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程丽红[1](2021)在《《新闻传播教育导论》:范式意义与史家情怀》文中提出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揭开中国新闻教育之端序,迄今已逾百年。百年间,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日臻成熟,相关研究却少人问津,鲜见将其作为专门的学术领域长期深入探索者。无教育便无学,没有迎合时代的教育,很难形成与之相应的事业和学术。学者张昆敏锐地意识到"教育乃经国大事",经年累月关注新闻传播教育,结合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与管理实践,在出版两部论文集后,再度奉献三十多万言的《新闻传播教育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该书网罗众方家,体例完备,内容精深,是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进行整体审视、系统研究的具有范式意义的杰作。
李秀云,方佳辰[2](2021)在《全面改革与深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回眸(1978-2012)》文中认为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开启了新闻事业的飞跃式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的新闻事业日益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实现深化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党的新闻事业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站在百年交汇点,回眸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史,对于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邓绍根[3](2020)在《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历程及其未来展望》文中认为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是中国新闻传播史整体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分为曲折前行、恢复开拓、反思创新、繁荣发展等四个阶段;研究成绩不小,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展望未来,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创新发展,应立足于新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紧跟新时代,加强思想理论指导,增强宏观历史思维和责任感,推进史料文献的系统整理工作,全面系统、客观深入地研究新中国新闻传播史。
韩隽[4](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陈艳娇[5](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以网易“人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非虚构写作”集新闻性、真实性、故事性、平民性等为一体,不仅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还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持续关注;自2010年在中国兴起以来,不断地跟随时代的变化更新其内涵与外延,这与新媒体技术的助力密不可分。“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变化,研究新的媒介技术如何塑造了其创作主体、内容生产模式、传播及呈现方式、用户参与等方面很有价值。网易非虚构写作平台“人间”在2019年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上被评为年度十大创新案例之一,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典型案例。本文选取“人间”微信公众号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主体特征、内容生产、传播样态、用户参与、发展影响进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人间”以小见大,分析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革新与发展以及新媒介技术在其中产生的影响。第一章总述非虚构写作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与现状,解读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兴盛的原因,并重点介绍“人间”平台,以求呈现新媒体时代非虚构的写作的全貌;第二章主要分析技术赋权下“人间”的创作主体从精英转向平民的新特征及新媒体环境对主体创作姿态、模式和方法的影响;第三章从题材多元化、叙事大众化和组织策划人性化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的特性对非虚构写作在内容生产上走向大众化的推动作用;第四章论述非虚构写作平台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呈现上将单一文本转化为多媒体样式来延伸感官,在传播上将私人化与大众传播渠道结合来触达受众的方式;第五章结合与“人间”话题相关的社区及公众号评论区的用户反馈,论述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受众的满足和参与式建构;第六章阐述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产生的提升非虚构影响力、加强社会黏性、助力文化产业等积极影响,并反思其出现的真实性存疑、伦理困境、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化困难等问题。
买尔哈巴·买吐尔逊[6](2020)在《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的崛起也吸引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目光,这要求我们在国际社会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积极推动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国际传播是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更需要重视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中国媒体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了展现形象,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时,正式增设了“国际传播”奖项,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中国新闻界最高的荣誉奖项,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国际传播新闻作品的最高水平,因此对获奖作品进行新闻叙事分析,能够从理论上掌握我国国际传播的新闻叙事现状,丰富我国新闻叙事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选取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为研究对象,以获奖作品内容为具体研究内容。以叙事学与新闻叙事学为具体的理论基础,使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的相结合,科学的抽样,从多个角度对样本进行剖析,总结其叙事特征,包括:第一属于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介绍研究国际传播奖的背景和意义,整理相关文献,理清研究思路,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属于核心论述部分。首先研究样本的叙事框架,再根据经典叙事学的二分法,对样本进行叙事研究。即从故事和话语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举例分析等方式,归纳整理样本的各个方面的叙事特征。第三部分属于总结与展望部分。在结尾部分,本研究总结了获奖作品具有以下特点:传播渠道具有多样性;国际传播议题以国家议题为主导地位,外交、历史、文化类为主;宣传模式向故事模式的转变;巧借“他人”之口讲故事;叙事视角多元化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地方媒体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国际新闻多以汉语为主,进行对语言叙事还有所欠缺;并提出了传播主体应多元化;注重传播主渠道,结合新媒体技术优化叙事模;提升国际化叙事技巧等建议。
