及评判标准见2005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附录ⅣA,ⅥH,ⅨC。二、本课题组在进行预实验时,曾选用醋酸强的松龙悬浊液进行配伍,发现悬浊液本身较容易影响到对溶液微粒数等的观察,且考虑到本研究所涉及的配伍组别多,所以全采用水剂的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配伍稳定性研究,且所配伍的地塞米松注射液的剂量也是固定的。为此,参照上述骶管注射疗法中常用的药物配伍组方,把研究对象按照糖皮质激素的不同剂量、不同剂型及中西医药物配伍分为7个小组进一步进行专项研究。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测定在0min、30min、1.0h、2.0h、4.0h时各组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度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配伍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变化。三、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地塞米松低剂量组(B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地塞米松高剂量组(C组,地塞米松注射液20mmg)、曲安奈德低剂量组(D组,曲安奈德注射液5mg)、曲安奈德高剂量组(E组,曲安奈德注射液20mmg)和丹参注射液组(F组,丹参注射液5ml);每组各15例,各个组别的性别、年龄、病程、突出部位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各个组别具有较好的均衡性。每组患者均按照各自的组方配制成总液量为20ml的溶液给予骶管注射。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和2周均使用改良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M-JOA)腰痛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一、骶管注射疗法模拟临床时,13个不同配伍组别在4h内,其注射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度均无显着性改变;除基本药物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简单配伍组等共5组别的不溶性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外,其余8组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规定。二、丹参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混合配伍后立即(0min)有大量黄白色沉淀物体生成;丹参注射液组和红花注射液组各自配伍后也即有少量黄白沉淀产生,并且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沉淀物增加明显。其余各组配伍后液体澄明,未见明显变色及沉淀物生成。三、除大剂量曲安奈德组出现较多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及中西医药物配伍组出现肉眼可见的大量棕色沉淀物外,其余各组别在4h内,其注射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度及高效液相色谱图均无显着性改变四、用甲醇配置曲安奈德,在13.15处有较大的色谱峰,峰型完美,所以用甲醇配置样品适合于曲安奈德的分析。分别于Omin、30min和1h、2h、4h进样,测得标示量平均值为99.85%,RSD=0.92%(n=5),表明配伍液在4h内基本稳定;但在配伍24h后可见曲安奈德注射液出现少量分解。五、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各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P<0.05),但M-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骶管注射治疗后,糖皮质激素各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生理盐水组和丹参注射液组降低明显(P<0.01),但生理盐水组和丹参注射液组、糖皮质激素各剂量组之间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六、骶管注射治疗后1周,曲安奈德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降低程度比地塞米松组明显(P<0.05),但治疗后2周,曲安奈德组与地塞米松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依据M-JOA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定标准,改善率显示:各个组别改善率均达到优良,尤其以糖皮质激素各剂量组改善尤为明显,这表明经过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疗效确切,腰椎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DL)改善。结论:一、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越简单越稳定,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制剂随着配伍药物成分的增加其稳定性降低,中西医药物更是不宜一起配伍使用。二、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应该严格遵循最低有效浓度和低剂量给药的原则,不宜盲目通过加大药物剂量来增强临床疗效。三、在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中,随糖皮质激素混悬液的剂量增加其药物配伍稳定性下降,不论是水剂的地塞米松注射液,还是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混悬液均不宜与中药制剂配伍。中药成分复杂,从众多中药中选出药效肯定、持久、无不良反应且适宜众多药物配伍的药物,还有待去探索研究。四、在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中,糖皮质激素混悬液之配伍液在4h内基本稳定,但最好现配现用。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中,从临床疗效观察中药制剂的作用与生理盐水无异,中药制剂在本病的治疗中仍属一种辅助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所用中药种类较多,用中药取代激素也是一个思路,但从本课题临床观察发现此类配伍还不够成熟。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中,起关键作用的仍是糖皮质激素,且临床临床疗效与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不明显相关,考虑到混悬液有误注血管的危险和骶管内结晶可引起的组织粘连等意外,建议临床运用中最好遵循低剂量给药和缓推水剂优先的原则。
