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汝阳林区58种树种生长比较

粤北汝阳林区58种树种生长比较

一、粤北乳阳林区58个树种的生长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黄川腾,庄雪影,李荣喜,刘兆祥,姜斌,翟翠花[1](2012)在《冰灾后南岭五指山森林树种的受损与早期恢复》文中研究指明应用样带调查法,于2009年调查了2008年冰灾后南岭五指山森林优势种及保护树种的受损及恢复情况。在3条长2~7km、宽15m的样带调查区共记录了2832株胸径>2cm的树木,它们隶属于53科96属141种,其中2072株林木受到损伤,总受损率为73%,61%为轻度受损。灾后一年,约84%的个体能通过萌条恢复生长,但16%未出现萌条而死亡或濒临死亡。群落优势类群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优势种的受损率和萌条恢复率均较高。共记录了15种国家级保护树种,以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最为常见,除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和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外,其余种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其中59%死亡或濒临死亡。此外,在43个具3株以下的小频度种中,25%的个体未见恢复而死亡。本研究结果揭示了2008年冰雪灾害对南岭五指山森林林木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大多数树种具有较强的自然恢复能力,能以快速萌条方式进行恢复,但部分濒危珍稀植物和低密度种的死亡可能会改变原有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而影响未来群落的演替进程。

王旭[2](2012)在《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南岭是我国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气候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分布着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08年1月-2月,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造成了大面积的破坏。为了了解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的影响,本研究在南岭中段南坡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顶山保护站、广东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冰雪灾害严重受损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立植物样地,通过样地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1)南岭中段南坡冰雪灾害受损植物群落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的重要分布区,中国特有种是该区域的主要建群成分,其区系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无论是常绿阔叶次生林还是常绿阔叶老龄林,其优势种均为壳斗科植物,不同的是灌木层,分别为杜鹃花科和金缕梅科植物,整体上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2)此次灾害造成常绿阔叶次生林和老龄林分别为84.24%和40.91%以上的机械损伤,但以轻度受损为主,且老龄林受损程度轻于次生林。低频度种在此次灾害中受损较轻。常绿阔叶次生林以压弯类型多,而老龄林以断梢类型多。压弯和正常木主要分布在径级Ⅰ和Ⅱ,断梢主要分布在Ⅳ。各优势种受损程度不同,优势科壳斗科受损较轻,但其他优势科受损程度不同,这从整体上不会改变群落栲类林的特征,但可能改变冠层的结构组成。(3)灾害对5块样地共形成林隙72个,常绿阔叶次生林以小林隙为主,老龄林以大林隙为主。林隙形成木: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以翻兜类型组成,老龄林主要以断梢类型组成,形成木主要由优势种组成。林隙更新种以乔灌木植物种类最多,其次为藤本植物,草本植物种类最少。更新种与原有林分种类组成相似性较低,这将导致大量阳性树种的侵入,短期内改变群落的结构组成。(4)冰雪灾害造成的常绿阔叶林树木死亡比率较低,为6.81%~14.80%,主要以受机械损伤的小径级树木组成。常绿阔叶林萌条率大于73.00%,老龄林高于次生林。次生林各类型受损木按萌条率从高到低排序为:倒伏>断干>断梢>压弯>翻兜;老龄林萌条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断干>压弯>断梢>倒伏。胸径大小对萌条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次生林呈线性相关,老龄林呈幂指数相关。受损优势种萌条数与萌条高度无规律性相关,断干高度与优势种萌条数和萌条高度无明显的规律相关。(5)首次运用植物地理学对南岭常绿阔叶次生林对冰雪灾害响应进行研究,其地理成分与南岭中段南坡地理成分整体特征一致,以中国-日本成分占优势。各地理成分中,江南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在严重受损型中所占比例最大,而华南分布和南岭特有成分受损最轻,可知本地起源种具有较强的抵抗冰雪灾害干扰能力。灾后林下更新种木本植物主要是在热带亚洲、中国-日本和华南分布,南岭分布数量较少,但灾后南岭分布种萌条率最高。(6)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在冰雪灾害评估时需考虑合适的受损程度指数计算方法,森林自我恢复潜力估算等因子,才能做到更客观。如对受损常绿阔叶林进行人工促进恢复,应多选乡土树种或以南岭为起源中心的种,同时加强对“目标树”进行抚育。

何天相,李钳,姬翔生[3](1984)在《铁油杉成熟木材的解剖结构特征》文中提出从广东乳阳林区采得铁油杉Tsugo-Keteleeria longibracteata(Cheng)Campo-Duplan et Gaussen 两个胸高木圆盘,其一直径56.8厘米,有351个生长轮,其二为79.0厘米,有394轮.经过观察和解剖,知其正常的轴向树脂道于成熟材时方大量出现,在每个生长轮内、不同方位上皆可见之,渐次形成连续的波状线,常常位于晚材.又其不发达的射线管胞,自柏木型至杉木型的交叉场纹孔,厚壁的泌脂细胞以及早材至晚材急变等构造特征,可以说明长苞的铁杉是铁杉属Tsuga Carr.与油杉属Keteleeria Carr.之间的杂种,适宜采用铁油杉名称.