陈玄玄[7](2020)在《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比较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研究十分必要。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是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在学历相互弥补的基础上,为了实现高等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目标不断调整研究生层次教育、本科层次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之间比例关系的一系列过程。相较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中,普通高等教育承担着大众化的主要职能,尤其是普通本科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逐渐没落。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较大,但高等教育发展层次不高,研究生教育占7.16%左右,普通本科教育占44.52%,且高等教育发展地区差距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我国31个省市划分为“普及化地区”(毛入学率≥50%)、“后大众化地区”(毛入学率在40%-50%)、“大众化地区”(毛入学率在15%-40%)。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低的地区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赖性越强,其研究生教育越不发达,进而高等教育发展层次越低,同时高等学校质量越低,也就是新建本科院校越多;本科教育对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的贡献基本没区别,专科教育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贡献较大;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高的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越发达,尤其是网络本专科教育,而“后大众化地区”和“大众化地区”的网络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潜力。为进一步研究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本研究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三个维度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上海、北京、天津、湖北、江苏、浙江、陕西、吉林、辽宁、山东等省份具有较高的匹配层次,匹配状态也整体中等偏高;福建、黑龙江、湖南、重庆、安徽、广东、宁夏、四川、河北、山西等省份呈现出中等层次的中、低度匹配状态。此外,部分省份属于低层次的不同匹配状态,包括河南、江西、海南、青海、新疆、内蒙古、云南、广西、西藏、甘肃、贵州11省份。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的地区的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匹配层次整体上高于毛入学率低的地区,匹配状态则不尽相同。由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不同、基础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是必然的、客观的。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不好,差异发展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使得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不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比较分析,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其最终目的在于明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对高等教育的差异发展要实施必要的控制。不追求绝对均衡,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发展与地区的经济、人口、科技等发展协调一致。
武志勇,王泽坤[8](2019)在《7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述略》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与政治制度变革和政治路线变迁相顺应,前30年的新闻史研究,"革命史范式"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队伍人数较少,研究对象局限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后40年的新闻史研究,新闻史的学科地位确立,汲取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新闻本体范式"兴起,研究范式多样化,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学术队伍人才济济,学术成果丰硕并走向世界。此后的新闻史研究,须更多负起"资治""知来"之责,创新研究范式,填补研究空缺,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史学。
邓绍根[9](2019)在《回顾与前瞻: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70年是百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研究历经四个阶段,即曲折前行(1949-1977)、恢复展开(1978-1999)、反思创新(2000-2012)和繁荣发展(2013至今)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闻传播史研究队伍日益壮大,思想不断解放,视野不断拓展,范式不断更新,内容不断丰富,方法不断创新,成果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研究硕果累累,成绩巨大,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者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的70年;也是新闻传播史研究受国家重视、国家社科资助力度最大、涌现成果最多、社会反响最好的70年。