刘辉[6](2010)在《雷诺嗪缓释片在Beagle大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慢性心绞痛是已知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虽然在心绞痛的治疗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临床的进一步需要。雷诺嗪能选择性抑制晚期钠电流,相关机制在于能够减少细胞内钠和钙的超载,以在脂肪酸(pFOX抑制剂)及葡萄糖的氧化过程中起到了增加心肌供血的作用,增加的葡萄糖氧化将产生更多的氧消耗,是临床有希望的新一代抗慢性心绞痛药品。其相应制剂类型种类较大,为提高制剂的临床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对新型制剂类型雷诺嗪缓释片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诺嗪缓释片血药浓度;并以市售雷诺嗪普通片为对照,考察单次灌胃给药后雷诺嗪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进行生物等效性及缓释片特点评价。方法:采用标准两阶段2×2交叉试验设计,将12条Beagle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雷诺嗪缓释片和普通片500mg,于预定的时间点取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采用3P-97药动分析软件,90%可信区间的双单侧t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血样以乙醚萃取浓缩,提取回收率达到70%以上;在流动相乙腈-水(48:52,V:V)、检测波长272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色谱条件下,以盐酸小檗碱为内标,血样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0.252~10.72μg/mL,线性相关系数较佳(r=0.9997);测得雷诺嗪缓释片的AUCO24h、Cmax、Tmax值的90%可信区间,均落在参比制剂的80%-125%之间。结论:HPLC法测定雷诺嗪缓释片血药浓度方法准确、灵敏;测得雷诺嗪缓释片和普通片生物等效,缓释效果明显。
李云让[7](2008)在《黄藤素纳米粒的初步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黄藤素具有抗细菌真菌和疟原虫及病毒等药理作用,但由于水溶性差和肝脏首过效应强致使其生物利用度低(仅为10%左右)。本研究利用纳米粒增大药物溶解度,保护药物免遭肝药酶降解和延长血液循环时间等优势来增加机体对黄藤素的摄取,即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为载体对传统的黄藤素剂型进行改造。在建立紫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影响纳米粒质量的因素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选和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出黄藤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并对其稳定性、安全性、药效学和释药性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摘要如下:1.黄藤素紫外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黄藤素紫外分光检测方法便于制剂含量的测定和体外释药的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吸收波长、标准曲线、回收率和精密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藤素在273.5nm处有最大吸收峰,标准曲线在5μg/ml~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99.58%,进样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日间和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1%。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且重现性好,可满足黄藤素制剂研制的需要。2.黄藤素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黄藤素纳米粒(F-PBCA -NP)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以纳米粒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表面活性剂、PH值、温度、搅拌速度、附加剂和栽药方式;运用L9(34)正交设计以影响黄藤素纳米粒质量的主要因素即黄藤素浓度(A),BCA用量(B),Dextran-70+PluronicF-68(1:1)用量(C)为因素来优化制备工艺;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低温超速离心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Dextran-70+ PluronicF- 68(1:1)为表面活性剂、pH值2.5、温度25℃、搅拌速度800r/min、Na2S2O5作附加剂及一步法载药条件下,按优化工艺即黄藤素1.5mg/ml、氰基丙烯酸正丁酯BCA 2.0mg/ml、Dextran-70+ PluronicF-68 (1:1) 4.0mg/ml,制备的黄藤素纳米粒为均匀圆整的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72±5)nm,载药量50.9%,包封率67.8%。故该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且能满足对制剂的质量要求。3.黄藤素纳米粒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黄藤素纳米粒的急性毒性反应。