吴郁文,陈广万,林举英,王盛仁[4](1983)在《广东省北部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省北部丘陵山区,地处我国中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地的南缘,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和山多、水多、林多、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等优势.从这一观点出发,本文提出了在山地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林业;在耕地上下功夫,努力搞好粮食生产;在水资源上打算盘,做到综合利用;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等综合利用开发山区的战略方向和主攻目标,为制订区域衣业发展规划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林万涛,肖锦韵,陈国泽[5](1977)在《粤北乳阳林区58个树种的生长比较》文中指出 当前,营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多快好省地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用材,因此,在引种驯化树种的选择上,要求速生,丰产、优质之外,还要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一些材质特别优良的树种,虽然生长较慢或对立地条件要求较苛,不能大面积发展,但为了将来提供特种用途的木材,也应因地制宜,适树适地适当引种①。为此,本文特地把乳阳林区58个树种

二、粤北乳阳林区58个树种的生长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粤北乳阳林区58个树种的生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冰灾后南岭五指山森林树种的受损与早期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自然概况
    1.2 样带调查
    1.3 树木受损及恢复程度评价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木种类及其受损概况
    2.2 优势科和优势类群的受损与恢复情况
    2.3 珍稀保护植物及其受损与恢复情况
    2.4 小频度种其受损与恢复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3.1 南岭五指山次生林林木的受损与恢复特点
    3.2 冰雪灾害对南岭五指山次生林群落组成及演替的影响
    3.3 冰雪灾害对南岭五指山次生林珍稀保护植物的影响

(2)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2.2 冰雪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2.3 冰雪灾害对森林的影响
        1.2.4 萌生更新在恢复中的作用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南岭自然概况
        2.1.2 研究地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调查方法
        2.2.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南岭中段南坡常绿阔叶林植被区系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种类组成
        3.1.2 优势科及表征科
        3.1.3 地理成分分析
        3.1.4 地理成分在群落结构中的配置
    3.2 结论与讨论
        3.2.1 南岭中段南坡森林群落的区系特征
        3.2.2 南岭受损森林的保护生物学价值及意义
第四章 冰雪灾害对常绿阔叶次生林机械损伤规律研究
    4.1 结果与分析
        4.1.1 群落组成
        4.1.2 次生林群落受损特征
        4.1.3 优势科、种受损特征
        4.1.4 低频度度的受损情况
        4.1.5 林分密度对受损率的影响
    4.2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冰雪灾害对常绿阔叶老龄林机械损伤规律研究
    5.1 结果与分析
        5.1.1 群落组成
        5.1.2 受损分布特征
        5.1.3 优势种受损特征
    5.2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受损常绿阔叶林林隙特征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
    6.1 主要结论
        6.1.1 林隙大小特征及产生原因
        6.1.2 林隙的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6.1.3 林隙木本物种与林分木本物种相似性分析
        6.1.4 林隙面积对林隙内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2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受损常绿阔叶林萌生规律研究
    7.1 结果与分析
        7.1.1 受损木死亡情况
        7.1.2 不同受损类型对萌条率的影响
        7.1.3 受损木胸径对萌条个数的影响
        7.1.4 不同优势种的萌条反应
        7.1.5 优势种萌条数与萌条高度的关系
        7.1.6 胸径、断干高度对萌条的影响
        7.1.7 断干高度对萌条的影响
    7.2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南岭森林群落地理成分对冰雪灾害的响应
    8.1 结果与分析
        8.1.1 各地理成分在群落中的重要值
        8.1.2 不同地理成分的受损特征
        8.1.2.1 不同地理成分的受损类型组成
        8.1.2.2 不同受损类型的地理成分组成
        8.1.3 不同群落类型中地理成分受损差异
        8.1.4 不同地理成分的萌条特征
        8.1.5 不同地理成分的林下更新特征
    8.2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9.1 南岭中段南坡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
    9.2 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的机械损伤规律
    9.3 冰雪灾害干扰后南岭常绿阔叶林自然恢复能力研究
    9.4 南岭常绿阔叶林不同地理成分对冰雪灾害的响应
    9.5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粤北乳阳林区58个树种的生长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冰灾后南岭五指山森林树种的受损与早期恢复[J]. 黄川腾,庄雪影,李荣喜,刘兆祥,姜斌,翟翠花. 生态学杂志, 2012(06)
  • [2]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结构的影响研究[D]. 王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
  • [3]铁油杉成熟木材的解剖结构特征[J]. 何天相,李钳,姬翔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02)
  • [4]广东省北部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讨[J]. 吴郁文,陈广万,林举英,王盛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01)
  • [5]粤北乳阳林区58个树种的生长比较[J]. 林万涛,肖锦韵,陈国泽. 广东林业科技, 1977(01)

标签:;  ;  ;  ;  ;  

粤北汝阳林区58种树种生长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