窦金启[10](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二、2000年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2)全面改革与深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回眸(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事业(1978-1992) |
(一)党报事业探索新路 |
(二)党的通讯事业大力改革 |
(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
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的新闻事业(1992-2000) |
(一)党报改革适应市场需求 |
(二)通讯事业世界化 |
(三)广播电视事业深化发展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新闻事业(2000-2012) |
(一)报网融合逐渐深化 |
(二)广电媒体集团化与数字化 |
(三)新媒体异军突起 |
结语 |
(3)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历程及其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回顾: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曲折前行(1949-1978) |
(二)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恢复开拓(1978-1999) |
(三)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反思创新(2000-2009) |
(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繁荣发展(2010年以来) |
第一,新中国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面向更加多元。 |
第二,新闻人物研究中广泛运用口述史方法。 |
第三,反映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年鉴纷纷出版。 |
第四,地方新闻传播史研究着述颇丰。 |
二、现状评述: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存在滞后性 |
(二)新中国新闻传播史整体性研究成果数量少,规模小 |
(三)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整体性研究成果受“革命史”范式影响较大 |
(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文献资料缺乏系统性整理 |
(五)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未能跟上新时代步伐 |
三、未来展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创新发展 |
(一)紧跟新时代,加强思想理论指导 |
(二)增强宏观历史思维,突破“革命史”范式束缚 |
(三)推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料的系统性整理工作 |
(四)史实描述梳理与经验规律归纳总结并重 |
(五)增强历史责任感,全面系统、客观深入地研究新中国新闻传播史 |
(4)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中心术语释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
1.4.3 文献启示 |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以网易“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梳理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媒介环境学研究综述 |
三、文献梳理:非虚构写作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非虚构写作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及现状 |
一、非虚构写作溯源与演进 |
二、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 |
三、非虚构新媒体平台现状 |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环境中兴盛的原因 |
一、书写社会转型期丰富的新闻故事 |
二、弥补报告文学与纪实报道的职能缺位 |
三、符合互联网时代受众新的阅读习惯 |
第三节 “人间”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介绍 |
一、栏目设置 |
二、运营思路 |
三、网易公司背书 |
第二章 技术赋权:“人间”创作主体的平民化转向 |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普及使主体呈现出新特征 |
一、业余创作队伍崛起 |
二、传播一手信息资源的能力被激活 |
三、主体身份“去中心化”特征显着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对主体创作的影响 |
一、互联网促成更加平等的创作姿态 |
二、多元主体导向类型化、典型性的创作模式 |
三、技术赋权鼓励“深度卷入”的创作方式 |
第三节 新媒体平台“人间”对创作主体的扶持和培养 |
第三章 大众化书写:“人间”的传播内容重塑 |
第一节 作品题材的多元化展现 |
一、贴近生活:切实关注社会民生 |
二、弥补书写:观照弱势群体及女性 |
三、故事性强:激发好奇心和窥探欲 |
第二节 文本叙事的大众化表达 |
一、“中间性”策略增加趣味性 |
二、内聚焦视角增强感染力 |
三、生活化语言提高亲和力 |
第三节 整合策划的人性化趋向 |
一、图文并茂改善阅读体验 |
二、分类专栏方便个性阅读 |
三、热点专题突破时空界限 |
第四章 “人间”呈现的多媒体化与传播的多样化 |
第一节 多媒体呈现延伸感官 |
一、图像:满足视觉趣味 |
二、音频:伴随式听觉享受 |
三、视频:加强整体感知 |
第二节 多样化传播触达受众 |
一、移动私人化传播:微信 |
二、大众传播 |
第三节 复合型运营提供支撑 |
一、各大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的性质 |
二、“人间”的运营 |
第五章 媒介实践:“人间”受众的满足与参与 |
第一节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中受众的满足 |
一、心绪转换和自我评价 |
二、信息补偿和环境监测 |
三、社会交往 |
第二节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中的受众参与 |
一、主动进行自我表达 |
二、传递和共享信息 |
三、拓展内容的变现方式 |
第六章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的积极影响及问题反思 |
第一节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
一、突破传统写作,提升非虚构影响力 |
二、加强社会黏性,消解原有圈层壁垒 |
三、形成文本IP,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存在的问题反思 |
一、真实性存疑 |
二、时常面临伦理困境 |
三、作品水平参差不齐 |
四、真正的产业化困难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人间”非虚构作品统计情况(部分) |
附录二 :各大新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情况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叙事学研究综述 |
1.3.2 新闻叙事学研究综述 |
1.3.3 国际新闻研究综述 |
1.3.4 中国新闻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际传播与叙事学的内涵 |
2.1 国际新闻传播的内涵 |
2.1.1 国际传播 |
2.1.2 国际新闻 |
2.2 新闻叙事学的理论 |
2.2.1 叙事学的涵义 |
2.2.2 新闻叙事学的涵义 |
第3章 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现状分析 |