将黄藤素水溶液和黄藤素纳米粒给小鼠多次灌胃后,观察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症状并记录死亡情况,计算出黄藤素纳米粒的最大耐受量(MTD)、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结果显示,黄藤素纳米粒的最大耐受量是其水溶液的4.7倍;其LD50为1706.85 mg/kg。故黄藤素纳米粒对小鼠无毒性,符合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要求。4.黄藤素纳米粒的体外抑菌和抗感染试验。观察黄藤素纳米粒的体外抑菌和抗感染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考察黄藤素纳米粒的体外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为试验动物,用小鼠的存活率、重要脏器的重量指数变化及病变程度为评判指标,对其抗感染作用进行观察,并与非纳米化的普通制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黄藤素各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mm,其纳米粒的抗菌活性与其他制剂相比有所提高;黄藤素纳米粒可使感染金葡菌小鼠存活率达到80%而普通制剂为35%,减轻脾脏重量指数和病变程度也分别比普通制剂明显高。故黄藤素纳米粒的抑菌效果比片剂和胶囊明显增强。5.黄藤素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试验。了解黄藤素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点。以黄藤素片剂和胶囊为对照,用透析法考察黄藤素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绘制累积释放曲线并用六种常用的释放模型方程对释药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黄藤素纳米粒体外释药具有双相动力学特征,符合Weibull方程:y=0.3569x-0.2201。故黄藤素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缓慢释放作用。
徐倩倩[8](2008)在《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组方筛选及制备》文中研究指明细菌性犊牛腹泻对畜牧业生产存在很大的威胁,抗菌药物的泛滥使其治疗更加困难,中药制剂以其独特的优点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作用。本课题从常用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中选出黄连、黄芩、黄柏、乌梅、石榴皮、双花、苦参、沙参、丹参、甘草、地榆、诃子、连翘十三味中药,应用其水提或醇提药液采用纸片法对犊牛腹泻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O8、魏氏梭菌B型、魏氏梭菌C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醇提黄连与乌梅所得药液对四种主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根据中兽医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原则,选用白术、木香、干姜、甘草与之配伍应用,以达到相辅相成,提高药效的目的。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及制剂稳定性,选用较为常见的颗粒剂。提取路线为:黄连、乌梅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干膏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黄连、乌梅的最佳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对于白术、木香、干姜、甘草含有挥发油成分的药物,采用共水回流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溶出率为指标,对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粉碎程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优选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利用β-CD包合挥发油,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白术、干姜、木香、甘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液还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以甘草中的甘草酸铵含量及干膏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出最佳处理工艺。通过辅料的选择、用量和制备环境湿度指标的考察确定制粒成型工艺条件为:黄连、乌梅用8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白术、干姜、木香、甘草,粉碎成粗粉,不浸泡,加8倍量水,共水回流提取6h:挥发油包合工艺为β-CD:挥发油为4:1;β-CD:水为1:8;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30min;剩余药液浓缩至0.85g·mL-1,3000r·min-1离心15min,12倍60%乙醇进行醇沉,静置16h。黄连、乌梅提取药液及白术等提取挥发油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制成干膏,与包合物混合,按1:1添加糊精,95%乙醇作为润湿剂,环境湿度在70%以下制粒。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三批样品均在58mg·g-1以上。对颗粒的粒度、含水量、溶化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均符合《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颗粒剂项下规定。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按以上工艺所制颗粒,性状、定性鉴别、粒度检查、含量测定等项在六个月内未发生改变。总之,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治疗细菌性犊牛腹泻的中药颗粒剂的组方、制备工艺,为该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如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和作用机制等)提供基础。
林燕妮[9](2007)在《白芥子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方法,着重讨论了传统中药白芥子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的概况。首次报道了白芥子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前列腺细胞形态学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对开发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中药新药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从白芥子中分离出4种药效成分包括芥子碱、芥子苷、β—谷甾醇、挥发油,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实验优化白芥子中芥子碱的提取,探讨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对芥子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在药理研究方面,通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动物模型,灌胃给药21天,分析各试验组动物的前列腺湿重指数和体积指数。制作前列腺石蜡切片并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试验组小鼠前列腺组织的形态特征,探讨白芥子各药效成分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影响。通过TUNEL、透射电镜以及DNA琼脂糖电泳多种方法来检测白芥子各药效成分对小鼠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芥子碱、芥子苷、β谷甾醇、挥发油对丙酸睾酮所致小鼠试验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明显治疗和预防作用,并对增生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具有改善作用。其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机理之一是促进前列腺细胞凋亡,从而使前列腺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陈丽芳,黄淑萍,娄建石[10](2006)在《2223例药源性血尿不良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药品引起血尿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药品引起的2223例血尿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引起的血尿不良反应共涉及15类药品,以抗微生物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中药制剂为主;诱发血尿的给药方式以静脉注射为多,占59.29%。结论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品,研究和避免血尿的发生因素,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微量碳酸氢钠致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析出结晶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量碳酸氢钠致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析出结晶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注射用美洛西林钠配伍稳定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美洛西林钠标准物质短期稳定性 |
2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皮试液的稳定性 |
3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8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
4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抗菌药配伍的稳定性 |
4.1 与喹诺酮类配伍的稳定性 |
4.2 与氨基糖苷类配伍的稳定性 |
4.3 与硝基咪唑类配伍的稳定性 |
5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其他药品配伍的稳定性 |
5.1 与果糖二磷酸钠配伍的稳定性 |
5.2 与注射用地塞米松配伍的稳定性 |
5.2 与凯西莱配伍的稳定性 |
5.3 与胃复安配伍的稳定性 |
5.4 与盐酸昂丹司琼配伍的稳定性 |
5.5 与盐酸罂粟碱配伍的稳定性 |
5.6 与注射用多索茶碱配伍的稳定性 |
5.7 与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配伍的稳定性 |
5.8 与注射用盐酸川芎嗪配伍的稳定性 |
6 与中药注射剂配伍的稳定性 |
7 讨论 |
(2)酚磺乙胺注射液质量分析研究及整体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2 样品来源及相关信息 |
2.1 全国生产企业与批准文号 |
2.2 收集样品涉及的生产企业与批准文号 |
2.3 收集样品的分布情况 |
2.3.1 涉及生产企业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
2.3.2 供样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
2.3.3 供样单位类别分布情况 |
2.3.4 样品的剩余有效期 |
2.4 样品的贮藏情况 |
2.5 讨论与小结 |
3 按法定标准检验情况 |
3.1 国内外质量标准情况 |
3.1.1 原料药质量标准 |
3.1.2 酚磺乙胺注射液质量标准 |
3.2 按法定标准检验结果及分析 |
3.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3.2.2 试验方法 |
3.2.3 结果及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4 酚磺乙胺及注射液有关物质研究 |
4.1 样品中有关物质研究 |
4.1.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条件的选择 |
4.1.3 方法学验证 |