3.1 国际传播奖概述 |
3.2 历年获奖情况 |
3.3 刊播媒体层级分类情况 |
3.4 刊载媒体分类 |
3.5 语言分类情况 |
第4章 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的叙事内容分析 |
4.1 国际新闻奖议题分析 |
4.2 国际新闻奖话题分析 |
4.2.1 外交类议题 |
4.2.2 社会类议题 |
4.2.3 政治类议题 |
4.2.4 历史文化类议题 |
4.2.5 经济类议题 |
4.2.6 科技类议题 |
4.3 国际新闻叙事模式分析 |
4.3.1 宣传模式 |
4.3.2 新闻模式 |
4.3.3 故事模式 |
第5章 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的叙事话语分析 |
5.1 叙事者的划分 |
5.1.1 叙事者是记者 |
5.1.2 叙事者是知情人 |
5.1.3 叙事者是当事人 |
5.2 叙事者的功能 |
5.3 叙事视角的分类 |
5.3.1 隐藏第一人称的记者叙事视角 |
5.3.2 内视角叙事 |
5.3.3 纯客观视角叙事 |
5.3.4 复合视角 |
第6章 国际传播奖叙事策略与反思 |
6.1 国际传播奖叙事策略分析 |
6.1.1 叙事内容 |
6.1.2 叙事话语 |
6.2 思考 |
6.2.1 传播主体应多元化 |
6.2.2 注重传播主渠道 |
6.2.3 提升国际化叙事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一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比较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第二节 我国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地区分布 |
第二章 “普及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
第一节 “普及化地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第二节 “普及化地区”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
第三节 高等教育普及化地区的内部差异 |
第三章 “后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
第一节 “后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第二节 “后大众化地区”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地区的内部差异 |
第四章 “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
第一节 “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第二节 “大众化地区”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
第三节 “大众化地区”与“后大众化地区”“普及化地区”的比较 |
第五章 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
第一节 地区高等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协调性 |
第二节 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
第三节 地区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7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30年间的中国新闻史研究 |
(一)建国初期17年的新闻史研究 |
1.“革命史范式”为主,“政治工具”史学流行 |
2.成果以教材为主,个案研究和史料整理成果出现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史研究停顿 |
二 改革开放至今40年间的新闻史研究 |
(一)“革命史范式”式微,新闻史学术地位得以确立(1978-1987) |
1. 摆脱“革命史范式”的束缚,向“新闻本体范式”转向 |
2.传播学的传入及对新闻史研究的影响 |
3. 通史、断代史成果较多,专门史领域得到拓展,史料整理工作初步展开 |
(二)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研究方法和成果百花齐放(1988-1999) |
1. 中国新闻史学会建立 |
2.对于新闻史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对于传播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 |
3.《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出版,专门史、个案史及史料整理成果丰硕 |
(三)研究方法博采众长,成果开始走向世界(2000-2019) |
1. “社会史范式”等范式引入,广泛汲取西方传播学和相关学科研究方法 |
2.《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问世,研究领域扩大,探索深入,成果多样化且走向世界 |
3.《新闻春秋》公开发行,史料收集整理规模较大,成果多 |
三 结 语 |
(9)回顾与前瞻: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果丰硕: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整体态势 |
二曲折前行:1949-1977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 |
三恢复展开:1978-1999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 |
四反思创新:2000-2012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 |
五繁荣发展:2013年至今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 |
六回顾与展望 |
(10)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2000年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闻传播教育导论》:范式意义与史家情怀[J]. 程丽红. 中国出版, 2021(24)
- [2]全面改革与深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回眸(1978-2012)[J]. 李秀云,方佳辰. 现代视听, 2021(06)
- [3]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历程及其未来展望[J]. 邓绍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5]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以网易“人间”为例[D]. 陈艳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叙事研究[D]. 买尔哈巴·买吐尔逊. 新疆大学, 2020(07)
- [7]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比较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视角[D]. 陈玄玄.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7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述略[J]. 武志勇,王泽坤.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9]回顾与前瞻: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研究[J]. 邓绍根.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0]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