4.1.4 样品的有关物质测定 |
4.2 未知杂质的研究 |
4.2.1 杂质单体的制备 |
4.2.2 质谱及紫外光谱分析 |
4.2.3 核磁共振氢谱及核磁共振碳谱 |
4.2.4 红外光谱分析 |
4.2.5 杂质A来源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5 酚磺乙胺中残留溶剂考察 |
5.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5.1.1 材料 |
5.1.2 仪器与试剂 |
5.2 实验条件的选择 |
5.2.1 色谱柱及柱温的选择 |
5.2.2 溶剂的选择 |
5.2.3 顶空平衡温度及平衡时间的选择 |
5.2.4 色谱条件 |
5.2.5 残留溶剂测定方法 |
5.3 方法学验证 |
5.3.1 线性关系试验 |
5.3.2 进样精密度试验 |
5.3.3 稳定性试验 |
5.3.4 定量限与检测限 |
5.3.5 重复性试验 |
5.3.6 加样回收率试验 |
5.3.7 耐用性试验 |
5.4 样品的残留溶剂检查 |
5.5 讨论与小结 |
6 酚磺乙胺注射液不同企业处方比较研究 |
6.1 酚磺乙胺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含量研究 |
6.1.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6.1.2 实验方法及方法学验证 |
6.1.3 样品中抗氧剂的检查 |
6.2 酚磺乙胺注射液中EDTA-2Na含量研究 |
6.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6.2.2 实验条件的选择 |
6.2.3 方法学验证 |
6.2.4 样品中EDTA-2Na的含量测定 |
6.3 灭菌工艺研究 |
6.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6.3.2 试验方法及结果 |
6.4 讨论与小结 |
7 酚磺乙胺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7.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7.2 实验条件的选择 |
7.3 方法学验证 |
7.3.1 空白辅料干扰试验 |
7.3.2 线性关系试验 |
7.3.3 进样精密度试验 |
7.3.4 回收率试验 |
7.3.5 溶液稳定性试验 |
7.3.6 定量限 |
7.3.7 重复性试验 |
7.3.8 耐用性试验 |
7.4 样品的含量测定 |
7.5 UV法与HPLC法含量测定结果比较 |
7.6 讨论与小结 |
8 其他相关工作 |
8.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8.1.1 材料 |
8.1.2 仪器与试剂 |
8.2 试验方法及结果 |
8.2.1 细菌内毒素检查 |
8.2.2 细胞毒性研究 |
8.3 讨论与小结 |
9 结论 |
9.1 对整体质量的评价 |
9.2 对现行质量标准的评价及建议 |
9.3 对企业生产工艺控制水平的评价及建议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
附件B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血尿的病因及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假性血尿 |
1.1 血红蛋白尿 (hemoglobinuria) |
1.2 肌红蛋白尿 (myoglobinuria) |
1.3 卟啉尿 (porphyrinuria) |
2 真性血尿的鉴别诊断 |
2.1 非肾性血尿 |
2.1.1 非肾性血尿的最常见原因 |
2.1.2 非肾性血尿少见原因 |
2.2 肾性血尿 |
2.2.1 肾性急性血尿的主要发病机制 |
2.2.2 肾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 |
2.2.2.1 药物 |
2.2.2.2 生产性化学物质[30] |
2.2.2.3 生物毒素 |
(4)双黄连粉针与常见注射剂体内外配伍稳定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 |
1.1.1 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因素 |
1.1.2 解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主要措施 |
1.1.3 中药注射剂间的配伍变化 |
1.2 双黄连粉针安全性研究 |
1.2.1 黄连粉针的不良反应 |
1.2.2 双黄连粉针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
1.3 中药与西药配伍体内相互作用研究 |
1.3.1 药物配伍对吸收的影响 |
1.3.2 药物配伍对分布的影响 |
1.3.3 药物配伍对代谢的影响 |
1.3.4 药物配伍对排泄的影响 |
第2章 双黄连粉针与常见注射剂体外配伍稳定性考察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试药 |
2.1.2 仪器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双黄连粉针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2 双黄连粉针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3 双黄连粉针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
2.2.4 双黄连粉针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
2.2.5 双黄连粉针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
2.2.6 双黄连粉针与盐酸肾上腺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
2.2.7 双黄连粉针与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
2.2.8 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稳定性 |
2.2.9 双黄连粉针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
2.3 综合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双黄连粉针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用药体内药动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药与药品 |
3.1.3 动物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血清样品中双黄连粉针中黄芩苷HPLC分析 |
3.2.1.1 色谱条件 |
3.2.1.2 溶液的配制 |
3.2.1.3 血清样品处理 |
3.2.1.4 色谱系统适应性试验 |
3.2.1.5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3.2.1.6 精密度试验 |
3.2.1.7 回收率试验 |
3.2.1.8 稳定性试验 |
3.2.1.9 配伍后双黄连粉针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考察 |
3.2.2 清样品中双黄连粉针中绿原酸HPLC分析 |
3.2.2.1 色谱条件 |
3.2.2.2 溶液的配制 |
3.2.2.3 血清样品处理 |
3.2.2.4 色谱系统适应性试验 |
3.2.2.5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3.2.2.6 精密度试验 |
3.2.2.7 回收率试验 |
3.2.2.8 稳定性试验 |
3.2.2.9 配伍后双黄连粉针中绿原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考察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及临床运用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糖皮质激素在骶管注射疗法中的配伍稳定性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综述 |
一、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研究和非手术治疗进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6)雷诺嗪缓释片在Beagle大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血浆中雷诺嗪浓度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1 对照品的配制 |
2.1.2 色谱条件的确定 |
2.1.3 血浆样品预处理 |
2.1.4 内标物质的选择 |
2.1.5 特异性试验 |
2.1.6 标准曲线与定量范围 |
2.1.7 精密度与准确度 |
2.1.8 定量下限的确定 |
2.1.9 样品冻融稳定性考察 |
2.1.10 HPLC内标法的方法学试验结果 |
2.1.11 测试方法的相关结论 |
2.2 Beagle犬单次口服雷诺嗪缓释片与雷诺嗪普通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2.2.1 给药方案 |
2.2.2 数据处理 |
2.2.3 样本测试 |
2.2.4 结果 |
2.3 Beagle犬单次口服雷诺嗪缓释片的缓释作用特征分析 |
3 结论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黄藤素纳米粒的初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藤素的研究进展 |
1.1.1 黄藤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2 黄藤素的临床应用 |
1.1.3 黄藤素的副作用 |
1.1.4 结束语 |
1.2 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纳米技术概述 |
1.2.2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1.2.3 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
1.2.4 聚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粒 |
1.2.5 载药纳米粒的表面修饰 |
1.2.6 纳米中药 |
1.2.7 纳米粒载体存在的问题 |
1.2.8 结束语 |
1.3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藤素紫外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紫外测定波长的确定 |
2.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3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2.4 进样重复性和精密度试验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黄藤素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单因素试验初选的制备条件 |
3.2.2 正交设计试验优选的制备条件和工艺 |
3.2.3 F-PBCA-NP 质量评价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黄藤素纳米粒的急性毒性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小鼠中毒表现及病理观察 |
4.2.2 最大耐受量(MTD)及半数致死量(LD50)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黄藤素纳米粒的体外抑菌和抗感染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体外抑菌活性 |
5.2.2 抗感染作用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黄藤素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 |
6.2.1 体外释药试验的测定结果 |
6.2.2 释药曲线的拟合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组方筛选及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犊牛腹泻的研究 |
1.1.1 犊牛腹泻的病因 |
1.1.2 犊牛腹泻的分类 |
1.1.3 犊牛腹泻的预防 |
1.1.4 犊牛腹泻的治疗 |
1.2 兽用中药制剂研究 |
1.2.1 中药的优势 |
1.2.2 我国中兽药研发存在的问题 |
1.3 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
1.3.1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1.3.2 β-CD在中药制剂中的作用 |
1.4 选题依据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药品 |
2.1.2 试剂 |
2.1.3 菌种 |
2.1.4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体外抑菌试验 |
2.2.2 颗粒剂制备工艺流程设计 |
2.2.3 颗粒剂质量评价 |
2.2.4 初步稳定性试验 |
2.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3.1.1 水提单味药物抑菌试验结果 |
3.1.2 醇提单味药物抑菌试验结果 |
3.1.3 复方药物抑菌试验结果 |
3.2 制备工艺研究结果 |
3.2.1 挥发油提取条件优选结果 |
3.2.2 包合工艺试验结果 |
3.2.3 包合物检查结果 |
3.2.4 提取挥发油后药液处理工艺结果 |
3.2.5 黄连、乌梅提取工艺结果 |
3.2.6 制剂成型工艺条件筛选结果 |
3.3 颗粒质量评价结果 |
3.3.1 定性鉴别结果 |
3.3.2 粒度检查结果 |
3.3.3 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颗粒溶化性和水分测定结果 |
3.4 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原料药材的研究概况 |
4.1.1 黄连 |
4.1.2 乌梅 |
4.1.3 白术 |
4.1.4 干姜 |
4.1.5 甘草 |
4.1.6 木香 |
4.2 中药组方及剂型设计 |
4.2.1 体外抑菌方法的选择 |
4.2.2 魏氏梭菌B型、C型培养条件的确定 |
4.2.3 中药不同提取方式对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 |
4.2.4 处方分析 |
4.2.5 剂型选择 |
4.3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
4.3.1 提取工艺设计 |
4.3.2 不同药物组合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 |
4.3.3 药材粉碎粒度的选择 |
4.3.4 包合工艺影响因素 |
4.3.5 提取挥发油后药液处理工艺 |
4.3.6 黄连、乌梅提取工艺 |
4.3.7 制粒辅料的选择 |
4.3.8 盐酸小檗碱含量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白芥子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1.1.2 白芥子研究概况 |
1.2 课题意义 |
第2章 白芥子药效成分的提取 |
2.1 材料 |
2.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白芥子中芥子碱的提取 |
2.2.1 芥子碱提取条件优化 |
2.2.2 芥子碱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
2.2.3 芥子碱的分离工艺 |
2.2.4 芥子碱的定性 |
2.2.5 芥子碱的含量测定 |
2.2.6 结果 |
2.3 白芥子中芥子苷的提取 |
2.3.1 芥子苷的分离工艺 |
2.3.2 芥子苷的定性 |
2.3.3 芥子苷的含量测定(硫酸钡沉淀法) |
2.3.4 结果 |
2.4 白芥子中β-谷甾醇的提取 |
2.4.1 β-谷甾醇的分离工艺 |
2.4.2 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 |
2.4.3 结果 |
2.5 白芥子中挥发油的提取 |
2.5.1 挥发油的分离工艺 |
2.5.2 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含量测定 |
2.5.3 结果 |
2.6 讨论 |
第3章 白芥子各药效成分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建立 |
3.2.2 前列腺湿重及体积测定 |
3.2.3 光镜标本的制备 |
3.3 结果及分析 |
3.3.1 前列腺大体观 |
3.3.2 前列腺湿重指数 |
3.3.3 前列腺体积指数 |
3.3.4 前列腺普通光镜观(HE染色) |
3.3.5 讨论 |
第4章 白芥子各药效成分对小鼠前列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建立 |
4.2.2 TUNEL原位凋亡细胞检测 |
4.2.3 免疫组化检测(PCNA) |
4.2.4 电镜标本的制作 |
4.2.5 DNA琼脂糖电泳 |
4.2.6 结果判断标准 |
4.3 结果及分析 |
4.3.1 细胞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 |
4.3.2 前列腺组织超微结构电镜观 |
4.3.3 DNA琼脂糖电泳 |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微量碳酸氢钠致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析出结晶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注射用美洛西林钠配伍稳定性研究综述[J]. 袁文珺,杨志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08)
- [2]酚磺乙胺注射液质量分析研究及整体质量评价[D]. 兰文. 中南大学, 2014(03)
- [3]血尿的病因及鉴别[J]. 赵赞梅,赵金垣,徐希娴.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1(06)
- [4]双黄连粉针与常见注射剂体内外配伍稳定性考察[D]. 董立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5]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及临床运用规范化研究[D]. 温优良.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4)
- [6]雷诺嗪缓释片在Beagle大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 刘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7]黄藤素纳米粒的初步研制[D]. 李云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8]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组方筛选及制备[D]. 徐倩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4)
- [9]白芥子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D]. 林燕妮.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10]2223例药源性血尿不良反应分析[J]. 陈丽芳,黄淑萍,娄建石. 中国药物警戒,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